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作物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邓新华
“乾隆下江南”是民间戏曲中常见的戏码。
乾隆、江南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让人感觉自然而然就能出戏。民间戏曲这样安排,还有一层心理,就是认为即便是富有四海的皇帝,对江南也是羡慕、向往的。江南是独立自发的江南,而不是皇帝搞出来的经济圈。
“江南”这个词,含有丰富的意蕴。如果用它的狭义范围——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吴语区来说,它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文化概念,还是经济概念。
一说到江南,过去的人们就会想到鱼米之乡这个词,想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似乎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个大粮仓。其实,这个印象是错误的,起码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它就已经是错的了。
因为,康雍乾时期的江南已经不再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而是变成了轻工业区和蚕桑、棉花经济作物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已经转移到湖南、湖北,民间谚语也已经变成“湖广熟,天下足”。
与此相似的人们是对珠三角的印象。人们对珠三角的传统印象也是农业区,实际上,这个时期的珠三角也跟长三角一样,变成了轻工业区和经济作物区。倒是人们印象中荒僻落后的广西,成了广东最主要的粮食来源地。
长三角、珠三角的这种经济分布,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格局。但是这两大经济圈完全不是康雍乾政府规划出来的,而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历史学者黄宗智曾提出“内卷化”说,意思是长三角人口增长但资源有限,因此边际产出下降,经济增长停滞。而学者高王凌的研究则表明,情况恰恰相反。人口增长使得中国进行了产业格局的大调整,分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进行,在小区域内则更加细化,很多地区得到开发,生产效率提高了。这种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大调整是任何皇帝、官员都意想不到的。
建国以来,计划经济下政府也搞了很多产业规划,但那是低效的规划,是靠政府调集资源维持的。比如东北重工业区,改革开放后就被证明不行了。
深圳特区看起来是政府规划的成功,其实,划出改革特区只是为了减少意识形态阻力。政府并没有规划深圳的发展,而只是给了深圳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深圳的成功其实还是市场的成功。
今天,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政府倡导的概念很流行。但是,政府基于某些目的,规划经济圈、经济带,并不能与自发秩序相抗衡。
长三角、珠三角从农业区变成轻工业区,这种特色经济圈的形成,和这两个地方的人的市场意识强有关。康熙、乾隆们只是在人口压力下放松了经济管制而已。而京津冀圈内,市场意识较弱。京津冀经济圈规划提出后,地方官员盯着的是北京往外转移功能,而不是盯着市场化改革,这其实还是指望行政配置资源,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近权力分杯羹的思路,难以形成分工细密、协作紧密的真正的经济圈。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288-01
引言: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跨步,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构成内容,与人们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联系。有机农业种植的推广,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得到了新的动力。但是需要注重的是,病虫害防治问题对有机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限制。农业科研工作人员与种植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找寻有效措施对不良现状进行改善,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有机农业概念阐述
有机农业是我国农业领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业领域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农业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通过有机农业种植方式的推广,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对自然生长规律给予高度尊重,不断协调有机喂养动物、农业经济作物、土壤、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有机农业种植主要有几下几方面特点:有机农业与以往传统农业进行比较,不需要在应用化学药剂与肥料,可以避免r药、化肥应用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机农业种植对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视,是以种群关系为基础对多种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提升农业经济作物的产量,使得农业种植人员可以获得良好的积极效益。有机农业种植倡导多种农作物轮作,鼓励农业种植人员增加农作物的种类,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推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有机农业种植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非常有限的,要求种植人员应用生物、物理等方式对农作物病虫害记性有效预防、治理,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必须要建立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
二、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与方法分析
(一)注重有机农业生产过程管理
有机农业种植工作开展前,为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机农业种植人员对种子选择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尽可能的选择和应用那些抗病毒性较为良好的农作物品种。农作物品种选择完成后,有机农业种植人员需要对种子进行妥善处理,在对种子进行充分晾晒之后用温度适宜的水对种植进行浸泡,将外表存在缺陷或者是附带病虫的种子进行剔除。有机农业种植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作物栽培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良,要避免在病虫害高发阶段进行农作物种植,需要在病虫天敌与病虫同时生长阶段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要尽可能的选择在病虫不宜发生季节进行农作物种子的播种。农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其生长需求进行疏苗疏枝处理,特别需要注重对存在病虫害的枝丫进行修剪,对修剪的枝丫必须要进行妥善处理,保证种植区域的清洁性,降低有机农业种植病虫害发生概率。
(二)注重生态平衡工作
对于以往农业种植进行分析,不仅农业经济作物的物种非常单一,而且农业种植人员对所有农作物生长都给予了统一性的生长条件,在这种农业种植模式下,病虫害发生概率较大。病虫天敌也可能因为环境过于单一,可觅食的种类也过少,从而对其生长和繁殖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所以,在有机农业种植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引入多种农业资源,积极创建平衡的生态环境,在有机农业种植中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对多样性种植进行详细阐述,就是要具备空间多样性与时间多样性着两方面特点。时间多样性要求有机农业种植人员要合理把握物种种植时间以及农作物的收获时间。空间多样性包含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了地理空间、种植土壤以及种植品种的多样性。这些内容的应用,可以较大程度的抑制病虫产生,为病虫天敌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得有机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
(三)农业病虫综合治理
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是有机农业种植中的重要内容,想要进一步加强有机农业种植的推广,使得我国农业种植领域在健康的发展道路走得更为长远,就必须要找寻有效措施做好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必须要建立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也使得很多高新技术融入到有机农业种植领域,农业种植人员可以应用计算机软件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科学预测,监测系统一旦发现有机农业种植区域病虫害超过了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上限,种植人员便可以及时找寻措施进行防治。而如果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虫害密度较小、对植物生长所具有的虫害密度较小,则可以通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虫害进行防治管理,以此起到节约人力、成本的作用。
(四)防治措施应用
在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经常对化学方式进行应用,即通过大量农药的播撒将害虫杀死。对于该种方式来说,存在着非常多的弊端,首先,在化学材料中,具有数量很多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在对农作物进行食用时,就很可能由于作物中具有残留的农药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其次,化学方式对环境、河水以及生态等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不仅对生态平衡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也会因此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而通过生物病虫害方式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如在有机农业种植区域内养殖鸡鸭等家禽,则能够自然的形成对虫害的防治。
结语
在有机农业发展中,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对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把握重点,更好的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振天,孙丰年,宋婷婷,孙宏,陈美艳,钱玉龙.吉林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现状及发展思路[J].吉林农业.2011(06).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灌区节水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节水灌溉的涵义
节水灌溉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概念,任何一项灌水技术的直接影响范围都只能是某个灌区。某项技术对该灌区来说是节水灌溉技术,但对于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全国来说,它有可能不是最佳的节水技术,因为它并没有节约水资源量。因此不能将节水灌溉与节约水资源量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讨论,否则的话,如果将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甚至全国再扩展下去直至整个地球作为它的直接影响范围,那么从水资源循环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项不能直接减少作物蒸散水量的灌水技术都不属于节水灌溉技术。
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但从灌区发展的长期来看,通过加强引用水管理、科学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对天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应是主要的持续的节水途径。
三、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农田灌溉涉及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灌溉节水目标要求的提高,任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不能满足节水、增产、增效、节能、省肥、省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需要,农业节水技术呈现多学科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发展趋势。实行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增加农作物种植效益、改善环境,不是简单地通过一项或几项工程措施的简单叠加所能达到的,而必须依地、依水、依作物,通过建立包括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型农艺措施、加大节水品种培育和实施节水型管理技术等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才能实现农业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非工程措施
(一)农艺节水技术。
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二)田间灌水技术。
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三)生物节水技术。
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四)管理节水技术。
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迸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也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间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
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任何单一的节水措施,其节水效果都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其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的节水措施在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区域应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农作物品种及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比较,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
四、水利工程灌区改造技术
节水灌溉是相对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的,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的气象水文与土壤条件,在充分而有效利用降水和土壤水、保证作物增产或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的措施,适时适量灌溉,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减少无益耗水,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
灌区改造技术需要针对当前我国各灌区渠系不配套、渗透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灌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渠道衬砌力度,使灌区渠系配套,添置必要的测水量水设施以降低渗透损失,避免偷水灌溉、跑水、漏水等现象,提高渠系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
2. 优化水资源配置
受我国工业与生活用水不断增加的影响,农业用水被挤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灌区应针对本地区水资源情况,遵循宜渠则渠的原则合理确定水资源利用计划,优化水资源配置,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 改善渠系布置现状
由于我国多数灌区都属于老灌区,农村各乡各村都想开口建闸,甚至农户也想独自分水,由此导致灌区的管理混乱、调度困难,水资源被大量浪费。因此,需要改善渠系布置现状,提高管理与调控的力度,增加灌溉面积,做好渠系调整或是合并工作。
4.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是使用地面灌水技术的前提,提高土地平整程度是保证灌水质量的关键因素,能够缩短灌溉所需的时间,对节水增产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需要在灌区改造期间大力平整土地,尽量实现激光整平土地,并将长畦、宽畦改造为短畦、窄畦,以改善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效率。
5.使用局部湿润灌的方法
局部湿润灌能够有效降低土壤蒸发量并充分利用土壤水,改善土壤通透性,使作物根部深扎储水,能够节约灌溉用水30%以上。实践也证明采用局部湿润灌不仅能够节水,还能够增加8%左右的产量。
6.使用间歇灌溉的方法
间歇灌溉能够利用土壤的特性提高水流推进速度,同样水量下间歇灌溉远大于连续灌溉水流推进距离,降低了深层渗漏,灌水均匀度更高。
五、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对非充分灌溉技术进行研究,因不同的灌水地区、作物品种、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下节水灌溉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度与方法,所以应深入探讨其非充分灌溉方法;对经济作物灌水技术进行研究,种植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深入探讨不影响各种经济作物产量与品质的灌水技术;对集约化经营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和方法,以推动目前实行的分散化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
我国目前的节水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灌区的节水技术改造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义林 浅谈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2]张忠孝 高扬程灌区节水技术探索与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12年13期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技具有独立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农户有意识地选择和吸纳农业科技。把农业科技融于自身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
“安全小农”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农民在选择生产项目和生产方式上。以家庭生计安全为第一原则,尽量减少不确定性。不发达地区农民的行为模式比较符合这一假设。
“理性小农”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农民和一般的资本主义企业家没有区别,同样是遵循理性原则的。农民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既然是理性的经济人,在行为上必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发达地区的农民行为比较符合这一假设。
面对一项可供选择的技术,农户是否采用,取决于学习采用该项技术的成本与采用该项技术的预期效益的比较。
二、实际上,农户对农业科技需求较强烈
随着高新技术进入农业生产加工领域,我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产杂交水稻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先进的农机用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各种良种改善了作物品种,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因此,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日益高涨,期待科技的运用能够带来更多的实惠。
1.农民对科技信息的期待很高。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农民认为应用农业科技能够致富,科技是个宝,并且期待自己能够将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2.农民学习科技热情高涨。目前,农民学习科技的主要形式有:(1)广播电视;(2)田间指导;(3)报刊、杂志、科技宣传册;(4)科技培训班。
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很高。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利益驱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1)文化水平高且敢于冒险的一些农民,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经常关注科技创新,主动引入新技术:(2)看到周围有人依靠科技致富了,自己也想尝试;(3)依靠政府的引导。
三、有效需求较低
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农民对于农村科技需求热情非常高,但为什么科技成果转化率一直很低,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也无法提高呢?这要从农户有效科技需求进行分析。
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是指,有购买意愿、有购买能力和使用能力的科技需求。
尽管农民对于农村科技有高涨的热情,但是农户农村科技创新使用行为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缺乏采用新技术的资金。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人民币,除去各种消费后,平均每人年结余只有500左右,绝大多数农户没有能力购买新技术,而有能力购买的也不愿“自己花钱,大家受益”。
2.兼业化因素。兼业化水平是影响农户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从2008年对中部地区近1000户(其中河南安徽省550户)入户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农户劳动力兼业现象很明显,并且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一般来说,兼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农业以外的收入(如外出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就越大。农户家庭经济实力相对越强。家庭经济实力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可能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户家庭收入也是诱导农户采用技术服务的因素,因为家庭经济实力强的农户有能力尝试新技术,而经济实力差的农户由于担心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对新技术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低,从而导致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减弱。如果农业科技傻瓜化了,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这样的农业科技很受农户的欢迎,如果很费时费工,农民会进行机会成本的比较,按2008年农民工每天平均约40元计,在农业生产上时间投入的预期收入低于打工收入的话,农民可能会放弃这样的农业操作。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因素对农业科技服务选择的影响是可正可负的,依技术类型而定,但总体上是负相关。
3.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06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对20421户农户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1.22%,小学文化程度占33,23%,初中文化程度占45.08%,高中文化程度仅占7.7%。这样低的文化水平必然会影响农民科技需求状况。具体表现在综合素质、信息意识、风险意识三个方面。
4.生产规模小。尽管采用新技术对于农业增产来讲效果很明显,但是对于农民来讲,增产和增收是两个概念。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不具有完全的正效应。小规模农户经济相对加大了农户高新技术投入成本,使得农村科技推广的增收效果不明显,从而降低了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农户平均种植规模小、效益低。在2008-2009年。笔者团队对中部地区调查的近1000农户中,户均耕地面积7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8亩,而每户农户一般种植4~5种作物,多的可达7~8种。
农户经营地块过于细碎,不利于土地集中管理,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提高。由于家庭农场规模过小和土地的细碎化限制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经营,难以获得专业化的好处,也不能进行节约劳动型的机械化生产。
都说农民的收入低,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农业收益率低,据对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进行历史性的整理,发现,除极少的年份外,农业的成本纯收益率很高。粮食作物的平均成本纯收益率在20%以上,经济作物的成本纯收益率在80%以上。如大豆生产,每亩投入200元,纯收入150元,成本纯收益率在75%左右,若一农户只有5亩地,全种上大豆,投入1000元,纯收入750元,无论如何也很难达到小康的水平:若一家庭农场,有1000亩地。投人20万,纯收入15万,状态就大不一样了。
四、农户采用技术的行为
从农户视角研究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调查表明,农户迫切需求的农业科技依次为:作物良种、病虫防治、杂草防除、科学施肥、畜禽良种、畜禽防疫、饲料配方、农产品加工、配合饲料。迫切需求的服务依次为:兴修水利、新技术培训、供销信息、机械耕种、机械收获。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主渠道仍然是依靠积累的经验或向邻里学习,比例达到40.6%,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农民中的比例高达57.9%,初中文化水平的为40%,而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为31%。
根据对农户解决农技问题来源途径的问卷调查,有46%的种粮农户把“依靠自身积累经验”作为解决农技问题的最主要途径,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种粮农户以依靠经验种田为主,对其他农技服务主体提供的技术服务兴趣不大或不作为主要途径。对于经济作物农户,“依靠自身积累经验” 的比例也高达36%。这一结果清楚地表明。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求总体不高。
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经营组织在农业科技选择上大致表现出如下特点:
1.农户重视物化型硬技术投入,而轻知识型软技术的投入,由于物化型技术见效直接,风险较小,易于掌握,所以农户比较偏重这类技术的投入,习惯买几斤良种,买几包化肥,买一件农机具等,而对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软投入比较冷漠。在使用农机、灌溉等方面付酬表示接受,为知识型技术服务付酬就显得不乐意甚至反感,致使许多诸如配方施肥一类增产效果明显的适用技术多年不能大面积推广,农技人员为了搞试验。不得不为试点村、户附送优质化肥,以此作为试验的诱饵和条件。
2.农户偏重简单、省钱、单项农业科技投入,而对多项组合配套技术投入兴趣不浓。农户习惯于采用农业新品种、地膜覆盖技术、简单的栽培技术和以劳动替代机械的技术,而对测土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产品贮藏、加工、保鲜等投入少。尤其是对把这些复杂技术组合配套的投入较少。
3.注重生产型技术投入,对资源开发型技术投入重视不够。被调查的农户一般注重生产性技术投入,而对如何利用光、热、水、肥和“四荒”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立体开发种植技术不愿投入。
4.农户分户分散投入多,联户集中投入少。对农业科技投入,农户缺乏联户集中投入意识,以分户分散投入为主,没有形成基地和区域。
5.农户的生产决策主要凭习惯经验作出。
6.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时,行为谨慎,多采取“先看别人使用,见效后再采用”的行为方式。他们不愿也没有能力承担采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五、解决错位的可能路径
1.先从外部规模效益入手,将分散的农户纳入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或建立专业合作组织,走机械合作、植保合作等之路。扩大生产或作业规模。
2.然后建立并扩大家庭农场规模。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性地进行土地有偿流转,培养科技示范户或种植大户,实现户内规模效益。因为几乎所有的调查资料都证实,大户对科技应用和示范有很强的正向作用,是推广农业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有18%的种粮农户选择“找科技示范户或种植大户”解决农技问题,而对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来讲,这一比重达42%,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示范户或种植大户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在相对于农户总数,政府农技服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的地区,必须更多地依靠示范户这一“二传手”来扩大农技服务的覆盖面和成效。
3.“技物结合”是农技推广服务的有效手段。种粮农户和种植经济作物农户在遇到技术问题时选择“到农资商店或公司咨询”的比重分别达到33%和30%,这个比重甚至超过了“找农技员指导”的比重。另一项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农户经常去农技员或科技示范户亲属家开的农资店购买农资,问其原因,43.5%的农户回答“可以顺便询问技术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技物结合”的作用。农资供应商通过提供售前和售后咨询服务,既可扩大销量,又可加快技术推广。也为部分农技服务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
一、深入调研,科学规划,提升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的针对性。
气象服务特色农业,调研是基础。离开调研,就难以掌握特色农业气象需求第一手资料,易使气象服务内容和百姓需求脱节。我台针对特色农业门类多的情况,在全县6镇3街道试点开展了“一镇一品”和“一镇多品”特色农业服务,利用“无会服务周”、蹲点服务、专题调研为契机深入农村基层访问、座谈,问需于农、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我台每年制定《县主要农作物气象服务要点》,对全县13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气象服务敏感点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温度、湿度、水分等要素的临界要求,按月将当月天气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服务特色产业、服务对策和责任部门详细列入工作规划,使气象服务特色农业更具针对性、更加科学化。
二、完善队伍,健全制度,提升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的可靠性。
为使气象服务能更好地深入基层,今年我们在原有由本局业务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团队”的概念,组建了包括本局人员、乡镇气象协理员、农业大户在内的大团队。同时,我台还大力完善培训、交流、考核等机制,吸纳气象协理员成立农村应急抢险队伍,并为每位镇级气象协理员配备数码相机。统计显示,三年来,依托扎根农村、贴近农户、熟知农事的优势,全县气象协理员以“预警员”、“监测员”、“联络员”、“维护员”、“传递员”角色在服务特色农业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直接帮助农户增收近5940万元。
三、立足农村,拓展渠道,提升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的实效性。
气象服务特色农业的落脚点在农村基层,成效体现在农村基层。因此,我台不断创新服务特色农业的形式,丰富服务内容。2012年,我台建立了全县种养殖户服务信息库。依托省“农民信箱”系统,将全县农业种养殖大户纳入其中,通过手机短信直接为农户提供一周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农事提醒等气象信息服务,使农户能够及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2013年,根据全县扶持精品特色农业的总体部署,我台又试点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选择示范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村种养殖大户开展点对点气象服务,构架起了县气象台与基层合作社和农户间直通的桥梁。目前,我台共与11户农业大户和4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联系。在这些合作社和农业大户的示范引领下,农村种养殖户应对不同天气能力不断增强。
我站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主要内容,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主推主要粮、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配套技术,为确保全镇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推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 认真完成好省里科技入户工程。
2014年我镇科技入户工程共涉及20个村100户,免费提供肥料、技术光盘、标牌、示范户手册、挂图,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二、 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1、上茬蕃茄,下茬芸豆套作
2、推广玉米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土传病虫害;
3、推广以旱育稀植为主的水稻综合增产技术;
4、推广金正大、沃芙特、丰喜控释缓释肥,解决玉米一次性施肥养分流失,后期脱肥问题。
5、推广保护地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秸秆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无公害技术。具有CO2效应、温度效应、生物防治效应、改良土壤环境效应等技术优势。 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和鸡粪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土传病害严重及设施内冬春季地温低、二氧化碳不足等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粪便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此技术在腾鳌的应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我镇共落实推广190栋大棚。平均每个大棚增收5000元。涉及作物有西红柿、茄子、辣椒、桃。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 深入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我站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会、观摩、参观等,这些培训紧密围绕全镇粮食生产,经济作物栽培,生产技术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我站于2014年4月28日与海城市土肥站联合在周正村举办大型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发放资料200多份,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农民普遍欢迎和好评。秸秆反应堆技术培训两次,共培训320多人。9月20日我站又举行了阳光工程培训班,共培训400余人。
四、 服务于农
1、完成我镇蕃茄生产连作3年、5年、7年、10年以上微生物、有机物、病原物检测。
2、2014年以来,我们先后4次下村入户进行科学技术指导,指导400人次。发放资料2000多份。
3、飞机防玉米螟40000亩,免费发放防稻田稻飞虱、稻瘟病、药品及叶面肥11200亩。
4、完成海城市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共完成GPS定点测土580点,涉及22个村。
5、完成海城市绿色无公害办公室测土19点,共涉及19个村,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6、2014年我站共检测蔬菜500多份,对蔬菜生产进行监管,保证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完成鞍山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秋菜检测工作,共检测96个菜样,全格率97.7%。
7、我站于2014年7月,在全镇开展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共发放鼠药24000袋,户均一袋,取得良好的灭鼠效果。
8、推广蔬菜基质、穴盘育苗,免费发放800袋基质4800个育苗盘。
五、 开展试验,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1、玉米品比试验:在寿安、王铁、前甘、名甲、将军5个村进行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投入资金1万元,供试品种12个。
2、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在周正村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让农民很直观的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直接效果,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培田村东、西、北三面被大山所环抱,松毛岭、屏风山、云霄山从北向南直落河源谷地。松毛
>> 自然资源是公众的?还是企业的? 南海重要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物”性分析 处置自然资源的西方经验 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求解自然资源的约束难题 比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丰富幼儿美术活动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贾甜田 品质是品牌的生存之本 自然资源收益的两难境地等 浅论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提高鄂州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论自然资源物权的属性 论法学意境中的自然资源概念 基于SCP的自然资源价格规制分析 自然资源开发经济补偿机制的构造 浅议自然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培田的立村之本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培田的立村之本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山林〕
培田村东、西、北三面被大山所环抱,松毛岭、屏风山、云霄山从北向南直落河源谷地。松毛岭山脚下的卧虎山、清宁寨、青龙山、石背山、担干山等五座小山环绕村落。群山环抱,不仅让培田在战乱的年代免于受到外界侵袭,更提供给村民丰富的物产。 〔水路〕
水是一个村庄的命脉。培田位于山谷盆地的最北端,山上植物茂盛,水源十分充沛。村北的溪流由三条支流交汇而成,被称为河源溪,培田是溪的源头,因此被称为上河源。河源溪的汇入,让村中农田得到便捷而丰沛的灌溉,也让人们能够修建水圳,引水入村,供村民生活之用。清康乾之前,村民还能利用溪水放竹排或木排到下游的朋口码头,运输货物。培田的农业、商贸、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因为河源溪而兴盛发展。 〔土地〕
【关键词】节水灌溉;大型灌区;灌区改造:节水措施
1.节水灌溉的涵义
节水灌溉是相对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的,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的气象水文与土壤条件,在充分而有效利用降水和土壤水、保证作物增产或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通过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的措施,适时适量灌溉,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减少无益耗水,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但从灌区发展的远景来看,通过加强引用水管理、科学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对天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应是主要的持续的节水途径。
2.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份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3)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4)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地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问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
3.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3.1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府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a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3.2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集约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