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高中化学方法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方法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方法技巧

第1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提问;弊端;方法

提问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借助提问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围绕问题的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但是通过对我国高中化学课堂展开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缺点与弊端,对高中化学教育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一、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

1.提问缺乏策略,教学方法陈旧

高中化学教学由于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对提问教学的方法比较倚重,希望通过应用提问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但是由于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一定的策略性,经常会对学生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提问,使得难以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效思索高中化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导致提问教学的作用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仍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显示出了一定的陈旧性,使得化学教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2.提问缺乏目的,教学意义不足

化学教学的知识繁多,为了保障化学教学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授课活动之前,一般都会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的,以保障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但是从课堂提问的角度来看,高中化学教师并没有将高中化学教学目的与提问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因此使得课堂上的一些提问缺乏目的性,甚至一些化学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使得化学课堂的提问在教学意义上明显不足。

3.提问缺乏技巧,学生产生排斥

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一直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主要目的,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考量。因此,使得高中化学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直在技巧性上有所不足,经常表现出死板、枯燥的状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排斥教师的提问方式。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紧张、思维不清的状况,使得自己的观点难以表达。

二、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1.强化课前准备,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应对课堂提问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化学教师应强化课前的准备工作,针对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定。例如,在讲授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先就自己对这些能量的认识进行一下阐述,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三种能的来源、用途、优缺点等进行思考,以达到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目的。其次,化学教师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例如,在学习化学科技与人类文明这一专题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将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将问题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在答案展示的过程中配以一定的图形解释,让学生对问题以及答案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2.增加师生互动,重视问题管理

学生在课堂问题回答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性,这与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提问的方式不正确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首先,应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减少学生的排斥。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降低提问的严肃性,以讨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这一专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健康问题进行一定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点评自己的饮食情况。通过将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对课堂提问进行一定的活化,降低学生对问题的抵触心理,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问题的管理,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及时有效的回答,使得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思维发散。

高中化学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科目,学生在对该科目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对提问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把握,通过该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化学成绩进行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教学现状 改进对策

高中化学课程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推动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注重对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现象、化学本质的规律讲解,提高学生科学的化学素养。还要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但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化学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化学教学现状,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水平,就成了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改进对策。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师生互动情况差,学习氛围不浓。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生的感受不管不顾,使高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很多教学中需要师生互动的地方都一带而过,使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师生互动情况较差。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喜欢提问尖子生,因为尖子生可以很快给出正确答案,节省教学时间,从而使化学尖子生和化学后进生的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由此可见,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浓,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较少,是影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缺乏学习技巧,对化学不感兴趣。

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习技巧的指导,使高中生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无法发挥潜力和优势。由于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掌握牢固的化学基础,因此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节奏,对化学渐渐不感兴趣,不能积极完成化学教师布置的任务。初中时期,化学教学进度相对较慢,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时间较长,而进入高中以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无论是化学方程式,还是化学反应规律,都要求高中生很快反映和掌握。同时,化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即使很努力地学习化学,但是仍然无法提高化学水平。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清晰。

高中化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用比较枯燥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不给高中生留自由发挥的空间,让高中生成为学习的工具。很多教师将化学实验课改为演示或者口述,仅仅要求高中生背诵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以便在考试中准确作答,但是对于高中生的成长却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很多在化学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导致高中生一节课下来找不到学习化学的重点。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探究改变教学现状的对策,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优化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

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师生关系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情,积极与高中生交流互动,帮助高中生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课。要善于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给高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讲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我创设了探究式课堂情境。我在大屏幕上提出探究问题: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让高中生自由发言,课堂氛围高涨。然后大屏幕上显示:古希腊人――水、土、火、气四元素;古中国人――金、木、水、火、土五元素。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18世纪发现30余种,19世纪发现54种,现现115种。这时有的高中生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之间有联系?我会告诉学生: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恰好把我们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之间的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指导学习技巧,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化学技巧的指导,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高中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高中生在化学课堂既能够学到知识,又能够得到快乐。在日常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差异化的教学策略,面向全体高中生。如讲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学重点是理解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教学时我首先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我让高中生进行分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出回答。再利用Flas演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促进学生直观理解原子知识。通过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高中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三)改进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课程模块,挖掘高中生的化学潜力。同时,还要及时改进固有的教学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讲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我首先制定了教学目标:理解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能理解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我组织高中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分别做同浓度的NaCl溶液、盐酸、NaOH、氨水、醋酸的导电性实验;做醋酸的导电性实验,并逐滴加入浓氨水。在学生实验以后我提问:在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谁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呢?这时高中生经过思考说:灯泡会逐渐变亮,因此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强电解质。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让高中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积极关注学困生,认真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科学的学困生转化策略,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困生;教学对策;转化对策

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学习任务比较重,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很多教师仍旧习惯于统一化、标准化的灌输性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脱离于课堂教学体系之外,学困生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针对班级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对策,提高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效率,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没有树立化学学习的正确目标

在一个班级当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高考升学缺乏自信,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多是出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很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强大动力,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就非常多见,最终导致学习成绩迅速下降。

2.缺乏化学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效率比较低下,在课堂内外的化学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与其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基础相关,有时候与化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加上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多样性,因此,如果教师不能采取差异化的化学教学措施,就很难保证所有学生对化学课程都产生学习兴趣。如有的化学教师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上与学生缺乏有效互动,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缺乏对学困生的有效关注,所以教学常常缺乏针对性,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弱化也就不足为奇。

3.没有掌握化学学习的正确方法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基本都是以高考为导向,但是化学作为一门集实验性、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在知识学习和化学解题方面存在很多的技巧性,所以学生只有掌握正确、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提升化学课程的学习效率,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但是有的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主要是面向班级内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学生制定的,所以学困生在平时很难获得切实有效的学法指导,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化学学习信心、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两级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对策

1.加强学情分析,尊重学生个性

化学课堂上的学困生,形成原因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针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学情的调查和准确把握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对学情的调查与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特殊性,并表达出对每个学困生个性素质的充分尊重,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沟通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困生,就应当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则重点传授其相应的学习技巧;而对于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就要引导他们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注重情感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化学教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和功能,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端正化学学科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在每个阶段都树立正确的化学学习目标,让学困生对化学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促使其学习成绩循序渐进地进步与提高。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学困生的化学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学困生,高中化学教师一定不要放弃他们,而是要对他们多一些信心和耐心,在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关心,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这对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3.传授正确学法,提升自学能力

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个关键就是要让学困生提升学习效率,尽快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化学教师还需要积极传授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解题技巧,最大限度地提升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同时,由于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精力相对有限,所以化学教师要把教学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只有当学困生有了相应的自学能力,在课堂内外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才能实现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高中化学教师只有积极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多种影响因素,找出班级化学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化学教学与学困生转化策略,调动每个层次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其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才能实现班级学生在化学学习成绩上的整体进步与提高。

作者:王彦军 单位: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曲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电大理工,2010,(1).

[2]李再军.关于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第4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提高;措施

引言

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的基础之上,对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的前提下,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要提高课堂实效性就要扭转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所追求的高效不是老师在45分钟内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消化、吸收了多少知识。这是高中化学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有效措施。下面将就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建高效课堂,增强课堂互动

1.构建高效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氛围的构建基础是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在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常常被认为是矛盾的双方,学生作为被监管的一方,老师更多地被认为监管方。这样错误的定位使得师生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氛围首先要协调好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老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将热烈、共享型课堂作为构建目标,努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

2.增强课堂互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当前高中生知识面广,但以碎片化知识为主,系统性的知识尚未形成。所以,根据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和特点,老师将学科内容进行分解、调整,将浅显易懂或常识性的知识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共同学习的方式进行,增强与学生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丰富课堂实验环节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具体来说,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验演示中,老师要从操作者转变为指导者,具体实验环节要由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直观地看见Al(OH)3这种白色的沉淀。这样的做法既能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也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学生由被动听课到主动实验,化学学习模式彻底转变,学习效果也会大幅提升。

2.分组实验与讨论

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看到实验本质与原理。比如在讲解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知识点时,老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观察实验反应,并进行记录和分析探讨。学生在动手实验中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带着任务去观察、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优势巨大,其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将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光影展示,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来,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形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收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比如像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很难达到实验条件的知识点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影像资料来给学生呈现。

四、概括总结教学知识点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重要的环节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梳理总结,通过老师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和串联,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据笔者教学经验,课堂总结和反思的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对教材中知识要点进行归纳

对于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实验结果,老师可以创编口诀或者通过改编歌词来进行表达,这样更利于学生记忆。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反思,是二次教学的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2.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单单是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考试、升学目标。教师通过对解题方法技巧的归纳,再配合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能在做题过程中对化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同时解题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小结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共同目标的创新举措。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学过程中以高效课堂氛围为基础,通过互动、实验、多媒体和总结反思,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于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还要进一步深化,在总结中不断改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东清,任娟.电子白板在高中化学微观世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07期

第5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 初高中教材衔接 学生心理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做好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2.4.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化学知识素有杂、乱、多、细之称,如果不对它进行有序排列和系统分类,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带来困难。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上下联系,鼓励学生及时总结归纳,先利用概念图整理各章节内容,建立起清晰的化学知识网,然后在今后的学习及反思中不断完善,从而对化学知识进行有序贮存,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第6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95

高中化学加强演示实验教学的应用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趋势。当前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冒出,教师应吸收这些理念的精华,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以创新为目的,探索出适合高中生的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一、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创新的必要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将化学知识以最直观、最有效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结合实践进行验证,从而快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随着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推动着化学演示实验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还应加强新课程的开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此之前,需要教师重视对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积极创造良好的化学探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及能力。此外,高中生的发展是推动化学演示实验创新的重要因素。当前的高中生较为好动,对于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难以产生兴趣。实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高中生更容易接受以“身教”为主的演示实验教学,通过实际的化学实验,学生能够直观、有效地学习到化学知识。一方面学生能够快速巩固新学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

二、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创新的建议

1.创新演示实验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懂得与时俱进。首先,必须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肯定新课程背景下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方法的优势,积累经验,并不断进行创新。随着互联网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高中生受到这些外因的影响,过早拥有符合新时代特点的思维及观念,因而教师需要在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突出这一点,表达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例如,氨气喷泉演示实验,教师积极结合学生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有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率。

2.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创新

化学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解决化学知识难点,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突破化学知识的学习瓶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的一个前提,就是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具体来说,化学实验过程包括问题的发现、探究及解决三大步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推动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化学实验过程中并不缺少问题,对于如何发现问题,可由教师带头提出一些问题。

第7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5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进步,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教师不注重甚至会忽略了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思维模式的培养,就是需要我们加以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中的各个学科之中,化学学科所占的学习比例虽然不是最多,但却在学生的整体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性地位,无论是在总体考试成绩中还是在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将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当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所产生的积极教学效果,以至于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今后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提高学生解题思路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在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加以改善,力求实现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讲,对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一、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首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路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往往会采取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还是在对教学内容的设定上,教师都是以自己的教学计划为根本出发点的,他们要么参考教案上的一些设定,要么就单纯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设定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需求等因素被忽略。在实践检验中,这样的教学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降低,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接受知识,激发自我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解题思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不再惧怕,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路构建的教学意识不强,学生只注重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常识,但是对于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他们还没有一个清晰、条理的认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解决具体的高中化学题目的时候出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上的困惑,学生对一道题目缺乏宏观认识,面对困难无从下手。因此,如果学生的解题思路清晰了,他们做题的效率也就自然而言的得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便不在话下了。

再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路也是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践行和体现,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新发展。

二、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得不到培养。在以往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独揽教育大权,将学生置于严格的被动学习的位置上。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解题思路的形成。

第二,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解题思路的畅通乃至解题技巧的提高。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比如教师在讲解一个化学题目的时候,学生得到最终的答案往往不是自己探究出来的,而是教师直接告诉的。学生在没有感受到解题思路困惑以及解题过程中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得到最终答案,不能够获得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方面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中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之外的学习能力,诸如解题技巧、运用教学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为此,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成为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的教学问题之一。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具体来讲,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化学知识和相关结论的产生往往是通过实践得出的,为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可以采取言语讲解和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演示或组织学生亲自试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深入认识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讲解相关化学题目的时候,教师需要将解题的步骤和推理的过程细致地展现给学生,或者将这一过程交由学生亲自探索,通过他们自主解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8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要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所以高中化学的课堂探究教学设计越来越到受重视。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设计理念;探究教学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过程。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指将学与教的原理转化为教材处理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规划过程,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教师以及教学媒体的特征,确定恰当的教学事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它应当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选择、课堂实施的调控策略、学习过程、结果的评定及课后反思等。也就是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策划。

我们所说的课堂设计一般都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开始我们的教学课堂设计之前,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的问题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大部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强化。但是通过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现在的课堂化学探究实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一致的实验”。在一些高中化学实验中由于操作上的问题或者天气等客观因素会导致实验的不成功。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反感,就不愿意去相信实验。这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过去的应试心态中走出来。从客观方面来看,看重实验结果,这既与目前当前一些地区的高中化学实验仪器精度不高、教师对实验误差分析不够有关,也与长期以来验证性实验居多有关,大量的验证性实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

2.教学过程重探究行动轻探究方法,探究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学校化学实验开出率比较低,实验课普遍流于形式,不能妥当地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在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化学知识,二是实验技能,三是各种技巧。只有具备了有关知识、技能和技巧,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探究实验活动。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验探究教学只有外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摸索实验探究活动的形式上。

3.高中化学教学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缺乏科学方法论的指导。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历来不重视科学方法论,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例。从教材对有关实验探究的设计上看,牵涉到科学研究中的几个专门方法,一是实验对照,二是条件控制。无论是化学传统课程还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师通常不会对这些方法作详细说明。这种实验探究,虽然结果是正确的,过程却没有多少科学价值。

4.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去尝试“实验现象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和“操作步骤复杂、动作要求高的实验”。甚至有不少同学一碰到这样的实验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完全缺乏实验的主动性,更无探究性可言。这是当代化学实验的一个通病,也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可能还要追溯到在旧课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实验教学固定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久而久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课本有一定的依赖性。很多学生宁愿相信书本上一些文字苍白无力的描述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试一试。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1.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配之相应的行动。新课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中,“全人发展”显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2.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的三个环节:一是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二是知识及其相互关系;三是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只注重第二个环节,对其余两个环节鲜有涉及,因而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融合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3.新课程课堂设计需注重过程教学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必要的,但太注重认识结果的教学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而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教学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现有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教给他们智慧,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把有关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融入具有一定情境的过程性探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是设计的前提。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应该如下:课程标准教材与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我们要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对包含在学习目标中的学习内容作统筹安排并关注学生学习评价”这一思想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根据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方法,并通过评价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的过程。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流程为:确定课堂目标确定学生的行为和特性选择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五、新课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设计要求改变以教师灌输讲授为中心,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模式,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主动学习、探究、讨论、交流,从而获取新知识。

1.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服务的

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实践证明:对同一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结果。那么我们所谓的教学课堂设计的根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更快乐的学习化学知识,并且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教学过程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尝到甜头”,获得快乐的体验。以学生的经验出发,运用各种生动的情景素材(如化学史实、故事、问题、实验)引入新课学习。精选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密切联系的内容,攫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增加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尽量多地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增强这些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教学实施要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和手段

在新课标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应充分吸收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机智地把教学引向深入,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第9篇:高中化学方法技巧范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之的化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存在较大差异,高一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这一研究能为学生全面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并能对完善教育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近几年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变化较大,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差别也较大。笔者在高一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高新生在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往往出现适应困难的现象。笔者希望一方面能简单地从课程衔接的角度分析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策略实施问题。希望此研究能让高一的化学老师们重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衔接问题,关注学生灵活地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高中新生平稳地渡过从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转化的这一过程,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

一、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由于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要想做好要做好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实施衔接的工作还应对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做到知自知彼,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对高一新生和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及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珠海市第一中学,2009年高一级学生,总人数为382人。发出调查问卷382份,回收问卷370份,为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使用的是“学习方法运用能力’量表。内容说明: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是重点学校学生,但是学生对学习方法运用只达到一般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运用上与初中相差不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简答题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高一化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课堂容量加大、教师讲课进度快,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增多。高一化学教材内容较简单,但是配套的习题较难,看完教材还是不会做习题。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希望多讲解题技巧,还希望老师多总结整理知识要点,归纳重点难点。

(二)有关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初中及高一化学教师问卷调查及访谈可以看出近年来高中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访谈中教师们分析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的特点是记忆性的知识较多,灵活度不够;解题针对性较强,思维训练不足,知识不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高一化学应重点培养学生:1、观察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的能力4、记忆型学习向运用型学习转变。

二、人教版高一《化学》与九年级《化学》的课程内容衔接特点

笔者从课程的组织,教材内容的编排设计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在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上,充分体现了教材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三者合的原则。

但是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教材过于注重“三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观念;2、形象思维的训练不够;3、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些脱节,教材中示范性计算例题太少,但练习题中对计算方法、计算技巧要求较高。现在总结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高一需要补充的内容,如表3所示。 形象比喻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表3初高中化学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补充的内容

三、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综合高一化学教学现状和初高中课程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一这一特殊转折性的学年,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一化学教学策略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几点适用于高一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上好绪言课,重视学生心理衔接

初中的化学课堂给学生的印象是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要让学生延续这一美好的印象,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就尤为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一第一节课化学课,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老师的信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信心。

(二)展示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魅力也充分体现在了化学实验上。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化学实验功能,应计好课堂上每个实验。精彩的化学实验就像一位不会说活的老师,默默无闻地把科学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有的实验按照教材操作效果不尽人意,就需要设法改进实验,增强实验效果,使其更具说服力,还能展示教师智慧、增加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化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史讲故事。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力求反映最新的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揭示学科规律,渗透学习策略教学

有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会运用一系列的学习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习策略有多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会有意识地渗透化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1.归纳总结学习策略实施

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例如,归纳总结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用表格比较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