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信的格言范文

自信的格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信的格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信的格言

第1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 心理咨询个案研究方法

一、心理咨询中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又称个案法、案例研究法[1]、个案研究[2],这一术语最初起源于医学诊疗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并逐渐被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中。[3]心理学中的个案法可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某一心理侧面、或者某几个人的同一心理侧面的发展进行研究。[4]

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体现为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也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过程研究关注的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结果研究关注的是咨询中什么起作用,常以比较的形式研究不同咨询的方法。进行过程研究要注意:(一)研究什么,从哪个角度入手。(二)从谁的角度研究。(三)确定分析的单元。(四)如何分析数据。[5]

二、心理咨询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资料收集

1.调查访谈

运用调查访谈的形式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得相关资料的一种方法。[5]调查对象既可以是当事人,又可以是咨询师、当事人的朋友或家人等。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当事人生活情境、咨询过程、结果,以及当事人在咨询之后的转变信息,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事人的心理咨询状况,把咨询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比较全面与真实,相对来说具有客观说服力。

2.回忆记录

指咨询师或当事人事后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的描述和说明,如咨询师回忆咨询的过程,整理咨询记录,当事人写的咨询随感和日记等。[5]回忆记录可以充分了解参与者的感受,把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当事人感触最深的情感和体验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原始记录或录像,很容易忽视一些微小却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两者的互动情况。而且这样的研究仅仅代表了咨询师和当事人对咨询的理解,受到个人的情绪、对咨询的期望等的影响。

3.原始记录

指录音、录像和笔录等,它清晰地呈现了最原始的资料。录音能够使研究者注意到参与者的语音和语调的变化,以及情绪表达。录像能清楚地显示咨询师和当事人身体上的微小动作、面部表情、姿态等。而笔录仅仅是一种“文本性”的故事,它脱离了一定的话语情景,使我们无法捕捉到参与者的表情、语气和动作等这些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仅仅对原始记录进行分析和解释,我们只能从看到的故事中去了解讲故事的人,而不能进一步感受整个咨询过程的深层互动。

(二)资料分析

1.叙事分析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有所感悟,当他把这种感悟与别人进行交流时,便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就是叙事。[5]叙事分析就是通过对当事人故事的分析,从中找出一定现象的规律的方法。由于这些体会中包含当事人对这些经历的看法和情绪体验,我们能够从对这些故事的分析中得到想要的信息,这是叙事分析存在的前提。

在对当事人的故事进行分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情况,另外还应注意当事人叙事的风格,他是用第几人称进行叙事的,叙事时的语气、表情如何。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当事人叙事的连续性,他的起承转合,以及他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分析故事近几年有两种方法被广泛的运用,一种是主要关注当事人在咨询中所讲的“生活故事”的分析;另一种是通过对每次咨询记录片断的分析,来理解咨询中讲故事这一过程。[5]

2.对话分析

对话分析是一个专门的学派,他们认为人所经历和生存的世界是用语言建构起来的,交谈是一种有结构规律可循的社会活动,生活好像是语言的“游戏”,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对话来获得相关资料。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话,而当事人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地采用了某种形式的对话。[5]

对话的分析难以像分析句子那样严谨和形式化,它还要考虑到语言的情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整体上去看一个完整的对话过程,即对话是如何开始、结束,又是如何发展的。另一种是研究对话的局部结构,关注一个参与者与另一个参与者的发言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构成话语,如何更迭。[5]研究者要多次反复的研究咨询记录,并从中选择最适合分析的片断或单元,完成这样的分析后,去重新分析整个记录,并选择别的一些小的研究单元来证实或否定分析结果。

3.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从对话分析中发展出来的,它主要研究人类用于交际的语言及其意义。语言的含义很广,但大部分从事话语分析的学者都以人们用于口头交际的自然语言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因为人们的真实生活对话比其他形式的语言交际更具有典型性,更能反映出语言的本质。话语类型分析以叙事心理咨询的思想为依据,从话语的角度看“心理咨询过程中谁说了什么样的话”。

话语分析可以从两个侧面进行。第一个侧面主要是确定一句话在交际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制定一些语言使用规则,而在明确这些规则之前,先要明确为使一句话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二个侧面是话语与话语之间的连贯性,话语的连贯性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表层,而且存在于潜在的交际行为之间的连贯中。[5]

4.类属分析与情景分析

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结合研究目的,以及资料本身的特点,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析和呈现。例如,访谈如果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那么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就可采取类属分析的形式。而如果收集到的资料呈现出过程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那么对资料的分析就可以采取情景化的分析方式。情景分析和类属分析主要用于访谈资料和当事人日记的分析。

类属分析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5]在这个过程中,将一部分资料从他们所处的情景中抽取出来,相同主体的资料被归入一个类别,并且按照主题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呈现。

情景分析指的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景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或因果关系等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使故事呈现出完整和动态的过程。[5]

三、问题

大部分的个案研究材料收集不够完整与全面。

大多数的原始资料都是文本资料,它远没有录音录像生动形象。

言语的表达和理解对不同的人来讲不一定是同步的,咨询师和当事人都是凭自己的话语背景来判断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原始记录根据转录者自己的理解进行标识进而转换成文本,能否客观地反映当时的咨询过程就成为一个问题。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单元大部分是按照研究者的分析来划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四、建议

收集资料时,当事人往往会出现拒绝接受访谈或隐瞒一定信息的现象。这就要求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资料充分保密,同时还应注意与当事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不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以倾听为主,不应盲目下结论。

分析资料时,我们应针对录像、录音和文本资料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反复地研究个案资料,选用正确的标识系统,可以采用多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

使用那些分析资料的方法时,我们不要盲目套用任何一种,而应把几种方法同时用到一个案例分析中去。

对资料进行划分单元时,我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其异同点,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最后,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涉猎相关书籍和研究,为心理咨询中个案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文书.心理学名词解释.兰州:甘肃出版社,1984:19.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2:103.

[3]刘毅.个案研究法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2,(7):41-43.

第2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他的孩子小约翰在伦敦读中学,也从课堂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中文,和我们沟通起来虽然不是非常流利,但也还算是可以相互理解彼此的意思。没几天,小约翰就和我那同样是正在读中学的儿子混熟了,时常一起玩游戏看书,两个人还时常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语,古今南北地聊。

有一天晚上,小约翰很有兴致地说要自学中文,他一会儿翻《成语词典》学成语,一会儿翻《新华字典》掌握字义,正这么翻着,突然,他冲着我大声喊:“陈老师,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太不可思议了!”

“猪”的注解有哪儿不对了?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只见字典上这样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

我看了看后对小约翰说,这是正确的,小约翰没点头也没摇头,但内心里却似乎保持着他自己的某种想法,他沉思了片刻又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对‘猪’的解释,那‘牛’字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刷刷几下就查到了“牛”字,这下,他似乎更加惊讶了,他用不可置信的口吻大声念了起来:“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小约翰用惊讶的神色看着我,我也很纳闷地看着他,这没有什么不妥啊,本来就是这样的嘛!

小约翰眨了眨眼睛,居然又来了主意,要去查一查“驴”字的注解,我不禁也好奇地站在一边看着,查到“驴”字后,只见上面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小约翰似乎对眼前的这本字典失望至极,他问我这类字典是不是给中国学生学习用的,我告诉他说大多数时候是学生们用的,但成人有时候也需要。小约翰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太令人震惊了,居然这样解释这些动物!”

我纳闷地说:“你觉得字典上的解释是错的?”

“当然,而且还是非常错误!”小约翰说,“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里的每一种动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要爱惜它们,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去利用它们,你看字典中的解释,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劳动工具,甚至要把他们杀死后做成产品,这完全不是他们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那些注解会让中国的学生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会觉得动物只是用来杀掉吃的食品或者是用来使唤劳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产品,这和‘保护动物’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第3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 创新 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32-01

前言

21世纪是网络化,自动化的时代,人类主要依靠不断创新来加速社会进步。处于新环境下,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管理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国图书资料管理目前最大的课题。上世纪3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引进运用到图书资料管理当中,然而,如今传统的管理理论显然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各个图书馆都在寻求创新之路。管理创新意在更加有效的对资源进行整合,目的是将图书资源更好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好的服务于读者,满足其需求。

一、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的目的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主要注重图书资料的保存,而对于读者的实际需求则忽视了太多。这种模式管理是一种较为被动的服务模式,也就是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而且,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借阅程序复杂繁琐,耽误双方彼此的时间。在经费上,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大多数是由国家,政府,企业提供经费。如此一来,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业务也就将无法展开,读者则间接受到影响。并且,传统的图书资料模式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管理制约较大,造成社会接触面较小,读者人流量也随之缩小的情况。在提供信息种类上,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提供资源相对比较单一,信息资源不够丰富,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资料管理迫在眉睫的需要一次改革创新,从中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满足社会以及读者的需求。

二、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1.图书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

对传统经验的依赖和对西方管理经验的照搬接收一直是我国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两个极端的路线。而事实是,这两条路都行不通。我国与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管理只有适应文化环境才具备生命力,一味的照搬照抄并不是学习管理的最佳办法。在图书资料管理上创新,就必须要既承载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同时对西方管理经验进行删选,选取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内容,将二者相结合,其效果才能更好。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必须要以我国特色理论为指导,实现图书资源的统筹帷幄,协调运转,将效益最大化。

2.图书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2.1系统性原则所谓的系统性原则,就是指在图书资源管理中,着眼未来,从整体角度出发,各方面协调运作,形成最优化的整体。在图书资源管理中,除了内部资源协调管理之外,外部的环境因素也需要考虑。系统是具备整体性的,所以,各种相关要素都应当考虑周全,这样的原则得到的回报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它能将整体的效益最大化。

2.2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指以人的利益为目的从事各项活动,因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图书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可以看成是以读者为根本和以图书资源管理人员两方面。因为,管理是为了人的服务,所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其次,管理的各项措施是针对人儿设定,在通过人发挥其作用力,所以以人为本是创新图书资源管理的根本。

2.3 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也可以说是效益原则,效益是投入与产出的一种比例关系。有限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以及读者需求是图书资料管理的目的。图书馆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类。社会效益是指,通过对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建设,同时也可以对读者思想方面产生效果。经济效益是指合理的配置人,财,物资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投入回报率。

2.4可行性原则:管理制度的制定,首要原则是具备可以实施性。图书资料管理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改正原有工作当中的不足,更好的完成工作。因此,在改革创新中,应该吸收过往图书资源管理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制定可行性方案。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管理创新存在于现有条件的框架当中,不能脱离这个框架。

结语

创新是时代变更所推动的一项重要工程,不论是各行各业,在环境的大熔炉里都需要变革改进,从而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工种都在逐渐稳定的发展中,图书资料管理也随着科学化的发展而发展。面对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图书资料必须提升科学化水平。图书资料管理也肩负着为人民更好服务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对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而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图书资料管理朝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图书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离不开社会环境因素,大环境影响下,固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只有不断的变革改进,才能融入环境当中,更好的为社会和读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希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第4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一、当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电子商务课程从设立到现在时间不长,同时具备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各学科领域相应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并不多。目前,我国高校中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贸易类、管理类、计算机应用专业类的教师,以上几类专业与电子商务的关系非常密切,由这些专业的教师讲授电子商务课程虽然比较合适,但在实际教学中,来自于上述几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由于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实际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往往重点讲授自己所擅长的部分,这仍然会导致简单的“电子+商务”课程讲授的覆辙。除此以外,缺乏实践经验的纯理论型教师依然不在少数。

(二)课程体系设计尚不完善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依然处于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目前仍存在课程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间的关系混乱甚至相互割裂、课程体系设置无特点等问题。首先,内容陈旧体现在现行教材有不少是直接照搬国外的理论而未经过充分消化吸收的,难免水土不服;其次是课程安排不合理,不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再次是课程间的关系混乱甚至相互割裂,具体表现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系统设置不能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资源合理地安排课程;最后是课程体系设置无特点,具体表现为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毫无自身特点。

(三)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单一

电子商务知识的多样性要求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也必须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变化较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由于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不但使学生难于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实践动手能力和实地策划能力是电子商务学生必备的能力。电子商务课程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既抽象又不好理解,学生普遍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因此学习兴趣不浓,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过多,实践过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是听到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也使用过相应的模拟软件来熟悉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但这些模拟软件多数比较老,模拟性差且限在局域网内使用。

随着技术及经营管理模式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除此以外目前的实验课程体系系统性和连贯性也较差。

二、改进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尽快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电子商务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管理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卓越的课堂组织者。

学校应该要求管理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电子技术方面的相关业务的学习,要求计算机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做到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双提高。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培训师资,“派出去”就是由学校选派爱岗敬业、年轻有为的教师攻读高层次学位,进入企业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及各类电子商务师培训等培训班。“请进来”就是根据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最新发展形势,结合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学校鼓励该课程的教师多参加各种诸如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等技能竞赛,尽快成长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除此以外,学校要鼓励教师跟踪学科发展前沿,积极申报电子商务方面的课题,在搞科研的同时提高业务水平,以达到提高教师综合水平的目的。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应明确“商务是目标和方向,电子是工具和手段”的原则,强调信息技术与商务的有机结合,强调两者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商务是主体,信息技术是为商务服务的工具与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造和提升传统商务。在课程设置上,要能体现电子商务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变化,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这就需要理清课程之间的先后和逻辑关系,让部分专业主干课提前,使课程的安排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并将内容重复、交叉的课程去掉或者合并。课程设置也应与时俱进,新技术、新领域的出现也使课程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科的发展;在课程安排上,要有一定的特色,不同的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要有独特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特色鲜明的课程安排。不同的高校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开设。

例如,对于财经类高校可以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财务会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中除了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还要有选择地重点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政与金融以及会计电算化等专门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有目的地选择电子商务技术中的当前较为薄弱的财务支出、税务支出技术。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发展变化之快,必须要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逐步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可采取诸如项目/任务驱动式、工学结合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具体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实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来开发网站,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电子商务本身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种分解的教学模式,以完成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工学结合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电子商务这门实验性学科,其理论知识必须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理解和综合运用。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采取诸如采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引入竞争性实验教学机制,构建系统性强和连贯程度高的实验教学体系等措施来完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

采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教学平台,主要是紧密联系实际,打破时空限制,完全适应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各高校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平台主要是02年以前设计的C/S架构的,使用时有一定局限性,选用新的基于B/W/D架构的实验平台,在贴近实际、方便软件更新的同时又降低了客户端硬件配置的要求,节约了实验室投入的成本。同时,可以突破学生必须在实验室完成实验的限制;引入竞争性实验教学机制,这种竞争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就是设定一个场景和任务,用团队合作或个人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公开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性实验,如开展基于ERP沙盘的竞争性和合作性实验教学。大学生争强好胜,精力充沛,对知识渴求又敢于表现自己,喜于参与竞争。这种机制就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激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系统性强和连贯程度高的实验教学体系,就是要求老师要重视和精心设计各课程实验环节,形成实验教学的体系化和连贯性,在保证能覆盖电子商务课程的各个主要环节下尽量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第5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推荐系统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的盛行,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了各商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DELL公司的成功,就证实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互联网络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某种特定的网络功能和服务方式中,自己设定网上信息的来源方式、表现形式、特定网上功能以及其他的网上服务方式等,以达到最为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网上信息服务内容的目的,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于电子商务中,通过捕获用户的兴趣来提高商品的销售量。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特点

1.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价值追求为目标。个性化信息服务应主动为用户选择最需要的资源与服务,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的改变所提供的信息,让用户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它以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主旨,以给用户提供最快捷、最方便、最易用的服务为目标,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可以是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依据,面向用户开展的一切服务性活动,也可以是针对特定需求向用户提供特定信息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服务的基础就是用户的信息需求。

2.具备智能化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智能化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一方面表现在系统的主动性推荐和协同推荐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用户综合行为的挖掘中。主动推荐是指主动采集并跟踪用户浏览的信息,从用户日常检索浏览中主动学习用户的兴趣,推理并预测用户需求,及时处理推荐信息;协同推荐是指根据不同用户的相同点或相似性进行信息推荐,使需求相同的用户之间共享查询结果。用户综合行为的挖掘是针对用户所有可能被记录下来的行为进行数据挖掘,实现资源的深层挖掘并提供有效的服务。

3.推荐精确、系统的知识。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过滤、屏蔽无关无用的冗余信息,推荐精确、有效、真正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能自动地、智能地将大量的数据转换为具有规律性、系统性的知识,形成具有内在关联的信息链和知识链,并以易于理解的模式推荐给用户。

4.主动性、高效性、灵活性。个性化信息服务采用“push”技术,其主动性主要是指服务不需要用户及时请求而主动地将数据传给用户,与传统的浏览器的“pull”技术的被动服务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效性主要是指可在网络空闲时启动,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带宽,比较适合传送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用户能够完全根据自己的方便和需要,灵活地设置连接时间,通过E-mail、对话框、音频、视频等方式获取网上特定信息资源。

5.允许用户充分表达个性化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不仅提供友好的界面,而且方便用户交互、描述自己的需求、反馈对服务结果的评价等。

三、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的基本问题

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个性化的具体应用:个性化应用分为资源的个性化入口和过滤/排序;用户信息需求定义文件的表示与创建:用户信息需求或兴趣的描述和存储;协同过滤与单独过滤:针对一个或一组用户对信息文档根据文件进行的相关度排序;系统的体系结构:用户信息需求定义文件放在服务器还是客户计算机上,或者处于二者之间的服务器上;个性化系统的评估:包括信息需求定义文件的收敛分析和信息需求定义文件是否反映用户的实际兴趣分析。这些问题也是设计一个具体的应用必须要明确的问题,而且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

四、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一种在特定类型数据库中进行知识发现的应用技术,使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更好的服务,向用户主动、及时、准确地提供所需信息,并能根据用户对推荐内容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结果。不仅要对用户提出的要求提供最贴切的信息服务,还要能依据个体个性特征,主动收集个体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甚至预测个体可能的个性发展,提前收集相应的信息,最后以个性化方式显示给个体。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

1.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系统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信息过滤和协同过滤等技术将用户需要的信息推荐给用户的。其关键技术有:

(1)内容过滤技术:试图跟踪和把握用户的潜在信息需求,比较资源和用户描述文件,对动态信息流进行过滤,尽量屏蔽无用信息,向用户主动提供信息资源列表,从而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2)协同过滤技术:利用用户的访问信息,通过用户群的相似性进行内容推荐,不依赖于内容仅依赖于用户之间的相互推荐,避免了内容过滤的不足,保证信息推荐的质量。

(3)聚类分析技术:对数据对象进行分类,把一组数据对象分到不同簇中,簇是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使簇内各对象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组的对象差别较大。

2.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的基本要求。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为用户打造量身订制的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系统应该满足个性化、主动性、新颖性、准确性的基本要求。

(1)个性化: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背景、不同需求,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个性差异。

(2)主动性:系统主动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向用户提供信息,实现“信息找人”的过程,而不是“人找信息”。

(3)新颖性: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是用户以往所不具有的,未曾访问的却又是需要的。

(4)准确性:在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资源中,对两个不同用户的相似要求返回不同的信息结果,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3.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体系结构。目前,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基于规则的和基于过滤的两种推荐系统。基于关联规则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针对特定的站点组织结构,采用最大向前访问路径辅助内容事务方法。制定一系列规则并利用这些规则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利用规则来推荐信息依赖于规则的质量和数量,基于规则的技术缺点是随着规则的数量增多,系统将变得越来难以管理。基于过滤的个性化推荐服务分为基于内容过滤的推荐服务和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服务。基于内容过滤是通过比较资源和用户信息描述文件,推荐与用户兴趣相似的资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则是利用用户群的访问信息,通过用户群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内容推荐。

结合以上两类系统,为了能够为用户主动提供所需信息,个性化信息服务推荐系统一般需要通过用户接口模块、需求信息模块、信息检索模块、用户分析模块、信息过滤模块、信息推送模块6个功能模块来实现。

(1)用户接口模块:是用户与系统之间的接口。负责处理用户初次输入的用户信息,并将它存储在用户信息库中;接收用户输入的认证信息,与用户信息库中的个人认证信息比较,完成用户身份认证;处理用户的检索需求;将用户输入的兴趣、爱好信息及用户对于推荐信息的评价提交给需求分析模块,接收信息推送模块送来的信息,最终将其提交给用户。

(2)需求分析模块:是对用户接口模块送来的用户初始兴趣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用户模型,并根据用户反馈修改用户模型。

(3)信息检索模块:是接收用户接口模块处理过的用户检索需求,检索本地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并将检索结果送到信息过滤模块,并将其存储到本地信息库中。

(4)用户分析模块:是负责比较该用户模型与其它用户模型之间的相似度,找出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其他用户,相互推荐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5)信息过滤模块:是根据用户模型对信息检索模块返回的检索结果进行过滤并将过滤的结果送到信息推荐模块;此外,如果用户分析模块找到了具有相同或相似兴趣的用户,信息过滤模块也将这些用户的个性化信息传送到信息推荐模块。

(6)信息推荐模块:是负责实现主动信息服务,根据用户信息库中对于信息推送的时间、数量等设置,将经过信息过滤模块过滤的信息推送到用户接口模块。

五、结束语

传统的定题服务所具有的主动性是有限的,从根本上讲仍是“用户找信息”,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依托网络环境的,可以在较高程度上改变信息与用户的关系,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真正实现“信息找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其交互性好、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针对性强、资源丰富等优点,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春:信息过滤的概念表示与算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3

[2]刘伟成焦玉英:网络信息过滤的方法与相关技术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4):48~50

第6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56-02

一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背景

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背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背景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科研新领域、新方向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作为内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知识普及的平台,必须要及时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知识传播的及时有效性。

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含义。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服务。具体来说,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自己需求进行定制。数字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对传统的图书馆模式的一种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利于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料丰富的潜力,实现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合及时性,也有利于节约用户搜索时间。

二 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问题

1.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单一性。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单一性比较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开发不足,数量少,而且智能化水平低,功能单一。我国国内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非常低,特别是一些单位图书馆,其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水平非常差,只能提供基本的搜索功能,无法体现个性化特点。而我国高校图书馆虽然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比如,知网系统。这些系统具有良好的个性化服务特征,但是其功能性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资源共享上,还需要付费,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二是,我国目前尚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我国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发展之初是受到外在科技发展的拉动力而内部推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国外图书馆系统为蓝本制定的,因此,我国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2.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封闭性和局限性。目前,我国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封闭性,这点在高校图书馆中最明显。我国高校图书馆具有对外封闭性,即:图书馆资料只能校内学生使用,其他机构和个人只能望洋兴叹或者付费下载。这种封闭性有两个坏处:一是,封闭性带来的个性化服务的敝帚自珍。图书馆拒绝其他人员使用个性化服务,既不能起到吸引更多人图书馆的目的也失去让个性化服务被更多人利用的机会,进而不利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和改进。二是,封闭性势必影响图书馆的发展。虽然,图书馆实行了馆际交换等多种沟通渠道,但是如果个性化信息服务跟踪不到位,则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而且还会让图书馆失去跟踪最新科技发展和最新信息的能力。三是,封闭性比如带来局限性。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该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要目的,但是国内很多的图书馆只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和其他考虑,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这就是国内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有很多局限性,实践性不强。

三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议

1.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坚持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坚持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要根据用户需求的特点,使用习惯不同设计出不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在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用户档案信息库。通过用户档案信息库,建立起用户搜索习惯,并根据用户搜索习惯,提供更多相关领域的信息,方面用户更好的查找信息内容。二是,要根据用户注册信息,建立用户个人信息库。数字图书馆更新数据时,可以根据建立的用户个人信息库,第一时间向用户提供与其领域相关的信息,满足搜索需求。

2.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坚持技术优先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有利于完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更好的发展,因此,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坚持技术优先原则。一是,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深度和实践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必须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特别是对国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必须坚持引进来原则,为我国图书馆发展提供经验。二是,要充分发挥我国在信息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技术在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科技转化率,努力提高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3.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重视人的因素。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关键还是要靠人在观念,技术上的发展。因此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人员不能只是坐在图书资料室对所借图书登记的“闲人”,而应该是对某一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专业人员,这样既可以根据自己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体验找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不足,也有利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进一步改进。一手抓,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服务比如要求一定的模式化操作以避免管理的混乱。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传统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必然要求新的服务模式与之配套,进而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管理的有效性。

4.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加强用户推广。我国人民群众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还不太理解,这也是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要加强用户推广工作。一是,图书馆要加强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宣传。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宣传过程中要根据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疑问和质疑进行第一时间回应,树立起良好的信息服务形象,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和使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挥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优势。二是,要正确引导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新事物被公众所了解和代替旧事物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推广。比如在高校当中,

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和教师带领参观和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认识,而在社会单位中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墙饰和多媒体手段,宣传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使用方法和使用意义。

四 结语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加强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于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共平.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2,(8)

[2]袁会香.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6)

第7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一、学校政策与措施

学校一贯坚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重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保证中心能够更好地建设与发展,学校在实验师资培训、评职进修、奖励机制等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在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了经费投入。

1.教学质量保障政策

学校在原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方法,进一步强化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教学队伍保障政策

学校对中心教师在评职、进修、课题立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确保实验教学队伍稳定和工作热情。学校规定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基础实验课程课时费按工作量130%发放。

3.教学环境保障政策

学校重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管理,对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有利支持。

4.科技创新保障政策

学校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规章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支持和保障。充分利用实践培训、社会实践、各类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获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

5.经费保障与投入

学校规定中心建设和运行经费实行计划单列、专款专用。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与维护、网络信息化建设、科技创新实践等方面投入。

二、中心建设措施及经验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

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

(1)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新阶段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需要,依靠先后投入350万元经费将中心23个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构建了电工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EDA、虚拟仪器实验,路、场、系统实验,信号、信息、控制实验、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六个实验区,并计划将学院所有实验室整合到中心,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构建高水平的全开放创新实验室

中心力争依托国内外知名公司提供的教学资源建立高水平、全开放实验室。目前,中心与美国TI公司联合建立了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室,与日本NEC公司联合建立了无线通信创新实验室。

此外,中心计划采购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利用美国飞思卡尔公司和安捷伦公司提供的高档仪器设备,筹建一个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的、高水平的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创造优良的环境。

(3)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教务处和学院负责实验教学指导的全局工作,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具体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元器件管理和卫生清洁等工作。

2.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1)优化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体系

中心根据专业类别、理论教学、能力培养等需求进一步完善层次化、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综合设计型、创新研究型实验学时比例提高至60%,激光电源等实验项目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和光电特色。

(2)强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

中心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采用启发式、合作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网络课件、视频录像、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特色化教材建设

中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中心特色,编写具有适于中心特色的实验教材和讲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并计划将优秀的教材公开出版,提高中心的影响力。

(4)规范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中心将实验操作、笔试、技术报告、综合实验答辩和创新实验学术论文等多种考核模式有机结合,取不同权值核算到学生成绩中,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5)细化创新班学生导师制

中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工作小组,率先在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创新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位导师带领3~5名学生,形成创新团队,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培训,通过电子大赛、创新大赛、创新设计与制作等活动进行精英化、个性化教育。

3.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现有58名,专职教师45人。博士生导师4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2人,校学术带头人5人,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4人,吉林省精品课负责人3人,59%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68%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007年以来,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1)教学梯队建设

中心根据实验教学需要,新建了电工技术梯队、电子技术梯队、电专业基础梯队、电工电子实习梯队、电气信息创新实践梯队等五个实验、实践、创新教学梯队,设置五个负责人,分管相关梯队建设和实验教学及改革工作。

(2)培养培训提升教学队伍整体水平

中心通过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2007-2008年增加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1人,引进博士2人,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留学或访问5人,参加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20多人次。

(3)科研、教研提高青年教师业务能力

2007年来,中心24名教师共参加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13项。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洪祚教授,承担国家863基金课题1项,吉林省高新计划支撑项目1项,吸纳5名青年教师和13名本科生参加课题,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共享

(1)开放实验预约登记管理系统

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预约登记管理系统。目前,中心实验均采用网络预约;学生可以通过本系统了解实验开放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内容、成绩等信息;学生填写实验预约登记表;指导教师依照预约登记表安排实验时间、地点、题目等,并及时公布、反馈相关信息。

(2)实验室刷卡管理系统

中心计算机刷卡管理系统可以监控所有实验室的实验情况(包括实验指导教师配备、设备配备、学生数量、开放时间、工作量等),系统可以通过刷卡识别并记录学生的身份、实验时间、地点、指导教师等信息。实验室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1.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以“名师、名课、名教材”为主线,在现有3门吉林省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电子线路实验》等3门“校级实验精品课”建设,两年内新建“省级级实验精品课”2门,三年内再增加3门“校级实验精品课”,五年内力争取得3~5项省级教学成果和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

2.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

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力争再建设2~3个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积极参加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探索实验教学新技术;有计划、有步骤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学府学习、深造。

第8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考试,原本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吸收知识的程度,但现在,却足以来决定学生的生死。

考试考得好,不用说,豪华餐厅撮一顿,从超市买来大包大包的营养品。但考试考不好,就另当别论了。不仅要受到老师的批评,还要受到同学的嘲笑和父母的责骂,不仅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使学习的热情大大下降,这样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考试对好同学来说不过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而已,但对成绩不是很稳定或成绩偏差的一些同学来说,这可能就是惊天大劫难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学生怕考试考不好又被父母骂,老师对其会另眼相看,所以就想尽方法地作弊,这样的出来的成绩不仅是不真实的,更何况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让他长大后会受到这种影响,会犯出贪污受贿的罪名,这些学生就会悔不当初了。

所以我建议,老师们不要以成绩来决定对学生的态度,而是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的缺点,更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还有成绩好同学们,你们不要老不跟成绩不好的同学在一起玩耍,“人无完人,物无完物”每个人既有优点,也会有缺点,这些同学也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啊。还有家长们,不要看成绩来决定孩子的好坏,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孩子。不要老用孩子的缺点来跟别人的优点比较,要经常鼓励孩子,不要以力量来解决问题。

希望考试不要再让同学们触目心惊。

第9篇:自信的格言范文

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主要税收政策解读

(一)基本规定

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我国负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如表1所示。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

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含义

按照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 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 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收办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1)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该通知还特别强调: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为了方便计算,将新个税政策下的个人所得税率表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税率表。

二、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问题提出

(一)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合理组合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年薪制,在全年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月薪偏高,会使月薪适用较高的税率,失去将月薪转化为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具有优惠性质的低税率的机会,加重个人的所得税负担;相反,如果全年一次性奖金过高,会使奖金适用高税率,失去将全年一次性奖金转化为月薪适用低税率的机会,也会增加个人的所得税负担。因此,合理安排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在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之间的分配比例,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单位究竟应该在平时发放多少月薪,为年底预留多少全年一次性奖金,才能使职工享受最优纳税的好处呢?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无效区间”及各级段的实际税率

假设职工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所得额为X(假定职工为居民纳税人,且月薪超过免征额),税后所得为Y,则有下列计算公式:

Y=X-(X×税率-速算扣除数)=X×(1-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此可知:Y是X的分段线性函数,其中,斜率分别为0.97、0.90、0.80、0.75、0.70、0.65和0.55,而截距分别为0、105、555、1005、2755、5505和13505。以函数图像说明税后所得Y与全年一次性奖金X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当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达到A点(18000元)时,税后所得达到3%税级段的极大值。此后,奖金金额再略微增加,税率就陡增至10%,致使税额大幅度增加,税后所得陡降;但随着奖金金额的继续增加,税后所得会逐渐回升,当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达到B点时,税后所得又恢复到了税率为3%时税后所得的极大值,奖金收入超过B点时就又恢复了正常。同理,当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达到C点(54000元)时,税后所得达到10%税级段的极大值。此后,奖金金额再略微增加,税率就陡增至20%,致使税额大幅度增加,税后所得陡降;但随着奖金金额的继续增加,税后所得又逐渐回升,当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达到D点时,税后所得又恢复到了税率为10%时税后所得的极大值,奖金收入超过D点时就又恢复了正常。如此情景,反复出现。

之所以会出现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增加而税后所得反而减少的情景,其原因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即工资、薪金实际负担的税率为3%~45%,以函数图像说明月工资、薪金税后所得Y与月应纳税所得额X的关系如图2所示;而按国税发[2005]9号文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允许除以12后确定适用税率,因此可视同12个月的应税所得。但是,这仅仅是找税率,在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时,速算扣除数却只能使用一次,这就意味着这12个月的应税所得中只有1个月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税相比,少减了11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实质上采用的不是超额累进税率,而是更接近于全额累进税率的征收方法。全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各级距临界点附近,税率和税负会跳跃式上升。这样就导致边际税率超过了100%,从而造成税负增长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产生“多发不如少发”的不合理现象,形成了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无效区间”。

下面,我们以A、B点为例来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无效区间。我们设B点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金额为X,由于B点跟A点的税后所得是一样的,则根据前述Y与X的分段函数关系可得如下方程:0.97×18000=0.90X+105。求得X=19283.33元,这样就得到了第一个无效区间(18000,19283.33]。以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如表2所示所有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无效区间”。

我们已经知道在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无效区间,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边际税率超过了100%。那么无效区间之外的税率又是如何呢?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在计税时实质上并未采用工资、薪金所适用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在每一级段承担的实际税率,与其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所适用的税率并不一致(第1级段(0,18000]除外)。例如,在全年一次性奖金第3级段(18000,54000]中,假设以18000为起点有一个奖金增加额X,该增加额对应的增量税率=[(18000+X)×10%-105-(18000×3%-0)]/X=1155/X+10%。对该增量税率求极限即可得到全年一次性奖金在(18000,54000]级段中的实际税率:当增加额X无穷小时,即全年一次性奖金无限逼近该级段下限18000时,此时增量税率也即实际税率为正无穷大;当增加额X为36000时,即全年一次性奖金达到该级段最大值54000时,实际税率为13.21%。至此,不难得出全年一次性奖金在(18000,54000]级段中的实际税率将由正无穷大逐渐减小至13.21%,这与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所适用的税率10%是完全不一致的。另外,若令该增量税率(1155/X+10%)等于20%,可以求出增量X=11550,即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9550时,其实际税率为20%。因此,全年一次性奖金在(18000,54000]级段可以细分为(18000,29550]和(29550,54000]两个子税级段,其实际税率分别为(+∞,20%]、(20%,13.21%]。同理可计算出如表3所示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在各税级段的实际(边际)税率。

综上分析,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采用奖金除以12确定适用税率的办法, 表面上使得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较轻,但事实上其导致边际税负极不合理,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有了较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三、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思路

为简化起见,本文设定如下的纳税筹划假设前提:①个人的全年工资、薪金所得是可预测的,至少可以预测收入在某一区间;②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可以通过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两种方式获得,并且两种报酬的比例可以根据节税的需要作出安排;③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中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免税项目;④当月薪发放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税负相同时,由于奖金是年终考核性质,发放时间比较滞后,从货币时间价值和激励职工日常工作绩效等因素考虑,选择按月薪发放。

我们假定某职工全年工资、薪金所得为Y。该职工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等于12个月份的月薪应纳税之和加上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金额。如果我们发放给该职工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为A,那么在Y一定的情况下,则该职工12个月份的月薪之和为Y-A。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下,我们会发现在该职工全年一次性奖金A一定的情况下,该职工平时每月的月薪均为(Y-A)/12时,12个月份的月薪应纳税之和最小。那么,如何对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在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二者之间进行组合,才能使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总和最小呢?对此筹划的基本思路是:将全年月薪所得和一次性奖金作为一个整体,既要考虑每月工资的税率,又要考虑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率,科学调整月薪与一次性奖金的比例。将职工全年工资、薪金所得的发放视为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一个逐步增量发放的过程,以每一增量实际负担的税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原则,来考虑该增量额的发放,进而得出税负最低的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发放方案。

例如,某职工年工资、薪金所得为125000元,那么如何根据上述纳税筹划思路安排其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以使其个税最少呢?若该收入增至130000元,又该如何安排?首先,我们考虑零税率增量的发放。此时,应安排发放的增量总额为42000元,即月薪3500元,不发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实现零税负的效果。其次,考虑负担3%税率增量的发放。月薪由3500元增至3%税级段的最大值5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由0元增至3%税级段的最大值18000元,其安排发放增量总额为36000元(1500×12+18000)。至此,累计发放增量总额为78000元。第三,考虑负担10%税率增量的发放。月薪由5000元增至8000元,由于根据表3,全年一次性奖金奖在18000元基础上增加任一增量,其实际税率均大于10%,因此,不考虑全年一次性奖金增量的发放,即全年一次性奖金保持不变。在此阶段,安排发放增量总额为36000元(3000×12+0)。至此,累计发放增量总额为114000元。第四,考虑负担13.21%或20%税率增量的发放。在安排年工资、薪金所得为125000元的发放时,此时还需考虑的剩余增量为125000-114000=11000元,此增量计入月薪,其实际税率20%,而计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其实际税率大于20%,因此,该增量应计入月薪,即月薪由8000元增至8916.67元(8000+11000/12)。因此,此时个人所得税税负最低的发放方案为每月月薪8916.67元,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

如果安排发放的年工资、薪金所得增至130000元,此时还需考虑的剩余增量则为130000-114000=16000元,此增量发放在月工资,其实际税率20%,而发放在全年一次性奖金,其实际税率则小于20%。因此,该增量应发放在全年一次性奖金,即全年一次性奖金由18000元增至34000元(18000+16000)。因此,最优发放方案为每月月薪8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34000元。为了能帮助大家在实务中更好地做好纳税筹划,根据以上原理可编制出如表4所示的年工资、薪金所得最低税负分配表,单位可以参照表4直接查找个人年工资、薪金所得对应的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最佳额度组合及其各自对应的税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科学、合理地对全年工资、薪金所得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我们须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对全年工资、薪金所得进行个税筹划的核心在于:将全年月薪与一次性奖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地组合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两者的发放金额,使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的税率尽量靠近适用的低税率,以降低整体税负。

2.全年一次性奖金是单位对职工一年辛苦贡献给予的奖励,包含着对优秀职工的激励,因此必须避免出现“多发比少发税后收入少”的异常现象。为此,必须规避如表2所示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无效区间”,如:(18000.00,19283.33]、(54000.00,60187.50]、(108000.00,114600.00]、(420000.00,447500.00],当全年一次性奖金在以上区间时,应选择按临界点18000.00、54000.00、108000.00、420000.00发放,多余金额并入月薪按月工资发放。

3.运用好临界点,规避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18000,29550)、(54000,108000)、 (108000,207000)、(420000,660000)、(660000,+∞),最大限度地降低个税负担。

4.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在6万元以下的低薪阶层,不适宜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办法,单位为其发放每月月薪时,应尽可能地用足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免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