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逻辑思维的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思维的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逻辑思维的专业

第1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他们除了必须学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修养,简单的说,就是应该掌握和具备一些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衡量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

1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他专业知识。

一般我们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关系比较密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学习数学等学科比较容易,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清晰,不但关注事物现象,对问题的本质会有比较深入的看法,其思考方式也会变得比较严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的学习方法通常能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学,所以掌握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产生融会贯通的作用,因此,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利于开展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

1.2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样,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代大学生要想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应该会学习,会思考,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和环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所有类型的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找到工作都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或者参加招聘考试,或者参加求职面试。无论是考试,还是面试用人单位除了考查必须得专业知识外,他们都将着重考虑求职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一些临场应变能力,归结起来,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现在大学生毕业考公务员的人数是居高不下,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考试,都要考核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跟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关,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很容易就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提出解决的措施,这样在考试的过程中既节约了时间,也比较容易考出好成绩。同样的,在各种面试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所以,我们要让大学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占有优势甚至胜出,那么就必须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2.1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逻辑课程以及一些逻辑学有关的选修课程。不论什么形式的逻辑课程,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听老师讲,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参与进去,主动进行思考。本来开设逻辑课程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实际上,仅仅采用讲授的授课方式是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逻辑课的主动性,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听老师讲了以后,积极主动思考,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2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检查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2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学事物和数学材料的观察、比较,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归纳、演绎、类比、分解、组合等活动,所表现在正确性、准确性、严谨性、完备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及其自觉水平上;特别体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在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准确性、逻辑性水平上。在高中阶段对数学的学习的逻辑性表现尤为显著。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综合性相对较强,而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要求更高。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需要有着理性的思维,以及超强的逻辑思维,这样才能去理性冷静的去思考数学问题。

因此,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人才需求,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是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数学与逻辑思维的联系

中国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视数学?这是因为,很多中国人认为数学在思维发展特别是在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数学好的人,逻辑思维能力一定很强。就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言,数学是极其重要或者说,在这方面是比其它学科更有用的。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说:"这种技能,不管是簿记,或对数的运算,或关于碳氧化合物的试验,都限于这种特别的动作。一个人也许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但是,除非他在专门领域的训练和其他领域所用的材料有关,否则对于其他没有密切联系的事情,其判断力的拙劣也许超过一般的程度。"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数学之中,也没有证据显示数学比哲学、逻辑学等其它学科更有逻辑,不过数学的逻辑有自己的显著特色,那就是数学的确定性、完美性,数学的答案及解题过程基本是确定的,逻辑是相对完美的,这种特色确实很吸引人。我们可以说数学的逻辑性很美,但不一定是最强的。

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条理的思路,才能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从一般转化为特殊。这样才能知道问题中那些事常项,哪些是变项。有了超强的逻辑思维,我们在面对数学难题时才不会慌手慌脚,而是冷静理性的去思考,淡定从容地去面对,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二、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逻辑思维不仅是学好数学这一门科学知识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所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更是在生活工作中思考问题,处理事项,为人处世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对人的素质能力有着重大影响。据心理学研究显示,作为智力的核心要素,逻辑思维决定性地影响着人的分辨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逻辑思维是人的这四种基本能力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逻辑思维能够增强人的分辨能力。当今世界资讯发达,呈现于人们面前的是流派庞杂、路数各异的文化形态。如果缺乏逻辑素养,就难以对其作出正确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更不要说通过择优汰劣来吸收优秀思想、抵御错误观念了。而且,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会遇到各种涉及道德取舍的问题,需要逻辑思维进行判断并付诸行动。逻辑思维有助于人们独立思考,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逻辑思维能够改善人的表达能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或写文章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这些都是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改善表达能力,离不开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说话或写文章的内容对不对、合不合客观现实的规律,是逻辑学的范围。说话或写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正确,必须同时做到两点:一是据以推理的前提真实;二是得出结论的推理过程遵守逻辑规则。前提是否真实,要靠专业知识去判断;推理是否遵守逻辑规则,需用逻辑知识来回答。专业素养和逻辑素养欠缺其一,思想内容就难免出错。因此,改善表达能力,需要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能够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学习通常要解决两个问题:学什么?如何学?前者涉及学习内容的辨别,是学习之前要回答的问题;后者属于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学习之中要解决的问题。学什么,应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和学习条件,借助逻辑思维作出分析和判断。学习内容一经确定,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具体学科是由概念、命题、推理或论证等构成的知识系统,而逻辑学揭示了概念、命题等思维形式的一般结构和规律,从而为学习提供了通用的一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习就是对众多概念和规则进行逻辑分析、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能否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关乎能否富有成效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然而,对数学的学习是培养我们逻辑思维的途径。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与我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为了让我们更好适应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的培养是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高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3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北京服装学院与东华大学及大连轻工学院服装设计专业都建立服装设计工作室,省内东北师范大学与东北电力大学的学生积极参与服装设计大赛取得突出成绩,获得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已经在上海、杭州、武汉等服装业发达地区开始流行,上升势头明显,数量也是越来越多。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开设了从寻找灵感、绘制设计效果图、成衣结构制作、市场营销完整专业课程,并通过各种探索性实践,培养学生对专业更深层次的理解,挖掘学生独特的设计才华。研究与实践工科院校服装设计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随着服装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国际每年专业的服装展会较多,如国际五大时装中心时装与订货会,国内北京、上海、广洲等发达城市举办的时装博览会与时装周及多种形式的展会众多。这种形势下要求服装类毕业生应具备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能力。

2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应该是集艺术性、科学性、应用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改革课程内容之间缺少联系和协调的问题。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与优化,对教学知识结构内在关系的同构与整合,形成“专业教学、实践操作、课题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将有效解决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通过设计整个服装教学课程,将有利于构建能够为现代化服装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新型服装设计教学模式。真正践行教学、研究与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课题研究顺应服装产业化的需求,具有极大地应用与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针对服装设计学科应用性强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特点,强调教学中设计与实践、课程案例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也为我省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拓宽教学研究领域,向深层次、系统性发展。

2.1发挥较强的逻辑思维

服装设计课程为该专业主干课程,128课时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二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64学时《服装款式设计学》基础理论课注重其深度,以逻辑思维为主,发挥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程中侧重逻辑思维方法来讲解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如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进行设计训练时,教师首先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发现、观察、收集与整理创作素材,从中发现美创造美,学生可选择大自然中的花卉、植物或动物为设计主题,通过写生学生对蝴蝶翅膀上丰富的构成纹样与梦幻般的色彩产生兴趣,经过对蝴蝶的写实到写意、夸张与变形、打散与重构等一系列概括归纳,构成新的装饰图案用于服装设计上,设计的作品既时尚又实用。这种设计手法是以蝴蝶特点为表征是有目的创作过程,是一种锁链式、递进式的逻缉推理思维方式,通过对蝴蝶纹样系列设计而寻求必然的设计效果,是一种有规律严谨的逻辑思维设计。课程中发挥学生逻辑思维优势,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寻求服装艺术发展规律与本质。可见,逻辑思维在服装创作过程中成为一种理性方法或工具,以减少由感性认识局限所产生的偏差,指导服装设计创作与实践。实际教学中工科院校学生易于接受,有助于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原理,教学效果反馈良好。

2.2“专题创意”设计工作室模式

《服装设计》64学时服装设计实践课注重其广度,加强学生形象与发散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经过联想、组合、移用、类比与变异等创新思维方法,重新组成新的形象,采用师生互动专题研讨、专题设计学等授课方式,创建“专题创意”设计工作室模式,克服学生思维单一,采用多样化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适应现代服装设计多元化、小众化、快时尚的需求,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掌握服装设计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后续课程3周《综合创作设计》进行实践操作,任课由学校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同组成,采用大量实际案例与具体项目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与社会招标,拓展专业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3结语

第4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老师;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比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学校期间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直到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止。

一、培养或者提升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通过社会实践的调查以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人员的分析,发现初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比较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对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专业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或者推动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符合逻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假如数学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够获得很大程度的提高。

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或者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又将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地运用到了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并且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以及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对以后的各种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工作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或者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要想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或者探索。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数学教师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思维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寻找相应的事物进行运算或者观察,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可能不能够在实践生活以及学习中找到,因此他们必须要利用抽象的思维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总言而之就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将小学生的具体思维改变为抽象思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或者练习,初中学生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需要理解以及掌握相应的代数式以及几何知识,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够找到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再使用具体性思维,而是需要将其进行抽象化,从而培养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够让初中学生真正地学习到目前的数学知识以及以后相应学科的知识。由于初中学生在经过了小学几年的学习之后,很难将自己的思维转化过来,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或者强化,使得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快速地利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进行例题或者方法的讲解,与此同时在课下让学生们进行结组训练。只有让学生时刻进行训练或者练习,他们才能够逐渐熟悉这种学习方式,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就可以熟练地掌握逻辑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地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关注或者重视几何内容的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知识的学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几何证明题中条件之间的联系,以及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这些关系辨别清楚,那么他们就会比较容易地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与此同时也能够培养或者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非常精准的学科,它不容许有一丁点错误,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让学生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严格的辨别,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够将问题解决,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或者练习。

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或者指导

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讲授的时候,尽管能够比较详细地进行解说或者示范,同时也能够按照相应的逻辑思维顺序进行解题,然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能够理解。所以他们在课下完成习题或者其他作业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疑惑,这个时候就需要数学教师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指导或者引导。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使得教师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有的同学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应该尽量采取逻辑思维方法进行解释,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以及影响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总结,才能慢慢看到成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石青枝.浅谈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09):39-43.

第5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逻辑意识

一、引言

大学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已经得到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另外,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听力占35%凸显了听力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却由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实际成效不大。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英语听力文本中考察逻辑关系识别、逻辑推理等相关知识较重,而大多数学生却在听力理解中没有逻辑意识,不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结合逻辑思维培养与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对本院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阐释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重要性。

二、逻辑思维培养与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

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离不开思维,人们一方面用外部言语表达,另一方面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

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外语教学者们做了探究,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探讨逻辑思维能力在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中的作用。如张孝军在其文中提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差异问题要“融入”思维差异教学,采取不同方法,挖掘深层思维差异,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应深度挖掘英语逻辑思维,以期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有所帮助。郭剑虹则提到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他认为逻辑思维在翻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词义的确定,句式的选择,以及篇章内在关系的判定都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还对创造性的翻译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抽象概括出明确的概念,选择正确恰当的判断,达到译文最优化。董晓民倡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英语写作的整合应用。他认为大学生英语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词汇量匮乏、语言基础能力薄弱,尤其是文章重点不够突出,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听力教学应成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较有效的切入点。

大多数外语教学者探讨了如何在英语阅读、翻译及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却较少。事实上,逻辑思维的运用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对本院学生逻辑意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调查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学习情况和学生对听力中逻辑思维的了解,以及便于作者后期进行实证教学研究的可行性,笔者对自己所授课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2013级两个非英语专业本科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进行初期实施。问卷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量多项选择题,设置问题围绕学生接触英语听力课程的时间,对英语的兴趣,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对听力中逻辑思维的了解及对提高英语听力的信心等进行。

针对学生对英语听力中逻辑思维的认识和了解设置了7个问题,其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分析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听力还是感兴趣的,并且认为其很重要,但是对于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逻辑关系不是很清楚,在听力中运用逻辑推理的频率也很低。虽然所有学生都认为在听力理解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却对在英语学习和英语听力中如何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不了解。这一现状说明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者们做出了很多探索,贾赛桃提到了激发听力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心态;强化英语基础知识训练;适时进行听力技巧指导;强调听与写的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刘向红强调运用输入输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启示:(一)提高输入质量,实行英语听力分级教学。(二)增加输入数量:通过阅读增加文化输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重视输出活动,(视)听说结合、(视)听写结合。林玲建议变“听力教学”为“视听教学”或“视听说教学”,丰富课外作业。这些方法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很有帮助,但是基于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不好,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应该继续不断地进行,并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尝试。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我们就必须清楚听力理解的实质,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各种因素,诸如语言、认知、文化、心理、社会认知等。1997年,G・Brown在对听力理解的性质总结中提出:“理解每一个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及与邻近单词的关联,理解一个句子中构成主语和谓语的那些词汇,并理解指代成分所指的人或物;根据语篇的局部语境所提供的知识和背景来理解语篇内容,并对语篇中所暗含的人际、空间、时间、因果、和意图关系作出正确的推理。”这些都说明了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其实包涵运用逻辑思维的实质要求。

事实上,在大学英语听力素材中,不管是短对话、长对话、短文还是复合式听写,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听之前的选项预读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更好地听懂内容,还可以让听力方式由被动盲目接受转变为主动有针对性地听。在听的过程中,更应该理解所听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在短对话的考查中有许多涉及句子逻辑关系的理解,特别是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而在长对话中,能主动把握对话者交谈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短文听力中,清楚篇章的逻辑结构能全面整体地把握篇章的理解,这在复合式听写中尤为重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可以大致推测出空缺单词的含义。

五、结语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研究不仅能探索培养学生逻辑意识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将这一研究延伸到对“说,读,写,译”等课程的学生逻辑意识培养的研究中,全方位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增强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孝军.逻辑思维与英语阅读技能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6.

[3]郭剑虹.逻辑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4,06.

[4]董晓民.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英语写作的整合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1,08.

[5]贾赛桃.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07,12.

[6]刘向红.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琼州学院学报,2007,12.

第6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摘要]普遍开设于高校英语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其固有的特点成为培养学生多项能力的平台。本文通过需求分析,列出英语专业学生急需提高的能力。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综合讨论如何通过该课程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急需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 国际贸易实务 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语言技能课程(如:综合英语、听力、写作、阅读等)、语言理论课程(如: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等),也包含了相关方向课程。这些方向课程通常设置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即以英语为授课语言,讲述科技、商务、政务等专业知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英语专业最常见的方向课程之一,其集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于一体的本质特征,使其成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平台。

一 、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课程目标设置

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设计和实施的依据之一,分为个人需求分析和社会需求分析。《国际贸易实务》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课程,学生对其的陌生度阻碍了个人需求分析调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因此,对该课程进行社会需求分析,并使之成为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及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点,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 .调查过程

基于以上出发点,笔者设计了如下社会调查问卷表,并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市的10家企业(类别:4所外企、3所国企、3所民企)发放。

参与以上调查的“1”类对象为47人,“2”类对象为11人。经过统计,结果如下:毕业生:打“√”数(由多至少)排为前三的能力为:职业英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领导:打分最低的三项能力为(按低到高):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运用能力。

2. 讨论

以上对毕业生和领导两个层面进行的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运用能力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职场中最缺的能力。英语专业毕业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尚在预料之中,因为他们长期接受文科课程培养,较少接受理科训练,部分院校甚至不为其开设数学课。但是,其职业英语运用能力的缺乏,出乎预料,值得反思。经过进一步采访,多位企业领导反映英语专业毕业生表达的职业英语不够“老练”,不像职场语言。也就是说,他们在商务场合下使用的英语没有较好地体现出商务英语的文体特色。

综上,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运用能力急需加大培养,应设置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 、以能力培养为靶向的教学内容选择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主要讲述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内容多、任务重。以业界泰斗黎孝先教授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为例,全课程涉及贸易术语、标的物(名称、质量、数量、包装)、运输、保险、支付、商检、仲裁、谈判、合同、贸易方式等十余项环节的内容。由于进出口业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将影响全局,所以,这些环节都应包含在教学过程中。但是,笔者认为,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的该课程,应以培养上文中所提及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交际能力为靶向,突出三大重点内容:贸易术语、货物保险、货款收付。

1 .贸易术语

该章节主要讲述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四组(E、F、C、D)十三个贸易术语的概念、内涵及其应用。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买卖双方的分工及其责任,该项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勾画出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和各个分支环节的衔接关系,提高其形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2)成本、费用及其价格的关系,该项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商品价格构成意识;(3)装运和交货的关系,该项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鉴别概念,划分时空的思维;(4)贸易术语的选用,该项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比对、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上述(1)、(3)、(4)项内容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针对性;(2)项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货物保险

该章节主要讲述国际贸易业务中货物保险的相关知识和办理程序。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取以下知识和能力:(1)各种风险和损失的描述和指向,该项内容能提高学生对风险和损失的想象力、鉴别力;(2)各种险别的概念和范围,该项内容对培养学生洞察概念微小区别以及理解各种包含及所属关系的能力,有较大作用;(3)保险业务办理程序,该项内容包含了保险费用的计算以及FOB、CIF、CFR三大术语的转化问题,具有大量的计算任务。因此,以上(1)、(2)项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项内容直接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3 .货款收付

该章节内容复杂、头绪繁多,主要包含了支付工具(汇票、本票、支票)以及支付方式(汇付、托收、信用证)两大问题。通过该章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支付票据和支付方式的概念和使用流程,该项内容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流程设计、概念鉴别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条件掌控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信用证的开证、审证技术。信用证是文字较多且语言特色鲜明的贸易文本之一。通过学习该项内容,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文体意识从而提高其在国际贸易领域里的英语运用能力。所以,该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职业英语使用能力。

三 、基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方法的选定受到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需求分析等多因素制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性强、知识点高度连贯且分散,若以传统讲授法教学,极易导致枯燥乏味、节奏仓促、理论脱离实践等不良效果。而且,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运用能力是通过课程需重点培养的三大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选定教学方法时应以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

1 .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课内实践的关键,在于教师设计有效的实践任务。贸易环节模拟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要领。在设计实践任务时,教师应力求培养上文中提及的三大能力,将学生设置为贸易参与者,即买卖双方、运输公司代表、保险业务员、银行业务员等角色。同时,应突出谈判、议价、单证等环节,将思辨、计算、撰写等活动融为一体。

2 .课外实习

课外实习可安排在贸易公司或企业的进出口部。该实习应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后进行,否则,将流于形式,揠苗助长。课外实习应力求让学生找出实际工作与课内操作的不同点,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带回问题。

3 .有效点评

点评可以是教师点评,也可为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也是一种课内实践。除了对操作规范性的点评外,应注重对操作效益的点评,即某项任务的多种实现手段的对比。操作效益点评,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对上述三大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四 、结语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繁多、操作性强、连贯度大。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该课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职业英语运用能力,必要性大、可行性强。笔者认为,定期开展需求分析和调查,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素养,是该课程施教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7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艺术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方法 创作思维方法 整体性思维方法 曲式

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马可先生曾说过:“程式决不是坏东西,正相反,古今中外,任何艺术总有一定的程式。没有程式,就不能将传统的创造经验固定下来;没有程式,就没有艺术风格,就没有艺术品种之间的差别。” 何谓程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的方法、套路。

科学的方法,在一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看成是一般科学思维方法 ,即各门集体科学通用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它是对只适用于某一门具体科学的专门方法的概括与总结,是具体科学思维方法和哲学思维方法之间的中介层次的方法。

音乐专业许多同学大三时已经对传统曲式分析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在进入后两年的学习中,除了运用传统曲式理论分析音乐作品之外,研究浪漫派后期至二十世纪以来的作曲技术理论以及掌握近现代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成为更为重要的学习方向。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理论研究与分析实践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成为大家进一步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和创作服务是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所应具备的最基本功能。所以,关注和研究作品曲式的分析成为音乐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学科技能。然而,大多数的情况却是对作品的曲式结构不能全局做出明确地判断,对乐句和乐段的划分不确定,对作品的和声分析不透彻,对作品的分析报告做得不详细不到位。

针对以上的情况,可以采用艺术思维方法进行曲式学科的的学习。艺术思维方法包括抽象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创造思维方法等。对于曲式分析学科,比较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方法、创造思维方法以及整体思维方法。

首先要明确艺术抽象思维是从无数艺术现象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从曲式分析的角度来看,分析曲式作品就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了解不同作品的曲式结构,既要看到作品的不同曲式结构特征,又要看到不同曲式特征之间的相关点和共同点。逻辑思维方法,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间接地、概括地反映艺术世界的过程,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是艺术理论过程中常用的逻辑方法。创作思维方法,即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灵魂与核心,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1.创作的准备阶段;2.创造的酝酿阶段;3.创造的明确阶段;4.创造的验证阶段。它有两种形式:1.非逻辑思维状态的创造性思维,如想象和灵感;2.逻辑思维形态的创造性思维,如直觉归纳。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的辨证;2.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组合。整体性思维方法,即把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和它的环境乃至整个世界联系起来认识和表现的思维方式。

通常我们分析一首作品往往要将以上几个思维方法的相结合。下面我们以舒曼作品《梦幻曲》为例来说明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曲式学习的重要性。

《梦幻曲》这首作品,我们从宏观上把握音乐的整体手段,即分析该曲的主题的构成、发展以及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结构。该乐曲的主题就是乐曲的前4小节,曲式结构是并置形中段的三段曲式。呈示段的第二句用主题材料进行发展,通过变化重复的手法将主题再次演绎。并置形中段也是运用用主题材料进行发展,频繁转调手法和展开型写法展开。再现段是呈示段的变化重复。

在这首的宏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艺术抽象思维是从无数艺术现象中把握一般。对乐曲主题的发展和曲式的构成,我们就运用了逻辑思维方法,运用了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该作品的发展。同时,也运用了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把这首作品的个性化的曲式特点呈现出来,它与整个曲式学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在呈示段的第二句主题的变化变化重复,又运用了创作思维方法。

在微观方面,我们要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或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旋律、音程关系、进行方向、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音色、音区以及织体等。如何将如此之多的音乐表现要素融入曲式学的分析当中,需要我们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该曲呈示段第一句是上行级进和跳进的旋律,从中音区的“1”开始,然后反向跳进和级进下行,迂回成S型的波浪起伏的线条,中速的,力度弱,歌唱性的,比较悠长的节奏形态,F大调。第二句采用了变化重复的手法,用原材料发展。开头与第一句相同,第6小节音乐旋律大跨步跳进上行,为音乐的发展增加了张力,是音乐情绪增涨,有短时的离调到F大调的ⅴ7/Ⅵ,转调至C大调结束。

第8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播音主持;广播节目;主持人

1语言基本功与广播节目制作

播音主持专业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在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前提下,有着标准的普通话与悦耳动听的声音是这个行业的基本要求,也被广大从业者们称为“基本功”。在中国当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也把“语言基本功”摆在了播音主持招生及教学的最前端。在每年末举行的播音艺术联合考试及个别艺术专业性学校的播音主持艺术单招考试中,也把普通话的语音基础放在了首要的考核标准。

1.1强调语言的创造性

广播节目制作中对语言基本功的要求,第一层次是强调语言的创造性,这也是基本层次,是准确、清晰的传递信息,让听众无障碍地获得广播资讯。广播播音主持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媒介。这种特点决定了广播传递出来的声音一定要悦耳动听,广播播音主持人播出的稿件和节目对于主持人来说需要具备朗朗上口的特点,对于听众而言应该是有着通俗易懂的特点。这就要求每一位主持人要充分展现带有个人特色风格的语言特色在节目当中与听众进行互动,对听众进行引导,最终达到顺利与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广播主持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首先,它需要根据观众的喜好来传递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从而赢得观众的青睐;其次,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受到各种网络平台的冲击,这为广播主持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自媒体带来的压力,广播播音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播音稿件的二次创造,更重要的是和广大听众来完成交流,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式地读稿。

1.2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他新兴媒介的兴起,传统广播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广播主持人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节目质量。这对广播节目主持人专业的语言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吐字清晰,说话清楚明了是十分重要的。在节目中考验的是广播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在字音、语法和语调上都要细心揣摩。即使没有和听众面对面的来交流,播音主持人也要做到心中有听众,应该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让广大听众从广播节目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例如新闻类的节目中,存在大量的关键名词和数据等,而这些关键词往往都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时效性并且富有价值。这就要求广播节目中新闻播音员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以最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传达。这也是我们发现新闻主持人的播音腔调往往比日常口语交流更正式的原因。这也凸显了播音员主持是的特点与定位,这也是广播节目制作过程中对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

1.3强调语言的自然性

应该保证通过广播传达到听众耳朵里的声音是清晰自然的,提高听众的收听体验。在说话的方式上,要避免空话和套话,广播主持人的互动语言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相比日常用语更精确、更精炼一些。在广播节目的制作当中一定要注意有声语言的自然性,是希望播音员能够将文稿主要内容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声音表达出来,而不是不管什么类型的播音稿件都用同一种语气来完成表达。而是应该根据播音稿件的主旨与立意,用不同的声线与语言节奏把控内容,使主持人的主持方式更加贴合节目的主题。例如:日常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或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在使用普通话的前提下,要结合更加自然、轻松的交流式语态,语气明快而上扬,这使得听众在听节目时有更近距离的亲切感,节目也会更加好听,吸引耳朵。但是,如果换一种节目类型,例如晚间的夜话节目,就需要主持人的语速更慢、更缓和、柔润。这才不会给听众一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违和感。所以,在播音主持专业中的关于声音与普通话的基本功,对广播节目的制作存在着根本性的影响。主持人在制作广播节目时,必须得根据节目的主题、形式,甚至是播出的时间,来权衡、拿捏自己的普通话与声音。另外,根据现阶段的广播媒体发展,更多的生活类节目,尤其是脱口秀栏目,为了接地气、有笑点,采用更加亲民的本地方言,反而收获到听众们更好的反馈。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广播的发展,广播节目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这么单一,而是成为普罗大众获得快乐的一种娱乐手段,所以方言更加吃香;另一方面是,主持人的定位与以往的年代越来越不同,随着自媒体浪潮的大力冲击,传统的主播也必须从“高高的主播台”上走下来,变得更加亲民,甚至是把自己变成听众生活中的一个普通的存在。这往往更符合当下听众的喜好与需求。

2即兴及逻辑思维与广播节目制作

播音主持专业不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嘴上功夫”,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的妙语连珠背后,一定离不开他优秀的逻辑思维及即兴思维。而在广播节目创作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主持人的这两种思维进行串联。

2.1注重逻辑思维的积累

逻辑思维的运用,决定了整个广播节目制作的基本架构与节奏。现在通俗模式的广播节目一般分为四个小节进行,中间会有频率频宣、广告、小单元等音频插入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节目正常播出流程,又不被广告等音频打断其整体性及传递性,就成了广播主持人的责任。这时,就需要运用主持人的逻辑思维。例如:提前给节目做版块划分准备,确定每一小节的主题内容,并确认每一小节的连结性。这就需要主持人逻辑清晰,并精准地控制节目时间。在平常的节目当中就一定要注重逻辑思维的积累,节目经验越丰富,逻辑思维的积累自然也就越厚重。另外,逻辑思维的运用,也决定了广播节目的可听性。在广播节目直播的过程中,是主持人不断与听众互动的过程,既有电话连线、短信等形式的有形的互动,又存在主持人设置悬念、调动气氛、把握节奏来吸引听众的这种无形的互动。而在这两种互动中,就需要考虑到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接关系与主持过度的自然性。简单例子就是,在做嘉宾访谈类节目中,目的是运用仅有的时间,采访出更多有价值、听众感兴趣的问题,同时要遵从尊重嘉宾、符合节目主题的前提。这就需要主持人有提问技巧,话术即直接又委婉,即发散保证嘉宾不做闭合式回答,引导嘉宾说出更多的内容,保证嘉宾答及所问,并深入解析。同时,主持人还需要确保每个问题之间的衔接顺滑不唐突、违和。

2.2注重即兴思维的培养

如果说逻辑思维的运用是广播节目制作中质量的保证。而即兴思维的运用,将会使一档节目增光添彩,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即兴,顾名思义就是临时的、突发的,根据当时的氛围、环境做出随机应变。而这是不能前期准备及研磨的。即兴思维的加入,会让节目更加灵活可听,而不是照本宣科。但同时要注意,如果掌控不好即兴思维,就会造成节目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播出事故。例如:在湖南卫视著名的《歌手》节目中,知名歌手孙楠在决赛临时宣布退赛,这一行为扰乱了节目规则,甚至影响了播出,险些造成事故。但随后主持人汪涵在短时间内,做了临时的处理,每字每句都为即兴创编,不仅礼貌地隐晦地批评了孙楠的退赛行为,也给孙楠留有了很好的颜面,并给其他的所有选手打了气。这段即兴主持,不仅为节目加了分,还为节目组预留出了足够的处理时间。所以,在平时的广播节目当中,对于即兴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很特殊的一点是需要自己通过广播节目来积累应对突况的经验,也就是对于即兴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9篇:逻辑思维的专业范文

【关键词】创新;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系统化;叙事性

设计是通过创新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人们生活状态的学科。创新程度是判断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发散思维的培养对于设计专业学生而言是重要的一环。但是,设计同时也是与现代工业生产高度配合的行业,设计中所牵扯到的逻辑因素也是决定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由逻辑思维培养缺失而导致的设计教学问题

目前,在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常都有较为系统的训练,大多数设计课程中都会穿插有创新方法研究及思维发散方法练习,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少有关注,因而使得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1、学生在设计课程中常常会割裂设计目标与设计过程,在获取的资料及整合与分析资料过程中漫无目的,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发散完全失去方向,进行毫无边界的空想式的构思,常会出现类似“孙悟空七十二变”式的想法,将所有的设想归于“概念”,这对于学生在踏入实际的设计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2、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注意流程间的衔接关系,也不将各个阶段得到的设计成果进行有条理的整合,使得最终的设计作品混乱不堪。

3.学生在对其设计理念进行表述时,无法清晰的说明设计思路的起源、发展过程,在对设计作品进行叙述的过程当中,难以有条理的表达出作品的创新点。

4、学生在进行设计概念的初步构思后,只凭想象来判定概念是否有继续深入发展的可能性,导致最终的设计结果与预想中的效果形成极大的差异,甚至是设计构思无可行性。

二、设计教学中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关系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多感官性等特点,而逻辑思维具有线性、系统性、推理性等特点。二者的特性决定了其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互补的辩证关系:

1、设计是一种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虽然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尽量的发散思维,但无论思维如何发散,都受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驱动,其设计目标始终都明确的指向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例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底面不超过15*15cm,高度不少于60cm的空间形态,该形态在具有形式美的同时必须能够径向受力大于5kg。该课题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空间形态的造型因素与功能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形式本身就是功能,避免在今后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出现“单纯为形式而形式”的现象,给学生培养设计师的思维方法。在该课题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造型活动,必须紧密的指向完成“径向受力5kg”这一目标,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发散性的思考设计问题,创造出多种解决方案,从而找出最适合自己所选用材料的结构方式及形态,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需要设计者以逻辑思维来指导发散思维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设计活动中发散性思维的目标指向始终是逻辑性的。

2、在创新过程中,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了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命中率,但每个发散方向的产生与实现过程,始终是沿着符合某种特定逻辑的轨迹进行的,而不是是毫无根据地胡乱发散。所谓创新发现的无限空间,应当是指有逻辑根据的无限空间。如果没有既有的知识、经验被用来进行逻辑的改造,任何创新发现都是难以产生的。同时,即使创新思维以其突发性、无序性、跳跃式的方式顿悟出一个“发现”,在其问题的提出与产生过程中所留下的许多因果关系链的空白点,如果不通过逻辑思维进行相互联系,也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

3、从设计活动的思维过程上看,以非线性的、发散的方式提出新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必须由线性的、有序的收敛思维来进行理性的归纳和整理 ,形成有效的创新思想流。在这个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综合过程中,思维以逻辑思维中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形式,围绕创新点的轴心,进行排他法的比较取优论证,这个过程就是逻辑验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验证学生的创新点的最终评判标准既不是教师的一家之言,也不是学生的凭空想象,而是以实证的、逻辑性的验证为评判方式,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现效果

三、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培养在设计教育中的整合

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创新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相互性,因此,在对学生的设计教育中就应当通过多个角度、多种方式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培养学生梳理问题的能力,明确设计目标与方向。在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对设计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有方向性的进行创意活动。例如: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应当使学生明确产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随之而来的次要问题是什么,继而使学生能够从功能、语意、使用方式、材料等多个角度对产品的发展方向加以审视。

2、对学生进行叙事能力训练,使学生能清晰地表达其作品的创意来源、发展过程及实现方式。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学生能够提出具有一定水准的概念,做出具有形式美感的造型,但却无法清晰的表达产品的来龙去脉与使用方式,或者无法通过设计传达出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这些问题存在于语言表达,也存在于设计版面表达,都是由于学生在逻辑思维训练上的缺失所导致的。因此,在设计课程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叙事能力训练,例如:练习1、给学生4幅图片,要求他们根据这4幅图片能够编出一个在逻辑上顺畅、但结果又出人意料的故事。练习2、给学生一小段故事,要求他们在规定的篇幅内以图形化的方式讲故事表述清楚。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地通过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来加强其逻辑思维,进而能够清晰、准确的向他人传达出自己的设计意图。

3、对学生进行因果关系训练,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设计中形态与结构、造型与语意等多方面因素的因果关系。

4、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使学生不盲从于自己的主观臆断,习惯于通过设计目的的满足度与实际效果验证其设计作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效果验证:①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的中的基本功能要求;②功能的实现度如何;③形态是否与产品功能或形象高度契合;④消费者(观者)的评价等。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引导,使学生对设计养成严谨的评价态度,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与发散思维培养是同等重要的,二者的交互作用共同完成了设计创新过程。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使学生难以实现设计的创新。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搭建感性与理性、发散与逻辑的创新型知识体系,最终使学生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①陈颖健,(日)日比野省三. 跨世纪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思维的七项原则[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