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

第1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营养液、白蛋白、血浆、鲜血一滴滴一瓶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进他的体内,可是身体仍然不可抑止地衰竭,每一根神经都异常地敏感和脆弱,每一个细胞都奄奄一息……”

精准”一直是医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不得不承认,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医学上仍有很多未被攻克的难题。而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无效治疗及有害治疗等问题如噩梦一般困扰着医生和病人。发展精准医学不仅能推动医疗的进步,或许还能帮助人们跨越医患矛盾的鸿沟。

政策利好下的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代表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方向,欧美等国都在积极布局精准医学计划。

为了加快突破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占据未来医学及相关产业发展主导权,打造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2015年中国启动了精准医学计划。

2016年3月,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精准医学研究被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精准医学研究专项主要部署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任务,旨在为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避免有害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使精准医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此外,2016年7月28日,精准医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部署任务之一。

一系列政策利好,精准医学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医疗界、资本界的极大重视。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精准医学的过渡

说到精准医学,绕不开人类基因组计划。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历时十年,耗费约30亿美元。最终以科学家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工作落下帷幕。这一切的起因是为了“理解肿瘤”,却开启了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的序幕。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2013年5月,有着家族癌症史的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乳腺癌高风险后切除乳腺,这项技术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而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不断降低,精准医学计划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对基因组的解读仍是待解之谜

基因测序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环节之一,但不是精准医学的全部。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刘雷教授告诉《经济》记者,由于疾病的复杂性,过去大众化的诊疗方案往往不准确。通过基因测序可将疾病的分类更细致,并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遗传背景制定更准确的诊疗方案。中医理论中的“同病异治”也蕴含着这一道理。过去医生看病只停留在细胞层面,“其实这种分类很粗糙”。如今我们可以观察疾病在分子层面上的变化。“通过基因测序可检测出哪个基因出了问题,不同基因用药也不同,可以提高用药效率。”

很多临床医生认为,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早期发现比晚期的精准治疗更有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告诉《经济》记者,30年前,经临床症状确诊为晚期癌症患者超过85%,他们直接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如今省会城市的晚期肺癌患者已降至60%-70%,而地县级以下地区的晚期患者仍在70%-80%之间。“由此可见,我国在癌症早期诊断方面仍有很大缺陷,应予以重视。”

如果通过基因检测、液体活检等技术提前锁定癌症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一旦发现早期肺癌,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治愈肿瘤,不必让患者毫无尊严地经受放疗、化疗,也不必因肺癌而死亡。”

支修益表示,吸烟、雾霾、厨房油烟、装修材料、爱生闷气等“五气缠身”的人是肺癌的高发人群。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它们互为因果关系。譬如,当发现患者的肺部有阴影时,到底哪些人需要进行医疗干预?哪些是外科手术后的高危人群?哪些是化疗后注定失败的人群等,仍需要通过对基因组学的研究、解读获得答案。

从基因测序的技术来看,第二代测序技术不仅大大地减低了基因测序成本,也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相比第一个基因组花费了上亿美元的测序成本,如今检测一个人的基因组大约需要1000美元。”刘雷认为,目前来看基因测序已不是问题,但我们并不清楚这些基因所代表的意义和功能。我们对基因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甚至不到10%。“人类的基因组像一本书,但是我们还无法读懂”。因而,对基因组的解读仍是待解之题。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孟安明表示,精准医疗的前提是我们对疾病相关的基因作用机制有了深入了解。人类约有两万个基因,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目前来看,当前精准医学能做的十分有限,精准只是针对有限的疾病,而且并非十分可靠,但它的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因产业发展遇瓶颈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不断突破,基因产业的发展也渐入佳境。

在第三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学术峰会上,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郑洪坤告诉《经济》记者,国外Illumina、Life Tech、Roche等基因测序仪、试剂的制造商在基因产业上游形成垄断局面,“其他企业在上游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

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领域,也被称为“测序工厂”,企业从上游买来测序仪、试剂为机构和个人提供测序数据和测序服务,“由于没什么技术门槛,中游基本处于“红海”状态,是整个产业链价值最低的一环”,凯风创投管理合伙人黄昕告诉记者。

郑洪坤表示,下游是基因解读和挖掘的环节。随着中游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也产生了大量的基因数据。“但基因数据背后的价值,是大家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对基因大数据挖掘、技术储备,以及人才储备等相对短缺,“这是一个偏蓝海的市场”。

“未来基因测序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对基因数据的解读上,而不在于测速有多快。”刘雷指出,对基因大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是当前国内外基因产业面临的最大瓶颈。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难题有待破解

据了解,美国的“精准医疗”计划将收集超过100万个美国人的健康信息和遗传数据,以用于靶向药物的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也是中国精准医学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而“百万级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研究”是其中的分项。

可以说,健康医疗大数据是精准医疗的另一个基础环节,它由基因组学数据、临床数据、表型数据、居民生活方式数据,以及环境等其他数据构成。南通大学医学信息学系主任、数字医学研究所所长董建成告诉《经济》记者,表型是指个体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表现,如身高、肤色、血型、酶活力、药物耐受力乃至性格等。环境是指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生活方式的数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危害,也意识到在饮食中限盐、限油可以降低患病几率。”

董建成表示,精准医学的内涵是在大样本获得疾病分子机制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生物医学数据特别是生命组学数据为依据,根据患者个体在基因型、表型、环境、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异性,应用现代遗传学、分子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等方法与手段,制定个性化的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方案。“医生只有在获得了真正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础上,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才能更加精准。”刘雷指出,精准医学将产生海量数据,而精准医学的应用也将依赖于对数据和信息的深度、准确分析。

从2009年,我国开始建立社区健康档案,采集了社区的健康医疗数据,以及有限的生活方式数据。医院的临床数据仍保存在各家医院之中,与基因组数据的交互较少。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较为分散。“大数据资源难以共享是当前最大的问题。”现在每个人的临床数据、社区数据及基因数据难以有效整合。然而,只有实现了数据共享,才能通过大数据的技术将它们进行分析、解读,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2016年6月24日,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7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到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目前科研人员无法从任何一家医院调出数据进行研究,要实现数据共享,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董建成指出,未来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处理大数据的技术和方法愈来愈重要,相关的人才培养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应予以重视。

据第四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79%,比2013年的9.48%提高0.31个百分点,比2012年的8.80%提高0.99个百分点,据此估计,全国15-69岁的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约为1.01亿。董建成告诉记者,随着百姓健康素养的不断提高,他们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够治愈,我们还有很多医学难题尚待攻破,“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还能提升他们的健康水平。”

知识库助力大数据解读

基因组学数据尚待解读,临床数据与基因组学数据无法有效整合等问题,导致医疗健康大数据无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刘雷认为,精准医疗知识库的构建能够解决这一瓶颈。

2016年10月,由刘雷负责的“疾病研究精准医学知识库构建”正式启动,这是精准医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刘雷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缺少较为完善的精准医学知识库。他希望通过5年时间做成领先国外的精准医疗知识库,填补国内精准医学知识库领域的空白。知识库将为科研人员从海量信息中高效准确地找到相关的知识开展研究,帮助临床医生通过诊断结果精准地判断疾病类型,寻找最佳治疗方案。“这是精准医学的关键环节。”

刘雷认为,对基因组学数据的解读是一个限速步骤。如果没有完善的精准医学知识库便制约了解读基因组的速度。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读出很多人的基因组,却无法知晓它代表的意义、基因突变代表的意义,以及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这方面的解读很慢,需要查找散落在各地的数据库,然后通过查找文献,再进行解读。”精准医学知识库就是加快对基因组解读的速度。将基因检测的结果通过知识库解读出来,甚至形成报告,对科研、诊疗都是一种支撑。一旦把限速步骤拿掉,会提高精准医学的效率。

精准医疗投资虚火过旺

未来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刘雷对此十分乐观。

据火石创造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精准医疗相关的企业数量约370家。从2010年开始关注国内精准医疗领域的黄昕认为,精准医疗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创业者和资本的蜂拥而至,尤其是在临床应用领域,当前精准医疗有些虚火过旺。

“相比国外,我国的临床数据资源更丰富,每家医疗机构病人的数量众多。”黄昕告诉记者,但从国家在精准医疗的整体构架来看,缺乏完善的生态体系的支持。“不管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都在单打独斗,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整个行业的成长。”

第2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医学影像三维后处理能为诊断、临床、科研和教学提供帮助,服务临床或许是其终极目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董及其所领衔的团队,围绕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肝脏肿瘤手术治疗临床决策系统开发”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海信双子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Higemi)”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该系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肿瘤病灶与肝内管道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术前的切除可行性分析及手术规划。该团队的所做的工作,是对影像服务临床的有益探索,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数字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

数字医学作为信息技术与医学科技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是指信息技术在整个医学领域的研究、推广与应用。一般认为,其广义定义的研究范围包括: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临床医疗技术的数字化、区域医疗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远程医疗会诊与远程医学教育、基础医学各个分支学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数字化等。狭义的数字医学是研究、应用数字医疗技术,也就是在临床医学的范围内充分运用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化手段进行新的探索与创造,包括辅助原有医疗技术的实施和提供全新的数字医疗技术,以实现更加精确可靠的诊断和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

“数字医学”一般被认为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Warner V.Slack教授在其专著Cyber Medicine:How Computing Empowers Doctors And Patients For Better Health Care(《数字医学:计算机技术助力医患健康照护》)中提出的。数字技术除在影像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外,在医政管理、疫情通报、危害健康药品和食品监控等工作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现代化医院里与数字化有关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在远程医疗、手术导航、虚拟仿真和数字化医院管理等领域,都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本文所介绍的数字医学,主要是指狭义的数字医学概念。

数字医疗是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数字医疗设备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医学信息的内涵和容量。从一维信息的可视化,如心电(ECG)和脑电(EEG)等重要的电生理信息;到二维信息,如CT、MRI、彩超、数字X线机(DR)等医学影像信息;进而到三维可视化,甚至可以获得四维信息,如实时动态显示的三维心脏。

近代诺贝尔奖多次颁发给该领域的科学家即反映出该领域的科学进步对人类的巨大贡献。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颁发给了阿伦・马克利奥德・柯麦科和戈弗雷・纽博尔德・豪恩斯弗尔德,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士物理化学家恩斯特,其在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劳特伯尔和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以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这些现代影像设备与图像技术的研发,极大地丰富了医生的诊断技术,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的信息时代。而基于CT与核磁共振影像衍生出的数字医学技术在欧美、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在短期内相继成立了数字医学研究机构,如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数字医疗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与海信集团联合成立的山东省医药卫生“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等。许多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广州、重庆、上海、青岛和厦门等地相继开展数字化虚拟人体、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与导航系统、外科手术辅助决策系统、临床诊断辅助决策系统、临床药学系统等的研究和应用,众多研究已将数字医学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数字医院、数字医学工程、数字医疗技术和数字化基础医学研究等各个方面。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概念与临床应用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或Computer aided surgery,CAS)是一个新的外科手术概念,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手术前规划,并指导或辅助进行外科手术。一般认为CAS包括:1. 创建虚拟的患者的图像;2. 患者图像的分析与深度处理;3. 诊断、手术前规划、手术步骤的模拟;4. 手术导航;5. 机器人手术。

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中,手术医生根据不同的病情依据其经验形成大致的手术方案,然后在实际手术中进行不断修正,直至手术完成。这种手术方案依赖于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与技能,考虑到术中可能会发生解剖结构改变或其他突发事件,因此手术效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医学图像设备的进步,疾病的诊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为了有效地将这些设备提供的信息与外科医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在1986年,日本、美国和瑞士几乎同时开发了由交互式二维CT机组成的导航设备,这成为最初的CAS。CAS的出现要归功于立体定位技术和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将二者结合的尝试。

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领域的延伸以及CT、MRI和PET-CT等医学图像获取设备的应用,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手术模式――外科精准手术。在外科精准手术模式下,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可建立个体化的人体病理结构模型和用于术式及具体手术方式评估的虚拟手术模型。主刀医生先将其构思的手术方案输入计算机,结合采集到的术前医学影像信息,经计算机系统等处理后形成三维图像,利用医学图像数据和虚拟手术系统合理定量地制定个体化、精密的手术方案,这对选择最佳手术入路、减小手术损伤、避免对临近组织的损害、提高病灶定位精度、执行复杂外科手术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等十分有益。外科精准手术具有精细的术前决策、精密的手术方案、精确的手术模拟、精准的手术操作等特点,可安全、准确、彻底地实现手术目的,达到完美的手术效果。实施外科精准手术,除需相关医学影像设备和能进行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外,还需配备术中导航与术中监护等设备,以便将计算机处理的三维模型与实际手术进行定位匹配。如果手术使用了其他成像手段(如内窥镜、B超或床边CT等),则需将实时观测的图像与术前的医学图像进行匹配融合定位,引导术者进行手术。立体定位系统就是确定目标空间位置的系统,可以实时获得目标在其测量范围内的三维坐标,连接图像信息和手术目标,是虚拟到现实的桥梁,直接关系到CAS系统的精度和手术的成败。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是世界各国在数字医学领域竞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目前,国际上许多有实力的IT公司纷纷涉足数字医学领域,如日本富士公司已将“医疗/生命科学事业”确定为集团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致力于成为一家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全领域的综合性医疗健康企业。在医学影像信息方面,富士胶片在业内率先提出了基于Web技术的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图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研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FUJI SYNAPSE,可对来自CT、MRI和CR等各种数字医疗图像诊断设备产生的影像信息进行电子化保存和分析,并辅助指导手术。飞利浦公司等利用3D地图为医生提供关于脑部的详细信息,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美国麻省理工大学David开发的图像引导手术软件系统3D Slicert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德国莱比锡Falk等运用三维图像重叠技术,将术前获得的三维影像重建成的冠状动脉模型与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视觉图像重叠,除了能在术前进行规划,还能在术中进行导航,对术前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另外,美国的EDDA、德国的Julius和法国Intrasense SAS公司的计算机辅助手术软件也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这种应用在我国肝胆外科领域和骨科领域均有探索。南方医科大学方驰华教授和总医院董家鸿教授分别联合影像学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等组成团队,开发完成了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对患者肝胆胰等器官的断层CT个体化数据进行快速自动分割和三维重建为实时图像,观察患者病灶、肿瘤与内部动脉、静脉和胆管等管道系统的详细邻关系,并通过三维重建模型进行仿真手术,在可视化虚拟环境下,进行术前手术预设、术中指导手术等研究。总医院尹庆水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将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高难度、复杂的骨科手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手术更精确、更安全。

手术演练和解剖教学领域的数字医学应用

虚拟手术系统为年轻外科医生和医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具真实感的虚拟手术环境,操作者可在其中重复练习或观察、模仿专家手术过程,设计、预演和修正手术的整个过程,以便事先发现术中问题,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引起手术失误。

现阶段数字解剖模型软件的研发有如下特点:由单一的结构器官辨识向系统解剖方向发展,由平面显示向三维方向发展,由“只能看”向“还能动”的虚拟解剖方向发展。随着力反馈器械的研制成功和完善,外科医生和医学生可以通过数字解剖模型软件和力反馈器械随时进行人体或手术部位的虚拟解剖和演练,而不用受到伦理约束和标本匮缺的影响。

除了临床应用外,CAS系统还可以用于教学。配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外科医生或医学院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手术。在手术器械上加上反馈装置,受训者不但可以从虚拟眼镜中看到手术部位,还可以感觉到虚拟患者的肢体和器官。通过训练,医生可以提高手术技巧,积累手术经验。医学生不用担心在虚拟手术中犯错误,可以对照手术记录反复操作直到熟练掌握。这些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医务质量。

CAS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刚体手术上,并使用刚体手术器械。对一些软组织器官的手术(如肝手术),或可变形器件(如纤维内窥镜的定位),是CAS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CAS主要使用CT、MRI和PET-CT等图像。而超声图像是医学中使用广泛的图像模式,对超声图像的配准,以及通过插值配准其它低分辨率图像,将有力推动CAS的发展。

海信双子3D医学影像重建与

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的研发及临床意义

第3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与产品的迅速迭代更新,各国纷纷开启精准医学计划,2015年更是被业内称为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元年。

会上, BIGIS-1测序系统及配套试剂、芯片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BIGIS测序仪的出现对中国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凭借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及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服务,让测序变得更加简单。

同时,BIGIS-1测序系统的问世,还将打破基因测序仪器及试剂耗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国内测序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科紫鑫研发工作负责人任鲁风博士就BIGIS测序系统及配套试剂耗材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优势体现在精致外形节省空间。其外形大小非常适合中小型实验室,便捷的触摸屏设计无需用户配备鼠标键盘等附件。

同时完善的上下游配套系统,“傻瓜式”操作流程也使测序变的更加简单。BIGIS测序仪高度集成了一系列机电控制、微流体、光学和软件控制系统,并根据自身仪器的特点及反应原理,设计完成了一整套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实现了测序及数据分析的闭环整合,解决了客户对于新一代测序分析的后顾之忧。

最引人关注的是国产化的试剂和芯片打破了国际性垄断,降低了测序成本。

会上,国内基因测序的领军人物于军博士也从精准医学的角度剖析了基因测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指出了国产测序仪在国际上所产生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第4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030)

[通信作者]*谢雁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评价,Tel:(010)64014411-3302,E-mail:

[摘要]中药上市后的研究是从应用到机制的系统研究,既要开展宏观的临床评价,又要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微观的机制研究,而后再将机制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系统的研究需跳出中医药学科的领域,以大科学的思维开展多学科合作来完成,应建立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切实发挥产学研联盟和多学科联合体的作用,寻求新型的举国体制,建立适宜的机制以保障其运行。

[关键词]中药上市后再评价; 系统研究; 机制研究; 运行机制

中医药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具有非线性、不确定的特征。近年来中药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克服这种不确定性。有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针对种质资源、土壤墒情、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的过程管理;但也要看到,有些不确定性是无需克服甚至可以加以利用的,比如对临床定位无止境的探索,这是自然的混沌,那么就是蕴涵临床价值的所在。这是中药的原创思维,要通过上市后再评价挖掘其潜力,弘扬其优势。

与上市前严格针对药品自身的研究不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就是要针对中药的使用问题展开研究。这是中药产生临床效益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中药自然混沌的特性,决定了中医药学人们要好好研究药品的使用问题,也就决定了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重要性。但是,上市后再评价不是上市后研究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宏观的部分。上市前的研究是从机制到应用,上市后的研究是从应用到机制。评价药物在不同人群、针对不同疾病/证候、应用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性质,是知其然;以此为切入,开展微观的机制研究,搞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学性质,是知其所以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回馈和循环。上市后的研究,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使应用研究与机制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将品种做大做强。

1中药上市后系统研究的思路

中药上市后系统研究的总体思路是评价和机制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强,更要配合好,这样品种才能走得长远。

1.1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主要不是针对中药本身的评价,而是对中药应用的评价。要研究它应用于什么样的病证、什么样的病情程度、病证的哪个发展阶段,应用于什么人群,什么时机介入,什么样的用法用量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最少,而经济学上最适宜;还要评价药物原料的可持续性、生产工艺的复杂度、产品运输和使用的便捷性等。这些都是针对中药自然属性的评价。然而,不要忽略其人文属性的评价,这就涉及到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等问题,这些也是上市后再评价的内容。

评价中药的自然属性,应突出中药的特点。中药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这是它发挥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点。上市后再评价就要在充分彰显中药特点的前提下整合各方面的证据。循证医学对证据分级很必要,然而上市后再评价不要忽略低等级的证据,而要更加注重各种等级证据的收集和整合。上市后的各种数据,主动监测的数据、被动监测的数据、电子医疗数据、文献数据都可以作为评价的证据,关键是要整合证据。

评价中药的人文属性,就要将中药放到不同的文化、民族和宗教之中,放到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去考察,从这些个角度评价中药的可及性。中药一般来源于天然动植物或矿物,有些在某些民族或宗教中是禁忌的。世界上五大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都有饮食禁忌;我国的许多民族,如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回族、土族、黎族、高山族等也都禁食某些动植物;同时,动物保护主义的思潮席卷全球,许多人对于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动物成分十分抵制;另外,出于社会情感,对于紫河车、血余炭之类制品,很多人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是药物的人文属性,也会影响药物的可及性,也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内容。

1.2中药上市后的机制研究中医药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中药上市不是一劳永逸,要以临床评价的成果为线索,深入研究其效应机制,而后搞清楚其所以然。上市后机制研究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先发现临床现象,再开展机制研究,而后将机制研究的成果反馈临床,推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机制研究的目的是搞清楚在特定病证和病情的背景之下,药在人体上发生作用的过程和环节。因此,着眼于人还是着眼于药,是上市后机制研究的2个最重要的视角。

首先讲人的问题。中医药学禀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人的个体差异,倡导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习惯从人的角度看问题。事实上中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也都与患者的个体状况密切相关。比如中药注射剂,一般而言过敏反应发生率都在千分之一以下的水平,这个水平的发生率,毫无疑问人体的免疫状态在其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宏观的再评价成果为线索,开展针对个体差异的机制研究,应用免疫毒理学、免疫组库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基因、蛋白,从生物信息学的层面揭示个体状态对中药临床价值的影响。

药的问题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疾病谱发生变化,冠心病、肿瘤等疾病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这些病很难用一种药物治愈,因而经常联合用药,这是临床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中药上市后研究就要朝向真实世界,解决临床问题。要搞清楚两药联合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过程?通过这些研究产生证据,回馈临床。联合用药的机制研究是个大课题,解决的是共性的临床问题,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要实实在在地做下去。

1.3中药上市后证据的整合中医药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诊疗体系,与西方医学以病为核心的体系有所不同。毋庸讳言,中西医2种体系的冲突仍然存在。这就牵涉到共识疗效的问题。评价药物的疗效,采用随机化盲法对照,循证临床试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研究结果很容易被肯定,但它不一定符合中医中药自身的学术规律。中药上市后的评价不全是随机对照实验(RCT),循证医学对于药品评价很重要,但要适应中药学的特点。对于循证医学,正确的态度是一学、二用、三改进,还要分析它的局限性;要克服其局限性,我主人随,迈向真实世界。中药临床应用的真实世界,要从各个角度去评价,不一定是经典的RCT,更多的是整合多种级别的证据。

工业文明追求的是精准的对象,农耕文明弘扬自然的混沌。中药上市后的系统研究,就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证据,要求务必精准;整合证据,要自然地混沌。产生证据,要依照循证医学的要求,朝向共识疗效,设置公认的指标,在方案设计和实施上力争做到无懈可击;整合证据,要考虑到中药的特点,体现自然的混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思辩来整合各种级别的证据,分析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分析其共同的指向,提出线索,而后基于线索开展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产生新的证据。精准与混沌的交互,系统论与还原论的融通,东学、西学2种思潮统一在一起,共同推动上市后系统研究的开展。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中药被赋予科学和人文2个方面的内涵,代表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2个方面的价值观。中药上市后再评价,要追求和谐之美,精准和混沌的思潮相互动,科学与人文、宗教、社会的融合,将会构建真、善、美的通途。

2中药上市后系统研究的运作机制

中药品种上市后的系统研究涉及面较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范围、规模、成本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中医药学自身的能力。因此要重视高概念时代的医学导向,以大科学的理念和思维突破中医药学科的固有边界,以创新的组织模式整合多个学科,通过学科间的合作来完成。

2.1建立多学科的研究团队中药品种上市后系统研究需要临床医疗、中药、循证药学、药物流行病学、生物工程、生物统计、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人才共同参与。要寻求新型的团队组织形式,整合各方优势力量,形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与梯队,实现跨学科、跨地域、跨机构的合作;还要探索学术团体在信息时代的集约型组织模式,可以成立虚拟研究团队,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以兴趣为驱动,集众学科的优秀人才,齐心戮力,共同完成。

多学科团队的运作,关键要有战略科学家作为领军人物。战略科学家应该懂政治,学经济,然后才是做学问;要能兼通文史,还要能透视组学。领军人物的形成需要营造宽松环境,并且允许失败,倡导陈寅恪所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与自由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就谈不上创新,更谈不上原始的创新。

2.2发挥多学科联合体的作用中药品种上市后的系统研究应以企业为主体,朝向转化医学,研究成果要向产业和效益转化。中药上市后系统研究的成果只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效益,对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才有可能支撑起可持续的发展。

转化医学的这种模式需要稳定的结构,过去的提法是创新团队,进一步朝向产、学、研联盟的更新;现在要强调发挥多学科联合体的作用。多学科联合体主要有3个要素:首先一定要有多学科、多机构、多层次的稳定结构;其次要朝向转化医学,要面向产业、民众和国家需求,为提高国家医疗资源的社会可及性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三是要进入资本市场,强调“医、教、学、研”与“资”的联合, 强调成果能够被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所认可,能够被各类促进健康的基金会认可,可获得资本的支持。

第5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医学生物安全性

一、引言

纳米材料主要是指结构单元在纳米尺寸范围(1~100nm)内的一类材料,由于表面原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能极高,从而获得较多的表面活性中心,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因此纳米材料通常具有特异的性能。纳米材料的发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后人们逐步发现其在光学、磁学、电学和力学方面具有比普通材料更加优越的特性,进而得到了多个领域的关注并逐渐发展起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航空航天和石油钻探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医学方面,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和传感器已经应用到实际的医学应用中,而且能够得到是理想的治疗和诊断结果。通过从纳米尺度进行精确地制备纳米材料,人们打开了更小的微观世界,特别是生物体细胞层面上的化学反应都发生在纳米的度,纳米材料的使用能有效地检测或调控微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纳米材料发展对医学诊断和医学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产业化发展空间[1]。

二、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1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由纳米材料制成的检测装置,主要根据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为电信号或以其他的形式输出,使人们能定量定性地分析检测物质。生物传感器的研发中人们使用纳米材料,能够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检测范围。同时以纳米材料制备的新型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医学的临床诊断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技术,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发能够进行早期癌症的诊断。纳米传感器可以利用高灵敏度的特点,在血液中可通过微小的电流变化反映出癌细胞的种类和浓度。这种对癌细胞进行的精确分析,有望实现特殊疾病的无创、快速诊断,今后人们只需将纳米材料注入人体内,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确诊。

2.2纳米生物成像技术

在临床诊断中,通过对生物体内的细胞或特定组织进行直观的图像分析,能够迅速高效且准确地获得生理和病理信息。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的纳米材料被不断制备出来,并且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而且毒性极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制备成生物荧光探针用于癌细胞的成像[2]。氧化铁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能够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中,由于其能在生物体内特异性的分布,该部位的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能够显著提高。目前氧化铁磁性材料可作为造影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诊断[1]。另外,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能够实现多种颜色的可调发光,同时能够避免生物体自身产生的荧光干扰,极大地提升光学成像效果。总之,在未来的生物成像领域,新型功能的纳米材料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纳米材料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

3.1纳米载药技术

纳米载药是指首先制备纳米级的载体,荷载药物后输入人体,最终在人体内控制释放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纳米载药是多学科包括药理学、化学、临床医学交叉研究发展的产物,其最大的优点是具有靶向性和缓释性。靶向性可以使给药更加精确,不仅可以在增加生物体局部药物浓度的,而且同时可以控制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减少对其他组织部位的副作用。缓释可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量,同时减少用药频率,进而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对于某些难溶性药物,纳米药物载体可有效减小药物粒径,从而增加其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溶解性提高治疗效果。另外,纳米载体提供了封闭包覆环境,药物能在到达作用部位之前尽量保持自身结构的完整性,维持较高的生物活性。目前,能够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材料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多孔硅和碳纳米管等,尽管短时间内对生物体无毒性,但其在生物体内的降解情况不理想。为了提高药物载体的降解特性,人们开始关注更易体内分解的高分子纳米材料,如聚合乳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丙烯酸酯类等,这些材料能在人体内可水解,降解成无毒产物,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

3.2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和纳米生物相容性器官

纳米材料和生物组织在尺寸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核酸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种形成的核糖核酸蛋白的尺寸就在15-20nm之间,影响人体健康的病毒尺寸也在纳米的范围之内。纳米材料和生物医学的紧密结合,制备纳米医用复合材料及相容性器官,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治疗的研究中,如制备人造皮肤、血管以及组织工程支架等[3]。在人造骨中,纳米钛合金具有促进骨细胞发育的功能,使骨细胞紧密贴壁生长,同时加速材料和组织的融合。同时,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或聚酰胺复合骨充填材料可以有效填补骨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促进骨细胞生长。根据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载氧气的功能,人们开发出纳米级的人造红细胞,实现了比普通红细胞更高的氧气运载能力。如果人体心脏因意外而停止跳动,可以立刻注入人工的纳米红细胞,提供更加充足的氧气[4]。此外该技术在贫血症和呼吸功能受损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纳米材料与人类接触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安全性问题的困扰。某些纳米材料可以穿透皮肤,透过细胞膜破坏正常细胞引发炎症,造成免疫、生殖和脑部组织的损伤,如超小的TiO2纳米颗粒能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组织变化,导致上皮组织渗透性增加,引起多种炎症。此外,许多物质在普通条件下并无生物毒性,而在降低到纳米尺寸下材料因难以通过正常代谢途径排出体外表现出蓄积毒性,因此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很多科研工作者积极致力于研究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研究发现碳基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会引起生物体内细胞膜磷脂的破坏,造成结构损伤破坏,引起细胞的功能异常;金属氧化物(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该过程会释放电子,会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而且其纳米材料的尺寸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高,产生的电子所引起的毒性越强[5]。为了真正实现纳米材料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策略降低纳米材料的毒性,如对纳米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提高其生物相容性,降低材料的使用剂量和暴露时间,调整纳米材料的反应环境,以及开发可降解的纳米材料。但是大多数纳米材料的毒性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其生物安全问题依然是限制纳米材料临床使用的重要因素。

第6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关键词:检验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现代临床医学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检验医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检验科为临床疾病的快速诊治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1-2]。因此,如何指导临床规范选择检测项目、获取合格的检测标本、科学解读和合理使用检验报告显得至关重要,而且是检验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检验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本科室以检验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着重培养学员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的能力,以及与临床的沟通、咨询和指导的能力,使其成为既具备临床检验技能,又能参与临床诊治工作的检验医师。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科室作为重庆市首批检验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及培养模式,并持续改进和完善培训体系,力求打造出一条更具价值和特色的规范化培训之路。

1 依据培训大纲细化培训内容

依据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同时参考《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3]相关内容,并结合本基地的实际,各专业组制订了具备各自特点的培训内容和细则,培训内容覆盖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全过程,培训计划细化到每周。除了掌握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和检测技术外,还特别融入了对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的培训,从而使培训内容更具完整性,教员的讲授更具明确性,学员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培训计划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和新颖性。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按照国家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要求及基地的实际情况,本科室从已经获得医院教员资格认证的工作人员中遴选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专业技能的教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要求每名教员掌握检验医师培训的总体目标,实现“目标教学”,掌握培训内容细则和实施方案,做到“按纲施训”,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定期总结培训中的问题并反馈给学员,做到“持续改进”,注重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争做“双一流”教师团队。

3 以临床思维为导向,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1 以学员为主体的病例讨论

在形式上,根据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改变临床医学常规的以教员为主体的分析讨论方式,以学员为中心,组织相关的病例资料,并由学员进行分析讲解,同时由培训教员组成点评和讨论分析团队;在内容上,以学员工作中所涉及的实际病例为线索,涵盖患者病史的采集分析、检测项目的选择、标本采集处理、检验方法的选择、检测技术的应用、结果的分析解释、结果临床应用、临床沟通交流等方面,聚焦临床病例诊疗过程中实验室检验的作用和问题。通过病例讨论分析会,使学员更加熟悉临床诊治的需求、更加全面掌握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更加明白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更能科学地解析检验结果信息和解答临床医师的疑惑,从而使检验医师能够应用临床思维提出检验的需求、应用检测技术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应用检验结果指导临床诊治。

3.2 具有检验特色的临床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是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进行有效医疗诊治活动的主要途径,一直以来备受重视。但检验科并不直接接触患者,而是对患者标本进行各种检验项目检测,因此,其教学查房内容和侧重点应与临床有所区别。为提高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本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制度:由本基地高级职称教员组成3~5人的督导检查组,必要时加上查房专业组组长;教学查房地点设置在专业组的工作场所。教学查房内容包括对指导教员的带教和学员学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一是对带教教员教学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讲授能力及学员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二是对学员的学习状态、问题思考和回答、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查房,可以实时客观地反映和掌握临床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3.3 规范化培训学员到临床实践和交流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常常重点关注的是实验室内的检测工作,包括检验技术的应用、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等,出现了眼中只有“标本”而忽略了患者的临床情况,从而大大影响了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效能。特别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往往是决定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前提和关键,其中检验项目的选择、标本的采集送检、检验结果的科学解读,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阳性率、判断病原菌及临床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培训和强化学员的临床思维,让学员走进临床,去了解疾病、了解病情,从临床需求的角度去学会如何使用实验室检测。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广泛沟通和交流,培养临床的“送检文化”,大大提高标本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合理应用,同时也倾听临床对实验室检测的抱怨和诉求,推动实验室检验流程的持续优化,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水平逐步提高。让学员参与到临床标本的采集中,不仅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相关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发挥检验人员的专业优势,而且还能让学员亲身体会到患者的疾苦,增强对检验工作的责任心。

4 完善考核制度和模式

考核是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最好的反映和体现,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促进教与学的必要手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基地对规范化培训学员制订了完备的考核制度,包括阶段考核、年度考核及出科考核。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为例:本基地依据培训细则要求,细化了阶段考核的内容,结合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设立考核时间节点,采用现场操作和问答为主要考核形式,完成一类培训立即进行针对性考核,如对于生物安全,按计划完成相关培训后,立即采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考核生物安全设施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突发事件的处置等内容,通过问答的方式对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防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及时反映教学效果和学员的掌握情况,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日常积累。同时,在考核内容上更加贴近临床,例如原始标本革兰染色的考核,除涂片制备、染色、镜检等理论和操作内容外,增加临床标本类型、取材部位、取材时间、临床治疗等对结果影响的分析,检测结果报告形式、报告内容如何更好地让临床医生理解和应用等能力的考核,从而培养学员用临床思维推动检验质量的进步,提高病原微生物检测报告的临床价值。

5 小 结

注重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4-6]。当今,医学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然而,由于医学检验学科分支的独特性与局限性,导致检验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交流远远不足,而检验医师正是可以承担起检验与临床相互沟通的重要桥梁,所以,不仅要高度重视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更要探索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培训方案,将重点放在以临床思维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上。一名合格的检验医师除了要具备夯实的检验基础外,更要具备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参与指导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能力,这是检验医师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为培养出高层次检验人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我国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开启十余年,但检验医师的价值和地位却是在近5年才得到充分体现与肯定[7-8]。虽然,目前对检验医师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近年来却又遇到了瓶颈,国家已经取消医学检验五年制本科,检验专业规范化培训学生、医学检验生源基本被切断,但仍有少部分临床学生选择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因此,本基地的培养模式也要适应大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按照要求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检验医师。总之,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本基地将持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突出培养重点及目标,注重检验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临床与患者的需求,满足当今医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姚军.CBL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0):95.

[2] 陈中举.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方案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201-1202.

[3] 张曼,尚红.检验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22.

[4] 王忠英,.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1):1747-1749.

[5] 张利霞,胡同平,魏伟.联合CBL与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带教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1):3317-3318.

[6] 邓小芳,夏寅辉.基层中医院检验科质量和安全现状与规范化管理策略[J].临床检验杂志,2017,6(4):810-811.

第7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关键词】药学服务;军队;医院

我国的临床药学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与国外临床药学的起步一致,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临床药学工作;20世纪90年代胡晋红教授将国外药学服务理念引进国内,开始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也开启了军队医院药学服务的新模式[1]。21世纪初期临床药师制的提出,加速了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在卫生部和中国医院协会的倡导下,2006年我国开始培养不同专业的专职临床药师,为我国医院临床药学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2011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临床药师,而且对人员配置数量有了明确要求,全国医疗机构进入临床药学快速发展时代[2]。随着医疗机构改革和医药事业的发展,一些医院的临床药学已发展至药学服务高级阶段,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如参与临床查房、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接受用药咨询、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和个体化药物治疗服务等已成日常工作。在药师的配合下,临床合理使用药物、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掌握药物剂量等实际用药问题均能得以较好地解决,从而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1临床药学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全国开展临床药学初始阶段,在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老一辈药学工作者的带领和努力下,和全国临床药学发展一样,我们开展以临床药理为核心,以药物不良反应搜集为基础的临床药学工作。20世纪90年代,随着临床药理药代药动学的发展,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开始尝试体内药物分析,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开展卡马西平、地高辛等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同时继续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搜集,印制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学简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并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工作,在先辈们的努力下,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一系列药物研究取得骄人成绩,“消炎痛微囊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其栓剂在家兔体内的生物药剂学评价”“常见安眠镇静药物的快速薄层扫描临床监测研究”“降糖口服液的制备、药效研究及临床观察”“快速薄层扫描测定血药浓度的研究———人体血浆中消炎痛的测定”“利多卡因和苯甲醇对人体肌注青霉素后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等科研成果取得后勤部和原科技进步奖。21世纪,随着卫生部临床药学制的建立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为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人们对合理用药的渴望,承载着老一辈药学工作者的硕果和寄托,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进入了药学服务发展新阶段。

2临床药学工作现状

2.1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临床药学对促进临床医疗发展非常重要,药学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已经从开始的药学实验人员、不良反应搜集人员、门诊用药咨询人员等分散模式,发展至集药师、临床药师、专职临床药师、药学科研人员为一体的临床药学新模式[3]。

2.2贯策落实政策法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目标,根据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合理用药政策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等有关规定,并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医院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3加强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2.3.1深入临床,参与患者药物治疗

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师从2008年开始在重症监护室(ICU)参与患者药物治疗,充分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向临床适时地推荐适当的药物和具体的给药方案与用药注意事项。目前,临床药师专业分别涉及肿瘤、ICU、抗感染、呼吸、心血管、消化等方面,根据医院科室设置情况,深入临床查房已经涉及ICU、老年病科、小儿科、心胸外科、普通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根据各位临床药师所学专业,深入临床,参与治疗团队,提供药学服务,完成临床药师工作记录、药历;参加院外专家会诊、全院会诊,临床药师被邀请会诊;每周参加查房科室病历讨论,书写病例讨论;定期对临床科治疗室(护士)药品管理进行指导。另外,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使用特殊级别抗菌药物均得到专业临床药师会诊同意。

2.3.2开展处方点评,提升处方水平和质量

根据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以合理性为中心,从2007年开始每月抽取门诊处方、军人处方进行分析,2011年开始加强急诊处方、军人处方分析,对用药合理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药品通用名占有率、抗菌药物金额占有率进行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处方合格率由原来的75%左右提升至95%以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20%以下。每月对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小儿科、老年病科、呼吸科、骨科所有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对使用超常的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必要时给予警示,出具分析报告。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医务处,并联系临床科室和医生,反馈处方质量、药品质量信息,推荐合理用药方法,避免再次出现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2.3.3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临床用药监控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站(PASS系统)对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医生用药情况实施动态指导,利用卓远医友合理医疗平台、全军抗菌药物监测系统对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对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2011年10月份开始每月抽取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临床医师出院病历进行点评,每月出具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分析报告,上报至医务处,由医务处在全院会议上反馈至各科室,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医师进行点名批评并给予处罚,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使用率从2011年的465%达到目前的916%,使用合理性有较大提高。2010年开始每月对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使用率,预防使用率,各科室排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占用药品收入比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和数量前十名等,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66%左右降至目前的45%左右,使用强度从115DDD,下降至32DDD。

2.3.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关于药物体外不良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及体内不良反应的判断,目前尚缺乏足够权威的依据。除了《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所注明的具有法律效力外,更多临床实际用药及其相互作用都不能及时判断,国外的资料也不能简单地照搬[5]。这不但给药师提供此方面的信息带来困难,也让许多试图通过计算机手段自动监测不良反应或配伍禁忌的工作无据可依。加强药物不良反应呈报工作,关注药品不良事件,密切关注临床用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上报,使我们对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重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质量、输液反应等影响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并上报至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而且将其反馈至临床科室,加深医生、护士、药师、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置,并对有些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做好预防工作。

2.3.5搜集资料,提供药学信息服务

药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药学分支学科倍受重视,医院成为药学信息产生与利用的重要场所,随着医院局域网的逐步建设,药学信息的搜集和利用在医院内也逐步网络化,药学信息服务被提高到“药学服务”之高度。按照信息服务的对象,又可分为面向患者或大众和面向医护人员,面向患者的信息服务分为门诊服务(窗口咨询)、社区服务(面向大众)和病房服务(药师深入临床面对患者服务)[6]。临床药学室工作人员和门诊合理用药咨询窗口每天接受医生、护士、患者药物咨询,临床药师除了在临床查房时会接受查房科室的医生、护士药物咨询外,其他科室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经常打电话进行合理用药咨询。将临床药物的最新信息通过举行合理用药讲座、法规学习、出版药讯的方式反馈至临床,每月出版《临床药学简讯》并发至局域网方便医务人员学习,目前《临床药学简讯》已经出至404期;分别在全市、科内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处方点评规范》、《合理用药与护理要学》等合理用药讲座,并编辑合理用药手册向患者和医务人员发放。

2.3.6加强团队协作,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我们有临床药师在老年病科、ICU与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组成“五师团队”为患者服务。临床药师每周3次,面对面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最佳用法、服药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并发放《患者用药指导单》将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通过书面形式再次向老干部讲解,并发放指导单。

2.4结合临床开展药学科研

结合临床开展相关科研实验研究,重点在于解释临床合理用药中所发现问题的理论机制,例如关于临床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关于临床用药配伍禁忌及给药方法的研究、关于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等。并与临床科室合作“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空降兵跳伞应激状态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应用”,分别获得后勤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中国核心期刊30余篇,并利用与老干部病房医务人员协作,加强对多发疾病常见药物临床应用相互作用的研究。加强药物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研究,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合作,参与参附注射液与华蟾素注射液上市后再评价工作。

3临床药学发展规划

3.1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提高临床药师综合素质

目前医院药师大多是以化学为主的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只懂药,不懂医。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临床药师是临床药学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7]。一名合格的临床药师不仅应该是一个药学方面的专家,还应掌握临床医学的知识以及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临床药学是一项专业性极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药学实践。要求每个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有扎实的药学理念知识,同时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临床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如《诊断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内科学》等相关学科,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医疗。加强临床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病房参与查房、会诊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并定期进行科室内部病例讨论,同时医院和科室要注重和加大对临床药学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强调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临床思维、临床路径的建立,努力打造和营造医院学习型科室。

3.2坚持临床查房不动摇

临床药师查房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基础,由于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师参与多项临床药学工作,可能导致其压缩临床查房时间以完成其他工作,阻碍了临床药学工作的持续开展,也不利于临床药师成长。今后工作中,要保证足够的临床查房时间,加强患者进行全程监护,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整个过程有全面了解。临床药学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医院药学所有一切工作的目的都在于此,所有一切工作的受益人最终是患者。

3.3拓展治疗药物监测

通过对国内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文献资料的学习,以及对医院常见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药物的利用情况,在原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万古霉素、环孢素、抗癫痫药物等药物的监测,同时对使用地高辛、华法林的患者进行全程用药监护,加强患者出院后随访工作,提高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3.4进一步加强药学科研

通过与临床医务人员合作,加强对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研究,通过药学科研人员,加强对药物临床应用研究,尤其对一些多发疾病的老年患者,或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进行评估,并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参照国外药物利用评价的程序,建立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药物利用评价系统。同时与体系部队合作,深入开展药物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减轻部队官兵在训练过程中的心肺负担。

3.5开展药物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药物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成为热门,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是临床药学今后发展的趋势,目前我们主要开展抗凝药物华法林,心脑血管药物如氯吡格雷、降糖药、抗高血压药、降脂药的个体化治疗,并与临床医生一起开设精准医疗和个体化药物治疗门诊。总之,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开展,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越来越重要,临床药学服务必将是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新趋势。尽管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困难重重,但医院药学将会朝着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方向发展[8]。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一定会沿着中国临床药学发展道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人民不断增长对合理用药的渴望,需要我们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必需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临床药学服务,以达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珠,李大魁,叶敏.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4):217-220.

[2]郑石洲,陈宙.中国临床药学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143-144.

[3]邓永坤,袁芳,吴秀芝,等.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实践体会[J].中国药物警戒,2012,9(3):161-163.

[4]卫计委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S].国卫办医发[2015]43号.2015-07-24.

[5]李海菊,郭春花,王媛媛.影响中国人民第一五五中心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因素的回顾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4):1189-1192.

[6]颜海弟.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43-145.

[7]曹梅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现状与设想[J].当代医学,2011,17(21):152.

第8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关键词】 3-D打印; 全膝关节置换; 临床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型,制造出实体产品。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随着智能化的发展,3-D打印技术逐步成熟,并应用于各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3-D技术应用于医学行业有广泛的报道,苏格兰科学家 Faulkner-Jones等利用细胞打印出人造肝脏组织[1]。本院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男3例,女3例,68~81岁,平均74.6岁。纳入标准:(1)符合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手术前均全面体检及辅助检查,并经1位资深主任医师手术治疗,手术后住院2周以上。(3)所有骨关节炎病例均为Holden Ⅳ级病例(即严重硬化、关节间隙消失)。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行关节X线片、膝关节CT扫描。术前有内科疾病的请相关内科科室会诊、治疗。待病情平稳,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时进行手术。

1.2.2 方法 CT扫描范围: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所需的解剖结构包括:获得轴向平面的所有切片髋关节影像(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膝关节影像(膝关节上下100 mm,包括胫骨结节附着的髌韧带);踝影像(踝关节以下至跟骨中央)。切片厚度和间距:建议轴向平面切片1.25 mm×1.25 mm或1 mm×1 mm,当需要增加层厚时,层厚不得低于2 mm。视野(FOV)使用同一的视野,在扫描过程中不要改变,需要仔细对准腿以获得股骨头、膝关节和踝。切片时,不要随意改变X和Y轴的坐标原点,即所有CT切面具有同一个坐标系,数据格式:DICOM,CT设备通用格式。图像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CAD)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后通过成快速成型文件格式STL将三维数字化模型输入3-D打印机。打印机将打印出膝关节模型,术前根据模型畸形的矫正程度,假体安放位置评估、模拟操作,并制定合适的假体。本文对患者左腿手术进行股骨假体设计及胫骨假体设计。术中根据术前测量截骨量进行截骨,并安放定制的假体,记录手术时间及假体的匹配度。

1.3 术后处理 术后3 d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3 d后下床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5 min,较过去减少;出血量减少;下床时间为术后3 d,术中假体使用与术前定制假体匹配,截骨及假体放置均一次成功。随访3个月~1年,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现象。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均大于85分,屈伸活动功能好,改善明显。

3 讨论

3.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1)设计过程:首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CAD)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后通过成快速成型文件格式STL将三维数字化模型输入3-D打印机。(2)打印过程: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利用激光束或热熔喷嘴等方式,在平面方向X-Y方向黏结成截面形状,然后在Z坐标方向将各层截面进行逐层叠加,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与传统的“切削去除”材料方法(如3-D雕刻)不同,3-D打印采用“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来制作三维实体[2]。

3.2 3-D打印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发展的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在工业制造、生物医疗等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已逐渐应用于骨科领域,完善了骨科复杂手术的术前准备,使手术由复杂变简单化。它通过采集术前CT、X线等影像数据,经过CAD计算机软件处理,输入快速成型机器,制成实体硬组织一致的模型,有助于术前准确了解硬组织的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提示截骨线、骨块移动的位置信息等,起到指导手术的作用[3]。在口腔颌面部应用上,Levine等[4]将该技术应用于下颌骨重建术、正颌手术、颌面部创伤修复和颞颌关节重建术等70余例手术,取得良好的重建及手术效果。Mazzoni等[5]通过打印导板,术前模拟引导手术,并在术前及术后和CT影像进行手术的传统术中下颌骨4个解剖位点(髁突外侧点、下颌骨正中点、下颌骨牙弓曲度和髁突空间位置)进行术中具置与术前规划的偏差,认为在导板引导下的个性化骨板植入术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精确性,尤为在髁突空间位置和下颌骨牙弓曲度作用明显。将该技术应用于脊柱及复杂骨盆手术应用研究方面,有报道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Guarino 等[6]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10例小儿脊柱侧凸及3例复杂骨盆骨折,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复杂骨盆骨折分类的准确性及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几率,并缩短手术时间。Sun等[7]分别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肿瘤患者,在打印的骨盆模型上切除半骨盆,然后设计个性化人工半骨盆假体,取得了满意临床效果。而在一些特异性高的手术上,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模拟骨骼实体,还可以根据手术要求制备个体化手术器械。Lee等[8]应用该技术制备了个体化股骨假体和股骨髓腔导向器,使手术更精准,成功为2例石骨症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关节外科应用上,3-D打印技术因其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模型,使关节置换中假体型号的选择、假体安放位置的准确性以及畸形的矫正程度等技术难题得到解决。这使得关节严重畸形、软组织严重挛缩的患者的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简单化、准确化,从而提高关节外科复杂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率,使手术更精确、更安全。Won等[9]报道利用该技术成功为21例髋关节严重畸形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影像学提示假体匹配良好。Sciberras等[10]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1例复杂髋关节翻修术,根据3-D打印技术制作的假体,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模拟操作,手术获得了成功。He等[11]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半膝关节和人工骨模具,分别通过快速铸造和粉末烧结成型技术制备出个体化钛铝合金半膝关节和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并将组装后的复合半膝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术后随访表明该复合半膝关节假体与周围组织、骨骼匹配良好,并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本院应用3-D打印技术应用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有利于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指导开展个体化关节外科手术,术前有效确定植入物的类型、大小和位置,使手术操作更精准,手术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操作、术中使用工具数量,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与报道的临床实践相符合[12]。

3.3 3-D打印技术目前存在的缺点 3-D打印技术可以将抽象的三维数字模型转变成为直观、立体的实物模型,降低了高难度手术的术前准备、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其颠覆了传统医疗模式。但3-D打印目前仍然存在使用上的缺点。(1)因该项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3-D打印的使用费用高,包括3-D打印设备的购置、运行,打印材料及相关专业人员费用,大多数患者不能承担其费用,在部分地区仅用于医学研究。(2)打印材料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目前大多打印的假体因其材料使用有限,不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大多仅用于模型供术前准备,而不是作为实体安放于体内。(3)3-D技术因打印模型的个体化,使得在打印部分要求较高的模型时,耗时时间较长,且该项技术要求院内学科合作,这使得急诊手术在3-D打印技术中不占优势。

3.4 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应用中的展望 尽管3-D打印在目前存在部分缺点,但其在未来关节外科发展中必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已被应用于器官模型的制造与手术分析策划、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假体植入物的制造,以及细胞或组织打印等方面[13]。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和软骨研究领域,在关节外科修复重建领域展示了良好的应用。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仅具有与缺损组织相匹配的解剖外形,同时也具有满足细胞黏附、增殖的内部三维多孔结构[14]。Billiet等[15]应用该技术辅以微米、纳米技术,可根据需要设定特定的孔隙率、交联,显著提高支架的生物学及力学性能,使其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分化,从而促进骨组织生长及骨折愈合等。Lee等[16]和Woodfield等[17]将3-D打印的骨软骨支架应用于动物实体,取得良好的效果。Xu等[18]利用静电纺丝和喷墨打印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组织工程软骨。将活细胞和支架材料一同打印是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基础研究领域应用的进步性标志,但如何实现细胞在支架内按照预制组织结构进行精准分布、如何构建营养通道血管、如何提高打印组织的机械性能等,都是未来研究方向[18]。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体“生物型人工关节”将在未来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Faulkner-Jones A,Greenhough S,King J A,et al.Development of a valve-based cell printer for the form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spheroid aggregates[J].Biofabrication,2013,5(1): 15 013.

[2] Rengier F,Mehndiratta A,Von Tengg-Kobligk H,et al.3D printing based on imaging data: review of medical applications[J].Int J Comput Assist Radiol Surg,2010,5(4):335-341.

[3] Olszewski R.Three-dimensional rapid prototyping models in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w clinical applications[J].P Belg Roy Acad Med,2013,11(2):43-77.

[4] Levine J P,Patel A,Saadeh P B,et 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the new state of the art[J].J Craniofac Surg,2012,23(1):299-293.

[5] Mazzoni S,Marchetti C,Sgarzani R,et al.Prosthetically guided maxil-lofacial surgery: evalu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a surgical guide and custom-made boneplate in oncology patients after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13,131(6):1376-1385.

[6] Guarino J,Tennyson S,Mc Cain G,et al.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for surgeries of the pediatric and pelvis[J].J Pediatr Orthop,2007,27(8):955-960.

[7] Sun W,Li J,Li Q,et al.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hemi pelvic recon-struction using computer-aided custom-made prostheses after resec-tion of mal ignant pelvic tumors[J].J Arthroplasty,2011,26(8):1508-1513.

[8] Lee M,Wu B M.Recent advances in 3D printing of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J].Methods Mol Biol,2012,868(15):257-267.

[9] Won S,Lee Y,Ha Y,et al.Improving pre-operative planning for com-plex total hipreplacement with a rapid prototype model enabl ing surgical simulation[J].Bone Joint J,2013,95B(11):1458-1463.

[10] Sciberras N,Frame M,Bharadwaj R,et al.A novel technique for pre-operative planning of severe acetabular defects during revision hip arthroplasty[J].Bone Joint J,2013,95B(30):63.

[11] He J,Li D,Lu B,et al.Custom fabrication of a composite hemi-knee joint based on rapid prototyping[J].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2006,12(4):198-205.

[12] Zhang S,Liu X,Xu Y,et al.Application of rapid prototyping fo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econstruction[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1,69(2):432-438.

[13] Klein G T,Lu Y,Wang M Y.3D printing and neurosurgery-ready for prime time?[J].World Neurosurg,2013,80(3-4):233-235.

[14] Pang L,Hao W,Jiang M,et al.Bony defect repair in rabbit using hybridrapid-prototyping-polylactic-co-glycolicacid/ β-tricalciumphosphate collagen I/apatite scaffold an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J].Indian J Orthop,2013,47(4):388-394.

[15] Billiet T,Vandenhaute M,Schelfhout J,et al.A review of trends and limitations in hydrogel-rapid prototyping for tissue engineering[J].Bio-materials,2012,33(26):6020-6041.

[16] Lee C H,Cook J L,Mendelson A,et al.Regeneration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 of the rabbit synovial joint by cell homing: a proof of concept study[J].Lancet,2010,376(9739):440-448.

[17] Woodfield T B,Malda J,De Wijn J,et al.Design of porous scaffolds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fiber-deposition technique[J].Biomaterials,2004,25(18):4149-4161.

第9篇: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系统 差异化竞争

医学影像系统是医院医疗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代表民生重要福利的行业,医疗正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瞩目的焦点,一些新型病症的出现让人们开始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探究疾病成病原理的重要手段,而医学机构和组织也急需要进一步对相关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前沿科技作为基辅的影像医学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因此我国医疗影像系统和相关设施设备在市场上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可以说,医学影像系统开发成为了医疗领域必然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医学影像技术的现状

一百多年以前,伦琴发现了X射线,从而为后来医学影像的发展奠定了核心基础,这么多年以来,医学影像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除了将X线应用到医学影像中以外,一些非X线的成像技术也逐渐被一一开发,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B超、核磁共振(MR)、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等等。

1. 1常规X线成像

X线成像作为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成像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应用最多、推广范围最广的技术,但科技发展让数字化技术成了X线成像的新突破,包括影像板技术(CR)和电子板成像技术(DR)。影像板技术是让影像板取代了传统的X线胶片成为了影像载体,影像板通过X线照射感光后经过激光扫描就得到了数字化的影像,其主要特点是便于进行携带、储存,且影像板可以重复利用。电子板成像技术是指曝光利用多个微小的X线感光元件排列形成的电子成像板,可直接形成数字化影像。

1. 2CT成像

CT成像早在1972年就被应用在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其基本原理是利用X线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需要进行检查的人体部位(且要求具有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探测器在接收到信号之后将其转变为可见光,再通过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储存和进一步处理。现今螺旋CT技术的应用让传统CT成像在质量、速度和成像方式等多个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也让CT诊断技术有了长足进步。

1. 3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关节病、脊髓病等病症上,该技术在这些病症上的独特优势令其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技术成果最多的成像技术。成像速度从最初的几分钟每层到后来的几十分之一秒每层,再到后期的3D、4D处理影像和核磁共振透视等,目前的磁共振成像因为抗血管生成因子辅助MR功能成像等多个新技术的持续开发与应用,已经将磁共振成像仅用于大体解剖水平向分子水平甚至基因迈进。

1.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技术是指利用人体或生物代谢所必需的某一种物质,例如蛋白质、葡萄糖、核酸等,用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标记,通过观察该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聚集和分解等活动情况来反映生物代谢的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诊断。一般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氟代脱氧葡萄糖,用于观测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1. 5图像储存与传输技术(PACS)

PACS技术是医学影像数字化的典型代表,主要分为图像获取系统、控制系统、显示工作站三大部分,如果只是医院或者科室内几台放射设备的联网则称为mini PACS(微型),若是整个放射科的设备联网则被称为radiology PACS(放射科),另外还有全院PACS,其未来还有可能发展至区域乃至全球PACS。

除以上几类医学成像外,还有超声成像、介入放射学等也是医疗领域应用较多、发展较为成熟的医学成像技术。每一种成像技术都根据自身不同的成像原理应用于相同或不同的医学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成像技术还会有显著的进步甚至会有新的成像技术诞生。

二、医学影像数字化带来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学影像为国家医疗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卓越的贡献,显著提高了人们的医疗水平,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让医学影像数字化成为了必然趋势,但同样医学影像数字化也带来了许多现实性的挑战。

2. 1思维方式的变化

对于传统的医学影像工作人员而言,对于医学影像的思维方式很多还停留在二维图像、单纯诊断以及反映真实大体机体状态等层面上,事实上医学影像已经从反映大体病理转向了分子和基因水平,图像维度也早已从二维发展为了三维甚至四维,从单纯诊断发展成为了以诊断为辅助的治疗方向。因此利用医学影像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乃至科研人员应当及时完成思维方式的过渡和转变,用动静结合、宏微观结合、结构功能结合等多个方面来看待和学习研究医学影像,将医学影像前沿技术应用到医疗中去,发挥其应有的医学价值。

2. 2工作流程变化

在上文所提到的图像储存与传输技术(PACS)不仅已经实现了过去胶片向数字化信息的转变,更是医学影像数据信息从“硬拷贝”向“软拷贝”的转变。在形成医学报告时,未来甚至现在的工作流程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已经习惯于传统阅片形式的老医生们在操作流程上会不够顺利,加上对电脑技术的应用不熟练,更难以实现“纯熟经验”与现代先进技术的融合。

2. 3医学影像技术手段的选择和费用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CT检查等方式,现下的CR、DR、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PET、PACS等技术虽然能够获取更多地医疗信息数据,图像更为清晰,使诊断更为精准和方便。但对于一些较易观察和诊断治疗的病症如急性脑出血等利用CT技术就已足够,其相对螺旋CT等技术所消耗的医疗费用更低,检测结果由一张或几张图像反映反而要优于其他方式形成的几百张图像分析。因此影像学医师不仅要熟知各类技术的应用操作方法,也要学会分辨病变的特征,采取最合理的检查手段,缩短诊断时间的同时也降低费用消耗。

2. 4保密与安全性问题

对于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而言,所有针对病患的医学数据信息都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由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储存,或者所有实质性的资料、电子信息资料等都由档案科一并封存归档。但现代的医学影像设备尤其是诸如PACS等技术设备实现了设备之间的联通功能,相当于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和储存方式,这种功能虽然相对外部社会只是属于医院的内部使用,但不能否认其有被盗取、损坏的可能性。因此,在使用医学影像设备时必须利用数字认证或其他保密手段以确保医患的隐私权不被侵犯。

2. 5影像科管理问题

由于各类医学影像技术还在不断地被开发和更新,医疗机构对于设备以及人员的如何配置成为影响医疗机构技术水平高低以及资产合理利用与否的关键问题。经调查发现,与其他科室相比较,医学影像科是占医疗机构固定资产三分之一的大科,人员与设备重组和搭配关系到医疗机构科室建设以及相关技术教研工作。如果不能正确合理进行配置,很容易造成人员或设备浪费,且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控制项目费用成本也是维持机构生存的重点之一。

三、医学影像系统的差异化竞争

差异化竞争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市场差异化、价格差异化、功能差异化、包装差异化等等,医学影像作为一种产品,且是未来市场前景强大的产品,要想以自身独特的个体特征赢得市场自然也不能排除利用差异化竞争策略进一步打开市场。根据现代医学影像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小型化、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等特征,其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考虑:

3. 1市场定位的差异化

当下绝大多数正规医疗机构都已经配备了基本的医学影像系统和相关设备,如X线成像设备、CT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波成像设备等,虽然PET、PACS等技术仍然是医疗机构购置热点,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市场已经由生产者主宰转变为了消费者主宰,医学影像系统的开发在满足民生医疗基本需要的大众化需求之后,更应该转向攻克一些顽固病症所在的个性化市场,也就是由大众化市场向定制市场以及细分市场进军,利用更有个性特征的市场群进行医学影像系统的功能性提升。

3. 2模版开发的差异化

虽然不同医疗机构所开设的科室基本相同,但不同医院所擅长的医学领域并不一定相同,且对于不同的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系统所具备的应用功能也不同,有以医疗为目的的,也有以研发为目的的,还有以教育为目的的。因此,医学影像系统必须对不同的应用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应用。医学影像系统通过对系统流程的更改,可以令线上编辑处理、图像数据上传速度等功能进行改善,同时为避免大部分系统模板存在功能单一、分类混乱等问题,还应该拓宽思路和方法,研究开发更多特色功能和高级功能。

3. 3产品种类和层次的差异化

目前所开发的、经由医疗机构普遍应用的多是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医学影像系统设备,即使是一些利用了前沿科技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正常情况下在一般的医疗机构中应用价值并没有很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由于一般性的医学影像系统能够满足人们日常医疗所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具有与设备相匹配知识及操作水平的医疗人员所造成的。因此未来医学影像系统的开发必须打破概念模糊、定位不清晰、产品种类多但技术不精的难点,从产品本身性能以及市场定位层次出发提升医学影像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与普通影像设备不同,医疗影像系统属于专业性较强、功能性明显的系统技术,因此医疗影像系统在宏观层面来看不仅要平均着力,提升民生医疗水平,也要从微观层面体现其在细分市场和客群之中的价值,既要做大做全,也要做优做细,不仅是为了产业盈利性质,更是为了社会安全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