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行文化范文

流行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行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行文化

第1篇:流行文化范文

【关键词】流行语;英译;文化

如今,在这个社会各个方面都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急速发展,同时它也在不断影响和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愈来愈大作用,各种新生事物,新观念,新做法名称层出不穷。这就给中国流行语中英翻译的方法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流行文化的原汁原味?如何能让英语国家的人们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理解中国流行文化?特别是在跨文化以及语际交际中的流行文化词汇空缺翻译问题怎样解决?因为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与原语和目的语使用者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发展,语言中的新词语也将不断出现。一种语言中的新词往往在另一种语言中成为“词汇空缺”,至少在短时期内会出现词汇空缺。世界文化是一个整体,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其中都有特定的位置。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交际中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也有难以吻合的层面。译者只有最大限度地补足其互缺的内容,才能使译文臻于完美,世界文化的版图也才能因此而不断扩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周方珠,2004)。这里所说的“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法律、道德观念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问卷调查、分析思考,笔者最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翻译中国流行语的新方法新规律:

一、运用拼音

此类情况应限制于词语具有中国流行特色,是根基于我国的某种社会现象而出现的词语,比如说某个流行的电视节目、某个网络热帖、某个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等。比如:“屌丝”这个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都广泛运用的词语,到目前为止,英语文化中还没有与之相对的词语(在百度翻译中,“屌丝”一词被翻译为“loser”,可是结合现实来讲,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自称“屌丝”的人客观上来讲并不都是“loser”),在全校范围内各个专业各个年级超过五百人的调查中,我们给了这个词的翻译四种选择“common people”“ordinary guys”“grass roots”和“Diaos”,调查结果显示选择“ordinary guys”(33.33%)与选择“Diaos”(31.25%)的人数不相上下。这说明了在汉语热的背景下,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词语在没有同等翻译词语时最好以能比较容易被国外接受的拼音字母翻译的方式,这样它的影响会更为广泛并对于填补文化空白(cultural margins)具有意义深远的作用。

再比如说“伤爹”这个新出现的流行词,其意义已经由以前狭隘的“伤老爹的心”扩展为广义上的“伤心”,如果可以直接译为“heartbroken”则不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以及中国文化的背景,因此直接拼音翻译为“Shangdiee”相比之下不失为上策。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山寨文化”一词在被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

8000词》中被翻译为“Shanzhai culture”,虽然在英语中“knock

off”一词表达与此相近的意思,可是单纯地将这两个词互换放在语义对等的地位上显然违背了“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流行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一初衷。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中也有很多含义基本对等的词汇,如比基尼bikini,春卷spring roll,枇杷loquat等,可是在这些国际共用词汇出现之前,总有一种翻译方法需要以中文为主体,以中国的文化和发音先入为主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毕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翻译、诠释自己的文化与社会。

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是以英语文化为准,还是以汉文化为准?还是另立或创立新标准?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强势文化隐形的标准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当今世界以由以英美文化为中心的强权世界格局转变为由多个迅速发展的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中国家与老牌英美国家共同处理世界事务的格局,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软实力格局的分布和变化,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人数成倍增长,本文提出的“运用拼音”的翻译方法正是顺应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形势大背景。

二、使用英语本土流行词语进行替换

文化都有其相通之处,反映其文化的流行词语也是如此,如果在译语文化里可以找到与之在形式上与功能上基本对应的现成的词汇时,最好直接替换,而不是运用拼音。

“邱懋如教授曾把翻译的对等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对等、文体对等和社会文化对等。其中语言对等是最重要的,在翻译时需优先考虑。”(赵明,2003),但这需要译者不仅对原语和目的语的流行语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有包容俗语甚至是粗俗语的雅量。

东西方文化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差异在于渊源的不同。东方人具有较强的综合思维、具象思维和顺向思维的定式,而西方人具有明显的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东西方文化渊源之别造成的差异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所表现。比如下面这个对话,“How is your work

ing today?”“Another day,another dollar。”这一回答体现了说话人对其工作无比厌烦而为了谋生又不得不做的无奈。这句话可以按照我们的语言文化背景译成“唉,当一天的和尚撞一天的钟。”再如流行语“吃货”一词是指那些在任何美食面前没有抵抗力,有时甚至可能会因此失态的人,在英语中的“foodie”或者“food bully”(后者比前者程度稍有加重),表达的意思与中文“吃货”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对应的;再如“非主流”这个词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是“maverick”(本意是和大众持不同意见的人)。

三、创新化的传统

在英语基础牢固,具有一定翻译经验或研究水平,且不符合以上两种情况时,可运用“创新化的传统”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直译、意译等)。

对于“创新化的传统”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翻译对象是时代感气息很强的流行词语,译者需要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许渊冲先生曾说过“译学要敢为天下先。”(许渊冲,1999),但是“创新”并不是毫无依据天马行空的随意“创新”,而是要建立在科学的传统的翻译方法之上的。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翻译是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语际信息转换,这种翻译方法目的在于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最大保真值。译者可以参照流行语的构成方式,通过缩略、合成、拼缀、象声等方式,力图使所造之词无斧凿之痕,如果找不到形神兼备的词语,不妨退而求其次,但宁可形非而神似,不可反之。

总之,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及文化与翻译研究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平等。这意味着文化霸权主义受到了挑战,人们以更加开放的心理接受外域文化,尊重源语文化;这更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特色展示,更有利于指导翻译实践。

比如说“拼爹”一词,指的是“比拼老爹”。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一些年轻人开始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在翻译成英文时多数人还是认为直译为“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人气仅次于这个翻译法的就是调查小组在一起讨论创造出来的“Daddy-is-the-key”,但是后者的翻译显然更加传神,既从本意上将“爹”这个象征家庭背景的词表达了出来,又在形神兼备的程度上强调了“拼”,这一翻译把这个中文流行语点活了。在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一书中,“中国热”被译为“Sinomania”,“手机幻听”被译为“ringxiety”,“宅男宅女”被译为“indoorsman,indoorswoman”,“无手机焦虑症”被译为“Nomophobia”,也都体现了“创新化的传统”翻译方法。

四、传统的翻译方法

在反复斟酌思考后,以上三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就要运用传统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直译、移译、意译或者阐释,或者采用各种其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是:首选异化,不得已时采用归化(the first choice is foreignization; the last resort is

domestication),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永远并存(赵明,2003)。

英汉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差异之一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流行语作为语言中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活力的语言成分,几乎涵盖了当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文体角度讲,流行语属于非常“不正式”的文体;从文化角度看,一条流行语的背后往往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达到文体、文化这两方面的等值正是流行语翻译需要努力的方向。可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同时可在直译后加上流行语的真实含义,“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曾自立,1983)。如在梁雪松主编的《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一书中,“靠山”一词被翻译为“backer patron”,“大学生村官”被译为“little village official”,“富二代”被译为“second rich

generation”,“暧昧短信”被译为“steamy text message”。

语言与文化是两个重合的圈,要学语言就要学文化。语言是文化领域最重要的部分,也受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而语言又反映文化。广义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符号象征,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人文历史、心理变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衣食住行等,流行语更是如此。

语言交际在不同文化中都是以自身默契来编码和解码的,对于流行语的翻译要从中国社会现状的角度与视野去破解东西方社会的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以建立跨文化的东西方文化共识,以促进文化沟通,追求以新文化、新价值标准为中介并使彼此都能接受,最终促成跨文化的交际成功,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笔者相信流行语的翻译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诠释中国特色的社会现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梁雪松.汉英特色口译8000词[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许渊冲.中国翻译[M].北京:中国翻译杂志编辑部,1999(2)

[5]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英汉互译的理论与实践(Interingual

第2篇:流行文化范文

It is not as powerful as the United States, as developed as Germany, as huge as China. But it has beautiful cherry blossom, strange customs and colorful culture. Three wonderful national dramas, special bushido spirit and charming cartoon cartoon. All of them attract me to feel and experience this tiny country.

的说,日本文化在国内火得很呐,就连我下降也很喜欢一些日本的漫画作品。喜欢《网球王子》是深深为主人公那不畏艰难p努力追求梦想的精神所感动;喜欢《火影忍者》是被其中各种人物为坚守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的“固执”所折服;也为《圣斗士星矢》维护正义的行动和决心所震撼;更为《名侦探柯南》那精彩的推理而疯狂ll不仅如此,日本的偶像剧p音乐p小说也一股脑地进入了中国――涩谷美人,哈日族大量地出现在了我们身边。令人痛心的是:小部分人只是肤浅地沉浸在日本流行文化的娱乐之中;而一些人则盲目地抵制日本所有的文化。

In other words, Japanese culture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even I like some Japanese comics. Like "Prince of tennis" is deeply moved by the hero's spirit of fearing hardship and striving to pursue his dream; like "Naruto" is overwhelmed by the "stubbornness" of various characters who strive to stick to their goals; also shocked by the 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Saint fighter star arrow" to maintain justice; more than that, crazy ll for the wonderful reasoning of "Detective Conan", Japanese idol drama P Music P novel has also entered China - Shibuya beauty, a large number of Kazakh people have appeared around us. The sad thing is that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are only superficial immersed in the entertainment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while some blindly resist all Japanese culture.

本流行文化的同时,我也绝不会忘记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大罪!日本人那肮脏的双脚就这样毫不客气地践踏着中国――这块神圣伟大的土地,卢沟桥南京台儿庄ll一连串的地点和事件,见证了当年的血雨腥风,见证了日寇的残暴,更印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一个民族强大了,一个国家才有希望!

At the same time of this popular culture,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terrible crimes committed by Japanese devils against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is way, the dirty feet of the Japanese trampled on China -- a sacred and great land, a series of places and events in Taierzhuang, Nanjing, Lugouqiao, witnessed the bloodbath of that year, the cruelty of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and also confirmed an eternal truth -- only when a nation is strong can a country have hope!

过去了,中日关系在从未停止过的争执和指责中走到了今天――2005年。今年年初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抵制日货”的浪潮。当时我就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抵日呀,有本事就把日本流行文化统统扫出中国吧”。

In the past, China Japan relations have come to this day in the endless disputes and accusations - 2005.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there was a strong wave of "boycott of Japanese goods". At that time, I suddenly came up with the idea: "come to Japan and sweep all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out of China if you have the ability.".

日本文化,虽然不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否定它也不只是只有流行文化那么简单。好比一块白璧,你只看到其中那小小的“瑕”就认定这块玉都是黑的,再把它当作废物扔掉,大大遭受损失的自然是你了。何况“抵制”带有笼统色彩,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互利合作的关系之下,一句“抵制”就显得来得过于肤浅和不够慎重。我们需要反对的仅是日本文化中一些消极p颓废的思想。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我们更应该加以冷静的思考,用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日本流行文化就如世界文化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虽有毒苗莠草相伴而生,但它的花瓣依旧娇艳,颜色依旧夺目,香味依旧芬芳如果我们能够避开它的毒刺,摘下一朵花来,那清香会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欢畅。如果我们只是寄希望于国家政令的“抵制”,如果我们真的把日本流行文化视为毒虫猛兽,总有一天我们的民族将无法走出自我的视线,又将走入自我封闭的怪圈,而封闭本身就是落后的代名词。对于日本流行文化,同所谓“日货”一样,我们单纯抵制并不能阻止或扭转它对我们思想的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审美素质,摒弃那些肤浅的“精神鸦片”。

Japanese culture, though not as profound as Chinese culture, is all inclusive. But denying it is not just as simple as pop culture. It's like a white jade. If you only see the small "flaw" in it, you will decide that the jade is black. Then you will throw it away as waste. It's you who have suffered a lot. What's more, "boycott" has a general color. Under today's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a "boycott" seems too superficial and not prudent. What we need to oppose is only some negative P decadent thoughts in Japanese culture. As for more and more foreign cultures, we should think calmly and look at them in an objective way, and extract their essence and discard their dross.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is just like a wonderful flower in the world culture garden. Although poisonous plants and weeds grow together, its petals are still delicate, its color is still dazzling, and its fragrance is still fragrant. If we can avoid its poisonous thorns and pick a flower, the fragrance will make you feel relaxed and happy. If we only hope for the "boycott" of national decrees, if we really regard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as a poisonous insect and beast, one day our nation will not be able to walk out of its own sight, and will walk into a strange circle of self closure, which itself is a synonym for backwardness. As for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just like the so-called "Japanese products", our simple boycott can not prevent or reverse its influence on our thoughts. In this case, we need to keep our heads clear, improve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nd abandon those superficial "spiritual opium".

第3篇:流行文化范文

流行文化在中学校园中已成泛滥之势,积极向上、优秀的流行文化能够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庸俗浅薄的流行文化,则只会引导中学生选择错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走入歧途。但目前流行文化已成趋势,无法制止,只能通过加强对流行文化的积极引导,增强中学生自身的鉴别力和抵制力,使流行文化能够成为丰富校园文化、进行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流行文化中学生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所谓流行文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范畴,流行文化是由时装、消费、休闲、奢侈品、生活方式、品位等各个子概念所组成的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些文化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周期、一定的节奏,在某个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在不同的受众之中广泛地传播起来,便成为了流行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仍然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流行文化在中学校园内的风靡,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学校对于青少年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因此,必须得到社会的重视。

一、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现状

1.流行文化已渗入中学校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兼容并包以及电子科技的广泛应用,流行文化在中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通过调查发现,流行文化因素在中学生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哈韩族、哈日族、迷妹、粉丝等追星现象流行。追星现象在全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在中学生中更为明显。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树立,心理素质也尚未成熟,需要人生的导师、指路人来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而明星现象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他们对引导者的需求。所谓“哈韩族”也叫韩流,是以另类独特的生活方式或形象,外观引领着流行文化,哈韩的青少年们一般热衷于韩国的化妆、韩国的饰品、饮食,或者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而“哈日族”,本意是指崇拜热衷于日本流行文化的中学生群体,以热衷于日本动漫的中学生群体为主。除了日韩流行文化之外,中国本土的明星文化也在中学生的追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调查中发现,有接近半数的中学生都知道tfboys团体。

第二,网络文化成为流行。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不再是新鲜事,通过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中学生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而50%以上使用智能手机的中学生都拥有微信或者微博等交流平台。

第三,动漫文化在中学生中的流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超过70%以上的中学生喜欢看动漫,在这类动漫中,以国外动漫为主。在中学校园内,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在学生的背包、服饰、饰品中有许多熟悉的国外卡通形象,比如海贼王路飞、流氓兔、樱桃小丸子等,还有一些中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动漫cosplay。

2.流行文化的双重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流行文化在中学校园中的流行也不例外。从其积极方面来看,流行文化丰富着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展着学校教育资源,繁荣了校园文化。流行文化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能够开阔中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日常学校生活。积极向上的流行文化,能够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而青少年是最具创造能力的团体,流行文化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能够繁荣校园文化。较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使青少年可以借助于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自身的学校生活,创造出颇为优秀的校园文化。

此外,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合理地吸纳一些流行文化的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拓展学校教育的资源,丰富学校教育的形式,而且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但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未经筛选、良莠不齐,有积极向上的流行文化,也必然有庸俗浅薄的流行文化。在一些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中学生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个性和自由,染发、追星,着奇装异服,将行为叛逆理解为追求个性和独立。更有一些中学生为网络文化所侵蚀,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电脑、小说、网络电子游戏等构成的虚拟世界中,青少年可以毫无忌惮地宣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同时也使他们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例如暴力崇拜、江湖义气、结帮拉派的观念。

二、合理引导流行文化的传播

任何文化的流行,都必有其“过人”之处,合理地引导流行文化在中学校园里的传播,利用流行文化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作用。

1.做好流行文化的选择

应对流行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需要政府和文化企业都承担起责任,学校教育更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待流行文化并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该一分为二,看到其积极有益的方面,也应该看到其消极不利的方面,好的、积极向上的流行文化可以拿来为学校教育服务,而庸俗的流行文化,应该将其无情地拒之在学校之外。

作为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需要关注当下流行的文化是什么,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是什么,了解学生们都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只有真正了解了当下流行文化是什么,才能够有效地将优秀的流行文化辨别出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一些流行的文化书籍,或者电影、电视,例如在卓越网上2016年畅销书的前二十名数据中,《我的奋斗》《窗边的小豆豆》《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等流行书籍,这些书大多采用了简实的生活化语言,非常适合知识文化储备较少、社会阅历不丰富的中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将这些热卖书籍推荐给中学生。

2.增强中学生自身的“免疫力”

能否抵挡不良文化的影响,最终仍然是由青少年自身来决定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增加对青少年的引导,通过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让中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不良文化的鉴别力和抵制力。这种沟通和引导应该以善意的劝诫和实际行动为主,以推荐优秀的流行文化为手段,而不应只是一味地训斥和强制。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8-102.

第4篇:流行文化范文

所谓“方法”,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历史与现实,为达到某种自觉目的而选择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以及方式总和的指称。方法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思路的选取和研究目的的设定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是一种“宏大叙事”,那么,我们把流行文化研究定位于中观研究,它所指涉的是宏观(一般)文化范畴里的一个中观问题。也就是说,这里预设的“问题域”既非日常化、琐碎化,亦非抽象化、宏观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层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fields)理论,为这一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注脚。从流行文化研究的技术层面看,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路径其明显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的准确把握,可以在有限的论说中尽可能发挥研究者对论题的阐释力,使其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建设性。

必须指出,采取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策略,决不意味着对论题处理的简单化或顾此失彼。恰恰相反,由于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构成的复杂性,特别需要我们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受经典科学理性主义认识方法论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一种“简化范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认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能够以及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加以消解。复杂性只是现实的表面现象,而简单性才构成它的本质。”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发现,基于“简化范式”的认识具有“化简”和“割裂”两大弊端。为了克服简化范式的缺陷,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了“复杂范式”。复杂范式与中观或场域策略其实并不矛盾。运用复杂范式观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问题,可以拓展研究思路,使我们在对有限的或部分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中,能够从单一的、静态的、二元的、线性的思维方法转向非线性的、联系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方法。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并没有一套既定的模式。在笔者看来,除了一些常规研究路径与方法外,下面一些研究思路是特别需要重视的。

跨学科的方法——打破阻隔与间离的越界行动

所谓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是自觉地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来研究本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运用跨学科理论工具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特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运动规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这样一种趋势,即“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②戴锦华指出:“作为一种朝向社会实践的文化实践,文化研究始终是一种越界行动。它拒绝恪守既有的学科建制与学科壁垒,它拒绝学院四壁高墙内的阻隔与间离。相反,它不拒绝一切既有的、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文化资源。……如果说存在着文化研究的传统与精神,那么它正是跨越学院与学科壁垒,直面思想与社会的挑战”。③面对流行文化这一复杂的当下命题,就应该采取这样一种研究态度与方法。

严格地讲,跨学科本不归属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更多地表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此作为方法讨论是要强调流行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它的孕育与发展不仅离不开特定的国际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消费环境,而且就其学理层面而言,它还置身于一个复杂的、具有前沿性的多学科交错的背景之中,比如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女权主义、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乃至大众文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渗透、融合又相互冲撞、冒犯,甚至此消彼长的生存态势,对流行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的把握已超越以往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具有了跨学科性质。就主要的方面而言,流行文化研究横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传播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以及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后现论等传统与新兴学科。简言之,对流行文化展开研究,任何单一的理论维度和阐释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只有多学科视野才可能奏效。

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方法——从文本还原到理论创生

所谓语境(context),狭义指语言使用的上下文环境,但“在某种包罗万象的意味上,它可能用于描述更大的社会、政治与历史的情势与条件,某些行为、过程或事件就处于这些情境或环境之中,并被赋予意义”。④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往有些研究往往缺乏自觉的语境意识,以至于因其不符合具体语境现实要求而失去了理论的解释效力。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认为,对于文本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高度“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解读,另一种是“去语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的解读。前者力图从作者所处的具体社会语境中理解文本,尽可能将文本还原成作者的言说,从而领会作者的本意。后者则倾向于从解读者自身的问题关怀出发,从文本中发现可以运用于其他社会语境的思想资源。按照笔者的理解,⑤所谓语境化,简而言之就是指理论研究的历史化、过程化与地域化,就是强调发生学意义上理论生成的“此时此地”,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这一个”。而去语境化则是研究者自觉地经历一个使文本的言说“陌生化”,并由“陌生化”再到“重新熟悉化”即“重置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研究者先要自觉地将特定理论剥离出其生成的原始语境,使之成为一个“指向不明”的抽象言说,然后再将这一抽象言说放置研究者熟悉的语境之中加以重新语境化。这是对文本的一个有意“误读”的过程。同样一种文本,我们运用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方法加以处理,往往会有迥异的感悟、获得新的发现。

比如,运用语境化和去语境化方法解读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其作用与意义就十分明显。一方面,从历时性角度看,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或言说方式,都有其时间与空间上的惟一性或特指性,都有其理论生成的历史场景与缘由。因此,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研究者必须用语境化的方法,尽可能去探究西方理论生成的根源,把西方理论对大众文化的解读,直接还原于其生成的社会环境与学术背景中予以把握,力求品味其思想含义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与变通的策略看待西方学术思想,以拿来主义的文化态度,运用扬弃的思维方法,自觉剥离西方理论中与当今社会或中国现实不相适应的成分,取其精华,以应用于变化了的流行文化的当下情景,尤其是它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这就是要强调流行文化研究的中国化,要站在现实中国来认识和分析当下中国的流行文化现象,以区别于早期西方的、以“乌合之众”为预设的大众文化理论。一言以蔽之,语境化和去语境化既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治学态度。

阐释的方法——成见是理解的前提转贴于

阐释的方法源自阐释学(Hermeneutics,Hermeneutik)理论。阐释学又称“赫尔墨斯之学”。(赫尔墨斯Hermes是希腊神话中传达消息的信使神。他主要传达主神宙斯旨意,在把神旨传达人间或把神界语言翻译、转换为人间语言时要做一些解释性工作。)我们这里关注的当然不是阐释学的发展史,而是阐释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存在意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在传统认识论中,“先见”或“偏见”一直是被人们努力铲除的对象,偏见与“理解”的关系成为势不两立、必欲两相决裂的关系。但本体论阐释学的创立者海德格尔的观点却与其相左,主张正是作为理解条件的“先见”使理解成为可能。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写道:“我们之所以将某事理解为某事,其解释基点建立在先有、先见与先概念之上,解释决不是一种对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⑥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先在结构本质观念,提出了“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充分肯定解释者或读者在阐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伽达默尔从胡塞尔现象学中借用了“视野”(Horizon)这一术语,认为理解活动乃是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融合,超出了视野人们便一无所见。只有解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能够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一切理解都是一种阐释,那种只有一个“惟一正确的阐释”的说法是不合理的。⑦

阐释方法对于流行文化研究的有效性在于,流行文化是一种“文本性产品的生产”,它明显区别于“功能性产品的生产”(如汽车)。⑧因而,对流行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寻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马克斯·韦伯就坚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研究前者的科学原则也不同于研究后者的科学原则。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与法则;而人的头脑是自由的,它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正因为如此,应当采用理解的方法或特殊化的方法,从内心理解去把握行为的意义。运用阐释的方法解读流行文化,就意味着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反正这是一种“误读”。既然是误读,就必然需要“投入理解”(韦伯),就必然不具有解读的惟一性和真理性,就必然存在个人偏见。这就意味着流行文化研究不是在论证“科学道理”,而是要体现一种现实文化关切。

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方法的有效移用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具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在内的众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借鉴和移用这些研究方法,对流行文化研究大有裨益。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中心,关注的是某种影响因素实际展开的过程,以及不同因素之间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平行研究是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一般而言,影响研究有利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轨迹,平行研究有利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构成特征。把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和全面考察。

在本人看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应囿于比较文学范畴,完全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加以运用。就流行文化研究而言,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移用,已经部分地失掉了比较文学自身的话语特色,跳出了比较文学的框架,这种移用应该是有益的。从大的方面讲,探讨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研究,它要回答的是究竟哪些因素影响、推动和制约着流行文化。同样,有关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概念异同的历史考察与当代辨析,就是一种平行研究,它有助于对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同得出理性判断。再如,由传播技术手段的不同所导致的文本呈现方式的差异对文本传播效果的影响;网络文学、影视文学与印刷文学的双向互动影响;对不同类型流行文化样态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等,都可以运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基金项目: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TJXC08-007)]

注 释:

①埃德加·莫兰[法]:《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②赖特·米尔斯[美]:《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3页。

③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④约翰·费斯克[美]等,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⑤崔欣、孙瑞祥:《语境化: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3)。

⑥⑦转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第66页。

第5篇:流行文化范文

所谓“方法”,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历史与现实,为达到某种自觉目的而选择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以及方式总和的指称。方法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思路的选取和研究目的的设定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是一种“宏大叙事”,那么,我们把流行文化研究定位于中观研究,它所指涉的是宏观(一般)文化范畴里的一个中观问题。也就是说,这里预设的“问题域”既非日常化、琐碎化,亦非抽象化、宏观化,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层理论”、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fields)理论,为这一研究思路提供了理论注脚。从流行文化研究的技术层面看,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路径其明显的好处在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的准确把握,可以在有限的论说中尽可能发挥研究者对论题的阐释力,使其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建设性。

必须指出,采取中观的或场域的研究策略,决不意味着对论题处理的简单化或顾此失彼。恰恰相反,由于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构成的复杂性,特别需要我们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受经典科学理性主义认识方法论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用一种“简化范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认为“现象世界的复杂性能够以及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加以消解。复杂性只是现实的表面现象,而简单性才构成它的本质。”①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发现,基于“简化范式”的认识具有“化简”和“割裂”两大弊端。为了克服简化范式的缺陷,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提出了“复杂范式”。复杂范式与中观或场域策略其实并不矛盾。运用复杂范式观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问题,可以拓展研究思路,使我们在对有限的或部分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中,能够从单一的、静态的、二元的、线性的思维方法转向非线性的、联系的、多元的、整合的思维方法。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并没有一套既定的模式。在笔者看来,除了一些常规研究路径与方法外,下面一些研究思路是特别需要重视的。

跨学科的方法――打破阻隔与间离的越界行动

所谓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是自觉地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来研究本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运用跨学科理论工具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特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运动规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这样一种趋势,即“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②戴锦华指出:“作为一种朝向社会实践的文化实践,文化研究始终是一种越界行动。它拒绝恪守既有的学科建制与学科壁垒,它拒绝学院四壁高墙内的阻隔与间离。相反,它不拒绝一切既有的、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文化资源。……如果说存在着文化研究的传统与精神,那么它正是跨越学院与学科壁垒,直面思想与社会的挑战”。③面对流行文化这一复杂的当下命题,就应该采取这样一种研究态度与方法。

严格地讲,跨学科本不归属一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更多地表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此作为方法讨论是要强调流行文化本身的特殊性。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它的孕育与发展不仅离不开特定的国际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消费环境,而且就其学理层面而言,它还置身于一个复杂的、具有前沿性的多学科交错的背景之中,比如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女权主义、消费社会、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乃至大众文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渗透、融合又相互冲撞、冒犯,甚至此消彼长的生存态势,对流行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的把握已超越以往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具有了跨学科性质。就主要的方面而言,流行文化研究横跨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传播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以及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后现论等传统与新兴学科。简言之,对流行文化展开研究,任何单一的理论维度和阐释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只有多学科视野才可能奏效。

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方法――从文本还原到理论创生

所谓语境(context),狭义指语言使用的上下文环境,但“在某种包罗万象的意味上,它可能用于描述更大的社会、政治与历史的情势与条件,某些行为、过程或事件就处于这些情境或环境之中,并被赋予意义”。④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往有些研究往往缺乏自觉的语境意识,以至于因其不符合具体语境现实要求而失去了理论的解释效力。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认为,对于文本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高度“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的解读,另一种是“去语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的解读。前者力图从作者所处的具体社会语境中理解文本,尽可能将文本还原成作者的言说,从而领会作者的本意。后者则倾向于从解读者自身的问题关怀出发,从文本中发现可以运用于其他社会语境的思想资源。按照笔者的理解,⑤所谓语境化,简而言之就是指理论研究的历史化、过程化与地域化,就是强调发生学意义上理论生成的“此时此地”,也就是恩格斯所讲的“这一个”。而去语境化则是研究者自觉地经历一个使文本的言说“陌生化”,并由“陌生化”再到“重新熟悉化”即“重置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研究者先要自觉地将特定理论剥离出其生成的原始语境,使之成为一个“指向不明”的抽象言说,然后再将这一抽象言说放置研究者熟悉的语境之中加以重新语境化。这是对文本的一个有意“误读”的过程。同样一种文本,我们运用语境化和去语境化的方法加以处理,往往会有迥异的感悟、获得新的发现。

比如,运用语境化和去语境化方法解读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其作用与意义就十分明显。一方面,从历时性角度看,西方大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或言说方式,都有其时间与空间上的惟一性或特指性,都有其理论生成的历史场景与缘由。因此,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研究者必须用语境化的方法,尽可能去探究西方理论生成的根源,把西方理论对大众文化的解读,直接还原于其生成的社会环境与学术背景中予以把握,力求品味其思想含义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与变通的策略看待西方学术思想,以拿来主义的文化态度,运用扬弃的思维方法,自觉剥离西方理论中与当今社会或中国现实不相适应的成分,取其精华,以应用于变化了的流行文化的当下情景,尤其是它在当代中国的实践。这就是要强调流行文化研究的中国化,要站在现实中国来认识和分析当下中国的流行文化现象,以区别于早期西方的、以“乌合之众”为预设的大众文化理论。一言以蔽之,语境化和去语境化既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治学态度。

阐释的方法――成见是理解的前提

阐释的方法源自阐释学(Hermeneutics,Hermeneutik)理论。阐释学又称“赫尔墨斯之学”。(赫尔墨斯Hermes是希腊神话中传达消息的信使神。他主要传达主神宙斯旨意,在把神旨传达人间或把神界语言翻译、转换为人间语言时要做一些解释性工作。)我们这里关注的当然不是阐释学的发展史,而是阐释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存在意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在传统认识论中,“先见”或“偏见”一直是被人们努力铲除的对象,偏见与“理解”的关系成为势不两立、必欲两相决裂的关系。但本体论阐释学的创立者海德格尔的观点却与其相左,主张正是作为理解条件的“先见”使理解成为可能。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写道:“我们之所以将某事理解为某事,其解释基点建立在先有、先见与先概念之上,解释决不是一种对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⑥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先在结构本质观念,提出了“成见是理解的前提”,充分肯定解释者或读者在阐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伽达默尔从胡塞尔现象学中借用了“视野”(Horizon)这一术语,认为理解活动乃是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融合,超出了视野人们便一无所见。只有解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能够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一切理解都是一种阐释,那种只有一个“惟一正确的阐释”的说法是不合理的。⑦

阐释方法对于流行文化研究的有效性在于,流行文化是一种“文本性产品的生产”,它明显区别于“功能性产品的生产”(如汽车)。⑧因而,对流行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探寻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马克斯・韦伯就坚持这一观点,他认为,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研究前者的科学原则也不同于研究后者的科学原则。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与法则;而人的头脑是自由的,它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正因为如此,应当采用理解的方法或特殊化的方法,从内心理解去把握行为的意义。运用阐释的方法解读流行文化,就意味着有意也罢,无意也罢,反正这是一种“误读”。既然是误读,就必然需要“投入理解”(韦伯),就必然不具有解读的惟一性和真理性,就必然存在个人偏见。这就意味着流行文化研究不是在论证“科学道理”,而是要体现一种现实文化关切。

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方法的有效移用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具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其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在内的众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借鉴和移用这些研究方法,对流行文化研究大有裨益。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中心,关注的是某种影响因素实际展开的过程,以及不同因素之间此消彼长的相关性。平行研究是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一般而言,影响研究有利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发展轨迹,平行研究有利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构成特征。把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观照和全面考察。

在本人看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不应囿于比较文学范畴,完全可以在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加以运用。就流行文化研究而言,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移用,已经部分地失掉了比较文学自身的话语特色,跳出了比较文学的框架,这种移用应该是有益的。从大的方面讲,探讨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本身就是一种影响研究,它要回答的是究竟哪些因素影响、推动和制约着流行文化。同样,有关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概念异同的历史考察与当代辨析,就是一种平行研究,它有助于对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同得出理性判断。再如,由传播技术手段的不同所导致的文本呈现方式的差异对文本传播效果的影响;网络文学、影视文学与印刷文学的双向互动影响;对不同类型流行文化样态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对比分析等,都可以运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基金项目: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TJXC08-007)]

注 释:

①埃德加・莫兰[法]:《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②赖特・米尔斯[美]:《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3页。

③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英]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④约翰・费斯克[美]等,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⑤崔欣、孙瑞祥:《语境化:大众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3)。

⑥⑦转见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第66页。

⑧伯尔纳・吉安德隆[美]:《阿多诺遭遇凯迪拉克》,见陆扬、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9页。

第6篇:流行文化范文

[关键词] 流行文化 中职口语 交际教学 策略

2l世纪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世纪,交际活动是21世纪人的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现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都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列入了课程教学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指出必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且中职生文化底子薄,较自卑又缺乏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口语交际训练源自生活,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当下,流行文化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在中职口语交际课堂上引入日常生活内容,流行文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领域。

流行文化就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一道异彩纷呈的靓丽风景。然而,受传统课程文化观、课程资源观的影响,流行文化只能作为一种并不显眼的文化背景被偶尔涉及或注意,较少堂而皇之的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师的视野。本文试打破囿于学校本位的陈陋观念,阐述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对流行文化的开发策略。

一、搜集时尚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更重要的是要储备大量的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进行素材准备和资源整合,丰富、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的既定教学内容,生硬地“教教材”,要拓展视野,多渠道收集素材,并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使口语交际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口语交际本来就与流行文化息息相关,流行文化中处处可见鲜活、生动的教材。

现在的图书市场上关于口语交际的流行书籍很多,专著如《卡耐基日程训练》、《言语交际指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社交礼仪大全》、《思维与智慧》、《口才成功方法全书》等书籍中的材料,既有口语交际理论知识,又有鲜明生动的案例,可作为很好的教学参考材料。如《口才成功方法全书》中列举了“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分寸”、“随机应变的说话艺术”、“掌握谈判的要领”、“做一个成功的会议主持人”、“积极利用你的身体语言”、“成功心理素质培养”等专题,既可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视听材料如“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中的精彩片段,电视中的辩论赛现场,广播中的经典播音片段,《雷雨》、《简•爱》等精彩影视对白――这些视听材料形象直观,感染性强,可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辅助材料。

另外,网络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素材搜集的良好途径,通过网络搜集素材简单便捷。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学生对网络也非常关注,甚至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电脑前度过的,网络语言经常成为生活中的流行用语。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经常浏览网络,把握时代脉搏非常必要。如在《情境口语巧妙提问》的教学中,我引用了当时的网络热议问题“易中天‘发飙’”作为教学导入并贯穿课堂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和教师点拨中得出了巧妙提问的技巧:做足功课、温和谦恭、适可而止、因人而异等。

二、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扫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往,做到有话好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特定的环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场合、对象、目的等具体条件,从而使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行为,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言语交际活动。因此,针对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近距离亲近,表现出来的热衷与喜欢,我们可以很好地巧用流行文化资源为其设计具有真实性、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境。我曾给学生布置每课“练口”,当我报出题目为“我最喜爱的“××星”时,学生由原来的没劲、“哀叹”变得兴奋、跃跃欲试起来。我套用了人际学上一个重要技巧:要消除对立矛盾,须先赞同他,理解他,消除对方的敌意和戒备,继而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我知道他们所谈的无非是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无论大陆、港台还是欧美,这些我都早已了然于胸。当他们面露得意地讲完后,却发现我的补充更为翔实,我的点评更为深刻,使他们有了别样的收获。渐渐地,他们的“练口”中出现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尽管理解尚浅显,却在努力着。

三、利用教育媒介,提高综合素质

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是以声、影、像于一身的流行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不但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在看的同时,他们的听觉、视觉都参与了大脑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是基础。听是对语言的吸收,说是对语言的表达,而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而影视资源、音像资料等正是由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知识组合而成,学生始终置身于色彩斑斓、声像同步情感丰富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观去感受事物,口语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如播放经典影视对白或相声小品,让学生模仿其中情节进行表演或复述,学生兴趣盎然,收效显著;又如放映热播的影视片断,引导学生口述观看的节目、精彩片段或观看后的感想,学生更是妙语连珠;还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①续讲故事。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续编故事的经过和结尾。②想象配音。看图片或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然后根据所看到的给录像人物配音或用生动的话语描述故事内容。③听音乐,编故事。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乐曲所表达的情景。并将这些情景编成故事,说给大家听。

利用教育媒介的多功能作用创设口语训练的环境,进行口语训练,能够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在轻松愉快中提高口语水平,巩固说话能力,创造性思维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挥。

四、增加实践,培养学生思辨力

较之于以往“听”、“说”偏重于静态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更偏重于在动态中发展学生的即时性和现场性口语能力――这就是“交际”一词所包含的特定内涵,因此,我们视之为消失了距离感、时间感,撤去了人格面具而直面世界之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

1.场景模拟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与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口语训练中巧妙运用流行文化形式渗透专业知识,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采访”的形式对学生用品消费趋向、城市和农村不同消费观念进行市场调查等,要求学生在调查采访中语气诚恳、切入点准确;文秘专业可以进行日常接待、接听电话、上传下达类工作的“表演”,要求其语言表达得体大方,把握好热情迎客、亲切交谈、礼貌送客几个环节;旅游专业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旅游景点的一系列图片,教师简单讲解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出现,其他学生扮作游客,用“景点导游”的方式组织课堂活动,使之融合口语交际练习和导游介绍的共同特点;电子商务专业可让学生为自己的商品做“口头广告”,引领学生在广告词的创作中得到创意的升华和语言亮度的点拨。

2.开展口语专题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喜爱趋向,对其设计一些专题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

即席发言:

(1)请跟我来――我的偶像我介绍。

(2)我来说两句――精彩广告语。

(3)练普通话――新闻播报、流行歌曲歌词朗读。

辩论会:

(1)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意蕴能否盖过古典诗词。

演讲讨论:

(1)流行文化vs经典名著(鲁迅vs金庸)。

(2)明星是怎样炼成的。

(3)“超级女声”为什么盖过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莱卡我型我秀”?

模拟主持:

(1)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做现场报道。

(2)以“我爱世界杯”为话题,主持一档娱乐节目。

此外,“PK”竞赛也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训练形式。本人有感于近几年电视上流行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娱乐节目中的竞赛淘汰方式,将之运用到课堂,分组在两个学生之间展开。先由一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一段老师指定的文字,再由他向班上任何一位同学发起挑战,被挑战的同学重复读一遍,最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评判,发音稍差的一位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这种形式生动活泼,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竞争积极性,也颇受学生的欢迎。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流行文化的“造梦”性特点,让学生在“从众”、“追梦”当中分清良莠,明白“虚构”与“真实”。例如,流行文化中存在的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观、畸形的人生追求、态度,在专题活动中作为反面的比照对象,对健康的、正常的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和健全的人格。

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的中职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好流行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让口语交际教学回归生活,不失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缪冬蕊.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2]张瑛男.中职学校口语交际训练探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3]段丽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第7篇:流行文化范文

关键词:韩国青春偶像剧;审美特征;审美心理与审美需要

近年来,韩国的青春偶像剧不断登陆中国内地荧屏,以极高的收视率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收视狂潮。笔者认为韩国青春偶像剧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不仅是因为俊美男女主角、精美画面与音乐等等,还因为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迎合了大众审美心理,满足了大众审美需求。具体表现如下:

一、故事的虚假性和细部的真实性

韩国青春偶像剧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制造出了一系列逼真的梦幻情景。清纯可爱的女主角和帅气多金的男主角在期待的场景中“偶遇”,或一见钟情,或二见倾心,不论遭遇疾病还是生死,两人依然相爱。剧中人物大多青春靓丽,穿着时尚,或是开着高档跑车出入奢华酒店,或是在如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景中谈情说爱……通过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类似于“童话”般的虚构,使得观众沉浸其中,随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在虚幻中经历一场跌宕起伏的情感陶醉。

韩国青春偶像剧所讲述的虽然是一个个不切实际的梦幻故事,但是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却多是存在于当下的现实社会中的,这就营造出了一种“真实可感”的氛围。比如《哈佛爱情故事》、《豪杰春香》、《继承者们》……这些都是发生在校园之中的描述年轻人感情纠葛的故事。熟悉的校园环境、相似的校园氛围、甚至是整齐划一的校服,这种细节上体现出的真实很容易产生一种迷惑作用,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产生故事是真实存在的错觉。不论是处在校园的青年学生还是走上社会后的现代人都极其容易受到剧中人物和情节的感染。韩国青春偶像剧的选材不仅热衷于校园生活,也青睐于令无数人向往的白领生活。在普通人眼里,白领是高雅、富足、品味、成就的象征,白领生活是大众心中所认为的理想生活。而韩国青春偶像剧正是通过对白领生活的描绘,满足一大批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在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代化的高大写字楼、衣着光鲜的靓男美女、时尚高端的新款汽车等一系列编织白日梦的元素。剧中人物不需要为柴米油盐而斤斤计较,也不需要为工作上的困难而烦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人都要为最基本的生活而打拼,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根本不可能像剧中人物那样的轻松自在。韩国青春偶像剧也正是运用某些现实的表象来编织浪漫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讲,确实给人心理满足感,但同时剧中所勾勒出的假象也常常会起到麻醉的作用。

二、“灰姑娘”和“王子”的世俗神话

“灰姑娘”本是一个童话故事,最初记载于17世纪法国作家佩鲁的童话集,后德国格林兄弟将其编入著名的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享誉世界。“作为一个故事原型,基于它本身满足人们白日梦的特质和长久以来对社会文化传统恰如其分的暗合,世界范围内包含“灰姑娘”母题的故体为数众多,构成了一个超地域、超民族的故事类型。当然作为故事主要承载体的电视剧,也成为“灰姑娘”以各种面目呈现的一个重要领域。”①韩国青春偶像剧之所以受到大众狂热的追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其为大众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灰姑娘”与“王子”的梦幻爱情故事。《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没学历、没身材的碾米店家的三女儿遇上了帅气多金的酒店社长;《浪漫满屋》中落魄作家韩智恩和大明星李英宰谈起了恋爱……

大多韩国青春偶像剧的故事文本都是对“灰姑娘”原型的模仿,但是故事的编导们又设置了许多情节和细节来充实这个“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使得这个古老的童话故事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现代感和时尚感,从而对观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例如《浪漫满屋》,男主角李英宰与女主角韩智恩在飞机上并排而坐,韩智恩不停地向李英宰问这问那,最后还吐了他一身,让李英宰觉得这个女人很没有教养,非常讨厌。接下来,两人因为一系列的阴差阳错相识相知相恋,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与传统故事中灰姑娘与王子的一见钟情相比,这种在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爱情更加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女主角韩智恩的性格也不像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温顺与软弱,而更多的是朝气、活泼与倔强,她身上所流露出的现代女性气质,对于观众无疑也会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很容易让广大女性观众产生代入感。韩国青春偶像剧正是通过有意识地植入“灰姑娘”与“王子”的世俗神话,给观众制造一个个迷梦,诱使观众无意识地把自我投射到主人公身上,从而极大地满足自身对爱情、财富、地位、成就感及认同感的向往。不可否认,剧中构筑出的“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童话,可以满足大众潜在的心理渴求,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但是,这样美丽的童话也常常会遮蔽生活的残酷,让人沉溺其中。

三、现代情感生活与传统价值取向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思想观念的开放和交际层面的扩大,使得现代人在情感上常常游移、无奈和飘忽不定。尤其是年轻人,一方面对真挚爱情充满着渴望与幻想,另一方面又在真爱与现实的取舍中徘徊。在反映现代情感的复杂性上,韩国青春偶像剧也有出彩之处。比如在《浪漫满屋》一剧中,李英宰一直喜欢青梅竹马的惠媛,也因此才与韩智恩假结婚。惠媛一直喜欢民赫,但民赫对韩智恩充满好感。在韩智恩喜欢上李英宰,而李英宰也对韩智恩动心的时候,惠媛又觉得李英宰才是自己的良人。像这样的情感纠葛,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因而就某种情感审美而言,它也能引起部分观众的心理共鸣。

虽然,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都市年轻人情感的复杂性,但这显然不是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正如一个香港学者所说:“大部分中国人喜欢韩剧,与其说他们哈韩,不如说这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寻求在这个转型社会中日益缺失的那种温暖的情感。”在韩国青春偶像剧中,情感才是主题核心。在对理想爱情的审视中,韩国青春偶像剧体现出了非常传统的东方审美心理,男女主角含蓄深沉,对爱情忠贞不渝。这种恋爱心态,也暗合了东方人的伦理观。因为虽说现代年轻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爱情的表达上越来越主动、坦率。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强调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歌颂为爱的付出和牺牲,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结语

在这个日益务实情感缺失的年代,韩国青春偶像剧为大众所营造出的梦幻爱情童话的确可以给人心灵上带来巨大的安慰,其所折射出的传统价值取向也能安抚人们浮躁的心。不过作为大众流行文化所制造的白日梦,韩国青春偶像剧大多不去深究都市情感复杂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对情感问题的表述也很难到达探讨人性的层次。

注释

① 张艳.灰姑娘故事原型在韩剧中的变异[J].艺苑,2009,(5):12-14.

参考文献

[1] 黄巧莉.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J].安徽文学,2013,(3).

第8篇:流行文化范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和应用也随之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流行文化也随之变得丰富多元。多元的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价值观。青少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态势。本文主要从当代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反响入手,探讨其对现今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及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些问题。

一、流行文化的概念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定义。流行文化是文化、休闲、时尚、消费文化、奢侈品文化、物质文化等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其中流行口味、城市文化、亚文化、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一系列丰富的内容所构成的复杂的概念。有复杂成分的总的概念。总概念是指在相对稳定的节奏、一定的周期、地区及区域或是在全球范围之内。在各个层级的人中能得到广泛传播的文化。流行文化的前提是有一定人群以物质或非物质的方式参与,在其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常常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消失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与人们有一定的从众心理也是有很大关系。

二、流行文化的特征

(一)生产与生存周期缩短,复制成本逐渐降低,同时复制效率不断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地位得到确认,这为流行文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条件,流行文化得以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流行产品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复制效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使得文化产品在市场的流通速度加快,为产品的快速更替与循环创造了可能。

(二)颠覆意义与传统,重新建构文化格局

流行文化不是精致的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易于沟通与理解的表现方式,以及深入人心的感染力。流行文化追求时尚,有很强的亲民效应,通过传媒的感官刺激加强传播,回避逻辑推理与深度反思,抛弃了“文以载道”的历史束缚,而以“游戏”和“娱乐”的姿态示人,号召人类甩掉沉重的思索包袱,及时行乐。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各种传媒之间竞争激烈,加上特定的历史状态下电视群消费娱乐需求增加,大众更多的倾向于电视方面的娱乐,像《乡村爱情》《情深深雨蒙蒙》《一帘幽梦》这样的娱乐消遣性的电视剧盛极一时。此时,各种歌唱比赛类的节目也是如火如荼。它们更多的是刺激观众的听觉、冲击观众视觉,并没有传递一些特定的有意义的内容。某种意义上给人一种假象,让青少年容易陷入一种幻想的情境中。

(三)商业化运作更为完善,文化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流行文化为市场把控、受利益所驱动,是控制下的市场商业实践。流行文化有完整的业务操作流程,使他们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业务操作,即一组链条带动整个商业生产,并刺激消费。整个操作过程中,流行文化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公司与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市场和消费者的连锁经营活动,以确保该行业的连续性。如电影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保证票房,他们更多的是在吸引消费者眼球上面下功夫。

(四)审美多元

流行运动第一个理论家阿洛韦说:“城市文化的大规模生产有电影、广告、科幻小说、流行音乐,我们不觉得大多数人不喜欢这样的商业文化标准,他们把它当作一种客观事实去接受,认真热情地讨论并对它有所付出。”现今,审美一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有更多的消费渠道和形式,流行文化的多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流行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

不可否认,当代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助于增强主体意识,促进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对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流行文化也鼓励青少年在审美方面追求新变化,解放个性。但是,由于理性文化被商业化驱使,流行文化更多的是以追求利益为主要目的,审美价值有待提高,对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流行文化使青少年排斥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更多倾向于能给他们带来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所阻碍,甚至是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第二,流行文化容易使青少年养成一种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甚至一些青少年沉溺于无聊的娱乐消遣中,厌恶单调的学习,逃避现实等。最后,流行文化追求新奇,使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近年来,电影中一些黑帮形象被大多数青少年所青睐,许多年轻人模仿这些形象。一些社会恶习受到青少年的欢迎,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犯罪行为。

四、反思与结论

基于流行文化的特点,当代审美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部分。目前,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逐渐被流行文化影响、同化,甚至是扭曲和变形。

美丽不仅是一种形式,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审美应是将知识和教育的功能融为一体,要高度重视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和手段,而不是倾向于唯美主义。

第9篇:流行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众流行文化;当代视觉艺术;全球性;信息

何为大众流行文化?可否解释为:是以社会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是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而催生的新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形式,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流行文化即消费文化,以大众消费作为流行基础,以商业运行来制造流行事物,以传媒为核心制造产生着流行符号的一个文化概念,它通过传媒语言将个别的思路转换为普遍的层面上来,它把流行当作是一种意义,使流行的过程成为其本质。

它充分尊重市场和商业规则,主动迎合不同受众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取向。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大众流行文化借助于市场规则和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无论是从影视、广告、互联网、娱乐节目等文化产品的消费,还是到各种理念、趣味、形象等非物质文化的流行,大众流行文化产业在带来巨大财富和文化消费满足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它无处不在的威力。

在这个时代中大众流行文化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技术化、媒体化、娱乐化。商业化和消费化是大众流行文化的最大特点。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实物消费品转向情感、梦想和欲望等精神方面的感官消费。作为一种感性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的消费性是建立在大众本能的直接需求上,而大众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则成了大众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风暴,大众流行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表征。大众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系统中一个相对晚出又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文化潮流。流行文化的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发展模式,从制度上与观念上确立了社会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开创了文化回归大众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席卷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形成有目共睹的特殊文化景观。

以视觉为主因的现代文化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传播技术的直接产物和新兴的主导的文化艺术样式。其特点在于精确无误地对世界进行影像记录或是惟妙惟肖地创造一个影像世界,无论是忠实记录或是重新创造,大众流行文化都在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制造一个日常生活形象的完美世界。

大众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必然遵守商业原则,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创作者的物化。艺术创作者在进行文化的生产时,不得不将文化当作普通的商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创作。于是,生产代替了创造,摹仿与复制代替了想象与灵感。保罗・瓦莱利说:“伟大的革新将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欣赏、审美、传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消费和占有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的性质特征以及原作界定的认识。

那何为当代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人类精英文化内涵和视觉艺术的自然结合所产生并为历史所传承的视觉呈现形式,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是意识形态的历史沉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大众性、综合性、互动性都是当代视觉艺术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指本质上是以视觉目的为创作重点的作品,例如绘画、摄影、版画和电影。而牵涉到三维立体空间物件的作品,例如雕塑和建筑则称为造型艺术。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会包含视觉艺术的成份,因此在定义上并不是非常严格。

现如今的社会,由于物质的极其丰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读图的年代。图像在信息记录与传播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地增大,例如,从文字记录到图像传真,从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从无声影像到声画合成,从平面记录到三维动画呈现等各式各样的媒介。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像记录和传播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大,视觉符号在不知不觉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快速的传递到我们的面前,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和各种各样可以接触到艺术的平台的出现,让曾经与我们有一段距离的艺术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通过网络就可以浏览世界各大艺术博物馆,不像以往,除非很特意的了解和接触,才能走进艺术。而如今,标志、广告、卡通影像以及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用品纷纷涌入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行走在大街上,还是打开家中的电视机,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艺术方面的信息。艺术已经大众化,平民化,商业化。手边的绝大部省商品或者图片都经过了艺术的雕琢。

大众流行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潜在地影响着人们各种观念的构建,进而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

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架上绘画、影视作品、街头广告或者时尚海报等东西,都是大众流行文化展示的平台。它们以一种最为快捷、直观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信息。甚至有一些被主流文化所遮蔽了的一些边缘文化也可以不被落下,使大众流行文化变得非常广泛。大众流行文化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

再有,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逐渐地多元化、直观化和模式化。

如今社会出现的媒体化生活和通俗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消解成为潮流。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经典艺术受流行文化影响,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众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也加剧了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当代视觉艺术以个性为特点,无论怎样的表现形式,都是以多元的,甚至光怪陆离地姿态正式进入当代视觉艺术的视野,使我们逐渐弱化了对语言的依赖,让我们的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直观化的图像世界中。而这些图像无不在展示它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因为商业的目的,需要这些图像发挥引领我们消费流行的功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生活正悄悄的被这些商业图片改变着。直接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要求以及我们观念的改变。让我们的思想、心理和文化知识结构等都受到当下视觉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步模式化。

结论:大众流行文化使视觉艺术的传播载体发生巨大地变化,更多地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迅速的流行和发展。

大众流行文化在整体上改变了传统视觉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接受模式和价值体系。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大众流行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大众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另外,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

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在制造作品上有着一样的架构,所以两他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和统一的前提。当代视觉艺术与大众传媒统一的发展,不仅构成了流行文化的主要景观,而且实际上是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当代视觉艺术的流行化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是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比拟的。流行视觉艺术成为流行文化的主导形式,有商业动机的驱动,而且充分表现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商品经济属性。

大众流行文化时代的当代视觉艺术艺术,在表现对象不断地大众化、平民化和商业化。表现形式上多元化、直观化。并且带来了更为新鲜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马梦雅.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唐骅.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3).

[3]刘军辉.论流行文化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影响[J].职业技术,2007(06).

[4]梁玉玲,王稼钧.当代流行艺术与文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