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的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骨干;培训;对策
一、当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存在的问题
1.培训课程内容无法跟上教育发展步伐,没有针对受训教师背景而开展
当前教育改革需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也要求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应从提高骨干教师专业素养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长期和短期培训规划。培训指导老师虽然学术理论学术理论水平高、知识面宽、信息量大,但缺乏实际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经验,加上受训的时间短,难以面面俱到。而受训的老师,普遍是中小美术教育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已经对本学科的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授课专家所授理论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受训老师就会感到厌烦,如此形成的循环,必然导致骨干教师培训流于形式。
2.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者和受训者缺乏交流互动,学习型组织氛围不浓
骨干教师校外集中培训几乎以课堂讲座形式完成,可以在短时间对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受训,组织形式也简单方便。然而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已具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他们希望获得提升的培训形式不止是讲座形式的示范和指导。但当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形式仍以专题性讲座为主要手段。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和观摩考察所占的比例仍很小,这种专家讲授,教师在台下揣摩的模式,专家的幻灯片看似是最新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但实际上是一种单向式的灌输,因为讲课者的线索是以自己的授课思维展开的,无暇顾及听课者的接受和参与程度,对骨干教师已有的经验、创造性和行动能力关注不够,受训教师没有真正融入培训活动。
3.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优秀一线美术教师较少
培训教师往往根据培训目标来选定培训内容并开展培训。在培训中,他们直接与骨干教师面对面交流,是骨干教师接触时间最长的人。然而,在当前开展的骨干教师培训中,师资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家和学科专家两种类型,骨干教师培训由相关的培训院校承担,作为培训院校的教师理论家和学科专家自然成了师资主力,从而忽略了优秀一线教师的参与。而优秀一线美术教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实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要比教育理论家和学科专家更了解骨干教师需要什么。
4.培训前缺乏课程需求调查,培训计划缺乏需求调研
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应该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循环性活动。而教育体制的行政化导致,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成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形象工程,培训由教育局联系高校专家,同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分配到各学校,由各校再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计划的制定,考虑宏观层面的内容显然最多,单方面以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来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而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因素。
二、针对当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在培训内容方面
(1)应针对受训教师背景而开展,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调研
高质量的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应该建立在有效的训前分析基础之上。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的反馈机制应当及时迅速。培训的实施部门要把培训过程和培训后的状态信息动态地反馈给培训主管部门、培训管理决策者。反馈要保证骨干教师到施训者的信息网络机制通畅,可采取座谈方式或者问卷调查形式。同时也保证训后的骨干任职教师学校到骨干教师培训管理机构的反馈网络通畅,培训管理机构收集反馈信息后,即可对培训目标、培训计划作出适当调整,形成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的良性循环。
(2)注重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做好美术学科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补充和提高
新时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是教育行为开展的先导,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引领培训者开拓思维、率先示范,吸引骨干教师好学上进、反思研究、努力提升,从而获得更实效的培训结果。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不同于一般的学历补偿教育或更新性的专题教师培训,作为一种发展性的教师培训,在解决骨干教师更新旧的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骨干教师形成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惯性思维,使他们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
(3)关注受训教师心理素质内容板块,侧重受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受训骨干教师的发展应该包括他们的身心成熟,作为骨干教师不仅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中坚,还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抗压大员”。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心理素质在培训中往往成为最为弱化的一项,这与骨干教师培训效果的其他能力提高形成了反差。所以,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应当注重骨干教师的心理素养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学院应当在课程规划中渗入心理素质提高培训项目,使受训骨干教师发展全面有效。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方面的内容
当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应着眼于优化和提升骨干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能力这一宏观取向。并以这一取向作为培训精神,精选充分反映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并结合教育实践,展开学以致用的培训。
2.在培训方式方面
(1)运用多样化教学形式,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增强培训效果
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形式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当前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仍以专题讲授为主。因此,在骨干教师培训形式选择上,要改变传统的“师本位”单向讲授形式,转向师生交流互动,强调以受训教师自主学习和研修为主。开设讲座往往是骨干教师集中培训的最高效形式,但开设讲座的内容往往由专家自定,为了保证专题讲座不流于形式,培训专家应预先调研,深入一线,精心编选菜单,让受训教师有更大选择余地,促进培训效果提升。同时,实行动态的观摩考察是培训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方式之一,动态的观摩考察包括到相关名校、美术学科示范学校进行考察,受训教师在教学情境中理解新课程理念,感悟教材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并自我反思,找出一条适合自己教学施展的路径。通过专题菜单获得理论提升,动态观摩考察获得感性体验,两者相结合可使培训效果相得益彰。
(2)因材施教,根据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的成长特点,采取相应的培训策略
发展期的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在学校具有骨干地位,对他们的培训要突出重点:促进骨干教师形成开放性、动态发展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敢于进行教育改革的教育理论提升;促进骨干教师形成教育实践反思习惯,学会自我经验上升理论,并丰富发展。
3.在培训师资方面
(1)提高施训者的素质
培训者在制订培训课程目标,选定培训内容和确定培训方式方面都是全程负责或者参与的。在培训中,他们有的是实施者,直接面对受训教师,是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
(2)增加优秀一线美术教师师资
优秀一线美术教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实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要比教育理论家和学科专家更了解骨干教师需要什么,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优秀一线美术教师的带头作用,以一引群,发挥他们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
4.在培训时间方面
(1)适当延长技能培训时间
美术知识与技能(包括美术学科发展现状、美学理论、美术史知识和构图知识、色彩知识)方面的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讲座型的时间安排只能是蜻蜓点水,无法满足培训内容的开展,也达不到实际的培训效果。
(2)根据受训教师工作安排,协调培训时间
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有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往往是在某一阶段工作繁多,某一阶段工作空闲,因此,要充分考虑受训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群体的假期和工作安排,做好沟通,协调好培训时间。
参考文献:
朝鲜族是我国一个勤劳而又追求艺术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开展朝鲜族居民美术培训是扩大就业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由于成人美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就决定了美术培训方法的复杂性和教师运用培训方法的灵活性。
一、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
培训教师在注重教的方法的同时,还应着重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掌握如下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寻找疑难。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课前翻阅美术资料的学习习惯,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带着疑难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就可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2.专心听讲,勤思善问。听课是接受美术技能的重要环节,多思考才能为后面的练习做好准备。
3.多看多练,分析比较。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多看多练、分析比较,才能形成、巩固、完善所学的美术技能。
4.学会学习,形成能力。在学习中要以理解为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注重学员自学美术能力的培养。成人学员美术自学能力的发展是非稳定状态的,他们对教师的指导、亲朋好友的鼓励有很大的依赖性,其自学方式主要是模仿。美术自学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美术自学能力才会上升为稳定状态的阶段,学生自学的自觉性由弱变强,其自学方式主要是理解和习惯。上述两个阶段绝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与渗透,呈螺旋上升发展。
成人学员进行美术自学的基本要素或条件主要是:
1.积累一定的艺术学识。如对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美术的风格与流派等问题有所了解或具备一定的常识。它是构成美术自学能力的基础条件。
2.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自学时,新技能知识的获得要凭借已有的旧技能知识和相关审美经验。这是构成美术自学能力的重要条件。
3.具有一定的审美品质。美术自学活动中审美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及创造力等审美智力品质会直接影响到美术自学的效果。
4.有较好的审美非智力因素。这是指要有一定审美的兴趣、情感、个性等。有兴趣,才能保持美术自学积极稳定的态度;有个性,才能通过自学活动反映出自身的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并集中地体现出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
二、美术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美术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依据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采用现代媒体教学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美术教学中的现代教学媒体大致上可分成3类。
1.电光类:教师用以展示静态图片为主的教学设备。它包括幻灯机、投影仪等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它可根据教学要求将造型要素的局部放大观察,而不受时间限制;教学软件制作也较为简便。
2.影视类:教师用以展示动态图像为主的教学设备。有效地将教学内容情景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欣赏。
3.计算机类:学生借以独立学习为主的教学设备。供师生随时教与学。学生也可按自身学习状况利用机器反复学习。
现代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把欣赏、绘画、艺术设计课业中所涉及的内容,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知物象或艺术品中丰富的形、色、材、质及其造型、变化等。它能将抽象的信息、事物的符号、理论概念等形象化,使教学直观、明白、易懂,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技能知识。如三原色的关系可用幻灯片的叠加来直接直观说明。现代教学媒体在美术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能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由于它能作用于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各个环节,非常适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能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并通过提高眼、耳、鼻、身等这些感官的感受,将美术技能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大脑中枢,达到离效学习的目的。
三是能扩大美术教学规模。以个别教学的方式或班级授课的方式传授技能知识,信息的增值有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增值率可以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
美术教学在方法与手段上,不仅日趋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而且正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术教学媒体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建斌,高荣耀,张会敏.农民教育理论
与实践探索. 北京: 中国农民出版社,
2005.9.
[2]薛立军, 张立珊. 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
实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
[3]陈敬良,魏景赋,李琴.创新与创业教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
[4]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 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摘要:笔者针对山区小学美术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山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对山区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山区 小学美术教育
一个学生要想成为祖国的栋梁,美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将“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作为一项战略主题被写入《纲要》中。同时《纲要》要求教育部门和教师要更新人才观念,以“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今后教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1]。
1山区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主观认识不足。
1.1.1 思想误区严重影响山区美术教育的发展。
由于升学的压力和基于现实的功利性选择,美术教育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学生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少人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虽然有一些学校的课表上做了明确安排,但一个学期下来也上不了几节美术课。原因是美术课时不时地遭到语数外教师的抢占。兼职教师或者缺乏相应的美术础知识和技能,或者对美术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是喜欢发挥专长把美术课上成主课。
1.1.2 家长的误导。
小孩子从刚会拿笔到幼儿园期间,大都喜欢画画,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随心所欲画出让家长感到惊奇的“美术作品”,家长为此自豪不已,逢人便夸。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特长,会让孩子参加各种美术辅导班。但到了小学,家长们把文化课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志,学画画成了不务正业的表现。有的学生业余时间学美术必将遭到周围人的鄙视,认为只有文化课不行的学生才会学美术。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对美术丧失了兴趣。家庭教育遏制了孩子画画的欲望,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1.2 客观条件限制。
1.2.1 美术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差。
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投入不够,甚至是没有投入,这给美术课中的欣赏、手工等教学内容的课堂增加了难度。由于对美术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各方面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教师上课“放羊”,学生上课做其他练习,不带课本和工具。家长不给学生买应有的绘画具等现象使美术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难以达成最基本的课堂教学要求。对于现代美术教育所需要的各种辅助教学学员设备、设施的缺乏更使美术课堂教学缺乏生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1.2.2 美术教师的素质偏低。
专职美术教师不足极大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很长的时间里,山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更没有美术专业教师,而目前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老师年龄偏大、美术基础仅限于个人爱好,根本谈不上美术素养。专业教师缺乏成为山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大碍。他们肤浅的美术知识,陈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山区美术教育的发展,所以山区美术教育中就出现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状况。没有发展的、变革的目光,美术教育就依然停留于原地,就缺乏培养有审美情趣人才的活力。从根本上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样板化”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 山区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1 实行分层次有效培训,提高现有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为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培训班开设前将进行一次小学美术教师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及要求见附页。)根据测试成绩将参训教师分为不同层次,包括:美术基础较差的兼职美术教师、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兼职美术教师、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青年教师、美术素养较高的美术骨干教师四大类。其培训方式采取灵活实效的方式进行,采取的主要方式有(1)授课教师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价、综合.探索这四个领域把1―12册的内容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讲清楚这个领域知识的注意事项,让学员进行练习。一个领域学完后,让学员观看这个领域的优质课,观摩课,做进一步深入了解。有条件时让他们自己讲授一下老师做指导。(2)“归零为整”的培训方式:把各种培训任务和培训内容通过综合与整合处理,把“零散”的培训内容“归整”到一个具体的教学事例或活动中来,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与培训之间的结合点。(3)“化整为零”的培训方式:针对小学美术兼职教师难以参加集中培训的实际困难,把培训内容放到学校、乡镇等小区域内去进行学习,如“送教下乡”的培训方式;或先对小学美术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然后由美术骨干教师负责在镇(乡)级培训和校本培训中对兼职教师开展培训与辅导的一种分级进行培训[2]。
2.2 加强师德教育,杜绝有偿家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现代社会对全面人才的追求,艺术类课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因此美术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的现象也屡禁不止,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执教能力。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有偿家教上,势必造成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应付现象的产生,从而直接影响了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2.3 开展多种竞赛活动,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地位提升。
在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上,我市教育部门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教师培训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在抓好“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的基础上,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对口支援学校或边远薄弱的山区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辅导讲课、送教下乡和指导教师备课等,帮助受援学校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举办假期美术教师培训班、选派骨干教师到院校美术系进修学习、定期组织县市及各乡镇的教学观摩、评课等活动、为美术教师的成材创造条件,尽量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3 结论
总之,积极探求解决山区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是保证山区小学生美术素质得以提高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国家教育公平战略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
一、课外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课外美术培训班中,一些教师为了得到社会和家长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肯定,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有的甚至改变了学生对作品创作的初衷。在一个课外美术培训班中,出现了每个学生的作画风格相同,学生与教师的作画风格相同的现象,学生随着教师的不同变换着自己的作画风格。在课外美术班中,有的是以升学为目的开办的课外美术培训班。这些课外美术培训班的教师大多数是在校的美术专业的本科生 (以一、二、三年级为主),利用课余时间在培训班中兼职。首先,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没有教学经验,也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其次,由于他们是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在教学中,他们虽然年轻拥有激情和亲和力,但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好的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理念,激情和亲和力是远远不够的。
现代课外美术教育是“技术教育”还是“艺术教育”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现在的课外美术教育是在走极端,追求出新,不注重传统技法和知识的传授,一味以追求快速出效果。部分教师和家长陷入一种误区,过于重视模仿和强调技能、技巧的练习,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品。在课外美术培训班中,美术教师采用古老的教学模式———临摹。学生则顺从或逆反地被动接受着美术技法,从而出现了模仿的“像”的“天才”学生和麻木的教学者。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违背了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以至于有部分家长认为:课外美术教育只是训练学生画画的技能的地方。但事实证明,现在很多的课外美术教育场所都是没有经过专业的筛选和验证的。
二、对课外美术教育体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课外美术教学中,有的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就不够;有的教师是刚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他们画画很棒,但缺乏循序渐进的教学能力,不知如何把较难的东西用浅显的话讲出来;而有的教师则来自某中小学,只不过把课内的东西搬到了课外等等。在课外美术教育中,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把孩子托付给一个好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自主、多样、灵活地开展常规教学,正确处理课外美术教学和课堂美术教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外美术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美术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来安排与设计,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发展他们的美术特长和审美能力。运用绘画、工艺、雕塑等多种表现技巧,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热爱生活,提高美的鉴赏力和表现力,激发和保护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活跃、有亲和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孩子们体验到美术课的愉悦和情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欣赏、体验、绘画、创作等途径,启发、认识、产生灵感,锻炼学生的耐力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寓教于乐。通过美术教育来发掘潜力、完善人格、体验别样的成功、别样的乐趣,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2.教学成果的定位
现行的课外美术教育以比赛获奖检验成果,这就出现了很多不乏商业性较浓的比赛,随之就出现了很多的培训中心单单以学生的获奖证书来证明和展现自己的教学成果。在中小学课外美术班中,大多数学生是 6- 15岁,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极强,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情趣和想象力,大多数作品都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每一幅作品都有作画者的特质。但是,由于各种比赛的出现,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许多的教师、家长为了学生获得“一纸证书”而一味地追求作品的像,少了艺术中的意象,注重技法忽略了学生的创新力。美术教育应该是锻炼心智、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和情感的一种手段,家长和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去感受生活、体验大自然,肯定自己的想象力,养成独立创作的习惯。在美术教学中,最大的收获和成果不在于作品,而是学生的作品有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关键词: 儿童美术教育 现状 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对孩子儿童时期的教育培养,儿童美术教育也就成了现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游于艺”是他重要的教育主张。曾任北大校长的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他“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绘画、文学里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论》中就曾提出:“儿童学习艺术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的感情,不应变为手艺。”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特别是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是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但当前儿童美术班是越来越多,有一些不专业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美术培训班会运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儿童,现在这些不合适的教育使得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受到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许多家长也对孩子学习绘画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教会孩子学会一种技能就是对将来有好处,他们会认为儿童画只是涂鸦,素描才是专业,实际上儿童就应该有儿童特有的教育方式,不是那大人的那些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本文就对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做一些理论探讨。
一、目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认识误区
首先,充分认识到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曾经有这么一个非常幽默的笑话:问:“如果有人想要教育猴子,那么他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答:“只要比猴子懂得更多就行了!”……这个笑话看似荒唐,却从某种角度映射出了传统美术教师教育领域常见的一种褊狭观念,即认为一名师范生只需要具备高于学生的知识储量。譬如说,比学生更能画,比学生画得更好更多,或者比学生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传奇故事等,就足以让它成为美术教师了。这一现象以前普遍存在于各个学校和美术培训班,但这几年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的传入,已有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今家长除了会让孩子报学校的美术特长班之外大多还会送孩子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美术培训班,因此现在美术培训班是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培训班应该怎么选择?家长也很苦恼。美术培训班为了吸引家长注意,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让家长觉得自己的教师具备很高的美术知识储量,会教孩子画素描,带孩子出去比赛、考级之类。除了这些培训班老师选择的教育方式外,临摹、写生是最多的教育方式。殊不知在孩子正需要培养创造力、想象力的时候,这些教育方式就大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美术老师的作用应该是引导,与儿童的心灵对话,遵循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内向的孩子敢于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外向的孩子学会安静下来耐心地去做事。
其次,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误区。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只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现在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文学修养什么都让孩子学,琴棋书画一样不少,就怕落后于“别人家的孩子”,再加上现在有些学校会对美术特长生有优先权,这样一来儿童美术培训班应运而生。对于如何选择美术培训班,就像上面所说家长往往会选择看起来更“专业”的。但是儿童应该多培养感性的能力,像素描这种需要大量理性思考的东西,孩子并不理解益处也并不大。在初中时期学习素描是完全来得及的。对孩子美术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选一位合格的老师就够了的,家长也需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画,“怎么不像啊”“画得真像”之类的评价最好不要出现,更不能说孩子“笨”“蠢”之类的话,并且夺过孩子的笔帮他完成画,这是非常不好的。家长也是需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的,应该说“画得真好”“你真棒”这类鼓励孩子的话。这样除了开发了创造力,还培养了孩子对于画画的兴趣,如果孩子将来从事美术方面等工作,创造力与兴趣是很重要的。
二、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特殊性
儿童本身就是特殊群体。他们处于一个很敏感的特殊阶段,他们渴望长大,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家长送孩子去学习美术也是希望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水平。因此这是当一种兴趣去培养,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才能让孩子更感兴趣,信心更大。我国台湾的郑明进先生在其《怎样了解幼儿的画》中认为,通过儿童画面可以发现儿童的性格。在美术创作中,当儿童准备在画面上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时,他们通常都是在情感激发的前提下进行的,沉醉在自己的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的画面大部分是抽象的,这与成人有意识控制画面色彩形态等不同。刘晓东在《解放儿童》一书写道:“儿童的艺术是童年生命的律动,是儿童内在精神生活生动的外部表达。传统的儿童艺术教育同传统的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一样,儿童是出于消极被动状态的。传统艺术教育以灌输的方式为主,以临摹和写生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幼小儿童的世界是诗的、童话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的客观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就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按着他们世界的规矩来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案。
三、创新儿童美术教育方法
单方面临摹,多像也只是在复制别人的东西。儿童的世界是和成人不同的,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和方式去对待儿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应当打破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以临摹、写生为主要的教育方式,鼓励儿童自由创造,并适当地进行艺术技巧的训练。比如:选择命题绘画的方式。假设今天的题目是“背着房子的蜗牛”,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想用的任何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甚至是手工都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把画挂在黑板上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孩子勇敢发言。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儿童学习儿童画最开始都是画动物和花草,在没有摹本的情况下,靠自我想象有些困难。这时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观察小动物、小花、大树,然后进行自我创作是能很好地培养观察能力的。教学色彩的基本理论——三原色,红、黄、蓝,红色和黄色可以调出橙色,黄色和蓝色可以调出绿色,红色和蓝色可以调出紫色,这些基本的色彩理论孩子应该掌握。看名家画展。有很多人认为儿童不具备欣赏名家画作的能力,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他们不带有复杂的情感,以原始的眼光去看画,会看到我们成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同时这也是当成一种习惯去培养,经常接触艺术品也有利于审美水平的提高。不同性格的儿童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内向的儿童,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帮助其扩大,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交流评价互相的作品;对于外向的儿童,以表扬鼓励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耐心的好习惯。“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总而言之就是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才能。
美术教育能促进儿童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儿童有充分的精神、想象和表现的自由。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美术,更离不开美术带给他们的快乐。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应更加注重孩子情感的培养,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让他们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任何一种方法或模式都不应该死板地套用。为此,儿童美术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为孩子制订最正确的教育方案,家长也应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美术培训班。儿童美术教师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这都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儿童想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主体性品质和创新精神,最终促进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为了孩子升学的附加分,而是适应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的、以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儿童美术教师还需要继续更多地思考如何正确地设计儿童美术教育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成,钟朝芳.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美术教育模式 师徒式 教育现状 美术培训班
美术教育活动古已有之,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感和道德修养。《礼记?礼仪》:“夏侯氏治学在上庠。”《礼记?明堂位》:“序,夏侯氏之序也。”《汉书?儒林传序》:“夏曰校。”这些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礼乐,礼乐是协调社会道德伦理的武器。具体地说“礼乐”是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书就属于美术教育之列。一直到春秋、秦汉时代,礼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都没有改变。孔子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人的情感修养必须从“诗”开始,通过“乐”才能完成。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才能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自觉的人格。“人假如没有美的修养,便缺乏情趣。缺乏情趣的人,其心灵必已到残废的状态。”“美的价值是超实用的,其心理活动是感情的,它不是对人的义务,完全由于自己的心灵主宰,并非环境迫使它要活动,而是自己愿意活动的。因此道德的活动必须有美的活动为之助力,始不至于有虚伪的表现。”
艺术之于道德有如此大的作用,各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看重。唐代以前,艺术创作是统治者装点升平的手段,唐代以后,从元朝一直到清朝的画院,都是为宫廷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机关,谈不上是美术创作机构,其职业的美术传承还是民间的师徒式。艺术创作大多数是艺术家个体意识觉醒的表现,但没有形成良好的美术教育体制。
古代的美术教育是讲究师承关系的,它的起因是师徒式的授课方法。一提到古代教育,我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论语・侍坐》的情景,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就像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一样。孔子和曾点在这里交流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的是他们的美学思想。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我国文化制度的创建时代。秦朝在教育上是采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制度。秦始皇好大喜功,为了宣扬自己的功业,显示王权的威严,建宫殿、筑府衙;铸铜人、修陵墓。这些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其造型的艺术教育也应该很发达。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太学中办起了文学艺术学院――鸿都门学,学生专门学习词赋、小说、尺牍和字画。尽管当时还没有确切的画家的姓名,但他们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绘画技能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知名画家很多,它们的师承很严谨,如:卫协师曹不兴,顾恺之师卫协,陆探微师顾恺之。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因此,“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张旭,字伯高,“他是陆彦远的外甥,彦远传其父柬之笔法,柬之受之于他的舅父虞世南。”《法书要录》也有记载:“蔡邑受之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虞世南传之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张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上述师徒式传承尽管有些不确,但也反映了师徒式教育方式的存在,并且在实践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师徒式的授课方法,导致了师生的思想艺术、艺术见解、审美情趣、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相同或相近,就会产生艺术流派,对艺术的健康发展很有利。吴门派就是如此。王稚登著的《丹青志》称沈周“绘画为当代第一”,也仅有沈周书法被列在“神品志”。文征明是沈周的得意门生,当然属吴门派。“我在齐老师(白石)家跟他学画十年,主要学习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其教学方法注重一个“苦”字,“当代画家黄胄作画很勤奋,听说他一年画了二十多刀宣纸,吴冠中画画,可以做下去连续画十个小时不起来,只吃点干粮,接着又画。”“ 徐悲鸿对我说过:‘我很喜欢荷花,但我不敢画荷花,要画,就得给我二十刀宣纸,把这二十刀宣纸画完了,才可以说会画荷花了。’”这种勤奋的方法,在王羲之池水尽染的例子中,可见一斑。
近两年,随着实用美术的开展,美术院校炙手可热,高考独木桥上挤满了美术类的考生。由于高中缺乏美术高考的教材,大多数美术类的考生都是美术培训班的产品,是美术应试教育的产物。尹小斌认为,“美术应试教育是一种扭曲和异化了的美术教育,它发生在专业取向的美术教育中,是一种把美术专业高考作为唯一教育目的的狭隘而功利的工具教育模式。”这种分析是相当准确的。它确实把创造性、个性化的艺术学习变成了一种知识性和机械性的学习。美术培训班的老师对大多数同学都使用了背诵、默记、套用的程式化的作图方法,来对付形式单一而又内容重复的美术高考,往往会取得很高的成绩。近千万的高考队伍,一旦发生这种需求,其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美术应试辅导班、美术高考冲刺班便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是这种类型的美术工作室。并且培训出来的学生参加考试,屡试不爽,美术教育的虚热状态一发不可收。
美术教育虚热的状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也出现过。林先生(凤眠)有过分析,“第二,艺术教育不发达。中国的艺术教育,如今总不能说没有,国立的、私立的,到处都是。有这么多的艺术学校,宜可以产生许多新的艺术创作者了!但是,结果,一个什么艺术大学的毕业生,往往连张构图都画不成!这也没有别的,艺术教育机构虽然那么大,国立的呢,往往专门安置失意政客之场所;私立学校,却在那里向学生和教员逐什一之利。青年学生,正是好玩的时候,学校即不加督促,乐得逍遥自在,各得其所,艺术如何,管得着吗?”林先生对当时的艺术教育情形的把握得相当准确,他发现了当时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以先生的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经理西湖的杭州艺专,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这种说法本身,也蕴含着个人工作室的意味,但林先生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如此多的专业美术院校和非专业美术院校,只要认真研究,切合实际,我们也能取得这些成绩。
美术应试教育是针对高考的试卷进行的,对高考非常有效。这反映了我们美术招考和招生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及高中的学校美术教育,以美育为中心,强调的是文化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其目的是形成科学的、符合人的素质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而美术高考反而就只考技法,不考美学素养方面的书面知识。当然,美术院校从教学出发,制定了考试办法,对高校教学十分有利,但与高中学生实际相脱节,滋生了一批急功近利的投机者,既坑害了学生,也坑害了美术教育本身。政府主管部门要调整政策,减轻美术高考中素描、色彩等技法的权重,加强美术素养的考察,会把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和美术工作室(培训班)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师徒式的美术工作室是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美术一般采用班级授课制,其前提是整齐划一,特别在中学的美术教育中,采用班级授课制,学生数额很大,以个性、创造性为前提的美术教育会受到诸多限制,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内整合资源、组织教学、而又照顾不同个体。但是作为非针对美术高考应试的美术工作室,他们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目的,让学生以艺术者的眼光来了解世界,解决问题。以生活技能为本代替了以内容为本的课程,采取情境学习的方法,接受多元文化,消除高尚艺术与低等艺术的分界。同时加强技法训练,并且不以应试为目的,只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样的工作室真应该是多多益善。学校美育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开设综合艺术课程,以影响人生的大美育来推动注重技法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场所也应该扩大,拓宽美术教育的途径,把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引向纵深发展。
各大美院的研究室都是培养高级美术人才的地方,他们采用的也近似师徒式教育模式,这是毋容讳言的。部分教授还有思想或技法方面的隐秘性和门派偏见,这无疑加剧了门户之争,繁荣了文艺的百花园,推动了美术这门艺术的健康发展。当今社会,多样性、多元化才是世界的主题,师徒式美术教育模式在现阶段仍然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当代美术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尹少纯,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美术研究[J],197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摘 要:美术在当今呈现繁荣景象,对美术教育认识不断提升。缺陷更显清晰,身处其中的笔者更能体会受教育其中得失。正视市场前景下,美术教育模式的缺失,才能让文化艺术真正的繁荣,有效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育 培养模式 文化缺失 扩招 市场运作
人们物质上的提升也带动了精神的需求,所以美术在这个机遇下备受推崇。当今,对美术的关注多了,美术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从幼儿园到高校都开美术课,各种美术培训火热招生。从不会写字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者都能挥毫泼墨。从街边广场、公园、小区、酒店、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等也都能时时看到名目各异,参差不齐的作品展。作品在近些年层出不穷,细细品滋,不咸不淡,大都少了一种艺术吸引力,那是艺术的魅力――内在文化涵养,也就是作品应具备的艺术思想。造成这一缺陷的根源在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培养模式。
初级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依然没有落实到位。“素质教育的号召”已经是老话了,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开展音、体、美以及实践活动课。但是考试模式下,学校还是把语、数、外视为重点培养,美术等相关科目只看做是学习之余的调节,学习目标不做要求。临近考试,副科就提前取消了。实际上在启蒙阶段教育孩子识图、赏析、联想是最容易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的。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起初教育阶段就开始被忽视。
在中学美术教育学校通常要开设专门的美术课程。为什么美术教育在此阶段一下子得到重视?因为不仅专门的艺术类院校招收美术,全国各综合类院校都设立美术系,扩招的规模很可观。高升学率的诱惑使得中学都在培养特长生。我们再看一下高校高校为什么会快速扩大规模招生,1999年召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其中谈到:加快教育发展“既可以减缓升学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国名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和投资,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还可以减轻就业压力”。文件一发表,高校便大张旗鼓扩招,艺术类高考实行低分制,对文化基础科目要求放松,所以高校不愁招不到学生。
这阶段开设课程不是面向所有学生,而是以后准备冲击艺术类高校的学生。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为了一致目标,抓住捷径进入重点高校,所以中学里美术课堂也很吃香了。课程科目设置单一,仅仅是应对考试开的素描、色彩、设计基础。同城来不及补教学生审美认识,从文化角度去看待艺术。可以说 没有初级美术认识,直接到技法训练,学生也不管喜不喜欢,为了想象中的艺术家梦想囫囵吞枣的吃“硬饭”。这个阶段学生,美其名曰:特长生。为了这个光环,为了升学诱惑,“特长生”肯吃苦,家长肯掏钱。基础造型训练再枯燥,强度再高都能被接受。一些老师教学生说:“不理解没关系,把正面、侧面等各角度头像画法背过了,以不变应万变。”又有“色彩可以概括为了亮部颜色用白+X”等等。在不懂审美规律不知光影关系时,老师绞尽脑汁为学生总结出各种万能模板与公式。从学习目的和开设课程,我们不难看出这既然不是对初级美育的有效补充,这种保证升学率的有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审美认识造成一定误区。
有幸金榜题名,接受高等美术教育,常常被认为是步入了艺术殿堂。彼时“特长生”,此时真正成为一名“艺术生”,头顶光环更显荣光。可是,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有“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此模式转为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一方面早期美术教育文化缺失,另一方面考入高等艺术类学府的学生很多并非个人爱好,对解压后的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高校没有仔细考核课程设置和师资去应对扩招后局势,更有甚者综合类高校纷纷成立美术院系却没有自己课程安排,借用美院模式,聘用外校教师上课,没有经验,不切实际的拿学生做实验,慢慢改良。我们拿中国画教学为例,很少有高校将画史、画论以及古诗文作为这一专业重要课程设置,相反地,更突出政治、英语、计算机的要求,这是必修课。专业课侧重造型、技法训练,没有展开对历史经典作品的深入研讨学习。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仍旧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研究的习惯,写字、画画是为了交作业,拿学位。
尽管应试安排,课程设置有太多不如意,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造型,技法都有了较大提高,适时展开创作。在其中始终没有重视培养美术教育的文化修养。
学校正规教育中美育的文化境遇尚沦为如此,培训机构更难做要求。生活越富足,攀富心理越严重,培训大都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大学生或在校教师创办的,盈利为目的是不用辩解的,说是艺术启蒙,文化传媒,是为了扩大招生,短期培训又怎能对美术有完整的长远的认识?
最后谈谈艺术交流,这是促进艺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国美展的带动下,各省市地区经常组织艺术考察创作展览,有能力办个展的也大有人在。学校已经培训机构也都把艺术交流展览作为美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开展。因此,接连不断一批批作品面世,“高”“大”“奇”常常是能赢得奖章备受推崇的。这些所谓“精品力作”形式夸张,技法独特,现代装饰感强给人感官以及极大刺激。艺术品如同街边美女,社会开放了美女越来越多,打造美女的手段也多了。她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美,炫耀更多的曲线。在这炫目的街景里,自由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得以痛快伸张。只为迎合市场,此时请思考一下何为“美”?
画者无心,观者无意,没有深刻感悟生活,审视自然,把握艺术创作规律,不去品读,没有思想摩擦与共鸣,那艺术交流意义何在?更难作为教育一种方式。
艺术史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教育模式小美术教育却没有被提升到重视文化的角度去对待,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时文化传承,美术创作是文化延续与创新。如此以来,美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是具有文化修养,思想内涵的艺术家,与工匠无异。美术教育的价值不就大打折扣了吗?
参考文献:
1.金丹元.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6.2。
【论文摘要】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应从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重视、解决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颁布,使长期被冷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目前仍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努力,方可达成。
(一)加强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
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的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领导对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使其明确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端正艺术教育思想,摆正艺术教育位置,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科学育人观,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艺术教育事业,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使美术课真正成为一门不可取代的必修课。再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改革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学科间的主、副之分,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尽早制定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引导和促使学校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二)加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是保障学校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现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切实重视,把美术教育与主科等同对待,逐年增加对美术学科的经费投入,从实际行动上消除主、副学科差异,并根据《新课程》要求,按普九标准配齐美术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设备,改变以往教师仅以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的落后状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办学条件,使美术教学活动在农村中小学得以顺利开展。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对各学校器材配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落实。而对于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的,一时难以按标准要求配齐各种教学设备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来说,也应根据自身条件,想办法改变过去那种一穷二白的现象,逐步提高美术教育设施,因地制宜地创造相对较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教学保障。当然,由于各地区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上的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很大,要想在一夕之间让所有学校都改善办学条件,配齐学科所需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就此无所作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力量薄弱问题,首先,各级部「1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吸收毕业于各高校的、受过专业培训的美术专业人才来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对于那些暂时无力引进人才的学校,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培养一些在职的、有美术专长的非专业教师兼任美术教学工作,以弥补美术教师匾乏现状,保证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升师资水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师资情况,有计划地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加强农村中小学间的校际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以加快美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美术师资力量。再次,美术教师也应从自身做起,加强自修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以更好的适应其教学工作。
(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美术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