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留守儿童一个早已熟悉的名词,他们的存在早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双方年迈的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而老人只能对孩子进行日常基本生活照顾,隔代的监管和隔代的教育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老人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这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孩子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的身影,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逐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当这些留守孩子看到其他同伴在自己父母面前撒娇、逛公园时,他们便表现为内心封闭、孤独、冲动易怒等身心不健康状态,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作为老师应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换信任
教师应主动家访,作好临时监护人的工作,学习别人教育留守儿童的先进教学经念,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还可以设立隔代家长学校,请教育有成效的监护人做经念交流,大家共同探讨教育子女的有效途径,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孩子的负面影响。同时老师对留守学生首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能感受有被重视和被关怀感。这样既淡化了孩子对父母们的想念又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让他们体会学校班级不仅是第二个家,也是一个最快乐的乐园。
比如,上学期刚开学我叫学生做个自我介绍,有一位女生不论同学和老师怎么鼓励她都不愿意站起来介绍自己,一直沉默寡言。课后我就把她请到我的休息室让她坐下来而我则蹲下身子没直接喊她的名字而是叫了一声“小乖乖”长得好漂亮哦,你今天梳的辫子就像新疆的小姑娘。她对我腼腆的一笑说:“我妈妈在家的时候会给我扎好多个小辫子,现在我妈妈到很远的地方打工去了,等妈妈回来了我又要扎好多个小辫子。”我这才知道原来她是个留守孩子,我灵机一动对她说:“我也很会梳小辫子。”她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于是我找了一面镜子让她对着镜子我开始给她轻轻地梳起了辫子,她看着镜子里我给她梳好的小辫子说:“你梳的辫子和我妈妈梳的一模一样。”我说:“你能把镜子里的小美女画给我看吗?”她说:“能。”我在旁边陪着她画镜子里的自己,等她画好了我说:“你画的好美。把你的画带到班上的同学一起分享好吗?”第二天上课之前我就把这幅画拿出来请大家欣赏,看到这么美的画大家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不知道是谁的作品,我说:“咋们请这幅画的主人自己告诉大家吧。”她立刻站起来告诉大家:“是我的画,我的名字叫黄霞,画的我自己。”同学们立刻鼓掌欢呼了起来。从此以后黄霞在班里变得不在沉默寡言,而且还经常帮助别的同学。
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用爱心换来了孩子对我的信任。
二、关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留守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我班的刘杰铭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经常会有人来告状:“刘杰铭用水把我书包弄湿了。” “游戏时刘杰铭打我还吐口水。”“刘杰铭把我的文具盒扔了。”“刘杰铭把盆花打碎了。”对于他的错误,批评总是无济于事,他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我用了许多方法,他还是那么淘气。有一天中午就餐的时候,我发现他碗里的饭菜还没有吃完,刘杰铭就冲到台上去抢着添菜了。我一看火冒三丈,太可恶了,太自私了。可仔细一想对这样的孩子批评是不管用的,于是我抑制住心中的怒火,我若无其事的把他叫到跟前说:“刘杰铭,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他惊奇的看着我,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又说了一遍:“我想交给你一个任务,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他点点头。我说:“你看,饭桌下洒了好几团饭,容易踩滑,你能不能先把那饭扫了再去添饭呢?”他答应了,马上就拿来了扫帚,把饭桌下的饭团饭粒清扫了。做完以后我马上对他进行了表扬。他很不好意思,但是又很兴奋。以后接连一个星期我都有意识的叫他做这个。后来我就发现他不用我叫就能主动去做了。我又及时找他谈心,给他讲:“现在你父母在外打拼离家这么远照顾不了你,只有安心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你的父母报喜,让他们为你高兴、骄傲。等他们钱挣多了就能够早点回家了。在集体面前也表扬了他,在墙上的朋友树上奖励了他一颗小五星。刘杰铭现在很少主动出手打架,很多时候还争着替我打扫卫生,帮我搬凳子,拿水杯。难道这不是进步吗?
三、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学习进步,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当一个人拥有自信心时同时就具有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面对压力毫不怯懦、面对失败毫不气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由于父母长年累月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和家庭的温暖,这样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自卑感、胆小、懦弱,甚至自控能力非常差。我们作为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加倍关注和关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克服自卑感,形成良好的的自我意识。一方面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肯定自己。另一方面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安然处之,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认同整合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 调节效应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测量同时具有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是唯一静态的,他们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同身份,因此流动儿童如何组织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流动儿童由于经历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同身份角色——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接触和内化了两种认同身份,每种身份对应着文化意义系统,从而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指导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一部分流动儿童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受到诸多限制,自己也无法完全抛弃农村身份。因此,对于处于城市学习中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不同身份认同的整合情况,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个体层面的影响是心理健康,不同的身份认同如果不能统合为一个整合的认同,那么就可能引发认同困难,影响心理健康发展。认同整合促进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能够解决认同身份的混淆,在面对社会融合压力下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主流文化国家中的移民、旅居者、留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限。第二,以往研究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即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心理健康通常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或称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标由自尊、生活满意度、主观快乐指数以及反向计分的心理问题等四个变量构成。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同时面临两种文化的直接挑战,具体包括如何获取城市身份认同,处理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如何与城市群体的人们交往,克服语言障碍、歧视等困难。如果流动儿童无法成功处理潜在的认同失调,即无法发展出一个合理的认同整合水平,进而无法在多文化情境之中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心理发展的困难。如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低下,影响了他们掌控这些富有挑战情境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困难的堆积。可见,自我效能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保护性因素,认同整合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认同和谐的水平越高,认同距离的感受越低,将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假设1是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假设2是自我效能促进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
2 研究与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整班施测的方式,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特征,北京、济南、威海分别代表一线、三线和三线城市。被试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教学班里,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有效被试的年龄分布是9~19岁,平均年龄是13.10±2.0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
包括8个项目,分为认同和谐、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认同距离的4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a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分数越高,意味着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认同和谐水平越高,认同距离越小。
2.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Scale,GSES)
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78。
2.2.3 UCLA孤独量表(UCIA loneliness Scale,ULS)
包括8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得分越高,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a系数为0.75。
2.2.4 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Scale,SES)
包括10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0。
2.2.5 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IS)
包括5个项目,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69。
2.2.6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与焦虑分量表
本研究选择抑郁与焦虑分量表,分别包括3个项目测量抑郁(感到苦闷、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焦虑(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一阵阵恐惧或惊恐)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分别为0.72和0.78。
2.2.7 主观幸福感量表(Subi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测量个体对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水平。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1。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步,计算心理健康的水平。其分数通过计算自尊、生活满意感、幸福感、抑郁(反向),焦虑(反向),孤独感(反向)的标准分的平均分而获得,即Z=(Z自尊+Z生活满意+Z幸福感+Z抑郁+Z焦虑+Z孤独感)/6。Z值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经过对这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的碎石图也预示着一因素的结构,特征值是10.34,解释了所有变异的46.46%。心理健康综合分数的α系数是0.85。第二步,计算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矩阵后,使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主要变最均转化成z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问卷采用了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导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将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等变量全部放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2.25%,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特征根分别为3.10、2.26、1.61,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率特别大”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足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2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主要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p
3.3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性别、学校类型、城市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见表2)。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得分为0.014±0.689,高于Z标准分的平均数0。在性别上,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p>0.05);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ZMD=0.292,p
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分成三类,将高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1,即高SES组;将低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3,即低SES组;将中间部分赋值为2,即中SES组。结果显示SES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明显(p
3.4 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在控制学段、城市类型、学校类型、SES的影响之后,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详见表3。结果发现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β=0.32,p
3.5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
由表3的第三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p
为了进一步解释认同整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回归分析(simple sloperegression analysis)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首先将被试以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其分为高自我效能感组(高分组,M>3。29)、低自我效能感组(低分组,M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对于认同整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3)在高自我效能感组与低自我效能感组分别是0.16(t=3.01,df=127,p0.05,η2=0.16)。然后,以认同整合得分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划分出高认同整合组和低认同整合组,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数,将其代入前述的回归方程,得到在自我效能高分组和低分组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数,如图1所示。
可见,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在认同整合水平提升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上升的倾向;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了轻微的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再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公立学校里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事实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不同:群体比较的参照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心理健康的界定(表现为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流动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在打工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哪一个更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已有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研究者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居多,而较少关注其积极心理,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偏差;二是心理测量工作多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测量心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因此,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心理健康的正负两个方面的表现,从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自尊的积极角度以及抑郁、焦虑、孤独的消极角度,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的消除与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增加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真正提升。
4.2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了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地同时存取多个认同及其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更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结果(social outcomes)。不过,早期的西方研究认为,由于双语言和双文化的情境是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从而导致了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甚至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双语言和双文化对于主观幸福具有促进作用,并不会导致认同冲突和语言混淆。事实上,一项以13个国家7000多名经历文化适应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客观的文化差异与适应的相关不明显。因此,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个体因素,我们将其聚焦为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策略及程度——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具有双认同的意识,即他们对于农村和城市都表示认同,这种积极认同可以减少心理适应压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两种认同被知觉为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交叉,甚至存在混淆,这种消极认同无法减少心理适应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4.3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双身份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会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自我认同感低的流动儿童恰恰相反。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变量在认同整合结果效应里的作用,首次发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明显,丰富了认同整合的研究内容,将会推动后继的相关研究。
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预测了心理健康。Bandura认为这个影响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而发展。那些认定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或者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2个或更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文化期望时,会有更大的风险导致负性的心理结果。这与如下事实一致:个体感觉他们的双文化认同角色之间是冲突和有距离的,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比那些认同角色之问和谐相处的人更加糟糕。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变量,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4.4 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本研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作为人的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具有其特殊具体性,因此发展一个双认同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导致他们有更大的负性心理健康的风险,而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心态平静的人格品质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
再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某个固定班级的一员,班级功能明显。在班级情境中,集体效能代表了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总体看法,依据目标达成的可能性,班级会对成员提出不同的行为预期,而在班级内部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班级效能是否在组织水平上影响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最后,面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从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方向,帮助流动儿童提升认同整合水平,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而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或措施要根据认同整合的水平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 结论
(1)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学校类型、性别、城市类型、SES、学段的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男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三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SES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和高中。
(2)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一、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现如今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这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家庭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从家庭结构方面讲。
其一,独生子女家庭,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孩子缺少兄弟姐妹,在家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形成任性、孤独、不合群等不良个性,故也容易养成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个性品质。
其二,单亲家庭,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单亲家庭中以离异家庭为最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通常表现的孤僻、愤怒、自卑、缺乏安全感,身处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会觉得与父母有距离,逐渐出现不愿意与他人说话,疏远周围的亲友的行为。
应为儿童在家庭中创造一个和睦的心理气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平等待人,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体谅让孩子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培养孩子在学习或社会生活中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2.从家庭经济状况方面讲。现代家长尤其是城市家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子女的物质达到了有求必应的状况。有些收入较高的家庭,出入上下学都用车子接送孩子,从小为孩子买名牌衣服、玩具等,至使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懂得攀比。虽然想给孩子最好的是人之常情,但如何让孩子树立良好的金钱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工作繁忙,从小无法好好的照顾孩子,一味的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而为了弥补往往是给孩子更多的零用钱,只要孩子开口无论多贵都买,这样就容易养成了孩子炫耀、奢侈、花钱如流水的习惯。
3.从家庭教育方面讲。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国际夏令营活动由许多国家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中国的孩子进入夏令营,父母在所带的背包中装满了零食,而背包都是由父母拿着,吃完的零食袋都帮孩子处理;而西方的父母在孩子背包中装着移动帐篷、野营工具等,且一路上沉重的背包都由孩子自己背,只陪在孩子身边鼓励,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父母对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同。
目前中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①过分溺爱,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养成孩子无法独立、依赖性强。②过分干涉型,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用所谓的“我是为你好”的心态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认识和意志活动,使孩子缺乏认识错误、独立思考的能力。③严厉型,这种一般很少但真实存在,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等,如孩子不从就动手打,这种行为使孩子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容易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
西方国家的父母通常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以家庭劳动或打工等方式得到零用钱,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如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也不严厉的指责,而是设法让孩子自己认识、改正错误。
三、幼儿期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
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各阶层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不仅仅只局限于幼儿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其身心潜能。
1.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珍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不少人往往把溺爱与珍爱混淆起来,把孩子摆在至高无尚的位置上,以孩子为核心,娇生惯养、诸事依从。容易形成孩子自我中心、任性、自私、缺乏独立性、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将来一旦失去家人的保护,就会变得胆小畏缩、人际关系紧张,再加上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低,势必要在心理上造成更大更多的挫折。
2.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和谐而又温暖的气氛,是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对形成他终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义。相反,有的家庭不和睦,争吵不休,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有人研究证明,这样的孩子易患口吃、夜尿症和胃病等。至于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更坏,因为丧父母的孩子常受人同情,而离婚者的子女受人歧视,更有害于心理健康。
3.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孩子小、知识经验少、能力不强,许多是非不清,因而出现过失和犯错误都是不奇怪的。对于孩子的过失和错误要心平气和,教育要耐心仔细,尤其要讲道理,不要让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打骂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批评和教育,甚至形成不良的品德和人格。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口径要一致。以免使孩子无所适从,不愿接受教育。
四、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儿童期是一个人性格、个性、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的儿童往往身心发育的更加良好,也更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1.情绪积极稳定。保持持续的快乐与积极的心境,是第一个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这样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多会受到父母和邻居的表扬与称赞,而积极的情绪又得以强化,使孩子进入良性循环。儿童也有喜、怒、哀、乐,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短时的消极情绪,但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分,太频繁,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反复出现,就难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了。
2.智力正常。将智力纳入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智商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关。智力正常的孩子具有独立的、独创的、机敏的、充满活力的人格特征,能够快速适应周围环境。而智力低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常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与学习,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各种儿童心理问题,需要特殊的教育和护理。
3.性格。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第三个方面,是考察孩子的性格和自我意识。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的表现,而自我意识在性格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儿童性格相对稳定,开朗、热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识上,开始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自尊心在发展,寻求独立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性格发展不良,表现出胆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
4.与人交往能力。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还体现在与孩子社交范围相称的人际交往和谐。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们与父母、教师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5.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后一个方面,是考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意志和行为的健全和协调。
心理健康的儿童3岁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现,能初步借助言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出现独立行动的愿望。3岁后,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得以发展,但总的说来,发展有限。然而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
五、家园配合创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幼儿园单方面实施是不够的,有效的操作主要还需依靠家庭,因为家庭才是幼儿的来源与归属。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实发挥幼儿园的“主导”和家庭的“主体”这两方面的积极性。
1.家长必须注意交流但更要重视倾听。注意交流、更重倾听不但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码策略,而且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原则之一。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主要是老师说,孩子说的机会相对较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家长是孩子倾诉的首选对象,应该注意把说话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比较内向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由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即使在餐桌上的轻松话题,只要有人倾听、欣赏性地倾听,那都会让孩子深感家的温馨,这对其言语能力的锻炼乃至健康人格的发展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2.家庭教育应宽容与约束有机结合。宽与严的优劣比较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当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过宽就是过严,极端化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家长应该很好地理解宽严的对立统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平等对待和宽容孩子的同时,又要给予必需的限制。事实证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过分宽容容易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容易导致寡爱。失度是失败的根源。家长要领会幼儿园所倡导的表扬为主原则,在可控的条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励,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应尽可能地与孩子一起活动。时间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许多人难以抽出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客观上无数的事情必须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工作与孩子之间做出绝然选择。有的时候,孩子甚至可以协助大人完成某些任务。只要稍加想象,许多事情都可变为娱乐。我们可以边玩边做,比如“厨房游戏”并不耽误做出丰盛的晚餐。每天都应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玩耍,哪怕只是20分钟甚至10分钟,重要的是“经常”,对于孩子来说,给予时间就是关爱。
【关键词】家庭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家庭生活的情绪气氛和教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个体的婴儿发展到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这将阻止他与更大的社会结合。因此,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育环境,而心理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因素。心理环境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即亲子关系),还包括祖父母和父母及孩子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正常发展。我校从分析学生不良心理及其表现的成因入手,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成因探索,然后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合力因素进行针对性教育,探求行之有效的矫治方式,以完善其人格,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构建新的育人模式,以“爱心”为动力源,针对性地施以教育与矫治,以一系列的活动为载体,使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加深感受与体验,弥补心理发展的缺陷,减少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健全人。
二、家庭气氛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儿童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
1.产生紧张的弥漫态度的情境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能产生紧张的弥漫态度的情境,例如: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管理混乱、家庭成员的不健康的爱好、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实际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欢乐和谐与健康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愉快欢乐。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利,决定与选择事情。例:有一位母亲在买菜时买回了一条青虫,女儿要饲养,母亲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而是配合女儿在饲养青虫的过程中,引导女儿观察、探索,逐渐使女儿知道了青虫的蜕变,明白了青虫的习性,最后消灭了青虫。
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应该为幼儿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与友爱。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儿童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四、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综上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一、 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1.家庭民主化气氛对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影响 许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事事操心,对孩子“管得太宽”,包得太多,往往以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孩子的一切,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付出往往得不到回报。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她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动,如果长期由着父母“包”下来,只会导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精神,我们只有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思想、行为,注意抓住一次次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自理能力,才会使其日益趋于独立。
2.家庭民主化气氛让孩子天然好奇心得到延续,影响其探究精神,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及时抓住孩子的兴奋之刻,让其好奇心得以延续,萌生出探究情绪,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当孩子想知道而不停地问“为什么”“怎么样”时,很多父母漠视这种探究精神的火花。斥责孩子不多用点心思在功课上,父母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恰恰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也熄灭了孩子心中探究精神的火花。家庭民主气氛浓,给孩子一片思索的天地。
3.家庭民主化气氛对孩子克服困难,增强信心的影响孩子因身体,心理未成熟,往往因能力上的不足,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完成一些事情或做得不好,这时,有些父母就开始斥责孩子。殊不知,孩子就在这一声声的斥责声中信心殆尽,开始怀疑自己。孩子需要有民主气氛的家庭环境。家长只有明达事理,尊重孩子的感受,才会让孩子树立起信心,去战胜困难。
二、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宽容和谐的育人环境
打骂实在是一种应该摒弃的方法,它只会损伤和侮辱孩子的心理。家庭的宽容气氛是孩子赖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父母的正当教育和严以律己就显得更为重要。家中老人病了,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安慰照料、送茶送饭,平时尊重孝顺老人,同孩子外出乘车,要扶老携幼、主动让座,做文明行为的榜样,这些所谓的小事都会在孩子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把握一个爱的尺度为孩子创造爱的环境
年轻的父母往往对孩子“宠纵”得厉害,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盲目地迁就孩子的各种要求,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依什么。导致孩子从不干家务事,什么也不会做,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平时娇娇滴滴,没有责任感,性格孤僻,不合群,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不利的。家庭活动中,父母们当以积极的向上情感,以和颜悦色的表情对待孩子;通过与孩子的交谈沟通,激励孩子;在抓"大"放 "小"中,给孩子宽松的心理空间。
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应。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智能。这样的家庭就会始终充满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从而健康而活泼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关键词】小学生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138-01
小学生是指年龄在6岁到12岁之间的进入国家义务教育范围的适龄儿童。6到12岁正是一个人心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等逐步健全的黄金时期,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孩子是心理比较脆弱、受到外界影响也比较大的年龄段,这一阶段的智商和情商的形成直接决定了以后的人生质量和生活轨迹。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是要求孩子们要有更加全善、坚强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日渐增大的当今社会中,从小学就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业过重带来的升学压力。一方面,随着国家三令五申的对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减负,我国部分地区已经逐渐的撕开了对小学生减负的口子,但是对于不发达的城市来说,还不能做到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在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因此,导致小学生面对稀缺的教育资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进入好的中学,于是学校也轻视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家庭问题带来的生活压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离婚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心理压力。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第三,同学关系带来的社交压力。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关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可以从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内部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状况因素。二是心理状况因素。三是认知发展状况因素。
其次外部环境成因包括多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的经济水平较低、家庭成员中有不良的生活习气等都是导致目前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二是学校环境因素。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成为他们教育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师教育方式上的不足, 都会成为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小学生年龄小、社会认知少、生活经验缺乏,判断是非能力相对较低,因而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问题行为。
三、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塑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以上成因的分析,其中教师在塑造儿童心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掌握着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掌握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对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养成较家长和社会来讲,是核心的带头作用。在家长和社会人眼中教师就是专业人士,可信度和依赖度较高。因此教师在培养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是社会公认的值得信赖的人,而且是必须肩负起培养责任的人。其次,教师的威严和独立性更有助于孩子遵照和配合。教师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方面是最中立、客观、可信的主体[1]。最后,教师是最能得到学生信任的人。他们信任、崇拜老师,也认为老师会给他们最为公正合理的解答。因此,教师的特殊地位很容易和学生们沟通,更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积极发挥教师潜在的构造者作用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应该带领全班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给他们分配任务和角色,让每个人都是集体任务完成者的一部分,让大家学会配合和相互帮助,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任务,从而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自信心,也增加了他们的集体幸福感,让小学生主动地敞开心扉加入维护、建设班集体的队伍中去。这些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而且他们的精神面貌也会随之改变。
2.教师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的核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沿着教师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在小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践行者,其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不同年级可以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养成提供积极的力量支持。
3.教师营造积极的教育软环境
教师应成为学生和家长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协助学校完成各类教育工作[2],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家长对学校教育、子女家庭教育的关注。家长对教育的这种积极关注不但有助于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因此,在营造一个小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养成的软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核心和纽带的作用。
参考文献:
张梅玲教授从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出发,强调使儿童更聪明的关键所在是使儿童的认知结构的长时记忆结构化,从而有利于对知识、技能、经验的提取;由此出发,进一步提出要从教材、教法上进行改革,以优化知识结构,建构儿童最佳认知结构。她还强调以萌发儿童辩证思维作为最佳认知结构的核心,通过孩子们可以接受和感到兴趣的方式,使孩子们的思维更清晰、更巩固、更可利用,更加富有条理性、互补性和可逆性。她还指出萌发儿童辩证思维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儿童意志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教育,好的思维还要有好的人格,两个翅膀健全才可以起飞。她强调培养好的个性品质不是空洞训教,良好习惯养成是人格塑造的切入点,累积而成的好习惯带来的是好人生,要以注重整体素质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我十分赞赏张梅玲教授的研究成果,在现实中也感受到校长、教师、家长有这样的实际需要。要使心理学与教育学更加紧密结合,需要广大心理学家与教育工作者更加密切合作。读后我不禁反思起平时自己的教育教学:我怎么就没想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会与学习连在一起呢?张教授的心理学讲座使我顿开茅塞,豁然开朗。我们应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每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支持性学习环境。当孩子们的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当孩子们内心充满孤独和惆怅时,我要走进他们分担忧愁,成为可以倾吐肺腑之言的知心朋友;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我要满怀真诚地去欣赏和赞美他们,和他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快慰。我希望在学生眼中,我不是一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教学中,应转变观念,从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向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健全性、全面性思考;从过分强调严格划一的统一要求,开始注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从偏重知识传授、智力开发,开始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的思考;从偏重课堂教学具体环节程序的设计,开始向注重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而努力。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认知、体验、实践”这三个层面互相渗透,整合成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着课堂生活的愉悦,孩子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张梅玲教授以她儿童心理学专家特有的视角和智慧的点评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让我们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升华,我也希望能在实际教学中,用上张教授的方法,使我的教学艺术得到提升。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尊;社交焦虑;社交孤独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85-02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据有关部门的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家人帮助抚养的儿童,在全国农村不少于千万,由此形成的所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由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留守儿童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教育的缺位、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很大差异。有的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另有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现有研究主要取样于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如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集中了全国87%的留守儿童。而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的访谈调查和心理测量,了解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焦虑与孤独情绪的特点,探讨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因素,并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平均年龄为11.6±1.05岁。其中五年级238人(44%),六年级293人(54%);女生268人(51%),男生263人(49%);汉族418人(78%),少数民族113人(22%);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心理量表与自编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测量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和其同伴关系的情绪体验,本研究使用了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和LaGreca等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①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有1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7~0.88,重测相关系数为0.85。②Asher等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有24个项目,量表按五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90。③LaGreca等人1988年编制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共有10个项目,采用三级记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越强。量表包含两大因子:害怕否定评价;社交回避及苦恼。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76,重测信度为0.67。
3.研究过程。分层随机抽取了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0个班,发放问卷570份,回收有效问卷531份,有效率为93%。采用团体施测,统一指导,施测人员统一培训。
三、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层随机抽取云南省保山地区五所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531名,其中留守儿童219人(41%)、非留守儿童312人(59%)。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打工的178人(84.8%),双亲都出去打工的32人(15.2%)。一般来说,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他们都会在外出前提前将孩子安顿好,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家长大都有老人在家帮助他们照看子女,也有一些处理不当,未做好安排。在外出务工的父母中,少数民族的父母极少外出务工,只有7人仅占3.3%,这可能是与少数民族聚居习惯和文化有关。外出打工的父母的文化程度,87%的母亲和89%的父亲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获得稳定工作的可能性,被迫选择背井离乡。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儿童孤独、儿童社交焦虑的对照研究结果。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经国内修订后的常用工具,其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测量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2.859,P>.05)、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F=1.155,P>.05)、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50,P>.05)。本研究结果与国内的大多数同类研究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一是样本选取不同。本研究选择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心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而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的结果与周宗奎等的研究是一致的。二是实施调查的人员不一样。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是由教师、学校领导等完成,而本文的施测人员是经过统一培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分配到不同学校,测量在两天内完成。三是该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普遍,一个班级1/3~2/3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因“从众”的心理,并未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能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小群体,相互支持。
四、结论与反思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差异性比较,不呈现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并不能得出结论:在自尊、情绪和社交方面,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是有差异的。
2.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正确的理解,分析儿童的生长环境,既要重视影响儿童成长的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儿童是成长的主体。父母外出务工,不能对孩子做出及时的教育,但这不是影响其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必须通过儿童这一主体内因起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呈现出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一定是留守儿童特有的,只能说在留守儿童身上更为突出而已。教育者不应给孩子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在“留守”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把学生的问题简单的归因为“留守”。
3.儿童教育责任被分散,引发了教育的推诿。家庭教育本由父母双方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却被分化和分解给抚养者。儿童出现学习方面的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让孩子要么是放任自流,要么是无所适从。同时,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困境就是,抚养者过多地把责任移交给教师,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我们必须呼吁教育的核心和主体仍然是家庭。尤其是,乡村教师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工作压力已是筋疲力尽,一个班留守儿童过多,家庭又没有好好关注,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4.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当出现问题时,不能相互推卸,使其无人管辖。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善用“优势视角”来发掘学生的优点,把成长中的危机转变为契机。把留守学生“去标签”化。学校应提供儿童教育支持体系,促进外出打工父母及抚养者与留守儿童的良性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3]高文斌,王婷,刘正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1.
[4]刘正奎,高文斌,王婷.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1.
[5]张若男,张丽锦,盖笑松.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6).
[6]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主要成员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中正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例如,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的社会环境,严重地影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根据调查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可见厌学是一个重要问题。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2、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大抽象和过于空洞,从而对学好政治科失去信心。这就增加了政治课的教学难度,本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慢慢地改变以往的说理方式,转向理论联系实际,面对这种情况,只要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努力探索,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信心,最终学好、用好政治课。
3、对学生施以“真爱”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儿童;成长文:童话中的美好
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专家认为,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作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一,有其他两种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并促进其社会适应。教育往往是互动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成长了家长,即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果说3岁前我们更多关注了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3岁后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还需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让我们关注孩子,了解学前儿童的一些现状和特点,从知道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始,关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关注家庭教育会有何种影响,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误区
目前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区:
1、儿童观落后
。如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学知识不足、孩子是附属品、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传,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如家长过高的文化期望、职业期望、心理预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入校后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轻能力,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体,一味满足吃穿;轻心理健康,这么小,认为他们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学。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如认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养分离;极端的教育方式,如对孩子过分亲昵、照顾、纵容、包办、甚至不适当的满足一切需要,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起适得其反作用。
4、与托幼机构教育相脱节。如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而老师则支持在游戏中学习;父母从自己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老师则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纵观以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革,家庭结构、父母价值观等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大教育观——由狭义的家庭教育向广义的家庭教育发展。以往人们把家庭教育单纯的理解为关心孩子的学习,现在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单向的家长向孩子实施教育走向双向的家长和孩子相互教育;关注家庭结构、父母婚姻关系、家庭人际关系等家庭生态因素对孩子成长带来的潜在影响;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儿童家庭教育等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逐渐丰富起来。
2、重视对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因素。许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长的教育,他们发现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近年来,家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益提高,家长学校的兴起、家长刊物的创办、家教经验的交流等为家长的学习与成长提高了平台。
3、走向学习型家庭。建设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旋律,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每个家庭开启21世纪大门的钥匙。学习型家庭是一种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学习型家庭中,儿童和家长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学期儿童都是家庭的活跃因素,他们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续地、生态地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启蒙性。教给孩子的东西,必须是他们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
2、复杂性。家长不但要抚养孩子,还要促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促其社会适应。
3、亲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亲密度的制约,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显著。
4、生活性。由于思维幼儿的直接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他们是从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学习的,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5、细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细致的照顾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权威性。由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需依附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这种独特的作用决定崇高威信。
7、个性性。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需给予幼儿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须知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是指三岁至六七岁这一时期,因为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又因为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所以又叫幼儿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的增加,3岁儿童的脑重约1011克,相当于成人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成人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脑电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5~6岁左右是脑电发展的第一个明显加速时期;约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清醒时间相对延长,3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5~7岁只需11~12小时。
2、幼儿的游戏方面。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爬、跳等。
3、言语的发展方面。幼儿期是一种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其3~4岁词汇数量的年增长率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积极词汇较婴儿期大大增长;语法的掌握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认知的发展方面。随着言语的发展,记忆在不断的发展,与婴儿期相比,幼儿的信息储存容量相对增长,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也在不断的改进,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最初实物、数和类的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5、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社会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中自尊感稳定与学年初期,应着重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思维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倾犯行为和社会行为最早出现在此期,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控制侵犯行为和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总概括为: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尤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围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条件。居住条件的好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休息的质量,也影响着身心的发展。如随着城
市独门独户的增加,给孩子的同伴交往带来减少问题应引起注意。
2、家庭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物质条件,家长不会吝惜,但应注意理智。
3、家庭结构。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氛围。氛围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氛围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指标。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氛
围: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快乐的家庭气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正影响例子
一个男孩子懂得“一个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报养育之恩”的道理后,过生日时,不在吵着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问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养大的。”男孩很感动,当他听说姥姥60岁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课余时间悄悄地折了60只纸鹤。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礼物都送完后,他把纸鹤窜起的花环戴到姥姥的脖颈上,并轻吻了姥姥。姥姥感动得哭了,她说,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二)负影响例子
六岁女孩被祖母关进鸡笼致手脚退化,并失语。她未被关进鸡笼时,会说话,活蹦乱跳;他在竹块编制的鸡笼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没衣服穿,饿哭时靠邻居丢点土豆或红薯进鸡笼充饥,且鸡笼里没碗;他的妈妈已死,爸爸出门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岁,他说:“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亲),更想不到笋子(指女孩)的福。”他的祖母由于伴侣已死去在和别人谈恋爱、她只关心她会自己不会坐牢、她还嫌给女孩洗衣服麻烦。
无论从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健康方面来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让我们觉得舒心,无疑是正面影响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更需要实际行动。让我们相信,播种爱,收获爱。
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坚持家庭教育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指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庭、社会、学校之间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决不能各行其是、唱对台戏,或是前后矛盾、出尔反尔。
2、两不原则。指再穷不能穷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为主原则。一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父母要鼓励孩子,给他正面积极的教育,切忌给孩子头目中灌输恐怖、迷信之类的东西。二是以赏识教育为主。对孩子的奖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法,本质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赏识教育,如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亲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容忍每一个错误,也不是溺爱,而是发现他们的长处,挖出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三是以细节教育为主。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细节,及时对孩子进行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说理性的教育。让孩子在玩和学习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乐地收获了知识。
当然,适当的反面教育、计划教育和批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则。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好规律,遵守好这些规律,实现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权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权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温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意见,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一些重要问题上,可事先达成一致,避免当孩子的面唱反台戏。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点。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须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点,采取适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全面发展原则。指在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和劳动技能这五方面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德育在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中应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体育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劳育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态度、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使儿童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智育必须全面发展,防止偏科。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都达到基本素质,并能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
(二)家庭教育切记误区
1、心理误区。由于我们未完成的梦想或由于社会压力逐渐加大,我们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希望越大,那么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压力超出负荷,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和社会的不适。我们不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2、教育误区。知心姐姐卢勤把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型、看管型、满足型,即鸡妈妈似的溺爱。爱,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放开,如果说孩子是风筝的话,父母应是那根风筝线,起着引导、鼓励、再鼓励,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让他们去实践,有一天他们会创造比我们更强的未来。
3、形象误区。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好自己。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的确还是瓜和豆,关键在于他们有什么作用。
4、行为误区。耳濡目染,定型思维,驱之不去。父母的行为,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影响着他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养他们成为明天社会所需要的一代。
5、语言误区。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语言来完成的,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有一天会有爱的成果收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信息,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有迈出前脚的一步。
(三)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并丢掉不健康心态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养,要自尊自爱自强,充满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等和不断学习。如归因方面,父母对孩子应有正确的归因,避免归因偏见,例如行为中心偏见在知觉他人时,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而不是认为许多情景因素在影响他的行为;自我暴露方面,可适当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处,也需不断学习,让我们的孩子和我们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沟通,做到榜样效应,让孩子知道回报;学习方面,没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学去做怎样做父母的父母。
2、丢掉不健康心态。一是丢掉补偿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创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几分理智多几分爱,毕竟目前我们知晓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伟人如等,他们的成长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他们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献的是一颗平常心,拥有的是一个不平常的孩子。当然,英才豪杰毕竟也只是少数的少数,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加给孩子,因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他爱。二是丢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总是没有尽头的,用一颗平常心去培养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还会让你大吃一惊。因为比毕竟是有害的,花时间去吹捧,还不如花时间去赏识孩子的长处,让他得到应有的发展。三是丢掉虚荣心。孩子考试好了,到处炫耀,好似在自己脸上贴了金。反之,则拳打脚踢、冷眼相待,把缺点看成是孩子的耻辱,把特长当成孩子的摇钱树……虚荣,跨进了门槛,你意识到了吗?作为父母,只是一个领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寻他们一生,虚荣会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四是丢掉惧怕心。生个女孩怕受欺,生个男孩怕学坏。父母要培养女孩勇敢面对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乱,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告诉他的责任是什么,如在家保护家园,长大保卫祖国等。惧怕并不会解决什么,关键在于怎么样才是保护。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关注
1、衣与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买时,应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单独洗涤护理,衣服注意储存,出现霉斑会伤害到孩子;服装原料为棉、麻等,种植中使用杀虫剂、化肥和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纤维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储存面料时使用的防腐剂,会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
2、食与健康。合理膳食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全面供给、平衡供给、合理烹调。
3、住与健康。如噪声影响身心健康,一般认为强度在55~65分贝以上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的声音便是噪声。如水受到污染,人体的健康首当其冲受到伤害,有可能导致某XI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噪声。孩子的生存空间不外乎三个:家居空间、社区空间、学校空间。家居空间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影响是第一位的;居住环境,孩子的玩伴应是父母选择住房的一个重要因数;优美的校园景观、奋发向上的同学、爱业敬业的老师构成整个学校空间。
4、行与健康。人的行为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对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着重在于培养行为,以促其社会适应。需要从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能力等方面来培养。
(五)手拉手——反馈检验
1、帮孩子开启“我能行”大门。卢勤把“我能行”归为六种力量:一是赏识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赏识的目光,能使孩子创造出奇迹;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充满自信;三是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学会用发现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边;四是评价的力量——你真棒。评价是一种力量,适当的评价能生发出一种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学会与人合作市成功的开始。六是创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给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人。
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检验。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行为和能力;乐于同人交往,如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情绪饱满愉快,如对事物能够表现出情绪安定、愉快、乐观向上;性格开朗活泼,如心情开阔、天真、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够悦纳自己,如自信心强,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有良好的适应性,如能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面对困难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为:行为举止与年龄相一致、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行为总体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
3、家长的角色。家庭环境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领导、孩子的兼职教师、孩子的保健医生、孩子的榜样和导游。家长要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时做孩子的朋友,关键时做孩子的领导,在一些原则问题和重大事项上必须由家长做最终的决策,而不能迁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职教师,讲应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应给孩子树立榜样,带着孩子去做;开明的家长不做“轿夫”,而当“导游”,引导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向孩子介绍“旅行”路线;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吴增强等.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张瑞芳.纵观我国学前儿童家教的历史和现状[EB/OL].
[4]杨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钥匙[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卢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宁等.班级心理教育手册:幼儿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