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科技创新的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的理论

第1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后续保障措施不完善,不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目前有些大学生想进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或是得不到经费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或是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导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很少,或是虽有想法但得不到老师指导而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传统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学金评定标准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科技创新活动的考核标准难以制订等,从而影响了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热情大减,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进程。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1.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格

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不断遇到问题和挫折,需要他们去解决和接受挑战,将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吃苦耐劳、严谨求实、团队协作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格。这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也为日后进一步的科研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在活动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和很多不了解的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实现学习与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提升。

3.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他们开动脑筋思考,调动所有知识并想出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展示和锻炼,为以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4.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些年,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能力等。在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中,他们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这些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也为未来国家发展培养了出色的创新人才。

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探讨

由目前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及意义可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发展还很不乐观,社会和国家对这种能力的需求缺口也很大,因而有必要探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1.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要加大

据调查发现,在制约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六大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到3%,其余都是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缺乏开拓精神、不能自觉创造科技创新机会等。大部分大学生或是不知道有科技创新活动,觉得很陌生;或是觉得太难,离自己太遥远,没信心参加。因而学校、院系要发挥宣传和动员作用,积极利用校内的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活动。并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通报奖励,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召开表彰大会、举办优秀学生论文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2.学校和院系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后续保障工作要到位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支持措施和对教师的激励考核上。(1)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多个创新平台。没有资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不能较好地得到实现。因此,为了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在多个方面提供资金的支持。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允许他们申报各级创新性项目,学校组织评审并相应批准觉得可行的项目,尚有问题的项目可继续修改。在完成这种项目的过程中将锻炼他们的文献综述能力、[5]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及团队协作能力,将使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还可以建立并利用好一些科技创新团体。这些团体通过参与科技竞赛、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各类学术讲座、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成果展吸引大学生到各类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学校在这些活动中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扩大科技创新交流广度和提高科技创新素养。另外,为各种级别的科技创新竞赛或比赛提供资金支持。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校级或院级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让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要求及相应的奖励制度。为学生设立科技创新相关课时和要求,并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周设定几节课的创新课程编入课表,以便使学生有时间保证。对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可调动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作为评优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各年级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知识的层次水平和知识经验情况实行有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安排。(3)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学生要求。在对学生科技创新进行指导时要针对教师种类(如理论科研型、工程实践型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明确指导老师的资格、职责、考核办法等相关要求。对指导老师给予合理的创新工作量和创新指导奖励,可使教师的工作和付出得到认可、激励。(4)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各种讲座,并及时通知学生。每年举行数次院士、专家、教授及企业家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的勇气,激发积极思考的动力。设立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营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3.校企联合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学校与企业可联合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金。每年学校花费的科技创新资金由企业全额或部分出资,每年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可以为企业冠名,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大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锻炼科技创新能力,以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赢的目的。

4.建立并利用好科技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基地可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活动普及化的目标,发掘和培养骨干学生,发挥优秀创新人才的旗帜作用。根据兴趣爱好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进行分组重点培养,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以期提高高校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品牌效应,赢得社会声誉,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高,科技创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院里举办的“华自杯”长沙理工大学校园电子设计大赛等。我院学子数次在这些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型大学生。学院还于2005年建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子创新训练中心。它将原来分散单一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辅导转化为集中系统化的训练模式,每年吸引近300名大学生进入中心展开培训,为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此外,学院目前已经与多个公司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拥有2个校内实习基地、16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湖南省电力公司为湖南省优秀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些资源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尚有较大欠缺,取得较大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动员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后续保障制度的制订和实施要做好;还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结论

第2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2004年,教育部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曾提到,创新团队计划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是以新的科学及相关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由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辅助人员组成的一个创新性研究群体,它具有专业理论、实验技能和实践经验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在学科领域或技术发展方向具有独特的优势或竞争能力的特点。因此,科技创新团队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明显特征,一是团队中的每位成员要对本团队科技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目标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拥有共同的愿景,并心甘情愿地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努力;二是团队要善于共同学习和系统思考、全面规划,快速解决研究中的困难,突破难点,完成阶段目标;三是研究团队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洞察国内外学科和技术新的发展方向,不断汲取国内外学科和科学领域新的知识和技术,为机制和技术创新,积累动力;四是对创新团队的每位成员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人员晋职称、解决家属就业、人员培训、研究交流等方面关心成员的夙愿,制订可行的计划,使成员能够感觉到团队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可以体现和提高;五是具有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科学和谐的管理模式和科学交流共同决策的机制及制度保障;六是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以科研骨干、研究人员和研究辅助人员为支撑的研究组织。

2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科技创新团队管理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来实现[1]。其中,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基础,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是核心修炼。实践证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符合学习型组织构建的要求。

2.1创建学习型科技创新团队的要素分析1)团队知识学习机制。目前,科技创新团队基本都是实行首席科学家制,是以首席科学家为中心,以提高团队效率为目标,针对知识学习复杂性高、外显性弱、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形成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吸收、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良好机制,使知识学习成为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创造的核心动力。张小晖提出了创新团队知识学习绩效主要影响于知识转移和创造环节的绩效[6],而团队知识学习的绩效直接影响到团队知识创新的绩效。一是首席科学家的行为引导和团队成员内部的行为意向在知识的转移共享中将起到关键作用,通过交流、座谈、培训和指导可有效提高知识的转移效果;二是要关注个体、集体和组织三个层面之间的创新互动,其中个体创造力和创新参与是提高组织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知识学习机制方面,要提倡一种允许失败、甘于将个体实践的隐性知识在内部共享的文化氛围,要通过鼓励个体多提合理化建议,提高团队中个体成员的参与程度,发挥个体对知识的动态判断和评价能力。研究表明:团队学习氛围对团队学习效果以及协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团队学习激励对团队协作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团队学习效果不具有正向影响,团队协作绩效对团队学习效果具有正向影响[6]。2)五项修炼活动。五项修炼是建立学习型团队的核心。一是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吸引个体成员真心参与、有兴趣成为组织的一员,使团队个体或成员明确未来共同的目标和使命,用共同愿景激励个体或成员形成个体愿景,以个体愿景的实现不断推动共同愿景的实现。就首席科学家模式的创新团队而言,共同愿景主要体现在学科的阶段、总体发展目标、学术地位(也可理解为综合竞争能力)和价值水平(能够获得的利益)等方面,首席科学家的崇尚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首席科学家的道德修养、行为模式、创新路径将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二是开展系统思考。创新团队组织要不断创新,解决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就要不断地系统思考,分析学科发展的形势,辨析当前团队所处的地位和水平,明确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确定战略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完成时限等,通过系统思考团队个体对所从事的项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确团队的学习和主攻方向,使个体创新更加有的放矢地围绕共同愿景的实现而开展。三是提倡追求自我超越。科技创新团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打破现状,实现不同阶段更高目标的过程,追求自我超越是组织创新和实现个体成员主观能动性的动力来源之一,而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团队创新发展的基础。四是改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等,是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反映。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墨守成规、局限思考、心态不正等不良行为,要通过个体培训的方式,使成员对其自身的动机、情感、性格、意图与团队的价值观、文化素养、逆境态度、激励环境等要求进行比较,使成员的价值观、心态、素养得到重新的塑造。五是强化团队学习。一方面,由于外部客观环境如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与竞争、国家对学科发展创新的要求、国际国内的市场需求、新技术的运用、对学科发展预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团队学习成为建立知识学习型团队的必然。另一方面,由于团队自身人员的更替、创新任务目标的调整、社会应急情况的出现等也需要通过团队的学习使新成员尽快融合到团队的环境中,统一团队对任务目标的认识,调整攻关方向,积极高效参与到应急的处理中,形成团体学于个体学习的效应。通过团队学习不仅可以唤起个体成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个体成员的创新能力和效率,而且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表现、交流的平台,提高隐性知识向团队转移变为显性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增加团队的知识储备[7]。同时,团队学习也为团队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3)制度创新机制。团队学习效果是战略、文化、制度、技术和组织全面协调效应的结果,制度创新是规范团队创新运行的有效保障[8]。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团队学习交流制度、培训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学习奖励激励制度、薪酬制度以及效率优先的作息制度等,可以从机制上增强团队成员的公平感、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对团队的归属感,保证团队承诺的实现[9]。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满足成员对工作报酬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程度,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和对公平的认知度,提高创新团队的绩效水平。4)团队创新文化。团队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一样,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它来源于企业文化又相对独立于企业文化之外,是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团队管理的“内功”。它包括团队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合作意识、自信心、容忍失败等,创造一个和谐的、独特的团队文化氛围,可以更为持续地激发团队认同感和增强团队归属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团队的组织创新绩效具有积极的意义[10]。

第3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校 科技创新 全息理论 扩散模式

[作者简介]邵丽君(1966- ),女,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新闻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河南 郑州 45004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息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策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JKGHAGH-643)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41-03

一、全息理论的内涵

全息理论一方面研究特定领域特殊规律;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不同领域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全息是指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整体在时间、空间维度内的全部信息。1996年澳大利亚学者马索斯发表了《全息系统架构》,该文指出复杂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的结构特征:一是系统组成部分的系统依赖;二是组成部分的相对自治;三是系统层次之间的全息衔接。之后澳大利亚学者特恩布尔对马索斯“全息”系统观进行注释,他认为系统的组成部分应该拥有三类管理机能:第一类是指向子系统的内部管理,第二类是协调不同子系统间的流程,第三类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只有承担了这三类管理机能的子系统,才具有部分与整体“自相似”的特性,才能被称作“全息”子系统。

二、基于全息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问题分析

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是指在科技创新、创新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泉之一的高校,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技术培训、科技知识教育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有效地促进信息、知识、技术等的扩散与应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畅通的渠道。从全息理论来审视产学研过程,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创新扩散来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流程协调,在自主管理与关联方的界面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对系统整体进行自组织的全息能力,并由此改变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态,从而推动高校科研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知识的有效传播和技术的有效迁移。这种跨子系统的流程协调需要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

(一)阻碍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的原因分析

1.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文化冲突。企业一般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追求投入成本低、产出效益高,经营模式多采用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因此短期行为严重,过分关注科技创新的成本,创新扩散意识较为淡薄,这种现象在资金匮乏的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普遍。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阵地,则更看重高校评估的一些硬指标,如的数量、科技成果鉴定情况等,无形中把追求学术成果产出的数量当成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科技创新与扩散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缺乏研究。这种组织文化的冲突,使高校和企业对待科技创新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从而无法快速构建协同机制。

2.科技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高校而言,一般并不具备科技创新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出于安全性考虑,自然会规避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大、预期收益不确定的项目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资金压力,往往对高校的高新技术成果望而却步;另外,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因此,能否有风险投资资金介入高校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能否顺利扩散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少,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小,创新类公司受资金所限缺乏发展空间,这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

3.利益分配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问题,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已经成为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阻力。高校的科技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劳动,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一旦失败,投入的研究费用将无法收回和补偿。有的企业在研发初期便向高校投入资金,认为自身承担的风险大,在最终的利益分配方面向自身倾斜是理所当然的。高校则认为科技成果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是由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的脑力劳动取得的,自己应在利益分配方面占绝对优势。这种利益分配方面根深蒂固的矛盾,使得高校科技成果扩散的流程受阻。

4.科技信息流动机制不健全。畅通的信息渠道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扩散的一个必要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系统在为创新主体提供知识或信息资源等服务方面严重滞后,例如,英国早在1987年就建立了全国科技专用数据库,容纳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系统信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目前高校科技扩散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机构从无到有,正逐步发展和完善,但总的来看,多受规模限制,职能较为单一,无法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数量和功能等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的需要。

(二)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的主体分析

一个良性的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系统应具备这样的特征:作为全息子系统的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都应实现全息连接,一方面能自觉实现自身系统内部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实现跨子系统的流程协调,并且还要自动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各个子系统在实现职能的过程中,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致力于原创性的研发工作,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企业是技术扩散应用的主体,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是决定技术扩散的关键因素,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程度越高,技术扩散成功率就越高;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技术创新扩散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技术创新扩散中通过有效连接大学和企业间的转移行为,实现技术的转移,保持技术的持续增值;金融机构为高校的技术转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各行为主体通过互动、高效的技术创新模式,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扩散。

三、基于全息论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组织模式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政府主导型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一般适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成熟度偏低、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由政府引导促使双方合作,有效推动科技成果扩散。如天津市教委2011年3月出台《高等教育支持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整合高校科技研发资源,对接科研信息,在高校与企业、科研成果与项目需求之间搭建桥梁,推动科技创新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模式下,由于企业的需求期望较低,缺乏科技创新扩散的动力,为此,国家应积极引导,通过承担或分摊研发费用的方式,鼓励高校的技术开发与科技创新。

政府主导型合作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高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意图明显,研究内容具有较为明确的市场应用前景;二是技术创新费用主要由国家或承担研究的高校承担,技术研究经费能否及时到位是决定该模式推行的首要因素;三是一般有政府参与,其研究成果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扩散面较为广泛;四是科技扩散的双方需具有良好的非正式组织关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维系组织关系的重要途径。

(二)契约型高校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当高校科技创新技术成熟度较低,而企业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期望值较高时,企业会首先提出需求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或研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等,以契约形式委托高校开发,产权归企业所有或由双方在契约中约定,这就是契约型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高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主体,各自的责权利在契约中明确。这一模式按照约定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创新扩散和长期创新扩散形式两类。

1.短期契约型科技创新扩散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主要通过签订技术合同的形式把自身研发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并协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通过技术扩散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这种扩散模式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供求失衡:一方面高校大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无法实现扩散,导致科技成果的虚空化;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握有充裕的资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弊端凸显,科技成果过分追求规模和数量,其可转化能力差,这就形成了无效供给。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是企业缺乏诚信,技术扩散过程中高校的合法权益无法切实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对短期见效的项目更感兴趣。此外,高校技术转让还缺乏有效的对接和扩散机制,缺少交易的宽广平台,造成了交易分散、不规范的局面。

2.长期契约型科技创新扩散模式。长期契约型合作是指企业与高校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以长期契约为纽带,共同从事的科技创新与扩散活动。双方在资金、设备、人才等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合作规模大,由技术协作延伸到技术―生产―经济合作的全过程。近几年该合作形式较为普遍,合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例如,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研究生工作站”,在课题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中国烟机集团公司与湖南大学签署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湖南大学―中国烟草机械集团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在“联合研发”和“人才培养”。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金源锻造有限公司签订金融证券创新合作协议书,建立南工大―金源“中小型上市公司金融创新教学科研基地”;四川长虹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建立“优势互补+需求导向”的合作机制。2011年,斯伦贝谢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签署的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与开发、科技交流与合作、人才资源保证与支持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浙江物产与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构建内外结合、多层协同的研发体系。

(三)成立衍生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当高校的技术成熟度较高,而企业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期望较低时,为了不使技术闲置与浪费,高校会选择形成内部衍生企业模式,将科技创新成果扩散范围缩小,转为内部吸纳和利用。这种模式主要是大学通过建立实践基地或创办科技产业等,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具有一定市场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基础上,再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实现科技创新扩散。这是较早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模式。

从我国整体来看,企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人才队伍薄弱,科技开发主要还是由高等学校以及研究院所承担。由于大学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悬殊,高校利用校办高科技产业,直接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证明,高校兴办科技产业能够增强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如北大方正、北大青鸟、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上交大昂立、云大科技、南开戈德、复旦复华、天大天财、东大阿尔派等企业集团都是成功的例子。校办科技产业不但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扩散、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院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水平。目前,高校办企业面对的根本矛盾是产业资本的匮乏和产权划分不清,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高校科技产业只有在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下,才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才能实现产学研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四)一体化协作科技创新扩散模式

一体化模式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学研单位有效整合为规模更大、结构更趋合理、功能更为全面的一体化组织。该模式强调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的流程协调,并在全息发展过程中,实现整个系统的发展与演进。比较典型的一体化协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学研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是指将高校、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结合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高校与地区、高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协作,实现教师与地方、企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信息交流;通过产学研的整合,发挥产学研协同的综合优势,提高产学研资源利用的效率。目前该模式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校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形成集群式创新机制;二是区域―大学共建科技园(产业园)、科技创新运作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扩散模式要求高校树立“教育―科技―经济”的科学办学理念,深入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不断为企业开发出市场上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对企业来讲,首先要具备承担科技创新风险的能力,积极创造科技创新扩散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增值。

2.创新知识联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涉及各方面内容,包括法律、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等专业领域,因此需要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联盟,将了解科技与经济规律、具有市场洞察力、有科研能力和管理经验以及具有公关特长等的人才聚集起来,通过寻求高校科技成果、评估市场价值、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定、法律援助等工作,促进高校科研主体与市场之间知识、信息的有效流动和技术的有效转移。创新知识联盟的构建不仅引入了灵活的市场机制,而且还强调成员间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协调。

3.科技创新孵化平台。该模式通过科技孵化器实现了科技创新主体在物理空间、产业链、人才、服务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聚集,通过科技创新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合作与互动为在孵企业提供充满机遇的创业环境,通过改善环境因素来提升在孵企业的创业能力。近年来,高校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功能,融合技术、资本、人才和市场资源,建立了一大批大学科技园,如北大科技园、北京科大科技园、吉林大学科技园、北航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等,这些科技园区正发挥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中小企业孵化、辐射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中,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与政府等创新主体通过综合运用创新资源形成了创新流。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各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起模块化的创新网络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扩散平台的建设。在科技创新扩散平台的支撑下,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技术产品化,最后利用完备的信息网络引导、传播和扩散技术,促进科技创新系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4-0058-06

1.引言

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要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我国企业层面的创新状况并不理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科学技术产业记分牌2011》显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仍低于该组织国家企业的水平。如同企业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基础一样,个体创新是组织创新的基础与起点,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就必须依靠员工来创新他们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手段。因此,“如何激发员工创新”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对个体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表现上,而对引发行为表现的主体内心意愿则关注不够。研究表明,员工的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对创新行为的解释率可达到50%,创新意愿是创新行为最大的推动力。科技人员作为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其创新意愿对组织的创新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搜索到的文献看,目前关于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零散状态,缺乏关键因素内涵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另外,专门针对科技人员的研究更为鲜少。

那么基于我国企业情境下,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哪些呢?它们是否又包涵更为细化的维度构成呢?如果有的话,这些维度变量背后的影响机理又是怎样的呢?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构建了基于我国企业情境的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2.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评述

目前对个体创新意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特质、个体心理状态与组织环境三个方面。研究证明个体特质对创新意愿有显著影响。例如,拥有创新型认知风格、主动性人格、风险偏好的个体,其创新意愿较强。此外,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也会对创新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在个体心理状态对于创新意愿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工作动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个体积极情感能够促进创造力的思想。组织环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表现在开放的组织氛围、领导及团队的支持及环境压力等方面对个体创新意愿的促进作用。

上述文献梳理表明,创新意愿的研究已经取得系列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1)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某一单一视角对个体创新意愿进行的局部研究,鲜有基于某一理论框架考虑创新意愿诸多影响方面进行的整合研究;(2)大多数对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均置于同一层次来分析其对员工创新意愿影响的相关性,没有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层次区分,并深入探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3)鲜有针对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研究,但这一群体的工作特征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明显特点,这些因素对他们创新意愿的影响作用更有探索价值。

3.计划行为理论

Ajzen在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意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决定。态度是个体对执行某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估;主观规范是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而这三个主要变量又是由各自的信念决定。计划行为理论提出后被广泛应用在消费行为、创业意愿、求职意向等诸多研究领域,实践表明该理论是一个用来解释行为意向的强有力的模型,可以解释意向39%的变异。其原因在于它综合考虑了个体内部、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形成通过“信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究。这也是本研究采用该理论框架为指导的原因。

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第一,个体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要素决定其行为意向,在不同的行为领域中,三要素的内涵构成有所差异。那么在创新领域,科技人员这三个主要变量的内涵及维度构型又是怎样的呢?

第二,信念是决定意愿的重要前因变量,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相当少量的信念能被获取,称为突显信念,突显信念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对突显信念的探究可以解释个体为什么拥有不同的行为态度、如何形成主观规范和什么影响知觉行为控制。那么影响这些维度变量的突显信念又是什么呢?

本研究将探究上述问题,并最终构建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多层次模型。

4.研究方法、设计与实施

4.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由Glaser和Strauss所建立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该理论既可以用于发现新理论,也可以使已有理论更丰富。该方法的基本研究逻辑是:通过深入情境的研究收集数据和资料,通过对数据间的不断比较,进行抽象化、概念化的思考和分析,从中归纳提炼出概念和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发展理论。其中,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主要通过三级编码来实现。扎根理论有严格的操作程序,本研究采用Strauss和Corbin的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研究。

4.2研究设计

本研究对科技人员采用面对面的访谈方式,以获得其“原生态”的心理输出信息。根据研究目的,将访谈对象确定为工作所需创新特征较为明显的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企业的研发与设计人员和高校的科研教师。样本数的确定则按照理论饱和原则进行,即直到新抽取的样本不再提供新的信息为止。理论上看,样本数越多,越趋于理论饱和。但从经验来看,样本在20~30之间为宜。为保证样本的理论饱和性,本研究根据扎根理论研究的成熟经验标准,最后选取确定26个样本。样本分布为:企业研究人员10人(38.4%),研究院设计人员7人(27%),高校科研人员9人(34.6%);博士10人(38.5%),硕士8人(30.7%),本科学历6人(23.1%),其余2人;年龄在25岁以下的4人(15.4%),25~35岁的5人(19.2%),35-45的11人(42.3%),45岁以上的6人(23.1%);其中男性15人(57.7%)。

4.3研究实施

本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进行访谈,包括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每人/次访谈时间约1小时,共14人次;焦点小组访谈进行了3组,每次访谈时间约2小时。采用笔记和录音两种方式记录访谈,而后整理成文本资料。访谈问题包括“您和您身边的同事在工作中愿意创新吗”、“那么致使您想(或不想)创新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创新原因产生的背景及相关联系。其次,针对理论并不非常充分的论点,进行了几次基于理论抽样的回访,对理论所需的资料进行补充。再次,按照样本的比例随机选择了18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另外8份用作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数据。

在编码过程中,本研究严格遵守Strauss和Corbin的编码技术程序进行范畴归纳和模型构建,以保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为了避免编码者个人偏见对编码结果的影响,研究者组成编码小组,经过培训后,共同对访谈资料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等讨论和处理,以使得意见一致。为了提高编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一些有争议的概念和范畴,在听取第三方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甄别、修定和删减。

5.研究数据分析

5.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一级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标签、登录,以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尽量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标签以从中发掘初始概念。一共得到347个原始语句,从中抽象出47个概念。由于初始概念的数量非常庞杂且存在交叉,对获得的初始概念进一步进行分解、剖析、揉碎、整合。在概念进行范畴化时,剔除重复频数极少的初始概念(频次少于2次)和前后矛盾的概念,最后得出了14个范畴。

5.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二级编码)的任务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在范畴之间建立关联。对此,需要分析范畴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脉络或因果关系,并辅以必要的原始资料挖掘,对不同范畴进行归类。通过主轴编码发现14个范畴可归纳为6种关系,在6种关系中发现了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大主范畴。它们的关联关系详见表1。

5.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是选择概括性较强的核心范畴来整合主范畴。本研究确定“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围绕核心范畴构成“故事线”,并概括出创新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主范畴对创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主范畴又分别从不同的维度揭示了对科技人员创新意愿产生的影响;影响主范畴的六大关系进一步解释了对主范畴的影响机理。据此,构建了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构架模型,如图1所示。

5.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是指不可以获取额外数据以使分析者进一步发展某一个范畴特征的时刻,是作为决定何时停止采样的鉴定标准。本研究将剩余的8份访谈记录进行相同的编码和分析,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经足够丰富,没有发现新的关系和范畴,对于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因素也很充分。因此,本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6.科技人员创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通过三步编码构建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主要因素,三因素又各自有构成维度,它们是由不同的突显信念决定的。

6.1创新态度

创新态度是科技人员对创新的看法和喜好程度的评价,创新态度对其创新意愿的产生起关键影响作用。这意味着,个体如果非常喜欢创新,就会有创新冲动,并容易产生创新意愿。创新态度包括两方面:一是发自内心的喜好,即内生态度;另一是在需求激励下产生的喜好,即外生态度。

内生态度是科技人员源自内心的对创新喜好的真实感受。其中,人格特征、责任感和兴趣取向是影响科技人员内生态度的主要因素。人格特征表现在主动性人格、好奇心强等方面,已有研究也证实本研究结论。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某些科技人员将创新视为自己的工作责任,认为创新是份内之事,具有这种责任感的科技人员就会自觉产生创新意愿。另外,兴趣取向是科技人员兴趣爱好的偏向,以创新作为兴趣爱好的科技人员内心深处是喜欢创新的,从而驱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意愿。

外生态度是由于外界的物质或精神的激励而使科技人员产生的态度想法,受经济需求和精神认可的影响。物质激励的影响已被相关研究所证实,即创新可以带来较高的工资及丰厚的奖金,可以满足个体的经济需求。而我们的研究发现,荣誉、社会地位等精神方面的激励也影响科技人员对创新的喜好程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些科技人员认为创新会使他们获得名誉、地位和被他人赞美。在他人认可的激励下,科技人员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愿。

6.2主观规范

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主观规范是指在产生创新意愿时个体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科技人员感知到的身边重要他人或组织所形成的一种规范。我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度,很多场合下群体压力形成了中国人的社会规范,约束着公众行为。本研究发现主观规范对创新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两方面。

指令性规范是组织或组织中重要成员要求科技人员去创新,这种要求往往是一种书面或口头的“指令”。一方面组织制度是科技人员不得不遵循的规范,会给科技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促使科技人员产生创新意愿;另一方面领导的倡导会对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产生影响。在“等级观念”和“服从上级”的中国儒家文化氛围下,当领导在组织内部大力倡导创新时,科技人员出于对领导意志的“屈从”,会将这种倡导默认为一种规范,从而产生创新压力和意愿。最后,他人的期望(主要是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也会影响科技人员的创新意愿。

示范性规范是指科技人员身边重要的人已经进行积极创新活动,他们的创新行为对科技人员产生一种示范效应而影响创新意愿。研究发现,示范性规范来自于领导创新行为和同事创新行为两个方面。前者指领导身体力行的创新行为对科技人员形成了一种潜在规范,并对下属起到示范和效仿作用。同事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国外研究显示更多体现在技术与方法的帮助方面。而我们的研究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在心理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与中国人的爱面子和攀比心理相关。一些科技人员见到能力相仿的同事有了创新成就,自己不甘落后,会受到感染形成一种潜在的规范,激励其产生创新意愿。

6.3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影响科技人员所感知到的创新行为的难易程度来影响创新意愿。即知觉行为控制越高,说明感知到的不可控因素越少,实现创新越容易,则创新意愿就越高。创新的知觉行为控制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力和外部控制力两方面。

内部控制力反映科技人员对内部因素的感知,主要受科技人员的自我效能程度以及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的影响。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我办事能力的自信程度,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态度。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上会更积极和主动,所以自我效能感高的科技人员会对实现创新更有信心,从而感知到的困难程度降低,而产生较高的创新意愿。另外,知识能力也会影响科技人员对困难程度的感知,当科技人员感知掌握充分的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时,会认为创新的阻碍很小,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意愿。

外部控制力反映科技人员所感知到的对外部资源的控制程度,主要受科技人员感知到的所掌控的创新资源和时间、精力的影响。一方面,因为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阻碍因素,当科技人员掌握充足的科研经费、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高水平的人员支持时,更有信心克服创新中的困难,从而更容易产生创新意愿。另一方面,创新活动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如果时间充裕,科技人员会迸发出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想法,否则,更倾向沿用老方法快速完成任务;另外,许多科技人员具有多重角色,如既是科研人员又是管理人员或同时参与多项研究,角色冲突往往使他们精疲力竭,泯灭创新意愿。已有研究也显示,科技人员处在高度的工作自治情境中,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意愿。

7.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影响科技人员创新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2)创新态度由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构成,人格特征、责任感和兴趣取向是影响内生态度产生的突显信念,而外生态度的突显信念为经济需求和精神认可;(3)主观规范由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构成,前者的突显信念为组织制度、领导倡导和他人期望,后者的突显信念为领导创新行为和同事创新行为;(4)知觉行为控制由内部控制力和外部控制力构成,自我效能和知识能力是前者的突显信念,创新资源和时间精力是后者的突显信念。

第5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北方工业大学,中国 北京 100144)

【摘要】学生科技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但目前科技竞赛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制度保障、政策宣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学生科技竞赛;创新;管理机制

0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不进则退,经济进步的源动力是科技,而科技进步的根本是创新。国与国之间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机构,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高科技人才的重任。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一类综合性较高、应用性极强的学术研究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素质。[1]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这种实践的平台。科技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提供经费资助,并有教师进行指导,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创造,研发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成果。

科技竞赛取得的成绩与指导教师严密组织、耐心指导和学生认真参与、刻苦钻研密不可分,但不可否定的是,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科技竞赛管理机制是否科学与合理。科技竞赛从赛前的组织培训,赛中的服务管理到赛后的总结表彰,整个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科技竞赛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培养更多适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

同时,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达到这些效果,就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1 学生科技竞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分布不均衡

目前学生科技竞赛较多存在于理工科个别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例如计算机、微电子、自动化等,而文科专业很少或没有。参与了科技竞赛的理工科专业学生,通过设计、操作等实践环节,在锻炼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进而提高了学习成绩。很少参与或没有机会参与科技竞赛的文科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就存在一定的欠缺。

1.2 产出成果的科技水平不高

由于知识体系和知识层次的局限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难以对问题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另一方面,学识渊博、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又无法真正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科技竞赛产出成果的科技水平不高。

1.3 缺乏制度保障

高校研发的主体是教师,关注的重点项目是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和学校与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在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关注度不够,没有相应的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

2 科学合理的科技竞赛管理机制

2.1 制度保障

严格的制度为大学生科技竞赛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学校保障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经费,安排教师做项目的指导教师,并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实验室、实验器材等条件。除了提供项目经费外,还应设置相应的结题验收程序来保障项目的完成质量。项目在研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完成时间到了之后,各项目组参加答辩,学校组织专家、教授对各项目进行评审。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应当完善工作制度,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应制定规章制度,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2]

学校为文科专业学生保留科技竞赛项目的指标,给予经费支持,保障文科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科技竞赛中来,为他们搭建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以科技创新带动大学课程的学习,深化学习效果,促进学以致用。

2.2 政策宣传

大学生经历了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主动参与科技竞赛的意识不强烈,大都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如课堂、课外活动、网络教学平台等)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解读学校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的支持和保障政策,介绍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自我完善中承担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3]

学校联合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等部门,在各类学生活动、教学活动中广泛宣传科技竞赛的活动目的、意义和资金支持、奖励激励的政策。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科技竞赛活动的意义,让他们知道科技竞赛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对所学课程的理解,才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竞赛中来。

2.3 激励机制

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引入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4]

学校鼓励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教授、专家参与指导学生竞赛,纳入教师科研业绩考核范畴,给予科研工作量的认定,对指导作品获得的奖项也给予一定程度的认可,以此来激励教授参与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提高科技竞赛的科技含金量。

学校对经过验收,被评审专家组认定优秀的项目,实行奖励制度,分等级颁发证书,并给予相应的奖金,通过评奖评优以及奖金措施来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学校督促其继续攻关、完善,在完成目标任务之前,不再批准该项目组申报新的项目。

3 结论

学生科技竞赛采取科学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管理工作中,做好制度保障、政策宣传、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科技竞赛的实施效果,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全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田立勇,于宁,张玉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2(6).

[2]瞿浩,何家霖,宋之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1).

[3]胡庆武.大学生创新活动目标导向的探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10,28(5).

第6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开发的通用技术课堂心理环境

摘要: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使得学习者能安全、愉悦、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综合。课堂心理环境要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体验、师生人际关系、课堂评价及活动模式等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的人文要素。本文尝试把已成熟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运用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借鉴激励过程的心理学分析来优化通用技术课堂的环境要素,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有效贯彻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

关键词:激励 课堂心理环境 创造潜能

正文:

激励过程分析

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激励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道格拉斯·麦克雷格(美国)认为激励有内滋激励和外附激励。内滋激励是指在激励过程中,通过引导组织成员的内发性需求,而达到激励其积极行为动机的过程。外附激励是指在激励过程中,通过借助外在刺激而达到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行为动机的过程。不管是内滋激励还是外附激励,我们都把它定义为通过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里有三个关键因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当一个人被激励时,他会努力工作和学习,当然努力不一定带来高的工作绩效和学习效果,除非努力指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或个体目标,同时它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

未满足的需要—紧张—驱力—寻求行为—满足需要—紧张降低

这个过程可以解释为个体有一种未满足的需要会带来紧张,进而在躯体内部产生内驱力,这些内驱力会产生寻求行为,去寻找能满足需要的特定目标,如果目标达到,需要就会满足,进而降低紧张程度。

顾建军教授在分析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时指出,通用技术课程要注重学生的创造创造潜能的开发,教学设计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常规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不仅对技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在通用技术课堂中以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目的的激励过程就是激励者了解被激励者的未满足的需要源,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其强烈的内驱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强烈的创造欲望),促使个体进行积极的创造行为来满足自身的创造需要的过程。

激励理论下通用技术课堂环境优化设计

达内尔.G.科尔等学者就影响积极的课堂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和相应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有益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包括四个重要特征:1、教师与学生的私人关系;2、积极评价;3、宽泛与自由的选择;4、课堂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私人亲密关系,这是教师逐步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是课堂激励方式的基础,这是不同于企业的激励。我们激励的对象是区别于工人的理性工作,希望获取的是价值与利益的回报。学生是比较感性地参与课堂教学,希望得到的也许是成长和尊重的满足,正是这层私人亲密关系可以使课堂环境更舒适,学生或者用行动回报,或者感激教师把他们看作“真正的个体”而不是数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关系经常能产生许多有益的其他课堂关系,而且包含着学生学会珍惜与教师进一步亲密接触的机会,以及学生会珍惜课堂上的独立和他们表达创造性观点的机会,而不是畏惧其他人的评判。

达内尔.G.科尔的研究给我们的课堂激励方式提供了一些切实的建议,更主要的是提供了外部环境的激励内容。实际上很多时候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总是在相互转换之中,比如教师和学生的私人关系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它也可以引导内发性需求,从而产生积极的课堂行为。在讨论课堂激励方式时,对这种转换应该是有意识的。

激励理论下的目标(任务)优化设计

目标管理是1954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把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有意识地瞄准、有效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紧密的结合起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以下一些功能:(1)指明了行动和努力的方向;(2)激发了完成目标的工作动机;(3)激发和维持的人的觉醒水平,使知识、时间等投向目标行动 。

目标激励方式其实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中的目标(任务)通常都会涉及到教师的预期效果。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教学中的目标(任务)不要从教师这个对象出发,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为他们设计,考虑怎样的目标(任务)对他们才具有激励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目标(任务)越“真实”,越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怎样才能使学生觉得目标(任务)具有真实感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景,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自己来发现问题,产生任务和目标。比如在通用技术课堂向学生介绍运用画草图来构思方案时,我就想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来用草图来构思方案,从而体验画草图这种构思方案方法。任务也已定好,就是让学生用草图设计一个圆形(QQ笑脸形状)mini收音机的支撑方案。怎样才能使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具有真实感呢?我当时没有把设计任务直接抛给学生,而是拿出这个可爱QQ笑脸收音机真实实物向同学们展示,并边播放收音,边向同学介绍收音机在外形设计及功能等方面的优点,介绍完后就随手把收音机放在讲台面上。这时,由收音机是圆形的,收音机滚落到一边(真实情景)。收音机支撑方面的设计缺陷就自然地被学生自己发现了,于是任务就自然产生了。而这个任务的产生,使学生对任务的真实性产生很高的认同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接下来没有等我布置,学生自己就开始设计改进方案了。其次目标需求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学生的创造行为。我们还发现需求程度通常与个体的体验有关。这种体验越深,价值越大,越有激励。回顾很多的学生的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以及已经影响到自己生活的问题,如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林恒韬小朋友发明的充气雨衣,就是因为她经常身受下雨时雨衣打湿裤脚的麻烦所引发的创造欲望,这种欲望激励她进行充气雨衣的发明。

(二)激励理论下的课堂活动优化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 C Maclelland)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即成就、权力、社会需要。对于个体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对成就的需要,因此他的理论常常被人称为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是指渴望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挑战性目标并不是说目标越难,挑战性就越大,挑战也要考虑目标的达成度。我们发现在自主探究中,学生往往偏向于难度适中的目标,太简单和太复杂的问题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成就感。对成就的重视,不仅指成功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得成功的过程和人们对成功的及时评价。因此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要给予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利用成就感去激励他们。比如在课堂中进行支架式教学,运用自主探究进行激励,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主动建构,完成对问题的解决。探究总是从问题出发,探究过程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来完成目标,这个过程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的知识联结成对自己适宜的结构而使信息更有意义,学生会认为这种信息由于自己的努力而来之不易,会倍感珍惜,这就是成就的需要。

比如进行“设计过程”教学时,我采用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到网上,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动态及时地收集这些问题,精心选择,形成一个个的研究性课题,并以Webquest的形式公布在网上。教师通过Webquest为学生的设计过程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像熟练的设计师那样对问题进行分析、构思、设计、制作、测试、优化等。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让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并设计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同时教师还通过Webquest为学生提供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需求大量资料或资料的查找工具和途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随时通过Webquest查阅相应资料、或通过相应途径和工具查阅资料,也可随时可能进入Webquest提供的论坛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在这种自主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设计并提出科学性的探究问题、评价并分析学生探究性的成果、帮助并解决探究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师的指导性作用非常重要。自主探究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与课堂教学目标有关的内容,给学生宽泛的选择空间,激发他们达成期望的驱动力,激发创造性。运用自主探究模式,学生普遍感觉能自由地经历和承担风险,感到在表达自己个人观点时受到鼓励,可以自由运用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让学生感觉非常舒适。

激励理论下的师生群体关系的优化设计

群体动力机制指由于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工作精神的感染,或者由于相互比较、竞争的作用,导致个体焕发出更大的能量为这个组织工作。同时由于个人相互之间的接触、影响和作用,彼此之间会形成默契、配合、理解和沟通的氛围,从而对个体本人的行为起到调节作用。

互动意味着学生的参与,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平等的参与意识,即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平等交流,课堂互动体现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不管是哪种互动都是双方的一种思维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重他们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即学会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促进思维的互动、想象的驰骋和灵感的萌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各尽所长、共同探索和发展。

现在教师非常重视这种群体动力机制下的互动合作模式,在通用技术课堂常用到的头脑风暴活动就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动力机制下的互动合作活动模式,也是一种智力激励型的创造技法。如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组织好组织头脑风暴活动,让活动真正产生“头脑风暴”应有的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营造一种气氛,头脑风暴法就是要营造一些自由畅想的氛围,大家相互影响,强化信息刺激,从而促使思维者展开想像,引起思维扩散,在短期内产生大量设想,从而为我们进一步构思方案打下基础。为了营造气氛,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把学生的课桌,由传统的的秧田型改成了马蹄型,马蹄型是目前普通认可的最具向心力的小组讨论格局;二、在课堂上要大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老师对学生,学生相互之间也要使用激励性语言;三、在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下功夫。其次头脑风暴活动强调群体中的个体在活动中的贡献,每个人发言的价值是等同、不可忽视的,这种活动形式体现了平等的参与意识。实践证明这样组织课堂是比较成功的,课堂的气氛起来了,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并积极发言,通过活动在短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非常有创意的想法。

激励理论下评价体系的优化设计

发展性评价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也不是单纯为了得到一个评价结果,评价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评价时,应注意淡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的功能;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终结考核或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不要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和作用;提倡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和量化(打一个分数或评一个等级);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把学生在课堂活动、方案构思、作品制作、试验探究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转变教师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评价的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当然,还要注要评价操作性和实效性,不要让评价流于形式,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一个负担。

技术学习过程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学生也许会气馁和失望,教师就要通过评价、帮助、分析和鼓励,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技术技能兴趣。在技术设计实践中,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因此,发展性评价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中对学生中显得非常重要。

范例:某教师通用技术作业评语实录:

“设想独特有新意,请进一步分析设计的可行性”

“从作业中可以看出你有过硬的绘画功底,如果再加上你巧妙的构思,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你的设计功能全面,能处处为人着想,谁能拥有这样一件产品,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考虑其制作成本,产品价格一定很高,如果要把价格降低到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的程度,你将怎样改进你的设计,降低成本?”

第7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公平理论;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44-02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地提高科研创新效率,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充分调动科研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是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科学管理的关键。探索公平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

1 公平理论的基本涵义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来的一种过程型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具有科学合理性的一面,在管理中被广泛运用。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员工把自己在工作中所得到的与自己的努力(付出)进行比较,然后再将自己的所得付出比与相关他人的所得付出比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的比率是等同的,则认为是公平的;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相同,则认为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的报酬过低或过高。

2 科技创新团队涵义

科技创新团队指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在共同的科研目标下,由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组成,通过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科技创新团队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团队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科技创新团队能够为团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和有效提高科研创新效率。

3 公平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研究公平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作用,对消除成员中存在的不公平感,促进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公平的实质是平等,它体现在对人格及其权利的尊重上。公平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正确的公平观

对于明确了忧郁成员个人的主观存在着迥异和价值观以及团队工作特点、不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素质要求理解不同,并且对于组织和成员对管理制度的初衷和意义的看法不同,导致了员工与管理间的不公平理解也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一个懂得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的高层管理员,首先要在不同的场合下让员工明确准确信息,就是组织所指定的管理制度的宗旨就是公平、平等的对待一切事物,并且不断的完善这种公平制度,坚决杜绝不公平待遇。这就使得公平感扎根于每位员工的心中。而且树立员工的言论自由的观念,让员工觉得在组织内部工作时,能够在各抒己见。这样能够轻易使得员工心中建立公平的价值观,也为日后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在分配公平理论中,能够影响员工分配公平感受的两个重要核心是投入和回报(即为产出)。员工之间的投入产出的比较,是员工所追求公平状态的重要依据,只有彼此比率相等才获得公平感。在组织中做事的员工投入的主要方面包括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因此一套合理又切合实际的绩效考核系统对于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现在的管理方法中,比较推崇的绩效评估法是360°评估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评估的一方选择上司、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以及员工日常可能接触到的人作为评估者进行评估。这样做的最大科学之处就在于可以几乎避免了一种主观的武断,也是增强绩效聘雇可信度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员工的努力程度得到了准确的评估后会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会产生公平感,而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承认和体现,能够有助于员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企业在考核团队工作状况时候着眼于整个团队的工作绩效评估,绕过个体针对性这一重要难题。组织在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估系统后,再加上以工作任务的“认领”制度,针对个人的目标管理,就可以不仅能够强调整体并且兼顾个人的具体表现,形成更完善的工作方式考核系统。确立报酬的发放重要依据为考核的结果。实行混合报酬设计可以针对团队的工作特点,在具体情况下对团队整体和个体进行有侧重点的两个纬度考核基础上进行。操作思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分为:以团队整体为条件,即团队完成任务后,再以个人的绩效而发放报酬。或者以个人为条件,在个人完成目标后,发放的报酬依据个人绩效与报酬同比增加。这种做法有利于鼓励高效成员与队友分享知识和经验也有助于低效的成员产生自我增强意识。

3.3 培育团队公平文化

任何一个组织内要做到组织内部各处公平和所有员工的满意是不可能的,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应帮助自己的员工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到组织内部的公平的合理性及其含义,在合理度量投入与收益的同时,员工们能够不仅仅看到物质的回报,并且能够感受到自身在组织中有潜力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公平的提升机遇等精神的回报,这样才能使得员工降低不公平感,更积极的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公平的组织文化,把公平的观念融入组织的价值观,对公平追求体现在组织价值的追求中,才会创造出一个员工相对满意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3.4 构建公平团队激励机制

激励体系如果想通过团队的形式发挥作用,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公平性是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通过研究表明,对于使用团队激励的计划实施中,员工作为参与者的公平感非常重要。组织员工不存在公平感,员工就会对组织的责任感产生懈怠。公平理论正是告诉了组织的管理层,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所受的待遇与自己的比较而得到心里平衡感与他的行为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员工得到激励就意味着自身所得到的利益与付出是平等的,而更努力的做事。一旦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消极怠工用来找回平衡感和公平感。对于公平理论所带来的其实有三点:一、报酬的绝对值和报酬的相对值影响着激励的效果。二、追求公平的激励,避免主观的误差和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三、对于激励者要在心理上引导好被激励者,正确的树立公平观。

总之,公平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技创新团队中运用公平理论,力争在团队成员之间最大限度达到公平,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从而构建和谐的科技创新团队,有效提高科研创新效率。

参考文献

[1]罗宾斯.孙健敏译.管理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志坚.公平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第8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在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传统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在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的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其灵活、开放、便捷等不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快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中的应用,构建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我校水利工程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在本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水利部行业支持,举办成人本、专科函授教育、积极开展局长岗位培训、水利领导干部培训、中高级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积极为云南省水利工程的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学校初步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办学体系,为云南培养工程一线水利工程技术人才。面向信息社会,单凭学历教育所获知识已过时,无法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信息社会立足。函授教学其特点是短,平,快,教学内容是最新技术及直接面向工作岗位培训,有特别针对性,特别满足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现时需求,知识更新,掌握最新测绘技术,无论建筑施工、水资源开发、地方农林水利建设工程项目都与工程测量技术密切相关,都急需学校输送工程测量高技能人才,也需提升在职工程技术员的测量能力和素质,这是云南省创建学习型社会,用网络高效快速传播最新技术,进行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现代教学模式。

2 应用网络建立现代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测量课程教学模式

2.1 云南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测量课程网站

网站面向云南省教师、学生、工程公司和社会自主学习者,一流测绘仪器,先进网络技术应用,只要在网络上注册了学籍就可以因地至异的,足不出户的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这使得远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慢慢地显现,而这种教育可以贯穿人的一生。云南各地函授学员可用函授课测量课程网站进行工程测量PPT及视频下载、师生网上互动、测量仪器操作指导、自我学习自我考试、上传课程作业、模拟考题、随时进行在线测试、它使得文本、图形、动画、视频技术成为一体,达到测量教学的信息化、网络化,生动化,形象化。师生可以自主上网学习,实现了课程教案、课件、教学和学术论文的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测试与提问,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站建测量远程成人教育学习网校,侧重于信息化测绘技术传授,用测绘工程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

2.2 测量课程局域网上的资源库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能够满足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同时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从业人员技术更新及自主学习者多样化学习提供无障碍支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基础层次的测量媒体素材库、测量课件库、案例库、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库等,使用层次的教学题库、教学管理库、教案库、课程资源库、图书馆、电视直播、公告信息等。

2.3 无线网络,教育云服务在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中的应用

无线网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具有无缝覆盖、易扩展性、灵活性、和低维护费用的特点,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无线终端在网络覆盖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实现随时随地接入网络,目前已在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方面有应用的报道。水利工程测量函授教育云服务是以智能开放架构和云计算平台为基础,通过深度集成整合全国各种测量教学资源、平台和应用,按需向用户提供各类服务,满足教育用户的需求。

3 计算机网络在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中的应用

3.1 网络建设,使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无处不在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主要通过自考、网络、函授或者夜大的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首先解决了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过程中的场地和面授来回的时间问题,可以不受时间、距离的制约,学员可以在自己家或者任意有网络的地方参与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省去了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中的租赁场地和来回返程大量时间的问题。

3.2 网络通信使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教学方式多样化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指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和用户之间的通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将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的教学工作带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其次利用网络能对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交流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技术员基本素质要求,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工作,能有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3.3 建立网络测量仿真实验室

把全站仪、GPS、RS,GIS、精密水准仪、激光扫平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实际操作视频。挂在网络上,使学生随时下载学习、把南方cass7.1成图软件上传测量仿真实验室、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模拟练习和操作,快速理解掌握专业技能。也可进行测量工程视频播放,3维影像地形图阅读。测量实验实习前在网上通知学生观看测量实习视频(MP4),把水准仪仪,经纬仪,全站仪和GPS仪器及各部件的作用、仪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维护保养,反复对学生讲解,加深了学生对测量仪器印象,以便在真正测量实习掌握内容。3.4 计算机网络对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的意义

3.4.1 快捷的教学交流途径

集中全球测绘教学资源,建现代开放式学习网校,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使云南工程测量技术及相关专业数万名学生及从业者受益。快捷的教学交流途径,使用便捷、功能齐全、便于学习,降低专业人才培养成本,开发60个虚拟实训项目、制作50小时的高新设备的操作演示视频,实现远程学习、远程指导,学习者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实训效率,节约教育成本。利用网络技术构建远程教育模式,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异地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3.4.2 先进的网络课程等教学手段

可以看公路测量工程项目视频了解公路测量全部教学内容,还可以看卫星测绘工程项目视频了解GPS测量全部教学内容,打破时间空间界限,满足终身学习需要,支持远程学习,把学习者从固定化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模式。用网络创新考试方式,使用网络考试系统,可考到理论知识,也考查测量仪器实际操作能力,也可因材施教个性化考试。每人不一样题,教师网络阅卷登成 绩单,彻底无纸化教学,同时方便学生和老师。

4 测量智慧教学建立

4.1 测量智慧课堂建立

在开展具体的测量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真正实现测绘数据共享,所有资料网络快速流通,数据无缝连接。学生的最终计算成果通过网络激光打印机和大幅面绘图仪打印输出。教师可以实时检查学生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即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纠正。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测绘工作的实际需求,解决具体测量工作问题,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连接无线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备课及进行科研工作。其核心是无线网络的课堂利用,实现无纸化教学。

4.2 测量智慧教育展望

将来升级进行测量智慧教育。该体系由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数字课件、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的云端设备组成的开放校园。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应用测量电子书包,学生在校内能从学校数字教育管理平台下载测量电子教材、课件、辅导材料和家庭作业,校外可以用它进行复习、完成及提交作业,并可以与教师实时互动交流。这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教学互动模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测量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行水利工程测量学习。

5 结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对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教学任务高效快速完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水利工程测量函授课,是现阶段最强有力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加大了师生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获取力度,提升了师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成人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为工程公司员工岗位培训、从业人员技术更新及自主学习者多样化学习提供无障碍支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为云南省继续教育节省大量的资金,推动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科技创新的理论范文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机械制图,教学创新

 

机械制图作为工科学生的基础课,是今后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未来就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演绎和传授,教学的结果过于注重作业和考试成绩,使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面对着这一现实,制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把单纯的“讲、写、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性的把TRIZ理论中的方法创新引入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及操作要点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模式。在反复研究与实践中,我们认为新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要通过知识教学过程实现。当然这里的知识教学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体系轻实践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是完全不同的。其一教育论文,欲求知识,要求课堂教学不能开始就讲,直接传授,倾囊而出,而必须先激发动机,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其二,感知发现知识,要求基本知识点要由学生通过感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总结概括出来。其三,加工论证知识,要求学生总结发现知识重点后,进一步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碰撞进行加工、论证。其四,转化重构知识,要求课堂练习有层

次、可选择,鼓励一题多解式的求新求异,课后应用创新,并且重新改组充实知识结构。TRIZ理论创新的教学观相应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激发动机―诱导发现―加工论证―应用创新。

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点是探究式获取知识,创新性应用知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下,学生主动感知、发现、获取知识,加工转化建构知识,而非被动听讲、消极接受、机械训练的僵化灌入。

(一)激发动机,包括预习展示、确认目标、形成探究动机。教学实践已证明,学生没有预习就进入学习,往往一开始就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是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用了许多导入的材料、背景知识或进行联系密切的复习,多数学生也很难积极主动学习。为此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一味传授讲解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而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机械制图“组合体”这一章的教学中,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是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组合体的形体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多种形式的,约束条件少,富有趣味性的题目来启发学生主动创造怎么写论文。

(二)诱导发现,包括感知分析、抽象概括和合作交流。传统的讲授,往往忽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这对于简单的事实、符号教学可以有效。但对于有来龙去脉、有丰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和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教学,恐怕不行了。以《平面物体的截交线》一课为例,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教师讲解理论依据―――“截交线”的两个基本特征。通过给出“截交线”的定义,配合模型教具进行直观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2.实施

“开放式”教学。发给学生模型,学生自行观察拿到的模型的平面,自行测量模型的尺寸,自行确定比例,自定尺寸和模型摆放方式,选择视图,开始作图,学生自行求作截交线。学生自行确定截面位置,结合实际模型,在自己的三视图上求截交线;学生自行验证理论教育论文,以自己所作的截交线,验证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或以截交线的两个特征来检验自身视图是否正确。教师作巡回指导和随时答疑。3.总结、巩固。选择视图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上台将其所做的三视图、截平面和截交线展示并当众讲解。最后,教师本人或学生对照黑板上的视图,再次验证截交线的特征,巩固复习新课。这种教学方法,使用直观的研究对象(模型),学生易于接受,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便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定视图尺寸,自定截面,“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加工论证,包括归纳表达、讨论碰撞和印证加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已获得的认知和概念的含义,事物的特点等。这还不够,应该进一步表达,进行全班交流,引发重点讨论碰撞。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问题、核心问题、疑难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重点讲解。此时的讲解是学生急需的、高度期待的,他们急于听老师的讲解、意见以及看问题的方法、角度、技巧。此时,教师的讲解、观点最容易引起高度的注意和认同,对他们的认识起到印证作用,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加工,促进其思维的深度,提升其价值观,是一种师生有效的适当的深层的情感、认知互动互促。可见,TRIZ理论创新教学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式获取知识,决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讲解,相反非常重视教师的讲解,重点讲、精讲。然而这里的讲与传统的授受是根本不同的:一是在学生已有主动认知基础上的;二是非全面的全程的;三是必要的急需的;四是能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讲。可见,这样的讲能真正起到教师引导促进的作用,其结果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摄入。从情感上说,这种讲会与学生真切情感相呼应,使他们感到豁然开朗,似曾相识,不谋而合,原来我也能经历、发现,也会探究,从而使他们受到成功的激励,受到鼓舞,产生极大的自信心,获得一种难以言表的精神享受与愉悦。

(四)应用创新,包括选择练习,总结质疑和重构延伸。在师生加工论证知识点的基础上的课堂练习应该是有层次的、可选择的,能有助于思维发散和能力转化。必须承认,共识度再大,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因此,练习题应是丰富多层次,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教育论文,这样才能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巩固,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用课件承载多样多层的习题,供学生按需选择。选择练习题目由基本练习、复式练习、综合练习、延伸练习组成,对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要限定时间,综合练习和延伸练习要鼓励学生独创,求异求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变、多思,多题归一。这是发散―聚合―发散的创新思维的练习,是独创的个体学习和合作的集体学习。这时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路,肯定推进,释疑、导疑,对其中具有共性,很有价值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不能讨论清楚讲解明白的,要引向课后,变成探究性作业,继续学习探究。在学生回顾、总结评价主要收获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新学的知识,重组建构到旧的认知体系框架中去,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二、TRIZ理论对于创新教学的实践指导

创新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该课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说“: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说明我们过去的教学只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紧密结合。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或实训车间参观认识零件,了解生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工厂中用的实际图纸,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写论文。学以致用,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创新教学的目的。

TRIZ理论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意识方法创新,以及双方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方面都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TRIZ理论能在教学创新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为学生和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TRIZ理论在创设情境中的作用。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引子;创设的问题具有引导性,才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的问题看作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进行求解,获得需要设置的问题。具体到一门专业课程,创设问题情境就归结为各子课题的引导问题情境的设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启发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提出这个题目后,根据TRIZ理论教育论文,进行程式化描述,解决冲突,获得合适的情境设计。问题创设过程是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所面临的课程的子课题划分、待求的题目获得等问题,都需要采用TRIZ理论进行解决,进而对师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

(二)TRIZ理论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性教学过程重点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安排好学生的讨论、成果交流和总结,使研究性教学有序地进行,达到传授专业知识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 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中的40个创新原理中,其中很多都可以解释上述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或实验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这些原理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并进行相关案例拓展,同时让学生参与互动,让学生们相互启发,激发它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这样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研讨探究和验证假设,即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求解,并给出结果。TRIZ理论给出问题的解的多种方案,解决问题求解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给出较佳的方案。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TRIZ理论发挥的作用最大。针对一个个实际问题,TRIZ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解决,首先通过问题分析和定义把这些实际问题转换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 TRIZ的分析工具得到问题通解,最后得到特定解。

(三)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理论归纳中的作用。课题是研究重视过程,TRIZ理论侧重于提供方法上的指导。由于TRIZ理论系统本身就具有综合性,所以从TRIZ理论演化出来的分立小课题,最后还可以运用系统化的方式整合起来,提供一个成型的规律或者方法,能指导更大范围的创新实践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TRIZ理论在教学创新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学创新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二者的结合,将构建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途径,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必将探索出一条广阔的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杨廷双.TRIZ理论入门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8,48 ~49, .

[2]顾林.TRIZ理论在技术预测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6, 19 (3) : 18 .

[3]龚益明,丁明芳.TRIZ -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1) : 42 .

[4]徐起贺,吴昌林.基于TRIZ理论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7:32~33

[5]刘伟忠.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2):91~93

[6]荆静,高艳.制图教学改革与创新素质培养实践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

[7]李树合.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2).

[8]胡宜鸣.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