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1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探究

一、学科的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专业性学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综合性高校和师范类院校则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进行建设,其他高校则将之作为公共课的一部分,属于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以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有效舞台。正是有了这样的舞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认知、认同和遵守,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优秀品德才能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坚分子中得以宣扬和接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政治思想才能在优秀青年中得以普及和拥护。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作为一个学科或一门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收其他学科和课程的精华。思想政治教育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的思想和思维的规律性问题,是人的思维意识方面的规律性问题,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人的思想活动过程就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心理支配,这与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的心理学有交集的地方,这种交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心理学的理论解决自身发展方面,同时也增加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一味地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还不如从学生的心理上去分析他们乱扔垃圾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心理上主动接受,从而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在的发展需要,心理学相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法论,使学科建设朝着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学科的现状

正如心理学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起步也比较晚,但它们都发展很快,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心理学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相当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国家科研部门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改进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也就是说在教育内容上采用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等技术手段,许多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有效地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对不良思想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并加以引导。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科学化、正规化水平不高,有待为之而努力。咎其原因,一是学科起步晚,方法和内容上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二是学科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融合,系统化、科学化程度有待提升;三是社会上对学科发展的认识有偏差,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暗潮涌动,部分人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抵触情绪;五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实验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许多高校没有开展该项目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高校专职从业人员问题。一方面是高校专职从业人员缺少,学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没有足够重视,人员配置和学生数不匹配;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不是该专业毕业的,很多是别的专业改行过来的,在知识积累和理论水平上与该专业毕业生相比存在差距,而学校在这方面的培训投入不足;再就是心理教育服务程度不高效率较低,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很少求助心理教育工作人员。

(二)专业化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高校在心理教育方面使用的技术和工具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心理测量方面,未能象发达国家那样普遍使用科学量化表及高级测量工具以及科学手段,在心理咨询方面条件简陋,缺少必要的技术设施。

(三)学术交流渠道不畅问题。学术需要交流,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自我封闭、单打独斗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现状,各高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成功经验和学术成果得不到普及和应用,对国外心理教育方面的成果和信息关注度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内涵建设。

(四)学科应用实效性不高问题。学科实效性能真实反映应用现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效率偏低,实用范围虽然广泛但效果不佳,该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看似繁荣,但实践应用存在大量难题,发展质量难以提高,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四、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投入,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门负起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各方面力量予以帮扶;另一方面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主动承担起建设任务,加强对专职从业人员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服务活动,解决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

(一)高校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1.成立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服务平台。目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服务窗口建设比较重视,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心理学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应用心理学发展不成熟,服务意识和服务范围上有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服务机构, 学校应建立该学科的服务平台,一是要有专门场所和专有项金;二是要有必要的技术设备;三是要有一支专职从业人员队伍;四是要有工作制度的考核机制;五是要积极开展该项业务。

2.加快对专职从业人员的培养。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缺乏专职从业人员,一方面是人员的数量配备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师生比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是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水平不高,该学科毕业的专业人员缺乏。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该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在量上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3.加强学科教学创新。我国该学科主要是通过课程建设来促进发展,是否要课程化的本身存在争议,因为课程化只能发挥知识和理论传授功能,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其他教学形式加以补充,需要对学科教学进行创新,课堂教学引入情境化教学模式或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活动来加以丰富。

(二)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的扶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的资源可以为学校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我国该学科的发展现状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设备上的大力支持,因为光靠高校本身的经济力量无法完成建设对资金和设备方面的需求。同时,在政府的主导和倡导下,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全社会之力来扶助学科的创新发展。

(三)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激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解决人的思想、心理及思维的问题,其教学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完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具有创造和解放动能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化人格的一门智慧性强的学科。所以,在学科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完全参与,如果学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本质上来看待该学科,就会从思想上心理上主动接受,消除了被动的消极对待的行为,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我完善、主动上进的动机和热情,帮助他们树立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创新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方式,改变灌输、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自我完善能力,由传授转变为自主学习,在教学环节中运用更多的教育工具和实验方法。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对思想政治心理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政府的主导与各社会的支持下,通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凯,荣复康.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第2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育心理;重要性;融入策略

1、数学课堂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分析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和形成基础科学素养的功能,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等相关方面一直备受世人关注。但从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学方式仍然围绕应试来看,这种模式很容易就导致教师过分的强调解题的技能提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提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主体。即使教师的知识再丰富,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心理就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那么这种课堂效率也不会高。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理念和指导方法,可以通过干预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在被教师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后,可以很好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更好的形成学习的兴趣,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重要价值。本文拟通过分析,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好数学。

2、数学课堂中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策略分析

2.1 充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本质,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不由自主的就会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中心,认为课堂上自己说了就要算数,学生只能听课。而且传统意义上评价学生,也都会把上课不说话,认真听讲列入其中。实际上,学生上课不说话,也不对课堂发表意见,有一部分可能是在听课,但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厌倦,甚至是反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只有了解了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将教学工作朝向学生们喜欢的方向去做。教育心理学的本质也在于此,就是要让教学工作能顺应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尤其是对于数学课程来说,这是一门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且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科。而很多学生天生其逻辑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就有差异,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情况、性格特点、数学基础、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将学生们分层分类的开展差异化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属于自己的进步。

2.2 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都是强调刚性管理,即学生可以怎么样,不可以怎么样,符合教师要求的就给予表扬,不符合的就要批评。这样的教学理念,如何能够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而没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怎么会愿意听老师的讲课呢?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失去了基本的信任,那么这门课的教学效率一定不会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强化尤其是正强化对于消除紧张与焦虑,使人体验到自我满足,引起心理愉悦进而调节自己的行为有显著作用。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能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更多的赞赏与信任,变“批评训斥”为“赏识提醒”,那我们的转化工作也许会事半功倍。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就是要紧密的把握学生每一次小小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再将这种喜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比如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可能一些学生不能快速又完整的把运算过程,并且采用的公式定理以及结果都写的准确。这时,如果他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比如公式写对了,或者辅助做的图画对了,教师都需要即使的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

2.3 科学融入教育心理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按照大纲的步骤一节节的讲给学生听,有时候教师也会安排一些提问或者相关的课堂活动,但是从总体调查来看,这种课堂活动,尤其是合理的发问环节仍然不足,导致学生上课一直是在听。而教育心理学指出: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于问题之中,它始终和一定的问题、任务联系着。人有了问题和任务,就要求去思维、去解决。可见,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是与一定的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联系的。问题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产生刺激,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为此,我们应该充分的转变课堂教学思路,在适当的时候用问题去引入课堂,给学生营造思考的环境。比如,合理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分小组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习小组都针对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去分析和讨论。尤其是对于数学知识来说,众多的定理、定义、公式,以及解题方法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而且只有在这种探究之中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知道自己学习的长处和不足。当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还在于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意识的驱动下去主动学习。教师在最终组织小组之间的评比,这样又调动了每位成员的

3、结语

总之,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强调应试,很容易就导致教师个人主导课堂,而学生们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被看做是容纳知识的“容器”,而且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太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就是要让学生多学知识、快学知识、实际上,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快慢,或者说高效课堂的构建,还是要依赖于学生自身愿意去学,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因此,教育心理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必然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强化,只有每位教师都能认真的领会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才能彻底扭转现阶段数学教学的种种问题,才能使素质教育更为深入的推进,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得到践行,也才能为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郭程.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但是它不可能自然而然的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在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时无能为力。感性的认知是不能被理性的结论所代替的。当然抱怨、发牢骚不是解决之道,一个学科缺乏思考只能说明这个学科还十分幼稚。对于我等教育技术专业的小鱼小虾,静下心来看看书、做点实事才是求学、为人之根本。

教育技术本身是偏应用的学科或专业,但是除了技术外,教育心理以及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的重要性应该突出来,现在的技术不总是强调系统理论吗?认识社会、认识人同样是一个系统理论的作用。不要等到自己搞了一辈子才有些“悟性”的东西。作为人的学习过程来讲,无论国外与国内,人的认识过程是有相同的规律可遵循,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国外的东西会比较好,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设计系统时,比较考虑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我们国家对心理学理论的认识有了普及化的趋势是近些年的事情,而且,以前的心理学教材让人学起来实在没什么兴趣,人的心理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我们学理论而不去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的特点,使心理学系的学生毕业后马上运用的能力又不强,这就更会让人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与信息已经无法分开,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技术(包括视音频、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对支持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肯定无疑的。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实施已经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些电教器材,才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认知学习理论,潜心钻研教学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同样能够优化教学。由此可见,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程序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说,激发和维持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因为当一个人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会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而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的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在缺乏交互式学习的传统听说课堂上,学生以听为主,处在被动的信息接受的地位,可以使学生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接受者和知识运用者。各种多媒体软件可以提供许多非语言素材,如时代的背景、形象及心理活动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这种全信息表达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和语音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习者灵活方便的操作控制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心理学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形成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创设感知意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出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去。多媒体教学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直观刺激变抽象为具体,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体的色彩美,师生的和谐美。这种情境能把学习的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远和近,快和慢,局部整体,外表和内显之间相互转化,打破了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给学生在视、听、思等方面带来的局限,学生的视野可在瞬间内完成时空的大跳跃。这就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尤其是教学信息传递的增值率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减轻了学生的负荷,优化了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沃特海默依据自己对在校生的实验,宣称儿童普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被传统逻辑和联想心理学理论所支配,应对阻碍儿童创造思维能力发展负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富有情趣的解说会使学生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激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各抒己见,往往可以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教育技术的广乏应用又实现了教育的优化,因此如何将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相结合,成了教育技术领域广乏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前提。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是由教师控制教学,这意味着教师把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强加与学习者,使得学习者不会思考,变得懒惰。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是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者有着较高的学习动机,学习者会积极思考,积极与环境交互,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意义和创造性的加工,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部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的运用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作为教学传递的工具传递知识或训练及技能,现在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为此,教学软件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除了过去大量开发的练习型、辅导型、游戏型、模拟型软件外,问题解决型软件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类软件除了传递有关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了解有关知识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其中去,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强调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它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甚于关心学习结果,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发现学习有利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当前,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对教育技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教材一方面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方式,还必须研究和应用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因此,探讨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教育技术的观念更新,把握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喜新不厌旧”的教育技术来说,对新思路、新方法有着天生的敏感,不时地把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共同为现代教育学提供了新鲜血液,教育技术又从教育学的母体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

鉴于教育技术是心理学、教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教育技术学要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我认为首先应该搞懂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她不是纯理论的思辩,也不是纯技术的盲目发展,应该把客观——实验模式和主观——经验模式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本身都是教育科学的分支体系,本是同根生的学科,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构建一个树型的体系:教育技术是主干,心理学和教育学是两个分支,而这两个分支又分为许多小分支,包括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是与其它分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2000年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欧阳仁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1999年

【摘要】教育技术学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学术体系,包括许多分支学科。它不应是信息技术或者网络的压缩版,更应该包括一些人文认知学科,比如心理学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教育技术学

心理学在我脑中的定位一直是一门很高深很神秘的学科,当个心理医生也曾经是我孩童时的梦想。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可是到了学期结束,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只记住了一些结论而已,并不清楚这些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是如何得来的。毕竟抽象的理论和短短几节课是不可能让我们对心理学有太深刻的理解的,也就谈不上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它与教育技术联系在一起,融会贯通。

第4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5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课堂情绪;教师专业素质;新课程

课堂情绪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教师言行举止的变化,学生出现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学生经常体验某种不良情绪,可能会威胁学生的心理健康,如长期失望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焦虑过多会导致抑郁,经常厌倦会造成厌学等。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来加强对学生课堂情绪的调节,以达到有效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一、培养专业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大爱,这种爱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终极关怀[1]。只有以这种爱为基础,从心底里喜爱学生,愿意和学生相处,真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才会亲近、信赖老师,才会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感化,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一样。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心里有爱还不够,还要学会表达爱。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管教的本意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但是如果教师平时不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修身养性,只是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脾气性格行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简单粗暴地处理学生问题,而不注意方式方法,可能就会引起学生误解,产生畏惧、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教师要人格高尚,做到“身正为范”,让学生亲近、喜欢教师,学生也就会不自觉地效仿教师,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二、更新教育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占主体地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压抑,创造潜能的发展受到阻碍,学生在个性特征、身心发展阶段和学习风格方面的差异被忽视,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抑郁等不良情绪。新课程实施后,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个学生看成是有着独立人格、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个体。要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建构者,由单方说教的对象变为多方对话的主体;要使教师由“课堂主宰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训导者变为学生人格的培育者,努力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愉悦舒畅地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后,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现知识的引导者,由不可挑战的权威师尊变为学生质疑挑战权威的合作者,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强调教学过程应该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碰撞中动态地生成。

三、提高专业能力

专家教师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凭借精湛的教学基本功,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创设对学生最有意义的情境,把对学生来说深奥晦涩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能使枯燥无聊的课堂变得引人入胜,使学生直到下课还觉得意犹未尽。而如果多数学生觉得教师授课呆板沉闷,觉得讲述内容复杂难懂,那么学生就会对该科目产生厌倦和畏惧,陷入听不懂不想学和学不好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偏科。

就教学情绪而言,如果教师整个人显得精神饱满、和蔼可亲,那么这些积极情绪就会通过移情等方式感染唤醒学生,学生就会听课专注,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而学生的这些正面表现又会交互感染教师的情绪,从而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教师应该及时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一是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上;二是对诱发不良情绪的情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2];三是强制以积极的表情抑制负面情绪的表达。

总之,由于人对情绪追求有趋乐避苦的特性,积极的课堂情绪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提高学业成绩,因此教师要往积极方向调控学生的课堂情绪,而这种调控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这也正是教学的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第6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想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当我思考何为高效课堂时,我觉得要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仅教师能实现想达到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能完成一定目标下的学习任务。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只有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而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充分关注并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与亲合度。所谓自由度指课堂宽松和谐自然。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知识,它必须由传授者与接受者双边配合才能完成。对预定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与学双边活动,而影响这个质量水平的一条无形却又有力的杠杆就是情感因素。历史教师不仅要科学准确地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更算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的人际的交往。不论是处在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在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个体。所以,在教学中,不但有认知方面的知识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知识信息交流。在心理学中认为,情感是外在的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观点而产生的心理活动。情感所反映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练习。一般情况说来,只要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者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够使人产生高兴、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使人产生烦躁、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学习中的认知活动与学习的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二、以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事实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学科有兴趣,就会钻研它,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行之有效的。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高效的课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点面相互结合。既注意做好面上的分析、训练,也要注意做好点上的分析、训练。2、教学相互结合。教师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突出主题。该讲的讲,基础知识需要讲透;该练的练,基本能力需要多练,即是需要做到精讲多练。该点的点,重点难点需要点明;该引的引,每一步都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即是突出重难点。3、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互结台。需要遵循教和学的规律,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把握,促进能力的提升。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需要做到心中有教;什么样地能力需要复习什么知识,要做到手到拿来。即需要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三、运用多媒体科技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单调了,如果每节课再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面对同样的学习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这势必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扼制教学效果。因此,扩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比例挂图、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多媒体电化教具),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挂图以及具各种教能够充分的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投影能够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录音可脱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这些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来感受知识。课堂上学生专心听老师讲授,集中注意力,能否乐于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于兴趣,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对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快乐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使课堂生动有趣,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及时反馈课堂效果。

未来学家宣称:“未来的文盲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让他们逐步做到在离开教师这根“拐杖”后自己也能够独立“行走”。这也是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

第7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一、营造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尤其数学知识有些很抽象,用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因此,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是提高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主要前提。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索,创造。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在探索中尝到了甜头,体验到成功感和希望时,他们才会享受到数学学习中的愉悦和欢欣,从而增强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启发他们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经过小组相互协作动手拼摆,他们很快就发现能将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它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底(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推导时,其他小组立即说出了他们的方法:用一个梯形沿中轴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计算公式,还可以利用做平行线的方法,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推导出公式:梯形面积=底(上底+下底)x高÷2。让学生自由地从多个角度去研究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许多解题方法,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着“农远教”工程的实施,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激发学生兴趣带来了契机,它不仅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且音画并茂的视听材料,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教师青睐。小学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缺乏实际经验,智力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十分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注重手脑联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会受阻。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去“做数学”,体现学习过程活动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投入时间,多提供一些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获得学习成效。

第8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情感 主体意义

思想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情感活动,思想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一种情感过程。因此,把握好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对提高思想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主体意义:建立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更关注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而对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结果造成教育内容具有科学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受教育者缺乏实际的主体意义,以致常常因为难以帮助受教育者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因此,建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此才能建立起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主体意义制约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意愿。

一般来说,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意愿,受制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教育内容能不能接受,二是教育者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由受教育者的认知因素即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来决定;“愿不愿”则主要由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来决定,即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在现实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相比之下,“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思想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和难点。“愿不愿”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意义的问题。思想教育既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反映,换句话说,情感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体意义。因而,思想教育的内容对于受教育者是否具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直接制约着受教育者对思想教育内容的情感反映,并进而决定了受教育者对之的态度和是否接受的意愿。

其二:主体意义制约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方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主体意义及其情绪反映,直接制约着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方式。这里的主体意义并非指教育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或逻辑意义,而是更多的是指教育内容中的知识和观念能与受教育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现实的关联作用。主体意义使受教育者倾向于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倾向,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提示线索和意义特征。而缺乏主体意义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则更倾向于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痛苦、难受的差使和负担,对于学习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更多地采用简单、直线式的认知加工策略,甚至简单地将新学内容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登记”一下了事。

二、激发积极情感:促进教育内容的内化和转化

激发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内化教育内容的基本途径。在日常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多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接受”考虑较少,对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为此,日常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两项工作:

其一:以积极情感体验促进教育内容的内化。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受教育者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受教育者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因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是一个从情感上的“认同”向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因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必然首先以自我经验为参照系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来自于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自我经验之关系的亲身体会和价值判断,其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直接制约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同”。

为此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的理念,强调把受教育者当作主角,以受教育者的视角和“生活事件”来呈现教育话题和案例,以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二是要特别强调发掘教育内容的情感内涵,充分利用教育内容的文字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受教育者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并使受教育者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感情上的陶冶,进而自觉地将教育内容中蕴含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

其二:以积极情感体验促进行为动机的转化。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其中,社会要求来源于社会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了受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达到的结果,它对行为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对目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的规定;个人意愿来源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态度,反映了受教育者“愿意”做的事情和“愿意”达到的结果,它对行为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行为动力水平或个人所愿意投入程度的规定。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加强,最终化社会标示为个人意愿,化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

以上“联系-转化”过程的实现,受情感体验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总是与个人意愿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在发生上总是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因而受教育者对社会要求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总是受到相应情感体验的“折射”。其结果,受教育者对于社会要求的情感反映,直接影响其对社会要求及其实现过程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的认识,并常常构成行为活动的直接诱因和动机的最初制约因素,进而决定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教育的态度和是否投入的意愿。一旦受教育者通过切身情感体验认同了社会要求,他就会自觉自愿地服从这种要求。此时,受教育者的行为动机不再是外力作用下的“迫不得已”,而一种内化作用下的“心甘情愿”。为此,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及其对受教育者行为动机转化的影响,强调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合作来激发与调节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相关教育内容对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契合,进而使其行为动机因在内容和动力上取得心理契合而得以有效的形成与实现。

三、增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关系:使情感交往成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过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双方的人际交往乃至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从基层思想教育的实践来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等,大都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情感关系不佳或受教育者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增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满足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情感需求,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往成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过程,应当成为思想教育过程中基本追求之一。其中教育者作为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必须重点把握两个方面:

其一:用积极乐观态度对待受教育者。

思想教育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是否对受教育者抱有乐观的态度。这是因为,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权威人士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靠权威人士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来维持。在基层生活中,教育者就是他们的权威人士,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对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如果感受到教育者对其发展潜力具有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一般会形成对自己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对自己的发展的高期望,并愿为此付出积极努力;如果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对其发展潜力持悲观态度和消极评价,则通常会形成消极的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不抱什么期望。二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悲观态度、消极评价和消极的交往方式所产生消极的或伤害性的后果,会在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上持续许多年,特别是在那些尚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受教育者心目中。三是如果教育者对某些受教育者悲观失望,认为他们是无能的、无价值的和没有希望的,他就会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寻找证实自己预言的途径;如果教育者认为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有能力的、值得尊重的、能发展成材的,他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尽力为受教育者寻找和提供获得成就的途径。因此,众多教育心理学家强调,以各种积极的方式,增强受教育者对自我价值、能力和潜力的积极认识,是教育者的基本职责。

第9篇: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幼儿教学 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促进幼儿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活动时效肯定大有裨益。

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崭新了发展方向,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个有益补充,也受到了大多数小朋友们的喜爱,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说,过量采取多媒体教学,也有它不利的的一面。

(一)过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忽视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教师和幼儿的互动环节,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的情感和引导,以及在互动时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这是多媒体信息技术所不具备的。而现在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减少了自身教育情感的投入以及对幼儿的观察和引导,错失了很多稍纵即逝的随机教育良、机,这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二)机械式采用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幼儿主体的自由发挥和潜能发展。

教师只会机械的运用做好的多媒体的课件做单方面的知识灌输,缺乏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长期实施下,幼儿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课件大都是连贯播放,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提供机会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操作提问,那么程式化的活动内容也必将限制幼儿潜能的发展。

(三)单一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身的思想,感情,多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无法在同一时间内根据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传或反馈不同的信息,如果教师认识不到这点.而单一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就难以从幼儿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幼儿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四)教学课件制作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幼儿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力的发展。

幼儿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多为自制,大多质量不高。有的课件简单到只有一张图片或者是一段音乐,有的课件加工和处理粗糙导致内容失真,在教学中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在故事活动所使用的课件中, 因受制作水平的限制,一些故事画面不是以连续图像呈现,而是通过一幅一幅的图片依次呈现,这使得故事的连贯性遭到“肢解” 和“分割”,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甚至判断力的发展

(五)过于追求多媒体效果,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

许多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中,为了达到美观,生动的效果,往往会添加很多的背景图片,声音效果,动画效果,3-6岁是幼儿的大脑、神经、肌肉迅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这段时期幼儿精力充沛,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分散,而这些繁复的课件,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时间一长,反而会容易养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美国科学家曾进行过一项相关的调查:发现经常使用电脑的幼儿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差,甚至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也受到了限制。因此,不宜让孩子太早接触电脑,特别是未满3岁的孩子。即便是年满3岁的孩子,也要控制接触电脑的时间不要太长。

所以,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并且避开上述几点,从观念上进行调整,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并非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运用多媒体不可。因此既不能对其过于依赖,也不能让其取代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运用多媒体时,更注重师幼间的交流与互动,针对每次活动内容、性质进行分析,从幼儿实际出发探索如何运用更为有效,更能优化课堂。

同时,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操作过程应做到娴熟有序、收放自如,进行多媒体演示时对每个操作环节要心中有数,要善于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且生动直观的特点,在具体的多媒体手段选择上,应多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侧重选择那些幼儿关注或感兴趣的类别,灵活运用提供幼儿对信息进行认知、表达、质疑的机会,注意预留给每个幼儿观察、思考和自由表达观点的时间,适时提出问题,或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分析,及时解决教育活动中所出现的临时问题。帮助幼儿的认知不断修正、完善、丰富和提高,才能使幼儿主体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感受到自主建构知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