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阅读 想象力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特定的文本,这些文本是作者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及文学素养和情感交流等诸多方面创作出来的文章,此种作品具备独特性。而学生在阅读时,因为文章自身就存在创造性,所有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大胆进行想象,才能够获取需要的信息。想象可以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通过朗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中学生读优秀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经过反复朗诵,可以在眼前展现出文字内容具体表达的形象,将文字描述的详细内容想象成为一幅幅画面[1]。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才能有感情,从而进入文章描写的具体情景中。例如,在进行《芦花荡》教学过程中,作者描述了芦苇与蒲草倒映在湖里,显得似乎更绿;天空倒映在湖里,显得仿佛更蓝。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先让中学生进行轻声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一些学生回答:“体会到湖水清澈”而有些学生则回答为:“想象到芦苇与蒲草在湖水中的倒映更率,而天空在湖水中的倒影更蓝”。教师又提问学生在通读课文时要格外注意哪些句子与词语?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通读全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想象相关画面。这样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一边缓慢朗读一遍在脑海中想象文章描述的具体画面,从而使学生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进入文章的情境。
二、通过知识嫁接,拓展想象得深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期,学习的文章比较复杂。目前现代文章并不多,大部分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文章。例如《皇帝的新装》与《变色龙》及《威尼斯商人》等,而文言文方面主要有《出师表》与《陈涉世家》等,另外科技方面的杂文主要有《奇妙的克隆》和《宇宙里有些什么》等。一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泛泛阅读,将梗概意思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没有实质性意义,并且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作者写作的寓意及文字内容陈述的思想感情。因为这一系列文章都是具备较高价值的活化石,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真进行研究与探讨,充分应用自身的思维去诠释[3]。这样就需要教师嫁接时间与空间的桥梁,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迁移,建立知识结构,并且展开想象,走进文章描述的情境。例如在《孔乙已》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孔乙已人物,让学生在通读文章时大概理解文章的含义,了解孔乙已的最终结局。这样还不够,教师还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孔乙已为何会沦落到这样的底部,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并且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孔乙已是什么样的人物。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分析掌柜对待长衫客和短衣帮以及小伙计的态度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探索导致孔乙已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了解那个社会的发展现状与人们之间的关系等。而从孔乙已在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封建文化与封建教育直接毒害着读书人,批评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在民众方面来看,小说揭示了那个年代封建社会中的世态炎凉与人们的冷漠麻木及思想昏沉。小说整体上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此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还可以建立知识体系与整合学习内容。
三、提高想象高度
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家庭环境与教育环境及个人素养等多方面存在差别,导致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教师要正确引导,只要学生不偏离主题,阅读理解存在差异性也在清理中[2]。在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才可以使学生敢于想象与思考及探究。例如,在课外阅读《三国志》中刘备三顾茅庐章节时,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诸葛亮表现的说法,其中有些学生认为诸葛亮一直等待机会是不对的,要主动自荐,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仅仅想提升自身的身价。学生的这些想法并没有对错之分,因此教师不必渴求学生认同一个观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结束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要比知识更为重要,由于知识是有限的,可是想象力却包含了世界上的一切,而且是知识不断进化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社会提供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华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2,(24).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象力
人类能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语文课文是由一个个字词句组成的,如果在对课文进行理解时不加入自己的想象,而是单纯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学习的效果也不好,更谈不上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与作者产生共鸣了。只有把文字想象成鲜活的人物事件,才能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其中蕴涵的真正含义,才能从其中获得阅读感悟。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认识到了想象的重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文字的描述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融入到课文当中,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怀。
如在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三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跟作者感同身受呢?在进行启发阅读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数日光来表达秋意呢?日光能数得出来吗?牵牛花的颜色并不只是蓝色的,为什么作者只说从蓝色的牵牛花中感觉到秋意呢?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在槐树底下正在感受秋意。通过想象,学生眼前出现了作者描述的景象,情感与作者融合到一起,体会到了作者描写时感受到的对故都清、静的韵味。通过想象的运用,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激发他们对作者为什么写出这样悲凉情怀的文章感到好奇,从而会深入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赏析性的文章都是出自名家大作,作者的经历丰富,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和体会比高中生的体会要深刻得多。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的阅历不同,导致在理解文章时体会到的感情和作者当时创造时的感情差距很大。如何拉近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交流呢?要做到这一点同样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通过想象把作者和学生的心灵连接,给他们提供沟通的桥梁,通过感受作者的心灵,来感悟文章的真谛。
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时,对于课文的第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学生在理解时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这是由于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离甚远,如果不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学生不仅对这篇课文的意思理解不了,还会因此失去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这是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对这篇古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他们知道文中讲述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进行了想象,想象出了当时梁惠王提出疑问时的背景和梁惠王治理国家的策略。通过想象,建立起和梁惠王同时代的桥梁,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时就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悟能力。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在素质教育中,不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相同文化水平和相同语文理解能力的共同体,而是培养出具备语文素养的具有个性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虽然出自名家名言,选自名篇,但是由于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仅仅代表了一个人,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吸取这些观念有用的地方,摒弃和时展不相适应的,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有选择地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想象的同时,激发他们的个性特点,使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思维的想象力,使自己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这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质疑,说明他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思考,通过思考和想象提出了疑问。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能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质疑,才能对文章进行更深的了解,才能让他们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尽情发挥,才能使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和喜悦。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 想象力 培养策略
一、想象力的培养与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驰骋于想象的王国,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语文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行行的文字,如果学生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脑海中留存的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文字隐含下的生动画面。这样不仅毫无欣赏乐趣可言,更不可能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激活文字、创设形象,随着想象的驰骋,静的文字幻化成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复活。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我问: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大家所熟悉的情境作比较,那是一种什么情境?学生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与想象,回答:“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境,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在一个层面上。阅读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内涵上的领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似乎平淡无味,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得对而又不完全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钦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就难以发现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实现真正的创造性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一片。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就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高中语文教师让学生放飞思绪,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使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在阅读中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这便是最大的教学幸福。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D].延边大学,2010.
关键词: 语文阅读 学生 想象力的培养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仅仅以一行行文字呈现。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的艺术品是看不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形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通过想象,似乎看到了这样的一副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了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清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同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往往难以逾越。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运用想象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学生们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感情深。学生回答的不完全正确。“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随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的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为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的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被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这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吾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一位学生认为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一位学生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一位学生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造新思维的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芽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芽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境相比较,而这种情境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境?芽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芽”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芽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钦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芽”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矢”。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关键词:想像力 创设形象 放飞思绪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得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情境学生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想让学生能真正去读书,必须创造阅读情境,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生活中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来做。
第一,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学生的智力基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并程度不同的个性差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学习的内容完全相同,但由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尽相同,导致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同,学习效果也各不相同,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在阅读教学中,如有的学生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仅是猎奇,关注的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进行有效调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善于调动、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于教学材料的阅读,使得各类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中各有所获。
第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师自己声情并茂的片段朗诵,来营造阅读氛围。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自己有感情的朗诵,能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感染与影响,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正确进行阅读训练提供有利的教学条件。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真正起到实效,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对学生起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对作者及教学内容作精当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与作者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结合这些现实因素去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与分析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问题的设置,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高效完成阅读分析,进而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营造学生快乐阅读、主动阅读的教学氛围。
第四,用自己阅读后的收获,体会,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对自己所教学的文章内容进行通读熟悉,要在教学材料学习之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活情况以及作品创作的历史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只有教师对教学材料中的故事情节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之中有效用话题或设计问题形式来引起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问学生是否看过电视剧《水浒》中的这一情节,同学都兴致勃勃的说起鲁提辖怎样打镇关西的,看到同学兴趣盎然,我又引导他们进一步去回忆镜头中的情境,然后引导他他们去仔细阅读课文,这样,大家十分投入地阅读,极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