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生物的基本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的基本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的基本特性

第1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命特性;遗传特性;企业发展

纵览历史能够看到,如今拥有百年以上历史企业很少,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原本很强大的企业也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打击而夭折。因此,企业是经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机的生命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决定其成长的遗传特性。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体现出一定的代际传承特性,并遵循特定的生存发展的定律。

一、企业有机生命体特性和遗传特性

具有有机生命体特性的企业才能体现出遗传特性。因此,了解企业所具有的生命体特性是理解企业遗传特性及其生存、成长的前提。

(一)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特征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通过对比社会组织和生物组织后得到结论,具有发育和成长过程是二者的相同点;法约尔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也认为企业是与有机生物具有类似特性的社会组织,而且将个体的人作为这个生物体中的细胞;我国经济学家蒋一苇也曾经撰文指出:企业是现代经济基本单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机体,能够进行呼吸、吐纳、成长、壮大。因此,如果将企业看做生物个体,他与其周边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密切联系,构成了有机生态系统。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并且企业在这一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并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而是积极地、附有有机生命特性的过程。体现出企业是经济社会中的基本生命单元。而具有生命特性的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能够进行各项企业生命活动,即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就是企业生命的实质,其水平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强弱具有决定性作用。二是具备生物体结构特性。企业包含不同的工作团队或人员,他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各自分工配合,犹如人体细胞维持人体生命一般。三是具有遗传特性。遗传特性在具有生命特性的企业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决定企业运行的发展方向。

(二)具有有机生命特性的企业发展和传承

企业所具有的生物体特性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过程类似于生物的生命繁衍过程。而企业在具备有机生命体特性后,发展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生存作为企业的基础;二是成长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三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成长的目标和结果。具有生命特性的企业成长一般表现在量的增长、质的提高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三个方面。量的增长标志着企业生命的持续性,质的提高标志着企业的生命活力,二者的相互作用标志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即企业的遗传特性。

要了解企业的遗传特性,首先要把握企业成长时期的划分,只有明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才能够明晰企业遗传特性对企业发展所作出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曾提出企业蜕变理论,认为企业与生物一样,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蜕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美国有学者提出,企业蜕变是对企业“生物法人”在头脑、躯干、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精神方面的各项基因,经过解构和组合等方式进行重新排列和设计,从而使企业产生蜕变。因此,不论哪一家企业如果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则企业出现了代际变化:企业生命活动的重大变化;企业高层人士变动;企业间出现重要并购;企业生命活动出现衰退迹象。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不同代际的顺利转换来实现,企业的生命特性也在不同代际之间传承,即具有生命特性的企业传承。笔者认为,企业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进程中,经过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某些可以在代际传承中得以保留的特质就是该企业的遗传特性。这些遗传特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内在因素。而遗传特性中包含着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方面。因此,只有在代际传承过程中避免不利因素,扩大有利因素,才能使企业不断健康成长。

二、具有有机生命体特性企业的遗传特性构成

通过对企业生命活动基本要素及其遗传特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遗传要素的基本特性包括:企业文化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制度要素、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非人力要素四个功能性要素。一方面,四个功能性要素是遗传特性中以可见的方式在企业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四个功能性要素可以与两个基本构成要素相结合,在企业中起到综合作用。而功能性要素和基本要素的不同搭配组合方式,就构成了不同的企业特质。

(一)基本构成要素的确定

1.企业文化要素

具有生命特性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就如同灵魂一样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辐射整个企业组织,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笔者认为,对于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在遗传特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隐性是指在深层次的核心,体现企业文化的本质,包括企业人员的基本信念、企业使命和企业价值观等内容;显性是指在隐性文化基础上的表现形式,包括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风俗等。企业遗传特性是组成企业文化的首要构成要素。

2.人力资源要素

人力资源要素是具有生命体特性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遗传特性中的首要构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根植于企业,并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笔者认为,人力资源要素包括:企业领导者及其组织成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领导者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企业家的性格特征、理念、素质等行为方式对企业的遗传特性会产生较大影响。企业中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功能性要素的构成

1.规范性要素

企业规范性要素是在相应的外部环境下,用于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关系的一种契约安排,其包括:法人、财产、组织及管理等一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规章体系。企业规范性要素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制度是指规范企业成员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成员的行为准则,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有效运行;隐性制度是指企业成员共同接收并自觉遵守的企业惯例。制度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科学的、优秀的制度可以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成长发展,反之会对企业成长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2.管理要素

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方式,管理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不同差异,也决定发展进程及结果的差异。因此,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方式,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要素。

3.生产性要素

生产性要素是指企业在进行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具体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技术的产生和革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研发或引进新技术,可以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持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其他类要素

其他类要素是企业除以上三种要素之外的其他决定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他类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其合理运用将影响企业生命活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成长。

三、企业遗传特性的功能

企业遗传特性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及相互作用,组成不同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从而影响企业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

(一)企业遗传与企业变异

企业的生命活动具有遗传和变异两个基本特征。其中,企业的遗传特征是指企业在代际传承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现象,遗传特征是企业连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的变异特征是指企业不同代际之间传承后所表现出的差异现象,即企业的现有特征与前代特征之间的差别。企业变异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发展,逐步进行蜕变的重要力量。恩格斯指出:“我们可以把遗传看作正的保存遗传特征的方面,把适应 (即变异)看作负的不断破坏遗传特征的方面,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认为,适应是从事创造的、主动的、正的活动,遗传是进行抗拒的、被动的、负的活动。”

因此,企业遗传与企业变异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企业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保企业平稳及长远的发展方面;企业的变异使企业原有的生命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企业创新蜕变的目的。一方面,没有变异的企业遗传只能是机械的重复复制;另一方面,没有遗传的企业变异就会成为没有积累,失去意义的传承。因此,企业的遗传和变异共同促进了企业的进化。

(二)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表现出的发展活力及形态

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具有生命体特性企业的发展活力及其各部门是否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功能输出和整个企业生态系统是否能够良好运行,这些都由企业的遗传特性所决定。因此,具有生命体特征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强度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上,其主要由企业的遗传特性所决定,并具有自生性、发散性和特殊性等特性。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外在表现形态是除其所具有的遗传特性外,其他特性及特征的集合。在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能够体现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遗传特性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着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的外在形态。一方面,具有生命体特性企业的外在形态由其遗传特性所决定。另一方面,具有生命体特性企业的外在形态受到由各项外部条件所组成的外部环境影响。

四、结论

具有生命体特性的企业是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主行动的社会组织。企业发展是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创造社会财富来实现的。在企业遗传特性的作用下,使企业形成核心能力,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要素。

参考文献:

1.蒋一苇.企业本位论 [C].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2006.

2.弗朗西斯·高哈特,詹姆斯·凯利.企业蜕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顾力刚,韩福荣,徐艳梅.企业寿命剖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6).

4.吴光飙.企业发展的演化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主食工业化具有多方面的优势:①实现批量化生产,促进主食品加工规模化;②按照科学配方加工主食品,实现营养化;③按照规格加工快餐主食品,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捷化;④提高主食品的储藏性,实现运输储存的保鲜化;⑤循环开发利用粮食资源,实现节约化。随着主食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必然带来消费者膳食方式的日趋现代化,即借助现代冷冻保鲜、烘烤加热器具,实现膳食消费成品化、安全化、方便化、快餐化、节约化以及家务劳动社会化。

据测算,中国人每年消费的馒头、面条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发达国家,主食消费产业化比重为80%~90%,而在中国,这个比重只有15%,主食产业工业化的空间巨大,是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食品工业中难得的一片“蓝海”。

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并非简单的规模化、自动化改造。主食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包括:运用现代营养学、加工学、工程学知识和技术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主食产品;保持发酵工艺、“老化”控制、风味和营养增强等加工工艺方面的深入开发,实现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由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实现产品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工艺科技化。主食产业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主食品工艺,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创造新型生产方式,以形成一个全新的主食工业化产业。技术瓶颈是主食产业需要跨越的第一道坎。

一、主食工业化的基础研究

工业化的主食产品必须满足主食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特性要求。基本特性主要指营养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等)和安全卫生特性(微生物指标、污染程度等),食品的功能特性通常是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特性等。

对于不同规格的工业化主食产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要求建立起相应的质量标准。主食工业化是一个综合技术应用体系,有着巨大的科研开发空间,推动传统主食产业的发展,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目前,主食品工业化技术研发重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米制品、面制品、薯类及其他杂粮等主食品的研发;重点攻克馒头、方便米饭、营养早餐等主食规模化、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及设备。

针对米面主食工业化的需要,基础理论的研究包含了谷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学、谷物加工工艺学、食品发酵工艺学、食品工程学等学科。

1.蒸煮体系中小麦品质评价研究

蒸煮体系中小麦品质评价研究是主食工业化首先要进行的谷物化学研究。蒸煮是东方主食的重要加热和熟化过程,然而针对蒸煮熟化体系的小麦品质和特性研究还比较欠缺。我国食品以蒸煮加工为主,其加工工艺和熟化方式与西方烘焙加工有很大的不同,套用烘焙类面制品的评价技术和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小麦及其蒸煮食品品质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建立符合蒸煮面制食品生产加工方式的面团流变学评价技术是支撑中国面制品主食加工的一个重要基础。研究影响小麦蒸煮食品加工品质的关键理化指标,为蒸煮面制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品质控制依据。

2.米面主食品品质老化调控技术研究

主食品产业化发展中,其制约性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是淀粉类成分在生产运输和保存期间的淀粉老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主食品的食用品质。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对米饭的老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美国对面包的老化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国内对主食品老化问题的研究,非常薄弱,还局限于对局部限定条件下的老化现象认识,更没有适宜于主食品产业化发展的淀粉老化调控技术。该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分子结构,提高国产原料品质,达到优质主食品生产要求;开展主食品组构渐变机理研究,攻克面制食品质构稳定性差、易霉变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设计适应工业化、规模化需求的现代工艺;通过定向调控等技术,减少有效微量营养成份的破坏和流失,提高食品的营养、口感、风味;研究主食品老化调控技术,研究淀粉修饰和生物大分子组配对淀粉分子重结晶的位阻效应关系,建立主食品微结构与调控技术之间的基于流变学特性的食用品质保证基础数据库;研究主食品老化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建立主食品中主要成分与品质影响因子的关系;研究复合生物大分子聚集体气固态胶体特性、凝胶特性,研究基于酶生物修饰技术和特殊条件下的功能基团转化技术,新型天然多糖分子修饰重构食品配料研究等食品组分的生物修饰与改性技术。

3.米、面蒸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在主食工业化基础研究中,米、面蒸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针对我国传统蒸煮工艺条件下,米、面蒸煮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不清,营养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从米、面原粮、蒸煮过程及米、面蒸煮制品等方面入手,研究常规蒸煮及不同蒸煮条件下主要营养素分解、转换等规律,提高我们传统食品加工的食用品质及生产水平,形成我国传统米、面蒸煮工艺新技术突破点。常规蒸煮条件下主要营养素的变化规律研究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分解、转换机制研究,并从微观结构变化入手,探讨米、面蒸煮食品营养素的变化规律,期待建立营养素与食用品质相关模型,指导米、面蒸煮食品的加工生产。对面、米的不同蒸煮方法,如高压、常压及微波条件下米、面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以及对面制食品蒸煮过程中淀粉组成、蛋白质组成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建立科学评价米、面蒸煮营养品质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主食工业化的关键技术

第3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坡;原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不再偶然,全球性的洪水灾害,持续干旱频繁发生,海啸和地震以及地震引起的洪水泛滥等灾害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类为了避免此类灾害引起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利用水利工程进行防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然后,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环境的破坏又会加剧这种恶劣气候的进程,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有必要将生态保护融入其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投入,从侧面又响应了国家低碳的号召。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可以在减轻洪水灾害、持续性干旱灾害等产生的破坏性外,还能够用于发电、供水、形成巷口和水上交通通道,促进民生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因此,设计水利工程时务必要统筹兼顾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保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导向,引进生态水利工程概念,探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

1.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河道、生态护坡的含义

传统水利工程主要以水文学、水力学、岩石力学、结构力学为主的工程力学体系。生态水利工程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关注人工工程对水体的影响, 吸收了部分生态学的理论与环境工程学的技术方法,成为一个跨领域的工程体系,具有极强的综合性[2]。在水利工程中,往往需要对河道进行护坡、现浇砼护堤等进行工程设计与维护。因此,生态水利工程中包含生态河道治理和生态护坡的内容。生态河道治理是在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将河床和护岸等进行修复,恢复其生态的丰富多样性和可循环性。生态护坡则是在保证河道护坡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利用生物的生长特性,形成水-土-生物之间的物质、能量和停息的良性循环体系[3],

2.河道治理中生态技术利用的基本原理

2.1经济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特别是中小型河道进行治理时,必须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基本设计原则。中小型河道的生态治理,是要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其中,工程设计时要考虑河道的最大承受能力,河岸及护坡等的使用寿命,增加其安全耐用性。在进行河道的生态治理时,还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生态河道治理时,也要将工程项目的风险性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如本河道常年的水流情况,两岸的生态系统情况,河道应急能力,护坡等的抗冲刷能力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将工程项目的风险性降至最低,实现经济实用性。另外,在生态河道治理时还要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保证其基本防洪通水能力外,还要能够为日后的其它功能开发提供便利,如开发旅游、水利工程二次利用等。因此,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特别是进行生态河道治理时,要遵循经济安全性的基本原则。

2.2充分发挥河流及护坡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进行生态水利工程修建、维护时,特别是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都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的原则。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对治理的河道现场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将边坡原有的生物种群、土壤特性和常年的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按照生物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选配适应治理河道的生物,修复河道边坡的生物多样性,建立乔、灌、草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强调以灌木为主,中长期效果为主[4],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提高生物群体的生态恢复性,实现河道及护坡的自我恢复能力。通过生态护坡工程,利用植被对地表及地下水文进行渗透与反渗透,起到生态调解作用,实现河道生态治理后的自我恢复。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要遵循自我恢复能力原则。

2.3遵循生态水域的生态系统性原理

河流不仅有其自身的生态和水文特性,还与周边的森林、田地、乡村等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河流发挥着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的作用。水域生态是一个大的系统,广义的水文系统不仅包括从发源地到河口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还包括河流串联起来的湖泊、湿地、水塘、和洪泽区。水文系统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如果河道受到影响,就会破坏它所联系的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不能只仅仅考虑河道的水文问题,要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问题。

2.4保护河流的生态多样性

河道经过长时间的冲刷,无论植被还是地上、地下的水文都会发生恶性变化,影响河道的基本功能。因此,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尤其是河道治理中,必须保护河流的生态多样性。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时要考虑河道的宽度、河流的连续性、水位、流速、水温等。河流的生态特点主要是: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联系紧密性;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河流纵向的蜿蜒性;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河床材料的透水性等。水—陆两相和水—气两相的紧密关系,形成了较为开放的生境条件;上中下游的生境异质性,造就了丰富的流域生境多样化;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河流横断面形状的多样性,表现为深潭与浅滩交错;河床材料的透水性为生物提供了栖息所。所以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在设计中要充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原先所有多样性的生物栖息环境,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生存环境,设计最合理的生态治理型式,避免由于工程的建设减少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5]。

2.5生态河道的再次开发适用性

在进行生态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日后河道工程的二次开发,如旅游开发,发电供水开发等。因此,在保证河道生态系统性和防洪顺水功能外,还要保证美观的工程外形,和谐的生态系统,以及河道在供水发电等方面是否具有开发潜力。增加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

3.总结

生态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需要遵循经济性、安全性、自我恢复性、保护河流多样性、维护水域的生态系统性和二次开发的美观适用性等基本原理,才能在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基本功能外,兼顾生态的良性循环,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在小河道治理工程中,更要需要融入生态系统理论,实现生态养河、生态治河。

参考文献

[1]杜佐胜.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及设计原则[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

[2]禹博.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8)

[3]赵锋,胡可可.河道生态治理中的生态护坡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10,(06).

[4]谭继忠,金光云.鸡东县穆棱河提防生态护坡工程初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03).

第4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人性;人的本性;人性现实化;人格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034-07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人性的很多,研究人格的也不少,但将两者联系起来研究的却不多。本文试图将两者联系起来,并从两者关系的角度考察人性与人格。

一、人性含义及其一般结构

关于人性(human nature)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提出过无数不同的观点。维基百科上给出的定义是:“人性是人类倾向于具有的一组内在的区别性特性的概念,这些特性包括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这个一般性定义是准确的。这个定义表达了四方面的基本意思:一是人性是人内在具有的,不是获得的;二是人性是人倾向于具有的,而不是现实具有的,或者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三是人性是人倾向于具有的,也就是可现实化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人性是人的潜能,是人自身具有的可以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四是人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

前面三层意思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关键是第四层意思怎么理解。我国许多学者将人的本性或本质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王海明教授针对这种观点提出:“人性、一切人的共性无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更为一般的、低级的,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性,是人所固有的动物性,如能够自由活动、都同样有食欲和等等;另一部分则是比较特殊的、高级的,是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为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特性,如能制造生产工具以及具有语言、理性和科学等等。”① 相对于流行的看法,王海明教授的看法更具有合理性,不过,人性可能比他所说的两个部分还要丰富。“按照科学的观点,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是从生物进化而来的,生物是从无生物进化而来的。这种进化不是一种完全否定的过程,而是一种继承和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外延缩小内涵丰富的过程。就其规定性而言,生物性统摄而又超越了无生物性,动物性统摄而又超越了生物性和无生物性,人性统摄而又超越了动物性、生物性和无生物性。假如把这种统摄和超越的结果看作是一座宝塔的话,那么人性就不是这座宝塔的顶尖,而是这座宝塔的整体。”② 这就是说,人作为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作为动物具有区别于生物的特性,作为生物具有区别于无生物的特性。因此,人的特性不是平面的、单向度的,而是多层次的、多向度的,是各种潜在特性有机统一的整体。

如果把人性看作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规定性构成的整体,那这个整体又是什么呢?这个整体就是由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的特性构成的统一整体。因为人作为存在物,要谋求存在;人作为生物,要谋求生存;人作为动物,要谋求生存得好;作为人,则要谋求生存得更好。生存得更好统摄了存在、生存、生存得好,因此,人性是由谋求生存得更好的各种潜在特性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人的人性,而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者说一般人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人性的根本特性、人的一般内涵还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我们可以把这种人性称作“人的本性”(human essential nature),即人本来如此的规定性。只有具有这种规定性,人才是人。

第5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频域;多普勒效应

1.前言

量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了。为了观察生物组织、微生物组织和了解材料的结构,人们发展了多种成像技术,例如:X光技术及层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正电子辐射层析技术及光学层析成像技术OT(Optical tomography)等。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结合上述技术并利用宽带光源的低相干特性对生物活体组织的内部微观结构进行了非侵入式的层析成像,这种新的技术被称为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ptical CohereneeTomography OCT)[1],这种成像技术具有许多其他成像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其原理是利用宽带光源的低相干特性,通过测量样品背向散射光的干涉信号,对生物组织内部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层析三维成像。

2.OCT系统的基本原理

OCT系统的核心结构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如图1所示。从光源发出的低相干光由分束镜分为两束,一束光由反射镜反射后按原路返回并透射过分束镜后到达探测器;另一束通过聚焦透镜聚焦成一个点照射到物体后,其后向散射光按原路返回经分光镜反射后到达探测器,并与参考臂到达探测器的光发生干涉,干涉图(光强信号)由探测器接收。由于低相干光具有极短的相干长度,因此只有在参考臂与信号臂的光程差匹配时才能发生强干涉,这样经反射镜的扫描运动后可得到物体内部各个点的不同强度的干涉信号,其干涉信号的强弱反映了物体内部的结构,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图像重构,可以得到物体内部的层析图像。

3.OCT系统成像研究

建立自1991年MIT的Huang[2]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的文章以来,OCT技术一直被关注,这项技术最初是在时域中以时域低相干干涉测量技术为基础,出现了时域OCT成像系统[3-5]。

在1993年,Fercher与Swanson等[6-7]发表了人的角膜组织立体成像OCT图。随着横向快速可调谐激光器和CCD技术的发展,频域OCT出现了,由Fercher等[8](1995)最早构造了自由空间频域OCT系统进行眼内距离的。在频域OCT系统中,深度信号是是通过参考臂与样品臂的相干光谱进行傅立叶变换直接获得,因此可以得到深度方向的全部信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采集速度。

Everett等(1998)[9]与Schoenenberger等[10](1998)使用偏振OCT测量组织的双折射特性进行探测并获得猪的心肌双折射图像。Hitzenberger等(2001)[11]利用偏振OCT系统获取了鸡心肌的包含相位延迟与快轴方向的OCT图像。偏振OCT可以通过改变光的偏振态而获得传统OCT不能反映的组织信息,包括双折射特性,衰减特性,扰频特性等,为临床确诊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功能OCT另一个发展领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与OCT原理相结合衍生出多普勒OCT(DOCT),它源于流动颗粒散射的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的原理,它可以提供生物组织内部高分辨血管分布和速度分布图像。

4.OCT的应用研究

4.1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a)眼科诊断

OCT可用于检测诸如青光眼、糖尿病水肿等需要定量测试视网膜变化的疾病,也可以很好的观察眼球前部病变,探测深度可达2cm,OCT对眼底结构观察的清晰度远高于其它检查方法。

b)牙科诊断

在1992年,Fujimoto等[12]就提出了偏振敏感OCT的概念(PS-OCT),在PS-OCT中,使用样品对背散射光双折射的大小成像,对于具有较明显的双折射效应的生物组织来说,PS-OCT能够获得一些重要的结构信息,而这些是传统的OCT做不到的。A.Z.Freitas[13]最近用OCT得到牙齿微结构的三维图像、对口腔的健康状况。

c)内窥应用

内窥OCT可用于执行生物活检、监测人体器官的功能状态、引导手术或其它治疗、监测术后恢复过程等。在医学实践中,活检切除部位的选择通常基于视觉诊察或较大组织区域内生物化学数据,但可能导致错误的临床结果。OCT能精确表示结构变化区域的边界,因此,能提供活检切除部位的精确示意图。

4.2工业材料的检测

工程聚合物现有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和显微镜表面检测,前者分辨率低为亚毫米量级,而后者只能对表面高精度检测,看不到材料生产过程中所关心的内部结构信息。而OCT方法则克服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做到了具有一定深度的高分辨率检测。下图2为OCT对一种工业聚合物材料的检测结果,图中亮度代表光强。

第6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物质发电 环保参数 排放控制

1前言

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新型燃料,以其多源化,可再生,低排放为主要特点。而生物质燃料的多变性、热值低等问题,也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电公司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纯生物质燃料发电厂,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逐步摸索,在环保达标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参数主要限制为排放限制:氮氧化物NOX

硫化物SOX

2设备介绍

2.1锅炉主要参数(以40MW-50MW的负荷波动为参考区间):

2.2 燃料介绍:

不同种类的燃料有相差较大的参数,因此先适当混合配比再作为燃料供应。

设计燃料:50%甘蔗叶(12%水分)+20%树皮(25%水分)+30%其他(25%水分)

实际燃料:50%甘蔗叶(20%水分)+25%树皮(25%水分)+25%其他(25%水分)

或者50%树皮(12%水分)+25%边角料(25%水分)+25%其他(25%水分)

由于受气候影响,燃料的配比随市场应变,

大部分生物质燃料的特点有:(1)水分含量高。燃料进入炉膛时,其携带水分将消耗部分炉膛热量,降低床温,加长燃料的预热时间,增加排烟体积。(2)粘度大。由于生物质燃料从混合至给入炉膛的过程中会受到挤压,导致成团成块的燃料进入炉膛,使给料机卡死或堵料。(3)易燃易爆。部分燃料过分干燥、松散,易悬浮,容易形成粉尘,在进入炉膛前容易在料仓积累,有爆炸危险,在进入炉膛后容易产生爆燃,导致炉膛负压不稳。

燃料特性如下:

3 氮氧化物及硫化物的生成分析

3.1硫化物的排放。由燃料特性中可以看出,生物质燃料所含S的成分相当低。因此,SOX的测定所测定的基本为CO的排放量。而CO的生成过程主要就是在燃料处于还原性氛围下,原来的燃料燃烧的化学式:C+02CO2,变为了,CO2+CCO。

因此,控制SOX排放指标主要是保证燃料中的C可以与充足的氧气进行反应,确保生成的CO2无法在还原性的气氛下被还原为CO,从而导致SOX排放指标升高

3.2氮氧化物的排放。以燃料燃烧过程可分为3大类:热力型、燃料型、快速型。由于条件限制,生物质锅炉的NOX为燃料型。

燃料型:燃料型NOX一般在600℃-800℃时生成,主要决定于燃料中含N量,在NOX排放总量中,燃料型NOX生产量约占60%-80%,以此来分析:

燃料中的N被氧化首先生成NO,化学反应为:N+O2NO;NO+O2NO2

由该反应式可知,在生成NO2前,燃料中N首先被氧化为NO,NO的性质极不稳定,在还原性气氛下容易被还原成N2,在氧化性气氛下极易被还原成NO2,而N2和NO2是非常稳定的。因此,在控制燃料型NOX排放时,主要是保证燃料在着火区域为还原性气氛,在燃料中N被氧化为NO时,NO及时被还原成稳定的N2,NOX的排量将会降低。

4 对氮氧化物及硫化物的控制经验

生电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二段式送风,运行中,一次风有布风板进入炉膛后起流化作用及提供燃料着火所需部分氧量,二次风在给料口提供播料风、输送风及燃料燃烧燃尽所需的氧量。

因生物质燃料的特性,燃料长期稳定供给。导致锅炉负荷变动剧烈,现将给料导致的燃烧变化分为以下两大类:

(1)给料不足。由于燃料的流动性差及水分高导致的炉膛正压,时常引起堵料故障。此时,如果保持同样的风量不变,一次风量相对此时的燃料量偏大,从而导致密相区出现氧化性氛围,使得NOX的生成增大,环保参数上升。

(2)给料过多。过多的给料,导致床温下降及炉膛正压。此时,燃料的燃烧状况将会变差,燃料无法在密相区全部着火。由于此时的已着火燃料相对于正常运行的较少,如果保持风量不变,一次风量相对此时燃料量偏大,密相区呈现氧化性氛围,使得NOX生成量增加。同时,过多的燃料进入炉膛,同样的总风量无法满足燃料的燃烧,将造成炉膛后半段的呈现还原性氛围,从而生成更多的CO,导致SOX的排放上升。

以上分析可知,减少NOX需要还原性氛围,减少SOX需要氧化性氛围。而SOX的指标主要由CO所影响,因此调整如下:

(1)调整一次风量,保证布风板与二次风之间的密相区为还原性氛围,在燃料着火阶段,燃料中的N被氧化为NO时,保证密相区的还原性氛围,NO及时还原为N2,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其中基本定为73000-75000Nm?/h运行。

(2)由于密相区的还原性氛围,导致该区域产生较多的CO,因此可在二次风管道以上,适当添加二次风量,制造氧化氛围,生成CO2,减少SOX的排放指标。

(3)在适当的时候调整给料量,避免燃料的剧烈变化影响锅炉燃烧工况。

5结语

(1)调整前一次风量平均为83000 Nm?/h,试验中为73000 Nm?/h减少约11000 Nm?/h。

(2)适当降低一次风量及二次风量后,NOX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减少36mg/m ?,且超标次数由调整前19次降到0次。SOX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减少13 mg/m ?,切超标次数由调整前13降到0次。

第7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生物技术 食品检测 基因探针技术 PCR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29-01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基因探针法、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已是迫在眉睫。

1 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食品检测方法中,基因探针法、PCR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是最为常见的生物技术。下文中,笔者将会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1.1 基因探针技术

基因探针技术即DNA探针技术,又称分子杂交技术,是利用DNA分子的变性、复性以及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对某一特异性DNA序列进行探查的新技术。

目前,基因探针杂交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异相杂交;另外一种是同相杂交,其关键技术都在于DNA探针的构建。例如,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大肠杆菌具有葡糖苷酸酶的特性,利用大肠杆菌中编码该酶的基因序列作为目标DNA,并制成DNA探针,用以检测食品中的总大肠杆菌。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基因探针技术不仅能克服传统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不足,而且还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与此同时,基因探针技术也存在其局限性,如检测成本高、速度慢、效率相对较低,这些都是在以后的科研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2 PCR技术

PCR技术又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由Korana于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而产生的,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发展,近年来才逐渐应用到食品安全控制中。PCR由变性,退火(复性),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的DNA合成。经过n次扩增后,PCR产物(复制出的DN段)可达2n个,可以满足各种分析的需要。2011年,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和Taq Man PCR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空肠弯曲菌都是近期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比较成功的案例。

PCR技术只需要使用很微量的物质,就能扩增到大量我们需要的目的片断,并且可以对检测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同时PCR实验室要求严格,检测仪器价格昂贵,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对相关技术人员要求较高。

1.3 免疫技术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是一切免疫测定技术的最基本原理。免疫技术一般可分为三类: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沉淀反应和免疫凝集试验。免疫检测是目前生物学检测方法中用途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等特点,尤其对于食品检测非常敏感,通常会用在蛋白质结构分析中。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技术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食品检测方面已得到普及。ELISA是将特异的抗体标记上酶制成酶标抗体酶标抗体既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又具有酶的底物催化特性,它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加上相应的底物,根据底物显色的深浅对抗原做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断。例如用该法检测转基因玉米所加工的食品中Cry1A(b)蛋白便是成功的案例。由于酶既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可极大的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不过在应用中ELISA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被检测样品的蛋白浓度较低时可能会出现阴性,因此,ELISA分析法一般用于对鲜活组织的检测和对接受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的初步检测。

1.4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将大量生物识别分子按预先设置的排列固定于一种载体(如硅片、玻片及高聚物载体等)表面,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意性亲和反应,如核酸杂交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等来分析各种生物分子的存在及其量的一种技术。

基因芯片的最大优点在于其高通量。传统方法检测众多基因要经历多次实验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因而每次实验之间是存在系统误差的。基因芯片可以克服这个缺点,众多基因的探针的标记、杂交等过程是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完成的,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客观可靠。基因芯片的缺点在于其不能对待检测基因在多细胞类型组织中的精确定位进行判断。另外很多蛋白质调节其功能主要不是依赖其是否表达或表达量高低,而是依赖蛋白质磷酸化-去磷酸化等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用核酸类生物芯片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正在研究开发中的蛋白类芯片可能会有所作为的。

1.5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由固定化并具有化学分子识别功能的生物材料、换能器件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其主要由生物敏感元件、换能器和信号处理放大装置构成。生物传感器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方面的优势很多,它响应快,样品用量少;分析操作简单;除缓冲液外无需添加试剂;可连续分析,联机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测量等等。

当前,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检测鱼、肉和牛乳等食品的新鲜度;二是用来检测食品滋味及熟度。例如:日本农林水产省研制出一种传感器,可“品尝”肉汤的风味,用于肉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除了上文论述的一些生物技术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会逐渐应用到食品检测中,其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2 结语

生物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等特点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成为当前食品检测中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国家也不断加大投入和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在各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定会更加成熟,为我国的食品安全,为人们的生活造福。

参考文献

[1]唐亚丽.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0(5).

[2]刘彦辉.浅议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

[3]苏二辉.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

[4]朱昊浩.基于生物技术的快速食品检测研究动态[J].科技资讯,2011(9).

第8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医学超声仪器》原理 生物医学工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43-01

1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1.1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流后,课程增多,课时减少。《医学超声仪器原理》按教学计划,理论36学时,实验3学时,课时非常有限。讲授内容需突出重点,去粗取精,点面结合。其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仪器的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销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授课过程中要既重基础又结合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选择西安交通大学万明习教授主编的《生物医学超声学》作为教材。该书是目前国内对医学超声学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超声新技术发展介绍最为全面的一本专著,但内容较多且难,并不完全适用于3时的本科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了相应筛选调整,并结合具体超声仪器实例进行授课,真正做到既重基础又结合应用实际。

具体课程内容归结为如下6个章节。(1)绪论:介绍医学超声仪器的分类,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2)医学超声的物理基础:介绍描述超声波的重要物理参数,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波动方程、多普勒效应,超声波的生物特性及安全剂量。(3)医用超声换能器:介绍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特性,医用超声换能器的种类与结构、声场的形成与分布。(4)超声波束的接收、预处理与DSC数字扫描变换器:介绍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回波信号的前置放大、接收多路转换、可变孔径技术、相位调整技术、增益控制与动态滤波、对数放大、检波与勾边技术,以及DSC数字扫描变换器。(5)超声多普勒血流测量与成像:介绍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基本原理,所需提取的主要参数,血流速度大小及方向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普勒血流仪系统和各自距离选通的原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基本方法和原理。(6)其他医学超声技术及发展:介绍超声治疗技术、超声显微技术、超声CT,以及医学超声研究的新进展。

1.2实验设置

在教学实践的第一学年,我们采取的是以学生为检测对象,指导学生完成对颈部主动脉、肝、肾的纵向和横向扫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但是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学生有一些解剖学基础,但是实验中让其独立准确找到解剖学位置仍有一定难度;二是教学资源有限,男女生同组,实验过程中进行腹部检测时难免尴尬,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在第二学年,我们借鉴了其他高校的经验[2],将检测对象由人换成熟鸡蛋,不仅可以形象地显示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而且很容易探测到熟鸡蛋的蛋白与蛋黄的切面图,避免了上述两个问题的存在。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向鸡蛋内注入色拉油等物质,模拟组织内部发生病变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鲜明、生动、直观。

2 生物医学工程的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相对于其他基础学科具有抽象难懂、内容繁杂等特点,是医学院学生感觉最难的课程之一。尤其是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缺乏一部为该专业量身打造的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极为突出。就本校而言,该专业的生物化学理论学时数仅为40学时,而使用的教材为刘新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案例版)》,该书系统全面完整,但课时数远远不够,如果按照一般医学本科教学大纲进行讲授,学生感觉难以消化,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增加。其次,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为课堂的绝对主体,进行传统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容易疲劳。第三,考查形式单一,仅对书本知识进行闭卷考试的单一评价考核体系,既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容易使学生投机取巧,仅关注考点,而忽视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

针对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每一章节授课前先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中寻求答案,变“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国内外重大研究成果、新方法、新应用等内容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3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医学超声仪器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实验教学内容略显单薄。针对这一问题,我已着手解决,将在原3个学时实验的基础上再设置相应的开放性实验,如生物组织超声参数的测量与估计、单阵元圆形超声换能器辐射声场分布特性测试与分析、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仪的操作及数据分析等。所设计的实验项目将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进一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超声仪器原理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较为抽象,且课时量有限,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专业的实际需求,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结合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万明习.生物医学超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9篇:生物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杨毒蛾;生物学特性;药剂防治;效果

杨毒蛾(Stilphotia candida Staudinger),又名杨雪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该虫以幼虫取食杨树叶片,暴发性强,大发生时数天之内即可将杨树叶片吃光。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辖林州市道路两侧杨树林中的杨毒蛾发生危害较重。为搞好该虫防治工作,笔者自2004年以来,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生物学特性

1.1生活史

该虫在河南林州1年发生2代,以2龄幼虫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1]。翌年4月上、中旬杨树展叶时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越冬成虫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中下旬为盛期,7月上旬为末期[2]。成虫6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出现,7月上中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高峰。幼虫8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9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8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9月上旬为出现高峰。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9月上旬为成虫产卵高峰。第2代幼虫9月中旬开始出现,9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幼虫于10月上中旬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幼虫危害期40 d左右[3]。

1.2生活习性

1.2.1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在18∶00—22∶00,尤以21∶00最多。白天静伏叶背、小枝、杂草中,受惊时飞走,18∶00开始活动,以2∶00—5∶00活动最盛,特别是雄蛾,到处飞翔交尾,5∶00—6∶00逐渐停止活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雌蛾比雄蛾明显。交尾多集中在3∶00—5∶00,交尾时间长达16~20 h。雄蛾有重复交尾现象,雌蛾只交尾1次。交尾后当晚产卵,以夜间产卵者为多。卵产于树冠下部枝条的叶背面、小枝和树干、杂草,甚至建筑物上,以树冠下部枝条的叶片背面及枝干树皮上为多。雌蛾可连续产卵2~3 d。单个雌蛾产卵61~535粒,平均产卵329粒。雌成虫寿命4.4 d,雄成虫寿命8.5 d。

1.2.2卵。卵初产呈灰褐色,孵化前黑褐色。成块状,上面覆盖银灰色胶状物。卵期13 d,孵化率为96.8%[4]。

1.2.3幼虫。初孵幼虫多静伏或藏于隐蔽处,20 h后开始活动取食,幼虫多于嫩梢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受惊扰时,立即停食不动或迅速吐丝下垂,随风飘往它处。老龄幼虫少有吐丝下垂现象,受惊也不坠落。4龄后能食尽整个叶片。每龄幼虫在脱皮前停食2~3 d,脱皮后停食1 d。幼虫有强烈的避光性,老龄幼虫更为明显,晚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于落叶下、树洞内、石块下及土壤缝隙处潜伏。初龄幼虫4∶00—5∶00开始下树,15∶00上树取食;老龄幼虫2∶00即停食下树,18∶00上树,以20∶00上树最多。幼虫有强烈的群集性,在树下潜伏时常成团聚集在一起,并喜阴湿。幼虫老熟后钻入树干基部老翘皮内、枯枝落叶层下、石块土块下及土壤缝隙处吐丝作茧,幼虫在茧中身体渐渐收缩,进入预蛹期,约3 d蜕皮成蛹。

1.2.4蛹。暗红色,有光泽,密生黄褐色长毛,往往数头由臀棘缀丝联在一起。蛹期10~14 d,平均12 d。化蛹率为80%。

2药剂防治试验

2.1试验方法

2.1.1试验地点。防治试验在林州市林石公路两侧杨毒蛾危害较重的杨树林内,树龄4年,株行距3 m×4 m,共选100株,每处理10株,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08年7月中旬喷药防治,此时为1~2龄幼虫期,防治器械为机动喷雾器。

2.1.2供试药剂及方法。药剂为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安阳林药厂生产)、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生产)、20%除虫脲悬浮剂(安阳林药厂生产)。其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及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采用1 000、1 500、2 000倍液喷雾,20%除虫脲悬浮剂采用2 000、2 500、3 000倍液喷雾。

防治试验前详细统计每株试验树幼虫数量,喷药后分别于第5、10、15天统计幼虫活虫及死虫数量,计算幼虫死亡率,取得防治效果。由于杨毒蛾幼虫白天下树潜伏,晚上上树危害,采取树下直接调查。

2.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采用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0%除虫脲2 000、2 500倍液防治杨毒蛾幼虫,效果均在80%以上。但以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除虫脲2 500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从药剂速效性来看,以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最好。灭幼脲、除虫脲速效性较差,主要原因是灭幼脲3号及除虫脲通过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其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因此前期作用较慢。

2.3结论

7月上、中旬是杨毒蛾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1~2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期。通过试验表明,以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除虫脲2 500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灭幼脲3号、除虫脲是无公害仿生物制剂,其药效期长,是防治杨毒蛾幼虫的理想药剂。

3参考文献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马玉英,王念平,程祖强.杨毒蛾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