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联盟集聚创新力量,集成优势促进发展
到2012年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15个,创新型企业73家。产业联盟通过与省内外233家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合作,集聚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升了产业效益。与2011年相比联盟成员从178家增加到233家,研发总人数达9171人,增长83%。通过联盟引进省外研发人员1262人。2012年,全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发费用总支出达20.85亿元,同比增长64.4%;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61个,聚集研发人员达4752人,同比增长36.2%;实现年总销售收入、新产品产值、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达737.83亿元、87.21亿元、25.92亿元和32.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2.9%、63.1%、32.5%和110.1%;通过创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47项,较上年增长173.6%;制定省级以上标准140项。同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加快企业之间的技术成果转化,转让技术成果326项,同比增长307.5%,技术成果转让交易总额达3.48亿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为全省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领支撑。
二、以创新型企业为核心促进行业发展
创新型企业作为引领创新的力量,集中了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到2012年,全省73家创新型企业中,有10家企业上升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8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98家)的14.1%。创新型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达到3.9%。73家创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0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1.29亿元,利润总额17.6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139.45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4%;出口创汇达1.38亿美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省(3103件)的22.3%,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635件)的50.9%;获得各级奖项61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54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各种标准416项,其中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8项;企业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70个,其中国家研发机构13个,省级研发机构57个;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3,省级项目194项。无论是从研发投入、成果产出、研发机构还是承担的科研项目来看,创新型企业都已成为贵州省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
三、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软实力”建设
一、坚持自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科技发展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提速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时期。在深入分析“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重大需求的基础上。我省科技发展将立足省情,面向未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引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要求和全力推进“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需求导向、人才优先、超前部署和改革创新的原则,从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我省科技发展进行总体部署:
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各项任务。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二是把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及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作为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突破一批关系新兴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振兴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把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作为科技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积极运用生物、信息等技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行动计划,加快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四是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组织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开放共享,面向重点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推动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基地的建设工作,构建技术链、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效应。全面推进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使科技支撑引领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是把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科技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营造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各类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海外学人创业园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为载体,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尖子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通过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凝练一批重大重点科技项目,整合创新资源,集成优势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尽快走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二、“十二五”时期。我省的科技工作重点做好七个突出、七个优先和三大重点
做好七个突出,使我省科技发展实现新的战略性跨越。科技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是突出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引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并以此统领全篇。
二是突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全面组织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重点产业振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和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着力培育产业技术创新集群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是突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重点产业振兴,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和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等,全面推进我省创新体系建设。
五是突出科技惠民。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着力发展民生科技。把科技进步与创新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紧密结合起来。
六是突出前瞻部署。超前部署基础研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与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着力解决关系我省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问题,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七是突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基地和项目的统筹协调,将科技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三、面向发展需求。突出任务导向。七大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带动全省科技发展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我省确定了七大科技发展优先领域。统筹规划和安排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大和带动力强并在近期可以取得突破的任务。加快实施进程,力争快见成效,以科技发展的局部突破和跨越带动我省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一是新能源领域:优先支持洁净煤发电技术、先进风能综合利用技术、先进水电装备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太阳能利用技术、核能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是新材料领域:优先支持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光电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石墨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物材料和石英基信息材料等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三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优先支持能源装备、数控技术与装备、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关键元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四是生物医药领域:优先支持疫苗、诊断试剂和创新药物、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优先支持物联网、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微电子
与新型元器件、高性能计算机机群并行计算系统与软件等产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六是现代农业领域:优先支持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粮食增产、蔬菜洁净及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畜禽水产饲料开发与高效安全饲养、森林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装备、生物农业、优势农产品加工、优势畜产品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示范、林下资源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检测等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七是民生科技领域:优先支持人口健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疾病防治、中药现代化、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及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四、三大重点任务。使科技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尽快走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
“十二五”时期以建设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及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为战略重点,统筹规划和部署了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三大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推进“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即: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支撑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为加速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和支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实施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计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计划,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民生科技工程行动计划。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施对外科技合作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作为本届科博会的开篇语,万钢部长的话语中无疑承载了对我国“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历史和“十二五”科技创新未来发展的深刻总结和期许。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转型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深入贯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主线,将显著增加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十二五”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资源总量跃居世界前列。2010年,全国R&D人员接近26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全国R&D经费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家财政科技拨款达到3800亿元,是2005年的近3倍。
科技产出总量快速增加。2010年,我国SCI论文近13万篇。居世界第二。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效能计算机、铁基超导、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期间,新建38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技基础设施,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42家。全国有1.7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开放。全国分布式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阶段成果
电子与信息方面:飞腾100国产CPU应用于千万次计算机天河一号;65nm12英寸刻蚀机装备生产线;TD-SCDMA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
能源与环保方面:1000兆瓦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重大部件研制;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先进制造方面:C9型客机国产材料研制、关键技术攻关等取得突破;数控重型5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大型快速数控自动冲压生产线装备生产线,投入生产。
生物与医药方面: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网络实验室在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推广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已占国内93%的市场份额。
科技创新促进民生改善和农业发展
在防灾减灾、服务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国家重大任务等方面,科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药创制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动科技特派员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科技特派员人数达13.9万人。
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企业的R&D投入占全国总投入的74%。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接近4000亿元。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科技人员面向市场创新创业集聚区。2010年56个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超过10万亿,工业增加值占比10,1%。
高等院校、转制院所科技创新面向市场需求。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经费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科技经费已占到50%以上。2009年,261家中央级转制院所获得市场横向科技性收入186亿元,是政府投入的近6倍。
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推广。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重大专项的50%都由企业牵头实施。
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2009年启动的创业板共融资988亿元,91%是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风险保额3874亿。
为测度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我们参考了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自《科技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整体提升。知识创造能力增长较快,企业创新能力增长相对缓慢。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世界科技加快发展的速度前所未有,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的步伐,科技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拓展,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2 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
――美国出台《创新战略》。奥巴马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别强调,保持美国的竞争力首先是要鼓励创新。
――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27国承诺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值提高到3%。
――日本2009年出台《数字日本创计划》。
――俄罗斯启动《2009-2013创新科研与科教人才》计划。
――韩国、印度、巴西等也纷纷出台创新计划,强化创新的战略部署。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轨道
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挑战,必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新秩序重构。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要靠科技的力量。
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民生改善的需求尤为迫切。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依靠科技创新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尤为艰巨。
科技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较弱,特别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
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解决重大问题能力仍然较弱。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需要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方式,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数量相对不足,亟需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人才队伍整体质量。
创新的激励评价机制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路径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点部署
1、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把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系统推进。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深地勘探等方面,选择有望实现突
破的重大任务,调整充实科技重大专项。
2、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战略产品、技术系统和产业体系。
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3、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
加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创意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加强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发展高新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4、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
切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强人口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实施医药健康科技行动。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源控制等技术研发。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加强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增强减缓、适应和抗灾能力。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
5、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实施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发育与生殖、干细胞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科学计划。
加强对前沿技术的研究。在蛋白质组学技术、纳米技术、全光通信网等战略方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整合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在重点学科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6、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依托重大专项、重大科学工程等的组织实施,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团队。
高度重视管理人才以及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激励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
7、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投入结构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同时有效调动地方和企业加大投入。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5年达到2.2%。
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投入。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把社会投资的热点和资本市场的重点引导到对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上。
8、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打破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强化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积极推进项目(课题)法人责任制和项目专员制。加快建立国家科技计划备选项目库。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科技经费配置结构,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
9、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加大引导支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试点示范
――整合资源,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
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
把科技服务业作为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发展重要抓手
10、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实施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交流,提高政府间科技合作层次,积极参与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的合作研究。
主动实施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大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力度,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工作,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继续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并积极融入到我国科技发展进程之中。支持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 模式转变
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同创新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新时期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思考,是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学校作为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推进协同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高校学生工作也随之迎来了创新的思考。
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辞海》对“协同”的解释是:一是指协调一致,和合共同;二是指团结统一;三是指协助、会同;四是指相互配合。管理学上的“协同学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再起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气候创新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协同是指元素对元素的相干能力,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有序架构,更高效地实现创新的过程。
协同创新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高等学校进入协同创新领域,产学研合作是这一阶段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别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技术需求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机主要在于获取互补性研究成果、开发新产品、进入新技术领域;技术供给方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经济支持、推进研究的实用性、开拓研究的创新领域。
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的基础是参与各方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从而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技术需求方企业和技术供给方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既存在明确的创新智能分工,也存在各自的创新资源缺口。技术供给方知识扩散的需要与技术需求方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协同创新的供需市场。
2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科技创新的新占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需求,都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2.1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化”模式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高校应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以高水平的科研实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力量,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高校学生工作整体要从过去的经验事务型向现在的研究学术型转变,由经验形态向协同创新形态转型。高校学生工作要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学化的整合学生工作中的琐碎事务,系统化的规范学生工作中的常规工作。
2.2 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革新机制
协同创新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是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价值追求的有力保障。高校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实则是“育人为本”的体制机制问题,其关键在于建立“全校全方位”和“基础在基层”的全员育人格局,形成多部门、多方位、多层次、多内容间的协同,创新统一高效的中层运作,夯实院系基础,全力突破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从完善高效学生工作组织入手,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渠道;完成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任务,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支持;时刻把握夯实学生工作基础这一重心,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打好基础。
2.3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其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即德才兼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品学兼优,创新精神,高的情商。当前,高等教育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于重智育而轻德育,重理论而轻实践,这就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应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创新工作目标,重视对学生协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协同发展,有意识地协调好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好学生情感与理智的和谐,协调好学生学习和社会工作的关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合理地完成大学生涯规划,调高协同创新能力,顺应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发展要求,从而实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3高校学生工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要求的同时,高校学生工作也反作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程。
3.1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学生工作理念中的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工作的价值追求。这一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关注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品行系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核心,围绕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每个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规划。德育为先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统帅和灵魂,高校学生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主线,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团结协作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协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已不再是简单、封闭、单一、经验,而是复杂、开放、多元和科学,围绕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健康成长、卓越成才开展工作,从思想上引导学生积极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意义,从学习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实践,从实践上引导学生积极创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提供了积极的思想保障和有力的机制支持。
3.2高校学生工作从模式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模式替代过去的传统型、经验式工作方法。把学生事务处理与研究相结合,力争将复杂零碎事务系统化,注重将管理经验成果化,积极将管理实践理论化。在学生工作多中心、多平台、多层面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促进学生更新观念,落实行动;在因材施教、因材施管、因材施育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高校学生工作顺应新时期的要求,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目标追求,更加注重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新要求,更加重视非正式的、活动性的、偶发性的工作渠道,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和谐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从机制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从理念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精神,从实践上保证了学生能够积极完成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
4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促进
产学研协同创新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要求,更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校面临的又一次挑战和机遇,是中国高校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契机。
4.1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
创新工作理念,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要求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协同创新为主旋律的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要培养学生具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终身教育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拓展学生参与变革和适应变革的潜力。
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发现创新项目。学生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方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课题科研活动中,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避免“保姆式”“家长式”的工作观念,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找寻适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活动中去。
变管理为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科研平台。高校学生工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任务中所承担的不是主体角色,而是各方主体间的桥梁角色。高校学生工作要从管理模式转向服务模式,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任务中的体现就是积极搭建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学生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和协同平台。
变直接为间接,促进学生创建协同渠道。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应该仅仅着眼于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还应该关注高校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专业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协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应该通过鼓励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不同学科学生间的协作,学生与导师间的沟通,创建高校内部的协同创新渠道,从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进程。
4.2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无论是更新理念、革新机制还是创新目标,都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化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产学研协同创新更加需要一支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方向是前提,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不仅是高校只能细化,分工细化的直接要求,也是学生工作队伍发展过程中自身职业归宿和价值体现的历史选择,更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持。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要求,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成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骨干队伍。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基础,由于学生工作内容泛化以及学生工作的事务性,造成专业的边缘性;由于学生工作职责的扩大化以及学生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专业的离散性;而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有一支具有专业性的科学化队伍。高校学生工作始终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础和前提的,专业化建设中应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求。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各个梯队中应当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从专业组成上保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性。
坚持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多样化发展是关键,学生工作既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学习要求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学生特点不尽相同,加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学生队伍也应多元化,以实现不同学科协同合作,不同专业相互补充。多元化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更好地顺应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的发展要求。
4.3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转变
好的队伍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模式来发挥作用,一直以来,高校一直在探索学生工作模式的完善与转变。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是通过对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环境机制,发挥社会、家庭、学校的育人功能,增强学校育人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要求有广阔视野和有机融合的环境,必须摒弃高校过去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和谐的大环境中。按照学校的定位来培养学生,按照社会的需求来锻炼学生,按照家庭的影响来塑造学生。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满足协同创新理念的要求。
实施德育、智育、体育一体化导向机制,发挥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科研实践等的育人能力,强化学校育人功能。在学生个性培养上,重视完美人格的塑造和健康身心的打造,树立平等意识,不仅要关心学生,更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确立以学风建设为导向和重点的学生工作格局,确立学风建设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确立学风建设在高校学生质量培养工程中的关键地位。重视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能素质,通过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实施课堂、社团、科研团队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发挥知识传授、兴趣活动、科研课题等的育人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有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团队和梯队,高校学生工作要引导学生将课堂的知识与课外的实践相结合,将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将科研课题与创新能力相切合。通过课堂学习找寻自身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通过课外活动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交叉点,通过科研课题挖掘自身能力与科技创新的契合点。
5小结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高校均在不同程度上推进协同创新,并积极研究基于协同创新要求的教学研究、学风建设研究、高校科技能力提升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等,但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只是凤毛麟角。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学生工作更新理念,革新机制,创新目标;同时,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从模式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队伍建设,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John H・Schub, Susan R・Jones, Shaun R・Harper, and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11:409.
[2]Hurtabo, Engberg, Ponjuan L. The impact of the college experi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for adiverse democracy [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2003,(11).
[3]Rita Colwell.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30 Years of Partnership[R]. NSF, 2003:35.
[4]NSF.I/UCRCModel Partnerships[DB/OL].2012-01-20.
同志在“十”报告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项工作中第二项就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在深刻把握当代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为我国未来发展打造核心驱动力做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把握,也说明了党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科技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报告指出,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同时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纵观各国的发展史,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几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都对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更加重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目前,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已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一代技术群和新产业增长点,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我们必须准确判断,牢牢把握。
“十”报告不仅是论述了创新驱动的战略意义,实际上是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激发我们认真思考在贵州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如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这给贵州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更为贵州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和新的舞台。要把学习贯彻好党的“十”精神与当前科技支撑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做好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抓好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完成、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上凝心加力、取得实效。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贵州省虽然还处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但还是拥有了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和一定的制造能力,近年来科技事业有长足进步,在几大支柱产业领域如磷和磷化工、铝和铝加工、中药现代化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在高科技研究领域也引进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也为下一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但是,综观当前形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总体而言,贵州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还较低,许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主要的几大支柱产业还是依托资源优势的粗放式的发展,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与此同时,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贵州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合作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跨越的科技发展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协同创新高校基本要求创新能力协同合作关于协同创新,多见于国内外的论文报告,也曾以指导理念的形式纳入地方或行业规划。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是指在创新系统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引导支持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围绕同一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展开深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的过程。高校协同创新无非就是更为强调高校的主体作用,高校基于其应有的职能,利用其优势资源,发挥参与、指导、调控等主导作用,与其他创新体进行协作创新的过程。
2011年,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上,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就协同创新问题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并且,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面对这种局面,为促使我国掌握国际竞争主动,采取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总书记还重新阐释了我国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特别强调了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同其他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教育部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明确、及时地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我国高校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所面临的新一次挑战与机遇,为了能够应对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抓住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契机,高校当务之急应该是准确、深刻地把握协同创新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观念与时俱进是前提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立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家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所以当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体发挥主导作用时,前提应该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仅要深刻掌握国家当前的迫切需求,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国际的发展态势,以便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进程中针对发展需求与形势,随时转变观念,做出应对策略。高校也只有以“国家需求、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汇聚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既满足服务国家当下重大需求的任务,也达成以广阔的国际视野,依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塑造自身优势与实力的目的。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是不相匹配的,并且在诸多领域里的科研成果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这显然不利于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从而也就会影响推动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在举国倡导“协同创新”的新形势、新背景下,高校首先应转变思想,跟进观念,依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我国发展的现状,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并在服务社会发展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该本着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的原则,在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使然,更是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所以,高校拥有与国际发展动态、国家战略需求同步的先进观念意识,是实施好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能力提升是核心
国家立足于战略层面实施的协同创新,是希冀凝聚我国科技创新力量围绕世界重大科技问题和国家当前的迫切需求,最终达到创新能力提升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不仅造成了我国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高校只有牢牢把握这三个基本创新要素,以提高创新能力发展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才能在解决国家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以及参与国际重大科学问题方面有所突破,增强服务社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因而,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是协同创新战略对高校提出的核心任务与要求。使协同创新体之间的创新核心要素形成有机结合,不仅仅是理论认识上的提高,多年的实践也同样有力地说明,高校要实施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如果没有具有创新意识、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实力雄厚的人才,想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举步维艰的。在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也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了第一位。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培养,对高校教师的培养也不能忽略。因为只有当拥有了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优秀学生人才。因而,高校要努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增强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最终达到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其次,增强科研实践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支撑。高校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不但所培养的人才会具有高质量,也同时可以加强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故高校要围绕国际形势与国家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继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应用开发研究,努力挖掘跨学科研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平台,并实现在理论前沿创新的同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带动国家产业技术的腾飞,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伯顿·克拉克曾说“如果让学术工作者在学科和单位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他或她一般都选择离开单位而不是学科。一个人离开他的专业领域要比离开他所在的大学或学院代价高得多,因为一个人的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其专业在决定任务时的重要性越明显。”这足以可见学科的重要地位。就目前高校实施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而言,其核心和关键也在于学科的建设。学科是培养人才与进行科研的基础内容,高校在继续优化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应该深层次地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唯有突破原有的学科框架,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对科技及知识的多元视角,才能开启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因其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优越的科研条件,并且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无疑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高校必须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三、加强协同合作是基础
从世界发展态势来看,如今人们预想解决面对的各种问题,仅仅依靠一门知识和技术,运用单兵作战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并且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中,创新系统中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创新力量等多个主体,因而协同创新战略大力倡导协作攻关的新观念,要求打破条块分割、撕裂组织内外部边界的局面,实现资源在协同创新体之间的无障碍流动,形成无边界的柔性组织。高校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是并非一校一院之所为,需要多个单位,多种人员,多样资源的协作努力,这就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协同合作。
协同合作是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基础。当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作为主导力量时,不仅需要在内部实现自身的协作,同时也需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其他创新体达成合作。首先,在校内,高校可以通过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等举措,促进校内协同合作的实现。其次,在校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行业间协作可以采取共同建设研发基地和实验室、共同组织科研团队、共同申报重大项目等办法,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同时,达到协作的目的。再次,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等其他创新体的行业间协作,可以实施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组建科技园等措施。
协同创新战略,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及时实施,必将成为高校与其他创新体间实现共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与必然选择,达到塑造高校真正成为创新的主要阵地并服务于国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3]焦新.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提高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4-21.
[4]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1-5.
[5]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5.
[6]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1-5.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它是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创新形式,对于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培育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指出,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山东东岳集团是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先行者、探路者,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成功之路,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和标本,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是一种效果十分明显的成功模式,非常值得细细研究和广泛推广,有利于其他企业借鉴和参考。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东岳集团实现跨越发展
东岳集团走出了一条艰难求索、苦尽甘来的科技创新探索之路,主要是通过产学研协同凝聚人才形成人才链,依靠人才形成创新链,凭借创新形成产业链,从而实现了跨越发展。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新型环保制冷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实现离子膜研发和产业化,都是产学研结合借智发展的成功案例。东岳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道路,经历了借智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和联盟创新四个阶段,从被动的等待变为主动的吸纳,由间接争取科技和人才资源,逐步走向直接获取科技和人才资源,步步为营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一)通过聘人传技实现市场立足。为了获取技术,东岳的主要负责人当过行业协会的“旁听生”,请来“电话工程师”、“星期天工程师”和“节假日工程师”,聘请国有企业退下来的老技术员、老专家,到企业“传帮带”。
(二)通过联袂高校实现发展转型。东岳与国内外高校和科技单位“结亲”,这是产学研结合的标志时期,也是东岳脱胎换骨的关键时期。先后与国内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了发展内涵由单纯资源消耗型向绿色环保型的“质变”,跨入国家级高科技企业行列。
(三)通过整合人才占据发展前沿。东岳致力于打造自有人才和科技高地,投资2亿元建成了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东岳研究院,自己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课题。在研发平台不断壮大的同时,科技人才队伍也不断扩大。
(四)通过战略联盟有效整合资源。战略创新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它不是企业和研究单位“拉郎配”,而是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配置、整合资源。东岳集团就是利用氟硅功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它为主体,联合30多所中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加盟,成为山东省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之一,这是基于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发展需要而建立的,该联盟开启了东岳科技创新的一个崭新阶段,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并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拉长了产业链,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山东东岳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做法经验
东岳集团通过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整合科技研发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和自主创新自体,掌控了一批世界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公司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骨干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泰山学者”岗位,成为国家重点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实施企业,离子膜项目被省政府确定为举全省之力支持的高新技术“一号工程”。
(一)东岳集团整合研发资源,形成科技创新优势,对人才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东岳集团“以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创新机制在具体实践中以“三大人才机制”来具体体现,为人才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大量人才涌入东岳,并在这里建功立业。一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整合机制:整合多少人才便拥有多少人才,把企业的科研机构建进高校;二是“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人才的需要就是东岳的政策,不给人才进入东岳设限,在人才引进中,“只要有利于创新,你来我就要”,“只要有真才实学,你敢要我就敢给”,“人才需要就是东岳的政策”;三是“赛马而不相马”的人才选拔机制:重学历、重职称、重工作经历,但更重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搭建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坚持“以用为本”,用业绩证明自己,用能力赢得尊重,用作为赢得地位,用品德赢得信任。
(二)东岳集团突破机制障碍,实现企校无缝隙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东岳集团充分发挥企业靠近市场前沿和产业大平台优势,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和研发资源优势,处理好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将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中,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突破一切机制障碍,与合作单位建立起了无缝隙的良好合作关系。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实现双赢和共赢的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严格分工,密切配合,坚持开放性的科研心态,加强与其他优势单位的交流与互相学习。
(三)东岳集团在分配上以效益体现价值,以财富回报才
智,体现出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东岳集团在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过程中,提出了“以价值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财富”的分配理念,在东岳这个平台上,让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自身价值,让财富的创造者成为财富的拥有者。为科技人员创造最优的科研条件,给予科技人才最大的权利,让科技人员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对策与思路
东岳集团经验的精髓,这种“以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核心是合理界定企业、大学和政府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中的不同功能。企业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组织,理应成为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大学在科研团队、科研手段和国际合作方面具有企业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有必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大学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而强化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政府则应该通过设立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行业参与该类活动,发挥政府在该领域中引导和基础服务的作用。东岳的实践证明,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条正确的科技强企之路。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是先导。观念理念是先导,企业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群体,如果没有了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企业便不能打破僵化、过时的东西,既产生不了核心竞争能力,也产生不了高效的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和先进制度,更产生不了新的市场机会。因此,企业要推动和促进产学研结合,企业老板的思想解放程度和思维超前意识非常关键,东岳集团的成功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是基
础。推进企业、行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行业研发基础设施、行业研发中试基地等建设,由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会更好。大力提升企业、行业吸纳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帮助行业、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使企业显著提高产出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优化企业、行业产业布局,提升行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组建企业、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储备中心,政府出台一系列规定条件,筛选一批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以此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的产出与应用。政府部门对博士后工作站要给予扶持,出台配套的政策支持,下拨经费资助。博士后工作站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获得政府资助,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努力,推动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发展壮大。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共赢机制是关键。挖掘企业与高校各方面资源,促进企业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产学研各方在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利益分享等方面长期合作共赢的结合点,创建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以实施企业、行业重大科技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推进产学研合作联盟。发挥高校科研“龙头”作用,力争在企业、行业一些技术领域通过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优质企业和高校科研资源强强联合。建立高校为企业培训机制,依托高校建立更多地为企业服务的区域培训中心。培训更多的研发人才与企业员工,解决人才问题,培训经费可以作为税收减免的依据。政府要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形成,共建企业实体,推进针对企业创立、发展等问题实施诊断和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推进创建产学研多方需求的沟通联络机制、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多赢机制,力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赢互惠,促使产学研合作深入、长期地发展。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保障。高校应制定各项优惠制度措施,鼓励教师、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对接、产业化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研发能力、实践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科研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本领,打造一支过硬的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的产学研合作评价系统,吸收高校专家、政府专家、企业专家、科研专家参加,有效地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评价、监督检查,努力提高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质量,不断创新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总之,产学研合作的深入进行、模式机制的不断创新,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北跃;哈尔滨市;俄罗斯;科技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5.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3-0009-03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发展的低迷期后,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从我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北越、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尤其是“北跃”为推动我市经济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也为我市推进对外科技合作搭建了平台。俄罗斯是我市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其在部分领域仍保持着科技的领先优势,哈尔滨市应把握机遇,在新战略实施中提升对俄科技合作水平。
一、新战略提供新机遇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受到冲击的中俄两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俄罗斯提出鼓励发展创新经济的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科技城,开始了以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规划。在我国提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后,哈尔滨市以“北跃、南拓、中兴、强县”为主题的区域经济规划如火如荼地展开。目前,双方新战略在同一时期进行,给我市对俄的技术合作创造了机遇。
(一)“北跃”搭建对俄科技合作新平台
“北跃”战略对我市在松花江北岸建设科技创新城做出了明确指示,并以推进创新为宗旨规划发展五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城发展定位是把科技新城建设成为科技资源最富集、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产业转化能力最强的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一流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提升我市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平台。其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在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在江北搭建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以此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把江北建设成为集科技、文化、生态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区。
目前我市的创新资源有限,科技研发资金和创新人才缺乏,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须在项目建设上推动外部资金的进入,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支撑我市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新城建设。俄与我省毗邻,在地缘上与我市的合作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多年来双方的友好往来不断,经贸科技领域的合作深化。目前,俄不仅在部分领域继承了苏联的技术优势,还不断推动国内的科技创新,其拥有的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航天航空、部分新材料、激光技术等。同时,俄与我市的科技合作经验丰富、基础坚实,我市建设科技创新城要最大地发挥创新的联动作用,加强对俄技术合作十分重要。
(二)俄发展创新经济,加快对外科技合作
在金融危机后,俄政府对于改革现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高的通货膨胀现状决心更加坚定。俄罗斯政府以经济转型为目的的改革计划呼之欲出,并提出了一整套创新规划。首先,规划在斯科尔科沃加快建立现代科研及成果转化中心――俄罗斯的“硅谷”;其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加快创新。再次,俄罗斯政府计划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与知识经济市场,取消所有行政阻碍,将科技预算体系与高等教育机构结合起来,形成国家的创新科技经济。
俄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要依赖自身建设一个像“硅谷”一样的国家创新中心作为龙头,提供创新所需的硬件条件,而且更需要能够提供创新产品的科技企业以及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知识的科技人才。梅德韦杰夫在创新中心规划提出时就强调,必须吸引先进的科研人员参与中心的研发工作,这首先是指俄国内的专业人员,同时也必须考虑邀请国外的专家来交流经验及合作。实践证明,俄经济转型离不开对外合作。只有在坚定的外向化发展方针引导下,俄罗斯的创新经济才会取得更大成效。
二、哈尔滨市对俄科技合作现状
哈尔滨市与俄罗斯有着与生俱来的地缘优势,多年来双方往来密切,伙伴关系牢固,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在科技合作方面成果丰富,极大地推动了我市产业发展,给我市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科技支撑。
(一)对俄科技合作中心蓬勃发展
自2005年以来,依托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省社科院、省农科院等大学、科研院所,我市陆续成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对俄农业科技合作中心、中白胶粘剂研发中心、对俄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四个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四个对俄转移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基地。这些中心和基地的建立对于我市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合作人才,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建设
我市以中俄科技合作城为园区研发中心,以开发区迎宾路集中区和工大科技城为起步区,建立了能够有效承载对俄科技合作和对俄出口加工项目的产业园区。园区已入驻科技合作和对俄出口企业26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航天航空、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农业高新技术等产业领域的对俄科技合作和产业化项目,推进了我市对俄合作从贸易的粗放式向集约化、从产业的分散向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国家的重要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
(三)对俄科技合作信息平台层次提高
在建立对俄科技合作中心、研发基地和产业园的基础上,为增强双方企业互信了解,方便信息沟通,我市建立了全国一流的中俄科技合作信息平台。以“东方一号”网为代表的对俄科技合作信息平台,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信息网站建立了链接,被列为中俄政府间合作计划,拥有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科技政策等数据库,集信息平台、商务平台、交易平台于一体,成为全国一流的中俄科技合作信息网站。“东方一号”网全面、及时和准确地提供独联体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经济发展规划、科技重点发展方向,跟踪独联体国家尖端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信息,为国内外投资者开展对俄合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成为中俄官方和民间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有效信息媒介。
三、深化对俄科技合作的难点
虽然凭借地缘优势哈尔滨市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双方的科技合作仍存在着一些须破除的障碍。只有正确地对待双方合作中面临的困难,才能使我市的对俄科技合作取得进展。
(一)双方经济发展环境陷入困境
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等外向型经济出现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对俄经贸合作的窗口,2009年其对俄贸易出现连续下
滑趋势,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受阻。国际市场萎靡不振使主要依赖外向化发展经济的中俄两国面临着巨大压力。俄罗斯通胀严重,物价上涨,汇率持续下跌,股市动荡,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额持续下降,经济总量出现负增长,严重影响了对外科技合作的开展。直至目前,全球各经济体仍旧没有完全走出经济危机,这为哈尔滨市开展对俄科技合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二)难于实现双方技术合作方式的创新
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我市急需找到扩大对俄科技合作的新路径。目前,我市对于创新对俄科技合作方式,实施有效推动技术产业化的战略要求十分紧迫。在以往的合作中,高校、科研院所是主要的科技研发主体,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明显,双方的合作受到局限,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这阻碍了我市对俄科技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形成高校、科研院所理论研究合作、企业间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合作、中介机构信息交流合作的对俄科技合作体系形成。
(三)难于提高双方技术合作的产业化水平
哈尔滨市对俄科技合作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以理论研究为侧重的特点,决定了我市与俄罗斯合作研发新技术的进展较为顺利,而且成果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但是我市在企业提高技术产业化方面仍旧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对俄科技合作中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环节还没有实现高效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没有很好衔接。这样,在哈尔滨市对俄科技合作中技术产业化水平很难提高。哈尔滨市须推动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高,以此带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
(四)支撑高水平技术合作的基础还须加强
目前,哈尔滨市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双方在人员交流、信息平台、扩大宣传等方面建立起了规范的合作机制。但因为在产业支撑、智力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缺陷,我市对俄科技合作升级发展缓慢。我市拥有的对俄合作复合型人才较少,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专家更是凤毛麟角。要提高对俄科技合作层次,我市须在改善基础条件方面下大力气。
四、对策思考
在哈尔滨市与俄罗斯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战略实施中,双方迎来了加快科技合作升级的新机遇。我市在江北建设科技新城已经为合作搭建起良好的平台,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较好,今后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推进。
(一)促进大企业成为对俄科技合作的主体
哈尔滨市政府应在科技新城搭好中俄科技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拓展应用研究,并积极为新技术研发留出一定的资金,鼓励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充分调动其参与中俄科技合作的积极性,使大企业尽快成为中俄科技合作应用开发研究的主体。
(二)创新对俄科技项目合作形式
我市应推进在原有单一的技术转让、成果引进的合作方式基础上,发展人才培训、联合研发、技术入股、合资建厂、共建研究机构和科技合作园等新的科技合作形式。促进合作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利用哈洽会等载体,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重大项目的合作研发。
(三)提高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哈尔滨市应坚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提升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创新。技术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例如,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在俄方专家的配合下,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多次整改,使设备和工艺流程更趋完善;或者在实践操作上,充分运用俄方技术,结合国内实际,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国内目前难题等。
(四)完善对俄科技合作激励机制
建议科技管理部门进一步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合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组织机构和加大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的力度,对于在推动对俄科技合作升级中做出重大贡献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身于对俄科技合作中。
不管是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成功转型,还是从治理污染到“变废为宝”的探索发现,10多年来,瓮福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以磷资源开采为基础的新型产学研平台的打造,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磷矿开采及磷化工、磷精细化工、伴生化学品资源型利用的研发,使瓮福集团不仅成为了全省工业的标杆企业,也助推瓮福跻身于领军世界同行的第一梯队。
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
瓮福磷业发展公司是瓮福集团三大主体生产单位之一,是瓮福精细磷化工示范基地。瓮福磷业发展公司的前身是瓮福集团为安置主业富余人员、从主体剥离出来的25个企业组成的“小、散、粗”企业集合体,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大量人员分流转岗等多重压力。
公司上下在阵痛中形成共识: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精细磷化工是唯一出路。并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高新产品为支撑,创建一流的精细磷化工基地发展目标。
自2004年公司更名后,通过与中科院、清华、川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关停并转,属下企业数量由原来25个减少到6个,磷及精细磷化工产业已占磷业公司经济总量90%,而企业产值则实现年均50%的增幅,申报专利172项,拥有授权专利141项,完成了从卖原料到卖技术的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新技术型企业的跨越。
“变废为宝”国际领先
作为一家以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企业,瓮福也曾受困于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集团最大利益?瓮福的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
碘化工是瓮福环保产业化最具代表的成果之一,也是贵州环保产业的成功探索之一。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碘产量仅占世界1%,但使用量却达20%、约400吨,大都依赖进口。一般都认为只能从海带中提取碘,事实上,磷矿石中也含有碘元素,过去由于技术原因,从磷矿石中提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碘这种稀缺资源,只能白白地“埋葬”在废渣里。
瓮福经过多年努力,2008年,瓮福磷肥厂建成了世界上首套磷矿伴生碘资源回收工业化装置;后又经过多年探索整改和创新,2012年,碘年产量首次突破65吨。
“从磷矿石中提碘,成本大大低于从海带中提碘,其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瓮福磷肥厂厂长杨毅自豪地说。同时,作为全球唯一从磷矿石中提碘的企业,瓮福破解了世界一大难题,为碘及碘的深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