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1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首先,基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科学教学这门课综合性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内容的整合和联系,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实践,既动手又动脑,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兴趣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在师生和同学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既建立了友谊又提升了能力

其次,在网络日益更新和发展的时代,教育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从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来辅助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现在网络中存在的一些诱人的游戏和不良的影片等因素,再加上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太差,于是我从农村教学的实际出发,应用网络这一块,主要放在周末,且在有家长陪同的条件下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网络成为自己的老师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认知;兴趣;迁移;创新意识;实践;网络;探究能力;集体协作

认知心理学研究结果认为:新知识是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掌握如何使正在学习的新知识与原有的基础知识发生联系。当这种联系成功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会比较容易,也较能巩固。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从兴趣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学生懂的可能有很多,甚至超过了老师。那么对于老师而言,在拓展、加深自己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将学生中一知半解的、又想知道为什么的相关的或不相关的知识对他们进行讲解和输导,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兴趣,又能充分体现我们这门课的综合性。

在新时代的科学教学中,这种新旧知识的迁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现在的学习也是为了将来能将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际中,为国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在现在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学会和理解书上的知识,除应付考试外还能够利用现有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去质疑、探究,并通过动手来实现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另一方面,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去寻找自己所要的知识来加深自己学习的深度和力度。

一、教学生掌握知识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兴趣中掌握知识,从知识中感受愉悦和成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当然,有了兴趣还要有恒心和毅力,一个人在做事情时虽感到其乐无穷,但若碰到困难无力解决时,就需要有相当大的恒心和毅力才能把思想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并结合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因此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带入课堂,让他们从这些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来学习科学中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讲《日历上的科学》一节时,我参照了教参后面的教案:让学生准备好一副扑克牌,并观察一副牌中总共有几种颜色(两种,代表昼夜),几种花色(四种,代表四季),除大小王外,总共有几张(52张,代表一年中的52周),如果再把J、Q、K分别记作11、12、13,那么结合1~10,加起来的数字会是多少(364,加上“小王”一点后成了平年的365天,再加上“大王”的一点,成了闰年的366天)?所有的这些你能将他们与时间联系起来吗?学生对于老师将这两种可以说毫不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本身就已经觉得奇怪,难道在这中间还真的有什么可联系之处?于是他们会努力地思考并积极地讨论。学生的想象力你可真的不能小看他们,只要有人能从中捕捉到点什么信息,他们就会逐渐延伸找出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我在上课时有一男生提出“每张牌都是上下、左右对称,是否还可以表示东半球是白天时,西半球是黑夜;南半球是夏天时,北半球是冬天呀”。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将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推动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科学。

此外,科学实验也是科学课的活性因子,在实验中将趣味性与科学性、知识性、探究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在“成功――快乐――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在兴趣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魔术。在魔术的世界里真是无奇不有,很多事情在我们不懂科学原理的情况下是无法理解的,觉得那些是多么神奇的事呀!比如演员赤手握着火线却没有触电,而助手明明用电笔在测量时氖管是发光,按理是有电的,为何人没事呢?又如,我们所讲的用电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而小鸟却能在高压线上鸣唱,难道它有特异功能吗?以上的问题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由于还不懂或不太懂其原委,就会有一鼓冲劲想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在学习电路一章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我们只要做一些趣味小实验就能让他们更深一步地了解到什么时候有电流,什么时候电路是联通的。例如,小鸟高超的本领,我们可用两个电路图来表示:

乙图中的电流表读数我们只要自己动手将开关闭合,再观察一下就知道这上面是没有电流的,因为电流只会从没有电阻的路上通过。而小鸟两只脚接触的是同一根导线和这里类似,流过小鸟的电流也基本为零,所以不会有事。但如果某只鸟在空中飞翔到两根电线之间时,突然落下来死了,那你又知道它是因何而死呢?此时的电路又该如何表示呢?生活中很多有趣的小事,看似无法理解,但其实只要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抓住事件的要点,那么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因此,老师在传授新知识之前一定要把握好引入,从最新奇、最受人关注的一些生活现象着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用身边的材料,精心、巧妙地设计新的实验,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在兴趣中进一步深化理解知识

不管题型如何改变,都能从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加以解决。比如在讲解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时,有这样两种题型:

如图甲: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用F=20牛的力能将物体匀速拉动,则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牛。当用这个力使A以2米每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秒,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焦。

如图乙: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将G=20牛的物体用力匀速向上拉动,则拉力F是_______牛。当用这个力使G以2米每秒的速度匀速运动了3秒,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焦。

乙 丙

对于第2个小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力等于10牛,物体移动6米,拉力F将移动12米,所以做功为120焦。而第一小题中大部分学生都错误地认为A所受的摩擦力是40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拉力做功为240焦(物体A移动6米,就认为F移动12米,W=F×S=20N×12M=240J)却不知此图中的力F和第二小题乙图中的力F是不一样的,分析此题时我们可以将图甲竖过来分析(看图丙):

此时的摩擦力f相当于乙图中的拉力F,而这里的F却相当于乙图中的重力G,所以利用动滑轮省一半力可知f=0.5F=10牛,当A移动6米时,F移动的是3米而不是12米,因此拉力做功W=F×S=20牛×3米=60焦。

以上这道题在首次考试碰到时,由于对这个知识点没有学透彻,做错的学生有一半以上,但当我用以上这种方法加以分析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接受,并理解。其实对于中考等大型考试而言都是按照《大纲》来出题的,知识点都在《大纲》上,可每年的题目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变,只要我们抓住知识点并能深刻理解,做到举一反三,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三、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要深入探究,并能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目标,由于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涉及的面很广,整个教学体系分为五个部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五大部分虽各不相同,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应用的知识仍然很多。比如,当我们学习月相时,我首先提前一个月让他们观察晚上的月亮,尤其是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和二十二、二十三这几天,并让他们记录下月亮分别在什么时候升起、什么时候下山,形状大概如何?亮的一面分别朝向什么方向,是否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在真正上这节课时,也引入了优秀教师的教法,让几个学生分别用乒乓球、垒球、篮球表示月亮、地球和太阳,并按照课本上面的位置让他们就位,然后让剩下的学生在观察中描述月亮在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亮亮的部分的形状,同时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把月相画出来。再将所画的月相进行总结,就能深刻理解上半个月时月亮亮的一面始终是朝西的,而下半个月正好相反。且结合实际自己所观察的得知上半个月月亮是从上半夜升起的,下半个月月亮是从下半夜升起的,到第二天早上

我们仍可以看到它。最后,我又用“上上西,下下东”的口诀将知识简化,并在不查看当天农历日子的前提下再次让学生观察当晚的月亮,根据所学的知识判别今天是农历什么时候,在能够正确掌握这一知识后还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说给父母听,在展示自己博学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知识,而且也让自己的父母知道自己也是相当不错的。这样的学习,虽然所经过的时间比较长,但既是自己观察,又是课堂实验,再加上课后检验,都是学生自己亲历的效果所以肯定不会差。

在考试的题目上面也有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在学习完光的反射后,有过这样一道题目:晚上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时,亮的地方是水还是路?分析时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图来表示:

通过对光的反射的回忆和以上两个图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知道,晚上我们在外面走夜路时,迎着月光走,地上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的是水。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在生活中也要很多方面需要科学,比如:(1)贮存粮食,保持保鲜――利用干燥、低温或适量充入二氧化碳的方法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2)栽培作物,提高产量――通过白天和晚上对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水分、温度等条件的控制,既加强光合作用又减弱呼吸作用;(3)科学生活,享受人生――利用傍晚时氧气多,选择晚练比晨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还应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来辅助学生学习,使其真正独立

知识不是靠灌输,作为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或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去更深入地自我学习。比如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的电脑纯粹用来聊天或玩游戏,那可真是大材小用。网上真是什么都有:课件、教案、试卷、flash,分析详解、对比等,只要是我们不太懂或不理解的东西,通过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总能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况且现在搜索的软件很多,百度、搜狐等都能帮助我们快捷地查找知识。而且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进行时时交流。网上的论坛、他人或自己的博客,都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从对知识的了解到理解和应用以外,还要多方设计让学生从实验、实践、探索和生活出发,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并结合网络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清晰自己的思维,让知识真正为生活所用。

参考文献:

1.王苏,王圣安.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朱清时.七年级科学教学参考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

3.钟源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核心课程;职业能力培养;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46-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急需具有创新能力、自我发展、团队协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新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尚未全面而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没有科学而系统地整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职业能力与技能相混同,认为培养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既不是本科或以上教育所完成的学科知识和学术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全面的职业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依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将其划分为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等,从而就出现了主要课程、重点课程、主干课程等概念。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通过强调通识教育,引出了核心课程的概念。

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看,一般必修的理论课程有30余门,考虑到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和一些选修课程,应该将理论课或理论实践一体类课程中对人才培养规格起决定作用的部分突出出来,这就是我们要界定的核心课程。

我校在数控技术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始终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思路是按学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系结构,如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应包含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应该是多少,等等。笔者认为,每个高职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应由公共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如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12门,其中公共核心课程3门,专业或技术基础核心课程5门,专业或专业方向核心课程4门,比例为3∶5∶4,较为合适,这与整个教学计划中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间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图1为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图。

核心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培养面向浙江省制造业、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熟悉现代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应用知识,掌握能胜任专业面向岗位与岗位群工作的数控切削加工、三维建模与制造及数控设备维护与调试等方面的技术与技能,具有全面职业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应具有全面的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二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和进行交流的能力。(2)方法能力。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4)个人能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

核心课程与核心能力互动教学模式

每门核心课程有各自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门课程及其对应的核心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由课程、能力和教学方法构成一个互动教学模式(见图2)。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能力关系如表1所示。

表格中的符号表示每门课程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核心能力。例如,“02数控职场英语”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人际交往沟通、爱岗敬业等方面的能力。以下将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讨论该模式下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方法

如何将核心能力融入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首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而创立和选择有利于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则是其中的关键。

角色转变教学法 角色转变教学法主要是教师不把自己看成导演的角色,而转变为主持人角色。教师转变为主持人的角色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置让位于学生,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监督整个学习过程,负责向学生介绍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学生所获得结果是正确的,并应及时指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阶段,用一定的时间准备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把任务交给学生,对使用的时间、方法进行说明;第三阶段,提出学习重点,用问题引导学生;第四阶段,确定小组成员;第五阶段,就材料与信息让学生加工完成;第六,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角色转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决策和实施能力以及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头脑风暴”教学法 “头脑风暴”教学法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和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分三个阶段(见图3)进行:第一阶段是介绍问题,如组员对问题感到困惑,主持人对问题利用案例形式进行分析;第二阶段是指定一人在黑板记录所有见解,鼓励学生自由提出见解;第三阶段是课后教师以鉴别的眼光讨论所有列出的见解,也可以让另一组学生来评价。例如,在《数控切削加工》课程中,当讲到轴类零件的工艺编制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工艺室查找资料,提出轴类编制工艺的各种不同方案。最后,教师对每种轴类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案进行讲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决策和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进行教学,很受学生欢迎。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一是教学准备。主要工作包括:选择恰当的案例,拟定思考题,确定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首先要选择好恰当的案例。选择案例或编写案例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案例内容与所学知识有关,难易程度与学习知识的深浅度相关,篇幅大小与教学时间相适应。二是主持案例讨论。案例教学不是讲授,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课开始,教师用几分钟简要介绍一下案例情况,布置讨论思考题。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照讨论题反复思考,待学生基本熟悉案例情况、得出基本结论时,再组织讨论。三是讨论后总结与反思。每次讨论结束,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明确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讨论受到哪些启发,讨论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待改进等等。如在数控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教师给出往届学生典型作品案例,让学生讨论并改错。案例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识图与绘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都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二)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实践教学中验证性试验占很大比例,现代教学更加强调探索性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即实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制教学。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项目分析、设计、制作、评估的各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可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对所修课程及专门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施决策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核心能力。

例如,在进行《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课程中圆盘模腔制作项目教学时,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项目、自由分组、设计实施、展示评估。(1)提出项目。教师给出圆盘模腔零件图纸,并提出相应技术要求制作圆盘模腔。(2)自由分组。加工制作圆盘模腔时需要三维建模、工艺编制、刀具及机床选择、仿真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学生依据兴趣或技能水平进行自由组合形成项目小组。(3)设计实施。该阶段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最能锻炼学生核心能力的阶段。首先,小组成员要进行分工。可以纵向分工,即按时间轴分工,每个成员负责一个具体的设计阶段;也可以横向分工,即所有成员都全程参与圆盘模腔项目的设计与加工,在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阶段按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工。(4)展示评估。圆盘模腔项目完成时,各小组需要展示圆盘模腔零件,并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估。

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地位逐渐淡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在这个项目的教学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决策和实施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等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成果

通过我校数控0811班和数控0711班的两届学生比较,观察到全面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显著。互动教学模式将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与专业教学完整地、有机地结合,使核心能力培养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在全部课程学习完成时,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培养和提高。

结语

实践证明,教学中通过运用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加强,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运用外语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等跨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汤志伟,吴瑞巍,余海.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核心能力培养互动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5):29-31.

[2]岳爱臣.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教育,2001,(3):43-44.

[3]王元娥.浅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8,13(3):589.

[4]冯惠敏,李里.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92-596.

第3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 教学归因方式

一、前言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析的过程,在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和其它专业教师。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工作任务、工作目的等许多不同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归因方式与他的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被试来自湖南大部分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39份,回份率86.89%,其中有效人数120名,有效率为86.35%。男、女人数与自然分布成一定比例。

2.测量工具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俞国良等人1995年修订的。量表的Cronbach Alph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工具。《教师教学归因方式量表》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等编制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归因方式的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回归分析:

以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个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一般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剔除决定系数(R2)较小的模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的四个变量全部进入一般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其预测力为56.2%,解释量大,且F检验显著;进入个人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内部原因(成功)、外部原因(失败)、外部原因(成功),其预测力为28.5%,F检验显著。

四、讨论

1.教学效能感与成功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成功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其归因为自己教学能力强和自我努力的结果,那么这种归因倾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我能力的信心,提高教学动机水平,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其教学效能感必然较高。同时,这种自我归因会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再次教学成功的期望,会积极主动为下次成功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时,那么他会认为教育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否取得成功与教师自身原因不可分;通过教育,学生是可以产生积极的正向改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获得这种教育体验,会坚定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信念,这样必定会提高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总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等内部原因,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就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努力行为),提高教学效能感。自然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外部原因,就会感到侥幸不在乎,就不会再作努力(懒惰行为),自然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进行积极的归因,不可做出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即端正心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2.教学效能感与失败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教学失败的情况下,归因于外部原因对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归因内部原因对其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这观点与谷生华1999年研究的《教师教学归因刍论》观点相同,与单玉涛2005年《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论文观点相背。这表明,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失败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认为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内部原因造成的,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降低教学的自信心,缺乏下次成功的期望,而放弃继续努力,经常地失败容易使教师对教学失去兴趣,并缺乏改进提高的动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而趋向于将教学的成败归因为学生、运气等外控因素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这种失败就会增强行为的坚持,会再作努力。所以,对于教师的成绩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

五、结论

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中,责任意识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情绪敏感性却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负向作用;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中,外向性和责任意识都对个人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卫.环境因素、教学归因对中小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

[2]谷生华.教师教学归因刍论[J].上海教育科研,1999,(1):40-43.

[3]JAMES P. BURTON NOLA-JEAN BAMBERRY JASON HARRIS-BOUNDYD developing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in New Teachers in University Settings[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5,4(2):160-173.

[4]单玉涛.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

第4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48-02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质疑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会,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呢?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必须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情境发展,时时处于“悱”的状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感到愉悦、轻松善谈。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成功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这是一种不可想象的教师“一言堂”上的氛围。所以,我们既容许学生质疑,又允许学生讨论、说实话,更容许学生争论并发表个人意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留给学生充足的质疑时间

新课程随着学生主体性的重新确立,看教师是否上好了一堂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除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外,还要看学生是否大胆质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质疑的机会,都有质疑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八自主”教学思想:只要学生能感知的,就让学生自主感知;只要学生能观察的,就让学生自主观察;只要学生能想象的,就让学生自主想象;只要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自主操作;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主解决;只要学生能表达的,就让学生自主表达;只要学生能评价鉴赏的,就让学生自主评价鉴赏。

三、创造师生民主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书本深信不疑,甚至对老师的答案也毫无疑问的现象。有些教师总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圈子”当中。有些学生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就会遭到教师的训斥,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接受老师的意见,不敢向老师质疑。因此,只有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才敢质疑。有些学生上课不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主要是他们存在心理障碍,怕回答不好,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怕遭到同学们的讥笑和老师的指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送给学生真诚的微笑和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既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在发言中的点滴优点。

四、注重平等对话

课堂教学中,对话的第一法则是民主与平等。假如无民主、无平等,师生之间即无法对话。而未能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即师生对话。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作为对话首领,虽然需要保持必要的权威,但也无须用绝对权威压迫学生。坚决不搞单向独白教学,不扼杀学生不停提出的“为什么”。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对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的用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说:“作者刻画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形成对比,从而揭示蔡桓公这个讳疾忌医者的可卑、可鄙。”该学生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提出疑问:“桓公讳疾忌医而死是可悲的,但扁鹊作为医生,规劝病人的力度不够,方法太委婉,没有设法医其心病,有臣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教师既肯定了前者,对后者也马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扬这位学生勇敢地反驳、否定前人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虽然后者观点脱离文本,但学生求异思维,不盲从权威的独立个性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老师是学生展示独特见解的欣赏人、谛听者,是对话教学的主持者,也是提供对话话题和对话环境的创造者。在设置对话情景中,应充分让情与情交融,思与思相撞,更让心与心接壤。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幸福的心灵成长,愉悦的精神享受,价值的独特存在及自主的尊严。

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因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从来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解释权,而被扼杀殆尽的是学生的理解。卢梭(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有它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强加给学生,那简直是愚蠢的。说明学生是有阅读个性的,是在阅读文本时带着本身具有的感情、知识和经验的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其一,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源于不同的兴趣爱好、知识存储及家庭背景等,而这些个性差异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导致在阅读同一文章时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可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从若干角度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解读时,要注意阅读语文材料的极大包容性。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学生在感悟和思考的同时,在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而教师对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发现要加以鼓励,还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想法。所以,我们在倡导多元化的理解时,教师也要注意恰当的引导,让学生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成长。例如,张教师在执教“三打白骨精”一课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我觉得白骨精难道不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吗?”张教师要学生说说理由。学生说道:“她一次次失败后不被困难吓倒,继续努力,不泄气,并且还有孝心,要煮唐僧肉了,还请姥姥来吃。”张老师表扬道:“你善于提出问题,值得表扬。但是,你想想:白骨精一次次努力,干好事还是坏事?”学生答道:“坏事。”张老师继续问道:“干坏事不泄气,杀了人还要吃人肉,岂不是干的坏事越来越多了?这能叫有孝心吗?”学生不好意思摸摸头,好像明白了一切。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的体会不相同,这十分正常。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也就是对每个学生的尊重,正是这种肯定才能推动对话的发展。如果我们教师用自己的理解或者文本的主旨强加于学生,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然,案例中,教师在热情的肯定中,遇到学生的价值取向“越轨”或错误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并加上推心置腹的商榷。肯定是为了更好地点燃激情,而商榷是为了呼唤更深的思考。

六、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展必将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回顾思考的过程,多想一想,多问一问,将“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提出问题,成为一个思维灵活、有创新才能的人。正如一位教授所说:“我们不仅应当经常地问‘为什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自问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那么,学生将逐步学会质疑,不断总结经验,拓宽思维,提出新的问题,让创新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

七、教会方法,使学生“会问”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思维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新的知识需要直接体验和感悟。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并获得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教学生“会问”。比如,有位教师讲方纪的“三峡之秋”。一开始上课,该老师展示了一段关于三峡风光的录像。然后,全班集体朗读整篇课文,读完了,让学生提问,学生们的问题如下:我国正在三峡地区建设什么工程?从掌握的资料看该工程的作用是什么?该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该工程如遇战争爆发,有何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随意脱离教学内容的现象。从上述几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在整个课堂中师生的争论与互动交流占了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但是远离了文本知识,是极难使学生们在课堂中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的。教师应该清楚地看到,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材,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和基础,在拓展学习中,让学生研读、面对教材时须立足教材,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外的资源,使教材成为沟通校内外、连接课内外的桥梁。针对教材课本中的知识,不远离课本内容才是正确的态度,为使课程文本资源的价值提高,为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教材的内容更结构化、更具科学性,因此须通过再创作并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适时适度的引进,且科学地组合、构建、置换、增加、删减,因此需要用好生活的活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若一味热衷于对来自课外的信息资料的互动和交流,而置教材于不顾,岂不是喧宾夺主、舍本求末。

思维始于疑问,学生的内心拥有一个富有真实而充满灵性的世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营造生命课堂。质疑,让学生精彩、让课堂精彩,让质疑演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第5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91-02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与现状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目前,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从评价本质上看,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的价值判断过程,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做到了有效地传达和熏陶以及学生是否有效的吸纳和发展。目前的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仅凭课堂表面现象进行评价的情况,如:教师在课堂上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师是否有提问及提问的次数,而忽略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和所提问题的价值。如果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这些表面指标,容易失去评价的实质。

从评价方式上看,重结果而轻过程。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考试和测验所得的分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及教师的“等级”,这种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进行探讨。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er)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不是某种神奇的、可以用测验来衡量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少数人拥有。在综合了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神经学、人类学等多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定了社会文化在人的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将智力定义为:“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并指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在1996年,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力观之所以狭窄,是因为把智力主要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以传统的智力观为基础的智力测验和考试,也主要集中在语言表达和数理推断方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这种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对预测学生的毕业以后的情况,今后的潜力和表现则无能为力。

多元智能理论所带给我们的全新教育理念是:教育要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看到自己发展的希望,打开他们智慧的大门。多元智能理论不信奉“谁最聪明”,而是看重“谁在哪个领域更聪明”,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一种参与感和胜任感。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看到,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将学生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结果是:有的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突出,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则显薄弱;另一些学生不仅这两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其他类型智能也受到抑制,出现厌学的现象。课堂教学评价的初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偏离这个轨道就会出现伪评价,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其成长。

多元智能理论对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统一的教育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它们具有共同的教育理想。多元智能理论强调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其核心是为了提高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这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不能陷入为评价而评价的泥淖。

三、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评价

(一)主体多元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智力观中,智力的生存环境是特定的文化或社会,强调了一种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或者说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使评价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景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而不是在一学期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仅仅针对其最后的结果所进行的静态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相互间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可以由多元主体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就其相关智能的发挥情况做出判断,如学生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情况。这种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质性上的衡量和评判,使评价更自然轻松,不僵化,体现了一种人文性。

2.同学之间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样,属于一种外部的评价,多个外部评价主体可以使外部评价不单一、多元化和合理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较多也较灵活,特别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他们的交流讨论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容易对其他同学做出非盲目性的评价。这个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提高。

3.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评价属于内部评价形式。未来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能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校学习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只是对外部评价单向被动地接受,自己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例如:学生可以主动地用日志、同伴评价会、展览会以及非正式师生讨论等来记录他们的学习,并依此进行自我评价;或者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来实现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方式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通过让学生填写学习反思性问卷来实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目前比较流行的自我评价法有档案袋评价,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学生经过选择的各科作品,以及一切和学生学习有关的并能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学习过程评价补充了学习结果评价,使评价具有情景性和动态性,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二)多元化课堂教学结果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提供有关智能强项和弱项的信息,以及提出以后继续学习方向的建议。因此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

如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呢?举例来说,如果学生认为他可以运用图表、音乐等一些非言语逻辑智能形式来展示他的学习结果,就可以选择不用语言智能或逻辑智能来解答。换言之,对于教师出示的用于检查学习结果的试题,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智能形式来完成试题,而其他智能形式的答题表述可以只作为最后评价的一种参考,这与传统的只通过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更具体的说,比如几何中关于两锐角互余的学习,有的学生可以运用数理逻辑智能通过书中的图形很好的理解并掌握;而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演示即发挥他的视觉空间智能才可以深入的理解记忆。虽然这两种智能类型不同,但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即对于两锐角互余知识的掌握。在评价中,我们不能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只能说前者数理逻辑智能是优势智能,而对于后者而言,视觉空间智能是他的优势智能,他们利用各自的智能优势最后都达到了学习目标,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也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谈到的教育教学观点之一即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优势智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多元化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打破了以往只以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单一评价标准的局面,这一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也就不必为所测试的智能是自己的弱势智能而担心。教师也不会仅仅通过考试分数而筛选出“差生”。

四、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为“淘汰与选拔”服务,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只存在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不存在“差生”。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在素质教育潮流的引领下,多元智能理论观下的教学评价,应是我们当前甚至是未来教学评价的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James Bellanca,Carolyn Chapman,Elizabeth Swartz著,夏惠贤等译.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美]Linda Campbell,Bruce Campbell,Dee Dickinson著,霍力岩,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第三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美]卡罗琳・查普曼著,致庭瑾主译.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美]Howard Gardner 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6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教学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双功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把“知识交流”与“情感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功能。我就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功能谈谈个人看法。

一、打开心门,主动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打开了心门,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师生之间在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只有彼此打开心门,相互交流,进行情感沟通,才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碰撞出心灵上的火花。

打开学生的心门是最为重要的。首先,老师要主动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本着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的原则,充分走近学生的心灵。其次,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做到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产生“共情”。最后,做学生忠诚的好朋友,与学生沟通一定是一对一进行,心对心的碰撞,且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就会与老师无话不谈,彼此成为好朋友。

高一政治课必修一教材是《经济与生活》,由于同学们对一些经济现象缺乏深入的了解,我在课下搜集了和经济有关的许多生活方面的知识,比如:同学们作为消费者去购物的心理,有关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的状况的事例,学生应当如何去理财,如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意探究。于是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对这些事例进行合作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我也找到了答案,“物美价廉”是每个消费者的心理,为我讲“价格的变动”打下了基础。如何花钱,如何攒钱,为我讲“投资理财”做好了铺垫。探究中我也了解到一些学生的家庭背景,知道了如何和他们相处,如何关爱学生。既学习了经济生活的知识,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做人。

这是师生打开心门,心灵相通的结果。真挚的友谊,师生情谊,是师生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快乐起来。

从心理学上讲,满足内在需求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基础。动机源于个体内在的需求,内部的唤醒状态。需要的形式和转化是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个体内在需求的主要途径。

如何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这个引导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当转变以往“填鸭式”教学的观念,树立自己是领头人、引路人的思想,把课堂这一主阵地还给学生。首先,老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备课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其次,老师上课必须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的意见。再次,用眼神、语言和手势等及时对学生听课好的状况作出激励和表扬。最后,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的心情放松,思绪飞扬,快乐起来。这样,才能自觉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功能。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率的课堂。

有合作探究与情感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以往课堂沉闷、死板的气氛。学生们从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从而对明天抱有憧憬,不断努力奋斗,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三、身教胜于言教,洒向课堂都是爱。

教育心理学的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我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有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着个体观察谁、观察什么,所以做教师必须深知身教甚于言行。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师德的核心就是热爱学生,爱每一位学生。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是课堂,老师要把爱洒向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使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他们就会喜欢上你和你的课堂,你所教的学科也会成为他们的最爱。你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他们的榜样,身教胜于言教。

当我走向课堂时,我会面带微笑,展现给他们最有朝气、最为活力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生活是如此美好,人活着就应当有追求,有梦想。当他们犯错误时,我当然也会严厉地批评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绝不讽刺和挖苦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孩子犯错是难免的,改了就好。当学生有病时我也会送上一句温暖的话语,送上一些药。只要你对学生付出爱,学生自然会给你一片天。哪怕是一个的手势,一个热情温柔的眼神,都会使学生感到无比的温暖,获得无穷的力量。让他们鼓起勇气,去战胜学习和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在这个信息时代里,政治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研究更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把德育和心育结合起来渗透教学中,方能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学生。

第7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在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强调“订单式培养”与“市场零对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这种注重“动手能力”“行动能力”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就业率逐年提高,如我院高职学生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0%、92%、95%。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也凸显了一些问题。

在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中用人单位反馈最多的问题是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缺乏应有的书面甚至口头表达能力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素质”。这就对通识教育不得不加以重视。

1 通识教育理念诠释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思想,即自由人受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理性和心智以探求真理,它以受教育者不为生计所迫为前提,自由地进行纯理论的沉思为理想。纽曼(J.H.Newman,1958)继承和发展了自由教育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提倡大学不应是传授适用知识和技能,而是以文理为主的“博雅教育”,它以正确的推理来培养人的理性,使之接近真理。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一样,目的都在于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素质教育是从素质层面上说的,要求学生在在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逐步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通识教育则要求通过对通识知识的全面掌握来实现个体知识结构的均衡与和谐。

2 通识教育作用

2.1 通识教育在与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外,提供有关知识广度的教育。宽广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社会和世界;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全貌(而不是细节)。基于这种学习,学生才能有宽广的知识背景了解自己在大学选择的专业、进而在毕业后选择自己的职业。

2.2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大量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方案来自于“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缄默知识、局部知识和实践知识(干中学的知识)在现代分工中扮演着远比人们想象中更大的作用。而干中学的基础是一般能力的获得。

2.3 通识教育提供给学生应对职业和世界变化的知识基础。没有通识教育所打开的眼界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就难应对环境的巨大变化。通识教育旨在思维训练和能力获得,是以不变应万变。

3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3.1 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类似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大学的存在目的在于培养人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纽曼明确地把大学通识教育放在大学使命中来考察。一所大学是“一切知识与科学、事实与原则、探究与发现、实验与思辨的至高保护力;它划出才智的领域,使任何一方既不侵犯也不投降”。在《大学的理念》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是探索普遍知识的场所。但由于高职院校又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本质上仍应是一种立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和常识教育。它不追求知识的精深,而着眼于足够常识的获得,并强调独立思考、均衡发展、追求真理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因此,通俗地说高职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一定的职业迁移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足够的文化、思想、社会生活常识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其基本素质结构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3.2 通识教育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到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家的直接反应是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低,认为如果专业能力强,则就业竞争力就高,反之则低。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一方面是没有全面了解就业能力的真谛,另外也没考虑到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一系列的技能、理解力和个体特质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使学生更有可能在他们选择的职业中获得就业和职业成功,使学生个人、社会和经济均受益。” (Jossey Bass 199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6年出版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以及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这教育的“五大支柱”,大多是通识教育学习的范畴,与个人未来的发展及适应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

3.3 通识教育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注重挖掘专业教育内容的通识内涵,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启发哲学思考和艺术灵感,将专业教育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教学方式与通识教育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因此教师的素养、意识、情感等因素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通识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师表的品行等方面不断提高。

4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比,并没有本质性的不同,二者只是在教育模式上有所区别。通识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不同,它更侧重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对于高职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的开展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

第8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关键词 中职体育课堂 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培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中职体育课堂已成为学校推行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体育不仅仅具有增强体质、丰富课余时间等功能,还能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人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伴随人民对体育功能的研究,逐渐出现了终身体育的理念,并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它不仅仅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更是现代体育的新思潮,中职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习惯、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职学生的精神面貌、体格健壮不仅反映的是自身的形象,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素养。

我们先来看看一幅图,这幅图是关于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然后在对本文进行分析与阐述:

图:大学生体育课程表

一、终身体育能力的含义

所谓终身体育能力,就是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目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人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与能力的总称。

终身体育这一思想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这是体育改革以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广义的终身体育,是指从出生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结束的这一段时期内,都要进行体育的学习;第二,狭义的终身体育,是指在终身体育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需求不同,人为地安排不同时间或者不同地点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

二、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新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虽然也随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下面我们就来对当前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中职学生体育意识薄弱

第一,对于中职学生为什么体育意识薄弱这一现状的出现,最首先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师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敢于创新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而大大降低了对中职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培养力度,导致中职学生体育意识薄弱。

第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一个学期学生只能学规定的一套操,每节课学生要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和学习一小节的新知识,学生对这些毫无新意的动作没有一点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这也是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现状之一,从而也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体育意识薄弱。

2、影响中职学生体育能力的因素

第一,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

当前,中职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都比较薄弱,许多学生由于偷懒,而不愿进行体育锻炼,更别提形成“终身体育”的概念,思想方面是影响中职学生体育能力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中职学生体育能力的因素最根源的本质所在。许多学生并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去理解体育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不能从心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二,缺少体育场地、体育设施

就目前而言,现在的中职学生重专业轻文化课的现象比较突出,学校也往往重视的是学生考证及专业竞赛方面,把宝贵的时间更多花在的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从而大大削减了体育的练习时间,更别提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了。另一方面,由于现在许多的中职校区没有完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些则是没有开放体育锻炼场地,这使得一些学生想锻炼而无处可去,从而逐渐失去了对锻炼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学校要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学校里的体育场地以及设施的投资当中,笔者认为,这笔经费是有必要花出去的,同时也是值得花出去的。

3、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影响

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最大的影响之一就在于中职体育教师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因而,中职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与精湛的体育专业知识,这是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中职教师具备了娴熟的技术与精湛的体育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鱼得水,并且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方法

1、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终身体育能力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体育的宣传这一方式,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海报、校园广播等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对终身体育能力的认识。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2、从学生兴趣入手构建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体育组近几年采用的“合班分项”体育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更浓,对体育运动本身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体做法是在学生二年级时将同专业班级的学生放在同一节上体育课,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或需求分成不同的小组,按不同项目安排具有相应专长的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学生积极主动,老师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来激发中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营造出全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组织校园体育节活动、开办体育讲坛、成立学生单项体育协会等,都是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的不错手段。

3、建立并完善终身体育能力体系

要建立并完善终身体育能力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巧妙的结合自己娴熟的技术与精湛的体育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培养。第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有选择的进行体育锻,不是所有的体育项目都适合某一个人。学校要以以上两点为核心基准,建立和完善终身体育能力体系。

4、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锻炼身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两天的心血来潮是没有用的。因此,中职学校必须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例如可以:第一,要求学生每天进行晨锻炼;第二,要求学生每天傍晚或者晚上再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进行较大强度,适合自身发展的的体育项目,如球类、跑步、跳跃、投掷、跳绳、健身等。

5、加强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

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是影响中职学生对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因素之一,因为体育环境的好差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致。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并加强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建立。在此笔者有话要说,在加强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的同时,要注意结合校园的风景和环境,从而建设出给学生以活波、轻松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所以说,加强体育场地及器材的建设也是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手段之一。

四、总结

总的来说,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其在思想上的意识、掌握相应的科学体育锻炼技能,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从意识上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进行体育锻炼。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利用体育课堂培养其终身体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终身体育的习惯、能力和意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职学生会终身体育能力的这个新概念牢牢的放在脑海中,从而进一步地加强了中职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汪庆;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

[2]杨立波;浅谈中学体育教育中终身体育思维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第9篇:教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所谓“三段式教学法”:就是把一堂课的时间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和具体的目的、要求。如教“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基本状况”分成这样三段:

第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新课内容,为听课做好准备,创造储存信息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传输信息做好准备。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出现哪些变化?

2.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否消除了阶级对立?

3.判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消除阶级对立的根据是什么?

4.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中“变化”与“没有根本变化”的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还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为教师的第二阶段精讲做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和阅读新课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讲清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学生自学本框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框内容主要讲了两个关键问题。

1.重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中的“基本”两个字。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外,还存在城乡小私有者和自由职业者。如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律师、医务人员等。

2.根据关于划分阶级标准的观点,对战后无产阶级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逐点分析。使学生弄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是属于无产阶级内部结构及生活状况等现象的变化,而无产阶级由于它对生活资料占有关系没有根本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资产阶级仍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丧失生产资料,它们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变化”的只是现象,本质上“没有根本改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懂得“变”与“不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通过教师的分析,对内容繁、头绪多的问题层层分解,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由现象到本质,点明问题的症结,进一步拨动学生的思维,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听完教师分析后,再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复习巩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评析。我们在讲完这一框主要问题之后,曾引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学者的一些观点,让学生进行判断分析。

如资产阶级学者宣扬的:“资本家财产的来源和增加,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作出的牺牲性储蓄,再加上大胆的、富有想象力的和聪明的投资。”因为对资本家的财产来源和增加的问题,不少同学有模糊认识,让学生自行讨论、争辩。

教师不要急于作结论,积极组织和引导,使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政治是非问题的能力及批判错误观点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普遍反应较好,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断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多种思维能力。让他们自己引证事例、讨论争辩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