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
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当代教育;教育心理学;途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31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是以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4年)出版为标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遵从教育心理学规律,促进学生自身基本技能的发展,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体现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青少年信息量增加,价值观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渴望独立,但是由于生活阅历较浅,在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1],容易出现叛逆、孤僻、厌学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 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出现利益至上的价值观,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社会教育中掺杂的利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
(二)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现代青少年思想较为开放和灵活,独立思考,对未知的东西探索欲望强烈,但是他们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辨别是非,容易出现自私和极端情形。
(三) 叛逆厌学行为表现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促进自我意识增强,同时也会产生叛逆心理,考虑问题片面化,主观臆断行事,追求和沉迷于刺激性的东西,如,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导致一些青少年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抗家庭和学校。
二、新时代下制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缺乏针对性
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人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时的内心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协助教育工作按照正常模式进行,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对青少年学习状态和内心活动进行研究[2]。各种研究和讨论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只是停留在教育表面和理论中,缺少针对性。
(二)教育心理学内容尚未形成体系化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大多借鉴国外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是从西方移植来的,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此外,学术界对教育心理学存在认知偏差,如,有学者认为教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有的无法将教育心理学的分化和整合实现有机统一,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还不适应,对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新理论难以接受等。
最新出版的《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丛书》及时解决了这些问题,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能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与指导。系列丛书完善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剖析了大教育生态系统,揭示出当前国际范围内教育危机实质,重视个别差异和个别化教育研究,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认知研究进一步加强。
三、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深入思考
(一)重新审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新的方向总结为“三化”,即,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3]。
1.研究目的教育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根本目的是要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来指导教育实践,要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改善教师的教学和促进教师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三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为教学改革服务。
2.研究对象全人化。教育心理学首先是以人的全人格成长为研究取向,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读书求知,还应包含学生的为人处世,其次,教育研究既要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的人也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人,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熏陶,第三是研究人的毕业学习与发展。
3.研究方法多样化。教育心理学自身学科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既要向范式科学靠近,又要注意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4]。教育心理学研究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采用更能突出人的内在心理特性的方法,如,调查追踪、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二)丰富教育心理学新的理论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范式多样性。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中国教育心理学的“成长”,其发展范式是多元的,既有基于职业教育科学的范式,也有基于科学的范式,还有基于教育心理科学的范式,心理学的发展流派较多,这也决定了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性更强。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发展理论、动机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除认知观外还要吸收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二是学习心理;三是教学心理;四是教与学的制约因素。内容较为全面、丰富且针对性较强[5]。
3.学科的拓展范围应不断扩大。从学科角度来看,根据社会实际,教育心理学研究除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科外应拓展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外国语言教育等学科领域,有利于保持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持续性。
(三)关注热点和难点的前沿研究
通过当今的教育心理学关键词突现性的统计,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主题有两大类[6],一是宏观的思想政策类,如,教育政策、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理论,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性,第二是具体的教学实施类,如,学习方式、课程建设、课堂效果和学习策略等,重视教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策略。
(四)多元化的现论增强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
1.个别差异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当代学生可以不受学校教育时间、教育水平、教育空间等严格限制,能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因此,教育心理学要深入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相互作用的认知研究。
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心智的结构》中提出了关于智力的多元因素理论,认为基本的智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运动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育心理学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全面发展。
2.文化心理学的影响。文化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有学者认为,文化心理学包括双重内涵,一是“文化心理学”,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第二是文化“心理学”,关注其“文化负载”,以心理文化为研究内容。文化心理学强调本土文化资源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研究要了解本土文化、立足本土文化、服务本土文化。
3.积极心理学的介入。美国心理协会(APA)前主席赛里格曼在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心理学不能停留在教与学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层面上,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毕业心理发展理念。毕生心理发展观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出现新的发展心理学观点。传统意义上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局限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重点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而毕生心理发展强调的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要拓展到研究社会生活与工作的人。
5.进化心理学对人性和心理思考。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的研究取向,以进化论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和现象进行研究。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都应该受进化规律的制约,人的心理发展既受生理因素制约,又受社会因素影响,而传统教学心理学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对人的生物性重视不够。
另外,应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环境。一批高质量的核心期刊如《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等为教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搭建交流平台,但是没有教育心理学的专属核心期刊,而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力量也比较薄弱,这制约了本学科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蕾蕾.当代中国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选择[D].湘潭大学,2012.
[2] 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
[3] 董刚,等.百年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7).
[4] 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独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独立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图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图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图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图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图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治疗,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无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独立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治疗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在线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治疗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治疗师在治疗中采用整合治疗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关键词】实验社会心理学;两种取向;新进展
1.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2.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2.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肖(M.Shaw)和康斯坦佐(P.R.Constanzo)断言,只有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才是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2.3个体主义
在有关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批判性著述中,这一学科的个体主义倾向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伊恩.帕克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中,将“社会心理学中无处不见的基本概念——个体主义”视为与旧范式有关的五大观点之一;A.佩皮在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教训时更是明确地写道:“纵观构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历史的纯理论和实际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有影响的重要学派及运动都将个人视为研究中心。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以群体或集群现象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即应用相互依赖或其他关系概念的理论研究),对该领域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深远。”F.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社会心理学不应该被当作与个体心理学截然不同的学科,它是个体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与个体的由其他同伴组成的环境相关联的个体行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的科学,这种行为特指个体刺激别的个体时的行为或对于别的个体的行为的反应;社会心理学也描述个体的意识,这种意识特指对于社会事物与社会反应的意识。简言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
3.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3.1生态学的研究趋向日益浓厚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等。
生态学取向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中出现。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布伦斯维克,分别注意到当时的心理学研究不注意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和心理过程,力主在现实环境中考察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这种研究取向不但在社会心理学中继续发展,拓展其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范围,而且逐渐向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扩张。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属于该研究模式下的各种专题不断出现。
3.2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
文化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列入到对心理与行为的考察过程之中,体现在:第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作为主流心理学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反叛与分化,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心理学追求普适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国文化下的社会心理学并不能解释在所有其他文化下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心理学者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就文化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鉴了“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学,把在所有文化中对行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称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称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传统社会心理学将欧美文化强加给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丰富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促进多元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学化和多元化
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问卷法,还有个人生活史法、档案材料分析法、话语分析法,等等。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强调是以牺牲另一种研究方法为代价的。因此,对每一种研究方法都应抱着宽容的态度,在多元化观念的指导下,实验社会心理学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多元化,用各种方法的组合去弥补使用某一种方法所带来的局限。
3.4充实传统课题研究内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课题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社会心理学对于传统的研究课题并不回避或否弃,而是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充实、扩展和深化。如对社会时尚、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课题框架,已不能适应或包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为此,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增加了新的课题。诸如:社会潜能、社会欲望、民族潜意识等。
【参考文献】
[1]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沈杰.社会心理学中两种研究取向的历史作用及其综合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1996,(3):25-30.
本土心理学就处在把人与社会文化产物联系起来的那座桥上,从这个观点来看,本土心理学也指现存的、不具实证科学特征的心理学。
二、可证实研究方式
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孔德始终倡导“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实证是实证精神的要素。实证主义能够向人们提供精确和有用的知识,是一种超出了任何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新理论。自从近代孔德提出证实原则以来,在马赫主义批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动,直到卡尔纳普之集才终于基本完善,如今都是以它作为判别科学的重要准则和尺度,也成为当今心理科学丈量的标尺。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非实证性。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心理学研究却长期以来被实证标准所垄断,非实证性的心理学研究地位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近些年来受科学哲学中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反思与质疑实证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实证研究标准作为科学的一种标志已经证明并不成功,心理学研究需要从这种根深蒂固的实证主义传统中解放出来。科学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它把心理现象限制在了经验范畴之内,然而就是该原则将无法考察、检验的心理的特殊之外,将情感、智慧、善良、爱等理性元素阻挡在探索视野以外了。
三、实验方法技术支持
要想使心理学理论具有科学的性质,那么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完善心理学理论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使得探索过程与结论更具真实性与说服力。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建立是以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先决条件,秉承以客观事实来说服他人,运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建立完善心理学理论这一体系。在西方,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发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最为注重的就是使用的探索方式是否先进可靠,探索之前力气能有一个完善的试验进行流程,以及对探索结果始终保持客观怀疑的态度。他们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首先确立的是试验的方式,然后再寻找能够满足试验方法的探索人物。如果探索的人物与试验的方法不具针对性,那么这样的探索人物是不会进行的。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在进行探索的过程都是采用的这样一种模式,都已结果客观事实为探索过程的唯一准则。受到试验手段的限制,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能否找到合适的探索对象,客观事实的探索准则给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学者在进行先辈结果研究时带来了可验证性。科学心理学主要采取以下实验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观察者不知道)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测验法:使用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变量控制,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两种场景下的实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有局限性。(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问卷法和谈话法。
四、绝对分离主客体关系
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的主体是人,而探索的目标则是物。物的特性是自然存在的,然而人对物的研究往往都是停留在物的表象,很难对其内在的性质进行周密的探索,这样不能形成探索过程人与物的统一,使得探索过程不能真正地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这种探索方式就是笛卡尔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镜像隐喻”。笛卡尔认为可以将人类的内心看作是一面镜子。人们感知这个世界主要的方式便是依赖于这面镜子。笛卡尔的“镜像隐喻”理论基础认为人通过镜像感知这个世界,并且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人们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一直都是作为世界的主体存在的,人控制感自身感知的世界。就以这一理论来看,人类本身与世界是两个独立的点,这中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心里学探索过程中,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探索人员要尝试着与被研究的主体分离开来,探索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处在一个客观事实的探索者位置。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探索方式主要依靠探索人员内的自我反省,变成了现在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式进行验证;探索的主体有探索者针对自身的探索变成了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索;探索者与他们探索的事物构成一个分隔的主体,保证了心理学理论完善过程的客观性与说服力。由上述提到的内容可以看出,心理学探索过程中将探索方法的确立摆在探索过程的第一步,将探索者与探索的对象进行分离,对于保证心理学理论完善过成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创举也为完善心理学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结语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从思辨转向实证的进程。1879年,冯特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拉开了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序幕。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从近三十年的发展及趋势看,无论是探讨心理本质的理论研究,还是强调社会现实需要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近:借助一定的仪器或工具,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研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获得对人类心理活动的认识。方法论问题是任何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的统计技术、实验技术实现研究目标,是国内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能力特点。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2],心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有11项,其中与研究方法有关的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占三分之一强。这种重视充分说明了掌握专业研究方法与技术,在心理学科的专业能力及培养中所占的地位。但是,虽然这些方法类课程是心理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其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中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惧怕及学不好的自我暗示极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因此,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是心理学科本科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方法类课程往往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认识上高度认可研究方法类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都应当学好;行为上又因为感到高难度而惧怕和逃避。这在任何类型的心理学院、系、专业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除了受课程本身的内容与性质的限制外,也与当前方法类课程在教学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断裂
国内心理学专业发展的早期,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等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介绍为主,随着教学条件的提升及专业发展的需要,现在普遍增设了诸如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与编程、认知神经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但在教学安排上理论课程与这些应用课程之间并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1.2 技能性课程与实际研究之间存在断裂
方法类课程如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及其技能性课程往往都开设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心理学的专业素养还比较低,接触的专业研究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往往局限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上,颇有隔靴搔痒之嫌。学生即使掌握了方法的应用条件与特点,掌握了工具与仪器的基本操作,但遇到具体的研究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实现。
1.3 技能应用类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统计软件、实验软件应用的教材或书籍,在内容上更多偏向于介绍工具的菜单应用,强调的是操作指导[3],缺少与完整的心理学研究相对应的方法介绍,如实验研究如何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如何统计分析等,导致学生在面对自己的研究时,无从下手。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工具实现个人研究的能力,因此特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类教材。
2 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的优化改革
结合当前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上述心理学科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师资力量配置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若要改善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教学研究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前提[4-5]。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递进性关系,比如在学习实验心理学之前需要掌握心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但这些课程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在学习心理统计的时候,如果对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各类研究不了解的话,则统计的学习就变得形而上。其实这也是方法课程学习让学生感到难且枯燥的原因,也是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割裂的原因。因此,将教授方法课程的教师组建成为一个教学团队,开展教学讨论与研究,处理好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与相互渗透,在讲授内容、讲解深度、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等方面,对各课程教学进行明确的界定,避免不同课程重复讲授的浪费或出现知识点缺漏,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2.2 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心理学方法类课程一般由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构成,如实验心理学与实验课、实验设计与编程、心理统计与SPSS应用、心理测量与问卷编制与应用等都构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这些实操课程的开设是随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而慢慢开出的,每一门课程的开出都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由自学式的零散、模糊、杂乱,变得系统、清晰、准确而高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总学分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统筹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根据学生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师资力量条件,多开设高水平实用性的实操课程,才能将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
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整合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论与实操的平衡。由于实操课程可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易出现“重实操、轻理论”的现象,认为理论课学不学没关系,掌握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理论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工具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统计学习中过于强调SPSS统计软件的掌握,忽视统计思想的指导作用,就会出现用错统计方法、无法解释结果、甚至提取错误的统计结果的现象。
(2)理论与实操的联系。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往往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同一范畴的理论与实操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有重复的地方,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就会使教学出现冗余或缺漏。例如,实验心理学学习中,理论课布置了实验设计的作业,而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课也布置了类似的作业。如果把这些科目的作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完成从理论构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到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将作业变成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既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研究的成就感。实践中已经有学生将实验课、测量课的作业进一步优化,成为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并公开发表[6]。
2.3 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任何学科开设方法类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操课程,如果不以此根本目的为指导,都会沦为“为了教而教”,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就是枯燥的技术操作,让学生无法领会课程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文献阅读、问题分析(提出假设)、研究设计、工具选择(实验编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撰写文章等一系列技术模块,这些内容渗透于所有方法类课程的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寓理论于应用,则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1)将文献阅读与问题分析融合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主题论文阅读,在专业研究论文中找到理论学习内容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研究思路与流程,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理论的理解,促进思考。笔者在《心理统计》的授课过程中就尝试了这种办法。经过两届学生、每届2-3轮阅读的试验,发现通过论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认识,深化了对心理统计专业地位的认可,一些学生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2)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将专业研究融合于技能课程的学习中。无论是统计软件的学习,还是实验编程与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完最基本的操作之后,以完成研究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 [7],掌握工具与仪器的使用。例如,SPSS教学可以从一个具体研究的数据分析为线索来介绍软件功能;实验编程软件的学习以完成不同的实验设计为目的进行教学和学习,尤其是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其他理论或实操课程中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不是去完成教材上的例题,而是去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关键词: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性认知障碍;非词阅读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概述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兴起
现代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认知神经心理学就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该领域已取得诸多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人类认知功能的方方面面,吸引了愈来愈多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当代心理科学研究的前沿。
早期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后半叶,当时的神经学家通过不同方式研究由脑损伤导致的口头或书面言语能力的降低,从中得出有关完整的语言加工处理认知结构的推论。至20世纪上半叶,由于当时的研究者无法找到假设存在的认知功能处理单元在大脑中的定位,遭到了很多批评,加之行为主义崛起,并主导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退居幕后。然而,到了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信息论、人工智能和语言学发展的影响,“认知革命”来临,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科的统治地位被,而现代意义上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神经心理学为基础,在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精细的实验方法后,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在牛津大学第一次举办了完全致力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会议,并以深层阅读障碍作为大会主题。1984年《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创刊。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及特点
1、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通过研究特定的认知过程在人脑中的实现来了解人脑的结构和认知功能,如阅读、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物体识别和问题解决等。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过程,而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为实验对象,通过研究脑损伤导致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和保留的认知加工环节来推断正常人的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心理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并与其它学科的研究继续交叉重叠,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如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精神病学状况,包括妄想症、幻觉症和虚谈症等,形成了认知神经精神医学(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2、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相较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来说,有其独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1)个案研究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针对个案,而不是群体。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认知模型,包含n个认知处理单元和m条连接这些处理单元的路径,假设脑损伤可以造成处理单元或者路径相对独立的损毁,那么由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就是2(m+n)种。可以发现,即使m和n不是很大的数值,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也会是异常复杂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两个脑损伤患者出现完全一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
那么,如何将个案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推广到群体,从而得到关于正常人的认知模型的推论呢?研究者提出了“普遍性假设”:假设大脑神经功能完好的人在认知系统的结构方面不存在质的差异,即认为对于人类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的认知过程来说,个体间的功能结构差异不大,没有质的差异。在普遍性假设的前提下,保证了认知神经心理学个案研究的可行性。
(2)认知模型的模块化
1983年,Jerry Fodor的《心理的模块化》出版,对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认知系统的模块化假设成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观点。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成分协同完成的,这些成分称为模块。认知神经心理学认为认知系统不仅在功能上是模块化的,在脑结构上也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即大脑定的神经组织承担相应的认知功能,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这些模块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当这些脑神经组织受损时,会引起相应模块认知功能的障碍,但并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功能。
(3)独特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
认知神经心理学有其独有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并同时采用认知心理学的行为实验研究及认知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脑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与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也是比较独特的是使用神经功能成像技术,这也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对认知神经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神经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的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另一类则是在确定神经活动的空间位置能力较强的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PET,主要是因为fMRI相较于PET来说,提供了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允许被试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也无须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目前,运用近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廉价,不需要限制被试的头部活动。这项技术的最大局限在于探测深度,仅能得到深入脑内2-3cm范围内的数据。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对发展性认知障碍的研究简介
【关键词】 会计心理学; 会计心理; 会计行为
一、会计心理学概述
我国对会计心理学的研究近些年才开始,徐国君(2004)在人本会计理论中指出会计系统应以会计人为中心,而会计心理又直接影响着会计人的行为。1990年以后,随着我国会计体制改革发生重大转变,会计心理学得到了重视并开始逐步发展。
(一)概念
宋书文等(1984)认为:“人的心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
于玉林(1994)认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过程及发展变化规律,阐述会计人员的个性和群体心理特征,揭示其心理活动与会计业务的依存关系及对各种会计模式的不同心理要求。
胡国良、史元(2001)认为会计心理学是研究会计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会计人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工作积极性、心理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乔兴旺(2003)认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在会计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会计人对会计生活中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情绪、兴趣、愿望等。
我国学者对会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现基本沿用熊振华(2003)的观点,认为会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会计人员由于财会及其他活动引起的心理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特点
会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会计认知、会计情感、会计动机和会计态度构成。会计认知过程是整个会计心理体系的基础,是会计人形成会计情感的前提,会计动机是会计行为的直接动因,会计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会计行为的选择指向。
关于会计心理学的特点,我国学者论述较少。乔兴旺(2003)认为,会计心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的会计体系和会计关系之中,具有一定会计意识的会计人。会计心理是会计人在会计生活过程中对社会会计生活的心理投影以及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认识。会计心理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积淀相对稳定且较难改变,是对现实社会中会计关系、会计体系、会计行为、会计现象等会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反映,因会计人的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二、会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认为,会计是一种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和管理角色。会计角色是由各种不同会计岗位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于是就出现了“角色差”和角色互补的心理作用问题,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改善会计工作。
胡庆洋、美(1990)提出,建立并应用会计心理学是会计管理、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现代化的需要,是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能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会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并且加速会计改革。罗勇(1995)认为,会计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会计学科系统工程建设,帮助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哲学思想,有利于会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还能有助于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朱峰(1997)从会计实务工作的角度思考,指出开展会计心理的研究,有利于会计管理关系的改善和健全、会计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会计心理学的形成。曹聘、曹晖(2008)认为,各种压力形成的合力,使不少会计个体左右为难,由此极易形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进而导致人格异化,而这一危害的后果往往使某些会计人员心理活动及心理现象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心理现象。
笔者认为,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完善了会计理论,是制定财务和会计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参考依据。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期,会计改革也正在进一步深化中,研究会计心理学有助于建立财会战线的精神文明,减少经济犯罪,有助于根据会计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影响并指导其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三、会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胡国良、史元(2001)认为,会计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人们选择财会职业的心理状态、财会人员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服务心理、会计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财务人员的心理障碍及其咨询与治疗等。
罗勇(1995)认为,会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心理学基本理论,会计职业心理、核算心理、监督心理、管理心理、个体心理、群体(组织)心理、教育心理和常见财经违纪犯罪心理及对策等。朱峰(1998)认为开展会计心理学研究应该抓住会计这个大纲,围绕会计管理(核算)、会计监督(审核)和会计服务(精神的、实务的和效率的)三个方面做文章。具体而言,管理心理应包括规范、责任和效益心理;监督心理应包括设防、披露和抵制心理;服务心理应包括好客、名誉和公道心理。
熊振华(2003)指出,探讨会计心理过程产生和活动的规律以及各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会计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会计个性以及心理特征。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会计心理学的特殊矛盾性,就表现在会计心理上。因此,会计心理学以会计人员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四、会计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罗勇(1995)指出,会计心理学与会计行为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来说,二者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不同,前者侧重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后者侧重于行为规律的研究。从联系来说,心理活动是外部行为的内在原因,外部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会计人员的心理活动指导其外部行为并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因此,二者的研究离不开对彼此的分析和揭示。他还提到,会计心理学和会计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会计行为主体提供会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熊振华(2003)认为,会计心理学是介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会计学和公共关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普通心理学是会计心理学的基础,会计心理学是对普通心理学原理的具体应用。会计人员必须有效利用公共关系学处理好与外部的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其参与公共关系的过程也势必带来一系列变化,进一步促进会计心理研究的进程,可见会计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是相辅相成的。
罗勇(1995)和熊振华(2003)都认为,管理心理学为会计心理学提供了主要基础,而会计心理学又可进一步论证和充实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两者是互为借鉴的。张萍(2010)则提出,会计心理学是行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与会计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相关。
对于会计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我国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交集,大多认为会计心理学至少结合了会计学和心理学的范畴,其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会计实践,使会计主体有效地作用于会计客体,提高工作效率。
五、会计人员心理与违规行为
近年来,会计哲学思想逐渐由物本会计过渡到人本会计,即会计应“以人为本”。如今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的行为直接受到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来源于会计违规行为。因此,会计人员心理的各个方面应纳入会计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范围,其中,探析影响会计人员心理的因素并寻求应对不良会计心理和行为的途径,又是当前会计心理学更应关注的。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自身“内力场”与环境“外力场”交互作用的函数。“内力场”是指人内心的欲望和行为倾向,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内驱力;“外力场”是指一定的外部环境影响力。因此,会计人员的行为应该是个体的主观动因与客观动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一)影响会计心理的因素
倪维芳(2001)认为,影响会计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会计环境(核心层次、紧密层次和松散层次)、会计职业和会计角色等三个方面。张萍(2010)认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行政和法律方面,内部因素则是来自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个体需要和情绪方面。
在对会计行为心理的深层分析中,卢新国(2004)认为会计个体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来自个体特质,会计人员的认识、兴趣,工作动机,个体情绪及对会计目标的意见;会计群体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会计群体结构、企业文化、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以及群体的凝聚力。
(二)不良会计心理和行为的对策
陈作华(2004)认为,会计违规行为主要有外部环境和会计人员主观心理的影响,其中,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从众行为、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和忠诚下的心理压力;会计人员主观心理影响主要是会计人员的需要受到威胁或者其价值观所驱使。因此要应对会计不良心理和行为应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并且积极推行会计诚信教育。
乔兴旺(2004)指出,调适会计心理,深化会计改革,一方面是会计人的自我会计心理调适,要树立发展意识,增强对会计改革的理念认同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会计需求,改革会计认知,端正会计态度以及加强个人修养;另一方面是组织引导会计心理调适,既要发挥政府总的会计心理调适功能,又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含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的具体会计心理调适功能。
潘玉红、张艺煌(2007)认为,会计人员自身心理的优化应该追求价值观与需求的统一,提高会计人员调控情绪的能力,学会抗压、消释、换位思考、前瞻激励、合理流动和素质搭配。曹聘、曹晖(2008)指出,应对会计不良心理和行为,应为会计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社会支持以及培训和发展机会,增强会计的控制感。唐志贤(2009)认为应大力优化会计人员的心理,从外部会计环境、内部会计环境和会计人员自身的优化三方面努力。
综上所述,要应对会计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除了有待完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以外,更要分析和研究会计心理及会计职业道德等因素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寻求会计性格的互补与优化,提高会计人员的心理及道德素质,从根本上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思路和方法。
六、会计心理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笔者认为,国内的会计心理学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综合的、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缺乏深度,内容不够丰富。综观国内会计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给人的印象是尚处于拓荒阶段,缺乏相对集中的探讨。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计学和心理学本身的发展,会计心理学必将有很大的突破。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理解会计心理学的内涵和范畴,深刻认识到其研究的必要性,时刻关注重视会计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态,建立会计人员的学习型组织,既要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又要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各种经验教训,增强会计心理相容性和心理弹性,调整会计人员的性格角色,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会计系统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心理学词典[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2] 熊振华.会计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8-11.
[3] 罗勇.会计心理学探试[J].中国工会财会,1995(2):7-8.
[4] 乔兴旺.论会计心理研究[J].广西会计,2003(8):5-6.
[5] 乔兴旺.会计心理研究[J].现代会计,2004(4):31-33.
[6] 曹聘,曹晖.会计不良心理的剖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5):88-89.
[7] 朱峰.会计心理初探――开展会计心理研究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1997(4):60-63.
[8] 胡庆洋,美.谈建立会计心理学的重要性[J].财会月刊,1990(10):7-8.
在不断地努力和尝试下,中国古代传统美学思想已经从“失语状态”获得了一定突破,作为中国古代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心理美学思想也开始逐渐为人们重视和挖掘,但整个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仍旧在处在西方理论体系的强势压制下,中国传统心理美学思想难以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我们对中国古代散见于诸多领域中的关于审美心理方面的思想言论进行抽取整合和系统研究的工作仍显不足,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是建立在西方现代审美心理学基础上的,但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我们无法也不应回避中国古代丰富而精湛的心理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丰富的美学理论中,有着大量关于审美主体心理体验的精彩论述,如“虚静”“物我交融”“意境”“以意逆志”“发愤著书”“顿悟”“性灵”等等,这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精妙之言无不涉及对艺术审美主体的心理问题的探讨。但是,相对西方系统的审美心理学理论,中国古代这些言论往往散见于哲学著作和大量的诗论、画论、书论、乐论以及戏剧理论中,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带有浓厚的评点式、感悟式色彩。因此,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自觉整理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将零乱的阐述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现实的文艺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理论体系要想真正建立起来,必须要寻求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话语,要建构起自己独特的模式,打破西方审美心理学体系长期统治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体系的现状。我们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就应该返身转向自己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学,在做好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的抽取、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体系。
二、立足中国传统心理美学,融汇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
我们当下的文艺心理学教学,大量引进和介绍西方各种文艺心理学流派的思想,并以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中国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体系。但在文艺心理学的实际研究和教学中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引进是缺乏指导性和目的性的。当我们盲目而不假思索地引进、阐释西方各种心理学流派及其文艺思想时却忽视了这些脱离中国本土的理论是否适应中国的文化传统,能否和中国的审美实践相契合,能否为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学习者们真正理解和消化。当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等西方审美心理学流派思想和著作大量涌入中国,开启了人们研究文艺心理学的热情,开阔了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奠定了西方审美心理学在现代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强势话语地位,造成了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在西方强大理论体系的压迫下难以显示出自己应有的理论价值。正如王先霈所说:“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特别是有关艺术心理的思想,与西方迥然有别;而我们的叙述和议论却不能不以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为参照和导引,这里显然存在思考和表达的双重困难。”要面对和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必须突破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强势影响,对于一直令人纠结的“中西”之争,我们不妨借鉴上世纪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中开启的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理论的接受是建立在其深厚的传统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介绍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结合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打通了西方审美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使之融会贯通,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中的中西理论结合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索,成为我们今天建构新的文艺心理学教学体系中“中西古今”问题的重要参照。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学者马利奥•沙巴蒂尼曾经指出: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所以较多接受克罗齐美学的内容,主要是他从克罗齐美学中发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契合的东西,尤其是适合道家美学精神的概念和理论。因而从根本上说,《文艺心理学》是移西方美学思想之“花”,接中国传统道家文艺思想之“木”。朱光潜的“移花接木”之法不仅重视中西方理论的交融、嫁接,更给我们指出了这种融合的前提是把西方美学理论的“花”嫁接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之“木”上,其根本和立足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朱光潜在中西美学思想的融合中所提出的“移花接木”之法为我们今天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那就是,在中国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应该以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为底蕴,立足本国的文化传统,坚守文艺心理学理论的“民族性”,以“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学术立场来接受和消化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正如刘伟林教授指出的:研究西方美学,是要以中国美学作为参照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西方美学为我所用;反之,如果懂得多一点西方美学,又会促进对中国美学的研究并使之不断深化。“移花接木”之法不仅可以把中国古代心理美学中诸多直觉感悟式的理论思想与西方较为系统理性的审美心理学理论交融互补;同时也可以让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和中国传统心理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下的审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充分体现这些理论思想的现实意义。“移花接木”之法为我们建构跨越不同文化的、具有普适性的文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思路。
三、促进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现代转型,加强文艺心理学教学的“当下性”和“实践性”
文艺心理学教学是以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心理现象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文艺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能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读文艺作品,评论文艺创作心理现象,进一步提高分析、评价文学作品和文艺创作现象的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整理和发掘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以及引进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都不是最终目的,文艺心理学的教学只有在转向现实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的过程中才能展现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生命力。在文艺心理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仅仅运用中外文艺史上的一些经典事例和大家言论来确保理论的高度和说服力,却削弱了理论的亲和力和现实价值。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生活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加强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在文艺心理学教学中的地位,需要引导学生们积极有效地把这些文艺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向当下中国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让这些理论思想能够显现出其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涉及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文艺心理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思想在阐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心理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倾心于当下流行的文学作品、网络创作和影视媒体的学生们面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感到敬畏和冷漠,文艺心理学教学的这种窘境亟需得到正视和解决。因此,我们要确立新的文艺心理学教学体系,要充分发挥文艺心理学理论对当下审美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教学不能离开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现象,更不能脱离当下的审美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文艺心理学理论知识关注自己身边的文化热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调整文艺心理学教学转向当下的审美实践,就要在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中积极促进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现代转型”和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当下性”“实践性”。在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心理美学的“现代转型”,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当代现实生活以及审美和艺术实践需要出发,对中国传统心理美学思想中散见于诸多领域的各种学说、概念、范畴进行抽取整合,对之进行重新审视和创造性阐释,使其能与当代中国的审美实践相结合和对话,加强理论的“当下性”和“实践性”,展示其在今天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努力在教学中把中国传统古代心理美学思想的精华与当代中国的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实践相融合,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传统心理美学思想的价值,让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传统心理美学思想成为现代文艺心理学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