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绿色能源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能源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能源的定义

第1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众说纷纭的“绿色职业”

关于绿色职业的定义,源起在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了《绿色职业:在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的世界里实现体面工作》的报告,Michael Renner,Sean Sweeney和Jill Kubit把绿色职业定义为:在农业、制造业、研发部门、管理和服务业领域有助于持续保护和恢复环境质量的职业。主要指那些帮助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工作;通过高效的方式减少能源、材料和水源的消耗的工作;减少或者是避免所有形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工作。

在此之后,绿色职业的研究和发展在北美、欧洲和东北亚地区迅速开展起来,特别是关于绿色职业的概念,各界学者众说纷纭。在2009年初,美国联邦劳工部在收录绿色职业概念时有超过12种的不同选择。

E2SHB执行团队在2008年7月对绿色职业作了如下定义:绿色职业是指绿色经济主要产业内的推动环境保护和能源自足的职业。

美国副总统拜登认为绿色职业指那些利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重新利用废弃物提品和服务的职业。

Rob Mcculloch,Ethan Pollack和Jason Walsh是这样定义绿色职业的:绿色职业的工作目标是降低气候恶化、节约能源和减少浪费,包括回收利用废弃物、节约用水、降低碳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资源和材料、调整环境问题的工作。

还有学者认为绿色职业是各行各业致力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及其质量提高或资源节约的工作的集合,同时有助于改善从业人员的生存环境。

从这林林总总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外的学者和组织主要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再利用、减少污染和浪费、调节气候等方面来界定绿色职业。但是,中国的社会状况存在异于西方的状况,产业经济和职业方面存在中国特征。因此,笔者把绿色职业界定为:在绿色经济领域内具备环保性、人文性、科技性和可持续性的职业即可称为绿色职业。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来研究绿色职业的内涵?

绿色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绿色职业对于大多数国人还是一个陌生名词,但它们势必在我国以后的经济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明确绿色职业内涵对于绿色职业界定、绿色职业培训、绿色就业和发展绿色经济有着重要的导引性作用,换句话说,只有明确了绿色职业的内涵,才能够实现这项职业的从业的规范和发展,从而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

我是一份什么工作?明确绿色职业内涵是为助推绿色职业的界定

美国职业信息网开发中心已经明确界定了171个绿色职业,其中包括 64个需求增长型职业,64个技能提高型职业和45个新兴型职业。需求增长型的绿色职业有环境科学家和专家、农场和家庭管理顾问、森林和自然保护技术人员、工业安全卫生工程师等;技能提高型的绿色职业有建造和建筑检查员、环境工程技术员、农场主和牧场主、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员等;而新兴型的绿色职业主要有环境恢复规划人员、纳米技术工程师、精准农业技术员、太阳能系统工程师等。

从上面提到的绿色职业来看,它们具有国际上关于绿色职业内涵中相应的特征,例如环保性。我国发展绿色职业的首要问题即是搞清绿色职业在我国产业经济环境下的位置和作用,它对于我国清晰界定绿色职业的领域和各个绿色职业自身有着导引性作用,也是发展与绿色职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的奠基之作。

想做我的这份工作,你该从何入手?明确绿色职业内涵可以规范绿色职业培训

接受职业培训是人们进入相应的职业的必要条件,我国绿色职业的最早研究者——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李翔在2009年7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绿色职业方兴未艾》一文,提出一些国家开始倡导实施绿色技能开发计划,将教育视为推动绿色经济和绿色就业的关键。由此,我国的技能培训领域开始关注绿色职业培训。

湖南农业大学设立了绿色技能培训中心,专注于绿色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培训。社会上也逐渐出现了些绿色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它们对于我国发展绿色职业和绿色经济无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清晰的绿色职业内涵,是他们进行绿色职业技能的研究和培训的桥头堡。如果他们没有明确的绿色职业内涵,他们的工作将是无源之水,势必不能长久,不能为绿色职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的工作人员。

我的兄弟“绿色就业”你了解么?明确绿色职业内涵,提升绿色就业质量

绿色就业就是采用绿色技术、工艺和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就业,就是从事绿色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就业,就是直接从事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就业。绿色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绿色职业的定义,但是绿色职业却有着广于绿色就业的含义。绿色职业有着环保性、人文性、科技性、可持续性四个特点,绿色就业仅仅道出了绿色职业环保性和科技性两个方面。

就业是一个人一生或者一定时期的转折点,它是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就业基点性需求,如果绿色就业不关注人,它就不能称作纯粹意义上的绿色就业。绿色职业的内涵是绿色就业的旗帜,人们应该对于绿色职业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此在绿色就业的时候,人们不会被企业忽悠了,从而实现真正的绿色就业,促进人、世界、人与世界和谐发展。

第2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节水; 节能; 减少污染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people consciousness, to provide legal and policy support, learning foreign new technology proposal, the hope can from many aspects to promote green architecture in China's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aving water; Energy saving; Reduce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和可持续建筑,它指在其存在的期间,以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为目的,最大限度的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大自然受到迫害,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的居住空间,同时,设计绿色建筑需要遵循“和谐共生、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原则。

2、绿色建筑产生的重大意义

1)、节约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由绿色建筑的定义可知,绿色建筑具有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等特征。首先,在节约土地方面,虽然我国是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但是人均面积却很少,且由于近几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建筑日益增多,每年因建筑用地使耕地减少的面积便达五十多万公顷。而绿色建筑的出现能够利用新型的墙体材料、新型板材、空心砖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增大室内空间,从而减少总体的建筑用地。其次,在节约能源方面,我国是个人均能源贫乏的国家,而合理的建筑设计、冬暖夏热的新型建筑材料都能够有效的减少电能、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的消耗。第三、在节约水资源方面,目前全球水资源整体短缺,而与普通建筑在建造时的建筑用水相比,绿色建筑的建筑用水将大幅度的减少。此外,由于绿色建筑减少了能源、材料、水等资源的使用,随之产生的废气污染、化学材料污染和水污染也便大大降低,从而达到了减少污染的目的。

2)、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必然选择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第四部分“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中提出:积极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而天然气、煤等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正确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正确表现在两个方面:1)、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也不够准确。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不同,但是大家对绿色建筑持有的同样的观点就是: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可是在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处于绿化面积大或建筑内的绿色植物较多便是属于绿色建筑的层面中了,有些地区亦是很单纯的认为高科技、高投入的便是绿色建筑。2)、在我国,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建筑、低碳建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很多地区和开发商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未把发展绿色建筑看做是一种公共责任。

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

就我国绿色建筑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对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建筑制定出强制性的要求,也没有出台任何激励或引导方面的措施,同时,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节能方面,各地政府常常只有口号没有实际行动,没有对绿色建筑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推行或者建造绿色建筑的企业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这使得人们对于初期需要成本较高的绿色建筑没有开发的动力。

3、技术不成熟

发展绿色建筑,新科技的应用至关重要,可是国外绿色建筑方面较为成熟的新技术在我国却十分缺乏,且我国建筑界在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往往片面的认为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建筑内部的舒适度、便捷度等也都是用高科技堆砌出来的,没有针对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对自然取暖、自然采光,甚至自然通风排气等也都常常忽略,对于国外出现的新技术更是没有搭建任何交流学习的平台,这不但致使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提高,也制约了新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强绿色建筑意义的宣传

众所周知,“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国情,同时,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处于较为严重的时期,严格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排污等都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所必须的,因此,针对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表浅认识,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发展绿色建筑重要性的宣传和普及,改变人们对绿色建筑等同于高科技、高成本的观念,让大家看到绿色建筑更长远的节能和环保,提高他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视。

2、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对于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的问题,各地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府和激励措施,建立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建筑用地急剧增多的地区,政府部门应提出强制性要求,对积极推行绿色建筑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对于绿色建筑的消费者也应该给予低息贷款、经济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从而提高人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3、学习国外新技术,纠正技术误区

在技术学习方面,政府和各个企业要为建筑技术人员搭建学习国外新技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同国外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的平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人才,因地制宜的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最合适的材料,尽可能的采用自然界的光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在保证室内舒适度,建筑安全和环保的同时保证绿色建筑的生态化,并降低绿色建筑的初期投入,增加人们开发和使用绿色建筑的动力。

四、小结

总之,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得到建筑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重视和认可,还需要国家和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全民都认识到了节约土地、能源、材料、水等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才能正确引导和真正推动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推行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J].中国建设报,2005.

[2]李洁.绿色建筑的环境评价[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5-7.

第3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两型社会即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其建设核心是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以节能、节地、节材、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促进建筑行业朝着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环保的方向发展。

二、不同理念的建筑类型对比

在提倡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各种针对建筑的发展理念代表了不同的探索和努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这里将这 3 种建筑类型与“两型”建筑做一下对比。如表 2-1。

1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定义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绿色建筑的评定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第二,绿色建筑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第三,绿色建筑必须要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第四,强调因地制宜,与自然相和谐。

2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有着自身明显的特征,首先,低碳建筑也是着眼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第二,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其对环境的保护表现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三,低碳建筑重点提到了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制造,因为它们的制造过程也会消耗资源能源并产生碳排放。由此可见,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有互通之处,低碳建筑其实是绿色建筑的另一种更为具体的体现形式。

3  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决定了其设计原则:第一,必须考虑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文化底蕴,嵌入其文化元素;第二,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倡导采用适当的生态可持续建筑相关的技术,培养该方面的公众意识;第三,结合当地的气候、水文、地理等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第四,少用或不用高蕴能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建材,提倡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第五,尽力减少建筑在建设过程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尽量减少资源浪费;第六,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减少建筑体量,减少建材的使用。

4  “两型”建筑

目前只有湖南省两型办了“两型”建筑的定义,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高度相合,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提出建筑的“两型”化发展,更能顺应株洲市的发展形势,为株洲市的两型社会建设发挥独特的作用。

5  不同建筑类型的对比分析

无论是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可持续建筑,还是“两型”建筑,都强调了全寿命周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两型”建筑,能够从不同理念的建筑形式的发展中借鉴宝贵经验。

三、建筑两型化审批利用的相关理论

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整合了多方面内容的一套系统。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是利用机械理论来指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是使用生态学知识来规范和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理论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引导人们进行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同时保护环境,这对于株洲市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能为人们认可的就是布氏定义,即: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该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既使资源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但也要对资源合理利用,而不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浪费。可持续发展理论着重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科技属性等几方面来定义,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其发展理念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对比如表 2-2。

3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一般管理范畴中的子集,其特点就在于公共性,即通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公共利益,同时接受公共监督。公共管理可以划分为 6 项职能,即 4 个职能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 个综合职能——决策和创新。在建筑的两型审批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的正是以上大部分职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株洲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政府的职能正向着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四、湖南省相应的两型化标准和控制方法

湖南省两型改革[2012]10 号了长株潭城市群第三批两型标准,其中《“两型”建筑建设标准(试行)》(如表 2-3)为湖南省的建筑两型化发展提供了定量和定性的评定依据。该标准由湖南省两型办负责组织实施,该评价标准虽然可以将单栋建筑作为评价对象,但从其具体标准可知,它仍以评价住区建筑为主。“两型”建筑评价的必备条件为全部满足该标准中约束性指标要求,另外,参考性指标项数共 13 项,设计建设期的 8 项必须有不少于 5 项达标,运营维护期的5 项必须有不少于 3 项达标。

《“两型”建筑建设标准(试行)》给出了“两型”建筑的定义,明确了“四节一环保”,并提出“两型”建筑必须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该《标准》体现出了其鲜明的特色,首先,凸显了节约型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二,重视废弃物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突出人工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实现对环境的友好;第三,“两型”理念贯穿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两型”建筑评价标准架构涵盖设计、运营、拆除三个阶段的分指标体系。设计建设期分为场地选择、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质量三个分项,运营维护期分为两型管理、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质量三个分项,拆除期分为材料回收利用和环境质量两个分项。各分项的基本内容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相结合。

五、其他夏热冬冷地区相关的标准或措施

目前来讲,其他夏热冬冷地区还没有关于两型化建筑的审批标准和控制方法,但是其他省市关于建筑的节约环保的发展理念与“两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部分措施很具代表性(如表 2-4)。

第4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绿色能源的产生

伴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专注于科技进步的同时,无意识对自然造成的污染也与日俱增,当大自然以各种人为灾害和能源危机向人类发出警告时,人类才幡然醒悟,绿色能源的出现,缓解了科技进步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开拓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历程的新篇章。于是,新型能源如太阳能,氢能等燃可以通过化学转化释放大量能量又不产生有害气体的能源被世界所认可。

绿色能源是否真正无污染

到底绿色能源是如何被定义的呢?仅仅是因为使用过程中清洁无污染吗?人人往往通过使用过程是否不排放有害气体来判定它们是否环保。其实,许多所谓的绿色能源,并不是那么绝对无污染,非但无法拯救地球的环境恶化,反而会加速全球的气候变暖。

例如要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需要巨大的太阳能板阵列来收集阳光。太阳能板主要原料是晶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其中,单晶硅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18-20%,但由于生产成本高,所以多晶硅成为了太阳能板生产线上的主流。多晶硅在初期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据中国北京交通大学光学技术教授简水生评估,生产一千瓦电力太阳能需要消耗10公斤多晶硅,但是这些电力只够启动一台冰箱一天;但制造多晶硅需要大量燃煤,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就要燃烧超过40公斤媒。另外,制造多晶硅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副产品,其中一种是四氯化硅,这些有害物质一旦回收处理不当产生外漏,不仅对工人产生安全隐患,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许多商界人士嗅到了绿色能源的潜在价值,却没有看到它给人类带来的实际上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恶性循环。当所谓的绿能渐渐走进千家万户时,光辉后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渐渐浮出水面。随着国家“绿色照明”工程的推进,LED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LED节能灯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印象是低碳高效、经久耐用等诸多优点,殊不知废弃的节能灯由于含有汞、铅等有毒有害元素,是仅次于废电池的第二大生活垃圾。它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严重超标,一旦进入人体,可能破坏人的中枢神经。

关于绿色能源相对性和绝对性的感悟

太阳能电板的发明无疑是使绿色能源以一种全新的概念革命冲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载入了世界发明的史册。在现代社会,太阳能板应用的行业领域及其广泛,如:太空、通讯、交通设施、家居家电等方面,屡见不鲜,它是人类科技文明进步的标志。新能源肯定有其优势所在,来满足科技或生产生活需要,但是新生代的设计人员最好不要狭隘地滥用太阳能的优势来迎合社会上倡导绿色设计的口味。绿色能源是为人类真正解决问题的,不管传统石化还是所谓的新能源,都有利有弊,所以不要认为,只要支持绿能、使用绿能就是尽了环保义务,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消耗能源。

许多能源看似老天恩赐的,是免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不出会造成任何污染的能源。LED灯作为节能灯的换代产品,却也并非完美无瑕。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LED灯的蓝光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只能通过灯罩、玻璃等材料去隔离,而且在LED灯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砷、铬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还需要大量的有色金属‘铟’,因此并不完全环保。”可我们强调,任何对绿色产品的界定都是从其生产制造开始的。文明进程日新月异的今天,到底什么才是一直强调的“绿色设计”和“以人为本”呢?这文明背后的代价是工人们的健康,以及重金属对中国的河川、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等的破坏。这其中,媒体的导向对整个社会起着颠覆性的作用,大家都避重就轻的认为只要有了绿色的技术和能源我们的生活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太阳能在转换成电能的使用过程中,确实不会造成污染,问题在于生产和制造太阳能设备的过程,就好像核能发电来自核分裂产生的热能,效能高,其实没有污染问题,所以才有专家认为是绿能。可是核分裂过程会产生大量放射性物质,正常运作的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辐射可能小于环境辐射,一旦发生事故,会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就会对环境和生物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这就所谓绿色能源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同样的道理,应用在绿色设计领域。德国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到椅子,常常会有塑料椅与木椅哪个更环保的争论,而我给出的答案是塑料可能不如木头天然,但它比木头环保。造木头椅就意味着需要大量木材,砍倒许多树,在处理木材过程中又需要加入大量化学制剂,这一点儿都不环保,况且木椅肯定比塑料椅重,在运输过程中会耗费更多汽油……相较而言,塑料椅反而合适多了”。这位设计师的言论阐述了一个宏观角度对绿色设计的认识,也就指出了绿色设计与能源一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绿色设计的界定不仅局限于一种材料的运用,更要从整个产业链上来评估分析一件产品的利弊。同样,我们亦不能以一件产品是否在使用过程中零排放就定义这件产品是纯绿色无污染,就可以毫无顾忌的使用和消耗。

第5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然而,由于我国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水、土地、大气等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同时,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加重了能源消耗,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已占到我国总能耗的40%。为此,发展绿色建筑,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成为了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1 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定义

2006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年重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现行标准)。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定义不断完善,日益清晰。绿色建筑的概念意味着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设计中倡导绿色理念就是要在建筑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用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污染创造出最大的建筑价值,实现人与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良好循环,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2.1 注重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原则

对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既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全方位地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又要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破坏,同时保证使用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无害、低耗的环境,并且在拆除时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社会的主体,建筑设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和考虑人的需求。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避免危害人体健康,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舒适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环境和声环境。

2.3 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

建筑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利用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建筑风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环境寻求平衡、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节能设计

节能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若不解决建筑耗能高的缺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灌输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展建筑节能设计迫在眉睫。

3.1.1体型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节能紧密相关,如果将建筑的体型系数定义为建筑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则小的建筑体型系数意味着建筑比较规整,可以减少制冷制热时消耗在外表面上的能量。因此,对建筑体形系数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决定着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劣。

3.1.2围护结构的设计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通过提高和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来实现。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墙体、保温材料的选用影响着结构的耗能。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最大耗能构件,主要是窗缝渗透和透光材料的隔热性能影响窗体的耗能。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根据不同屋面形式选用不同保温材料,可显著降低空调负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

3.1.3遮阳设计 遮阳设计主要是防止夏季阳光的直射,并尽量避免散热辐射的影响;其次要满足窗口的通风、采光、防雨及冬季的日照要求。寒冷地区以冬季采暖为主,建议以内遮阳为主;炎热地区以夏季隔热、阻挡太阳辐射为主,建议以外遮阳作为最有效的遮阳设施。

3.1.4绿色能源的利用 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无污染、可再生,取材范围广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分布广泛而且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是绿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选择。若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2 节地设计

规划实现“融为一体,统一协调”的绿色理念。建筑规划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的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因地制宜,合理地组织各功能分区,布置建筑物。从建筑的朝向、间距、形体等方面考虑,以利于获得充足的日照,并避开风口,既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耗。

3.3 节水设计

建筑节水设计首先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最有效措施,通过技术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利用。其次是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型器具。

3.4节材设计

绿色建筑对建材行业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进建材生产和加工的绿色化进程,即所谓的“绿色建材”。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和在生产或使用中产生污染的材料,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采用可循环、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4 绿色理念的延伸

4.1 土建装修一体化

土建装修一体化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用的材料及设备购置都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士把关,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有保证,价格也公道。节省时间和财力,减少建筑垃圾和污染问题,实现绿色环保。整栋楼宇建设的结构施工、设备设施安装调试、装饰装修施工三个环节统一完成,可确保业主的居住安全。

4.2 绿色建筑与BIM技术

传统的CAD二维设计制图,对于建筑的节能性、节水性等绿色建筑的指标,很难进行一个精确、量化的前瞻性分析。BIM能在设计阶段去模拟建成之后的表现,对比分析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星级要求;在建成后的运行阶段,可以监控管理建筑的各项运行数据并及时调整,确保建筑在理想状态下运行。因此,绿色建筑与BIM技术的协作设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设计目标顺利落地提供机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要点的研究,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的基础。了解建筑节能设计的理念,并根据绿色建筑自身的特点制定出提高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一代建筑师来说,意义在于低碳、节能的理念使设计更加完善。从注重空间形体到节能减排,化作设计的源泉,改变的是一种意识。低碳、节能是社会层次的提升,运用理性的智慧,用建筑师的创造力去唤起一种全民环保降耗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丽敬.浅谈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 2013( 08)

[2]陈亮.绿色理念在现代 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与实践[J].建筑界,2013 ( 03)

第6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092-01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现代建筑行业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对全球性的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因此,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就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如何才能够使人与自然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就成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更加现金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而随着这些技术和设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我国建筑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我国旅社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随着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才能够实现建筑的生态和节能就成为了当前建筑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为了使我国绿色建筑快速稳步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出发,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入分析,然后对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添砖加瓦。

1 绿色建筑定义

绿色建筑中的“绿”代表一种概念,用于描述各种对环境伤害较小的行为、产品及企业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研究指出:绿为改善环境性能的连续过程,其主要条件为:成为永续化,符合社会环境须求,凝聚民众焦点,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绿色建筑的定义可归纳为:①减低环境负荷(节约能源及资源);②与自然环境亲和;③提供安全、健康、效率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1 节约能源资源:为了提高绿色建筑的水平,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其中可以充分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并且采用先进的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从而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消耗,进而提高绿色建筑建设的水平,并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采暖以及空调的使用,从而还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大气。于此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对自然通风原理的分析研究,然后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风冷系统,就能够使建筑的节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3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1.4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1.5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一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1.6 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0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2 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及发展策略

设计师同时也是设计风格和品位的缔造者,产品的视觉形象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寿命期限相对材料的选择两个方面。由于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造成大量的产品品种的过时,以及产品频繁更换的速度对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延长产品寿命期限,就可以减少对资源无谓的浪费。研究表明,在促成现有产品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材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往往消费者的好恶直接决定着一些产品的“寿命”。

从某些角度看,“绿色建筑设计”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风格的表现。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的产品来自于设计师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意识,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运用设计师和相关组织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结晶。

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主要从整体环境规划和单体建筑设计两个方面开展。在整体环境规划中,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建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谈了。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则分为十几个方面:

(1)使用天然的材料,以“未经加工的”形式在家具产品、建筑材料和织物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2)怀旧的简洁的风格,精心融入“高科技”的因素,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实用且节能;

(4)护结构系统;

(5)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

(6)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7)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8)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9)优秀的建筑能源系统;

(10)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11)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12)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13)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

(14) 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3 结束语

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也逐渐加剧,并且能源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而为了有效地缓解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如何才能够实现建筑的生态和节能就成为了当前建筑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为了使我国绿色建筑快速稳步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研究力度。通过本文对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发展方向的深入分析,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结果,从而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素萍.试论绿色建筑设计[J]. 低碳世界. 2016(01)

第7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废水随意排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随地乱扔等。种种的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正在被打破。为了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生态环境。在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的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协调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一、 绿色建筑

(一) 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绿色建筑的定义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给人类健康、安全、舒适的内部居住空间,它同时还要具有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外部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内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理解和归纳: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负荷的压力为前提,运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的建筑方案和技术,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最终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宏观上的总体概念,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好“绿色”二字的定义,建筑师不应该只局限在个体的建筑上,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绿色理念放在整体规划和整体设计中去进行思索。因为在绿色建筑中融汇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像污水的有效处理、太阳能、风能的采集及利用等。许多技术范畴超出了建筑行业的知识认知水平,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略知一二,勤于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学习,在多方的配合下,共同实现绿色建筑行业的开发和兴起。

设计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落实到实处,达到既满足人类对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需求,又让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目的。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早期规划中就应制定出绿色建筑技术的导则,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要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二、 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的定义为: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二) 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三、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一) 推行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需要 由上面的定义和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则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所以,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建筑的误区

1.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近几年里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绿色就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科技,由此将“绿色”与高价和高成本无形中画上了等号。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高价位和高成本。对于承建单位和开发单位来说,其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建筑的成本,那么如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从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去计算整体成本,那么采纳和利用低能耗的环保建材是极为划算的。为了眼前的利益,在建筑的修建初始,采用成本低廉,但质量一般、能耗大的材料,其结果是往往在使用过程中,能耗量大,维修费用高,总体的消耗远远大于低能耗环保类建材的使用效果。所以,着眼于未来,采用低能耗的环保材料,提倡和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2.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提倡绿色建筑并不是只建设新建筑物的时候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它还涵盖了对于老建筑和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使原本的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说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水、供电已实现了插卡制度,用户购买水卡、电卡,插卡取用能源,杜绝了换表偷水、偷电的行为,加强了人们节约的意识。污水收取治理费用,符合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也让百姓有了环保的观念。对此,我们对于供暖的计量改造也有了新的想法。以往的集体供热使得许多家庭在冬天里开窗过冬,这无疑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实行单户改造,一户一表,在上班和出差时可以停止室内供暖,即经济又节约能源,符合生态环保的概念。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当今任务之一是北方的供热体质改革将要全面启动,对于新推行供热地区和供热城市,应采用新的供热体质;二是就我国耕地保护行事严峻的国情,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本土的建筑绿色改造。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推行绿色建筑不仅是政府的一项政治措施,更是人民福利的工程。因此,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协调发展

前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然环境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任何发展和建设都会失去意义。经过反思和总结,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探析绿色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

我们对“绿色建筑”进行定义之前,首先对“绿色建筑”的文本含义进行剖析。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这一个词组中主要包含了两个基本元素――“绿色”、“建筑”。当我们对“绿色”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只将其看做为一种颜色。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将“绿色”冠以了新的含义。“绿色蔬菜”、“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词语的出现,使得我们更喜欢将“绿色”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生活态度。

另外,通过文本层面来对“建筑”一词来进行定义,“建筑”和我们认识到的一样,我们可以将其片面的概括为生活中,常楼房、地标性建筑等。当我们将“建筑”与“绿色”进行组合之后,这两种词语的基本含义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结合“绿色”的新时期定义与“建筑”表层含义,对于“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或是屋顶花园等,而是将它象征化。“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施工或是建筑产物符合环境承受能力要求,并且在发展中可以很好的和环境相互借鉴和谐共生,而不是在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和生产。基于此种发展含义,我们也可以“绿色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绿色建筑”要求建筑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例如电力、水、建材等。保护环境不被污染,促进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友好化[1]。

1.2“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改变现阶段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来最大程度保护我们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建筑施工本身技术,然后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发展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基于以上建造目的,我们将“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总结如下:

一方面,我们需要处理好建筑施工与所处场地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对于建筑施工场地附近的自然环境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施工现场周边的河流、树林等区域要实行保护手段,不能随的破坏当地的生物链及生态系统。我们要知道,生态问题不单单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及民俗特色,尽量采用当地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并且可以就地应用劳动力,以此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施工建设中,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通过合理的发展理念和新工艺技术,将国家的建筑事业打造成经济、绿色的发展模式。在保证企业的根本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标准。当然在这一个发展建造过程中还要保证建筑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环境现有资源,设计建筑权使用期限的绿色计划。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思维,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进行重新的审视。不仅要打造一个生产“绿色建筑”,还要完成使用中的“绿色”理念,并且保证建筑在使用期限中始终“绿色化”,满足建筑对于未来的适应性,落实保护资源、提升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就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视角进行考虑,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相协调和融合[2]。

2、“绿色建筑”可生态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有15亿平方米的强大市场需求,但是国家的能源又非常短缺,人均资源平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较为巨大,随着其它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及其它生态问题持续恶化,因此,实行“绿色建筑”,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发展的高度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看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改善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建筑业进行更新显的越来越紧迫[4]。

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并且于2016年底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5亿平方米;到2017年末,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我们国家维护生态环境大策略下的必然产物。作为我们国家近几年发展的主要行业,建筑行业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先驱者。为我们国家其它行业发展做出榜样。以自身改革,促进我们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现如今,在经济和人们需求的双重动力之下,我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生态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筑技艺等方面的改进,促使“建筑”迈向“绿色”,真正做到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献明. 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2]沈祖炎,罗金辉,李元齐. 以钢结构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A]. .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与新技术应用[C].:,2016:7.

[3]戴德艺. 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第9篇:绿色能源的定义范文

(一)绿色供应链的由来

最早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方面提出的。大规模、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韦伯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40万美元的资助下,进行了“环境负责制造”研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在当时绿色供应链只包含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两层含义,就是用最少的能源、最绿色的材料,制造出最环保的产品。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组成的链状结构、通道或网络。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的制造、运输、使用过程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这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

二、绿色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地进行企业管理成为可能。该模型将供应链分解为五个环节: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逆向物流。

绿色供应链运作模型从总体上把整个供应链分为制定绿色供应链的计划环节、采购环节、制造环节、交付环节和逆向物流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应遵循绿色制造的要求,把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绿色系统进行管理。

(一)制定绿色供应链的计划环节

绿色供应链是以传统的供应链为基础,并结合制造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新的应用技术,其目标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产品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后回收处理,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均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问题,以实现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作为首要环节的绿色供应链计划环节,主要是要考虑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是本企业内部还是,而且在相关联的企业和使用者,都要考虑资源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核心企业,作为链条中最重要的企业,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从设计的源头,到采购、生产、销售和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引入绿色的概念,从而全面计划、杜绝任何形式的污染和浪费。

(二)绿色供应链的采购环节

绿色采购,就是在原有质量控制的标准、价格可比较的标准的基础上,加入绿色标准,即要求供应商在市场时采用绿色原料、绿色工艺,实现材料、能源的节约,来达到源头控制,满足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1.绿色供应商的管理

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原来是通过包括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价格、地理位置、可靠性、售后服务、供货期和柔性等指标加以考核和管理,而现在应该加入绿色评估要素,确定绿色供应商优先采购的机制。在此阶段,需要考虑到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是否具有污染性、生产制造过程是否是清洁的、运输过程是否能够节省能源等因素。对绿色供应商的管理要充分体现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结合供应商的实际困难,帮助部分供货商制订生产环境改善计划,以确保供货厂商的生产环境条件达到绿色标准,尽可能减少产品给环境带来的损害,以实现了制造方、顾客和整个环境的“三赢”。

2.实行一体化开发与建立一体化供应管理模式

绿色供应链的一体化开发是指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有利于改善双方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现在要求供应商从设计阶段,就确定绿色制造机制,确保提高产品的绿色水平。

建立一体化供应管理模式在于注重核心企业和供应商能够共同设计一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的一体化供应模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供应与需求双方可以共享库存数据,信息的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了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双方在生产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及时交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形成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协同管理,显著提高了采购与供应的运作效率。

(三)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

绿色供应链的制造环节不仅指制造、加工过程,它是一个包括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加工、物流设计、包装设计以及产品拆卸等过程的大制造概念。

1.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全过程控制:生产全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尽最大可能减少它们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四)绿色供应链的交付环节

绿色供应链的交付环节实际上是一个交付的过程。它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从核心企业(制造商)到分销商或零售商的过程;二是从分销商或零售商到消费者的过程。

(五)绿色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环节

逆向物流,指物资从产品消费点(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上客户)到产品来源点的物理性流动过程的计划、实施和控

制。逆向物流涵盖了有关再利用材料与物品的所有活动、收集、拆卸和处理用过的产品、零件或者原材料,以使它们有效地再利用。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产业形态,逆向物流被分为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以及包装六大类别。该物流过程主要包括产品回收、检验与分类、检修、分拆和再加工、报废处理等步骤。

三、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途径

面对欧盟的绿色壁垒,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迫切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建议。因此,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思考和行动: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一方面重新思考、设计和改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按职能部门进行运作和考核的机制,有效地建立跨越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环境意识,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恰当地同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考虑,实施绿色采购,尽可能减少产品给环境带来的损害。

(二)加强供应商的环境管理

绿色供应过程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根据制造商本身的资源与能力、战略目标对评价指标加以适当调整,设置的指标要能充分反映制造商的战略意图。其次,强调供应商与制造商在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上对环境保护的认同,这是实现供应链成员间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的基础;最后,在供应商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在多个潜在的供应商之间择优比较。

(三)加强用户环境消费意识

要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水平低、资源负荷重、压力大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绿色消费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绿色消费可以从消费终端减少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遏制生产者粗放式的经营,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发展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从优质无污染的消费对象来改善人们的消费质量和身体健康,而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观念的转化、行为的转变,提高广大群众对环保、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四)加强管理部门的环境执法

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是相对有限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对生产过程进行适当的修改,但由于习惯、经验、技术、设备和资金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生产方式的修改是有限的,效果怎样也不能很好地考察。即使有一些企业效益很好,想对生产过程进行大改造,节约资源和能源及减少环境污染,也不愿冒风险。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效益,甚至不顾环境污染。这时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进行。执法部门广泛深入地宣传环保,既向各企业决策者宣传绿色市场营销观念,又向广大消费者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培训。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