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色彩;植物造景;园林设计;应用 1植物色彩与造景的关系
1.1 植物色彩的不同表现
植物色彩能够给予人不同的感受,对于园林景观,色彩是最直观、最深刻的表现。具体到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在植物所具有的诸多造景因素中,色彩是最深刻最直观的存在,其给予环境的性格也不尽相同。植物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不同应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西方园林设计中流行色彩浓重艳丽,其表现出的风格是热烈奔放。而以我国的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设计中,其色彩是朴素合宜,表现出的风格是恬淡雅致以及含蓄隽永。
1.2 植物色彩美与造景的关系
通过植物色彩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知道植物色彩能够在园林设计造景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简单来说,首先植物造景就是要应用园林艺术的各种手法将各类植物的各种色彩与周边景观要素结合起来,即通过植物和山石、水体、建筑等其它园林设计的景观要素相搭配协调,运用园林中合理的色彩搭配来形成一种引人入胜的优美园林景观。其次,由于植物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色彩以及柔和多变的线条,可以利用植物的优美的姿态和风韵来增添景观的各种美感,同时也使植物能够产生出生动活泼且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最后就是植物的色彩美通过合理的表现能够与周边环境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构图,而使得周围的环境搭配更为协调。
2 植物色彩美与色叶树的应用
2.1 色叶树种
叶片变色为主有香樟、黄连木、银杏、乌桕等,香樟的叶片在早春的时候会从黄绿变成淡绿,而到了夏季却又变为浓绿;黄连木却是早春时会呈鲜艳的紫红色,在夏季却是呈绿色,而到了初秋变为黄色,到了深秋变为红色;银杏的叶子到了秋季逐渐变为黄色;乌桕的叶子到了秋天霜后越来越红。叶片的单一变色主要以鸡爪槭和金叶鸡爪槭为代表。其中鸡爪槭的品种红枫叶色常年鲜红或者紫红,而金叶鸡爪槭是为金黄色。近年来我国还从国外引进了一系列的色叶树种,比如红花七叶树、北美枫香、欧洲花楸、苏格兰金链树等等。
2.2 植物色彩美与色叶树的应用方式
第一,孤植。主要是对于树形高大的银杏、金叶皂荚、黄连木,株形紧密的紫叶矮樱、花叶槭等植物而言。这类植物可以直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之中,其秋季叶片变黄时以其它绿色植物为背景,相互对比以达到不一样的景观设计效果。第二,丛植。这主要是对于株型矮小的花叶系列,金叶系列的种类与绿色树种植物,如红枫、红叶李、枫香等,根据园林景观进行组合配置,如将其丛植于浅色的建筑前,再加以绿色的植物为背景,就能起到别具一格的设计效果。第三,群植或片植。这主要是指将枫香、鸡爪槭、无患子、银杏、樱花、海棠等彩叶植物以及开花乔灌木为主的树种成群成片的以一定规律种植或整齐的种植于道路两侧,使植物跟随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景观,如金黄的树叶和累累的硕果,以此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3 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园林形式
3.1 园林形式分析
对植物色彩美的常用园林形式进行分析,就是对各种植物色彩的构成、表现机能、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这是植物色彩美在园林设计造景中的艺术原理,只有遵循基本的艺术原理,才能达到理想的园林设计的色彩综合效果,进而创造出各种优美的园林景观。下面就这方面进行简单分析:首先,色彩的构成。色彩的构成主要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彩度)三要素。也就是植物表现的颜色(色相),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色彩的纯净程度(纯度),这三者是园林艺术中色彩搭配的基础,是园林设计中色彩应用的依据。
3.2 色彩的表现机能
色彩的表现机能主要是指植物的不同色彩在园林造景艺术中色彩所体现的冷暖感、轻重感以及距离感等方面,也就是俗称的冷色调和暖色调。园林设计中必须注意,不同的场景色彩该进行怎么样的选取,从而达到需要表现出的氛围,进而影响环境和感官的变化。最后,色彩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表现形式是指园林植物色彩所体现出的对比色、互补色、协调色。这需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对颜色的选择以及调整的不同。
4 结语
总而言之,植物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令人爽心悦目的园林设计少不了植物色彩的融合,单一的植物色彩是不足以表现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的,所以,对园林设计植物色彩美的应用要做到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且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园林具有强大的功能表达性与较深层次的艺术性。城市园林设计作为一门综合的科学,目的在于能在现代园林中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出艺术特色,如空间布局、城市绿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视角已逐渐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活空间艺术等方面转变。目前,城市园林设计的重点在于城市形态及空间布局,通过优化设计这两个方面,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空间布局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空间布局艺术性的核心在于布局的美观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要重视空间的灵活运用及园林的动静分区、相互融和。城市规划建设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且需要涉及园林建筑、植物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建筑、植物等内容合理划分园林空间,能使园林更加错落有致。在进行城市园林空间布局时,必须要保证园林建筑、植物等内容布局的合理性、协调性,不仅要考虑到这些内容摆放的具置,还要考虑到整体空间布局效果。另外,在园林选址上,必须要掌握整个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平面场地,才能结合实际进行园林场地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园林的比例、节奏变化等内部格局,才能保持园林环境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在园林中充分体现出现代艺术价值。
2.2植物绿化的应用
植物绿化是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其在满足植物生长的同时将园林植物与山石、水体等要素配合起来,以发挥植物的形态、色彩等特点。在现代园林艺术中,植物绿化能发挥着丰富、美化空间的效果,而大部分的园林景观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艺术的应用刘 瑾(山东水利技师学院,山东 淄博 255130)都与植物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植物种植设计和停车场的结合,能构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空间特色。在设计形式上,将竖向的常绿植物配合横向圆形突起地形,可形成树阵式排列,使其形式别具一格。而在植物种类的配合时,常绿植物和地被植物之间的结合,能起到很大的景观效果。园林植物造型艺术形式较多,如配植、花卉、草坪等造型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可从植物的造型用途、美学原理及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考虑,以充分体现出园林植物绿化的艺术价值。
2.3小品艺术的应用
硬质小品伴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在现代城市的各个场合中应用,如在城市公园、广场等。现代艺术品具有着独特、新颖的造型,并以简洁、流畅的外观体现出其自身内涵,且与一个独特的方式展示出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各种事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优秀的小品艺术能给不同类型的园林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特色,且内涵往往需要人们用心去交流、思索,使人们在思索中更好地感受园林独具特色的小品艺术性,使园林各具时代特色。
2.4雕塑的应用
雕塑作品作为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要素,其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广州雕塑公园,通过在公园中应用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雕塑景观,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园林的艺术性,也能充分体现园林的时代特性;如公园中的百米浮雕,能很好体现岭南地区几千年来的经济文明发展史;又如“吮田螺”、、“荔枝”、“鸡公榄”等独具广州风情的雕塑作品,能体现出昔日广州人民的风情习俗;公园中的雕塑与园林艺术相结合,并集历史、文化及社会等要素为一体,能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性及时代特性。如今,随着雕塑造型所采用的材料越来越广泛,且造型越来越丰富,并结合了现代及古典要素,能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而且,还可以园林植物上进行雕塑,既能体现现代环保艺术,也具有较好的养身及审美价值。
2.5绘画艺术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艺术;城市园林;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园林美和现代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提高的。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给人们布置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节奏的现代城市园林。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杜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设计艺术的轨迹。
一、现代艺术对城市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
我国的现代艺术大约起源于十九世纪,迟于西方国家,但也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入了建筑、哲学、文学等等各类学科,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的现代艺术已经与园林设计的发展密不可分了。一方面,城市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不仅要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要能够起到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所以将其与现代艺术结合可以发掘城市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现代艺术的广博内容与内涵可以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包括城市园林的空间布局、园路铺装材料、植物绿化、园林雕塑等方面。
现代艺术对现代城市园林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艺术观念往往是一种艺术语言的思维基础。在艺术观念的渗透上,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因为现代艺术中的设计理念非常多样,经常能够运用到的包括立体主义分解重组后的多视点角度观察的理念,属于抽象派的建立在秩序法则基础上的形式逻辑观点,属于表现主义领域的对艺术张力的审美追求等。这些现代艺术的理念对城市园林艺术的设计与规划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艺术语言的影响下,城市园林艺术充分借鉴了现代艺术的而表现语言,也即表现技巧与表现方式。
二、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运用
1、城市园林外形设计中现代艺术的运用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园林的首要作用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城市园林的植物以及人文的设计能够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园林的空间外形设计要体现其艺术性,首先应具备合理的布局,能够灵活运用园林的有限空间,注重园林的动静分区以及空间融合。比如城市园林中的各类建筑、树木、水石、假山等的空间布局,可以运用起伏层叠或交错凸凹的方法使它们更具有层次感以及色彩美,这就需要借助原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及灵活设计。打造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性的园林设计,离不开美的设计原则,要使园林设计具有可发掘的美的内涵就要注重对园林景观在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比拟与联想以及均衡与稳定等方面的艺术创作。城市园林的外形设计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往往是设计者对园林拟建场地的地势、地形及地貌仔细认真研究后,经由合理科学的分析而得到的成果。
2、现代雕塑艺术与园林设计
现代雕塑与城市园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雕塑艺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几乎和文明同时诞生。原始的陶俑雕塑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它们距今已有万年以上的悠远历史”。现代雕塑对城市园林的影响是很深远的。雕塑走向室外,扩大尺度并且使用各种自然材料。位于湖北襄十高速公路的绿地中的方向盘雕塑,硕大、醒目的矗立在高速公路一侧的开阔空间中,使原本空旷的高速路在感觉上缩短了距离,又平添了生气。雕塑以他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构造结构,让人们远近视角都能感受到它的气势和活力,使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令人愉快的空间关系中。人们喜欢好的园林景观也喜欢好雕塑,都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富有现代趣味的雕塑作品来装点人们的生话环境。
3、园林植物绿化中的艺术
城市园林绿化不但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应该选用合适的植物种类使之与园林中的各类建筑、山石、水等匹配,将植物的形、色、味等特点发挥到极致,以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植物绿化是生态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生态园林设计的精髓所在。任何一件好的艺术创作都是环境与感情的完美结合,不同的园林绿化决定了不同的环境与主题。植物造景让园林空间更为丰富多彩,大多数的园林景观都是通过植物绿化间接或者直接完成的。在园林的设计形式中,竖向的常绿植物与横向圆形突起的地形相结合,形成树阵式排列,其形式新颖、别具一格;在植物种类的搭配中,常绿植物与地被植物结合种植,景观效果好。
此外,还可以通过植物造型的多样化,来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比如,观赏树木的配植造型形式、花卉的造型形式、草坪的造型形式等等。在观赏树木的配植造型形式中,又分为自然式、象形式、几何式、抽象式等等;在花卉的造型形式中,分为花坛形式、花境形式、立体形式等等不同形式;在草坪的造型形式中,分为观赏草坪、游憩草坪等等。观赏植物材料造型的形式多种多样,还可根据其造型的用途、社会的风俗习惯、美学原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把握园林植物造型形式。
三、运用现代艺术进行城市园林设计
1、城市园林中的空间布局
城市园林的设计者要将园林设计得有合理的层次,运用现代艺术将山水、建筑、木石布置得更有色彩美和层次感。将园林选择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地址,并借助有利地形进行层次搭配,力求在节奏和韵律、比例和尺度、协调与对比等方面追求更完美的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
2、增设园林小品增添趣味
园林小品在城市中并不少见。将园林小品精心合理地布局在城市园林中,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等特色相配合起来,使园林小品的独特造型和深刻内涵逐渐显露出来。园林小品最好设计得比较独特别致,同时也要使其更加新颖简洁。把这些园林小品充分布置在城市中的各个角落,也能提高城市的品味。园林设计者应提高对园林小品的认识,因为园林小品对于城市园林来说就好像是散文的“文眼”,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园林小品对于启迪对人生的思考,加深人们对心灵交流的思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增加城市园林的内容
城市园林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其外形,还要使城市园林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需要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增加城市园林的内容。这个内容不仅包括城市园林中植物的种植和选择,还包括了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形体条件。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地搭配和布局,就要保证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园林中的山石、建筑以及水体等各种因素,不断满足城市中人们的各种需求,使城市园林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注重植株和人文景点的合理搭配
使常绿植株与地被植株进行有层次地搭配。还可以将观赏植株设计成几何式、象形式或者抽象式等等。也可以将花卉设计成立体式和花坛式。在设计草坪时要留出合理的休息草坪地带等。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城市园林的用途,将植株设计成符合人们欣赏感觉的造型,从而不断使城市园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将城市园林的真正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结束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中国城市建设和园林建设的也同样相对悠久,中国古人对于园林建设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中国古典文化中有不少精妙的园林建筑理念和园林建筑方法值得现代城市园林建设深入学习,然现代园林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就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与学习,向现代艺术的艺术理念和现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取经。
参考文献
[1] 张春嘉,王立君,韩晶宏等.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的讨论[J].中国农学通报,2011(4)
【关键词】 园林设计,造园理论,发展趋势
魏晋 (公元220年~420年) 时期,“园林”已出现在张翰的诗词中:“白日照园林”,以及陶渊明的诗词中:“静念园林好”。至此我国独特的风景式园林风格形成。此后造园的设计经验和艺术理论不断发展演变。1634年,计成的著作 《园冶》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典造园理论。所以说,园林景观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维持生命活力的物质资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城市中的人们由于自然缺失所造成的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这些需求势必相应地亦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繁复、从低级到高级变化发展,即酝酿了园林发展的最基本原动力,园林景观发展趋向性不言而喻。
趋向性- (TAXIS) 是一生物或细胞天生的行为反应,指其对一指向性刺激 (由特定方向给的刺激) 而会有趋近(正趋向性) 或远离 (负趋向性) 刺激源的动作。趋向性和向性不同,生物学上的趋向性有移动性且表现出趋进至远离刺激源的指向运动 (Kendeigh1961),例如眼毛虫属的鞭毛原生动物会趋向光源。这里,指向性刺激为光,而其动作为趋向光,而趋光性正是对光刺激的反应。在自然科学中“趋向性”一词主要是描述低等生物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在科学理论的研究中不乏有不同领域学科相互借鉴科学原理的例证存在,正如汤因比在 《历史研究》 一书中报阐述的:“人类历史中存在着从局部的统一 (分裂的文明) 向最后的大同 (统一的全人类文明) 发展的趋势。”意即文明如此,那么作为文明的一个表现形式―――园林艺术同样也会显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理论以“趋向性”类比,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面,总结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将园林艺术的发展置于文明社会发展中来观察,园林的产生、发展、演变各阶段也伴随着社会文明的渐进而发展演变。以一种文明的艺术发展为例,园林艺术的产生是受当时社会文化形态、当地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断地进步完善,逐渐形成该体系下的艺术形态。文明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挑战-应战”模式中上升的,因此,在园林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来自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对这种外来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注入到本土文明中,顺应融合、循环、进化的进程,最终形成一种完全适应本土文明的文化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文明形态一直进行着自下而上的变革,自上而下的反馈交流,在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本土的园林景观艺术形式,最终完成改造。在各种不同的园林艺术波形的不断交错行进中,相互影响、干涉,然后相互叠加,逐渐趋同,相互影响,继之重新形成一种受到前面多种不同波形曲线共同作用的波,就可以被称作最后的大同,也就是全人类的文明交融。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影响深远。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的文化,东西融和,使本国的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日本景观设计是从人们认知周遭生活环境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全体公民身心再生的空间,即“场所理论” (19世纪60年代中期稹文彦),使景观逐步融入普通人生活,满足普通人的需要。日本现代景观摆脱了单纯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不再用一组画来设计,比较注重形式上的简洁,力求给观赏者以最直接的视觉感观冲击。例如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即通过“形”来体现“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表达设计的目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手法,注重视觉上的刺激,并通过整体氛围渲染出独到的日本民族特色气质。日本园林设计已建立起融合了民族文化精华、艺术风格独到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当今,园林已经从少数贵族阶级享受生活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所受用的公共必需品,在类型、功能等方面也逐步向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关系方面考虑,相应地,园林艺术 (garden) 的学科范畴也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19世纪,奥姆斯特德首先提出了“景观规划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个内涵更强的新名词,逐渐得到各国园林界的接受和采纳,此后迅速发展,并于1948年成立了“世界景观建筑师协会 (IFLA)”。在欧洲,巴黎区域总体规划在20世纪初城市化进程开始初期便被提出,巴黎是对城市化加速进程采取措施最早的城市。随着巴黎地区的发展,第一个区域规划法案―――PROST规划的提出,就强调了“保护自然空间”,为巴黎地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随后几十年的区域规划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并不断完善、强化,区域规划的日趋成熟也推动了区域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的完善。20世纪70年代间,大量优秀的公园设计作品将风景园林的发展推至巅峰。在不断探索前进的过程中,巴黎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对区域规划、领土景观、地域特征的关注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是最值得借鉴的方面。
从环境角度看,现在城市生态失去平衡,亟需通过整合景观网络,恢复城市生态平衡,逐步收复失地。这也就是西方景观设计师们对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十分重视的实质所在。因此,现代景观设计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是他们对城市、对自然的态度,和把景观作为对话自然,复兴城市的媒介的理念。同时,功能、艺术风格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亟需解决的难题,因而在今后的设计中更需强调景观是功能性、艺术性与生态性三者的有机融合。现代景观设计还应具有对古典园林艺术理论的深刻理解及发扬,通过设计实践将“传统”寓于“现代”之中,从本质上把传统理念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开辟出具有中国化印象的、和谐的、可持续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现代构成;关系;视觉要素;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园林设计立足于现代设计,所以现代构成和园林设计都是表达形式美,园林设计中广泛的应用了现代构成,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园林设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园林设计者在利用园林自身的特点的同时,积极的运用现代构成,进而突出园林设计的独特个性。园林设计属于视觉艺术,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具有相同的视觉原理,即研究人们的视觉感受。
1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的关系
1.1园林设计的概述
园林设计属于视觉艺术,人们对视觉的感知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实现的,艺术的目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情感符号,借助形态语言来实现对人类的熏陶。在对视觉心理的调查发现,现代构成理论为心理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如抽象、概括等手法,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通过利用视觉观察事物,来感受不同事物带给人的感情变化,可见视觉艺术是建立在人对事物的视觉感受之上的,其语言是形态语言。园林设计是一种视觉设计,也是美与和谐的艺术。
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一样,都属于现代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园林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审美标准和创作手法都符合时代的要求,赋予时代的气息。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有着辉煌的成就,同时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园林艺术以新的内涵和形式,人们在园林设计中更多的关注艺术性。作为现代设计的一部分,园林设计中的一些艺术认知和创作理论都对园林的设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园林设计与其他设计有着显著的不同,具有功能性和独特性,除了能够给人带来空间和平面的不同感受之外,还关注与植被的绿化设计。植被在园林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季节的交替,不同时期植被呈现给人们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其不断生长体现着生命力的顽强,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感受到生命力和活力,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1.2现代构成的概述
点线面是现代构成的基本形态,是研究形态学和抽象理论的基础和前提,这与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元素点是相一致的。点线面这些简单的元素是从自然界中抽象而得来的,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潜质和内涵,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情感理解。例如在现代构成中的点蕴含着丰富的变化,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园林欣赏时,可以把点看成是各种构筑物,也可以看做是透景线穿过的地方;线作为现代构造的基本元素,具有连续性和动感,一般线的应用主要是园林设计中的道路、景墙和绿篱等带状的空间;面是现代构成的基底,担负着承载物质的作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例如一片绿地或者是铺装地面等等。现代构成的基本要素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在细微的变化中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具有独特的表现张力,不仅能够给人直接的感受,还会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
1.3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的关系
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具有相同的视觉原理,两者都是关注看,当然对看的关注是有选择性和规律性的,是有目的的看。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要对事物进行进行概括和抽象,并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二者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简衡。所谓的简单性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呈现出简单化的趋势,是人们对艺术形态进行抽象化处理的基础和前提。在人们认知系统的构建时,人们多偏向与简单的完整的有规则的事物,即使对复杂的事物也是分成简单的事物进行理解,将零碎的不完整的事物,拼成完整的有规则的事物。所谓的平衡性是指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观察时,会感受到某种事物呈现的“力”,只有将这种心理的力平衡处理,才能够保证事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园林设计中,就是借助现代构成中的图形和结构来对人们的心理感受进行引导,进而表达设计的意向。
现代构成是园林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园林的设计初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模仿和改造自然,就东方的园林设计而言是以秀美的山川为精神源泉,而西方是关注人工的改造,例如西方的园林设计初期的典范是古埃及园林,体现了明显的中轴线,构成的缩影有所显现。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东西方的交融,园林设计的理念也得到了思想碰撞,使现代构成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手法。可见,现代构成给人展现的不仅是一种设计要素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设计态度,是人们对自然的合理提炼。
2现代构成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点线面和色彩、空间是现代构成的基本要素,凭借着抽象性和形式感,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现代构成的应用,对视觉艺术进行了相应的创作,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为提高创作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2.1点的应用
作为一切形态的基础,点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于生活的各处。在园林设计中,一棵树可以看做是一个点,一个坐落在草坪的雕饰也是一个点,地面上的碎石子、路灯、各种指示牌甚至是环保箱都是园林中的点。点具有很大的张力,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点的应用,容易使人形成一定的视觉中心,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通过大小形状色彩的变化,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起到活跃气氛和点缀环境的作用。
2.2线的应用
线是现代构成中具有个性和活力的视觉语言,由于线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例如直线给人平稳整齐的感受,曲线给人以柔美自由的感受。可见线的丰富变化和连贯作用,在园林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回廊、曲桥和围墙的设计都是直线的应用,给人以轻松、舒适、自由的氛围,使人们在园林的欣赏中体会到自然和艺术的美感。
2.3面的应用
面由于形态比较大,便于捕捉,并对园林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园林设计者进行园林设计的有效手段。面的作用在于将点和线有效的连接起来,起到促进园林整体性的作用。不同形状的面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直线型的面给人安定简洁的感觉,曲线的面给人自然柔美舒适的感觉,给人以亲近感。在园林的设计中,还会运用偶然形的面,在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给人以融入自然的感觉。
2.4体的应用
体是三维的形态,能够展示多个角度,给人创造较好的视觉效果,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体利用不同的形态进行不同的空间构建,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形态,给人以自然的亲切感,使园林的设计更加自然,充满生气。现代园林中的奇石怪树就是很好的一个实例,通过对环境的有效利用,给人以贴近自然的感觉。
2.5色彩的应用
色彩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园林中也随处可见。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记忆很大程度依赖于色彩,所以园林设计抓住这一手段,加强色彩的应用,来丰富人们的生活,创造一定的气氛,增加情趣的同时,体现出文化和地域的特色。另外,色彩可以调节空间感,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对色彩有很好的把握,处理恰当,如青山绿水红墙等景观就极大的突出了园林的艺术特色。
3结语
总之,园林设计和现代构成是一致的,都是从视觉的角度着手,以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为目的。现代构成在园林设计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园林的艺术情境,带给人们更大的满足和享受。
参考文献:
[1]王恩林.浅谈我国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J].民营科技,2011(07).
[2]栾岚.浅析园林设计与现代构成之间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
[3]余红娟.浅析现代艺术对园林设计的影响[J].大观周刊.2011(35).
关键词:园林设计;景观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扩展,促进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受到很大的污染,空气质量急速下降,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运用园林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空气的净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也美化了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就对园林设计艺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的阐述和分析。
一、园林设计艺术的内涵及其指导原则思想
园林设计艺术指的是依据园林建设建造的基本布局和艺术指导策划理论,来对自然地形、城市建设建筑以及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重新规划与设计,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面而言,通过在景观地形以及花草树木的改造中,融入较多的园林设计艺术元素,可以营造出环境优美、舒适惬意、景色怡人的自然环境。因此,园林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较多的绿色人文特性,彰显景色的物质文化熏陶情愫,努力营造以满足广大市民基本需求为前提,以构建和谐文明、绿色舒适的景观环境为总导向的健康艺术景观,让居民能够在体验美丽风景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精神面貌。而同时,园林设计还应该坚持经济实用、美观舒适的设计原则,园林设计理念必须体现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原理,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理想化的重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园林设计的实效性与经济性。在此过程中,因地制宜是进行园林艺术设计所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设所需的各项投资经费,并且还能够在充分利用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营造更多审美效果,例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观赏效果来对园林造景因素中的假山、异地塑料树类、雕塑作品等进行美化设计,有效将园林设计中的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融入进去,体现更深层次上的精神文明氛围。因此,园林艺术设计者要综合考虑环境设计的各项指导性原则,在降低经济投入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园林艺术设计水平。
二、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此,需要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提高城市的美观性;应该不断的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对城市的景观进行规划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改善自然,创造出适合人类生活环境。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园林设计的理念对城市景观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在城市中营造园林,主要是将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进而使城市环境成为人们自由和平衡的生活空间。这种做法恰恰能够减少城市化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种非常科学和生态环保的做法,有利于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园林是人们理想的娱乐和休憩的场所,将其很好的与城市规划融为一体,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园林规划设计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的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的合理和科学,有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二)景观个性化原则
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三)多样化原则
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四、景观规划中园林设计方法
(一)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
观赏性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所以,要设计丰富的园林景观,需要进行科学的植物造景,利用植物的色调以及层次建立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此外,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城市建筑特点,有目的地设计自然景观,以当地的特色树种以及古老的树木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实现观赏性和绿化城市的目的。
(二)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中,应该注重保存和繁育种质资源,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大量收集、培育和利用野生的植物,并且积极的引进具有观赏价值和净化城市空气的树种,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扩大园林植物的资源,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实现多样化,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进而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三)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融人园林设计的理念,主要是为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因此,应该加强城市公园的建设。众所周知,城市公园主要以绿地建设为主,绿地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改善城市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造氧气,改善城市的控制质量。植物还能够涵养水源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应不断的对城市公园进行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主力军。
(四)控制建筑用地,增加绿地的面积
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用地在不断的扩大,农田等农耕用地也在不断的缩小,进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温室效应在不断的增加,空气质量严重的下降,进而出现了很多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的控制,增加绿地的面积。应该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应该坚持绿地的规划和城市总体的规划进行同步的实施,这是进行城市园林规划的关键所在。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同时,应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园林工作者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对体现城市空气质量的园林绿地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功能标准。以维护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当代城市园林作用进行评价;(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5)整体与连续性标准,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六)设计过程突出个性化设计,注重以人为本
设计过程中,应突出景观园林的个性化,尽量的设计出符合大多人群的亲地空间,创造出能与人们亲密接触的绿化环境。此外,在突出个性化的同时,还需满足多元化的要求,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就要积极树立“以人文本”的观念,设身处地的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从而提高老人与儿童在景观园林中的独立能力,如可以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场所,以培养儿童的合作与冒险的精神。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能够充分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发挥出景观园林建设的真正效益。
五、园林规划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积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城市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改造城市环境,创造集中的人居环境,可以让城市人更贴近自然生活。将园林设计艺术运用到城市景观规划中,能让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使城市人与自然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由、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间,使园林不再仅仅是提供人们休憩、娱乐及观赏的场所,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功能需求。
结语:
景观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设计宗旨,充分理解园林设计的理念,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中,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努力改善城市环境,给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华.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22:72.
[2]张霞.园林设计艺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4,01:52-53.
【关键词】:色彩风景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风景园林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风景原理设计当中色彩无疑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而不同的色彩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如当人们看到红、黄、橙等暖色调的时候,能够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当看到蓝、青色的时候则会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合理运用各种颜色的作用,可以丰富园林作品的内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发展需要。
一、园林景观色彩组成
自然色
自然色彩分为生物色彩及非生物色彩,其中生物色彩包括植物色彩、动物色彩等。非生物色彩包括山体、山石色彩、天象色彩、水体色彩等。 自然色彩是来自大自然的颜色,自然色彩并非恒定,我们无法把控自然色彩的变化。但可以人为控制色彩因素做出合理的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水体的位置、面积、形状和其他色彩元素进行搭配组合,得到理想的色彩构图。
半自然色
是指人工加工过但不改变自然物质性质的色彩,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人工加工过的各种石材、木材和金属的色彩。半自然色虽然经过人工加工,但表现的仍然是自然色的表观特征,在景观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工色
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颜色,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各种材料和色彩的瓷砖、玻璃、各种涂料的色彩。人工色往往是单一的,缺乏自然色和半自然色那种丰富的全色相组成,但是,人工色彩可以调配出各种色相、明度及纯度。可以运用在小品、铺装、雕塑中,为景观色彩的搭配及营造创造多种美感。照明的应用更可以使景观设计锦上添花。
二、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1、风景园林设计中同类色的应用
同类色指的是色相差距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在色轮表中指的是各色的邻近色,如:红色与橙色、橙色与黄色、黄色与绿色等。除此之外,同类色也包括一些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色彩,主要是一些深色与浅色的差别,这种色彩无论是在纯度、明度以及色相上,都比较接近,所以很容易取得协调,如果表现在植物的组合中,就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和空间感,给人以柔和宁静的感觉。这些色相效果较为相当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会像看同一色彩一样造成视觉疲惫。但这种色相效果又不会让人的接受能力有太大起伏,具有一种协调之美。如有些公园,整个色调以大片的绿地为主,中央碧绿的水面,草地上点缀着造型各异的深绿、浅绿色植物和树木,结合一些景观设施,显得非常的宁静和高雅,与周围喧闹的环境形成对比,给人以休闲感和美的享受。
2、风景园林设计中铺装色彩的应用
铺地既要满足行人步行的功能性要求,又要满足色彩图案表面质感等装饰性要求。在园林设计中,铺装的图案可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色彩,还起到了提示引导的作用。铺装的纹样会因场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起到了装饰性作用。园林中的铺装纹样、材料要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提升整个景区的品质。
铺装的形式美与材质质感变化,和色彩是紧密联系的。其中,铺装的质感必须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所以铺装色彩是形式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形式美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色彩变化多,则质感变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纹样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风景园林设计中冷、暖色系的应用
暖色系列的波长较长,色彩表现得较为活跃和浓烈,在园林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暖色系是指红成黄三种色彩或是与这三种色彩较为相似的颜色。红色给人火热的感觉,橙色给人欢快的感觉,黄色给人明朗的感觉。因此,这三种暖色调在园林设计中多用于庆祝场面。例如,红色的花柱以及黄红搭配的曲线条纹给人一种热烈欢快的感觉,达到了场面的盛大效果,也代表了欢迎热烈欢迎宾客到来的意义。
冷色系列波长较短,可见度低,给人以沉着,深沉,退远之感。冷色系列主要包括青色,蓝色以及与其相邻的颜色。冷色系列给人以庄严,宁静和冷峻之感,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多用于刻骨铭心的事物来凸显其深刻教育意义和宁静深远的效果。其次,冷色调给人以明朗,清爽的感觉。清凉的夏天,施以冷色调,不仅降低了温度,还舒适了人们的心情。
4、风景园林设计中多色相的组合应用
多色相的组合指在园林的风景园林色彩搭配中,以多种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色块相拼接,达成一种富有变化的色彩效果达到色彩的多色相组合。比如在游客游览的区域,分别种植银杏树及樱花,把握植物的艺术配置使寺庙的色彩整体色彩趋于多相,既注重色彩协调,又考虑到四季的变化,使春季的樱花,秋季的银杏,冬季的松柏各为一景,四季均不乏亮点。使自然色彩与建筑相得益彰,协调生动。
5、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比色的应用
所谓的对比色主要是指补色的对比,这是因为一般来说补色与从色相等方面的有着很大的差异,用比较强烈的对比产生比较引人注目的效果,使风景能够让人感觉非常醒目。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对比色主要适用于广场、游园的主入口和重大的节日场面中,设计师利用对比色来组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花柱、花坛等,能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视觉冲击效果,给人以欢快和热烈的心理感觉。在对比色对比中,还有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对比,不同在面积的对比,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特别是植物花卉组合中应用较为广泛。对比色对比的运用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们通常所描绘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风景园林即是该方式的具体体现。在大面积的绿色空间内点缀小体量的红色品种,形成醒目明快,对比强烈的风景园林效果。
三、对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几点建议
(1)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环境的整体色调的和谐统一原则。主色和支配色的协调应明确地反映整个园林设计的风格特征,人们一看就能确定是哪种类型的园林风格。这种反映整体风格,环境和谐统一的要求可以从保持色调主次有序来实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支配色可以运用,但必须认真考虑其色相,明度,彩度效果,在任何时候都要与环境达成和谐效果,取得一致“意见”。
(2)园林设计中的不同空间之间有过度,但不能太生硬。空间与空间之间,布局与布局之间也许会有不同色彩的效果反映,但这种效果反映应建立在平和地过渡前提基础上,以使才、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顺势联系起来,形成一体。此外,当发现色彩都是同一色相效果时,可以增加补色将其色彩效果变得丰富和柔和起来。有些色彩布局显得过于单调,这时加入少许的对比色或是同类色,将整体效果扭转过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艺术是人们长期实践的产物,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园林中的色彩千变万化,但在设计中一定要顾全整体。自然风景园林与人文风景园林都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但高水平的色彩效果要靠人的色彩素质,我们必须加强对色彩的认识与修养,才能恰当的把握好园林色彩效果。我们在吸取外国风景园林建设成果时,也不应该忘记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才能不断丰富园林艺术宝库,推进园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探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2)
1.体现石景的文化性
现代园林石景的文化性包含有继承和创新,即让游人在欣赏其外在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石景传达的精神文化底蕴。为达到这两个方面,必须要把握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文脉和艺术底蕴,中华泱泱大国,石文化源远流长,并为世人所称道。同时应结合现今流行的生态设计及现代景观设计,灵活运用现代的技术,将现代园林的多元化继承并发扬。社会文化在发展进步,园林石景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古典的石景表现的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因此在设计现代园林石景时,要结合现代所特有的因素,加入新的文化特征因素,如网络,革命,艺术文化等。园林是与人交流的艺术,园林石景所要表现表达的,应是人们所熟悉了解的事物,如此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此外,应用当地石材,有两大优势,既可以开源节流,又能够体现当地文化底蕴,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可谓一举两得。
2.体现石景的美学性
人的审美要求不断变化,石景的设计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色彩形态和质地上,都要从现代艺术中吸取灵感和经验,结合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现代美学原理,使人身心愉悦。这样既体现了现代美学的应用,也促使不同的艺术领域之间加深了交流贯通,是石景设计融入多元化的艺术流派风格。如前文所言,在物质文明大步前进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和精神文明层面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美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具体,自然园林石景当然也在其中。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石景本身的形态、色彩、质地,也要让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统一,适时地运用对比统一的美学原理,能够让石景的美渗透到环境中,带给人愉悦的美感。在艺术流派百家争鸣,空前繁荣的时代,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空前缩短,只有在各个艺术流派中汲取经验营养,并加以实际运用到园林的石景设计中,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同时也是未来园林景观的石景设计的发展趋势。
3.体现石景的生态性
在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现代园林景现也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景观。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换取生活品质的提高。园林景现空间造景更加讲究生态效益,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所以置石也应该适应时展的趋势,以创造具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园林生态的置石,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它是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是置石和组景所代来的独特的观赏价值。能够给人以无穷的想像空间和精神享受。在历史进程发展到崭新篇章的今天,处处都在提倡生态自然,园林空间的设计也不例外,越来越强调生态效益和环境的保护,提倡结合立地生态条件,以自然植物造景,减少硬质景观的应用。而置石组景则不同,它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精神享受,同时也是现代园林中重要的构景部分。因此,生态置石,刻不容缓。
何为生态性呢?其主要方面是用石简洁利落,择要处而置,反对堆砌,以简胜繁,意味着,“形简意赅”,反之则应避免;在设计施工中,更要注意到给植物的生长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有利得条件,使之从而达到石景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如此不仅增添了许多自然趣味,也增加了石景的生态功能,耐人寻味。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绿色植物的搭配更显得弥足珍贵,越来越多的植物被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将绿色与园林石景结合,让“园林”与“石景”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浑然天成。现代园林石景的发展趋势发展和创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经久不衰。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分析现在,才能展望探索未来,才能维持其生命力。
首先,是继承与发展。古典的堆山叠石艺术,赏石置石的传统鉴赏文化,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弘扬并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在世界的园林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深度的研究和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借鉴和继承先人的财富,完善其艺术理论,取其精华,并结合到现代的园林艺术石景设计中。
其次,如需建构现代园林石景艺术的理论体系,我们需要结合传统的置石,传统的山水画理论,现代环境空间的艺术发展成果,现代艺术方面的理论等,形成共同具有民族特色的并且对现代风格的山石营造有指导意义的山石理论体系。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建筑作用;设计特点;应用设计策略
园林建筑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在对园林建筑进行应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它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园林整体景观的造景需要,同时还要做到使园林建筑与园林环境的有机结合,充分的融入到整个园林自然环境中。所以,设计者在从事现代园林设计时,要协调好园林建筑同上述三种要求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符合园林的造景和布景设计,并且能够自然和谐的融入到整体的周围的园林环境中。
1 园林建筑的作用及其设计特点
园林建筑在整个园林风景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园林建筑既能够满足人们的游览和休憩的需要,还可以与周围的景物一起构成可供观赏的景观,如各类构筑物、园林小品等。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无论是内容还是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上,不再以古典园林中亭、廊、楼、榭几种简单的形式为主;功能上,也不再以简单的游赏、饮宴为主。当代的园林建筑已经发展至多种类型,且在功能上也形成了更加确定和复杂的内容,此外为了配合某些特殊的需要,一些园林建筑中还配备专门的设备和设施。这种情况下,当代园林建筑要较传统的古典园林建筑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现代园林建筑在设计上较以往更加强调造型的独特和色彩的艳丽,传递出了更加鲜明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三、布局和选址。园林建筑的布局和选址是园林建筑成败的重要因素,布局上要注意运用周围的园林环境,来提升园林建筑的观赏价值,选址上要结合该地的地形和自然环境的特点,使园林建筑充分的融入该区的整体环境中。
B.情景交融。园林建筑作为一种景观类建筑,还要注重一些内涵的表达,使游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c.空间处理。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切忌过于单一,要利用空间布置增强园林建筑的层次感和空间感,采用多种变化形式来提升有限空间内的观感。
d.造型。园林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对其造型的设计亦不能忽视。设计中,要做到保证园林建筑的体型和轮廓富有表现力,能够增进画面美,同时要保证园林建筑的体量和体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园林建筑中增加一些环境特色或者地方特色。
e.装修。园林建筑作为一种观赏类建筑,其细节装饰对于建筑物观赏性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中,要尽量采用精巧的装饰,来营造园林建筑所承载的景观气氛,实践中常用的园林建筑装饰物有挂落、栏杆、漏窗以及花格等。
2 几种基本园林建筑在造园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古典园林建筑的亭、廊、楼、榭的基本形式,还包括雕塑造像等现代园林的特有形式。下面笔者将选取雕塑、亭以及园门三种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2.1 雕塑
雕塑作为一种感染力非常强的造型艺术,可以表达出比其艺术来源本身更加强的艺术效果。通过观赏,不仅可以给人以视觉冲击,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所以,古今中外的造园艺术中,都会适当的引用雕塑这种原理建筑形式来充实造园意境。另外,雕塑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灵活,刻划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达的主题可严肃可浪漫,其建筑形体也可以根据园林布景需要可大可小。一般情况下,依据雕塑在园林造景中性质和环境的区别,可将其分为主题雕塑和环境雕塑两大类别。主题雕塑,一般指的是纪念碑雕塑,其建筑的意义在于纪念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这种作用也决定了该类雕塑的主景地位。园林环境雕塑则是根据园林中布景的需要而设立的,其题材以地方上的民间传统和历史遗迹为主。
2.2 亭
古语中的亭,指的是供人休息的地方。正所谓“亭者,停也,人所集也”(《说文解字》)。因受到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亭子在我国园林建筑中被采用的几率最高。无论是传统的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的公园和风景游览区,游人都可以看到山岗之上以及水池之畔的亭子,亭子以其特有的建筑形象同园中的山水、绿荫一同构成了生动的园林景观。
在园中设亭,其选址至关重要。亭子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建筑,一般应该设立在视线交接处,这样可以一方面起到观景的作用,即游人在亭中休憩时可以观望周围景色,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点景的作用,即亭子设立的本身可以点缀周围的景观。《园治》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道,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人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灌足……”文中的“花间”、“水际”、“山巅”均是置亭的绝佳位置。
2.3 公园大门
现代的公园或者风景游览区都会设置大门和围墙,其目的在于控制游人出进。在满足了大门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如果做一些艺术处理,可以集中的展现公园的特性,以及提升公园的基本艺术格调。在对公园大门设计中,我们既要凸显其独立性,又要保持与园内的其他建筑的艺术风格相一致。首先,公园大门的选址要充分的考虑其使用功能,选择便于游人进园的位置,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几个次要入口。其次,空间处理上,要保证大门的广场空间和大门内的序幕空间两大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根据不同的公园性质的需要调整门内空间的布置方式,一般情况下,游览性公园会选择约束式的序幕空间,以求达到欲扬先抑的目的,而纪念性公园则通常采用开敞性空间,以求达到庄严和开朗的效果。
3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策略
根据现代园林的设计需要,园林休闲建筑在设计应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慎重选址,准确定位。园林建筑的选址和定位对于整个建筑的园林效果的展现是至关重要的,设计中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园林的整体景点要求,在设置园林建筑时切忌过于集中或分散,应从园林的大结构出发,结合该建筑的特点和艺术效果,选定一个合理的定位。
二是因地制宜,和谐一致。园林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因为其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要从属于周围的自然环境,设计中我们要始终根据环境,因地制宜的调整园林建筑,以使其达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致。
三是建筑风格定位准确,大小合宜。独特的建筑风格是现代园林的最鲜明的特征,而建筑物大小合宜既是艺术成功的关键,又是经济效益的基础。园林建筑的风格定位和体量大小都要根据周围的园林环境而恰当选择:设计中要做到得自然得体,既突出了建筑自身特点和品位,又不影响整体园林景观的审;建筑物过大会导致压抑感,过小又无法满足造景需要,所以其体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园林建筑作为园林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凝结了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建筑者的精湛工艺,给游人以独特的美的享受。尤其是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园林建筑的外在表现,以及与环境、景致的和谐统一,努力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艺术境界,为人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园林艺术环境。
参考文献
[1] 包群.《园林建筑的选址与布局》[J].辽宁经济,2005(2).
[2] 谌莉.《园林建筑设计漫谈》[J].知识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