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tatus of tropical touris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ce,and compared it with tropical tourist agriculture in Taiwan. It recommended to make full use of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play rationally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min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opical agrculture,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f Hainan and cooperation betwen Hainan and Taiwan to further develop Hainan’s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ies.
关键词: 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建议;海南;台湾
Key words: tropical;sightseeing agriculture;development status;suggestion;Hainan;Taiwan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36-02
0引言
海南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的海岛省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热带农业,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和农业是海南经济的两大支柱,随着20世纪70年代观光农业旅游热潮的兴起,海南的旅游产品由最初的滨海观光游览逐步向其他资源型旅游产品发展,其中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形成了森林探险游、乡村游等农业观光产品。尽管海南的农业观光产品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资源利用与保护上亟需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1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1.1 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丰富, 可开发种类多海南岛天然物种资源非常丰富,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和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以各类资源为基础,近10年来,海南岛出现了一批如万嘉果园、定安飞禽世界、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东山湖野生动物园、兴隆热带花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儋州热带植物园、椰子大观园、金沙岛渔家乐、博鳌海洋世界、椰寨农家乐等集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生态教育、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旅游活动项目, 形成涵盖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养殖观赏园、花卉观赏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观光产业,成为城市周边居民、内陆上岛游客休闲度假的新选择,也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1.2 海南现有观光农业表现形式单一, 缺乏文化深度和游客参与性鲁怀坤在其发表的《观光农业及其发展研究》一文中对观光农业的类型进行了归纳,认为观光农业包括四种类型:农业娱乐型、农场化型、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农家乐型。从海南目前对外开放的热带观光农业景点的特征来看,无论是养殖场,还是育种基地,均采用以大面积、规模化、现代化的集约式农业为主,农场化型和高科技示范园类型,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与我国其他内地省份所见到的设施农业并无二异。单一的观光农业表现形式未能真正体现海南独特的、在我国大陆任何地方均体验不到的热带田园风光的资源优势。另外,从市场接受模式来看,海南现有的农业观光景点仍以走马观花的观光为主,无论是散客还是团队,在景区内的活动均以游览、听从讲解为主,极少有景点配合互动性的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农业活动中来,切实地让游客感受海南传统或现代农业产品的生产、耕作过程。
1.3 海南农业生态保护意识普遍较低,农业资源保护力度不足也制约了海南农业旅游的发展农业景观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景观具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双重特征。发展观光农业应重视农业景观的建设、改善和塑造, 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观光和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据有关资料统计,海南每年被海水侵蚀和沙化的土地面积达1000km2,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土地贫瘠化现象严重。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南是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省份,全岛开发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卓有成效,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蜚声岛内外。但是,在这些光环之下隐藏着的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在海南农村,水污染问题突出。在工业、城市的污染备受关注的同时,海南这个尽享田园美景的农业大省的农村的污染问题却无人关注,且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对应环境污染的措施。
1.4 海南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政府关注与支持1999 年海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定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在2002-2006年的五年间,创建文明生态村10349个,到2008年共创建13261个文明生态村,达到自然村总数的72%。经过六年的建设,海南目前已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村在全岛开花,但除了整饬环境、种花种草、修路修房之外,海南农村和农民究竟要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却未见更多相应的政府政策引导。直至2007年7月4 日,南海网上才有首例关于生态文明村被整合包装形成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相关报道。
2台湾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概况
台湾与海南同属亚热带海岛,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农业资源,但在观光农业的发展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2.1 政府通过立法指导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农委会、农会共同辅导建立休闲农业基础,推动休闲农业产业良性发展台湾是我国最先发展观光农业的地区。1970 年台北市在木栅区指南里组织了53户茶农,推出“木栅观光茶园”,开启观光农园的先河。1989年4月台湾“行政院农委会”举办第1次“发展休闲农业研讨会”, 确定“休闲农业”名称,并于2000年通过立法界定休闲农业概念, 在2002 年立法将休闲农业纳入产业规划,通过休闲农业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保证了休闲农场、农庄、农园依照法律法规从事生产运作, 避免了盲目无序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盈利的可能性和保障了游客的权益。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之下,针对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台湾农委会、农会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规划。
2.2 台湾休闲农业数量多, 类型多样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台湾参与休闲农业发展的单位数量众多,根据农业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已核发29家休闲农场经营许可登记证、准予筹设休闲农场214家(其中44家为综合型、170家为农业经营体验型)、核准划定48处休闲农业区,辅导145处休闲农渔园区。类型涵盖了休闲农场、森林游乐园、休闲渔场、休闲牧场、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观光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民宿、休闲农业区等13种类型,辐射了教育、娱乐、观光、生产、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其品种非常丰富,可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学等方面的需求。
2.3 台湾休闲农业以当地居民经营的中小型规模为主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主要以各地农业人口经营的中小型农场为主。有资料显示: 两人经营的农场最多,有255家,占23.12%;三人经营的农场202家,占18.13%;土地规模在0.5~3.0km2的农场达589家,占总数的53.50%;3~10km2的农场达249家,占总数的22.60%。投资额不足100 万元新台币的休闲农场有153家,占13.90%;投资额100~500万元新台币的农场最多,有423家,占38.40%;投资额500~1 000万元新台币的有218家,占19.80%。
2.4 在多年发展与研究的基础上,台湾休闲农业已有相关理论对其发展进行支持与引导休闲农业的起点较低,且技术含量不高,有的雷同于普通的农业生产,有的类似于城市公园,如没有相关的理论引导与支持极易使其方向发生偏离。在台湾多年的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台湾有关专家、学者围绕休闲农业的内涵、功能、休闲农业的设计理念等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形成了相应的休闲农业美学、景观学、园林学、经济学、管理学、消费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各方面的理论,为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相关建议
海南有着如此优越的热带农业资源条件,却未能产生与之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究其根源是未能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特色,未形成优质的热带观光农业特色精品。
3.1 充分利用海南热带农业科技优势, 打造高科技热带农业观光品牌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确保了海南的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在其所涉及的养殖、种植、加工、林业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尤其是近几年来,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来自科技的推动。如能充分利用这些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通过适当形式将其开放给公众, 不仅能让游客了解到海南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也势将成为独具特色的高科技热带农业观光产品,形成海南热带农业的科技窗口。
3.2 合理规划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区域,利用区域优势树立各地不同观光农业特色海南热带高效农业资源在我国不仅是独特的,也是立体的。纵观海南目前的观光农业项目,其内容与形式基本雷同,要避免重复建设、“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窘境就应充分利用资源的独特性,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控制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同时,在项目建设规划之初就应注意整体的多样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并使之互相搭配,互相补充,避免相互竞争;要增加旅游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软件服务素质,使各区域农业发展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形成旅游产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区域。
3.3 深度挖掘海南热带农业文化内涵,全方位、多形式表现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特色观光农业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在观光游览过程中,单纯以自然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方式已无法满足游客对更高层次具有文化品位的专门化活动的需求,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与民族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
3.4 加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保护,创造优美农村景观观光农业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旅游产品,是一种以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因此,保护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保护农民生存环境就是保存观光农业的发展基础。只有时时处处将农业资源保护置于首位,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农村景观,提升海南热带观光农业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5 加强琼台合作,借鉴台湾先进的休闲农业扶持、推广、管理经验,发展海南热带观光农业海南和台湾是中国两大海岛,在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上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海南的观光农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避免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等方面会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可充分借鉴台湾的相关经验,引入台湾的一些管理理念、运作模式,根据海南的市场环境、产品特性加以融合,形成适合海南自身环境的产品,将有助于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4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对休闲项目需求不断扩张,海南依托其独一无二观光农业资源在旅游市场上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尽管海南的热带观光农业起步晚、基础差,但这一新兴的旅游形式已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如依托琼台合作的良好基础,引进台湾发展休闲农业在规划、建设、经营、推广、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同时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资源、根据本地区资源特色、功能作用开发多种适合本区的特色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做到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把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民众和旅客提供更好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和商业服务,那么就一定可以保障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实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海南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关键词】特色农业 推动 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在当前看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如何转变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化的理念经营农业,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一)特色农业的涵义
在某些设定的区域之内,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借助某些特定的农业资源,获得高质量、高经济附加值以及具有绝对特色的农业产品,并且将这种特色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规模的高效农业现象称之为特色农业[1]。
(二)特色农业的特征
特色农业具有下列几种特性:第一,特色农业能够将当地的农业资源、人文特色、历史价值进行综合,并且将这些资源所能发挥的效能最大化。最终实现农产品单价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目的;第二,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市场指向更加准确。
二、新时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耕地生产面积较小。然而,我国地域广阔,某些区域的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的存在也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当根据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及当地的资源,积极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基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提升农民的基本收入,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和落实农业发展规划
完善和落实农业发展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实际的农业规划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所选择的优势产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特色兴,所选定的产业应当是以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而市场的基本需求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所有的产业发展必须满足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更应当尊重农民群众的基本意愿。第二,加强产业结构和市场风险的分析,之所以将其称之为特色农业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特定性,而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因此相关的决策人员更应当充分把握特色农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对特色农业做出更为准确的产品定位。只有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才能够将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的特色农业向着全新的方向去发展。
(二)进行特色农业融资方式的拓展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有基本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农民的培养和标准化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支撑。当前来说,资金的短缺正是限制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第一,加快和完善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加快税收政策的改革,以税收减免和特定项目投资补贴的形式激发民间资本进行特色农业投资的基本热情,如此一来,能够引进多方资金,使农业金融市场更为壮大;第三,促进各大型农业企业的交流和开发,并且以工商联盟的方式推动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述办法能够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解决特色农业发展对于资金的基本需求将会是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建立健全化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们实际的经济效益渐渐提高,甚至超过了农业产品,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有完善的市场销售制度,从而提高市场经济效益。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市场买方也愈加发达,市场销售对于工业以及农业等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提高农业产品的销售额以及经济效益,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完善市场影响体系。首先,应该利用市场差异以及产品特性进行农产品高端市场开发。市场差异化能有效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特色产品应该具有市场差异性,符合特色市场销售基本要求。最主要是采用先进的产品技术从而开发更多绿色食品。其次,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行考察,然后在进行合适的价格定位。而特色农产品于其他农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可替代性较小,因此市场其他跟随者很难效仿,根据上述特色农产品特征,对其进行价格定位时,可是适当采用高价化的方式,消费人群主要为大中城市中高端人士[2]。而市场销售的渠道也应该符合大中城市的基本要求,可以在超市,大型商场以及专卖店等大型服务场所进行销售。
(四)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
对于特色农业来说另一个快速发展的途径就是创造特色农业产品品牌,产品品牌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是产品差异化的基本条件,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益。根据市场调研发现,现如今多数特色农业发展为小户以及散户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市场销售体系,缺乏完善的市场制度管理,不利于特色农产品长久稳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产品品质已经符合市场要求,但是不利于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管理控制,从而导致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并且对特色农产品的长久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为了开发农产品特色市场,应该提升农产品特色品牌影响力,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从而在产品品牌的影响下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效益,进一步开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促进特色农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农业生产诸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序分布也称为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形成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农业区划学所要揭示的客观规律之一。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地区差异十分明显,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来划分农业区,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为实现合理的农业地域分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对农业生产力进行合理配置与布局。所以,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理论既是在农业区划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又是农业区划不断深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2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交织的过程,各种农业自然因素及其他地域组合特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农业生产力地域布局的基础,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则是农业生产力地域布局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所谓农业生产力配置,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在地域自然分工基础上的地域生产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农业中,劳动地域分工体现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离不开区间的协作。分工与协作、专业化与社会化同是农业生产不可分割的2个方面,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合理布局。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在区域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出发点。农业区划与生产力布局的核心是如何发挥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转为商品优势,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理。农业区划通过这一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把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宜或比较适宜地区,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3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农业生产力的配置与布局是在一定区域上进行的,而区域是一定地域上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是构成经济系统的自然基础,而经济系统又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这种反馈作用有促进和阻碍2种可能。促进作用促使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高效运转,提高其自然生产力,协调农业各部门的平衡关系,保持良性生态循环。阻碍作用则打乱“食物链”的有序性,削弱生态系统的功能,导致生态平衡失调,恶化生态环境,从而又影响经济系统的投入效果。如何增强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而避免其他障碍作用,这便是生态经济理论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形式;主导模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0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互动和融合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出现新动向,青壮劳力大规模、长时段地离开农村走向城镇,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造成农业产业链基础环节软化、松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从业者老龄化、兼业化趋势加剧,进而不断降低农业经济素质,影响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基于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对农业经济运行的决定性作用和农业从业者素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如何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的经营形式和主导模式,培育符合国情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经济活力,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1 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1.1 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发生新变化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在农业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基本的要素,是其他生产要素运用、发展和创新的主体,因而在农业生产力中最能动、最活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大,经济比较优势较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为2.55亿人,较1991年最高值的3.91亿人下降3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991年的59.7%降到2012年的33.3%,下降26.4个百分点,年均约下降1.3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农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 200万人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农业从业人口趋减、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是合理的,而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他们现已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农业新技术应用、精细管理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本就脆弱的农业产业素质进一步降低,从而迟滞现代农业建设,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现阶段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什么样的人来生产经营、如何生产经营的新选择。
1.2 农业资源条件对农业经营效益提出挑战
我国农业经济最大的现实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22亿hm2,人均耕地只有1 200 m2,全国有1/3以上的省份人均耕地少于666.67 m2,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有农户约2.5亿户,户均承包土地5 000 m2,相比于其他国家,只能算作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经营。根据国际上对土地功能的评价标准,人均耕地若是少于533.33 m2,土地对从业者而言,其功能就是维持基本的生存,难以顾及其他。现阶段,我国面临农业人口过多、生产资源匮乏、土地面积狭小的严峻现实,对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形成了双重挑战,难以支撑农民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富裕的要求。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现实出路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强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
1.3 现代农业建设呼唤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从生产要素的特点上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逐步降低,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先导力量,劳动力的科学管理素质对推进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逐步上升,但总体上劳动力的素质对现代农业建设更具有基础性作用。而现阶段我国有限的农业资源、超小的经营规模和老弱的农业劳动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或强化了农业本身的弱质性,束缚了农业经济功能拓展和比较效益的提高,进而影响了高素质人才投身农业生产环节的积极性,限制了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制约了多元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的生产性投入,也不利于农业对工商资本的吸收。因此,我国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最迫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2 坚持以家庭经营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形式
2.1 家庭经营是我国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功地重构了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以粮食、肉、蛋、奶为主的农产品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十连增,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实践证明,我国农村的家庭经营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有生命力的。
2.2 家庭经营是与农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经营形式
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这是由农业自身的生物性和经济性的双重特性决定的。在农业生产中,动植物的自然生命过程决定着生产成果和经济成效,而期间农业生产者对自然生命关照的质量和水平与生产成效息息相关。此种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难以有效建立或测量,从而限制了其经营方式的可选择性。家庭经营因经济成效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农产品交易、生产决策、风险承担和经济管理上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农业经济的激励难题,成为一种较好契合农业经济特点的有效经营形式,这一点为我国多数经济学者所认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中,考察了近1个世纪以来东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理论,认为农业是一个适合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林毅夫也认为,农业因具有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劳动的监督和度量都极其困难等特点,而成为一个适宜家庭经营的产业。
2.3 家庭经营是当今世界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的主要经营形式
当前,世界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农业基本单位和经营形式是私人农场,既可以是以雇佣劳动力方式组织生产的大农场,也可以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者的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制、企业化管理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但该种形式因为资本依赖度高、能源消耗严重和生态效益低等原因,在当今世界推行的国家屈指可数。考察20世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曾经一度成主流的大农场逐渐式微,二战结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雇佣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以家庭经营为主导的农场制度依然展示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在英国大农场曾一度盛行,目前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52%,大农场只占23%,日本现有农场和农业企业达496.5万个,实行家庭经营的495.3万个,比例高达99.8%。
3 坚持以适度规模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导模式
3.1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由资源禀赋条件决定
选择何种经营形式、怎样的经营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济能否实现产业战略目标、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该种选择会受所在地区资源禀赋、生产传统、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但资源条件,特别是土地资源往往具有决定性。以土地和人口要素为标准,当今国际上有3种农业类型可借鉴,一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土地资源丰富、人口较少的农业,其突出特征是大农场制;二是以日本、荷兰为代表的土地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农业,其典型特征是精细管理、规模较小;三是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土地与人口处于前两者之间的农业,其特征是规模、管理兼顾,吸收两者之长。有关研究表明,二战结束以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生产经营单位数量渐趋减少,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但总体上根据资源禀赋条件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是主流。
3.2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相应的农业投资作支撑
资本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依托资本,经营规模越大投入越大。美国是当今的农业强国,实行大农场制,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 hm2,大型农场规模达1 600 hm2,其现代农业水平很高。学者宋亚平的研究认为,美国的现代农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其农业投资历来高于工业投资,生产1美元的农产品需要投入8美元,在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农业开支仅次于国防开支,居第2位。这样的资本支持,对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无法奢望和效仿的。从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出发,农业采取适度规模经济的主导模式是现实可行的。
3.3 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需要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匹配
社会化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制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营规模越大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也相应越高。美国农业实行大型农场制度,经营规模大、管理规范、科技领先,其农业服务机构高度发达,全国总人口3亿人,农业人口200万人,为农业服务从业人员却多达600万人,足见其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之高。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技术协会等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制约。
4 建议
4.1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家庭经营、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实行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基本农业资源高效开发、合理使用。
4.2 规范农业经济政策
重点是建立稳定、健全的财政投入、农业生产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和保险政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破解农业融资难题;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有利于保证农民从事农业有合理收益。
4.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公益性、经营并举,创新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增强活力,提升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和税费优惠,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托现代物流方式,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推进农业流通现代化。
4.4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建设,围绕节约型农业、低碳型农业、精准型农业开展科研攻关,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方式,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4.5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应加强农业信息发展规划和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业信息设施建设,整合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形式,着力在市场预警、农业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必须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实,大力培育以职业农民为依托、专业型农户或家庭农场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并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坚持以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的首要战略目标,根据不同省区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按照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6]。
6 参考文献
[1] 白人朴.盘点“谁来种地”展望“怎样种地”[N].农民日报,2013-04-23.
[2] 宋亚平.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吗[N].南方周末,2012-09-23.
[3]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
[4] 廖西元,申红芳,王志刚.中国特色农业规模经营“三步走”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15-22.
按照社会系统理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由四块板子构成的完整的“木桶”。在这个整体中,农业、工业的现代化,为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卫。科学技术又是实现农业、工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显而易见,只有将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协调一致,同步发展,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发展,任何一方面或一要素的滞后或短缺都会给整体造成影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应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协作系统、正负反馈机制和现代化模式。
农业现代化之所以成为“短板”,除了上述我国现代化整体发展程度不高,也就是受所有木板的长度不够长的制约外,主要是农业现代化基本要素自身长少短多。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披露的数据:1980年中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29%, 1990年为33%, 2000年为31%, 2005年为32%, 2008年为38%。如果按2000年到2008年年平均增长1个百分点计算,则到2015年可达到1500。这也就是说,我国距农业现代化还有一大半路程要走。
(一)“手短”: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
一定的工具和相应的技术,是农业生产、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的基本手段,它像一个人的手一样不可或缺。众所周知,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生存农业阶段、混合农业阶段和市场农业阶段。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农业三个阶段的特征并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处在生存农业阶段。一些地方尤其是大部分高原地区、山区和丘陵、沙漠地区的农村,农民仍利用简单甚至简陋的生产工具,只从事一两种农业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生产的产出量和劳动生产率低下,土地和劳动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资本投入极少。即使已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良种、农药、化肥、地膜等有效适用技术,也因受人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价格或供给不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应用规模、程度和效益非常有限。生态环境的严酷,技术及其应用上的局限,加上农业的生物特性,使农民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基本上无能为力,对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自然灾害及其他风险难以应对。在这种条件下,农民要么无能力要么不愿冒风险采用先进技术和改变生产结构,只能以维持生存的最大需求为生产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承袭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报告提供的信息,在本世纪初的200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为31.7%,目标值尚未完成1/3。在农业生产手段方面,指数为20.36%,刚完成了1/5的路程。在6个分项指数的测算中,农业科技化水平为5.们%,电气化水平为6.99%,信息化水平为20.66%,机械化、水利化和良种化水平分别为30.29 %、22.57%和37.98%,其实现程度均未过半。
(二)“腿短”:农业生产条件差和生产能力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和产出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劲腿”。我国2/3的耕地在山区和半山区,高山、沟壑和梁命切割造成了地理封闭、交通不变和国土整治困难,水利、电信建设投资高,增大了农业生产运营成本和对外交流交往的难度,也减弱了技术要素输入、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市场对产业的媒介拉动功能受阻,使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提高农业产出能力的努力受到很大限制。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流动以及城市市场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拉动,是农业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又一条“劲腿”。但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地理屏障封闭和一些制度缺陷,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呈现出分散性、不稳定性和低文化技术的特点,这不仅给城市化带来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给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造成新的困难。尤其是农业发展所高度依赖的市场环境,在国家宏观市场经济大背景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下,仍然呈现出狭小地域性、零碎性和应时性特征。在这种发育极其缓慢、功能弱小不全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农业发展所付出的“市场成本”极其昂贵,而且也影响着农村社会的信息沟通、文化传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育和成长。再加之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大多数农民仍然以个体身份和角色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博弈、应变和自救能力不强,常常成为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而受到伤害。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本世纪初的2001年,农业生产条件指数为52.83%,距目标值刚刚过半。从构成农业生产条件的生个二级指数来看,市场环境指数实现程度刚超过50%,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数在50%以下。农业产出能力很弱,离目标值还有叮5的路程要走。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的生个指标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现程度不足1/3,劳均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供养能力的实现程度均不足1/5。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 2008年的劳动生产率,法国和日本是中国的100倍,美国和加拿大是中国的90倍,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是中国的50多倍。
(三)“身短”:农业资源I乏和人的素质低下
关键词: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含义
关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历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因此其内涵已被诠释的相当丰富。总结起来,主要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即生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可持续性。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指农业的发展要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前一个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使社会产品更加丰富,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努力;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类不能改变规律,只能适应和合理利用规律的特性,一方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开发、合理利用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能力。只有农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维持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0.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27.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28.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7. 68 %;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东部地区(6.30%)和东北地区(10.63 %),略低于西部地区(13.15% ) ;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0.6% ,27.89%和43.36 %,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09.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O1元)和东北地区(6434.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己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8543 hm2/人)。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而积目前只有1.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5%。河南省耕地而积每年以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
三、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轻生态效益,资源浪费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地区仍旧强调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是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增长。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高于土地和耕地所占的全国比例,更加突显了该区域的资源紧缺。中部地区耕地质量也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污染严重、耕地有机质量普遍偏低等。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城市化进程加剧,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二是农业资源利用过度、浪费且效率低下。近些年来,中国中部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大量城市郊区和村镇附近的良田菜地被占用,导致耕地数量减少。(1)水资源出现紧缺。中国中部地区的水资源尽管在全国相对比较充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水资源将仍显匾乏。例如,山西是中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比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还低119立方米,山西省人均年供水量17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41%,在中国各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一。(2)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中国的农产品长期低质、低档次大量生产,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来看,化肥仅为30%,灌溉水不到40%,农业副产物还不足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中部地区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二)农业结构单一,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相关制度滞后
中部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不高,成本大,效益相对较低,赋税等财政负担重,而且中部农村还而临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另外,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中部地区近年来农业稻谷播种而积和粮食产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政府和农民都在探索新的农业模式,但是相关制度不够健全。首先,土地管理制度不明确,一些农田在流转过程中非粮化、非农化,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其次,监督和保护制度不健全,在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户注重短期效益,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燃烧秸秆、乱砍滥伐、任意排污等。
(三)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支持滞后
目前农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设施落后,而引进先进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投入主要是群众白筹和政府帮扶,但相对于农业的缺口来说仍然差距较大。现有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可见性利益的投资上,比如先进的农业配套设施如耕种、收割等方面,对于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等隐蔽利益方面的投入则较少,这主要还在于观念落后的原因。
而在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如生态农业的项目中,配套技术很少。如在无公害蔬菜水果方面,我国农业只是强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没有从技术上根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植保技术方面,我国刚刚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农产品物流水平落后
一方面,农业物流组织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对物流需求不足而且分散,这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农业物流的货场、仓库、运输车队、铁路专用线和码头等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问横向联系不多,物流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结果造成一方面物流企业数量上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在质量上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落后。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利保障,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一一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以技术创新推动中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
由于中部地区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把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培育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支农和惠农力度,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条件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传统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二是农村经营主体要改变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集约型农业,把推进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上,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促进耕地向农村的种田能手转移,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农业集约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培育、发展和壮大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主体
农产品物流主体包括农产品物流企业、中介组织、批发商和商等。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小,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因此,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是改善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的一个关键。具体措施有:第一,大力培育物流企业。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培育更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问和龙头企业与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问联合,积极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企业。大力推动涉农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第二,培植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运销户,促进农民、农业企业与其原材料的供应商、农产品的加工商和销售商形成联盟。第三,遏制国有粮食公司和供销合作社这两种物流组织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局面,积极推进供销社改革,充分认识和发挥这两种物流组织作为原有农产品产销主渠道的优势。第四,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部地区培育出约5万家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四)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最急需的是资金,所以,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中部农业的资金支持。首先,进一步提高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标准。扩大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标准和规模,将对中间环节的补贴转向直接生产者,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这不仅可以减少补贴资金的流失,而且能使补贴更直接、更具体,更能达到补贴政策的目标要求;其次,建立中部地区的粮食风险资金,实行粮食销区对口扶持产区政策;第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引人竞争机制,扩展金融服务范围,进行金融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选择,简化手续,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第四,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同时积极吸引国外保险公司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另外,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允许中部地区发行相关基金、发行重大开发项目债券等。
五、结束语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区和商品粮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自然资源支撑能力、农业产量产出能力下降等诸多现实问题,尚未提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定位和推进中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农业发展须强化国家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中心的地位,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带与基地建设,提升现代高效农业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彭留英: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8-07(4):646-649
[2]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14-21
[3]关明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3(2):70-71
[4]李莉:中部农业崛起的现实基础与路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10):34-35
[5]赵峻樱,赵柄灵: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艺术文化交流.2013(2):221-222
[7]吴峰:中部地区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初探[J].理论视点.2007(5):19-21
支持的重点,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始终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在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解决“三农”问题难点分析
我们认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难点在于制度瓶颈。
一是长期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农村发展陷入恶性路径依赖。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指某种经济状态一旦形成,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当收益递增普遍发生时,经济进入良性路径依赖;当收益递增不能普遍发生时,经济陷入恶性路径依赖。
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其基本特征是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把城乡发展分割开来,实行区别对待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这一体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已经由1.86:1扩大到3.21:1,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3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距连续4年保持在3倍以上。长期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农村发展陷入恶性路径依赖,是农村经济运行陷入僵化、停滞、封闭状态的根本原因。首先,农村资金被大量抽走用于工业发展;其次,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缺乏稳定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难以使农民形成良性预期(近几年因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情况有一定改观)。因为缺乏资金,农业经济保持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因为缺乏预期,农业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没有动力,导致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陷入“过度放牧”的恶性循环。
二是农业投资机制不健全,农业投资严重不足。我国对农业的投资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农业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一是投资量严重不足。全国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以前的平均10.3%下降到的7.2%;全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比重从1980年以前的11.16%下降到的4.8%。二是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没有把农业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农业投资决策科学性、规范性不足。
三是资源分配体制效率低下,支农资金分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有70%左右用在了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上,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支农资金所支持的项目繁多,都要单独立项,项目存在一些交叉和重复。一个县要编制各种规划、计划、预算,进行多种统计,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分散投资、分头治理、分别管理的弊端,造成规划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项目重复,乃至造成浪费。
四是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方式,导致交易费用较高。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中运用价格机制必须付出的成本,包括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和谈判与履约的成本,交易费用直接影响交易方的收益和选择。我国农业人口众多(约为9亿人),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占全世界农业人口的40%,而人均耕地面积很少(约为0.13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1/4,美国的1/27,农村人多地少的资源缺陷是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先决约束条件。由于我国农业的经营方式以为基础,农户生产规模小、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较高,在市场谈判中也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交易地位。交易费用较高不仅制约着农业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更直接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发挥行业优势支持新农村建设国家开发银行一直倡导和实践开发性金融,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优势,强调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要“授以渔”而非仅仅“授以鱼”。我们按照总行党委有关战略部署,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近年来累计发放新农村建设及县域贷款96.89亿元(其中农村道路70.8亿元、饮水供电0.84亿元、水利3.96亿元、垃圾和污水处理0.14亿元、教育10.46亿元、文体卫生2.33亿元、其他基础设施3.33亿元、农产品加工及农村商品流通5.03亿元),当年发放了19.77亿元,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
,为更好地开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工作,云南分行党委响应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总行党委的号召,创造性地提出在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个一”工程,即处以上干部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贫困县、开发一个县域经济项目、支持一个希望工程”。截至底,分行已与云南省129个县(市)建立对口联系,并完成调研工作;对27个项目发放贷款3.96亿元;累计接受捐助的学生达多人,总金额32万元。在运用开发 性金融的实践中,我们的着眼点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是结合国家信用和市场建设,打破农村发展的恶性路径依赖。开发性金融身兼政府和市场双重特性,在通过市场运作打破农村发展的恶性路径
依赖上具有其他金融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在加大支农投入方面,开发银行贷款相较财政资金到位早,资金的时间价值较高。在支持农
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云南分行累计发放贷款91.86亿元,有关项目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方面,云南分行对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第一重点中学宁蒗一中提供贷款1000万元,支持学校及时建成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其次,在促进良好预期的形成方面,开发银行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享有准级国家信用,在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较强的引导、示范和增强信心的作用。按照《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云南分行与易门县政府、正大集团合作,采用政府建设基础设施、农户承租、企业收购的模式,贷款3000万元支持易门县生猪生产项目,在全县建设150个生猪家禽养殖小区,引领当地农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生产道路。最终实现政府产业规划、农户致富、企业发展的多赢效果。云南分行正在积极开发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奶水牛项目,支持地方大力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奶业产业链为主的各环节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和农户向科学化、集约化的市场经济迈进。
二是发挥应对大额长期风险的制度优势,促进农业投资机制建设。从宏观上说,我国农业投资的风险特点是大额长期风险。开发性金融独特的体制优势有助于有效地应对这些风险:通过组织增信和市场建设防范和化解体制性缺损的风险;通过把开发性金融和政府协调、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藉以防范和化解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通过风险投资大数法则防范和化解项目失败风险。云南分行贷款2900万元支持了覆盖临沧市5个县区的南华晶莹糖业有限公司甘蔗种植支农贷款项目,蔗区辐射41个乡镇,6万余户蔗农。通过充分发挥应对大额长期风险的制度优势,云南分行大力支持临沧的重要支柱产业蔗糖产业,对于加快临沧市的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发挥组织增信优势,促进支农资金整合。云南分行的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增信,能够有效地把有限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发性金融作为制度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外部监管力量,有利于建设一个高效的资源分配体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防止资金在各个环节的分散和无效,促进其实实在在地发挥支农作用。云南分行通过省政府组织增信向云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融资平台发放贷款80.0l亿元,通过州(市)政府组织增信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大理白族自治州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融资平台发放贷款4.7l亿元,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集聚并释放了政府信用资源,促进了政府支农资金的整合。
四是发挥平台建设优势,降低交易费用。亚洲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平台支持农村建设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20世纪初,受西欧合作社理论的影响,日本出现了官办性质很强的农协,在农村建设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农民通过参加合作组织能够有效改善交易地位,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开发银行积极探索通过平台运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一直在尝试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主管部门等平台支持新农村建设,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如:云南分行以大理州中小企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借款平台、以祥云县塑业有限公司作为农户统一承借平台,贷款200万元支持农户建设了约10000个农村沼气池,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云南分行以云南花卉产业联合会作为平台,对花卉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资金支持(贷款600万元支持杨月季项目),带动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目前云南分行与云南地方政府已合作建立了9个省级融资平台、l6个州(市)级融资平台和22个县级融资平台,为引导各方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继续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1 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1.2 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 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2.1 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2 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2.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云雾镇地处贵定县最南端,交通便利,素有贵定“南大门”的美誉,天然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云雾镇自然山水秀美奇俊、农业种植初具规模、所产“贡茶”历史悠久,将为云雾镇打造高效、优质,集“旅、农、茶”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云雾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浓厚,主要居住有汉、苗和布依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构成了云雾镇美丽的民族文化景观。云雾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云雾镇镇区周边土地面积有一定的规模,土地耕作条件好,经过多年发展,以茶叶为重点的山地农业发展布局已初具规模。夏榕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未来园区物质流通创造了良好的物流环境。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建立100个高效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土地逐渐增多,这为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云雾镇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以鸟王高原台地、云雾大坝田园风光、江比滨水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云雾镇地处黔中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苗族文化和布依文化已形成贵州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云雾镇地处贵州古苗疆文化旅游走廊中心地带,紧邻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云雾镇存在着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云雾镇的农业、茶产业发展各行其道,没有充分结合旅游、观光的发展进行产业融合建设,虽然农业、茶产业有所发展,但和旅游产业发展互不搭界,产业融合水平低,制约了云雾镇产旅一体化的发展。考虑到旅游和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关联性,应积极加强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的协作和互动,使各个产业能够紧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基于资源的云雾镇乡村旅游模式选择
云雾镇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茶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但是缺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产业连接松散,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适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用以作为开发的参考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形成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实现由单一产业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的转变。在开发的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1.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云雾镇可以发展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此地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也很丰富。以云雾镇民俗风情为载体而开展旅游活动,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这些风俗风物作为旅游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整合包装,推出品位较高、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等。这种模式,既展示了乡村不同阶段的整体人文系统状况,也满足了游客认知和体验的愿望。
2.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适用于具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并且要求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农场庄园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寓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之中,提供田园之乐,比较受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云雾镇农业基础较好,离中心城市近,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优势。
3.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与风景区之间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结的地区,主要是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云雾山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利用风景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欣赏风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
三、云雾镇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云雾镇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贡茶文化、现代农业等资源,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农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及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发展理念创新云雾镇的旅游开发一定要树立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云雾镇的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构成了民族文化景观,其风俗、语言、节日独具特色。所以,在推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的渠道,深入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并贯穿到旅游景区的全过程当中,突出其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特色,借此激发旅游的动力和活力,使旅游产品在更深的层次上、更高的品质上得到差异化的体验,从而也更好地保护了民族文化。
2.打破行业与部门壁垒,促进融合和协同创新云雾镇整体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以及科技、传媒等相关产业、行业跨界融合,推动各类优强企业进入文化旅游领域,推动科研、教育、民间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产品、市场整合,形成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合力。整合利用各行业、各渠道的项目资金,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打造、景观优化等方面施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3.找准起点,开阔视野,规划创新建立省内外乃至国外规划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规划的机制,既发挥本土专家作用,又引入省外先进观念和技术,做到本土知识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云雾镇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地,一定要突出市场导向,提品需求,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产品,更要整合资源创新产品,通过深度创意策划,促进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风情、概念性地域文化等无形文化资源并重,规划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和活动,改变就资源谈资源的规划方式。遵循文化旅游的规律编制规划,以文化、景区、文化休闲区等结合为模式,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