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我省是军工大省,是我国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重要的研制生产基地。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创新型。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在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已成为我省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影响、带动区域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建设创新型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推动军地经济融合发展。开发与军品结构相似、技术相通、工艺相近、设备设施通用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推进其产业化,这是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路径,也是军工企业融入地方经济的必要前提。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军工高科技与民用科技互动能够带动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能够拉动众多军民结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由低加工度、低端仿造为主向高加工度、高端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技术牵引型为主转变。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起着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增强国防科技创新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口科技力量在市场竞争中迅猛发展,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越来越强,相当一部分技术成果已经具备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可以为军工所用。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民用技术转军用,弥补军工技术出现的断层,使军品研制周期缩短、成本降低,从而整体上促进国防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实施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军民技术融合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我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成果产业化,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壮大军民结合产业、实现崛起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保军与促民相结合;坚持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结合;坚持军民技术融合与军地经济融合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总体目标:以创造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建立健全军民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经过5-1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满足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产业化在全省科技成果及产业化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成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引领全省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支撑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重点任务
(一)以四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进一步完善以总体设计和总装总成为龙头、以核心系统和关键设备专业化研制为支撑、以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武器装备研制创新体系。精干核心科研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军工骨干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高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拓展军民结合的广度和深度。
2.建立和完善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军工骨干企事业单位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成为军民结合产业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开发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知识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国防基础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国防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
4.完善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技术转移为核心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军工技术基础机构在自主创新支撑保障中的作用,加强与区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服务能力。
(二)以十大技术为重点,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发展。
从军用转民用、民用转军用到军民两用全方位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全过程推进军民技术融合,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政府部门多层面推进军民技术融合,重点发展十大军民两用技术。
1.航空技术:直升机、教练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大型飞机零部件、航空机载设备技术。
2.航天技术:航天测控、航天器配套器材、航天训练器材、卫星通信与导航应用技术。
3.核技术:核资源勘查、矿冶等核能开发技术,高放射性废物处置技术,核辐射探测技术,核应用技术。
4.船舶技术:高附加值远洋船及内河船制造技术,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导航系统、操纵控制系统、计程测速、特种装置、消防系统、耐火舱室系统、动力及辅机等船舶配套技术。
5.特种化工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工业炸药、雷管技术,防爆增雨火箭弹及发控技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及评估系统技术,气象探空火箭及探测技术。
6.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传输、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器材、软件开发技术。
7.机电技术:小排量汽车、轿车、新能源汽车及低排放发动机、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机及移动电站、自动扶梯、专用设备技术,高性能仪器仪表、节能锅炉产品及节能装置(如燃烧器)、精密液压元件技术。
8.新材料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无机材料、精细化工与有机材料、先进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
9.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先进、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数字化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10.公共安全技术:核事故应急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四、主要措施
(一)支持民,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推荐、协助民和军民结合企事业单位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民技术开发项目。将军民两用技术纳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大支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力度,并优先推荐军民结合项目申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二)鼓励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按照政府引导、平等准入、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原则,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品科研生产服务,促进军民科技力量的结合。按规定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
(三)支持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南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所属南昌航空工业城和景德镇直升机研发及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四)支持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合作实施的军民结合技术创新项目,优先纳入科技计划。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优先向国家国防科工局推荐申报军民两用的研发平台、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技术基础条件平台等科技条件平台项目。支持航空、核工业、船舶、电子通信等军民结合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力争把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民用直升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加强军民两用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途径,支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科技服务机构发展。
(七)推动军民品标准共用。在军品科研生产中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推动军品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融合。
(八)实施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军民两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奖励和成果转化工作。支持民参军技术成果申报国防科技奖励和申请国防专利。支持民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奖励和申请国家、国际专利。探索通过联合召开国防科技成果展示及对接洽谈会等形式加快推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九)实现国防科技资源共享。鼓励军工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将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与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计量与检测技术体系、科技成果等国防科技资源向民口开放。建立军工与民口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军工科技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咨询、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共享评价等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五、保障条件
(一)深化改革,增强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军工企业除国家明确规定要保留国有独资性质以外,应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根据所承担军品任务的重要程度,实行国有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军工科研院所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进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强化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成为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骨干。
(二)为军民两用科技计划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向相关的风险投融资机构推荐军民结合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和引导省内科技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军民结合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三)鼓励军民结合高技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和创新型企业认定。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和创新型企业,科技部门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有关高等院校开展军民两用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推荐、协助其向国家国防科工局申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战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研发项目、创新基地和政策环境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加强军民两用科技领域的院士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
(五)加强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支持军工科研机构、企业及有关高等院校在军民结合产业技术发展和重大科技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和联合开发等多种国际合作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军民两用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并向上级部门推荐。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模式 计算机科学 改革
论文摘要:科学的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库恩的经典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基础上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道路进行详尽的分析、说明,并给出了计算机科学继续发展要进行改革的必然性,最后给出计算机科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模式是以“范式”的变革为核心的。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科学是在周期式的循环中发展,通过科学革命,从一个常规科学过渡到另一个常规科学。既有常规科学时期的一般知识累积的过程,又有科学革命时期的范式新旧更替的过程。
一、前科学阶段。所谓前科学,就是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在计算机科学形成具体的理论科学之前,计算机科学当属于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机械计算机拓荒的时代,那些所谓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却都是从属与机械的,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
二、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可以说,这一范式的形成,是前人不断摸索,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后人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此之后计算机科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人继续对计算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指明了方向。也使得计算机科学傲然屹立于自然科学领域之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不可思意的帮助。
三、反常阶段。科学探索中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当科学家们发现了范式预期之外的新事物、新现象、新发现,用范式难以解释,这就是反常现象。反常的出现,推动更多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搜集更多的反常去证实反常。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们的需要不再是单纯的学会使用计算机,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而是如何使得人们再使用计算机时舒适,方便,如何使计算机更好的与其他学科结合,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难题等等。计算机的研究者们应该将计算机的相关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对计算机科学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不要囿于前人的学术观点,应大胆提出异议,促进计算机学理论的更新和革命。
四、危机阶段。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开始怀疑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科学共同体开始分化,这时才有可能打破旧范式的统治转向接受新范式。由于受旧范式支配的常规科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反常势必导致危机。随着反常现象的不断出现,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成为计算机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以后究竟向着什么方向发展,计算机界还未形成同一的共识。有识之士认识到计算机只有向其他的学科渗透,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单纯的为了发展计算机而发展计算机已没有什么有意义的前景。为此,计算机工作者在危机面前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做大量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以迎接计算机科学革命的到来。
五、科学革命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科学与当时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计算机的以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时代虽有不同,但也有很大的相似,我们拥有现代最科学的哲学—哲学的指导,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联系日益广泛。特别是近数十年来,自然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开始转向重新综合的趋势。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等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理论的兴起,计算机领域中已由原有的计算机硬件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转变,同时“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的出现,都为计算机科学革命提供可能和有利条件。
六、新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以后,科学即转入新的常规科学,进入了在新范式指导下的渐进式发展。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新范式)会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新的理论是以现代语言描述的,因而容易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并因为其整体辩证的特色而广泛受到欢迎,且使这一学科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发展潜力。新的计算机理论体系还会给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反馈,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未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研究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找到与其他学科越来越多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克服缺陷的前提下,经过各自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革命,最终一定能够达到完全融合。
既然计算机科学即将面临一场危机,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危机。要解决危机,必须进行革命,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式。要创建新范式,就需要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对计算机科学进行革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继续深化本学科的发展,向高层次,深层次发展。要对计算机科学进行实质性的深化发展。其次,要拓宽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发展方向,如现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通讯工程等。最后,要加强同别的学科的联系,将计算机科学努力渗透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才能使得计算机科学在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继续存在,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院校;文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39-03
在当今政治、经济和文化多元发展的大环境下,医学院校也在向多科性方向发展,其中以人文科学学科为主要代表的文科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的重视。同时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专业型人才需求的增大,医学院校中文科专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教学水平也得到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医学(药学)院校有75所,绝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文科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多个学科。
但是,当今医学院校文科的发展依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同时医学院校文科发展现状也造成这样一种现象――世界上最好的医学院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因此,医学院校如何依托雄厚的医学资源,通过医科与文科的交叉、融合、渗透,使学生具备交叉型知识结构和应用创新能力,凸显出医科院校的文科特色,进而打破文科人才培养的瓶颈,构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是当今医学院校急需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医学院校文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文科的概述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学科专业目录,文科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当前,在医学院校普遍设立的文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医药)市场营销、卫生法学、医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
对于文科的性质与特点,应有如下认识:研究对象主要是人而不仅仅是物;研究的方式一般来说主要是个体劳动;研究的产品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思想、是具有个性化的东西;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和论著;文科的研究周期比较长、成果见效较慢等。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在文科的管理中必须充分尊重其个性,而不能照搬工科的管理模式。
(二)当代医学院校文科发展的瓶颈
随着医学的研究范围从生物拓展到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各领域,医学模式相应地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形成了体系严密、内容广博、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体系。同时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专业型、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促使医学院校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存的医科人才。文科的发展虽然受到医学院校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阻碍文科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影响到医学院校文科的长远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 在追求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理工科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源泉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而受社会上越来越多流传的“文科无用论”思想的影响,文科的招生、发展以及文科生的就业状况都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这种思想在医学院校主要表现为:认为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只要有了科学技术,什么样的医学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其实,应该看到这种从技术层面对医学本质的阐释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严重影响了文科在医学院校的发展。
2 必须注意医学院校这类理工科院校所面临的独有瓶颈问题。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教学、科研是其基本要求,正是因为这是普遍的要求,因此即使生源一流,教学成果一流,在诸多同类学府中不过是立于鸡群之鹤,缺乏富有人文色调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仍然无法跻身一流大学之列,无法达到俯瞰的高度。而造成这种瓶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长期重理科建设轻文科发展,忽视了大学自身的文化积淀。
3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与理工科毕业生相比,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明显高于理工科。
4 文理医工多学科研究型大学的客观优势未能较好地发挥,文科各学科之间难有合作,文理之间更是难以合作。
二、当代医学院校在发展文科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对文科学科发展的轻视
文科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受到轻视,主要以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为例。虽然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由于人文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受到社会关注,且各院校间很不平衡,没有建立起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总体上并没有根本改变。许多医学院校虽然增加了人文课程的设置,但由于医学专业课业繁重,加上学校对人文课程学分的要求一般不高,所以大多数学生个体能接受到的人文教育还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目前在医学院校还没有彻底唤起对文科发展重要性的普遍认识,还没有认识到医学并非专属于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体系中的某一个,而是这三大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典型代表。
(二)医学院校文科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在医学院校,由于依然存在对文科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一些文科课程的师资匮乏,学科建设欠佳。以人文医学课程为例,由于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程起步晚,医学人文课程授课老师缺乏,尤其是受过专门教育的医学人文课程老师更是稀缺,有些医学院校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人文学科本科生毕业后直接成为本校教师,使人文知识的单一I生更加突出。另外,由于学校对文科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人相对较少,优势不高,无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文科教师队伍。
三、医学院校文科发展的战略及对策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个有别于理工科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体系,有其自身发展的特定规律。文科发展的一般性战略可以概括为:以观念为先导,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科学认识文科,在尊重文科研究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有别于理工科管理方式而进行一系列探索。具体的发展对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明确定位文科发展的方向
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文科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对文科发展的定位给出了明确阐释。他指出:大学重视和发展文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行大学文科建设和文科发展的目标和原则,是为社会培养所应具有全面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大学办文科,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办文科,绝不是点缀装饰,而是历史的必然,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要进一步明确在我国经济社会进人新时期办好大学文科的新理念,明确大学文科的地位,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继续深入研讨大学文科建设的规律,要努力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在准确定位文科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大力改善医学院校文科的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来
源于课堂上老师的教授,因此,教师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影响关系重大,教师本身的魅力是学生对课程的好恶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组建一支高水平文科教师队伍也是医学院校发展文科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提升理论素养。其次,克服医学院校文科教师缺乏的困难,充分利用资金聘请综合院校的知名学者来校讲学,逐渐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完整、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提升文科教学水平。
(三)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设置课程
当前,在医学院校普遍设立的文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经济学、(医药)工商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卫生法学、医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医学院校中的文科课程,仅仅是相应文科生的必修课,对于临床学生来说仅仅作为选修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科领域狭窄。要想缓解这种局面,使文科专业在医学院校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学习一下国外经验,例如牛津大学实行文理一体的“复合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实行的跨学科选课制度。同时,课程的设置要与时俱进,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设置,有效地调整课程体系,使得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更适合社会的需要。
(四)改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以医学院校普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为主要代表的文科课程为例,出自《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医学人文课程的影响因素,除教师本身的讲课魅力影响最大外,其次是培养创新能力(38.9%)和生动的案例教学(31%)。此外,就学生喜欢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是观看影像资料(32.3%),其次是专家讲座(31.4%)和课堂情景剧演出(25.7%);而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理论学习(7.9%)。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在医学院校实际教学实践中,要更多地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多样化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例如采用精彩短片、案例展示、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等生动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的内容更好地呈现在同学面前。
教学内容也是影响文科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带有很强的个性与隐喻性,因此也就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如何将枯燥的人文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同学面前,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特别需要将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同所教授的文科知识结合起来,切不可将枯燥抽象的文科知识强行灌输进同学脑中,这样既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大大降低同学们学习文科知识的热情。
综上所述,要根据文科本身的特点,改善教学方式,拓宽文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枯燥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改变原本对文科的认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文科学习的热情。
综合起来看,在以理工科学生培养为主的医药院校,文科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遵循共性与特性相统一的原则,要符合学生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共性要求,同时也要体现文科类学生的培养特点。(2)要充分考虑医药院校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对在其中发展的文科学科的影响,在文科的发展过程中要强调文理兼容和互补。(3)要注意与其他理工科院校文科生的培养相区别,立足于医药院校自身的专业背景与文化环境,培养与医学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科生,使这批文科生充分为医学服务,如以医学人文学科为代表的文科的发展正是体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莉,吴砂,医学院校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
[2]杜珍媛,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
[3]张婷姣,陈国清,发展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7,(7)
[4]张亚斌,石凯,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0,(25)
[5]蒋桂花,全球化背景下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优化整合[J],教学研究,2008
[6]胡涵锦,顾呜敏,医学人文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一是融为一体。每一个团队都是由来自各方的不同人员组成,这些人员有初创时期的创业者,也有后来的加入者,有的学历高,有的学历低。要使团队中的所有成员都融为一体,首先就必须给员工创造一种归属感。做好这一点,关键在于要使每位员工明确了解自己是企业价值形成的一部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团队之中。先来者要接纳后来者,并将后来的员工当做未来的合作伙伴来对待,为团队未来的发展共同尽心竭力。
二是相互尊重。营造相互尊重和信任的环境,是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心态的最重要一环。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的最终运营情况。因此,企业必须营造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帮助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明确尊重同事、重视自己的重要性,并以相互尊重和保持尊严的原则对待客户及同事。
三是适度授权。要使员工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就必须赋予员工一定的自。员工在其授权范围之内,不用请示上级就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决策,碰到突发事件也可以及时给客户满意的答复。也只有这样,客户才能获得更好的服务。因此,企业必须信任员工,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并相信员工不会滥用这一权限。事实证明,只有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员工才会对工作感到满意,并把这种信任提升为对工作的积极投入,用出色的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最终给企业带来回报,达到良性循环。
四是强化沟通。现实表明,影响员工心情的常常只是一些小事,如果沟通渠道不畅通,小事情得不到管理层的重视和解决,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员工满意度乃至敬业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制度,确保员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关注和客观公正的解决。管理人员经常倾听来自一线和基层的声音,充分关注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就可以了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相处的氛围,进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系统工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做到设计上完全符合生态要求,是比较难的事情。生态建筑突出“注重效益、“尊重科学”以及“崇尚自然”三大理念。其中,“注重效益”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始终(从设计到选材,最终运营直到建筑寿命的终结)。同时,在“尊重科学”的理念下进行设计,给人以“崇尚自然”的舒适感,也是生态建筑的特点。
1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对生态建筑有着不同的概念诠释。但无论是哪种理论,都强调因地制宜,符合相关生态学理论原则,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再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设计出有机结合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内部气候适宜,且做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体现生态建筑的长久生命力以及环境保护力。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就是绿化面积的增加,即建筑外部和内部做一些植物景观;一些人还认为节能的建筑就是生态的建筑;等等。类似观点都比较片面,没有将生态建筑的设计做到位。
1.2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建筑业虽然正在发展阶段,但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发达城市的相关研究居多,但对农村的建筑设计不够重视,尤其在东北地区。又由于生态建筑是多门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并不能体现综合性,大部分都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业建筑学、生态学、能源学、环境学等),未能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尤其是居住环境如何较好结合植物环境工程这一学科的难题还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1.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其实,在我国,也并不乏建筑界的相关论文,相关研究都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观,也促进了生态建筑业的推广。然而,这些论文大多偏重理论和设计原理的探讨,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引荐,没能较好结合实际环境,在实践和模拟测试中进行深入分析。
2 发展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生态化趋势的意义
2.1 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更能让使用者更好适应自然环境,舒适生活。基于“崇尚自然”的理念,生态建筑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生态建筑中应较多的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贯穿于建造、运营直至建筑物的终结。生态建筑致力于营造最舒适最贴近自然的环境,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标。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建筑物提供的空间是可以让使用者顺利进行各种所需活动的,否则,即使如何与自然环境融入,建筑物的实用性都无从谈起。
2.2 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不仅在外界环境的设计上注重绿化,也充分强调内部环境的有氧设计,通过室内绿色植物的精心设计,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避免使用者受到有害气体、噪音等的困扰。可见,这样的室内设计更具有开放性,更体现大自然的室外特征。那么,有哪些相关设计可以运用于室内的绿色化创作呢?除了常见的用植物、水面划分居住空间的手法,还可以使用绿化屋面的方式,起到防水和维护作用的同时,提高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另外,可以特别设计开放式的大厅或者庭院式的空间,智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或者再加上可以开启的屋顶设计,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应季节特点,随时享受室外的资源,与大自然无间隔,改善居住环境。
2.3 降低耗材,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率
2.3.1 节约原材料
建筑的原材料重点在于结构用材,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余一些辅助材料(如水暖电、装修材料、设备器材等)不在此过多论述。传统的建筑业中,使用的砖石结构已渐渐被许多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取代。现代建筑中较多地应用了轻钢结构、拉索结构、薄壳屋盖等先进设计,这些结构能扩宽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稳固更轻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节约型的材料,大空间膜这一结构用材开始出现,这样的设计中,相关材料承载的重量加大了,又因为是无柱型的设计,使用起来大气灵活,也具有观赏性,能突出流线型的飘逸,又不失其质量保证,这样的用材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范围,集建筑与装饰于一体,美观大方。
2.3.2 节约能源
生态建筑非常注重环保节能,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和使用过程,更体现在用材上。很多设计处理中,都尽可能地应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尽可能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太阳能等资源,合理配置耗材。其中,太阳能的合理应用在全世界的建筑中都被广泛采用。著名的明野村住宅以及大岛住宅(日本,加藤义夫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一些地区的照明还用了光导管,用太阳光取代灯光照明。
2.3.3 建筑再利用
资源的再利用还包括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挖掘建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城市的反复拆建,不仅影响环境,也是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在拆除建筑的工程中,有很多建材、构件大大地浪费不说,处理起来还破换了环境。而如果为生态建筑,便可以合理应用废弃的材料,例如,2005 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展就出现了建筑钢结构的住宅作品,这样的生态建材,不仅具备高强度、低能耗的特点,拆除后也可以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
3 结 语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本文仅浅显剖析了我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大意义,希望能借此让生态建筑设计广泛推行,起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用,打造更适宜人居住的建筑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科学的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一定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2006年换届以来,**县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谋划、跨越发展作为首要的工作来抓,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时刻以创新的理念指导工作,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创新的实践完成工作。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对**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明确定位,提出了“争创**‘三化’一流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的发展思路。工作中,不断强化“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坚持“三化”并举、和谐发展、协调并进,依据工业、农业、城镇化建设工作实际,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块抓落实的责任制,分块评比、考核、奖惩,确保了工农同步发展、城乡建设与旅游事业协调并进。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理念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这个核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近年来,**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走经营城市之路,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一是城镇规划取得较大进展。自2006年来,按照《**城市战略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先后完成现状测量45平方公里,完成控制性规划设计20平方公里;组织编制了8个区域性详规,完成了县城给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各乡镇总规修编工作进展顺利,并通过评审。二是认真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县工业集中区为自治区a类工业集中区,分一区三园,即县城西产业园、溶江产业园、界首产业园,分别处于县城、国家级重点镇和自治区级重点镇,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步伐。三是城乡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以来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一批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县城面积从原来的3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2平方公里。房地产项目快速发展,仅2008年县城完成建筑面积38.7万平方米。各乡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排水排污、房屋立面改造、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不断完善,乡、村两级环境明显好转。四是想法激活三产,集聚人气。通过举办湘桂同源旅游推介会、桂林米粉节、国际市民古灵渠徒步大会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提升了**知名度,繁荣了旅游市场,促进了城镇化。
关键词 会计教育 会计学科 改革 发展
一、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会计教育改革主要伴随会计学科的发展及教育学科的不断建设发展而深入。从会计学科的发展来看,近三十年来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它从适应于计划经济时代以独立的中国国家化为主体特征的会计学科,发展成为适应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以国际趋同为主体特征的会计学科。这一变化,经历了1992年颁布1993年实施的统一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2000年颁布2001年实施的统一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与2006年颁布2007年实施的以国际趋同为目的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由于会计改革的力度大、时间周期快,会计教材的更新显得较为滞后。为适应这一会计变革的需要,会计学科建设中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重编和修改会计教材,使会计教育的内容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从教育学科的发展来看,教育部门推行了以教育教学的合格评估或水平评估,以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的方式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在这一形式的推动下,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重点会计学科建设、优质会计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会计重点实验室建设、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会计专业特色建设等等的具体项目,将会计教育教学改革转化为一个个的科研课题来完成,使会计学科及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二、会计学科的发展
在我国会计学科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严格地说,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学科建设,80年代以后,我国才真正开始注重理论研究工作,学科建设也才起步,直到90年代初,我国会计界才对会计学科体系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之后会计学科建设才在本科院校内开展。在湖北,会计学科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较落后的发展平台上,21世纪前,基本无会计学科建设。进入21世纪后,一些本科院校才逐步重视起会计学科的建设,直至2006年,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学科成为省级的重点建设学科。
三、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学科发展思路
(一)会计学科的建设应具有地方特色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会计学科建设应遵循“特、独、需”的原则,选择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有、独有、需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培养和扶持。在湖北,该学科的建设要根据国家对中国―东盟经济贸易的发展战略和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战略,以服务湖北区域经济、服务北部湾经济为已任,理论联系实际,紧密与地方财政、税务、审计和湖北大、中、小企业联合,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为北部湾经济服务,为发展中国―东盟经济培养专门人才服务。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凝炼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会计政策、制度比较应用方面,应积极研究我国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开展中国―东盟会计比较研究;选择成本工程及湖北各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财务成本工程研究,或在审计监督保障系统研究及应用方面研究我国新的审计准则方面的改革,并侧重于绩效审计方向的课题研究。学科形成的研究成果,会对湖北区政府的战略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要利用学科建设基地扩充会计教学科研的空间
会计学科的建设,还要通过学科建设基地的建立来扩充会计教学科研的空间。学科建设基地的建立有多种方式,对于会计学科来说,可以是专业实验室,可以是校外学科研究基地。对于会计专业实验室,它除了在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外,也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场所。校外学科研究基地更是会计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科建设点要充分发挥会计学科的应用功能,积极探索学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机制和途径,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互动,共建学科研究基地,将这些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经验作为学科建设的源泉。
(三)会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会计课程建设
现代化会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化的会计学课程体系,它是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蓝图。围绕教学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材和评价方法等的改革,应通过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会计学课程体系。
1.大力打造会计精品课程。2003年国家决定以网络为载体推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工程后,课程改革运动在各高校掀起一场精品课程热。大力打造会计学精品课程,开展会计学精品课程评选,会激发会计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为会计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推进会计学课程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会计信息已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会计语言将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迫切需要会计学课程国际化。在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设方面,首先应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定国际课程的地位,要求涉外学生必须修完相应课时的国际性专业基础课程,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而培养“知识工人”。其次,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在会计学课程中应体现国际化观点,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会计学课程开发理念,注重会计学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进行中西方会计文化比较,从而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赋予了会计专业全新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格局必须打破。
四、结语
伴随着会计教育的改革,会计学科建设的发展出路之艰辛不言而喻。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开展学科建设,大胆推进会计教育改革,特色会计人才的培养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会计理论和经济贸易规则,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和投资理财人才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游丛芳 关于职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考《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年 第3期
[2]孙海艳 目标导向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财经界》2010年 第2期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巨大成果,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要使基层党建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夯实组织基础、队伍基础,提供制度保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部门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教育者先行一步”是对组织部门的基本要求,组织部门如何推动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关键要在改进作风,用心工作上下功夫,做到以下三点。
强化服务意识。要坚持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结合今年是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之年、组织系统作风建设年和学习实践活动,以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为重点,健全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错情通报、过失追究等制度,进一步强化组工“三精”即精心、精致、精细意识,通过锻造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联系基层制度,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力所能及地为基层排忧解难,同时虚心接受监督。要改进会风文风,精简和压缩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努力提高办文办会的质量,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动笔,杜绝讲3分钟的话也要秘书准备稿子的现象,更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和达标等活动,不搞花拳绣脚,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下基层轻车减从,不搞层层陪同,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增强群众观念。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了解真情,体察民情,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体现到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不断扩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关心爱护广大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要重视做好组织部门工作,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化解矛盾,不断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真正成为“三个之家”。
完善工作机制。要根据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组织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组织工作的新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水平。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督促检查,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提高工作效益。大力借鉴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组织部门,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组工干部队伍,努力实现“组织部门作表率、领导当楷模、组工干部树形象”的目标。
关键词:播客; 移动播客; WAP; 产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8-31587-02
The Research of Mobile Podcasting's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Mode
YE Ya-fang
(Information Engineer College of Guangdong Lingnan Polytechnic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63, China)
Abstract: Mobile podcasting is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one of the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pulish,business information and product sales. Based on the large customer group of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ors, it is the Convenient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ales. Mobile podcasting i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podcasting industry cross-media oper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has hu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podcast; mobile podcasting;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Industrialization Mode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性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手机作为移动工具的代表,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同时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
当博客风正劲时,播客之风也渐渐地刮起来。播客是英文Podcast的英译,它由苹果公司的播放器iPod和Broadcast(广播)合成,其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以自动接收音视频的文件为主的传播方式。他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的转化,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娱乐性的成分,同时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由于其使用人群大、实现简单快捷、内容丰富等特点,播客将逐渐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或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
而移动播客作为播客在手机上的传播的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整合了手机和播客传播的优势,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未来的发展前景究竟怎样?是否会引起无线网络的一场革命?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2 个性突出的传播优势
移动播客是一种新兴的、在手机上应用的网络传播工具,它支持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格式数据的传播,它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草根性,追求个性自我展现、和创造的自由化,将少数人使用的专业性强的东西转化为大众化的非专业化的东西,使其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广泛流行。
移动播客是以手机为制作、接收和播客节目的载体,利用无线网络接收和播客信息的一种新型跨媒体传播方式。它整和了手机和播客传播的优势,充分强调移动播客随时随地的特点。移动播客和IT领域的播客相比也就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便携性更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的流动性增强,移动便携媒体将具有绝对的发展优势。移动播客以手机为载体,方便携带,播客的内容和接收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可以做到内容和接收的实时性。一般的播客主要依靠电脑、摄像头(机)、数码相机、录音设备和一些编辑软件,播客内容的制作和等受到限制。
2.2 门槛更低
目前,市场的绝大多数手机都支持拍摄和录音功能,并且界面很直观,每个手机用户只需利用手机就可以摄录、编辑、、下载和播放等所有操作,不需要利用更为复杂的编辑软件,操作更加简化,难度更小,大部分人都能操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也在朝着更加多功能、人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门槛会更低。
2.3 内容更具草根性
手机的成本相对于多媒体电脑的成本更低。价位一般在1000-3000左右,3G手机价位目前也只有2000左右。手机是目前人们最主要的通信工具。移动播客利用手机的录音和拍摄功能,即拍即发,自编自唱、自导自演,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娱乐性和草根性。
2.4 播放载体更简单
一般播客需要有相应的播放软件才能打开和观看。移动播客只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就可以直接收听和观看。
3 稳定增长的发展背景
作为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融合产物,移动播客其发展前景是建立在网络宽带和移动通讯市场的高速增长和高度融合的基础之上的。
全球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市场飞速发展。根据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的消息,截至2007年4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8亿,平均每三个人就拥有一部手机。截至2007年4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8千万户。如果中国互联网将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达到2.3亿。全球移动用户已达到23.47亿,3G用户超过2.4亿。移动播客市场拥有全球亿消费人群,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手机和互联用户猛增的同时,两大产业融合的趋势也更加明显。目前,手机终端是2.5G的移动终端。依据发展的情况看,3G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51.5%。智能手机的发展速度也非常的块。并且,无线应用协议Wap由1.0向2.0演进,移动网络也向新的阶段演进。根据易观国际和艾瑞市场咨询分别报告指出,中国WAP用户数在2003年只有900万,到2004年便增长了四倍多,达4600万户;随着2004年运营商政策的调整,2005年WAP用户数更是达到7200万户,而至2006年为止,这一数字已接近1.2亿。手机上网在中国发展不过3~4年,但已积累了超过1亿的无线互联网网民,其发展速度赶超上有线互联网十几年来才达到的用户规模。另外,随着3G网络的铺设完成、移动上网资费的下调和盈利模式的成熟,移动播客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4 日渐完善的产业模式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增长的产业价值。移动播客也是如此。它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经营商进行延展,渗透到其他媒体类型或者媒体以外的产业。
4.1 制造产业
移动播客内容的生产一般是由个人、机构进行原创或者对传统媒体内容进行加工,手机制作播客必将带动多媒体手机和移动播客软件的发展,也为生产厂商、销售商提供了多媒体手机的新的营销策略。
4.2 销售产业
一般的移动播客系统都支持内容、播客下载、播客搜索、播客推荐、播客点播、播客排行榜等功能。移动运营商主要通过播客内容的上传、下载的移动资费和用户互传的移动通信费盈利。而播客内容服务提供商(机构和个人)可以通过播客点击率收入和增值业务收入分成盈利。
4.3 衍生品产业
移动播客属于数字娱乐产业,具有可以重复消费的特点。因此,它所产生的CD、VCD\DVD、书籍、点击高带来的广告、播客内容的改变等的衍生品产业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并且,移动播客内容也可以通过电视、电台等其他媒体播放,产生增值。
移动播客带来的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在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趋势下,必将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不断完善,更好的良性发展。
5 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移动播客的发展,将颠覆整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不再是以权威的信息为中心,而是每一个手机使用者都将成为信息的者。移动播客的应用也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导演,并且能够将作品迅速的实现共享。社会生活也会因为移动播客的应用根据娱乐性,势必形成全民娱乐,将娱乐进行到底的趋势。
当然,移动播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其影响非常大。对社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打击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经营者必须自律,应该认识到保护消费者,也是保护自己。
6 结束语
展望3G时代,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移动播客业务都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移动播客产业的建立,不仅需要运营商和SP的通力合作,同时还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保障。相信移动播客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