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第1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8-0062-01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数字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如能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融为一体,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灵活运用到《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实践的有益探索。本文就《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合理使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1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相互联系的一个桥梁,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兽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虽努力做到了生动描述,或者用大量的图片、模型等教具来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性,但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能起到以下作用: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为教师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教学内容直观、生动。②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效体现教学个体化和因材施教。③弥补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教学质量的差距。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⑤信息广泛,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专业知识,强化技能。

2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合理使用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两大块内容,主要培养学生诊断疾病和对患病畜禽合理施治的能力。课程教学不同于文化基础课,要使学生建立起立体的动态的动物模型,而目前的教材内容繁琐,有的比较抽象,即便是在教材中附有一些插图,还是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导致了学生知识不明或片面理解。然而,多媒体技术却可以让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光影的刺激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讲授病畜异常的精神状态时,教师课前可以收集猪、牛、羊等动物患病后的图片,如精神沉郁、昏睡、昏迷或狂躁不安等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分析判断,以检查他们的认知基础和观察、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再进行纠偏和小结,这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教学方式要比传统的“灌输式”更有成效。

又如,在讲授动物的保定方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事先录制教学视频,全体学生可以观看,教师在旁进行解析,明确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把时间省下来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再如,在讲授外科手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把手术主要步骤录成教学录像,让学生观看后讨论手术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制定出详细的手术计划,然后再分组练习,技能训练更有针对性。笔者习惯将上一届学生的错误操作录制下来,让下一届学生在操作前观看,让他们尽量避免在操作时重蹈覆辙。

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动静结合,可帮助学生减轻因教师长时间讲授而造成的听觉疲劳或厌倦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临床诊治图片、视频资料等形象地呈现了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 多媒体技术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具有虚拟教学情境的功能,利用视频可以呈现真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在《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作用。但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师整堂课都打着PPT授课,学生的视觉冲击很大,因为过度的光影刺激反而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讲和观察思考,很多学生甚至抱怨笔记都没法做,听不懂,课后还没法复习巩固,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心情,这是有悖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的。

第2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 兽医 临床诊疗 合理 用药 措施 探析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24-01

在我国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要求临床兽医诊疗人员必须要对各种兽药药理、药性、用法、适应症、剂量以及毒理等等都进行熟悉,更要明确兽药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在临床兽医诊疗使用兽药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方便、广谱高效、经济实用的药物,还要遵循对人体无害这一重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兽医临床诊疗中的用药误区,进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下面,笔者就对兽医临床诊疗中的合理用药进行探析。

一、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现状

从事畜牧生产相关工作的人们都会明白,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兽药大多数都是西药,并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毒物以及药物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机体内的药物过量就会使药物变成毒物,进而对畜禽的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很多养殖人员以及基层兽医人员在没有明确畜禽疫病性质这一情况以及前提下,没有考虑药物是不是具有副作用,就盲目为畜禽使用兽药。这样不仅仅治不好畜禽的疾病,更加会耽误畜禽治病的时机。在兽药诊疗过程中,还有些兽医盲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已经成为了兽药里面使用最多的药物,虽然有一些细菌性畜禽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在兽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很多人都不能够真正了解细菌类型以及病情,更不能够考虑对药物敏感性,如果不能明确这些问题就为畜禽用药,十分容易造成误诊现象。

二、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措施

因为畜禽等等动物的体重以及种类,或者病症、轻重以及发病季节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病症进行一概而论,必须要仔细、认真对病症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实施区别对待,根据用药的特点以及对象来对照症状来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要更新观念

人们实施养殖的目标就是为了使畜禽健康成长,多收益,少投入,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追求利益。所以,要求广大养殖人员以及兽医临床诊疗人员必须要更新自身的观念,想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要将重点放在养殖,而不是治病,将精力要重点放在畜禽的饲养管理方面,多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减少疾病发生,才能保证畜禽没有疾病。任何一个畜禽养殖场想要很好控制畜禽的疾病,必须要花费百分之五十的精力去实施环境控制工作,百分之三十的精力来实施畜禽预防工作、畜禽免疫工作以及畜禽保健工作,将百分之二十的精力放在兽药治疗以及预防方面。

2.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要综合考虑因素

兽医在为畜禽等动物使用药物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要求兽医必须要对畜禽的种属进行区别,动物种属不同,其对于药物产生的反应也就不相同,比如说,牛和羊等等反刍动物对于水合氯醛这一种物十分敏感,而生猪则对水合氯醛这一种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第二,要求兽医必须要适时采用合并用药的方法,在使用两种以上药理相似的药物时,往往会将药效增加。第三,兽医必须要注意重复用药,在规定的时间里面采用重复用药的方法,以便能够保证药物自身在血液里面具有一定的浓度,进而达到治疗这一个目标以及效果。各种磺胺类药物以及抗生素类药物同样如此,比如说,在使用青霉素以后的十二个小时之内重复使用这种药物,这样能够保证血液里面青霉素的浓度,进而达到将革兰氏阳性菌杀死这一个目标。兽医临床诊疗还要明确配伍禁忌,不同的药物在不能够正当配伍的时候,十分容易产生变色、结块、沉淀以及有毒物质等等,这样就会将药物自身治疗的价值失去,比如说,青霉素不应该和磺胺类配伍进行使用。兽医临床诊疗还要明确个体差异,畜禽动物个体大小、疾病并发症以及病程等等因素,会直接对用药的效果产生影响。比如说,在使用驱虫药物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畜禽个体的体重来将用药量计算好,如果用量太大,十分容易导致畜禽中毒,如果用量太小,通常不会达到驱虫的效果。以上笔者所提出的因素都是兽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实现兽医临床诊疗的合理用药。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现状进行了探讨,接着又从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要更新观念以及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要综合考虑因素这两个方面对兽医临床诊疗中合理用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参考文献

[1] 期刊论文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刍议 -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28(2).

[2] 郑梅芳;充分发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用 促进医院合理用药[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第3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诊疗技术是灵魂选用教材较关键

学习中兽医的目的就是为了诊疗动物疾病,保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动物病证治疗是中兽医学习研究的最终目标和中兽医各门学科的归结点,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浩瀚而宝贵的资料。在目前已经问世的高职高专教材均对病证进行了有益探索,其目的还是为了便于大家掌握、应用,更好地理解中兽医学。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兽医学,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兽医学,应该按照传统分科模式教学较妥,我主编的《中兽医诊疗技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规划教材,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版、2012年8月第三版)就是在继承于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已故教授)主编的《中兽医学》教材(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版、1979年7月第一版)内科、外科、胎产(产科)、幼畜四科基础上增加温病、虫证两科(合并胎产、幼畜两科)并侧重犬猫病证,由于中兽医内科是中兽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和核心,因此还按照犬猫、猪禽、马牛顺序进行病证介绍,同时简略介绍了各分科发展历史,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兽医学,提高大家对中兽医学习的兴趣。

“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已经公开出版的各种层次《中兽医学》教材中均有内容,如高职高专教材《中兽医学》(“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8月、2006年8月第二版、2014年8月第三版)、《中西兽医结合应用技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4月)、《新编中兽医学》(全国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部兽医局推荐精品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8月)、《中兽医防治技术》(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1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2012年2月第二版)、《中兽医应用技术(中兽医学)》(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2010年11月第二版)、《中兽医》(高职高专“十一五”系列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中兽医学》(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3月、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宠物中医诊疗》(全国农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8月)、本科教材《中兽医学(精简版)》(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1月)、《中兽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中兽医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三版、2011年6月第四版)、中职中专教材《中兽医学(中兽医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12月、2009年4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中兽医学》(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1995年10月第二版;全国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试用教材,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涉及病证的教材只有内科、外科两种三本,即中兽医专业教材《中兽医内科学》(中等农业学校试用教科书,农业出版社1961年8月;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教材,农业出版社1979年6月、1998年5月第二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中兽医外科学》(中等农业学校试用教科书,农业出版社1961年9月)、《中兽医外科及伤科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此外,科研院校编印的病证中兽医防治专著也值得参阅,个别虽然出版时间相对较早,但中兽医特点相对较强,如:《中兽医诊疗技术》(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民技术员培训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7月)、《中兽医诊疗手册》(金盾出版社2006年3月)、《中兽医治疗学》(农业出版社1963年1月、第二版1972年7月)、《新编中兽医治疗大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12月)、《中兽医临证备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8月)、《中兽医临证要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实用中兽医诊疗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6月)、《家畜常见病中兽医诊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9月)、《中国兽医秘方大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8月)。

初学者,建议首选中职教材(浅显易懂),有一定基础后才选用高职高专教材(侧重操作技能),如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则可购买本科教材(理论较强)参考。执业兽医资格应试者,首选中国兽医协会当年组织编写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在四五月公开发行,一般分上下两册),因每年需按照新的要求(如法律法规的变化、兽药使用的变化、考题的侧重变化等)进行适当修订,考试试题、标准答案均出自该书。笔者浏览了农业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历年印发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兽医学部分相对稳定:2014年版与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相比,内容完全一样,考试均涉及中药151种、方剂54个、常见病证10个,与2009年版相比,针灸方面虽然少了猪的常用穴位及常见病针灸处方,但方药方面已全部覆盖。纵览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全科类)书籍来看,中国兽医协会依据《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组织编写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兽医全科类)》被确定为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唯一指定用书,部分出版社联合有关院校兽医专家根据此书衍生了许多辅导用书,如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用书总计10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分上、下两册),并且针对不同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按照系统复习、强化弱科、考前冲刺、考前模拟四个阶段进行分类,紧扣新考纲的变化,每本用书均有防伪标识;其中《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单元强化自测与详解(临床兽医、基础兽医、预防兽医)》、《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均随书赠送考前冲刺模拟题和培训视频。化学工业出版社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必备丛书共计5册,其中《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三册(临床兽医学部分、基础兽医学部分、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模拟题及考前冲刺》、《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各科目考点试题解析与实训》。在已出的辅导用书中,题解类占了很大部分,其中以陈明勇(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主编本为主,2014年就有5种:《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中国农业出版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精讲与答题技巧》(中国农业出版社)、《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前自测模拟试卷》(中国农业出版社)、《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标准试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7天考点速记本》(中国农业出版社)。此外,还有孙卫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主编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模拟题及考前冲刺》(化学工业出版社)、孙永学(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主编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各科目考点试题解析与实训》(化学工业出版社)、刘娟、黄庆洲(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主编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点解析及考前冲刺练习题》(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几种。

第4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兽医诊疗;问题;对策

0.引言

畜牧行业在近些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养殖动物的种类增多,数量提高。动物的疾病类型也因此大幅度提升,这对于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兽医人员要面临更大的工作量与更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在动物医疗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形之下,兽医人员在进行动物诊疗工作之时面临更多的困难,提出兽医诊疗水平已经成为了畜牧行业发展的必然之举"鉴于我国兽医诊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对策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因此,本文以兽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为题是有一定社会现实价值的。

1.兽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

1.1兽医诊疗的设备落后

在城市或者较为发达的地区,会有兽医诊疗的专业机构,这些机构有自己的医疗场所与专业的医疗设备。可是,对于我国一些落后的基层地区来说,兽医诊疗人员是没有专业的医疗场所的,更没有进行机构开设的条件与资金,只是依靠自己的药箱与简单的设备解决区域范围内的兽医诊疗活动。一般来说,这些基层的兽医诊疗人员的设备十分简单,听诊器、体温计、注身器与输液器,对于动物疾病的判断,只是依靠自己的个人经验与传统的方法,其疾病的诊疗率低下,对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1.2繁多的动物养殖种类

近几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野生动物资源也面临着灭亡,然而人类对药用以及食用的野生动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各种野生以及动物养殖业不断兴起,促使兽医诊疗范围不断扩大起来。

1.3变异的示病症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动物的流通频率不断加快,这就促使动物新疫病、新动物疫病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老疫病的病理以及临床症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比如:羔羊的白肌病给兽医人员带来较大的困难。

1.4更新较为缓慢的理论知识

由于兽医人员的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他们一般将兽医作为副业,随着这些兽医的年龄不断增长以及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他们不能够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动物诊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兽医人员不能够正确的分析、推理、判断以及诊断疾病中的因果关系,比如:水肿症状,这一症状可能是由心、肝、肾以及营养等原因而引起的。兽医在诊断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这就使得兽医无法找到真正的病因。

1.5思想比较保守,人为的设置交流屏障

由于一些地方思想比较保守,兽医之间在背后相互进行诋毁,从而不利于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第一,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相互之间开始抢“生意”;第二,一些兽医怕自己的成功经验被同行偷学去,从而使得自身失去竞争力。一些兽医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有限,不敢去做外科手术,从而制约了兽医诊断水平的提高,以致于养殖户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

1.6缺乏完整的诊疗活动记录

医务人员在医治过程中,要记录每一病例、每一次诊疗活动以及每一个体会,通过详细的记录可以肯定医务人员一生诊疗活动价值的肯定,并且也是医务人员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分析失败的原因的原始资料,从而能够提高兽医人员的诊疗水平。由于一些兽医人员出身于中医家庭,因此在医治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从而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措施

在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动物诊疗条件的限制,因此兽医人员要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现代兽医学的理论,并且要充分发扬不怕脏以及不怕苦的精神,将自己投身到诊疗工作中,与此同时在诊疗的实践工作中,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兽医诊疗水平。

2.1加大动物诊疗设备的投资

动物诊疗相关部门,特别是基层地区的上级动物诊疗部门与政府,应当重视起动物诊疗水平的提高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动物诊疗机构提供先进的动物诊疗设备,改变现有兽医诊疗设备水平"使基层的兽医诊疗人员可以利用较为先进的仪器与设备对动物的疾病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治疗,促进兽医诊疗水平的提高。

2.2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这3大医学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体系比较薄弱,这就会影响到整个诊疗的质量,从而制约了诊疗水平的提高。兽医人员在深入以及系统的学习动物疾病诊疗理论的时候,要督促自己学习新知识以及新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兽医通过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从而能够把握疾病发生、流行以及演变的新特点以及新动态,最终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诊疗水平。

2.3优化兽医传统思想

许多兽医认为将自己的动物诊疗经验传授或者分享给他人,会使自己的动物诊疗业务减少,会损伤自己的经济利益,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因此,动物诊疗部门应当加大对正确思想的宣传,使兽医能够了解到自己进行诊疗方法与经验分享时的重大意义,加强与同行业专业人员的讨论,可以使正确的动物诊疗经验得以传播,不正确的动物诊疗方法得到纠正。其次,在专业知识的交流与讨论中,兽医还可以吸取他人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分享与获得是成正比的。加强正确思想的宣传,使兽医摒弃传统的思想,提高兽医队伍的整体诊疗水平。

2.4大胆进行实践

在归纳、整理以及推断感性材料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并且科学的理论是指总结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的一般性。因此在诊疗活动中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并且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最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致于理论能够丰富以及完善起来。与此同时,兽医人员要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

2.5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

兽医诊断过程中,要将唯物论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并且要全面调查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得出科学的诊断。除此之外兽医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第一,推论诊断法。推论诊断法主要是指从一个假定的可能性疾病出发,并且比较、审查、分析以及研究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再分析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如果能够明确病因,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第二,鉴别诊断法。如果在病症资料提出了好几种相似的可能性疾病的时候,这就要比较以及推理这几种可能性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发病过程,这样做可以及时的处理各种疾病。

3.结语

在兽医诊疗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兽医人员要总结以及归纳诊疗失误的原因,并且要找出诊疗失误中的内在规律,不断降低诊疗活动中失误率,确保畜牧业向着健康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科]

【参考文献】

第5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 兽医 畜禽 食品安全 疫病防治 加强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233-01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肉、蛋、奶等畜禽食品在日常饮食中占得比例越来越大,相应的,人们对畜禽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有关畜禽食品的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强化兽医诊疗管理,提高畜禽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是人们继续消费畜禽食品的大前提,也是我国畜禽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在畜禽食品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养殖、疫病防治、销售、屠宰与加工等环节,都需要引起兽医人员的广泛关注,他们直接与动物接触,直接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直接决定着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成分,因此,加强兽医诊疗管理工作,对增进畜禽食品的安全产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兽医诊疗工作的必要性

兽医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兽医的诊疗水平直接关系着牲畜的身体健康与疫情的控制,直接决定着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强化兽医诊疗工作,经综合分析来看,应该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优化我国养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养殖业大国,家畜、家禽、水产品的养殖量在世界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食品大量被需要,因而饲养数量也就急剧增加。面对如此之大的养殖数量,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或缺。而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就需要一支专业的兽医队伍。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对一直在强调,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兽医队伍,优化我国畜禽养殖环境。在政府实施各种政策来促进兽医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又必须高度重视执业兽医人员的个人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执业兽医在实际的基层动物疾病诊疗和防疫中所起到的主观能动作用。

2.改善兽医从业人员的待遇

据了解,国外的兽医从业人员普遍有着丰厚的收入、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也相对较高,他们所具备的执业条件和设施设备相对较好,他们所从事的是一个发展相对成熟的行业。而目前,我国兽医人员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都比较差。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整套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兽医人员的总体待遇,国家财政也有针对性的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一定补助。但总体上来看,与兽医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实际工作任务与职责相比,我国兽医从业人员整体的在收入水平、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强化兽医诊疗管理,可有效提升兽医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以及提高其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进而为我国储备一支高素质、高收入、且具有行为规范、作用明显的执业兽医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展兽医诊疗工作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探索兽医诊疗工作的道路上,做出了长足的进步,推行置业兽医制度,制定了执业兽医制度的基本框架,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兽医从业人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责。

1.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005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第一次提出了“逐步推行执业兽医制度”的工作方针。

经过几年发展,2008年,我国政府又通过了《动物防疫法》的修订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实行执业兽医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把执业兽医制度确定下来。

国家农业部更是高度重视执业兽医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了《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和《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2.严格管理兽医执业

根据现阶段我国兽医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我建议我国兽医从业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2.1我国兽医从业要严格实行分类管理

在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办法》中把执业兽医分为两个级别,分别为执业兽医师和助理执业兽医师。执业兽医师可以从事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开具处方、填写诊断书、出具有关证明文件等活动;执业助理兽医师则主要是协助执业兽医师从事执业活动,但他本人不得单独从事这些活动。

2.2我国从事执业兽医需达到一定的要求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对兽医的执业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比如:要及时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动物防疫任务,及时报告动物疫情;他们只能在一个动物诊疗机构执业,但可以应邀出诊或者支援急救;要合理用药,不得使用假劣兽药和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及时报告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2.3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兽医诊疗管理办法

目前,兽医临床诊疗工作主要由个体兽医进行,以一种无序的非专业化的状态,是畜禽产品的安全产出的重大隐患。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执业兽医制度正走在一条建设和完善的发展道路中,关于兽医从业人员的各项政策法规,也需要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

但其中有几点我们必须要注意:

一是切实规范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行为,规范兽药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这些企业配备为其服务的置业兽医。

二是进一步强化动物饲养个体户、养殖小区与动物隔离场置业兽医的管理工作,为对应的养殖场所配备相应的兽医管理人员,从根源上防控畜禽安全管理。

三是进一步规范畜禽药物及添加剂管理,建立相应的兽医审核制度,未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人员,禁止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此外,还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对饲料添加剂中属于兽医处方药的现象,应根据职业兽医开具的处方来进行添加。

四是强化兽医教育及资质认证,针对兽医人员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不定期培训,通过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以及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的兽医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我国使用的兽医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为兽医教育临床学科创造条件。

五是建立兽医医疗事故处理机制,由于兽医人员自身水平的限制,经常会造成兽医诊疗过程的失误性事件。注意对在诊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事故进行正确处理,以确保医疗人员及养殖户的利益,促进畜牧业的良性高效发展。

三、小结

强化执业兽医的管理对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及长远的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随着兽医从业人员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执业兽医制度也将随着各项兽医工作的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只有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我国执业兽医的技术水平才能逐渐提高,兽医行业管理也才能更加规范和有序,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金才,安平原. 兽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0:211.

第6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动物疾病的预防以及诊疗,大部分都是依靠基层兽医站技术人员来实施和完成,但是,我国至今都没有执行兽医管理,导致兽医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业务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不合格兽医人员以及非兽医人员在自身的动物诊疗过程中,不能够按照相关技术的操作规范,使用不合格的国家规定的器械和 兽药,十分容易引起动物诊疗的事故,导致人民群众财产的损失,更有甚者会引发一定的动物疫情,所以,必须要增强乡镇兽医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其能力,浅议乡镇兽医人员防治畜病的措施。

一、乡镇兽医人员防治畜病要正确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流行病学的诸多特点,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发病过程以及潜伏期,具有特征临床的症状,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要将其和寄生虫病、中毒病以及普通病等等进行严格的区分,不能够一见到动物发病就将其当成为传染病来进行对待,尤其是只要见到动物发热,就为动物使用抗生素,要求乡镇兽医人员必须要在诊断的时候先对症状来实施系统、科学以及全面的分析工作,以便能够确认动物是否已经患有传染病,因为传染病和普通的毕竟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异同,不可能一见到群发病就将其认为传染病,中毒以及营养缺乏等等,在规模饲养中也会表现出群发性。

二、乡镇兽医人员防治畜病要正确实施辨证治疗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具有其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在对其实施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个必须要将病因查清,将致病的因素消除,做到标本兼治,切忌对其进行盲目下药。比如说,动物出现了体温高或者体温低、疼痛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等,这仅仅是动物发病一种表现的形式,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求兽医人员必须要透过表面看本质,树立起整体的观念,以病理学知识以及生理学知识,对机体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症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进行确认,不能够见泻止泻,见烧退烧,这样盲目的所谓“对症治疗”,只能将疾病实质掩盖住,进而为动物疾病的确诊带来更大困难。再如,动物产生了腹泻的症状,针对这一情况,要求乡镇兽医人员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腹泻并不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有利于动物机体内所积蓄的毒素有效排除,比如说有些肠炎病以及中毒病,久结刚通腹泻等等,这个时候,不仅不能够进行止泻,还要促进其排除体内的毒素,但是,必须要注意钠钾离子平衡以及酸碱平衡,防治动物出现脱水的现象,如果在这个时候乡镇兽医人员采用了止泻的措施,不仅仅不能够将疾病治好,还会导致动物机体自体中毒,将病情加重,甚至会导致动物死亡,及时动物最后痊愈,也一定会动物生产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虽然不能够进行盲目的“对症治疗”,但是,必须要采取正确的“对症治疗”,在对动物疾病确实难以确诊的时候,起机体症状的表现又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在对预后因素以及机体整体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后,适度以及科学得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以便能够将症状缓解,减少应激,但是,在用药以后,要求兽医人员必须要对疾病发展和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将治疗的方案进行调整。

三、乡镇兽医人员防治畜病要慎重处方用药

第7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39-0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是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宠物疾病临床诊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疾病诊疗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宠物内科病、外产科病等课程的基础。而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宠物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如何不断改进实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对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学生在宠物疾病方面的诊疗水平,对近几届我院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在这门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板书进行实验的讲授,缺乏生动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公犬导尿实验操作演示过程中,由于空间范围有限,导致部分同学无法看到完整的演示过程,从而失去进一步独立操作的积极性[1]。

1.2 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实际岗位需求

例如在化验室诊断项目之血液学检查的红白细胞计数实验,讲授的主要是人工计数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对于学生制作血涂片、染色的要求较高,耗时较多,而且计数结果误差较大。这与目前宠物医院主要借助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红白细胞计数的方法相比,内容不符合实际的岗位要求。同时,所使用教材这部分内容中有关人工计数等传统计数方法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从简,将分析计数值的病理意义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与宠物医疗机构实现零距离对接[2]。

1.3 实验条件有限,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首先,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学校宠物医院业务量大,病例丰富,然而实验课授课时间的固定性和临床病例随机性的矛盾导致了实验课授课时会缺乏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资源[3]。相对于宠物医院,实验室缺乏自动化临床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或者是已有设备老化陈旧;学生即使到医院上课,实际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其次,个别实验项目因为器械套数、实验犬数量存在不足也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2 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实践证明对较为抽象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及病理原因等,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犬心音听诊这部分内容较繁杂,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把正常心音及病理心音变化制成录音,将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同时,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借助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项目积极推进此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建设,例如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5]。

2.2 改善实验和实训条件

近年来,学院利用省品牌专业项目经费,积极推动校内实验实训建设,为实验室和宠物医院购置本课程所需的部分用于疾病诊断的全自动分析仪器,如血液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在此基础上将实验项目转入宠物医院与临床诊疗同步进行,教师现场实境教学,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有机衔接,保证了教学效果。另外,借助学院的宠物繁育中心增加了实验犬只数量,将原来实验过程中7~8人一组变成4~5人一组,确保每个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学院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这样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外实习,接触更多的临床病例,这样才能使所学的实验知识技能满足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

3 结语

总之,为提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的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师队伍水平、构建更加合理的考核体系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

4 参考文献

[1] 邢明伟,曾祥伟.宠物疾病防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51-52.

[2] 李守杰,王韦华,王俊全,等.高职《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8):214-215

[3] 皇甫和平,赵传壁,石冬梅,等.宠物疾病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46-47.

第8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药敏试验;药敏纸片法;耐药性;接种培养

中图分类号 S85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11-02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疾病也随之增加,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特点。细菌性疾病作为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类重要疾病,目前呈现出了多种发病状态。大多养殖户由于饲养管理技术不高、动物疫病的预防意识不强,再加上缺乏动物临床诊疗知识,对临床发生的动物疾病很难进行准确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一旦发病,不能对其发病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导致盲目滥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控制病情,还造成了病情的延误,而且产生了大量的耐药菌株,不少耐药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过很多次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疾病无效的情况。为了提高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兽医工作者常用到药敏试验来指导我们临床用药,而药敏纸片法是药敏试验中最普遍的方法,笔者常在临床中应用该方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实验方法

1.1 药敏纸片的制备 药敏纸片法中使用的药敏纸片市场上很容易购买到,但也可自制,具体方法如下:取定性滤纸,用打孔器打成直径6mm的圆形小纸片,根据实际需要制成相应数量。以制成100片为例,将100片圆片放入清洁干燥的小瓶或小平皿中,包扎,经15磅高压灭菌15~20min后,置37℃温箱中使其完全干燥。将供试验的抗菌药物按其有效浓度稀释成1mL,加入上述含有100片纸片的小瓶内,不时翻动,使滤纸片与药液充分混合,浸泡30min即可,置于37℃温箱过夜或阴凉处干燥备用。在温箱中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物失效。干燥完成后密封,放置冰箱中保存,切勿受潮,一般能保存4~6个月。

1.2 接种培养 取发病动物的病料或组织(如心、血、脾、肝脏、淋巴结等)无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在37℃温箱中培养24h,挑选典型菌落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或酒精灯旁,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或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菌落,用蘸有菌悬液的无菌棉签均匀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盖上平板,室温放置数分钟。然后用无菌镊子将纸片粘贴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一定要注意纸片与培养基表面要完全接触,各纸片中心间距应大于24mm,并记录每种药敏纸片的位置。贴完后放置15min,再置于37℃温箱中培养12~18h后观察结果。必要时,可做2组平行试验,以致实验结果更准确。

1.3 结果判定 用抑菌圈的直径(φ)表示,抑菌圈的直径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即抑菌圈直径(φ)≥20mm者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6≤(φ)

2 临床实例

贵池区梅龙街道某一养鸡场饲养肉鸡1 100余只,2013年4月12日开始发病,发病当日为36日龄,4月13日上午10:00许,笔者到现场时,约有15%发病,已经死亡8只,病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离群呆立,缩颈闭眼,头常缩于翅下,不愿走动,排淡黄色或黄白色稀便,泄殖腔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有的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咳嗽、打呛。解剖症状明显的两只鸡,发现实质器官充血、淤血;气囊发炎,气囊壁浑浊,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胀,有灰白色坏死灶;肺充血淤血;脾、肾脏肿大;心包积液,心外膜有散在出血点;肠炎腹水等症状,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怀疑是大肠杆菌感染(后经实验室培养和生化实验证实)。随后将解剖的两只鸡取其心肝组织,于当日上午11:00在贵池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做了药敏试验(药敏纸片法),4月15日上午08: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和硫酸新霉素敏感,笔者随即告知养殖户把治疗药物更换为氟苯尼考和硫酸新霉素。治疗效果明显,4月13日10:00到15日08:00共死亡23只鸡,15日当天死亡9只鸡,15日之后共死亡7只鸡。

第9篇: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范文

关键词:猪病治疗;体温;测量方法

0 引言

尽管近年来猪病的临床治疗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猪病的种类较多,加上养殖人员以及兽医的专业技术参差不齐,因此猪病的发生频率依然较高,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影响了养猪行业的发展。体温监测是病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了解病猪体温异常的原因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就猪体温的测量方法以及病猪体温异常的原因进行简单概述,仅为养殖户以及兽医的工作提供参考。

1 猪体温的测量方法

猪病的种类有许多,比如寄生虫病、传染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等等,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产生新的猪病,为猪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较多的困难。但是无论是哪种疾病的诊断,患猪的体温都是重要的指标,下文就具体的测量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临床医学中,为了保证体温测量的准确度,一般都是以猪直肠温度为标准,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猪体温测量需要使用专用的兽用体温计进行,诊疗人员需要使用一根长约20cm的细绳拴在体温计末端,并将一个小铁夹系在绳子的另一端,测量时首先要保证体温计水银柱在35℃刻度线之下且体温计保持清洁,因此需要先将体温计甩一甩,然后使用酒精棉球对其进行消毒,为了保证测量时体温计能够顺利进入猪直肠中,还需要在体温计上均匀涂抹少量的剂,测量时,兽医可以一手拉住猪尾巴,另一只手拿着体温计插入猪中,插入时体温计应沿着稍微偏向背侧的方向,插好之后使用铁夹夹住猪尾根上面的毛发,以防止体温计掉落,测量时间保持在5~8min左右,体温计去除之后使用酒精棉球将其擦拭干净后立马进行读数。不同年龄阶段猪的正常体温可能会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一般情况下,傍晚时分猪的体温会比上午时候高0.3摄氏度左右。

2 猪体温异常的原因

(一) 体温升高原因

临床医学显示猪动物体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动物机体在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的作用之下,使得机体的温度上升,这种体温上升也被成为发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理过程。致热源种类较多,比如细菌、病毒等等,这些微生物主要从外界侵入机体,外源性致热源与动物体内的一些产物被激活之后会产生内生致热源,内生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之后,机体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另外,机体内部也会产生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得机体体温上升,其二,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损伤、产热增强、散热系统有问题等等原因也会导致其体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体温过高。

机体发热之后,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会加强,会转化更多的淋巴细胞,抗体的生成速度会加强,动物的肝脏解毒功能会得到增强,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十分有利,但是,长时间保持较高体温,机体的分解代谢速度较快会加速营养物质的消耗,酸性代谢物质会大量蓄积,此时摄入的营养物质往往难以满足机体需求,这必然会影响机体各部分器官的正常工作,最终必然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二)体温过低

猪在出现大出血、贫血、中毒、循环衰弱等等情况时会导致体温下降,此外,猪濒临死亡、母猪产后也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一般来说体温过低是猪机能衰弱的主要表现,部分兽医在猪病诊疗过程中如果发现它们的体温过低经常会直接将其判定为不治之症,放弃治疗,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

3 猪体温异常的处理方法

(一)体温过高的处理方法

患猪机体发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机体出现疾病之后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很多种疾病都会导致其机体发热,许多兽医在实际的诊治过程中往往采用退烧药物来降低患猪的体温,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治标不治本。为了加强治疗效果,兽医在体温测量完成之后,如果温度不超过正常体温的2℃,最好不使用退烧药物。只是使用退烧药物,而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持续用药时猪的精神可能会好转,一旦药力减弱或者停药,患猪的体温很有可能会回升,反复几次之后,对于病猪实际上十分不利,很容易导致猪的器官衰竭进而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兽医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应该对致热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病猪发热的根本原因,比如猪瘟、猪伪狂犬症、丹毒、败血症等等,只有对因投药,才能够真正起到治疗的作用,最终实现降低体温,恢复健康目的。

如果病猪长时间出现高温状态,且体温比正常温度高出2℃,此时必须要采取一定的退烧药物辅助降温,以免长时间高烧之后机体器官出现实质性不可恢复的病变,为患猪造成不可挽回的机体伤害。退烧药物剂量的选择必须合理,不能够过大,且应该依次递减,以免体温下降过快,也会对机体带来损伤;退烧药物使用时应该与抗菌消炎药相互配合,防止体温反弹,且用药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过长对机体同样不利,总而言之,患猪体温升高时,兽医必须要对病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才能够进行诊治,标本兼治才是真正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体温过低的处理方法

病猪体温过低时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其死亡,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病猪体温下降,必须对其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合理的补充能量,并为其提供干净、科学的治疗环境,另外,采取一定的保温取暖措施,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改善病猪的体温状况,有利于兽医的诊治。

4 结束语

猪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疾病,许多病症都会引起猪的体温异常,因此,猪病治疗时体温测量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疾病诊疗的效果,兽医在对病猪的体温进行测量时必须科学、准确,本文简单介绍了猪体温测量相关的问题,希望对相关人员的猪病诊断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开顺.猪病治疗时的体温问题[J].猪业科学.2012(0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