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生心理;自由与约束;试错
一、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普遍不强。主要是因为人生阅历有限,思维也比较简单,也许孩子们还并不懂什么是自我意识。当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非常有主见,很有自己的做事风格,这里指的是比较普遍的学生,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没有独立、认真思考的过程。但是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会越发注意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有主见到认为自己可以独立于家庭、脱离父母等。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学生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那么,老师应该如何了解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取学生的心理状况呢?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法。首先,心理测试。这也是如今非常流行与常见的方法。学校热衷于为学生做心理测试,一方面是由于如今的学生压力越发的重,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心理测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测试时的心理状态。学校也正是通过这种测试来获取关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信息,从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等。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测试学生心理的量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测试,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与老师共同努力,使自己获得身心的健康。其次,多观察。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老师可以通过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也可以在平时观察学生的写作业情况,还可以观察学生群体之间的融洽程度等等。因为小学生出现了问题通常都会很明显地表现在情绪上、言行中,为了有效管理,更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老师要多加留意。同时,教师也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留意学生的状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导教育。
二、自由与约束并重
众所周知,小学三年级时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叛逆期。此时,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左右,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阅读过一定的书籍,同时开始对世界、对人生进行思考,也逐步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此会产生厌学、烦躁、自大的情绪。从孩子发展的整个阶段来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抵触。实际上,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构建自己思维的过程,但是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要去适应一定的规章制度,要受到很多的约束。而孩子生性喜欢自由,如今的孩子也比较缺少父母的约束,所以对规则非常抵触,甚至采取对抗的态度,这样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那么,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给学生自由,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首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有发展自我爱好的需求,那就鼓励学生去做,不仅要去做,还要激励学生做好,做出成绩。对于孩子自己正确的选择,尽量不要随意打压,不要挫伤孩子难得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于原则性的内容一定要严格约束,比如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等。正所谓“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存在绝对自由的社会目前还不可能存在,当人们的道德修养、法律素质达到极高的程度,也许将来会有绝对的自由。但是在如今的经济基础之下,自由和约束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断然不可分离。
三、鼓励学生试错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这本无可厚非。至少到目前为止,成年人尚且无完人,更不要说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总会犯错误,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没有认清这个事实。因为如今的家长、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一部分家长似乎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完美,然而这只会徒增学生的负担与心理压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不要去苛责学生的错误,也不要总是秉持“唯经验论”的思维,觉得自己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从而生怕孩子犯错误。其实老师和家长都经历过学生时代,也都明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再犯下自己犯的错误,从而为学生提前把道路铺好。然而这样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学生少犯错误固然是老师和家长期盼的,但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出众的能力或智力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这种尝试并不包含有害的尝试,而是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记住错误的尝试,这样要比告诉学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效果要更好。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处在比较叛逆的特殊阶段,老师应该积极应对,观察学生的言行,把握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去勇敢尝试,勇敢地犯错误,从而获得经验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早恋,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书面理解为青春期的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起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目前,早恋现在大多出现在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思想和情感认知都不成熟,而自身又外于青春期,不能控制自己,致使过早地把自己陷入倾慕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从而荒废自身的学业。
关键词:
中学生早恋;类型;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正文:
早恋,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过早的恋爱。书面理解为青春期的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起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目前,早恋现在大多出现在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思想和情感认知都不成熟,而自身又外于青春期,不能控制自己,致使过早地把自己陷入倾慕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从而荒废自身的学业。孰不知,青苹果是酸涩的,是需要付出金钱、时间、精力等代价的,此时的恋爱就是在耗费父母的苦心,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现就教学中观察和思考分析到的中学生早恋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如下浅显分析。
中学生早恋的类型及特点
通过对八年级组131个同学关于早恋问题的谈话调查,发现没有早恋倾向、暗恋或者对异性产生过好感的同学很少。早恋,只有双方互有好感,才能称得上是早恋。而早恋现象的发生,也借助于一定的动机,这也形成了中学生早恋的类型和特点。
中学生早恋的类型
倾慕型早恋
此类型的早恋是指男女生双方由于某些原因(如长相、身材、口才、学习成绩、个性等)而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形成早恋现象。这样的恋爱是中学生中非常普遍。
新奇型早恋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男女生身体特征会出现明显的不同之处,致使男女生会对对方的身体、生活、心理等方面产生好奇心理,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往往会试图通过进一步的关系来了解对方,达到自己的心理满足。
怜悯型早恋
男女生其中一方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一些弱势现象,从而让另一方对其产生保护的欲望和心理,而受保护的一方则会对其产生依赖心理。久之,在这种保护和依赖心理的相互融合下,发展为早恋。这种现象大多是男生充当保护角色,而女生则是被保护对象。
模仿从众型早恋
由于受媒体、杂志报刊或者是早恋同学的影响,使一些男女生内心充满对神圣爱情的向往,从而产生早恋现象。
愉悦型早恋
中学生由于思想不定形,心理不成熟,便会在长时间的接触中产生早恋。这类型早恋大多发生在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由商讨问题或者是课中、课下等长时间的交流,不自然对对方产生莫名的好感。
叛逆型早恋
中学生处于情感叛逆期,越是家长和老师反对的事情,越要以身试法。而大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在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中三令五申地强调禁止早恋,从而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把本是正当的关系发展为早恋。
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隐蔽性
作为一名中学生,早恋是家长和老师明令禁止的行为,所以中学生的早恋方式大多都是采用地下的形式来实施,发短信、QQ聊天,或者节假日期间打着同学聚会的幌子等极为隐蔽的途径。极少有同学公开自己的恋情,如果公开也只会在部分场合出双入对。
矛盾型
早恋的学生内心处于挣扎状态,既想有一个互相关心的异性朋友,又担心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自己的小秘密。
迷惘性
中学生对于早恋后的结局毫无预测性,也是明确的,只是内心渴望与异性接触,而对于未来,更是不明确的。这样往往会给自身造成伤害。
盲目性
中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观,所以对于早恋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有一些同学早恋只是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或者是及于虚荣心的做崇,或者是同学舆论的压力。这样盲目的早恋,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处理中学生早恋的措施
由于大多数的家长和老师都反对中学生早恋,所以在处理中学生早恋的问题上可能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或者是强制的措施。但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有时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有些孩子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家长和老师越是反对和禁止,越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说,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家长和老师切不可操之过急,鲁莽行事。
通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总结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尊重中学生的感情,正确进行心理疏导
对于早恋的学生,切不可以歧视的眼光来看待,要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感情,从而获得他们在心理上的信任,与他们形成朋友关系,从而有利于对其行为进行心理疏导。作为老师,切不可在第一时间内就找家长,也不要对外宣传,而是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对症下药。作为家长,更不要不问原由地责骂和质问孩子,而是做下来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做一次思想和心理交流,听听孩子的想法,再加以分析利弊。总之,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要多给予关注,多给予重视,多方引导,以心交心,共同分析早恋的危害,从心理上引导学生认清早恋。
注重青春期的教育问题,正确认识男女同学的交往
可以利用班会课或者是课堂德育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知识教育,或者是为学生推荐一些与青春相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男女生的心理和生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采用一些活动,使男女生能够正确对待同学之是的交往问题,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识或者界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束之以规
一、让聋生勇敢地走出残疾人的阴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聋生由于先天条件的缺陷,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使他们常叹命运的不公。针对此种情况,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自尊、自强、自立的主题班会,给他们讲一些身边残疾人或名人成功的经历。特别是针对刚刚当选残联主席的张海迪同志,我们专门找来了一些纪录片,让学生观看,看看她是怎样同病魔作斗争的,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同时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择业观,社会分工不同,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最平凡的岗位一样能干出自己的天地。作为学校,要结合社会用人实际开设一些实用课程,如缝纫、刺绣、电脑打字、维修等,并把职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
二、给聋生传授一些青春期健康知识,让性教育走进课堂
让学生对自己及异性生理上发生的各种第二性征的变化能大体了解,他们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好奇。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女生的青春期教育作为重点,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团体辅导,把学生请到心理辅导室,通过教师讲解、同学交流,加强对生理期的交流与适应能力。另一种是伙伴辅导,请身体发育快的学生作指导,一方面她们会积极主动地帮助那些生理心理上有问题的小同学,另一方面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把她们作为倾诉对象,这些小指导必须是专门培训的,她们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培训所得到的知识为同学解答一些问题。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直接接触老师可能引起的尴尬,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作为教师要多带领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营养与睡眠。
三、帮助聋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聋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缺陷,使他们只能在狭小的圈子里活动,无法真正地走向外界。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告诉聋生,正是由于自身的限制,所以要想成功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倍的努力,而不应只是在虚度。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结合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给他们讲述一些残疾人成功的“秘诀”。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正常交往,在班级中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剩余精力得以释放,情感的兴奋点得以转移,如组织联欢会、开展文体比赛、庆祝生日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合理的宣泄,同学交往也自然融洽。最后,给学生讲解早恋的危害,人在年少时应多读书多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以求生活的道路能更宽广一些。对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则采取暗示、启发、个别教育的原则,让其珍惜青春年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正确对待聋生的逆反心理
聋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从小都是唯父母、老师的话是瞻,但到了青春期却出现了严重的叛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镜子,如果能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逆反心理也会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与聋生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气,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要真诚地做他们的朋友,特别是当聋生提出一些要求见解时,不要搪塞了事。其次,多用“大拇指”对其进行赞美,人的心灵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对聋生而言,赞美更是一种催化剂,能播下奋进向上的种子。最后,帮助聋生学会自律,遇事尽力克制自己,多请教别人,多一份沟通就多一份理解。同时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体现自我价值,远离逆反心理。
五、增强聋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如今的社会,诱惑可以说是太多,一些懵懂的少年儿童往往容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深受其害。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不良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选择有益于健康的信息内容阅览,让学生明辨是非。特别是女生,学校应多组织开展关于女生自我防护意识的讲座,教给她们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状况应机敏、理智地处理,并及时报告老师。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地做孩子的朋友,试着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地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心理上缩小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由于受以往观念的影响,心理学都会和一些消极词汇相关联,例如:消极,抑郁,悲观等等。而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的研究方向,把目标朝向积极乐观等方面。积极心理学不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与继承。积极心理学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积极心理学改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矫正学生自身的问题为主导,往往会觉得是“有问题的学生”去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老师也会从解决学生身上问题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然而,积极心理学是以建构的,积极的角度去看问题,它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从病态,抑郁等消极方面看待问题。积极心理学肯定人的价值,主张人的全新,自我发展的模式,主张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提出,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多的转向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培养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人翁地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从过去的发现问题到矫正问题到现在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积极体验等方面为主,并且这些积极乐观品质也是教育应追求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预防问题的发生,更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充分肯定和给予鼓励。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更应当是学生的朋友,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贯彻到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少批评,多表扬,多欣赏,少挑剔。多信任,少猜疑。教师以一种开阔的胸怀接纳学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促进积极品质的提升。在知识中渗透爱与关怀,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二)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并以积极,进取的眼光看待问题,相信人自身的优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说:“积极心理学并没有改变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但不同于以往心理学关于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而是将心理学的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完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对象而言,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对过去的幸福和满足,对现在的快乐和幸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第二,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勇气,宽容,创造性和智慧,以及这些品质的根源和效果;第三,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社会组织成为由具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个体组成。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困难,逆境。积极心理学也充分肯定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变了过去心理学以纠正人的错误为核心,从解决问题的视角看待问题。积极心理学更加肯定人的自我评价。积极心理学倡导乐观,美德等积极方面,这些特征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心理学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教育和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心理学相信人自身具有无限潜能,肯定人的价值。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教育者应相信他们身上具备很多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体现为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高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二、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12至18岁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角色同一与混乱的时期,如果这一阶段的问题成功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就会形成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如果能成功的度过青春期,那么将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关注青少年的优势和美德
传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预防错误,通过矫正行为等方式改正学生身上的缺点。而积极心理学从全新的视角看待青少年教育问题,改变过去对问题的看法,从培养学生的优势和美德入手,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有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的孩子。通过培养优势和美德,发掘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易冲动,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经常会出现叛逆,脾气反复无常等特点。在此阶段父母如果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那么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教师父母等应多以信任,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影响青少年学生。积极心理学总结出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它们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与之相关联的还有24种优秀品质,心理学家认为这些美德和优势是普遍纯在的。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若能使自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会对人的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关注学生教育的主体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教师不再是灌输式教学,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充满积极阳光的情绪,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积极心理学的这些观点与当今素质教育理念相融合。传统消极心理学和应试教育相适应,而当今的积极心理学也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关爱和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本性,教育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积极心理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他们是学生活动中的主人。在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学生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高。积极心理学相信学生自身具有无限的潜能,教育者需要不断的挖掘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潜力,给予学生鼓励和关怀。根据维果斯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应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而制定相应的标准,提出一个较高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最后,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学生,以真诚友爱的情感教育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真切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积极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开展自助式教育
积极心理学多以鼓励,乐观等积极词汇鼓舞人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采取自助式教育和培养积极人格的教育。所谓自助式教育是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与传统以灌输式教育截然不同。在自助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不再是首要任务,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助式教育模式认为教育是有选择性的,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双方是平等,民主的关系。自助式教学有以下优点:
(1)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时代,知识是无穷尽的,教师的讲解终究是有限的,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2)发展个性和创造力。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重视提高成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都被忽视了。然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采用自助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3)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在很多方面都很相近,因此学习也会更加有动力,更能促进双方的学习。自助式学习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突显学生自身的地位。
(二)用乐观的解释风格归因成功与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统计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已经高达15亿,其中焦虑症患者为4亿,抑郁症为3.4亿,人格障碍为2.4亿。而在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经超过了8300万。尤其是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疾病更是常见[1]。中学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变换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学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2]。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采用各种量表或问卷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学生中,具有考试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两极化、抑郁、强迫等症状的学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它既能完善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研究理论,又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有很多,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为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3]。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则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和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综合多个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尽管人的心理或精神、体格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文化、种族、民族等不同而不同,但是总的来说,有一条衡量心理健康的共同标志,即自我控制。
2.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及性的成熟三方面。身体发展如此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较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中学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2]。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1)社会文化的矛盾性。据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社会是一个宏观环境,从出生开始,人就被置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同时受到其他成员及社会整体的影响。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着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多种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媒体的传播,舆论的导向等,这些都必然会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6]。这些尖锐的矛盾势必会对中学生产生很多影响,给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他们带来很多困扰,致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的情绪体验。据一些研究表明,不同民族之间、城乡之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2)不良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正通过传媒及现实生活影响着中学生。现代社会是一个信仰多元的社会,出现了大力追求物质享受,盲目地追星等不好的社会风气。这些社会风气正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途径影响着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改变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笔者与一些中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发现与以往的学生相比,他们变得更加功利化,也更多地处于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面临多种冲突或者是不良社会风气的时候,他们经常感到迷茫,不知怎样做才算正确。
2.家庭因素
(1)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中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家庭成员应当关系融洽、互相有交谈不完的话题,家庭有整体感,有相同的伦理道德观,有共同遵守的是非准则,经常一起参与社会或旅行活动。那些家庭成员之间相处不好的学生更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更易感到抑郁,攻击性也更强。
(2)经济条件。相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来说,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好的教育条件。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学生能够产生优越感,由于没有后顾之忧,更能静下心来学习。而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则会更多地担心经济花费,在感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经济差距后,会不自觉地去比较,容易感到自卑,形成内向害羞的性格,与人交往常常会很被动。
(3)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是指家庭组成的类型及各成员相互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结构即人口结构和内在结构两部分。家庭的外部结构又称家庭的人口结构或家庭的类型,可分为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单亲家庭、残缺家庭等。近年来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家庭的破碎一般来说都给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而且很多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时子女得不到应有的照顾与关心,很容易形成冷漠、自闭、叛逆的心理特征。
(4)教养方式。现在家庭的教养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即民主型、严厉型、溺爱型。据调查显示,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相处得很愉快,父母在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主成长的空间时,也会给他们朋友般的鼓励与建议,使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严厉型的家庭,父母往往过于粗暴,子女必须听父母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子女对这种教育方式感到嫉妒厌恶,什么事都与父母反着干。溺爱型的家庭,父母过度地宠爱子女,几乎一切以子女为中心,对他们的不良习惯也不急于去矫正,致使子女形成蛮横乖张、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特征。
(5)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包括亲子之间的关爱、情感和沟通。对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亲子关系常常变得异常紧张,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亲子冲突,这些冲突能否顺利解决,关系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也关系到其未来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幸福。在这一时期,对于子女来说,他们的心理正逐渐趋于成熟,渴望独立但是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容易感到矛盾;对于父母来说,人到中年,正是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最大的时候,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则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3.学校因素
(1)学校考试制度。现阶段的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各个学校最注重的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学校的考试频率都很高,有些学校平均每个月就会全校考试一次,平时还会掺杂一些班级内部的测试。不停地考试,不断地排名,加上做不完的作业,中学生非常容易感到疲惫、排斥,容易产生厌学、考试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另外,还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不让参加中考,学校会劝其退学或者是去上职高,其方式一般是对学生说“不去读职高就不发毕业证,去读职高还会有补贴、资助”等。这些做法给成绩差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陷入消沉之中。
(2)课程安排及教学。据了解,中学生的课程几乎全被考试科目占满,也会有些学生比较喜欢的科目,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很多时候都会让学生上自习,完成作业,安排是一回事,上不上又是另外一回事。绝大部分时间都必须集中精力在枯燥乏味的考试科目的学习之中,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久而久之就会厌学,甚至放弃学习。
另外,虽然很多中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形同虚设,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也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就像思想教育课一样,很多学生反映基本没用,遇到问题也不敢问老师,生怕被抓去做思想工作。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扰的时候就少了一条科学正确的指引途径。
(3)教师的期望。教师是否爱护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7]。这种效应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那是一种积极影响,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更多的就是负面影响了。大部分老师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成绩好的学生上,对他门期望较高;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是置之不理,或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对你没啥要求,允许你在上课时睡觉,只要你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了。”这对于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对其心理健康也埋下了很多隐患。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与父母的接触逐渐减少,与同伴的交往日益突出。到青少年期,同伴关系更是成为个体主要的人际关系。在遇到需要倾诉的问题时,绝大多数青少年选择了朋友作为倾诉对象。甚至有学者指出,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对其以后的人际关系将起到定型和预告的作用[8]。积极健康的同伴交往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出现同伴交往障碍或者同伴关系处理不得当,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将起到消极的作用,他们可能会丧失信心,遇到困难时也没有值得倾诉的对象,就会压抑自己情绪,不能进行有效释放。
4.自身因素
(1)青春期因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剧烈的、动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身体生长速度极快,形体变化很大,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成长,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面对快速的身体变化,中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新的自我,对于性的成熟,有不少学生感到焦虑、不安、紧张。同时,随着身体的发育,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在智力方面,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一定作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得到明显增加的同时,思维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突出。在个性发展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高涨,经常关注自己,思考自我,这就导致了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与反抗心理;情绪体验不再像以前那样单调,非常不稳定,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如狂暴性和细腻性、可变性与固执性、内向型和表现性等。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了,与父母的关系不再像之前那么亲密,取而代之的是亲密的朋友关系。
(2)个体心理素质。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非常溺爱他们,再加上优越的物质条件,中学生容易养成贪图享受、害怕吃苦的不良习惯,而且极易养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矛盾。他们是温室里培养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耐挫能力很差,一旦学习上或感情上受到打击,很有可能就一蹶不振。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不管是社会、家庭、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应该高度重视,采取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尽量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张向葵,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翁春兰.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苏州大学,2008.
——读《陪孩子长大》有感
人需要很多冲突的观念、变化的情绪、复杂的行为,需要索取也需要奉献,需要犯错也许要成功。因为人是活的,生命是流动与变化的。
——题记
“教育的方式决定孩子未来。”心理学专家李子勋在《陪孩子长大》一书中用贴近生活的个案展从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剖析,展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父母在其内心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解读亲子关系。告诫我们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关系大于教育。“家庭” 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文化沉淀。但很多时候家也会伤人。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等主要根植于家庭教育、效仿于父母自身。而我们中国家长又喜欢树立长者风范,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否则就视为叛逆。其实,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是平等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朋友关系,应该尊重孩子、赏识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聪明的家长会用赏识的眼观看待孩子的成长,多采用“确认放大原理”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其中也不乏一些家长在潜意识里采取了“反向教育”,一味地纠错和斥责,甚至给孩子贴标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只重视教育本身,忽略了亲子关系。正如书中所言“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当你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时,你会发现,你希望孩子怎么变,他就会怎么变”,因为再好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做保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信息时代让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加快了步伐,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对孩子的成长愈发的苛求,如果孩子犯了错或稍稍落后于人家长就显得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进而转变为失望和冷漠,轻者训斥、唠叨,重者大骂、惩罚,整个家庭布满阴霾。性格刚烈的孩子会表现出反抗,性格温柔的孩子则会感到内疚,背着沉重的包袱学习、成长,以减轻自己的罪责。其实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有差异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努力各占一定的比例,我们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错误和“停滞”,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分析失利的原因,有助于今后消除短板,重树自信。“错误,放对了就是资源;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错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错误当成一种教育资源,就会感到孩子犯错误并不是罪恶,那只不过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不能适应挫折的孩子,反倒是没有出息的。
教育的方法正确与否不重要,有效才重要。目前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关于教育的理论、方法令人眼花缭乱。“择校”、“名师”自成了家长追逐的目标。可在家庭教育中,是坚持“严师出高徒”还是“循循善诱”;是“重赏识”还是“重督促”;是“习惯决定成败”还是“情商决定人生”;是“抓紧早期教育不放松”还是“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名目繁多的家教理念让家长纠结着、困惑着,既想抱着西瓜,又怕丢了芝麻。其实,教育方法、理论本身都没对错,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言“说什么不重要,对方能接受更重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倾听、尊重、赏识、沟通是化解矛盾冲突、消除代沟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教育理念和家教经验的学习都不是为了寻找对付孩子的手段,而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家长的育人素养。孩子存在差异,教育方法也不能生搬硬套,方法大于教育,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根本和保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对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批劳动力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只能长期将孩子留在家乡由长辈照顾或者直接交给了家乡的学校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最近,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事件见诸报端,反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诚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以所任教的学校为案例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该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家庭中,62.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7.7%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因为溺爱或者家教意识或方法的薄弱,不能有效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因为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便会采用物质和金钱补偿的方法。因此,在孩子的心灵和亲情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健康心理教育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沟通而无从谈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自理能力不足,首先遇到的是生活困难,出现了辍学等现象。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孤独生活,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孤僻、自卑、懦弱、封闭、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农村考察,认真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构想和策略,对于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很有必要。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方面
很多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娇惯,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在生话中对周围的人对事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凡事自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比较懒散,没有上进心。
2.人际交流方面
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多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以外,放学回家后没有和同学、伙伴交流的机会。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敏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口头交际能力较弱。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接受良好的管理,生活状态处于“放羊”状态,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监护,为所欲为。听不进有利的劝导,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奚落,轻则置若圈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3.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学。迟到、早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交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人自尊心很强,但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发生顶撞等现象。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比例极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要以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管理,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加强管理,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影视。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卫生环境的同时,社会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可以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担任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教育。留守儿童乡村。多中心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有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即乡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农村的原因是,由于家庭贫困,父母在城市工作,被留在农村地区学习和生活。父母长期外出工作,导致留守儿童的情绪饥饿和人格偏差,其学习行为也受到很大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学校教育的尴尬局面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善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2013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家校联动、合力、社会参与、共同关怀的基本建议。2016年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议通过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农村地区提供专业服务。多中心治理的概念为解决左派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实施框架落后儿童,即通过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
目前,尽管留守儿童农村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教育的突出缺失也反映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现状和表现,有助于探索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农村地区的父母通常从事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一年回家一两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数留守儿童农村家庭都接受代际教育。代际监护人更注重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是否温暖、是否饱足,但他们无法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绝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他们是“缺人管教”而不是“缺钱”。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主要是义务教育费用,很少花钱送子女上补习班或兴趣班。此外,大多数家长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他们更关心孩子的成就,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由于缺乏父母和亲子教育的直接监督,互联网已成为许多儿童的精神天堂。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留守儿童的乡村很容易形成叛逆青春期的心理学。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缺勤、撒谎、作弊和偷窃时有发生。
(二)学校教育保障不足,关爱教育缺失。
农村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负担过重,留守儿童课余生活难以照顾,没有精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风险防范、现场急救和健康宣传教育明显不足。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青少年困惑、叛逆、人际交往等问题。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分享与合作能力较差。学校不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许多学校不设立特殊学校。尽管一些学校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困难,心理咨询仍然落后,一些学校没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留守儿童的个人和家庭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课程,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留守儿童孩子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体验。
(三)政府财政支持不足、教育投入不足、
落后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陈旧落后、优秀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只有充分的财政支持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支持政策。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政府补贴,增加教师收入,吸引高素质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乡镇基层政府要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教育基金和补助,向学习优秀的留守儿童发放奖学金,增加对实际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农村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此外,农村社区需要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拓展教育功能,安排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我们应该确保政府的教育公平,为家庭创造良好的氛围,改善教育的学校环境,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自律。
(一)强化亲情,提升家庭教育功能。
留守儿童家长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增进他们的感情,让孩子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父母的温暖,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首先,父母应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尽量带上孩子。如果条件不允许,丈夫和妻子都需要外出,他们的孩子应该交给可靠的监护人。除了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的日常饮食外,监护人还应该能够监督和指导孩子的基本学习。第二,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些在外工作的父母的不良行为和想法,如打牌、赌博、无用的阅读和万能的金钱,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第三,家长应积极配合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应积极联系老师,与学校合作,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完善教育体系规范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重大责任,对留守儿童农村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安全、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建设,提高留守儿童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生存的能力。除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外,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资源与教育主体的作用。一是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纠正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二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建立联系卡,通过电话和网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爱。第三,建立寄宿制,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进行统一管理,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此外,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加强留守儿童的自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
在成长过程中,留守儿童应该了解父母的选择,了解父母的良好意愿,保持积极良好的态度,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律、自我生活、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留守儿童应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与师生沟通,确立人生目标。留守儿童还应积极与父母联系,如经常打电话、看录像、写信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加强父母与子女的精神交流等。留守儿童的乡村应该以健康的态度警惕外界的诱惑,做一个积极而明智的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应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区农村的教育问题。
参考了
这是《萌芽》上的编辑所说的一句话,很有感触。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一个一味顺从的人,有过反抗的影子,不过那份勇气也只是儿时的自己才具有的。很怀念那时的自己的模样,任何想法、情绪总是不加思索地表露出来,天真、倔强、不从、不相信孔融让梨,是自己的东西谁也别想夺走,而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一定要弄到手,一旦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愿望,便当着众人的面眼泪簌簌地夺眶而出,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一个人赖在那儿。
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到的教育越来越多,在我的身上却再也找不到当初性格中的那份纯粹与美好,棱角渐渐被磨平,我学会“懂事”与“顺从”,接纳一切自己不愿意的事,在乎他人的评价,在乎他人的感受,不愿意伤害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甚至宁愿委屈自己,我隐忍地活着。(请允许我用“隐忍”这个词) 我的青春期就是这般波澜不惊,没有叛逆,没有极端。有时真怀疑自己的青春期是否真正地到来过,或者它们早已悄然无声地从我身边溜走?
有个朋友的父亲说我是个好脾气的女孩,也许吧,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容易相处的人,正是因为我的顺从吧。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母亲的微笑,我必须学会顺从。心底一直存在着这个声音。似乎在实现自己那些关于未来的纷繁美丽的梦想过程中,我唯有克制自己的欲念才能够达到目的。“人即目的”这四个字是英语老师的至理名言。我不能太过冲动,冲动是魔鬼,魔鬼会毁坏我的一切……
于是就做个木头人吧,小时候玩过的游戏:123木头人,不许动,不许笑,做个冷酷的木头人,旁观周遭的是是非非。在旁观中我看到了表弟身上当初自己的影子,他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事实上他也的确属牛,爱玩是他的天性,和牛一般的倔脾气。但是才上五年级的他就已休学,他与生活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有句话很经典:“束缚不外乎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彻底改变;另一种就极有可能沦为推动反叛的外力。在舅妈的束缚下,第二种作用在表弟的身上显现了出来。在近乎苛刻的束缚之下,孩子选择了爆发,这同时也意味着灭亡。那一夜,表弟似一只咆哮的小兽,奋力挣扎着,泪水不住地往下淌,神情是那般的愤怒与歇斯底里,妄图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满。泪水快要干涸,哭泣竭尽哽咽,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着这一切,刻骨铭心。我不懂得如何安慰这一对可怜的母子,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绝望的眼神和那份堵在胸口化不开的痛,然而那一刻,我没有任何举动,第一次感觉到语言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在那一刻……
后来,表弟被父母以旅游的名义送至上海,结果却是进了一所无异于少年劳改所的心理学校,试图以超强度的劳动来治疗他们心中的伤痕,恢复扭曲的心灵。不,其实我并不承认表弟的心灵有任何扭曲,至少,在对父母抱着仇视态度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相信他们,跟着他们去上海,这证明孩子的那份纯真与善良并未泯灭。
再后来,舅妈发了一份传真到上海:“打孩子是上帝赋予母亲的权力。”我默然……
不只见过一个像表弟这样特殊的少年,他们的性格充满棱角,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极端而又决绝的,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真理,不愿意作出任何退让。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我欣赏这样的个性,欣赏这样的坚持,这样一份可贵的勇气。然而我却知道这也仅仅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话,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他们的做法却并不适合我去效法。这似乎有些矛盾,可无耐地,事实就是如此。你不觉得生活对我们过于残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