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计算机硬件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硬件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硬件作用

第1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众所周知,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当前,在检验医学仪器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实验的结合等大背景下,信息化时代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怎样设置才能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适应工作岗位的具有核心专业竞争力的学生呢?

 

一、课程定位分析

 

1. 课程定位

 

信息化社会下的检验人才必须具有三种能力:基础能力(检验专业知识、医学理论、动手能力、自学提高能力)、基本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计算机的使用是一名合格检验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定位为:以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知识必须与够用,突出基本知识的掌握,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使用意识的形成。

 

2. 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培养的能力在医学检验专业能力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是检验专业的辅助工具,是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3. 课程作用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为今后岗位任职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储备能力,使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另外,“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职称升级、认证考试所需。

 

二、课程开发与设计

 

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所以该课程设计原则制定如下: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本,设计思路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设计结合专业需求的典型项目,以工作过程导向进行项目教学。

 

2. 设计方法

 

怎样形成以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呢?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岗位分析,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再根据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划分出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最终教学项目。进而制定出培养检验专业学生信息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3. 课程体系

 

检验专业对信息技术能力需求,分为通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需求,因此将计算机课程体系划分为“1+X”模式的课程体系。

 

“1”即公共基础模块,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应用软件、网络基础、信息安全等构等,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完成,安排为第一、第二学期必修课。

 

“X”即专业发展模块,属于计算机高级应用范围,由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硬件及维护、平面设计、医学信息检索、医学信息系统(LIS系统)这些课程实现。安排为第三、第四学期选修。

 

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

 

能力目标:较强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课程内容及项目、学时(总计64学时)

 

项目1:怎样选购电脑(6 学时);项目2:设置个性化电脑(2学时);项目3:文件的管理(4学时);项目4: Internet的使用(6学时);项目5:用Word撰写运动会报名通知(2学时):项目6:求职简历(4学时);项目7:制作检验设备使用说明书(4学时);项目8:毕业论文排版(4学时);项目9:制作病人通讯录(4学时);项目10:病人检验指标分析(4学时);项目11:病人复查通知单(4学时); 项目12:制作“检验知识讲座”幻灯片(4学时)、项目13:制作“生日贺卡”幻灯片(4学时),项目14:制作“内科护理学”讲座幻灯片;(4学时);项目15:安全使用计算机(4学时);项目16:综合练习(4学时)。

 

6. 学情分析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他们习惯“流媒体”,喜欢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认知事物,存在学业基础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等问题。

 

7.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为了获取更多的上机实践时间,为了更好地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获得最大化教学效果,采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结合行动导向,试用角色扮演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情境教学、讲练结合教学、分层教学法等,采用声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上机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愿学、乐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制作生日贺卡”这节课为例,教学设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案例分析,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步骤如下:①虚拟工作环境与工作职位,创建工作情境,提出学习任务;②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教师指导;③学生讲解或展示成果;④师生点评;⑤考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大量的上机操作时间,实现了学生高效学习、教师轻松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质量保障举措

 

为了保障有效的教学,教学资源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教学资源

 

采用的教材要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实用性、实践性,可教学也可自学,也可用于职业认证及等级考试,专业应用也可职业应用。结合“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极域电子教室,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计算机中心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开放,提供更多的自学便利。

 

2. 师资队伍

 

本校计算机教师是一个年轻而有活力的队伍,都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相关院校,他们吸收新知识快,动手能力强,与计算机学科特点相吻合。

 

3. 课程评价体系

 

为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计算机课程采用全程化、立体化、标准化的考核方法。全程化包括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立体化是指课堂考勤、作业、上机实验的考核,标准化由国家等级考试来体现。

 

五、课程特色与改革创新

 

经过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专业需求;以真实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下的翻转课堂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资格认证考核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自编教材的项目及案例更符合专业及岗位的需求,具有相近性、实用性、实践性。

 

当然,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学生是否能自觉学习?如何有效监控学习进度及学习效果?如何合理设计制作微视频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些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寻解决方法,我们将为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第2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合作学习

前言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今中职教育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能够有效的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使用。因此,计算机教学在中职的改革与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意义

合作学习可以看作是一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同时也可以说是一种策略,但不论她是什么其目的都是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与技能。它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来达到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目的。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极强,其中有非常多的知识点和较强的操作性,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够表现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现在第一,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投入热情与激情,认真学习。第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各个学生的自身想法,学生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与个性。第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观念,同学能通过讨论合作更团结,能够学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同时通过交流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第一,结合实际,设计教学目标,进行合作学习。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充分结合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又适合展开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比如说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一概不知,全无概念,在此种情况下一般就不太适合合作学习,可以有老师前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或者有同学自己先大概了解,之后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对这些知识进一步的自我探索实践,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掌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提高效率,因为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同学可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下掌握哪些自己没有掌握到的知识。例如,在对word的有关操作进行讲解时,可采取教师讲解或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首先由老师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或者有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再由老师给同学发一份样例,让同学们自主做出一个相同的word文件,在此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对其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第二,教师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大胆的自行操作。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帮学生解答疑惑,这样不利于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且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但通过合作学习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很积极的去自主解决困难,学习与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思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一边加深记忆。第三,任何教学都离不开合理的奖惩。奖励可以使人产生喜悦,也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在奖励的鼓舞下学生会表现的比以往更活跃,同时还有一定的竞争机制存在,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与激情。同时合理的惩罚制度也是必要的,惩罚可以不断的鞭策学生,是学生提高动力或危险意识,减少学生的消极意识或不作为。所以奖惩制度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抑制学生消极性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不断探索与学习的动力。

3.加强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论何种教育方法都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同样如此。而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分配与协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同时及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滥竽充数,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做好对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的记录,防止过于依赖其他同学。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第二,采取适当的分组策略。分组策略一般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然而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异质分组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同质分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异质分组,比如,将知识水平不同或者学习风格不同的同学放在一组,将那些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基础知识水平高,好奇心强等等这些同质的同学分配在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学习方法,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第三,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大量实践证明对小组采取整体评价,形成性评价,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活动更容易展开,同时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更好。比如,在对对ppt演示文稿的分组展示中,各个小组可以先分别对自己组的演示结果向大家展示并分享对自己此种方法的看法,然后再通过对比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评论,找出其他组的有点以及不足,最后由老师做出补充说明。这样学生可以先通过对比自己感觉所做成品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由其他小组以及老师的评价可以高度认识到作品的优缺点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从而更深刻的掌握内容。

4.总结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改善学习的态度,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服务于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宁洁.基于合作学习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刍议[J]求知导刊.2013(2)

第3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音乐创作;应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渐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同时也无时无刻的带动计算机音乐软件技术的更新和换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枯燥单一的音乐根本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多元化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求音乐制作人创作出更加有特色的音乐。传统的音乐制作,根本无法保证这一需求。而计算机音乐软件的出现则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计算机音乐软件不仅大大提高了音乐制作人的制作效率,节省了制作成本和时间,更为音乐制作融入了新颖的制作理念,使得音乐形式不断丰富。

一、计算机制作软件对于音乐创作的重要作用

1.科学技术与音乐的巧妙结合音乐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的音乐很难与科学技术产生任何关系。但就现代音乐而言,音乐艺术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则恰恰将两者结合,以科学技术来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速度,同时科学的音乐艺术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让具有局限性的音乐艺术快速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寻常百姓生活,音乐艺术形式的完美转变,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前进速度。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设备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这对于音乐制作软件的合成功能意义重大,调频合成、采样回放、物理建模一项项成熟的音乐合成功能,无不代表着计算机技术与音乐合成技术的完美融合。这些功能使得音乐制作者更容易的领悟音乐艺术的精华,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而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使音乐更具多元化,同时也更加辉煌。

2.多元化的音乐艺术众所周知,文化具有多元化这一特点,音乐艺术属于文化中的一种,自然而然也具备多元化这一基本特征。音乐制作的多元化要求音乐制作者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制作出具备特色的、个性化的、具备积极影响力的音乐,使音乐格局多样化。

二、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优越性

1.集创作、表达、制作为一体传统音乐制作,要求配备作曲、配乐、演奏、录音各领域人才,同时在传播途径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将作曲、配乐、演奏、录音融合为一体,强大的音乐制作功能,使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成为当今音乐制作的主流形式,同时也是其成为一种新型的音乐创作方式。使用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创作音乐,对于音乐制作者具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音乐制作者需要具备独特的构思和想法,另一方面音乐制作者需要掌握精准的计算机音乐制作软甲使用方式,只有将独特的思维与娴熟的手法相结合,音乐制作者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的穿做。在音乐制作者不断调试音乐的过程中,制作者的创造思维一一展露,这更为贴近音乐制作者的创作意图,且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也能够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节省成本。

2.高效、精准的演奏水准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可以制作更加快的经过句、多变节奏、多连音以及复杂的音型,这对于传统音乐制作而言难上加难。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使得上述过程操作简单,修改便利,且效果斐然。

3.多种多样的音乐素材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不仅能够模仿简单的声学器材,还能通过计算机合成技术来合成各种声音,进而将声音转化成可以使用的音乐素材。许多音乐制作者通过采样器采取大自然中各种真实的声音,风呼啸声、水流过声、雨点打到地面的声音、动物的吼叫声、鸟类的鸣叫声、同时也包含人类的声音,经过处理这些自然声音,可以将其转变成为音乐素材,更好地应用于音乐创作之中。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使得音乐制作者脑中想象的声音成为现实,只要是音乐制作者能够想到的声音,通过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都能够制作出来。同时,音乐制作者也可以将影视、广播中现有的声音采纳进来,通过声音合成器拼接到自己的音乐中来,通过合理的使用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音乐合成功能,为音乐制作者提供更多的音乐素材,也为其提供更多的音乐灵感,使其音乐制作的思路更为广泛。

4.音乐创作与乐谱同时生成在传统的音乐制作过程中,乐谱的编写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在制作一首复杂音乐时,音乐制作者往往需要书写上万个音符,才能完后才能音乐的乐谱,伴随着音符的修改与涂抹,创作的积极性也随之泯灭。随着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枯燥乏味的乐谱交给计算机来处理,音乐制作者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获得乐谱,这不仅增加了音乐制作者的积极性,也丰富了音乐制作者的灵感。

三、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应用

1.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现代音乐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现今主流的音乐形式,音乐形式多样化,包括现今所有流行的音乐;第二种则是相反与古典音乐的现代音乐,包含种类比较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近年来,现代音乐的创作融入了更多新潮技术,这种新潮的写作方式不仅形式新颖,同时在艺术效果上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作为这种这种音乐作品的主要创作技术,自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合成软件、变声软件在音乐制作过程中贯穿始终,他们的参与使得声音变换多样。有人说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就像一场革命,改变了固有的音乐制作模式,赋予了音乐新颖的灵魂,打开了音乐制作者的创作想法,丰富了音乐形式,开天辟地的为音乐艺术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道路。个人以为,音乐制作软件相对于音乐艺术而言,更像一道光,一道拓宽音乐制作思路,照亮音乐发展道路的光!

2.音乐制作软件在影视音乐作品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作为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遍布人类生活,电视中播放的主要是影视剧,影视艺术几乎融合了全部的文化,这其中包含: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在影视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能够起到烘托气氛、更好地抒感。在影视艺术发展初期,人们应用简单的现成音乐实现配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投入巨资打造影视作品,简单的现成音乐无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人们需要挖掘更为科学的音乐配乐形式来烘托影视艺术。而计算机音乐软件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的出现,使得音乐家一人就可以完成作曲、配乐、演奏和录音这一冗杂的音乐制作流程,一方面降低了音乐制作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便捷的计算机音乐软件也大大降低了音乐制作时间。更为突出的一点是,完美的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与传统音乐器材相结合,更加凸显了音乐的魅力,使得音乐艺术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力更加突出。综上所述,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已经成为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持久发展。

3.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在电子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电子音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电子手段来制作音乐,并通过电子设备来传输音乐。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电子音乐作为计算机音乐的前身,奠定了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基石。另一方面,计算机音乐作为电子音乐发展的必然和产物,承载着电子音乐的艺术使命。电子音乐以其独特的声音处理方式,在音乐制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担当着声音变形处理的任务,经过电子音乐处理后的声音,更具独特性。结合当前音乐制作形式,电子音乐具备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4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产学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实践

经济发展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计算机应用类专业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而由于大学招生规模快速扩张,难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企业对从事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向的人才需求非常强烈,分析几个大型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也可以知道很大一部分企业期望计算机专业人才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能。但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很多毕业生还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企业也在为不能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犯愁。针对此现状,我们需要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计算机应用类人才培养模式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产学合作是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精英教育过分偏重理论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培训出企业所需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制约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一方面,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类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入企业后,也有不少学生感觉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应用型师资相对匮乏,难以培养职业素养高和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的人才,直接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

1理念及思路

要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没有很好的衔接,中间存在较大差距,而通过产学合作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校与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行资源信息共享,让企业和人才提前进行接触和交流,理解各自的需求。利用学校、企业的多种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校企合作,为解决人才衔接问题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式,对培养应用型本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首先,产学合作有利于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这些基地包括学生实习基地、实训基地,提供了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平台。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再单单具有理论知识,而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建设这些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其次,产学合作有利于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产学合作,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主流技术和现实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三,产学合作有利于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最终需求方参与而制定出的专业课程设计,肯定会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吸收企业参与,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与相关企业一起对培养目标、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等进行论证,使办学者对办学指导方向更明确,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市场需要[2]。

产学合作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场景相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达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赢局面。我们还通过运行和实施机制完善产学合作,它的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产学合作运行图

在产学合作中,高校具有教育优势,企业代表真实的社会需求,双方都非常关注学生的质量。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的优势,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需求。边学习、边生产,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实现产学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学合作有助于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企业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和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高校也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达到学生、社会、高校互利共赢的目标。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各方利益各有不同。学校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想通过产学合作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能很快适应企业环境的应用型、创新型员工,同时能够在合作过程中直接利用部分人力资源创造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学生主要是想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学到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最好能够顺利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岗位。

产学合作能够较好地满足各方利益,企业通过和学生的长时间接触,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还可以为企业创造一定的财富。学生通过实习等途径,很好地了解了企业的真实需求,为进一步学习知识明确目标,还可以通过和企业的接触更加了解企业状况,方便就业。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则很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大目标。

2探索与实践

2.1建立实训基地

我们在浙江省内部分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的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让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直接到企业去,和对方单位员工一起参与项目的开发、设计、测试等工作,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和该单位员工一样。同时,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这样既让学生毕业时达到学术上的要求,也让学生进行了实际项目训练。目前,在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向,我校已经和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进行了良好的合作,每年有20~30名学生去该单位实习。实习期间,公司给每位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单位就业。通过实训基地实训,没有在该单位就业的学生也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3],企业也在实训基地招聘到了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产学合作真正实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共赢的局面。

我们利用项目成员和分院的相关资源,进一步拓宽渠道,开拓数据库应用课程群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环境,使技术应用性本科人才养成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也可以缩短“后工程教育”的时间。企业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并通过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考察获得真正需要的人才。

2.2企业资深工程师主讲部分实训类课程

对于部分实训类课程,我们直接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主讲,实训内容也以企业正在实施的项目为基础,建立真实的企业开发环境和文化氛围,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训项目都来源于真实项目,项目开发就在真实的环境下,按照按时按质交付的目标进行,学生学习就像实际参加工作一样。去年的短学期,我们已经和浙江快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由快威科技公司派出多位工程师,作为主讲教师,主导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向一个教学班的课程,我校也派出一名教师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在总结前两个短学期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我们继续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主讲部分实践类课程,同时本校教师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过程,提高我校教师对实际企业应用场景的理解,培养双师型教师。

2.3邀请行业专家制定教学规划和设置课程

我们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一起参与教学规划的制定工作,使专业办学指导方向更明确,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市场化,教学更有针对性。在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关,进行数据库应用开发课程群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与修改,以保证培养的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企业需要的工程师。

2.4课程教学和国际认证体系结合

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中,我们把部分课程教学直接和国际认证体系结合起来,因为很多国际认证证书被企业认知和接受程度很高,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有很大帮助。如在Oracle应用这门课程中,我们邀请快威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培训师来上课,该公司是Oracle浙江省唯一授权培训中心及认证考点。通过课堂学习和考试,学生获得由Oracle公司颁发的全球通用的OCA/OCP认证证书。随着Oracle数据库产品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Oracle数据库管理人才的严重紧缺,尤其是具备OCP认证的高级数据库管理人才。而拥有OCP认证的数据库管理员在业界得到普遍重视,并能获得较高薪水,学生参加考试并拿到认证证书,为他们求职和具有良好的职业起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2.5将教师科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我们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教学,同时通过教学带动科研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教师把科研项目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和主流实用技术带到课堂上,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和目前的主流技术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够把科研项目的真实需求带到课堂上,为学生的项目实训创造条件。教师通过挑选部分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使他们在校期间获得更好的锻炼机会,也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由团队成员负责的“移动综合办公门户”科研项目,分成好几期来开发实施,我们每年都从教学班中选取部分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这部分学生具有榜样和带动作用,使其他学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和社会上的主流技术没有太大差距,而且又进行了实际项目的磨练,学生在就业时就具备了良好的竞争能力,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就业质量。

2.6编写以企业应用为案例的实训类教材

通过整理产学结合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库,我们编写和企业实际需求和主流技术紧密结合的教材,补充并完善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NET架构与应用开发实践》等实践教材,使产学合作在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上更加规范,具有可重复性。我们拆分并应用了教师科研项目,创建了实际数据库应用案例库。如“移动综合办公门户”这个产学合作项目,系统包括很多子系统,我们需把该系统的多个子系统作为案例教学的内容以及项目实训题材。我们以课程内容进行分类组建,如权限管理案例、动态审批流程案例、文档管理案例等,这些内容在《.NET架构与应用开发实践》中得以体现。

2.7更新课程实验软件种类与版本

我们跟踪市场和企业实际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实验软件的种类与版本。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实验内容的渐进性、体系性和先进性,不断将开发工具更新为当前主流版本,在深化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

2.8建立适合产学合作需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我们立足于产学合作对质量监控的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专业实习的实习质量,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3结语

产学合作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解决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互助、产学研结合,可以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学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艳. 独立学院:把握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道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23-25.

[2] 孙雷.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对策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5):47-48.

[3] 杨杰. 浅析我国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现实性[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3):153-155.

Practice of Industry Cooperation in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LUO Rongliang, WU Minghui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puting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Hangzhou 310015, China)

Abstract: As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omputer-based talents training in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he company demands, it has caused less competitiveness for our students in the job markets. After analyzing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in 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process, we can combine the company personnel demands, school talents train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eventually attaining three-way victor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the 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demonstrates it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in detail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第5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日语语料库 计算机协同工作 语料共享

语料库(corpus)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海量自然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包括预处理、语法自动附码、自动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等)、存储,以供自动检索、索引以及统计分析的大型资料库。它是按照明确的设计标准为某一具体目标而建立的语言资料库(Atkins and Clear,1992;引自李文中,1999)。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语料库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语料库的词典编纂、教材开发、语言教学实践等应用越来越广泛,语料库已经走进了外语教学的课堂,成为很多教师青睐的教学手段。在使用语料库进行教学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靠教师教给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动构建的。当今为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倡的语料库驱动学习正是体现了这种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语料驱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的能力。这正是语料库对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启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开始自建小型的学习语料库和教学语料库。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师根据不同的目的开始自建小型的学习语料库和教学语料库。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储存和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网络中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构建个性化语料库已经成为可能。笔者在日语专业高年级的日语报刊文章选读课程上就尝试了自动构建日语新闻语料库,进行教学。

个性化语料库的建立可以更好的运用语料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但是个性化语料库依然是教师根据某门课程预先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能够获取的资源而建立的。它首先是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求,展现教师的特色和个性。而且语料规模也要在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不断更新和扩大。

由于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也来时从“教什么”向“怎么教”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越来越体现出个性化倾向。单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主导教学将面临挑战,而有效的方式就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而教师自主构建的语料库则不能完全彰显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语料库建设,但是这些活动的前提是要根据建库目的进行的活动,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需要的一个实践过程,学生基本上只是负责语料收集和资料整理这种协工作,而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的创造性的内容过少,甚至没有。

因此,在教师教学语料库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建立子语料库。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原理可以实现这一要求。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语料库的构建中来,在教学语料库中形成子语料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全体学生做到信息共享。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子语料库进一步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和学习策略研究。

一、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

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即CSCW是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它是提供和支持全新的交流和工作模式的新兴领域。

随着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正在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改变一些传统的领域。比如:远程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电子公告系统(BBS)、协同编辑等。它的重要特征是交互式、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的环境,可以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消除和减少人与人相互分隔的障碍,能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群体协作的技术。可以说它给人提供了全新的交流和工作的方式。目前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主要可以体现为这几个方面:文件资源共享、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等。作者进行的研究则是利用这一技术实现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下师生共建、共享语料库。

二、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支持的日语语料库

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的原理可以通过异步通信的方式实现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在构建教学语料库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共建教学语料库,让学生参与到语料库的构建中来。使语料库的建设从教师个人独立进行,转变为所有学生、多台计算机用户参与的形式。同时教师可以控制整个工作系统。这种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的教学语料库的构建,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校园局域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文件共享系统,此外教师还可在主机服务器中运行FTP,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运行着ftp程序的远程计算机,查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里。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一个应用程序,也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用于互联网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这样只要服务器处于运行的状态下,启动FTP协议和语料库自动索引系统,学生就随时可以将所获取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里教师指定的资源库中,教师可以定期利用语料库索引软件将所有数据导入。这样就形成了如下所示的资源库:

这个工作教师要首先拥有建立功能较强、存储空间大的服务器,最好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内容构建一个教学语料库,在这个语料库下建一个学生目录,由学生构建子语料库,由教师经过筛查掉无关或不合适的内容,形成资源共享的协同工作语料库。其他学生可以利用语料库索引工具检索全部语料,实现资源共享。对索引共建进行编码,可以使其他学生了解检索到的内容是那个人提供的资料,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此外,可以让学生提交作业和报告,总之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该语料库的特点是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收集内容充实的语料。所有学生都能利用一台计算机参与这个活动,实现异步通信,交流信息的目的,任何学生利用终端计算机都可以看到到其他学生参与构建的学习内容,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取长补短。这也将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语料库运用和管理

这种基于协同工作技术形成的教学语料库,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可以拓展学生的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通过学生参与构建语料库可以使语料库更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更有时代特色,符合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习的方向,保证学生不要偏离教学大目标,力争其所学的知识体系完整,并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有所拓展。

同时教师要对子库的资源进行管理,将重复的、偏颇的不适宜的内容进行删除,可以采取关键字限制的方式。然后再入库。教师要做总舵手,时刻把握住学习的总方向。

此外,教师的教学语料库也应不断更新,保持动态的、开放的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子库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策略,跟踪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对教学语料库本身进行评价和深入研究。

在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教师的作用

在共建语料库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支援和协助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承担学习任务和明确学习目标。一旦教师脱离这一立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将难以保证。

对于自律性高的学生来说,教师是设计者、学习管理者,信息提供者和改革者,这些角色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渐进的,最后的学习理想状态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讨论式的。

2.教师要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可以从教学目标、自我完成情况、收获和感想、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自我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学习过程的记录。

3.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成果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来完成最后评价。

四、结语

语料库直接应用于教学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尝试。而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课题以学习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建设教学语料库,形成子语料库,再返过来应用于教学形成螺旋式的循环可持续利用的教学资源,这种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技术的师生共建语料库可以为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利用语料库进行教学的尝试提供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潘永:语料库语言学的目的和方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 倪 强: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的研究现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1

[3] 谢家成:论个人教学语料库的构建.[J].外语点化教学.2003.9

[4] 辛克莱:王建华译.关于语料库的建立.[J].语言文字应用.2000.2

第6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 项目概算 工程造价 原因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程序中,根据不同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它是建设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因此,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投资效益,做好设计概算,加强设计院的设计准确性及造价管理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二、当前建筑工程概算准确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可研论证不足,风险考虑不足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的基础,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如果可研论证不足,考虑风险不足,项目决策就会是盲目的,会导致项目上马后,会导致设计方案产生较大的变动,造价也会增加。

2、项目设计质量不高、深度不够

工程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项目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更决定着工程造价费用大小。设计变更和项目漏项是目前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存在问题,会造成工程延期和工程量的变化,引起承包商对费用的索赔。设计不足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变更索赔费用增加,占工程造价中各类增加费用的比重较大,通过分析可知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设计工程深度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建设单位的细部需求。

3、概算方法存在滞后性

我们现在编制工程概算的方法为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和类似工程预算法。由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因为对这些费用组成不够了解,就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

4、工程招标和设计制度的不完善

现行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存在漏洞。在设计招标中,建设单位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导致设计方盲目追求效果,背离了适用、科学、安全、经济的设计原则。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擅自虚报、多报工程量,造成投资概算比实际工程造价低很多。

三、加强概算编制准确性,搞好工程造价源头控制

1、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是保证设计概算质量的前提

概算的工程量,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经验和推断罗列的,按着概算定额或者概算指标的规定,依据初步设计确定的,一方面需要概算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概算人员熟练地掌握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分部分项工程的价格以及构成项目的人、材、机的价格组成;这些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因为价格不是谁可以主观制定的,它受到了劳动力价格、材料设备市场方格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造价人员在编制概算前要了解熟悉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并根据当地的生产要素指导价曲线图来合理确定,并对主要的设备材料数量价格计算严格执行询价估价制度。对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项目,要充分了解项目造价组成,多借鉴国内外同类项目的造价成果。

2、工程概算应考虑时间因素和未知因素对其的影响

由于工程概算的编制期与工程项目实际建设建成期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工程建设又有其独特的技术经济特点,为了杜绝工程项目不 “三超”情况的产生,在项目前期的估算及概算阶段就应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时间因素产生的人、材、机及银行利率的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由于设计及概算阶段难以预料的各类因素造成的工程变动对造价的影响。工程造价单位建立内部的工程造价预测系统,预测未来人材机价格的演变情况,合理确定工程价差,适当地调整工程造价,减少“三超”情况发生。

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人为失误对其的影响

工程造价的编制对造价相关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注册造价工程师及造价员不仅要掌握工程概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都应熟悉掌握。而对于注册造价工程师还要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熟悉掌握。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减少人为的失误对概预算的准确性影响。

4、重视工程造价资料与成果的积累与总结

设计概算专业实践性较强,如果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工程经验的积累,是无法做到概算的精、准、细。因此,要编好概算,提高造价成果的质量及时收集、整理分析造价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资料的收集是多方面的,如人材机的实际消耗量及价格的变动趋势;专家审计评审的意见和建设;工程竣工后的竣工决算;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概预算及决算资料等。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分析,找出设计概算和实际决算的差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建立内部的造价信息库,方便随时调用。

5、结束语

第7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1.“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背景

1.1传统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多数源自于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当前IT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这种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暴露出很多的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偏重于应试,实际应用能力差。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偏重于应试,把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1、2、3级作为目标,学生按照等级考试的要求来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实践的内容就是等级考试的题库。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确能在等级考试中考出比较好的成绩,顺利拿到等级考试的证书,但是学生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

(2)专业实践过程封闭,视野不开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专业实践的过程封闭于“实验室”这个小空间,学生的专业视野不开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看不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看不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带来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适应不了工作岗位的需求。

(3)实验实训教材更新慢,跟不上IT行业的主流发展。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实验实训教材更新慢。受制于传统教学管理思维,我们的实践教学计划在新生入学前必须制定好,要经过编写和认证等等环节,等到新生到校开始实施的时候往往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是各学科领域中最快的,制定教学计划时还算是比较新的教材,学生应用时已经过时,跟不上IT行业的主流发展。

(4)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的实践课老师绝大多数来自于高校研究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具体到计算机专业,缺少实际的软件项目主持编写过程或硬件的设计经历。这样的教师教学,只是仅仅依靠教学大纲,往往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5)实践教学设施相对企业落后。由于投入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践设施相对企业落后。如计算机物联网专业,教学实验所用设备和企业开发产品所用设备之间,多数高职院校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甚至存在“代差”。

1.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简介及在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情况

什么叫“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行教学,教学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根据具体的操作方式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实施方法:

(1)“校中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在学校内建设功能完善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的环境逼真、设备先进,学生在校内的工厂进行至少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的顶岗工作内容根据岗位和职业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方案,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实习教学工作。

(2)“嵌入式”工作站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建立联合机构,也就是“嵌入式”的工作站,联合机构的成员由来自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和企业产品开发专家以及学校内符合企业需求同时具有相对特长的教师组成。通过“嵌入式”工作站,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和对实践课教师进行培训,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进行科研开发。

(3)“订单”模式。在该模式下,根据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教学计划围绕工作岗位的需求来制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就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和生产联系紧密,实习岗位就是工作岗位,培养的是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人才。

④“技能培训”模式。在原有的教学任务以外,学校和企业合作,专门学习某一个专业具体某一个方向的知识技能,在该方向上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无论是使用的设备还是新技术的运用完全与外界接轨,学生能够通过参加这种技能培训学会原学校教学中所不能提供的没有“代差”的一技之能,使自己更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5)走出去“实习实训”模式。与“校中厂”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不不是在学校内建设的工厂内完成,而是走出去,到外面的合作企业中去。一般这种模式可以安排2种形式的实习实训:①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去合作的企业中参加短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2周左右,这种形式主要针对的是课程中的某些相关实践环节;②在毕业前用一学期或者一年的时间,去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全面接触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所体现出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来看,有成功之处,但是也有问题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存在缺陷,表现在2方面:①专业基础知识缺失;②专业知识领域较窄。如有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实习工作岗位上,压缩学生的基础课课时,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很多已经不再开设,甚至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也不开设,大量的课时被用于某一项或几项具体实践技能的反复训练。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在某几项具体的技能上,学生相当的棒,在对口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如鱼得水。但是,作为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对专业的认识深度不够,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如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习的是.Net编程,他可以做到对.Net编程的流程非常熟悉,但是如果需要Java语言编程,往往就不能适应,感觉到无所适从。或者,“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从事小的项目,流程性的东西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面对大的项目,或者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时,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专而不博,专而不精,是“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的主要问题。

(2)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视。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很多高职院校用企业里的顶岗实习代替了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有师傅的“教技术”,缺少了教师的“育人品”。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但是在培养人方面,毕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也缺乏相关的经验,效果自然不好。在企业文化方面,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的实质性的内涵,难以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内部进行教育。而大学阶段,正是高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和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人文素养培育的缺失,将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3)当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够。校企合作应该是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最终要实现的应是“双赢”。但是在当前的实践操作中,普遍高职院校的热情和积极性要高于企业,很多企业是被动的参与。究其原因,企业本身应该是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的,在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停留在表面,时间一长,企业自然就失去兴趣。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双方的投入产出不对称,企业投入多,但是得到的少,培养的人才甚至是为他人做“嫁妆”,这样的合作难以长久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3.一种可行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

3.1必须设计好专业培养方案

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由4类课程组成,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说明。整个方案将所开设课程分为4类:(1)公共基础课程;(2)学科基础课程;(3)专业课程;(4)专业实践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政,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装和维护,c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故障与诊断,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等,专业实践课包括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实训,网络工程综合实训,WEB程序应用开发实训,综合布线课程实训等。整个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占整个课时数的35%以上,由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组成。3年中第5学期的后半段为在企业中进行综合实训,第6学期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

3.2“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体现在3个层面

(1)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配置与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需要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制定,在大纲中要能够体现出新技术和发展方向,避免教授的内容落后于主流的技术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加入,能够使人们知道哪些是实际工程技术中的重点难点,避免闭门造车。在这个层面上,授课的教师可以是高职院校教师,但是必须有企业工程设计的背景,有充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2)体现在专业实践课教学,在这个层面主要是完成各种课程设计以及工程实训,如网络工程综合实训,WEB程序应用开发实训等课程。这类课程的实训内容要求来源于真实的企业课题,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设计教学实践内容,同时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考核标准,部分工程性要求较高的内容直接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这个层面,虽然教学的地点在学校实验室,但是应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学生不是对书本内容简单的重复,而是面对一个真实的课题,寻找其解决方案。(3)体现在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这2个环节在合作的企业中完成,由合作企业负责具体的实践教学。学生在具体的企业工作岗位上,完全进入企业中的角色,如在具体的智能化楼宇工程中体会工程设计的要点,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工程施工的流程等具体内容,亲自去做第一线的各种工作,并向第一线的工程人员学习,从而获得实践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4.“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专业中应用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和课时,哪些课程要开设,哪些课程可以精简,必须进行详细周密的认证,从学生的长远前途出发考虑,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比如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算法、数据结构这一类的基础课程,学起来比较有难度,一些“校企合作”院校就不再开设,而是将重点放在ASP、PHP这一类的课程,却不知没有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支撑,仅仅靠现成的控件和别人的代码,并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类基础课程的缺失是不可取的。

(2)学生的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是在企业里完成,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高职院校要建立较为严格的管理体系,而不是完全放任自由。现在有一种现象,“校企合作”专业的最后阶段一般为顶岗实习,学生等同于企业的工作人员,而企业的管理较之高职院校要弱化很多,学校不再过问或很少过问,过度的自由之下,实习实训预先要求达到的目的最后很难达到。这种现象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在学生的企业学习期间,我们必须配备相应的辅导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在安全、就业等方面给以指导,达到既能提高技能,又能促进就业的目的。

(3)要设计好“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考虑到学校和企业双方面的利益,使双方在“双赢”的前提下,合作愉快,并且有继续合作下去的动力。重点在于,要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机制,双方要各有所得,“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才能长久。比如企业可以运用高校的智力优势,解决一些技术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又如企业可以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为自己的企业招揽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供给的生态链。

第8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Aitud;计算机实践类;多媒体;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70-02

Based on the Aitu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actical Course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in the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Works Course as an Example

ZHANG Xiao-hui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yang 23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on Shanghai thick set of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general manager Wang Ji even pro? posed by Dr. Aitud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outstanding" said, painting, writing", use Aitu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works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mprove the stu? dents’ design works ability.

Key words: Aitud; computer practice class;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1计算机实践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操作技能,忽视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突出特点就是实操性很强,强调学生的操作动手设计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给出实例一步步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由于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听的云里雾里,对知识点是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2)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对知识理论的学习要求大大降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典型的教学目标

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理解能力稍弱,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践操作,忽略了理论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差。

3)教学内容单一,实践课中设计型的实验内容偏少,缺乏综合创新型的内容。

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参考教材和网络上的相关实例,按别人事先做好的效果给学生演示,然后要求学生达到这个效果。学生完全按教师规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学生依葫芦画瓢,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思维,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计算机实践类课程――媒体作品制作课程为例,在教学中积极尝试Aitud教学法,以培养具有职业(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为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2 AITUD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

上海厚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吉连博士根据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和自己培训员工数控技术的经验,提出了Aitud教学法。AITUD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重点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设计,要求学生把所学所做的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

其主要教学流程和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要点如图1所示。

AITUD教学观认为,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入门教学内容原则上要求学生全部或大部分都应该“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该教学法认为真正检验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让他们把自己所学所做的内容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本文笔者就AITUD教学过程的五个教学环节进行展开。

3基于Aitud教学法的构建

针对Aitud教学法,多媒体作品制作课程组的教师进一步凝练了课程教学大纲,增加了多媒体作品综合案例、数字媒体制作、学生作品的欣赏与鉴赏的教学内容等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3个阶段,具体如下:

图1

3.1第1阶段: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讲述多媒体作品创作思想、常见数字媒体制作处理技术、多媒体作品案例分析、学生作品欣赏与鉴赏、网络文化的形成及其思考等内容,共包括9讲,具体如下:

第一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第二讲数字音频的采集与处理(引导任务)

第三讲数字音频小作品制作欣赏与鉴赏

第四讲数字图像、视频的采集方法与实例分析(引导任务)

第五讲数字图像小作品制作欣赏与鉴赏

第六讲数字视频小作品制作欣赏与鉴赏

第七讲Flas小作品制作欣赏与鉴赏

第八讲媒体文件的光盘存储与网络同步流媒体的引入及其制作技术(引导任务)

除第一讲外,其余各讲都穿插了小的案例讲解,如在“数字音频”一讲中,设计了如图2所示教学流程。

图2

其中为“引导任务”设计了三种专用教学活动,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及其应用方法:

解读初始任务:初始任务的设置看是简单易做,但又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要求学生录制一段音频文件,学生都觉得简单,认为自己会做。可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巧设障碍如“为什么音频文件不同的类型占用的存储空间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设计多媒体作品时如何选择合理的音频文件格式呢”等问题时,学生就会自然的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

知识点的导入: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迫使他急需获得解决实验的办法,这种“水到渠成”的知识点导入使得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理论的讲解不再枯燥,理解的难度降低。

提取知识要点:教师总结实验中出现的知识要点帮助高职学生总结该实验任务的注意要点,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使之“知其所以然”。在每一讲的理论知识讲解完,再找一些优秀的作品案例,让学生欣赏,提高其鉴赏能力。如讲完“第二讲数字音频采集与处理”后,紧接着讲解“数字音频小作品制作欣赏与鉴赏”,让学生在会简单处理采集音频的基础,学会如何为音频加上特效,合成音频等音频处理技巧。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也不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了。

3.2第2阶段:综合实例制作

课堂教学完成前8讲后,安排学生自己课外完成推荐的6个小制作中的1个,推荐的6个小制作具体如下:

1)配乐诗朗诵

2)snaglt软件多媒体视频教程

3)自制校园风光

(下转第394页)

(上接第371页)

4)自制电子像册

5)自制Flash视声同步歌曲

6)基于同步流媒体的视音频作品设计

3.3实验考核

每一个小的实验任务或者综合实验结束后,教师按学生完成的实验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组讨论,“逼”学生说出来制作思路,“画”出来实验任务设计流程图,“写”出来制作步骤。这种检验方法虽然耗时耗力,但是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笔者的多媒体制作课程是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遇到有新意、创意的优秀作品上传到网站。这种上传优秀作品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

在上面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笔者采用Aitud教学法,在各个教学内容中巧妙设置实验任务,帮助学生学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手段;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客观上对学生的表达、总结等能力起到帮助作用。

4结束语

通过基于Aitud教学法的多媒体作品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较大程度上克服了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不完整性、不统一性,学生“说出来”、“画出来”、“写出来”使得学生学会用软件过程的设计思想去验证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可行性、完整性,同时对该课程的知识点掌握更熟练,该教学法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素养。

参考文献:

第9篇:计算机硬件作用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硬件 实验教学 管理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其信息化有效地应用的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硬件作为信息化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其相关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可是管理水平却远远跟不上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节奏,这样不仅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紧跟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从而制定有效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形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最大程上的保证。

1将学生的地位得到发挥

学生是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满足学生足够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中的主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兴。例如: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数据和信息变化能力,这样对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另外,学生在完成一项实验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实验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的成绩。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出问题,并且和老师进行良好的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也是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的前提。

2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教学构建

要想有效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教师应当进行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并且制定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其中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教育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学生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守则’等形式。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这些相关的制度,使教师的工作责任可以进行有效的明确, 为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老师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学生对实验室的中物品,不得随意破坏,并且对那些存在问题的教学设备,要及时的反映到学校,使学生可以对其相关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

3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

教学质量是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形式。因此,要想有效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师应当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形式,将教学的整体性,进行了有效的突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是由浅到深的,所以教师应当坚持层次化、系列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利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实践的能力,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这样提升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在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行业中,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其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只有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的展现,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构建等形式,为学生构建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质量,更为加强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学行业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郝尚富,张晓,孙佰利.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与管理的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80-82.

[2] 江浩.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与管理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7):6724-6726.

[3] 史素娟.高校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管理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