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高效记忆训练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记忆训练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记忆训练法

第1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摘 要 羽毛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羽毛球训练和比赛中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羽毛球意识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能动性。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也即是球感的培养。球感是羽毛球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专项训练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能力。通过学习与钻研羽毛球专业理论知识,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相结合,加强智力训练,培养优秀的羽毛球意识,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关键词 训练 教学 培养

一、教学过程中技战术意识训练的影响分析

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技术、身体素质、战术及心理素质等的训练水平,以及在比赛中综合运用这些因素的竞技能力。一场比赛的胜负可能是某一两种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是,要想经常取胜,就需要不断的努力训练,全面提高和完善各种制胜的因素。

(一)技术要全面、熟练、并要有特长

无论是发球与接发球还是后场的高、吊,前场的搓、推、勾、扑、挑以及中场的接杀、平抽、平挡等,加上左右前后的步法,都要全面掌握,熟练运用。羽毛球技术的特点是手法一致性、灵活性、突变性强。例如:杀劈对角的特长是与杀直线或平高直线相结合形成的;网前假动作勾对角是与网前推相结合形成的,等等。

(二)专项身体素质好是比赛制胜的重要保证

羽毛球运动的快、狠、准、稳、多变的技术和战术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要突出速度、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专项素质。

(三)战术意识好,应变能力强,才能掌控比赛主动权

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千变万化的比赛过程中,能准确地观察场上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准确地决定自己应如何行动的能力和同伴配合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训练方法研究

(一)控制后场,高球压底

从发球开始就运用高远球或进攻性的平高球压对方后场底线,迫使对方后退,当对方回球不够后时,以扣杀球制胜;或当对方疏于前场防守时,就可以以轻吊、搓球等技术在网前吊球轻取。轻吊必须在若干次高远球大力压住后场,对方又不能及时回到前场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打法主要是力量和后场的高、吊、杀技术的较量。

(二)打四角球,高短结合

在后场,以高远球、平高球和吊球,在前场则以放网前球、推球和挑球准确地攻击对方场区前后左右四个角落,调动对方前后左右奔跑,顾此失彼,待对方来不及回中心位置或回球质量差时,向其空档部位发动进攻制胜。这种打法要求进攻队员具有较强的控制球落点的能力和灵活快速的步法,有速度,否则难占上风。

(三)下压为主,控制网前

主要通过后场的高远球、扣杀、劈杀、吊球等技术,先发制人,然后快速上网以搓、推、扑、钩等技术,高点控制网前,导致对方直接失误,或被动击球过网,被进攻队员一举击败的一种打法。通常也称“杀上网”的打法。这种打法是进攻型的打法,能够快速上网高点控制网前,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也要求较高。这种打法,体力消耗较大,如果碰上防守技术好的对手,体力就往往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快拉快吊,前后结合

以平高球快压对方后场两底角,配合快吊网前两角(或运用劈杀)引对方上网,当对方被动回击网前球时,即迅速上网控制网前,以网前搓、钩球结合推后场底线两角,迫使对方疲于应付,为前场扑杀和中、后场大力扣杀创造机会。这也是一种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打法。这种打法,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好,特别是速度耐力要好,技术全面熟练,而且还具备突击进攻的特长技术。

三、技战术意识的训练

竞技体育项目不能脱离比赛,比赛是以争取最高运动成绩为目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在激烈的攻守对抗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给运动员造成强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运动员要充满自信,勇于拼搏,迎接挑战,不畏强手,不怕挫折,无论比分领先、落后。情绪要始终稳定,不急不躁,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把注意力放在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上。

我们除了要继续抓好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外,还要抓好学生文化知识和专项理论课的学习。特别要学好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以此帮助学生努力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总之逐步地形成、逐渐地强化羽毛球意识,加强文化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才能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意识。

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羽毛球意识,仅靠理论教学和简单的技术战术训练是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自参加比赛或亲自观摩高水平的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一场重大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往往是一次技术和意识上的提高过程。由上可见,羽毛球意识是运动员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积极健康的心理活动。羽毛球教练应通过教学、组织训练、带队参加比赛等形式来培养运动员的羽毛球意识,为提高羽毛球运动水平和今后的教学能力打下的基础。

四、小结

羽毛球意识也即是所谓的“球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由长期的专项训练而形成的,也会因为长期没有击球训练或情绪紧张、身体状态过度疲劳而减弱,甚至消失。羽毛球意识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是羽毛球运动员成才的关键因素,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特征。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要注重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为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微格训练法 CAD技能训练 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1.技能大赛要求高,选手水平亟待提高

通过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展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展现教师的技能教学质量,并且还是评价与展现学校技能水平的盛装舞台。要想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需要指导教师形成一套合理、高效的训练方法。

2.技能训练时间短少,选手基础参差不齐

CAD技能竞赛的训练主要是速度的提高和准确度的把握。速度训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块,它是决定竞赛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职学生技能训练时间少,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基础训练是关键。笔者总结学校学生CAD技能训练的情况,发现学生训练初期操作不规范影响了后续的训练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左右手分工不明。在初学CAD时,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是使用右手选择工具图标绘图,左手处于闲置状态,而单手绘图肯定要比双手绘图慢得多。绘图时学生若经常使用右手操作,长时间使用鼠标,既容易造成右手酸痛,且大大减慢了绘图速度。

二是绘图基本设置不规范。在训练时,往往因没有统一的设置顺序和规定,学生在训练时出现不知所措的场景,延长了设置时间。因此,如何快速地获得标准的绘图设置以提高绘图效率,是亟待解决的另一关键问题。

三是快捷键使用不熟练,手眼不协调。训练时,笔者发现学生有时需要某命令却想不出要输入哪个快捷键,有时在键入命令或数字时,眼睛不断地在屏幕与键盘中“切换”找寻。这样的操作习惯势必会影响整体训练速度。

针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寻找出有效的训练方法。

二、微格训练法内涵再界定

1.微格教学法与微格训练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爱伦教授率先提出了微格教学法,该教学方法能实现对受训者技能技巧的训练。微格训练法是微格教学法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其属于一种能分解综合复杂的信息技术技能的相关可操作的单一技能,在有限的时空范围里,是一种通过摄录像系统一一训练不同技能项目的方法。微格训练的特点表现为能开展微型的训练课题,能规范地训练技能动作,能实现声像化的记录过程,能及时进行观摩评价,改变原先“当事人”的身份,转而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身受训的具体情况,也促使受训者对“镜像效应”更为清楚和了解。

2.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的微格训练法

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运用微格训练法,即在CAD绘图技能训练中,通过摄录机或录屏软件拍摄学生整个实操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观看录制好的视频成品,并展开议论,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及时纠正,以提升技能。其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

结合微格训练法与CAD技能的特点,在初期训练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训练,结果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者,则通过评议,寻求原因,返回训练,直至达到目标要求。其别强调自我评价阶段,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训练视频自我发现问题并纠正。实践证明,在CAD单项技能训练中运用微格训练法最为合适。

三、微格训练法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的成效

传统的CAD教学模式即使用理论灌输,再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学生在该模式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只是简单地作为学习者,缺乏思考,自然也很难发现自身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微格训练法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并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充分展现了它的成效。

1.实现角色转换,提高训练效果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强调的是倡导学生自己进行发现和探索,教师则提供有关例证材料,促进学生发挥主动的“发现者”的角色,充分投入探索和研究之中,并有效整理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其疑惑产生思维冲突,引导其主动解决问题。微格训练法则突破过去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师徒P系的模式,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CAD绘图教学既有理念指导,又有示范、实践、反馈、评议等内容,从而使训练效果显著提升。

2.明确训练目标,提高专项技能

CAD绘图是一项讲究绘图速度和准确度的技能项目。微格训练把复杂的某种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单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用录像机或录屏软件录下来,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操作在哪些环节存在明显不足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思考如何纠正,同时有目的地展开强化训练,明确确定训练目标。经过专项技能训练,提升专项技能,进而保证高效进行CAD绘图。

3.及时反馈评价,提高训练效率

学生因为缺乏对自身操作的直观感受,因而对自己错误的地方不了解,将来可能还会产生同样的错误,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操作习惯和不正确的思路。微格训练使用现代化视听设备,并利用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将学生操作的整个过程真实记录下来。所以学生既有从指导教师那获取的反馈信息,也有从同学那获取的,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操作有全面透彻的认知,通过视频知道自己错误所在,及时改正错误,提高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微格训练法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的实施过程

下面以AutoCAD软件为例,阐述微格训练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1.示范教学、规范统一

在机械CAD技能训练中有效应用微格训练法,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操作规范与操作效率进行训练,经过分解单一的技能与反复训练,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规范性与速度。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示范时必须正确分解各个动作,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技巧进行学习,比如左右手的具体分工、操作过程中的坐姿等。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技能并在练习中自觉规范动作,形成良好习惯,以防坐姿不正,更忌因长时间紧张训练而影响整体的后续训练质量。

2.分解任务、逐个击破

微格训练法在机械CAD技能中的训练主要是提升受训者对“双度”的把控,换言之,须注重速度提高和准确度把握这两方面的训练。而速度的训练主要是对绘图基本设置和快捷键的训练进行规范,反复进行规范性的单项训练,能提高CAD绘图速度,保证技能操作的整体质量。其单项训练如下。

(1)训练1:手、眼、脑并用。CAD绘图是一项需要左右手各司其职的脑力劳动。左右手合理分工,左手键盘负责命令的输入,右手鼠标负责目标的确定,双眼紧盯屏幕,合理分配左右手操作。通过该举措,能有效提升人的协调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做到一心三用,绘图速度可想而知。

(2)训练2:熟练基本设置。标准绘图设置包括图层、线型、线宽、文字样式、尺寸样式等设置。这些设置是绘图前必做的事,所以这部分要求学生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设置,不达标者,找出原因,反复练习,直至达标,以节省时间。

(3)训练3:养成盲打习惯。提示学生要使用左手盲打键入命令,以保证盯住屏幕时能反复展开正确的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进而提高绘图速度,提升工作办事效率。显然,左手键入命令具有一定难度,并非短时间能学会。学生先要正确归类记忆AutoCAD中的快捷键命令,接着强化练习基本图形,深刻掌握左手键入命令的方法,逐渐练习进而得心应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效提高绘图速度。

3.及时反馈、多元评价

微格训练中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议和自我评价。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不仅对实训过程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技能任务后,教师回放视频,师生进行评议,受训学生得到自己操作的直接反,从而深刻感受到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该方法会形成强烈的刺激性,当学生清晰地看到自身的错误操作时,印象会加深,同时会尽全力改正。该方法实现了学生从间接的主观评价到直接的自我评价的转变,帮助学生树立双重身份,在做被评议者的同时也成了评议者,从侧面视角更清楚地审视自己,进而有效增强学生规范操作的主动性。

4.达标判断、成果考核

根据反馈与评议的结果进行达标判断,达到要求者,则顺利进行下一技能的训练,否则返回上一任务继续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速度都能得到快速提高。基于此,为促进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

五、小结

实践证明,微格训练法为一种优质高效的训练模式。在CAD技能训练中,这种训练法能够有效地满足技能竞赛的需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提质,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基于自身评价改正错误,提升技能水平,有效完成提质增效目标。笔者学校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中获二等奖,这就是对微格训练法应用实效最有效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杜培恩.技能训练中引入微格教学技术略说[J].职教通讯,2005(6).

[2]张桂荣.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1).

[3]洪肖娟.微格训练教学模式在针灸推拿技能大赛培训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3(4).

第3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

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4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在高考英语中,大多数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然而,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英语语言运用水平整体不高,在考试时把握不到解题要点。就此问题,本篇文章对高考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解题策略和训练方法。

高考英语写作备考要点

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卷,书面表达考题不外乎议论文、记叙文和应用文。按其要求,写作必须根据给定的图文情景提示来进行。按照《考试大纲》,贴近并强调日常生活中英语语言的实用功能,考核考生纯正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书面表达考题的目的。因而,在书面表达备考中,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其中,论点应鲜明、正确,论据应充分,论证应严格合乎逻辑。记叙文中通常涉及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六要素,无论记人还是叙事,都应根据文章需要,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应用文的写作,以书信为例,标准的书信包括信头、日期、信内地址、称呼、正文、结束语、落款七要素。写作时格式要正确,每段各有其中心内容。图、表和文字信息作文的写作,首先应审清图意、题意和文字信息,按顺序紧扣要点,然后根据给定情景中的情节或信息所提示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及相关线索,按所确定的重点组织语言,使之成文。任何体裁和格式的作文都应遵循三个原则:一、审清或确定主题思想;二、紧扣要点编拟提纲;三、组织语言按规定字数扩展成文。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备考要点

根据考试大纲,英语短文改错主要考查考生在给定语篇中准确运用英语知识的综合能力。该考题要求在给定的短文中,进行词法、句法及行文逻辑等知识的正误判断,在备考中养成追求解题效率的好习惯。做题时,首先要快速通读短文,旨在对其内容、体裁、结构、上下文关系进行总体把握,并初步确认出一些显性错误;然后,在大体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快速按序精析所有句子,确定词法、句法或行文逻辑错误,严格按规定符号进行改错或判正;完成考题后,必须再次仔细逐句通读全文,检查答案与短文内容有无矛盾、改错符号是否符合规范。

短文改错所考查的知识点可概括为:词法,如名词、代词的性、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主谓一致和其他一致关系;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连词、关系词用法。句法,如句子及其否定、疑问、倒装等形式。行文逻辑,如人物、情节和与之对应的物主或关系代词、时间、地点、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等。

另外考生必须注意,做题时不能改动短文中的词序、大小写、单词拼写及标点符号;改错或是判正都不得更改短文原意,无论是虚词的增添或删除,还是实词的形式改变,都要遵循一行一错的原则。

高考英语完型填空应试要点

高考英语中的完形填空考题,主要考查考生联系语篇上下文关系,对语言的整体感知力。近年高考试题,除功能性设空外,更偏重语义性设空,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这类题的基本答题要点是:一、答题前须先速读2-3遍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切忌不管上下文语境,读到有空格的地方就填空,这种答题方式通常会由于忽略全文思路的连贯性而出错;二、通读文章时要认真细读首句,以便从这一信息通道进入正确的答题思路,从而避开试题中种种干扰项的陷阱;三、答题过程中,必须在把握全文中心思想和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语境信息来决定答题思路并确定选项。

答题的总原则是:通盘考虑,前后联系,先易后难,合乎逻辑,检查答案。

许多考生之所以在完形填空考题上失分,主要是没有掌握其设空的三个主要特征:一、前置设空:由文章中已出现过的上文内容决定答案选择;二、后置设空:由文章中将出现的下文内容决定答案选择;三、语篇设空:由语境上下文关系决定答案选择。

在历年的高考中,完形填空试题选用的文章大都不难,所涉及的知识不会超出所学的范围。只要考生经过认真复习,掌握了上述应试要点,就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英语听力应试问题解决方法

中学生在英语听力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大致为:思维速度慢于录音语速,语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考试中没有进行正确判断的依据而丢分。解决这一问题,要从语音、记忆及速度三方面的训练入手。

一、语音基础。扎实的语音基础体现为正确掌握听力的基本要素,如语音语调、句子重复、意群划分、连续爆破以及音素识别等。此外,还要习惯变化音,如连读与略读、合成与同化等。熟悉这些语音规则是良好听力基本素质的标志,也是听懂句子和更大结构单位的条件。

二、听力记忆。因为听力信息理解是以该信息的记忆为前提的,所以听力记忆是训练的关键。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句子、段落、短文的听写与复述及填空。听写与复述应从单句开始,逐渐到复句、段落和短文;填空要强化听出句子的关键词、结构成分和功能关系的能力。

三、听力速度。经过前两个方面的训练,学生已经适应了听力考试的正常语速。这一阶段的训练可采用正常语速,从词汇粗浅、结构简单的内容,逐步过渡到较复杂的内容。

在本质上,听力是一种接受型技能,这种技能只能通过足够量的有效训练获得。若按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不断坚持训练,便可大大提高英语听力应试的能力和分数。

英语备考统合训练法

中学生经过9年至12年的教育,在英语语感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统合能力。无数案例表明,备考冲刺阶段,只要通过英语语感统合能力的有效训练,学生便可大幅度提升应试能力和分数。

怎样进行英语语感统合能力训练呢?

第5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1.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语法。

英语有些单词不太好记,我就到网上或杂志上收集顺口溜帮助他们记忆。比如教dangerous这个单词,我就让学生背:有毒的蛋dan搁ge在肉丝rous里面吃是危险的;bank就让学生背:到银行办ban个卡k;我们好几次测验都考到了be proud of这个短语,结果全校学生大部分都把proud写成pround,于是我就帮学生们编了速记:婆婆p把 香喷喷的rou 端给弟弟d 吃,感到很骄傲。学生们背着这些口诀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就把单词记住了。用这种速记的的口诀,帮助全班同学记住了好多难记的单词,而且他们一遇到这些单词就洋洋得意地背起了这些口诀。

我们的英语课上,经常是师生口诀不断, 趣味横生。从七年到九年,通过编顺口溜背口诀,学生很轻松很熟练地牢牢记住了知识,而且背过的口诀经久不忘。

2.利用听写单词和句子的活动来帮助学生们积累知识。

为了巩固所学的单词或句子,每天的英语课上教师可以进行听写活动,这个需要学生事先复习,做好准备。可以是教师读英语学生写英语,也可以是教师说汉语学生写英语,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听写的本,可以每天一次,也可以每周两三次。通过这个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及时的查缺补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书写能力。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很喜欢听写,因为这让他们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进步了多少。经过天天练习,日积月累,学生们逐渐发现听写的本子上错误少了,听清楚的多了,写对了的东西多了,有种成就感,越发地爱学英语了!

3.培养学生自学、预习,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互助

大多数英语课学生们都可以自学,他们可以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的形式,进行事先预习。上课时,可以找每组的代表领读单词,也可以找每组的代表讲解语法,翻译对话和课文,并找出重点词组和句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俩人合作或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最后展示自学的成果。学生们在自学中够能互相帮助,都非常高兴地参与并积极展示自己,效果很好。

4.利用学生讲解习题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做习题时,可以让学生们事先做,也可以当堂现做,学生们每做完一种题型,就鼓励每个学生给全班讲,一定要讲出因为什么所以什么,保证大家听得明白。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琢磨知识和讲解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掌握知识,课堂学习气氛非常的活跃。

5.利用计时背诵法来帮助学生当堂理解并背熟重点句子。

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下册直到九年级上下册,好多重点的句子需要当堂背诵。教师可以进行计时鼓励学生背诵,长句子给十二秒或十五秒,短句子给七秒,这样学生们就争分夺秒精力集中地去背诵,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地背熟练。计时背诵法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应对挑战的兴趣,有助于帮助他们课上专注学习提高效率。

6.利用各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尽管在我们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都是令人满意,但所有的学生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和高度的荣誉感,所以我就在课堂教学中制造更多的竞赛。比如,单词听写竞赛;课文背诵比赛;每天10道英语题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我们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分别派一名实力相当的学生进行竞赛,互相PK,实力强的对实力强的,基础差的对基础差的。所以课堂上总是热火朝天、气氛活跃、学生精神振奋、生龙活虎,不甘落后,课后都积极练习背诵、书写、研究英语习题。

英语课堂上适当的组织竞赛,学生都乐于参加,争先恐后,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发挥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因此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7.实行学习奖励加分制,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们感到自己努力就有收获,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和成就感,我实行奖励加分制:单词听写全对、熟练地翻译课文、朗读课文无错误加1;课文句子翻译全对、背诵课文、10道语法题全对加2分;每次考试成绩提高10分的加1分,基础差的学生提高五分加1分;一周内上课学习态度一直好的加1分。奖励加分制促进了学生不甘落后、努力学习,从而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了积极上进的好学风。

8.英语课堂上适当地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名人事迹激励法,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

好多学生经常跟我说,老师我单词总也记不住,课文重点句子没背下来。我经常给学生们讲名人事迹,也常在上课件课时,我把从网上搜到的详细的名人的事迹资料放在最前面给学生们展示出来。比如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做了50000多次的实验,所用的材料就1600多种,实验笔记做了150多本,你们背单词背了多少遍?在八年上Module 3 学到Train hard这篇短文时,我给大家讲了篮球巨星科比666魔鬼训练法,每周六天,每天六个小时,每次六个阶段的“魔鬼训练”:投篮中距离+3分,共6000次;跳箱6000次;100米冲刺训练6000次;举杠铃600次;深蹲600次;俯卧撑600次,投篮练习是投中3000个跳投!而且这只是他训练的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好多,他从早上六点开始训练,直到每天晚上的十一点多才能结束!你们背课文、背重点句子背到多久?大家都看完都惊呆了,明白了天才并非天生,也无非是从非常刻苦训练中得来的,所以好多学生比以前更加刻苦地学习了。

第6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摘要】本文从教学的有效性角度,结合专家讲座,分析了教学有效性与教学方法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有效性;方法

今年暑期,教育局组织区内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学科素养提升的研修活动。在苏州大学开元讲堂,我们有幸聆听了几位语文专家的专题讲座。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几位语文专家都反思了语文教学的现状,旗帜鲜明的表明了共性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讲方法、搞训练和图形式皆没有用。对此,在场的大部分一线语文老师表示了赞同。但是,激动赞同之余,我觉得,还需好好消化专家们的观点,不能机械片面理解,就因此全盘否定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或正常或基本或创新式的方法训练等。在我看来,正确的做法是应当辩证看待,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全盘否定。

具体而言:

在讲座过程中,语文专家发问:在语文教学中,讲方法有用吗?基本无用。并且,列举事实,进行证明:学游泳,讲方法没用,是在游泳中游会的;学跳伞,讲方法讲不会的,只能在跳伞中跳会;学捕鱼,不是讲方法讲会的,而是跟着捕鱼捕会的。

以上看法正确,但仔细想来,需理清下列疑问。

第一,方法从来就不是万能的,得法才能谓之方法。所以,语文学科中,讲方法是否有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一,没有基础,自然无用。如果没有任何基础,那讲了也是白讲;因为所讲会如一头雾水,让人越来越糊涂。其二,有了基础,定能提效。如果有了一定基础,加上一定方法,那就会如虎添翼,提升效果。其三,融合一体,产生高效。如果基础厚实,方法绝妙,两者共振,那就会效率更高,效绩更多,效益更大。例如,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分析历来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如果不用任何方法,就把庞杂的各种技巧堆砌喂给学生,此之谓无法无基础;若能把各种技巧按表达方式,修辞,结构技巧,狭义的表现手法进行分类学习,并配之以诗文的例句解读,那叫有效有基础;若能运用了归纳法,比较法,迁移法加上有效训练法,就能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诗歌的艺术手法后,迅速理解运用到对散文小说的阅读训练中了,这就叫举一反三的高效妙法。

第二,讲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适当。一看是否适时。如果一无所知,方法再多,也不顶用;如果一知半解,方法再好,也无效果;但如果知之甚多,加上方法,那自然就能有效,甚至高效。例如语文的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使学生对文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并能愿意读,耐心读,能大体读懂文本基础上,才能辅以一定的方法帮助学生读深做好,否则任何方法都是隔靴搔痒。二看是否适地。如果地方不够好,那方法就用不上;如果情况不允许,那方法就难奏效;如果条件不成熟,那方法就无大效。三看是否适人。方法不是万能的,不会适合所有人。有的人,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有的人,可塑可造,一讲就会;但有的人,榆木脑袋,万讲不明。四看是否适量。

第三,哪些训练可以视为无效的呢?如果训练是东拼西凑,没有系统的,那训练就没有大用;如果训练是胡编乱造,粗制滥造的,那训练就绝对低效。如果训练是单一单调,机械重复的,那训练当然是无效的;如果训练只有简单知识,没有思维含量,那训练自然是无用的。如果训练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训练也难有成效;如果训练是狂轰滥炸,超出负荷的,那训练也必然没有大效。如果训练是难度超高,高不可攀的,那训练就会欲速不达;如果训练是浅无难度,无人不会的,那训练当然毫无价值。所以,我们要摒弃那些无效的训练内容与形式,但并不武断地否定训练这一正常的教学方式。那么,怎样的训练方式是正常有效的?在我看来,如果训练有度,那就肯定有效:难易适中,符合学习规律,那训练肯定有大效;量次适合,合符记忆规律,那训练必然有大用。如果训练求精,那训练就必定高效:精益求精,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能不提高效率吗?立志创造,精心设计训练题目,能不提升效绩吗?认真批阅,精心准备训练评讲,能不赢得效益吗?如果训练求思,那训练定有奇效:立足发散,选取知识点训练,那就能触类旁通;着眼聚合,强化能力点训练,那就能融会贯通;着力思维,加强思维点训练,那就会事半功倍。

的确,一位老师如果不去考虑朗读什么怎么朗读而只是玩朗读花样,或不愿意钻研文本,却花几天的时间去下载拼凑所谓最好的PPT,那这样的极端玩形式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

但深入思考,我认为,对语文课堂上的形式也应客观看待:形式只起烘托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只起辅助作用,不能反客为主。可如果定位准确,注意形式,那就会烘云托月,众星拱月;如果恰到好处,讲究形式,那就会锦上添花,美不胜收。究其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新鲜。定位烘托,注意形式,能给人新鲜之感,让人眼睛一亮,耳朵一新;能除却课堂氛围之寂,让学生心灵为之一怡,精神一振。二是活泼。恰当辅助,关注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死板局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智慧火花;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有味。有度渲染,注重形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让学生感到有趣;可以增添文本的情调,使学生感觉有味;可以创造情味的境界,使学生获得享受。

第7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争论焦点

支持

1.珠心算对孩子学习数学有很大帮助,从小学习珠心算的孩子数学基础扎实,计算能力强。

2.珠心算对开发全脑和多元智能极为有利,儿童在珠算式心算的训练中,手、眼、耳、口和左右两个半脑同时运用,刺激幼儿的脑神经,促进幼儿左右脑平衡发展。

3.珠心算能提高幼儿记忆力、专注力。

质疑

1.珠心算过于枯燥单调,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珠心算需要长时间机械训练,不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3.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有许多地方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小衔接。

专家访谈

胡雅茹(Monica Hu)

(台湾)广翰思惟国际教育机构 教育长

成都广谕妇幼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护育总监

2007(北京)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

个人著作:

学习力超强训练法(新蕾出版社)、一个月读50本书的秘密-全脑式速读练习簿(台湾晨星出版社)

您认为家长应该送孩子去学珠心算吗?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普遍的心态。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少父母清楚孩子参加的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这场比赛的评量标准是什么?这场比赛要比多久?这场比赛要赢的话,需要准备的工具与能力是什么?父母没有想清楚以上根本性的问题,就一味地将孩子送到各种班级里学习,只能徒增心慌无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不是100米短跑,跑过了这100米就没事了。送孩子去学习才艺班、兴趣班之前,父母要先想好,是期望孩子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什么?所以,要决定是否送孩子去学珠心算,就要先想好这个问题。

学珠心算有好处吗?有哪些好处?

珠心算常被人提到的好处是:数字敏感度增加,数字运算能力提高,专注力增加,记忆力提升。

我们先来看珠心算练习对专注力的影响。数字运算能力好不好,要看计算速度快不快及计算准确性高不高。速度快与准确性高,必须要在高度的专注力下进行,否则做不到速度快、准确性高,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大多数学珠心算的小孩,专注力会比较好的原因所在。

珠心算能提升记忆力。1984年加州理工学院罗杰・史贝利博士发现,人类的两个脑半球,功能是不一样的。

目前科学家研究指出的左右脑的功能,比罗杰・史贝利所主张的还要广泛。实际上,所有脑的运作并不是像用刀子将头脑切成两半,而是左脑与右脑会同时参与任何一项思考活动,只不过,某些特定的活动,会较多地偏向在左脑或是右脑运作,例如,平常人计算时主要左脑在活动,但珠心算名家在计算时更多的是右脑在参与活动。

人类记忆良好者,都不是死记硬背、光用文字的方式记忆的,而是用融合右脑图像的方式,以达到记得久、记得牢的效果。学习珠心算者的右脑活动较多,连带着也让图像式的记忆能力跟着活跃起来,因此对提升记忆力有好处。这种在脑中呈现画面的过程,就称为“脑映射”。

珠心算可锻炼大脑。我们的大脑功能就跟肌肉一样,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学习珠心算时间长或级数高的孩子,因不断透过重复的练习持续刺激大脑某些特定的区域,一般来说对于数字的敏锐程度、数字运算能力会比没有学过的孩子或是刚开始学习珠心算的孩子要好。

此外,珠心算还可提高数字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家长需要清楚的是,这些好处并非一定要透过珠心算的学习才能达成,家长需要综合考虑珠心算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孩子的兴趣来做考量。

家长该如何综合考虑珠心算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的兴趣来决定呢?

每个孩子天生气质不同,面对不同气质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法、提供孩子的训练也要有所不同,是否选择学习珠心算也因人而异。如何考察孩子的天生气质?父母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活动量:活动量大的孩子,总是动来动去,让人感觉比较莽撞;活动量小的孩子,喜欢静态的活动。活动量大的幼儿,学习珠心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最好等到上小学后再学比较好。

生活规律性:作息不规律的孩子常让父母伤脑筋,不容易预测孩子的行为。作息很规律的孩子,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父母很轻松。生活作息越规律的孩子,越愿意接受大量的练习,越不容易对珠心算产生厌恶心理。

反应阀:是指引起孩子反应所需要的刺激量。反应阀高表示需要外界比较高的刺激量才会有反应,容易被误解为迟钝或漫不经心。反应阀低的孩子,则易被外在发生的事情影响,而静不下来。反应阀低的幼儿最好等到小学后再学珠心算比较好。

坚持度:面对外在干扰或是阻碍,孩子倾向解决问题的程度。坚持度低的孩子容易放弃。坚持度高的孩子容易固执。坚持度高的孩子,即使年纪小,也愿意面对珠心算大量的练习与逐渐增加的难度,主动坚持学习下去。

你认为幼儿学珠心算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吗?

任何学习都存在个体差异。我常给父母一个观念: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因。举例来说,同样是动作慢,孩子甲可能是因天生气质中的活动量较低;孩子乙却可能是因为自我要求高,在没有想清楚怎么做之前不想轻易行动;孩子丙可能是因为没有兴趣,不想做;孩子丁可能是因心中挂念着其它的事情,等等。所以,单看一种行为表现,却不了解或很少了解背后原因,将难以协助孩子从根本上改变或有所收获。

学珠心算并非是为了增加数学能力,而是让孩子增加另一种计算的思考模式,激发他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兴趣。珠心算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教学法是将数学的算式融入其中,这就不会对孩子思考数的分解时造成混乱。家长在选择珠心算老师时可以先了解一下该老师的教学方法。

学习珠心算的孩子在刚开始学习数的分解时,常会因为脑中马上浮现出数学答案,而不想老老实实地用算式将过程写出来,这一点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

如果选择学习珠心算,适宜的年龄应该是多少岁?

第8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室内设计;设计思维表达;手绘

根据中国商情报网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装饰业以每年15%以上速度发展,到2013年,其年总产值接近24170亿元。巨大经济规模使装修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端工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室内设计师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社会在建筑装饰设计人才培养上也有较大进步。但现状巨大的市场却缺乏高级设计师。

相关概念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能力与后期职业能力

高等院校毕业生成为室内设计师职业生涯一般经过毕业实习绘图员,也就是帮助设计师画图的学徒,再成长为能独立设计的设计员,再到能独立面对客户交流接单。最后到指导他人进行设计构思表达修改的设计总监。其中成为接单设计师和设计总监手绘表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能力。

手绘表现图主要分为三类:手绘效果图、快速手绘表现草图、设计分析草图。

研究意义

1.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对多数企业建筑装饰设计员就业情况调查总结后,发现室内装饰行业就业门槛低,很多公司招个绘图员能操作cad买几本设计书就开始吹嘘自己是专业设计公司,靠嘴巴忽悠客户。这样的做法只能毁坏市场,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净化市场迫在眉睫。

2.尽快满足企业对高端设计师需求并找到改革高校室内设计手绘教学模式的方法。

2011-2013三年,利用对实习生走访活动,作者对浙江省东阳市广奥装饰有限公司、博宇装饰有限公司,台州经济开发区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公司调研,共下发的360份问卷调查收回336份,其中对从业设计师年龄、学历、收入、岗位、手绘能力学习途径、手绘能力在室内设计职业中重要性和实用性方面进行调研,以下是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总结:

经过调研发现由于设计师手绘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导致大量装饰设计员上岗后手绘能力无用武之地,或者根本不知如何使用手绘设计能力。面对客户只能通过价格竞争、或者用专业电脑效果图公司制作的数字表现图像等手段吸引客户,并不能真正直观的表达和分析自己的创意创新及理念。目前多数设计院校对手绘能力培养重点还是放在造型,光影,质感,写实的内容上,还在以八九十年代社会需求来要求现在的学生,当时社会电脑数字绘图还没有完全兴起,所以手绘设计以写实路线为主。而今,很多学校教学仍然采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教学手段,没有和社会企业实际需求接轨,导致学艺无用的问题产生。

另外装饰设计师岗位由于其能力上的差距同时造成了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设计助理也就是普通绘图员岗位多数收入不到千元。走访实习生调研活动也对设计师年龄层次也进行了调研,能适用手绘设计的设计师平均年龄较大,说明手绘设计能力需要年龄时间积累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被逐渐发现提高的。所以在教学中存在如何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手绘教学效率的问题。

装饰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关系到设计师个人本身物质条件提升,也关系到相关培养院校的声誉,部分装饰设计员设计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带动行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研究职业岗位能力入手多角度分析研究室内设计师必备的后期职业能力的构建与培养。本研究内容也为各高校培养装饰设计人才提供一定借鉴。

国内外设计师手绘表达能力研究

国内手绘设计技术发展:

从纵向上来看手绘的发展历史,在原始社会以羊大为美,羊长得大,长得肥就是最美好的事物。当时的原始人绘画、文字等内容都是围绕致用性为主。猎人们捕猎后利用闲暇时间总结狩猎经验,传授狩猎技能时利用手绘记录下狩猎过程和场景。最初的手绘是从致用性开始的。

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手绘有了更多的内涵,不单是以致用为主,致用性也包含了设计功能,还兼具了培养审美,提升艺术情操的作用。王树良提到古代中国士大夫阶层都是以文人为主,都有一个基本能力就是书画。他们研究绘画,有娴熟的绘画功底,将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构图等技巧和绘画美学方法因借于园林居室造景艺术上,道法自然,因人而设,精在体宜,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另外古代工匠有园艺工匠、砖雕工匠、画工、木雕工、这些工种学艺都是以绘画入门,必须学习工笔白描画。这些绘画训练无疑提升了这个匠人们的艺术水准。这两种不同阶层的人合作建造的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景观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传世经典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如:安徽宏村、苏州华林园。

除了艺术上的追求,手绘的设计作用也已经初具雏形,从北宋王安石执政时期,为挽救统治阶级的危机,由将作监编修了《营造法式》第一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师手册。如:铺作斗拱手工制图 造蜀柱义手托脚之制。

随着历史发展,当今社会手绘具备更多更丰富的内涵,是应用于各个行业手工绘制图案的技术手法,设计类手绘。

王澎是国内唯一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设计师。从王澎设计师手绘设计稿可以看出,王澎设计师的手绘功底非常扎实,散点透视抓得很准,设计稿主要是分析建筑造型和空间组织形式及功能等内容。王澎通过对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理解使用手绘技法分析 “切片式”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构思,从而创作出经典获奖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手绘技术对高端设计师设计构思的作用。

郑孝东是广州星艺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后来曾担任庐山手绘训练营和绘世界培训学校的教师。在国内室内设计界已经颇具名气,其手绘风格由于有真正的实践经历,所以偏向于实用。绘制技术及效果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内容是空间划分,材料结构使用及工艺节点说明。缺点是不具备环境和心理分析功能。

另外国内还有大多数专门的画家式手绘效果图“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没有实际的经典设计作品流传,但有不少绘画作品成为各大院校师生临摹学习技法的经典作品。

国外室内设计师职业后期设计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国外在手绘设计从横向上比较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水平相对较高。西方国家因为其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学术和技术方面相对国内都有优势。西方高校课程也是把手绘设计列为必修课程,强调创意创新设计用途。并且手绘课程与设计课程结合授课不课割裂。以设计表达训练手绘技法。刘滨宜对十所美国建筑景观大学课程设置进行总结,设计与表达并不分开而是一个整体。

国际建筑设计怪才“扎哈哈迪德”流动的艺术,通过观察扎哈哈迪德手稿,我们可以看其手绘就是在提炼曲线元素而绘制的。其他手绘设计稿主要用来分析建筑形态和功能等设计内容。

被誉为清水混凝土大师的安藤忠雄,在安藤忠雄注重表现空间环境,以及建筑造型、空间分隔、外部环境、立面结构、设计元素提炼、分析计算等内容。其设计的上海保利大剧院模型上甚至也出现其手绘分析计算的内容。可以看出手绘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日本的伊东丰雄的设计过程同样也是从草图设计开始,其设计草图到施工图到模型的设计流程,手绘功底极其扎实。

从日本设计师长谷川矩祥著作可以看到手绘工具已经采用绘图板结合手绘的电脑手绘技术,既有传统手绘的记录表达优点,又兼具电脑辅助设计易修改保存的优点,缺点是投资大携带不便.

钱强提到日本室内设计士职业资格考试是日本国家正规职业资格考试,其中室内设计进行画就是室内设计手绘草图。是日本设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项目。

美国等国家教育重视想象力培养,想象力被看作社会进步的根本,任何东西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大到飞机、坦克、小到手表、手机、鼠标这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都是想像力的结晶。在设计师手中想象力的表达介质就是手绘,手绘技艺娴熟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心手合一。

现代室内设计手绘设计功能及内容的发展

现代手绘设计作用也经历了一个演变期和电脑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中期电脑速度还很慢,在绘图上功能还不够强大,电脑表现图还不能超过手绘表现图,那个时期手绘表现图追求的是一种写实,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有很多设计师画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精心描摹一张表现作品。

随着电脑技术发展目前电脑效果图已经完全超越了手绘表现图所能表现的效果了,花时间也差不多甚至更快。所以用手绘和计算机效果图比效果那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导致很多设计师认为电脑效果图要完全取代手绘效果图的作用,把手绘表现看得一无是处,九十年代末期到现在手绘表现都在经历一个低潮。那就是因为很多设计师都忽略了手绘表达在培养设计师艺术人文修养中的作用。也忽略了手绘在设计在现场记录与快速表达,造型创意,设计功能分析,设计环境分析,设计元素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使手绘学习和手绘使用人为的割裂开。其实手绘在捕捉设计灵感,绘制设计方案草图表达设计思维,分析建筑形态提炼设计元素,建筑功能分析,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形态设计,辅助计算,辅助沟通表达。又不可替代作用即使在电脑信息时代,手绘这种原始表达方式也永远不可能被淘汰,它具有电脑设计不可取代的先天优势。手绘是高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设计武器。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载体,掌握好手绘技术可以使设计水平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对照国内外设计师手绘作品发现,目前国内在手绘技法教学基本与国际接轨。在绘画和设计水平上也较接近。但是国外教学强调表现画实用性的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并不一味追求快,而是更重视表达的准确性和所想即所得。

西方国家设计师作品多用于设计,国内手绘作品多用于教学,国外设计师作品偏重于设计内容表现及设计过程分析。国内手绘作品多数是用于表现写实与艺术。

手绘技术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时展和企业实际需求认识到手绘设计教学所需解决问题。

1.手绘表现图的三大基础能力培养

(1)构图:手绘表现图中,透视和比例和构图构成了表现图的形。

绘表现图的构图形式主要有:全景构图、远景构图、中景构图、近景构图和局部特写构图。从形式美角度分为:黄金比例构图,水平式,垂直式 散点式等

(2)透视:必须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三点透视、散点透视等多种透视的基本原理,然而针对室内设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相对常见。符合普通人常见观察视角。

(3)比例:比例指的是画作中的物体大小、长宽高之间的数量关系。

抓比例的关键就是应该做到数据在心中。

手绘技术教学重点在于让学员掌握如何画好物体的形、比例、透视、抓准透视和比例构图表现图就成功了一半。

2.“赏算忆”学习模式对室内设计表现图的水平的促进作用

室内手绘表现图是以功能性为主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不像一些纯艺术作品,无法罗列评定好坏的标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类绘画作品是可以找到绘画规律和评定标准的。

有经验的画家都应该知道在绘制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时要从多个方面思考再入手。例如画家在作画时首先考虑绘画对象的形,所谓形准就是所画对象的,透视,比例,构图和轮廓结构。形准了才能开始勾线。线条轮廓有了虚实和空间感,并且尽量做到干练干脆这样才会好看,再开始上色,色彩同时要兼顾笔触美感、空间体积质感光感色彩搭配等绘画因素。当然画面如果兼具比德,畅神,自然那就更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了。

评判透视、比例、构图、结构、空间、线条、光与色彩等经验的获得是如何来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个途径就是使用传统绘画训练方法,不断的临摹训练。在大量临摹训练中慢慢体悟画中精神并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另外就是通过勤看。勤思考。从他人作品中总结绘画规律。

另一个途径就是欣赏与鉴定,只是看画看一千张而不去绘画是绝对画不出一张好的作品,因为看的人并没有真正思考和懂得这些画好在哪里。但是如果在看画的同时培养学员不断的从形式美法则的各个要素去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导学员分析作品的各个评判要素,形成一种一幅画教师点评学生自评的风气后,那么学员很快就会掌握一幅作品好坏的评判方法。并且将自然的在作画过程中注意到自己绘画中不符合评判标准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时候设计员的欣赏水平高低能够一定程度左右画面效果好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员对画面分析思考总结能力也就是鉴赏力。通俗解释就是必须首先做到眼比手高,再逐渐的发展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解决鉴赏能力问题后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量化训练提高的效果,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员专研思考能力。

3.研究默写、记忆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科学快速地学习掌握各种表现技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训练方法上采取了“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即第一阶段临摹优秀的表现图,做到逼真临摹,第二阶段进行照片临摹或写生,体会真实的空间物象塑造,第三阶段重新回头默写表现图,强调记忆训练,忆即可积累设计素材,又能锻炼现场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设计师脑子里的素材多少决定了设计师现场表现和设计表达能力的高低,强化默写考试及设计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记忆能力的培养。

4.研究如何培养学员想象力创新能力,设计分析表达能力。主要是结合工程案例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口头表达分析。结合手绘设计内容的发展设计更适合当代学生的设计训练案例,以培养设计灵感想象力和手绘技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赏算忆训”教学模式。

5.另外室内设计师手绘技能需要做到“三多”:就是多看、多想、多练。

多看:“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多练:徒手勾画、记录、速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多想:在欣赏佳作时养成用脑习惯,观察时多比较、多思考、多总结,使自己眼心手同步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心手合一。

三多教学法属于量化训练方式,设计出适合短期教育教学模式的赏、算、忆、分析、表述教学模式。赏、算、忆与传统三多模式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6.在项目训练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创新出快速透视制图组合技法

主要应用真高线测量进深法、距点法、量点法、对角线测距法、以及视平线测高法,地面投影方体生成法等多种快速测算方法组合成快速绘制室内空间表现透视图技法。

快速测量计算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比例和透视。从而快速表现室内空间。以下列举几个创新技法。

对角线测距法:

此方法首先利用方体法把室内空间地面分解成诺干正方形,再利用正方形对角线将地面上的正方形等分,从而快速将室内空间图纸网格化。再利用网格抓准比例和透视关系。

如上图所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a做水平直线将正方形等分。利用这个原理在透视制图中可以快速判断绘制室内空间的进深。从而快速抓准制图比例。此技法有利于绘画基础较弱的人快速掌握抓形方法。此方法适用于一点透视及两点透视制图。

视平线测高法:

此方法利用视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地面垂线均等距的原理。利用先根据真高线设定好的视平线来测量室内空间所绘制物体的高度。结合距点法、对角线测距法可以完美的测量室内空间手绘图空间的长宽高纵深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同样此方法适用于一点及两点透视制图。

视平线测高大大提高了徒手手绘制图的准确率。使大量的量化训练得到减低。

地面投影生成家具造型法

如下图所示使用距点法、量点法、对角线测距法、视平线测高法等方法绘制好室内空间网格图后可以根据网格分布家具大小及位置。绘制出家具地面投影。大部分家具都可以被看作为基本型是方体。先根据方形投影生成立方体,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好透视找到灭点。再根据立方体基本型逐步细化绘制出家具具体造型(如图所示)

以上几种方法系统结合可以明显提高绘画水平,减少训练时间。

7.根据工作需要创新每种技艺的训练方法

室内设计师的速写训练非常重要,速写可以是一种训练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室内表现速写中线条以直线为主。一张建筑表现室内手绘表现图中的线条80%以上是直线。所以在培养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时,要注意直线的训练。这里主要创新出几种教学方法,两点连线、蜘蛛线、网格线等训练法。

两点连线法

大家都知道两点连接成一条直线段,通过连接距离是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等距离的两个点。进行直线感觉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量化训练。好处是简单高效。被训者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进行非常大量的训练。训练成效周期短。一定时间内就可以绘制出干脆有力的直线段。满足设计师绘制直线的基本功要求。

蜘蛛线法

蜘蛛线法主要是针对设计师绘制室内手绘表现图时需要表现各种方向的线条。训练设计师在各个方向上拉直线的手感。

网格线法

网格线法主要是对设计师绘制水平线垂线和对角线进行训练,并且能有效训练设计师控制线条长短的能力。

通过以上两点连线法和蜘蛛线法、网格线法几种直线训练法,使设计师能够快速灵活掌握直线绘制能力。为绘制室内空间表现图打下坚实基础。

七、小结

目前在通过对手绘对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影响深化研究过程中,对手绘课程设计理念上有更新,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项目)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使学生能力更符合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强.日本室内设计士资格的考试 [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2)

[2]日.长谷川矩祥.效果图表现技法系列[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8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思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

第9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

一、创设课堂情景教学

儿童是善于模仿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经验。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的:“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景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如在学习去动物园活动的课程时,可通过电脑展示一幅幅动物园的图片,时时传出多种小动物的声音,做到音、形、意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有的扮演小小导游员,有的扮演一家三口,还有的扮演师生春游去动物园的场景……学生们陶醉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既产生了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有身临其境的荣誉感。这样,他们便急于想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唤起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初步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自主学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二、注重自主学习的训练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不是不要教师参与了,而是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师引导,逐步训练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要交给获取知识的方法,传授基本技能,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策略。一般来说训练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采用“渗透式”训练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找准题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训练,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使学生逐步学会审题、解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自主学习方法。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提炼自己的经验,然后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学习特点,总结学习方法,并上升为富有个性特点的适合自身的自主性学习策略。

三、科学管理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保证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分组进行讨论和学习,在小组范围内收集学生问题,互帮互助的找寻问题答案,以自主学习的理念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实施合作学习模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关注团队学习成绩,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可能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在一个集体中得到解决。只有团队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满足了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从传统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合作学习模式赋予素质教育全新的定义。

四、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

学生课堂学习活动是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最好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情境,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比如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就是一个难点。英语口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直接交流,因此小组合作方式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后,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各有分工,先让学生自主准备,然后集体加工,并且在小组内推选代表,在课堂上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