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红土壤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红土壤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土壤的作用

第1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compress character of acid pollution laterite are examined by soak, considering concentration of acid solution,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soaking time, dry density, preparation of acid pollution laterite, to carry out compress character test, in view of Yunnan typical lateri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aked in acid laterite soil after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than before immers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acid solution, immersion, soil porosity ratio increased,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and compression modulus gradually decreases; with the extension of immersion time, soil void ratio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nd finally increases to stabilize, compression coefficient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and finally increases to stabilize, compressive modulus is eventually reduced to stable; with soaking temperature gradually rises, soil void ratio increases, compres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compression modulus decreases.

关键词:酸污染红土;浸泡条件;压缩性能;影响效果

Key words: acid pollution laterite;soak conditions;compression performance;influenc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61-04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工业废料的大量无节制排放导致土壤、大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危害。而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一旦发生污染,就会导致其内部土粒的颗粒结构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到土体自身的强度与压缩性能,建立在土体之上的道路、桥梁、大坝及其对应承受荷载的地基环境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发生坍塌与破坏。对于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等地区,广泛存在着典型的红土环境,特殊的红土结构造就该地区土体结构的特殊性。加之该地区蕴含大量的有色金属,冶金厂、化学制品加工厂、有色金属加工厂等不在少数,每年因重金属废弃物的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时有发生,对土体结构的破坏更是不胜枚举。2008年发生在昆明阳宗海的砷污染以及2011年发生在曲靖地区的铬渣污染等等,都是典型的重金属污染事件。

对于重金属对土体结构及强度、压缩特性影响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展着相关研究。例如,荷兰的Lekkerkerk[1]与英国的Thamesmead Arsenal[2],他们通过试验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迁移变化,总结出了污染土备受污染的污染机理。MashalahKhamehchiyan[3]等以石油对土体的污染作为研究课题,研究表明石油污染土体,是通过降低土体的内部抗剪强度、破坏土体的压缩性能来实现对土体承载的破坏。在我国,范青娟[4]设定了酸碱溶液的浓度大小以及对土体的浸泡时间等因素,研究了黄土在污染液体中浸泡前后其强度与压缩性能的变化规律;刘汉龙[5]、朱春鹏[6]等通过设定酸液的浓度大小,研究酸液的浓度大小对土体的物理性质的影响程度,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酸液浓度加大,土体压缩性能变差等结论;赵以忠[7]通过进行试验,明确了酸与盐等强电解质对红土地的侵蚀特征;伯桐震[8]通过研究酸溶液的浓度与养护的时间长短,明确了以上因素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程度;王盼[9]通过比较硫酸亚铁在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的作用下对红土产生的影响效果,研究显示了污染物作用前后对红土的显著影响效果。

诸如此类的相关研究工作,侧重在于研究污染物作用土体前后对土体的物理、力学等性质发生的影响。作为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已经迁移的过程中对土体的作用效果研究的不够深入。而作为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过程,往往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对于研究污染物在土体中迁移变化的过程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选择了酸溶液作为研究土体受到污染的污染源头,通过使用酸溶液对云南红土开展浸泡模拟日常污染物在土体中的迁移过程,研究酸性污染物质对云南红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效果。

1 试验方案

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酸液在不同的泡入、泡出时间,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作用干密度不同的红土试样,对作用之后的土样开展压缩试验,获得在不同作用条件下红土试样的孔隙比、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以此探究不同作用因素对酸污染红土的压缩性能的影响。

1.1 土样与污染物的制备

本试验选择昆明阳宗海地区的红土作为试验用土,根据前期对试样土体的物理特性测试,本次试验土体塑性指数为22.6,为粘性土,且土体的最大干密度为1.43g/cm3,最优含水率为32.2%。本实验选择多在金属加工工业中应用的盐酸作为酸污染源,含量为36.46%。

1.2 酸液及试样的制备

通常,被酸污染的水源其中的酸性物资的含量各不相同,分布在1%至10%之间不等。因为盐酸极易挥发,较高浓度的盐酸也会被水体稀释,所以本试验配置盐酸浓度分别为0%、1%、3%、5%、8%。同时,本实验污染前的素红土试样选择使用实验室的击样法制备,且红土试样的横截面积为30cm2,高2cm,干密度按照设计分别控制为1.25g/cm3、1.30g/cm3、1.35g/cm3、1.40g/cm3、1.45g/cm3。将实验室制作好的素红土试样上下覆盖滤纸,再在其上加盖透水石,拿细绳捆扎牢固用以防止其在水中浸泡时结构涣散。为防止酸液对环刀边壁的腐蚀,在环刀外壁涂抹一层硅脂作为防腐的保护膜,然后将涂有硅脂的环刀外壁用保鲜膜包裹,以防浸泡过程脱落。将制作完成的红土试样放入盛有酸液的烧杯中,浸泡时间设置为1d、4d、7d、14d、30d,烧杯放置在恒温水箱中进行养护,设置环境温度分别为10℃、20℃、40℃。

1.3 试验过程

依照试验方案的设计,取出浸泡作用后的红土试样,清除环刀外壁的硅脂,擦干净外壁的水分,进行压缩试样,获得不同作用因素下的酸污染红土压缩特性图,展开分析与说明。

1.4 浸泡条件下酸液污染红土的压缩特性的变化

酸液泡入红土,酸液侵蚀了红土中的胶结物质,导致红土的孔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红土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发生变化,红土的承载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1.4.1 酸液泡入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酸液通过红土短时间的吸水产生的渗透压力进入到红土的孔隙中,侵蚀红土,导致红土的结构发生变化,酸液浓度越大,对红土的侵蚀作用越强烈。

1.4.1.1 酸浓度对酸液泡入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根据图1显示,红土试样在不同浓度酸液溶液中浸泡不同的时间,给出了酸浓度与孔隙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图1表明:酸液浸泡红土,随着酸浓度的增加孔隙比在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酸侵蚀后土颗粒变小,土颗粒表面的氧化物被侵蚀,土体中胶结物质被溶蚀,土体中主要结构矿物被溶蚀,原本的大团粒土被酸液分散,土颗粒之间连结力减弱,颗粒之间变松散,土体内部结构失稳,从而导致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酸液浓度不断增加,对土体的侵蚀作用越来越强,孔隙比越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

1.4.1.2 浸泡时间对酸液泡入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图2给出了不同干密度的红土试样在不同的浸泡时间下与孔隙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的关系。

图2表明:酸液浸泡红土,当含水率一定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孔隙比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再增大。浸泡到4d时,红土样中的游离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可溶盐,红土本身的胶结作用被破坏,从而导致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浸泡到7d时,酸液侵蚀红土的速度加快,生成的可溶盐来不及溶解,附着在土颗粒表面,导致红土孔隙比在短时间内减小,压缩系数减小,压缩模量增大;浸泡到14天,由于溶液中酸浓度逐渐减小,酸液侵蚀红土的速度减慢,生成的盐类附着在土颗粒表面,使得红土密实性增大,孔隙比有所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随着浸泡时间进一步延长,浸泡到30d,处在酸液环境中,生成的可溶盐溶解在水中,使得红土变得疏松,孔隙比缓慢增大,压缩系数增大程度趋于平缓,压缩模量缓慢减小。

1.4.1.3 环境温度对酸液泡入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图3给出位于不同浓度的酸液中,不同浸泡温度对酸污染红土的压缩特性的关系。

图3表明:酸液浸泡红土,在干密度、含水率、浸泡时间一定时,随着浸泡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这是由于随着浸泡环境温度的升高,酸液侵蚀红土的程度越来越大,升温无异于给化学反应增加了催化剂,促使红土中的矿物质、游离氧化物快速地与盐酸反应,破坏红土的胶结作用、土体的连结作用,导致土体孔隙比增大,土颗粒之间出现相互错动,压缩系数增大,土颗粒结构失稳,压缩模量减小。

1.4.2 酸液泡出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酸液泡出红土,酸液与红土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改变了红土原本的物质组成,经过水浸泡后,生成的新物质以及能溶解在水中的成分都随孔隙水流失在水中,导致红土的压缩性质发生变化。

1.4.2.1 酸浓度对酸液泡出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图4给出了不同浓度酸液泡出红土的压缩特性指标曲线。

图4表明:酸液泡出红土,浸泡前,酸液已经侵蚀了红土,溶蚀了一部分土颗粒表面的氧化物及土体中的矿物成分,破坏了红土颗粒间的胶结作用和连结作用,将大团粒分散成细小的颗粒,颗粒间变疏松,导致孔隙比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红土中的胶结物质受到侵蚀,土体稳定性减小,土的压缩性增大,抵抗压缩的能力减弱,压缩模量降低。

1.4.2.2 浸泡时间对酸液泡出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图5给出了不同浸泡时间与酸污染红土的压缩特性的关系。

图5表明:浸泡条件下酸污染红土,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红土样的孔隙比总体先减小,再小幅增大,再减小,最后缓慢增大;压缩系数总体先减小,再小幅增大,再减小,最后缓慢增大;压缩模量总体处于减小的趋势。

1.4.2.3 环境温度对酸液泡出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

图6给出了不同浸泡温度与酸污染红土的压缩特性的关系。

图6表明:浸泡条件下酸污染红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孔隙比和压缩系数呈增大趋势,压缩模量呈减小趋势。这是由于温度越高酸液侵蚀红土的强度越大,红土颗粒被酸液侵蚀,生成可溶盐,随着孔隙水流失到水中,导致土体孔隙不断增大,压缩系数不断增大,抵抗变形的能力越来越弱,压缩模量越来越小。

2 结论

通过浸泡条件下酸污染红土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酸液泡入红土,酸浓度越大,土体孔隙比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浸泡时间越长,孔隙比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再增大至稳定,压缩系数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至最终稳定,压缩模量最终呈减小至稳定;同时,随着浸泡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

②酸液泡出红土,酸浓度越大,土体孔隙比逐渐增大,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压缩模量亦逐渐减小;浸泡时间越长,土体的孔隙比逐渐减小,压缩系数最终逐渐增大,压缩模量持续减小;同时,亦随着浸泡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

③酸液泡入红土压缩性能的变化大于酸液泡出红土的压缩性能的变化。

3 建议措施

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酸液对红土压缩特性的影响效果明显,在实际工程实例中,若发生酸性物质污染红土事件,应当积极予以根除,防止酸性物质破坏土体的压缩性能进而导致土体结构的破坏,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土体置换,即采取换土措施,将已经收到污染的土体清除,换填未受污染的土体,或采用较耐污染的沙石或砾石作为回填材料,并要对挖出的污染土及时处理。

②采取防护措施,即采取外界必要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外界污染物质渗漏到地基中,使地基的腐蚀程度减小到最小。

③采取加固措施,采取适用于地基的加固措施和防止再次污染的措施。

参考文献:

[1]Piccol,Setfano,Benoit. Geo-enlironmental testing using the Envirocone[A].Proceeding of the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Geotechnical Practice in Waste disposal. Part 1[C].New Orleans:Geotech. Spec. Publ.,1995:93-104.

[2]Ho Y A,Pufahl D E,Barbour S L. Effects of brine contamination on volume change behavior of fine-grained soils,Material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Proceedings of the 42nd Canadian Geotechnical Conference[C].Winnipeg:Manitoba,1989:272-279.

[3]Mashalah Khamehchiyan,Amir Hossein Charkhabi, Majid Tajik. Effect of crude oil contamination on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of clayey and sandy soi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7(89):220-229.

[4]范青娟,马光锁.浸碱膨胀对地基土的影响与处理[J].轻金属,1999(9):58-62.

第2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在四川与云南北部接壤的地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就是被一些专家称之为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之外最有气势、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的云南昆明东川――红土地。

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市以北偏东方向,属昆明市东川区管辖下的新田乡。东川是国内著名的铜矿基地,自唐代以来就开始有铜矿、铅锌矿的开采,和大同、鞍山一起,成为中国第一批矿业城市。但随着铜矿资源的枯竭,东川矿务局破产。因矿而生的东川,也从省直属的地级市,降格为昆明的一个区。让东川闻名于世的是泥石流,东川从小江源头到金沙江之间,分布着泥石流沟渠107条,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条泥石流。正是因为数百年的采矿导致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使下层红色碳酸盐风化层,大地呈现一片红色。东川泥石流暴发频繁、类型齐全,被称为“世界泥石流博物馆”,成为世界泥石流学术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中国科学院还在东川成立了泥石流观测站。但是东川现在的出名好像都不是以上拥有的这些尴尬纪录,而是它拥有的大片壮观的红土地。

影友起名“红土地”

“红土地”这个地名是影友起的,其实这个地方是在寻甸县的北部与东川的法者乡接壤的方园几十公里的地方,因为这一带都是山头,没有确实的地名,又因红土如山名,所以云南的影友就给它起了个名叫“红土地”。从昆明到达景点中心行程约250公里,另外有一条经双哨至法者的公路约198公里。

红土地在海拔1800米至2600米之间,景点的起点从水坪子梯田至结束点打马坎约45公里左右。由于红土地是乌蒙山山系,属高原山区地貌,山岭纵横,山峦起伏,红土丘陵一望无际。这里地处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这炫目的色彩,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山川和原野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红色。而且这里属于气候温和、四季温差小、千湿季分明的高原季风型气候,又因其地处低纬度高原,所以空气稀薄清晰,光质极好,彩云常现。加上红土地在不同的时间段又会有不同的景观和视觉冲击,所有的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摄影创作。

这里的色彩,或许会颠覆了审美

在去年秋高气爽之时,道路两侧大叶杨的叶子都被秋风秋雨渲染得金黄一片。一行六人,带着对这片热土无比向往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红土地之旅,浪漫的寻梦就在路边倒退着的金黄浪潮之中徐徐展开……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虽然还没有看到红土地,但已经随处可见红色的土壤。云南一向有“红土高原”之称,红色的土壤占据了大半个云南,尤其以昆明以北地区十分明显,红色的大地就像原野上燃烧的火焰,绿色的农田相嵌其中,反而成了点缀。

一些起伏平缓的山丘之上,红色、深绿、浅绿、白色、黄色相间,搭配成大的色带色块,起伏连绵,一望无际。汽车拐上了一处高坡,放眼望去,山川和原野呈现出一片片暗红、紫红、砖红等不同的红色,方圆数百里大大小小的山头、山坡上,油菜花与洋芋花热烈地绽放着,金色的油菜在清凉的山风下如碧浪般翻滚,一层绿,一层白,又一层红,一层金。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向天边,看似漫不经心,却又形成如仙境般五彩缤纷的图案。远远望去,仿佛上天涂抹的色块,斑斓炫目、艳丽饱满,有着优美的线条,又勾画得如此浓墨重彩,一起不由分说地扑入你的眼帘,颠覆着每个旅行者被都市生活禁锢已久的审美,冲击着每个游子对天堂的极尽想象。如果没有到过东川,是无法想象这种让人惊叹的奇景。

一年四季,呈现不同风景

据当地老乡介绍,花石头村海拔约2450米,早晚气温低,白天气温高,冬天和春天风大,遇到刮风很冷。红土地一年四季种着不同的农作物,这里主产土豆、冬麦、洋麦、冬籽等。每隔一小段时间,土地上犁的犁,种的种,收的收,一年四季总有一片露出一块眩目鲜艳的红色,而地中总是一片绿、一片白、一片黄,一片片作物、一片片红土,鲜花到处可见。

每年1至3月能看到人们忙着耕豆地,收冬籽,还有一片片包谷地膜,银白色和红色交相辉映,又是一种美景。4至5月份,小麦和洋麦又黄了,黄的黄,绿的绿,此时又给红土地带来了美如画的感受,6至8月几万亩的土豆开着各种不同的花,给红土地装扮成一个大花园。9至10月踏入景区,每到一处,都能闻到冬菜籽花浓重的香味。11至12月中间,又把人们再一次带入如诗的画卷中,进入红土地的人留连忘返,不想离去。入冬后红土地有时遇到下雪天,又呈现出一番银妆素裹的美景。

第一眼的视觉冲击

我走过许多名山大川,拍过很多壮美的自然景观,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片起伏连绵、一望无际的红土地的时候,依然深深地被震撼了。

第一眼看到那极具层次的彩色线条,你会觉得它美得太不真实了。蔚蓝的天空,点缀着白云朵朵,那冲撞视觉的透明如洗的蓝色,那片一直能渗透到心底的蓝色,衬托着人造坡地里的庄稼、红壤,色彩丰富、形状奇特,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且景象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光影的流转而变幻,实在让人不忍放下手中的相机。在这片红土地上,当地的农民们为了生存,依山顺势,辛勤耕耘,春播秋收,荞麦青稞、玉米土豆纷纷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不经意间,时序的更替,作物的轮回,使红土地上自然形成了许多交错的色块,出现了许多韵律和谐的曲线,在光与影的作用下,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就通过镜头不停地撞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上天把最美的调色板遗落在这里

展曦中,当我们站在红土地的至高点――打马坎,屹立山巅,看东方的红霞照亮这片山谷,远处山峦起伏,近处山下红土之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村落,一切都是那样的大气而恢弘,云彩变换着不同的姿势,投洒在大地的光影不时幻化,每一秒钟都让人怀疑是否上天把最美的调色板遗落于人间,使人陶醉,让人瞬间忘记了呼吸。不一会儿,山间升起一片云雾,一时间四处云封雾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真是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再过一阵,云开雾散,一条条巨大的光束如探照灯从云层穿透而过,洒在山坳中。当太阳终于穿过云层,投射在面前绵延起伏的红土地上,大地被涂上了丰富的色彩,红色的泥土、白色的油菜花,相间成大小不一的色带和色块,如色彩的海洋般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然而,最令人心动的还是天空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朵朵白云在强风的推动下快速地奔跑着,初升的阳光如无数利剑般穿透着飘动的云层。云层的投影在红土地上迅速漂移,为看似静态的土地平添了无限的动感,流动的光影正演绎着大地的乐童。

待到夜暮降临,红日西下,一轮金色的月亮从山坡的那头升起,银色的月光如水银般洒在红土地上。坐在农家的楼顶,感觉整个身心都融入了自然,与清幽绝俗的山水相依,仿佛隔绝世间一切烦嚣。呼吸着无比清新的空气,观日落,赏明月,听清风,使人心胸旷然,给人带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对大自然的美好赞叹。

红土地最佳旅游时间:

第3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云南潞西 金矿 成矿模式 找矿

[中图分类号] P53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67-1

云南上芒岗金矿区位于一条多金属的成矿带上,同时又属于“三江”成矿带的范围,必然会成为开发矿产资源的重点区域。针对上芒岗的金矿区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了解其矿床的地质状况、矿石含有的微量元素、矿石矿物学、流体包裹体以及稀土元素等,在对控矿规律进行总结,进而设计其成矿模式,并且利用相关技术与方法,对此矿区与周边矿区进行成矿预测,进一步研究找矿形势。

1成矿模式研究

1.1沉积-初始富集期

在火山喷发、海底热水流动以及大陆裂谷边缘海的演化作用下,形成了岩石圈结构层,在陆地化学物质不断的沉积过程中,还伴随着火山喷发物质的沉积,而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金、铜等成矿物质,为成矿提供了初始矿源层。并且随着边缘海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了一些深切割断裂,在地壳深部开通了一道与海底展开物质交换的渠道,致使海水能够在深循环的作用下,吸收岩石中的部分成矿物质,通过热卤水的方式逸出海底,进而对海底的物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主要就是创造了一个高温缺氧的环境,导致泥质砂岩层中含有大量的成矿物质,逐渐形成黄铁矿。一些含矿的热卤水覆盖在含矿的火山上,提高初始矿源层的位置,进而形成了成矿的部分来源,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幔热运动形成地热场,并且方便壳幔物质的迁移,进而富集成矿。

1.2构造-岩浆-热液期

该地区曾经遭受过古太平洋与特提斯两种构造域的复合作用,其相应的构造环境既不属于安第斯大陆范围,也不属于大陆裂谷地带,属于一种大陆边缘向内断块过渡的环境。随着地幔侵蚀作用导致玄武岩源区出现局部熔融状态,进而形成了具有碱性的岩浆,并逐渐上升,与地壳物质之间出现强烈的互相作用,进一步形成闪长质岩浆。岩浆在断裂构造的有效配合之下,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上升,这样就使得两组断裂构造进行交汇地方的导岩性比较好。上升的岩浆在浅部进行定位之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岩浆就会出现对流的现象,进而在溶流分离的作用下使流体更加稳定与分离,并且进行深层次的集聚;深部岩浆通过相关的活动可以与浅部岩浆进行联系,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提供持续的含矿热液与热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对浅部岩浆的冷却时间进行有效的延长,并且加快其溶流分离的综合作用,进而形成了矿物质浓度比较高的热液。深部含矿热液随着裂缝不断向上移动,在到达隔挡层之后,成矿流体通过渗流的方式在多孔介质中进行相关的迁移,其流动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在岩浆的演化过程中,地层岩石与成矿流体之间进行了岩-水交换反应,进而形成了成矿流体系统。尤其是此时还汲取了长英岩物质,进而导致岩浆成矿物质与岩浆热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不断的混合,并且随着岩浆与周边岩石构造的不断迁移,导致脉状矿化,最后形成了金矿体。所以,构造-岩浆-热液的动力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处在区域性张性的环境下,上芒岗金矿区与地幔岩石之间的地质关系非常紧密;二是,矿床集中分布的因素主要就是指构造-岩浆不同深度的控制程度;三是,具有碱性的陆下岩石岩浆与地壳物质之间发生同化作用,进而为形成金矿床流体系统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条件。

1.3表生期

在成矿之后的阶段中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大陆碰撞作用,进而导致相应的断裂构造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在以后的时间内又发生相应的升降活动,进而导致浅部矿石经常在外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坏,严重的甚至发生再次热液成矿现象。构造与地下水作用对原来的矿床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通过红土化以及岩溶化作用对原来的金矿区产生了一定的侵蚀、改造以及再生,随着风化、冲洪积以及残坡积的作用,在浅部地表处形成了相对比较复杂的氧化带,进而形成了现阶段能够进行开采的金矿石,也就是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此类矿床就是在矿化体与原生矿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矿区内逐渐形成矿化体与原生矿床之后就逐渐升高一直到地表,也就是成矿的表生期。表生作用主要包括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坡积作用以及残积作用这四个作用。这个成矿的表生期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岩溶作用的阶段、残积作用的阶段、红土化作用的初级阶段、坡积作用的阶段以及红土化作用的后期阶段。

2找矿研究

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找矿预测方法就是地球化学勘查法,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在加大对此种方法的研究力度。此种方法主要包括X荧光测量法、γ能谱测量法、氡气法、地气法、地电化学法等。

X荧光测量法就是指利用人工放射性的特点对需要探测的样品物质进行探测的物理方法,可以对样品物质当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确定其含量与种类。当需要测量的样品物质受到辐射激发的时候,各种元素原子就会出现电子跃迁的现象,进而放出相应的X射线,通过对这些X射线的测量计算出相应元素的含量。

γ能谱测量法就是指一种非常天然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对比放射性元素钍系与铀系的γ射线能谱,进而选择一段适合的数据对其展开相应的能谱测量,对岩石中含有的钾、金等元素的含量进行一定的推算。此种方法就是利用γ能谱仪对野外的土壤、岩石表面进行直接的测量,进而得到相应的射线强度以及相关元素的含量。

氡气法就是指岩石中钍、铀等放射元素会在衰变的时候产生一定的氡气,并且产生的气体能够进入到岩石溶洞、缝隙、地下水以及土壤孔隙当中,在衰变的时间内,具有非常强的迁移能力,对其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测氡的方法主要包括射气测量法、活性炭法以及裂变径迹法等。通过相关实践证明,产生气体的迁移距离能够超出10米,更远的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

地电化学法是勘查隐伏矿床的新方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此种方法的不断完善,对于矿床的定量评价也就更加准确。此种方法在矿体中的元素能够以离子状态向地表迁移,并且指示元素与成矿元素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3结语

总而言之,上芒岗金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矿类型,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同时,以浅部红色粘土型金矿为基础,加深对深部金矿的研究,进而加强对此类金矿床的综合研究。因为对于此类矿床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缺少相应的经验与资料,因此,一定要充分结合缅甸卡林型金矿床的研究经验,加深对上芒岗金矿床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普传杰.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06).

第4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芳香樟 移植技术 辅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120-01

芳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 Ⅰ],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又是世界著名的五大树种之一,也是厦门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芳香樟有香气,抗虫蛀,是珍贵用材和生产芳香油类的主要树种。

1 作为园林

1.1绿化树种的优势

1.1.1 观赏特性好

芳香樟树形整齐,孤立木树冠开展,枝叶浓绿而具有香气,是优化行道树和风景园林不可缺少的绿化树种之一。

1.1.2 抗逆性强

芳香樟有抗海潮风、耐烟尘的能力,能吸收氯气、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气体,其枝叶破裂能散发香气,有一定驱虫作用,能较好适应城市环境,属于环保树种。

1.1.3 经济价值高

芳香樟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可以提取芳香油,用途广泛,也可以做工业用油和生活用油,现已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樟树由于比较不容易腐化,又具有香气,是作为佛教殿堂木材及佛像的主要材料。

2 芳香樟大苗移植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跟上一个城市发展的进程,快速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效果与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品位及城市开发的投资环境,采用大规格芳香樟苗木,能尽快形成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达到绿树成荫;同时对城市人口密集、人为活动比较频繁的公园、休闲地等有较高抗逆性,绿化效果好。

3 芳香樟大苗移植的时间

移植芳香樟大苗应在休眠期和萌动期,也就是11月中旬到下年3月为适宜时机。由于大苗大枝叶繁茂,其根系容易损伤,再加上枝叶水分散,应把握移植时间,选用胸径5-10cm并经移植的大苗。最好在霉雨季节及阴雨天气移栽,并缩短起苗至移栽的时间,在厦门栽植季节可选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4 芳香樟大苗移植的方式

4.1 大苗带土球移植

4.1.1 起苗

起苗时土球一般掌握在树干地径的10倍左右,具体大小根据根系伤口愈合能力、根系发达程度、土壤质地而定。土球用浸过水草绳和麻袋片缠绕,以防破裂。如果无特殊要求,把5cm以上骨架都包好,达到较好的保温保湿功能,避免风吹日晒,减少树枝干的水分散失,并能存储一定的水分,使树干经常保持湿润,且有防高温防冻害的效果,小土球不缠严,以不见土为度。

4.1.2 修剪

应进行必要修枝截干,可连枝带叶剪掉树冠的1/3-1/2,再将所留枝条上的叶子剪掉1/2-1/3,降低全树的水分损耗,但要注意保持基本树形,加快成景速度,达到绿化效果。

4.1.3 栽植

栽培穴的深度要比土球纵径大10-15cm,穴的大小比土球横径大30-40cm。栽植前先刨松穴底2-8cm的土层,再填入70-80cm的腐熟的过筛的垃圾肥或事先推制的肥土,往穴中灌水到穴深的3/4,然后加入表土,用锹搅拌成粥状,再把土球移到穴中间,扶正,稍停十几分钟,之后再用剪子剪断草绳,使其散落在土球与穴壁之间的泥浆中,封土后浇1遍水。树体高大的还要在四周设支柱或用绳子固定树体,以防风刮倒。

4.2 小苗移植

4.2.1 起苗

起苗时应尽量保留有效根,应先灌足水分再起苗,看苗的大小打捆,25公分高的,100棵1小捆,50公分高的,50棵1捆。

4.2.2 修剪

小苗也应进行修枝剪叶,能去掉叶子的应尽量去掉叶子,25公分高的可以留下主干,50公分高的可以截干,以降低水分的损耗,保证成活率。

4.2.3 栽植

栽植前先挖好穴,下好基肥,铺上一层松土。第二步,打好浆,打浆土应尽量采用红土,把红土和过磷酸钙,水,多菌灵(比例1:10:35:0.1)用铁锹搅拌成粥状,后把每捆苗的根系浸入泥浆中30-50min后进行栽植,这样能使根系充分吸水,增强苗木抗性,利于新根快速多生。要尽量每棵苗都沾到,后再种植。下土时,低层尽量扎实,可以用脚踩实,然后在上层放些松土。封土后要浇一次水,水要浇透,浇足。

5 提高成活率的辅助措施

5.1 树干包扎

移植前,除掉无用枝,适当保留有用枝,且锯口用薄膜包好,树干用稻草包好,外用薄膜包扎;然后再用绳子捆牢,保持树体水分不蒸发。另外,应注意新梢的去留,新梢太多,会降低根本的水分。

5.2 树冠喷水

移植时由于往往要保留大量枝叶,地上部分失水快,而地下部补水较慢,造成水分失衡。为了减缓地上部失水,可在每天10:00-16:00往树冠喷水几次,也可喷1次防蒸腾剂(如石蜡乳剂),以维护树体水分平衡。

5.3 三脚立木支撑

移植后,为了保证芳香樟的成活率,可以采取树立三脚立木支撑,在香樟的主干上分别在均匀的三个方向上支撑三根支撑木,支撑木可以采用山竹,也可以采用小杉木,绑在主干上,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其它物体的碰撞,可以提高芳香樟的成活率。

6 芳香樟移植后的养护技术

6.1 移植后的保湿

6.1.1 地上部分的保湿

一是包裹树干,用稻草绳索和麻袋片包好,以利于树体水分不易散失。二是喷水,必须及时、均匀喷水,为树体营造一个湿润的小气候环境。一般采用高压水枪人工操作。栽植后,应对地上部分灌注足量的水分。三是搭蓬遮荫,大树移植初期和高温干旱季节要搭棚遮荫,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防止树冠受到日灼危害。

6.1.2 土壤的保湿

新移植的大树,只要保持土壤适当的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影响透气性,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甚至会烂根死亡。因此,第一次要浇透水,以后视天气情况,酌量减少或增加。

6.2 促发新根

6.2.1 控制水分

新移植的大树,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种植后要留下浇水穴,浇水后填平,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及时排水;在地下水位较高时,要做到网沟排水;汛期水位上涨时,可在根系挖深井,用水泵将地下水排到场外,严防淹根.

6.2.2 保护新芽

新芽萌发,是大树成活的希望,而且新芽的萌发对根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系是大树营养物质的输送的根本,也是大树成长的前提,只有根系发达了,大树才能长大成才。

6.2.3 土壤的通气性

严格做好中耕松土,严防土壤板结,中耕松土,一般采取一个季度松土一次。另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土壤的透气性,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能,促进根系的萌发。

6.2.4 生产调节物质处理

在芳香樟大苗移植中,使用吲哚丁酸?(IBA),ABT生根粉进行处理,对促进生根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芳香樟大苗的成活,也可用ABT6号生根粉和吲哚丁酸(IBA)配合使用,其效果更好。可以使芳香樟提前发新根,成活率高。

6.3 其他防护措施

首先就是防病防虫,一旦发现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其次就是施肥,刚移植时,长势差,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一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采取在主干外30-50cm的地方挖穴、下肥;或叶面施肥,待新叶萌发革质化后,用0.1%浓度的尿素液进行喷施,补足根部养分吸收的不足。最后就是防冻,新移植后要做好防冻准备,要控制氮肥,多施磷肥,钾肥,并逐步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

第5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我们向哈瓦那郊外驶去,进入了比那尔德里奥省(Pinar del Rio)―古巴最西部的省份。出了城市,路上赶着马车的古巴人越来越多,乡间,马车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偶尔也可见牛车。沿途见到不少烟草种植园,这里有着广阔肥沃的红土地,孕育出最优质的烟叶,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巴雪茄烟叶的故乡。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便开始在这里种植烟草,传统烟草种植业已经保持了几百年。11月,上一茬烟叶都已经收割完了,地里只有新种的小苗。 雪茄制作。

快到山谷时经过一个小镇,民宿旅馆遍地,到处可见背包客,时间富裕的旅游团会在这里停留一个晚上。我们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来个一日游。来到一处观景台,这里可以俯瞰云尼斯山谷最美的风景。山谷里一块块红褐色待耕的土地和一片片翠绿色的烟草田园星罗棋布,橡树、棕榈树点缀其间,好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1999年,云尼斯山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持古朴天然的原貌,当地不允许随便建造混凝土建筑。

附近有不少供游客参观的雪茄农庄,农场主人牛仔装束,再叼根雪茄,完全是美国西部片里的硬汉形象。农庄仍然使用传统技术,雪茄烟叶从种植,田间管理,采摘,精选,加工,发酵到最后的卷制成雪茄需要大概三年时间,200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工细制。每年由于天气,土壤,雨水,阳光等条件制约,使得烟叶的品质都有所不同。雪茄一般都要经过两次发酵,烟叶采摘下来,经烘干、分类和整平后,经历第一次发酵,然后将发酵过的烟叶经手工卷制成雪茄后,再放进储藏室进行第二次发酵。好的雪茄就像美酒一样需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中发酵,发酵时间越长,口感越佳。 这里的红土地上遍布烟叶种植园。

雪茄的味道主要由烟心决定,至于每支雪茄的口味,全靠卷烟工的手艺。古巴雪茄的烟心是采取人工手撕的方法,将烟叶纵向撕成两片,再进行烟心的制作,看主人手工制作雪茄,十分娴熟地撕分烟叶、卷裹、恰到好处地收尾,裁刀裁切,黏合,深棕色的烟叶散发出一股焦油香,就算不抽烟的人,也想来上一口。

第6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元谋;水涮窝;发育;地貌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95-04

Abstract:Yuanmou dry-hot valley area washing hole landscape,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ubsurface erosion landforms,landforms are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Based on actual washing hole Yuanmou sandy village data,the development of washing hol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f infancy,adolescence,old age,and disability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Yuanmou washing hole and briefly discussed the conditions of prompting washing hole landforms.

Key words:Yuanmou;Washing Hole;Development;Landforms

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是在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下,受季节性水流的淋蚀,冲刷而形成的特殊的土壤潜蚀地貌。潜蚀地貌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单元[1],潜蚀在19世纪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2]。研究发现水涮窝与沟蚀具有一定相关联系,它能促进沟蚀的发展,是引起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一种特殊的潜蚀地貌[3]。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区[4]、西南干热河谷强侵蚀区[3]、美国中西部和欧洲西部等干旱半干旱区[1],潜蚀地貌有较为明显的发育。近年来,很多学者加强了对元谋干热河谷区域的研究,从元谋地质[5]、土壤性质[6]、冲沟侵蚀机制[7]以及地形地貌[8]等方面对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研究区域概况

元谋干热河谷位于云南省北部,地理位置为25°23′~26°06′N,101°35′~102°06′E(图1),地势东高西低,北部和东南部都有高山耸立,只有西部是低矮的山梁,盆地地势低洼,海拔约960~1 400m。年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642.9mm,龙川江由南向北贯穿盆地注入金沙江。该区域地质构造属于川滇南北构造中段,是晚新生代青藏高原与云南高原隆起过程形成的众多断陷盆地之一。盆地内植被种类多样,但低海拔地区的植被以稀疏灌草木丛等亚热带植被为主,如酸角树、扭黄茅、金合欢、密油枝等。元谋盆地地形低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流失面积达1 080.7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9.9%,严重阻碍了当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水涮窝的发育特征

对于元谋干热河谷水涮窝的发育特征,主要是对水涮窝在整片区域的分布情况、发育阶段特征和形态特征等方面分析研究。

2.1 水涮窝的分布 水涮窝作为元谋干热河谷区域一种特殊的潜蚀地貌类型[3],在黄土高原区域水涮窝发育突出,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土体扩张向坡面或者沟壁凹形洞穴,在横向侵蚀的平面分布特征上大多呈直立形凹槽[9]。其发育主要受地质构造以及土体内部的节理、植被根系的生长、局部微地形的影响,多发育在陡直崖壁上方、小支冲沟的沟头或坡面植被的根系下方,很多时候成并排分布,或者是在微地形和水流的影响下沿着小冲沟成连串的向下分布(如图2)。

2.2 阶段划分与形态特征 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沙地村水涮窝的实地考察和测量,将水涮窝的发育划分为萌芽期、青年期、老年期、残夷期4个阶段。从竖井的剖面形态来看,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图3)。在其发育的过程中,萌芽阶段的水涮窝是一个比较平缓的微凹,水流主要通过在坡面下渗缓流入冲沟(图3-A)。随着汇水时间越长,日积月累之下坡面凹口逐渐的扩大,水涮窝发育到青年阶段(图3-B)。另外,水流促使和加速了无植被根系生长的内侧悬空面的形成,悬空面崩塌后,水涮窝内侧后退,内腔进一步扩大。随着水涮窝内腔的扩大和更多水流的汇入,内部又形逐渐成新的小半圆形水涮窝,标志水涮窝发育进入老年阶段(图3-C)。水涮窝上方在雨水侵蚀和重力崩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而完全坍塌,此时水涮窝发育至残夷阶段(图3-D)。

3 水涮窝的形成条件

元谋水涮窝是在特定的土壤地质组合、构造、气候、水文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3.1 地质构造以及水文气候条件 元谋盆地位于昆明西北金沙江南岸,盆地在构造上处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盆地的发育和形成主要受到川滇南北构造带中磨盘山绿叶江断裂控制,和来自北偏东及东西方向的断层控制,造成元谋盆地区域内地层构造节理发育。随着流水的长期侵蚀,节理发育扩大形成较大的裂隙,地表流水对土壤中节理、裂隙进行集中入渗和选择蚀直接导致了水涮窝的形成。元谋盆地为南亚热带气候,雨季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旱季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盆地年平均气温为21.9℃,最高气温为42℃,最低气温-1℃。年平均降雨量为613.8mm,降雨量90%集中在6~10月。降水季节的分配不均,也使得区域内地表流水季节差异较大,形成多条冲沟,促使了水涮窝的发育。

3.2 土体组成物 元谋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主要是燥红土、变性土、古红土,这3类土壤都以砂粒为主,黏土质、颗粒物较少。这样的粒径物质组成,土壤在干燥时比较坚硬,遇水浸泡时容易崩解,因此元谋盆地土壤有较强的湿陷性,其中以变性土最为典型如表1。以砂粒和粉砂粒为主的表层土壤形成了胶结性极好的风化壳,其抗蚀性较强,下层的土体较松软,易侵蚀,从而形成水涮窝并产生重力崩塌。

3.3 地形地貌 地形是影响水涮窝发育的一个重要条件,水涮窝发育的地方坡度一般不高于10°,盆地内的水涮窝发育位置都集中在冲沟的沟头和中底部,受局部微地形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选择性。水涮窝发育的长轴方向是判断水涮窝后退方向和冲沟侧蚀方向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发育的方向与水流方向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通常受局部的微地形影响较大。沙地村独特的地形条件使这些区域流水侵蚀不像沟谷侵蚀那样强烈,由于地形平缓,水流流速一般较小,致使水流能沿沟坡和崖壁侵蚀,从而形成水涮窝。

3.4 植被 元谋盆地常见的植被有攀枝花、西果树、酸角树、剑麻等。近年来由于生态恢复和经济的发展,人为的种植了不少植被,如桐油树、银合欢、青枣树等。植物根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积水下渗,阻挡水流速度的同时也加重根系周围的土壤承受力度,使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下降。根系的下部地层容易被下渗的水分掏空,从而形成水涮窝和陷穴,如图4所示。由于生态条件恶劣在一些灌木枯死的地方,根系慢慢腐烂,失去原有的固土作用同时还会加重水土流失形成新的侵蚀洞穴等。

4 结论

元谋干热河谷特殊的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使该区潜蚀地貌广泛发育,水涮窝的空间发育明显受构造、土体性质、地形和植被等因素控制。沙地水涮窝地表胶结性较好的土壤以砂粒和粉砂粒为主,下层胶结性较差的土壤以粉砂粒和黏粒为主,由于其土体中本身存在节理以及植物根系楔入使土体形成裂隙,这就为水涮窝的发育提供了必要条件。植物的种植排列方向和局部微地形直接改变了水流方向,从而间接影响了水涮窝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本文结合野外实地测量,描述水涮窝各个发育阶段的演化特征,水涮窝的发育分为萌芽期、青年期、老年期、残夷期4个阶段。萌芽阶段的标志是水流通过植物根系和节理对土体坡面侵蚀,形成一个缓形凹槽;青年阶段的标志水涮窝的凹糟向内扩大;老年阶段的标志是水涮窝内侧加速侵蚀,内侧出现新的小半圆形凹槽;残夷阶段的标志是外侧上部的完全崩塌,形态转变成劣弧形。水涮窝的发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萌芽阶段到残夷阶段再到萌芽阶段,在强潜蚀地区对水土流失来说这种循环是一种恶性的过程最终持续到缓坡被侵蚀殆尽。本次研究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水涮窝发育最为明显的沙地村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同的土壤性质、降水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是定义水涮窝的各个阶段的一个基准,从整体上把握水涮窝发展演化的过程对干热河谷潜蚀地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AUTRIDOU J P.The Iness of West Eumpe[J].GenJournal,1991,24(2):151-156.

[2]WHITNEY J D.The Chinese Loeaa Puzzle[J].The American Naturalist,1877,11(12):705-713.

[3]舒成强,张斌,蒋良群,等.元谋干热河谷强侵蚀区陷穴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J].热带地理,2014,34(2):141-147.

[4]朱显谟.黄土区的洞穴侵蚀[J].黄河建设,1958,22(03):43-44.

[5]宗贯福.元谋盆地的新地三纪地层[J].地层学杂志,1996,20(2):138-143.

[6]熊东红,翟娟,杨丹,等.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6):170-175.

[7]陈安强,张丹,范建容,等.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壁崩塌的力学机制与模拟试验[J].水土保持学报,2012,10(3):29-35.

[8]罗军,周维,覃发超,等.元谋干热河谷冲沟区植被对微地形的响应[J].山地学报,2012,30(5):535-542.

第7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1.1苗床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搭荫棚取材容易,平缓坡地带,背风的地块。

1.2苗床整理。

将土壤深翻后除去杂草以及植物的根系,再将土壤按照东西方向整成高15cm左右、高100cm左右的苗床,其中苗床之间的间距为30cm左右。为了进行有效的栽培,茶场四周应该开有沟渠,以进行必要的灌溉或排水。苗床最上层盖0.05米厚的细红土(无菌土),用水喷湿,然后用木板拍平。如果是连续多年使用的苗圃,则应该在苗床20cm以下施加少量的有机肥料,以便增加其土壤的营养。

1.3搭荫棚。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遮荫处理是盖遮阳网,这种措施成本较低,后期管理方便,而且成活率也较高。遮光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采用30-40cm的矮棚,或120-150cm的高棚。前一种遮荫做法,在后期锄草、喷灌作业时要将遮阳网揭开,工作较繁琐,但棚面不易遭风雨破坏;后一种做法,在锄草和喷灌时,管理人员可直接进入棚中作业,减少了揭盖遮阳网的工作量,但大风大雨容易使棚面倒塌。此外,可在遮阳网内加铺塑料地膜或小拱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温保水和防杂草。

2育苗

2.1选择抗病的云南云杭10号茶当年生枝条作种苗,从良种母本园中剪取红棕色、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具饱满腋芽的枝梢。

枝条的采集要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或阴天进行采集,采下的枝条应立即进行剪穗,并且力争当天剪穗当天扦插完,不宜使切口暴露时间太长,应边剪边扦插;若不能立即扦插或需要长途运输,应摆放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并注意及时撒水,保持枝条的新鲜。每一个芽作一株,叶面下部留0.035米长的茎杆,对准叶面削成30度的斜面,留一半或3/5的叶片。叶面上部茎杆留0.005—0.01米长即可。将插条基部0.02~0.03米浸入用速效生根灵5克和100克水兑成的混合液中5~10秒。

2.2扦插种苗。

将枝条剪成长约3-4cm,带有一片叶和饱满腋芽的短穗,剪口要平滑、斜向。扦插前将苗床充分喷湿,待表土不粘手时再按叶片长度划线,一般插穗行距7-8cm,株距2-3cm,以叶片不重叠为宜。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插穗叶片下部将插穗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深度以露出叶柄为宜,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紧贴,以利发根。一般每667m2可插20-25万穗。扦插时,应尽量做到当日剪穗,当天插完,以保持插穗的新鲜。此外,可通过外源素处理措施,促进发根、提高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在剪穗前10天左右,用50-80mg/L的2,4-D、或80mg/L的IBA、或30mg/L的GA3、或50mg/L的NAA对母本园进行喷洒处理,每667m2用药剂量为50L;②或者扦插时插穗基部快速蘸取少量高浓度生根粉,边蘸边扦插;③或将插穗在50mg/L的NAA中浸泡30秒左右。通过这些措施,扦插成活率一般可提高10-20个百分点。

2.3扦插季节

8-10月为最佳扦插季节,第二年5-6月便可出苗棚。秋插是用夏枝作为插穗进行繁育,夏枝生长旺盛,生长期长,用材充足,扦插成活率高,茎叶长势好,生长快,来年雨季即进行移植,在苗圃地中占地时间短,苗龄适中,苗期也利于管理;因此,在西秀区域内,秋插是最适宜的扦插繁育季节。

3扦插苗的管理

3.1洒水。

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扦插60天内,看苗床湿度喷水,用手指压苗床,若起窝,可以不喷水,若不起窝必须喷水,要求苗床不能开裂。扦插初期,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水量以浇透为准,该阶段大概持续7-10天;以后可每天浇一次,雨天除外,该阶段大概持续到扦插苗生根为止,大约扦插后30-50天左右。生根后,一般隔日浇水一次或数日沟灌一次,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3.2必须抹去

扦插后30天内发出的新芽要及时摘除,插穗本身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其本身要消耗部分养分,同时又要供给营养生长,如果生殖生长出现,而生殖生长所需的养分又大,那么营养生长部分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而死亡。因此,在插穗上出现新芽,要及时摘除,以保证营养生长所需养分的供给。

3.3喷农药

“小量多次,先少后多”的原则。在新梢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道治病虫害。打顶后应立即用低毒长效农药喷洒1次,以防病虫害从母树带入苗圃。冬季应进行清圆,喷波美0.5度的石硫合剂或0.5%~0.8%的松碱合剂,剪枝前再喷1次杀虫农药。

3.4施肥

苗圃施肥,要根据品种及幼苗生长情况而定,不用营养钵,直接在地面垒畦扦插的还要根据扦插期土壤肥力情况而施。不同的生长期,施肥不同,一般情况,在发根后开始进行;施肥对幼苗越冬有较大的影响,要考虑保证苗木的健壮生长,又要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施肥要做到“看苗施肥,看季追肥”。扦插苗幼嫩柔弱,不耐浓肥,应先淡后浓,初期用1∶10稀释的人粪尿或腐熟的厩肥,尿素的适宜浓度为10%,然后逐步加浓。当苗木长至10—15cm左右时,可以用N、P、K复合肥(按10∶5∶10配比),以1∶5的比例与泥土拌匀后20g/m²进行撒施。一般20—30天追施一次;在追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避免发生肥害,否则发生肥害苗木死亡,前功尽弃。在每次采穗前5—10天内进行一次追肥,以保证母树养分供给及下季剪取枝条的产量、质量的提高。追肥以速效肥类为主,同时配施磷钾肥。在采穗前3—5天左右可喷施叶面追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采穗养分充足,对扦插发根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实行“三定”,同时注意观察苗情。

4讨论分析

第8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一、稀土元素及其存在

稀土元素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谰系元素(包括斓La、钵Ce、错Pr、钦Nd、拒Pm、衫Sm、铺Eu、械Tb、摘Dy、钦Ho、饵Er、铁Tm、德Yb、恰Lu、15种元素)以及与其性质相似,并在一般稀土矿物中都共存有的杭(Sc)、忆(Y)共17种元素的统称.谰系元素常用代号是“Ln”、稀土元素常用代号有“RE”、“TR”或Dg表示.

“稀土”是从十八世纪沿用下来的名称.因为当时认为用来提取这类元素的矿物少.提炼出外观似“碱土”的氧化物、故得名“稀土”。在17种稀土元素中,除“柜”是人工合成的元素外,其余都是自然界中存有的元素。其实稀土并不稀少.地壳中所含稀土比铜、铅、锌、锡还多、约占地壳组成的0.016%,土壤中的一般含量是0.015一0.025%,还有水和空气。植物体内也含有“稀土元素”(以下简称稀土)

二、稀土的应用

稀土金属是银白带灰色。质地较软。表面有光泽,延展性好;是超良导体,具有顺磁性,而且有多种色光.是很好的发光材料;是光、电、气、热等传感功能材料和贮氢材料.

稀土发现至今有一个半世纪。但稀土应用科学从19世纪末才开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有所发展。廿世纪40一60年代有较大进展.但发展最快是近20年左右.稀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早期应用于煤气灯和制打火石,发展到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有色合金、玻璃、陶瓷、光学、电子学、原子能、半导体、激光、军工、宇宙科学技术、农业、医学、染色、抛光、石油催化、塑料、传感功能和贮氢材料等.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植物化学家特洛甫柯夫作过试验,证明混和稀土和单一稀土硝酸盐、在一定浓度下能提高大豆的收获量.随后。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学者又先后对小麦、橡胶草、玉米和甜菜等作物作过产量试验.进一步证实稀土对农作物增产具有良好作用。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大量试验研究材料证实,稀土对农作物有良好的效应。我国应用稀土于农作物的试验研究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七十年代末期首先在湖南试验取得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全国开始兴起了试验推广。到1985年。全国稀土农用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协作攻关共取得了22项技术成果。1986年.全国农作物施用稀土的面积达700万亩。主要作物包括有粮、油、棉、麻、糖、烟草、茶叶、水果、蔬菜等三十余种之多.在一定条件下,农作物施用稀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活性,其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如抗病、抗旱、抗高温和低温)能力.如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一般能增产4~10%.大多数是7%左右。花生、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效果比较稳定。一般都能增产10%左右。棉、麻等纤维作物、增产5一16旦石。烟草增产在l0%以下并能提高其品质。茶叶喷施稀土增产十分显著,一般多在10%以上,高的达20一30%。

甘蔗和甜菜等糖料作物。增产和提高含糖量一般在10%左右。水果施用稀土、能提高产果率,增加甜度和促进早熟。蔬菜方面、茄料、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葫芦科和黄花菜施用稀土.增产在10%以上。有的甚至达20%以上。在改善产品的品质方面,以稻谷来说,一般出米率.整米率.蛋白质和胶稠度提高、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和圣白料降低;小麦特别表现在赖氨酸含量增加;豆类和油料作物蛋白质和含油量增加;烟草和茶叶品位率提高;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含量增加。更值得一提的是,稀土以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另一方面。是能降低农产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经检测十一种作物。测定1312次,总降解率为87.05%。降解幅度在0.48一98.6%之间。稀土对农作物的抗逆效应,如水稻的稻瘟病、苗病和纹枯病、大豆和花生的根腐病和褐斑病;油菜的菌核病;兰麻和柑桔的炭疽病;苹果的落叶病;鹤梨的黑心病;黄花菜有叶枯病、叶班病和锈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农作物应用稀土的有效条件和使用技术

土壤和水中都含有稀土、植物从土壤和水中吸收营养元素。同时也吸收了稀土。所以植物体内也含有稀土。由于稀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活性,最终使农产品增产并改善了品质,而不同的土壤和水质稀土含量不同,所以农作物施用稀土是使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可行措施。

1、施用稀土与土壤环境条件有关

以土壤的质地而言,粘性土壤比砂性土壤含稀土量高.同一种作物。施用稀土砂性土比粘性土效果要好。以土壤的酸碱性来说,在偏碱性的土壤上,因土壤中的稀土不易被吸收利用.施用稀土的效果比偏酸性的土壤好。特别是石灰性反应强的土壤.施用稀土还能解除过量石灰对作物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施用效果显著。经试验证明.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红土、PH值为8.2的山区冷浸田。水稻增产可高达14%。以土壤肥力来说,肥力水平高的(特别是含氮量偏高)的土壤,稀土的施用剂量要相应加大;相反,肥力水平低的土壤、稀土用量应相应减少。温度和光照不同,对作物施用稀土的效果不同。在光温不足的高寒山区比丘岭平原地区的施用效果好,这是因为稀土对提高植物对光温的利用有良好作用。作物喷施稀土时,也要注意到当时的气温。在寒冷季节喷施,浓度可适当大些.在炎夏喷施,浓度相应减少。

2、施用剂量与浓度

农作物施用稀土的方法,一般以根外喷施为主。作基肥或追肥施于土壤.容易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而固定,施用效果不理想.用量也大、不经济。在此着重介绍根外喷施农用稀土技术。

农用稀土的使用浓度,不能以产品本身的用量来计算,而是要以REZO3(稀土三氧化物)含量来计算。因为农用稀土产品不止一种,各产品中的有效稀土成份是不相同的。如果用产品的加入量来计算,就没有浓度标准,在生产上应用就会出问题。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作物喷施稀土的浓度以100一SOoppm比较适合,其中以30Oppm左右喷施效果较为稳定。不同的土壤,对作物喷施的稀土浓度应有区别。偏碱性的特别是石灰性反应强的,肥力水平高而有机质含量又高的土壤。稀土喷施浓度要适当提高.偏酸性的,肥力水平低的。有机质含量少的或带砂性重的土壤,稀土喷施浓度要相应减少。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喷施浓度也应不同。营养生长阶段进入旺长时期时,可喷施100一300ppm;始蕾期至幼果膨大期.可喷施300一sooppm。在这两个阶段的两种浓度范围内,则要结合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土壤酸减性、光温条件等灵活增减.

3、其他应注意的有关技术

农用稀土化合物,遇碱性即生成不能溶解于水的氢氧化稀土“Re:(OH):”、就会降低或失去施用效果,所以在配制溶液时不能用碱性水,也不能与碱性肥料或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如果配溶液的水PH值达到7。应先用少量水(1千克左右)加入少许硝酸或盐酸、醋酸或食醋.把水的PH值调至3左右,然后加入稀土搅拌溶解(配成可溶性的稀土水溶液).再用一般的水配成所需浓度的稀土溶液,使喷施的稀土溶液的PH值在5.5一3.5之间。配液用水也不宜用含矿物质多的泉水或井水,以免矿物质与稀土发生化学作用而降低效果。

农用稀土化合物浓度计算方法,首先要知道产品的稀土氧化物(REtO3)含量,然后用简单的比例方法求出所需RE20:量的产品量。例如:现在常用的农用稀土的REZO:含量为38.7%。现要15克REZO:.需要产品多少克?

第9篇:红土壤的作用范文

1研究区概况

南方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大,降雨量多而集中,母岩抗蚀力弱,人口密度大,因而导致该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尤其是花岗岩区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区。

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面积约占红壤总面积的4310%,岩石矿物受到强烈风化形成深厚疏松的风化层,土壤极为贫瘠,表土以沙粒为主,导致该地区土壤抗蚀性低。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侵蚀面积约占红壤总面积的1480%,质地粘重,土层深厚,土壤通气和透水性较差,径流系数大,具有酸、黏、板、瘦等不良特性。

2母质对治理措施效益的影响

(1)对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傅勤认为水平梯田得开发和治理适用于人多地少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而坡式梯田的治理开发主要用于地多人力输出远离村庄的陡坡地。水平阶和鱼鳞坑适用于荒坡和荒山的治理,是坡地植树造林的较常见的一种整地方法。

花岗岩红壤区不适于作物的生长,单一的梯田措施很难取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以闽北为例,闽北地形起伏大,绝大多数的土地面积坡度大于25°,不适合梯田的修建。耐旱耐瘠得植物对于改善坡地干旱贫瘠具有较好的作用,鱼鳞坑和水平阶造价底实施快,配合植物措施能明显发挥拦泥蓄水的作用,并且受坡度的制约较小,适用于花岗岩红壤区的土地治理。

第四纪红粘土粘性大和透水性差,梯田措施能减缓坡度和截短坡长起到很好的贮水保水作用,防止农田果园的水、土、肥的流失,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对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植物篱是一种有效的坡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蔡强国的研究表明,植物篱技术经过10余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便可使坡耕地逐渐演替为平地,实现保土保水效益。

植物篱适用于所有母质发育的红壤区,在树种草种的选择上,应以本地树种草种为主。第四纪红粘土主要以种植香根草为主,花岗岩红壤区主要种植胡枝子、香根草、杨梅、宽叶雀稗等。

(3)对耕作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耕作措施的水保效益与坡度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坡度的增加,耕作措施的水保效益会显着降低。

根据彭娜对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坡地土壤水分分配的研究,在坡度为8°~11°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壤区,常规农作产流月际差异大,产流量高,休闲荒地和茶园的产流稳定,且产流量显着低于常规农作,要避免采取常规农作这种利用方式。

根据赵辉对花岗岩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产流与侵蚀产沙的研究,土壤侵蚀模数排序为:荒地坡耕地旱地疏林地典型林分林地。由此看出,坡耕地在花岗岩红壤区侵蚀产沙严重,要与其他的治理措施结合才能达到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效益。

3治理措施在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丘陵区的优化配置

(1)花岗岩红壤区治理措施的优化配置体系。

花岗岩红壤区属于强度流失区,可以采用“大封禁,小治理”模式。以福建河田为例,山地植物以马尾松为主,植物根部,首先应该在林下补种草灌,促成植物群落的恢复。随着乔、灌、草的有效结合,水土流失降低,土壤结构趋于稳定,可以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结合,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坡度为0°~5°的丘陵区,主要以耕作措施为主,其中等高耕作和等高沟垄耕作能很好的拦蓄地表径流,配合地面覆盖和植物篱等措施以取得更好的保土保水效益,但是要注意植物的选择,防治植物与农作物之间的争水、争光、争肥的现象,乔灌草合理搭配。在坡度为5°~15°的坡地,可选择梯田、竹节沟或鱼鳞坑等措施,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要以水平梯田为主,配合布设蓄排水措施和植物措施,如在梯田措施配合排水沟(竹节沟)、内沟外埂、梯坎植草等径流调控措施的模式,发展经济林和果园。在坡度为15°~25°的坡地,重力梯度较大,地质灾害严重,土壤修复性差,在这一带应避免修建梯田,主要以鱼鳞坑为主。对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是崩岗侵蚀和滑坍侵蚀的集中区,应采取封禁治理,避免一切人、畜进入从事各种活动。

(2)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治理措施的优化配置体系。

江西水保生态科技园区通过近几年的规划与发展,为我国南方红壤区特别是第四纪红粘土母质红壤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支撑和示范,此处主要以该园区的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技术与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坡度为0°~5°的丘陵区,可以采用等高耕作和等高沟垄耕作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养分流失;“间套绿肥、地面覆盖”模式,以秸秆、麦秆、稻草等实施地面覆盖技术。在坡度为5°~15°的坡地,主要以梯田措施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前埂后沟梯田的保土保水效益最佳,其次是梯壁植草梯田。在坡度为15°~25°的坡地,主要以植物篱措施为主,其他措施为辅,植物篱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在2~3年后植物篱就会超过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在坡度为25°以下的坡耕地,可修建水平阶类的窄梯田,田内种植果树,利用坡面径流调控分流、聚流、贮流与利用技术,配合截水沟和蓄水池的布置。对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不利于措施的布设和作物的生长,应选择退耕还林。

4结论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