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第1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设计策略、研究方案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愈发突出,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高层建筑、高架桥等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开始讲开发的目标转移到了地下。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密度、改善城市生态最为有效的途径。

一、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意义:通常人性化设计都是从人性需求的角度上来加以研究设计的,它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外在需求和内在需求。在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处处都透露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其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在地下地下商业空间能够感受到安全和美好,因此它体现出的是一种人性需要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现状:现阶段我国的地下建设水平和商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大大的刺激了国内的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发展水平有了更大的进步,也从侧面推动了我国的地下商业被综合性开发,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和人性化设计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也是显得更加的重要。目前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项具体的功能也还不够的完善,例如地下动态和静态的紧密联系情况就没能做到人车分流,致使出现许多混乱。另外在开闭空间和封闭空间组合的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做到位。

二、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地下商业空间都是由人防工程而改造使用的,由于各项技术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在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会存有很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一)综合性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能满足现代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要求。现在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要求具有商业前景和人文特色,而如今的许多人性化设计人员则只是重视了单一的方面,没能与地下空间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它的发展步伐也逐渐变得艰难。

缺乏对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总体的规划和指导。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需要进行人性化的研究和讨论,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优势。然而目前许多设计去很少的将地下商业空间总体的规划和人性化设计思想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没能为地下空间开发提高一个很好的指导,反而对后来的发展和利用有一种巨大的束缚。

三、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设计策略

由于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的起步较晚,而且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发展体现,因此针对上面的问题,只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才可以促使它发展更为迅速。而主要的方法包括:

如何引入自然光线

1.1、天窗的设计。在常见的地下商业空间中,天窗是引入光线最合适的选择之一。天窗的设计可以采用在顶棚的位置直接开设于地面相连接的玻璃类的天窗,这样就可以将地下的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天窗的采光效果比较好,适合于购物、娱乐场所等,开设天窗的地下部分还可以设计为小的庭院、广场、花园等,在保持空间开敞的同时,还能维持地下空间的采光效果。天窗的设计在布局上还可以利用面状、条状等,造型上则可以采用锥形、拱形、弧形等多个形式。

1.2、中庭的设计。地下中庭可以利用地面上的建筑来创造一个整体的气氛,比较适合用在规模较大的地下空间。地下中庭是由多层的商业综合体经过层层的叠加之后构成的,大型的弯顶覆盖在中庭的顶部,通常是由采光的玻璃面加上网架构成的,在避雨的同时还可以充分的采光。与此同时,中庭内还可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放置一些叠石、建造喷泉等,这样就可以使得整个的构造与地面的相融合,立体结构并且富于多种变化。加拿大的多伦多市中心著名的伊顿中心就是这种设计的典型代表作品。

1.3、下沉式的广场或庭院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是将地下空间建成一个与地面相通的广场或者庭院类型的结构,并开设玻璃用于采光。这种结构适合于规模不大的地下空间,建成之后,整个空间呈现出宁静与热闹、封闭与宽敞互相转换的状态。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面与地上空间之间的差异,利用这种结构的一般为休闲、购物以及步行交通的多功能建筑区。具体图例参考下图:

图一中庭设计的主要结构

无障碍的设计

2.1、标志的设计。各种标志以及符号是引导残疾人进去到地下空间的向导,可以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空间的结构,减轻心理负担。常用的标志如下图所示,主要作用是指引前进的方向以及可以使用的相关设施,还能够告知其他人不得随便使用或占用。

2.2、具体的设施。第一个方面是扶手的设计,楼梯、坡道以及走道的两侧扶手一般都是0.85米的高度,可以方便残疾人使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在原先扶手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0.65米的低扶手,方便儿童及乘坐轮椅者使用。当扶手被安装好了之后,扶手的内侧与墙之间保留5厘米左右的距离,确保理由足够的空间,截面的直径为4.5厘米。每个扶手都要能够承受100千克以上的重量,设计结构参照下图:

图二 扶手的设计简图

防灾安全设计

3.1、内部的空间设计及疏散路线。这就要求整个的设计要做到整齐划一、没有太多的转折,空间的完整度容易辨认,减少不需要的高度差,道路结构简单,在交汇处放大空间,做到便于疏散及识路。具体设计如下:

图三 疏散具体路线图

3.2、防烟及防火区的设计。在地下空间的各个区域间建立能自主关闭的防火门,并且区域之间能自主控制通风,这样可以确保一个区域发生火灾可以转移到另一个部分,防火的区域采用耐火性比较强的材料建造,能够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给救火提供时间。地下空间比较特殊,在发生火灾时,需要等待救援,因此还要建立可以进行双向语音通话的通讯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四防火、防烟的隔离区设计结构图

四、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对空气环境的设计,保证结构十分合理,人流量很大的地下空间需要很好地湿度,排风口的位置要位于建筑物的下风口,高度要高于地面两米以上,一般在3米和5米之间。之后就是对于听觉的环境设计,这里主要是控制好噪音的大小,首先是在整体设计上要满足平面与剖面的合理性,机房要布置在最低的位置,远离功能区,在墙壁、地板或者吊顶上采用特殊材料,用来吸收减少噪音,还可以利用海绵等特殊物质来布置整个的吸音板,在噪音比较大的时候还可以配合使用比较优美的音乐来混合这些噪音,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噪音的干扰。具体的噪音环境情况如下所示:

五、结束语

现在城市空间的主题是人,因此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只是给人们提供许多的商业交流的平台,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也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的了解,才可以使人们在地下商业空间时的情感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这也使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得技术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能够满足更多的社会要求。

参考文献:

[1]、赖伟明;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J];中南大学 ,2013

第2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 商业建筑 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商业建筑是一定居住范围内,以住区内及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信息、服务以及交流平台等而建造的空间场所。与其他商业建筑类型比较,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体量和空间形式更加灵活多变,与居民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更加贴近和反映居民的日常活动,适宜步行到达,更加强调建筑空间所营造的社区归属感、亲切感。

1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居住区中设置了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商业建筑,出现了诸如临街商业店铺、集中式商业中心和步行商业街等多种建筑类型。它的出现满足了居民日常商业活动的要求,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社区活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目前,居住区商业建筑在“商”与“住”两个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商业活动对居民休息生活的干扰、住宅平面结构与商业空间要求矛盾、购物空间忽视人们交流、休息的需求、空间无法满足弱势群体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空间设计人性化缺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结构不灵活

普通的住宅底商由于受到住宅平面和结构的限制,无法经营一些需要较大空间尺度的商业,限制了某些居民急需的业态进入;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一些商业空间无法随着使用需求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2)交通流线混乱

商业空间的货流及人流交通空间与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交错混乱,导致居民生活受到干扰并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商业空间的停车组织混乱且过分占用了小区本身的绿化及休闲空间面积,降低了住区环境质量。

3)外观形象趋同

建筑大多采用了柱廊、骑楼、连续立柱、玻璃橱窗等外观形式,致使外部形象单调无趣,千店一面,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外观形象则极尽花哨、广告林立,忽视其基本功能要求,与居住区原本追求亲切典雅的建筑形象的要求不符,失去建筑识别性的同时造成社区文化的缺失。

4)外部环境设计不佳

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建筑与居住区之间及与周边城市环境之间连接生硬,没有过渡空间及绿化设计,缺少节点广场和休息场所,步行面积被停车所占用,这些都使得外部环境没有人情味、缺少舒适感。

5)忽视人的心理情感需求

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及情感需求,隔离人与环境、人与人的交流;建筑空间中无障碍设施缺乏、绿化空间狭小、休息设施不足、空间没有层次、公共空间单调,这些都导致了人们之间缺少交流与认同,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感、局促感。

2 人性化设计的必然趋势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活动的问题。居住区商业建筑作为以吸引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建筑类型,“以人为本”应该作为其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设计理念,即人性化的设计。

当今的居住区商业建筑已逐步演变为集购物、休憩、娱乐、交往等社会活动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已不仅要满足居民购物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心理、精神的需求。建筑必须要通过提高空间的人性化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达到为居民创造一个美好、自然、亲切的购物气氛,同时聚集人流使商家获利的目的。此外,作为社区中人们交往、沟通、互动的重要场所,建筑设计在满足商业经营要求的同时,应该努力营造有识别性、舒适感、和社区文化氛围的空间场所,使居民产生社区归属感、认同感。

3 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首先应实现内部空间的合理与舒适,满足居民购物、娱乐的要求,同时应创造出宜人美观的外部环境,满足居民休息、交流的需求并吸引周围居民进到商业空间中去。居住区商业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1)创造可持续的空间

建筑空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死空间”,而是能随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空间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可持续的空间,从而满足使用者在长期时间范围内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完成建筑的自我更新。

2)注重绿化与生态

建筑设计要处理好人、建筑、自然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建筑小环境,又要尊重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建筑空间里利用自然景观、引入自然要素,

节约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

3)营造可识别的环境

建筑应有自身较为统一并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有自己的经营主题与空间主题,使消费者获得温馨、愉悦的消费体验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稳定感。

4)关注弱势群里的要求

建筑设计应该真正的满足真实的、具体的消费者的切身需要,关注残疾入、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将无障碍设计深入到建筑空间中去。

4 内外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4.1内部空间

居住区商业建筑内部空间是空间组织的核心,应该合理组织营业、交通、购物、休息等功能空间,给居民创造出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居民在商业空间里自由交流、活动。

1)运用组合、拆分、灵活隔断等各种空间处理手法,实现空间灵活多变、易于改造的目的;实行统一的模数化设计或模块设计,即利用统一的设计秩序建构空间和结构系统,如尺寸、节点、连接方式和组织模式等。

2)合理配置不同功能的空间,以营业空间为中心,文化、娱乐、休息等空间贯穿其中;在重要节点空间上布置休息空间、景观绿化小品;不在住宅底层安排对居民生活有严重干扰的经营项目;管理用房、仓库等布置在背街面,保持商业空间的完整性和美观感。

3)注意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满足空间交通流线通畅、可达性强,避免交通死角和尽端,注重店铺的均好性;加强导向性标志的识别性和空间有节奏地变化,使得人们易于识别所处方位,减少焦虑感。

4)注重空间的变化,可以利用台阶高差来区分不同的领域及在大空间中创造二次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多样性的空间场所;通过廊道、家具隔断、玻璃、绿化等,对空间进行分隔与联系,使得空间相互渗透、产生层次感和深远感。

5)重视弱势群体的活动习惯,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等其他相关设施;注重空间的安全性、易达性设计。

4.2外部空间

居住区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吸引购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提供满足休息、娱乐等要求的体验式消费场所和公共空间,提供丰富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让住区居民能够参与、触入到空间场景中彼此交流、互动。

1)空间应该注意有连续也有间歇的“收”、“放”,通过空间层次的变化形成移步异景的空间效果;设计有吸引力的空间节点,吸引步行者前行,给人们创造交流、互动的愉悦空间;同时应合理组织商业活动流线和居民生活流线的适当分离。

2)营造良好的绿化环境,注重植物形态、颜色、季节的品种搭配,多植高大乔木。在绿化空间旁配合设置座椅、小品,吸引人们驻足停留、休息闲谈,以此增添外部空间的活力、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

3)在外观造型设计上,可以借鉴当地地域文化特征,运用、继承传统的建筑造型元素,来增加建筑的亲和力,识别性;也可以采用其他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使建筑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观设计应注意与居住区整体建筑环境、氛围、人文内涵相呼应。

结语:对居住区商业建筑而言,人性化设计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应该从内、外空间两方面入手,把握人性化设计要求,即把握居民的心理和行为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创造可变化的空间、组织有序的功能及流线、营造有归属感的消费环境、关注弱势群体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设计方法、灵活处理、实现人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晓、闫春林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柴建宇.长沙社区商业建筑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3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对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而言都不可或缺的具有大型的商业空间,以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的需要。以现代商业建筑空间的设立来说,就是人们购物的乐园,它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期望。从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应用来看,作为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应用型空间已获得人们不同于以往的广泛关注。在当下,大型城市购物商场空间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步规模化、综合化起来,“简约”在商业空间环境中的理念应用也随着时代的步伐相融合、创新!尤其是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与文化的融合、物质与精神需求意识的不断提高、品牌战略的市场化等因素不断影响着现代商业空间内部环境在功能划分、组织引导、设计形式等方面上的定位,该如何更好的满足人们从娱乐休闲到购物的不同需要,笔者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分析的内容需进一步商榷。

1.为何提出“简约”设计。

“简约”是简洁精练,单纯明快,形少意多。简约不是简单,其“简单”的本义是不复杂、单纯、平凡。而“简约”是简洁、大方、精致,是形容一种层次的升华。近年来,人们对物质需求、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提升,对每个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多数情况下,如今的商业空间在设计之初对内部空间结构设计方面更多得考虑商业和市场价值的布局整合,在人与空间关系的感受方面而言则缺少进一步思考。例如:有很多人反映进入某些大型商场后失去了方向感,对自身的位置信息不够敏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人们都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逃生!根据事实调查后证明,这种现象的确是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或许因通行空间没有秩序;商场内部各类商业品牌专营店装修材料及风格不统一;室内指示标识不突显;室内色彩繁多等等因素造成的;归结回来发现这与人的视域感受是分不开的。因此,在设计中需考虑“简约”的内容和形式,是否满足功能与审美的需要。

2.“简约”设计在商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根据建筑空间的格局形态,在设计中为了能更好地明确、解决与简化空间中的表现内容,利用视觉点位的设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点位在空间环境中的展现效果,以烘托商场空间环境与品牌形象的融合统一性。为了在不破坏整体形态观念的基础上,使其商业空间的内部装修设计多以“简约”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使其不同商业品牌专营店在商场统一、整体的格局设计中体现自我品牌的价值。对于我国商场建筑内部结构像“网”一样的空间环境设计,应参见国外商业空间的设计,其“动线”的设计非常明晰,进入的人很容易在通行空间的简约、空间关系的简约、装修材料的简约以感受空间的连贯性、通行性、标识性、和利用性,以获得一种“便利”性。正式这种“便利”性使得空间关系间的和谐性增强,人们在内部格局中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现状分析现

如今的商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前进迈入了新的篇章,各种商品汇集于此,以实现产品的最大利润。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的城市中相续建立和改建了一些高、中端的大型商业空间,其内部空间环境以简约、明快、时尚的整体设计风格,为城市形象注入了一股时代的潮流气息。另外,对新材料的使用更趋向于科技含量高,更加环保的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商业空间环境的使用需求和品质也与以往不一样,这也对商业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多种商业内容的融入也相应增加了商业面积的使用率。现如今的商业建筑外形设计较前更为简洁、时尚,并且巧妙的运用新型建材,将点、线、面元素统一的进行设计整合,其精简的造型形态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1.国内商业空间设计的考察分析。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地区出现了很多大型综合类商业空间,例如超市、购物广场、全国品牌连锁商场等。由于我国城市开发建设的规划需求,商业空间也由单一的卖场转变并融入了更多的功能性设计需求,即吃、喝、玩、乐、购物、居住于一体的多元化商业综合体。如我国的万达购物广场、恒隆购物广场、银座商城等。随着近年来吸取和借鉴国际商业空间设计的优秀成果,将新技术、新观念融入国内商业空间设计之中。在表现形式、功能强化、品牌形象、动线组织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设计体系。将一个有机的动态集合体,以我国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创造可持续的空间,并且将自然元素和文化完美地融入到符合中国文化生活的商业空间中,进一步优化了周围的人流循环模式。

2.国际商业空间设计的考察分析。

国际商业空间的设计起步较早,以欧美国家为代表。其设计强调功能的实用性,品牌的植入性,空间的简约性,色彩的应用性,风格的统一性等,将建筑空间的格局配设用理念和造型手法进行商业空间的“简约”设计。例如沃尔玛超市、宜家家居等。

3.国内外优缺点比较分析。

就国内与国际在商业空间设计上优、缺点而言,由于地域环境、文化教育、审美观念、消费意识、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两者在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同样有着相应的差别。尤其在内部空间设计形式、功能划分、组织引导等方面的把握程度;在整体格局的设计及风格理念上的把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资料观察和分析,国际商业空间的设计多以人性化、多元化的设计思路,以简约的空间表现形式来展现简洁、大方、明快的设计主线,其动线的组织安排合理有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尺寸设计要求。

三、商业空间“简约”设计的具体应用

以往的商业空间设计多采用围合、传统且形式单一的设计方式,将不同的元素融入其中。如今的设计考虑到产品色彩、规格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外,还应考虑人与环境物体之间、形式与功能之间的从属关系。对于内部空间在通行性与利用性方面,应打破传统的风格,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理念,突出心意和个性,增强其空间的识别性和空间的利用性,以营造一种更为亲切、随意、舒适的空间感,使其建立具有开放性和通透性的系统应用。

1.空间关系的简约与利用性。在现代设计意识下,所产生的繁琐、复杂设计应予以简化;追求简单和自然的设计经过简约主义的诠释而焕然一新,形成当今流行的简约人性化空间。

(1)空间关系简约必要性。

简约是一种感受,现代设计追求的是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和灵活性,符合人们的感受需要。其选材用料上不在局限,而是运用范围更为经济、环保、耐用的型材,如玻璃、铝材及合成材料等。并且巧妙地将材料与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考虑在设计体系里面,以获得新颖的空间效果,简化装饰,以接近人们的生活需要。

(2)利用性与简约设计的关系。

商业空间的利用性是功能组织最大功效的表现。利用性设计即利用空间原有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装饰设计。各界面包装与装饰的设计都是运用统一整体的装饰材料进行,这样可以统一划分,视觉导向更为明晰,层次空间感强。

2.通行空间的简约与标识性。

由于商业空间本身区域庞大,加上内部层区错综复杂,不少商场内的标识导向设施常常是不够醒目的,甚至是不准确的,根本无法给在其间活动的人们提供明确的指示。设计方面应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巧妙地运用点、线、面相组合,将空间各界面设计整体统一的结合在一起,空间富有整体层次感。除此以外,在简约的空间设计中,可在较为宽裕的主要通行空间里设置现代科技性强、简约风格化的双向手扶式自动人行道,可起到引导、明确位置的功能性。通过这种设计,可高效利用空间引导顾客,实现通行的节能运行。

四、小结

第4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1地下商业环境异于地面商业环境的特点

1.1空间环境不同于地面建筑通过“围”的方式构筑空间,地下建筑是通过“挖”的方式来开掘空间的。在“围”成的空间中人们可以与外界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接触,温暖的阳光、和风细雨、远山飞鸟等千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景观,使人们在时空环境中很方便的定位寻求到归属感;而在“挖”出的空间中则缺少这种交流和接触,人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中很难完成生物意义上的自我定位,反而因为相互间物理距离的逼近加重了个体在社会意义上定位的紧张与焦虑。在商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商品为媒介通过讨价还价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而易于确认的。人们在地下商业环境中的不适或焦虑主要是源于缺乏自然的参照物。这就要求在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需考虑适当地引入地面的自然景观,处理好由地面到地下的过渡等建筑上的问题。对于地下空间的室内环境而言就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

1.2空气环境地下空间处于蓄热能力较强的土壤和岩石的包围中,其室内环境完全为人工创造,与开放性的地面空间相比,其室内空气环境有如下特点:

(1)终年气候变化不象地面那样四季分明。

(2)无室内外热压差、风压差的作用,无自然通风,空气恶化时无法通过开窗加以解决,这也是地下空间室内空气容易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某些岩体可能渗透出的氡及其子体,发射α射线和β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4)湿度比较大,细菌容易繁殖;冬季阴冷潮湿,容易诱发关节炎等疾病。地下空间湿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墙壁的渗漏水,即使墙体有良好的防水措施也会渗水。

(5)地面环境CO2可以自然稀释,但地下空间CO2很容易积聚,需人工排除。

(6)由于空气流通性较差,地下空间产生的一些异臭往往不易排除,令人厌恶、难受。长期在恶臭环境中活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严重时甚至会损伤脑神经,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地下空间的异臭来源通常是建筑材料因长期潮湿而发霉腐烂,某些机械设备附带材料发出的气味,人体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厕所、药品等发出的异味。地下空间空气环境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良好的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下文将详细说明。

1.3听觉环境地下空间虽然少了地面环境中常有的各种噪音———如车辆行驶声、喧哗的人声等,但由于空间封闭,通风空调、变配电、水泵等机械设备运行的噪音不易消散,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处理,将迫使处于其中的人与这种低沉、持续的噪音朝夕相伴。地面的噪音人们习以为常,一般不易引起特别的不适感,地下建筑的噪音单调持久,对人的影响更大。空调系统中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噪声的强弱和频率与许多因素有关,尤其与叶片型式、片数、风量、风压等参数有关,按照风机的大小和构造不同,噪声频率大致在200~800Hz范围内。

2地下空间环境心理的构成环境心理是指人们对周围环境(本文主要指物理环境)的感知反映到大脑并在意识中形成的综合环境观念,它受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地下商业建筑因其在空间环境和室内环境上具有的独特性,在环境心理的形成上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以下将对构成地下空间环境心理的几个组成要素分别加以说明:

2.1方位感空间方位感是指人们通过对周围环境相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的判断而形成的对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心理学认为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最基本的生物性需要之一;人们通过这种自我定位过程,可以在个人外部世界概括的环境意象中产生全局的联系。人们这种对自身方位的判断可以满足在地下环境中的心理安全感和活动、交往、购物的需求。当人们被感知到的信息表明一切都处于控制之下,符合人的期待,就会感到放心;反之,如果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就会感到不安。

2.2舒适感人体对某一环境的舒适感评价不仅与空间的热湿环境、人体的热平衡有关,还与空间的光环境、室内布置和人的主观感受等有关。为便于叙述,本文所指的舒适感仅指热舒适感。借助于人体热舒适方程可以用PMV(预期平均评价)或PPD(预期平均不满意百分率)指标来描述和评价空间的热环境。该指标综合考虑了人体活动程度、衣着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和空气湿度等六个因素,一般认为PPD<10%,也就是说PMV值在-0.5~+0.5之间时,房间的舒适度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2.3安全感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和隔绝性,如果内部发生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等)相对于地面建筑更具危险性,救灾工作更难进行,具体表现在:(1)如果地下空间的布局和出口系统过于复杂,缺乏易于辨识的标志系统,会导致疏散时间长,疏散时人们的慌乱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电源被切断后,如又无应急光源,则地下空间因为无自然光提供光线,也无外界景物可作参考,极易迷失方向。(3)救灾人员无法通过窗户观察地下空间内的情况,给救灾带来困难。(4)人在地下空间内疏散时,人们必须沿楼梯向上而不是向下,必须付出更多努力。(5)火灾烟气的水平流速为0.5m/s、垂直上升速度为3~5m/s,而人的水平速度为1m/s、垂直速度仅为0.3m/s,因此一旦着火,人很难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时,受烟气损害最大[2]。(6)在某些情况下,易燃气体可能在地下结构周围聚集,导致发生爆炸。(7)由于地下空间处于地面以下,喷水龙头灭火以后,积水不易自然从建筑物中排出。(8)封闭的地下空间内,火灾发生后,火源附近氧气可能被耗尽,一旦空气涌入,还很有可能发生“回爆效应”。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顾虑。此外,地下空间比较阴暗的环境也容易引发人本身一些不良的心理,甚至导致一些人为破坏和犯罪活动,这些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促成了人们对地下环境的恐慌。用A.J.Ringstad的“恐惧反应”可以解释人们在进人地下空间后普遍存在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他认为造成人们在地下空间中的“恐惧反应”有两个必要的条件:①恐惧和逃避某种刺激的生物准备。②后天的经历强化了这种逃避意识。由于地下空间特有的一些如封闭、阴暗等物理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化、民俗等社会环境状况,人们具备了恐惧反应的生物准备,如果遇到足够的外界刺激,就会唤起这种潜意识,从而引起“恐惧反应”,并且反应的强烈程度与人们在地下空间感觉受控制的程度有很大关系[3]。由社会、历史、民俗等社会原因造成的人们对地下环境的负面评价需要一个长期的改善和适应的过程,但由于人们对地下空间安全问题、灾变前的预警以及发生灾变时的逃生问题等等则是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解决的。

2.4时间感由于缺乏参照,处于地下空间的人季节感和时间感都比较薄弱。因为建筑设备对时间感的影响较小,本文不作详细叙述。

3空调系统在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心理中的人性化设计

地下环境是一个与地面空气隔绝的人工环境,地下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充分的通风换气以及室内舒适感的建立等很大程度上依靠空气调节;尤其对于地下商业空间而言,为了消除人们对地下环境的不良印象、确保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必不可少。因此在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中就要考虑改善地下心理环境的措施。一般说来,地下空间由于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较小,容易得到比较合适的温湿度环境。在设定全年地下空间温湿度时,还必须考虑地下商业人员活动的规律和客流密度的日变化。又由于地下空间终年不见阳光,季节感和时刻感都比较淡薄,有必要适当提高标准。一般夏季温湿设计条件为温度23℃~27℃、湿度40%~50%;冬季为温度16℃~20℃、湿度30%~40%。地下商业空间一般设在地铁出入口或者广场附近,尽管客流量比较大,经过地下商场的行人有意购买的只占少数[4],商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抓住那些无目的的参观者。这就形成了地下空间空调负荷组成异于地面商业建筑的特点。

3.1空调系统冷(热)负荷

(1)建筑负荷所占比例较小。由于地下商业空间处于蓄热能力较强的土壤和岩石的包围中,热稳定性较强,一般而言如果商场埋深在1.0m以下时,对于舒适性空调而言,围护结构占总散热量很小,可忽略不计[5]。

(2)照明负荷所占比例较大。一方面,地下商场的服务对象是适应了自然光的顾客,他们从自然光环境进入地下商场的人工照明环境,为了不至于让身处其中的经营者和顾客产生阴暗的感觉和烘托商业氛围,地下商业环境的设计平均照度都比较大,一般≥300lx[6];另一方面根据视觉心理学原理,地下商场营业厅在布置、装饰、陈列设计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突出商品,增强商品与背景的对比,以促使顾客引起对商品的“注意”。这些措施都会使地下商业环境中的照明负荷增大。

(3)人体负荷。商业环境的人体负荷主要决定于客流密度,对于建在地铁出入口或广场附近的地下商场来说,客流密度变化的规律与一般的地下商业空间又有区别,较难确定。根据笔者对上海市大型超市人流密度的调查以及多项大型超市空调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结合地下建筑的特点,人流密度可按表1取值。

(4)新风负荷。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平时商场人均新风应大于15m3/h,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时,人均新风量不宜小于30m3/h。对地下空间舒适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风,为了强化地下商业环境的舒适感,可适当的加大新风的供给量。

(5)负荷组成。综合来说,地下商场与地面商场相比,冷负荷减少并不明显,典型的地下商场冷负荷组成规律如表2。

3.2冷热源的选择由于地下建筑的造价远高于地面建筑,因此建筑物的层高较低,空间较为紧张。选择冷热源应在满足建筑总的冷热负荷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便于安装的设备。为保证商场内空气质量,应采用带中效过滤器的组合式空调器。

3.3空调方式及气流组织地下商场一般层高较低,风管敷设空间受到限制,因此集中式全空气定风量空调方式是地下商场通风空调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案。气流组织一般采用上侧送或顶送,并采用局部集中回风方式,减少回风管的长度和风管安装的空间;散流器的送风速度可适当加大,在某些部位可让人有明显的吹风感,甚至可以在送风中加入特殊的花香活草香,以方便身处地下环境的人们定位,加强送风的自然风效果,减轻人们在地下环境中的不适感。

3.4消声隔振为了改善地下空间的听觉环境,必须将产生噪音源的风机房、电机房、水泵房等布置在远离功能中心和其他需要安静的部位,在建筑上也应作适当隔音处理;风机机座必须设置减振装置;管道系统必须设消声器。在噪音声量不大的地下环境配备悠扬的背景音乐,也是一个较好的处理方式,将人们的听觉注意力吸引到乐曲中去,从而使人们“忘记”设备发出的嗡嗡声。

第5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一、城市地下通道中商业空间开发的可行性

地下通道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地下通道的通行功能与商业价值相结合。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紧张、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势在必行。开发利用地下交通空间,不仅可以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阻塞、商业用地紧张的问题,同时还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流量和车流量大的区域,建设地下通道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是现阶段多数城市交通建设中常用的方法。目前,像上海等一些发达城市在交通量大的道路下设置地下人行道或过街地道以疏解人流,已经将商业元素考虑进去。 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地下交通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并解决了部分再就业问题。而处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通道,更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和潜力。另外,地下交通的建立往往对附近商业环境布局起着导向的作用,而利用交通枢纽所带来的地价上升的优势,对附近地块进行综合性开发,将商业开发的回报补偿作为地下交通建设资金,还可以减轻对地下交通建设的资金负担。

二、城市地下通道中商业空间开发的优势

在人们的印象中,地下通道往往环境恶劣,阴冷潮湿,不适合作为商业空间。但现在的城市地下通道运用了新型建筑材料、新的设计方法,结构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一些地下商场已经和地面商场没有太大差别,而且作为地下建筑的地下通道还具有比地面建筑更突出的优点,就是地下冬暖夏凉,更加节约能源,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且建筑结构坚固。相比地面商业空间,地下通道内商业空间首先造价低廉。地下商业建筑成本比地面一般要高三到四倍,像东京地下商业街的造价,每平方米平均是25万日元~90万日元,是地面同类型建筑的三到四倍。但是地面建设要加上土地的价值――每平方米300万日元的土地费,这样地下建筑的造价反而比地面建筑要低,仅为后者的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因为地面拥挤,地面土地的价格相应猛涨,这时开发地下空间的话,相反更便宜。而在市政地下交通设施中往往蕴藏巨大的商机,开发者可以在不影响其通行功能下挖掘地下通道中潜在的商业价值。若将地下通道中的交通空间拓展一部分作为商业用途,借助交通环境中的巨大人流量来满足商业上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让开发者减少投资,更能综合利用资源,一举多得。此外后继的商业赢利也能弥补前期的投入,总的统计起来开发地下通道中的商业空间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其次,地下通道是有效地连接城市空间地下交通枢纽,每天有巨大的人流量通过,因此也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三、城市地下通道中商业环境现状

良好的商业环境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今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地下通道商业环境内,都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地下通道的商业空间发展。首先,废气多、卫生状况差、照明系统混乱,以及一些视听污染的现象很普遍,使原本良好的商业环境沦为街头地摊,脏乱差成为现阶段地下通道内商业环境的代名词。其次,多数地下通道内的商场中功能分区不合理,缺乏很多基础设施,如卫生间、仓库、休息间、办公室、以及值班房等。同时商品品种和品牌单一化,导致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小,而且商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再次,大多数地下通道没有设计无障碍设施。如残疾人通道、升降梯等。现如今的城市地下通道都比较深,其在作为交通通道功能时,人们就已经认为通过楼梯穿过地下通道,在分秒必争的时代太费时了,如果再让其具有商业功能,就更应该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消除人们心中的顾虑,让人们情不自禁地,非常愉快地进入该空间。同时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我国2006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44亿,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4.37亿最大值,同时我国残疾人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因此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无障碍设计在该空间中必不可少,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最后,在现有的地下商业空间中氛围营造较弱,整个空间单调,没有良好的商业空间环境。

四、城市地下通道中商业空间的发展

地下通道与商业空间的结合是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趋势,这种通行功能与商业功能并存的市政交通开发模式在今后的城市基础建设中会越来越被青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也将会成为城市未来商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未来地下通道中的商业空间在设计规划方面首先应该科学合理、人性化。比如像地下通道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类电梯来解决,方便不同的消费群体。另外,地面装饰材料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防滑、美观的地面材料。同时,在商业空间氛围营造方面,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景观设计,利用水、石、木等材料,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段,借助现代化的灯光设施,打破原有地下通道阴冷、沉闷的空间氛围。为了方便人们消费,设计并合理安排一些休闲椅、休闲桌、公用电话等公共设施,也是必要的。在店面的设计方面应该时尚、色彩与灯光搭配合理。为消费者提供营造一个全新的地下商业环境。使人们无论是单纯的交通需求还商业需求,都非常愿意进入地下通道。在管理方面也应逐渐完善,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地下商业环境。同时,未来的地下通道商业空间也可以用于建设新型深层超大型商业空间的地下综合体。

总之,利用城市地下通道空间,解决城市部分公用设施用地问题,连带开发其商业价值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方向。这种通道与商业功能并存的市政交通开发模式在今后的城市基础建设中会越来越被青睐,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在经营模式方面十分具有特色,可以为未来城市商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特殊类别的体系,也可发展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地。并且开发地下通道中的商业空间,能很好的综合利用城市现有土地资源,节约土地成本。因此地下通道与商业空间结合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时它也是未来地下商业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它的发展空间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地下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荆枫:展示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贡小秋:城市交通规划.中国纺织出版社,1990

第6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1.1商业综合体外部交通过渡空间

商业综合体外部交通的过渡空间包括:建筑外部的停车场、出租车的上下站、项目入口广场、地铁轻轨的出入口和与城市人行道相连接的天桥、连廊等等。如果要想有效的避免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车流、人流的混乱,保持外部环境秩序美,同时创造出静谧的休息和购物空间,使城市环境和建筑外部环境和谐的相处,设计者就必须要慎重并且合理的对交通过渡空间进行规划,城市综合体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如图1。

1.2商业综合体外部商业空间

商业综合体不仅是商业与城市复杂的关系,在当展脉络中的一个节点,而且将人们在处理商业与城市的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了复合。我们在考虑商业综合体外部商业空间时,必须注意到同时它也是城市公共生活重要的承载空间。在今天,伴随商业化的发展,消费渐渐已经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体验城市公共生活的方式。对商业综合体商业空间的设计,一般都继承了大型购物中心与传统商业街的特点,同时还尝试将适宜的商业空间的尺度与夸张的商业空间的大尺度相结合,这样可以在原来的经验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复合型的商业空间。

2设计要点及设计原则

2.1交通便利性

2.1.1交通空间的设计上文已提到过,商业综合体外部交通的过渡空间包括:建筑外部的停车场、出租车的上下站、项目入口广场、地铁轻轨的出入口和与城市人行道相连接的天桥、连廊等等。事实上,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便利性与这些设施的组织和规划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必须设计好商业综合体的外部交通环境,以达到交通畅通无阻,同时还要维护秩序,将商业综合体的其它功能和交通活动互相干扰降到最低的目的。2.1.2导视系统的设计导视系统,其建立在空间规划的布局之中,它由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的感受出发,在空间的内部营造这样一种体感,目的是给使用者带来一种舒适、亲切的整体空间意向。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的商业综合体外部环境,它的导视系统不但要求完整,而且必须系统,其中又可分为:文化休闲、办公交通、商业场所导视系统等等。对北京华贸中心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横向百叶窗元素因其富有现代感而被提炼了出来,经过抽象和归纳,用现代的手段、方法在导视系统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不仅发挥了自身功能,同时还很好的与项目整体设计元素相配合,也体现了这一区域的特色,北京华茂中心导视设施如图2。

2.2商业价值性

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的综合效益中,取得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前提就是商业氛围。想要达到良好的商业氛围效果,必须考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消费的舒适度、景观的艺术形象、环境要素控制、休息娱乐等活动便利情况等等。营造商业氛围,既要运用传统建筑设计的方法,还要与现代科学的方法相结合,比如: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信息的处理方法等等。2.2.1典型商业空间的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室内部分一般为室内步行街,采用的是天光顶,由于受到建筑形态的限制,无法对整个商业区大空间形象集中的展示与宣传。而由于室外广场本身具有外向性,再加上强烈的空间感、较大的规模,自然而然的担负起项目总体的商业形象对外的展示与宣传的功能。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LOGO塔的设计,沿街设施的布局等。在设计广场时,广场空间应该分成一些亚空间来加以使用。亚空间在划分上必须清楚和微妙,大小应以人为本,不可太小,否则人们会觉得自己处于一个私密的房间,并且对已经在那儿的人造成了侵犯;也不能太大,人们会觉得孤独和疏远。而星巴克室外空间咖啡座的布置非常合理,如图3。2.2.2贯穿环境的商业空间的处理我们对商业综合体的外部商业空间的考虑时,要想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应该从空间角度进行梳理,处理的主要手法包括:空间动态化的处理、空间组织通透的处理与共享空间这三种。例如,香港太古广场,亚洲地区混合用途的发展物业最成功的之一。其下层与香港地铁的金钟车站相连接,这使它成为了交通枢纽中心,以地上一层做为基面,通过商场的屋顶花园、地下超市与酒店公寓的底层架空等,使之达到了立体空间的通透效果,香港太古广场的鸟瞰如图4。

2.3空间艺术性

2.3.1建筑形体组合秩序建筑形体组合秩序包括:轴线关系、围合关系、中心关系、线性关系;混合关系等。2.3.2建筑与城市周边的整合建筑与城市周边的整合包括:类比调和、对比调和、渐变调和、谦让保护等方式。2.3.3自然景观设计自然景观设计有绿化、水体。其中绿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具有景观效应,并且还能够改善人们所在的物理环境;水体的塑造在多数情况下以各种喷泉、水池、小瀑布、溢水并配以多种雕塑和小品,来组成以水体为中心的水体景观。2.3.4功能完备性对一个商业综合体的室外环境衡量的标准,不仅仅要看它是否交通便利、是否组合美观、是否景观优美,还应该看它的辅助功能设施,是否经过精心的设计,是否使用便利,是否齐备,是否能够烘托商业氛围,是否强化了项目的主题,甚至还要看这些设施,是否与当地文脉一致,是否独具一格。从城市的角度出发考虑,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功能完备的程度,直接对所在城市区域的整体环境的质量等级有重大影响。

2.4设计原则

2.4.1人性化原则设计,是人的设计,人是设计活动的使用者与实施者,设计的标尺和目的是人,没有一个设计活动不是以人为中心,否则,就不能将之称为设计。因为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使用的需要,所以在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必须时刻关注人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把握住审美风潮的动向、社会心理的需求,以人在使用中的体验作为最高指导,这就使人性化原则。2.4.2划一性原则从功能方面来讲,划一性是安排城市功能和项目功能的准则;从视觉方面来讲,划一性也是与设计的美学特性相关的重要原则。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之间将要构成什么关系,这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者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的外部空间,再到城市的环境,商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在商业综合体和城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和建筑、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和城市环境,它们之间的划一性都是建筑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3结语

第7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建筑;空间规划;流线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125-04

1.前言

随着2009年底轨道交通11号线的开通,“轨道交通+物业”的开发理念在嘉定9个站点综合区域开发中得到充分运用,嘉定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生长繁荣,迅速崛起。在新城崛起的契机下,作为嘉定南大門的南翔站地块,对其公共空间和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以轨道交通为血脉向四周扩展同时,给地块带来了人流和商机,而交通、商业、办公、休闲、居住等综合功能的复合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新命题。下面结合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谈谈商业建筑整体规划设计与人流动线设计要点。

2.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概况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如图1)位于嘉定区的南大門南翔镇,地处R11号线南翔站南侧地块,地块东侧毗邻R17线,该地块是嘉定区内唯一两条轨道相交的发展热土。项目占地5.36hm2,地上建筑面积13.11万m2,地下建筑面积4.6万m2。由我院2008年6月通过公开招标并最终中标,从项目酝酿到建成到交付使用大约历程四年多,2013年4月正式开业运营。

3.商业建筑整体规划设计重点

商业建筑整体规划主要关注以下几点:A、商业空间规划,B、业态规划,C、交通规划。

3.1商业空间规划

主要通过热闹的商业空间、开放空间吸引人,利用曲折的空间、露天平台、下沉广场留住人。(如图2)

3.1.1open space商业开放空间

结合建筑入口、中庭打造商业开放空间,创造让人停留的空间。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也便于顾客识别并确认自己所在的场所,成为大型商业建筑的特色空间、标志空间,使原本复杂的商业动线系统变得清晰明了。(如图3)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北侧设置一层公交换乘、出租车泊客广场,三层设置11号线轨交站厅接驳广场,将北侧人流有效地引入商业空间。东侧、南侧设置多个入口广场,便捷的将真南路的人流汇集到商业入口,引入商业建筑群。

3.1.2Bustle热闹的商业空间氛围

商业的外部影响界面,通过立面处理、外部广场空间处理、内部空间外渗透处理,结合广告、橱窗设计等方式,使商业建筑从外部可以看到内部热闹的商业卖场氛围。吸引外部人流进入,汇聚商业人气。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外立面设计时将橱窗、广告灯箱、店招、夜间灯光照明等元素,融入到建筑外界面一体化设计中,形成完善的商业对外的城市空间体系。(如图4)

3.1.3Crank曲折的空间

在传统线性的商业动线上引入局部放大的空间,形成凹凸的动线空间,不仅增加商业街临街店铺的面积,同时也营造出可供人停留的区域,增加商铺的商业价值。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设计时通过对动线研究,在人流交汇处设置多个放大的中庭空间,并适当布置休闲、休息设施。(如图5)

3.1.4Deck/Void露天平台/下沉虚空间

通过设置下沉广场、露天平台、屋顶花园等手法,增加地下一层、中间层及屋顶层的商业人气,为通过人流提供互动、交流的区域,增加人气和购物机率。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利用平台、屋顶规划绿色的景观空间,在商场的角落、室外广场、商业空间出入口种植花树,使顾客赏心悦目,构建起轻松温馨的购物空间,不仅有效地美化了购物环境,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高效,创造人性化购物环境,实现室内室外的互动,大大的提升商业人气。(如图6)

3.1.5Inferchange立体交通空间

通过扶梯、电梯或者直跑梯打造便捷的立体交通空间,实现垂直层面的互动,使人能够轻松自然的被引导到各个层面。通过空间放大形成商业体中人流最集中的节点,好的交通空间设置能规避掉很多商业死角,并提升商业档次。(图7)

3.2业态规划

商业建筑业态规划设计从消费者的目的性和建筑内部可到达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功能业态目的性强弱进行划分,将强目的性的业态布置在难到达性区域。如:电影院、餐饮、培训、健身等;将弱目的性业态布置在易到达性区域,如:化妆品、珠宝首饰、女装等。(如图8)

按目的性强弱来布置各种业态,可以使人流能够分布到各个区域,再通过内部空间便捷的交通体系进行串联,利用标识、导视系统进行引导,使消费者能够自然的、简单的、顺利的完成消费活动。项目具体操作时业态布局如下图(如图9)。

布置原则如下:

(1)合理分布院线及主力店的位置,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极大的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如图10)

(2)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将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将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大型餐饮等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分布在较高楼层。

(3)整合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3.3交通规划

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虽然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人流及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义。畅旺的人流、车流是商业经营之根本。外部交通的易达性和人流组织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商业项目必须具有非常好的易达性。位于公交换乘站点、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过宽的主干道或者有护栏阻隔的道路两边,不利于人流的穿越和引导(如图11)。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地块有架高的轻轨、地面7条公交首末站、1055辆P+R及配套停车。设计中我们将P+R停车置于地下一层,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置于首层,将主要的轨道交通人流直接接入三层的商业空间,通过竖向空间交错减少交叉干扰和避免拥堵,同时在平面上形成公交换乘区、站前广场、商业广场进行人流疏通和空间导向。

停车体系流线设计也是项目的设计重点,对于中冶祥腾城市广场这种大中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便捷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外部周围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所以我们用地下室停车来替代,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从地下停车库到商场内部的动线必须便捷、直达;另外,还需组织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卸货区及出租车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避免对消费者产生干扰和影响。

4.商业建筑人流动线系统设计重点

商业建筑人流动线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传统的线性模式逐步演变形成了适用于现代商业的动线系统,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模式:(如图12)。

4.1Main street线状主街系统

通过主要商业街道组织商业动线系统,在这条主要的街道上包含了多样的商业空间形式,增加店面的商业面积。此动线系统多用于带状狭窄用地商业建筑内,可通过多样的商业空间节点来吸引人,并形成小的区域回路系统未增加人流的购物停留时间。

4.2Some street多线街道交汇系统

此系统源于传统的街道加广场商业街区,在建筑内部设置一个中庭或者广场,并以此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购物通道,广场部分成为商业建筑最集中最繁华的核心。此动线系统多用于地块四周有较好商业界面的商业建筑,通过多通道的引入,便捷的联系周边的商业动线,融入片区商业这个大系统中,并通过自身的核心商业空间吸引、打动购物人流,刺激购物冲动。

4.3Circulation循环流动动线系统

通过对建筑体量的切割、划分、组合,形成连续、循环的商业界面,不仅使外部城市空间与建筑与内部空间形成循环,而使建筑内部空间之间也能相互循环串联,形成具有双相循环的流动性联系方案,不仅吸引周边的人来利用商业,同时能使商业内部留得住人,而且大大的增加了店面的开放面积。

商业人流动线系统必须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应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庭、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上规划设计。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的商业人流动线系统设计时,依据项目用地条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线性+岛式+平台”的商业模式。

项目由线性空间为主要空间导向;利用岛式空间产生更多的“对外商业界面”;打造三个层面的商业平台衔接来自三层的轨道交通人流和首层的步行人流,形成“三个首层”的延展性商业空间(图13)。

中冶祥腾城市广场项目的商业项目人流动线系统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商业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根据经验,在人流视野范围内的商铺,具有高租金的价值。但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可以规划几个类似于小中庭的前凸或后凹形式,以提升局部商铺的租金(图14)。

2)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占用黄金铺面的损失。

3)由于商场面积过大,设计了若干主次通道。除了保证若干通道间的畅通及联系外,还在商铺前后都设立出入口,既方便顾客快捷的往返前后通道,又能缓解人流的拥堵,提升人流平均到达率。

4)人流通道采用了围绕中庭的双环回型结构。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的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图15)。

5)每层楼的人流过道数量为1主1辅。这种简单易梳理的人流动线,可以使消费者更加轻松的行进,而不会产生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从而丧失了再次光顾的情绪。在人流通道头尾端给予显著的空间或区域标识,方便顾客辨认,避免消费者认为商场像迷宫难逛,而产生下次不会再来的想法(图16)。

6)一层商铺采用玻璃墙体,内街采用通高的中庭和带自动遮阳系统的玻璃天顶,从而增加商场的通透感,使顾客不产生压抑感和不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流光顾店铺的数量。

7)通过商业装饰灯光照明设计营造舒适的购物氛围,灯光的色温、亮度和装饰空间的质感相映生辉,在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区域更显独特情调;商业建筑空间规划时注重协调性原则,在卖场、购物、娱乐、运动、休闲等不同经营特色的业态组合的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追求技术的进步、重视对新型结构形式以及技术设备的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更新的商业业态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在进行业态规划和商业空间布局的同时,也充分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5.结语

第8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 色彩效应 商业空间 心理感受

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人们在满足设计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以及设计中的人性化。色彩通过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的物理效应,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空间设计对于人的心理状态有神奇作用,用时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意志,而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一、色彩在商业空间中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不仅是将产品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将所销售的产品通过综合设计手法,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和行为活动,从而达到让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在整个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它的冷暖、纯度、明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空间的距离感、销售产品的体积感以及质量感等,甚至会影响消费者或顾客的情绪及购买欲望。因此,色彩在商业空间中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更具备一定的功能特性。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色彩的基本设计原则,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催化作用。

二、商业空间设计中色彩的属性和功能性体现

色彩的三要素即明度、纯度和色相。人们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是由色彩的三要素构成,也被称之为色彩的属性。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以及深浅程度。例如在无彩色黑白中,白色明度最强、黑色明度最弱;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紫色中,黄色明度最强,紫色明度最弱。如果在设计中想提高物体的明度,可添加白色;想降低色彩的明度,可添加黑色。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以及鲜艳度。人们所看到的色彩都是由色彩的三原色组成,分别为红色、黄色和蓝色。原色的纯度是所有色彩中纯度最高的颜色。色彩的纯度是指原色在色彩中所占的比例多少。纯度高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达到加深记忆的作用;纯度低的色彩让人感觉色调发灰。两种以上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可降低色彩的纯度。而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称谓,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进行颜色区别的最直观表现。

色彩的属性在商业空间中可以起到营造空间气氛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人们看到的色彩通过大脑产生“反应”,从而产生感觉。这种感觉通过心理的直觉反应,经过一系列的联想运作之后形成了一种对色彩的“印象”,这种印象便是色彩功能性的体现。高明度的色彩给人以轻快、明朗的色彩感觉;低明度的色彩搭配灯光的使用,给人以沉寂、温馨的感觉。高纯度的色彩能够刺激大脑,给人以积极、快乐、活泼的氛围;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

三、商业空间中的色彩效应

色彩是通过光的照射形成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物理现象通过人的视觉观察到表象,进而反应给大脑,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感受,如色彩给人带来的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大小感等。这些色彩效应不仅仅是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反射和折射效果,而且还有色彩和色彩间相互影响产生的一种视错觉。同时,人有思想感情,对于不同色彩产生的不同视觉感受,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关联的联想,如喜悦、悲伤、轻快、沉重等感受。通过对不同色彩效应的分析,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商业空间色彩的物理效应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之所以会产生冷暖对比的效应,是由于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所产生。从色彩的功能来看,红色、橙色、黄色会让人联想到火光、太阳,产生热、激动、心跳加快的感觉。因此,称之为暖色系。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运用暖色的特性来设定空间。蓝色是最典型的冷色,给人以明快、清爽、干净、寒冷、平静的感觉。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运用冷色系色彩特点设计的典型例子如冷饮店,它能够使人在炎热的夏季产生清凉的感觉。通常情况下,蓝绿色、蓝紫色等也常用作冷色系主调。

根据不同的空间,需要设计不同的色彩对比度,例如在商业空间的儿童游乐区,可以采用对比强烈的高纯度色系。高纯度色彩给人以激动、刺激的愉,正适用于游戏娱乐场所。对于儿童来说,在枯燥乏味的商业空间中找到自己喜爱的娱乐场所一定是兴奋愉快的。高纯度的颜色能刺激人的神经,使人兴奋。但是,长期处于高纯度的色彩搭配空间中,会使人产生烦躁、焦虑、疲倦等感觉,因此对于幼儿的生活空间,要避免使用高纯度、高对比度的色彩搭配。

2.色彩的距离感

不同的色彩除了给人以冷暖对比的感觉外,还会产生远近不同的距离感。在同一平面上的色彩,有些给人距离近、突出之感,有些给人距离远、模糊之感。这种距离上的进退感主要取决于色相和明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暖色让人感觉距离近,冷色让人感觉距离远;明度高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近,明度低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远;纯度高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近,纯度低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远;对比强烈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近,对比微弱的颜色让人感觉距离远。因此,可以通过色彩的特性对空间进行设计。

在一些商业空间中,为了重点突出并拉近视平线的物体、展品与消费者或参观者的距离,将墙面的色彩设计为高纯度、高明度的颜色,例如白色。相反,为了忽略顶面和地面,故而将顶面颜色设计为纯度和明度都很低的黑色,地面颜色设计为灰色。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颜色来设计空间距离感的例子。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距离感强调和突出重点,比如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和其他前进色作为主体背景和展示物的色彩,给人造成视觉冲击感。

3.色彩的重量感

色彩明度和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色彩的重量感。同时,物体本身的质感也是影响色彩轻重感的原因之一。同样的色彩,物体有光泽,质感细密、坚硬,给人的感觉重,物体表面结构松软,给人的感觉就轻。

(二)商业空间色彩的心理效应

颜色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色彩的三原色为例,红色代表激情、活力,可以加速人体血液的流动,使人产生兴奋感,同时又代表着正义和热情。但是,对红色接触过多,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感,出现紧张、焦躁和不安的情绪。因此,这类颜色只能用作短暂接触或少量接触时。黄色在中国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颜色,在古代帝王的服饰和宫殿的设计中,有很多都涉及黄色。其给人以温暖、光明之感,也给人以尊贵之感。但是,大量使用黄色会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因此要根据需要适当使用。提及蓝色,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广阔的大海、天空。蓝色给人以宽旷、深远的感觉;同时属于冷色调,又给人以冷静、睿智、理智的感觉。另一方面,过多使用蓝色或冷色调会给人以平淡、冷淡的感觉。对于性格偏急躁的人来说,处于此类色调的空间中,可起到镇静的作用。

四、商业空间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色彩设计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起到了某种改变或创造空间格调的作用,可给顾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享受。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色彩应遵循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使色彩服务于整体的空间设计,从而达到最佳的空间设计效果。

(一)色彩设计应服务于空间的功能性

空间中的色彩,首先要满足空间使用功能的需要,其次要服务于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们在该空间中产生愉悦和舒适之感。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应分析空间的功能性,不同功能性的空间对色彩的需求不同。

(二)色彩设计应与空间设计整体统一

色彩设计应与空间的主题整体统一。对于空间的展品、装饰、照明等方面都应该在总体布局、总基调方面统一考虑。商业空间的色彩设计要与时尚主题相关联,注意体现色彩的稳定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设计整体统一的前提下,必须要突出主题。色彩的选择要以突出产品为主,利用色彩的对比与统一,使产品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空间设计的整体效果。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

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色彩本身的特性和给人的心理感受进行设计,进而达到改善空间大小、比例的效果。例如当空间中展示的物品明度和纯度较高时,可适当降低空间整体色调,即降低顶面、地面、墙面的明度和纯度,以此来达到突出主体物的作用。又如在比较狭小的商业空间里,色彩的选择就不太适合明度过低的色调,太深的颜色会让整个空间给人以压抑感。因此,在设计中要根据空间环境的不同功能性来进行色彩的设计。

综上所述,商业空间中的色彩设计在遵循色彩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应综合考虑色彩的效应及其属性。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对于色彩的充分考虑,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在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营造更加和谐的购物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志颖.商业空间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Cindy Allen.Interior Design Best of Year[M].Sandow Media,2011.

[3]肖然,周小又.世界室内设计・商业空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唐婉玲.商业空间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戴力农.室内色彩设计[M].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6.

第9篇: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步行街;休息设施;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步行街这一商业模式已经被引入到大中小城市,并且日渐成为商业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在现代生活中最主要的创造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商业步行街多数以娱乐、休闲、购物为核心的场所,休息设施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核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生活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休息,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思考的主要内容。本文就此探讨步行街休息设施的现状及发展动态,座椅本身的设计、座椅的设置、及人的相关行为心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商业步行街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一)商业步行街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对城市的意义

商业步行街区体现的是城市的商业属性,它提供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商业活动及由商业活动衍生的休闲、娱乐或更广泛的需求。商业步行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开发空间,人流量大且人群活动密集,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及城市品味,是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诸多信息的物质载体。对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可强化公共空间的秩序,改善城市人群生活质量。商业步行街区还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物,起到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的作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极速发展,第三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商业步行街区作为第三产业集聚的重要场所,应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人群生活与效率,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传统的追逐商业效益为最高目的的步行街商业街区设计模式,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行为活动模式、视觉感受、空间心理感受为主体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模式。

(二)当代商业步行街休息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的大量城市步行街的兴建,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在步行街中,步行街作为最基本的交通方式,所以就凸显了休息设施的重要性。此时座椅、花坛、休息亭等休憩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休憩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步行街空间质量,还为行人提供了良好的休息状态,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现代商业步行街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方面:许多城市商业步行街中休息设施供不应求和设计样式相对比较单一,体现不出其所处地段独有的文化特色,无法给游客带来新鲜、趣味的购物环境,缺乏城市历史、文化体现和城市主导思想体现。多数城市的商业步行街区虽然能做到合理选址和突出地域特征,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盲目追求规模,过度求高、求大;缺乏群众参与,未能从使用者视角进行设计;空间配套设施讲求过分装饰效果 ,功能性差;缺乏吸引力,人流聚集角度不佳,交通配套设施不完善;地域文化特色不足;盲目模仿他人。针对商业步行街休憩设施存在的问题,从休憩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使街区中的休憩设施更为人性化。

尽量提高休息空间休息设施的数量,因为商业步行街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使人们在累的时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息设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要尽量把座椅设置在景观较好的地方,也可把座椅设置成观景的形式,既能美化环境又能给人以舒适优美的休息空间。

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最好将座椅设置成方便交谈的座椅形式,也可设置些转角式的座椅,或者是可移动的小桌和座椅,因为这类休憩设施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

在座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座椅高度一般在320-450mm,深度在375-400mm,座椅的宽度为600-700mm,这样的数据能较好的满足人的行为特点,这样的尺度是使用的最佳尺度。遵循这种尺度人们在使用起也会较为舒适和方便。

每个座位之间不能设置的太近,否则人的领域性和安全性就会降低,所以根据人的心理感受,相邻的座椅最好间隔1-2m以上。

二、商业步行街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商业化步行街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人群,它强调从使用者的视角出发,运用场所精神,把人的认知和感受作为设计的基础及本源。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累的时候希望能在就近的休息座椅休息,然后继续消费,另一些则表示更愿意在快餐店休息并消费,而多数男性表示,在陪女伴逛街时则倾向在快餐店休息或去游乐区、数码区消磨时间。由此可见商业步行街的休息设施尤为重要,虽然地方小,可是能让人们及时得到休息。时尚的步行街,如果配备极具创意且时尚的休息椅,既衬托了步行街的氛围,又让游客放松心情,而且时尚小椅占用的空间也小,还能起到促进营销的作用。如运动、休息区、可设置足球外形的休息椅,不仅能休息,还从视觉促进了主体营销,可谓一举两得。

(一)功能性原则

以人为本,考虑到步行街者购物活动的舒适。在满足购物需求的同时,提供一个可以休憩和放松的场所,满足了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愉悦需求。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交往、娱乐、休闲、观赏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开展各种公益社会活动、展览展示、文艺演出、节日庆祝、旅游观光、民俗文化、运动健身等多种社会活动,增加了步行街亲切宜人的氛围。来这里的人们不再仅仅是为了购物,更多的是被优美宜人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吸引,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享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乐趣。

(二)舒适性原则

让人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感到舒适的步行街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商业步行街区的活力。提高舒适性的设计手法有界面连续、和谐和统一,保持合理的人流密度、空间环境的尺度、序列构成、以及空间的场所感的营造和附属设施的完善等。商业步行街区的服务对象是人,人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决定了空间的尺度大小。从使用者视角来看,为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应避免过大的商业空间面积,可将其化整为零。这样一方面能获得适宜的空间的尺度,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驻留界面。

(三)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马洛斯人类需求理论需求之一,安全的商业步行街区环境是人性化设计原则的基本保障,也是人们能够自由行走、安心购物的基本条件。人性化的商业步行街区设计应处理好机动车及交通间的矛盾,避免车行道路对区内的不良影响;安全性的设计还充分利用实现对于环境的自然监督。这就需要保证良好的空间视线,尽可能避免空间死角。

(四)审美性原则

通过改善地面铺装,安装街道照明,布置绿地,街头小品等,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活动空间与场所,使人们有更多机会在步行街消遣,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延长人们在商业步行街中逗留的时间,从而体现出休息空间在商业步行街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休息设施以其不同的造型和功能展示了步行街丰富的空间形式,塑造了完整的空间环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让其成为旅游者市民最热衷休闲散心的场所。从而促进城市步行街商业、文化、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和繁华。

三、商业步行街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措施

休息设施的形式多种多样,简单来分有圆形的、方形的、弧形的、曲线的、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等。最简单的仅供休息,没有多余的修饰,结构单一;结构复杂的,附加一些有趣或者漂亮的修饰,可作为一个视觉焦点,吸引过往游客。休息设施的材质在古代是多使用木材和石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多样化。而步行街上的休息设施多为木材、石材、金属及塑料等材质。

(一)休息设施的材质

1.木质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木质座椅感触良好,外观亲切,导热性差,因此木质座椅的使用率明显高于石材座椅。材料加工性强,但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才具有较强的耐久性)。这样更换时间慢成本也不至于太高。随着木材粘结技术和弯技术的提高,座椅的形态更加多样化。从人类视觉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基于木质色、纹理、光泽、反射性及节疤等视觉特点将景观家具设计的内涵转向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在内的更丰富的感觉系统。

2.金属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金属则耐久,灵活多样,但视觉效果给人以冰冷。以铸铁为主,铸铁具有厚重感和耐久性,可塑性极高,也有使用不锈钢和铝合金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热冷传导性高,难以适应座面积。现在由于冲孔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使用金属薄板制成网状结构,散热性较好,可使用与座面。铝合金、小口径钢管等加工成轻巧、曲折的造型座椅。

3.塑料材质休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由于塑料材料易加工,色彩丰富,一般适宜做座椅的面,以其他材料制成脚部。但塑料易腐蚀变化,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差。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可采用塑料、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以增强材料的强度。各种材质的休息设施的形式多种多样。

(二)休息设施的科学尺度

步行街是人们聚集之地,不同的人对休息设施的要求不一样,小孩需要的尺度稍微要整体小,座椅尺度不适的话,孩童够不着地面坐久了也会累,更起不到休息的作用。休息设施的长度也应做相应设计,双人座和多人座的长度要适宜,所以休息设施在尺度上是多样化的。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并且也要和周边环境和谐,从色彩、造型、材质及设置点的选择上都应考虑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实现人、城市、自然共融。与人的需求相和谐,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处理好私密性和安全性的关系,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时间段的休息方式。与其他设施相和谐,周围植物、垃圾桶、路灯、小卖部、广告牌等的配置,应妥善处理,使其既不相互影响,更相得益彰。

(三)针对弱势群体休息设施的设计

在步行街的建设中,对特殊活动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步行街的空间质量,在日常的户外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包括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士,他们的对室外活动环境的要求高。儿童与行动不便者在街道活动中是需要他人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对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建议在步行街的设计中,应为盲人设计盲道,有高差的地方局部为腿脚不便着设计无障碍通道,增设供老人、儿童休憩、娱乐的设施。

1.儿童休息设施人性化设计

(1)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对户外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好奇阶段,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及家长合适的休息设施,避免不必要的争抢及麻烦,在步行街几乎没有娱乐设施,为学龄前儿童提供的游戏设施非常少,管理疏忽,卫生条件差,也缺乏必要的保护设施,因此儿童的休息设施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护栏之类的腰采用木质或软材质的设计。

(2)学龄儿童。学龄儿童的思想正在形成阶段,喜欢亲近自然,喜欢尝试略带危险性的行动,但思想并不成熟,又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而常伴有危险性。步行街内经常有些放学的儿童在此做短暂的停留。游戏设施十分缺乏,其内甚至没有一些基本的休息桌。因此可见步行街内应设置一些供儿童休息的座椅或娱乐的设施。

(3)青少年。青少年更愿意停留在一些私密性较高的场所里进行小团队的交流,他们趋于逃避成人的视线和管制。在步行街玩耍停留的青少年多是选择停留在一些较高能远眺的地方或者树木茂密行人较少的地段,一般停留的时间比较短。由于步行街夜晚光线较差,夜间的安全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灯光照明设计中也应考虑这个因素。

2.老年人休息设施人性化设计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老年人经常需要锻炼活动身体,组织娱乐节目增加他们的社会交际机会。由于步行街流通性较差,休息设施比较少,年龄较年轻体力较好的老年人会愿意多走一些路作为锻炼,并且有一定的工作人员执勤,负责安排老年人在步行街的休息,毕竟商业步行街的是消费的地方,老年人去的较少,但公共设施也要设计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3.残疾人休息设施人性化设计

残疾人群是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商业步行街中应在高差处设计无障碍通道。伤残人群的心理与常人是又一定的差异,他们更愿意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对待,所以应为残疾人士做一些私密性但内部景观视线通透的节点场所。在一些地方设置一些课移动的护栏,使他们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在设计是应考虑交通路线的无障碍设计,在为残疾人群提供休息、停留的场所,可以设置一些可以移动的座椅来满足不同类的残疾人士的需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