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第1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现代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在分析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关系的基础上,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从学习者、教师和计算机网络文化等角度探讨影响学习模式实施的主客观因素。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场巨大变革,随之诞生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近年来,我国学者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心理学理论,在“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理论指导下,针对学习者的特点提出了多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各式各样的学习模式让教师和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本文试对其中主要的学习模式的特点和影响学习模式实施的因素作一浅析。

二、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关于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关系,美国学者乔伊斯(BruceJoyce)有以下观点: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当代美国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罗伯特.M.加涅(RobertMillsGagne)提出的一句响亮口号:为学习设计教学!可见,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学会如何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计算机网络具代表性的学习模式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研究是近几年来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前后出现了数十种学习模式。有些模式只是英译不同,其基本形式相同,比如合作学习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有些模式名称相近,但区别不大,后者是前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比如自主学习模式和自导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和探究学习模式;有些模式实际上是另外两种模式的组合,比如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因此,许多模式存在或相似或重叠或交叉或递进的情况。现对3种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自主学习模式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就是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其实质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主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个别化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都是它的子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获取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能力,锻炼学习者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协作学习模式

协作学习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是指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建立协作学习环境,使师生、生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讨论、交互与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协作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可以采用的策略包括小组分工、小组游戏竞赛、共同学习、小组调查等。协作学习模式在具体应用中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常和其他学习模式组合使用,如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等等。

(三)研究性学习模式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指教师提出某个研究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地考察(实验)、资料检索、网上调研、讨论研习等方法,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其特点是:利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支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便于发表研究成果,共享学习成功的快乐。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学习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影响学习模式实施的主客观因素

(一)学习者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学习者处于主体地位,其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对学习模式的实施至关重要。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处理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同时,有学者对学习者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满意度、学习适应性和学习障碍表示担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业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2%的学生具有中等的或严重的情绪缺陷。对于网络学习障碍,建议从学习者自身原因、教学人员、课程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来消除障碍。 转贴于

(二)教师

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主导地位体现在对教学方向的把握、教学节奏的调控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上。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广大学生。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促进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计算机网络文化

现代学习模式是在计算机网络这个大环境下提出的,因此对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同计算机网络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学习者所处的文化及社会学习环境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的有效性。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上一些不健康信息的传播,会对学习者的网上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文化的建设。

五、结语

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还将不断发展,其可能是在原有的学习模式上进行变换组合、综合生成,也可能是结合新理论进行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学者不必拘泥于一种学习模式,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学习者以及环境因素等,有针对性地采用一种或几种学习模式,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7.08.

[2]谢忠新,网络资源建设与运用的思考.教育信息化.2005.09.

[3]李红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04.

[4]刘革平,运用天地网结合技术,构建灵活远程教学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6.

[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王晓丽,基于网络的中学非结构化教育资源建设探析.中国教育信息化.

第2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一“图象论”与命题真值

维特根斯坦是学界倍受关注的大师,其前后期思想的迥异恰当地诠释了他的哲学主题:“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①有趣的是,辛提卡博弈论语义学所强调的也是动态的理解命题,这与维特根斯坦哲学在本质上殊途同归。

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图象论”。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和后期哲学的目的都在于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界限来理解思想的结构和界限。维特根斯坦工作的基点,就是回到逻辑的出发点,即考虑命题的性质。这样,真的界限就构成了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所考虑的就是关于事实的话语。“人给自己造出事实的图象”②。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是实在的图象,“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③。“图象是一种事实”④。“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⑤。“图象的真假在于其意义与实在的符合与否”⑥。维特根斯坦认为,图象与它所图示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关系“由图象元素与物项的配合而成”⑦,这种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图象;二是“凡图象,不论只有什么型式但要能表象实在———对或错———所必须与实在共有的东西,即是逻辑型式,亦即实在的型式。”⑧所以,“每个图象亦是一逻辑图象”⑨。“对象是简单的”⑩。“对象构成世界的本体。因此不能是复合的。”

一切复合物必然可分解到不可再分的部分,这就是绝对简单的对象,那么,这种绝对简单的对象是什么?很显然,维特根斯坦这一思想的形成深受罗素和弗雷格的影响。罗素对客体进行了区分,一类是亲知的客体,一类是描述的客体,通过“亲知还原”,描述的客体可以转化为亲知的客体,维特根斯坦对罗素的客体进行了扩展,认为属性和关系也是一种客体。语言中的一个名称来表示一个简单的客体,通过这些客体的结合方式,指称客体的名称可以相互组合成句子。对于简单的客体,我们无法定义它们是什么,我们仅仅能够指示它们,这样,我们也就无法言说这些客体是存在的,因为定义一个客体就是意谓着被定义项的存在。维特根斯坦的绝对简单的对象实质上是罗素亲知客体的变体,是经验的客体。图象论的主旨是说明图象如何具有命题的内容,图象可以看成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也可以看成图象,这对于解释最简单句子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处理复杂的句子呢?

维特根斯坦最开始的设想是用合取和析取处理一切复杂句子,这也是辛提卡采取斯科伦前束式处理量词句的直接思想来源,但是维特根斯坦后来采取了另一个思路,代之以集成的图象法,“凡对于复合体的陈述,都可解析成对于其成分的陈述,解析成一些把复合体完全摹状了的命题。”即一个复杂的表达式的真值取决于组成它的表达式的真值,即命题就是基本命题的真值涵项,这样,维特根斯坦就完成了语言的运作方式。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源于罗素和弗雷格的启发,罗素和弗雷格两人都认为命题才是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主张将命题形式化,即用数学中的函数表示命题。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思想的运用是水到渠成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原初命题的真值函量”。“原初命题是命题的真值函目”。换句话说,“一切命题都是对原初命题做真值运算的结果”。“命题就是从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自然也从其确是一切原初命题的总和)而得出的一切。所以,从某种意义可以说,一切命题都是原初命题的总括。”

命题与世界的图象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图象的元素与事物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二是图象与事实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由此,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图象是实在的一幅模型”,“图象是一事实”,“图象所表现者即是其意义”。

正是因为命题具有相同的结构,才使得我们可以将其形式化,并且可以进行变项替换。那么,图象如何与世界相联系?在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中,这种关系由名称—客体的关系来决定,但是名称如何与客体相联系?与其说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是对前期哲学的反叛,不如说是进一步的深入,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名称与客体的关系被受一定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所确定。在完成这个思想转变之后,维特根斯坦不需要图象论了,取而代之的是语言这种被规则所支配的特征。

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是将博弈的方法引入命题分析,他的研究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命题的构成和命题的真假,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命题的真假。第二个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讨论的一个主要问题,其前期哲学为解决辛提卡的第一个问题提供了思想元素。命题是由概念构成的,而博弈语义学中的概念则直接对应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存在是与事实相对应的存在,是以现实世界为界限的,所以辛提卡用他的可能世界改造了维特根斯坦的客体。在辛提卡看来,很多情况下,人们的语言交流所涉及的客体多是描述的客体,这些描述的客体有些能转换为亲知客体,有些不能,如“结构为H3O的水”,但是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又会涉及这些概念,自然在定义域D中也就应该包含这些元素,可以看出,辛提卡的客体是对维特根斯坦客体的扩展。辛提卡的客体分为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两类,即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和在可能世界中存在。而且很明显的是,辛提卡的存在概念不是语义学层面上的,而是语用学层面上的语义,这在博弈论语义学的操作性中得以体现。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定义域D中的个体必须能与可能世界中的对象一一对应,脱离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在言说何物,更不用说判定言说语句的真假。正如DanaScott所指出的那样,语义确定一个实现不是必需的,它应该为证实一个实现是正确的提供标准。

在确定了命题的构成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命题真假的标准是什么。辛提卡认为,命题是有意义的,命题的意义就是命题的真假值。博弈论语义学的处理方法是找到一个体用概念的名称代入量词所约束的变元,即参与人“我”在定义域D中找到相关的个体以证实语句,而参与人“自然”则企图找到范例来证伪语句。那么,如何才是找到相关的个体呢?或者说,怎样才知道代入个体后的语句为真?如前所述,辛提卡在扩展了维特根斯坦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命题的构成问题,相应的,辛提卡的命题范围较之维特根斯坦就宽泛的很多。辛提卡将博弈论语义学称为“寻找并找到的”逻辑,寻找并找到了什么?就是找到一个适当个体代入后的原子句所反映出来的图象与现实世界相符合。这不仅直观,而且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可见,在确定命题真假的标准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是一致的,就是采用图象论的符合标准。辛提卡自己也曾明确指出,“博弈语义学不排斥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图示的(同形的)关系理论在原子句和现实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要确定命题的真值,只要将命题与图象做个比较就可以了。用辛提卡的话说就是,“名称-客体关系曾经被建立,仅仅需要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将原子句和现实相比较。”

辛提卡指出:“维特根斯坦的图像理论和逻辑语义学之间的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更有趣。最重要的大范围相似性之一,就是在两个理论中,语言的基本元素和现实的特定方面之间的代表关系,用任何的方式都不能进一步的分析。”罗素指出,事实是意指那种使一个命题真或假的事物。而一个命题的本质就在于:它可以两种方式,即以人们所谓的真的方式或假的方式对应于一个事实。最基本的事实是原子事实,与原子事实相对应的是原子命题,它肯定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原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它是否与原子事实相符合。在原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联结词就构成了分子命题。分子命题的真假取决于组成它的原子命题的真假,是原子命题的真值函项。在分子命题的基础上,借助逻辑量词可以构成更高一级的概括命题。其真假最终也取决于原子命题的真假。维特根斯坦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任何复杂命题经过分析都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原子命题。辛提卡由此得出结论:“一个指示性句子的表达在通常的本质上不是这些语言博弈的一个回合,在这些语言博弈中,给出了几个构成成分的词语,并且因此给出了整个句子的内涵。”在辛提卡的博弈论语义学中,我们根据可能世界理论可以确定定义域D,根据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可以处理命题,并且将命题的具体处理方法转化为真值函项的求解,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真值函项求解,并且这个方法是否可以形式化。遵循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路,辛提卡找到了博弈论。

二“语言游戏说”与语义博弈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中的所谓“语言游戏”,实际上是把游戏当成是运用语言的比喻,即强调语言的使用,他指出:“我将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词的意义在于使用,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我们使用的语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才能确定语词的意义,试图通过孤立的逻辑分析来揭示语词的意义,结果只能误入歧途。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这种处理方法,实质上是从具体的语境动态地观察语词的用法,我们不能孤立地去问“什么是意义”这一类的问题,而应该说“什么是意义的解释”。弄清一个语词代表什么之前,必须首先掌握包括这个语词在内的那种语言游戏,一个词语的意义也就是它在语言游戏中的实际用法。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及其意义问题的思考,得益于一场足球比赛的启发,同时,相较于足球比赛,语言游戏也存在规则,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遵守规则是语言游戏的灵魂,也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必要条件。维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讨论规范和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做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

“遵循规则类似于服从命令。人们是被训练这样做的;人们是以特定的方式对命令做出反应的。人类共同的行为方式乃是我们据以解释陌生语言的参考系。”可见,规则和遵循规则是人们在实践和交往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这种语言游戏所遵循的规则究竟是什么?是否就是逻辑必然性?“维特根斯坦最终在他的认识论斗争中失败了”。

其实[论/文/网LunWenNet/Com]只要留意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我们不难发现维特根斯坦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缺陷,维特根斯坦指出:“我的根本思想是‘逻辑常量’不代表任何东西。事实的逻辑不可能为任何东西所代表。”“没有‘逻辑的对象’、‘逻辑常量’(照弗雷格与罗素的意义),于此便显然可见。”虽然维特根斯坦不承认逻辑常项的存在,但是认为客体具有逻辑形式,这种形式使得客体能够聚拢。

辛提卡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受到博弈论的影响。“游戏概念的主要用法如此多地分享了像冯·诺意曼(vonNeumann)和约翰·纳什(JohnNash)那些数学家构建一个详细的游戏的一般理论的结构,那个理论旨在帮助科学家与哲学家理解有趣的问题的范围。它们甚至包括了真理与意义的问题(以及其他的语言—世界关系)以供讨论,维特根斯坦从中提出了他的语言游戏观念。”

与维特根斯坦相同,辛提卡在确立了命题和世界的图示关系之后,需要研究的就是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处于这些描述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辛提卡看来,单纯的图像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个问题了,图像论的任务是描述关系,那么对关系的关系的刻画,则需要另一个理论。辛提卡指出:比起那些为解释语言与现实结合所需要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经常包含更多的语言博弈思想。“为了理解(一个给定的一阶逻辑语句)F,我们显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记忆空间,事实上,我们对一阶语句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语句和世界的有限的逐步比较之上,而不是(潜在的)F的图像本质。”“有时语言博弈能够明显的被发现用于提供词语和它所刻画之间的关联”。

这里我想指出的是,或许我们用图像论处理语句理解的时候已经不足道了,但更为恰当。辛提卡认为自己受到“维特根斯坦有关思想的启发,强调受规则支配的人类活动,亦即寻求和发现语言游戏的重要性。”但是,辛提卡“比维特根斯坦走得远得多,因为后者的思想是轮廓性的且不系统。”“在我没有有效的方式找到我的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我怎么可能在实践中采取一个策略?”

这里有几种选择。也许有人会像在非确定性证据系统内所做的那样提出某种思路,但是辛提卡建议把我的策略限制在递归中。这种限制的方法是非常精致的,它注意到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中实际可游戏性的思考。辛提卡坚持认为语言目标导向语言本质,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处于维特根斯坦形式化时期的游戏概念的意义。当时,维特根斯坦使用“游戏”来指称目标导向的活动,诸如证实或者证伪的活动。辛提卡延用了这一思想,他说:维特根斯坦的“用法”概念强调的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构成一个词的自然环境并使该语词从中获得其意义的活动。

因此,在他的博弈论语义学框架下所研究的语义博弈,可以被看作是“维特根斯坦意义上的一类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常项不存在,在这点上,辛提卡与维特根斯坦所持的观点不同,辛提卡认为逻辑常项是存在的,并且将逻辑常项与博弈规则做了比较,认为逻辑常项等同于博弈规则。与经典逻辑一致,辛提卡认为逻辑常项与自然语言中的连接词是一致的。这样,辛提卡就为博弈论语义学找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规则的确定。辛提卡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博弈的数学理论概念直接结合,“其结果就是那个既适用于自然语言又适用于形式语言的最现成的语义理论”。辛提卡认为,与一个语词相关的语言博弈就是围绕该词发生的使该词活动意义的活动,语词的意义同样需要在相应的使用中才能确定。我们所言说的语句是可以分解简化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博弈论,通过将句子简化为原子句,再依据名称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确定句子的真假。

辛提卡在吸取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语义学,作为当代语义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博弈论语义学的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逻辑学的范畴,可以说,博弈论语义学的哲学意义与它的理论特征是密切相关的。理清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理论,并且大大扩展了我们思考语言和世界关系的哲学和逻辑学空间。

第3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资源;计算机公选课;网络学习

引 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时代,当下的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对新媒体和新技术比较热衷,他们的新媒体素养和媒介素养也较高,对移动通信终端及计算机网络终端都有极大热情。利用网络终端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等公选课的网络学习是一种尝试。由于在校大学生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全校覆盖为开展网络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环境保障。充足适当的网络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及客观人性化的评价方式都有利于网络学习的开展。笔者所处的医学院校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将计算机等公选课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既满足了学生灵活学习的需求,又节省了大量师资和计算机等软硬件资源。

一、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office办公软件中的PowerPoint、word、excel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摄影摄像技术,以及常用的图像图像处理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与操作。这些技术的习得需要多次的操作和实践,由于现在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校学生拥有个人电脑普及率高达100%,完全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学生计算机公选课的需求,从而避开了传统的完全依赖计算机机房学习计算机公选课的弊端。这些网络资源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既节省了教师资源,又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利用自由时间安排个性化学习。

二、学习者分析

医学院校的学生课业比较繁重,平时忙于专业课学习和专业课实验,可用于计算机公选课的时间非常少。虽然身处医学院校,女生相对较多,但是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媒体素养、媒介素养较高、尤其利用新媒体的能力是比较强的。故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公选课是行得通的,也是与他们的兴趣点相一致的。

三、网络学习开展

(一)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包括网上的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己查找的资源,也包括学习网站提供的即成资源。提供的即成资源是根据课程安排分章节打包好的资源,这些资源有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图片素材、动画等学习资源。由于微课程在网络学习的兴起,这里的资源也包括微课程的资源。微课程资源主要包括音视频资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以及图片素材。根据需要,结合具体知识点可以拍摄教师某一章节的授课视频和教学过程、也可以制作三位立体的虚拟仿真或者二维空间的时间序列动画,当然也需要一定量的图片展示、文本等素材资源。

(二)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较灵活的,主要采用信息化环境下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个学习过程中包括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在线提问与答疑、作业提交、在线互动、交流与讨论、网络学习评价等几个部分组成。

(三)网络学习

1、显性知识的呈现

借助网络平台扩展集中学习的功能,实现知识推送服务。在这个区域主要仍是知识的呈现和信息的传递,这些知识是外化的可以表达和交流的显性知识。如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扩展阅读知识、常见问题排除及解决方案、经验的交流与共享等等内容,可以将这些外显的易于表达的知识通过微课程资源中的图片资源、动画资源或者视频资源呈现,实现更加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为了更加便捷的实现显性知识的呈现,可以采用超链接和直接通达的教学内容推送方式,以快速查找相关知识内容。

2、基于实情案例的学习

可以将常见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基于该问题的解决办法做成一个实情案例,用该实情案例进行教学和学习,具有更直观和形象的教学和学习功效。依照此案例,设定类似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认知和先前经验处理问题,通过这种设定情景、情景化及去情景化的方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习得及经验的获取。在这一实情案例教学过程中,将需要演示的操作过程拍摄成5分钟左右的视频,并将该视频挂靠在网络上,满足在线学习。

3、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交流互动

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涵义,网络环境下处于各个网络终端的学习者即是分布式认知的个体,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个体之间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同一事物或情景不同的认识,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便是认知冲突,强烈的认知冲突更利于学习主体的知识重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通过在线的、实时的、留言板等方式的互动交流平台实现。

(四)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对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过程、在线交流讨论、作业提交等学习情况的描述与等级评价。该评价既是多元的评价、又是基于过程的学习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既参考学习平时作业提交情况、在线学习时长、互动交流区的活跃状况、又考虑其他学生对其的评价;既考虑学生理论学习的效果评价又考虑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过程性的评价。

第4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勃克斯 因果陈述逻辑 哲学性 因果蕴涵

一、勃克斯及其因果陈述逻辑

“因果陈述逻辑”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阿瑟·勃克斯(Arthur Walter Burks)首创的。勃克斯对科学哲学和归纳逻辑研究有着较大的贡献,他提出了自己的归纳概率理论,建构了因果陈述逻辑系统,成为归纳逻辑研究的独树一帜的理论。

勃克斯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理论成果是1977年出版的阐述其因果陈述公理系统的专著《机遇、因果和推理》。关于因果陈述逻辑(The Logic of Causal Statements)的理论与方法,勃克斯在这部著作中进行了详尽地说明。他在引申并深化刘易斯关于严格蕴涵与模态逻辑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因果性模态问题之中,并将模态形式分为两大类:逻辑模态与因果模态。四个逻辑模态符号分别为:逻辑必然“”、逻辑可能“”、逻辑蕴涵“”、逻辑等值“?圮”。与此相对应,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四个因果模态符号,分别为:因果必然“c”、因果可能“c”、因果蕴涵“c”、因果等值“?圮c”。与逻辑模态符号成立的形态——逻辑可能世界相类似,勃克斯提出了“因果可能世界”。因果可能世界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一种新的模态形式的诞生,也为我们研究因果问题及其相关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因果陈述逻辑的公理系统继承了经典逻辑的核心内容。它由一个非模态性的一阶逻辑演算(或者不包含等词的一阶函数演算)加上一组关于逻辑形态的模态词(“必然”、“可能”)以及一组关于因果形态的模态词(“因果必然”、“因果可能”)的演算而构成。因果陈述逻辑的公理系统主要由语法、公理、证明和定理组成。在该形式系统的语法中,勃克斯分别对因果可能、因果蕴涵等重要的逻辑概念进行了定义。比如,因果可能的定义:c?椎=df ~c~?椎,因果蕴涵的定义:?椎c?追=df c(?椎?劢?追)。关于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公理,勃克斯将它们分为三类,即真值函项公理、量词公理和模态公理。由于在该系统中判定真值函项公理和量词公理的方法与步骤和经典逻辑一致,故此不赘述。因果陈述逻辑与模态逻辑密切相关,如果说经典逻辑是这一形式系统的框架,那么模态逻辑便是该理论系统的精髓和亮点,二者缺一不可。而因果陈述逻辑的模态性以及模态算子的本质特征也恰恰是通过模态公理体现出来的。比如,模态公理?椎?劢c?椎(逻辑必然蕴涵因果必然)和c?椎?劢?椎(因果必然蕴涵实然)。我们看到,这两个公理是按照模态的强弱来排序的,前者表示逻辑必然性强于因果必然性,后者表示因果必然性强于实然性。二者是“必然性是分等级的”这一哲学指导思想在因果陈述逻辑中的具体体现。在语法和公理的基础上,勃克斯对证明和定理进行了定义。从表面上看,证明和定理的内容无非是对经典数理逻辑中一些概念的简单重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勃克斯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将这套理论搬到了带有因果必然算子(c)的因果陈述逻辑的系统中,并且十分适用,用勃克斯本人的话说,“一个演绎论证的普遍概念在我们的形式语言(因果陈述逻辑)中根据有前提的证明而得到了模拟”。

二、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意蕴

(一)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基础

任何一个逻辑系统或者逻辑理论都必须包含蕴涵,也就是说,没有无蕴涵的逻辑系统或理论,勃克斯构建的因果陈述逻辑系统也不例外。在因果陈述逻辑理论中,因果蕴涵是该形式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形式系统的主要标志。勃克斯对因果陈述逻辑的构造就是从对因果蕴涵的描述和刻画开始的。因此,分析因果陈述逻辑这一逻辑系统的哲学基础,关键就在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因果蕴涵的哲学性质。

因果蕴涵(?椎c?追)反映了事物情况?椎和事物情况?追之间的一种因果条件联系,?椎是原因,?追是结果。所谓原因,是指这样的现象:它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所谓结果,是指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同时,?椎和?追之间也是一种蕴涵关系,这种蕴涵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质蕴涵、严格蕴涵等蕴涵形式,而是能够刻画因果虚拟句的蕴涵类型。勃克斯创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因果条件句和因果模态陈述句的形式化问题。根据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因果蕴涵的蕴涵强度介于逻辑蕴涵(严格蕴涵)和实质蕴涵之间,这一点也是勃克斯对包含“因果”算子在内的诸如因果等值、因果必然、因果可能概念进行强度界定以及因果陈述逻辑系统中对某些公理、定理及公式进行排序的基础和来源。从这一意义上说,因果蕴涵不仅是勃克斯因果陈述逻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由于它兼有因果性和蕴涵性这样的双重特性,因此对因果蕴涵的哲学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勃克斯看来,因果蕴涵克服了传统蕴涵类型的缺点,能够准确地对因果虚拟句进行形式化地表述。我们认为,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两个特性(上面已经提到)——因果性和蕴涵性,这也是我们对因果蕴涵进行哲学分析的两个切入点。

第一,因果性是因果蕴涵区别于其他蕴涵类型的哲学本质。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联系,也是必然的联系,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总是前后相继的,这是科学中的因果律,是不能更改的。对于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因果虚拟句(反事实条件句),其前件是假的,但前件与后件之间却有着真实的联系,即已知的一个空类与另一个类之间有真实联系。我们认为,这种真实的联系就是因果联系,符合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正因为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因果虚拟句需要我们用与其相符合的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进行刻画,而实质蕴涵等蕴涵类型的前后件并不能恰当地表达这种反事实的因果联系,于是勃克斯对这些经典蕴涵形式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因果蕴涵。也就是说,在反事实条件句中,如果某个事物情况?椎不发生,那么另外的事物情况?追就一定会发生。?椎与?追之间的这种因果联系决定了前后件之间纯粹的充分必要联系已经不再适合对它形式化和符号化的需要,于是勃克斯找到了因果蕴涵这样一种新的蕴涵类型。

第二,蕴涵性是因果蕴涵的一般哲学特征。如前所述,蕴涵总是逻辑系统中的蕴涵,从这一意义上说,逻辑系统的区分就在于它所包含的蕴涵词的区分。因此,因果蕴涵是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主要标志。勃克斯以“必然性是分等级的”这一哲学思想为指导,对因果蕴涵以及因果必然性等概念按照强弱进行了等级划分,这也是他构建因果陈述逻辑的语形结构的基础,这是蕴涵性所具有的一个哲学表现。另外,因果蕴涵所具有的蕴涵的一般性质,比如前后件的真假对蕴涵式真假的制约情况等,是勃克斯能够将它与逻辑蕴涵、实质蕴涵进行比较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因果蕴涵进行哲学考察,其蕴涵式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人们都认为,蕴涵是对实际推理中“条件命题前后件关系”的刻画或反映,不同的蕴涵词所刻画的是条件命题前后件关系的不同侧面。其中实质蕴涵就是条件命题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的逻辑抽象。也就是说,与实质蕴涵相比,因果蕴涵能够运用其蕴涵形式来刻画反映反事实条件命题前后件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它是这类命题前后件之间真假关系的逻辑抽象。

综上所述,因果性和蕴涵性是构成因果蕴涵的两个元素,也是因果蕴涵具有哲学性质的具体表现。在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中,随着因果蕴涵的应用性不断增强,其内在的哲学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二)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启示

因果陈述逻辑是勃克斯归纳逻辑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他的归纳逻辑理论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而勃克斯的归纳逻辑理论则为因果陈述逻辑系统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勃克斯的因果陈述逻辑理论进行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笔者也从这一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因果陈述逻辑的提出及发展过程不仅是对归纳问题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是对归纳逻辑所具有的强大的认知功能逐步提高的一个重要反映,同时也说明现代归纳逻辑具有深厚的认识论基础。早在1951年,勃克斯就已经提出了因果命题逻辑的形式系统,但是当时没有能够对这一逻辑系统作出恰当的语义解释,所以该形式系统仅停留在语形结构方面。后来由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的发展,为勃克斯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释工具,从而使他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因果陈述逻辑系统。这一成果的意义在于:不会被看成仅仅是真值函项逻辑和古典模态逻辑的人为扩充。由此可以看出,任何理论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果陈述逻辑也不例外。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曾经提到,用于解释该系统的语义学理论——因果可能世界语义学,从模态逻辑的观点看,它是因果化的可能世界理论,即使得可能世界语义学增加了因果的性质,这是对它的基本理解;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它是勃克斯对因果陈述逻辑所具有的科学认知功能的一次挖掘和提高。传统的归纳推理对因果必然性的证明是不严格的,很多是赋予经验的直观形式,勃克斯建构因果陈述逻辑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一套证明因果必然律的方法,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果必然性规律先验概率的确定,而用来测定因果必然性规律的恰恰是以三种世界类型(逻辑可能世界、因果可能世界和现实世界)为依托的。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因果可能世界以及“因果必然性”等一系列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是因果陈述逻辑对人们的认知能力的一次检验,对于探求科学陈述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而对科学理论做出因果可能性的推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二,因果陈述逻辑的深层次问题在其哲学方面,具体而言,它表现为因果蕴涵的普遍适用性问题。我们知道,科学中的因果律指的是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总是前后相继的,原因总是在结果之前,结果总是在原因之后。但是,有先后关系的现象之间并不一定都有因果联系,关键在于结果必须与原因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寻求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勃克斯的因果蕴涵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因果联系样式,即它不可能反映如此丰富的因果联系内容,它只能反映因果联系中最一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因果律。从时间的角度看,因果关系的内在特点是:原因在时间上要先于结果。而勃克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构建的因果陈述逻辑是将因果关系的这一时间因素包括在内的,这一点通过他对因果模型的构建就可以看出来。这充分说明勃克斯将因果联系与一般的条件联系严格地区分开来,定义了因果律、因果倾向句、自然律,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形式刻画,从而丰富了他的归纳逻辑思想,使其归纳逻辑理论向全面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因果陈述逻辑的哲学认知价值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真正进入科学认知与知识创新的时代,纯粹的演绎和简单的归纳都不再适用于科学创新与技术发现的需要,不再满足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义归纳逻辑、广义认知逻辑和广义模态逻辑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出现了三者交叉的认知发展动向。而归纳逻辑是以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为基本内容的知识体系,其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看,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更具有认知趋向与价值,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拓宽自己的认知视野,还能对知识前景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与古典归纳逻辑所擅长的性质判断相比,现代归纳逻辑尤其是因果陈述逻辑在知识认知与科学理论创新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因果陈述逻辑对于解释或者预见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从理论命题推演出事实命题,或者是解释已知的事实,或者是预见未知的事实。这种推演的步骤是以公理、定理、假说等作为理论前提,再加上某些初始条件的陈述,逐步推导出一个描述事实的命题。

其二,因果陈述逻辑的核心概念是因果蕴涵。比较重要的逻辑推导关系是从逻辑蕴涵推导因果蕴涵,再从因果蕴涵推导出实质蕴涵。也就是说,这种推导过程

就是从具有逻辑必然性的规律或者理论陈述中推导出具有因果必然性的因果律陈述,进而推导出事实陈述,其本质就是一种科学理论的创新。

第5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校际协作学习研究过程中的策略

1.实施网络自控管理

本策略的目的是提供保障协作学习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手段。课题组实施的第一步是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属于本课题控制管理的“在线会议室”,从而为主持校和参与校集体制订实施方案提供高效的交流手段;第二步做法是开发设计并制作《饮食与营养》课题专题网站,进一步优化信息环境;第三步借助“企业BQQ”,进一步优化开展网络协作学习的在线交流功能。

2.采取化整为零策略

此策略是为了提高校际协作学习功效,解决《饮食与营养》课题活动因成员多而时间难以统一这一矛盾而设想出来的,我们称它为自由组合“化整为零”策略。即在21个成员学校中,根据地区的差异,按照相同学段,由3~5所学校自愿组成一个“协作体”,每一协作体选取一个组内“召集学校”,“召集学校”负责传达《饮食与营养》主持学校的活动方案,并制订本组网络交流学习活动内容和交流时间,采用BQQ网络会议室,进行群体或一点对多点的学习交流。除了统一时间外,学生业余时间还可利用BQQ或e-mail进行点对点自由协作交流。这既解决了人多时间难于统一的矛盾,又增强了协作学习成效。

3.组建策划与协调的教师共同体策略

本策略就是在上述几个协作体中,以我校所在的小组协作体为核心,以这些学校指导教师为骨干,充分发挥各协作学校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建立策划具体活动方案并指导实施的共同体。同时,在我校所在协作体学校内先行示范,再行推广,保证了每月方案决策的正确性。

4.实施多种模式并举策略

“多种模式”是指实践中归类整理出的“实践――网络”模式、“网络探究”模式、“在线会议室”模式、“论坛”学习模式、“档案评价”学习模式等。“并举”是指在开展校际协作学习过程中,不是采用一种操作模式,而是根据校际协作学习的主题、内容的需要、环境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同时运用上述多种学习模式,开展校际协作学习。“多种模式并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认知空间和领域进一步拓展,以达到提高协作学习和差异性学习效度的功效。如课题开展中,以“认识、理解《饮食与营养》”为主题的《走进餐饮酒店》学习实践活动;以“中外饮食比较”为主题的《肯德基调查》实践学习活动;体验“地方饮食特色”的《小小餐饮师》实践学习活动等。在采取“实践网络”模式后,还采取了“网络探究”模式和“在线会议室”模式、“论坛”学习模式、“档案评价”学习模式等。

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了以行动研究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具体运用了下列做法。

1.坚持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鉴于本课题是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因此,坚持系统科学方法理论的指导,更具有其特殊意义。

(1)我们把“饮食与营养”这个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研究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考察构成这个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要素的作用。

(2)研究中既着力考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结构依赖关系,又要考察当其中某一要素改变的情况下,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研究对象功效状况,总结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系统整体的最佳效果。

2.在实施层面上的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

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关注了三个要素。

(1)主题:主题有层次性。第一个层次是研究主题(即课题),第二个层次是任务主题,第三个层次是操作性的主题,称为学习主题或活动主题。以主题为轴心是指以第三个层次的操作性主题为轴心开始。

(2)活动单元:是指围绕着活动主题而开展的步骤环节。每一个活动单元对应着1~2种研究方法。

(3)循环单元:是指以主题为核心的单元。就本课题而言,每一个循环单元都要围绕着主题这个轴心,策划安排多个活动单元。每一个循环结束,又都要总结反思,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以主题为轴心的循环推进法,就在于三要素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研究方法是以多种方法组合的方式出现的,它们共同实现逐步递进的主题研究目标。

3.在操作层面上的程式操作法

在具体研究的操作方法中,有较为明显的操作程式的方法为程式操作法。它是研究活动中观察的基础单元,它的新体现在以网络环境为依托,以协作成效为目标。我们在课题中运用了以下三种操作法。

(1)实践感知法。围绕共同的学习主题,通过开展实践(社会的或自然的)活动,以自身的体验感知(含网络)和网络交流为依据,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研究方法。特点:要经过调查或协商,策划共同的学习主题;要设计活动方案和严密的实施计划;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实施。操作程序:主题――实践――网络――意义建构或目标达成。此方法是贯穿课题研究始终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在各个学习实践活动中都有体现。

(2)网络探究法。这是在课题研究中一种以网络活动为主要特征,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探究的研究学习方式。即围绕主题,先在网上开展活动,再实践感悟(有时不经过实践阶段),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特点:确立学习主题,设计周密的学习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先以个体形式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形成作品后再进行群体的交流展示活动;要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依托,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以保证学习者不会在网络海洋里迷航。操作程序:主题――网络(搜集素材――主题探究――形成作品――交流展示――学习差异)――实践――意义建构或目标达成。

在《饮食与营养》课题组于2003年8月份的学习主题“探求地方菜系(全国菜系)的起源、发展与特色”中,我们以“徽菜”菜系的探求为主题,组织开展《网罗安徽名菜,培养爱皖情怀》学习活动就是一例。

(3)“在线交互”法。这是依托网络工具平台而开展协作学习研究活动的方法。如“RTX”通信平台、“电子学习小档案”平台等。前者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开展,后者是以自我评价和交互评价的形式开展。在操作中一般由主持方提出议题,然后各协作学校成员登录专用区域,围绕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交流学习心得,展示成果,自我或相互评价,以达成共识或共同提高的目的。特点:要有中心议题和主持者(发起者);要有一个约定的能够容纳一定人数的专业平台(“在线会议室”平台或“学习小档案”平台);“要具备抗干扰(外人不能进入)功能;要具备传送图片、自动记录与资料查询等基本功能;要求协作体成员都准时在线。操作程序:中心议题――平台交互(交流)――形成共识(意义建构)。

在《饮食与营养》课题研究实践中,以在线会议形式使用最为频繁,在研究活动开展前的确立主题、制订方案,开展中的交流进程、展示作品、协作学习,开展终结的评议活动或成果评价等,都有体现。

课题研究的意义

1.突破束缚,为课改注入新活力

“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实施,是在我国第一次开展校际间的协作学习活动。突破了单一的封闭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成功地付诸实践。它为全国大规模开展,建构了校际协作学习模式、探索规律,提供了经验和方法。同时,它为基础教育改革开展综合课程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2.更新观念,为课改另辟蹊径

《饮食与营养》的综合学习课程,不但有计划方案、活动目标,还有检测评价等严格的程序要求。围绕《饮食与营养》的基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研究,开展各类活动百余次,使实验班的综合活动课真正活起来,也实实在在地动起来。通过对实验班课题组的学生两年多的观察,学生不仅在认知能力、创作能力、参与能力、表现能力、自律能力和情感方面,比同年级其他学生进步大以外,语文、数学两科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3.促进教育理念的创新与突破

(1)评价理念的创新。“电子学习小档案”平台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成绩等级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方式,注重了纵向成长的比较和学习过程的反思。这种评价,是评价理念的创新和突破。“电子学习小档案”,记录着网上学习的点点滴滴,不时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会使学习者在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的同时,激发上进求知的欲望。

第6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通用型;教学平台;

1.网络课程的定义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1]。

1.1 网络课程的特点

交互性: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课程一改以往书籍、报刊等印刷信息以及广播电视等电子信息的单向传递方式,网络信息载体具备双向传递功能,这种双向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开放性:网络课程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网络学习,学校已经从一个有围墙的实体转变为一个覆盖全球的知识网络。

个性化:在充分开放的网络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检索学习科目。在每一门科目中,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目前已有的认知水平,选择与自己学习特点、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资源,自定步调地通过网络学习。

多媒体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集视频、音频、声像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使交互形式更丰富、更逼真、更直观。多媒体化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问题情景的创设,进而激发思维灵感,促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1.2 面向医学专业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精神。网络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网络课程设计中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并适当地留出空间让学习发挥自由思维活动,才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减少网络学习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情感缺失等问题。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设计的网络课程应有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建构主义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没有必要给学习者设定一个固定的学习起点。

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要给学习者提供和显示与其生活工作相类似(如医院、手术室等)的或真实的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或、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习的质量[3-6]。

2.系统开发环境与技术

2.1 系统体系——B/S模式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7],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

B/S模式的优势在于维护和升级简单便捷。首先它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像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其次,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而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这种特性,还使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2.2 系统开发工具

本系统的开发工具是,是统一的Web应用程序平台,它提供了为建立和部署企业级Web应用程序所必需的服务。为能够面向任何浏览器或设备的更安全的、更强的可升级性、更稳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新的编程模型和基础结构。

数据库是构建应用系统核心部分,我们采用MS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它除了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靠性以外,还具有可以迅速开发新的因特网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它可以直接存贮XML数据,可以将搜索结果以XML格式输出等特点,这些特点在.NET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同时,我们利用作为数据库访问技术,在.NET中为存取任何类型的数据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它适用于WinForms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和Web Servers。

3.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网络课程教学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分析系统功能,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由登陆模块、资源共享模块、信息共享模块、视频共享模块、留言管理模块、问题答疑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用户注册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组成[9-11]。(如图2)

登陆模块:该模块要求使用该系统的用户首先根据角色登陆,根据不同的角色决定用户系统的使用权限。

资源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给用户资源共享的功能,包括课件的资源上传,课件的下载,课件资源的查询,以及资源分类搜索,用户还可以浏览自己的已共享资源信息。

信息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给用户信息浏览的功能,包括新闻动态信息,考试信息(仅限于教师),以及信息浏览的功能。

视频共享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给用户课程视频播放的功能,包括视频的搜索,视频的共享,同时用户可以查询自己已经上传的视频资料。

留言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给用户信息交流的功能,包括课程的留言,以及其他用户留言的查看。

问题答疑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提供给学生用户,向自己某门课程的特定带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同时可以浏览选定课程的其他学生用户所提出的问题,已经教师对其的解答。并且提供给教师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答疑。

课程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提供给用户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以及提供学生选择课程的带课老师,同时提供教师新建一门课程。

用户注册模块:该模块提供给非注册用户进行注册,其中限制注册的用户名,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后台管理模块:该模块提供给管理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包括用户管理,留言管理,资源共享管理等模块。

3.2 系统的使用对象分析

系统的主要对象有:学生、教师、管理员

系统的日常工作有:

学生:用户注册;关注课程的添加、删除;课程的新闻信息、浏览;课程考试信息的浏览;课程视频观看、;课程留言板的信息浏览、;向课程的负责教师提出问题、查看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

教师:用户注册;关注课程的添加、删除;添加一门新的课程课程的新闻信息、浏览;课程考试信息的浏览、;课程视频观看、;课程留言板的信息浏览、;解答课程所带学生提出的问题、修改以前所解答的问题。

管理员:用户信息的修改;课程资源的修改、删除;课程新闻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考试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视频信息的修改、删除;课程留言的修改、删除;问题答疑信息的修改、删除。

综合以上系统日常工作任务,可以得出系统的用例图3。

经过分析,以上工作内容可归纳为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和管理员信息管理三大类。其中学生与教师在系统中的互动,是系统的关键。本系统将采取“单独房间式”的方法,让每一门课程都享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以提供所有信息的共享,提高课程的互动性,但同时也能明确区分出某一位教师所负责学生群,以提供给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所带的学生身上,减少教师的压力。(如图4)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1)系统E-R图

首先进行系统数据的概念模型的设计。描述概念结构的工具是E-R图,E-R方法是“实体一联系”方法,它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是先使用E-R图描述组织模式,再进一步转换成任何一种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模型。E-R图的三要素为: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标注实体名称)、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连线与实体连接起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标注联系名称)。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的E-R图如图5所示。

3.4 系统流程图

图6主要表示用户登陆系统之后的概要操作,其中课程资讯是提供给用户对于所选课程的一个总体概览,以查看是否有所选课程新的信息更新。

4.结语

面向医学专业的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包括登陆模块、资源共享模块、信息共享模块、视频共享模块、留言管理模块、问题答疑模块、课程管理模块、用户注册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模块,网络课程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是学校整合所拥有的计算机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产物,能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好的对所学课程进行交流和分享,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效果,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2).

[2]王承博,刘瑞儒,王宁.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7.

[3]廖金辉,唐日成,谢桂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27(02).

[4]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苏顺开,夏纪梅,杨建广.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是教学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01).

[6]王树红.开发网络课程的综合设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06).

[7]盛蕾,方华.基于的四层WEB应用模型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数字与工程,2006,34(7):147-149.

[8]龙帅深入浅出SQL数据库开发[M].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2006:2-5.

[9]许斐.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2005(6).

第7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博弈实验 教学软件 实验经济学

一、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哈斯丁・张伯伦(E.H.Chamberlin)教授1948年在哈佛大学博士生课堂上进行的描述市场需求和供应经济关系的纸牌实验正式拉开了实验经济学的序幕[1]。20世纪50年代,美国休斯敦大学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并将博弈论引入议价行为模型,进行了纯议价博弈实验,1994年因为他在博弈论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1952年,美尔文・爵烁和莫莱尔・弗莱尔(MelvinDresher and Merrill Flood)进行了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20世纪60年代,有着“实验经济学之父”之称的弗农・洛马克斯・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教授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竞争均衡理论,1962年,以此实验为基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的发表,标志了实验经济学的诞生。其也因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开创性的贡献于200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3]。

近年来,博弈实验及以其为代表之一的实验经济学以其实现方式的可复制性和实验过程的可控制性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青睐,该实验还是研究不同经济政策建议有效性的经济、可行办法之一。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目前正有组织地对其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因此,以实验经济学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设计性的本科生实验教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实验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已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开始了在实验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研究和教学应用[4]。

然而在博弈实验的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教学效率低、教学工作量大、数据不易收集、多为验证性实验等诸多难点,极大影响了博弈实验在高校别是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中的推广。笔者所在的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自行编写了基于Browse/Server(简称B/S)结构的博弈实验教学软件。该软件使用JSP(Java Server Pages)与My-SQL相结合,构建了功能强、使用简便、管理方便、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的网页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将Java和JDBC结合起来极大降低了程序编写难度,提高了软件在不同平台运行的兼容性和稳定性[5]。

二、传统博弈实验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缺点

1.教学效率低。

国内实验经济学教学大多沿袭国外教学模式,嵌入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课程中进行,用于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为演示型、验证性实验。实验中沿袭国外常规教学手段使用纸质教学文件为实验用具(见图1),学生在格式化的纸质文件中记录每轮博弈决策,每轮博弈后,将决策纸交予教师进行记录、评判后再行发回进行下一轮博弈。每轮博弈均涉及决策、收决策纸、记录、评判、发回决策纸、下轮决策的循环,因其极大地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受到课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难以开展。

以本中心的实验教学为例,在使用博弈软件之前每次进行重复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实验教学时,60人的博弈实验,需要4位实验教师同时工作(2位教师计算和统计实验结果,1位教师按时收集、发放博弈决策纸,1位教师维持教学现场秩序)才能保证博弈实验的正常进行,1课时(45分钟)只能进行7-10轮博弈,平均5-7分钟完成一次博弈,实验效率较低。而在7-10轮博弈轮数中绝大部分学生还未能体会均衡、零和等博弈的核心理念,实验就已经匆匆结束。

2.教学难度大。

常见的用于本科教学的博弈实验模型如囚徒困境博弈模型、选美实验博弈模型、智猪博弈实验模型、重复博弈实验模型的课程化构建中多要求构建博弈方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实验环境。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相对规则的博弈对手配对、微信等现代化的信息沟通途径甚至是同学间的手势和眼神极易导致博弈对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极大地影响实验的结果。有时甚至需要教师使用分割博弈对手所处实验环境、强制信息沟通工具管制等方式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增加了实验教学工作量,加大了实验教学的难度。

3.教学计算量大、工作量大。

多数博弈实验均需要一定的运算和统计工作,尤其是在贿赂博弈、领导者博弈等带有研究性的博弈行为实验中。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每轮实验都需要统计并标示博弈对手的博弈决策,计算本轮博弈双方得分。虽然单个运算强度不大,但是由于参与实验者众多和往复博弈次数而导致运算量较大,且较为容易出现计算失误。

4.教学数据收集困难,工作量大。

为了强化博弈实验的教学效果,需要及时统计参与博弈学生的博弈决策及其产生的效果,作为学生优化决策的依据。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需要归纳典型博弈思路,如一报还一报策略(TIT FOR TAT)、弗里德曼策略(FRIEDMAN)、道宁策略(DOWN ING)、乔斯策略(JOSS)等经典博弈策略的产生概率及其平均收益,用以引导学生的决策思路[6]。但是对纸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一个教学单元(如2课时)内,难以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5.教学、科研效果分析困难,缺乏必要依据。

北京大学董智勇教授在《实验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是经济学家在挑选的受试对象参与下,按照一定的实际规则并给以一定的物质报酬,以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室环境,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对得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整理加工,用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或者发现新的理论,或者为一些决策提供理论分析。高校能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高度理性受试对象,实验课程能够以分数等激励手段代替的物质激励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成本,因而成为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实践场所。以博弈实验为代表的实验经济学更是成为优化决策体系、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方法,其是在贿赂模型等研究性博弈实验模型中。这一切的实现不但需要基础数据,而且需要强大的以博弈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挖掘工具。纸质实验道具因其在收集速度上的缺陷显然不能满足要求[7]。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博弈实验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本中心采用博弈实验软件后,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以每次实验20轮计算,传统纸质道具的博弈学实验,至少需要90分钟,使用计算机实验教学软件后,只需要20分钟,在1个课时内就可以完成实验,保证了教师讲解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博弈水平。对比具体如下图(图2):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应用计算机的实验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显著的进步性。

2.降低实验教学难度。

博弈实验中通过电脑自动分组等功能可以做到真正的“双盲”实验。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自制教学软件能够实现自动配对、随机分组功能(见图3),使学生在完全不知道博弈对手的情况下完成博弈实验,真正做到了信息的完全不对称。

3.免去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整理、运算工作。

采用了计算机的实验方法后,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时,学生只需要单击“合作”或“背叛”后即可看到(或等待后看到)博弈对手本轮决策,由电脑依据评分原则直接给出单轮分数并累计入学生总得分。学生决策提交后,收集、整理、运算、统计的工作都由电脑后成并展示在学生眼前,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

4.教学数据自动转存,方便实验效果深入挖掘。

使用教学软件后,重复囚徒困境博弈实验中的学生的操作将被自动保存,实验结束后以EXCEL的形式导出。导出后的数据经过EXCEL的简单加工可以进入SPSS等统计软件深入挖掘掩藏于基础实验数据背后的经济学现象和规律。

四、结语

为了满足实际教学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自行编辑博弈实验教学软件以推广博弈实验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中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深化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实验中心的软件化博弈教学实践表明,博弈教学软件的使用不但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实现实验数据的自动收集、主动分类及自动基础分析等,这样不但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而且为经济博弈行为的科研提供了强大依据,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丽.博弈实验对博弈论的方法论意义[J].学术探索,2013.

[2]杜丽群.经济学的两种研究范式: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评析[J].经济思想史评论,2007.

[3]邓钊.经济学实验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4]方小教.经济学实验课程构建方法的改革路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谢玉诚,茅宁莹,陈露,施皓韵.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新西部,2013.

[6]周骏宇.艾克斯罗德重复博弈实验及其应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第8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作者:韩永正 刘刚 徐小林 钱莹 戴体俊 韩连云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为生理盐水(NS)组、纳洛酮(NL)组,根据纳洛酮剂量的不同,NL组又分为NL1、NL2、NL3、NL4和NL5组(剂量分别为1000、100、10、1和0.1 ng· kg-1),每组10只。用跳台法和避暗法分别观察各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第1、2天各组跳台法和避暗法的错误次数、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纳洛酮;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学习记忆

纳洛酮(naloxone)是特异性阿片受体竞争性阻断药,可有效、全面拮抗天然或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能拮抗吗啡等麻醉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特别是逆转麻醉镇痛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的抑制[1]。阿片类药物成瘾之后,其记忆十分强烈,而且可导致终生难忘,说明学习记忆功能参与了阿片的成瘾过程[2]。如果小剂量纳洛酮能增强吗啡的遗忘作用,将更有临床意义。为阐明这一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小剂量纳洛酮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小剂量纳洛酮对学习记忆功能有何影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实验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18~22 g,雌雄各半,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2天使小鼠熟悉实验室环境,自由摄食饮水。

1.2 实验药品 纳洛酮注射液,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071105。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1.3 主要仪器 YLS-3T型跳台仪,安徽省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用不透明深灰色塑料分隔成5室,每室120 mm×20 mm×180 mm,电栅电压100 V,电流0.05~2.0 mA。每间室右后角置一绝缘平台(高4.5 cm)作为动物回避电击的安全台。BA-200型小鼠避暗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实验装置分明暗两室,两室之间有一直径为3 cm大小的圆洞,两室底部均铺以铜栅,暗室接电。

1.4 实验方法

1.4.1 跳台实验[3] 正式实验前先把小鼠放入反应箱内适应3 min,通以0.25 mA电流电击。训练时跳台潜伏期大于180 s者弃去不用。记录小鼠5 min内第1次从平台跳下的时间(潜伏期)和跳下的次数(错误次数),将其作为基础成绩将小鼠分成6组,使各组小鼠智力水平接近。然后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纳洛酮组(NL组),根据纳洛酮剂量的不同(1000、100、10、1和0.1 ng·kg-1),NL组又分为NL1、NL2、NL3、NL4、NL5组,使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分组结束24 h后,NS组以0.1 ml·10 g-1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L组分别以1000、100、10、1和0.1 ng·kg-1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纳洛酮。各组注药10 min后重新测试。记录小鼠第1次跳下平台的潜伏期和3 min内跳下平台的错误次数。若小鼠在平台上超过3 min,其潜伏期以180 s计。用药第2天重新测试各小鼠, 记录潜伏期和错误次数。

1.4.2 避暗实验[3] 训练时先将小鼠放入反应箱中适应3 min,然后暗室底部铜栅通40 V、50 Hz交流电。将小鼠背对洞口放入明室,小鼠进入暗室则受到电击。训练时避暗潜伏期大于180 s者弃去不用。记录5 min内第1次进入暗室的时间(潜伏期)和进入次数(错误次数)作为基础成绩。各组注药10 min后重新测试。记录小鼠第1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5 min内进入暗室的错误次数。如5 min内小鼠仍未进入暗室,错误次数计为0次,潜伏期计为300 s。用药第2天重新测试各小鼠。

1.5 统计学处理 错误次数及潜伏期用x±s表示,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见表1、2。表1 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表2 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从表1和表2中可见,在用药前各组小鼠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组小鼠基础智力相似。用药第1、2天,无论是跳台实验还是避暗实验,各组小鼠的错误次数和潜伏期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的学习记忆无明显的影响。

3 讨 论

记忆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脑功能之一。一般把记忆分为3个阶段,即获得、巩固和再现。本实验是以训练后给药测定记忆的获得过程。

人和动物的内在心理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只能根据可观察到的刺激反应来间接推测。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是常用的研究动物记忆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回避性反应[3]。

本组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研究显示,阿片受体与记忆密切相关[4]。纳洛酮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催醒药,可以缩短氯胺酮麻醉持续时间[5],但其所用剂量较大(2 mg· kg-1)。本实验所用剂量为1000、100、10、1和0.1 ng·kg-1,剂量较小,对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至于小剂量纳洛酮合用吗啡对学习记忆功能有何影响及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27. [2] 李 竹,吴春福.阿片系统与学习记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5):383-386.

[3] 张均田.学习、记忆实验法[M]//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6-834.

第9篇:学习逻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异质性劳动;向量分析;经济学研究

每个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方面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劳动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就产生了经济学中的最佳分配和使用劳动力的研究。对劳动异质性的研究也是不可避免的,更是管理活动对经济理论的迫切需要。因此对异质性、异质性劳动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内部组织效率低下的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劳动力与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

一般来讲劳动力主要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有效的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能力,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本质上两者的概念是有着相似性的,但是在量的规定性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年龄在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清华大学张德教授对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作出了准确描述,其中把瘸残人员以外的不属于劳动力的人口也纳入到人力资源的数量范围内。所以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与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有着共同的本质,两者概念的区别只是在外延的涵盖上。可以说劳动经济学中潜在劳动力人口的外延已非常接近人力资源所涵盖的数量范围。

二、数学逻辑对人力资源进行研究的方式——向量分析法

工作意愿的向量分析图

Wc为工作实际能够提供的行为报酬向量;Wp为意愿的行为报酬向量;为工作意愿夹角,为工作意愿系数,对于的任意取值,都有=Cos;Wp1为与Wc重合时(=0)的意愿报酬向量,工作意愿系数1=cos0=1;Wp2为与Wc的方向正好相反(=)时的意愿报酬向量,此时工作意愿系数2=Cos=-1;Wp3为与Wc正交(=/2)时的意愿报酬向量,此时工作意愿系数3= Cos/2=0。

1.能力向量、报酬向量和行为向量。行为人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为的特定后果有着多面性,因此可以用向量来进行表示,在运用向量的过程中,这些行为特征变量就构成了一个行为向量空间。非常著名的就是某公司将员工的行为能力分解为三个基本变量:考察雇员对信息、人和物做些什么,然后对每一个变量进行定量的评价。这时员工行为能力可以在三维的向量空间中运用行为能力向量表示出来。依据提供的行为周期模型,任何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以获取满足特定需要的资源为目的,一个完整的行为向量还应包括反映行为后果的变量。

2.造成的匹配损失 。在当今的经济学研究中,需求和供给是两个基本的经济变量。可以说有效的需求量或供给量必须用“愿意而且能够”加以界定。就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单元即——个人的经济行为而言,人们之所以愿意购买特定的商品或愿意从事特定的职业是因为这种特定商品或职业能够满足行为人特定组合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讲,消费和劳动本质上就是一种行为,能够产生满足人的需要的各种资源。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行为报酬。当消费或劳动所带来的行为报酬的特定组合与人们预期的报酬组合不一致时,这种愿意的程度就会减少。除此之外,任何特定消费或劳动行为都一定存在一个最恰当的特定能力组合与之相适应,当人们实际的能力结构与这一最恰当的能力结构不一样的时候,人们的完全能力就只能有一部分称作能力结构系数,用到消费或劳动活动中去。

基于以上的两种情形,在实际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消费或劳动行为所能够提供的报酬向量与人们期望的报酬向量是一样的,当所要求的能力向量与人们实际的能力向量不一样时,就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种损失也降低了意愿和可能程度,最终降低了有效的需求和供给,这种情况下,结构上不匹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称作匹配损失。在实际情况中,是需要人们从事行为,真正的行为能力都不可避免地由“愿意而且可能”来决定。因而,匹配损失存在于任何人的任何行为中,它就像是万有引力一样,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