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农村特色产业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特色产业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特色产业案例

第1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农业部于2005年底开展了21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从5月中旬开始,农业部会同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示范村(场)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案例:

■城市郊区村:北京大兴区北蒲洲营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旅游”

北蒲洲营村的规划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该村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按照北蒲洲营村生态有机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

解读:北蒲洲营村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村,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这也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示范规划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这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的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工业区、生活区和观光农业区四大板块。

■农业产业村:江苏姜堰市河横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

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

解读:从河横村规划的特点看,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是最大的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方面,除了河横村外,还有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等。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通过各自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是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必由之路。

■特色产业村:陕西礼泉县白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礼泉县白村地处苹果产区,农业结构以果业、养殖业为主。该村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该村村域布局分为生产区、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园区。该村推进“一村一品”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以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果品村。二是从今年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三是延长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运销服务组织,扩大果品的销售能力。五是以果业为主开发乡村旅游业,重点开发以农业科技园、“农家乐”和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为主题的都市观光农业圈。

解读:从白村的规划看,以果业为主业的“一村一品”正在朝着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发展格局,并开始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向深加工业、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延伸,这符合村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但实施“一村一品”要特别注意产品趋同的问题,关键是要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科学引导“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革命老区村: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规划提升红色旅游品牌

韶山村是的故乡,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地,地处韶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为此,该村规划以开发红色旅游为主业。该村发展红色旅游的举措有:组建韶山村旅游服务开发总公司。总公司下设“红杜鹃旅行社”和“旅游纪念产品开发公司”,重点开发“农家乐”餐饮业和观光农业旅游等项目,并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打造“韶山村”品牌,进一步整合韶山村旅游资源,提高韶山村旅游的竞争力。

解读:国家从2005年开始大力推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韶山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包括贫困农村在内的很多老区山区村,要开发形式多样的“农家乐”项目,可以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贫困山区村:云南曲靖市麒麟区茨营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

茨营村地处贫困山区,是典型的农业村,经济条件落后,能源建设较薄弱。该村规划以“整村推进”的理念,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整村推进”以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沼气工程,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形成以户为单元的“畜―沼―菜(桑、烟、果等)”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村物业服务站;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解读: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从茨营村的规划看,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上,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科学规划、整村推进”和“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原则,改善基础设施,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蔬菜、养殖等产业,实现生态富民。

第2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 工业园

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中小企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平台,是湖北经济的基础。湖北县域人口、土地分别占全省的82.6%和96.82%,而经济总量只占53.5%。湖北与全国其他经济强省相比,弱在县域经济。为保民生、促使经济健康平稳的增长,启动内需,提供一个繁荣的国内市场,发展县域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一、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规模小、实力弱,园区型产业集群关联程度不高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大多属横向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化分工与协作机制,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联系较少,专业化不明显,这样的集群仅形成简单的企业集聚,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且多数地区的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弱。如各地都有工业园区,但园区内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却不高。而浙江经济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正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目前,湖北省部分市、县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够,集群内产业分工不完善,产品的市场细分特色不明显,系列化产品不丰富,技术联系不紧密,“饥不择食”上了一些结构趋同的企业和项目。企业规模偏小,市场份额不高,品牌竞争能力弱,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强,对社会和财政贡献不大。

2、集群发展特色不够突出,缺少本地根植性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特色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县域经济产业只有注重挖掘自己潜在的力量,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形成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充分运用产业集群的战略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够使县域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目前湖北许多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往往自身并没有什么特色产业,或者没有根据自己原来的产业发展特点确定特色产业,而是盲目吸引“外资”,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没有特色,或是随意复制其他地方的特色产业,什么流行上马什么,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本地经济不兼容,缺少本地根植性,最终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败甚至崩溃。

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较强地方植根性的经济群落,即它与当地区域具有较紧密的联系(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本、分工网络体系和要素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及集体效率)而不宜迁往他地,从而可以长久地服务于当地经济。但有时候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滋长与刺激也会打破这一均衡,引起集群内某些重要企业甚至整个产业集群的外出与搬迁,从而引发集群和当地经济的毁灭性危机。此前发生的台商电子产业集群大规模从东莞迁往苏杭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湖北省部分县域产业集群也面临着这样的隐忧。具体来讲,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具有超强实力的外资旗舰企业为支撑的县域集群,这些支撑企业如果发现其他地区还有更好的投资场所而当地又没有更好的分工网络牵绊的话,其选择迁出的机率就比较大,当地集群与产业就会因此而面临结构性风险的强大压力。二是湖北省土生土长的县域集群。当其逐步壮大后,一些积聚了一定实力的龙头企业就会考虑到外面具有更好生存环境的大城市或区域去发展;鉴于它们对当地集群和经济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们的突然迁出显然也会引发一系列结构性空洞问题。

3、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

湖北省目前形成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就湖北省整体而言,各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群之间协作关联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而随着湖北各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集群跨地区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各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势必会突破县域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各县域间资金、人才、技术的自由流动,形成以建设跨区域的产业集群为主的板块式经济发展道路。

跨区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加速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加强县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从而提高地区的总体竞争力。因此,各产业集群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是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快速推进建设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等区域经济联合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正面临着工业化进程的重大转折期,因此,应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扶持力度。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作为引领县域经济成长的强大引擎,做优、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走出一条适合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如何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发展县域产业集群,从而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县域特色集群

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一般都是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选准了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的地方。因此,发展县域产业集群,就是要充分认识并开发好县域内的特色资源,制定一个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计划并且连续执行,逐步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构架,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些成功的产业集群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很好地挖掘了本地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产业,这样发展起来的产业有很好的本地根植性,具有先天的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县制宜。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社会文化背景,形成特色,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走特色产业之路,推动中小产业的本地化的分工协作,促进企业聚集,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三是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

2、要高起点打造工业园区建设,增强企业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化发展,而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发展县域经济,各地就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资源等方面优势,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将其作为县域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推动项目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搞好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形成和扩展区域市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加快实现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目前湖北省工业园区多数规模偏小,因此,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基本依托,搞好园区的整合、扩容和提升,使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要高起点制定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功能定位独特的各类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通过园区的规模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选择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和高技术演进,促进产业集群有序发展。城区新建工业项目必须要进入当地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要设置必要的环境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进入。总之,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必将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化发展

集群经济除了具有集聚效应、协同效应等正外部性外,还存在一些负外部性,如集群内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要加强管理,实现产业集群有序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培育以信任为基础的区域文化,使集群内企业相信预期的协作收益将高于违背竞争规则所导致的好处,或者大大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其次,地方政府应借助舆论的力量,大力宣传,引导集群诚信文化的形成。再次,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建立集群内相应的信用机制,对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评级,并在集群内外进行公布。最后,地方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性社团组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行为并举,共同规范市场秩序,制止无序竞争。根据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当前要着重发展行业协会、咨询和培训两大类中介组织,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的政策机制,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宏观调控、优质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规范行业优胜劣汰,整合资源,提档升级;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工艺设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使现有企业提档升级;引导投产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达标、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带动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联锋: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l0(4).

[2] 王维平、刘书明:产业政策创新与县城经济发展[J].南方经济,2011(7).

[3] 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9(2).

第3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 案例研究 宁夏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现状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高原,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2015年底总人口667.8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由于受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西海固是宁夏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包括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同心、盐池、红寺堡9县(区),人口206.3万,占宁夏人口近三分之一,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宁夏38.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81.7%。西海固是宁夏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最难啃的“硬骨头”。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案例

(一)产业扶贫――以同心县同德村为例

同心县隶属于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县境内沟壑纵横,干旱缺水,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宜种植枸杞。河西镇同德村是同心县最后一个生态移民村,润德枸杞庄园生产基地来自于从同德村移民群众手里流转来的7500亩枸杞。目前,庄园拥有百吨级无尘制干车间,采用现代化生产流水线,对采摘的新鲜枸杞进行清洗、杀菌、消毒、速冻,包装,不仅可以当作零食直接食用,还可以煲汤、泡茶、熬粥等。通过深加工,可将枸杞做成枸杞原液、枸杞酵素等保健食品,提高枸杞的附加值。据庄园负责任介绍,他们还将向药品、化妆品等行业进一步拓展,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仅用了3年时间,同德村从寸草不生的荒滩发展成为高效益高产出的枸杞庄园,枸杞产业成了“拔穷根”的支柱产业。庄园里2000余名工人全部来自同德村1379户移民群众,在枸杞产业带动下,同德村从移民前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发展到6000多元,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小小的枸杞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致富金矿”,产业扶贫真正实现了源头“造血”。

(二)旅游扶贫――以西吉县龙王坝村为例

龙王坝村隶属于“苦瘠甲天下”的西吉县,该村有8个村民小组,404户共计1672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8户共计840人,是全县238个贫困村之一。龙王坝村山清水秀,村民们吃自己种的杂粮和绿色有机蔬菜,是原生态的长寿村,村里有4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8位90岁以上的老人。该村2014年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称号,就地取材发展旅游产业是它脱贫致富的特色。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龙王坝村依托本地的自然景观资源,成立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该社已入选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现在,村里的贫困户都成了勤劳致富的能手,他们把农村变成景区,村民变成导游,民房变成客房,产品变成礼品,摘农家菜、吃农家饭、睡农家炕,把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打造成农家生活体验系列旅游产品。此外,村里的梅花鹿养殖中心和草莓采摘中心也备受游客喜爱,该村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去年,村里177户737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了脱贫,脱贫率高达85%以上。

(三)“软文化”助力精准扶贫――以中卫市为例

中卫市辖沙坡头区和中宁、海原两县,共40个乡镇442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共有21个民族,五大宗教俱全,属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沙坡头区以宣传党的政策、展现脱贫决心为主题,通过30余场扶贫攻坚专场演出让老百姓了解精准扶贫政策。中宁县给山区的农家书屋补充大量图书,建起了部分乡村电子阅览室,并将“互联网+”思维融入精准扶贫,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感情沟通。海原县建成了集设计研发、加工培训、展览销售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引商、整合等方式,扶持了12个脱贫销号村,带动600名贫困家庭妇女稳定就业。此外,中卫市在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中明确文化为魂的思路,将海原回乡风情展示列入了特色旅游区,着力打造民俗文化游和丝路寻踪游线路。通过深度挖掘民俗资源,在“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南长滩村建设党项民俗村。此外,市政府协调鸣沙村80多名群众,通过组建驼队和花儿组合演艺团队,让他们走进沙坡头景区服务岗位。目前,该村正在建设占地60多亩的穆民风情苑,项目建成后可安排150多户群众经营创收。

(四)精准培训促进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能力培训工作被区政府确定为2016年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之一,安排两亿资金,培训十万人次。培训对象主要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十二五”、“十三五”生态移民;根据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培训工种主要以驾驶员、刺绣、育婴师、手工艺编织、养老护理、电焊工等工种为主;培训模式按照“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培训对象选单、政府买单”的流程进行。截止年底,全区共对125732人次进行了技能培训,超额完成25.7%,其中有89732人取得了初级技能资格证书。精准培训的目标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引导贫困群众不断挖掘自身潜能,通过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拓宽增收的渠道。

三、宁夏回族自治区精准扶贫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本地区资源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充分l挥贫困地区土地辽阔,山清水秀,污染较少的地缘优势,依据贫困地区特殊地形、地貌的特点,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宏观思路着手,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依托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业。

第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精准扶贫必须加强对贫困村领导班子和贫困户的教育培训,彻底打消他们“等靠要”的念头,积极转变脱贫观念,树立脱贫信心,提升脱贫能力。通过技能培训掌握至少一种生存本领,积极就业或者自主创业,从源头上拔穷根,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同时,要引入技术特派员,针对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指导。

第三、要加大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遵循“讲得清楚、听得明白”的原则,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方式,让党的扶贫政策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提高他们生产、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良好精神面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旭明.关于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思考――从宁夏贫困户家计特征视角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16(2).

[2]夏自成.宁夏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现状及保障措施[J].山西农经,2016(15).

第4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休闲农业;温州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一、温州市休闲农业的类型

温州市出现了很多休闲农业园,这些园区分布在不同位置,其类型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科技观光型

科技观光型,顾名思义,这种休闲农业园区之中的主要观光项目是农业园区之中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用技术能够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大开眼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平时从未听说过的技术,并在脑海之中形成关于这个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之中的应用方法。这对于城市之中的人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有启蒙作用的好去处,尤其是一些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会让学生们以此作为参照来印证教材上的内容,对于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有着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在这种类型的园区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州的绿色乐园,不仅可以让游客进行参观,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集中参观的平台。

2.休闲度假型

休闲度假型的休闲农业园区则是以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游客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让游客能够在自然风景的怀抱之中放松自己的心灵,真正做到休闲度假。这种休闲度假园区一般对于选址的要求较高,园区周围的自然景色较好,而且空气质量也较为不错,在这个自然基础上,园区利用简单的休闲设施建设,让园区成为很多游客减压休闲的好去处。温州白云山农业观光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农家乐型

农家乐型园区相对于前两种要简单且便于实现。其主体就是农村的家庭,一般而言都是以一户农村家庭为单位,将自己家中的空房布置为住处,或者将自己家中的农业用地布置为参观场所,其中农业作业的部分还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参与。这对于城里来的游客而言是一种非常新鲜的体验,而且相对于前两种园区,这种园区更加贴近生活。由于都是以每一户农家为单位,基本可以保证一对一的全程服务,所以服务质量较高。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农业风光,体验农村生活,还可以吃到地道正宗的农家菜,这对于城市的游客而言无疑是十分新奇的,更重要的是,农家乐的价格并不高,非常实惠。而对于农民来说,农家乐是一个非常好的盈利项目,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这种园区由于规模不需要很大,所以温州有一千余家,都各具特色。

4.特色产业型

特色产业型指的是在某一种作物的种植区域,游客可以在这片区域之中体验采撷收获的乐趣,回归质朴园林生活的活动。比如说一些草莓、樱桃自采园,都是凭借着独特的产业来吸引游客,让游客既能体验到亲手采摘的乐趣,也能现场品尝到最新鲜的水果,并支持游客将水果带走,让游客可以在归途之中继续品味。还有茗岳乡的油菜花基地,利用油菜花长成时一片金黄的景象来吸引游客,让游客切实去感受该产业的状况。

二、温州市休闲农业的区域特色

1.发展速度迅猛

近年来温州休闲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中省级农家乐类型农业园区从2006年的5个增加到了2007年的10个,而市级特色农家乐村更是从11个剧增到了96个,这个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不仅如此,省级农家乐型旅游示范点也从2006年的7个增长到14个,而市级示范点则从21个增长到67个。在这几年的建设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07年,仅此一年就建成了10个示范园区,16个特色镇。温州农业园区发展速度提升如此之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温州市民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过程之中,消费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从原来的追求高科技到现在的崇尚自然,这无疑给农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依托农业产业发展

温州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托于农业产业。在目前的31个园区调查中发现有28个即90%以上是以种植业、畜牧业或水产养殖等农业第一产业为支撑,同时结合休闲观光内容的开发来经营的。其中,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种植水产、畜牧水产、种植畜牧水产养殖产业为支撑的分别为7个、3个、4个、4个、2个、5个、3个,31个中有9个(占29.03%)的休闲观光农业区是以种养相结合的类型。

三、温州市发展休闲农业具备的优势

1.基本条件良好

温州的地理区位条件非常具有优势,是浙江省南部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尤其是从交通上来看,温州不仅贯穿着数条高速,便于城际的交通,而且温州站也是几条铁路的交汇之处,是铁路交通的枢纽所在,还有城市内部的机场和正在建设之中的港口,使温州市成为了一个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交通枢纽。

2.自然资源丰富

在气候划分上,温州市属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而且由于临海,气候偏于海洋性,相比内陆而言,水气更加充足,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灌溉。由于水气水平较高,白天的太阳照射会受到削弱,而夜晚则会提供保温效果,这就会让该地区的温度变化程度降低,避免农作物因气候灾害而受到灾害。同时,温州地处南方,积温较高,适于作物生长,而对于市辖区范围内的多种地貌,农民们都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便于市民进行观光游览。

3.市场机制灵活

温州人民的精神也是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温州人民在刚刚起步的是市场经济之中勇敢拼搏,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在市场之中进行资本的运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敢为人先。由于当时民营经济刚刚兴起,发展速度较快,温州市抓住了这样一个契机,利用这股浪潮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飞跃,而这种对于市场经济敢于跟进,对于市场机制灵活运用的精神也让农业的发展得到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土地等资本要素得以自由流动,让农业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市场条件。

4.经济基础雄厚

从经济水平上看,正是由于温州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敢于利用市场规则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小商品批发零售业不断进军形成规模优势,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奠定了温州市雄厚的经济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保证了温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使得温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促使其转变消费观念,使得市内居民对于旅游,尤其是周边生态游的热情不断提升,进一步促进了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

第5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在村头”的发起人,是一个年轻的“村官”,名叫张雪。

张雪大学毕业后,就到荣昌区仁义镇鹿子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从那时起,张雪就一直在发挥特长――将年轻人的创新点子融入乡村发展。

彼时,看到鹿子村拥有大片桑树林,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张雪就发动村民,率先推广了“立体农业”模式,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012年,张雪将仁义镇各村的创业“村官”集中到一起,创办了“村官专业合作社”,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了仁义镇效益农业创业链条,形成了林下生态鸡、大棚蔬菜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2013年9月,出任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后,张雪又把这股子创新热情带到了通安村。

才到通安村,雪就发现:村里盛产的花椒品质虽好,却苦于没有销路,农家的土鸡蛋、生态鸭等土特产也卖不到好价钱。

这成了张雪的一块“心病”:怎样才能帮助村民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呢?

随着电商下乡的不断铺开,张雪心里渐渐有了主意:“这些东西或许能在网上卖?”

2015年,张雪协调技术团队和供应营销资源,研发了“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

光听名字,“在村头”就很有吸引力。为了让“在村头”农业电商平台别具一格,张雪和村干部们摸索了很久。他们还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带领一班人到重庆主城区各小区进行推广,为“在村头”吸引了不少忠实客户。

“在村头”诞生以后,村民们只需将农产品送到电商网点,称完重量,便能拿到钱,再也不用担心农产品销路了。

随着“在村头”的红火,村里不少“电脑盲”也通过不断学习成为了“网络卖家”。

同时,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荣昌区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可以申请开设专区,销售自己所在村的产品。

但张雪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在村头”配套功能进行了持续创新和开发。

如今,“在村头”的各项功能完善:它以本地“村官”或创业青年为主体,通过平台信息化手段,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通过产品生产销售标准化和溯源体系的建立,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通过平台服务功能的管理,实现了协助村“两委”村级治理的目的;通过平台的宣传引导,转变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原生态产品。

第6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这一年,文化部的“倍增”计划、广西区的“十二五”规划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意见等文件里一致强调的培育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县得到实质性推进。

这一年,首批广西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新鲜出炉。这些示范县将成为广西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新动力。

在最近的四年,广西文化产业连续以超过35%的速度增长,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不断增大,并已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高歌猛进的产业发展背后,是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的引领,是与科技、旅游、金融等领域融合的创新,是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突破,是政策、经费、规划科学有力的保障,是向特色、向新型、向专业组建产业集群的务实……

抓特色“广西优势”爆发张力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同时处在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沿海、沿边、沿江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是典型的“广西优势”。

历史上,广西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该区域与东盟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谓是源远流长。广西还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东盟各国华侨众多,华侨亲属与东南亚保持着亲缘的密切往来。由于民族起源、历史承传、地理风习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广西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为双方合作孕育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和产品消费主体。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之后,广西因拥有对东南亚开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趋同的文化语言和深厚的合作基础而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门户、前院、桥头堡,为广西特色文化产业推广提供良好的平台。

与此同时,广西特色多样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让这里的产业空间与众不同。

“广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自然风光、节庆习俗和民族民间工艺品等,这为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广西文化厅副厅长洪波举例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印象刘三姐常演不衰,印象系列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还有兴安灵渠、宁明花山岩画、柳州三江侗族风雨桥等众多著名文物古迹;壮族歌墟、瑶族盘王节、仫佬族的依饭节、京族哈节等系列国家级“非遗”;忻城壮锦、钦州坭兴陶、靖西绣球、合浦珍珠、博白芒编等等,民族工艺品特色鲜明,种类繁多。

“自古以来,广西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多样,文化多元,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开发的富矿”,洪波屈指点来,如数家珍。

特色就是生命。广西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特色资源上,“广西优势”正在爆发着强大的张力。

抓规划科学布局差异发展

2012年11月,广西文化厅公示了首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拟命名的名单后,该项工作得到了全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有45个县(市、区)、68个乡(镇)踊跃申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市因此更加重视和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推动发展的措施。”广西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班华勤说。

政策上,南宁、桂林、北海、钦州、玉林等各地市相继出台了一批文化产业规划方案,部分地市还专门出台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如钦州出台了《关于加快坭兴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玉林出台了《关于创建特色岭南文化示范市的实施意见》。

资金上,广西文化厅计划在工作经费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各有关县编制规划的启动经费,获得评选命名的县(市、区)也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配套经费,共同启动文化产业的规划工作。“十二五”期间,南宁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给予一次性奖励;北海市2012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还与中国银行签订了《支持北海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到未来五年内约20亿元的融资支持。

具体措施上,广西文化厅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编制发展计划和规划,对各项扶持措施进行细化,还与各县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和义务、目标和要求。随着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布局呈现出科学化、差异化特点,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统筹城乡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迎来了一派争先创优的生动景象。

“未来的目标是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广西文化标识,树立地方文化的新形象。”班华勤说,通过品牌创建,使广西的文化产业在西部、在全国乃至东盟打出名号、创出品牌、闯出天地。

抓示范特色县区扬鞭奋蹄

博白县编织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全县现有编织企业435家,产品融实用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体,形成十大系列5万多个品种,多年来畅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实现产值20.1亿元。全县编织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从业农民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获评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像博白一样,近年来,广西各地深入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涌现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特色突出的县(市、区)和乡(镇),对推动文化建设、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三江县充分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侗族非遗文化特色产业。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打造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这些都是广西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为广西挖掘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广西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覃定坚说,针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市”范围偏大、带动面支撑点较难把握,而“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范围偏小、影响力稍显不足的具体情况,广西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广西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评选命名工作,旨在培育、扶持、壮大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县(市、区),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评选命名工作,探索一条从“管脚下”到“管天下”、从联系“点”到推动“面”的新途径,寻求推动基层尤其是县乡一级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4月12日,武鸣县等16个县(市、区)成为首批广西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横县等22个县(市、区)成为首批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市、区)。当天,广西文化厅还与获得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的有关县(市、区)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抓链条逐级带动跨界融合

融水的民族服饰、阳朔的民族演艺、梧州的人造宝石、钦州的坭兴陶、北海的珍珠饰品、靖西的壮锦绣球、东兰的铜鼓、凭祥的红木等等,“文化资源丰厚”、“文化特色鲜明”被作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首要评选条件。

“示范是形式,带动才是目的。”洪波表示,挖掘发展优势,带动产业发展,树立行业和区域典型成为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区)工作的关键。

第7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渝府发〔〕117号)的精神,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效提升我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现就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商标作为商品、服务的标志,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开拓和占领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科技、贸易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一个地区商标有多少,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多少,直接体现着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实施商标战略,对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314”总体部署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商标发展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开发和自我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我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中国驰名商标、市著名商标、县知名商标,通过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着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新环境、品牌利用的市场空间和品牌保护的法律环境。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商标数量明显提升。在全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标注册、使用及品牌培育、发展、保护的有效工作机制。到2015年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1300件,年增长15%以上;县知名商标总量达到70件,年增长15%以上;市著名商标总量达20件,年增长15%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拥有1件以上;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拥有3件。

2﹒商标布局更为合理。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知名、著名商标数量。在照明电器、水暖卫浴、生物科技、饲料兽药等产业形成知名、著名商标集群。

3﹒商标作用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全县著名商标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税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税收的20%以上,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30%。

4﹒商标环境不断完善。全社会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商标意识普遍提高,商标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商标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实施商标战略的重点培育方向

(一)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商标品牌。奋力打造工业园,不断完善“一区三园多点”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调整产业布局,要在生物科技、机电制造、电子信息、轻工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打造“中国西部照明电器产业基地”、“中国西部水暖卫浴产业基地”,全力推进“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大力扶持镇街特色产业商标品牌。深入挖掘镇街特色资源,抓好吴家阀门、河包粉条、安富陶瓷、盘龙花生仔姜、仁义纺织农机、昌州饲料兽药等特色产业商标品牌发展。

(三)着力培育农业商标品牌。围绕生猪、家禽、草食牲畜、麻竹笋、蔬菜、茶叶、酱腌菜、水果等产业,大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实施商标战略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商标宏观规划。将商标战略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制定适合相关产业、相关区域的商标发展规划,积极地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

(二)推进商标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商标宣传报道力度,披露商标侵权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商标战略工作先进经验,营造商标战略实施的良好氛围。采用户外广告、网站等多种方式,对自主品牌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使“品牌强企、品牌促农、品牌兴县”的观念成为全县企业和人民的共识,提高我县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加快商标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引进品牌经营、商标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商标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强行政机关商标知识培训,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商标意识。大力开展面向企业的商标培训,提升企业创牌能力和商标管理运用水平。

(四)建立商标激励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协调全县的商标战略实施、驰名、著名、知名、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培育发展、品牌基地建设、商标宣传培训、商标维权保护、商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此外,县财政对获得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地理标志的商标权利人给予一次性的资金奖励,对获得涉外商标的商标权利人给予一次性的资金补助。

(五)加大商标政策扶持。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采购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对于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在融资贷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广告宣传、科技立项、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

(六)加快农产品商标培育注册。加大指导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的力度,积极培育申报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积极支持农业专业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商标优势,发展“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扶持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农特产品商标。

(七)强化商标管理运用。引导企业加强商标的使用和管理,鼓励企业内部成立商标管理机构。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深入推进质量兴县战略,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加强商标文化建设,丰富商标内涵,采取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商标市场价值。

(八)加大商标保护力度。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文化局、县质监局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建立商标协作保护机制,形成商标执法合力。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商标权的重要作用,加强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的移送,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司法惩处力度,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8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关键词:石坡镇;脱贫攻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F32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1.00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洛南县石坡镇作为贫困县的贫困镇,脱贫工作刻不容缓,石坡镇党委和政府直面矛盾和问题,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脱贫村脱贫致富。

1石坡镇基本情况

石坡镇地处秦岭东段南麓,洛南县城以北29公里处,东邻寺耳镇,南接柏峪寺镇,西连石门镇,北与巡检镇接界,为洛南县北部主要集镇之一。全镇总面积达287平方公里,辖 16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社区,共有201个村(居)民小组,现有农户数7109户24701人,耕地面积达544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467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2017年计划脱贫7个行政村,预计脱贫贫困户714户2368人。石坡镇是典型的边远贫困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户思想观念守旧,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困难重重。

2 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

2.1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发生率高

2017年洛南h16个镇办,计划脱贫68个贫困村,石坡镇脱贫7个村占10.3%。石羊、黑山、香山、王村、寇窑、王窑、金鞍7个村总人数为9131人,贫困人数2368人,贫困发生率25.93%,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脱贫工作压力较大。

2.2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石坡镇地处偏远山区,无一条二级公路通过,2017年脱贫的7个村更是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通村水泥路虽已全部修通,但通组路没有完全修好,已修路面宽度不够、质量不高。

脱贫村群众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脱贫村大部分人用上了自来水,但水源极不稳定,金鞍村还有一个村民小组地处海拔较高的山上,目前还靠吃雨水为生,无雨水时就要到山下以每桶100元的高价买水。

7个贫困村整体是山坡地多、平地少,土壤贫瘠,农业灌溉系统不发达,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地区,大部分村民靠自产农产品及少量的经济作物收入维持生活,缺乏其他经济来源。这些贫困村先天不足,自然条件恶劣,给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障碍。

2.3人口素质偏低,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不强

通过对7个脱贫村进行调查,发现其人口总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1.0%。农民科学文化及综合素质偏低,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种植业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创收方式和渠道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弱。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滋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开拓意识和竞争意识;惧怕风险,虽然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

2.4致贫成因复杂,脱贫压力大

石坡镇2017年预计脱贫的7个村共有贫困户714户,贫困人口共2368人。其中因学致贫66户,占总贫困户9.3%;因病致贫204户,占总贫困户28.57%;因缺技术致贫111户,占总贫困户15.6%;因残致贫218户,占总贫困户30.53%;因缺劳动力致贫32户,占总贫困户4.4%;因缺资金致贫59户、占总贫困户8.3%;其他原因致贫24户,占总贫困户3.3%。其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占总脱贫户数的50%以上,成为脱贫工作的重点。

还有些人群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主动脱贫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吃扶贫饭”及“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同时,农村劳动力外流,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精准脱贫的难度。

3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与建议

石坡镇党委和政府为如期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除全面摸清村情户情外,全面了解民心民意,准确运用“八个一批”,严格落实“六个精准”外,广开思路、多措并举,确保该区年底如期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3.1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与脱贫的“命脉”,要着力增强基础设施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优先解决村里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打通经济动脉,畅通农业农村发展的血脉,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镇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2500万元无息贷款,坚持基础先行,实施产业到户。坚持实施水、电、路、房、环境改善“五到农家工程”活动,实现卫生室、图书室、垃圾收集环保设施等贫困村“五有工程”;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可靠,居住条件改善,例如加快建设王村水厂和郝坪村水厂工程建设进度,以解决石坡街社区、周湾村、南坪村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解决贫困群众用电问题。

3.2扶贫需扶智,激发脱贫人口内在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激发贫困人口内在动力。贫困人口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人口自己的辛勤劳动得以实现。

针对脱贫村贫困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实,县政府对在技工院校上学的贫困户子女每人补贴3000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分类、分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每人补贴培训费用1200元,发展产业的扶贫局再给人均800元产业扶持资金;石坡镇政府还创办了夜校,在各贫困村设立教学点,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集体讨论为主,采用专题辅导、经验介绍、案例剖析、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确保受训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根据贫困人口的实情量身打造的“田间课堂”、“车间课堂”、“家庭课堂”,培训黑猪养殖、中华蜂养殖、万寿菊种植等实用技术。打造“创业导师+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模式,提升贫困人员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力争实现培训脱贫。

通过开展贫困村及贫困户就业意愿和外地企业招工需求的调查摸底,根据培训人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施策,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实现就业。

截至3月底,石坡镇政府针对2017年脱贫的7个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285人以及有就业创业需求15人的不同情况,在洛南县政府的帮扶下,镇政府、村委会多方提供信息,实现285名贫困人口全部就业,其中61人从事村级保洁员工作。

3.3以异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为重点,改善贫困人口居住环境

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部分贫困人口,实施异地移民搬迁。移民办按照新的移民补贴政策,对贫困户补贴25000元/人,每人不超过25平方米;一般户补贴12000元/人,住四层及以上每户奖励5000元。

坚持集中安置、城镇安置、楼房化安置“三为主”和靠近集镇、靠近县城、靠近园区“三靠近”原则,按照轻重缓急对大片区符合异地移民搬迁的贫困群众实施异地扶贫搬迁。

加快城镇基础建设步伐,支持移民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商贸流通企业、小微企业,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优先在县城阳光庭院、石坡镇政府所在地等集中的安置点搬迁安置困难群众。截至3月底,已建成保障性住房48套,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1803间,易地搬迁229户888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3.4发挥“金融输血”功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活力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脱贫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已成为脱贫的最大障碍。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挥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银行扶持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将“金融输血”聚焦精准扶贫。

一是制定信贷支持、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对经过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借款人,由信用合作联社、邮储银行、阳光村镇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2017年第一季度已有215户贫困户申请“富民农户贷”贴息贷款。此外,对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贫困户专项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发挥财政金融和商业金融互补作用。

三是拓宽资金来源拓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财政资金+合作社+贫困户”、“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和“金融输血”强大的推动作用。

3.5成立村级经济组织,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

石坡镇总体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特色不明显,农民收入提升缓慢,贫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石坡镇从实际出发,为贫困户量身实施“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产业扶贫模式,要求每个贫困村成立1~2个产业合作社,让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加入脱贫主导产业,确保贫困户收入来源稳定。

依托N植万寿菊、黄花菜、油菜、油牡丹等特色脱贫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到合作社打工挣钱,在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抓住北部片区全域旅游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苍鹭园、香山溶洞等美丽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围绕各项惠农政策,着力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脱贫方面走新路、创特色;依靠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着力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攻难点、创亮点,真正使贫困村在包抓工作队的精准施策中如期摘帽,使贫困户在包扶干部的精准帮扶中如期脱贫。

4结语

脱贫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脱贫既要依靠外部扶贫政策的牵引力及外界帮扶的推动力,也应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如果不从本质上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贫困地区就难以达到实质性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打赢这场脱贫战争的关键。要多方出力形成脱贫合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意识,使他们从“心动”到“行动”,摒弃“包公放粮,犁耙上墙”消极思想,积极主动投入这场抗击贫困的战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01).

[2]刘奇.处理好脱贫攻坚十大关系[J].农业经济研究,2016,(02).

[3]马建堂.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齐心协力打赢脱贫决胜攻坚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4]鄢红兵.创新“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当前我国金融扶贫的难点及对策[J].武汉金融,2015,(09).

第9篇:农村特色产业案例范文

广告主:目前,贵媒体的广告营销呈现哪些特色?

杨俐:针对省内的广告市场,我们一方面增加广告公司的数量,提升对广告公司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自营业务团队的培训,打开行业缺口,保证省内品牌广告份额的稳步增长。今年,外埠广告公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我们既保证对外埠广告公司的政策稳定,也深度挖掘受金融危机影响之外的其他行业。

广告主:上半年陕西广播的广告创收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新的变化或动态?

杨俐:今年上半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截至6月底,进账共计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受冲击较严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家居建材、卖场百货和电器数码等。

今年,我们在品牌广告的开拓方面,做了向销售型广告诉求转型的尝试。销售型的广告,能够有效传达产品信息,激发听众的尝试欲望,最终带动企业销售。

广告主:今年上半年,陕西区域的经济形势呈现什么特点?对广告经营有何影响?

杨俐:1~5月,全省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3%,CPI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亿元。5月份和6月初出现了汽车、家装趋热的消费势头,前5个月汽车销售量11.85万辆,其中小轿车为7万辆,家居销售额同比增长15%左右。房地产市场在1~2月比较“寒冷”,但是到5月份有了上涨,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缓慢的恢复阶段。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如果后几个月实体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将对广告经营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广告主:您认为贵媒体作为区域地面媒体有哪些地域优势和特色?

杨俐:我们作为区域媒体,主要立足于陕西市场。我们除了拥有大多数省级电台都有的新闻台、交通台、音乐台等,还特别针对关中160万农民朋友,开办了农村广播和故事广播;针对三秦500万的秦腔爱好者和戏迷朋友,开办了戏曲广播和秦腔广播。在节目设置方面,我们也兼顾区域特点,开设方言节目、夜话节目等等。

广告主:请介绍两三家在贵媒体投放取得市场成功的样板企业的故事。

杨俐:为陕西联通设计的植入式广告是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陕西音乐广播(FM98.8)的13个整点时段(早8点~晚20点),设置了一个三分钟的公益主题小版块,定期更换主题,并与听众互动,巧妙地将客户的商业内容融入这个“心情故事类”的小节目,使其具有商业价值,节目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广播选秀活动方面也做了较为成功的探索。2006、2007年的“雪碧我型我秀”,2008、2009年的“雪碧绝对唱响”活动,陕西地区的海选由我们承办。将广播节目安排在演播大厅里制作,网站现场同步直播,大胆地尝试了广播节目电视化,使广播也能“看得见”。凭借广播媒体特有的互动性,使活动报名人数在全国各赛区连续4年排名第二,雪碧的销量在海选阶段连续增长35%以上。客户得到了明显的收益,我们也从以往选秀类活动的弱势媒体成为首选,这套策划方案很快在全国的可乐瓶装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