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美术教学设计;作用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与科学主义相对的形态出现,其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影响了社会的诸方面。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教育界比较认同的教育理论之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摒弃了那种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联接的传统观点,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学习者的潜能、情感、价值观、学习品质等因素上,使其在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时有着区别于其它教学理论的理念及其深远的意义。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及其深远的意义
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机械联接,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这种学习,要求学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情境,学生不应该经受那种因升留级制度或统一规格的考试而带来的失败感。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一)意义学习的要素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都参与学习的活动。
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动机来自外部的,学生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仍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能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4、学习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学生最清楚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明了自己原来的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二)意义学习的原则
1、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才能发生。
2、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3、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4、涉及学生整个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5、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时,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6、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义学习的方法
1、构建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的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
2、提供学习资源。关注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不是把大量时间安排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及讲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多种信息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消化学生在利用资源的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3、同伴教学方式。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同伴教学,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
4、分组学习方式。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的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
5、探究性的训练。探究性学习(即发现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并成为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6、交友学习小组。交朋友小组学习方法是一种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个人经验,其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参与学生面临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彼此之间进行自由、直接和自我沟通,这种方式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更直接的效果,大大增加对自我的理解,使个体更真实和更独立,以及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美术教学设计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美术教学设计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为了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目标,要以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自我感知为基础,适当应用外部力量,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我选择和判断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了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罗杰斯主张把下一代培养成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罗杰斯把这样的特征概括为: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现实中是可信赖的;作为恰当并能适应社会;具有创造性;能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经常在自己身上发现新的东西;自尊也尊重别人。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将更有助于学生走向成功。但是许多老师往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批评往往多于鼓励和表扬,这就严重地挫伤了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因此,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则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自由发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气氛中不断释放内在能量的过程,而自由发展是实现释放先天能量的最好条件。在自由发展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教师细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是挑剔指责、讽刺挖苦,而是首先肯定大胆的设想,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行解除学生担心失败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一个人只有在心理自由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可以完全自由地想像和自由地感觉,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向着凡是能构成他的创造力的一部分的知觉、概念和意义广角度地敞开。课堂气氛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气氛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纪律、自我感觉和人生态度等有重大影响。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宽松、和谐的环境的创造者,作为开展创造性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必须懂得如何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对学生的真诚的信任
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在自由发展中做到自我实现,教师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去掉“假面具”,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学生充分信任,相信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立的自身价值,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洞察学生的情感及其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能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获得真实的自我意识去充分实现自我。重视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气氛,并不意味着它忽视认知教学,而是强调应该创造一种包含认知学习和情感发展的框架,让不同的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的课堂教学作出不同的心理反应。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真诚、信任和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原则,这一点无疑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好的启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的基础。
(四)教学的方法是对学生的“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认为,在意义学习中,应采取非指导性教学。所谓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种学习的发起,不是依赖教学艺术,广博的知识和授课计划,而是依赖存在于教师和学生彼此关系中的某些态度。”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鼓励学生学习和产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方式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和个人经验,以及把学生的选择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因为单纯的自我选择容易使学生缺乏成功感和竞争感。这种非指导性教学,必须使个人沉浸于学习之中。非指导性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是自我发动学习,无组织方式。在非指导性教学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作为和态度。非指导性教学是根据学生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激励思考,重视接受学生,这样便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无疑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学生在经历自选材料、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充分发展,“自己选择”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毫无目的的个人选择,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个人选择,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同学间的竞争。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多地注意自我评价而不是依靠他人评价时,独立性、创造性、自力更生等因素才会产生有效作用。
三、利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美术教学设计
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就构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一)美术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强调学生的内部学习条件,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从做中学,这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是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有效的方法。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可通过设计各种学习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鼓励学生进行各种探索,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感到自己正在从事独立的研究探索。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这幅作品时,学生一看首先感到新奇:一个个挖山者,赤身,并且勾勒的线条有粗有细,这是为什么呢?教师不讲解,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通过交互作用,最后得出:画家之所以用来表现,主要是体现人的力量,而线条的粗细变化,主要是突出人体的结构。学生明白了这幅画主要是表现“力”的作用。
只有当学生自我进入到学习情境之后,学生才会积极地深入实际的学习活动,才会自我促进学习,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都参与进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兴趣有利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兴趣是美术教学成败的关键。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呈现内容的形式及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时,这种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掌握这些学习内容。例如在开设素描之前,若把中国西汉的画像《荆轲刺秦王》用文学性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先不必说画像是什么,艺术特色是什么,先讲内容,可从荆轲怀才不遇,到与太子丹信誓旦旦,到易水送别,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义凛然的气魄,还可引用骆宾王的诗《易水送寒》,并可把荆轲死后,高渐离(荆轲好友,音乐家)矢志不移,处心积虑,以瞎双眼和断双腿的代价去接近刺杀秦王,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九方臬和田横五百士也可讲给学生,随意性很大,但更重要的是把严肃的感情渗透、输导给学生。这样,学生听得认真、感兴趣,在学生被故事感染打动的时候,像递进式地讲了画像和历史人物,更不忘讲徐悲鸿,学生可明白这是绘画,而绘画自然的对他们构成了诱惑,然后可讲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色彩和造型的特色,学生的感情培养起来了,这样也就会主动地聆听了。
一个对美术学感兴趣的人,他的认识就会优先指向与美术学有关的事物,并且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而且这种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还应该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使学生能够保持这种注意力。所以在美术教学设计时要使用丰富的激感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使用不同的、最适宜的呈现手段;或者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三)美术教学中应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适时给予学生“人情味”的关注和鼓励,尊重并适当肯定学生的错误。例如,在设计如何培养学生的素描观察能力的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任何所能看到的形体均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离不开局部,局部受整体的制约,这就决定了素描观察方法,即“整体局部更完善的整体”。要想让学生掌握这个观察方法,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若失去整体,导致所画的形不准。这是学生在素描练习中普遍存在的毛病,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方法的重要性。再如,一堂素描课可以这样设计:把一个花盆端在讲台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花盆五分钟后,就把花盆端到教室外面,学生凭记忆画花盆,并每组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练习,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花盆的高度比例失调,把花盆画成桶状或盘子状。另一种是局部变形严重,部分学生可能把花盆口画得很圆,而盆底则简单地处理成一条直线,花盆变成了上圆下扁的形状。十分钟后,学生基本上画结束,再把花盆端在讲台上。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画的花盆,然后教师可对画在黑板上画进行讲评,不要责怪学生画得不好,要用表扬的话鼓励学生,让课堂充满“人情味”。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四)实现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人主动利用环境和现有资源来发展自己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而较少依靠他人评价时,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才会得到发展。因此,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美术教学设计,可以从基于问题求解的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空间的设计及问题求解过程的引导控制等多方面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空间。例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利用视频投影仪将学生的作业反映出来,作品的不足通过大屏幕将弱点放大,便于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而学生面对自己被展示出的作品,会异常兴奋,情绪高昂,然后可将具体环节交给学生自己鉴评,并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对自己的作品能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对他人的作品增加了理解,取长补短,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相互理解和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应仅仅用分数来评价,而应提倡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这样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权利。学生的自我评价,可通过现在与过去的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已有成就与不足之处,进而明确下一步行为的目标。当然,自我评价如同人本主义本身一样需要与他人磋商才能更全面、更深刻,所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仍需与教育者的评价相结合。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Intemet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设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在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经验的产生,不直接或轻易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给学生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参考文献
[1]况姗芸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件开发[J]中小学电教,2001,(9)。
一、目标设计多元化
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教学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到位,是否恰当。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课堂重视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状况也得到初步扭转,但有一些教学设计又出现过多强调情感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处理灵活化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如何才能实现这个转变呢?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更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问题情境是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的,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与把握,教师要善于分析主题情境中包含的信息,在进行恰当处理。
三、学情分析细致化
教学设计的首要一环是了解学情。教师只有充分把握学生需求、问题、认知现状,经验基础等,方能取得较好的教学设计。《角的度量》一课,很多教师认为内容简单,对学生探究的情感以及已有经验估计不足,尤其对量角器的“里一层,外一层的数据”分别怎么看这一难点预设不到位。结果很多学生“二合一看”均不到位,开口向左的角无法度量出来。主要是学生对量角器的结构不甚理解,认识量角器会显得比较突兀,他们不理解量角器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格,为什么还有里一圈外一圈的刻度,难以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最小角的集合”。
教师了解得越详细,越准确,教学设计就越有正确的基点,越能发挥引领教学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预设弹性化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在于生成,而精彩生成的前提条件是有效的预设、有足够的空间与留白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使学生在观察中充分感知,在动手中展开思维,在操作中尝试发现,通过有限的剪拼,无限的想象,调动他们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全方位获取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思路。
五、问题创设情境化
一个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既可以基于学生生活视界,也可以基于学生童化视界,还可以基于数学学科视界。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天,小明不小心把小芳的电子词典带回了家,而小芳急着要用,那么小芳怎样才能很快的拿到自己的电子词典?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三种方案:小明送到小芳家;小芳到小明家拿;两人电话约定沿同一条路各自从家一起出发相向而行,小明送,小芳接。接着教师又指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案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问题,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很顺利理解“小明送,小芳接”中的“一起”与“相向”等关键性词语,突破与化解了“相遇问题”重难点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们一起探求知识的奥秘,一同体验数学的价值。
设计儿童化的问题情境: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先生在教学《可能与一定》时,创设了由一张 “生”,一张 “死”纸条,接着换成两张均为“死”的纸条,抽签来决定的命运情境。故事情节紧张而很有趣,富有挑战性,学生的情绪积极有紧张,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可以想象,通过这个故事“可能与一定”会深深地融进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同时“主人公”的数学大智慧,也同样会深深地融进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一、兴趣诱发,预习习惯养成的“催化剂”
小学数学预习的对象基本上是死气沉沉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形成过程的浏览和观察,本身并不具备太多的兴趣点可供学生吸收利用,从而转化为预习行为的动力,而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依靠充分的动机来驱动,如果小学生缺乏对固定数学教学内容预习的兴趣和热情,那会极大地降低预习的效率,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也将成为痴人说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预习训练时,应当将兴趣诱发作为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催化剂,一方面注重催化剂的开发和调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催化剂的剂量大小,以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主动预习。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第一课时前,教师安排预习工作必然会在教学《圆的周长》后,教师可以以问题情境的设置来创造学生对圆的面积的认知冲突,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圆的面积的预习兴趣。具体如下:
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你能算出这个圆形花圃的周长吗?(教师向学生呈现一幅花圃图,中间设置一根喷水器,喷水器所能喷射的长度刚好为圆形花圃的半径)
生:能。(学生答案不一,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基本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教师感到很骄傲。如果老师想要知道喷水器喷射一周所覆盖区域的面积,你知道老师要求的是什么吗?
生:圆的面积/圆形花圃的面积……
师:对了,那你能帮老师算出来吗?
课堂陷入短暂的寂静中。
师:这样吧,老师请大家回家后预习下一课内容《圆的面积》,下节课再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算的。好不好?
生:好。
二、任务导学,预习习惯培养的“指挥所”
笔者基于教学经验发现,当前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预习时,往往因为任务不清,方向不明,而消极预习,以简单的过场式观赏来代替有效的数学预习行为。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习习惯,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坚固的指挥中心,即加强任务设计、分解和实施,让学生的预习有所依。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倒数》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份任务导学案:
学习要求:
1.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倒数的意义”;
2.通过自主预习和思考,自己发现倒数的不同求法,如整数倒数求法、分数倒数求法以及小数倒数求法等等;
3.能够快速、准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现场小练:
1.倒数的含义: 。
2.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0 1200 0.1 0.24 2.3
3.思考:通过预习,你认为是否任何一个数都有自己的倒数呢?为什么?
反思:本份导学案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要求为学生的预习工作提供了大体的目标要求,而现场小练部分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预习成果检测的平台,而且,现场小练中又包括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倒数的求法以及一道思考题,基本将倒数这一课的知识包含其中,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这份导学案认真预习,那课堂教学将会是轻松的对话,将会是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
三、行为坚持,预习习惯生成的“保养地”
一次或几次的预习容易得到实现,而要让小学生长久地学会预习,并将预习变为一种数学学习本能或习惯,就必须坚持学生的预习行为,加强外力的干涉和作用,让学生的预习习惯生成有一个良好的保养基地。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将这种认识与课程目标多元化联系起来理解,不知是否合适,以下是我的想法:
一、对课程标准中“目标多元化”的理解
1.教学目标要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四个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要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
2.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目标”中第一条就写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环境下,我们再也不能单一地就知识而讲知识,而应将融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提炼出来,并通过知识的教学有意识地渗透给学生。
因此,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日常教学中的两种倾向
1.重知识技能,轻其他目标
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了,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受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影响,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仍有偏颇。老师仍旧十分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完成情况,以此发挥定向,调节,评价功能。老师认为既然知识与技能是前提,必须重视;其他三大目标是附属品,不应同等对待,也不可能同等对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以知识为本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随堂课)。
2.以为注重形式,就是重视了过程性目标
部分教师对“经历、体验、探索”这几个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理解片面化、表面化。殊不知“经历不一定产生经验”“活动不一定有体验”“合作并非全是探索”。
三、如何把握目标之间的关系,设置、实施多元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多元的载体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出示体育馆场景,估计可以坐的人数——正方体模型认识万——师举例:学校师生为一万多——借助计数器认识数位顺序表——借助计数器读数,认识计数单位。跟踪听课第二课时:复习写千以内的数,数位顺序表,说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借助计数器读数,写数——反复练习——教师总结。
课后我问教者教学目标是什么,回答是:认识万以内的数,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顺序与计数单位。想了一会又说: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发现等能力。除此别无其他。我深感担忧: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加强估算。这一知识与技能都没有讲明白,更别提通过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要揭示的方法与学生的情感达成度。
教者认为:这部分内容很多,光知识目标就难以在课堂内很好完成,如果再加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就更难达成。我这时才认识到:我们的老师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者与知识技能孤立起来,在形式上并排起来了,把它也看成是显性的目标,量化的目标。
我认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在理念上应引起重视,应同等对待,但在设置时应把知识技能作为载体,让其他两者与知识技能同时达成,犹如船从此岸达到彼岸,船上运载的人与货物同时抵达,而不是船先行,水中拖人,人在拉货。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不能与显性知识用同样方式表达,同样方式完成,同样文字格式化,只能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感悟、体验得出。
2.过程性目标本身就是实现多元的媒介
《倒数的认识》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如下:汉字中的“吞-吴”现象引出数学中的5/7-7/5——给这些数命名——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倒数的特点(一生言代全体,少了探究)——求倒数的写法(重复形式的操练)——学习什么、怎么学的(这一环节好,让学生学会了自我反思)。
课后我问教者是怎样设置教学目标的,回答是:认识倒数的意义、特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通过学会知识感受到成功。显然这位教者比前一位对目标的设置与表达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然而为什么课堂效果不佳?我又问:怎样培养合作、探究意识,从哪感受成功的喜悦?他无从回答。我建议他仔细看课程标准第6页的目标阐述方式:经历××的过程,掌握×××,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的过程,发展×××。
我认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要认真对待,它是实施有效教学,掌握知识与技能,渗透情感态度的中间媒介。课程标准把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而过程性目标强调“经历、体验、感受”,所以过程环节设置必须符合知识生成与学生认知规律,采取的方法必须有利于探究,有利于合作。我们应设置如下目标:通过学习倒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通过学习倒数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学习倒数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通过倒数中的个别知识点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
经历“过程”、感受“过程”所蕴涵的智慧方法更应看做是课程目标范畴的一部分。执行预案切忌走过场,不肯花时间,不会挖掘“过程”的价值,否则知识不能成为智慧,经历无法积淀感悟。建议教学方法做一些调整:“求倒数的方法”要前置,方式由教者出题改为同桌闯关;“倒数的特点”不能以个体发现代替全体,方式由看书改为分组探究、发现,分四组计算加减乘除后发现什么,增强探究氛围;“数的命名”要置后,在同学的众多命名中教者学会提炼与评价,引导学生合作,从合作中享受他人的帮助。随之教学过程做一些秩序调整:汉字中的现象引出数5/7-7/5——倒数特点(探究)——倒数的写法(兴趣、合作)——倒数的意义与命名(合作、交流、情感)——怎样学的(自我建构、反思)。
3.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其他情感目标的实现
《统计》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教者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划正字,看表——填表——统计有用、有价值这几个环节展开。整节课对于统计意识的培养;从统计角度思考为什么足球人多;对表格数据如何分析决策、对数据作质疑,处理都不到位。而且整节课就完成例题与练一练两道题。总觉得“统计有用、有价值”这种情感体验空洞。
与教者交谈了解到:设置目标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做是可有可无,有时压根不考虑。
我认为:这一目标要靠渗透,靠真实,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开展什么球类活动不经过统计就决定,是个人猜想很难服众,没有普遍性;争吵不休,经过统计后决定是大多数人的意愿;生活中许多事都是这样决定的,要学会从统计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统计有用(这一环节可以把例题中看表回答问题前置);开展足球活动虽然是统计结果,有无虚假成分在内呢?课程标准第29页例5紧随练习,让学生体会质疑的重要性;例题不如改成班队活动选节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一、拨开思维导图工具的内涵――百“闻”不如一“见”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进行过调查,中国小孩的计算能力(主要由左脑负责)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主要由右脑负责)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而这些和我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习惯不无关系。特别是在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对一些专业理论课程的处理依然没有良好的对策。所以如何有效地用一种方法或组织形式,将理论课堂唤醒,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不失是一种尝试。
首先,分析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及对应的优势。它能有效地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赫然在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射,要点主次分明;分支出一个关键的图像或者写在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字,将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的分支上,层次分明;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各部分连接紧密、有机统一。
其次,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笔记方法,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完全不同。它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是用一种模拟思维网络系统进行的记忆、归纳和创造的工具。它是以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Pavio)提出的双重编码理论为基础,利用人类总是试图以左右脑同时对同一事物进行认知加工的特点,充分运用符号、颜色、图像、精简的文字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有主次、有层次地组,进而展示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因此它打破了原来以听和讲为主的授课方式,替之以听和看相结合,以知识可视化程度较高的方式展现课堂,以达到学生有效参与课堂、理解课堂内容的目的,可谓百“闻”不如一“见”。
二、以一节园林专业理论课果实的分类为例,解析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优势
就园林专业理论课而言,植物基础部分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偏向理论的,园林植物的果实这一部分内容就是典型代表。按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以黑板、纸、笔等为工具,经过教师的构思,在纸上完成教学设计,这样的设计通常被课本原有知识框架和呈现顺序所束缚。主要通过讲解完成的教学设计内容呈现形式单一,学生有效参与的时间也较少,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有效达成。
而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正是综合利用头脑风暴等发散思维和联想,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都列在图上,在头脑中整合形成全景图后再全面构建知识体系,然后设计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方式。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创设各种情境,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难点进行突破,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科学,课堂效果更加突出。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质量,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思维导图并不能保证教师一定能做出最好的教学设计,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设计本身。下面笔者就以中职园林学科园林植物果实的分类教学设计为例,来论述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的一些优势。
1.阶梯式呈现全景,教师课堂构建的完美蓝图
利用思维导图制作的教学设计包含隐性的教学设计和显性的教学设计两部分。隐性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反思等内容,一般不在课堂直接呈现。而显性的教学设计部分则主要包括:教学活动阶梯式的呈现顺序、呈现内容、学生参与课堂的环节、节点内容的设计等,是课堂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内容。教师一般要在隐性设计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流程,设计所要呈现的知识节点,安排学生参与课堂环节,落实教学目标。所以在思维导图上阶梯式地呈现了教学设计的全景图。
思维导图和传统教学设计相比,逻辑性表达较清晰,结构简洁,语言精练,并带有直观的提示图标。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果实的分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课程的中心任务――植物的果实类型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既可以以复习、导入、讲授新课、总结、拓新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可以就植物果实的类型直接构建重要节点,展开课堂内容,中间辅以学生的讨论互动等环节,这样可以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
此外,在思维导图设计中,将各个关于教与学的活动与关于学生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相关节点用连线联系起来,通常情况下后面的子节点是前面节点的延伸和拓展,这样就构建起了教学设计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相互之间就能产生有机连接。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节点层次分明,前后连接紧密,整个课程要点了然于“图”。
再者,以思维导图呈现的教学设计比传统的教案形式更有优势的是逻辑和结构的呈现方面。用导图作为载体,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意图。教师随时在过程中增加或删除节点,或者调整各个节点之间的逻辑结构,使方案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2.图文并茂的节点展示,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消化剂
以思维导图呈现的教学设计在表征具体事物及具体事物特性方面,比传统的教案形式更具优势。它以“图”作为沟通媒介,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学习互动也会由此展开。
实践表明,在果实的分类课堂中,由于图片引发的学生思维碰撞和讨论达10余次。因为知识的可视化程度显著提高,使得学生对课堂知识信息的加工、理解、记忆、再忆提取等效率大为提升,这是传统教学设计的课堂无法比拟的。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要求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和控制他们集中注意力,紧紧围绕主题内容展开思维讨论。通过发散讨论并有效归纳,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和丰富,集思广益,形成新的由学生共同参与内化的课堂知识结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每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加强了课堂的互动,避免了理论课“一言堂”的现象。
3.教学设计模式直观通用,教师类似教学设计的范例模板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个中心节点,即围绕课堂中心主题逐步展开。对于任何一张思维导图,假设将中心节点抓在手上向上提起,则其他节点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垂,倒置后的思维导图就形成一棵“树”,即“树状拓扑结构”。
思维导图的结构特点使得教师在进行类似中心主题突出、知识呈现具有一定结构和层次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中,可以重复参看这一模板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形式基本可以复制,只要改变里面的授课内容即可。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效率,同时软件的使用也使得教学设计的修改更加便利,即便在课堂中发现问题也都可以随时进行修改。
4.学生课堂有效参与,课堂组织效率提升的催化剂
清华大学教授范钦珊谈教学和思维能力培养时,说“老师要引导思维,不要代替思维,更不要窒息思维;学生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更不要拒绝思维”。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互动,在平等、自由、愉快的氛围中针对讨论主题交换看法,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发表观点,实现思维碰撞,最终达到实现课堂目标,教师往往少有有效策略。
在果实的分类一课中,笔者将各种鲜艳诱人的果实图片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讨论和思维参与。然后利用MindManager软件设计的园林果实大家庭结构树建构课堂主要知识体系,利用清晰的结构呈现,辅以每个节点的图片展示和多次的提问讨论,完成学生知识的第一次构建。接着笔者在下一个结构层(练一练环节)设计了一个PPT动画连接,可以让最少9名、最多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果实连连看”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对课堂知识进行一次主动的查漏补缺和回顾巩固,完成课堂知识的二次构建。教师在把握这一课堂时,知识点已经完整地在软件上展现,课堂就像是一次旅行,在每一个设定好的节点停留,看完“图文并茂”的风景后,再完成观后的评论或讨论,接着奔赴下一个节点的“风景”。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和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主动性有效增强,这使得课堂组织效率大大提升。
三、小结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①课时目标的确定比较少考虑该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因而不 能准确地把握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②教学方法的选择乏理论指导,较多的是纯凭教材顺序进行教学,也谈 不上大纲提出的“思维过程的教学”。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材处理不到位所致。现试以六年制第六册 第一单元教材为例,就如何从整体结构上掌握课时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供老师们参考。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是整数识记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学生二年级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的认识,十进制计 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近似值。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可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 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计算打下基础。怎样让学生融汇贯通掌握这单元的知识呢?我以为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材安排在识记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及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先教学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再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样便于学生思维的正迁移,使学生正确理解个级的数的读、写法与万级、亿级 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更好地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
2.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从教材内容内部联系看,亿以内的数的读、写法跟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了它的 读、写法的规律,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法的障碍也就被扫除了。从实际应用考虑,亿以内的数的读与写用得较 多,所以,教学重点应当是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与写法。
多位数的读、写中,一个数中有0的(含某一级末尾有0的情况及一个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情况),是本单 元教学中的难点。因为中间连续有几个0的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的,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而在写数 时,所有的0又都写出来,学生一下子搞不清。
3.教材中的关键问题。
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法,关键是解决好怎样从高位到低位,按级来读、写一个数。
4.教材中的育智因素。
从三年级开始,直接从旧知引入新知的内容增多了,更应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主要 方法之一。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个级、万级、亿级的数的读、写法的联系与区别,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概括 。这样,学生在掌握多位数读、写法的规律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之后,进行教学设计时,课时目标就容易体现其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教学设计举例(一)
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第六册第2页例1和第3页例2
教学目标:在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①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万”字要读出来;②一个数中有0,除每级末尾的0不读出 来以外,都只读一个0。(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按照数位顺序,从低位到高位,说出个级和万级上的每一个数位。”
(2)“万以内的数怎样读?请大家写三个万以内的数,与同桌的同学交换读。”
(3)请部分学生概述万以内数的读法。
(二)新课教学:例1
(1)引导读书。
让学生读课本第2页倒数第五行至倒数第三行。讨论为什么“万级的数的读法,只要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先轻声自由读书、讨论、概括──根据整数数位顺序万级最低的一个 数位是万位,所以,亿以内数的读法,在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
(2)指导读法。
“刚才同学们概括得很好。现在老师写六个数,请大字比较一下上下两个数的联系和区别,再根据刚才同 学们概括的万级的读法,轻声读一读。”
47 308 4500
470000 3080000 45000000
“下面一行的3个数是哪个级的数?读的时候应该先按哪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读后再在后面加一个什么字 ?”
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读数(5050000、410000、36000000)练习。
(3)概括小结。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概述,再请部分学生在全班进行小结。
(4)导入例2。
“刚才同学读的三个万级的数都是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万的数,或中间有0的数,该怎样读呢?”
出示:24600 6407000 17010400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掌握的亿以内的整万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去类推,并让学生试读。告诉学生级末 的0不读出来,数中间的0要读出来。学生正确读后,再出示:17000400,17010040,10100004三个数让学生读 ,帮助学生掌握中间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的规律。
(三)课堂小结:
“万级的数该怎样读书?”“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怎样读?”学生概括后,教师再精讲一遍。
(四)反馈练习:(略)
(五)布置课外作业:(略)
三、教学设计举例(二)
课题: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第六册第9页例6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在写多位数时,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分析:多位数的写法可以从亿以内的数的写法类推。因此,课堂教学结构就不一定要按一定模式安排,教 学方法应该更灵活一些,课堂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教学过程:
(一)引导类推:
写出下面各数:一千零三万,一千零三十万八千,一亿零三十万零八百,一百亿零三万零八。
它们分别是哪一级的数?整万的数怎样写?万级的数怎样写?亿级的数怎样写?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 议一议。
一千零三万写数后,数中有几个0?一千零三十万八千写数后,数中有几个0?
一亿零三十万零八百写数后,是几位数?数的中间有几个0?启发学生根据万级的数的写法进行类推写数。
一百亿零三万零八写数后是几位数?数的中间有几个0?学生写数后,教师根据多位数的写法,板书10000 030008。
(二)学生看课本例6,提高题。
(三)教师精讲:多位数的写法法则。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本理念;前置作业;教学设计初中时期是学生认知、心理、能力和思维等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观念,建立生本教育的新理念,使我们的理念紧跟时代需求.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发挥和挖掘,充分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情感和经验,上好数学中的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新观念,生本理念下前置作
业的重要性
生本理念下的前置作业是一种与学生能力结合的前置性学习方式,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重要形式. 讲授新课之前,应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植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尝试对新知的学习,从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而总结学生各方面的因素,建立有针对性的授课形式. 在概念课、原理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上,前置作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新知,利用自身能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灵活构建,生本理念下前置作
业的设计
1. 概念课上的前置作业,注重体验
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包括引入、理解和运用,以使学生最终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具体实例进行引入,通过学生对概念进行剖析、对比和变式,使学生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掌握概念的构建,从而进行深入理解,并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灵活应用. 例如,学习有关“倒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础导入,为学生建立前置性练习,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可让学生进行如下预习练习:尝试列出八组两个数相乘等于1的分数,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有几个种类,有没有遗漏,这样的练习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当学生在观察之中对倒数有一个大致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前置作业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如让学生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0.5,0,12,1.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分别找到了自己理解上的不同,并在心中建立了疑问:小数的倒数应该怎么计算?0有倒数吗?等相关问题,这样能使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听课,极大地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这样一步步的递进,学生经历了从乘法运算来观察倒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利用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来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获得了不同层次的理解,为课堂上的互学、讨论完善倒数的概念创建了情境;在学生的自我挖掘中,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总结能力、感悟能力,为下一步分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2. 原理课上的前置作业,一探究竟
初中是学生形象思维逐渐转化为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原理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例子,在生动形象的例证当中对原理进行概括总结,通过尽可能涵盖各种类型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原理本质进行探索,促使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联想,以有效帮助学生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知体系. 例如,学习“分数乘法中的运算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进行预习,并设置前置作业:找出分数乘法有哪些规律?我们是怎么发现的?这样的问题带动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主动地算一算、想一想,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接着,利用前置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你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本上要给出这样几组题目?这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加深,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地理解其内在本质,引导学生思维. 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分数乘法运算规律是如何应用的. 举例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最好见证,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会积极地思考,举出全面、不重复的例子,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例子―原理”前置作业设计,学生会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例子总结、概括出运算律,在问题的导航下引起对旧知识的联想,尝试利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归纳,获得其中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体会原理背后的学科内涵,使学生学会应用、举例说明,这样不仅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还会让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3. 练习课上的前置作业,灵活运用
练习是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经验. 在练习课中,学生会自觉地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列出: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给出了哪些条件?是否能满足未知量的需要?使学生可以灵活地从已知到未知进行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灵活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学生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了解,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百分数来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找到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练习来进行前置作业:为了绿化大自然,我们原计划要造林12公顷,实际上完成造林14公顷,请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有了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了已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从而进一步思考了怎样从已知走向未知,怎样从未知回到已知,在这一顺一逆的思考当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逐渐总结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进行展示讲解,以提升自己的思路、规范自己的思维. 集思广益,可以顺利地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对练习有个深层次细致的了解. 通过对练习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几个练习巩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灵活. 典型练习的预习会使学生思考在先,不再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从而利用自己的体验来分析、思考问题,在独立的分析问题中提升思考高度,感悟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4. 复习课上的前置作业,构建知网
关键词:新课改 实用性 举例 思考
有些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讲是抽象、难懂的,对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总是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如何简单化、形象化、易懂而烦恼,它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棘手一个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突破一系列重、难点。现在让我讲讲举例在小学数学中的几点应用:
1、举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
好的例子不仅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敲门砖”,更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桥梁。典型、生动、直观的例子,如明镜般给学生以眼前一亮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1.1适当的举例素材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支撑
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生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初步基础上进一步举例,那么将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理解掌握的这个概念中的关键点。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倒数》,我们可以出示一幅有倒影的图,让学生一下子就知道什么的数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这是倒数的概念,其中的关键词“互为”我们就可以这样跟学生举例“小红是小东的同桌,小东是小红的同桌”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倒数是两个数相互的一个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例举适当的举例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为新知的生长点,为新知学习做好必要的支撑。
1.2适时的举例为学生的新知学习化解难点
适时的举例可使学生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在学习计数单位、数位、位数等基本概念时,除了给出其定义外,适时的举例还能辨析概念,化解难点。
2、通过举例教学,实现学生的情感教育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地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我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我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高,谁比较矮,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3、举例教学能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现行教材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又由于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提供上,学生虽作为学习的主人却常常无主可作,所以常见的往往是由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的例子、习题作为学习材料,既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不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第1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材出示的例题为“小华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辆通过的数量: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于这样的例题,如果按照条件,让同学们直接来绘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会很快地完成,但课堂的气氛也许会死气沉沉,学生可能会不感兴趣,课后的效果也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正好利用学校在马路边的地理优势,把同学们带到了马路边,把他们分成了5个小组,分别统计公交车、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三轮车在10分钟内通过的数量。在他们实际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统计的方法:有的画“正”字,有的画“1”的,有用阿拉伯数字直接来数的。统计完后,我先让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并说出统计的方法,然后,比较各小组的统计方法哪一种更简便。这样,通过自己的实践,好的统计方法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在我引导下,同学们也很想更直接地来比较在10分钟内哪一种车通过得多,哪一种车通过得少,因此,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也立即成为了同学们的要求。就这样,每一个知识点的渗透,都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自主构建的。于是,把课本上的“静态内容”改变了呈现的方式后,收到了异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4、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就在班上开展购物活动,教师让学生亲自去买东西,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教师问学生要统计的具体事物?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处处都要用。只有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活动,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韩联君.举例在小学教学概念学习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0,(23)
[2]黄宏科.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10,(12)
近几年来,广大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生活这个大舞台,努力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设计出了许多精彩案例,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孩子们享受数学带来的美妙呢?
一、从生活出发,巧取“学材”,带领学生走进数学
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选择统计图》就可以借助生活取材,开展教学。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得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也应当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课前让学生收集涉及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等方方面面的资料并带进课堂,有统计数据、统计表或各式统计图,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读去议,不经意之间进入了学习状态。
从根本上来说,数学的最初起点是现实世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当大的一部分都能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教师在做教学预设时可以利用这些原型创设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原型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从中归纳出的方法、思想又反作用于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二、关注生活,精选“学材”,促进儿童对数学知识的高效掌握
人的思维起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中也借助学生的一双慧眼寻找身边不可多得的好“学材”,地图上、品德与社会书上、我家的房产证上、公园或场馆平面示意图上……经伙伴们的点拨,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在兴趣盎然之时,教师稍作调理也加入其中,问道:“知道来你们学校上课,老师也提前做了功课,了解了你们学校的信息(出示改编后的例题:××小学体育场长约60米,宽约30米。把体育场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出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3厘米)。你能分别写出体育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吗?”学生的目光立刻聚焦到本课的研究重点上来了。课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并不是数学的全部,数学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仍然是“数学中产生的数学”。让学生展现基础知识的同时直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到之处”,暴露学生学习时的真实状态,正因如此,才有了学习的需求,使学生产生进行探究的欲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数学固有的形式美和逻辑美,使数学回归数学。
三、徜徉生活,巧妙结合,让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和谐共振
数学教学只研究数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固不可取,同样,只注重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是行不通的。数学教学是借生活基础来建筑数学大厦,通过归纳、概括更好地掌握方法,通过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和再加工,从中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认识比》一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 单元的内容。教学伊始,由国旗话题引入,出示大中小三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得出比的各部分名称;通过介绍了解比产生的意义。既然用国旗作为例题,何不考虑在练习中继续沿用此话题展开。
出示:
法国与我国国旗大小比例相同,起巩固作用;英国1∶2,要求说说是谁和谁的比?意在强调比的顺序,检验学生是否看清是宽与长的比。美国19∶10、丹麦37∶28属于较为特殊的比,算一算各自比值是练习的重点;由瑞士国旗的比1∶1,提出问题:“看了这个比你想到了什么?”(长与宽相等);瑞典国旗中侧重渗透黄金比的概念。
我们再来看看学生为练习的设计提供了哪些“金点子”。
师:同学们看高乐高杯身说明上写1∶10,抓住这个数据你知道怎么冲出一杯香浓可口的高乐高饮料吗?
生:1勺高乐高,10勺牛奶。
生:车模上也有1∶32的说明。
师:你知道这个车模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生:每个部件的长度,真车是模型的32倍。
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气氛造就了理想的课堂效果,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真实、鲜活的素材立了大功。了解学生,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揣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可能的学习起点逐步推进到现实的学习起点,在进行适当重组后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用学到的数学知识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问题。
四、回归生活,活用数学,让儿童的生活充满数学的味道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时,课的尾声再次让学生上台前来摸一摸三角板、剪刀、数学书,“角在哪里?你能正确地指出来了吗?”针对先前学生指角时,只会触摸角的顶点的情况,通过本课学习,重新再来指一指,建立正确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再走到熟悉的生活中看看,你找了什么?”
师(伴随着轻松的音乐):角“穿”在我们身上;每天见面的交通标志,角在上面天天和我们招手;千变万化的万花筒,角在对我们微笑;练习做操的同时你也在练习做角哦!
师:建筑里总是用到角,那是为什么?楼梯上、自行车身上都有,那又是为什么呢?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谜底等着你们课后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