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红楼梦》读书心得1:《红楼梦》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子多以软弱无知或刁钻放荡的不光彩形像出现。在这些作品里,女性不是祸根便是陪衬。《红楼梦》出现了,她对女性的评价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与众各别、聪慧美丽的古代女子形像。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女性,有形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但我觉得《红楼梦》最成功的还是她的语言描写。
看了《红楼梦》后,很清晰地看到了很多性格不同的人物形像,而这不同性格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各人不同语言特色的成功描写。就拿这其中最富创造性、性格格外鲜明的王熙凤来说,她的语言就极富特色。
提起王熙凤,人们首先想起的会是书中给她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确,王熙凤真是费尽了心机去赢得她想要的一切,竭尽见风使舵、泼辣圆滑之能事,为人处事犀利虚伪,无怪乎人称“凤辣子”,而她的每句话作者都竭力透出她的个性。
就拿第三回里王熙凤初见黛玉时说的一段话做例子。“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王熙凤这番话似乎只是讨黛玉,赞扬她美丽、有风度。可算尽机关的凤辣子的这段话并不如此简单,事实上,她四面讨好八方卖乖,把在场的包括老祖宗、夫人们、迎探惜三姐妹都奉承到了。
熙凤说道,看这通身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且不说一口一个老祖宗叫贾母心里高兴,我们看这言下之意:为什么黛玉如此标致这么有气派呢?因为她象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般。换句话说,只有贾母的孙女才有这般标致这般风度,这不是说全靠贾母的大家风范、标致风度,孙女才得以继承吗?真是不露声色地哄得老祖宗开心不已。
光夸黛玉,在场的夫人小姐可能会有些不乐意:“只有外孙女标致吗?那么我们这些嫡亲孙女呢?”熙凤深知这一点,便巧妙地夸黛玉象嫡亲孙女,这样便说出黛玉固然美,固然有气派,然而嫡亲孙女才真是正宗的娴淑端庄、美慧超凡,黛玉才只不过是象而已。于是,又讨好了夫人小姐们的欢心。
王熙凤深知贾母在这个大家庭里的地位。她明白要想在这个家里树立威信就必须讨老祖宗的喜欢。只要成为老祖宗的宠爱,就万事好办了。所以她特别注意体会贾母的心思。那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看似轻轻带过,其实是遂了贾母的心。贾母日夜思念黛玉,很想让黛玉知道自己对她的关心,可又不便直说直讲。王熙凤这样讲出来,既无虚情假意之嫌,又玉成老祖宗的心事,真是乖巧之极。贾母听了定会想:“我怎么想的凤丫头全明白,这丫头真把我的心思全看透了。”这样的“贴心人”老祖宗能不宠吗?
这段话不过几十字,却是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亏得独具匠心的曹雪芹,用这几十字让虚伪圆滑、深谋远虑的凤辣子跃然纸上,这真称得上精彩绝伦的语言描写。
光凭这点,《红楼梦》就够得上称为旷世奇书,流芳百世
《红楼梦》读书心得2:自从读过红楼梦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太悲痛了,我发现红楼梦里边的人物太苦了,比如林黛玉,自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来到自己的外婆家,而且她还有一种病,这种病就像是永远也好不了一样,在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那个时间,还有很多公子姑娘在一个地方文思作画,还有就是林黛玉写的诗句,林黛玉通过傻大姐知道贾宝玉今天结婚和贾宝玉发现洞房花烛后的人不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在自己洞房花烛那段时间烧掉了自己和林黛玉一起写过的诗,和林黛玉四千是那么的伤心痛苦内心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看见红楼梦自己总是觉得最后林黛玉应该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糊写的还是在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件事,为什么零待遇和贾宝玉就不能作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就算死了,但是最后他们两也能一起化成蝴蝶一起飞走。
说实话,读前面一点我对这本书还感兴趣,快要读完这本书的一半我就不感兴趣了,要不是我想看一看后面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才不会去看这本书,但是看完这本书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样,有酸甜苦辣,就是黛玉酸就是林黛玉吃那些姑娘们的酸一样很不舒服,甜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俩人在一起作诗,苦就是贾宝玉和那些姑娘们在一起把林黛玉一个人扔在那里看着他们一个个欢快高兴的笑脸。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和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痛苦,两个人没有在一起,我想起然后两个人有缘人又不能在一起,所以要是我,我不会吧太多感情放在爱情上面。
所以最后读后感是这本书不能说不好看,也不能说好看。所以随大家看不看都不关我的事。
《红楼梦》读书心得3: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一共刻画了327个人物形象,从封建高层到社会底层,无不包含涉及,并且一个个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真实形象,让人觉得活灵活现,喜爱不已。并且关系错综复杂,情节量庞大,读起来令人反复咀嚼。而这样的一部精华佳作不是一蹴而就,其中蕴藏这作家曹雪芹的多少社会功底。
由于出身显赫的官宦之家,曾祖父曹玺曾深得皇上的信任,这样的家世背景使得曹雪芹对贵族家庭的奢侈生活有很深刻的体验,才足以将贾家的生活刻画的如此细致。并且曹雪芹的祖父也曾做过康熙皇上的伴读,书香世家,使得曹雪芹自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有深厚的文学素养。
不料,在曹雪芹十二三岁时候开始家道中落,二十岁之后,曹家彻底败落,沦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这样的转折变迁,让曹雪芹经历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身世经历使曹雪芹体察到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黑暗丑恶的世道人心,加深了就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他深刻体验并且明白人生的悲哀,世道的无情,看到了封建贵族的颓败之势,欺凌之恶,曹雪芹这个艺术天才,加上自身的桀骜不驯,清高傲骨,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寄托在了这一伟大著作-红楼梦上了。
而在红楼梦之中我却最最爱林黛玉。
我觉得这个女子,虽是柔弱,却孤傲,灵动,骨子里深驻着自己的梦想,
想那一经典画面,手提着锄子,挽着篮子,葬一方落红,那是自己的心迹。落红飘飞下,那是多么唯美多么凄美。
中国四大名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我最喜欢红楼梦这部小说!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由伟大的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用了十年编著而成。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向我们形象的展现出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刻画出了许许多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其中我最喜欢王熙凤,这都因为作家曹雪芹把王熙凤的性格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想对曹雪芹说:“曹雪芹老先生,您真是太有才了!原来,我不喜欢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可是,自从我在语文书上看了你写的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你的作品,对它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感情!
从你对王熙凤的雍容华贵的服装和饰品,我可以不难看出,你想极力把王熙凤刻画成一位身份特殊,地位显赫的贵妇人!为下文中那个性格泼辣的王熙凤做好了铺垫。从王熙凤对贾母和林黛玉说的话中,我又看出你运用了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的特点把王熙凤刻画成一个伶牙俐齿,十分会讨好别人的人!
我还从王熙凤的一系列的动作和神态等的细节描写,看出你写作的巧妙之处!
你灵活的运用了对人物的正面描写的侧面描写把王熙凤有心计,性格泼辣,张狂和有应变能力的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你的忠实读者,我十分仰慕你的才华!我非常羡慕你的毕生作品成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我很敬佩你!
我在生活中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经常要写作文,我的作文水平还可以,就是不会写出细节,看了你的作品之后,我如梦初醒,原来优秀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一定会向你学习的,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出色!”
一、突破标点中的“盲点”,品味精微的文本
对于标点,在文本细读中,人们把关注点常常驻足在感情较为强烈的叹号、省略号中。而把并没有什么嚼头的句号,逗号弃之一旁。这就是标点细读中的一大“盲 点”。例如: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是巴迪父亲和母亲各说的一句话。教过此文的教师肯定把重点放在了后者,运用一切语文元素进行了“浓墨重彩”。因为后者罗列了一系列最有情感的标点,显耀地把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在标点“盲点”的错误认识下,教师对前面一句往往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如果细读过文本的人,应该知道,课文讲述的是两种不同的爱,这两种爱缺一不可。所以,父爱也应在从容的心态下不急不躁慢慢品读嚼赏。那又如何突破这平淡而又无奇的句号呢?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引导的。
1.于嚼赏中体验 :句号就是文本完美的化身
第一步:在质疑中走进自误。
出示“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放回原处。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填出此处应是(!)号,绝非(。)号
第二步:在体验中引发自悟。
“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第三步:在练笔中感受父爱。
当笔者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学生明白了看似批评的语气其实内含着提醒、希望。再让学生写一写句号后隐含着父亲心里想说的话。这样一来,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
2.在有点处再加:标点就是文本灵敏的眼睛
在标点的盲点中,很多教师只是从标点出发,把标点看成朗读的符号,却往往忽略了“从标点出发,再回到标点”。要知道,标点更是情感体验、提携文本价值的“眼睛”。例如: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这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所说的经典之言。粗看之,这一系列的问号囊括了生活方方面面的琐事,可见凤辣子对林黛玉的关心与体贴。但真的是这样吗?细读之,一系列的问号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没有任何停歇的意思,这显然是做给贾母看的。那怎样才能把这种解读自然地融入学生内心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在文本中补上破折号)
师:关注标点,你认为凤辣子在问林黛玉这些问题时,是怎样的心情啊?
生:很慎重,关切……
当学生体会到这点时,笔者再出示原文,通过比较朗读,学生认识到了凤辣子的虚情假意。可见,正是这破折号潜在的、隐形的教学资源,让凤辣子主动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交融。
二、突破词语的盲点,彰显深层的文本
众所周知,能选入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遣词造句都是经过精心推敲的。所以,在文本细读时,我们往往会走入一个盲点:把过多的视线投向诗意化的、文学性强的、可比性明显的词语,而忽视了看似浅显甚至根本不起眼的词 。例如: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细读时,教师们都会把目光倾注在“沉着”与“静静”这两个词中,因为这两个修饰词完美地演绎了他们心中的那份美德,理应“浓墨涂抹”。但细细品之,“站”与“躺”不是更能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吗?在教学该环节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在浅显处挖掘 :词语就是文本优美的弧线
第一步:联系生活,拟定动词。
师:同学们,当突如其来的余震袭击我们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跑,逃,叫……
师:对,这是我们的本能。可是李博士和青年的反应又是什么呢?用着重号画出。
(生轮读站、躺)
第二步:锁定人物,体会动词。
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此时,李博士和青年应该是()病床,谁来填填。
生:离开,逃离。
师:可现在,他们是——(读这个句子)
师: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两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生:危险,死亡,流血……
师:是的,明知前路不平坦,明知生命在危关,可他们依然是——(读这个句子)
第三步:依托动词,完成练笔。
师:是的,他们选择了沉着的站,选择了静静的躺,一定有他们的理由,来,你们就是李博士,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做,好吗?
(生练笔……)
这一环节没有呆板说教 ,没有陈词滥调,紧扣“站”与“躺”这两个平凡的动词,在浅显处挖掘,化无声为有声,浅显的词语就这样定格在学生的心中,人物平凡中的伟大就这样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2.在助词处添换:虚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
对于词语,我们往往还有一个认识盲点,那就是重视实词,轻视虚词。殊不知,这些虚词往往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例如: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少年闰土》
这一段话是天真可爱的闰土在向充满好奇心的“我”讲述看瓜刺猹的经历。看瓜刺猹,本是一件惊险之事,可回过神来读读这段话,读出惊险了吗?没有,读出的是闰土一脸的淡定与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这里一连用了几个“了”,别小看它,没有这个词,能感受闰土的勇敢与见识吗?基于这点,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换词比较。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着,猹在咬瓜啦。你便捏起胡叉,轻轻地走去……”
“有胡叉呢。走到时,看见猹,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开。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第二步:朗读体会。
不用过多的言语,在一比一读间,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后者的紧张气氛明显增强,自此,闰土的聪明可爱、勇敢机智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你说,这虚词不就是文本错落的音符吗?
三、突破内容的盲点,涵咏“生命”的文本
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过多地关注文本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却很少关注作者是“怎么写”和“用什么写”,即只关注了“语文内容”,而忽视了“语文形式”。例如: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落花生》
在去年评选市教坛新秀练兵时,有位教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在参照中品味,于文本的平凡处见不凡
师:读了许地山的这段话,说实话,这对话写得好吗?
(生摇摇头表示没写好)
师:你们说实话了,是没写好,这位大作家是不是不会写对话呢?
(生一脸的愕然)
师:别着急,我们再来看一句话(出示《春桃》中:“你睡着啦?向哥回来没有?”她进屋里,掏出洋火,把灯点着,向炕上一望)
师:这也是许地山写的,你说,他会写吗?
(生点点头)
师:那我们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看,作者描写的落花生的朴实无华,所以在写文章时,怎样的语言才能与之相配呢?
生:朴实,简洁
师:对,这就是许地山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明白了吗?……
对一这环节的处理,听课的教师无不点头称赞 ,都觉得此课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该教师捕捉到了语言所散发的魅力,在平凡中显现了不平凡,而这种形式的不凡恰恰是文本的生命。
2.在比较中揣摩,于文本的经典处见个性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临死前的严监生》
王崧舟老师说,对严监生人物形象的塑造,最成功的不是动作描写,最大的特点是在期待与结果之间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是某一种突转,抖包袱。而这种反差与突转集中体现在亲人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三次摇头上。
显而易见,我们又走入了一个盲点:在描写人物时,细读的无不是其神态、动作、语言。殊不知正是这种浅薄让我们失去了对文本的细读。而王艳霞老师在教此课时,就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她大胆地改编了原文,删去了三次猜测的文字,直接写上了赵氏的话,并用课件出示。然后陈述了自己改的理由,再让学生说说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关注到作者为什么要写众人的三次猜测和严监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富有独特个性的讽刺手法。
在选文中,是小说的主人公林黛玉第一次登场亮相。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直接影响着小说的成败。在这一章回中,作者并没有刻意地、直接地对黛玉做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也就是说并没有直接刻画黛玉容貌外形和风度神色,而是通过阅历、修养、气质各不相同的各色人物的眼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黛玉进行了刻画描写,一个绝美的黛玉形象渐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众人眼中的黛玉、凤姐嘴中的黛玉、宝玉心中的黛玉,通过层层点染,让读者心中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明晰,越来越鲜活,而其中蕴含的哀婉、悲戚之意韵也渐次显露了出来。
黛玉刚刚亮相,众人看她时,“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在这样几句空灵的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是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的黛玉。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是凤姐见到黛玉后的惊叹。作为豪门大族、世家富户的当家少奶奶,熙凤应该是见过世面、阅人无数的厉害角色。既是如此,凤姐初见黛玉时,也不免要为之绝倒,叹为观止。这里面固然有讨好黛玉、逢迎贾母之意,但在相机行事、权诈机变的熙凤嘴中说出这样的话来,亦足见黛玉之美确是绝世之美。
在接下来“宝黛初会”的情节中,又通过从小便在女孩堆中厮混的“怡红公子”贾宝玉的眼睛,把黛玉的美浓墨重彩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扶风弱柳。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里作者用五个对偶句,紧紧扣住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外形和气质特点,不惜笔墨,工笔描摹,精细入微地展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p神韵和风采。黛玉之美,不仅是一部《红楼梦》中其他女子没有的独特之美,而且是中外文学史中绝无仅有的、空前绝后的美。虚实结合,既有细腻精微的工笔,又有空灵通透的写意,行笔至此,一个鲜活生动、独具灵性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作者是这样介绍林黛玉的:“林黛玉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由于‘赤瑕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辛勤灌溉,因此长得十分娇娜可爱,而且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态,幻化人形。”自然是美的,仙草化身的林黛玉更是美的。这样的前世仙姝赋予了今生黛玉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可是“自古女子多薄命”,黛玉的美并没有使她的人生一帆风顺。自幼“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的她只有依傍身世显赫的外祖母。外祖母可以给她优渥的物质、优厚的生活,却无法弥补父母缺失所带来的伤害,因此她有很强的自尊,更有很强的自卑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便是她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孤苦伶仃之感和寄人篱下之悲的具体体现。
课文在描写贾母与黛玉相见情景时,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起来”,不是外祖母不计较礼节,而是在那一刻,亲情胜过了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劝解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样“放诞无礼”的话语时,黛玉虽觉不妥却还是“连忙起身接见”。外祖母开玩笑地说:“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温暖的话语包含着长辈对晚辈不尽的爱,可是她却不敢造次,“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此时的黛玉只是一个孩子,本该是天真单纯、不谙世事,本该是撒欢父母膝下尽享天伦之乐,本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母亲逝去、父亲远离的经历却让这个孩子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过早地成熟起来。在与外祖母相见的那一刻,连久经世事的老人都控制不住情感,更何况是一个稚嫩的孩子呢?可是她却不敢逾越本分,她时时刻刻记得母亲说过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从见到的“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看出外祖母家的阔绰与不凡,所以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的小心谨慎,她的自尊自爱,让我们更加感受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黛玉是个才女,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黛玉的才华也只能选择掩藏。贾母问黛玉念过什么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从这两次不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的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也说明黛玉时时刻刻掩藏自己的才华。可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黛玉的才华是掩藏不住的。第一次结诗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限一支香时间作出,作不出者则罚。众人苦思冥想之际,只有黛玉不以为然,或静观秋色或独抚梧桐、或又和丫环嘲笑。待众人纷纷交卷之际时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蹄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这首诗写得极佳。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才华和文学素养实在让人叹服。她的才华体现在一挥而就,体现在妙语连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大观园中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超越的,那种浑然天成、那种挥洒自如、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没有斧凿痕迹的诗歌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深得之精髓,陶渊明也因此成为隐逸诗的代表。而黛玉在《红楼梦》中也是“魁夺诗”,她的《咏菊》、《问菊》、《菊梦》更是独占鳌头,无出其右。“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是在咏菊吗?还是借菊抒发诗人的情怀呢?这多愁善感又有多少人理解呢?“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黛玉表面是在问菊,实际是不是在问自己呢?一生追求清高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随波逐流,却不知将与谁共隐?是啊,茫茫人海中又有谁是真的知音呢?三首词,与其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才华,不如说是她内心幽怨的真实写照。
常言说,人不可貌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根据身材相貌、衣着服饰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贵贱。然而,阅读文章却要“以貌取人”,透过人物的长相体态、穿着打扮、音容笑貌,去体察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风采和精神品质。阅读文章时怎样“以貌取人”呢?
认识个性风采 透过身材长相和音容笑貌,可以体察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比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说:“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丹凤”、“柳叶”,可见美丽漂亮;“三角眼”、“吊梢眉”,足见丑陋凶狠。“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这样描写充满了矛盾、对立,表现出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的个性: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老谋深算。
了解思想品质 透过描写的容貌、神态、举止,可以体会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比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说:“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老班长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表现了他为战友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他“皱起眉头”;吃了,“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多么强烈的对比,把老班长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显示风俗习惯 透过穿着打扮,可以看出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少年闰土》一课中说:“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毡帽”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江浙一带农村人常戴的帽子;“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表明父母对闰土的疼爱。这样写活现出一个健康、朴实、可爱的乡村少年形象。
预见人物命运 透过穿着打扮和神情举止,可以预见人物的命运。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小女孩没有鞋穿,还在街上卖火柴,她的命运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一、文学底蕴显智慧
参加本次活动的每一位名师都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挖掘十分到位,其对课堂生成资源的独到把握,以及娴熟大气的课堂驾驭能力令我敬佩不已。
以几位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例。其中,王崧舟老师的授课方式可谓充满了诗意,听着他的课恍若自己也走近了神话世界。窦桂梅老师在讲授《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加入评书元素,抓住了“不敢、不敢”四字,读出了林冲的谦虚,进而走进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孙世梅老师在讲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时,由人物绰号入手,从“凤”到“辣”,品词折句,通过外貌和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其中一段描写王熙凤外貌的文字非常生僻拗口,孙老师竟然能把全文熟背于心。这也印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深厚丰富的文学底蕴,才能彰显课堂智慧。
二、各种文体显智慧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千课荟萃”,汇集了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名师、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精彩课堂,彰显了各位名师的教学智慧。
比如,武凤霞老师的《渔歌子》一课令人发出“原来诗词还可以这样教”的感叹。武老师课前出示了一些描写景物与颜色的成语字条,紧接着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渔歌子》来导入新课,这种做法既不脱离课堂主题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武老师设置的整个阅读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读出节奏。他提醒学生“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此外,武老师还随时提醒大家要坐姿挺拔、嘴唇用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在这一遍一遍的提醒中养成的。第二部分,读出画面。武老师先向大家讲述 “诗词言情、诗词言志”的道理,然后让学生补充形容词,比如:__的西塞山,__的桃花,流水__,鳜鱼__,白鹭__等。在补充__的江南时,学生的答案展现了很多美丽的画面,如姹紫嫣红的江南、湿漉漉的江南、翠滴的江南。第三部分,读出心情。武老师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景物的描绘体会作者的心情。听了武老师的课,我不禁想到,原来诗词不仅要逐词逐句讲,还应重视朗读,重视画面的体会以及对作者情绪的感悟。
又如,蒋军晶老师指导的作文课《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让我看到原来作文指导课还可以如此设计。一开始他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写作文,而是先和同学们聊天:说起班级里有一个同学觉得写作文难,后来通过给他讲事例,使他明白写人作文的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特点;紧接着,蒋老师继续讲述故事,说起有一次写“印象深刻的人”,这位同学不知写谁,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提醒他,帮他想想可以写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蒋老师的讲述让孩子们理解了作文选材;随后,蒋老师带领学生们欣赏范文,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懂得作文细节的重要性;最后,蒋老师又教给大家如何作口头作文。蒋老师认为,作文课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人物
想要写好人物,既要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即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又要写出一个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物,即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还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再现人物的形象,即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这样一个真真切切的人物才会树立起来。
一、抓住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描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写作基本功,也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人物的语言描写为什么这么重要呢?道理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谈话来交流感情、说明观点、传递信息。在学生平时的作文里,也常常需要把各种不同的人物(包括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为刻画人物以及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要写好人物语言,我们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其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性格、文化修养、思想认识水平以及人生经历等特点。
(2)描写人物语言时,要能真实地写出人物说话时独有的语气、神态以及习惯性动作等。以此来表现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
(3)记录人物语言时,要做到准确、紧凑、连贯、简练、鲜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平时说话时,往往会或多或少地掺进一些语病或废话。因此,我们在记录时,要有选择,不能完全照搬。有时,应该作适当的加工调整(有特殊需要时除外)。
(4)记录人物语言,要根据一定的需要,灵活、合理地运用“直接引述”与“间接转述”这两种记录方式。
(5)人物的语言描写是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表现人物特点服务的,因此,与此无关的人物语言决不能塞进文章里。
如,从《王熙凤初见林黛玉》贾母给熙凤介绍黛玉的对话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凤辣子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从说话中反映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见风使舵、毒辣、尖酸、泼辣、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有心计、察言观色、左右逢迎……
二、抓住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指的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姿态和神情等方面进行的描写。写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外貌最忌讳的是“公式化”“一般化”“千人一面”。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再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写外貌要注意写好眼睛。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大家想想这句话是十分有道理的。由此可见,写外貌不在全,而在精。
三、抓住动作描写
一个人物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写好人物的动作只是人物描写的一个侧面,而无论是哪个侧面,我们都要与人物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千万不要进行“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描写。首先,动作描写要做到准确具体。其次,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内心活动、精神品质。要能真正地为表现人物的个。动作要能拆分,要把一个大的动作场景拆开,用一连串小的动作来表现。
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作文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描写不够具体,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和方法。当然,这些技巧和方法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巩固,形成一种写作的良好习惯。关于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许多伟大的人物或作家都有过许多宝贵的经验。如,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契诃夫说:“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高尔基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和说服力量,必须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从上面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动作实际是人物的又一张名片。所以,我们在教学生习作时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一定要加强指导学生。
四、写好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一种写法。跟语言、行动描写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可以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即人物想些什么、怎么想的,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同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相比,心理活动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冲突,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更能推动情节的起伏发展。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心理呢?(1)要符合人物身份及特点。心理活动是表现人物身份与特点的重要手法之一。生活之中有形形的人,比如学生、老师、医生……他们因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遇到事情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因此,描写人物心理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与特点,要让人物想自己该想的,避免千人一面和表面化。(2)要交代人物“想”时的状态。所谓想时的状态,就是指人物思想时的语气、动作、神态等。不要总是“我想”“你想”“他想”,这样写出来的心理干巴巴的,没有现场感。一个人在思想时,总会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是看着什么东西默默地想,还是坐在桌子旁撑着下巴微笑着陷入沉思?把它们写下来,让我们如见其人,可以加强表达效果。(3)要和其他的描写相结合,为了表现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刻画人物形象,光用人物心理描写,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往往还需结合人物言行、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描写来实现。这样结合着写,不仅能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的性格,还能增强文字的艺术表现力。
一、巧妙利用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也就是说,儿童有着强烈的发现探索欲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来,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深刻性和严密性。在利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这一训练过程中,笔者是从两方面进行的:
1.教师抓住文章中的关键问题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这一课时,我在新课伊始,就给学生提出了问题:“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唯一’的听众?请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了文本,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我继续提出问题:“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你这些句子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地深入。最后,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经过自己的探究,明白了那位让人崇敬的老教授,说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正是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了“我”勇气和信心,使“我”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师这样抓住文章主线,层层深入地提问,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深刻性。
2.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笔者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让他们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文本的共同研讨中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学生在预习《穷人》这一课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桑娜家里船用的是破帆,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还说她的家里温暖而舒适呢?既然桑娜一家连养活自己都困难,为什么毫不犹豫地在邻居西蒙死了之后,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呢?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学生,而是让学生仔细研究文本,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究。教师只是加以适当点拨,启发学生一步步思考,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最终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学生思维品质就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积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交流、讨论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的讨论和交流,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其他同学也可以受到同伴的启发,对于所持不同见解的双方,他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体验到互相学习的快乐,并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经典片段时,学生对两个问题展开了讨论:1.为什么“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2.为什么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我只是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点拨,并适当地给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人物在贾府的家庭地位。最后学生在探讨中明白了:王熙凤放诞无礼的背后是显耀身份;能说会道隐藏着的是八面玲珑;漂亮富贵藏着的是威严;热情周到是为了讨好祖老宗。整个讨论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时受别人的启发。有竞争,有合作,有帮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一、知识梳理,信息提取再获关注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是获取信息,有些信息特点突出,会自然而然地在读者脑中留下印象;有些信息是因读者关注点差异,体会有所不同,才会留下不同印象。课标提出“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给学生设定“需要”,引导其搜集信息。有些信息是文本要告知读者的,有些信息是为进一步感知感悟文本而要把握的,有些信息是学习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在复习时应通过梳理这些知识信息,以竞答的形式让学生把握,使其在今后的文本阅读中学会关注。
1.梳理阅读文本要把握的信息。
课文涉及的内容有人、事、物、理,不同的内容需要把握的信息有所区别。如第十册第一单元围绕“走进西部”,介绍了西部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西部建设者,能体现这些事物特点的重点句段,在复习时有必要再赛读一番。如教师可以提出:“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段,你能背一背、读一读吗?”“背一背最能突出白杨特点的句段。”“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有些信息分散在文章各处,不能简单地找出,需要进一步分析、整合、加工。如“蒙古族人民的民俗风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这需要浏览课文,抓住迎客、待客、送客环节,关注穿戴、食物、文化等要点进行综述。“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文中提到了“复杂冻土层、恶劣天气、极度缺氧”三个困难,但未用到“困难”等提示词,极易被学生忽视,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关注阅读信息,捕捉敏感字眼。复习时,提取信息不是局限于提问题、找答案,而是通过复习时罗列的一个个例子,得到方法的回顾与潜移默化的巩固。
2.梳理阅读文本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本册教材涉及的名著、名家较多,还出现了新接触的文体,复习时有必要进行梳理,加深印象,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如①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剧本是《____________》、相声作品是《____________》。②《猴王出世》《景阳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课文是《____________》。③林海音是台湾著名作家,课文《____________》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④《草原》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
二、文本梳理,整体感知再获方法
课标就第二学段阅读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进入第三学段对主要内容的把握应更加娴熟。除了整体把握,本册教材还将感知文本中描述的场景作为训练重点。复习中应精选例子,引导学生复习梳理已经学到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尤其注意以下两点:
1.抓阅读印象,促进较知。
阅读文本留下的信息包含着读者对文中景物、人物、事情等的突出印象,将这些重点印象用短语简单概括,再把这些短语联成通顺的句子,这样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桥》一文,“读了《桥》这篇文章,哪些人物、情景给你较深印象?”请了几个学生回答,大致都说“老汉”“指挥村民过桥”“揪出小伙子”“老汉和儿子都牺牲了”。学生再用这些短语概述主要内容就显得更加容易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选读课文《一件运动衫》《丰碑》或尚未接触过的文本,进行尝试训练,使方法得以巩固。
2.文图互换,捕捉事件场景。
纵观第十册教材,感知文本具体内容,呈现事件情景和图像场景的阅读训练有不少。复习时,有必要进行归类训练。《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先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提出:“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设想为一部微电影,再让你当导演,剪辑一些童年林海音的精彩、有趣的镜头,你会如何选点抓拍呢?”经过讨论,使得“看骆驼咀嚼”“和爸爸谈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想为骆驼剪肚子底下的毛”三个画面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可提出:“跟随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街头,或进入德国人家,你会用相机拍下哪些画面?这些相片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将文字还原于图像,以此来感知事件情景和画面场景。《祖父的园子》一文,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不能忘怀?……这样的复习引导会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想象画面,捕捉镜头,寻找奇特,并掌握相应的读书方法。
三、人物梳理,评价能力再获提升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复习时进行针对性梳理,特定的阅读能力提升便会有效实现。第十册教材涉及人物的篇章较多,文章的阅读提示或文后练习纳入了许多关于评价人物的训练。第一次是在《童年的发现》,“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而后对晏子、老汉、武松、严监生等人物评价的习题也陆续出现。复习时让这些人物“相聚”,引导学生在热闹的聚会中回忆辨认――“本学期认识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学生再次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回忆人物事件,罗列人物品质特点,陈述评价依据。在系列的人物评价中,学生不难获得评价方法与评价能力。当然,教师尚需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人物,有的用典型事例足以说明主人公的特点及读者的喜恶;有的评价,还需从主人公的行为细节入手。此外,也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起“事例与人物特点的关系”――事例典型,特点才突出;让学生悟到“细节与人物特点的关系”――刻画细节,人物才鲜活。
四、写法梳理,表达方式再获领悟
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领悟表达特点的例子众多,有准确的用词、生动的句子、精妙的文章结构、恰当的叙述语气、传神的细节描写……梳理本册教材,复习时这些表达方法有必要再提。
1.人物描写方法。
第七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选用不同的方法刻画人物,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复习时可以列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整理,自主体会写法之妙,然后再做交流补充,使得上述所提的方法都能再次呈现,刻下印象。
2.借物喻人与象征手法。
复习时,可借用两篇课初步的比较:《白杨》一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白杨歌颂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用“白杨”这一物来比喻人――“边疆建设者”,依托白杨,抒发志向。《金色的鱼钩》采用象征手法,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鱼钩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但不能说“把老班长比作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