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土壤的形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壤的形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壤的形态特征

第1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唐口公园植物配置综合性公园

1 规划背景

唐口公园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唐口一号路北侧,周围为居民住宅区及市场,规划总面积约为6300平方米。唐口公园为改造工程项目,此公园拥有高大的乔灌木造型优美,长势良好。但公园过于陈旧且设施简陋,功能分区不明确,交通线路简单。所以我们将在原有高大树木不动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设计。

2 公园改造主题定位

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结合公园整体绿化景观,融入形态各异的造型植物,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健身娱乐场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成一座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分为轴线主景区、休憩园、芬芳园、儿童活动区、娱乐健身区五大部分。即满足了周围居民的活动需求,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3 唐口公园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植物的配植的好坏及植物本身的习性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效果。并且可以利用植物自身的习性,及不同季节的变化来配植园林景观。所以在唐口公园的植物配植过程中我们着重研究了几项重点要素:植物的习性、植物的形态、植物的不同季节的状态等。

浅谈唐口公园配植植物的习性及应用:

雪松 Cedrus deodara (Roxb.) G.Don

别名:喜马拉雅雪松。科属:松科雪松属

形态特征:常绿针叶乔木,树体高大,树冠尖塔形,主干挺直。球果卵圆形,翌年成熟。

生态习性:喜光喜温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均可适应,不耐水湿。

景观应用:姿态雄伟,挺拔苍翠,是著名的庭园树种之一,孤植、列植均极壮观。

金枝槐 Sophora japonica ‘Golden Stem’

科属:豆科槐属。形态特征:槐树的栽培变种。落叶乔木。枝条金黄色。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中等喜光,喜温凉气候和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但在高温多湿或石灰性、酸性及轻盐碱土上均能正常生长,忌低洼积水;根系发达,深根性,萌芽力强,寿命极长。

景观应用:可用于庭荫树和行道树,也可配植于各种绿地中。

金叶槐 Sophora japonica ‘Golden Leaves’.

科属:豆科槐属;形态特征:槐树的栽培变种。落叶乔木。小叶卵形。春、秋季叶片金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抗风力较强。

景观应用:色彩金黄,树冠丰满,可用作园林景观树种,孤植、群植均宜;与其它红、绿色乔、灌木树种配植,更会显示出其鲜艳夺目的效果。

4.五角枫 Acer monoMaxim.

别名:色木、地锦槭;科属:槭树科槭树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叶掌状五裂,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弱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凉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景观应用:树姿优美,秋季叶变红色或黄色,可作庭荫、行道树或彩叶树种栽植。

5. 梨花海棠Malus spectabilis (Ait.)Borkh.

科属:蔷薇科苹果属;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态峭立。花期4-5月,近伞形花序,果近球形,黄色,果期8-9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干旱、耐寒、忌水湿。

景观应用:花姿潇洒,常植于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

6.红叶桃 Prunus persica‘Atropurpurea’.

科属:蔷薇科李属;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嫩叶片紫红色,后渐渐变为近绿色,花粉红或大红色。

生态习性:阳性浅根性树种,喜夏季高温,较耐寒,耐旱,但不耐积水。

景观应用:孤植、丛植、群植、列植均适宜,传统上多以桃柳间植水岸,形成“桃红柳绿”的美景。

7.紫叶李 Prunus cerasifera ‘Atropurpurea’.

别名:樱桃李、红叶李

科属:蔷薇科李属;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叶椭圆形或卵形,叶为紫红色,花浅粉红色。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态习性:喜光,稍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景观应用:庭园观赏树种。

8.石榴 Punica granatum Linn.

别名:安石榴、海榴;科属:石榴科石榴属

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或小乔木,花朱红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喜温暖气候,有一定耐寒、耐旱能力,寿命长。

景观应用:树姿优美,叶碧绿而有光泽,花色艳丽,最宜丛植于庭院、廊外、沿路。

9.白蜡 Fraxinus velutina Torr.

别名:津白蜡;科属:木犀科白蜡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花期4月,果10月成熟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耐水涝,耐盐碱,抗有害气体能力强。

景观应用:枝繁叶茂,树体高大,是沿海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10.月季 Rosa chinensis Jacq.

别名:四季蔷薇、朋红、月季花;科属:蔷薇科蔷薇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小枝绿色,散生皮刺。叶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数朵簇生或单生,红、深红、粉红、玫瑰红、白色等。花期5-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景观应用:花团锦簇,花色鲜艳,花期长,可植于庭前、宅旁、林缘、坡地。

我们利用唐口公园原有的景观大树作骨架,利用上述植物的习性,及不同季节的色彩构成来搭配。避免小范围的色彩混搭造成的凌乱的视觉感觉,因此我们在不同的景观节点都设置了一种主色调,搭配以点缀性的小范围的辅助色调。将主色调放大,这样不仅看起来美观,同时也会把植被的视觉范围放大,弥补了唐口公园面积小的缺陷。

第2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 常绿灌木;廊道绿化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36-01

近些年来,周口市在全省平原绿化中创造了“周口经验”,其中廊道绿化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廊道绿化所栽植的植物多种多样,周口市高速公路廊道及各县市区新建城区新开的主要廊道栽植的树种有杨树、泡桐、银杏、旱柳、悬玲木、栾树、白蜡、槐树、大叶黄杨、海桐、珊瑚树、夹竹桃、枸骨、凤尾兰、刺槐、黄栌、臭椿、楝树、金叶女贞、小蜡、小叶女贞、石楠、侧柏、南天竹、广玉兰、香樟、桂花、南天竹、火棘、棕榈、马褂木、垂柳、紫穗槐、迎春花、紫薇、月季、木槿等40余种。经过实践,总结了金叶女贞等5种廊道绿化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养护管理技术,以供廊道绿化参考。

1 金叶女贞

1.1 形态特征

常绿或半常绿灌木。枝灰褐色,叶片较大叶女贞稍小,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 cm。总状花序,小花白色。4―11月叶片呈金黄色,冬季呈黄褐色至红褐色。5―6月开花,果期10月至翌年3月,紫褐色。

1.2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抗干旱,病虫害少。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稍耐阴。较耐寒,不耐瘠薄的土壤。萌芽力强,生长迅速,耐修剪,在强修剪的情况下,整个生长期都能不断地萌生新梢。

1.3 管理养护

管理要精细,生长季节适时灌水,并进行中耕除草。早春萌芽前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使其枝条分布均匀,冠形整齐。6―7月追肥1~2次。秋季后适当控制浇水,促使枝条木质化。日常修剪可及时疏除过密枝、病虫枝及徒长枝。金叶女贞易寄生白蜡虫,生病后树干上白絮盈干,叶亦黄枯,发现后将病枝除去,并于7―8月,幼虫时代喷松脂合剂,及时预防。主要用扦行繁殖[1-2]。

2 小蜡

2.1 形态特征

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7 m。小枝密生短绒毛,枝条直立生和紧凑性较小叶女贞强,但常被认为是小叶女贞。叶薄革质,椭圆形,先端锐尖或钝,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中脉有短绒毛。圆锥花序,花白色,芳香,花梗细。花期4―6月,果期9―10月。

2.2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修剪。

2.3 管理养护

春、秋2季移植皆可,以春季为好。小苗、中苗皆可裸根移植或于根部沾泥浆移植,大苗则需带土球移植。成活后进行2~3次松土除草结合施肥,促进幼树快速生长。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修剪,剪去枯枝和过密枝,以维持良好株型[3]。

3 小叶女贞

3.1 形态特征

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达2~3 m。枝条松散,小枝具短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无毛,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叶柄有短柔毛。圆锥花序,花白色,芳香,无梗,花期4―7月,果期9―10月。核果宽椭圆形,紫黑色。

3.2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寒,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蘖能力强,耐修剪。

3.3 管理养护

早春芽萌动前剪除枯枝、过密枝和细弱枝。作为绿篱带修剪时,绿篱带的横切面应修剪成梯形或正方形,而不是修剪成倒梯形,以免影响绿篱带两侧光照而枯裸。

4 冬青卫矛

4.1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绿色,稍呈四棱,光滑、无毛。单叶对生,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具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5月开花,花绿白色,5~12朵成聚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顶部。蒴果近球形,长6~7 mm,10月果熟。

4.2 生长习性

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喜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湿润肥沃土壤。温度低至-17 ℃左右即受冻害,黄河以南地区可露地种植。极耐修剪整形;生长较慢,寿命长。耐干燥瘠薄,耐盐碱,喜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4.3 管理养护

管理要精细,尤其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每年要在春、夏2季各进行1次修剪,去除过密枝及过长枝。夏季高温期要早、晚浇水,冬季施肥1次。主要用扦行繁殖。主要病虫害防治:①白粉病。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可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隔7~10 d喷1次,共2~3次。②蚜虫。可选用20%菊杀乳油2 000倍液或吡虫啉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施。③日本龟蜡蚧。一是检疫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二是采用园林措施防治。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合理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改变蚧类害虫的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以减少危害。三是药剂防治。喷施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溴氰菊酯2 500倍液,每隔10 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四是生物防治。保护寄生蜂等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4]。

5 火把果

5.1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 m;侧枝短,呈刺状;枝拱形下垂,幼时有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倒卵状长椭圆形,亮绿色,先端圆或微凹,锯齿疏钝,基部渐狭而全缘,两面无毛。5月开白色花,10月果熟,小球果橘红或鲜红色,果实经久不落,可延至翌年3月。

5.2 生长习性

喜阳光,稍耐阴,偏阴时会引起严重的落花落果。耐旱,较耐寒,生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生于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萌芽力强,耐修剪,宜栽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之地。

5.3 管理养护

定植后要适当重剪,成活后不需精细管理。对生长出现紊乱的枝条应及时修剪、盘扎。初夏天气闷热期易出现蚜虫、红蜘蛛或天幕虫,应注意防治。秋季适当施肥以促进花芽形成。采用播种繁殖,秋季采种后即播;也可在晚夏进行嫩枝扦插。移植时要带土球,尽量少伤根系。

6 参考文献

[1] 金雷 张国育.河南高速公路绿化管养指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夏振平.园林植物栽培与绿地养护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第3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 黄波罗;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木材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64-01

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乔木,又称黄檗、黄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材质好,花纹美观,加工容易,用途很广,一向为群众所喜爱,应积极发展。

1 黄波罗形态特征

黄波罗为落叶乔木,树高、胸径可分别达到22、1 m。有5~15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对生,属于奇数羽状复叶,叶缘波状或有不明显的锯齿,齿间有透明油点,中脉基部有毛。有橙黄色或淡黄灰色的小枝,叶痕内生有裸芽。树皮有发达的木栓层,树皮纹理呈深纵裂,淡灰色或灰褐色,质地柔软。花期5—6月,雌雄异株,黄绿色小花,花序顶生,呈圆锥状;果期10月,浆果,近球形,成熟时果面呈黑色,果核5,每核1粒种子[1-3]。

2 黄波罗主要分布

黄波罗主要分布在东北小兴安岭南坡、长白山区和燕山北部,其南北边界分别为北纬39°、52°,南、北部垂直分布分别可达1 500、700 m。在东北林区,黄波罗喜生于河谷两侧及山地中下腹,常零散分布在阔叶林或红松(云杉)阔叶混交林中;在华北山地,则以孤立木的形式,散生于沟边及山坡中、下部[4-5]。

3 黄波罗生物学特性

黄波罗较耐寒,但人工造林初期幼枝宜受冻害,后抗寒性随着林龄逐渐增强。如1985年辽宁省开原县八棵树公社陈家沟,当年生黄波罗人工林幼树、五年生人工林的枯梢率分别为28.0%、9.5%。受冻害次数较多的人工林易形成“小老树”。

黄波罗为深根性树种,整个根系呈圆锥形,斜向下伸。喜光不耐阴,具有广阔而稀疏的树冠和发达的主根,自然整枝良好,在空旷地更新较为容易。黄波罗喜湿润的土壤,在黏重和瘠薄的土壤中主根不发达,而侧根发达,在沼泽地上无法生长。

黄波罗具有很强的萌蘖力,冬季伐根后,第2年即可萌出4~10个新条,当年高可达1~2 m。根部受伤后可以长出很多根蘖苗,对繁殖极为有利。

黄波罗适生地的土壤要求富含有机质,土层湿润深厚,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中性或微酸性,质地为壤质土,以河谷两侧的腐殖质冲积土最好;山地中下腹湿润肥沃的棕色森林土也可,忌黏土和瘠薄的土地。如辽宁省新宾县永陵砖厂西山在同一个山坡棕色森林土上的19年的黄波罗人工林,由于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差异,其生长情况有显著的不同。山下部土层厚度在60 cm以上,水分情况也比较好,平均树高为7.8 m,平均胸径为10.2 cm;山中部土层厚度为30~40 cm,水分情况中等,其平均树高为5 m,平均胸径为5.5 cm;山上部土层厚度为25 cm左右,水分条件较差,其平均树高只有3.5 m,平均胸径也只有4 cm,可以充分说明黄波罗的喜肥和喜湿性[6-7]。

4 黄波罗木材性质及林产品利用

木材性质坚硬,耐水湿,耐腐力强,纹理美丽,有光泽,加工容易,易钉钉,油漆费工,稍难干燥。可供枪托、飞机用材,又可供造船、建筑、胶合板及家具。树皮木栓可作瓶塞、软木、浮标、救生圈或用于隔音、隔热、防震等。内皮黄色可作染料,又是重要的中药材。果实含有甘露醇及一种不挥发性油分,种仁含油量7.76%,可榨油供工业用,并可作驱虫剂及染料。叶可以提取芳草油,根可供药用。此外,黄波罗还是一种优良的蜜源植物[8-14]。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胡枝子的特征特性及其效益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49,4.

[2] 赵志伟,孙淑清,李政林,等.小叶杨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及其推广应用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60,13.

[3] 陈霞,李东升,杜宝昌,等.红皮云杉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3):42,44.

[4] 李东升,李凯峰,陈霞,等.试述兴安落叶松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及木材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4):46,79.

[5] 刘凤祥,徐丽欣,何君,等.香杨树种概述及其营造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5):44-45.

[6] 于晓秋,刘凤祥,李政林,等.樟子松的特征特性及其效益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6):61.

[7] 于清.樟子松生物学特性及其经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3,147.

[8] 张欣,解玉发,王文华,等.油松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03.

[9] 李香广,张宇,连永刚,等.黄波罗育苗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2):79-80.

[10] 王淑杰,单永生,徐辉.黄波罗苗木培育技术[J].绿色科技,2011(6):179.

[11] 王重舒,陈晓波,张剑峰.黄波罗育苗及苗期生长特性[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5):570-574.

[12] 王贤民,陈晓波,王重舒,等.紫椴、黄波罗混交造林技术[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4):443-446.

第4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茶树;根际细菌;根际放线菌;根际真菌

中图分类号:S18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177-03

Distribution of Root and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in Tea Tree at Different Ages

XIE Guang-xin,ZHANG Rong-xian,HUANG Xue-fei,WANG Xian-hua

(Department of Biology Engineering, Tongr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 Rhizosphere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two cultivation ages of tea plantation from clay yellow soil in Tongren area. And the tea plantation at age of ten had higher rhizsphere bacteria and fungi population density than the plantation at age of two;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rhizosphere bacteria varied with the depth of soil, ranked from high to low as 10,20,0 and 30 cm in a same tea plant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rhizosphere bacteria in summer and autum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the tea plantation at age of two had higher rhizsphere actinomyces population density than the plantation at age of ten; the tea plantation at age of ten had higher rhizosphere fungi population density than the plantation at age of two.

Key words: tea tree; rhizosphere bacteria; rhizosphere actinomyces; rhizosphere fungi

茶叶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也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由于茶叶生产中长期过分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使得茶园土质变坏、肥力下降,影响到茶叶的质量和产量。而茶树根际土壤环境是茶树根系生长发育、营养成分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场所,根际环境中微生物对茶叶生长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和根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对土壤性状、茶树养分的吸收及茶树的生长发育都有明显的影响[1,2],根际微生物种群与植株的健康状况也有关系[3,4]。试验对贵州黏土质黄壤二年和十年生长年限的茶园根际微生物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贵州铜仁地区选取二年生茶园(梵净茶场)、十年生茶园(梵锦茶场),采用5点取样法采集两个生长年限茶园的茶树根际的新鲜土壤,深度分别为0、10、20和30 cm。首先除去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用第一铲的土壤样品擦抹铲子的表面,每种土样(根际土样保留茶树根系)取样量约为0.5 kg,装在洁净的聚乙烯袋中保存。

1.2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1.2.1 分离培养基 分离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分离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培养基;分离真菌培养基为马丁氏培养基。

1.2.2 土壤样品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培养及计数 微生物的计数采用适温下平板梯度稀释培养法[5]进行,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

1.2.3 土壤样品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鉴定 茶树根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主要鉴定指标包括菌体形态和菌落特征培养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6,7]。

2 结果与分析

第5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改进后的实验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对比、观察、讨论、归纳。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我指导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提前完成,第三个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对比观察讨论后,归纳总结,统一认识。

1.培养原丝体

1.1制种指导学生采集成熟健壮的葫芦藓孢蒴,收集孢子。先配制10%的酒精浸泡灭菌,再用凉开水冲洗几次,然后浸入20℃左右的温开水中,将孢蒴打开放出孢子,制成悬浮液。

1.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风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蒸笼蒸煮灭菌后分别装入几个花盆中,用凉开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1.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花盆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内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孢子萌发,两周内可见绿色的原丝体,并逐渐形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出芽体。

1.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选取发育健壮的葫芦藓群落花盆,盖上玻璃,置于室内向阳处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并保持土壤潮湿环境。不久,雌雄枝陆续出现,继而其预部分化出颈卵器与器(分别位于雌孢叶和雄孢叶中),卵细胞受精后逐渐发育成孢子体。在培养的花盆群落中,由于不同的卵细胞受精时间早晚不同,因此可以见到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时期的各个形态。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清晰可见配子体与孢子体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3.对比、观察、讨论、归纳

第6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字]铜矿区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40-1

1区域地质概况

1.1区域地质

紫金马头山普查区位于北东向河源大断裂与莲花山大断裂之间,磨坑断裂的北西侧(如图1)。

1.2矿区地质

紫金马头山处于粤东博罗—紫金铜铅锌成矿带,燕山早期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及中晚侏罗世的中酸性火山活动强烈,出露有径尾花岗岩体与石炭系、侏罗系等重要赋矿地层。

2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本次化探工作采用的是1:1万正规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测网密度为200m×10m,测线方向为东西向。

经过土壤测量,测试分析所得11种元素均有较高程度的发育。受岩体、地层、构造的影响,各个区段发育的元素有较大的差异,元素异常分布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在测区北部花岗岩区,主要发育中高温成晕元素,如W、Sn、Bi、Mo、Cu等元素,且元素异常存在相互套合的同时,其分布位置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而且W、Sn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于泰勒(1964)克拉克值的数倍,而其异常下限更是高于该克拉克值的十倍左右;在侏罗系金鸡组第二岩性段中主要发育中低温成晕元素,如Ag、Pb、Zn、As、Sb等元素,异常套合程度极高,分布形态复杂,浓集中心多。

3综合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3.1石松肚AgSbPbAs异常(AP1异常)

异常位于石松肚处断裂包围区段内,呈带状沿水沟分布。异常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多级浓度分带,强度高,套合好,元素异常发育齐全。元素组合主要以Ag、Sb、Pb、As为主;次为Mo、Bi、Zn、Sn;而Au、W异常较差。该综合异常以多元素高度套合并沿断裂呈带状分布为特征。

异常形态受断裂构造和北部花岗岩体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断裂旁侧,沿断裂呈北东向展布,而在岩体接触带附近则向北西向发生转折。异常西侧为侏罗系高基坪组浅灰色、灰色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粉砂岩及页岩,其产状变化较大。其东侧为侏罗系金鸡组第二岩性段,其产状较陡,向东倾。

异常主要沿水沟分布,且处于侏罗系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和多个断层交汇处,该处地质情况复杂,成矿条件有利,而且异常强度较高,主要发育中低温成晕元素异常,认为该处剥蚀程度较低。综上所述,推测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3.2輋障PbSbAgAsZn异常(AP2异常)

异常位于輋障西侧F4断裂的东侧,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多级浓度分带。主要发育Pb、Sb、Ag、As、Zn等元素,次为Cu、Mo、Au异常,Bi、Sn等元素异常发育程度差。该异常以中低温成晕元素异常为主,以Pb、Zn元素高含量和异常高度套合为特征。尤其Pb元素在该异常范围内,平均含量达424.4×10-6,峰值为3100×10-6。

异常处于F1断裂和F4断裂夹持地段,位于侏罗系金鸡组第二岩性段中,北东端为花岗岩体,西端为侏罗系高基坪组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在该异常检查的过程中,异常范围内山坡上零星出现褐铁矿化滚石。综上所述,推测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地表铁帽为硫化物矿物风化所致。认为在该处成矿条件有利,具有寻找铅多金属矿的前景。

3.3银迳潭PbAgAsSb异常(AP3异常)

异常位于F1断裂旁侧银迳潭处,异常形态不规则,具有多个浓集中心,浓集中心有南北向展布的趋势。异常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规模。元素异常以Pb、Ag、As、Sb为主;次为Zn、Au;无W、Sn、Bi、Mo等中高温成晕元素异常。该异常以4条近南北向分布并沿东西向展布的Pb异常和Pb、Ag、Zn异常高度套合为特征。异常处于侏罗系金鸡组第二岩性段中,其北东端为花岗岩体和F1断裂,其南端为金鸡组第三岩性段。在以往的地质工作中,发现有偷采的遗迹,在近期地质工作过程中,发现银迳潭处沟边有北东向延伸的铅锌矿脉,与该处异常吻合。认为该综合异常为多组矿脉所致,具有寻找铅锌多金属矿的前景。

4结论

(1)本区元素异常发育,主要成晕元素为Cu、Pb、Zn、Ag、Sn、Sb、Bi等,根据异常元素的规模、强度、规格化面金属量等异常特征,推测主要成矿元素为Pb、Zn、Cu、Ag等。

第7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 有机土壤;番茄;石蜡切片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31

Effect of Organic Soil on Morphology and Root Physiology of Tomato

TIAN Cai-ping1, YAO Yan-tao2

(1.Forestry Station,Taigu Forestry Bureau of Shanxi Province,Taigu,Shanxi 030800, China;2.Forestry Institut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 with tomato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effect of organic soil and common soil on tomato form and root changes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rganic soils, tomato leaf area, plant height, root length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conditions,in addition to phloem thickness greater than normal soil cultivation, the xylem and kind, catheters and catheter-density was less than that of cultivated tomato under ordinary soil.

Key words: organic soil; tomato; paraffin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很多原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番茄种植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种植项目,笔者探索了有机土壤栽培与普通栽培条件下番茄形态与根的生理差异,为日后深层次研究做铺垫。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山西太谷本地番茄。

1.2 方 法

试验分两次培养,第1次选择立地条件较为均等的土壤进行,半年后留籽,进行第二次培养。选择长势相同的10株番茄进行外形和根部切片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条件下番茄的形态分析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有机土壤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其形态均明显优于普通土壤条件下的,有机土壤下的平均根长为17.80 cm,而普通土壤下的平均根长仅为15.50 cm,比有机土壤下的短2.30 cm,两者之间达差异显著水平。此结果表明,番茄的形态结构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有机土壤条件能为植物提供更充足的养分,利于番茄的生长。

在不同土壤因素影响下,植物的整体外部形态会发生一些变化。有机物是植物生长必需因素,在有机条件下番茄的整体外部结构都明显优于普通土壤条件下的下的。所以,从外形结构看,有机土壤的条件可以改良植株外部结构,有利于优良品种的培育。造成其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成分不同。

2.2 不同土壤条件下番茄根部的石蜡切片对比

根系的解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吸收和输导能力,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导管是输导水分和无机营养的主要器官,导管直径越大,导管在输导水分和无机营养的过程中其阻力较小,运输效率就越高;单位面积上导管个数越多,其输导能力就越强。处理结束时,两种条件处理的根系导管直径分别为20.3,24.2 μm。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的导管直径比无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导管小12.22%,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导管和普通土壤条件下的番茄导管直径差异显著;有机土壤条件和普通土壤条件下的番茄根系导管密度分别为0.08个・mm-2、0.05个・mm-2,相对增大37.5%,差异显著;有机土壤条件下和普通土壤条件下的根系导管总面积分别为879.3 ,891.2 mm2,相差2.72%。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导管比普通土壤条件下的大3%。有机土壤条件下的植株根系导管直径最小,说明有机土壤下的番茄根系吸收营养物质能力较弱,但是,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相对适合根系生长,这与有机土壤条件下的番茄生长最旺盛相一致;普通土壤条件下的番茄植株根系导管直径大,这种结构有利于植株有效地吸收利用有机物,说明番茄植株在普通土壤条件下进行自我调节,保证了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 讨 论

试验表明,有机土壤条件下培育出的番茄各项形态指标明显优于普通条件下生长的番茄,而在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番茄的根系做石蜡切片处理后发现有机土壤条件下生长的番茄,除韧皮部厚度大于普通土壤培育的番茄外,木质部厚度、导管密度和导管总面积均少于普通土壤培育的番茄。

参考文献:

[1] 韩蕾,孙振元,郭燕.空间环境对草地早熟禾叶片解剖结构及同工酶酶谱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10-315.

[2] 韦存虚 ,谢佩松 ,周卫东.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表皮形态结构的观察[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4):9-15.

[3] 蒋梅兰.植物叶片气孔数目与分布的探究性活动[J].生物学通报,2005 (5):40.

[4] 汪贵斌,曹福亮,景茂,等.水分胁迫对银杏叶片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32.

[5] 叶激华,崔大练,马玉心.不同水分胁迫下花楸叶片解剖结构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30.

[6] 谢洋,吴军,马晓.银杏观叶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9(3):39.

[7] 苏印泉,张军侠. 10种茶树叶片比较解剖学及与抗性关系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13(4):1-8.

[8] 邹天才,张著林,周洪英.山茶属五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及与光合生理相关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6,16(1):42-51.

[9] 解思敏,董晓玲,杜根盛.新红星苹果叶片解剖构造与光合特性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3(1):9-12.

[10] 罗凤霞.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与树木抗S02污染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3,24(4):343-346.

第8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在中国古诗里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意思是每逢中秋,就会有桂花从月亮上飘落下来,桂花也成为月亮与人间相连的象征,所以,就是只要家里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庭院,就必会栽上桂花树。

2、梅树

梅花,中国国花之一,圣洁、豪放、俊逸、清香而闻名天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挥毫泼墨,许多名篇佳作传颂千古,永世流芳。

形态特征:小乔木,花期12-3月,果期5-6月。

观赏价值:梅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花开五瓣,清高富贵,其五片花瓣有梅开五福之意,对于家居的福气有提升作用。

3、罗汉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汉松象征着长寿、守财,寓意吉祥。在广东地区民间素有“家有罗汉松,世世不受穷”的说法。中国古代官员也喜欢在庭院种植罗汉松,视它为自己官位的守护神。

形态特征:常绿针叶乔木,花期4-5月,种子8-9月成熟,栽培于庭园作观赏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弱,耐阴性强。

观赏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汉松象征着长寿、守财、镇宅,寓意吉祥。在广东地区民间素有“家有罗汉松,世世不受穷”的说法。中国古代官员也喜欢在庭院种植罗汉松,视它为自己官位的守护神。

4、银杏

银杏寿命长,一次栽植长期受益,因此土地选择非常重要。银杏属喜光树种,应选择坡度不大的阳坡。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为好。

生态价值: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叶子和种子,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等,是一个良好的造林、绿化和观赏树种。

观赏价值:因银杏树寿命很长,因此成为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的象征,且其树叶的奇特形状,又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春和秋”等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

5、国槐

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古人为图个吉利,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为官方最早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

形态特征:乔木,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第9篇:土壤的形态特征范文

关键词 加拿大杨;形态特征;分布;生物学特性;木材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2.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71-01

加拿大杨(Populus×canadensis Moench)又称加杨、欧美杨,属于杨柳科(Salicaceae);加拿大杨是美洲黑杨和欧洲黑杨的杂交种,于19世纪中叶引入我国。因其生长快,繁殖容易,适应性强,既可成片造林,又能“四旁”栽植,全国各地多有种植,其中以华北、东北栽培最多,生长也好。木材质软而轻,是优良的纤维用材树种,因其树冠阔,叶片大而有光泽,宜作行道树、庭荫树、公路树及防护林等。因其孤植、列植均适宜,故还是华北常见的绿化树种,更是“四旁”绿化和营造农田林网的重要树种之一。

1 加拿大杨的形态特征

加拿大杨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胸径50 cm以上。雄株干直,雌株干稍弯。树冠卵圆形,侧枝展开。树皮灰褐色,粗糙,纵裂。小枝黄褐色,壮枝灰褐色。大树的叶片呈三角形,长7~10 cm,宽6~8 cm,先端渐长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无毛。雌株叶较小,基部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果序长15~20 cm,蒴果短圆锥形,2~3瓣裂。花期4月,5月中旬果熟。加拿大杨栽培地区广泛,历史较久,变型较多。实践中因其雌株飞絮,故应提倡种植雄株[1]。

2 加拿大杨主要分布地区

加拿大杨原产于美洲,引入我国后,栽植遍及南岭以北各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河北、山西、陕西、青海、新疆、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区都有种植。

3 加拿大杨的生物学特性

加拿大杨杂种优势明显,生长势和适应性均较强。性喜光,颇耐寒,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冲积土,对水涝、盐碱和瘠薄土地均有一定耐性,能适应暖热气候。对二氧化硫抗性强,并有吸收能力。生长快,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十二年生树高可达20 m以上,胸径34.2 cm。萌芽力、萌蘖力均较强,寿命较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薄及微碱性土壤。耐寒特性优于箭杆杨,能在哈尔滨市生长,在绝对最低温度-41.4 ℃的条件下易遭受冻害。在年降水量200~1 000 mm的地区都能生长,其中以降水量500~900 mm的地区生长较好。较耐旱,其耐旱力不如小叶杨、大叶杨。能在短期积水的地方生长,在低洼盐碱地上生长不良。对水肥条件较为敏感[2]。

加拿大杨与刺槐、紫穗槐混交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互相依赖,加速生长。但不耐阴,在树冠、林冠下,以及密度较大的条件下,则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此外,病虫害较小叶杨、沙兰杨严重。

加拿大杨在多种土壤条件下都能生长。据调查,七年生加拿大杨在壤土上,平均树高14.8 m,平均胸径22.7 cm;在粉砂壤土上,平均树高11.9 m,平均胸径15.7 cm;在盐碱地上平均树高5.6 m,平均胸径5.6 cm。在过于黏重的土壤上,加拿大杨根系的伸展和呼吸均受阻,地上部分生长也受到了影响。

加拿大杨树高生长,以2~6年时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1.67~2.62 m,7年后生长较慢;胸径生长,以3~8年时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2.1~4.2 cm,9年后开始缓慢生长;材积生长,4年前较慢,5~9年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0.015 0~0.029 8 m3。在土壤肥沃条件下,加拿大杨树的速生期可以保持到20年左右[3]。

4 加拿大杨木材性质及用途

加拿大杨木材白色中稍带淡黄褐色,纹理直,年轮明显,晚材带宽。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等,容重0.500 g/m3。木材易干燥,易加工,锯、刨、旋切均容易,但锯解时易起毛夹锯。油漆和胶结性能良好。

加拿大杨木材纤维质量,因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如河南省郑州产的木材纤维长1 141 μm,宽19 μm,长宽比60;辽宁省营口产的木材纤维长1 005 μm、宽25 μm,长宽比39.9[4]。

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和其他纤维工业原料。据河南农学院试验,加拿大杨木材经碱化制得的木浆用漂白粉单段漂白后,可作文化用纸的纸浆,漂白后的白度达68%~70%[5]。此外,适作火柴盒、杆,农具、家具、包装箱,建筑用作檩、门等。

5 参考文献

[1] 李东升,李凯峰,陈霞,等.试述兴安落叶松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及木材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4):40-41.

[2] 张欣,谢玉发,王文华,等.长白落叶松树种分布及抚育间伐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163.

[3] 于清,张欣,谢玉发,等.樟子松特征特性及抚育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