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密管理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与时俱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实践。
身为一名机关干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不仅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工作目标,做好××工作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一年来,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的:
一是参加培训学。1、于200*年*月参加了市上组织的初任公务员上岗前培训。通过对党的xx大精神、行政管理知识、党风廉政建设、机关知识、公务员条例及行为规范等条例课程的学习,充实了政治理论知识,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为我们做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2、于××年*月底至*月初,在全局工作的安排下及局领导的关怀下,参加了全省××干部培训班,学习了××等6门课程,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岗位资格证书,学会了如何××,如何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编研的原则、特点与方法。3、200*年*月参加了市保密局组织的保密知识培训,认识到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保密技术安全知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作为一名保密人 员应有的素质。4、学习了《走进甘肃》商务英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于0*年*月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组织的项目管理与实务培训班,弥补了自己在项目相关知识上的空白和不足。
一、档案安全管理的内涵
档案安全管理是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和制度规范。包括档案安全政策法规及规范保障、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档案馆建设、档案抢救与保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档案合理开放利用控制等档案安全的各个环节。基础设施是硬件,制度规范是软件。档案安全管理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确保档案实体的安全,不损毁,不丢失;二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不失密,不泄密;三是确保档案的完整齐全并尽量延长档案实体和信息的保存时限,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它不仅涉及到现有档案的安全,也涉及到今后档案征集、保管、利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更具全局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工作。
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现状
1.思想上的弱视。一些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档案安全保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管理档案,就能杜绝档案信息泄密,放松了对安全隐患的警惕。
2.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泄密隐患很多:一是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二是对引进的档案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保护信息安全所必需的有效管理和技术改造;三是网络管理滞后,保密技术防范设施落后。
3.法律法规滞后。我国关于档案保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档案保密工作欠缺法律规定,计算机的管理规定落后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
三、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对全体档案工作者进行信息安全素质教育。无论是新入的人员或是已经从业多年的老档案管理者都应根据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的不同进行相关培训。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和承担的任务不相同,进行培训时应当对档案工作者区别对待,从培训的时间、内容、考核等多方面体现出培训差异。档案工作者在掌握了信息安全技术后,应当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合理地使用信息安全技术,提高信息档案管理质量。
2.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安全规章制度。各级档案部门要根据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特点,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对档案借阅、保密、查询、登记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补充和完善;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利用、保护、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档案调归卷制度,规范档案提供利用过程中借阅登记和及时归卷的程序;建立档案、人员出入库登记制度等;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加强督促和检查,并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
3.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档案原件的保护工作。档案利用工作应本着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和刻录、扫描、复制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档案的检索速度,减少对档案原件的利用次数,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的寿命。因此,实行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保护好档案原件的有效办法,尽管数字化信息档案和纸质档案载体不同,但他们记录的信息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它能代替纸质档案提供利用而避免纸质档案反复利用被损。档案信息数字化即可以大幅度降低档案管理难度,提高档案检索的速度和效率,又有效保护了具有原始性的纸质档案。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网络保密 管理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办公当中,对于相关信息的保护已经成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重点研究方向,以下我们就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保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够构建出安全健康的计算机网络工作环境。
1 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安保体系不够健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过于迅速,以至于相关单位无法对系统做出及时的更新换代,也没有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单位缺乏对于网络保密的管理意识,在单位的安保制度以及人员的保密观念上都是十分欠缺的,这也是为单位的保密工作开展加大了难度。(2)单位人员不够专业。单位人员处于接触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初期,对于网络信息的保护还没有形成保密的管理观念,同时,实行单位也欠缺了按部就班的保密管理制度,很可能出现泄露秘密的情况而无法找到直接负责人来承担责任,这都是影响单位安全保密工作开展的因素。(3)计算机网络系统缺乏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在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单位,仍然缺乏直接的领导管理部门,当突况出现的时候,没有完备的安全保密体系来做出紧急预警措施,对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障碍。
2 加强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系统安保机制
(1)树立保密观念。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保密观念,力争做到着眼全局抓保密,着眼政治抓保密,着眼发展抓保密。与此同时,相关单位应加强对于保密工作的整体性宏观规划,加大对于保密工作的投入程度,加强保密工作的技术层面、工作机制和理论方面的整体创新,加强并逐步完善保密管理工作的规定和技术等等,最终构建出科学、合理而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安全工作保密体系,不断提高相关单位计算机网络的保密管理能力。(2)设置访问控制。访问权限的设置是对于计算机网络保密工作的强有力保证。访问控制的设置,就是指合法用户对于数据和文件的操作会受到权限限制,这种权限主要是包括了对于信息的读、写和执行等方面,同时,还应该在外网和内网之间设立防火墙,进行隔离和访问权限的控制,这也是确保计算机内部信息保密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对策之一。举个例子,在内网的信息保护系统中,允许合法的用户进行某种程度和类型的操作,但是要防止用户对喜用资源越权使用,对于一些程度较低的系统来说,按照用户的类型进行访问权限的设置,对于程度较高的系统要将访问权限控制到每一个用户。(3)对信息进行加密。对信息进行加密就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以防计算机遭到非法的外部入侵,这是最为可靠和直接的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出入口的位置设置保密网关,对计算机内网的电子文件进行合理的加密,并作出表示,方便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检查和处理。
2.2 加强人员管理
(1)加大安保的管理力度,强化保密工作。切实明确保密相关部门和单位,同时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各项防范措施,对的各项工作要逐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出现以及销毁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管理工作程序进行。的工作内容需要做出密级标注,按照级别对纸质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同时要加强对绝密载体的保护。(2)加强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人员的保密意识。根据保密工作的相关详细要求,单位要组织人员进行《保密法》的学习,增强人员对保密知识的掌握,提升人员的保密管理观念,进而养成遵守规定的良好保密习惯。同时,要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尤其是对进行过管理知识培训的工作人员,更是要加强教育,增强相关人员对于政治的敏感程度和鉴别能力,可以利用典型案例、视频和图片对人员进行教育,是单位人员从案例中吸取经验,牢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3)加强保密领导工作。要将保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有相关的管理领导部门,管理部门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权限,构建完善的保密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与日常工作相关的各项保密工作管理制度,对保密规定进行严格的约束和要求,同时要完成对于保密工作的检查提醒,尤其要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4)加强保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单位要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形式,不断强化保密管理机制,提高相关人员的保密管理理念,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提高人员的保密意识,使其能够自主遵守保密规定。
2.3 信息安全的应对措施
(1)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负责组。由单位和领导牵头,由技术部门负责,由系统人员参与,进而设立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小组对保密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实时的监督、检查和定期的指导。(2)制定完备的网络安全保障方案。方案会涉及到网络技术、安全理论和安全产品等方面的问题,在利用网络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于各个方面的认知能力,咨询安全顾问或者是单位进行安全方案的制订和完善,确保网络保密工作初期的顺利进行。(3)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对于保密数据的加密备份,对于紧急预警的措施制定,对于安全评估系统的定期检查等等,确保能够及时地进行系统的更新和升级,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的相关工作不仅仅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产物。相关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一定要提高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起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对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安全的保密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坚持网络保密与信息化发展的同步,确保安全包发展和发展求安全。
参考文献
[1]叶纪听.浅谈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硅谷,2011(15):138.
[2]郑建岐,王健,曹亚文.我市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宝鸡社会科学,2004(04):35-37.
[3]杨志鹏.加强大理州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
无论任何国家,事业单位都是这个国家发展与建设的核心,更是党与政府的主要管理部门。现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其运行发展中,若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完善,那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本身的利益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对此,加强与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缩小化,只有研究出更好的创新决策,才会更有利于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与决策。在任何一个国家、企业或是事业单位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都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该文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出发,从多角度剖析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事业单位要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重点,并提出了几点创新的举措。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条件很差
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其本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导致在资金投入方面比较少。事业单位中很多高级领导对档案管理的概念与认识不是很清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客观地为事业单位创造直接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工作中头脑一热就重视此项工作,只有三分钟热度,所以导致此项工作开展得不是很顺利,进而越来越衰弱。久而久之,管理条件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存放档案的库房比较简陋,同时还有其他物品堆放,现场管理混乱不堪。另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重视,工作中不够认真,有的管理工作人员甚至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对自己所在单位及其他部门的资料进行一个简单的保管。因此,工作中管理手段不够科学与完善,进而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实际上,这项工作除了细致以外,还比较烦琐,它是事业单位的重点核心内容,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创造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不论是事业单位的高级领导还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要重视此项工作,看清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增加资金投入,使其管理条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中要抱着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工作热情,不要造成重要档案信息的遗漏与丢失。
1.2 缺少专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从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很多管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更缺少专业的管理技能,甚至对档案管理工作中有些工作环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由于管理人员工作业务素质低,最终导致很多信息资料被遗失、丢弃。另外,有的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缺乏,甚至泄露机密等现象存在。可见,由于管理人员业务整体素质低下最终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不是很顺利。近几年来,事业单位逐步开始对自身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对管理人员的认真考核,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对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部分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对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较差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严重处理。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管理决策
2.1 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提高对此项工作的意识
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它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核心部分,其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取得良好的档案管理成果,必须要重视此项工作发挥的重要性。加强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意识并提高重视度,针对档案管理体制中涉及的一些管理工作一定要认真执行并落实,同时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档案管理保管条件,大力增加专业人才使用,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更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职业道德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使此项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2.2 强化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统一并执行到位
现今,事业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发展管理成果,除了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之外,对于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也很重要,档案管理制度不是一张白纸,中看不中用,只有建立完善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对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帮助。档案管理制度要认真落实并执行到位,加强各项规范和管理工作的执行,对于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与管理人员更要认真执行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并执行到位,才能取得可喜可贺的成果。
2.3 加强档案的保密工作
在档案管理工作环节中,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做好档案保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进行档案存档的同时,对于外界保管环境也要做好,例如,门窗要加固好,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看护,要禁止任何无关紧要的人员进入档案管理区,要防止不法分子潜入,但是对于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要和存放档案室分开,要确保任何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不断加强,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泄密的后果以及要承担的责任。
2.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计算机技术和能力。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树立档案管理意识,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地位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1.1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如今,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档案管理领域,这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过去单一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逐步地演变成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齐头并进的管理模式,其中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明显,但是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意识及思想观念依旧很落后,认为现代信息设备只是传统管理方式的小补充,传统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很多的档案工作者信息化意识淡薄或者认识较浅,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文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甚至意识不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若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时,大多数的档案管理者表现出的是无所适从,对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预防、发现和应对没有一点儿经验可谈,档案管理工作者整体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1.2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技能方法,以免被淘汰。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本身只是一群具备基本档案管理知识的人群,他们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而且自身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者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信息安全技能上存在的问题。现实的环境中强制性的专业水平提升制度极度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严重匮乏,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安全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要求处于脱节状态。整个档案信息管理队伍呈现出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老的档案管理者虽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却对信息技术能力毫无培养的状态,甚至很多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能力的年轻档案管理者,会因待遇、职称、工作前景等问题改行,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1.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当下,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档案管理工作者从业资格制度等)并未展开全面的实施,对新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如何,几乎一无所知,各级档案部门选拔培养档案干部时缺乏明显的专业指向性,只是依靠主管机关、主管领导对调入人员各项素质要求的掌握。那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严重缺乏,其信息安全素质低下。同时,有关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内容,在档案工作者技术职级晋升的各项考试中体现并不明显,部分人事管理部门缺乏提高和激发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质的主动性和激励机制。
2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2.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敏锐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在现今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逐步地被各种新领域、新门类、新载体档案部分掩盖,档案管理工作者原本的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必要性,作为从事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会将工作的着力点延伸到未来,坚持“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深化自身服务意识、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完善自己的服务方式,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将档案管理的综合功能发挥到最大,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2.2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
从根本上加强对全体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力度,可以从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培训,即分别根据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还要按照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承担任务上的差异展开具体的培训事宜,培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与内容上面。档案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最终目的,是要以这些为工作手段,最终提高我国整体的信息档案管理质量。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工作中遇到的违法行为要自觉抵制,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合理高效地使用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
2.3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现在,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处于基础阶段,颁布的涉及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中,几乎没有直接和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要求相关的内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针对性和规范性的解决,因此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在根据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完善和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以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档案管理队伍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综合信息素质水平的人员。在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调整的政策规定中,纳入信息素质考核的内容,各级职称考试当中必须要包括信息安全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样对档案管理工作者学习档案信息管理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和监督。另外,根据自己所在馆的实际情况,按照岗位的差异具体实施相关的法规制度,细化具体操作,将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的效率发挥到最大,进而提高整个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质。
2.4对档案工作者开展信息技能培训
传统平面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时,网络媒体正在以它自身特有的优势占领着越来越多的传播市场,因此档案管理者需要掌握必要的软件操作和维护技能,加快办公效率,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自身捕捉社会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为了提升档案工作者借助现代传播媒介进行有效档案信息传播的能力,有必要开展相关知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的培训,信息技能培训的开展,有利于档案工作者以安全和保密为前提,运用现代技术开展更有效的档案信息传播工作。
2.5开展高校文化素养教育培训
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知识背景的客观要求促使知识更新速度的提升,档案工作者在知识背景的大环境下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背景,严重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为了有效地避免或者降低这种现象的存在,档案工作者可以选择自学和高校充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后者,那里人才聚集、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充沛,想要既节省时间又学习到系统的常用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高校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两种方式为自己优质、高效地完成档案工作,做出良好的铺垫。
3总结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分管财务领导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不够,对会计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站在决策、监督的角度重会计资料的形成过程,忽视预测、事后检查对完整会计资料的依赖作用。特别是忘记了决策失误或监督管理不严出现经济问题时,会计档案资料对解决问题提供的法律证据的重要性。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格一是没有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仅从减少会计人员数量或工作量、随时查阅的角度看,确定会计档案归不归档或归档地点,必然导致会计档案归档资料不完整,归档时间不及时,存放管理不统一。二是查阅和借出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考虑会计档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审批权限不集中,查阅、借出、复印等没有制度上明确区分,涂抹、损坏、替换、丢失等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三)财务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会计档案什么时间移交、移交的范围、移交的手续办理、什么时间鉴定与销毁等等,在这些工作中财务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自从减轻自己工作强度出发,都在被动的工作。同时会计档案的建立和日常管理尚未纳入财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自然两个部门也就不太在意划分各自的职责范围了,由此带来会计档案管理的不规范。
(四)专业人员缺乏,业务素质不高会计档案是一种专业档案,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会计和档案管理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会计档案由于管理环节的分散造成档案管理工作非常不规范。相当一部分高校由综合档案室非会计人员兼管,没有经过会计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和管理标准不清楚,使得整理出来的会计档案案卷质量不高,难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档案利用效率也较低。另外,财务主管受业务水平制约,对鉴定保存到期的会计档案是否还存在继续保存的价值,不敢轻易下结论,宁可无限期保存,也不肯按时鉴定与销毁。
(五)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推进力度不够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的不足或不达标,无法实现或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二是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不足,即使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也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三是许多高校尚未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与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不管效率如何,没人考核,大家都习以为常。
二、提高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办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通过学校的相关宣传媒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规范性、政策性、重要性的宣传,把会计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职工普法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时要编辑和整理重视和不重视会计档案管理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相应的案例加以宣传,特别是对本校在不重视会计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后果更应该加以总结和宣传,提高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高校会计档案内部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一是要建立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同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工作业绩和绩效分配结合起来,从制度上约束和激励他们执行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建立财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制度。财务部门既是会计档案形成部门,也是会计档案经常使用部门。通过制度确保责任明确,有利于确定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责任承担部门和人员,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移交的及时性、保管的集中性。三是要建立会计档案查阅、借出、复印的集中审批制度,明确不同情况的审批权限,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查阅或借出会计档案,都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和安全原则。四是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缺失、涂抹、损坏、丢失等责任追究制度,无论是在会计档案形成、归档、保管、查阅、借出、复印等过程中,都要对造成会计档案不完整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罚,确保会计档案的完好无损。
(三)配备会计档案管理专职和专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配备既董会计业务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知识专职、专业人员,是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会计人员担任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担任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会计知识的培训。同时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自学能力。只有建立了复合型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也才能从技术上和业务上解决问题。
(四)改革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审批办法延迟进行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工作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形成问题的原因也是共同的,仅从高校自身解决这个问题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应该重新审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的规定,改革现在的审批办法。建议实行第三方审核、鉴定、提出销毁意见的办法,如由财政检查机关、或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或有公证作用的其他专业部门办理鉴定与销毁工作,由高校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样做既可以发挥第三方的专业优势,也可以发挥他们对高校会计事项的历史审计,高校领导销毁过期档案的后顾之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信息缺乏安全保密性
信息的保密性对财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一旦被泄漏出去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企业无需对外公开的内部信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消息散布非常迅速的大环境下,尤其要注重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对非常重要的信息采取安保措施。因为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互联网传输,就像行走在虚拟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其安全性不仅受路况(网络技术和设备)、车况(网络财务软件)的影响,还要受天灾人祸(断电、设备毁损、光纤破坏等)的影响,同时,还得预防劫匪(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最后,企业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责任感违反职业道德,为获得私利就窃取企业的机密财务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
第一、大量电子原始凭证的出现,减少了对纸质原始凭证的依赖而造成的失真。第二、会计信息的实时化和“订单式”定制的功能“解决”了为实现不同目的编制不同报表的技术难题,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第三、会计信息修改不留痕迹和会计核算程序缺乏牵制的特点造成的失真。
(三)财会人员素质无法适应网络会计的需求
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责任感不高。在互联网不断更新发展的基础之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传统的财会人员仅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专业知识之外的审计、法律法规和金融等无法做到熟悉,且熟练使用office软件也是当下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四)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至今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不够规范、完善和成熟,立法缺乏规范同时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的法规制度几乎为零。《会计法》没有专门界定网络财务的条文,在相关会计准则中也没有专门针对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下网络财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的条文。税收、经济法律也没有专门规范网络财务下的纳税行为和其他经济行为的条款。
二、解决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第一、系统硬软件安全控制。在硬软件的选择上必须保证较高的质量、完善的先进技术和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靠性,按照硬软件要求需符合存放及运行环境条件,采用专人管理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等。第二、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授权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使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前提条件,应随时补充完善,并运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操作人员识别技术、身份认证、密钥数字签名技术等来保护会计信息的安全;第三、系统入侵防范控制。网络财务系统层次不同则需实行不同的控制,其中保障企业内部网的系统安全则需建立防火墙,而互联则可通过授权机制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安全性。
(二)加强网络财务的过程控制,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加强输入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实行专人、专职、专岗;加强对输入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验证。第二、加强通讯及业务处理控制。实行数据自动编码加密,自动形成数据通讯信号的特有标识等;业务处理控制的重点是加强业务处理的过程自动监控、有效性检测、预留审计线索控制和错误纠正控制等。第三、设立“黑匣子”,全程、动态、真实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在网络财务系统中设立一个类似机中的“黑匣子”的安全记录器,全程、动态、真实记录系统运行情况。特别是各种操作日志、软件修改记录、灾难恢复记录等。
(三)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竞争,引进高层次财会人才,精通多种语言、熟悉办公软件操作、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都是一个优秀的财会人员应该具备的。企业必须通过培训、引进等各种方式造就一批既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经营管理知识,又精通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也具备主动转换角色,利用流程再造和系统整合工具,为企业提供财务增值服务的能力,从而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四)完善政策法规
互联网财务会计作为“新生代事物”,理论操作方法和实际操作方法都在不断探索中,尤其是在实务中各个企业的做法不一样,所以没有可比性。政府应该制定既能指导网络会计操作又能促进网络会计实践发展的政策。比如从会计准则、制度的层面对其进行规范,如在会计计量、确认、报告等相关准则、制度中加入网络财务的有关条文;从健全有关配套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其进行完善,如在《公司法》、《票据法》、《电子签名法》等法规中涵盖有关网络经济、网络财务事项的处理规定。
三、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新动向的研究
在数字经济化时代,互联网财务管理是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新方向。互联网财务以网络为基础,以实现企业商务电子化为目标,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财务会计的核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等各项功能,并且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实时反馈。首先,互联网财务为财务管理拓展了空间,使得财务管理可以涉及到全球任意一个角落,使财务会计的信息传输不受空间限制。基于网络财务管理模式前提下分支行的财务信息实时反映至财务管理系统总部,并且保证整个传递过程的快捷性、方便性,使资金管理模块从桌面过渡至网络,促使总部监督效果更加有力,便于了解和掌握基层单位的各项工作信息,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源可以通过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得到充分整合,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整体提高。其次,互联网财务还对财务管理效率有提高作用,互联网资源的高度共享性打破了距离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企业的财务变得迅速及时有效。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高速处理,还可以进行远程的计算,这样就消除了时间差,实现财务和业务协同化;财务信息的实时生成实现了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对下属财务机构加强了管理和监控,且及时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相关账务处理,通过准确有效的在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信息实时更新,方便财务主管掌握与处理,利用在线管理,企业的需求者可对企业实时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得到有效了解;还可利用在线反馈,动态跟踪企业的每一项变动。在线管理是新的网络管理,使企业在网络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结束语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51-0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受到冲击,档案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心,转向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利用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法制化、社会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向。
一、传统档案的缺点
与国外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较,我国传统的档案内涵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的档案管理体系尚需完善
目前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网络体系,还处在馆藏信息重复,封闭管理状态,资源共享观念薄弱,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利用档案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
(二)管理内容的单一化
长期以来,由于档案机构一直与社会隔离开来,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档案利用主要是来自于党政机关单位,其利用也主要限于编史修志等方面的公务需求。这种收集来源途径的单一性,导致我国档案馆的馆藏结构单一。存在文书档案和财务档案各占主导地位,而高经济贸易、知识产权、房地产等领域的档案资料所占比例甚微的现象。
二、档案工作的改进
改进档案管理方式,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互联网的建立,是档案工作的深入和方法上的变革。
档案信息管理主要是指档案内容的管理。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是两个紧密相联的不同工作阶段。人们利用档案,主要是利用档案的内容,而不是整个档案。档案管理是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基础和前提条件,档案信息管理是档案管理的深入和延伸。这种延伸是利用者的需要决定的,也是信息时代赋予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过程都已纳入了计算机管理,各种文字、图片、影像等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利用计算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档案信息利用快捷、方便。扩大了档案利用工作的范畴,克服传统利用工作模式无法满足对档案利用提出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档案工作由封闭、半封闭型向信息化开放型的转变。由档案管理向档案信息管理延伸,档案管理是图书、情报资料管理。
三、应对模式转变的措施
(一)增强档案工作人员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积累。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二是注重档案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三是要注重网络技术学习,增强现代化管理知识。通过网络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出来,提高利用率,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克服档案原件不被广泛系统利用的缺点,做到广角度、多层次收集,建立纵向与横向收集工作网络。开发有效信息,提高利用效率。
(二)注意档案信息的安全
保密档案是历史的见证,它与一般信息资源不同,它具有不同的密级,对于保密性的档案要实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安全。建立划定密期制度,以便届满自行解密;建立调密通知单制度,对保密期间提前解密或发生升降变化的密级文件,要下发通知单告知档案室,以便衔接工作,及时掌握,适时变动;建立档案接收标准制度,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档案利用保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的同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是档案管理的一次革命,也是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都要有紧迫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的要求,积极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把档案管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坚.档案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档案与建设,1997年07期.
[2]潘连根.关于档案工作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1995年05期.
[3]吕元智.《档案学研究》的引文及载文分析[J].档案学研究,2002年05期.
关键词:会计档案;会计电算化;完善制度;专业人员;提高利用率
所谓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财务软件和会计数据存储介质及其他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指合同、养老金缴纳清册、工资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原始始票据存档等)所形成的资料,是一个单位收入、支出的重要凭证。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成立目的不是为了生产经营获取利润,而是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档案要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和公益服务的需求,就必需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强硬的账务队伍和可行的实施办法。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几个问题
(一)制度的不健全势必造成管理无章可循,不仅查找非常困难,而且销毁档案也不及时,造成会计档案积累过多,无处存放。无用的档案、无序的堆放、无章法的整理给单位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出现找不到档案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正规的、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整理人员配备太少,甚至没有,现任的会计档案人员大多由负责财务的人员兼管,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其次,没有专门的会计档案库房,所谓的会计档案只是一摞摞装入箱子的会计凭证,从而导致会计档案资料的利用率低,甚至出现档案不移交、缺失等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下形成的电子数据资料,缺少必要的网络安全措施,电算化会计运用在会计档案中有着方便、快捷、直观、存储量大等优势,但是,由于网络安全措施防卫不当,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的违法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破坏性。
(四)单位从上到下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财务档案是其进行经济活动的最原始的记录和最真实的反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领导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针对财务档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档案制度。《档案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据,首先单位应该从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入手,充分认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本单位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而达到会计档案管理步入正规化管理。
(二)指定专业的高素质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邀请档案专业人员,依据《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财务档案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是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档案管理知识,又要精通财务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法律意识,还要能熟练的应用计算机。
(三)对于会计电算化下形成的数据信息,要及时备份进行保存,防止会计数据信息的丢失;以纸介质形式连同其它会计档案、电脑磁盘一同保管;同时要做好网络的安全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并指定专业的、固定的网络安全人员对财务系统定期进行安全维护,防止恶意破坏网络、篡改数据信息。
(四)提高会计档案的利用率,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为的对会计档案蒙上了一层神秘有面纱,认为会计账务有不可公开的保密性,以至于在档案使用中遇到阻碍,从而导致会计档案成为一堆死资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单位领导指定专门财务档案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这样才不至于让档案于档案仅仅作为档案保存,更能在单位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