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造美丽乡村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一是形成了共识。从开始时的前瞻后顾、犹犹豫豫,有些村里还存在过“等靠要”的思想,如今正如赵勇副书记所讲,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实现了从迷茫到“迷恋”的转变。二是乡村干部共同参与。从机关干部到村两委班子,从开始的规划设计确定建设方案,再到具体施工,我们的乡村干部付出了太多的辛勤与汗水。三是找到了路子。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走出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产业结合、打造特色的新道路。
以后的工作中,我讲四点意见。具体讲,就是要重点把握好“特色、支撑、落实、责任”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特色”,就是因村施策,打造本村特色。我们一定要注重挖掘,例如灌河村,把村内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大坑打造成民心湖,建设出一个景在村中的美丽乡村。例如许姚,计划把村内苹果园规划成特色采摘园。
第二个关键词“支撑”,就是以产业为基础,提供经济支撑。大力发展多业态农业,开拓农业经营新模式、新业态,努力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例如泊洛片果蔬大鹏种植,灌河百亩采摘园,力求叫响品牌、形成精品。
第三个关键词“落实”,就是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实。重点村、精品村要按照规划,结合实际,重点抓好垃圾处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厕所改造、村民中心建设、环境美化、产业支撑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几件大事。
(一)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实施方案,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区旅游外侨局《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积极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坚持产村相融,围绕新村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促进新村与产业互动。
(二)积极创建星级农家乐,打造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共对15家农家乐进行了贴息贷款,银行贷款金额达500万元。按照《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大农家乐、乡村酒店星级创评力度。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指导21家农家乐申报创建省星级农家乐。指导申报创建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
二、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一)认真做好项目编制、包装、申报,并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类扶持资金支持。今年在“2015国际文化旅游节”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新签约资金达20亿。截止月底旅游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8亿元。
(二)整合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向幸福美丽新村倾斜,投入幸福美丽新村项目资金量的比重占部门争取的各类项目资金量60%以上。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发掘农业的休闲旅游综合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通过用举办节庆等方式,烘托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组织保障措施情况
(一)组织、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制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相关文件,工作制度健全,部门通力合作,责任明确。
(二)按时完成区新推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类工作任务,及时上报有关工作推进的统计数据、规划方案、总结材料等。
(三)举办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实用人才培训班。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业主共计14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区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及服务人员提高旅游素养、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开发特色浓郁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1.主要做法
(1)致力于规范化管理安吉县通过强化农家乐规范管理,带动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在建立县农家乐规范管理协调小组的基础上,所有乡镇建立了农家乐服务中心,并在有6家以上农家乐经营户的村建立农家乐服务站,实行三级管理网络。农家乐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精细化指导,个性化服务,为农家乐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如开展培训、实施经营者中级职称评定、开办农家乐经营管理大专班、组织法律服务进农家等,进一步提升和规范了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在县一级成立了农家乐会,乡镇成立农家乐分会,条件成熟的村成立农家乐工作站。通过协会在处理旅客投诉、调解经营户间纠纷、规范市场价格、推行抱团经营等方面,发挥监督管理和组织服务等功能,实现了行业自律和政府管理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
(2)致力于制度保障在完善一系列扶持政策、标准规定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策制约的突破。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安吉县农家乐消防治安管理办法》,根据农家乐经营户的实际情况,对消防设施与措施提出要求,对住宿治安管理进行规定,由公安局和农旅办指导经营户完善相关设施和规章制度,验收合格的,办理住宿经营工商登记,解决了长期困扰广大经营户合法经营住宿服务的难题。此举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向全省推广。这一制度性的突破,极大地鼓励了广大经营户提升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3)致力于系统性规划安吉县编制了《安吉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安吉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暨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在全县科学指导农家乐精品区块、特色乡镇、精品村、特色村(点)的创建工作。规划了“一环四带六区”乡村旅游经营总布局,全力打造“县域旅游交通环线”、“黄浦江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精品观光带,以及“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中国大竹海观光旅游区、黄浦江源原生态旅游区、昌硕故里文化体验区、白茶飘香休闲农业观光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六个乡村旅游精品区。安吉县以省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和“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启动编制《安吉县休闲旅游业规划(2011—2020)》,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纳入休闲旅游业总体规划,打造乡村旅游首选目的地。
(4)致力于转型提升安吉县坚持把农业园区基地布局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提升发展紧密融合,实现农业与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互促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丰富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全面启动“一区一轴三带十园”基地建设,借助旅游要素有效激活和提升农业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旅游“产品超市”,发展四种类型乡村旅游:一是农事体验型。以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或基地为节点,以美丽乡村精品观光线或游步道为串联,根据各地特色和时节变化,设置不同的农事体验活动,精心打造十大现代农业园区,集可看、可吃、可娱、可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精品园。二是景区依托型。充分利用知名景区、景点周边人气旺、客流量大、逗留时间长,而且消费相对集中的区位优势,引导鼓励四条精品旅游观光带周边乡镇、村包装打造农家乐风情特色镇(村),通过农家乐旅游对生态资源、产业资源进行项目化整合,使环境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三是生态度假型。依托优良的自然山水资源,融合生态养生的理念,借鉴台湾地区“民宿”的发展经验,加大农家乐周末观光向休闲养生转变,拓展服务功能,做精质量、做高档次、做特风格,提升全县农家乐的整体档次和经管水平。同时,通过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对外招商选资,加快大型现代生态农庄、高档乡村休闲会所、老年养生公寓建设步伐。四是文化创意型。安吉县与上海、杭州“文创产业之都”相邻,安吉县出台了壮大休闲产业和文创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并依托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和旅游集散地的辐射功能,大力推进乡土文化培育与产业化运作,已建成18个展示与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馆所,加大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5)致力于特色化发展安吉县在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过程中充分突出个性美,根据精品线和精品区块的风貌,合理定位区块、乡镇、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大环境,又形成特色小气候。根据每个区块、乡镇(村)的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特色及人本文化的不同,合力构建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县域大景区格局,全力打造四大乡村旅游精品区块,着力彰显“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视觉效果。
(6)致力于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建设仅靠不断投入是难以持久的,必须要会经营。根据安吉县的实际,美丽乡村经营最好的载体之一就是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因此,在美丽乡村创建前,就明晰了每个创建村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优势。作为农家乐乡村旅游村,在规划时就考虑旅游元素的介入,强化差异化发展经营理念,提升农家乐特色村、精品村的经营水平,达到富民强村名镇的整体效应。在具体操作上,鼓励美丽乡村旅游经营村围绕全县大景区的理念,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统筹县域资源、资产、资本要素,最大限度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鼓励支持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村镇抓经营、抓项目包装和品牌宣传。引导村集体强化对既有资源的调控力,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并进入市场化运作,增强村级的“造血”功能。安吉县还致力于打造民俗与时尚、自然与休闲相交融的旅游精品。打文化牌经营村庄,涌现了书画村、畲族文化村、生态屋、山民文化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以美丽乡村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农家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2.主要成效
近年来,安吉县紧紧围绕“县域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省级精品村、特色村的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强管理,创新服务,力促农家乐转型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成为了解决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1997年安吉县天荒坪镇开办第一家农家乐开始,十几年来,经过培育、发展、规范、提升几个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特色不断彰显。目前,全县有挂牌农家乐602家、床位12800余张,农家乐直接从业人员达3400多人,共创建省级农家乐精品村3个、省级农家乐特色村10个、省级特色点3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77家,农家乐已成为安吉县休闲旅游产业重要而独立的特色品牌之一。
关键词 生态蚕业;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 活动;问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8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50-0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是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活动,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是全国种植桑园最大的省(区),2012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7.47万hm2,蚕茧产量超过30万t,连续7年居全国第1位,桑蚕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1]。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2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优化环境,合理投入,持续发展,增中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2]。
合理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对“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善蚕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建立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创造出更优美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蚕业的意义
生态蚕业主要是把种桑养蚕与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美化环境、增加蚕农收入、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目标意义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委为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农民生活为重,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总体要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3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清洁治理管理落后
农村缺乏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场所,也缺乏管理措施与制度。公共设施缺乏管护,各家各户散养的禽兽随地乱排放粪便,造成公共场所脏乱不堪。污水排放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3.2 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清洁难度大
目前,乡镇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由于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造成随意乱丢垃圾、乱摆摊,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田间地头、河道水渠、池塘等成为垃圾倾倒的场所,严重污染了水源,给田间的清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3.3 资金不足,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难于集中处理,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收入不高,自筹资金难度大。大多数乡镇缺乏环卫工作站,造成垃圾随地乱扔,难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4 生态蚕业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中的作用
4.1 有利于“生态宜居、和谐生活”的特色乡村的建设
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蚕农配合3个方面,重点开展蚕沙处理、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等工程,着力打造养蚕特色乡村,塑造“一村一品”的形象。同时,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引导蚕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提高蚕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制订完善的清洁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形成文明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如宾阳县古辣镇的南阳村依托桑蚕协会,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工程,通过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桑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成为广西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年平均养蚕13批,平均每张产茧40 kg,全村每批产茧可达6 t,年产值近260万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宾阳县古辣镇龙额村委南阳村的经济支柱产业[3]。
4.2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形成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以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来发展生态蚕业,培养和打造蚕茧、蚕丝、桑等的品牌效应,形成了蚕区特色产业。如河池市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2012年全市蚕丝被生产企业有21家,年生产蚕丝被达16万床,产值达9 000万元以上;宜州市年生产蚕丝被10万床;象州县蚕丝被生产企业有4家,共生产蚕丝被2.2万床,其中象州县蝉宇蚕丝被公司生产的“蝉宇”牌蚕丝被,质量上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促进了蚕区经济的发展,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4.3 改善蚕区环境,推进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蚕业,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推进清洁乡村的工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蚕沙在蚕区乱堆乱放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是蚕区需解决的最大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通过对蚕沙进行发酵处理,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让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4]。
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村容村貌,促进了“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2012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罗城县建立了38个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点,无害化处理率达77%,通过把蚕沙集中堆沤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对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宜州市已建成蚕沙收集中转站55个,对解决蚕沙污染环境问题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4.4 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合理种植桑园不仅可以养蚕,对于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蚕业,通过立体种植、养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美丽乡村”增添色彩。如广西鹿寨县重点推广“猪—沼—桑”及“养蚕—沼气—种植(桑、果、菜)”的生态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蚕区生态和居民居住的生活环境[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蚕桑生产模式,以桑基种桑、桑叶喂蚕、蚕粪喂鱼、鱼粪肥塘泥、塘泥种桑,构成一种良好的生物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生态农业”的良好模式[5]。忻城县利用蚕沙作为填充料发展沼气池2.5万个,通过“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有效遏制了石漠化[1]。生态蚕业的建设促进了蚕区环境的美化、绿化,有利于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4.5 发挥蚕区特色,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开展
传统的蚕业经济是以栽桑养蚕为主,现代蚕业充分利用桑蚕副产品资源,借助生态、蚕桑文化、休闲观光、养生为一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通过开发桑椹采摘、蚕桑科普知识宣传、桑蚕宴、桑园观光等旅游休闲项目,让游人了解蚕桑现代养殖的新技术,领略田园风光。如在钦州、北海等地有部分蚕农引进了台湾的具有果型大、无籽、糖度高、口感好等特点的特大果桑、四季长果桑等优良品种。果农通过举办果桑采摘节,以农业休闲的观光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采摘[6]。通过开发蚕桑资源,建立蚕桑立体种、养植模式,突出蚕区乡村特色,既符合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需求,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蚕桑文化传播[7-11],对推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广西是全国蚕桑第一大省(区),可充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村容村貌,建立清洁管理等长效机制,实现蚕桑资源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广西”格局。
6 参考文献
[1] 陆春霞,吴婧婧,梁贵秋,等.广西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举措及其促农增收成效[J].中国蚕业,2013,34(2):60-62.
[2]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58-61.
[3] 邓昶,覃雄,李晟.[美丽广西]种桑养蚕桑果红 南阳村成新农村示范村[EB/OL].(2013-03-30)[2013-12-01].广西新闻,http://news.gxnews. /staticpages/20130330/newgx5156ea68-7265454.shtml.
[4]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6] 陆春霞,李全,陆飞,等.广西桑椹酒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分析[J].广西蚕业,2012,49(2):69-73.
[7] 齐永红.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9):36-37.
[8] 兰丽盼.开拓资源利用新路 促进蚕业持续发展[J].蚕桑通报,2013,44(1):58-59.
[9] 苏超,张明学,李耀文.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乡村规划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3]王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一)乡村规划先行,在分类指导上做文章。
要坚持以“多规合一”为引领,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群众发展意愿的同时,加强对村容村貌建设的管控,留住X特有的地域环境、历史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好美丽新X。
每年选定一批条件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二)文化建设先行,在乡村文明上见行动。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传播正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宣讲、家风家训征集、晒晒我们的好家风、家风故事会等活动,以好家风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坚持“除陋习”、“树新风”相结合,从整治丧葬陋习入手,从禁止“黄赌毒”着力,向优秀传统文化借力,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孝善教育、家风教育,推进农村文明诚信建设,推进乡村文明大行动,力促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产业优化先行,在转型升级上花心思。
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亮点,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花卉为媒、以投资为要、创新为最,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使农业品牌成为“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大、别人大我好、别人好我精、别人精我极品、别人极品我唯一”。把产业培植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源,让X特色变为现实。
要抓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并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形成全域化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做好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休闲农场、观光农业、特色民宿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让农村产业的发展愿望变成现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小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宽小农户增收空间,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变,使小农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要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建设先行,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待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去。其次,大力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制定一些务实、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进大学生村官、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的本土企业家、退伍的老战士等回乡发展产业。第三,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支持,好的产业有丰厚的利润,就会吸引资金进入,人才就会随着资金流动而进入。第四,乡村振兴帮扶,机关单位、院校主动介入,结帮扶对子,对乡村振兴开展针对性指导和帮扶。第五,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典型引导、边干边学等方式,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经营、管理的本领,提升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协商、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五)生态建设先行,在绿色发展上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要搞好景区规划,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景区建设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景区建设首先要做好选址规划,要充分依托、融入大自然美景,让自然风光之美来充实、丰富景区美的内涵,要最大可能地实现景区美与自然风光的相互辉映、完美结合。否则,如果失去了周边环境的映衬、铺垫,再美的景区也会因为“孤苦伶仃”而黯然失色,让游客失去兴趣。二是要搞好景区配套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从游客这个角度来说,旅游应该是一次愉快的体验,如果没有功能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就很难满足游客的需要。因此,景区建设要充分考虑并满足游客衣食住行的需要,对于进出景区的道路、游客入住的酒店等方面配套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在景区建设中都要一并统筹规划。三是要搞好景点建设的具体规划。对每一处乡村旅游景点建设都要认真、详细地做好规划,要邀请懂得旅游开发的专业人士参与、把关,景点建设要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建筑精美,要尽量突出自身特色,让游客进入后能欣赏到一种别样美感。
(二)提高服务质量按行业性质划分,乡村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要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旅游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具体的服务质量标准并颁发实施,对服务质量不好并被投诉的景点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同时要敦促其整改,切实维护和保障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是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一般来说,乡村旅游景点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没有经过专业的旅游服务知识和技能学习,在具体的接待和服务过程中,难免会有让游客不满意的地方。因此,要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加强职业道德、旅游法律法规、地方的风物人情等知识以及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能、礼节礼貌等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实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以良好的口碑来树立形象和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使乡村旅游更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湖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在促使地方发展旅游的同时改变观念,要将旅游生态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真正做到将生态文明超越单纯的节能减排,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相处的发达的社会文明时代。各级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步骤,对发展乡村旅游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旅游业在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容量及当地农业生产容量承载的许可范围内持续发展。同时,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发展第二的原则,突出乡村自然风貌,真正显现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增加乡村旅游的诱人魅力,挖掘乡村文化,提升特色农业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田园乐趣,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把湖南乡村旅游业打造成“环境美、和谐的社会美、人与人友好的人之美”的美丽产业,实现大美湖南旅游业的永续发展。
二、结束语
1三岔河乡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1.1优势分析
1.1.1地理区位优势三岔河乡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城东北,距习水县城38公里。北与重庆四面山相邻,南与良村镇隔山相望,西与程寨乡接壤,东与大坡、温水镇一岭相依,习水河穿境而过。同时紧邻世界级丹霞地貌自然风貌旅游区,是“川黔渝旅游金三角”核心区域的重要节点。全乡幅员163平方公里,总人口2.25万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客源的到来提供了可能性,也为集镇旅游开发提供了保证(见图1)。
1.1.2生态景观资源优势三岔河乡自然环境优美,乡内阡陌纵横,江河、绿田、古树名木相映成趣,优雅静谧;景区内更是山峦重叠,云蒸霞蔚,山大沟深,纵横交错,沟沟有溪流,岔岔有清泉,竹木繁茂,林静幽深。其紧邻的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丹霞谷景区,有着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是避暑休闲、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的理想胜地。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是三岔河乡发展乡村旅游的雄厚基础。
1.1.3旅游政策优势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旅游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习水县按照贵州省“建设旅游大省”和遵义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战略思路,确立了“把旅游业建成后续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致力于把旅游培育成为对外开放中的先导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不断加大旅游规划和宣传推介,积极招商引资,着力改善旅游各项设施条件,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们发现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表现出对旅游业发展的极大关注,并在产业的发展中给予支持,三岔河乡的旅游产业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发展前景大好。
1.2劣势分析
1.2.1旅游形象单一不突出三岔河乡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具备山水或人文等资源条件,但其资源并非知名和独特。旅游区目前活动内容还是一般性农家餐饮、垂钓等,形式较少、旅游产品质量低、形象单一,旅游者参与体验程度不高。由于低层次开发,尚未开发出合理的产业价值链,还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休闲需求。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包装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大发展。
1.2.2公用设施存在制约近几年三岔河乡逐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乡内公路、村舍、环境设施有了基本改善。但如果面对大规模的旅游设施和公共设施需求时,现状的公用设施建设仍然对市场需求存在制约。如专业的导游、住宿、餐饮、卫生等设施较缺乏,“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的旅游服务产业缺乏,导致目前旅游接待水平一般。
1.2.3管理和经营技术欠缺三岔河乡现有的建设内容、土地利用、生产生活方式等,基本都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而来。面对乡村旅游这样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当地群众相对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和意识及市场开拓能力。因而,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产品开发陈旧、管理松散、经营模式随意化、服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熟的旅游业的发展速度。
2美丽乡村特色的旅游规划策略探讨
在乡村旅游热的潮流下,三岔河要在众多乡村资源重复建设和激烈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方向,“美丽乡愁”成为我们规划中资源整合的主线。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乡村千百年来传承的田园风光、生产形态、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和乡村聚落等不仅是构建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城乡人民寻找的心灵慰藉和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关键,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标尺。
2.1总体规划思路
2.1.1项目定位三岔河乡周边山体环绕、景色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是体验山水自然的绝佳世外桃源,可谓“山作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规划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农耕文化、红苗文化、工业文化交织在一起,给这个世外桃源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规划避免“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改建,明确强化本土优势资源和风土民情,树立自身特色。在依托北部紧邻的世界级丹霞地貌资源和自身经济、生态和社会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三岔河乡为一个集“旅、居、业”和谐一体的风情旅游度假小镇,使之成为“川黔渝旅游金三角”核心区域的旅游新高地。
2.1.2旅游空间结构在乡域镇村体系的“集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中,规划依据各村的旅游资源异同,避免同质竞争,确定梯次合理、一村一景、集中发展的特色发展思路。利用全乡规划的两级旅游线路,有效串联乡内各级旅游景点。其中,以程寨乡至重庆四面山的二级公路为依托打造一级游线,加强丹霞景区与旅游服务集中地的有效联系;乡内各村景点景区则依托二级游线加强联系,形成连线成片开发模式(见图2)。
2.1.3用地规划特点用地弹性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划分用地属性来满足乡村旅游和生产生活发展需求。考虑到大量旅游人群的涌入对当地各项用地标准产生的冲击,规划中对于各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对外交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工程设施用地等指标相较一般乡镇的指标略高。目的在于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2.2美丽乡村的旅游规划策略
2.2.1生态景观规划彰显自然之美,改善人居环境(1)生态景观保护规划以乡村原生态为基调,以乡村风情为特色,采用规划先行、生态保育的方法,发展与保护并举,以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核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对乡村美丽田园风光的保护,达到见山见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境界。在核心景区规划以保护原生态和营造度假养生的景观为主;在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中心集镇区则以农业种植景观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景观为主,包括滨河开放绿地、山体周边带状绿地和各居住片区内部绿地。(2)环境保护和改善规划中提出营造乡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优美环境的发展目标。针对核心景区接纳大容量的游客对环境的冲击,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同时在全乡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包括整治已污染河水,改善水质;实施卫生设施改造,提高抽水马桶安装率、化粪池覆盖率;开展垃圾分类工程,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初次分类,综合利用分类垃圾;对乡村进行全方位规划,科学布局,实施村民广场美化、道路拓宽绿化、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逐步完善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3)乡村旅游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塑造了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景观风貌的基础上,也提升了当地的生态景观品质。通过美化乡村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优化农业景观等,彰显了自然山水之美,直接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了美丽乡村的自然之美建设。
2.2.2乡土风貌规划传承文化之美,突出人文情怀(1)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记录着人类文明足迹和人与自然相处过程的乡村文明,原生态的自然乡村风土人情是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寄托和认同,也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信仰和和谐社会的根基。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林比姆指出:“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千万不要破坏这些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走出自己的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便是发展的关键。依据三岔河自身的特色,规划推出两种文化旅游品牌,分别是在山水恬适之间体验高品质山水景观的自然文化游览和感受传统的农耕文化、红苗文化和手工业文化交织盛宴的民俗风情体验游。规划通过将乡内散落的乡村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传统进行系统组织和开发,使乡村文化得到继承和保护(见图3)。(2)乡村风貌改造在三岔河集镇旅游接待区的风貌规划中,规划汲取了当地黔北建筑特色和体量尺度特点,以求新建开发内容与传统特色有机融合,使村内整体风貌和谐。此外对村内公共场地、围合庭院、小公园等也进行风貌整治,为当地群众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文化展演和民间民俗文化产品的展示等提供了场所,使农民群众在也享受到旅游文化发展发展过程的成果(见图4、图5)。(3)乡村旅游促进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不仅让游客认识到三岔河乡丰厚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当地淳朴热情的民风,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活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市场经济下文化资源和生产生活的流动融合,实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促进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
2.2.3公用设施规划奠定生活之美,推动民生建设(1)旅游服务设施需求规划坚持设施先行,加大公用工程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投入,以确保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工程设施来提高三岔河乡的旅游服务能力。全乡打造外优内畅的道路系统,对外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道路衔接,对内衔接旅游线路。集镇旅游接待区增加旅游客运设施,完善静态交通设施,并根据旅游车辆数量按照国家标准在各旅游换乘处、本村入口处设置停车场。此外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包括在集镇道路、沿河以及村内景点配置废物箱、公共厕所、通信设施和休息座椅等,提升旅游接待水准。(2)群众生活需求考虑到外来游客对于当地各项公共设施的使用需求,对于集镇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控制规划略做提高处理。其中作为旅游接待管理和人民日常生活服务中心的行政办公用地扩大了建设面积并改善了办公条件;文体用地则表现在增加文化活动场地和完善体育运动设施的配置;医疗卫生用地主要是建立医疗等级服务体系,并在三岔集镇新建一处综合医院,特别满足游客和村民的使用需求;商业设施用地主要是对现有的沿河商业进行整合,并在集镇中心设置大型商业卖场;此外还完善了公用设施用地,新建了邮电通讯设施等。(3)乡村旅游推动民生建设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种期盼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驱动力。而这些恰恰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和完善生活的各项设施建设,大大的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美丽乡村靓丽生活的实现。
2.2.4产业结构规划提高经济实力,夯实发展之美(1)产业结构全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实施“生态立乡,旅游活乡,畜牧强乡,农业稳乡”的发展战略,力争把三岔河乡建设成为习水县北部地区第一产业稳固、第三产业发达,商贸繁荣,环境优良的旅游度假型小镇。依据现状生产力分布、公用设施条件与产业规模,三岔河乡产业规划布局呈“两核一轴带两区”的布局形态。“两核”分别是作为全乡旅游产业发展桥头堡的丹霞谷旅游接待区和政治文化中心的集镇区。“一轴”是指沿贯穿东西的二级公路的经济发展空间主轴线。“两区”指以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北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区和以生态农牧业和旅游服务产业为主的南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区(见图6)。(2)旅游产业优势突出旅游区的发展除了要做到特色经营,还需提供专项的旅游配套服务,包括高档住宿、娱乐、休闲餐饮、特色购物、会展、户外健身等,这些服务业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下,我们应避免就旅游谈旅游,要结合三岔河乡的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和效益最大化。此外,乡村旅游要从单纯的观光向休闲养生、绿色美食、文化体验等多方向拓展,不断推陈出新,深度拉动农民就地创业,从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长效动力。(3)乡村旅游提升全乡经济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大量低门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民无技术的就业障碍。如果把美丽乡村建设比作建大厦,那么这个大厦的基础就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事关美丽乡村建设全局。而在乡村游带动下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