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汽车市场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市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汽车市场研究

第1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动汽车 市场化 外部性 措施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能源日趋减少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热点。各大汽车公司以及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抢占这一制高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现今汽车的拥有量已经超过了10亿辆,而且每年还以上千万辆的速度增加。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超过130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这表明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广阔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目前主要指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大类型。早在1834年,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便诞生了,并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成为西方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因其动力不足和一次充电行程太短而被燃油汽车所取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这使得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开始研究节能减排的汽车和开发电动汽车。从上世纪70年代末美、英、德、日4个国家就开始了示范运营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严格执行。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开发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美、日、德、法等国都相继推出了混合动力式电动汽车、电动轿车、电动客车等。

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现行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我国完全有条件、有可能生产出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为了缓解能源和环境的危机,适应世界汽车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国家“863”计划中,设立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官、产、学、研四位一体的方式,联合对电动汽车技术进行攻关。特别是科技部8.8亿元的投入,更带动了地方性研发资金的双倍投入。“十一五”时期,国家更是投入巨资研发,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组织模式更加强调企业的投入以及牵头产业化开发,不仅使得参加的企业非常多,而且从业研发人员层次更高,梯队更加合理。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的电动汽车产品,部分产品已经示范运营。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等地,各高等院校、汽车研究所和汽车厂家合作,纷纷研制出微型电动车、微型电动厢式车、电动大客车等。现阶段很多汽车整车企业都开发了自己的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在以电机为核心的驱动系统及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武汉、北京、株洲等地区的示范运营经验,制定了与电动汽车有关的标准与法规;通过“十城千辆”计划、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二、电动汽车市场化分析

1、电动汽车相关产品厦其特征

电动汽车可分为三大种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因其各自特点而有不同的应用范围。从五个方面对比各电动汽车如表1。

其中,由于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纯电动车由于其一次充电行程短,只能用于社区、学校、景区等短途低速地区的交通;混合电动汽车虽能满足环境和行驶要求,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难以被市场广泛接受,目前只是用于城市公交;燃料电池电动车利用氢气和氧气(或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具有完全无污染(排放物为水)的优点,将会成为未来电动车的主流,但许多关键技术还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其费用和燃料系统是主要问题。

2、电动汽车市场化的理论分析

(1)电动汽车市场的经济收益分析。在中国,特别是中大型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上升。伴随着全球的能源短缺,电动汽车将是运输行业的一个最大突破口。在相应技术成熟后,它将成为未来运输行业的主要支撑者。同时,其利用深夜的过剩“谷电”,平衡电力资源使用效率,更同时提高了电网经济效益。其环保节能带来了巨大的正外部性,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在其发展初期,由于价格原因,无论是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缺乏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动汽车项目存在着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异,具有十分典型的外部经济效果,并由此导致电动汽车发展相关决策效率的降低。图1可以用来简单分析外部经济效果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影响。

假定汽车市场是一种完全竞争市场,电动汽车按市场价格Pe销售,汽车厂的边际成本由MC表示,每辆电动汽车运行中由于环保、节能等固有的特性可以带来交通社会成本的节约量为DC,因此,电动汽车的社会成本SMC则等于MC减DC的余额。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的企业确定的最优生产数量将是Qoo。此时私人厂商处于最优状态。而在相同边际收益P0的条件下,由社会边际成本SMC所决定的最优产量Q’大于私人企业确定的q。换言之,Q。、对应的边际收益R大于实际的社会边际成本n扩大产量将会提高社会福利。

因此,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必须矫正私人企业用于决策的成本与社会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偏差,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即实现外部经济效果的内在化。这是制定电动汽车发展相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外部经济效益解决途径。电动汽车项目外部经济效果的存在,导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资源配置,难于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政府进行有效的干预。经济学中针对外部经济效果进行政策性工具设计的手段主要包括三种,即补贴或税收、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税收和补贴是促使企业考虑外部效益的一种直接手段,它将使得企业决策使用的实际成本就与社会的边际成本取得一致,在外部经济效果显著的情况下,政府的直接调节也是一种常见的政策性工具,明确产权和谈判,即采用“科斯定理”,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

总的来着,政府的干预和推动将是电动汽车项目实现市场化发展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相关的政策措施时,必须把握好激励和扶持的力度,其中两个问题尤为重要:一是分析研究交通社会成本的估测值以及发展电动汽车的外部经济效益,这是制定政策的实证依据;二是合理确定综合性的扶持力度,即使电动汽车的综合使用效用与燃油汽车具有可比性和竞争优势。

三、开发与培育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几点建议

要想电动汽车在市场上能够快速推广,经济环境与外部刺激等非技术因素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积极合理地运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这两根经济杠杆,能够很好地刺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并使电动汽车在市场中表现更加活跃,加速其商品化进程,具体建议如下。

1、率先在政府和各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电动汽车

大部分的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车辆运行范围主要在市区,续驶里程短,方便充电;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购车具有引导和调节生产、消费的作用。作为新兴产业,电动车在研发、制造等诸多环节的成本,均高于现有燃油汽车,消费者没有意愿和能力为环保买单,而政府肩负着促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消费升级的重任,并有能力通过公共资源实现。

2、加快建立电动汽车相关国家标准,使产业发展更规范有序

当前国家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方面仅有相关的指导性标准,希望尽快建立技术条件和运行维护的国家标准,使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尽早规范化、标准化。法规上强制:一方面,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对燃油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排放实行限制性法规;另一方面,制定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计划。法规上的强制,是对发展电动汽车的直接促进。

3、鼓励电动车消费,并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

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政府在推广初期的财政支持分不开。在信贷方面,通过政府的协调,金融机构可以对消费者提供比传统纯燃油汽车更优惠的利率、给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从而刺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补贴标准政策,购置和使用电动车的税费,应与燃油汽车有大的不同,应享受更大比例的财政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在研发和制造环节,政府也应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在逐步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使企业实现自我良性发展。同时,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投入。

4、电动汽车产业布局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电能资源。据统计,中西部原煤产量超过我国煤炭总产量的85%。原材料就地利用,可大大减少运输成本、缓解运输压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如果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在电动车这一新兴产业起步的时候就被布置在能源和原材料丰富的中西部省份,不仅可以减少物流和人力成本,给中西部省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5、由政府牵头做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由政府牵头,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与经营单位签订协议,负责有偿回收废旧电池。并支持企业废旧电池处理技术提升、设施建设和经营优惠政策等,做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避免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李明: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卟科技论坛,2010(3)

[2]金灵:试论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开发策略[J].汽车工业研究,2010(9)

[3]赵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0(5)

第2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租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出租车罢运,尤其是2008年,重庆市区8000多辆出租车罢运,成为全国各媒体的热点新闻,也反映了重庆出租车行业存在着深层问题。

一、重庆市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分析

(1)基本模式介绍。重庆出租车市场的现行模式为公司制与个体经营制并存,公司制即政府将出租车经营权出让给公司,由公司自行购买车辆,并直接聘用驾驶员,在这种制度下,出租汽车的经营权和车辆产权均为公司所有,驾驶员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和内部经济责任合同,成为公司员工,直接接受公司管理。在价格方面,由政府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如起步价,每公里收费标准。整个出租车行业的收入基本上来源于出租车司机的运营收益。出租车运营收益流向分为三部分:一是上交给公司的“份子钱”,二是由出租车公司代缴给政府的经营权费,最后一部分是出租车司机的劳务收入。个体经营制即由个人购买出租车,并获得政府的经营权,再自己寻找副驾驶进行倒班的一种经营模式。目前,在重庆市公司制发展的较为成熟,公司制运营模式与个体经营的模式比例约为9:1。所以在本文中所提的重庆模式即为对重庆出租车市场影响最为突出的公司制运营模式。(2)经营权分析。现阶段经营权以每年15000元的审批出售,根据综合能力的考核来确定获得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一般签订8年的合同,在此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和业绩评估,合同期满后,根据考核的等级来确定是否续约以及续约的期限。例如:根据有管部门的评估结果,结合发放的经营权个数,将有资格的运营公司划分等级,划定A级以上可以续约,等级为A的续2年,等级为AA的可续4年,等级为AAA的可续8年,A级以下的直接淘汰,不再续约,转而给其他竞标的公司。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获得经营权的出租车公司的质量。截止到2010年4月8日,全市投放的出租车经营权数量为10893个。(3)出租车公司与司机关系分析。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一般采取合同制,一般签订合同为四年,车辆报废年限也为四年,因而可以采取人车绑定的政策,每人交纳30000元保证金(这一制度并不合法,但在行业已成为一种默许收费项目),中途退出需要交纳一定的违约金。每车每天向公司缴纳380元的份钱,一辆车一般由两人负责(倒班制),这样一个人每天交190元的份钱。公司负责给司机缴纳五险,人身保险和车险。缴纳相关服务费用,负责培训和安全教育等。同时给司机每个月1000元的维修费用,年计12000元。在双方的地位上,公司实际处于强势地位,司机处于弱势地位,尤其体现在风险保证金的缴纳并不符合法律规定。

二、重庆市出租车行业现存问题分析

1.出租车司机工资较低,运营时间长,压力大。第一,收入情况。被调查司机的收入情况及不同收入区间所占百分比如图1,由图1可知: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2%,1000~1500元的占5%,大部分集中在2000~2500元。均值为2120元。收入水平不高,是广大的出租车司机在接受访谈时的普遍观点。同时若遇到油价上涨等情况,出租车经营的成本会继续增大,而“份子钱”并没有相应的下降,这导致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

图1 重庆出租车司机收入分布表

第二,工作时间情况。由图2可知,有59%的司机日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平均工作时间为10.5小时。相比8小时法定工作时间来说偏长。并且,出租车司机并不像其他行业那样享受法定节假日以及双休日的待遇,基本上一年无休息日的工作状态更加剧了负担。

图2 出租车司机日工作时间

2.出租车供求关系不均衡,服务质量偏低。通过对于市民的200份问卷调查,普遍反映出上下班、节假日、下雨天主城区交通拥堵,车辆运行缓慢,城内办事效率远不如以往,例如龙头寺火车站、江北机场、以及一些著名景区“打车难”成为常态。由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的自备轿车增加,公共交通发展缓慢,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设置不科学,交通效率低下。调查发现有急事的时候,不能立马打到车的情况高达95.8%,主干道和小巷不能快速满足率高达79.2%和87.5%。这说明重庆市运力存在很大不足。供需关系难以平衡。在服务质量方面,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理应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然而在对于市民的调查中发现(如图3和图4),68%的市民对司机的技术和服务态度评价都很一般,很多司机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存在着开飙车,不按交通指示灯行驶,绕路,与市民发生争执,甚至乱收费等情况。这说明包括司机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亟待提高,同时建立并完善出租车市场的监督体系也是关键问题。

图4 您觉得我市的出租车司机的技术及服务如何

3.城市黑车问题严重,扰乱出租车行业秩序。黑车会破坏合法有序的出租车市场、减少政府税收、扰乱社会治安。然而城市黑车并没有因为政府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而销声匿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市民选择交通工具的倾向性来看,人们更愿意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占49%;其次便是“黑车”,占28%;再次是私家车,占20%;最后才是出租车,占3%。可见黑车在城市交通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黑车”与出租车的优势对比分析来看,居民反映“等不到出租车”是居民放弃出租车,转而乘坐“黑车”的重要原因。此外,被调查的市民中10%的人认为“黑车”的乘车环境好,更舒适;64%的人认为不用等车,更快捷;26%的人认为路线灵活,不易堵车。

三、重庆市出租车行业困境的成因分析

1.公司与司机地位失衡,利益分配差异显著。造成出租车司机收入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重庆的公司制运营模式导致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放在极为不对等的位置。无论刮风下雨、出车与否,出租车公司凭借“份子钱”,每个月都可以获得可以预见的收入,旱涝保收,同时出租车公司打着管理出租车行业、方便政府行政管理的旗号,都让司机交大量的保证金,这相当于司机自己出资购买车辆,公司基本是坐收渔翁之利。由政府拍卖的“独家垄断”经营权,本来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起中介作用,现在却因为政府的支持成了强权地位。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和油价的上涨,在“份子钱”铁打不动的基础上,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在加上出租车司机享受不到《劳动法》规定的职工合法权益,实行每周7天、每天10小时工作制,全年基本没有休息日,法定节假日也不能按3倍工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致使出租车司机的负担大大加重。

2.出租车整体规模不足,司机素质亟待提升。重庆市虽以市命名,但其地域范围大,人口多,加之直辖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市民对于出租车的需求极大提高,这也促进了重庆出租车市场的发展,然而,出租车行业规制的局限性和经营模式的弊端导致供给不足。重庆市出租车行业为了避免由于车辆过多而引起的过度竞争,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采取严格的数量规制,致使出租车行业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造成供给缺口;再加之出租车行业普遍存在的收入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作存在危险因素等原因,出租车司机这一职业并不受到广泛欢迎,因而用工难也在80%的出租车公司出现,这就加剧了重庆市出租车运营不足问题。出租车的供求不平衡使得出租车竞争降低,一些司机并不担心缺少客人,因此“挑客”、“拒载”诸如此类的问题广泛存在。此外重庆的道路交通体系复杂,桥路纵横,很多司机为了降低空载率,提高自身收益,往往选择在市中心运营,很少选择偏僻的路段。以上原因都导致了“打车难”的发生。出租车公司由于招工较难,往往忽视了招工的质量,很多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高的人员也混入了出租车司机的行列,而公司又疏于培训管理与监督。根据出租车运营的性质,司机与乘客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乘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因而,提高出租车司机的整体素质,加强监管,以及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是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促进出租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措施。

3.运营体制问题颇多,供不应求黑车泛滥。黑车的产生和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营运黑车对司机的文化、技能要求比较低,并且利润高、成本低(不用交份钱、出租车营运牌照费等),使一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等迫于生存压力的人们还有投机者从事黑车营运。二是出租车行业严格的准入规制,使部分司机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无法获得出租车营运证,从而从事违法的无证营运。三是城市公共交通不完善、不发达,造成供给分时段、分区域的不足以及覆盖的盲点的存在,且公共交通运力在短期内难以快速增加,这些客观上为黑车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的空间。四是黑车的治理难度大,执法部门取证难、查车难、执行难、处罚难。黑车的存在最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但是由于其车况较差,存在着安全隐患。黑车必须成为严厉打击的对象。

四、破解重庆市出租车行业难题的对策建议

(1)优化出租车运营模式,改善司机收入水平。目前,公司制为主的运营模式已经造成了出租车市场的垄断经营,当前出租车行业利益关系的冲突是整个国家收入分配制度亟需完善的具体体现。从当前情况看,出租车营运权问题积重难返,一时难以突破。正面难攻,侧面迂回。一是要适时终止出租车营运权有偿使用制。营运权有偿使用,造成高额“份子钱”,人为抬高出租车运价,与民争利,市民反映强烈。二是加大行业协会在出租车市场中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政府、企业、出租车司机,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听证会,共同协商关于保证金、“份子钱”、出租车起步价等关键问题,改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2)扩大出租车整体规模,提高司机能力素质。为了扩大出租车的整体规模,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出租车管理部门的政府应该适当放松对于出租车市场的数量管制,通过合理的价格设定,调节出租车市场的供求关系,其次着重考虑如何提高出租车的日行驶里程,以开发现有出租车的供给潜能,从而扩大出租车实际供给。这将涉及城市道路的拥堵治理,是一件长期和系统的工程。提升司机的能力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是应由政府与出租车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关于出租车司机的职业规范;二是在公司中引入绩效管理机制,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考察对象,依据成绩对出租车进行等级划分和奖惩机制,并以不同颜色的车灯作为标志,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带有优秀标志的出租车来提高自己满意度;三是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出租车公司以及消费者的合力监督,提升出租车的服务水平,以消费者为例,在乘坐出租车之后,消费者可通过电话对该出租车进行评分与留言,此项制度可归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以此来提高出租车的服务水平。(3)改革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严厉打击不法黑车。城市黑车盛行,不仅扰乱出租车行业正常发展,同时也对消费者权益存在潜在的威胁。为此,本文认为应当从改革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降低消费者需求,以及加大打击力度三个方面齐头并进,综合治理城市黑车问题。一是要放松对个体经营的限制。放松管制并不意味着政府管制结束,政府管制的核心,是不断变换政府行为重点,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国外出租车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以个体经营为主、企业与个体共同经营为辅的模式。二是要通过公益广告、志愿者宣传等形式,提高市民安全乘车意识,拒绝“危险黑车”,以降低对于黑车的需求。三是要加大打击力度,政府各部门应展开联合行动,社会媒体,公众,也应加入到黑车举报的行列之中,为促进有序合理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尽一份力量。

参 考 文 献

[1]曾繁华,程金亮,陈曦.城市出租车经营权市场产权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5):23

[2]丁元竹.我国准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为例[J].人民论坛.2011(26):16

[3]王宁.对城市打的难现象的剖析――基于西安市出租车市场供求失衡问题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1):15~16

第3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汽车;驾驶;维护

1 汽车驾驶中的常见错误

1.1 习惯认知上的错误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质量,我国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每个驾驶员的必修课,它是驾驶员规范自身行为的基本依据,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守则。然而,许多驾驶员却并不以为然。稍微仔细点观察你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超速行驶、超载、闯红灯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屡见不鲜。特别是闯红灯更是随处可见,从行人到驾驶员,这种陋习早已在许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了,很多人认为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往往可能就是这小小的陋习给许多人带来了血和泪的教训。驾驶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是为了行车的安全,是为了他人的安全,更是为了驾驶员自身的安全。

1.2 驾驶技术认识上的误区

(1)认为超车时要加档。许多人都认为高档位速度更加快,所以许多人会在超车的时候升高档。然而事实上车辆的前行靠的是引擎的扭力的大小,而高档位的扭力其实比较小,油门的反应更加迟钝,这时加速反而会减慢。因此,超车时应保持原档或者减小一档,以提供足够的扭力。

(2)认为应先踩离合器再刹车。一些人觉得先踩离合器切断动力再刹车会更好,其实不然,踩下离合器后切断了动力,发动机的转速立刻降到了很低,这时刹车的助力器的辅助力会大大的降低,反而会使刹车的距离变得更加的长。所以刹车时,应该先踩刹车,然后再踩离合器。

(3)认为下坡时可以空挡滑行。许多车主喜欢在下坡时挂空档滑行,而仅仅使用刹车控制车速。这种认知也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此时你是在一个长距离的坡位上的话会导致刹车系统过热,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此时因该挂上合适的档位,让发动机制动,再辅以点刹,这样会更加安全。

(4)认为磨合期时车速应较快或较慢。所谓的磨合期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将互相摩擦的部件的配合间隙磨合到合理的范围,从而实现比较好的效果。如果磨合期时发动机的转速太低,会导致曲轴连杆轴瓦承受巨大的冲击力,而如果转速过快则容易导致汽缸壁的拉伤,从而导致早期磨损,因此磨合期间应该参照的是发动机的转速,汽油发动机的转速应该在2000至3000转之间,柴油发动机的转速应该在1000至2000之间。

(5)认为在高档位时可以用小油门。事实是这种做法容易使发动机发生爆震,会造成早期磨损,扭力不足,加速无力,反而可能会使耗油增高。

2 汽车维护中的常见错误

(1)认为可以在太阳下洗车。很多车主都很喜欢在大太阳下洗车,觉得这样洗完车后能很快的将车上的水晒干。但在把水晒干的同时也容易损伤车漆。这是因为在烈日下洗车时的水滴会形成凸透镜效果从而导致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高温而损伤车漆,如此以往,车漆就会渐渐失去光泽。打蜡也尽量不要在烈日下进行,否则会使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尽量避免在烈日下进行。

(2)认为机油可以多加。很多车主知道当发动机中的机油不足时会导致不良,从而加剧机件的磨损程度,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事故。可如果机油太多也会导致一些故障。机油太多时,会使发动机内部产生巨大的搅动,会增加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损失,而且可能产生晒排机油故障。所以,油底壳中的机油应该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才是最合适的。

(3)认为水箱“开锅”时应该马上加水。这是错误的做法,它很可能会导致气缸开裂。此时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车,让发动机散热,等到冷却水的温度下降之后,再熄火。如果冷却水不足则应缓慢添加,防止汽缸骤然受冷而出现开裂现象。

(4)认为冷却水越低越好。夏天,天气炎热,于是很多司机认为冷却水温度越低越好。其实不然,冷却水的温度过低时会导致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等故障。经实验证明,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一半应该控制在80至90摄氏度之间。

(5)认为进口的轮胎更好。许多人都盲目地认为进口的轮胎要比国内轮胎好,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并非如,外国品牌的轮胎适合国外的路面,可国内的路面与国外路面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所以进口轮胎在国内未必能有很好的表现。

3 结语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汽车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当我们在享受这些便捷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这些常见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如此才能让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否则可能带来的只会是无尽的麻烦。认真正确的对待这些常见错误对自身和他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了销售利润,汽车供需量不断变化,增加了汽车销售利润的弹性空间,这是市场经济学的根本原理。因而,汽车产品需求发生变化时,对制造商、销售商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造成供需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国家调控则是其中的一种,例如,国家发改委已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工作,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或全部取消,只有公务用车。目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公务车改革的声明,公车数量大幅度减少,汽车销售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2价格风险

经济学家强调,价格高低是决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因素,汽车销售价格增长是销售商面临的风险之一。当然,这种价格变动并非来源于汽车销售商的主观意愿,而是整个市场竞争造成的必然结果。例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品牌新车销量稳中有降已成常态,4S店经营者在厂家要量、投资方要利的双重压力下只能采取阶段性“降价促销”,以大幅度降价销售的方法占据市场地位,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保证单车基本利润成为商家淡季营销的市场表现。

3汽车销售市场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

汽车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汽车销售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如何掌握市场商机是销售商们亟需考虑的问题。针对汽车销售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销售商家必须做好风险问题的防控措施,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避免同行销售竞争而影响到本品牌汽车销售的收益水平。笔者认为,汽车销售商要建立相对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从多个方面预防市场风险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1市场预测

市场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销售商只有增强对市场风险的预见性,才能不断扩大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市场预测是控制销售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其采用预测性风险防御方案,扩大汽车品牌销售的抗风险能力。比如,业内预计今年北京汽车市场的销售总量不会超过52万辆,这意味着平均单月销售不会超过4.2万辆,与2010年平均单月销售的6.2万辆相差甚远。尽管如此,若详细预测与分析可知,这4.2万辆的销量中将有3万辆新车销售需要通过置换完成,这是销售风险中潜在的商机,若能挖掘出3万量销售市场,同样可以创造销售利益。

3.2营销转型

市场营销活动与产品销售利润密切相关,汽车品牌销售也要注重市场决策的应用,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制定可靠的营销模式。鉴于新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汽车销售模式转型是必然的决策,这要求汽车经销商能够灵活地调整市场经营模式。比如,在销售利润下滑的同时,如何保证售后服务不缩水,已成为经销商集中发力的关键点。据了解,随着车市的增长放缓,经销商集团也加快了服务转型的步伐,依托经销商集团的规模和业务领域优势,推出各种服务内容已成为各经销商集团的主攻方向。

3.3扩大规模

当前,国内外品牌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市场汽车销售总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占据市场份额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点。一般情况下,若汽车销售商能扩大一个地区的市场占有额,则能够扩大自主品牌销售的额度,实现汽车销售收益的持续增长。例如,豪华品牌由于经销商渠道的增加,总体任务是有增无减,而自主品牌对于单店的要求更是在销售或经营上制订了严格的指标,希望借优势经销商提升市场份额。

3.4开发资源

开发客户资源是保证汽车销售利润的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汽车销售方案是很关键的,销售商应当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拟定开发决策,逐渐完善原有的汽车销售市场体系。通常,经销商要根据客户实际购买要求,为其提供专业的资源开发模式,保障汽车产品销售结构的合理化运行。在销售流程的潜在客户开发步骤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潜在客户的购买需求来开始和他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只有当销售人员确认关系建立后,才能对该潜在客户进行邀约。

4借助优良服务系统防范市场风险

销售服务是影响汽车行业收益的关键因素,大部分消费者因为服务质量水平差异性,而选择了不同品牌的汽车产品,售前售后服务是影响汽车市场收益的重要条件。为了避免市场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冲击,销售商要不断累积更多的潜在客户,通过提供优良服务以完善市场风险。

4.1咨询服务

重点是建立客户对销售人员及经销商的信心,这是赢得销售胜利的关键步骤,对后期销售成效具有较大的影响。对销售人员的信赖会使客户感到放松,并畅所欲言地说出他的需求,这是销售人员和经销商在咨询步骤通过建立客户信任所能获得的最重要利益,也是促进产品成功销售的有利因素。

4.2产品服务

要点是进行针对客户的产品介绍,以建立客户的信任感,保证客户资源不流失。销售人员必须通过传达直接针对客户需求和购买动机的相关产品特性,帮助客户了解一辆车是如何符合其需求的,只有这时客户才会认识其价值。直至销售人员获得客户认可,所选择的车合他心意,这一步骤才算完成。

4.3协商服务

为了避免在协商阶段引起客户的疑虑,对销售人员来说,重要的是要使客户感到他已了解到所有必要的信息并控制着这个重要步骤。如果销售人员已明了客户在价格和其他条件上的要求,然后提出销售议案,那么客户将会感到他是在和一位诚实和值得信赖的销售人员打交道,会全盘考虑到他的财务需求和关心的问题。

4.4交付服务

交车步骤是客户感到兴奋的时刻,如果客户有愉快的交车体验,那么就为长期关系奠定了积极的基础。在这一步骤中,按约定的日期和时间交付洁净、无缺陷的车是经营商的宗旨和目标,这会使客户满意并加强他对经销商的信任感。重要的是此时需注意客户在交车时的时间有限,应抓紧时间回答任何问题。

5结论

第5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全车车电器;平面实训台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配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有文化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入汽车配件市场。本文介绍的制作帕萨特领驭汽车电器平面实训台,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所学课程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一个实验体系。其包括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中进货、仓储、销售、专业制作帕萨特领驭全车电器平面实训台的全过程。平面实训台采用国内经典机型,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选择各元器件,连接电路,以便能使学生在实验期间了解掌握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汽车全车电器工作原理。使之加深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1、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选择

我们把制作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做为《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课程的一个教学项目、若干个任务。因为其所用配件比较多、比较全。学院教学班一般大约40人左右,我们做八台实训台,学生分八组,每组5人,这样能够较好的完成这个项目教学。《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实验教学采用的实验体系是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中进货、仓储、销售、专业制作帕萨特领驭全车电器平面实训台的全过程。实训更注重学生能通过做实验而掌握更多汽车配件营销方面以及大众汽车电器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2、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总体方案的确定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选用1.8T领驭国内经典机型,确定全车电器系统为8个系统组成。指导教师提供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软件,全部配件及清单。汽车配件营销实验室,销售用电脑,柜台等设备。学生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汽车配件的进货计划、进货、提货、仓储、销售、装配实训台等六个任务8-10次实验完成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制作。

实训台系统组成 实训台由8个系统组成包括:

1).供电系统: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2).起动系统:直流起动机

3).照明系统:前照灯,雾灯,阅读灯,仪表板照明灯,行李箱灯,门灯。

4).信号系统:制动信号灯,转向信号灯,倒车信号灯以及各种报警指示灯。

5).仪表系统:里程表,车速表,燃油表,冷却液温度表,发动机转速表。

6).辅助用电设备系统:电动玻璃升降器,风窗刮水器,点烟器等的制作

7)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用发电机驱动电机、曲轴电机代替),各种传感器,执行器

8)实训台附件系统:高强度台架,万向脚轮,测量端子,交流电源开关

由指导教师和部分学生按8大系统备齐配件、实训秃台架和附件、存储配件小车。提供配件价格清单。

三、建立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的制作项目包括5个任务。利用汽车配件市场销售软件,其中通过4

任务完成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的建立工作同时完成汽车配件市场营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指导教师提供经理签字,财务支票支取及报销程序。

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项目包括如下5个任务:

任务一: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编制提单

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汽车电控知识,每个组制定一台套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的采购计划、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编制提单、入库单、出库单。

任务二: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提货

学生持提货单,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提货工作。部分学生备小车、货架配合完成整个采购过程。

任务三: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入库

学生持入库单,通过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进行入库,登帐、货物入货架。

任务四:利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销售出库

根据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所需配件清单开销售单,提货,为组装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做准备。

任务五: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制作

我们用汽车配件及附件组装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按车型平面布置8个系统,采用钢架梯形结构形式支承整个系统的平面实训台。这样能减少材料,减重量节省成本。安有脚轮便于整体移动。安装平板采用硬质白色塑料,达到了节省成本的效果。考虑到实验台用于室内多媒体教学,所以在满足系统硬件安置空间的前提下,外型尺寸适中,同时考虑方便学生装配、测量实践不易过小,外型尺寸为(长*宽*高:2460*1850*800mm。以达到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组装实训台的功能。从而达到巩固加深教学成果的目的。

整个项目学生共分8个组任务一每个组各自独立完成。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分三次实验完成。奇偶交替进行。完成三个任务后再进行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组装调试。之后,学生互查、互评。教师进行验收、考核。完成项目教学。

总结

制作帕萨特全车电器实训台这个项目,能够较好为汽车就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用的学生巩固所学的汽车电控方面的知识。又能在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上全面的完成了汽车配件市场营销一系列实验教学任务。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汽车营销专业比较系统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形象地模拟和实际演练汽车配件营销全过程。同时为其他专用的学生提供汽车全车电器教学的实验设备。

本项目教学的创新点如下:制作实训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全面了解汽车配件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一举三得。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从而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成为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有限的预算需要市场部人员创新媒介投放的方式。厂家销售与市场部通过与经销商的座谈做出了如下决策——联合经销商采买当地的户外资源,厂家给予经销商资金支持。

那么联合采买户外媒介的效果如何呢?

(1)从参与经销商数量、户外媒体采买量分布城市来看,在项目开展的第一年,就有58家经销商,在全国42城市采买了59块户外媒体,第二年有72家经销商在全国58个城市采买了83块户外媒体。经销商参与数量增长达24%,城市分布数量增长达38%,户外媒体购买量增长达41%。

(2)从投资回报率来衡量,项目开展的第一年投资回报率达2:1,项目开展第二年投资回报率达3:1。

(3)从广告达到率和400热线数据来衡量,通过定量调研得出户外媒体的广告到达率较高。从对厂家400热线数据库和经销商展厅来电来店客户数据库来分析中得知,户外媒体也是客户获得新产品上市信息、产品促销信息和经销商信息的最有效渠道之一。

通过与经销商的沟通,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户外媒介需要与零售市场推广、品牌联合推广、赞助等活动紧密结合,宣传效果才能最大化。例如:在大型车展期间都能看到厂家采买的户外媒体,积极宣传参展和新产品上市信息。而在地方车展,却很少联合采买户外媒体。建议厂家和经销商在做好年初的车展参展计划时,也做好参展经销商当地户外媒介资源询价和采买谈判工作,从竞品手里争取宣传阵地,会对产品零售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2)关于户外媒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需要鼓励经销商寻找当地的优质户外资源,如闹市区的墙体大牌、高速公路的双面或三面户外高立柱。

第7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关键词:“80后”消费者心理;口碑营销;体验营销;文化营销

一、前言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强劲的增长不仅拯救了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欧美汽车公司,更使中国本土汽车产销突破千万大关,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是否有必要将“80后”消费群体作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80后”消费群体在车型需求上是否与其他消费者有明显区别;如何针对“80后”消费者进行营销创新,本文将具体阐述这些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一)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主要消费特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国产汽车销量呈“井喷”式增长达到1364.48万辆,其中乘用车市场表现最为出色,全年销量达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2.93%,在汽车销售中的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达到76%,成为推动中国车市销量大幅度上扬的“加速器”。从车型的角度来看,2009年SUV市场同比增长了47.15%,这一市场的精品化趋向非常明显,其中,进口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都由SUV占据。从品牌方面来看,2009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1.73万辆,占轿车的份额为29.67%。结构上,自主品牌新车仍然以1.6L以下产品为主,但是产品结构也处于调整之中,正从低端市场逐步向高端市场转型。在排量方面,最大的“赢家”是1.0L-1.6L产品,2009年1-11月3.0L以上进口车型销售同比下降23%,3.0L以下则增长52%;1.6L-2.0L排量区间的轿车份额在2009年下挫了5.99%;而1.0L-1.6L产品则不仅份额提升了7.03%,产品的优惠也明显缩水。这主要是受1.6L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原本购买2.0L、1.8L车型的消费者转而购买税费更低的1.6L车型,导致2009年一些1.6L产品一直处于脱销状态。

从2009年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和消费特征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主要集中在“小排量节能型”、“自主品牌新车型”、“SUV运动车型”这几类上。这些特征都说明汽车消费市场正涌入一股新的购买力量,购买能力有限主要集中在小排量车型和自主品牌车的消费上。这些都同“80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着极大的相似度,可见随着消费群体的新陈代谢,“80后”购买力正从普通生活用品市场向汽车等耐用品市场上蔓延。

(二)中国汽车市场中的“80后”细分市场

“80后”是指1980-1989年出生的人群,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全国“80后”人口约为2.0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截至2010年,他们中最大的一群人已经到了“30而立”之年。按照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的平均工资为1500元-2000元每月来计算,那么到2015年所有“80后”群体基本都已步入社会平均工资应该至少达到3000元以上,已经可以购买经济型轿车。按照国际惯例测算,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其社会将初步进入汽车社会;当人均GDP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该社会将有望快速进入汽车社会,那么到2015年“80后”大量购车的趋势已经可以预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汽车消费主体明显变化是车主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年龄在18岁-25岁之间的车主消费比例开始快速上升,从2004-2006年,这部分群体所占的比例从5.6%上升到10.6%,增长近一倍,2007年占到整个汽车消费群体的15%以上,2009年达到28%,预计三年后大概是41%,五年后是50%。由于“80后”就业并不充分,导致这一群体中部分人购车还需要借助家庭力量或银行贷款,但总体上来说他们已经具有购买的决策权。本文根据以上的数据分析,在假设5年后(即2015年)“80后”群体在拥有购买力和购买决策权的情况下大量涌入汽车消费市场,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研、拦截采访等方式对其消费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为未来车型、款式、颜色等方面的设计和汽车市场营销方案的创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80后”汽车消费者的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一)主要消费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追求自我风格。本次调查中,37%的“80后”消费者认为“购买的车应该能够体现自我的风格”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时尚或者盲从主流风格。近年来,一些汽车厂商认为鲜艳夺目的颜色也更能打动“80后”购买者,但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虽然鲜艳的颜色作为时尚汽车的新增卖点主要吸引的还是“80后”的女性购买者,而主流颜色黑、白、银色,仍然是众多“80后”的首选:40%的“80后”选择购买黑色的车,认为能够显示其成熟稳重的性格和高贵华丽的气质,同时作为耐用品来说黑色不易过时。在彩色系中火红色最被看好(占被调查者的20%),受访的“80后”表示红色是一种很中性的颜色,作为男生买一辆红色的车,既能张显个性又不会被认为女性化。

“80后”讲求“自我风格”突显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车型的选择上,不同的车型代表了不同的风格,比如说雪佛兰LOVA“乐风”代表了追求质感生活的“知本一族”,而福克斯那充满战斗气息的底盘则足以吸引众多酷爱玩车的运动风格“80后”。调查发现男性“80后”消费者中47%的人倾向于购买传统的普通轿车,36%的人希望购买越野车或者SUV,而在“80后”女性消费者中,希望购买迷你车成了主流趋势,另外本次调查还发现SUV车型已经不仅仅是男性消费者的专利,很多年轻时尚的女生也纷纷表示喜欢个性张扬、运动气息浓厚的小型越野车。

2、理性的选择。据世界商业报道的一项调研发现:工作3年左右月收入3000元-4000元的“80后”小白领已经可以考虑购买经济型轿车;而要供8万元-12万元的车,月收入则至少在6000元-8000元才可行。这说明大学毕业后工作三年至五年左右的“80后”如果没有房贷,8万元以下的自主品牌车一般都是能买起的。但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人群,如果在得到父母资助的情况下,还是愿意选择10万元以上的车型作为第一辆车的。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80后”人群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舒适。

在本次调研中,笔者发现随着“80后”逐渐的成熟,他们已经不再是冲动的化身,相反他们在购买汽车的时候相当理性,对性能品牌的关注开始占主导地位(见图1)。200位被调研者按要求选出排在前三位的购车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得3分,第二位的得2分,第三位的得1分。结果总分最高的是性价比,随后是安全性和耗油量,而时尚的外观只排在第五位。“80后”的汽车消费者,不仅很清楚自己想要的,而且很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方法搜集资料,对汽车产品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甚至不弱于一些销售人员。

3、强烈的品牌意识。在研究“80后”的汽车品牌意识的时候,被调查者按研究生以上(包括研究生)、本科和大专以下学历(包括大专)划分,分别对“认为汽车品牌文化内涵很重要”和“认为汽车品牌所代表的形象很重要”这两项购车时考虑因素进行打分。利用SPSS中test statistic分析在置信区间为95%,样本数N>30时,“品牌文化内涵”这一项Asymp.Sig.值为0.000120.05.这说明不同文化程度的“80后”在购车时对“品牌文化内涵”的认可度有显著差异,而对“品牌形象特征”的认可度没有显著差异。由所采集数据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专科生和本科生落在3-4这个区间即处于“没有意识”和“认同”之间,而研究生普遍是4以上即“认同”和“强烈认同”之间(见表1)。在受访过程中,很多“80后”购车者都能准确地说出不同品牌的文化内涵在车型设计上的不同特点,比如美国车宽大、舒适、豪华;日本车紧凑、精细、节约;德国车和瑞典车结实、耐用、严谨;英国车古朴、严肃、方正……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受成长环境多元文化的影响,“80后”在消费观念上比较超前,对汽车信贷的消费方式比较热衷,受访者中超过半数的人表示在购买汽车时愿意按揭购买。另外由于房价的飞速上涨,很多“80后”选择了先买车后买房,“不降低生活品质”,“在车轮上快乐地赚钱供房”,而不是当个悲惨的“房奴”。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刚工作不久的“80后”就经历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成品油的大幅涨价,因此对汽车的价格更加敏感一些,在采访中,很多“80后”表示担心“买车容易养车难”。他们更倾向于购买耗油量低的小排量汽车。可以推测在未来5年,随着“80后”群体平均收入的上涨,他们在购车的选择上会表现得更加独立,个性化的偏好也会愈加凸显,更有可能逐步进军高端车市场。

四、基于“80后”消费心理的营销创新

(一)口碑营销(Word of mouth Marketing)

“80后”群体从念书的时代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他们每天面对来自博客论坛BBS社区等各种网友集聚地的信息,使得口碑营销这种最原始最直接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又得到了验证(见图2)。本次调研中,44位“80后”被访者认为“朋友同事的意见”是购车时应该首先考虑的因素,33人认为来自“车友论坛”的意见很重要,两项之和占总数的38.5%。汽车生产厂商应该重视口碑营销的力量,采取一些营销手段认为地加大口碑营销,比如说每个用户如果把特定型号的车型介绍给10个好朋友就可以得到公司赠送的免费洗车券等礼品。

(二)体验营销(Experience Marketing)

2009年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了11%的销量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豪华车消费群体正从“暴发户”逐渐变成“80后”年轻的“创富群”,他们更加关注豪车的“性价比”,而非仅仅在于其品牌高档奢侈的形象。因此,汽车厂商们应该通过“体验式”的营销模式来向“80后”消费者展现自己的品牌优势,但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汽车厂商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让消费者瞬间失去对整个品牌的良好印象。

(三)文化营销(Culture Marketing)

“80后”对于品牌形象和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往往有着强烈的敏感性,他们普遍认为汽车不应当简单地被认为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汽车企业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为不同的品牌量身定做与品牌形象相符合的活动来创造传递和提升汽车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在创造特定的文化和满足“80后”消费者对特定文化的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比如,奇瑞汽车公司在品牌中用上了网络经济时代年轻人普及使用的网络沟通工具“QQ”作品牌,带有“新经济”特征的时代感和亲和力,突显了青春时尚的个性;华泰汽车将SUV单一的越野功能演绎为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一汽-大众组织“211校园汽车文化展”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品牌教育。

参考文献:

1、袁国贤.白领男性汽车消费行为研究[DB/OL].中国知网,2009.

2、周军.马亮“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48).

3、吴勇.加强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的探讨[J].汽车工业研究,2007(7).

4、马新力,袁莉.中国汽车市场及消费者行为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第8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汽车制造商在广告上的投放飞速增长,达到了46亿元的高额。由于经销商较少介入汽车的直接销售过程,制造商主要依靠媒体曝光,尤其是广告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提高销量。很多市场营销人员迷信广告,将其作为提高品牌认知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AC尼尔森最近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2500名消费者中,针对汽车品牌的偏好进行了一项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调查结果与尼尔森媒介研究的广告监测数据相结合显示,广告投放并没有赢得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品牌认知度的同比例提高。2002至2003年底,制造商在媒体上的汽车广告投放量翻了一番,其中20亿元投放在电视媒体上,26亿元投放在平面媒体。而继2003年经历了历史性增长之后,中国的汽车销售增长速度在2004年已经趋缓,AC尼尔森今年早些时间对三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6%的消费者在未来的12个月中有购车打算。 宏观调控虽是影响汽车销售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原因,而另外的主要原因即是广告投放并不是影响消费者认知的唯一要素,对某些汽车制造商来说,高额的广告投放并非能百分之百地成功赢得国内消费者对单个品牌的高认知度。

突破地域打造高品牌

调查显示,广告虽是除品牌历史、持续广告投放引起的累计效应,以及其他直效行销手段等影响品牌认知度的因素以外的抓住消费者注意的必要方法,但高额媒体投放不等于产生相应的高品牌认知度。

在调查的国外汽车品牌当中,大众的广告投放的回报表现良好,在广告投放和品牌认知度排名上都居首位。2003年大众的广告花费高达6.5亿元,品牌认知度也高达55%。奥迪以18%的品牌认知度排名第二,与此相比较,奥迪的媒体花费仅为2.9亿元人民币。通用汽车和丰田这两大品牌的认知度稍逊,为15%和11%,广告投放分别为3.5亿元和3.3亿元。9个国外品牌当中,本田的广告投放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广告投放仅为9500万元,是大众广告投入的1/7、丰田广告投入的2/7,却拥有17%的品牌认知度,在认知度中名列第三。其余参与调查的4个品牌的认知度均未达到两位数,其中6%的受访者听说过雪铁龙这一品牌,5%的受访者听说过现代,听说过马自达和奇瑞的受访者则为4%。

国内本土汽车品牌在各地市场的认知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在私有车主当中,本土汽车品牌在北京的认知度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这显示出后两者的汽车市场仍以公司购买为主。同时上海大众和广州本田在本地都拥有较高的认知度,表明中国的汽车市场仍然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在短期内,这也不是靠广告轰炸所能解决的。

价值是购车的关键因素

调查显示,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入,购买汽车也成了身份的象征之一。大部分国内消费者仍然倾向于选择大型轿车,他们希望购买的汽车可以同样显示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第9篇:汽车市场研究范文

第一,整体上对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培训观念普及不够。

企业培训是为了达到企业自身的目的,而员工是否认真参加培训是看能否实现自身的目的,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将企业目的和个人目的有效统一起来。企业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观念等,同时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核心竞争力。员工参加培训是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观念等,以增强自身职业能力。只有同时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企业培训才有效果。

第二,培训执行力度不足,培训计划无法按期完成。

在调查中发现,该企业虽然按季度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但是培训的执行力度不足,经常出现培训计划计划延期,培训工作无法开展的情况。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方面是培训的责任制度、学习制度和奖惩制度不健全,导致员工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培训未得到技能员工的认可,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很多员工不愿意参加培训,而车间任务重,为了完成生产计划,不愿员工参加培训,导致培训计划的完成率较低。三是培训部门最终为了完成自身的培训计划,最后就敷衍了事了。

第三,部分培训形式主义严重,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降低。

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项工作,是确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该厂在这一环节上做的不足,没有全面地系统地进行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所谓组织分析,就是确认组织的组织战略、培训环境、组织支持和组织资源,从而保证培训支持组织的战略,也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开展;所谓任务分析,就是确认岗位工作的内容、频度、重要性、条件、设备,从而确定从事该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其他因素。所谓员工分析,就是确定要不要培训、谁需要培训、培训什么。

二、汽车装备制造厂技能人员培训模式设计

第一,技能型人员培训的基本要求。

注重职业能力分析。各种企业培训模式都无一例外地将培训目标直接指向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企业要持续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先机,在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价值。通过培训提高技能员工的职业能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体现系统化和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企业技能员工培训是一个完整系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与影响。同时,培训系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子系统,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把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体系比喻为一辆“汽车”的话,任职资格系统是“车架”,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系统是“方向盘”,绩效管理系统是“发动机”,薪酬管理系统是“燃料’’和“剂”,培训开发系统则是“加速器”。企业要想保证并持续加速员工的核心专业与技能的形成,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培训开发系统,并使之能很好地与其他人力资源系统相衔接,形成有效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培训开发系统的加速器作用,才能取得培训在人力资源开与与管理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第二,综合培训模式的架构设计。

综合模式,就是综合培训过程中涉及的组织各层级的力量,图1表示企业技能人员的培训模式由目标层、支持层、操作层及推进层构成。

图1 综合培训模式架构

培训目标是培训模式构建的宗旨,是综合模式构建的核心与首要环节。

支持层是培训模式的理念与基础保证,既是目标层的基础与直接依据,又可为培训操作层提供前提和支持。

操作层是对第一、二层次的具体落实。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