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水产的养殖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的养殖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产的养殖方法

第1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稻;播种方法;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0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1-006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sowing method for strong, long-age and dry nursery seedlings of rice to raise yield, the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with Lindao 16 as material. Three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T1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sowing seeds covering 1.0 cm of soil once covering film), T2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sowing seeds covering 3.5 cm of soil twice retaining 1.0 cm of soil before seedling emerging), T3 (sowing seeds covering 1.5 cm of soil once irrigating ful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used according to the seedb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T1 treatment was the best and its yield was the highest with the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of 1.42, root number of 44.6,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of 259.5 g and yield of 10 459.2 kg/hm2. The seedling quality and yield of T3 treatment was the second, and its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was 0.89, the root number was 37.2, the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was 224.8 g and the yield was 9 178.7 kg/hm2.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T2 treatment was the worst and its yield was the lowest with the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of 0.75, root number of 35.5,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of 219.1 g and yield of 8 495.2 kg/hm2.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reatments. In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sowing seeds covering 1.0 cm of soil once covering film could raise temperature, keep water, prevent birds, improve the emergence rate and the seedlings were strong so that they could grow early and quickly after transplanting thus adding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and spikes per unit area and raising the yield.

Keywords Rice; Sowing method; Seedling quality; Yield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中,水稻是单产最高的作物,全国有60%的人口食用稻米[1,2],因此水稻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山东省地处黄淮北部,属华北单季稻作带,光热资源充足,夏季雨热集中,境内黄河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湖泊水库面积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为麦茬夏稻高产栽培奠定了基础[4,5]。自建国以来,山东省水稻生产随着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革新,单产水平发生三次飞跃,由解放初期的1 110 kg/hm2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8 400 kg/hm2左右,但近十年来单产变化不大,增产困难[6]。要实现山东水稻单产再次飞跃,需要从品种和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入手,也就是说需要良种良法配套。

山东省在高产品种选育和引进方面已经取得可喜成就,但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旱育秧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苗弱一直是制约水稻更高产的技术瓶颈。农谚曰“秧好半年稻”,秧苗对产量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也就是说要想获得高产,培育壮秧至关重要[7]。为获得高产,华北黄淮区域麦茬夏稻多采用的是旱育长龄大秧,多年实践证明,在水育秧条件下,难以培育出50 d以上的长龄壮秧,周洁等[8,9]研究总结出“二次覆土、厚盖浅长”的旱育秧方法,这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育秧方法,但该方法主要是针对黑粘土地易失墒、鸟害重、难立苗提出的,由于覆盖土层厚,出苗过程中地中茎长、出苗弱,秧苗素质差,产量低。近年来,广大稻农在生产实践中又总结出“一次覆土后灌蒙头水”的轻简育秧方法,但该种方法易形成土壤板结层,导致种子发芽生长时氧气供应不足,致使苗弱,产量降低。本试验旨在研究总结出能够培育旱育长龄壮秧的播种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镇永平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黑粘土,常年稻麦两熟,保肥保水能力强,灌溉条件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9.6 g/kg,碱解氮 83.6 mg/kg,速效磷25.8 mg/kg,速效钾76.9 mg/kg。常年降水量70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00 d左右。

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试验品种为临稻16号。5月10日播种,播种量为37.5 g/m2。小区面积为6.0 m2,3个处理见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其它管理同一般旱育秧田。本田试验对应秧田进行设计,同样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5.0 m2,长5 m,宽3 m,栽插12行。6月25日插秧,行距25.0 cm、墩距13.0 cm,每墩4苗。

1.3 试验栽培管理

水稻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于次年播种前20 d再次耕耙并做畦,同时将猪粪30.0 t/hm2全层施入,播种时将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总含量为45%)600.0 kg/hm2、尿素(含N量为46%)150.0 kg/hm2、ZnSO4 15.0 kg/hm2施入到10~15 cm土层内,浅翻整平,土肥混匀,然后分区播种。播种后喷除草剂封闭除草,2.5叶前不浇水,2.5叶时结合浇“走马水”追施尿素75.0 kg/hm2,5叶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20.0 kg/hm2。病虫草害防治与一般秧田相同。

大田试验栽培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

1.4 测定项目

秧田调查出苗时间、出苗率,拔秧时调查其苗高、叶龄、单株分蘖数、单株根条数、百株鲜重。秧田调查时用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铁丝框,在每小区对角线取样3点,测定其各项平均值。

大田每小区定1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定双行20墩,每墩定4苗,调查分蘖动态和主要生育时期。收获后进行考种测产,各小区单收单打、单计产量。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 v7.0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和秧苗地中茎长度都有明显影响。从出苗速度看,T1最快,从播种至出苗仅需6 d,而且出苗整齐;T2和T3都较慢,从播种至出苗分别需要10 d和9 d,其中T3的出苗最不整齐。从出苗率来看,T1最高,为92.7%;T2次之,为87.4%;T3最低,仅为71.8%。从秧苗地中茎长度看,T1最短,为0.2 cm;T2最长,为0.7 cm。总之,地膜覆盖能增温保墒、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浅播能缩短秧苗地中茎长度、减少种子出苗过程中的养分消耗,使苗健壮。

2.2 不同播种方法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秧苗素质影响较大。从苗高和叶龄来看,T1出苗生长较快,苗高为28.2 cm,叶龄为8.1叶;T2和T3出苗生长都较慢,而且两者之间差异不大:T2苗高为27.5 cm,叶龄为7.8叶,T3苗高为27.2 cm,叶龄为7.7叶。从单株分蘖、根系生长和百株鲜重来看,T1都明显高于T2和T3。T1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1.42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44.6条,百株鲜重为259.5 g;T2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75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35.5条,百株鲜重为219.1 g;T3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89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37.2条,百株鲜重为224.8 g。总之,浅播并覆膜,出苗生长快,前期生长旺盛,分蘖早,根系发达,秧苗健壮。

2.3 不同播种方法对本田群体变化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T1由于秧苗健壮,比T2和T3返青分蘖快,群体大,分蘖高峰时期提前,分蘖成穗率高(82.9%);T2返青分蘖最慢,群体最小,分蘖高峰时期和T2基本相同,分蘖成穗率最低(78.0%);T3群体略高于T2,分蘖高峰时期与T2相同,分蘖成穗率(80.9%)介于T1和T2之间。总之,秧苗素质是移栽后生长发育健壮与否的重要基础,秧苗素质好,插秧后能早生快发、个体健壮、群体充足,为争取穗大粒多打下基础。华北黄淮区域稻麦两熟,季节争夺矛盾突出,水稻移栽后本田营养生长时间短,如果秧苗素质差,移栽后返青分蘖慢,很容易导致群体不足,穗小粒少,产量降低。为促进本田前期早生快发,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争取穗大粒多、获得高产,就必须培育壮秧。

2.4 不同播种方法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从单位面积穗数看,T1最多,为372.0万/hm2;T3次之,为355.5万/hm2;T2最少,为334.5万/hm2,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从穗粒数来看,T1最多,为106.5粒;T3次之,为97.8粒;T2最少,为96.2粒,T1与T2、T3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T2和T3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千粒重来看,T1、T2、T3均为26.4 g,三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从产量来看,T1最高,为10 459.2 kg/hm2;T3次之,为9 178.7 kg/hm2;T2最低,为8 495.2 kg/hm2,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总之,浅播覆盖地膜,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单产。

3 讨论与结论

采用“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 覆膜”的播种方法,能增温、保墒、防鸟,提高出苗率,出苗快,苗全苗齐,分蘖早、蘖位低,秧苗素质好,移栽后早生快发,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提高单产。采用“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0 cm土层”的播种方法,虽然能够保墒、防鸟害、出苗齐,但由于覆土较厚,在出苗过程中地中茎加长,种子养分消耗多,出苗慢、出苗弱,秧苗素质差,移栽后返青分蘖慢,容易导致群体不足、个体发育差,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的播种方法,由于大水漫灌出现板结层,加之覆土较厚(覆土过浅容易出现落干),种子供氧不足,出苗慢、出苗弱,秧苗素质也较差,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也较少,产量也较低。

秧苗素质差一直是制约华北黄淮区域麦茬夏稻高产的技术瓶颈,传统育秧采用的“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 cm土层”和“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两种方法都难以培育出优质壮苗。本试验确立了培育壮秧的适宜播种方法,即“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 cm 覆膜”,探明了浅播、覆膜、壮秧与高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覆膜保墒是浅播的保障条件,浅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措施,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该播种方法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峰,张玉屏,陈惠哲,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2] 牛兆国. 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43-344,347.

[3] Peng S B,Tang Q Y,Zou Y B.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J].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09,12:3-8.

[4] 崔太昌,陈峰,李华东,等. 山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科技需求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6):24-26.

[5] 袁守江,杨连群,宫德英,等. 山东省优质稻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04(6):65-67.

[6] 吴修,杨连群,陈峰,等. 山东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5):119-125.

[7] 张旭,刘彦卓,黄秋妹,等. 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S1):1-7.

第2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全程管理;水产;健康

水产健康养殖的最初内涵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采取的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产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的综合技术的概括。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特定水产养殖对象特性展开;实现养殖系统的完全有效控制,而我们在这里讲的水产健康养殖系统内容是指养殖设施、养殖品种、养殖环境。

1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规划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需求相对明确。水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对水产健康养殖全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以科学的生产工艺将各个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规划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标。咨询听取水产养殖专家的意见,突出通用性,特别是水产品的生态养殖,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保证水产生产线的运转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根据具体内容充分分析水产品生产工艺,然后认真地规划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以有效地构建水产健康养殖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确定一个选择、分析和决策需求变更的过程,实现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各项生产管理、用药管理、饲料管理的数字化工作,并设置优先次序,达到现代化养殖的实际需要。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和目标。水产健康养殖信息包括基础信息的建立、各种相关日常管理信息的便捷维护、以及历史信息的简便查询,还有个性化与各极用户权限的设置,当然还包括系统日志的管理。管理员采取网络方法对后台数据库的管理等。其模块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子模块:

水产健康养殖基本数据维护。这部分所实现的功能是建立养殖企业集团公司、水产养殖分公司,水产养殖户、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管理员及池塘,它还包括水产健康养殖证的有效性以相关的有效范围,还有具体养殖所用的池塘承租人、承租时限、承租细则,当然还有各种水产的苗种、饲料、渔药出处,以及各种销售渠道,当系统的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时,要对各种已经修改好的水产数据进行实时维护。

日常数据维护。它能够让操作者特别方便和有效地录入和维护各种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日常管理信息。如,水产养殖的苗种放养、虾池清塘、各种水产的投饲与管理、水产健康养殖施肥与用药、水产健康养殖环境的水质检测和水产品的捕捞与销售等各种与水产健康养殖相关的日常数据。

养殖信息汇总、查询、打印。其中数据汇总可以按一定的索引来进行,比如可以按月份和年度对水产健康养殖的投饲、施肥、用药、注换水等各种相关的日常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保存到各种数据表中;其中的数据查询是指按照各种关键字进行的检索,可以通过SQL建立专用检索程序对养殖基本信息和日常数据进行各种检索,当然以此还可以查询到汇总结果;关于水产健康养殖信息打印包括能按池塘方便地打印池塘日志、能打印证明每批水产品合理用药的供货商证书以及各种报表等。

系统功能模块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水产养殖生产日志》的相关标准进行认真仔细地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的总体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本系统开发模型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数据库采用SQLSEVER2005,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5 SEVER。

SQLServer2005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可靠性高。我们通过收集大量水产健康养殖数据,得出数据库概念模型,经分析设计,得到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数据表。

在开发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包括研究养殖过程和生产工艺,管理模式智能化设计和养殖过程各阶段之间存在先后性和制约性。要认真分析学习我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通过需求分析,确定有效的方案以实现养殖生产过程的大量日常记录添加,并确定健康养殖整个过程的标准化工艺。根据水产健康养殖池塘状态,进行检测各阶段添加数据的合法性。

2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管理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开发的进度管理常见问题是活动持续时间估计过长、项目活动很少提前完成、忽视了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所以要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与优化。控制和节约时间,协调平行的任务并且组织这些工作,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我们多采用类比估算,按用户方养殖公司要求,必须进行进度压缩,用Project进行项目进度跟踪控制,将当前项目计划及执行情况进行比较。

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开发的质量管理。首先是关于软件方面的具体质量管理,通过项目管理把隐含需要转变成明确需要,提高软件的质量特性和运行的可靠性,并进行软件测试管理,测试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改进。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包括计划,设计,执行,验证。软件测试原则是尽早和不断地测试,请水产养殖专家、专业设计人员、普通用户一起进行测试,考虑合法的输入和不合法的输入,需要指出的是,在重复测试时,必须要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测试完成后,妥善保存相关测试文档。

总之,根据水产健康养殖全程管理系统实际特点和情况,经过认真调查和分析,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法,对水产养殖场使用,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系统管理,实现养殖信息入库,水产健康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3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54-01

一、水产养殖及水域环境的概况

1、水产养殖的概况

目前,我国养殖的品种极多,青、草、鲢、I,以及鳊鱼、鲤鱼、鲫鱼等为普遍养殖的淡水品种。此外,还有特种品种等。同时,污染的数量和种类也多种多样。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的传统养殖发,不仅浪费水资源造成自身养殖环境污染,而且最终污染周围环境。许多养殖场所通过增大放养量以获得高产和高效益。由于放养密度和投饵量大,养殖水体中排泄物和残饵的积累极易使水质恶化,从而诱发各种水产动物疾病和水域环境污染。虽然我国已制定很多有关水产养殖的行业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观点和执法不严不力,致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2、水域环境的概况

(1)近海水域环境概况

据我国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看,中国渔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保持两个,但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严重,主要受到氮、磷、石油类和部分重金属(铜)等污染物的影响,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岸海水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及自然保护区的部分水域仍然受到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铜的污染。

(2)内陆水域环境概况

江河、湖泊、水库等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及自然保护区主要受到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挥发酚和铜的污染。七大水系中,黄河部分予以水域中非离子氨、总磷、有机物和重金属铜的污染相对较重;黑龙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非离子氨、总磷和有机物的污染较为严重;辽河、鸭绿江等部分予以水域中石油类的污染相对较重。

二、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1、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1)溶解氧下降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水质必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水产养殖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水质,其溶解氧量必须保持在5~10mg/L左右。

(2)总氮与总磷升高

(3)BOD与COD增多

2、对底质的影响

我国饲喂水产的技术比较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经年累月,水体底部的东西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3、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三者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1)化学农药和抗生素在杀灭病源生物的同时,会使水体环境中的有益生物群落受到抑制,造成水体环境微生态失衡;2)频繁使用化学农药或抗生素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天敌数量剧减;3)化学农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残留,可能会在一些水生生物体内产生累积并通过食物链放大,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4)进入水体中一些难降解的化学农药,以及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会以原形化合物或代谢产物的方式从粪、尿等排泄物进入环境并可能构成二次污染源,在水体环境中反复循环,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化学药品、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地威胁着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的办法也不奏效了,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三、防治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影响的对策

发展水产养殖不但要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控,尽力减少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产生,更要注意周边水域环境的保护,寻求水产养殖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1、科学规划水产养殖的面积

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采取密集的形式,二密集养殖是饲料过剩的重要原因,饲料的大量过剩远远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容置疑,因此,必须对养殖面积进行科学的规划。

2、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由于水产养殖中残饵、粪便排泄物等养殖废物容易造成严重的沉积污染,传统上一般都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来对沉积物进行处理,但化学或物理的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水生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或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具有修复时间短、处理操作简便、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渔业水域环境的不断恶化,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7]。

3、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养殖技术较低,而且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欠缺,导致渔民养殖收益低,人为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政府通过地方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举办如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或讲座,及时将各种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环境政策法规传授给渔民,不但从一定程度提高了渔民的养殖收益,而且也有利于渔民认识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渔民的环境保护和法律意识。

第4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是,该准则仅对生物资产进行概括性的规定,其中对生物资产中的特殊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如何计量没有明确,从而无法反映企业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无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

一、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特性及分类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是水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将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定义为: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水产养殖对象大部分不是静止不动的,且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也加大了其确认和计量的难度。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更是依赖于养殖水域的空间、质量等条件生存。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可以把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和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两类。一般来说,用于出售用途的属于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范畴,而成熟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处于繁殖期时,是属于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范畴。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既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也与其他生物资产存在差异,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

二、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应按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即以取得生物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使用状态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生物资产的成本。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来说,获取的来源不同,其初始成本构成也有所不同。

(一)外购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无论是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还是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其外购成本都应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以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包括捕捞费、装卸费和劳务费等)。

企业外购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按照应计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二)自行培育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1.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对于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其成本应该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包括培育所需要的水电费、捕捞费以及管理费等)等必要支出。企业计量自行培育的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时,应按出售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2.自行培育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自行培育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其中,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和出租。对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计量,则应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时,按其账面余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未成熟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三)投资者投入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

对于投资者投入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者投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时,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借记 “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 “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三、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及账务处理

(一)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费用化后续计量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为了维护或

提高其使用效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维护、饲养等。此时的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能够产出农产品,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因此所发生的这类后续支出应当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费用化后续计量,应按实际培育过程中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等,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并且,在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生物资产的成本,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或者 “生产性生物资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

(二)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后续计量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应根据其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本文由收集整理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按期计提折旧。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即当对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量折旧时,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三)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后续计量

由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自我生长性,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因为自我生长性得以恢复其价值,因此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或者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其差额,计提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即按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资产减值损失——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者“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即按照转回金额,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与消耗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不同的是,生产性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四) 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不对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计提折旧和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估计销售时所发生的费用调整其账面价值,其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水产养殖业生物资产的收获及处置

第5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绿色核算;水产养殖;模型;亚热带海湾;罗源湾

亚热带海湾是一种宝贵的稀缺性天然海洋资源,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仅对生产成本和生产产出进行核算,忽略了对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对其开发利用十分不利。我国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无偿索取观念、贪利行为和掠夺性开发导致了对亚热带海湾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浪费、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十分严重。为达到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开发利用净效益最大化,本文在边际机会成本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基础上,构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核算模型。

罗源湾属典型口小腹大的亚热带海湾,拥有丰富的鱼类资源,水产养殖是其最为普遍和重要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福建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近几年来罗源湾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养殖业的过度发展,也给罗源湾海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致使其外部不经济明显。同时由于海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多宜性的特点,海湾兼有养殖、捕捞、港口、围垦、滨海旅游、盐业等多种开发功能,故而机会成本显著。因此本研究选择罗源湾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绿色核算借鉴的两种核心思维

传统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核算方法单纯从经济角度出发,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成本,存在着偏颇和不足。针对于此,笔者选择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作为此次绿色核算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理论上合理的资源价格应该是能真实地反映其社会总成本、资源稀缺性、资源价值的价格。边际机会成本即是根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观点,从经济学角度对资源开采使用后果或从社会学角度对经济活动后果的一种抽象与度量,它反映了由社会负担的自然资源耗竭代价。从理论上资源使用者所付的资源价格也应等于边际机会成本,低于边际机会成本的价格会刺激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而高于边际机会成本的价格则会抑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当前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的绿色定价体系。

(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

国民经济评价最初是作为国外评价公共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而发展起来的。该方法试图以社会效益来代替一般的财务收益,以社会成本来代替财务成本。其主要特点是将拟建项目对社会的全部影响进行分析,包括那些间接的、无形的和难以计量的影响。在各方案全部费用和效益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从中选择出净效益最大的方案。

二、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建立的技术路线

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模型建立的技术路线是建立在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其主要思想是将水产养殖的边际机会成本(MOC)视为总成本(C),同时分解成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使用者成本(MUC)和边际外部成本(MEC)三个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货币化计算,再将三者相加所得即为C;与之相对应的是,把水产养殖国民经济总效益分成直接效益(DI)和间接效益(IDI),对其所涉及的各方面都尽可能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计算和描述,二者相加得出国民经济评价的总效益(I)。最后将所得总效益值(I)扣除总成本(C),所得年纯收益(NI)即为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的结果(如图1)。

(二)绿色核算模型公式

根据上述技术路线,我们可知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开发的绿色核算模型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NI=I-C①

I=DI+IDI②

C=MPC+MEC+MUC③

MPC=∑(PC1,PC2,……,PCn)④

MEC=海域生态损害值*海域使用面积⑤

MUC=Max(NI’1, NI’2……NI’n)⑥

DI=∑(各水产品影子价格*各水产品年产量)⑦

IDI=f(X1,X2,……Xn,t)⑧

式中:NI――水产养殖年纯收益;

I――水产养殖总效益;

C――水产养殖总成本;

DI――水产养殖直接效益;

IDI――水产养殖间接效益;

MPC――水产养殖边际生产成本;

MEC――水产养殖边际外部成本;

MUC――水产养殖边际使用者成本;

PCi――水产养殖各项生产成本;

NI’i――亚热带海湾用于其他功能可能产生的最大纯收益;

Xi――水产养殖间接效益函数变量;

t――时间。

从前面分析可知,若NI≥0,表明社会所得大于所失,在该区域布局水产养殖项目或方案在总体效益上是可取的;若NI<0,说明该区域不宜布置水产养殖项目,改变开发利用方式或者暂时不进行开发利用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更为妥当。

三、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实证研究

(一)罗源湾概况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口小腹大的半封闭海湾,四面环山,仅一个狭长的可门水道与外海相通,湾内的水体交换主要靠潮流来完成。水域面积20620hm2,现已开发利用10628hm2,占总面积的49.80%。其中浅海面积8870hm2,已开发利用3816hm2,占浅海面积的43.02%;滩涂面积11750hm2,已开发利用6452hm2,占滩涂面积的54.91%。主要养殖的品种有:海带、紫菜、大黄鱼、真鲷、鱼、美国红鱼、牡蛎、贻贝、花蛤、缢蛏、泥蚶、鲍鱼、对虾、锯缘青蟹、梭子蟹、大弹涂鱼等几十个品种。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04年罗源湾各种水产品产量达230187吨,产值逾15亿元。湾内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市海水养殖产量的25%,是福州市海水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二)水产养殖绿色核算基础数据选择

根据福建省浅海、滩涂水产养殖容量课题组依据罗源湾营养盐、初级生产力等有关资料对湾内水产养殖容量进行科学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湾内贝类产量应控制在85000吨,理论上年可产藻类560000吨。然而,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罗源湾的贝类养殖产量已超过170000吨,藻类总产量却只有35700吨,显而易见罗源湾目前的养殖现状已严重偏离可持续发展方向。若依此进行核算,核算出的结果将不再具有预见性和代表性。与之相对,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为罗源湾目前最新的养殖规划,它是以罗源湾总体功能区划、水产养殖品种生产技术标准、浅海滩涂养殖容量调查项目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制定的,其目标是通过对罗源湾海水养殖区域的规划调整,初步解决湾内海水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品种搭配不协调以及网箱养鱼与贝类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单位体积养殖密度过大的不良状况,使罗源湾各类海水养殖生物容量趋于合理。显然,选择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作为罗源湾水产养殖合理性评价的核算基础要比罗源湾水产养殖现状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该规划方案中水产养殖的空间布局、养殖面积、类别和数量等基本数据为该研究的基础。

(三)罗源湾水产养殖规划方案概要

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共分10个区(如图2),各区具体养殖规划如表1。

(四)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本效益分析

1、水产养殖总成本分析。依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一种资源产品的合理价格应包含资源开发的生产成本、资源开发产生的外部成本和资源使用者成本。(1)边际生产成本。水产养殖年边际生产成本指水产养殖每年必须投入的各项生产成本,具体可分为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经问卷调查及统计资料所得,当地年原材料成本网箱养殖约为3450元/箱、贝类养殖16000元/hm2、藻类养殖18975元/hm2、池塘综合养殖26150元/hm2。将上述各养殖成本乘以规划区各养殖类别面积,相加得到罗源湾水产养殖年原材料成本为65755.12万元。据问卷调查,闲时一个成年劳动力平均可照看网箱25个、贝类养殖0.3hm2、藻类养殖0.4hm2、池塘综合养殖1.7hm2,则共需劳动力17339人。以当地劳动力人均年收入7409元计,闲时年劳动力成本为12846.5万元。另在分苗收成时节一般需雇工,以年雇工费用平均6500元/hm2计算,忙时需另投入年劳动力成本4466.99万元。罗源湾水产养殖年边际生产成本为年原材料成本加上年劳动力成本,总计83068.61万元。(2)边际外部成本。边际外部成本是指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或者说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损害。水产养殖边际外部成本表现为水产养殖所造成的用海海域生态损害,可用海域生态损害补偿值乘以海域使用面积来计算,而海域生态损害补偿值可用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乘以损害系数来计算。不同的海域由于其区域性特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不同的。根据彭本荣、Costanza等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2004年厦门市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49元/m2.a。参照厦门市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应用特尔斐法估算全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平均价值折算系数,进而计算出全省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平均价值为2.11元/m2.a(如表2)。不同的用海类型会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不同的损害,如填海用海,改变海域属性,资源全部掩埋,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全丧失;相对应的,旅游/浴场用海则对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害就小得多。各类用海损害的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值见表3。经计算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年外部成本为2580.88万元。(3)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主要指海洋资源用于水产养殖功能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功能可能产生的最大纯收益。罗源湾水产养殖规划区域若不用于养殖,绝大部分可发展捕捞业,故可将捕捞业产值作为边际使用者成本。计算方法为首先运用Tait模式估算出研究区的渔业资源年自然生产量(为可捕捞量),然后根据当前市场近海捕捞水产品价格计算其产值。Tait研究结果表明:沿岸海域初级生产力转化为第三级生物(渔业资源)的效率为0.015。罗源湾初级生产力多年平均值为134.25mg/(m2.d),则年渔业资源产碳量为125.555吨。据厦门大学测试中心研究结果,1吨有机碳换算渔获物鲜重为8.1037吨,估算出罗源湾水产年产量如下1017.46吨。据市场调查,以捕捞水产品平均价格40元/千克计算,水产品价值估算为4069.84万元。因此罗源湾水产养殖年边际使用者成本为4069.84万元。

2、罗源湾水产养殖的总效益分析。按照国民经济评价理论的思想,水产养殖项目产生的年总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直接效益就是水产养殖获得的各类水产品总产值,间接效益是指由水产养殖项目产生的外部效益和无形效果。(1)直接效益。据问卷和市场调查分析,罗源湾网箱养殖年均毛收益9200元/箱、贝类养殖31500元/hm2、藻类养殖63000元/hm2、池塘综合养殖135000元/hm2。根据以上数值分别乘以各类别的养殖面积,共计195399.5万元,此为罗源湾水产养殖的直接效益。Ⅰ区至Ⅹ区年直接效益依次分别如下:16310.25万元,27086万元,34758.35万元,1283.4万元,10297.55万元,36679.05万元,14404.5万元,13329.9万元,778.05万元,43236.45万元。(2)间接效益水产养殖的间接效益,其变量大致有以下几项:IDI=f(Xw,Xs,Xe,Xht),t表示时间。就业保障方面(Xw):罗源湾有几万劳动力直接从事水产养殖行业,在保障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使许多以水产养殖为生的家庭能够幼有所依、老有所养,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社会经济方面(Xs,Xe):除水产品养殖、出售对社会经济作出的直接贡献之外,另还有依靠水产品为原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或多次加工的产业即水产养殖产业链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这些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所起到的促进推动作用。居民健康方面(Xh):水产品蛋白属于优质蛋白,罗源湾出产大量优质廉价的水产品,这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身体素质,对当地居民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限于所得的材料,以及时间、精力和水平,无法将罗源湾水产养殖项目所带来的间接效益货币化,实为遗憾。

(五)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

1、罗源湾水产养殖总成本核算。根据边际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即C=MOC=MPC+MEC+MUC,计算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Ⅰ区至Ⅹ区年总成本依次为:6102.04万元、10914.84万元、15570.27万元、661.97万元、4224.28万元、15780.09万元、5505.96万元、10723.38万元、623.75万元、19612.75万元,累加得出罗源湾水产养殖年总成本为89719.33万元。

2、罗源湾水产养殖年纯收益核算。年纯收益就是将亚热带海湾水产养殖的总收益减去其总成本所得的值。当所得值为正时,说明水产养殖在该海域所产生的总效益大于其生产、资源损耗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三者相加形成的总成本,在此布置水产养殖项目是合理可行的,对其应该进行提倡或保留;当值为负时,结论相反。由于无法将罗源湾水产养殖的间接效益货币化,因而此处的核算只能将直接效益作为总效益来扣除总成本,各区年纯收益分别如下:10208.21万元、16171.16万元、19188.08万元、621.43万元、6073.27万元、20898.96万元、8898.54万元、2606.52万元、154.3万元、23623.7万元,累加得到罗源湾水产养殖年纯收益为105680.17万元。

3、罗源湾水产养殖效益费用比。利用国民经济评价理论中的效益费用比来进行分析,将各区总效益除以各区总成本,所得为其效益费用比a=I/C。经计算,区至区的效益费用比分别如下:2.67、2.48、2.23、1.94、2.44、2.32、2.62、1.24、1.25、2.2;整体费效比为2.18。

4、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分析。(1)从前面外部成本的计算过程可看出,罗源湾围垦养殖的成本明显要高于海水开放性养殖,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开放性海水养殖的总体效益要明显高于围垦养殖。(2)从养殖品种的平均效益来看,网箱养殖>池塘综合养殖>藻类养殖>贝类养殖。值得注意的本次核算是建立在罗源湾海域合理生态容量基础上的,因而外部成本十分低廉。但事实上位于围垦区内封闭式池塘综合养殖污染是非常严重的,饵料的大量投放使其底质严重恶化,底栖生物破坏殆尽,环境价值损失巨大;同时由于水体的严重污染而又交换周期长,致使其防治病害的成本非常高,本文所计算出池塘综合养殖的平均效益只适合于养殖初期,对于长期从事池塘综合养殖的垦区而言则有相当虚高的部分,因此从长远来看,笔者还是认为不宜在罗源湾内提倡围垦养殖。(3)规划各区的产值在扣除其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之后,各区纯收益也均为正值,效益费用比超过1,说明规划各区总效益大于总成本,该规划方案设计比较合理,有利于罗源湾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4)从核算的最终结果来看,纯收益>0,即在上述规划方案被合理实施的情况下,罗源湾水产养殖整体效益为正值,说明罗源湾总体上适宜进行水产养殖项目的布局,社会整体所得大于所失,同时整体费效比较高,产出效益较好。但应该注意的是此次核算的总成本较低,原因有二:没有将资金成本计入边际生产成本;由于此次核算是建立在罗源湾合理海域生态容量基础上的,其外部成本十分低廉,所以总体效益会较高。(5)从以上收益的绝对数额看,Ⅹ区最大,Ⅸ区最小。究其原因,Ⅹ区为此次规划最大的浅海养殖区,规划养殖绝对面积大、养殖数量多,且网箱养殖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养殖类别;Ⅸ区规划养殖绝对面积小,养殖数量少,无网箱养殖。(6)从各区的效益费用比看,Ⅰ区最高,Ⅷ区最低。其中Ⅷ区为传统的贝类、藻类养殖区,也是罗源湾最大的滩涂养殖区(垦区除外),其近年来贝类养殖数量过多,致使外部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不佳,故其效益费用比值较低。

四、罗源湾水产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罗源湾水产养殖绿色核算成果,同时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开放性海水养殖的总体效益要明显高于围垦养殖,罗源湾内不宜提倡围垦养殖,不过可考虑在湾外风浪较大的海域进行适当围垦。

第二,针对现状,应遵循规划对罗源湾内海水养殖实行总量的控制,不盲目追求养殖面积,在海域合理生态容量上提倡效益多元化,如藻类养殖,可在原有海带养殖基础上套种江蓠,每年仅多出江蓠苗种的成本,效益可翻一倍;另池塘综合养殖视情况可套养少部分弹涂鱼、青蟹或桡足类,若套养弹涂鱼、青蟹,每年每公顷可多产出9000元,若套养桡足类,每年每公顷可多产出约4500-7500元。

第三,网箱养殖的效益最高,罗源湾浅海地区在保证海域合理生态容量的基础上提倡网箱养殖,但应注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养殖的平均效益要高于普通贝类养殖,建议在适宜海区退出部分贝类养殖,改为效益更高的藻类养殖,但藻类养殖特别是海带养殖前期投入较大,政府应重点扶持。

第四,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科学合理征收海域使用金、完善审批制度。可将水产养殖的使用者成本和外部成本内化在湾内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即由政府根据资源总量、生产和市场情况向水产养殖者征收一定的资源使用税(费)和环境税(费)等,以此抑制资源使用的外部性,同时各类水产品价格应包括边际生产成本、资源使用税(费)和环境补偿费(税),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生产水平及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晶等.边际机会成本与自然资源定价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

2、陈志敏.关于投资项目中的国民经济评价[J].基建优化,1999(2).

3、罗源湾2001年海水养殖规划方案[Z].福州市罗源湾海水养殖协调领导小组,2001.

4、彭本荣等.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5(5).

5、Costanza R.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J].Nature,1997(387).

6、福建省海域使用分类定级及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制定研究报告[R].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2005.

7、沈国英,施秉章.海洋生态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8、洪丽玉.几种头足类含碳率检测报告[R].1996.

9、福建海区虾类资源探捕调查及捕捞技术研究报告集[R].福建水产研究所等,1986.

*本文为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5I008)――海洋资源价值绿色评估及其应用。

第6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只有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

2.1在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办学主体应当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

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水产养殖专业改革,完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文件,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进行全方位变革,而变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合理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指向。制定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应当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应当符合水产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大力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科学管理和开发。

2.2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点目标

不同的中职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师资情况、人才地域差别、学校基础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水产养殖管理人才、水产动物饲料和营养方向人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方向人才、水产增养殖方向人才等是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2.2.1在素质结构上

不同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不但要牢固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养成求实创新意识、价值效益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胜任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

2.2.2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当中。

2.2.3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突出本学科特有的专业知识

通常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水质分析、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等知识。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水产经济动植物增殖养殖、病害防控、饲料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赋予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更加鲜明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3.1 创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理念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3.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3.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3.2 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3 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

3.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4 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结语

终上所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中职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等,使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04(20).

[2] 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01(20).

[3] 丁淑荃,魏建忠,鲍传和,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30).

第7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91

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面临的困难

1.1 水产养殖户的科技意识不够和养殖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

由于水产养殖户的学历不高,他们的科技意识薄弱,养殖专业知识不足。这些不足导致他们学习能力低,让他们对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

1.2 技术的学习与培训问题

当通过技术的推广让养殖户意识到水产养殖技术带给他们巨大的效益之后,养殖户还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该怎么学习和使用这项技术?按照以往的惯例,养殖户们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通常是请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根据他们提供的办法来实施解决,具体到为什么要用这种办法,这种办法为什么有效则很少去关注。

1.3 示范园区的建设和销售问题

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宣传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让水产养殖户看到努力的成果、实际的效益,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新技术的热情,但是目前的示范园区的建设不足,推广有限,导致它所应起到的带动作用成效甚微,社会效应发挥严重缩水。

2 水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的策略

2.1 加强对养殖户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指导

如上文分析,水产养殖户的科技意识不够,专业知识的不足是影响技术推广的障碍,那么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实践中对他们进行实际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水产养殖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与政府对养殖技术方面的投入存在关系。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关系民生,因此,由政府进行主导,委托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培训可行性和可信度会更好。

2.2 积极建立和推广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做好水产养殖示范工作

在重点的水产养殖区建立示范园区,并且定期的对外开放,做好养殖示范区项目的支持和推广工作,最大限度的做好将养殖科技送到家这样一个利民惠民的工程,辅助科技下乡政策、措施的实行。将园区的成功经验向周围进行传播,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养殖户到园区进行参观和咨询,增加他们向园区学习的途径。让养殖户真正的学习到示范园区的技术,看到实实在在的产量提高和经济效益,是提高周边的水产养殖户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

2.3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水产养殖户的销售顾虑

如果通过养殖技术的推广,养殖户的水产养殖的产量提升了,但是销售却遇到了困难形成滞销,那么,他们是绝对无法安心的使用新技术的,毕竟产品只有卖出去才能解决前期的投入,才能对以后的投资更有信心。所以,从根源上解决养殖户的销售问题,拓宽他们的销售渠道,销售产量提高了,提高生产的热情也会更加高涨的,水产养殖技术的使用估计不用太多的推广他们就会主动的找寻和改进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养殖户的销售渠道更加广泛,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水产养殖的同时对这些新的销售渠道也一并讲授和指导,解决水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应该比单纯的推广水产养殖技术更加有效的。

3 小结

水产养殖技术的提升是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但是只有真正的获得水产养殖户们的认可和实施,它所创造的价值才能被真正的体现和实践。所以,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中,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切实的解决面临的问题,对以往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让广大养殖户进行学习和培训,进而提高养殖户的学习热情和激情,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得到大力的推广,才能让水产养殖技术获得更好的推广,让水产养殖产业走上规范化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不断加快,信息化逐渐的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本文介绍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信息的技术,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并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趋势

1水产养殖信息获取技术

1.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用来对于水产养殖区域的信息采集,实现整体上的信息收集,从位置区域与地理信息等方面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归纳。通过水产养殖遥感技术能够对于水域养殖的动态发展进行实时的关注与了解,确保能够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对于水产养殖进行实施的管理。当然遥感技术在应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缺陷,其无法对于水产养殖时的水质状况以及具体的参数数据进行收集,遥感技术更多的是实现空间上的养殖密度与养殖面积的监控。

1.2知识收集技术

在进行信息的收集与获取时可以以很多的方式来实现,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对养殖信息的记录来创建养殖日志,实现对于养殖情况的系统化分析与了解。此外还可以查阅文献来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在收集之后均可以整理为信息化的技术资料将其纳入信息库之中,这样方便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与整理。

1.3网络传感技术

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往往会应用传感器来及时的收集相关的参数信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是水质传感器,通过水质传感器来对于水质进行及时的监控,从而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鱼类传感器,这一类传感器多是通过对鱼的形状、颜色以及纹理来实现对于鱼种的分辨与识别,从而及时的对于养殖的鱼的种类数量进行及时的收集。

2信息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对于水质的监控管理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水质是保证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只有确保水体的质量才能够确保鱼群的数量及质量。因此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水体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来实现对水体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在对水体进行监控时主要是对水体的温度、酸碱度、含氧量以及电导率等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通过信息的收集建立一个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水体指标出现异常就立刻进行示警,以便于及时处理,避免因为水质的因素影响养殖质量。

2.2疾病的预防与诊断

水产养殖不同于牲畜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水产养殖疾病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并且水产养殖的疾病传染性较强,一旦发生较难处理,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由于很多养殖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一般均是过量养殖,鱼类的数量超出了养殖区域的合理容纳量,这样以来就容易导致疾病的种类更加的复杂多变,并且因为鱼类的数量过多导致了鱼群一旦爆发疾病会难以控制。而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对于养殖区域进行管理,科学的规划养殖的数量与种类,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养殖鱼类的健康。并且一些水产养殖专家开发出来的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鱼群疾病的检测与诊断,例如:UML鱼病远程监测预警与诊断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鱼群疾病的监测与诊断,实现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

2.3水产养殖饲料的配置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种类以及喂养的具体时间会直接影响到鱼群的质量,因此一定要科学的调配养殖饲料。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于养殖饲料的种类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于饲料中所添加的营养成分对于鱼群的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一定的预测,并且预测出鱼群的生长趋势,准确的预测出饲料中所缺少的营养成分,从而来对于饲料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养殖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建立养殖模型,通过模拟养殖对养殖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判断,实现养殖效率的最大化。

3水产养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1信息获取的自动化

以往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在需要收集养殖的数据时往往是由人工来进行的,但是以人工来进行水产养殖的信息获取一方面是获取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收集工作量较大,有时候会导致信息收集时发生偏差,导致信息的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收集信息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收集周期,而水体环境的复杂多变往往会导致信息的时效性不强。应用信息化收集技术就能够较好的实现对于数据的实时收集与整理,这样以来不仅仅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还能给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3.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信息获取范围、广度、精度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传感技术和集成传感的发展,遥感和3S技术在农业领域水产养殖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水产养殖特性的不断结合,使其对水产养殖信息获取的精度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提升了水产养殖基础数据的水平,保证了水产养殖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3.3信息处理向模型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计算机算法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较传统的处理方式更高效,时效性和准确性更高,能够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因子较多的问题,并且组合模型、复合模型和三角形法等的使用使模型的构建方法更多元化。

4结语

水产养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殖的水体环境以及鱼群生长状况等一系列因素,而以往的人工控制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水体的有效控制与鱼群的状态监控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产养殖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皓,李灏,任涵玮,等.刍议水产养殖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生物技术世界,2016(01):35-35.

第9篇:水产的养殖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 实验教学 科研 提高

当前,各国都把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我国现行的大学本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近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于高校教育提出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因此,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水产养殖专业,必须强化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老师都承担着许多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的课题,内容有基础的研究、有应用性研究,如何把这些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设计成本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为此本人就依托科研项目来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能力,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进行探讨。

一、目前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思想观念,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实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水产养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目前,水产养殖专业的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而综合型、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偏少。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先讲解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得出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不会设计实验,也不会观察、分析问题,根本起不到对水产养殖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效果不佳。

2.水产实验教学本身没有建立适应水产养殖需要的教学体系,由于水产养殖品种繁殖和生长发育季节性很强,不同的季节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水产实验教学计划中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也造成实验在取材和实验安排上处于被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对实验教学很少做全面、系统、科学的考虑和安排,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

3.对实验质量和成绩的评价,主要是看结论是否和书本一致,没有一个完整的实验质量、实验效果及实验成绩的评价体系。起不到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4.科研内容和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和研究内容的实验不多。目前,我院教师承担水产养殖方面的课题较多,工作量都比较大,如何让学生参入到科研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同时,对水产养殖生产中存在实际问题如何以课题的形式发给学生供学生进行研究,以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接触和兴趣的内容不多。

5.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目前,具有丰富生产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较少。虽然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人较少。

6.生产实践氛围不浓,缺乏有效的吸引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生产实践氛围很重要。缺乏定期聘请知名水产方面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专家进行讲企业的发展史和个人的创业史,参观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工艺,激发热爱水产养殖专业的吸引力。

二、依托科研提高水产养殖业的实验教学水平

科研项目主要是指经过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立项的政府资助纵向科研项目和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或技术创新以解决现实存在的理论问题或者技术难题,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研究内容,有一定科研经费的保证,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实验才能完成科研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发挥科研在实验教学中的潜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作为实验教学内容

依托科研开展以真实内容为主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这种结合专业科研成果来开展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而且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动力。《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将科研成果分解成不同的实验如“贝类染色体制片及核型分析研究”、“贝类三倍体诱导技术研究”和“贝类三倍体新型诱导剂的研制”作为专业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内容新颖,应用性强,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近几年我们根据课题组教师承担的多项国家、省市项目的课题和成果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课程的内容。这些与教师科研和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实验,明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对目前很多水产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关键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较好地实现了科研的依托作用。

2.依托科研开展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

将实验教学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利用实验室的先进的设备,将教师的科研内容设计成综合创新实验、研究性实验及SRDP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可以建立本科生的创新观念,促进其创新欲望。科研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科研主体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本科生真正地表现出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很大提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师的科研课题,选择适当的题目,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实施程序为学生根据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自行收集资料;在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交老师审阅;审阅通过后,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并按实施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并进行验收。

3.依托科研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实验教材水平

依托科研对以往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内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强化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根据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及时把教师承担的水产养殖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内容,及时补充到相关各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及时补充到实验教材中,丰富实验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手段,以出版内容新颖、方法先进的新实验教材,提高学生对实验爱好和兴趣,以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4.依托科研项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鳌山卫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已很好完成了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普遍反应效果很好。实习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任务来查阅文献,对实习内容,相关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产种苗的生产工艺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报告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实习目的明确,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查阅、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初步具备了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真正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实践知识。

5.毕业论文选题与科研密切结合

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重视结合最新的科研方向和应用性,选题来源于国家、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占80%以上,保证了选题的质量。这些做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毕业论文成绩的提高,其中有多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内容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6.依托科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

由于与科研相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传统的实验报告的方式,显然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参与程度,所以一般采用实验报告(或者小论文)加平时表现的评分办法。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专业水准随时记录反映实验进展的实验日志,包括准备工作、设计思路、流程说明、测试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数据记录、现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生提出的实验计划或方案、实验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鼓励学生积极总结,撰写,目前已有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内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总之,依托科研引导学生求是创新,强化实践教学水平既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又切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为培养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做了重要准备,有实事求是的进行实践,高擎创新的旗帜,才能让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中花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靳天玉,吕振肃,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94-95,129.

[2]宋风琴,朱昌平,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96-97,140.

[3]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创新技能实验,培养水产养殖创新才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12):295-296.

[4]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强化水产养殖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培养水产养殖创新人才[J].现代农业科学,2009,(7):273-274.

[5]于瑞海,王昭萍,温海深等.加强水产养殖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2009,(1):39-42.

[6]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等,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7]王伟祖, 郑旭明,建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74-75.94.

[8]杨晓波,冯冀宁,刘瑞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2):47-48.73.

[9] 刘德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时代,2006,(04):131-132.

[10]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1-93.97.

[11]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