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1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解决对策

农业稳定,国家的粮食基础就能稳定,解决好农业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经过我党不间断的努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逐渐深入,农村、农民和农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积极分析农村科技研发和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

现阶段,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型涉农高等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科研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其任务是完成国家制定的科研课题,然后获取相应奖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将其作为升职、晋升的依据,在这些科研成果中,很多内容都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导向,重视文字研究,轻视成果应用,重视科技研究,轻视科技成果开发,重视结果轻视成果转化,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模式十分单一,很多科研成果区域同质化,导致了产学研、农科教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难以有效结合。

1.2市场利用存在问题

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改革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现阶段,这个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3农业科研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省基础农业科研研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较少。从最近几年我省自然科学奖的获得类型分析,从事农业科研获奖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就充分说明了我省农业科研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的适应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甘肃省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在农作物种子资源、新的农作物品种、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中、农产品保鲜加工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方面做出突破,做好重大技术创新工作,解决我省现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设备储备日趋下降等问题,确保在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2强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就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说,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人员待遇不高,现有的科研手段比较落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项目经费不足。甘肃省科研队伍存在严重不稳定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重要科学成果的研究和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和储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还必须要加强产业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建设应该以培养现代人才为重点,积极争取率先引进重点学科,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产业开发和高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环境,建立一支适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

2.3将深化改革和完善功能相结合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和涉农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这两者的分工、不断优化办公结构,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科研体系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的合作,将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部门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4积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运行体系

积极实行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和实验站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而企业技术科研中心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从而保证能够形成一个公益性研究和市场化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更好的提升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我们面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难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最终促进甘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艳丽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平,曹成茂,杨林宽,何花,吴俊,蒋先锋,方小山,梅建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

[2]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任务的通知[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0)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33)

第2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高效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带来的效益显得越发重要,而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云南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虽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也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投入与配置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1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资源。

 

1.1 人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为此提供服务的人。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林高等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和为之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研究从事涉农创新技术人员的构成结构、人员数量、发展趋势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状况等。

 

1.2 财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科学基金、基本建设费、三项补助费和支付的科研经费,主要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来源和规模等。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应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设区的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2012年,全国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1.23%,相比往年,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各类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27.8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14.5亿元,高等学校12.3亿元,其它0.4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其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2.4%、9.3%、7.9%和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0.4%,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66.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6.8%。

 

1.3 物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是指完成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资,包括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设备、试验工具、试验器材,试验药品、完成试验需要的试验基地、试验场所,分析结果需要的观测设备、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以及进行试验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等。

 

物力资源投资主要涉及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方面,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物资投入力度是关键。云南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资金用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拥有的科研装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电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装备有氨氮分析仪、酸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云南省水产科研所主要装备有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统显微镜等;云南省蚕桑研究所共有显微镜、电子称量计等设备。云南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新技术试验设备配置率偏低。

 

2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近4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云南省涉农院所开展各类研究课题992项,其中国家级135项,省级378项,横向协作课题45项,院级4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

 

3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带动了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适应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1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薄弱 云南省拥有数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 所,2 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导师,涉农高校仅有3所,人力资源配置十分薄弱。

 

3.2 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偏向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少数行业聚集,例如全省超过50%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对云南省农业而言,发展趋势相对较弱,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政府的投入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会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产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记少于400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

 

3.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通过宏观调控,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研体制改革,使各创新主体有序互动,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而市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稍显不足。

 

4 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 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实施活动的主体,培养素质高、科技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4.1.1 自主培养 云南省拥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云南蚕桑研究所。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拥有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时注意本学科与跨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例也在逐步发展。

 

4.1.2 人才引进 云南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氛围,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确保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争取大项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进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设立的人才库,奖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适应创新工作的需要,还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人才的稳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获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完善农业推广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民要努力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4.3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短缺必然制约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部门对涉农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科研经费投入。第二,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第三,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涉农管理部门、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等。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4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和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 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资源配置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并且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更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当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发展。

第3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校科技工作 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原始创新,会削弱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而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高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的科研创新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提出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二、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所谓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都是从这一创新要领演化而来①。创新与科学发明或发现不同。发明是增加新知识,而创新则是指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而这两方面的革新都可以通过高校的科技创新来实现。

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提交的报告《研究型大学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与策略》对科技创新的定义是:科技创新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现有知识或成果产生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新知识、新成果。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源泉来自高等教育实践。

高校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和新知识、新思想产生并传播的重要基地,同时,从决定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来看,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高校的科技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培养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几乎承担了全部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而在科技创新方面,高校越来越显示其强劲的发展后劲。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25%左右、国家“863”计划项目的30%以上,承担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面上项目的80%以上、重点项目的60%左右。高校获得的国家三大奖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50%、技术发明奖占66%、科技进步奖占46%[4]。随着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等,形成了高校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无法替代的优势,也确定了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取得了创新成果,而且通过创新活动提高了师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更促进了新的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的培育和创生。

从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来看,在二战时期美国高校是雷达、原子弹、固体火箭燃料研制的主力军;战后,在电子激光器、信息高速公路、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研究中,高校也是主要力量,以斯坦福大学为主要背景的硅谷,更说明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从1993年至1996年,美国共有25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3人来自研究型大学。因此,结合中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当中,高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而为繁荣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贡献更大的力量。这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对于发挥自身科技创新社会功能的全新定位。在高等教育日益繁荣和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提升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原始创新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高校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考察与分析。

二、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首先要理清思路,找准高校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才能保证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健康运行,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

从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科技项目的性质看,计划项目多,自由探索少。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适合于原始性创新活动的土壤是自由式的研究和探索,但各高校由于自由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的限制,往往不能自行投入经费,鼓励自由式探索。就目前情况看,高校承担的重大项目绝大部分是在项目申请指南规定下的计划研究,因此,每个项目从申报到技术路线、成果指标都必须符合指南的要求,缺乏足够的“研究主动性”,使创新蜕变成了“完成任务”。同时,高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对科研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宜,在管理目标上忽视与市场的结合,市场竞争意识不强,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比低,生产与科研脱节;管理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2.从科技创新的主体看,团队作战少。高校有着巨大的人才资源,有着创新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群,但由于高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体制过于强调个人、小集体局部利益,人为划分学科、科研课题界线,滋长了“宁可当散兵游勇,也不愿团队作战”的风气,造成整体创造力的削弱。创新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少,院、系、室之间实质性合作不够,使整体创造力量无法整合,创新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人才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化能力削弱,协作攻关观念淡薄。在旧的管理体制下,高校重纵向项目的争取,轻横向项目,致使横向项目中标率低;重立项,轻管理,科技资源的配置无法满足创新科研项目的需求,且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课题间的有效协作,资源共享难,导致科研设备重复购置。

3.从科技创新的评价看,主观评价多,实践检验少。目前,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主观评价的形式上。这种面上的评估很难发现真正有创新价值的成果,不能满足高校创新活力的需要,并且容易导致申报材料的拼凑和嫁接,其成果昙花一现,根本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造成低水平重复多、原始性创新少,急于求成、不愿进行系统性长期研究的现象。

4.从制度创新的动力看,滞后束缚多,推动激活少。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但目前人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远远落后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发展现实。人事管理比较僵化,真正的人才自由流动难以做到。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以职称为配置资源的手段,不利于学科队伍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整合。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既不能约束科研人员学术腐败行为,又不能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5.从国际合作看,一般流多,实质性合作少。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合作往往停留在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上,真正参与国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的不多,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不够,在一些国际战略性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主要原因,一是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二是有效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其结果是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不利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使科研成果的价值和创新性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增强科技创新的科研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

1.观念更新是前提。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中,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以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建设为己任,转变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向,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够把体制的改革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使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自觉地、能动地、高效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上文业已提及,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不仅要承担国家的有关科研创新项目和任务,而且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进行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明,如此才能提升高校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制度创新是龙头。科研管理贯穿了选题、立项、过程、评估、推广的全过程,所以制度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前提,而且是科技创新的保证。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制度创新工作:一是管理方法的创新。即由传统的注重过程向规范高效的目标管理转变,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减少资源浪费。二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传统管理是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忽视了人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等人性化的因素。而结合时代要求,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这种管理理念更能鼓励人们充分发挥积极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其创新活力。三是管理工作的科学定位。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优化配置各种要素使之产生最大效益的技术。科研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价值取向而言,不仅具有协调性,而且具有决定性。传统的责、权分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管理工作价值的科学定位不仅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管理,从而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

3.组织结构是保证。健全和完善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应该更有科学的组织结构。高校要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技术创新支撑系统,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ERC)、中试基地、开发推广中心、研究所、科技园等来完善高等学校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并采取开放(设备)、流动(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行多形式的目标管理机制。事实上,打破学科界限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创新。因为,如果就学科而去抓学科,势必造成学科建设经费的分散使用和学科融合的困难。就科技创新工作来说,应该以重大科研方向为“纲”,带动起一系列相关学科为“目”,这样,既有利于重大科研方向(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又可避免将有限的经费平均使用而造成的浪费。不仅如此,打破学科界限还能够整合整体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环境建设是保障。创新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至关重要的,它是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稳定剂。所以,高校应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政策、工作秩序、后勤保障和校园文化,来营造宽松、健康的创新环境,从而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迅速、持续的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政策具有导向性,科学地制定政策,适当地向科研人员倾斜,能够鼓励科研人员以更大的积极性进行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研究工作中,原始创新一般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取得的,它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我们还应该创设这样一种环境,使研究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新问题和新领域,不同思想可以平等地交流,不以功利性为终级目标,使原始性创新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原始性成果不是在研究计划之内的,而是在研究项目中意外发现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在适应基础研究的特色和规律的环境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

注释: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赵沁平.分析发展趋势,研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3,(8):3-6.

[3]孙月琴.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对策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4-68.

第4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是大学的历史使命

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技术经营手段打通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06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圆桌会议”上,科技部徐冠华部长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建立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转移机制。在这方面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相应的机构、政策、法律基本上都是空白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大学为主体,从技术转移的视角来理解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五个部分就是: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科研院所与高校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加强区域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加强技术转移中介机构自身的建设。

新时期大学科技创新链条的构建

大学的科技创新链条如何构建是关系大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的创新链条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1)了解国家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科技需求;(2)搭建自主创新平台;(3)开展科学研究、创造创新成果;(4)加强技术转移、实现成果转化。在“国家科技大会”和“北京市科技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北京科技大学努力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转变三个工作理念,闯出三条创新路线,盯住三项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框架。

在“十五”期间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十一五”开局之年在针对国家和企业需求搭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支持下的“重大工程结构材料服役安全试验装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支持下的“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和“材料自然环境腐蚀试验台网”,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专项支持下的“冶金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必将大大提升我校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创新成果。

加强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

在了解科技需求、搭建创新平台、创造创新成果的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对技术转移工作也非常重视,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十五”期间,学校共产生科技成果近千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28项。丰硕的成果为学校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的技术转移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

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联合开发,帮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教育部与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共建北京科技大学,学校与首钢、首创纳米等40余家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与2000余家企业开展了联合研发。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经费从2000年的1亿余元增长到2005年的5亿余元,帮助企业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

与科研院校共建研究平台

加强与科研院、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学校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机构发起成立了国家新材料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国内100余所、国际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新材料、冶金等领域共建了研发平台。

加强军民技术开发

加强军用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十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军工项目90余项,产生成果数十个,2006年初我校通过了“军工产品ISO9000认证”。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

加强区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区域间的技术转移,北京科技大学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与北京市开展广泛合作,“十五”期间与360多家企业、累计合作项目510多个,合作经费1.2亿元,获国家及市级奖励30余项,与北京市教委、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工促局、乡镇企业局、海淀、延庆、宣武、顺义等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关村科技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凝聚了140余家从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中小企业。

培育中介服务机构

第5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启动仪式上说,基地、项目、人才和科技活动组织方式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最优秀的科技人员,聚集了最先进的实验设施,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供给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按学科群部署和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就是把过去“一个一个建”的方式改变为“一群一群建”,以学科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双导向,以支撑条件和平台构建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和长期性技术问题,顶层设计重点实验室布局,统筹部署科技力量,通盘谋划人才团队、平台条件、基地设施等建设,着力加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张桃林指出,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重点实验室相互之间业务交流和联系不密切,与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不配套,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联系不紧密,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围绕主要农产品、共性技术和生态类型进行布局设计,形成了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30个学科群包括重点实验室228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69个,涵盖了农业领域的主要学科,其中以水稻、麦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油料、园艺、热带作物、动物和淡水渔业等以品种创新为主的纵向学科群有11个,以基因组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动物疫病、兽用药物、海洋渔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环境、植物营养、耕地保育、作物高效用水、可再生能源、动物营养、作物生理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等农业共性技术研发为主的横向学科群有19个,在同一学科群内,重点实验室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不同学科群间,重点实验室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关联度与其他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进行双向选择,形成跨学科群实验室,努力打造“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张桃林强调,按照学科群思路,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化,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这既是此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最大亮点,也是建设工作的精髓所在。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突破了传统的隶属关系,在不同的农业科教机构间架起了桥梁,使重点实验室逐步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上下贯通、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新机制。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把“四面八方”的科技力量捏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逐步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桃林最后指出,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延伸到了所有农业产区,囊括了主要优势农产品,集聚了农业主要品种和主要区域的优势科技力量,将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重大突破性成果产出的主阵地、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将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由学科群组织设计和联合承担项目的机制,积极整合各种计划资源,引导各类投资向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倾斜,为实验室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第6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1.基础设施。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相对国外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不过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现代化设备建设上也在加大成本的投入,因为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所以完善如水利设施、乡村公路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加大成本投入的同时,也要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业在投入和产出上不成正比,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资源环境。农业生产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和土地资源的丰富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土地资源优渥,可耕种面积庞大,农业生产才有可发挥的空间。但是目前我国可耕种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一带,受到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耕地面积正在日益减少或者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可开发的土地更少,难度也更大。

3.科技创新。我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尽管一直在努力,但是据有关数据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技水平依旧很低,科技的利用率不足50%,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包括农业基础设施上的科技创新,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以及农耕过程中有关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利用与产出率不高。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对水土资源,农产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资金人力等方面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不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一方面受到资源匮乏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水土资源的浪费。还有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地区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出率而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了水土资源的污染,农田土壤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生态循环系统一旦被破坏将造成资源不可再生等严重问题。此外,对深加工投入的不足,使得即使有资源可以利用,但是农产品却没有一定的附加值,从而导致农产品的市场效益比较低。

2.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在高坪地区或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可能成本投入大一些,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也就较强,而欠发达地区受到地域经济的原因,在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不够。整体来说,成本的投入并不代表科技水平的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力度还需要加强。第二是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技术的需求不旺盛。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形成大规模耕作的趋势,农业生产者倾向于使用传统农耕设备,对水利设施,灌溉技术的需求并不高。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利用需要将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得以宣传和普及,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劳动者素质的影响,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的效率并不高。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有些地区的情况复杂,在落实政策的时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是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使得劳动者的素质降低,这对农业科技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普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可以从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创新、增加深加工成本投入、引进大型农业企业等角度考虑。

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是国家的灵魂,更是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推手,所以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国家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投入。国家的财政政策中需要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预算进行严格的把关,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和使用体系,还需要专门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国家也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教育改革相结合,加大高校对于专门科技人才的教育,设立科技研究所,选拔优秀的科技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其次,农业科技的创新也要求农业部门和其他国家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在我国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需要引进国外相关科技文献和科技技术,在研究先进文献和科技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科技的创新做出努力。此外,也要对成本投入进行合理的管控。比如在一些高坪区可能成本投入已经相对比较大了,只是产出率不高,那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就可以在深加工上加大投入,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2.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现阶段,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在对水利设施上的建设,农产品品种上的优化,播种和灌溉技术上的改良,施肥耕作等操作上的进步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创新成果的推广方面却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推广的体系,比如宣传和监管部门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加快劳动者的接受和适应新科技的能力,需要完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优惠政策。这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推广,科技及其成果的利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组织农业科技工程。最后,农业科技工程的组建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科技工程预示着我国在推广农技和农技产品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次,还需要加大企业和农业的合作,引进大型的农业企业,使得农业和市场开展有效的合作,尽快组织好农业市场交易信息网络等,这对于组织农业科技工程,加快农技的发展和推广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7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现代的科技竞争是立足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市场、资源、人才、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内容。

创新概念最早由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最初并不是科学或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的概念。因此科技创新不是仅仅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作为标准,而需要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断标准,如果发明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没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它就不能属于科技创新,而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

当今社会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大幅缩短,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纷纷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在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已成为中国的“软肋”,在信息、材料、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基本上受制于人;在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重大装备制造业中国主要都是依赖进口;甚至在某些国家安全领域,一批重大武器装备和关键元器件也依赖他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缺乏关键技术、核心知识产权不仅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还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展受到威胁,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均不高,导致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发资金不足是抑制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例如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仅为1.84%,这与美国的 2.90%、韩国的 3.74%、日本的 3.26%有较大差距。与创新型的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较低,科技型企业普遍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受到计划思维的影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转变明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科研项目评审方面仍然存在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等现象,“立项评价组织程度高,结题评价组织程度低”,“争取项目有组织,实施项目无组织”等问题较为常见。

我们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科技企业创新最根本的动力在于对利润的追逐。国企容易得到国家政策资金上的优惠从而获取较大利润,这种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超额利润使得企业不再积极关注市场需求,虽有创新的实力但是缺乏创新的原始动力。民营企业虽然存在创新的压力,但行业准人、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尽快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依靠国外技术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决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政府的应尽的职责。

二、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搭建科技创新的投融资平台

政府应该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通过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长效机制。科技管理部门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同时也要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突出创新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应该鼓励大型国企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和创新,引领科技创新活动;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支持其成长壮大;要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机制以及产品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宽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渠道以实现金融社会化。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把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树立国际信用的需要,更是激发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以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宗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判断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来武,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2]许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北方经济,2008

第8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现代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林业技术处在这种剧烈竞争的环境下,进行科技创新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现代林业产业的经营和生产进入了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信息交流传播的速度逐步加快,技术扩散也同样迅速。林业的技术创新在短期内或者某一区域可能是有效的、先进的,但长期维持则相对比较困难,收益期相对较短,收益量也相对较少,从而丧失了竞争优势,因此这种情况也驱使林业产业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高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的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成果需要得到有效维护,就势必会使得林业技术的模仿和引进变得困难,所以林业产业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质量,追求生活品质,林业产业向市场提供林业产品,就必须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为参考依据,但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林地不断衰退、林分质量不断下降等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都要求林业产业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林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应用,具体就是创新制度的建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创新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体系与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等都密切相关。创新体系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和促进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科学技术可以通过这个体系有效而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但是林业创新体系无论是从知识的生产、传播,还是政府部门的扶持都存在着微观执行方面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的发展。

    2.2人员创新观念不强

    现代林业产业的大多数员工都长期受着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很多观念也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因此林业科技要进行创新,首要的任务就是人员的观念要创新。只是对于林业产业来说无论是从机制还是组织或者制度,要进行创新就面临着一个难题。职工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对所有员工进行大换班,对于社会的团结安定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寻找一个折衷的办法,淘汰少数观念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员工,以激励大多数人转变观念。

    2.3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还比较低,很多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历史原因,或者受其它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林业科技创新基础差,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且科学技术创新从投入到产出收益时间间隔较长,技术创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等等,都影响着林业科技的创新积极性。

    3提高林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林业产业可以根据市场格局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自主选择适合本产业创新项目的投入,并承担一定的风险。林业产业可以从技术、信息、人才、等各方面鼓励技术创新,而科研资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林业产业自身投入为主体,吸收直接融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多方面的资金支撑,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研发投入,并且不断的进行扩大,以期有效的化解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资金制约的矛盾。

    (2)林业产业积极争取各种减免税收政策。其实林业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特殊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可以积极向政府争取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取消林业产业科技开发费用的提取上限,切实增加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而企业自身也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活动,建立有效的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从经营、生产、开发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3)注重引进外资,加强创新投入。林业产业可以以技术更新、设备扩建等科技创新活动为主题,开展国际技术合作或交流活动。由政府引导,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拓宽融资渠道。参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是林业产业开展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由中国政府引导,科研机构以及林业产业参与合作。目前林业产业方面最大的银行资源来源就是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组织。发展项目体系大多由政俯引导牵头,由科研机构、项目管理人员、金融组织的各类专家组成相关的支持团队,林业企业则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贷款资金被用于林业企业先进设备的引进、生产线的扩建或者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另外,世界银行还会配备相关专用于专家团队科技推广、技术创新、学习培训的经费项目。通过应用和推广多项实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林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

    3.2现代林业装备技术创新

    对于国家现代林业装备技术创新资源和创新体系进行整合,对科技力量的格局进行重组优化,建设流动、协作、开放和竞争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带动林业科技装备的技术进步,从而进入一个林业装备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建立起技术创新联盟,以创造知识产权为目标,以技术装备企业为主体,通过研、学、产联盟成员的共同创新和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稳定、长效的利益共同体。突破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构建共享的技术平台。

    此外还要明确的制定林业装备科技创新的重点。一般来说林业装备的领域包括造林、育苗育种、林木的管理和抚育、林木的采伐和运输、森林资源的利用,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各种加工作业机械、动力机械和运输机械等等。林业产业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与之配套的林业装备科技创新也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实现林业源源高效、可持续性、充分的利用,以增强林业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造林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效率,扩大面积;开发林业物质能源,机械化的推进要有利于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科学的技术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真正应用该种模式的企业相对较少。

    (2)模仿创新。此种创新模式是我国大多数林业企业的主选模式,但上文中也提到随着知识产权的越来越完善,这种模式也受着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林业企业运用此种模式的进程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

    (3)合作创新。此种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间或者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进行联合创新。这种模式也是目前适合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创新环境的最佳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企来参与、政府诱导企业自主、政府倡导企业合作3种体制。鉴于林业科技创新效益周期长、创新技术风险大、产品社会生态效益大等特点,林业产业相对比较适合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以及政府诱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

第9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四川;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与问题;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高速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科技服务业列为加快推进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这集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中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当今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增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良眭互动和循环发展,而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1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2002年12月2日,国家科技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提出在5年内健全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并将2003年确立为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此后,我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始步人积极建设时期。

基于对系统论的理解,所谓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新资源和新技术的交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网络式的中介服务系统。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质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在一定空间内的集合,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为了整个体系的利益,加速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和应用,推动科技和经济的循环发展。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构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细胞,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多个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集合。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一个传播系统,其主要活跃于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以其特殊的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主体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促进新资源和新技术的转移、交流和扩散。它是沟通和连接其他科技创新主体之间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最新科技交流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是加速新资源、新技术、新生产方式转移和流动的催化剂和粘接剂,也是传播最新科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其主要面向社会开展科技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咨询决策、技术资源的配置等专业化服务,推进科技创新的产业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是当前日益以科技为驱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有别于直接的科技发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繁荣四川省科技事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四川省共有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上万个(含各级农村技术推广协会)。2007~2008年,四川省成交技术合同分别达5729项和6 499项,交易总额分别达33.39亿元和51.35亿元(见表1)。2009年,四川省共实现技术合同交易总额56,30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内技术成交额居全国第3位。

近几年,四川省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和壮大,技术交易和技术转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发展四川技术市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整体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问题仍然很突出:第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力,不能有效地激励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实现其价值并发挥其最大效用,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种类的发展和服务项目的开发;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法律地位、运行机制等在法律法规中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自身能力有待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社会信誉度较低。第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内部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体系外部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致使大量真正的技术成交量较少,距功能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较远,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第五,缺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全省取得“技术经纪人”证书的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例甚少,低水平的简单的“牵线”中介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承接大型、跨学科、综合性项目的能力。第六,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多由政府主管,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第七,公共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脱节现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信息交流网络还没有形成,公共科技信息来源渠道不畅、信息供应严重不足已成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障碍。

3 四川省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是实现技术潜在总供给扩张的重要条件,健全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改进,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为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第一,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要站在总体战略的高度,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抓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规划,在对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思路,根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第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立法,明确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行业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建立公正严格的资质评审程序,加强依法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监督,合理引导其在正

确的经营范围内有效运作。

3.2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度

提倡体系自我修炼主要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信誉是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能否立足市场并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坚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诚信的经营,才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支撑。第一,借鉴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接受多种专业教育和相关培训,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系统和人才培育机制,提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执业资质和信誉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督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信执业,强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构建有效的体系内部信誉评价体系,提高行业的社会信誉度。

3.3 建立健全体系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需要一个全面有效的运行机制维持整个体系的高效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基于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外部保障机制的完美结合。第一,积极开发体系内部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体系内部成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合理借鉴国外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体系内部科技创新机制。第二,为了促进体系的良性发展,体系内部应该建立行业自治管理机制和自律机制,成立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管理协会,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业的监管,规范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行为,构建科学的体系内部管理机制。第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外部保障机制,政府应该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把依靠中介机构完善管理和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等软环境,建造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硬环境,承担宏观指导、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的作用。

3.4 促进规模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服务内容

尽管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功能比较齐全,内容较为丰富,但整体来说还不成规模,理论与现实差距还很大。第一,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投资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政府、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民间资金和外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投资运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规模化发展。第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一般具有优化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供专业服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等功能”J。此外,还应该积极开拓更多的服务,如拓展信息搜集渠道,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服务对象大众化,创新服务方式等,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第三,大多数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广而不精”,造成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繁杂冗乱。因此,政府和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积极联合,精简和合并重复的服务项目,取缔落后和无实际意义的服务项目,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需求方的要求适当增加新的服务内容。

3.5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队伍

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样,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素质是决定其服务质量和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中介服务行业处在物化经济末端、虚拟经济开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求掌握先进的技术,还需要有丰富的科技中介服务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一,组织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深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质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第二,积极营造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宽松环境,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严格选拔从业人员;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留学归国等人才群体的资源,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第三,拓宽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与国外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学习和交流的渠道,组织学习国外科技中介机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化运作模式以及国外政府在扶持、引导、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把国外比较完善的制度和规范,通过本土化的改进、改良和创新,为我所用,加以实施,使四川省科技创新中介体系的服务水平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第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结构在年龄搭配上要求“老中青”相结合,在业务搭配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术业有专攻”,在知识结构上要求机构从业人员之间专业知识能够互补。

3.6 以市场为导向,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主要从事协调供求双方之间或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的活动,其经营方式和活动主要面向市场。第一,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交易主体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思想来经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客观规律,根据需求方对科学技术商品的不同需求层次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并为交易主体提供政策、商品价值、投融资策略等咨询服务。第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是壮大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四川省应加大对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投资兴办各类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保持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独立”地位,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大力推行公司制,促使其投身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完全市场化运作。转变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经营方式,增强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形成投资多元化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