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第1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一、当前吉安市古村保护及开发状态

吉安市保留着渼陂、钓源、燕坊、湴塘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其中渼陂古村以其珍贵的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及宗教文化被评为“庐陵文化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美誉为“将军村”“电影村”;钓源古村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燕坊古村也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为保护古村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弘扬庐陵文化,吉安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立了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先后编制了一系列规划,如《渼陂古村总体规划》;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培养村民保护古村的意识;大力推动古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吉安古村落知名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对古村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对历史建筑、文物古迹进行结构上的加固和形式上的修缮。“修旧如旧”的做法对保持古村原风貌,保存古村落的历史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开发策略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精品景区,很难让人印象深刻;(2)“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除“游”外五大要素均不足,缺乏配套的餐饮、住宿、购物和娱乐服务,且交通不便,在网上只可以查询到前往渼陂、钓源和燕坊古村的公共交通,其他古村落几乎只能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前往。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客流量和游客在古村驻足的时长,落后的服务水平大大降低了古村落的吸引力;(3)宣传力度仍然不够,旅游热度不高,游客绝大多数都是本省人,吉安古村落在外省和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人们只知庐陵,不知庐陵古村。

(二)古村落缺乏生气

古村经济基础薄弱,一方面致使古建筑年久失修,没有完全反应历史风貌;另一方面导致青壮居民迁出,通过外出打工来改善生活条件。古建筑或闲置,或由老人和儿童留守,使古村丧失了生机和活力。

(三)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民居生活设施陈旧、采光通风效果差等问题,村民普遍出现了新建或改造原有住房的需求,但由于建材的差异和建筑工艺的流失,部分新建和改造的房屋建筑风格与传统民居格格不入,极大地破坏了古村的整体风貌;而传统街巷空间越来越小,村落的界面被严重破坏。(四)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由于年久失修,排水系统淤积,路况越来越差,线路老化,铺设杂乱,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水环境恶化等不仅降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古村的形象。如渼陂古村28口池塘已不完整,无法体现28星宿格局,对古村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三、保护和开发吉安古村落的策略

(一)扩充融资渠道

通过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吸引大企业投资,打造精品景区。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服务体系,让游客不仅在这里看,还在这里吃、住、玩。可以通过“农家乐”的形式,让游客充分领略古村的生活魅力,同时也给村民带来收入。开展民俗风情活动,如再现传统的婚丧嫁娶仪式,一方面确实需要这样的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能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增强古村吸引力。大力弘扬民间手工艺,开设手工艺品、纪念品商店,相信会受到游客的喜爱和欢迎,同时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争取在古村举办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传统文化、庐陵文化、民俗文化等的研讨会,强化古村文化内涵,打造庐陵古村落的品牌,提高知名度。

(二)保护古村落的整体空间

保护古村的建筑风格和绿化风格。对古村历史环境进行分级保护:核心保护区,风貌控制区,协调发展区。核心保护区内应保持传统的街巷布局,古建筑只能修缮,不得改建,更不能擅自进行新建活动;风貌控制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包括地面、广告牌、公共设施等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空间布局和风格等方面与古村的风貌特色相协调;协调发展区内应维持原有的农田、河流、池塘、山体等自然生态体系,新建建筑在不破坏古村整体风貌的情况下鼓励低层。

(三)激发村民爱护古村积极性

引导村民价值观,激发村民热爱古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从设计到施工,指导村民对住房自行改造,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审核把关,在改善内部生活设施的情况下,确保外部风格与传统民居和谐一致。强化村民爱护生活环境的意识,再现古村山环水绕、天然形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也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四)作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

利用古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写生基地,开设类似竹编工艺、木雕工艺等的培训学校,这无疑将大大丰富古村旅游的内涵,增加村民收入,创造社会价值和效益。包括发展旅游业本身,这都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探索。通过保留和强化古村落自身的价值,使其具备新陈代谢的能力,可持续发展。

(五)抱团发展

打造一条吉安古村落旅游热点线路,将渼陂、钓源、燕坊等古村串联起来,形成合力,彰显庐陵文化,在江西省乃至全国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而同时兼具红色资源的渼陂村,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借井冈山大旅游线的东风,发展红色旅游。

(六)开发要适度

第2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 A

Gunlongba of Enshi, Hubei Province is the third installment of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Gun Longba village has the greatest scale of architectures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city of Enshi.The whole village of Gun Longba has preserved in a relatively sound state,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value of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data analysis,this article is to identify some major problems. According to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we proposes the values of the village;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Gunlongba’s natural, 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o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ourism.

Key words:The Chinese Historic and Cultural Village-Gun Longba;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项目背景

1.1 我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进程

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一步完善了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2008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条例自2008年7月1号起施行。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命名。自2003到2014年,中国先后分六批将252个古镇、276个古村落纳入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滚龙坝村便是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的一员。

1.2滚龙坝村现状概况

1.2.1区位

滚龙坝位于恩施州恩施市崔家坝镇东南部一个山间平地。滚龙坝村过去为行政村,乡镇改制合村后为隶属于鸦鹊水村的自然村落。距318国道2公里、鸦鹊水集市2公里、崔坝镇10公里。村内公路已柏油化,进出十分便利。依托恩施市的旅游发展状况,滚龙坝具有很强的旅游发展潜力。

1.2.2场地现状

1.2.2.1自然环境

滚龙坝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南北两条河水经流其间――尖龙河和洋鱼河。两条河流如滚龙状汇入了天坑,便有了村落的称谓,即滚龙坝,村落内坪坝周围诸山拱卫。

1.2.2.2乡土景观

(1)古建筑:滚龙坝村留存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拥有恩施地区最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群。建筑的整体风格,除了马头墙和屋顶的起翘装饰体现了土家族和当地的建筑风格外,基本上都是按徽派建筑的样式来建造的。其后建筑形式发生了改变,虽然有吊脚楼的向存道屋厢房已毁,但仍可以从现存的建筑和村民的介绍中发现土家族建筑文化与徽派建筑已在此有了充分地结合。

(2)古墓:滚龙坝村的墓葬主要分布在茅坎山、马鞍山、尖银山等地,以茅坎山墓地最大,称祖坟岭。有些墓葬虽下葬于明代,但由后代族人在清代补立了墓碑。

(3)古树:滚龙坝村四面环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风景秀美。滚龙坝现存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7根,分别为青檀(俗称糖果树,果实味甜可食)与银杏。

1.2.3 历史文化背景

滚龙坝原居住黄氏,据说于800年前迁来,另有向大元一族,即向述后、民间所传“八耳锅”向氏;后因今滚龙坝向氏先祖向大旺携家人家丁到滚龙坝落业发达后,陆续迁走。滚龙坝不仅是向氏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还是封建时代基层军事组织“塘” 与国家粮库“社仓”所在地。

2、滚龙坝村典型问题分析

滚龙坝作为恩施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现状往往难以适应人们对现代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保护与使用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生态

现在村落所根植的自然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山体的破坏,其二是水体的污染。滚龙坝村的山体破坏主要是由资源开采所造成的,非法开采造成了山体的严重破坏。长期以来,古村落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与水体的自净能力之间保持着平衡关系,有效避免了污染的发生。但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排水设施的陈旧落后造成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古村落水体的严重污染。

2.2生产

滚龙坝的历史悠久,但是其生产产业比较单一。滚龙坝村耕地面积约500余亩,其中水田200余亩,基本没有经济作物,主要以打工、养殖、加工为经济来源。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旅游价值也没有开发出来,导致现在滚龙坝现在人均收入很低。

2.3生活

2.3.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包括公共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滚龙坝村现在的公共建筑很混乱,没有完整的村委会,作为潜在的旅游景点,基本没有任何公共的旅游设施。现在的公共活动场所,既不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休憩,更不能满足游客的所需。

2.3.2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于其居住环境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发展中的乡村大多向城市看齐,把城市的一切看成现代文明的标志,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不顾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原有风貌,在村落内填河建路,拆古居民建新住宅,“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盲目追求“焕然一新”的城镇风貌,这些观念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3. 滚龙坝村落价值

3.1历史文化价值

传统建筑是遗产保护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滚龙坝历史文化名村留存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本身也极具特色。传统建筑的存在方式是村落,村民的社会生活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因而,滚龙坝村是地域民族文化的典型体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3.2旅游体验价值

古村落作为充满历史底蕴的与城市不同的人类聚居形态,能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精神体验。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也是区别于城市旅游的优势条件,古村落旅游是村落历史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推动村落发展,而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更强调古村落的文化和生活体验作用,不需要通过提高服务设施标准来吸引游客,因此可以减少对古村落的破坏,这样的旅游开发使得古村落文化通过游客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4.保护对策

滚龙坝村的保护现状让人担忧。针对滚龙坝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历史文化名村已有的成功做法,根据保护规划的原则,提出以下保护对策措施。

4.1加强制度和机构建设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制定适用于滚龙坝村实际的保护管理办法,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保护工作,使村落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2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调动村落居民的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全面开展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普查工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和保护规划,让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都能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中来。

4.3积极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

通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保护方式,促进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认真处理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拓宽保护资金的投入渠道。对滚龙坝村的保护行动必须是一种动态的保护。

4.4寻求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最佳途径

保护活动并不是静止不动地保护,健康适度的旅游开发等经济活动,在展示遗产风貌和筹集保护资金等方面,反而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做到保护规划与旅游规划相衔接,共同指导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施,而在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应未雨绸缪,及时对古村落的旅游容量进行合理预测,保护好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以防止旅游过度保护对村落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5、总结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与淳朴热情的民风民俗,更增加了这片土地的魅力。村落的发展需要村民的热爱、政府的指导与游客的关注。只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努力,才能将滚龙坝的发展带入一个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斌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 华中农业大学资助创新基金项目(2009JC014)2010-11-01

[2]张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以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09.

[3]赵勇,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 2003-11-14

[4]武静鄂西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

[5]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3-6

[6]《向氏族谱》编纂小组.恩施滚龙坝土家族向氏族谱,2002

第3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乡村聚落;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乡村文化;婺源乡村聚落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的乡村景观、不同的乡土民俗等都为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一些城市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乡村聚落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美丽家园,亦是我们后代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梦里的“老家”,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传统乡村聚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传统乡村聚落有计划的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一)保护我国传统历史遗产的意义

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这一方水土中休养生息,辛勤劳作,进行物质创造、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形成了灿烂的村落文化。这其中包括古建筑物、历史遗址、工艺品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传说故事、地方戏曲、舞蹈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江西婺源吉村落以传统的徽派民居建筑著称,是乡土建筑的精华,拥有江湾、李坑、汪口、思溪、理坑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这里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等古建筑遍布乡野。江西婺源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炊烟袅袅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海市蜃楼的风景与高大的百年红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徽派古村落形成了一幅幅天人合一的水墨山水画。同时古村落的居住理念、村镇布局、外形意蕴、三雕艺术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这笔制作精美的建筑遗产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极具研究保护价值及审美价值。

(二)推动中国广大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

以婺源为例,婺源近些年来一直充分利用县内保存完好的生态和传统乡村聚落的种种资源,依托“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一金字招牌,着力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样,使得婺源本地的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婺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婺源古村落的知名度,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古村落的保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婺源乡村聚落开发中的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异常迅速,也正是这样蓬勃快速的发展让婺源人民措手不及,远远没有做好对本地文化保护的思想准备。在新农村建设与全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与突出。本地的政府已经逐步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婺源县政府各个部门也都为保护乡村文化作了不少努力,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地政府的一些保护措施在乡、村一级往往会没有落到实处,这可能会使得县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与村落实施相脱节。有的村委和旅游开发商为了眼前私利,加之保护意识薄弱、保护知识有限、制度不全、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实施保护措施或保护不到位。

近年来婺源县的李坑村和晓起村由于随意新、改、扩建古建筑,古村中出现了许多现代风格的民居,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材料,改变了古建筑的结构和用途,让整个村落的古风消减不少。李坑村部分村落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下水道排水不畅,雨天雨水排放受阻,巷道里污水横流。加上垃圾的侵袭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村落环境造成局部污染。政府在强制保护一些重要古建筑的同时,对普通民居的维护和维修方面做得不够,出现了古村落整体风貌保存不完整的现象,对古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被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如婺源秋口镇李坑村,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五六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严重破坏了古村落及其生态环境。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开发,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此外,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在许多古村落,家家户户都开起了餐馆、旅馆和小卖部,景区商业味太重。当前古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古村落中很少有人知道本乡本土的历史,很少有人能说出传统的礼仪、风俗,更没有人去关心和继承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等。同时,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也仅仅停留在古村落建筑、乡村自然风光开发上,而对于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的开发较少,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和展示。

四、对婺源乡村聚落开发中文化保护的建议

婺源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和世外桃源式的乡村风光.是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但如不健垒保护措施,切实保护婺源古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它们就会不断受到损害,从而危及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婺源旅游发展速度极快,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之中。对婺源乡村文化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系统整体的。要把古村落当作一个历史整体加以保护,而不是对单个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但要保护好有重大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古建,也要保护乡村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普通民居和村民的普通生活。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进一步加强对婺源古文物的保护

(2)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五、结语

第4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古村落保护;安义古村;江西

【 abstract 】 due to the lack of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theory, the existing protection planning too much concentration on the scope of the residential gathered, and neglected the ancient villag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eng shui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by the ancient village construction, it contains the ancients wisdom,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guiding idea and work methods in now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Yi ancient village, for example, from the theory of feng shui, the ancient village put forward protec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ancient village provides a new solution.

【 key words 】 the ancient village; Feng shui;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Yi ancient village; jiangxi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古村落又称名村。一般是指“至今保留古朴民风、传统生活方式与历史建筑的自然村落”;从村落保护角度看,古村落是指“历史年代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需要保护或已经受到保护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落”。

至今,江西省内1293个乡、镇的15303个村中还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古村落。(黄浩,《江西民居》)。

2我国古村落研究现状

2.1研究历程

我国古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起于社会学领域。1980年代后的研究由建筑研究学者主导,重点是对于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古村落的个案研究。进入1990年代,部分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也进入新的时期。

2.2现状古村落保护研究的不足

关于古村落的研究发展相对于中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而言较为滞后。已有保护规划均较少涉及古村落周边环境的保护或者周边环境如何保护才更有效的问题。在这种由点及面的保护思路下,既便制定了保护规划,仍有许多古村落个性语境逐渐消失,陷入到光华不再的尴尬境地。这其中有管理上的问题,也与规划理念的缺失有关。

3风水理论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借鉴

自唐宋以来,江西古村落建设主要受形势派风水的影响。形势派风水着重于村落选址与村落外部环境的护佑。分析传统形势派风水理论,结合目前古村保护规划思路,提出江西古村落保护的几点借鉴:

3.1江西古村落保护原则——“天人合一”

江西古村落基本处于偏远地区,村镇聚落一般都能保持传统的旧貌,并与自然环境共处于统一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也多富有变化。这种情况体现了人们传统的意识和观念——即尊重自然,不违“天命”——即“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风水)思想。

3.2江西古村落保护思路——由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

纵观中国风水理论形势派发展,就相地而言,其注重用地的整体性把握,“基本形成了一套从区域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选择程序,这是一个以寻找生气为目标多方面综合的过程”。“其为说,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与现今单体建筑定位类似),专注龙、穴、砂、水之相配,其他拘忌,在所不论”—— 王祎《青岩丛录》。因此,可以判断“定位向”即定向是目的,而“寻龙、察砂、理水、定穴”均是分析过程与操作措施。

3.3江西古村落保护标准——传统自然美学标准

风水理论中古村落风水格局的选址布局除了“寻龙、察砂、理水、定穴、立向”的技术手段外,还需满足审美体系的要求。简而言之,技术手段只是单个考核指标,这些单个指标能否组合成一个“聚集生气”的整体环境,还需以审美的眼光评价山水形势的吉凶,将吉凶与景观的美丑联系起来,是风水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手段。即体现生命之美、人伦之美、灵活变通的和谐之美、意境之美。

4江西安义古村落保护策略

安义古村落保护范围应选取最有利于古村“藏风聚气”、生态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此区域北至毛岗北端,南至赤岗南端,东至梅岭罗汉峰,西至南潦河与九岭山余脉,总用地面积约10k㎡。

最早在安义古村保护的目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是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其保护可以总结为“内外并举,软硬兼优”八个字。“内外有别”是指两个层面:一是古村外部环境的整治,二是古村内环境的整治;“软硬兼优”是指营造两种环境:一是硬件营造即对古村空间进行重塑,二是软件营造即对古村文化进行修复。

根据风水格局理论,古村落选址建设设包括:龙、砂、水、穴、向五个方面;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龙、砂、水三个方面,真正涉及古村内部环境的主要为穴、向两个方面。这里要强调的是,古村保护规划既要讲求现代语境,但同时又要与传统文化契合,因此,除了古村落环境外,必须强调 “人”的活动的引导。笔者将古村的管理政策与居民素质的提升放在内部环境(也是软环境)整治中进行表述,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4.1古村落外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龙”的保护

将梅岭的保护纳入《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之中,明确禁止乱砍乱伐,采石取土等行为,古村的龙脉将得到有效保护。

(2)“砂”的修复

必须通过划定绿线的方式将山体控制起来,然后采取退耕还林政策,还原赤岗蜿转腾挪的气势以及毛岗墩实厚重的山形。

(3)“水”的治理与改造

在京台村以西100m左右规划一人工湖,一则聚集潦河地气,二则汇聚罗田水库及周边丘陵地表水,由此营造“交锁织结”的水势,形成良好的景观水面,三则可打造古村落较佳观赏点。为有效控制水道、水质,必要时可在潦河沿线划定蓝线进行开发控制。

4.2古村落内部环境的保护策略

(1)“穴”的调整

①为了确保古村环境、展现古村风貌,需对古村建设范围进行划定,参考风水中“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标准,对古村规模进行限制。

②为展现安义古村景区风貌,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对现代居民住宅进行拆除,统一在村外另辟区域进行安置,村内建设须与古村现存建筑风貌统一,并颁布古村规划建设标准。

③为了恢复生态、限制村内用地开发,为体现古村风貌,还需在风水格局范围内划定限制建设区。

(2)“向”的重塑

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结合旧有建筑改造与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天心十道”两条轴线:一是罗田岗至九岭山青溪垄的横向轴线,二是赤岗至毛岗的纵向轴线。

(3)“人”的提升

根据“天人合一”的风水思想,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培养古村落居民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技能,逐步转变其生活观念与生产方式。

5结论

本文以安义古村为例,提出古村保护策略:首先遵循“天人合一”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解决古村落三个主要矛盾:村民与古宅之间、村民与旅游公司之间、村民生产与古村落周边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将村民生产与部分生活功能迁出古村,将村民传统的生产劳作转化为提供旅游服务,将古宅作为旅游资产入股旅游公司的策略,较好地化解上述矛盾。其次,针对现状古村格局面临的问题,笔者按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分析和梳理古村落格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策略。第三,在古村格局修复过程中,笔者采用风水理论的美学标准与“喝形”方法,提出植被修复、在村口修建景观汇水池等策略,从而恢复古村“生气”,展现古村原有生活风貌与生态特色。上述可知,风水理论有效拓展了古村落保护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鄢泽兵,万艳华.浅议“风水”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华中科技大学.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2版)

黄浩.《江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5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制度设计;社区发展

Abstract: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aveling development has many problems.The historical protection is based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traveling and the travel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system protection, is a new topic.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lerant, the respect and the revival are 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history protection premise and the background.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must explore and consummat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the localization company operation and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imultaneously, pursues 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and the traveling “the village” and the adaptation, the inhabitant participates in aspects and so on traveling and host and visitor benignity interaction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 original real.

Key words:ancient villages;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istricts;historic conservation;system design;commun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2-67(6)

1 古村落概念界定

古村落是指建村历史长久,保留近代以前所营造的相对完整的村落形态格局、相对完好的特色民居、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至今仍为村民居住生活的村庄聚落(可延伸至古镇),如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苗族村寨、江苏甪直古镇等,特别是各级历史文化古村镇的社区型文化遗产地,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福建土楼、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日本的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以及日益成为旅游热点的北京爨底下村、江南周庄古镇、藏羌碉楼与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等文化遗产旅游地。

古村落是一个群体、社区、宗族、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是一个集乡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宗族、耕读等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人居空间。古村落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古村落保护的紧迫性、时代意义、保护思路与理念以及规划与措施,包括保护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即古民居、村落选址原续性、建筑环境和布局的和谐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我国在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经验尚显欠缺,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种现状,本文将古村落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复合因素的动态与发展的有机体系去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提出古村落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策略[1],针对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效应、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社区发展、社区增权、社区参与、主客关系、旅游原真性等基本课题展开论证。

本文主要运用旅游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知识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等。

2 理论阐述

2.1 古村落旅游地

古村落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文脉特征且延续至今的村落,是存在于中尺度地理空间上的一种特殊景观,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民居、事象、艺术、环境、生产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氛围等组成的综合景观体。古村落既包括村落起源、形态布局、民居建筑、工艺构件等实体文物型文化遗产,又包括民风民俗、传统技艺、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人类智慧和自然环境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是一笔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纵深发展和旅游活动高品位化趋势加强,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古村落也需要进行经济建设,以保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利用古村落的文化价值科学发展旅游,既能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又能给古村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古村落旅游既是一种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遗产旅游,亦是一种民族或民俗社区旅游。古村落既有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双遗产的综合体;它既是传统社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态,也是作为现代社会一部分的人居村落社区。

因此,对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进行保护,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既须保护文物古迹不受破坏,更须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意愿、符合其生存利益,保持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历史文化环境,但最终还是必须落实到处于城乡统筹基本制度支撑下的古村落自我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上。而制度因素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和保护利用制度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环境,以制度因素为研究角度和切入点,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课题[2]。因此,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旅游资源原真性的保持机制与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的可持续性、古村落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应是今后国内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

2.2 历史保护

现代意义的保护观念与实践,其实是一种诠释历史建筑在当今时代意义与价值的独特方式。由于对历史的无知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原真性(authenticity)成为近年来历史保护的关键概念[3],这表明保护的进程已需在理念和实践上向更深层目标迈进。历史保护(historic conservation)是为减缓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速度,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细致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和改善等动态性管理活动,更是一种观念和方法[4]。历史保护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5],它包括,对于古村落旅游地的历史保护,对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居民网络、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信仰的弘扬与复兴,以及城乡统筹下古村落社区发展,使文化遗产旅游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保护,是一项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本文跨越学科界限,通过借鉴并整合社会学、人类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力图以其解释力显示对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特定价值,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历史保护体系和策略。

2.3 社区发展

社区在狭义上是指农村相对独立的自然树落和城市内有一定人口规模限定的地缘性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是政府、居民和相关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塑造居民社区认同与归属感、培育社区参与、互助与自治的过程[6],是一种有计划的社区动态变化过程,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超越于1991年民政部首倡并逐步试点的由政府推动侧重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不仅要帮助居民争取当前要求,更重要的是居民自我成长与发展[7],前者是指社区经历了特殊变故后的重建,或是弥补某些不足的过程,后者则是针对城乡现代化的分离性冷漠化现状,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提倡人文关怀和人际联络的社会整合方略。社区发展应符合解决问题、由上而下、全体参与、相互合作、物质与精神发展并重等原则[8],它更强调运用民间组织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社区体系内外相关单位协同整合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社区发展更应延伸至乡村社区。社区发展应围绕城乡区位功能,现有资源配置合理性、适度性的要求,破除与之相关的制度障碍。如果说政府对社区自治的帮助扶持是治表,推动社区发展则是治本,在超社区范围内形成有广泛利益基础相对紧密的功能性联系,进而从内生要求上而非外在强化上提升社区意识,改变社区自治和民主监督受表层化局限的封闭性状态。

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乡村社区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社区建设体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内源发展与外部干预相互整合与协调,不仅需要培养和激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发展欲望,同时要形成社区互助合作的机制,通过制度性诱导、政策保障和资金扶助,推动农村社区全面综合发展。本文认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目标在于推动其从衰落走向物质形态、经济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振兴,营造具有历史感的亲和社区,这一目标可通过古村落内外各种资源共同推动的社区发展达成。

3 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设计

3.1 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

文化自鄙是古村落文化遗产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文化自毁是对更为致命的因素,培养文化自珍意识是保护的最有效途径。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自珍意识,防止自毁现象发生[9],尤为急迫。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实质,既是中国古文化的开发,也是原住民文化传存的开发。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成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前提条件要素和人文生态环境。

要建立起古村落居民自发保护的机制,激发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传授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居民克服对古村落文化的“自鄙”心理,使其自发朴素的行为变为一种自觉、有意识、科学的保护行动。这种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是一种动态的真实,是传统文化在吸纳现代文明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创新。

探索古民居村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充分尊重地方传统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保持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 充分发挥设计师与当地居民的参与作用, 使传统建筑遗产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保护。我们既不必“严防死守”,更不可“另起炉灶”,应科学有序“疏导”历史文化遗产的河流,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融汇共进。当代人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10],文化遗产以历史为资源,以当代社会为基础,可望“创造未来文化遗产”[11]。

在创造新传统主义与乡村重建方面,日本处在世界前列。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持续增强日本文化遗产旅游的全球吸引力。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石是伦理道德,它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生活和价值取向。要想复兴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传统伦理道德做起,就必须将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去。在居民和游客的调查问卷中,“如何看待村庄建造讲究风水”,绝大多数选择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适当利用”(游客100%;居民97.3%),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宽容态度。

为促进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地区有必要推进黄山市徽文化发展战略,设立徽州文化院,建立徽州文化发展基金,宣扬与传播徽文化,同时,让徽文化走进黄山市中小学生课堂,将古村落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礼仪等,编成中小学补充读本,让广大青少年接受古村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树立遗产保护意识。特别是在西递明经书院和周边乡村中小学开展徽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习得传统礼仪,了解传统民俗,学习传统技艺。邀请民俗专家在社区、学校举办徽州民俗讲座,搜集整理和设计恢复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

3.2 城乡统筹与社区发展架构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乡一体化准确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在城乡联系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 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思维和推动力[12]。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应放到新农村建设上。

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古村落都宜于把旅游业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业,而应通过社区自主能力的培植,结合科研机构和学术专家的规划,政府构建社区旅游整合的平台, 将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形成社区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3]。

从根本上说,农村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社区建设赋权于民,培育社区居民的自立、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自我整合和发展的能力[14]。如皖南古村落的査济村古建筑群保护协会非盈利的乡村民间组织,缺乏制度扶植和资金支持,在行政管理和商业经济的双重围攻下而陷入尴尬和消亡的境地。

3.3 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管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在社区共生系统中,社区各个利益主体对社区旅游参与程度不同,旅游社区的发展模式也会不同,其发展模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社区集体、社区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以及中介组织的参与程度。

西递、宏村分别采用以村镇为主体和公司租赁经营为主体的两种模式进行旅游开发。宏村旅游管理公司在景区开发、营销和服务水平上的优势无可置疑,但在社区发展、居民致富方面考虑欠佳,与社区沟通比较欠缺,由此引发的居民与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的矛盾冲突以及居民遗产保护积极性受挫等,已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西递村镇经营在就业、提供商机、旅游分红等方面向本村居民倾斜,居民得到较多实惠,因而旅游参与度较大,但在集聚发展资金、管理水平、营销宣传方面存在弱势,缺乏发展后劲。从长远来看,西递目前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很难保证社区旅游参与度再提高,因此合适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社区旅游参与水平的根本保障[15]。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社区参与旅游的成败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同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密切相关。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颇具典型性[16],西递和宏村可资借鉴。

在我国,旅游社区居民自治型社区参与模式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一些乡村旅游社区成立了居民全员参与或自愿参与的集体性旅游股份公司,集体和个人都在公司占有股份,统一旅游业的经营活动,这种发展模式有效防止“飞地化”现象和社区居民边缘化,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但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怎样最大限度保存下来,成为古村落保护的两难问题:没有了原住民,古村落失去了人的历史;有了原住民,其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又可能破坏古村落的风貌。乌镇以其所宣称的“保护最彻底,功能最完备,环境最优美,管理最科学”,采取“先整体搬迁,后规划返迁”[17],然而,这一“乌镇模式”让居民成了临时工与雇员,何以再“脱胎转世”为世代生息的原住民?令人深思。

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感知和保护态度,关注旅游发展利益分配,强调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过程,提高居民主体地位,强化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关注社区民生问题,提升居民地方认同感[18],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试验“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19],以完善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地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等管理机制。

4 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保障

4.1 整合型历史保护管理措施

在保护理念、方法和手段上,古村落旅游地须由过去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进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使保护从建筑师、规划师和文物保护者单方面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民众参与。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历史保护工作学术和职业的动态网络和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体系,获得来自居民、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相关团体的反馈信息,从而构筑并落实多学科全方位、延续性并具备内在协调管理机制的文化旅游地历史保护研究与实施体系。

4.2 社区发展式历史保护体系架构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宏观架构层面,本文提出为古村落历史保护和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挖掘和提升古村落及其旅游发展动力的同时,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增权”和制度体系的支撑,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图1)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内在机制构建方面,本文提出在城乡统筹和社区治理双轮驱动下,推动古村落居民参与旅游,通过社区发展、本土化公司运营和文化原真性保护等途径达成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图2)。

4.3 古村落及其旅游的原真性追求

首先,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及其旅游地的“乡村性”和生活化。“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即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而作为文化遗产地的古村落就是农村,“乡村性”理所当然而又不可忽略是其特性之一。

立足于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古村落古镇应保护和延续农业社会聚落特征,比如,“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镇的聚居模式,也可构成新城镇的“江南基因”,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20]。古村落的农业、乡村与居民保障了乡村性,西递炊烟鸡鸣是古村落社区的生活写真;西递难断的血脉亲情是村庄的社交与关联,是古村落延续的命脉。但西递村的树林和田野里的水泥路则破坏了这种原真的古“乡村性”。有研究者指出西递街巷路面上有马粪,“卫生需要改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马匹作为生产生活的交通工具,与古村落原真性的居民场景不可分割,完全可融入古村落的旅游项目和乡村风景,只是在管理力度上要予以加强。

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居民活动是古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建筑形式、改善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维持人们的传统交往模式、保护地方建筑文化, 复兴已衰落的社区交往空间,使之恢复生机。

应规避文化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过度涵化与过速变迁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象丽江古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活动正被功利庸俗的商业和旅游活动所取代而蜕变为“游客的古城”的负面后果应避免[21],更不宜提倡居心叵测迁出古城古村居民实施“空城计”。

其次,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真实互动性上。笔者在同村民交流互动过程中发现,多数人表现出亲切的待客态度,允许拍照合影,并主动要求把照片寄回以示保存。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系统的原生形态,要用尽可能接近文化精髓的生活样式为旅游者构建观赏、参与和体验文化事象的原真性或“舞台真实”。

古村落旅游的体验性程度一方面决定于旅游者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旅游地原真性的文化氛围。最具文化体验性的旅游活动,表现形式应尽量采取“原生态”式,使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融入现实旅游目的地的社区生活,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和互动过程中获得原真性体验。在西递,笔者注意到游客在古村落的祠堂里登上花轿、在古民居坐上太师椅、在池塘边同居民一道洗菜等,并拍照留念,获取片刻的亲身体验与享受。

5 结语

围绕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与开发,探讨在传统复兴和新农村建设等大的社会背景下,古村落所面对的社区发展趋势与方向,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实践,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综合研究体系框架和制度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1] 陈麦池,黄成林.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原则与策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51.

[2] 王京.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几个问题——以民俗及民俗学的关联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2,(1):94-104.

[3] 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24-29.

[4]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9-15.

[5] 张松.从历史保护教育看当今的热点话题——青年学子的认识与观点[M]//《理想空间》编辑部.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2-128.

[6]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

[7] Thomas,D. N..The Making of Community Work[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3:138.

[8] 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6-311.

[9] 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7,(2):135—137.

[10] Graburn,Nelson.当今日本的过去——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M]// 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5-162.

[11] 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4-125.

[12] 杜受祜.城乡一体化:统筹是关键、协调发展是目标——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农村经济,2005,(12):3-6.

[13] 余向洋.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J].黄山学院学报,2005,7(5):42-44.

[14]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130.

[15] 杨效忠,张捷,唐文跃,等.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3)::445-451.

[16] 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6-114.

[17] 陈向宏.乌镇保护之谜[N].成都日报,2005-4-30.

[18] 卢松.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164-177.

[19]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4.

第6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依托旅游资源,开创中国乡村旅游先河

改革开放后,西递村开始着手整理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旅游发展之路,是黟县第—个开发的旅游景区,开创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先河。

西递旅游于1986年9月起步,成立了西递旅游景点管理处,村委会贷款1.2万元维修景点、整修石板路、治理河溪、实行封山育林、整治村容村貌,村内有文化的热心老人担当义务导游员和宣传员。当时在香烟盒上写字加盖村委会公章充当门票,票价为0.2元,当年门票收入不足千元。历经8年发展,西递旅游事业初具规模,旅游设施和环境得到逐步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到1993年,成立了西递旅游公司,旅游接待人(次)从不足千人(次)增长到3.38万人(次)。2000年11月,西递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009年开始,启动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于2011年5月荣膺国家级5A景区称号。2012年旅游直接收入较1986年翻了近4万倍。预计到2015年,西递村旅游接待量将达12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将达6600万元,西递旅游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

这些年来,西递村以其独特的古村落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分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形成集楹联文化、遗产展示、徽派园林、宗族文化、祠堂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旅游;连续七年协办了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和摄影节活动,推出了特色节庆旅游;依托胡氏祭祖和抛绣球活动,开发了古家具、古农具等民间作品的展示,发展了特色民俗旅游;修复了以猪栏酒吧、三号小镇、西递行馆为典型的一批精品文化客栈,拓展了特色休闲旅游;打造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的体验活动,形成了特色体验旅游;挖掘了诸如腊八豆腐、山珍野菜、腊味烧饼、桂花糯米饼等系列地方小吃,带动了特色小吃旅游。

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西递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保护第一,坚守传统文化合理利用

这些年来,西递村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探索建立“三三”机制,维系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延续了文化遗产的传承。

探索建立规章、組织和保障“三体系”。先后出台《西递景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禁止在西递古民居群内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关于在西递古村落严禁新增经营活动和经营场所的决定》《西递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明确了村民对古村落保护的各项职责和义务。制订《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西递新区总体规划》和《西递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充实了古村落保护规划体系。組建了西递遗产保护委员会和西递旅游管委会,综合协调、指导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成立西递村遗产保护协会、卫生保洁队伍和民兵义务消防队等专项保护組织。设立西递景区警务室,维护景区治安。成立了景区执法大队,加强日常保护、现场管理和监管监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破解古民居保护的资金“瓶颈”,强力推进古民居保护。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省政府专项保护资金。打捆使用“百村千幢”、亮点建设等多方面资金。每年从门票收入中征收20%的文物保护资金,专门用于古民居保护修缮。与此同时,创新党员认领古民居保护机制,組织“创七星争五员”活动,有力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

探索构筑生态、安全、控违“三张网”。注重古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将古村落的核心区建筑与周边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一体保护。在《西递古村落保护规划》中将西递划分为遗产核心区和遗产缓冲区,规定在缓冲区内要保持传统种植地(菜园、农田等)、河流和自然山水景观等与古村落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严格落实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绿色质量提升等各项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和防护,不断强化生态网络建设。制订《西递古民居建筑综合治理白蚁危害的防治技术施工方案》和《西递古民居白蚁灭治技术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用国家指定药剂,实施白蚁防治工作。严格落实《西递古村落消防专项规划》,探索建立专职人员和民兵相结合的消防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坚持30年如一日的夜间打更制度,提醒村民注重夜间防火、防盗。安装了消防栓、购置了手抬泵等消防设施。2011年,结合三线地埋工程,对所有家庭室内电气线路实施套管,将消防供水与县自来水联网,增加水压,全面消除古村落电气防火方面的安全隐患。冻结核心保护区内建设行为,严禁新建和改建与古村落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村内道路及公共设施等,避免建设性破坏。建立土地巡查月报制度,进行动态巡查,对违法违章建设—经发现坚决制止,限期拆除。

探索建立宣传、论证、考评“三制度”。通过媒体宣传、村规民约、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形式,宣传古民居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重大意义,提高村民对古民居保护的认同感,使保护古民居成为村民自觉行动;以举办国际山地车节、摄影节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为载体,宣传推介古民居保护利用成果,动员各界力量参与古民居保护利用。本村房屋建筑维修严格执行九项程序,反复论证确立最佳修缮方案,并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使用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确保“修旧如旧”和“不改变原状”。制订《西递景区管理办法》,实行村民百分考评制,以考评手册的形式发放到每个农户,对违反规定的乱拆乱建、店外店经营等行为除强行拆除外,并按百分制实行扣分制度,与年旅游分红相挂钩。

完善设施。扮靓西递旅游新天地

近年来,西递村累计投入3.4544亿元,通过遗产保护、业态升级、设施配套、交通优化、社区和谐、机制创新、管理加强七大系统建设,使西递步人了集遗产保护、观光、居住、文化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快车道。

围绕公共服务,完成了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如:文化中心、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居民健身和老年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农合行网点、邮政所、小型农贸市场、便民超市等经营设施配套,旅游公厕、游客接待中心、售票处等旅游服务设施齐全。

为改善交通环境,对石小线、西西线升级改造;对村内小街小道石板路进行了整修并亮化;新建花园式停车场2处,满足了游客和村民停车。建立垃圾中转站,添置了垃圾保洁设施,聘用专职保洁人员20余名,全天候服务景区保洁,实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

第7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关键词】基本生态控制线;古村落;保护;利用

引言:深圳市早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了 “基本生态控制线”[1],并颁发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对控制线内974平方公里的土地,提出了除四类情形 外严禁建设的要求[2]。这一管理极大地保障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古村落免受城市开发带来的冲击[3]。然而,随着市民对近郊户外旅游的需求日益上涨,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变身为农家乐集聚地,导致问题频生,如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溪流变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4]。在不能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如何保护与利用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是一个必要及紧迫的研究课题。

1、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所指的基本生态控制线,是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界线[1];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认定标准,古村落是指“村落规模占地面积在1公顷以上;其中历史建筑占所有建筑的比率在60%以上;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能够较完整地反映某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地方特色或民族风情的地区”[6];本文的古村落是指位于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除客家围屋、广府排屋以外,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地区。

开展本论文研究,以生态休憩与古村落空间互动发展为切入点,构建古村落保护体系,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努力拯救一批濒临破灭的山地型古村落;探索古村落空间功能转变方式,提升老宅土地价值;挖掘生态控制线内旅游设施的可行性,促进城市背景转化为生活空间,发挥自然人文以及空间资源的价值,拓展市民休闲活动空间。

2、古村落特色及价值评估

2.1古村落空间分布与形制特色

(1)呈西广府东客家民系布局

深圳,常以经济特区、创新先驱以及现代大都会形象被人感知。由于地处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全市古村落呈西广府东客家民系布局[7]。其中广府民居以特有小式飞带式垂脊特点而专门命名为宝安式广府民居[8],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宝安、松岗、沙井、光明一带,代表有罗湖笋岗老围;客家民居则有围龙屋和变种方围,主要分布在深圳东部坪山、龙岗一带,代表有鹤湖新居、大万世居、中国最南的围龙屋龙岗正埔岭[9]等。两大民系相互碰撞、交融,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

(2)形制以围屋、排屋为主

从形态结构上看,深圳古村落可分围合型和开放型,其中围合型又分围屋型、排屋型,开放型为自由组合无围墙。其中围屋型为方形围屋,背山面水,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正堂左右两旁为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围屋前有半月形水塘,是客家文化中风水理论的体现,坪环社区的大万世居;马峦社区的光背村、老围村、马峦村、罗屋等均属此类型。排屋型,客家建筑的延伸,结构上讲究和谐对称,墙身厚,屋梁高,家家户户并排建屋,左邻右舍墙瓦相连,四周种植芭蕉等植物,福永凤凰古村;浪心古村;马峦社区的建和村、径子村等属此类型。开放型古村落,依山就势,自由布局,以小巷联系交通,主要有深圳东部沿海的半天云、高岭、下沙、溪涌、大小梅沙和坪地西湖塘新围等古村落。

(3)建筑与地貌特性有机集合

从地形走势来看,深圳东西狭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多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因此,东南部古村落群依山就势,背山面水,前有开阔场地和菜地,旁有溪流环绕,建筑与郊野环境塑造了山区人家,如马峦社区古村落群等。西北部古村落群散落三角洲平原,遥望珠江,被蚝田、滩涂、基围、红树林包围,描绘海上人家的基围生活场所,如松岗碧头,完整清代民居15栋,建筑多为单层三开间、两进布局,砖瓦木石结构,多数墙体使用蚝壳做建筑材料,是深圳市惟一保存完整蚝壳墙的村落。

2.2古村落价值评估

古村落群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庚子首义等反映了近现代革命历史,大万世居反映客家文化,笋岗老围反映广府文化等;其次,具有独特的选址观,古村落大都选择在山谷内相对开阔的阳面或山侧南向缓坡上,通常依山傍水、枕山环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随坡就势,蕴含着“天人合一,顺势而为”、“山主子孙水主财”等文化思想;再次,体现了考究的营造方法,古村落大多背山而建、坐实向虚、中轴对称、堂屋居中、横屋相围,常见的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等[10],围前有月池,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体现了宗族礼制、防御、风水等村落营造理念;最后是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由于地处生态控制线,缺乏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经有效保护、有序利用后,可延续现有绿道驿站、旅游服务等功能。

3、古村落现状

目前,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古村落,普遍在以下问题。在保护方面,由于经年累月受风雨等自然侵蚀,且无成型的保护规划,大多处于崩坏状态,亦存在拆除新建、违建等行为,对古村落群的布局和有价值的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开展抢救性工作迫不容缓;在利用方面,受生态控制线影响,建设开发行为受到限制;整体缺乏保护意识,古村落群空置率较高、农家乐盛行,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存在不同的利用不当;在环境方面,违法建设及倾倒垃圾严重影响古村落环境,农家乐排放污水和倾倒固体废弃物对村落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旅游服务设施严重欠缺,尤其是道路设施;在管理方面,存在多头管理职权不清的情况。

4、古村落保护与利用

4.1建立古村落群保护体系

基于原真性、文化优先、最小干预等原则,详细勘察调研古村落的村落、客家民居、宗祠、碉楼炮楼、古井古树等方面空间载体,建立由村落体系、重点村落、重点院落、重要历史建筑、一般传统建筑组成的古村落群分为村落体系。其中,重点院落主要保护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历史环境等;重点院落主要保护院落形制、立面、构建、装饰等;重要历史建筑与一般传统建筑主要保护建筑立面、建筑结构、特色构建、特殊装饰等;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形成以马峦村等重点村落,以光背村客家围、庚子首义旧址为重点院落、以罗氏宗祠、罗屋炮楼、碉楼为重要历史建筑的马峦古村村落体系(图1)。

图1 古村落群保护体系图

4.2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按照分类分级保护原则,把古村落分为完全保留型、总体保护型、局部保护型等保护类型(表1),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庚子首义旧址采用完全保留型;径子村等采用总体保护型;老围等采用局部保护型。

表1古村落群保护类型一览表

以光背村为例(图2),保留建筑2、3、4、5、6、7;修缮保存状况较好的建筑1;改造保存状况一般的建筑8。

图2光背村保护利用方案

4.3古村落利用

由于地处生态控制线,古村落周边环境大多为山地丘陵、基本农田、森林、郊野公园、高地、河流水库湿地等自然景观。随着生态旅游理念及珠三角绿道网络建设,生态控制线内的郊野公园成为深圳人短途休憩、户外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市民对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需求日益上涨。结合绿道建设及生态控制线内可建设旅游设施的条件,有序利用古村落空间载体,开创双赢局面,将是未来古村落利用的重要方向。

本论文基于保护优先、审慎利用、特色发展、适度有序等原则,为古村落建立面向旅游服务的利用模式。借鉴深圳市观澜版画基地、莫干山裸心乡裸心谷、深圳龙岗甘坑客家小镇等生态地区的利用及营造理念,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置换旧建筑功能,强调与自然融为一体,发展人文旅游、生态观光、餐饮休闲、特色民宿、创意休闲、民俗体验、康体养生等功能(图3)。

图3古村落群功能引导示意图

以马峦山古村落庚子首义旧址为例,结合其现状条件,把其发展为集文化旅游、历史教育博览、休闲农庄、特色客栈、特色美食、商务会议、节日庆典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图4)。

图4庚子首义片区规划平面图

5、马峦山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行动计划

5.1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

推动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首先需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图6),根据现状建筑测绘,收集并梳理出有价值村落的村落形制、格局、建筑风貌及特色、建筑材料等,将历史建筑图纸化、信息化,形成以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记录的文献档案保存,为以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马峦山古村落为例,对现状113栋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综合整治后新建2栋建筑,在115栋建筑中,其中保留21栋、修缮49栋、改造37栋、更新8栋。

5.2编制单体建筑保护利用规划

在对古村落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联合有关文保部门,聘请专业的古建筑设计团队,制订详细修缮方案。一是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基础上,运用原来的特色建筑材料和传统建筑工艺,对建筑进行适当修葺和改装;二是适度增添新材料,以服务建筑新增功能为目的;三是根据建筑的用途,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前提下,谨慎选择装修改造方式。最终由文物相关专家对修缮方案进行审核。方案审核后须由持有古建筑修复资格的施工单位及专业团队进行施工。

5.3运营及管理模式

在运营及管理模式上,建议由政府统筹管理招商引资、洽谈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古建修缮监督、营业内容监管、物业管理监管方面工作,由专业团队支持古建筑修缮、古建筑维护、古建筑管理、环境卫生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引导市场主体及专业组织经营的模式。在市场主体经营方式中,市场主体开展经营管理、文化包装、对外宣传、古建修缮等工作,并享受一定程度的减税免税奖励;在专业组织经营方式中,以政府联合专业组织,共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图7)。

图6古村落保护利用运营模式图

6、结语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大,古村落数量多,记忆了深圳市先古人民与自然的关系,在当前生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其古村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绿线与紫线双重约束的基础上,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古村落护育工作及生态空间开发提供了路径。未来,这些古村落将提供一个集人文旅游、生态观光、配套服务的游憩空间。

参考文献

[1]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R].深圳,2005.

[2]深圳市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R].深圳,2013.

[3]盛鸣.从规划编制到政策设计: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7):48-53

[4]刘婷婷.溪流变黑,农家乐脏了马峦山古村[N].南方日报2013-6-5

[5]中国日报网.深圳简介[N].北京.中国日报网2009-10-9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2008

[7]李禹辰,罗述龙,赵品明. 论都市古村落保护与再生――以深圳市宝安区古村落为例[A].古村落保护研究.1674-4144(2011)-05-46(7)

[8]翁松龄,黄文德.深圳古村落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探析.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

第8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某驴友在网上发了几张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村落的照片,村子周边风景清幽,建筑虽显颓态但仍隐隐透出当年的繁华。不少网友急切打听村子的位置,该驴友却不肯透露,说怕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干扰了当地人的生活;更怕村子出名后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了它本来的面目。

跟帖的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样的古村落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有人说,如果缺乏必要的开发性保护,这些古建筑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也有人说,只有经得起时间的打磨而保留下来的才有意义,任何刻意的措施都不是办法。

【审题】

一、从审题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围绕着古村落,谈如何对待古村落。审题的关键一是“古村落”,一是“如何对待”。二、如果由“古村落”引申开来,涉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应该都属于切合题意。即:古村落——古遗址、艺术品、历史文化名城(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要不要保护、怎么保护?要不要开发、怎么开发?

以下这些观点可供参考:

1、要保持本色、真实、原生态。

2、拒绝围观,拒绝被同化,拒绝成为标本。

3、反对过度商业化,反对过度开发。

4、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价值。

5、要进行开发性保护

6、任其自然。

【例文】

遥远的绝响

驴友的偶然发现却让自身又喜又忧,喜于繁华野草处仍残着清幽小村,忧于生怕被外人侵扰,变成一处被明码标价的“文化囚牢”。

江南水乡余韵悠长,丽江春*流连忘返。只生怕这静谧的古村成为了一种绝响;只生怕离我们如此相近的风景却成了一种时间上的遥远。

当余秋雨担心魏晋风流、士人精神已不复存在时,便将他们形容成一种在时空上离我们遥远的绝响。而我,在这个将一切历史遗留的古迹沦为“废墟”,将一切文化明码标价的时代,担心某些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遥远的古村却因人为的过度开发,侵扰和利益化下,渐渐的变成了遥远的绝响。

当对古村落的吟咏成为遥远的绝响时,是人心的离初衷的遥远,是保卫的赞歌成为了绝响。丽江春*使人心醉,凤凰古村民风淳朴,可这已成为过去,成为被人工翻新的“古街”,被“表演”的文化舞蹈,被价值化、同化的“记念品”。越是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那么,蝴蝶便离你远去。没有深入了解文化背后的风土人情便一一用金钱利诱,民风变了;用人工翻新一一“做旧”,文化的韵味也变了。

追回遥远的绝响。当我们放弃刻意的追逐古村落文化的蝴蝶,蝴蝶便静静的停在我们的肩上。没有一处古村的韵味是上天所赋予的,它们积淀了文化的记忆,传承了淳朴的民风。然而,人们的过度开发却让这种在静谧中的吟咏成为了绝响。我们应尝试去发现、去保护、去歌颂每一处在我们周边被遗忘的古迹,追回失落的遗址。更重要的是了解背后的民风与人情。

保卫遥远的绝响。驴友的沉默是值得认可的,并非自私,而是保卫。一旦将位置公诸网络,游人一多,素质便参差不齐。或许,的确有文化的行家,但也必定有素质低劣的破坏者,也唯有沉默是最安全的眼下之策。然而,长远之计必定是提高自身素养,用心去体会,而不是用照相机简单的留念与粗暴的刻下“到此一游”的炫耀。

他们就在我们的周边,静谧而安详的存在着,并不遥远。切勿因人心浮躁,金钱利诱使之成为遥远的绝响。

金谷残颜仍需护

桃花夭夭,烟柳飘飘,纵繁华随水而去,仍留素颜清秀,稀缺古村落的惊艳重现,引人唏嘘议论,于我而言,虽“金谷”繁华已逝,勿让其再默默无闻。保护古建筑,时不我待。

古村落重现而引起轩然大波,正是由于人们对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不慎。尽管王尔德曾赞:“美是不受时间伤害的东西。”但无悉心保护,古时的高山流水,古时集工匠心血的金銮宝殿,古时凝智者智慧的典籍文化,只能在记忆中不受伤害,时光荏苒,终也渐渐模糊了它的残颜,开放性保护,使紫荆宫门庭若市,使苏州园林游人如织,使古村落生机盎然。

对古村落的保护,不是拍脑门的一时发热,不是拍胸脯的信誓旦旦,而是群众、政府、社会的实际性行动,是深入观念的古文化保护意识。曾记否,三峡大坝的蓄水淹没了白帝城;曾记否,断壁残垣的倒下,倒下的是多少文人墨客的思想迸发?后悔莫及须谨记,建立起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规法立法,方能于烟雨中隐见南朝四百八十寺。

保护,一项大工程,政府社会的门面不可少,可基石仍是由个体堆积而成。美国女孩朱丽娅希尔力护红杉树,竟居树上两年多而使太平洋公司放下砍刀,斯德哥尔摩学生组成人墙,终也能使市政铁路绕过“王国花园”。普通人也有大力量,古村落的保护,,需要每个个体的文化价值意识,保护观念,而不是视之为历史遗留废墟而熟视无睹,更不是以之为稀而贵者而加以过度开发,刻意守护。

第9篇: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1.1村落格局

中国传统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大多受风水观念的影响,普遍遵循后有靠山,前带流水的相对封闭的空间模式[1],村落布局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蒋家村地势平坦,背靠亭山,面临大源溪,前有珠山,村落布局依山就势,巧妙自然,大量民居(当地人称为“台门”)布置期间,巷道纵横,错落有致(图1)。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蒋家村逐渐形成了以宗祠为核心的宗族聚居形式并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村落格局与空间尺度。

1.2古建遗存

蒋家村作为历史悠久的氏族村落,古建筑遗存较为丰富,在规模、布局和建筑艺术上都体现了村庄的发展历史,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村落的核心建筑蒋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祠堂建造考究,内部雕刻精美,经专家研究,认为是东阳木雕的经典作品。村内现存包括“锡纪”台门、“慎脩思永”台门等古民居共计18处,大多为清代建筑,部分建于民国时期。这些民居大多保存较为完整,建筑格局、门窗等构件能够体现当时的特色,建筑的木雕、石雕精美。特别是一处建于民国年间的“笃庆锡光”台门的12扇开门中,有4扇绦环板上刻有火车、汽车、轮船、自行车、留声机等当时的西洋产物,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1.3民间文化

村民提倡孝道文化,重祭祀,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历代蒋氏宗谱中的《家箴十则》和《家训八则》亦是佐证,村中有清明节祭拜祖先的蒋氏祠堂和两处“香火堂”;蒋家村有两次村民共有的节庆日:即农历二月半(二天)和十月半(四天),期间有“社戏”,以鼓励农民生产及庆祝丰收;蒋家村一向重视教育,旧有私塾启蒙,一九一九年蒋氏族人创办鼎新小学并置校产,解放后称民乐完全小学,其间涌现大量文人、学者,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麦家,著名黄公望研究专家蒋金乐等。

2历史风貌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历史文化要素保护乏力

蒋家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急剧改变的社会背景下,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落后的代名词,村民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再加上缺乏建筑、规划等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古村独有的历史文化无法受到科学、有效保护。2.2村庄布局、肌理面临挑战由于现代居住、出行等方式的改变,村落传统的建筑、道路布局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家族聚居的合院式传统民居逐渐被拆除或废弃,取而代之的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式住房,而这些建筑在风格、色彩、高度上较为随意、多样,与现存历史建筑产生了较大反差,传统村落质朴淡雅的色彩、相对统一的格局逐渐弱化;出于方便车辆出行的考虑,村庄内的原卵石、石板路面多被水泥地面覆盖,仅部分偏僻的小巷内还有一些遗存。因此,村落传统肌理遭到破坏,地方特色风貌也逐步丧失。2.3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村落内部道路未形成系统,人车混杂,缺乏合理的停车场地,部分道路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坑洼不平;村内部分居民生活污水和部分用户雨、污混合水直接通过沟渠排放到附近水体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电力电信线路多架空铺设,甚至直接与古建筑木构件接触,不仅影响历史村落的景观,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村落内缺少村民集聚、交流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可供休憩的绿地。

3规划理念与思路

3.1留住历史文化的记忆

古村落历史遗存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令人缅怀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物质内容,更在于它承载着发人深省、蕴涵丰富意义的历史记忆等精神内涵[2]。规划注重村落传统的格局肌理、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等的全面保护,保持村落历史文化的原真性[3],让人们从文化遗存中探寻村落悠久的历史记忆。

3.2注入有机更新的活力

在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村落宜居性;将村落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与景观营造、产业培育相结合,提升村落的吸引力,激发村落发展的活力。3.3激发村民参与的动力村民是组成村落历史文化的主体,因此村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注重维护村民的利益,尊重他们的意愿,若具有重要价值且切实可行的项目不被广泛接受或认可,可先通过试点示范,让农民逐步理解并参与其中;注重激发当地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 信[4-5], 使其认识到村落文化遗存的价值,愿意留住在村里并主动加入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中来。旅游业等产业的顺利开展,也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6],进而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使乡村的历史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4规划策略

4.1布局分区延续乡村肌理

规划通过对蒋家村的综合分析,充分尊重蒋家村传统的布局模式,从村庄特色、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入手,可将蒋家村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历史文化区,新农村建设区和田园风光区(图2)。历史文化区,是以祠堂为中心的传统聚落区,以保护传统乡村肌理为主线。区域内现存的古建筑、古街巷、古树等含有历史记忆的要素都要登记评估和保护,禁止破坏,现状基础上禁止再进行大拆大建,以保持历史村落布局的整体性。完善区域内的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区,是近几年来村落的新建部分,以疏散历史文化区域内的村民,避免历史文化区域的过度开发,同时还为历史文化区内腾出住房开设旅馆、茶室等服务场所的村民提供了住房。规划注重呼应历史文化区内的传统聚落布局及建筑风格,尊重周边自然环境,实现村落的良性发展,同时该区域还可利用新村完善的现代化设施作为旅游服务区[7],为体验历史文化村落的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田园风光区,是村落现有的耕地以及部分经济林区,以田园风光和休闲农业为特色。保护现有村落耕地,可对作物种植种类进行规划,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的田园景观,完善灌溉设施、机耕路等基础设施,结合周边山体景观的修复,部分田地退耕还林,创造优美的乡村田园景观。另外还可借助村落旅游产业开展,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菜园租种、农耕体验、观光农园等形式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

4.2街巷里弄串联古村景观

街巷空间是组成村落格局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村庄的整体脉络[8]。规划保留传统街巷的空间格局,保持原有的尺度、断面、铺装和步行方式,不轻易拓宽或占用。村落街巷的道路采用条石、石板、石块等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并注意区分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铺装形式的不同,增强村落街巷的可识别性。宗祠前的澳沟路是村落最具特色的路段之一,周边有宗祠以及数量较多的古建筑,开辟成为历史文化特色街,路边的澳沟进行疏浚,形成村庄内的水系,还原村庄传统的水系布局,集中展示村落独特的街巷结构(图3)。对以村庄原有“古道”为基础的后山游步道的铺装进行改造,打造俯瞰村落全景的最佳观赏线。最终以街巷空间为核心,结合大源溪滨河游步道、澳沟路、后山游步道等线性元素构成古村落观赏线,串联起村庄内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场所如蒋家祠堂、古建筑(台门)等。

4.3遗存保护传承历史文脉

蒋家村的历史文化区内存有数量较多的古建遗存,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毁甚至已成危房,若全部修缮,难度很大且成本很高,因此在规划中可视现状对历史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缮。对于现状质量较好,建筑类型较为典型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缺失构件修补、防腐等措施,恢复其原有风貌,而建筑内部进行改善,尤其是地面、墙面的防水防潮处理,以及安装室内卫生间等必要的生活设施,改善居住条件。部分历史建筑赋予其新的功能,可改造为民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蒋家村的民居文化,也可开辟为展览馆,全面展示蒋家村村庄历史、农耕文化、著名人物成长史等。对于建筑损毁较为严重或已部分坍塌的、修缮成本很高的建筑可对遗留部分进行加固处理,以“露天废墟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消逝,配合建筑知识讲解牌等给人以教育的意义;村落内建筑木雕等工艺精湛,可以将古建筑区域设置为实习基地,供相关专业人员的实习,使村庄的历史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并延续下去。

4.4节点构建体现文化特色

规划利用村落主要出入口、中心建筑、古树名木等重要的空间节点,结合历史文化要素进行节点景观营造,展示村落历史文化,并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娱乐的场地。村落的主要出入口是人们对村落的第一印象,是展示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节点,规划选择村落的两个主要出入口进行景观营造,龙门湾入口节点以“台门迎客”为主题,选取蒋家村最具特色的台门、高墙、窗花、农具等为景观元素,组成一系列的动态景观序列,展示蒋家村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文化,同时也可成为游客的最佳驻留点(图4);老虎头入口节点以一株百年古树为景观核心,结合景石、传统石材铺装场地,展示蒋家村悠久的历史(图5)。蒋氏宗祠作为村落的精神核心,是村落历史文化的代表,规划在保护蒋氏祠堂建筑的基础上,利用祠堂周边广场设立碑记园,介绍蒋氏祠堂历史以及历代名家题词等,全方面展现蒋氏祠堂的文化价值,同时结合绿化营造,构成蒋家村标志性的景观节点。村落道路周边可利用水系、埠头、空地、古树名木等景观元素进行景观节点营造,以满足游客的驻留赏景及村民的集聚、休闲的需求。

4.5产业谋划激发乡村活力

蒋家村历史资源较为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可在村落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以传统民居、孝道文化以及村落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为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规划历史文化区内可发展以地方传统民居为特色的古村落精品游,以村落传统的街巷布局为基础,合理规划参观线路,设置多样的参观、体验内容,如古民居、传统手工作坊、蒋家村历史文化展览馆、传统建筑科普馆等,使游客近距离感受村落古老的历史;新农村建设区集中设置游客服务区,集住宿、品尝农家饭、土特产品购物等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历史文化区的游客得以疏散,减轻游客人数过多对古建筑等的不利影响;田园风光区通过规模性、季节性的农作物种植,形成多个色块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田园景观,开发观光、摄影、采摘、花卉休闲、鲜花生产等多种旅游项目;设置家庭农场区,将农具开发成可供儿童游戏的道具、设施,并可适当布置露宿营地、自行车道及配套设施,提供乡村郊野可参与的农业生产绿色空间。蒋家村村民重视孝道,尊老敬老的传统深入人心,以此为特色,可发展乡村养老产业,利用村落内空置住房以及部分新建的住房开发养老地产,同时加强商业、医疗和老年文化活动等设施的建设,注重老年病相关医疗人才和护理服务团队的培养[9],将村落建设成适合老年人养老养生居住生活的乐土,同时也解决了村内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

5小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