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

第1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教育;数字化;浅析

前言:

高校美术教育是艺术院校学生的主修课程。高校美术教育具有传承性,在我国高校的传统美术教育中,师徒亲手相授是其具备的主要特征。多年来,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对于高校美术专业师生产生的影响,导致高校美术教育方式创新缓慢。近年来,艺术院校中动画专业、数字媒体专业等新专业的开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为高校美术教育数字化提供了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往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一)高校美术教学方式单一

在很多艺术类高校中,对于基础美术教学采取的仍然是老师手把手的当面教学,由于高校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导致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能以点带面的进行教学,而不能照顾到学生方方面面的问题。传统美术教育与新时期高校教学要求出现了不小的差距,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会产生迷茫,甚至厌烦感,最终对于学习失去信心[1]。

(二)传统美术课堂教学难以创新

从美术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上分析,其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度。而枯燥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美术教学模式比较新颖,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互动,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但是,事实上,高校传统美术课堂教学难以创新,严重的阻碍了美术教学发展。

二数字化技术在美术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科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高校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其次,科技信息数字化为高校美术教育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

(一)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

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化设备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技术使得美术教育从传统的手绘、板书教育方式中,转换到电子教学方式中,有效的提升了教学的效率。通过借助计算机辅助设备改变了现代教育模式,为美术教育的创新型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换言之,在数字化技术下的现代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完善着美术体系的发展。数字化美术教育凭借着其创新性、高效性,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推动了高校教育方式革新[2]。

(二)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教育资源

高校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美术技能的教育,更是对学生审美、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料启发思维,进行思考。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学校所能够提供的资料比较少,导致美术教育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包含多种类型的美术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的美术教育,能够通过网络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下,审美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全球艺术大师的作品,将网络博物馆中的名家名画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审美的整体性把握[3]。

三新时期促进美术教育更加的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对策

新时期,以数字化美术教育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水平,首先需要高校充分的认识数字化美术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其次,美术教师需要巧借数字化美术教学的优势来提升学生是美术素养;第三,高校美术教育需要注重传统美术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的结合;第四,教育需要关注文化的渗透,通过数字化美术教育的科技性和人文性来优化美术教学。

(一)高校应充分的认识数字化美术教学优势

在进行数字化美术教育推广中,美术教育方式一度受到很多阻碍。这是因为在很多艺术教育院校中,美术教育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认识中,关注的学生在笔墨纸砚中所得到的艺术素养,认为数字化美术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抵抗。还有的美术教育者认为盲目的认同数字化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也不利。但是,事实上,教育发展需要与时展相互结合,借助先进技术的优势来将美术艺术保留下来,使得其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数字化美术教育中,以键盘、鼠标、电脑软件等代替了传统美术教育方式,使得美术作品比较容易的被保留了下来,同时借助互联网等平台,使得美术作品得到宣传。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相比,优势明显。为了促进数字化美术教育方式能够在高校教育中被认可,需要高校美术教师能够认识到数字化美术教育方式对于实际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便利性。只有当教师能够认识到该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才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利用其优势,使得美术教育实现数字化[4]。

(二)巧借数字化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数字化美术教育方式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美术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下,学生的绘画经验习得大部分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得到的,这些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包含了绘画材料的调制等。但是高校美术教学时间比较短,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到基础绘画材料的调制上,对于真正的绘画技能学习实践较少。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学生在进行绘画环节中需要何种颜色,就可依通过计算机软件直接生成该种颜色。当学生拥有了大量的时间去绘画与思考,那么其对于美术的欣赏能力将会有效的提升。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美术教育,需要教育者巧借数字化美术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鲁迅美术学院为例,在开展人物素描教学当中,学校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在校园电子信息馆中开展电子名人画展,鼓励学生参观,学生能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提升自我艺术修养,且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得以提升[5]。

(三)注重传统美术教学与数字化美术教学的兼顾

传统美术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也是一个艺术素养养成的过程,数字化美术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对传统美术教学的忽视与取代,而是借助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养成的效率。因此,在开展数字化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传统美术教育与现代化数字美术教育的相互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得数字化美术教育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适应性提升。美术教学对技巧与能力格外关注,电脑绘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工具,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绘画方式,与计算机着色相比,绘画颜料与画笔的结合,更加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是计算机数字化软件所不能实现的效果。因此,高校美术教育需要兼顾传统美术教学方式和数字化美术教学方法,从多个渠道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6]。

(四)以数字化美术的科技性和人文性优化美术教学

在高校美术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手绘美术教学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在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手绘技术基础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手绘动漫与电脑动漫图的绘制。与当下的美术影视作品相结合,如,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大鱼海棠》动漫素材,倡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作品中的图画。这样的形式一方面激发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数字校园的优势。再如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中外园林》、《古代青铜艺术》、《现代雕塑》、《陶艺》等课程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过PPT展示,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学生对于传统美术艺术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实现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性,高校美术教学一般起点比较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因此,在对高校美术教学进行优化的同时,也需要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进行传承[7]。

第2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数字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69-02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简介:王俞涵(1981―),山东威海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高级编辑,经济学硕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育应运而生。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对数字教育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其指出,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数字教育在构建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新沟通机制,另一个是交互作用。

一、国家对高职数字化教学的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在性质上,信息化是数字教育的基础,为数字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样,在数字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数字教育的特征。教育部一直以各种方式在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2012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当时仅有数百名教师参赛,而到2015年则有约6万名教师参赛,可以看出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3年,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信息化研究课题。而到了2015年,教育部则开始着手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当时的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各职业院校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并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下,数字化教育的概念愈加清晰,沟通和交互两个主线也得以强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些举措均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不足以支撑数字化教学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只有30%的高职院校具备了较为充足的上网学习条件,而有70%的高职院校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很多院校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学生正常使用机房的时间。在更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人机比例较好的院校,很多电脑配置也不足以支持现代化数字课程的呈现,只能供学生用来进行听力活动的训练,导致即使有好的现代化数字学习资源,很多院校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授课来实现,甚至是辅的实现,最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观念尚未转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既缺乏沟通,又缺乏互动。一部分教师认为原来没有数字化教学,学生一样学得很好,因此从思想上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但也只是使用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和光盘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目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数字化资源有限,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去学习,或者是在主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自学壁垒。虽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去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但由于内容枯燥和缺乏互动,往往是学生跟老师打游击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生平常根本就不认真在线学习,纯粹靠挂机在线来混时间,作业也基本是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资料或答案,然后复制粘贴拼凑完成。

4缺乏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无法向数字化教学实现真正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打着外语学习资源的旗号,内容实则东拼西凑,未经过严格审核,错误和漏洞百出,而且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并专注教育本质

虽然数字化时代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现代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不能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要从教育本质出发,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

2专注全面发展,打通教育的B端和C端数据

目前市场上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么只专注B端学生的在校学习,提供的内容仅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要么太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基础学习。真正的职业数字化教育是需要将B端和C端的数据打通,通过对学生在B端的在校学习行为作出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将其运用到其C端个性化学习阶段,使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3加强对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

由于开发数字化资源的机构不像出版机构一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管控,导致很多小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不断侵权盗版,私下改编一些未经版权许可的资源,更有很多机构为了牟利而粗制滥造的资源流向市场,直接导致学生接触到这些质量未经严格把关的产品,而使教育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未来专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对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机构和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支持邻接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保证受教育者基本的权益。

四、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展望

在改革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数字化教学将有效实现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四路并进:通过支持优秀的出版机构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出版,并将数字化资源的质量提升到现行纸质出版的资源水平,实现数据资源和纸质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职业院校的数字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提升,尤其是软件和视频解析能力的提升,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坚持软件优化硬件的思路,大幅度提升教学设备条件;通过“政府+市场”机制的教师技能提升和数字化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式,努力推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普及,逐步将数字教育作为教师教学的必备技术和表现形式之一进行确定,并提升数字化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通过数字教育所具有的沟通功能和交互学习功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便利性,将数字教育的优势有效巩固和突出,并形成稳定的学习渠道、资源渠道和教育渠道。在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将有序实现全面性、泛在化、安全性、移动化、兴趣性和互动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第3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作者简介:王俞涵(1981―),山东威海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高级编辑,经济学硕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育应运而生。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对数字教育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其指出,E-learning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数字教育在构建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新沟通机制,另一个是交互作用。

一、国家对高职数字化教学的指导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职业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在性质上,信息化是数字教育的基础,为数字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样,在数字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情况下,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数字教育的特征。教育部一直以各种方式在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2012年,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当时仅有数百名教师参赛,而到2015年则有约6万名教师参赛,可以看出大赛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2013年,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育部举办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每年组织职业院校信息化研究课题。而到了2015年,教育部则开始着手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当时的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地、各职业院校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并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在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下,数字化教育的概念愈加清晰,沟通和交互两个主线也得以强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这些举措均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的现状

1硬件设施显著改善,但不足以支撑数字化教学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只有30%的高职院校具备了较为充足的上网学习条件,而有70%的高职院校供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的条件有限,甚至很多院校表示,每周只能保证一次学生正常使用机房的时间。在更进一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人机比例较好的院校,很多电脑配置也不足以支持现代化数字课程的呈现,只能供学生用来进行听力活动的训练,导致即使有好的现代化数字学习资源,很多院校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课堂授课来实现,甚至是辅的实现,最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2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观念尚未转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课堂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上,既缺乏沟通,又缺乏互动。一部分教师认为原来没有数字化教学,学生一样学得很好,因此从思想上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创新;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新,但也只是使用教材自带的多媒体课件和光盘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

目前能够提供给学生的数字化资源有限,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去学习,或者是在主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自学壁垒。虽然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教学管理功能去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时间,但由于内容枯燥和缺乏互动,往往是学生跟老师打游击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生平常根本就不认真在线学习,纯粹靠挂机在线来混时间,作业也基本是在网上搜索现成的资料或答案,然后复制粘贴拼凑完成。

4缺乏真正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传统教学无法向数字化教学实现真正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市面上所谓的供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使用的数字化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打着外语学习资源的旗号,内容实则东拼西凑,未经过严格审核,错误和漏洞百出,而且缺乏教学理念的支撑,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英语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1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并专注教育本质

虽然数字化时代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和手段的现代化,但仍然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在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不能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教育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而要从教育本质出发,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两者有机地融合。

2专注全面发展,打通教育的B端和C端数据

目前市场上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要么只专注B端学生的在校学习,提供的内容仅为学生的课堂服务,要么太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在校阶段的基础学习。真正的职业数字化教育是需要将B端和C端的数据打通,通过对学生在B端的在校学习行为作出大数据的分析,然后将其运用到其C端个性化学习阶段,使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3加强对数字资源的质量监管,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

由于开发数字化资源的机构不像出版机构一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管控,导致很多小机构打着教育的旗号不断侵权盗版,私下改编一些未经版权许可的资源,更有很多机构为了牟利而粗制滥造的资源流向市场,直接导致学生接触到这些质量未经严格把关的产品,而使教育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未来专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对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机构和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支持邻接权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保证受教育者基本的权益。

第4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1 中学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建设

1.1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和原则

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科技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网络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因此,在构建数字化校园时,既要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要考虑到今后的网络升级问题。另外,需要数字化校园络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兼容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各种协议等,以保证今后可以更好地扩大和改进。

1.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件组成部分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件组成一般由教室、网络和管理控制中心3个部分组成。

1)教室的硬件设备。现阶段,多媒体讲台已经是学校的重要设施。教室中的多媒体包括投影仪、计算机设备、中控设备、音响设备和数字展台等硬件设备。

2)网络及网络连接。网络接入校园,校园网分布于学校各个部分。单栋教学楼之间直接使用双绞线进行连接,连接到本栋楼宇的交换机机柜里面。每个教学楼之间,可以采用多模光纤与学校的网络管理控制中心进行连接。

3)网络管理的核心。网络管理控制中心是网络管理的核心部分。一般采用三层交换技术,便于今后网络的扩展。这就要求在核心层交换机和汇聚层的选择上都具备路由功能,并且支持三层交换技术、能工作在网络层。这也是为了今后网络功能的扩大和网络拓扑的扩展。

1.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网络设施及软件组成部分

数字化校园以校园门户网站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的平台和入口。数字化校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学习平台。

1)校园门户网站。学校门户网站的建设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以很好地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数字化校园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有机融合,并且使得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更加的便利”。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在不断发展,资源整合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学校门户网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学校门户网站提供各种链接,是数字化建设最直观的展示窗口。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各种数字资源以及校园网的各个节点都应该在门户网站上找到相应的资源入口。随着时间的推进,学校门户网站的资源和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

2)管理和资源平台。学校网站的资源平台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校内上传的资源和信息,另一部分是学校师生通过Internet可以访问到的信息资源。

学校的各个部门应该有自己的网络节点,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实现自己的虚拟实体。以学校门户为平台,实现各节点之间信息流的相互沟通,并最终实现虚拟办公。这就需要学校信息化管理更加安全和规范,建立办公软件、通信系统、邮件系统等的完善管理应用体系。

2 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1 利于学校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数字化校园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也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度。校园网站是学校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方便了各界人士对学校进行了解,并促进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深入和改进。学校网页很直接地反映了学校的校训、校史、标志、校园背景、奋斗目标等,也很清晰地展现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校园网站促进了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了解,也扩大了其在社会的影响力,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2.2 方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一些相关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等,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提升了教学效率,一些教学类相关课件,可由教师下载给学生,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得到适当简化,通过学校网站相关信息的和更新,可以减少大量的重复劳动,实现资源、人力、物力的节约。相关安排和规定在网站上可以进行实时更新,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会议。学校门户网站也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也方便学生学习。通过登载教师的研究方向、计划、成果和联系方式等,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便于教师之间的相应促进和提高。

2.3 促进师生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通过学校师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促进了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网络辅助教学功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扩展了师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师生对文化和科学的热爱。数字化建设的开展,扩大了师生的视野,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提高教师和管理工作者数字化的应用能力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需要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培训,以提升他们数字化应用的能力。首先,需要对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软件、Internet的应用培训;其次,通过骨干教师开展对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教学和管理工作者应用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在学校方面,也需要加大经费投入,采用合适的管理机制,促进校园网络对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支持。

3.2 不断更新信息化技术

在网站进行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站将来可能的扩充和更新需求,以便及时更新升级和扩展,确保校园信息畅通,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对学校信息网络相关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掌握各种小型设备损坏、网络故障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聘请专门的网络管理公司、专家为学校提供相应稳定、长期的网络技术支持保障。

3.3 加强管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校方面要注意加强监管力度,克服网络产生的消极影响。在网站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措施,对存在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研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逐步优化和改进,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网站规划方案和管理机制。

4 总结

在这个科技的时代,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客观趋势,构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环境,是每个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技能素养,为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伟旭.略谈中学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J].课外阅读,2012(2):218.

[2]韦森.浅析中学校园网建设规划与应用[J].科园月刊,2011(5):113-114.

第5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一、研究的整体目标

1. 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校园体系。由于数字化校园是校园数字化的中间层次,也是校园数字化产生的关键,它既有传统校园的观念,又逐渐突破传统校园的内容,因此成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焦点。所以我校把数字化环境建设,定位在要“三有”。一要有设备,二要有网络,三要有平台。基本的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班班电子白板教学,校园WIFI的建立、校园资源库的建立都是设备与网络的基本保证。同时学校将着力进行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我们将要构建五大系统平台:一是数字化学习平台(包括电子图书馆、教师专业知识管理系统);二是数字化教学平台(包括数字化备课系统、班班通教学系统、数字视频直播系统、数字化考试及评价系统等);三是数字化研修平台(包括教学视频课例点播系统、网络教研系统等);四是职能部门政务管理平台(包括教学工作中学籍、成绩管理等系统,人事工作中教师基本系统,后勤工作中财务系统等);五是家校服务平台(包括校讯通系统、交费系统等)。借以支撑完成我们利用数字化校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实现教学模式改变,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核心任务。同时教师在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同时思维观念及教学方式必定转变,也将把教师个体的隐性文化变成显性文化,工作效率必定提高,同时也将形成新的学校文化。

2. 建立相应的课堂教学体系。除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外,要突破一课一节的常规课时概念,以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为基础,强调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和对现代学习技能的培养。树立大课堂、大课型、大课业的观念,把学生学习的课堂不在只局限在课堂的四十分钟,也不只局限在在校其间。把课堂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其基本结构为“(1)透视背景或进入情境――(2)发现问题或生发主题――(3)寻求对策或设置预案――(4)探察资源或创造条件――(5)目标预设或成果预测――(6)自主动作或展开协作――(7)成果展示或效果反馈――(8)自我评价或集体评议――(9)策略构想或经验反思――(10)效果定位或成果定型”。这样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究式、协作型、信息化的特点。在此宏观模式下,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分别创建各自学科的个性化的微观模式――主题课型。借助教师集体智慧,提升学生高阶思维。

3. 完善制度,提升改革。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有力保证。我们将建立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及教师应用机制,把这种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办公、教学模式变成教师的常态工作模式。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1. 建构数字化信息平台促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数字化校园除达到硬件及技术要求外,其核心是创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我们将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设立本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同时借助市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外力,把我校教师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学校陆红庭名师工作室、科研工作坊等博客平台,让教师的专业智慧得到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教师学习,把全体教师的智慧最大化。在教师整体素养提升的同时,提升全校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们将在原有的学校教师开发的资源基础上与“东师理想”合作,利用他们为教师开发的系列教学资源。同时我们还会根据我校教师自身的需求和东师合作开发电子课本等新型资源库。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2. 构建多种教学结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我校在教学上也将根据高阶思维发展所强调的思维的发展基点“反思―――问题生成―――探究、批判―――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结合以往研究的经验及国内外成形的案例继续开发和完善以下教学结构。

(1)利用思维导图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我校教师把其引入小学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系统。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让学生建立一种完善的思维体系。

(2)利用Webquest头脑风暴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其应用于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色彩。

(3)利用数字故事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简单的说数字故事就是运用图像声音等媒体,让简单的文字带有了色彩,同时让学生加深了对文字的感悟力。我校操场中的LED大屏幕,每天中午都会播放很多师生共同完成的数字故事。在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参与中,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第6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38-03

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淮安中专校)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重点,在基础设施、资源建设、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

一、基础设施是前提

(一)校园有线与无线网络全覆盖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网络全覆盖。淮安中专校建有有线为主、无线辅助的校园网。第一,网络主干。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形势及经济实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学校构建网络主干是1000m,确保校内师生应用空间、视频点播、电子阅览、资源共享、虚拟桌面等,有条件的可将部分重要应用做成10000m。根据实际工作站信息点到网络中心的距离,选择适当的传输媒介进行网络综合布线。一般而言,同一幢大楼内如果距离100米均可铺设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改成楼宇之间的连接应架设光缆,以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第二, 网络中心。也就是校园网中心机房,必须配置有各种系统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中心交换机、配线机柜等。如刚使用时数据流量不大,可只配置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视今后网络发展情况再作扩充。为保证网络运行稳定可靠,网络中心的设备应选择信誉可靠、质量上等、性能稳定、扩充性优良的专业产品。为保证师生上网体验,建议至少使用两条线路接入,一是起到备用作用,二是有利于师生网络隔离。目前,学校租赁电信光缆,校内设置2866个信息点,在一些主要的空间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学校在整个校园实现了有线为主、无线辅助的网络全覆盖,为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用与专用机房全满足

按照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要求,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少于每台8人;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不少于每2台3人。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淮安中专校百名学生计算机为29.5台,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人均1.2台,其中在为每位教师配发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同时,还在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研发室、重点项目工作室等工作场所为每人配备一台台式机。每个机房通过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可堆叠交换机上,再通过光纤连接校园主干网。为方便教学,在以上网络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平台,使之成为一个既能完成计算机专业教学,又能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开展基于Internet技术网络活动的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学校每个专业都配有2―4个数量不等的专业机房,另有10个公用机房,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集中负责管理。公用与专用机房能够全部满足通用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

(三)教学场所多媒体化全实现

按照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要求,30%以上教室应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淮安中专校150个普通教室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功能。学校还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将20个实训室、5个大阶梯教室、3个会议室、2个报告厅全部多媒体化。在会议室和实训场所安装超短焦投影机丽讯D791ST,电子白板天士博TS-4080L。另外还建有200座的电子阅览室,一个录播教室,具备全自动跟踪功能,支持人工导播和自动导播模式,还有课程的自动录播功能和教学网络化、数字化的传播功能,为精品课、网络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两课”评比、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与技术保障。

二、资源建设是核心

(一)全体参与

数字化资源建设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特别是在教学上涉及各专业、各个学科或项目,需要调动一切力量,全体参与。一是以教研室为抓手组建团队。淮安中专校按照专业或公共学科设立了12个教研室,统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项目的教学工作,更好地解决了教学中所面临的课题、问题或难题。如2014年11月初,学校通过12个教研室完成了80件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二是以竞赛项目为抓手组建团队。在实际竞赛活动中,往往需要组建跨学科团队,将学科教师,信息类、艺术类教师组合到一起,共同研究,共同开发。比如在学校的协调与帮助下,将数学、网站设计、软件开发、工艺美术等四类教师组合起来,成立中职数学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组,通过一年的努力,建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函数》一章获得了2012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三是以管理项目为抓手组建团队。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国际化、信息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实行无纸化办公,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平台或系统。如OA办公平台、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正方教学管理系统等。为了把软件企业产品的共性与学校管理的个性相结合,学校组建了由企业专家+校内管理人员+校内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二次开发团队,实现全体参与,共同完成了数字化资源建设目标。

(二)全线开发

一是自主开发。基于目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原创性不足这一现状,淮安中专校鼓励广大教师自主开发资源,特别是一些教学常规使用的、难度比较小的资源。以全校12个教研室为单位,结合各教研室的课程特点,内部分工协作,有计划地开发了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二是合作开发。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采取教师设计脚本,提供比较具体的设计方案,委托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形成最终资源。如学校曾委托凤凰创壹软件江苏有限公司,为学校教师开发《函数教学软件》《万用表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近2年,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和物流服务与管理等4个专业先后加入教育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协作组,参与建设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这种方式适合于整套精品课程建设,实用性强,贴近教学实际、易于推广使用。三是二次开发。对一些通用性较强的各学科教学辅导类软件和教学资源库,先由学校出资购买,然后结合学科或项目的教学与学校管理实际,进行必要的二次开发。如一些模拟仿真学习软件、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结合学校中、高职教学与管理实际,进行必要的量身定制,通过校企共同二次开发或学校自主二次开发,更好地为我所用。

(三)全力保障

首先,以制度为统领,人、财、物保障。淮安中专校出台了《关于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有关规定》,其中不仅明确提出建设目标、保障措施、考核评价,还提出了坚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三个挂钩”措施:一是与每个专业系、教研室考核评比挂钩;二是与教师职称评审挂钩;三是与全体教师业务考核挂钩。其次,以大赛为统领,人、财、物保障。以各类竞赛为抓手,以人、财、物保障为后盾,促进数字化资源建设。近年来,学校认真举办并积极参加校内外一切信息化教学竞赛活动。竞赛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快速集聚。再次是以评估为统领,人、财、物保障。近年来,示范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创建,课改实验校、四星级评估、学校网站评比及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都对数字化校园的硬件与软件,对课程改革与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一定要求。目前,学校正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有效运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应用普及是关键

(一)全员培训

数字化校园建设靠人,使用靠人,管理也得靠人。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人的因素。只有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水平高、技术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全面提高学生信息化技能和素养,才能使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进行。淮安中专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资源保障、师资培训、技术研究、设备采购和教学服务工作,并按照“分层培训、同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多元培训原则,以校本培训、活动带训、自我培训和外出培训为主要途径,以信息技术基础能力普及培训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力。

(二)全面应用

一是推动教师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是装潢门面,它的价值在于充分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近年来,淮安中专校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大批中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强的教师,有3名教师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二是推动学生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应提高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学校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每个专业均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每个学生均要通过计算机应用等级考试,学会查找、利用每门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通过访问数据分析,有85%以上学生养成应用校园网络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是推动管理应用。学校建有OA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实现了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监控等网络化。学校实行无纸化办公,尽可能地将所有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数字化,提高了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了学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水平和效能。

(三)全程督查

为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提升信息化水平,学校实施全程考核督查,出台《关于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施办法》。其中,明确了“三覆盖、三促进、三否决”的规定。“三覆盖”即数字化资源覆盖到教、学、管三个方面。“三促进”即数字化资源应用要促进管理效能、促进教学质量、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三否决”即不充分利用学校OA平台、三大QQ群、微信与微博实施日常管理的部门,不得评为优秀集体;不达到建设与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者不得评为年度优秀教师;中青年教师不参加校级以上“两课”评比、信息化教学竞赛、微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WANG Qi-you & FENG Zheng-guo & XUE Zhao-yi

(Jiangsu Hua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uai'an 223005, Jiangsu Province)

第7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财经类院校已经由传统的财经类专业为主要教育方向逐步转变为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教育学、文学、工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为综合,各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模式。音乐专业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秉承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即爱祖国、爱人民,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并注重行动,坚守诚信之德性的知行合一、明礼诚信、有仁有义,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音乐传承、音乐经营才干的新型音乐人才。根据市场对音乐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制定和适时调整音乐专业教学计划。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定位的前提下,重视音乐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实验模拟、项目教学、模拟实训、课外专业实践、企业实习指导等为主要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革新、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教学管理模式的规范等方面在改革探索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财经类院校的音乐专业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增强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动手与沟通能力、社会经验与职业敏感性等,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有“一专”,而且要有“多能”。“一专”要求学生须掌握至少一项专业技术技能,“多能”则体现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知识面以及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修养。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更需要的是全面性的人才,而单一性的艺术人才缺乏广泛的发展空间。数字化音乐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的结合。学生通过数字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弥补音乐理论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得学生可以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理论和音乐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在音乐实践中增强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为将来从事音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财经类院校音乐专业中数字化音乐课程的引入

时代造就了数字化技术,在社会需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已经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消费、行为、思维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技术融入音乐工作中后便产生了数字化音乐。数字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时代的物质生产状况与科技发展水平,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与政治条件、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以及艺术氛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化音乐课程设计作为高校音乐教学中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音乐作品审美意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整合性。

在财经类院校音乐教学中,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成为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有力补充,其自身与时俱进的优势,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还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专业教学中,通过音乐软件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化技术在专业领域中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字化技术对于提高音乐工作效率所发挥的关键功能和重要作用,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音乐处理的能力。

数字化音乐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音乐教学模式。首先,传统音乐教学致力于真实情感的渲染,这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数字化音乐教学中,它带来的大信息量和大部分信息获取渠道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堆积现象,从而导致抓不住学习的重点。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区域还不能达到数字化音乐教学所需的教学环境。而在传统音乐教学的模式下,教师能够富有情感的与学生交流,可以有条理、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在经济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与学生面对面进行适时的教学。

三、财经类院校音乐专业的数字化音乐课程设置

数字化音乐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即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全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推动。下面笔者将以数字化音乐系列课程中所包含的三个类别的课程为例对音乐专业教学中应用进行阐述。

(一)音频处理类课程

在数字化音乐课程中,主要以促进学生利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对相关音频素材进行处理,需要学生熟练操作软件的同时还要学会对相关音响材料进行处理,同时学会绘制曲谱。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给同学们布置的声乐作品的调高对于学生来说有时会高或低,如果调过高,学生就不能演唱上去,即使勉强唱上去了也会造成对嗓子的损坏;如果调偏低,学生演唱时就低不下去,即使低下去了声音也没有通透性。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学生就可以通过音频处理这一课程,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中对自己所需的调进行音频的无损转调,从而为科学的定制声乐课程学习材料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

(二)数字化录音课程

该课程以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录音部分的知识以及利用软件进行音频后期处理的方法为教学目标,要求他们能够系统地再现所需录制的音源,使其具备寻找声音素材以及保存声音素材的能力。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创造性的学科,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需要具备一定的声音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记录能力,音乐采风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这项能力。单纯的纸面音乐记录并不能完全还原所采集的声音的原貌,而只有通过录制才能将声音记录下来,通过声音采集硬件对声音进行录制后,再通过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便能实现声音的完美再现,从而保存下来作为音乐学习的素材。

(三)数字化音乐设计课程

该课程以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作为教学平台,并结合学生所学的基本乐理、和声、复调等课程知识,同时在熟练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展开音乐的设计工作,是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有效通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歌曲演唱或器乐演奏是学生走向舞台的必要途径,拥有一份制作精良的伴奏是他们演绎好作品的前提,演唱者或演奏者在良好伴奏的衬托下,使情感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行数字音乐设计课程的学习,学生就能将内心对作品的感受通过软件平台进行展现,在反复视听与修改的过程中,得到最适合自己需要的伴奏。

要求或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进行原创音乐的制作也是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真正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音乐作品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要要求的。从音乐作品不仅能看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扎实度,也能体现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把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就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一体化,培养具有良好素养的音乐人才。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性兼崇尚个性的教育手段。在课前使用数字化音乐应用软件的相关技术制作好教材范例,在课堂上边讲解音乐边播放音响,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他们各自进行音乐的任意分解和组合去感受音乐音响的各种效果,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不断获得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第8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高职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进程在高职英语教学进程中的不断推进,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尚未根本转变

一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甚至根本不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忽视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高职英语教学注重能力培养的要求,忽视学生各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活动中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层面上,没有从根本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一些专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大多数高职学生重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的学习,而忽视英语的重要性,同时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缺乏现代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们对语言学习的特点。

(三)英语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几乎都面临着英语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并且英语教师的整体呈现学历低,教学经验短的特点,这些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对于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一些英语教师还要同时教授其他课程,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改善教学理念。

(四)英语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

所有高职院校都将英语作为一项考试科目,并且考试通常以笔试答卷为主,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由于只注重学生的英语笔试成绩,忽略了英语作为语言的重要性和在学生未来职业中的作用,这种英语学习评价标准会让学生们只注重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这门语言技能的掌握,无法真正用到实际中。

二、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变化

(一)改变教学方式

课堂是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以网络平台为教学支持可以促进英语教学课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加大对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多功能板块并且包含不同类型的英语音频和视频文件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可以有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与英语教学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课后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完全不受时间、空间以及课堂内容的限制,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拓展课堂讨论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除了让学生进行正常的课堂讨论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在课堂上表达他们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展开辩论或进行演讲,通过类似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能力,有效提升学生使用英语和掌握英语的效果。

(三)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讲授的课件都会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课堂内容,提前阅读相关背景资料,从而节省了许多课堂时间,为了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能力,教师会将英语词汇训练放到网络平台上进行,比如可以使用英语词汇测试题库随机抽题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水平,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选择听力材料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所学的内容。

三、提升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完善高职英语学习评价机制

必须根据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才能不断适应数字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趋势,要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挥科学合理评价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激励效果,加大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性表现的评价力度,突出激励原则的评价来促进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从而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二)转变高职英语教学理念

数字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需要不断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英语教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加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数字化技术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潜力,明确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统筹规划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丰富英语课堂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单词,借助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相关英语语法知识,形成了浓厚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应重视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采用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要求以及未来就业需求,引导学生及时优化英语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

四、结论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需要针对当前的英语教学进行适当的变革,以网络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改革和创新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不断适应新变化和新形势,加大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才能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玲.高职英语教学作用、定位、现状与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73-75.

[2] 李新利.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11):55-56.

[3] 来小平.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思路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67-68.

[4] 田静.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改革与完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

第9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数字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01-01

多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的进行改革,情境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新时代下的情境教学方式需要配合应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各种优势,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模式已经被初中老师广泛的应用到课堂中,成为关键的教学理论之一。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广泛。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课程改革的落实应用,情境教学的应用更加广泛。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结合的基础上,很多的语文老师选择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情境的创设。所谓情境教学不但依靠几张图片或某一段视频,需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借助老师语言描绘,提升情境的鲜明性,起到导向型的作用,带动学生更好的进入到情境中。

2.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基本的媒介,利用数字化处理后的教学材料保证在网路环境下运行,包括多媒体、网站、视频、音频、投影、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多种。和传统的教学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别,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融合,构建出信息量高、内容丰富、连贯、直观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交流平台,提高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

3.应用优势

3.1 活跃教学氛围。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影响和限制,情绪不稳定,同学不愿意加入到课程互动中,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互动较少。数字化教学资源由于信息量高、直观性好、演示性高等优势,构建优良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3.2 提高教学效率。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情境,学生会形成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借助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时代背景、人物特点、教学情节的兴趣,带动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分析、理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3.3 激发主体兴趣。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的构建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激感、培养语言感受,深入的创新。人类已经步入到信息时代,学生们接受到不同信息的途径更加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情境教学法和数字化资源的配合,在触觉、听觉、视觉上带动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程度。

4.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情境形式化。情境构建过程中需要保证和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认识到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情境设计中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避免形式化严重问题。

4.2 问题情境无用化。情境教学建立后老师会配合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内容保证有效性,避免形式化,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感受到真情实感,避免情境的空洞。

5.结合的方式

5.1 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力集中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过分强制性的要求学生,避免引起学生的厌烦和疲劳。老师潜移默化的调动学生注意力,发挥数字化资源的丰富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借助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主动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5.2 发挥数字化资源的形象性。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中,很多的内容是具有重复性的,学生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厌烦心理,特别是写作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低。老师应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营造出实际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适度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带动学生跟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逐步进行。

5.3 利用多样性。老师借助不同的数字化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打破常规的形态,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利用数字化资源设计微课内容,微课制作保证精炼性,美观性和使用性。微课语言通俗易懂,和学生认识水平保持一致性。资源内容要包含声音,利用文字,符号,图片,颜色,动画多方面合理的搭配。设计要结合书本知识的重点,画面要简单大方,无关的内容不应出现,总体环境背景应该安静。

6.数字化资源选择的依据

选择教学资源应该满足预期教学目标的需求标准,情境创设之前对于教学目标有全面透彻的了解。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抽象性较高、理论性知识多的课程,应用音响、投影、多媒体课件帮助建立情境,对于过程和现场进行充分的模拟,将原文的语文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内容;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的状况下,老师应该选择动画、电影、视频等具有新奇性、趣味性、动态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探究性意义的课程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引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供教学资源,将视频作为主体,学生应用软件工具,学习相关内容,课堂时间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解答自学过程中发现疑点,相互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应用的优势。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老师须提高重视程度,在语文教学课程积极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优质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