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00-01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1.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1 积极调动原则。判断一节高中数学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教的有多好,语言多么的精美,而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调动起来,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来。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及时肯定学生课堂表现出来的优秀举动,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乐学。

1.2 成功体验原则。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积极地参与发言,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成功的体验中,学生得到认可,学习动机增强,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适时的点拨,课堂的肯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备教材备学生,注意考虑问题的设置,给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

1.3 和谐民主原则。和谐民主的氛围是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与指导。不使用语言暴力及体罚待,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对待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出的错误,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爱和关心中成长。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自觉、自强、自律的能力,能够做到以正确态度面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教师的威慑强迫自己去做。

1.4 渗透灵活机动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渗透没有定法,在实施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死板渗透,留下很重的渗透方式的痕迹,这样就会有作秀的嫌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2.1 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

1.1.1 重视教学民主,参与群体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一种自主的境界。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后主动地获取知识,做到无师自悟,无师自通,而它的基础就是教师平时的民主教学风格,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学民主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并能主动地提问,敢想、敢表白,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要敢于让学生想、说、做,敢于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取知识。

1.1.2 运用合作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必须了解群体的目标任务,然后试着去达到这些目标,而这样的了解不是自动的调节结果,必须经过学习,考虑到合作活动中方法和观点的多重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因而学生在观点上会有一个较大的协调过程。这种协调大致有两类:顺应和同化。同化大多被看作是一种主动的调整,顺应则是个体认识结构的变化。这种协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有效地防止孤癖型学生的产生。

2.2 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由于学生的浮躁心态,造成学生在"反馈控制"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纠错、改进、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措施很多,其中确定一套正确的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2.3 确定评价导向,体验成功愉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判断,评价的形式一般有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学生参与的评价过程实质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相互评价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相互评价,不仅保护了同学,帮助他树立自尊、自信,鼓励他自强,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善于待人的品质。而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2.4 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他们将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进行更大的创造,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加深对教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发现教学的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通过这样有序、有目的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5 扭转学困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学困生是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疼的,但我们要知道,学困生不是笨,很多都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去煅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就不再讨厌数学了。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护理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进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实施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如今,随着高职课程教学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逐渐被各高校所重视。心理健康教学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实践,需要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才能达到开展该课程的真正目的。但是,目前的传统化教育往往出现重理论,理论和时间严重脱节的情况,影响了该课程开展的效果。而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任务为主要的课程模式,能充分结合实践,因此正是心理健康教学所必需的。

一 、高职院校护理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必要性

1.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该课程目标在于提高护理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提高他们面对以后工作中各种环境压力的能力,也提高他们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能力。他要求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以及团体训练很好地结合。但是,要通过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一些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应用理论知识,设计项目的过程,通过师生相互合作具体一步步完成项目目标。它能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所以,开展项目化教学是心理教育课程目标所需。

2.提高学生参与进该课程的兴趣所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进来至关重要。但是,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会显得枯燥而无味。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没有参与该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他们对于自己专业以外的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会非常之差。而项目化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起引导作用,这样学生的就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能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探索中学得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3.《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应用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他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然后自己体验、感悟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得到成长和飞跃。对于护理类学生,它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能过应用到工作中,这样对自己之后护理工作的进行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说是一门技能培训课,需要学生将做、学、行结合起来。这就当然血药项目化教学。

二、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护理类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1.项目化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规律;能很好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能很好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能较好的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作为护理学生,能很好的帮助患者解决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难。

2.项目化教学内容

经过实际需求调查,护理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所涉及的领域可分为以下三个板块:自我了解、适应社会、适应工作。自我了解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心理、情绪心理。适应生活包括:人际心理、恋爱心理、学习心理。适应工作包括:医护心理、护患心理。

3.项目化教学具体训练项目

经过学生中间调研,在设计训练项目的时候要注重实际应用、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实践性。本项目化教学设计训练项目大致可见表1:

板块 训练项目

自我了解 自我意识――探讨“我是谁”、“优点突击”、“天生我才”

人格心理――认识人格二十问、塑造健全的人格

情绪心理――焦虑自评、培养积极的情绪

适应生活 人际心理――建立良好的寝室关系、练就很好的人缘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分析、制定有效学习计划

恋爱心理――树立正确爱情观、爱的真正含义

适应工作 医护心理――正确看待医生和护士的关系

护患心理――与患者良好沟通

三、项目化教学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类院校当中开展的必要性非常之大。但是枯燥的传统教学方式达不到开展该课程的目的和效果。项目化教学的特点与心理教育课程的要求相呼应,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中采取项目化教学有非常大的意义。通过采取项目化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护理类高职院校的开展更为顺利,学生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到该课程中。通过开展该课程,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也更注重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得到提升、也能更好的处理生活关系,对于将来走向职场也更有信心。

四、结论及展望

项目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行,有助于护理类高职辅导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足,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评估方法、改革手段等都需要不断地完善。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高职护理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项目化措施,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应用该方法,使教学得到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积极转向,必须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关系等“积极设计”,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途径。近些年,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聚焦于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忽略学生潜质的开发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一些误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乏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较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尽人意的现实,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更宏观的视野、秉承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理念,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新引力和感染力。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于1998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积极学科,积极心理学主张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positive emotion),主要包括幸福感、愉悦感、感恩之心、成就感等;积极的人格特质(positive trait),主要包括天赋、毅力、兴趣、人际能力、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关系(positive institutions),主要包括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关系带来良好的公众品质: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关爱弱势群体,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积极”二字的重要性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开放、平等的眼光同时关注教育个体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无条件积极主动探寻教育个人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挖掘教育个体的潜质和优势,积极引导教育个体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注入了鲜活的素材,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要素环节的积极转向,有助于最大程度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最大范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通识教育课程。

1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树立积极的育人导向

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先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优化,必须实现教学理念的“积极转变”,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凸显积极的育人导向,将“让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多角度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锤炼包括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在内的优秀心理品质,掌握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力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和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老师,必须遵循“他助、互助、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规律,通过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身心积极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共同进步”的积极育人目标,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发挥,培养和造就具有积极品质、良好美德及感受幸福能力的人。

2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增强积极的育人效果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为王。用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能够较好地扩大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度。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重点围绕“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如何积极活着?”、“如何打造阳光心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么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命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培育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思维,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在具体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宏大命题模块化,渗透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主题讨论中。

研究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处于正常范围的,但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仍然围绕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展开,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窄化,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诉求,因此应该注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划分,坚持发展性、预防性和干预性相结合,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其中发展性课程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的积极情绪和人格,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提升心理品质;预防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和问题;干预性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面对重大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如何积极寻求专业的咨询和帮助,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供积极的育人平台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是关键。方法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性、实效性和学生代入感、参与度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多以灌输教育为主,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不足,课堂氛围、课程效果普遍不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行动参与和心理感受,更加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团体辅导、情景体验、角色扮演、工作坊等积极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激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传递积极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体验,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累积心理资本,增强心智能力,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方面,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曾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如Seligman经常通过使用“每天记录3件好事情”、“新用署名的力量”、“感恩拜访”、“大笑练习”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的行为改变,通过对积极情绪的寻求与体验,在“积极”中受益和成长。此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采用积极心理测量方法,引导学生填写《人格优势量表》、《自信量表》、《自我幸福感量表》、《乐观量表》等量表,让学生通过自我测量了解自身潜能和优势,从而形成对人性优点与缺点积极全面的认识。

4改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课程教学优化,环境营造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总是要依靠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总是以学生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总离不开具体的育人环境。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协作、共赢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积极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期望、有热情、有信心,通过发挥个人魅力,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参与师生互动,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存在感和幸福感。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一些正向积极的案例,多运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表达词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好协作,不断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也要突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打造积极、乐观、高雅、向上的校园环境,两一方面要营造温馨、信任、关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们在积极的育人环境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教学法 优势 应用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1 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一般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立,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相关知识解决自身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师在讲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程中过分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结果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失去兴趣,同时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没有进行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没有对相关心理知识进行创新。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偏离教学目标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对如何解决心理问题以及治疗心理疾病而言的,而对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讲解的相对较少,甚至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此是一带而过,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的是以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偏离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偏差性发展。

1.3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实际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立目的是预防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上要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但是由于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不严格,教师专业技能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造成学生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不大。

2 运用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优势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地具有高心理素质的人才。活动教学法则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解放自、发挥学生个性的契机。

2.2 活动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不可或缺 活动教学法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他强调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其中,亲自体验活动设计并且直接获得经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预防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健康知识,因此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环节采用活动教学法可以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预防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意识。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内容特殊性决定了活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在内容安排上主要分为知识讲解与实践体验。知识讲解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结合相应的案例分析,虽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是学生很难做到与自身的对照;实践体验强调的是学生亲自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心理问题,让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讲解与分析,以此提高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实践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时活动教学法是心理健康实践教育环节的有效体现。

3 活动教学法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活动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但是由于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有教师设计与完成,因此为了完善活动教学法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应该在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入手:

3.1 “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预防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他们站在平级以朋友、亲人的角度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与分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观念中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环节中。比如在讲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问题,教师首先就要有清晰的观念――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给其进行心理沟通。

3.2 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首先,活动教学法在活动安排上有不同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比较大,因此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心灵感应效应;其次活动教学法的实现并不是单纯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学习教材、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实现;最后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

3.3 注重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积累 在活动教学方面,每个活动都包涵心理学原理或技术。如,“自我探索之窗”源于精神分析,“情绪调整技巧”从合理情绪疗法变化而来,“制订行动计划”直接取于行为主义疗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仅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熟知三类活动操作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类型活动的理论根据,才能让三种类型活动不拘禁于套路形式,抓住核心。

参考文献:

[1]伊军.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2).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课 题:济宁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ZZX03。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思路,还为打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来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消极心理学提出的。它研究的侧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而不是只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点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主张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忽视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取向的研究模式,力图研究和探讨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主观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马丁・赛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2002)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大类:与过去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两类;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B・L・Fredrick(1998)认为积极情绪有拓延人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消极情绪减少了这一资源,并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2.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

马丁・赛里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个体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提出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及相应的24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洞察力;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爱,包括善良、爱、社交智力;公正,包括公正、领导力、团队精神;节制,包括宽容、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研究表明,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3.群体层面――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这是影响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等的社会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这容易让人产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误解。现实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实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宗旨,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活动事件做出积极解释,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预防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重点放在“问题”上,基本上以消极取向为主,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帮助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关注学生生命,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开发其积极的心理潜质,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2.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传授,而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进而获得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有能力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上。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态度和动机、 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改变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选择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习问题、人生定位、职业取向、交友困惑、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负性事件,发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积极自我悦纳,加强“生命观”教育等。

3.教学方法――开放式、体验式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正向力量的开发,重视积极参与和体验,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体验较少。即便是体验的环节,也有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的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积极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达到对心理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心理剧、录像演示等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自我探索获得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实际行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权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促进,是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不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体会自尊的存在。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心理需要;学生才愿意进行积极体验,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开放、积极探索。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种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魏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3).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

随着人们对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诸如社会交往、性格培养、意志磨练和习惯养成等这些以往更多的通过隐性教育去实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它们被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大的概念内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应运而生[1]。其中详细规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指明了方向。此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增加了投入和课时,但由于园所性质、园长认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和配套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内容及效果。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了全面了解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等地36家幼儿园32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公办幼儿园15家,私立幼儿园21;城市幼儿园24家,县城幼儿园9家,农村幼儿园3家。幼儿教师年龄在19~46岁,全部为女性。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心理健康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其一生的幸福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愉快稳定,行为活泼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与他人相处并适应集体生活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反思,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本质成为了普遍共识。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中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康领域中,而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幼儿心理保健成为了家长的一项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在需求的驱动下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个别幼儿心理问题

目前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惯、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个别孩子的独特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的氛围。例如,幼儿多动而不能自控、适应性差、爱哭闹和攻击性强而不具有同情心等都会带来连锁反应。由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片面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暂时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结果往往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个别幼儿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专业辅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这既体现了幼儿园对于家长孩子的负责态度,也传递了幼儿园办学的基本教育理念。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幼儿园中开展是大势所趋,这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次调查幼儿园类型多样,既包括城市公办和私立幼儿园,也包括县城幼儿园;既有省示范幼儿园,也有农村私立幼儿园。涉及调研幼儿园的范围和层次较广,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认为,在幼儿园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非常必要,占到所有被调查教师的91.5%,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3%,认为无所谓的占4.2%。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但是,调查同样显示只有21.2%被调查教师所在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涉及一些零星的心理健康内容。“思想上高度重视,实施上缺乏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共识。这一方面说明幼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创新能力。《指南》只是提纲挈领式的给出了幼儿心理发展的总目标,并未具体列出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园教师缺乏实践指导,在实际执行中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3]。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混乱

幼儿园教师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必然导致教授内容的多样化和随机化。在回答“心理健康的幼儿具有哪些表现”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和遵守纪律和规则。这反映出在教师的眼中,聪明和听话是健康孩子的重要特质。在回答“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包含哪些内容”时,更多的教师选择了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情感教育等与情商有关的选项。尽管个别私立幼儿园有意识的开设过交朋友、理解他人等方面的活动和游戏,但整体上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亟需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且操作性强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材或可执行性方案。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确

家庭与幼儿园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仅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实现幼儿心理的全面发展。有75.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二者均应承担责任,23.7%的教师认为家庭应该承担责任,只有0.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单独承担责任。虽然共同承担责任成为主流,但仍有近三成被调查者在推诿幼儿园的责任,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13.6%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由心理专任教师来开展实施,认为带班教师或保育员为主要实施主体的占14%,剩余的72.9%的人选择了“包括幼儿园领导、保育员在内的全体教师”。应该明确的是,集体负责很多时候更容易出现推卸责任,最终导致无人负责的尴尬境地。而目前,这种选择仍占主流。说明还未明确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责任也不明晰。

三、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幼儿教师存在专业理论素质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要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4]。个别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观念上仍未脱离照看孩子的传统观念,缺乏必要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手段。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虽然入口关把控较严,但学习和培训机会不足也制约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更高。因此,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来补充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短板。在培训内容上不应该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通识性内容,而是应该培训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与防治、幼儿心理疏导技能等专业性技能。这些技能培训操作性比较强,幼儿教师也容易上手,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而提高自信心,是今后幼儿教师素质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创造型教师必备的能力,要热爱创造,有创造的动机,能创造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参观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只有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能将本园的实际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课程,真正实现每名幼儿的身体、心理等健康成长。

(二)开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配套资源

当前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并未专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门类,该内容主要通过渗透在其他五大领域中零星呈现。这与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日渐增长的教学需求。缺乏优秀的教材和配套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尽管近年来在上海等地开展过“比比和朋友们”等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源于英国的教材和模式无法发挥最大效果,其教材内容与国内家长期待和幼儿园课程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该课程的实施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索,为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关注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园相关课程教材开发的潜在规则。将数学、拼音、音乐甚至美术等科目单独设立,已经成为幼儿园选择教材的常态。幼儿教师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工作中感到困扰等都与缺乏相应教材有关。因此,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现有问题,开发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体内容,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开发“园本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百花齐放的新局面[5]。调查也显示,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的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个方面。经过整理和分析,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适应、交往、爱与感恩、习惯、情绪和性格等几个方面。将这六个部分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动画导入、教师讲解、参与体验和示范表演等四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构成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目前,笔者正在开发相应配套课程的教材和辅助用品。该内容本身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三)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以及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建议在幼儿园中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与活动,保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6]。如果全体教师均参与幼儿心理健康内容的渗透与引导是初级阶段,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是过度阶段,那么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则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高级阶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专职心理教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为园内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定期跟家长反馈幼儿心理发育情况等。因此,还需要在幼儿园中设有配套的幼儿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抚育室”,为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别辅导提供场所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箱庭疗法”来疗愈儿童的心理创伤,通过“绘画疗法”来宣泄幼儿的负面情绪,通过“家庭治疗”来改善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等。当然这也对专职幼儿心理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专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及时针对“个别人”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对“所有人”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来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作为必修内容列入一周教学计划,采用游戏导入、教师讲解、幼儿模仿等方法将涉及知情意等相应心理品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起来,并配合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最近发展区”在合适的年龄段来训练和培养孩子特定的心理品质。进一步细化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的放矢的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做出评价。

作者:彭丽华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2013(13):16-19.

[2]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4-9.

[3]李小球,郭铁成,姜协武,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的初步建构[J].教育科学,2014(04):47-54.

[4]杭曦炜.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9.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0(b)-0120-01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朝着全面、整体性发展,并且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愈重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成长有着关键作用。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简单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形式需要,作为应付检查,并且安排非心理专业的教师充当心理教员,有的甚至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形同虚设,学校乃至整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深,仅仅把心理健康工作当成摆设。并且在心理健康工作经费投入上非常有限,严重的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虽然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沿海好于内陆,城市好于乡村。

1.2 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沿革、目标、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对于许多基本概念还达不成一致,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如何在中小学形成完备的心理教育工作,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思想,无法使心理教育工作科学系统的展开。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做好应试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一大问题是理论研究工作远远滞后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无论在资金投入或者在人才储备方面。因此,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人才培养,并且呼吁教育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纷繁,不仅开设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还包括组织心理教育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形式,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大多存在不规范的缺点。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并且课程紧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属于常规的教学范围,其次,教育课堂常常存在无序的状态,并且心理健康课程缺乏一定的教育标准,教师个人偏好的影响较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成人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这种教育内容不仅对学生无益,更加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感。

1.4 专业人员缺乏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不是专业的心理专业出身,大多是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兼任,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并不熟悉,有的甚至完全不懂,因而在心理课堂上或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往往不能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知识或技能开导学生。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充满热情并且富有责任心,但是这只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那么在从事心理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时,其工作质量肯定不乐观,并且有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或咨询方式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学校领导往往存在着错误的意识,许多一线教师因为任课成绩优秀,而被派往心理教育的岗位,殊不知心理教育与任课教育是千差万别的。

1.5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存在着不对外开放的弊端,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如果脱离了家庭与社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或咨询上,不仅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心理教育华而不实,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并且家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占大部分时间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融入社会生活,而学校教育却与这两方面脱节,严重的本末倒置。

2、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2.1 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盲区,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是非常迫切的。心理教育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都要加以明确,加大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各个地区应该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做到读懂吃透上述文件,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保证,必须以建立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难想象教学会取得成功。因此,要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培训,使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结合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客观面对初中生普遍容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积极地进行解决和引导,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全面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许多初中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心理发展趋势。另外,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一些学校片面地理解为让学生注重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实际上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不仅仅取决于身体状况,更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缺乏全面的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较少

当前,大多数初中学校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明确的课程安排,这导致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候,往往是心血来潮,或者是为了应付某一项检查而不得不开展的。即便安排课程,也大多都是教师枯燥地讲解,而其他类似于讲座、演心理剧以及相关表演类的讲解形式就相对较少,所以很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很难让学生更好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感受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三)初中生缺乏明辨是非以及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意识

初中生由于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特点,恰好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许多学生都容易在这一阶段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很难保障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不会侵蚀初中生的大脑。因此,只有更好地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初中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地实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意义。

二、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现状的对策

(一)实现全面健康教育

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考核和教育,让学生不仅仅加强身体上的锻炼,强身健体,更应该确保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让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健康的整体,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体现出来

现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其实践性体现出来。尤其是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应该体现出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形成一种思想,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结合,更好地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学校首先应该开设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对于激发学生对于这一科目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是要么是按部就班地进行枯燥的讲解,要么就是照本宣科地进行课本的朗读。实际上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以及对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来。传统的课堂只会讲一些所谓的道理,而必要的创新却没有。这就要求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改传统课本的枯燥,将多媒体的课堂活跃效果引入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连接互联网,下载相应的社会中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的视频,例如对于那些英勇献身或者无私奉献的正面人物的展现,或者一些负面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这类视频都可以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身边鲜活的案例,对于学生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实现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对于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初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这不免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而多渠道的教育往往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专家讲座,在讲座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困扰说出来,让专家帮忙解决;也可以设立心理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写下来投到信箱中,教师看到之后主动联系学生,单独辅导,这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校方还可以举办一些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艺术节等,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对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初中教学教育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推进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好地实现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范文

处在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各种观点歧异。大学生面临着高昂学费、信仰迷茫、就业艰难等压力,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思想和行为,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往往给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学者们认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是教育观念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乏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监督缺乏有效性等。因此,本文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分类研究

根据前人的理论成果以及笔者的实践和研究认为,目前广泛存在于各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

1、从教育发展模式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强调要努力排除发展中的障碍,帮助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尽力完成各自的发展任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指导和干预。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因此,大学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其所处的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促使其心理存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注意学生发展障碍的预防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应对政策,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使每一个人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最有说服力的、对学生的触动性大的积极向上的案例,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前者重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重在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问题,虽然在教育中各自根据其特点遵循不同的教育原则、规律,看似两条平行线,实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心理健康的有效性是一个有力举措。现代很多大学生心理问题都因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没有关爱情怀。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遵守道德准则、形成以自律为形式、运用信念来调节其心理,做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3、从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为了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各个高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公共课、选修课,努力营造出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面对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不同环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面向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设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心理学教师要和这部分学生做好沟通,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的转交到有关专业机构,配合他们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返回学校继续大学生活、学习。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各高等学校应经常宣传、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运用学校校园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健康理念,自觉主动的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从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友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愉快的教学活动对于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愉快、热情洋溢、师生感情融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机会。另外,社会风气、家庭关系、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它们的影响力比学校更为持远。学校可通过互联网建立如微信、QQ,建立家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群,给群里上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提出发展方向,让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心理学教师也可根据家长提出的孩子问题给予指导。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刘慧颖、李一鸣、徐经纬在其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中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校硬件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经费,促进研究者的积极性,提高研究水平。这样才能推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林琳、李伟佳在其文章《 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各高校应当有足够的心理学专兼职教师,给他们提供必备设施,合理的课程研究经费与培训进修机会。各高校应有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室,以便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筛查、跟踪进展和干预控制。各高校也应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进行建立健全心理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同时,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发挥其导向、激励与改进的功能。

6、从推进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层面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由于心理学的研究能够提供给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因此,推进心理健康的理系统研究很有必要。掌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界定不同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需求。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能力,各学校之间应当发扬合作精神,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共享研究成果。许多新观念与方法,可帮助高校从事心理教学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增加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在不断的创新中提高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