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

第1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字:单亲大学生;心理;对策

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受到了很大冲击,离婚率逐年增高。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部分单亲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尤其当他们进入高度自由的大学,往往会表现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其中较为常见的单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析并探讨相应的培养对策。

1单亲大学生心理解析

1.1 自卑心理

单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1]。在徐安琪的调查中,被访的单亲男女或多或少地有“低人一等”感觉的占24. 3 %,明显多于双亲被访者的16%;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的占18%,也显著高于双亲被访者的8. 8%[2]。在方淑琼的调查中,有85.19%的单亲大学生表示宁愿自己呆着,不愿和别人在一起,30%的单亲家庭大学生表示不喜欢集体娱乐,喜欢单独性活动;而在完整家庭大学生中,做出同样选择分别仅有9.26%和11.11%[3]。有些单亲大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持消极的态度,自卑情结将他们的内心压抑起来,对人冷酷,人际敏感,情绪消极低迷等,严重的会导致自我封闭,心情抑郁等。

1.2 自控力差

自控力差主要表现在易动怒,攻击性强,做事冲动,遇矛盾易和他人发生冲突,情绪急躁。在北京市进行一次调查中显示:单亲家庭子女比其他子女在反抗性、攻击性和冲动感指标上分别高3. 9%和 23.3%[4]。由于单亲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尤其是离婚式单亲家庭,母亲或父亲易将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心理留下不良影响,导致他们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实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严重的会导致悲剧的产生,例如某高校女大学生遭殴打拍裸,其中3名打人者来自单亲家庭。

1.3 嫉妒心理

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经历过父母离异或者失去单亲的痛苦,他们内心深处更渴望一种安稳的生活或者比较温馨的氛围。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总是用自己外在的东西作为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尺度,把自己放在一个痛苦的、强烈的、不断与别人比较的情景之中,内心深处时常被一种挫败感所困扰。这种恶性的、消极的、破坏性的不良情绪可以发展成为仇恨,甚至带有攻击性。

1.4 孤僻冷漠心理

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单亲家庭大学生常常难以忘怀旧家庭成员相处的温馨场面,其作用远远大于新家庭成员中“近因效应”的影响。造成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具有孤僻的心理,行为怪癖、偏执,不愿意与人交往。他们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掩盖起来,封闭自我,不轻易相信别人,也从不表白自己的心愿。虽然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开朗、积极、心态完好,但更多的单亲家庭大学生表现出对情感的淡薄,对别人缺少同情心,毫无理由地拒绝他人的要求和帮助,毫不顾及地指责父母,顶撞老师,甚至对周围的人持怨恨、冷酷的态度,导致思想行为的极端。

2培养对策

单亲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往往又自卑、敏感、不善交往,所以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烦恼和困惑。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行为偏差,甚至走极端。因此,针对这个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尤为重要。

2.1 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工作

从单亲家庭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建立他们的档案,熟悉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各自的特点,出现的问题等,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谐与人相处,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逐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

加强班级、宿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寝室文化大赛、个人形象设计、体育比赛、商务礼仪大赛、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舞台,使他们逐渐增强自信心,充实和滋润自己的人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走出心灵的阴霾。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消除孤独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3 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

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5],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平等的同伴关系。家长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

第一,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离异之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解释,并告诉孩子父母不会因为分开而减少对他的爱。

第二,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地营造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和谐环境,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

第三,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2.4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理解家庭

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能为父母做出的离婚决定感到气恼,他们对离婚事件持有消极的看法,从而否定自我、否定生活。要帮助这样的大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肯定自我改变的责任和能力并付诸实践[6]。尽管父母离异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这的确是父母的权利,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人性中许多珍贵的品格正是从那些看似不幸的经历中锻造出来的,把眼光投向未来,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了目标,就会更有勇气面对眼前的困难。

3总结与展望

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要不断的提高认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惑与矛盾,摆脱心理阻碍,充分的发展自我。

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参与、社会关怀以及个人努力,他们将在大学中塑造全新的自我,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 徐安琪.单亲弱势样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2003(3)

[3] 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2(2)

[4] 胡宜平.崇文区.普遍中学初中,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调查[EB/ OL].(2005-12-19)[2006.05-01],北京崇文区教研中心网

第2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100-01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成员残缺,与其他青少年家庭情况不同,使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双亲家庭青少年相比,单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行为与表现。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同龄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的阴影下,长时间压抑自己,造成心情低落,面对生活十分消极。并且不喜欢与人沟通,心里的问题无处倾诉,身边没有朋友,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消极、悲天悯人的心理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孩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加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不满。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行为散漫、易暴易怒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1. 家庭方面的相关做法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子女的榜样。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的形成。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与双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要谨慎。在家庭中,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幸福温暖的和谐氛围,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不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正确的生活态度。

2. 学校方面的相关做法

(1)学校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融入班级生活中,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心情压抑、郁闷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园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校园生活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集体活动中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更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任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社会方面的相关做法

其一,对单亲家庭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大集体,社会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关机构可以组织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参加一些类似关爱敬老院的活动,让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多和人接触,让青少年发现社会中美好和善良的一面,积极地融入社会。其二,社会应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应该重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让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检查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最坚强的后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先勇,刘贵萍.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孙会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第3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关爱;了解;心理辅导;思考与总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担任初一年级156班班主任,并带本班数学这门学科。通过近期发现我班有四名单亲家庭学生和一名孤儿。对于班主任来讲,对这类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及为重要。其中有一名叫小磊的同学,来自特殊的单亲家庭中,使我对他的影响特别深刻,他的性格内向,固执,偏极,易情绪化。从不爱主动与他人交流,平时沉默寡言,经常独来独往,当别的同学说到自己父母时,他且选择了躲避,上课时经常走神,考试很少及格,对待所有事情都无所谓,当遇到喜事时也默不关心,经常出现焦虑不安的样子。

本是一个很诚实的孩子,却有时也跟家长,.老师顶撞,撒谎。常以身体不舒服向老师请假,厌学习,不爱上学。在家中经常骗大人要钱去上网,并且一呆就是几天。经常不爱回家,年迈八十的爷爷奶奶经常拿他没办法,严重时还离家出走,这样一个十三岁的初中小男孩,是他不懂长辈们的心还是没人知道他心中的痛苦。

他曾几次向我请假说病了或身体不舒服,通过几次发现他并没有身体不舒服而是他的心理有问题了,是想外逃上上网吧。从那以后我关注了他,在他的日记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从那几句简短的内心话中可以看出。他很想有个幸福的家! 就至今他从未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全是怨恨自己,埋怨家人!心理压历大,心态不正常,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我们教育者的关爱,特制别作为班主任更有责任。

二、爱心辅导过程

(一)进行家访

其实,这位同学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单亲家庭中。它是一个不完整的家,是一个不幸的家。第一次与小磊家里电话联系时,是他奶奶接的电话。当我把小磊在校情况向她反映了之后,奶奶对方的声音很低,无奈地语气说我们年纪老了,这个.不听话的加伙,真拿他没有办法,多让你老师费心了。当我们谈及到他的父母亲时奶奶对方的声音有些嘶了,有些不愿多说。我想定会另有原因,于是我抽了一个周六到小磊家进行了家访。这天只有他爷爷在家,老人年迈八十,身体略显单薄,但是说话还是挺精神的,我们通过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得知小磊的父亲很早就因病去世。母亲也随之改嫁到邻村,由于母亲文化少,脾气暴。因丈夫的去世太年青而变得对生活的消圾,常借助打麻将,不干活,对自己的亲生孩子管理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把脾气发在孩子的身上,再加上另成家之后有了三小孩,跟本无法在经济上承担责任,家中开支全靠年迈的双老干点地里活来挣。老人苦诉,只怪自已的儿子去世的太早,我们的年纪大了。无能为力了,家景不好。生活拮据。常常孙子对家不满,思想压力大,袍伏重,都只怪命运,我们俩老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孙子,却孙子反而不懂,情绪异常。

(二)多发现孩子的优点, 多鼓励,多表扬

当我了解小磊同学家景时,我并非马上把他叫来进行一翻说理教育,而是我慢慢地观察发现。有一次他很东意地帮助了一名小学生搬桶装水。我到班里及时表扬了他,他内心还是觉得蛮高兴的,从后。只要我知道他优点发现了就表扬了他,渐渐地他也很乐观些了。思想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消极了,慢慢地我们两心灵之间的距离近了,他那心灵的门窗也打开了,。我还通过几次活动特意找几名活泼开朗的学生来主动邀请他合作,开始不是很爽快但也合作了。渐渐地他性格也变得开朗些了。

(三)与学生交谈,真心的帮助

活动课时,我找机会与他聊了天,聊了我重童年时的快乐'他说老师我要是像你那样的童年该多好。当然我也向他说了我生活中不幸的.事并告诉他我是怎样渡过的,怎样让人变得乐观些的,通过几次活动中的交谈,他对生活态度也积极些了,学习也有兴趣多了-

在一次交谈中。我谈到他家庭情况时,他很乐意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我,我说:不管是怎样的家庭,出生的贫与富,那是我们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可以改变生活的态度,自己可以使自己快乐,我们应该很好地生活,面对人生要乐观,我告诉他爷爷奶奶是爱着他的,我们同学老师们都爱着他。或许瞬间他成长了许多,懂事了许多。

当谈到上网时,他说再也不再去上网了。今后一定好好读书。

事过不久,小磊对我说老师胜于他母亲之类话时,我为能挽回还样的学生而感到很有成就

三、思考与总结

现在很多家庭中,特别是农村的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有的则是过分地溺爱,认为自己亏欠了孩子,对他们予取予求,尽量给孩子多些零花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其实他们往住没有想到,金钱并不能代替父爱母爱,有些东西用金钱是无法代替的。正是因家长关心不到位,或没有得到孩子想要的关爱,`导致着孩子对长辈也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另有大人对夫妻对方或生活中的不满发泄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表达心中不满,使孩子身受其害,我认为作为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特别是农村家长只是片面性的追求孩子成绩,缺乏有效地心理辅导;有的家长在外打工。孩子管理与关爱未到位,使孩子厌学.逃学,过早地踏入社会,犯下不该犯的错。

关爱对学生的影响甚大,我们只要用心去对待那些问题学去。真诚地为他们着想,这样使他们得到自尊、自爱、自立,让孩子的心不再孤单!

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伤健全的爱,但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不是孩子的错,他们

第4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 ;存在问题 ;措施

所谓“单亲家庭”又叫“不完全家庭”或“残破型家庭”。是指丧偶、离异、父母不双全的家庭,亦指子女与父母或租父母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4】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思想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责任意识、社会意识的淡化,加之封建意识残余作怪,就会出现诸多社会问题其中离婚是诸多社会问题的其中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曾出现过三次离婚,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离婚中,全国出现了110多万对离婚者;“”中出现了第二次离婚,离婚人数达到180多万对;第三次离婚是在90年代初。从这以后离婚率一直处于攀升的势头。

一、单亲家庭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单亲家庭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大致可分为几类: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或失地农民,多属这一类;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有的家长管教不得当,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

基于上述几类不同的情况,单亲子女的心理特点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自立自强型。这种类型的单亲子女,其家庭结构变化多是因为突发伤病造成单亲的。这种类型的孩子,其家庭结构变化多是由父母离异造成的。所以,他们对别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同时还伴随着对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

三、应采取的措施

单亲家庭中的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爱护都往往顾此失彼。这些孩子普遍认为,他们失去家庭温暖。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让他们感到温暖,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应积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那么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那些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教育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1、学校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对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应建立家长联系卡,这样才可以实现共同管理目标。让孩子更好的学习。

2、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用友情弥补亲情。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别人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老师和同学知道。学校要积极创造活动的环境,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同时,在活动和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用友情来弥补亲情。【2】

3、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时常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间。学校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让他们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理想,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积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2】

4、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心理的疏导迁移和沟通,使学生在适当时机极限催化最佳时机心态异化日常教学潜移默化最佳选择的自我内化方法,使学生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成长。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课堂。社会的、时代的要求往往通过家庭环境,主要是家庭成员的言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气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耳孺自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环境,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是孩子赖以生活、进行社会化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家庭气氛又是衡量家庭环境的主要标志。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单亲家庭子女的父母要重视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动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如果必须外出务工,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责任心强、有保护能力和精力的临时监护人管理孩子,并应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

2、重视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父母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家教能力和水平。【1】

3、良好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保证。学校和教师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三)社会方面

过渡语……

1、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单亲家庭子女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责任意识普遍淡薄,要切实改善单亲家庭子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就必须强化单亲家庭子女法定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进行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了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和方法,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2、多看、多听、多做,动员全社会,让大家都认识到这一代学生的教育问题,净化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

3 、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鼓励其融入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孩子与成人的关系”和“孩子与孩子的关系”两个方面。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鼓励他(她)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要逃避社会,主动与人交往,虚心向人家学习,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以孩子教育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培养孩子社会性的有效措施。让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的互相交往中得到发展,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培养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四)加强学生层面的教育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研究、探索知识的过程,而非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一味地灌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课堂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抓住每个学生学习的渴望激发他们学习得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单亲学生更应该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力量,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欢乐、幽默、风趣的小天地,让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传授基本的自理技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挫折,为此,教师应特别传授他们一些自理技能,以使他们自立时能少走弯路,从而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和料理家务。如做饭、购物、烧家常菜、换灯泡等稍复杂的日常事物。

4、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家庭成员的残缺,会使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感到“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此,教师应该一边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现实,一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以德为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力。要求学校必须正确看待当前小学德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科学地对存在问题做出合理地分析,对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德育进行改革。学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德育所影响的人也将在社会中生活。教育者在德育思想观念上要始终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树立发展性德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道德体验。在德育过程中留意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切身体验,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成功感、幸福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点拨,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独特发展。唯有如此,小学的德育才能收到实效,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的人,才是真正道德的人,才是闪烁着主体之光的现实的人。

总之,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当联手,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对摄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本质属性,关心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子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和体现。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关心爱护好单亲家庭的子女,真正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很强的教育能力。只要我们对单亲孩子付出更多科学理智的爱心,这些孩子就一定能够顺利成材,成为有理想、有报复、意志坚强、充满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的一代!

【参考文献】:

[1] 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5:146-158

[2]叶蓉.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J].学期教育研究 ,2002,(2):68

第5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单亲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一、单亲小学生数量日趋增多

日前,笔者对所在小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数量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为12.2%,这一数字较2000年初有了大幅的提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和教育问题,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100名少年犯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近 60%的少年犯来自于离异家庭,目前这一趋势有增无减。这也引起心理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犯罪学家极大的忧患。这个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有研究显示,单亲学生存在较多心理健康危险因素,是潜在的心理、行为障碍高危人群,值得医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重视,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及时疏导、干预,以防止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家庭生活引起自卑心理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支撑孩子幼小世界的全部,处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这种失望是十分深刻的,难以言表的。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没有母爱或者父爱的孩子是没有教养的孩子,如果孩子们闹别扭,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 (包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刻意保守着这个秘密。这类学生有的原本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气想要改变环境,但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这是最为隐潜和较难克服的心理症状。

2.亲情缺失导致的心理孤独

单父及单母家庭子女都较少地体验到其单亲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并主要存在父母离异家庭中。有研究表明,离婚家庭中学生显示随父生活者更少地体验到温暖,而随母亲生活者与双亲者 差别。单亲孩子,特别是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 (母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他们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不主动接近别人和参与集体活动,觉得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独处。

3.家庭责任感缺失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单亲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感受”的调查显示,认为家庭生活感受良好的,完整家庭的子女占92%,而单亲家庭的子女仅为8%。单亲家庭的孩子对家庭缺乏温暖感和责任感,由此影响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身的发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单亲家庭学生往往因住所多次迁徙、家庭人际环境出现变化而影响情绪及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三、单亲小学生的教育疏导

1.积极调查,积极干预,心理疏导

利用好家访的机会,充分掌握单亲学生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要设法取得家长或者监护人的信任和配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学校在领导和协调上需要统筹,让家访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育行为,也要给予老师充分的信任和责任要求。

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单亲学生,心理咨询室更能发挥作用。而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也应该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而且对于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辅导专题讲座。同时,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心理教育都应当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思想当中来。

2.多平台,多方式,多沟通

利用好家长学校的平台,积极干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让亲情在还在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联系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并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懂得帮助孩子调适学习心理,并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还可以利用网络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在网上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共成长。

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中渗透心理教育。学校、班集体定期、不定期举行的各项活动,促使这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班主任可采用成立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帮助他们学习功课,以提高成绩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另外,要引导他们多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以及相应影视片,以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讨论文学作品,认识自我形象,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迷茫的境地。

总之,单亲家庭儿童具有孤僻、不关心他人、不近人情、不友好、倔强,攻击性高,自卑、内向,焦虑、郁郁不乐及较强的情绪陛倾向,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差于核心家庭儿童。现实生活中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犯罪率明显高于健全家庭。为了儿童健康成长,家长要相互体谅,以宽容之心接纳对方,尽量避免对子女个性、学习成绩的不良影响;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关心单亲儿童的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梦娟.中国高离婚率调查[J].政府法制,2008,(14):34-35.

第6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一、小学离异家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主要表现为怕别人从中了解家事;做事、回答问题等没有自信;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总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

2.孤独心理

主要表现为待人处事时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沟通,少有朋友。

3.渺茫心理

主要表现为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有行动的方向和目标,在学业上也盲目应对,对未来没有信心。

4.逆反心理

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和指导时,总是向消极的方向理解和处理。特别对父母、老师、同学在心理上有排斥感。

二、小学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措施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他们的人生将是令人堪忧的,不仅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成为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如果社会、家庭、学校都高度重视,就会使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们早日走出阴影,和其他孩子有一样都能茁壮、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一)学校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对离异家庭学生具有重要的补偿作用。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会使离异家庭学生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1.学校制定相应措施

离异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给予关注和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学校应要求教师主动和离异家庭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重视对离异家庭学生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定期走访制度。并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室,“心语信箱”、“知心电话”,及时对离异家庭学生产生的问题进行心理指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行为矫正,使离异家庭学生早日摆脱困境。

2.班级创造和谐气氛

班级是离异家庭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善于对离异家庭学生进行随机教育,创造和谐的班集体。发动全班同学和他们交朋友,通过同学与同学、小组与小组的互帮互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通过举办生日会、节日庆祝等,用集体的关爱温暖他,在同伴互助友爱的氛围中忘掉烦恼。集体的温暖,是消除离异子女的自卑孤独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家长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因此,优化家庭环境可以重塑离异家庭学生的健康心理。

1.高度的教育责任感

在父母离异后,要给予孩子温暖的情感支持,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不论孩子与谁生活在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且应当亲自抚养并教养孩子,让孩子加强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感,减少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以及严重的被抛弃感。只有家长真正关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并及时与孩子沟通,才能不断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在心理上出现的偏差。

2.科学的教育方式

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取决于离异本身,而是来自于父母双方对于离异的态度和应对策略以及离异之后父母对于生活的态度。那么作为家长本身,不应长期陷入离婚的烦恼和痛苦,必须树立一个好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引导孩子也树立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只要父母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多去交往,与不同类型的人们交往,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自信、健康的成长。

(三)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如何面对现实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是一切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

1.培养坚强独立的人格

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及时主动找他们谈心,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父母离异的现状。无论是单亲状态,还是新组建的家庭,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让孩子明白当熟悉的生活被打破时,每个人都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也会伴随某种程度的焦虑、抑郁等。随着新生活的不断渗透,要让孩子相信他会慢慢适应的,从而才能很好地接受新的环境。

2.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

第7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关键词:单亲母亲;家庭;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35-02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崆峒区西门口社区单亲母亲有40名,其中享受低保的18人,打工22人,她们的基本情况有以下几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拮据,生活比较困难

被调查的40名单亲母亲以打工和无业居多,由于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证,心里不踏实,使单亲母亲经济拮据且压力较大。大部分单亲母亲以打零工为主,基本上无固定的收入。有的收入来源于政府最低生活保障金,有的甚至靠娘家人抚养子女和支付日常开支。有的因配偶生前患有重大疾病,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有的因自身有病,不能正常工作,没有收入,使她们处于贫困的边缘。单亲母亲生存质量相对较低,有近一半的单亲母亲寄住在娘家或租房居住。如在某药店打工的张某,丈夫因患脑瘤去世,留下年迈的公公婆婆和一个上高中的孩子与她相依为命。张某本人患有风湿关节炎,加上现在也已有40多岁了,干一天的活都觉的撑不下来。丈夫看病欠下了2万元的外债,致使她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

(二)缺少资金,没有致富项目

调查中了解到,也有部分单亲母亲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水平,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单一,没资金、没项目、没条件,加之既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又要照顾老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充足,极大地制约了自我发展的步伐。如在社区当居民小组长的高某生活态度积极,工作能力强,希望组织能联系给予小额贷款,自已创一番事业。

(三)子女多未成年,正在求学之中

在调查走访的单亲母亲中,子女均正在求学,为了帮扶子女完成学业解决生活费用,不少单亲贫困母亲紧衣缩食,通过打工、低保、亲戚资助等方式,帮助孩子完成学业解决生活难题。如在金桥当钟点工的牛某某,10岁的女儿因患青光眼,为给女儿看病,借亲戚朋友8000多元的治疗费。

(四)子女教育,存在一定缺陷

在调研中,单亲母亲反应她们现在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们虽然在尽最大努力给孩子以保护、教育,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但是她们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教育知识;工作辛苦,没有更多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家庭经济困难,对孩子教育投入少;因为内心觉的大人过错而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对孩子有不恰当的迁就;家庭文化生活贫瘠,单亲母亲一方的教育不够全面等问题,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易出现心理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单亲母亲的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她们自身的问题,而且与长辈的赡养、子女的教育、家庭的稳定等问题直接相关,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关注单亲母亲家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标志。

(一)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各有关部门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单亲母亲家庭的重要性,针对单亲母亲就业难、收入少的现状,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单亲母亲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她们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单亲贫困母亲自主创业。如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税费减免等。政府在制定政策、上新项目时,要向单亲母亲倾斜,为她们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各种金融组织设立发放的创业小额贷款,要优先提供给有创业要求的单亲母亲,要减少申请手续,加强资金的运用与管理,切实有效地为她们提供资金上的有力支持;各用工单位要为单亲母亲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单亲母亲就业。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

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单亲母亲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帮助单亲母亲,特别是单亲贫困母亲,帮助她们脱贫致富。要根据单亲母亲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针对市场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单亲贫困母亲掌握一技之长,着力提高她们的致富技能,提高就业率。对大龄单亲母亲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发挥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独特优势,对年轻单亲母亲,应作为实施“女性素质工程”的主要对象,不仅要引导她们学技能、增本领,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还要积极为他们提供致富项目、资金、信息等多种服务,切实帮助单亲贫困母亲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对单亲贫困母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使她们转变观念,克服弱势心理,自立自强。

(三)建立救助基金,开展帮扶活动

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帮扶档案,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建立单亲贫困母亲救助资金。采取政府支持与慈善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将救助单亲贫困母亲列入社会慈善救助总体规划,对一时无力自救的单亲贫困母亲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同时,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发动女干部、女企业家、“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各类优秀的妇女与单亲贫困母亲结对帮扶,组织社区义工和家庭志愿者进行扶贫帮困等,为单亲贫困母亲提供政策、资金、信息、岗位等多种服务,解决她们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四)采取多样形式,提供心理援助

成立单亲母亲俱乐部,把她们组织起来,定期召开座谈会,使她们能够相互倾诉,舒缓心理压力。

一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单亲母亲交友联谊会,让她们各自展现自已的才艺,树立她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为单亲母亲重组家庭创造条件。

二要举办“我与孩子同行”亲子苑活动,增进母子的感情,关注单亲母亲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心理上给予单亲家庭孩子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8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由于我国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在校单亲学生已形成一定的群体。如何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单亲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理念,就是帮助孩子走出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阴影,让他们跟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爱的呵护、陪伴和温暖。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极端心理,独来独往,不愿意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活动,他们看上去很孤独,内心自卑、脆弱,会产生很多正常家庭的孩子不会有的想法。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还会产生被拒绝感。只有充分了解、深刻地感受到单亲家庭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心理辅导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活动目标

1,给单亲学生营造一个“家”的氛围,使单亲学生充分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师生的情意。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团体中感受温暖和爱的流动,感受到老师、同伴陪伴和支持的力量。

2,帮助学生学会释放心中的情感,同时了解自己及别人目前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学会勇敢面对和承担。

3,帮助学生心灵成长,从集体中吸取力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师先要了解参加活动课的单亲孩子的家庭情况,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等特点,这样在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辅导。

2,准备两个视频资料。将电影《漂亮妈妈》剪辑制作成15分钟左右的短片;反映集体力量和团体协作精神的MTV《左手右手》(杨沛宜演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插曲)。

3,根据学生人数和分组情况,准备24色彩色笔5~6盒,A4大小的纸数张。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爱的鼓励

请每个学生站起来并张开双臂。保持水平(人与人之间空出大约一臂的距离)。请全体学生迅速拍手,然后张开双臂。将这两个动作连续做十次,动作要快。

告诉全体学生:相信大家一定感觉良好,因为在这热烈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每一位同学快乐的心声,感受到一种爱的鼓励。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感受真情――播放影片《漂亮妈妈》(15分钟)

剪辑了影片中最感人的片段。播放前,先给学生简单介绍影片讲述的故事。

孙丽荚的儿子郑大先天失聪,夫妻因此离异,丽英独自一人照顾儿子。为能够多与儿子相处,教他学会说话,孙丽英辞去了一份不错的外企工作,找了个可以带着儿子上班的送报纸的活儿。在孙丽英心中,失聪的儿子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戴助听器同戴眼镜一样自然,但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郑大在入学考试中因发音不清而被拒绝,因被其他孩子嘲弄而在厮斗中摔碎了助听器。孙丽英求助前夫,而前夫却叉车祸身亡。一连串的不幸让孙丽英几乎崩溃,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常孩子的目标使她变得坚强起来。孙丽英筹钱又为儿子买了个新的助听器,但郑大因外界对他的歧视而拒绝使用助听器,并追问母亲为什么只有自己要戴助听器。孙丽英终于痛苦地向儿子承认:“因为你是聋的,你和别人不一样……”孙丽英勇敢地直面不想承认的现实,勇敢地和儿子一起逾越了生命的又一道坎。

影片剪辑片段放完,教师进行引导,和学生一起分享心中感悟。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如何的不容易,播放短片的同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情绪反应。

指导语:《漂亮妈妈》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想把听力弱的儿子送进学校的故事,它是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该片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影片中的妈妈很坚强,她一直在为郑大努力着,为了他能上所普通的小学,她费尽了心思,他们母子俩实在太艰难了,这个妈妈真是太辛苦了。一边为郑大不停地工作着,一边还要教郑大学习说话。而特别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身有残疾的郑大也在母亲的关怀下顽强地成长着,他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佩服他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学们,面对自己爸爸、妈妈的艰辛,我们应怎样体谅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个孝顺的孩子呢?

活动二:彩笔画一画――《我现在的生活》(25分钟)

指导语:刚才的电影中,郑大终于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并努力去克服它。人生长宽高,或许在我们成长与学习的路上同样也有许多坎坷,我们应怎样认识它们,并努力去克服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用你喜爱的颜色,画一画你现在的生活,展示你在生活中的角色和位置。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4~6人一组,每组发一盒24色水彩笔。

2,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要求他们画一张能表现目前的“生活世界”和“自我角色”的图画。

3,学生画完后,小组内分享,让学生说出自己画的内容,为什么这样画,体验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在相互述说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

活动三:头脑风暴(15分钟)

指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体验和分享了我们各自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同学们都讲得很好,也认识到,生活中有快乐,也会有悲伤,那么遇到让你不高兴的事,你该怎么办?请同学们一起来,集思广益,写出你面对的办法,我们一起来分享和讨论。

活动步骤:

1,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先写在纸条上。

2,写完后走到黑板前,将纸条贴在黑板上。

3,学生们都贴完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和讨论。

活动四:突围与攻城――自信心与受挫训练(20分钟)

指导语: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完美的东西,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谁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谁都体验过痛苦、压抑、寂寞、沮丧,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两种,有的成功发展,有的依旧失败,怎么办?须以积极的心态,永葆身心平衡,笑对误解和困难,笑对人生挑战。正如卡尔文・柯立芝所说:“没有什么可能取代坚持不懈。只要坚持不懈,下定决心,我们就无所不能。”

活动步骤:

1,全体单亲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

2,突围:每次选出两位同学做代表,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从圈内突围出来,其他同学想办法不让他们出来(成员用手臂互相勾挽着形成包围圈,突围者可以采用钻、跳、推、绕、拉、诱骗等方式,力求从圈子中突围出来。而包围成圈的人尽力不让他出来。坚持一段时间,突围者不成功可以宣布放弃。换另外的成员体验,如果突围成功就结束),组员依次体验突围的过程。

3,攻城:突围活动结束后,各组员向后转,背向圈心再次拉成圆圈,按原来的次序,每次两位同学在限定时间内从外边攻进圈内(攻城者可以用推、拉、钻、绕、跳跃、甜言蜜语等方法,其他同学想办法不让他们攻进来。全体成员彼此勾紧手臂,竭力排拒攻城者。直到攻城者成功或宣布放弃),组员依次体验攻城的感觉。

4,体验分享:交流个人体验,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感受,防御和进攻的感受;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指导语:同学们,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雷暴,遇到挫折或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没有经历过痛和坎坷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老师也犯过错,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也遇到过挫折和令人遗憾的事。所以,不必为自己的家庭有缺憾而伤心难过,不必为别人的误解而感到痛苦,要多看生活中阳光的一面,树立自己的信心。用微笑面对生活,笑傲人生!要知道没有河床的冲刷,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生活的考验,也就没有不屈的人格和成功的人生。正因为挫折和困难,正因为人生的各种考验,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要将这些伤心和遗憾变为催人奋发的动力,将它们当成挑战和考验,要勇敢地正视它,充满自信,永不言败,做生活的勇士,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努力走向成功。

结尾活动:集体学唱《左手右手》(10分钟)

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种种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不要害怕,学会勇敢地面对和承担,同时也不要一个人藏起来,要想到有老师、同学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们手牵手共同面对,这样,你的力量就会更强大,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根据MTV歌词,大家一起学唱《左手右手》。(根据歌词提示边唱边做,最后一起手拉手)

在困难来临的时候

请你举起你的左手

左手代表着方向

他不会向困难低头

当遇到挫折的时候

请你举起你的右手

右手代表着希望

他不会为挫折发愁

当左手攀向右手

我们的步伐就有节奏

当右手攀向左手

我们的力量就有源头

当你的手拉着我的手

团结的力量彼此感受

第9篇: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辅导范文

课题。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21世纪的社会是充满希望和机遇的社会,也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人类社会在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心理重负的时代。为此人类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越来越多的调查资料和案例报告显示,目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我们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感受更深。

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更大,但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不完善,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更应该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增加心理教育。

工作了十几年,作为英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让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很深的了解,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对它的重视远远不够。所以,尽管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参加工作5年后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我想这对于我来说,做学生的教育工作会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关头,即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交叉口,

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上,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无疑是中学生现在和将来成长成才、生活快乐、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认知过程

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3)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接触。(5)能保持自己的个性。(6)有自知之明。(7)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8)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9)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10)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1)智力正常。(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4)人际关系和谐。(5)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

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尽管有着多种不同的概括,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强调两方面,即充分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个体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

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学生的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特点是:

(1)随着年龄增长问题的发生或严重程度有上升的趋势。(2)重点中学学生高于非重点中学。(3)男生比例高于女生。(4)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5)单亲家庭高于正常家庭。从教十几年来,班级里的孩子单亲家庭比例越来越高,这样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各种问题,我想这就是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影响最明显的一点。那么都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首先,是个体因素。其次,是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学校教育中需要重视的是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在我的班级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在英语课上我发现地上流了很多血,把同学们都吓坏了。原来是她用小刀割了自己的手腕!后来经过我的了解,原因仅仅是她父母没有同意让她买她喜欢的一样物品。经过教师和家长耐心的沟通,她终于想通了,也放弃了极端的行为。但是过后我感到很痛心也很后怕,现在的孩子心理就这么脆弱吗?有时甚至感觉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工作也需要更多的耐心。所以我想学校应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增加心理教育的多种教育渠道,在英语及各科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现有的心理教育形同虚设,在分数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下,家长和学校更重视分数。其实,如果孩子的心理不健康,那么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增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1)知识传授法。在课上帮助学生丰富知识,调整认知,自觉进行心理保健。(2)行为训练法。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3)情景感染法。对有问题的学生,用榜样,周围的先进学生等来产生积极的影响。(4)辅导助人法。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即可个别辅导,也可团体辅导。(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网络特有的优势,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健康辅导及其他心理服务。(6)社会实践活动。多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增加心理教育的表演和对话活动。让学生表演和模仿某些情节,让大家体验和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帮助他人改正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要确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多发挥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