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地理信息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信息概述

第1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一、选用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做到“对症下药”

地理教学主要是讲解地理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我们所说的“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是指信息技术所涉及的文本、图片、音频、动画等内容,要与地理教学的内容契合,教师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迷失方向。

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利用其本身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能够加大信息的收集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要建立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之上。如果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些错误的信息,或者是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那加大的就不是学生的信息接收量,而是学生的负担。如有位教师在讲授“地壳的变化”一节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上课一开始,屏幕上便出现雄伟的泰山景观图,之后先放了长达20分钟的五大名岳欣赏资料片,然后朗诵了几首诗、展示了多幅图片,把学生搞得个个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结果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还来不及品味就匆匆下课了,如此这般,学生怎么会有收获?

二、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力避“喧宾夺主”

在紧张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围绕教材内容,插入一曲优美的音乐,配上一段悦目的动画或录像,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松弛有度,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将信息技术介入地理教学课堂,并不意味着地理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材料课”,地理课的主体地位没变,地理课的主要任务也没变。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和频率必须适度。

有些教师在地理课中,大量地运用信息技术形式,甚至依赖于信息技术,不仅仅给人一种狂轰滥炸的感觉,还冲淡了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程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将信息、材料下载,更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去繁存精,与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我们可以选择图片加强对学生的视觉刺激,可以选择音乐丰富学生的听觉刺激,但这一切都不应是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三、抓准适宜的课堂教学时机,做到“恰到好处”

一堂地理教学课中,通常有导入、教学新课、拓展延伸这几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教学的整合中,我们不仅要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是否适合、是否适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看教师能否抓准时机“适时出击”。从教学心理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抓住三个时机“出手”:

第一个时机是新课刚开始时的兴奋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新课导入阶段。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刚进入课堂的几分钟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注意力也最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个良好时机,在开始上新课时,运用信息技术,配以启发性、引导性的导语,在最短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第二个时机是遇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节骨眼时。这样的节骨眼首先是指阅读教学的难点所在。熟悉阅读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可能是某种他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也可能是某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这个时候,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它的优势了。如在“地球上的水循环”一节课中,运用多媒体将“水循环就是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四大圈层中进行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过程”这段文字,演绎成“譬如我们在喝一杯水时,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想象:这杯水中的水质点,曾有一个时候在阿尔卑斯山山峰的朝霞里放着光,后来它就奔入山中的小溪,以后它又颠簸在黑海的波浪上,闪耀在莫斯科上空的彩虹里,它或许会被带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上,或者被带到西伯利亚,被那里的松树根贪婪地吸进树身”的动画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领悟课本原话的含义。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花费时间不多,但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

第2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倡导合理利用网络提供的地理信息资源,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和信息修养。

1 地理课程改革要切合新课标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纳入“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师生双方可以更轻松、更自由地互动,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寻求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试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以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贯彻启发式设计,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能力的多媒体组合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适合地理学科信息容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对于解决地理学科跨时空知识的教学难点非常有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是多媒体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加强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交流是进一步发展、普及地理多媒体教学的重要途径。

2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逐渐发展了起来。此教学设计理论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非线性教学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智能化软件等技术为基础的,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出非线性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其教学内容十分宽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现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物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宽泛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

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伊始,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视探究活动,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这也是地理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3 教学实际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科学、合理。

例如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地图、熟悉地图、阅读地图和绘制地图,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图像与文字的转换。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以文释图,用文字来说明地理问题,理解地图的语言;以图释图,用另一张图来反映这一张图;以图释文,用文字转换成图,使语言通过图来表达出来;补全图像,根据地理图像提供原因或结论,但又不全面,需要加以补充完善,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

3.1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以文释图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能够结合信息技术提供的图像和图表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二是能够根据图像和图表进行分析,得出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三是能够把图像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区域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等都是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导学生去观察,并动脑去研究,让学生自己发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传统的讲授法获得的知识要深刻得多。

3.2以图释文,即将文字应用信息技术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下面五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利用多媒体网络具有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外部多种刺激迅速感知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把教学内容变为更为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效率;如利用计算机模拟地球的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循环等空间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地理事物变化规律。

第3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前言

物流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之下,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的发展体系之中,以此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发展。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物流行业应牢牢抓住这一时展机遇,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流行业的发展建设之中,引导物流行业朝着精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切实有效的实现精确物流的发展目标。对此,本文对地理信息技术在精确物流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地理信息技术和精确物流的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以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其中地理信息技术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这一载体进行有效传递和功能的综合性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较为强大,在多个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使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具有搜集、管理、分析的多元化功能[1]。也正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和系统分析,能够为物流行业的精确发展奠定基础。

精确物流以智能平台和数据网络为基础,能够对物流资源、地理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化、实时化、精确化的管理,从而实现物资配给效益的最大化。精确物流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准确配给物资、快速的物流运输速度、优化组合各资源要素和效益最大化[2]。精确物流能够将物资资源与地理物流相结合,促使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形成连贯的统一整体,从而实现对各部门的精准调控和优化配置,对物流地理进行精准定位,由此可见,精确物流将逐渐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精确物流中的应用

(一)查询分析

查询分析是地理信息技术在精确物流中的重要应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精确物流管理体系提供精准的地理空间地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则是分析查询,这是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实现由点击查询到空间分析查询方式的科学转变,与此同时,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物流空间内容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估,从而总结与之相关的地理空间发展规律。此外,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更为准确、直观、精准的优势。由此可见,在精确物流的运行过程中,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能够精准定位物资的空间方位、运输路线,进一步提高物流行业的效益利润。

(二)辅助决策

精确物流作为我国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自身经营效益的同时,要切实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精确物流要以消费者的切身需要和客观情况为基础,对精确物流体系中的各项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精确物流的用户满意度。对此,相关人员要重视对精确物流的科学决策,从位置决策、生产决策、库存决策、运输决策等方面入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将其构建于完整的体系框架之中,从而更加快捷有效的获取相应的地理物流信息。

(三)商业服务

在物流发展过程中,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良好的交易服务,对此,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进行重要的决策分析,从而制定符合经济发展形势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目标。同时,物流企业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市场的发展潜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市场行销活动,为物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此外,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切实有效的回应顾客需求,对潜在客户的地理位置进行科学配置和优化管理,提供完整化和优质化的商业服务,减少生产管理成本的投入,为企业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快精确物流的发展建设进程。

(四)实时跟踪

地理信息技术在精确物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除了为其提供查询分析、辅助决策、商业服务的功能,还可以对物品资源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定位。现代物流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概念,并且在信息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之下逐步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附有条形码信息的商品资源而言,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实现全球定位功能的最大化,以便对物流要素准确跟踪[3]。同时,精确物流需要通过仓库等物流设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存储,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分析功能,对仓库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减少仓库设施资源的浪费,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物流企业的资源成本。

三、总结

第4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城市规划;设计;应用

由于技术先进,GIS系统可被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以数字地图为基础空间数据、以规划业务所包含的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为资源,利用GIS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和数学分析模型等功能,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图、文、表、库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诸如规划地块管理、地下管线管理、道路红线管理等系统的综合查询、叠加分析等功能,形成决策支持系统。

GIS系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科学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如果有建立以Oracle、Arc GIS为数据管理平台的城市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那就可以应用于规划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利用地理模拟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与空间和地理分布相关的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产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正逐渐进入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学习和应用这一信息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技术交叉发展的产物,因此要给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准确定义是困难的。目前,国内专家比较广泛认同的概念是: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

二、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与不足

现有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使用的软件基础是AutoCAD或者是基于AutoCAD基础上的二次开发的商业软件,软件设计的出发点是精确反映空间对象的相对位置,满足工程制图的需要。在数据存储方法上只强调图元的存储,而不关心图元之间的关系表现。在这类软件基础上的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实体对象变成了一些只有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点、线,对现状和规划成果的指标查询和统计困难而且不精确。规划成果的表现上也是以平面的二维图形表现为主,三维图形往往和二维图形中的实体没有太大的联系,其生成的实体也是非真三维实体。由于软件数据组织及结构原因,割裂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之间的联系,同时数据缺乏时态联系,使得在CAD软件基础上城市规划设计在数据分析、数据量化统计、查询等方面给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G IS数据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

基于GIS的城市规划实际方法使用GIS软件或者是在GIS基础上二次开发的商业软件,软件使用空间和属性数据在地理空间中准确定位和表达地理实体,数据的存储以实体为单元存储,点、线、面之间互有联系,符合地理实体现状。规划设计制图是在全球统一的地理坐标上进行精确的规划制图。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对规划中的地理实体中的点、线、面的空间对象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任意条件的组合查询和统计,这也为规划分析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和技术评价。规划成果的表现可以是反映规划实体的二维平面图,也可以是实际显示其真实的空间形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使得可以通过二维实体的属性进行三维的效果生成。同时,规划设计成果可以和城市规划其他部门密切融合,动态分析规划效果,实时调整规划内容,从而达到动态规划。基于GIS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果可以和城市管理数据库结合形成很好的连接,共同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基础。

三、 GIS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一)城市现状分析

城市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技术经济、自然条件、现有建筑及工程设施、环境及其他四大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和统计以及制图功能,可以对以上四大类调查内容带有空间信息的各项进行统计、分类、比例计算,形成各种图表,同时绘制出相关的专题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以及遥感图像、地面摄影照片等资源,可以形成虚拟的真实空间,帮助规划师身临其境的了解现状。

(二)预测分析、辅助决策。

预测分析可以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城市灾害、城市经济目标、区域增长、城市景观模拟及可持续发展等预测。预测分析主要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空间叠加和空间查询功能针对城市规划中具体问题建立地学模型,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具体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的结果来辅助规划师做出规划决策。目前规划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定性分析和传统计量统计模型分析,割裂了具体问题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联系,其模型往往是比较粗放的,有时还会以偏概全。而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规划预测分析中,则可以较好解决这些弊端,也是目前G IS在规划设计中应用的一个热点。

(三)土地利用功能区划

相当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用地规划, 包括对城市用地进行等级区划、适宜性评价以及用地分类等。这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是能快速准确实现,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应用。

第5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 建设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 IS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在计算机发展史上,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 A D ) 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用计算机处理图形数据。图形数据的标志之一就是图形元素有明确的位置坐标, 不同图形之间有各种各样的拓扑关系。用计算机把这些数据管理起来, 就成为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的雏形。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 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 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 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 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 方便快速地获取信息, 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 并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表示结果。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述与特点

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是先对多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快速地获取信息,并能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最后以相应的图形和数字方式表示结果,突现其准确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特点。

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技术优势不仅表现在具有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的特点,还体现在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GIS 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 1) GIS 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地理空间框架是一个存放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各种信息的架构,是整合这些信息的地理定位基础。 地理空间框架的核心就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因为这些数据库为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人们处理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提供科学化、标准化、统一化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 2) GIS 是多维结构

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多专题的第三维结构,而各个专题型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属性码进行的,这就为地理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可能。

( 3) GIS 的数据具有数字化

GIS 在外业实测、电子手簿的自动记录和数据转换过程中,采用数字化仪器对已有成图进行数字化,并完成数据采集; 最后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后,形成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可进行缩放编辑形成任意比例尺的可视图; 还可以进行分层编辑,针对不同层次的地图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然后,按照不同层次的内容输出、组合,可以编制出不同用途的专业用图,修测十分方便。 在AUTOCAD环境下,还可以对基础图内容实行特殊的配置注记,进行设计、量算和修改。

( 4) GIS 具有丰富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GIS 向多样化和分布式处理迈进。 在侧重数据库建立、信息存储、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制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GIS 逐步进入开发分析、评价、预测、决策支持模型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获得丰富的信息。

二、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1 系统建设的目标

系统的功能应当是科学有效的管理传统测绘数据,首先实现传统的测绘数据的管理功能,如制图等。在此基础上增加GIS专题信息,为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海洋渔业等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拓宽测绘的服务范围。

2 系统建设的内容

整个管理系统可针对不同情况分成三个基础类别:大地测量数据系统、城市测绘数据系统、海洋测绘数据系统。各分系统之间又可相互支持、互相调用。

(1)大地测量数据系统主要存放国家大地测量的基础数据,首先应包括国家大地水准网和控制网的数据,满足大地测量成果资料管理和对外提供数据的需要。

(2)城市测绘数据系统功能是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直观、准确的相关信息。所存储数据应包括该城市的大比例尺地图、地籍图、遥感影像图、人口绿化等专题图,以进行叠加、统计等操作,以为空间决策提供支持。

(3)海洋测绘数据系统应包含海洋测量的控制网、水深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情况等,同时要包括洋流、潮汐、海洋气象等专题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可以为导航、变化监测等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其实,三种系统在GIS操作方面应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所不同的是它们各自的数据内容和可应用范围。

3 系统功能

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GIS中的数据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其数据源主要是专题地图。图形数据的输入方式主要是数字化。人工跟踪图上的线段,形成由一串坐标连接的矢量,就成为一种直观的图形特征的数字描述。属性数据可在数字化过程中同时输入或单独建立。对输入的数据,一般系统独具有较完善的交互编辑、检查错误、修饰图幅和检验结果的功能,并在图形输入后自动建立拓扑关系。

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GIS中数据库除属性数据外,还有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位置数据,即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用拓扑数学模型来管理,而属性数据则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GIS在两种数据之间建立的某种联系以实现图形与属性之间的相互之间的操作。空间数据的结构基本上分为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两类。矢量结构表示图形与常规一致,数据量小,位置的精确性好,数据综合分析能力较容易,地图输入也精确美观,但数据结构复杂,存储和操作也复杂,费用较高。栅格结构是许多点子设备获取数据和显示数据的原始形式,数据结构简单,功能直观,开发费用低,但用较长像元以减少数据量时,精度较差。随着GIS的发展,许多GIS提供两种数据结构的混合处理能力,两种数据结构并存,相互补充。

数据检索

包括对指定任意地区、任意属性的数据进行查询,以及数据库有关数据项的逻辑运算检索等。

数据分析与处理

GIS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空间实体的关系上。对地图的点、线、面特征间的拓扑关系分析,是GIS的重要内容。此外,GIS的分析和操作还包括建立特征缓冲区;图形叠加的各种逻辑操作,并对结果作类型归并,冗余消除,使其保持逻辑上的一致;地图投影变换;计算面积、距离,最近邻选择;建立数学地形模型;以及属性数据的操作和统计,标号和注记操作,根据属性提取图形特征等。

(5) 数据输出:分析或查询结果的输出是GIS的一个重要功能。GIS的输出可是屏幕显示,绘图、制表纸,拷贝等。大多GIS提供的图形图像编辑,符号生成,矢量汉字标记,等功能,可输出二维或三维彩色图形,以满足不同图件的制图要求。

结束语

在80 年代初期,测绘业进行了对传统测绘手段和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开展了数字化测图、机助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 GIS) 、人卫激光测距( SLR)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GPS、GIS 和RS 技术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形成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 GPS与RS 能为GIS 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 可以从GPS 和RS 提供的批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并将其有用数据进行综合集成,最终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朝.地理信息系统在房产测绘行业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0(04)

[2] 吴江南,王根英.浅谈3S技术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资讯. 2010(17)

第6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全景地图;图像拼接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全景地图应用等方面越来越关注。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全景地图技术,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全景地图技术发展现状

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全景地图技术是一项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应用此项技术,能有效提升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图像的这清晰度和真实性。从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的全景地图系统,主要是通过全景图像技术以及全景的地图数据库和处理技术相互结合实现的。全景技术可以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静态图像,以虚拟现实技术和360°全景真彩照片的形式,输入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之中。自从2007年,谷歌公司率先开发出了街道实景地图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开发和使用。2013年,腾讯公司了soso地图,在PC终端和移动终端上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和使用。同年8月,百度公司在沈阳、无锡以及凤凰古镇等地,也开发了类似的全景地图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将全景技术纳入到了城市地理信息和管理系统之中,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持[1]。

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全景地图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全景图像采集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都积极地推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全景地图技术的结合与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全面提升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水平,可以通过优化全景地图系统中的图像采集技术的方式,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提供更多更加精准的图像与信息数据。例如,我国某地区城市规划部门在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重点关注了全景图像的采集器优化设计环节。作为全景地图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图像的采集器可以对城市区域内部的主干道、街巷以及旅游景点和城市地标等进行进行实景拍摄。经过优化设计之后的系统,可以采集更加清晰和精准的图像信息。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当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对车载全景采集器设备进行了优化。规定车载的全景相机拍摄水平角度之和需要大于360°,并且相邻相机之间的视域重叠区域不能低于30°。除此之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设计了车载全景相机的垂直视域角度,经过提升之后的角度接近180°,提升了全景相机的图像采集效果[2]。

(二)提高全景图像数据处理速度

当全景地图技术借助车载全景相机进行拍摄之后,通过将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可以为后续的图像拼接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图像信息数据。一般来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的全景图像的信息数据处理速度,将会直接地影响到图像的最终呈现效果。面对此种情况,我国某地区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发部门重点对全景图像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了优化升级。将gps点的各项功能进行了统一管理,确保了GPS点视线以及角度的计算效率。此外,当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部门还结合了空间全景地图的图像处理技术和GPS点的数据,利用了数据均衡处理的方法,将不同区域以及各个区域内部较为明显的特征点进行了配对,以提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全景地图图像信息的覆盖面积。在经过高效的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全景地图技术的结合效率,提升全景地图的质量,为城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改良全景图像拼接技术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还开通过全景图像拼接技术的方法,提高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当中,全景图像技术的应用水平。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发部门,在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明确地认识到了全景地图技术当中的图像拼接功能,对于全景图像整体呈现效果的作用。当地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开发部门采用了最新的鱼眼镜头设备,采用上下左右视角都接近180°镜头,对需要拍摄区域的进行全景拍摄,使得系统当中最终呈现出的具有较为明显的纵深透视效果。同时,该设备还能实现全景图像的无缝拼接。将拼接好的图像投放到360°全景投影设备之中,将拍摄视点作为多面体的中心,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出某一区域范围内的真实场景。该地区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发部门,根据不同空间环境的特征,综合运用了立方体、圆柱体以及球体等多面体作为全景投影设备,充分增强了最终的投放效果。在进行图像序列获取以及图像配准和融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采用了网格划分以及分层渲染的方式,增强了视觉效果。

总结:综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全景地图技术,体现了城市化发展同现代化科学技术相互结合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全景图像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持续地发展和完善。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将全景地图技术纳入到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之中时,可以通过优化全景图像采集技术以及提高全景图像数据处理速度的方式,提升系统的使用效率,扩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卢丹丹,谭仁春,吴易璿.全景地图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0):56-58+5. 

[2]李海亭,彭清山,杨志敏.数字城市中的全景地图系统建设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11(04):71-73. 

作者简介 

第7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GIS;RS;GPS;农业;应用

1 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科学技术,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正是由于其愈发强大的功能,使得它的应用前景和应用领域也变得原来越宽阔,如自然资源管理、生态学、水利、军事等等很多方面。

2 GIS在农业上的应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又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都比较依赖的产业,其复杂多变的特性往往令很多研究者无所适从,尤其是大量复杂的数据,令人望而生畏,传统的数据管理方法,如文件管理系统和人工管理系统都暴露了它们的局限性,这时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它所独有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处理方法为农业的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2.1 GIS在农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上的应用

农业资源包括土壤肥沃性、气候因子等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遥感(RS)和GIS共同作用完成的,通过遥感来获得大面积的农作物和土壤状况的影像,利用GIS/RS强大的图形分析功能,可编绘出各种专题图,在对各种专题图进行叠加来进行分类和分析,从而人们就可以了解关于这些地方土壤的状况和作物生长情况,从而可以真实反映农业资源状况,为科学利用和管理农业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从而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GIS在作物估产方面的应用

RS多时像信息,可反映出作物生长的状况和长势,再用GIS对各种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作物类型、统计作物生长面积、研究和预测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变化情况,构造出各种模型,再通过与上一年的产量相比较,为作物进行估产,此外还可以对土壤中含水量和害虫梁也可以进行分析,从而可实现对农田洪涝灾害、水污染等农业灾害进行预报,以便人们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可见GIS是农业实现自动化估产的重要平台。

2.3 GIS土壤适宜性方面的分析

土壤适宜性,顾名思义,就是分析土壤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被利用的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是通过RS、GIS、GPS3S技术的结合,通过GPS可以快速而准确的获取所想要研究地区的土壤影像,再将RS与GIS进行综合,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可以获取和土壤有关的信息,如土壤病虫含量,矿物质含量,水含量,盐碱化程度等等,以便人们对土壤进行判断,是把它用于种植农作物还是用于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为实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做下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为当下一个热门的话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问题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一个好的

循环。

2.4 GIS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

精准农业是在GPS和GIS共同作用下的信息现代产业,3S技术可及时发现这些田间的差异性,根据优化经营目标,实现目标投入,实现田间资源的潜力的均衡利用。将3S集成系统装在农业机械上,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即机器灌溉,机器收割,机器除草,减轻农民的负担,避免了传统农业的劳累,这些现在都已经实现了,而且效果还不错。这种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必将会得到更加宽阔的普及。

2.5 在农业其他方面的应用

农业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产业,决定了其许多问题都与空间有关,正好GIS作为一个解决空间问题的有效工具,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还在农业其它方面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如评价机械施肥的效率、农业灌溉的空间预测、农业点污染源的模拟、农业气象服务、农业生态规划、农业生态旅游等方面。

由此可见,GIS在农业上的广阔应用已是必不避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就必须进行革新,3S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将3S的优缺点互补,可为农业生产和决策者快速而准确的提供依据,现在的农业风险高,回报低,GIS技术可为农业生产的调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因地制宜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在这一点上,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加拿大,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经将3S技术应用于资源调查、农作物分类、生产检测、产量预测、农业灾害检测和荒漠化防治等农业领域,加拿大在农田信息采集和服务方面充分应用了3S技术。我国和外国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国外已经将技术运用在农业中,而我们却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前路艰难,还有待我们的共同努力。

3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面对来自国外那么多强国的挑战,我们不能退缩,作为当代一个有志大学生,而我的专业又正好是GIS,我们应该将国家的繁荣富强也作为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GIS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那样的话,可以预测中国的农业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必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因此,研究GIS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超.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11-23;

第8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GIS;资源管理;数据库资源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68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与GIS技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林业领域中GIS技术也同样被广泛使用。纵观我国林业GIS应用的情况来看,目前, GI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重点在资源管理工作上,而应用层次还处于GIS的初级阶段,即林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及简单的使用信息查询功能的阶段。为此,本文将以GIS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的应用为例,重点阐述GIS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发展方向。

1 地理信息系统及林业资源管理概述

1.1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1.2 林业资源管理

管理是实现稀缺资源配置的决策活动,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所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监督以及所建立的工作秩序和制度的总称。

对于林业资源管理而言,由于人们对其管理内容认识上的差异,往往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林业资源管理是指对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数据的管理。广义的林业资源管理,从管理对象看,不仅包括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还包括森林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从管理的业务范围看,不仅包括森林资源数据和调查设计规划的管理,还包括对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等活动进行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

本文所述的GIS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除在森林资源数据和调查设计规划的管理的应用外,还包括对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等活动进行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上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在林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6大功能包含: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

其中,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主要应用于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空间查询、数据显示与输出功能多用于对小班地块的查询及打印输出。而空间、属性分析及决策支持功能目前则很少被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上。

2.2 林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

2.2.1 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是根据GPS、遥感、标准地调查及各种方式的林业调查手段,对各个小班地块的空间形状及林分因子等属性数据进行外业采集,并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建立空间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森林地理信息数据库。这也是目前GIS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上的基础应用。

2.2.2 调查设计规划的应用

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地调查采集作业小班的信息,利用GIS技术中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功能实现伐区设计、造林设计、抚育设计等各种内业设计的计算机化。

2.2.3 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等活动进行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的应用

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根据森林资源经营模型,归纳出各个不同林种、树种、不同林分在各种生长条件下的最佳经营方式,建立森林经营模型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筛选出最适合目标小班的经营方式,功能协助完成森林资源经营利用等活动进行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目前,GIS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较少,但这却是GIS技术在林业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同时也是GIS技术应用于林业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9篇:地理信息概述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 GIS 发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278-1

0引言

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技术。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指导GIS 研究工作的开展。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IS肠eogarphiealIL-oflrmationSystem)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一方面,它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类学科,另一方面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综合而言它是为区域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加工与管理技术的学科池是一种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工具。

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地理信息系统(GSI)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3地理信息系统(GSI)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备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的信息并完成人类依靠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任务。

2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功能体现在6个方面: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用于获取数据,保证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2.数据转换与处理,保证数据在入库时内容上的完整性,逻辑上的一致性。3.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高新技术,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数据库操作、通讯功能等。4.制图功能根据GIS的数据结构及绘图仪的类型,用户可获得矢量化的地图或栅格地图。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图,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层的地图。5.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包括拓扑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地形分析等等。6.二次开发和编程功能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编程环境中调用GIS的命令和函数,或者GIS系统将某些功能做成专门的控件供用户开发使用。

3 GIS的发展

3.1 GIS软硬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GIS能够将更为复杂、更为大量的计算任务完成,使其所处理的空间分析和图形更加复杂等等优势。此外,努力改善开发平台能力能够决定GIS技术的发展,并能将软件的可移植性增强和其所应用的领域扩大化,在相关技术的辅助下,将GIS系统的集成度和用户友好度提高。美国的ARC/INFO、MAPINFO,澳大利亚GENAMAP和加拿大的TITAN/GIS、PCI是目前较好的GIS开发平台;而国内中国地质大学的MAP/GIS和北大遥感所的CITYSTAR软件也比较好。这些都是较为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但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的重点不一样,在数据结构、集成化和智能化都有所不同。

3.2 MGIS―多媒体GIS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像、图、文和通讯等集合到一体,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和感知信息,以及形象可感的、甚至能够声控对话的人机界面对信息处理进行操纵。GIS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及应用模式的设计深受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呈现更为丰富、灵活、友好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MGIS)实现了文字、图形(图像)、色彩、声音、色彩、动画等技术的融合,使得GIS应用的市场和领域更为广阔。它一方面能够将生动直观、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商业和决策管理等领域,另一方面能够让电脑技术真正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多媒体技术在GIS领域的应用以及具有良好集成能力的MGIS的出现,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3.3 WebGIS技术

基于Web的GIS系统综合利用了信息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工程等先进技术,借助现代网络通信设备,使各类数据能够很方便的到网络上。达到了由用户自定义数据检索方式、自定义图形层结构、在网络上直接处理数据,显示各类图形等目标。

4 GIS技术的应用

4.1 GI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地理学任何一门分支学科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必须收集前人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测试,上述数据则是GIS信息管理分析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它和专题地图提供的数据以及各种遥感数据构成了GIS的三大数据源。在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不管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有何差异,三种类型的基本数据是利用GIS进行管理与分析的必要条件;然后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可以应用GIS进行专题地图的编辑处理,或者应用GIS数据库资料及相应的数据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4.2 GIS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数字地球”的概念的提出“,数字环保”的概念随之形成“。数字环保”是在EMIS、DE、DE、GPS等技术的基础上所衍生的大型系统工程。当前,引进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热点,GIS使EMIS的功能更加强大,可实现环境制图、专题分析、统计分析表现、空间等值分析、模拟结果表现、信息查询等功能。不仅把环境信息进行科学直观化,将管理者置身于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而且使管理工作变得直观、生动和全面。GIS除了在环境管理方向有重要的应用之外,在环境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5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唯有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更快地作出科学的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同时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GIS技术在我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只有正确了解GIS技术发展动向,利用GIS最新技术开发产品,推广应用,发展产业,才能立足于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中。

参考文献

[1]吴云丰,陈学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动态探析[J].硅谷,2014,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