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如何搞好阅读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搞好阅读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搞好阅读教学

第1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重视教师范读。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的情感处理,合理的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声情并茂地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给学生示范朗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如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教师用深沉、平静有力的语调读: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虽然此时教师的语调平缓,但蕴藏着对总理的敬佩之情。到后来读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教师用敬仰、感动的语调读出对总理的爱戴之情。教师范读中,时而舒缓,时而激昂,把学生带人此情此景中。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既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又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师生共同研读。研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边思考边读书,才能弄清课文的主题思想,从中获得知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研究,如果学生说不清楚能够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也很好,这样激发了学生研读课文的兴趣,同时又领悟了课文的内涵,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猫》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抓了让学生朗读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点。文中写到:“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又用得何其生动。还有“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些句子在朗读时,我都要加以指导,使学生通过细读、研读,加深对猫的古怪性格的理解,也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细读、研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升华学生美读。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课文实际,对于一些名家名篇或者其中的经典段落,一定要求学生美读。美读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深刻领悟文章所描写的主题,通过文章优美语言表达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巴金先生的《九寨沟》中写到: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蹿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竹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林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样优美的段落,活灵活现地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副山水图画。上面不乏可爱动物的点缀,只有通过美读才能获得美的享受。才能使语言文字变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让景物如“过电影”般在学生脑海中闪过,让九寨沟的美丽与神奇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2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阅读 教学 语文

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在积累了适量的语言之后,则要求他们开始自主的进行阅读活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相对于中低年级来讲要高得多。语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也是从语文开始的。因此,做好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做好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性还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停留在一件事情上,而阅读不仅要求读者心静与认真,更需要读者有足够耐心心平气和的完成阅读。这种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很难,针对这种状况,本文认为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找出他们的阅读兴奋点,鼓励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以此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比如,有的老师发现与中外优秀名著相比,小学生们更倾向于看那些简单并且有插图的书目,于是该老师鼓励学生们阅读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经过一段时间后,该老师发现学生们都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特意在语文课上腾出15分钟,让同学们在讲台上分享阅读经历与阅读感受,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更加浓烈,班里学习气氛极好。

其次,老师在了解学生阅读习性后,可以按照学生们的喜好,在班里成立阅读小组,也可以建立一个图书角,让同学们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不仅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也让学生们在无形中学会分享,提高他们的素质。比如,有老师发现班里有的同学书很多,但是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看完书之后就不爱惜书了,到处乱丢,于是老师建议他把看完的书放在班里,让其他同学也可阅读,于是班里就有了图书角,慢慢的同学们都把自己看过的书放在一起,大家交换着阅读,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也大大提高了,见识也广泛了起来。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好阅读教学

每个人的阅读目的都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从文章中获得一定的信息,有的则是为了对文章有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获得阅读效果,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师来说,为了学生的阅读教学获得好的效果,应该指导学生们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常见的阅读方法有三种:略读法、精读法与跳读。

首先,略读法。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粗略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不要求通篇读,阅读者只用针对所需的信息来阅读文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也会遇到略读的课文。比如在学习《游天然动物园》第一课时,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同学们一字一句的对文章进行分析,而是让同学们用5分钟快速浏览完文章,然后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再给同学们一段思考的时间之后,老师让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老师适时的教同学们合理运用略读法完成阅读要求,对同学们以后的阅读活动会很有帮助。

其次,精读法。精读法与略读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是适用于那些需要对文章有很深入研究的读者的。精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章整个结构脉络进行深入精细的阅读,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能静下心来,通过文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体会作者作文的用心,领悟文章的精髓。比如,在学习《早》这篇课文时,老师就让同学们自己先仔细的通读文章,在同学们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之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对文章进行了阅读分析,在鲁迅刻“早”那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一起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以此为契机,老师又教育同学们要有恒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最后一种方法跳读法。跳读是中和了略读与精读的一种阅读方法。有时候为了对特定的文章段落进行分析研究,读者可以对除特定段落外的文章进行粗略阅读或者直接跳过不读,而对特定的段落则进行仔细阅读。这种方法在学生做段落分析题时经常能用到。比如,有个阅读题这样问道:“请阅读《夹竹桃》的第五段总结出这段段意,并说明某句话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在做这种类型的阅读题时,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找到这段,并对这段进行通读,其他段落则不必考虑阅读。

三、读写结合,不断提升阅读教学

从小就有老师在我们耳边说“读写、读写,边读边写”,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要会书写。其实我们阅读的最终目标就是理解,理解之后的终极目标就是会书写。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提倡随手书写,鼓励学生们把在阅读中的感受及时的书写下来,我相信,在真正进入阅读状态时,每个人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同时也可以把阅读中不懂得地方书写下来,在阅读结束之后再进行探究,对于阅读的质量是会有很大提升的。因此,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大脑与手并用,及时的将不懂得或者有感觉的东西书写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结语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教师来讲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们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并辅以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成飞.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0(56).

[2]刘会春;杨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四要”[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8).

第3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阅读,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曰‘教学相长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及教材之间的联系输送带,也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它以学生的思维主导,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知新。而这就要语文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教学。几年来,我立足于欣赏式阅读教学的实践,课堂阅读的效果不错,现提供给语文教师探讨和借鉴。

一、欣赏文本,读出个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已有自己的一些喜好与思想,要让学生喜欢阅读,首先教师要选择好的文本作为载体。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只有好的文本,才能让师生陶醉其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分析;也只有好的文本,才能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从而在阅读实践中放飞心灵,在阅读的天地里尽情遨游。我们可以做到:兴趣阅读,营造氛围;激活思维,文本交流;激励阅读,感悟欣赏。

二、相互欣赏,搭建平台

第4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阅读;翻译;方法

一、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可以起到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用翻译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依托课文的语篇材料,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翻译水平,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促进阅读理解的加深。

首先,阅读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翻译的材料被完全理解透彻了,翻译才可能通顺正确。所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前提是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根据Krashen 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没有语言的输入,就没有语言的输出。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一方面强调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阅读作为语言输入方式的重要性及其对语言输出“说”和“译”的重要影响。

其次,翻译可以促进阅读理解的加深?。只有通过翻译把阅读材料用正确的文字表述出来,理解才会更深刻透彻。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输入的结果是经过学习者情感过滤、注意和理解后的“吸收”。而所谓的“吸收”,则是指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是将语言输入的短时记忆内化为长期记忆中的知识结构。只有进行了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输出。

而目前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考试形式不利于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或者说是学生的语言输入的程度。很多时候学生虽然能够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但他们的答题是在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对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作为语言输出的翻译可以帮助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译来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语言输入,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没有好的检测形式,就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就没办法提高阅读能力。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用翻译教学来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可以促进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以阅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建议

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中的观点虽然也曾有些学者提出来过,但大多只是提出理论的假设或是泛泛地介绍了一些方法,没有提出可行性建议或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首先,要意识到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把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的这种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在教学实践中,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这一方法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英语教学太依赖政策,政策没有明确的鼓励,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尝试。故一线外语教师不能过于依赖政策教学,而应积极主动地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

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这一方法得不到重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过分依赖教材,认为只有重新修订适合的教材才能够全面展开这种教学。故真正做到有效实施的不是等待政策的改变或教材的更新,而是在目前制定阅读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系统的翻译教学计划。所以,要真正做到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教师要在制定阅读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使用的教材,制定出相应的、全面的、系统的翻译教学实施方案,把两者的结合落到实处。

(二)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技巧

融翻译教学于阅读教学这一理念的确定及相应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自己翻译教学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翻译就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感觉,也是有技巧的。译者要从技巧中培养出翻译意识。由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进行翻译教学的意识不强,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翻译意识也不强。这种翻译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马上培养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翻译教学贯穿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培养、强化学生的翻译意识。阅读中的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翻译法并不是那种逐字逐句的语法翻译, 而是指通过难字难句的翻译、英汉互译、情景写作、语篇翻译等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综合能力。”

(三)教师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学家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可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搞好教学的必要前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自己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吸收所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在翻译方面的基本功,只有具有丰富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才能够搞好翻译教学,从而把整个教学搞好。教师在不断争取培训和进修机会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第5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设计阅读课,要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策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为其在课外能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展开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

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Pre-reading阅读前阶段。在这一阶段创设适当的语境,带领学生复习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单词、短语,目标语或语法知识,以旧带新,呈现话题,为新课做准备。可根据主题进行阅读预测,也可以在游戏或故事中理解新词或语言,给学生阅读提示,排除障碍,降低阅读难度。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重要的是:复习热身或导入要有目的性。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激活?如何把要阅读的内容与学生已知的一些事物联系起来?怎样才能将语言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出来?通过阅读前的一些热身活动,可以较好地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应当说,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While-reading阅读中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重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置任务时要由易及难,引导学生进行由略到细的阅读。

本阶段问题的设计尤为重要。教师要注意问题要有启发性,且难易适度,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据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怎么引导,怎么分析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另外,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教师首先出示两三个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概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通过快速阅读,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对阅读材料的浏览,既初步了解了材料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又能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提出能让学生通过略读就能快速在语篇中找到明显答案的连贯的问题,帮助他们综观全文,获取对语篇的完整印象,训练学生整体理解的技能;或者提出一些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细节,根据问题迅速定位,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判断、推测,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问题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上,还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

Post-reading 阅读后阶段。Post-reading 是一个读后输出的过程,可以采取下面提供的方法之一进行: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或改写、扩写、仿写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6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讲解;地位;教学;体会

语文教学中少不了阅读教学,这是重点教学。下面就浅谈阅读教学的个人观点。

一、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不大,往往阅读后难以用文字或流畅的语句表达出文章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为了节省时间,常常会主动讲出问题的答案,并没有设疑的过程;即使有设疑的过程,也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思考,去总结。这样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会形同虚设,只是阅读了,却没有学生的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对作品的内容和和写作特点只是一知半解,完全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真正意图。这种阅读教学急需得到改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学生阅读后有收获,有感受。比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语句,标示出不懂的句子或段落,还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部分内容,鼓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交流阅读感受和心得。必要的时候,学生还可以列出阅读的提纲,起到有效点拨、启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目的。对重点和精彩的内容、部分,学生再和学生讲解、分析,让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师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也就指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以教材为根本,有效实现学生、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有效阅读为目的,才能更好地搞好阅读教学。

二、学生的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体会,学会领悟,学会分析。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产生共鸣。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比如,当读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做下标记;有了感触的时候,要及时在旁写出自己的认识,或赞颂,或痛斥。这样,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实现高效阅读。

(2)提醒学生在阅读时要专心、要用心,要做到心无旁骛。

(3)要鼓励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疑问,允许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思考和分析的好习惯。

三、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我们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工具书,或者在阅读前和学生一起动手扫清文章中的“拦路虎”。我们还要及时地为学生讲解这些词的含义和应用的范围,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学生还可以先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文章的梗概,同时设置悬念或问题,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和阅读兴趣。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从书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越发感觉到书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知识就会丰富起来,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但具体到阅读教学,我们又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阅读教学前,我们要领着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也就是大致地浏览,弄懂文章大意;学生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设疑,问题要简单、明了,切忌复杂化,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要更深一步,让学生经过思考才能找出问题的答案,或采取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学生对文意或问题的答案会更加迫切,就会达到满意的阅读效果。阅读结束后,学生要让学生掩卷深思,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你最喜欢文章哪一个情节,为什么?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到了什么,受到哪些启示?这样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阅读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7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的窗口。阅读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进而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搞好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自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为他们能更好地萃取中国文化精华、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打下基础。那如何才能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呢?

一、明确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抓住重点,明确要求。教师可以以课后思考为重点,明确学生的阅读目标,因为这些题目是紧扣重点训练项目和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的。当学生明确了训练目标,就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就会主动地阅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知识,主动地来学习新课文,锻炼阅读能力。

2、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练习。因为学生必须靠自己解决问题,别人是代替不了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读书、思考或者查阅字典。学生经过自学自练,会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有了新的体会。

3、教师组织交流。学生经过自学自练,会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有了新的体会。然而这毕竟是初步的练习运用,他们必定还有自己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组织交流,检查指导。检查、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课文是否已经读得正确、熟练了:是否基本上把课文的内容读懂了;从讲读课文领悟的读写知识是否能运用了。

其中第三项是重点,应当特别重视、抓住不放。在学习讲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能对重点训练项目的印象并不太深刻,现在拿来运用,会显得比较生疏,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指导,甚至需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讲读课文的教学,明确训练重点。凡是学生理解的,就不要重复:学生一时理解不了的,也不必深究,只是对应当理解而尚未理解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指导,要腾出时间,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学习阅读上。

二、阅读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里不难发现,新课标提倡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方式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反叛。传统的语文教学着眼点是“教”眼中很少有学生的影子甚至于没有。新课标则着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如何改善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这就要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学会要大胆地“放”。即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不搞“一刀切”,更要鼓励学生创造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同,因而,其认知的方式方法必然会有各自的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有利于加快对文章理解的进程。

三、注意评价的适当性

第8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汉语;少数民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287-01

阅读教学在小学汉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汉语教学由字词到篇章的中枢站。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汉语阅读的教学的现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具体特点,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这一主题,谈谈几点教学见解,望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关键,是需求的动力。强烈的阅读欲望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就像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学生努力寻找阅读机会,从中获取信息,得到了阅读的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因此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质量,也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汉语不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母语,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都普遍不高,很多学生都是在为“读”而“读”,这样的阅读现状,完全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疆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切实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乐读。为此,教学中,作为汉语老师的我们,应善于结合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爱好、性格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等各方面特点,积极的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的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到阅读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创设阅读情境,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境既是体验,也是感悟和提高。在新疆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环境的缺乏,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祖国内地而言相对较难,但这也不是绝对,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姿多彩的情境帮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顺利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给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积极的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遇到情境的创设,其方法和途径有许多许多,如,教学一些写景文章时,教师可播放录像或图片等创设情境,通过生动的形象,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使其快速进入文本情境之中,并跟着汉语教师的生动富有情感的讲授展开积极思索,发挥想象力,自主感悟。这样,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阅读指导,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新疆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的高,但是他们的阅读效果却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在于没有掌握好阅读的方式和技巧,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阅读效率极低。就这样的情况而言,在新疆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使阅读教学落在实处。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以下几点阅读的方法:①预测法:在学生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学生汉语水平特点,首先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②略读法:略读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中心内容,掌握全文的中心思想。③猜词法:在学生浏览全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新词,教师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新词的意思。④查读法:要求学生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阅,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较详细的信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阅读技巧的渗透,引导学生逐步的学会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包括快速阅读能力。仅仅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具备了阅读能力,作为具备语言交流能力的学生要读各类课外读物来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新疆地区的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的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作为汉语老师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室,班上的读书角等,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学生不断的去读,去感受,使学生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渐渐的把握好阅读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的创新阅读教学的新途径,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强化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读写能力,重视课外阅读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把握时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固有思维定势,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的优势,让广大教师逐渐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只要学生对阅读课内外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完全有可能提高阅读教学实效。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引进快乐阅读的宝殿,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小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的一些课文,尽管大多数师生都认为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但课外阅读作为扩大知识范围强化语文素养的重要补充必须高度重视,一些自选的课外阅读书籍更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其内容与当代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联系密切,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日新月异,语文课本中只能涉及一部分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和民族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文化理趣,有限的课本内容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产生亲近感,某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对其他学生相对比较难理解,教师仅凭传统的课文讲解,既让学生感到很难了解更丰富的内容,又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把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的重点,需要精讲细读,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辅导,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从情感上愿意接受,这样才会使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只有加强课外阅读基础训练,实时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精神,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挖掘课外语文教学资源

为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勤奋阅读的人文情境化氛围,让生活在这个环境氛围中的学生明确勤奋阅读就是自己作为学生的天职,感受到如果自己不勤奋阅读就会落后于人,不勤奋阅读就会失去跟大多数学生交流的机会,就会让别的学生耻笑。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创设有利于阅读的教学情境,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有奖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一段时间后,关键要组织学生积极探讨,由兴趣阅读逐渐过渡到探索性的自觉阅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有效阅读教学。课外阅读鉴赏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读物,认识作品以外相关知识组合的重要性,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才能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是获得由文学形象带来的基本审美享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阅读欣赏能力的提高。基于健康审美角度的创造性阅读,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实现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创新价值观和艺术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课外阅读为学习者提供了想象空间,让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体验、感受,与作家的作品进行交流,并进一步感受体验世界精神文化宝库的魅力,在充分想象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三、指导有效阅读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但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有利于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阅读伊始,首先要对所读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现在是网络时代,为相关知识的寻找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以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一起开展研讨会,总结探索出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探索、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结合为主渠道,把重点字、词、句、段进行精读,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提供导航:什么书应该精读,什么书应该泛读,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去读,课外读物应该怎么去读,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发掘文学美,感受语言美,探索意境美。要为学生推荐好书,把了解民族语言特色的任务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性探索。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认识,热爱本民族语言的纯洁和优美,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贡献。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多种体裁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体。就阅读教学而言,对于重点作品精读是主体,泛读、略读、品读是重要内容和知识积累的补充。但就阅读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阶段,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阶段,泛读是补充知识、开阔视野的必然经过阶段。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读,其宗旨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强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进一步吸取语言精华,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品味民族文学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