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杜玉波在论坛开幕式上从五个方面作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讲话。杜玉波指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大学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大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杜玉波强调,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动力。其中,高考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高校组织模式创新是改革新的着力点,试点学院是改革的有力抓手。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办学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健全保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好一所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党的十报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并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何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作为逻辑学上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就发展模式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投资的扩大、规模的膨胀、数量的增长等。强调内涵发展并不意味着对外延发展的否定。内涵发展需要外延的支撑,就其实质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是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是使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的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如同其他社会单元一样,高等教育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涉及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等五个主要变量,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五个变量中哪个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因时而异,与时俱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多种表现方式,可以表现为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公平的普及以及上述多个指标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益的提高。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等的不同结合表现出不同综合效益,进一步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方式,即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在当前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应当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上述五个变量协调统一的发展。
事实上,当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9%,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高,3000多万人的在校学生总规模稳居世界第1,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属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效益、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当转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等五个主要变量协调统一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这是高等教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必然。正因为如此,党的十站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面对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提出要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上,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
作为社会的一个复杂而相对独立的单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涵义不仅与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与作用的认识息息相关,也与高等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中对人、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而不断变化,同时它还随着高等学校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五者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其实现途径也不尽相同。而在当前,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1.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略有变化,即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调整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需要。要坚持育人的方向性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全员育人的“学科德育”,发动广大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要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高校辅导员等都是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成员,应着眼于专业化发展,引导这一队伍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与操守,加强能力锻炼和岗位培养,增进交流学习,造就讲团结、有水平、能战斗的德育骨干队伍,积蓄汇聚德育工作的社会基础,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育,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强调要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要坚持近些年来在贯彻16号文件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载体、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并不断创新,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2. 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面临从思想观念到体制机制的种种困难,不改革、不突破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因此,必须深化综合改革。相对于十七大报告而言,强调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是十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当然,这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我们所理解的“综合改革”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教育内部诸方面相关联的改革,二是教育与政府、社会等利益群体的关系的改革。在高等教育内部,要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建设优势学科,引导高校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外部,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校依法民主管理;鼓励社会参与,加强各有关部门、各地区的统筹领导,落实保障政策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单兵独进式的改革,而应当是系统的、多方联动的综合改革。对于综合改革,既要系统思考、顶层设计,也要“摸着石头”探索前进。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瞎摸瞎碰盲人摸象式的改革是万万不行的,但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连石头都摸不着”的“拍脑门子”改革也是非常危险的。
3.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调节器。十报告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之一,并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其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过去,我们也曾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起点”。这种提法虽然突出了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但是在逻辑上有一个问题:教育公平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关系是基础,经济关系决定其它的社会关系。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显然,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公平重要就把它说成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起点”,相反,它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是,它确实是重要的调节器,处理得好,就能促进社会公平,反之则会固化甚至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教育公平的相关制度属于“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应当抓紧建设。当前,尤其要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推出新的举措,取得新的效果。在高考改革上,要统筹兼顾,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建设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为高校招生选拔录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同时,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提高资助水平,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
4. 重视教学文化建设
教学文化是教学实践中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是在教学中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以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精神气象和氛围的总和。事实上,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决定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里,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诸如,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单一,不能体现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基本理念;在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中,还没有建立起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我们的许多大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起码的沟通,不少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根本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曾对清华大学与美国大学教师在师生互动行为模式上的水平差异作过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清华大学在师生互动指标上明显低于美国大学。27.1%的清华大学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表现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教师的及时反馈,而美国同类院校有此看法的学生只有7%左右。这种情况在国内高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更为严重。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改革十分紧迫,必须倡导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加强教学文化建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因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的建立,既受传统教学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受传统教学制度文化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师生传统教学习惯的束缚。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需要各高校领导高度重视,尤其需要广大师生、特别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大学领导和教师要把目光投向教学、心思放在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抓紧教学内容更新,抓紧教学方法改革,抓紧教学评价改革,彻底改变当前一些高校“昏昏欲睡”的教学文化,建立一种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文化,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生活水平;思想观念
1.引言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精神形态的心理也发生作用,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自信心的增强。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1]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此问题某种程度的忽视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2]具体而言,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这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这些问题。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受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3]的现象,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事后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4]的不平衡倾向。这样就必然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高,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的保障。
3.2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素质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令人遗憾的是,当今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
3.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的生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4.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持续工作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5]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使思想、道德、意志和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大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以及对未来工作分配的担忧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二、提高智力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功能,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体育运动使人正确认识自我。人在运动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竞争又使自己的社会价值被认可。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四、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体育运动能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5.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6]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9.
[2] 冯燕.健美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J].体育科技.2005(1):24.
“幼而学,壮而行”是启蒙经典《三字经》上的名言。讲的是幼时学得怎样,大了就会干得怎样。讲得更为典型的是德国著名军事家毛奇的话:普鲁±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少儿教育太重要了!
我虽一直从事高等教育,但却一直关注着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这一教育办不好,办好高等教育就没有基础。办好高等教育有两条很关键:一是教师水平,二是生源质量。我看到了我国教育历史性的跨越发展,看到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对高等教育源头性的贡献。但也看到了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问题:一是在品德上,有的人格不够健全,感情不够健康,习惯不够良好,基本道德规范有所缺失,对国家、社会不够关心;二是在业务上,有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扎实,与之相应,思维不够活跃。前者主要同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有关,后者主要同中学教育有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首要的是教会做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性、人格、情感、习惯、精神境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须教会做事,应该有什么样的灵性、智力、悟性、能力、思维方式、科学文化素质。做人与做事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做人一般要通过做事来体现,而做事一般更要由做人来统率,引导方向,赋予动力。
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做人”打好基础,即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习惯、基本的道德规范、优秀的民族传统,这是未来愛国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基础,即坚实的品德基础。千万不要如同有人讲的:“幼儿园向小学学,小学向中学学,中学向大学学,大学向幼儿园学。”前三者指学知识,学本领;后者指学做人,学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学教育,严格讲,还是基础教育,主要是为“继续学习”打好基础。青少年记忆力好,敏感,理解力在增强,因此,扩大基础,全面学习、扎实理解与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重视传统文化,绝不偏科,并且重视思维能力训练,这是中等教育关键之所在,即扎实的业务基础。千万不要如同有的内行评价说:参加数学奥赛的学生中,有的人连数学基本概念也没搞清,只会照例解题。
高尚而可靠的品德,全面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是未来愛国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真正源泉。
[关键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219-02
1 理清质量工程提出的背景,准确把握质量工程的内涵
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不少学校扩招后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水平不尽如人意;还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教育部明确指出:“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要求各高等院校同时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质量工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选择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引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学工作改革与创新,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2 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质量工程建设目标与要求,把事关学院教学质量提升的每项工作都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为学院在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 构建特色化的专业体系
专业建设是学校抓内涵、抓质量、上水平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强、做优的根本途径。以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为前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体系。
(1)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群。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不断出现,要求专业建设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灵活的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专业建设是一个积累过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专业水平、质量与稳定三者的关联性。
(2)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制定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宪法”,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制订。培养计划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2.2 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的原始意义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和微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桥梁。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1)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建立院系两级精品课程体系,确定了核心课程为学院的精品课程,以此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2)启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求质量的内涵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制定教改方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
(3)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要引导大家思考5个重要问题:①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培养目标?②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了生产一线要求?③实训条件是否类似工作现场?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⑤评价体系是否适合应用型的高等教育?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①转变观念。对于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学高、技高、德高”才能为师为范。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教师手上“要有油”。②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是缺人。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占领师资人才高地,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办强办精的战略任务。要建立奖励机制,培养自己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③发挥团队的作用。决定教学质量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优秀教师的成就,而是占多数的普通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整合力量组建教学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推动课程建设。
2.3 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编写适应实际情况的新教材势在必行。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采用了模拟、角色扮演、项目、案例等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寓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过程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使用校园网,进行网络学习。另外,在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制定《课程考核办法》,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试。
2.5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与控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学院结合实际,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形成易操作、见实效的实施细则,形成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6 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教学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教学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通过召开研讨会,交流教学管理方法和经验,安排讲座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2.7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专业办出特色的关键。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担任专业带头人;同时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事实践教学。形成了一支既有学术科研能力,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在职培养。通过开展教师业务技能竞赛,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组织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加社会实践,加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文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培养广大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行教师岗位年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以老带新、专兼结合,走工学结合的路子,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3 关于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考与体会
3.1 质量工程是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价值的探索
质量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实现,是时展、社会需要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质量工程建设,解决好质量与数量的矛盾,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2 顺利开展,有效推进质量工程的前提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
质量工程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树立了人才培养是高校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理念。只有对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教育的基本规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建设好质量工程。
(1)坚持以育人为本,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开展质量工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质量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2)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加强素质教育。开展推进质量工程,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加强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丰富的知识,还学会做事、做人、学习,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3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教学管理是高校一切管理工作的核心,它的基本任务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推进质量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是基础。
3.4 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合教育资源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能培养出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要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积极挖掘、利用、整合现有资源,集中相近专业的实验设备、实验基地等教育资源,集合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师资力量,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成立和建设,由点及面,由团队到整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让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主体多为90年代后生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以往年代生人成长过程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有着许多明显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本研究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和问题角度出发,对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现详述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特征和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为:思想特征为有自信、民主和维权意识强、个性独立,问题为较为理想化、过于个性独立以自我为重心;心理特征为重个性差异化、性格独立性较强[2]问题为团结能力较差、抗打击能力弱,生活依赖性较强;行为特征为思想较开放,热衷接受新事物,问题为物质功利性强、现实沟通能力较弱、容易被媒体误导、实践能力较差。
二、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赋予了新内涵。古言道“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即德为教育的根本使命,丰富了当代人才培养的内涵,同时也说明当代社会对公民教育、建设者的培养以及社会接班人、人才选拔的明确导向。道德是社会安定的立足之本,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当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荣辱观,可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基于问题建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一)建设管理体系
我国高校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主要分为8个方面,即为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精神生活、虚拟生活、成才生活。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从这8个方面入手,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解决这些生活背后存在的问题,以此构建高效有序且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从这些方面入手,教育工作者可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和形象,然后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学生拉近距离,了解学生基本动向。
(二)拓宽教育渠道
由于网络的出现,当代社会的信息获知渠道非常广,因此教育渠道除了由传统的高校文体活动、班会、团课以及党课等教育方式外,还可以针对大学生的上述特征和所存在的问题,以社会主流思想为基础,对教育渠道进行改革和拓展。如建立网络教育渠道,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方式和以往相比都具有较大变化,因此结合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网络通信工具和学生们进行文化交流,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潜移默化的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彻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
(三)自我服务管理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单一化管理已经无法主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和问题,可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使学生将自我作为管理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可让学生自主的管理自己,例如让优秀的大学生作为表率,对其他大学生作为管理,可以更加有效的发现学生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容易找到学生们更愿意接受的解决办法。例如,高等院校可以以组织理论学习小组、主题议论会、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社团、创业中心、科研组、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管理服务,另外还可以网络、校园广播等方式建设学生自我服务管理方式,以此促使大学生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当代社会对公民教育、建设者的培养以及社会接班人、人才选拔的明确导向以德为基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当代大学生存在问题主要为思想较为理想化和以个人为中心,心理抗打击能力、团结能力弱,行为方面实践能力较差等。基于问题建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为:建设管理体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解决这些生活背后存在的问题,以此构建高效有序且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拓宽教育渠道。如建立网络教育渠道,通过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我服务管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兴趣,使学生将自我作为管理的主体。
作者:陈大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琴.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等教育的转型期,高校的人才培育模式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在这种发展和变革中,培育模式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大量积累,但培育模式中的现存问题也不容忽视。
1.专业结构落后又惰于改革。社会大环境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对自身的专业设置进行不断革新和完善。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存在着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市场的人才需求的现象,其培育方向陈旧、与国际国内的需求趋势严重脱节。这些专业是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为适应当时社会的某种需要而建立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今非昔比,当年的那种社会需要已被严重淡化甚至不复存在。但是基于某些原因学校又不愿对此类专业进行改革,这直接导致培育出来的学生“所学”非“所需”,虽然手持学历证书但很难摆脱就业困境的现状,严重阻碍了高校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学校的生存。
2.盲目“追热求新”却难保师资。培育模式的建设和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绝不等同于“盲目追热求新”。对当今的高校发展实情稍作调查就会发现“盲目追热求新”现象不但存在而且不在少数,仅拿新闻学类专业点来说,据《中国青年报》( 2005年10月27日版《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资料统计,自1994年以来,我国新闻类专业点个数统计数据为:1994年为66个、1999年为124个、2004年为459个、2005年为661个。可见,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之前,专业点个数年均增加仅10个左右,而扩招之后的2000年到2004年间年均增加近70个,到2005年,仅一年就新增了202个。这样的“超常规发展”不是仅仅出现在新闻类专业上,在其他专业建设中也屡见不鲜。很多院校只具备了薄弱的师资甚至是只具有了几名教师,因为看到就业市场上的某某专业是个“热门”就盲从申办。这样的院校专业往往由于教学计划不健全、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这样的专业所培育的毕业生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吗?即使得到了试用机会,能否经得起岗位的考验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做到全面化和透彻化
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和变革必然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也不断变革,高校的培育模式建设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和依据。但是市场的这种导向作用的正确运用必须建立在对市场的充分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绝不能盲从于市场。否则培育出来的毕业生反而“所学”非“所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概括地讲,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应该是全方位的、透彻的,要在充分分析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对人才的需求问题;要透过市场表层看需求的实质,不要被局部的暂时的需求假象所迷惑。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市场需求也就存在着“朝令夕改”的“速变性”。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要全面、准确、透彻地分析其人才需求情况就要求学科建设的决策者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运用动态分析的观点,不但要看到“目前的需求”更要看到“将来的需求”;不但要看到需求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到其本质。正如吴博达老师在文章《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思考》中所指出的,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大量的新兴学科必然应运而生。仅就现行的专业目录来说,今后被广为关注的几大领域及已经出现的众多新兴学科,有相当一部分目前还是空白。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人才培育模式的结构调整及相应的配套改革中去,才能在新世纪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搞好人才培育模式建设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考试模式 创新
全面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产物。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把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当代劳动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为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的要求,高职教育现有的考试模式应进一步完善。
一、高职教育中考试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高职的课程考试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本位、轻视能力思想的影响,加之客观知识便于命题、考核与评定,现在的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同时偏重于多样态知识中的结构化、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片面注重知识的考核将会使学生习惯于这种考试模式下的惰性思维,遮蔽对发展自身能力的关注,同时也背离了高职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2.考试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情景中需要重新建构。因此考试命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实践实训能力的考查。而现实则是考试过多地关注总结性考试,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唯一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排出名次供职能部门使用,甚至学生的试卷成绩也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不科学的滥用总结性考试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应试教育”倾向。
3.考试方式比较单一。目前高职考试方式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首先,由于命题内容的抽样性,考生考试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考试成绩带有偶然性,是这种考试方式无法克服的。其次,在这种考试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角地位,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所以这种考试对于学生的考查是不全面的,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且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再次,闭卷考试一般客观题较多,标准性答案使得课程教学走向趋同,这在多元化思维的世界文化氛围中,阻抑了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成长,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
4.在试卷分析方面,或是没有进行分析,或是往往较多地进行分数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方面的分析,而对试卷本身的质量和通过试卷反映出的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分析有限,特别是对于如何改进教学,进言甚少。
5.在考试管理方面,尽管各高职也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由于考试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大的系统工程,与教学、考试的形式选择、命题、考场管理、阅卷等考试环节,以及与教风、学风都息息相关,单一地抓考场管理这一个环节很难取得实质上的成效。现实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在有不少课程的任课教师是自己命题、阅卷的情况下,如果只着重抓考场管理这一环节,往往会造成形式主义,不能解决考试问题的实质,考试应有的功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二、现行考试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考试的内容虽然是各专业课程的知识,但考试命题、质量分析还必须应用教育学、测量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尽管承担一所高职考试改革任务的是各专业第一线的任课教师,但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是考试学方面的专家,在理论上不可能对考试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师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学管理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命题、组织考试、阅卷、分析等,对于考试改革和研究甚少。
2.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数量上已占了半壁江山,但其发展的历史却只有短短的几年,人们还来不及深入研究高职课程考试的性质、目标、功能等。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机制不畅的现象,组织学校整体考试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务部门,由于学校的教务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和考试改革的方法要兼顾全校所有的专业和课程,普遍性太强则针对性必然弱,再加上管理者也不是考试学专家(真正的考试学专家一般在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教科院所,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各级教学管理者平时忙于琐碎教学管理工作,对有关考试理论方面的研究有限,再加上专业和课程性质、内容的千差万别,实际上也只有在宏观上出台一些考试管理和改革的原则性的文件。
三、高职考试模式改革的对策性思考
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适应高职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考试内容从考核知识素质向考核创新素质的转变。创新性人才的核心是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由知识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萌芽组成,创新素质考核由知识素质考核、创新意识考核、创新能力考核和创新成果萌芽考核等四部分构成。创新意识考核和创新能力考核是创新素质考核的重点及核心,知识素质考核和创新成果萌芽考核是创新素质考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什么专业,什么课程,考核内容都应包括这些方面,考试方式、方法和考试题型都应符合创新素质考核内容的特点及要求,考试题型及分数的分布应当与创新素质各部分考核内容的重要程度相适应。判断考试方式的好与否,考题质量的高与低,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的合理与否,都应以其与创新素质考核内容是否相适应为标准,并成为考核教师选择考试方式能力和出题水平高低的基本依据。
2.适应高职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考试目的从保证知识掌握向促进创新素质形成的转变。高等教育的考试目的不应只是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主要应是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尽快实现这一转变,既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要求,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必然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只有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创新性人才才符合这一要求。实现考试目的的上述转变,既要有全社会的共识,更要有高等教育领域的胆识;既要有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果断决策,更要有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的高度自觉;既要有思想观念上的认可,更要有实践、行动上的积极探索。
3.适应高职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在考试管理、阅卷、试卷分析方面的创新。严格考试过程管理,完善考场管理、监控等管理制度,考场管理主要应以院系管理为主体,开展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学校也应通过巡视、评估等形式加强督导和宏观管理。阅卷和进行试卷分析是加强考试管理和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对于实行闭卷考试的公共课程,实行封闭式集体流水作业阅卷、登分;对于专业课也尽量在教研室集体阅卷,从而保证考试的公平、客观;在试卷分析方面,阅卷教师要对考试的一般特征进行描述,如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及格率、优秀率等,还要从试卷结构、难度等级构成等方面对考试的目的适应性、内容的有效性等对试卷的编制质量进行分析,对评分标准的合适性进行分析控制评分误差。根据评卷中所收集到的考生卷面反映的情况,尤其是考生卷面中出现的倾向性的错误或失分的主要原因等进行归纳分析,对考生各方面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科能力上存在的缺陷等作出客观的评价,提出拟改进本课程教学的措施及意见等。
4.适应高职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考试方式从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单一的考试方式既不符合考核内容多样性的要求,又不符合专业、课程多样性的要求;既不符合考试对象多层次的要求,又不符合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知识素质考试方式不同于创新意识考试方式,创新能力考试方式不同于创新成果萌芽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既要防止学生平时放松,考时冲刺的倾向,又要防止出现不动脑筋、思想僵化、死记硬背的弊端;既要能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能促进学生接触新事物,思考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创造新成果;既要能防止、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发生,又要能使学生把学习与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并视为一个自然完整的过程,从根本上消除考试弊端。要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口试与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演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选择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要作到五个符合: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创新素质考核内容的要求;符合专业、课程的特点;符合学生、教师的特点;符合社会对不同人才的要求。只要符合这五点,什么改革、什么探索都应给予鼓励。
5.适应高职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考试结果评价从以百分制为主向以等级制为主的转变。由于考试目的的转变,创新素质考核内容的多样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复杂性,百分制为主的考试结果评价方法已经变得很不适应。如果说百分制比较适合知识素质考核的话,等级制就更适合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萌芽的考核;如果说百分制更适合理科课程考核的话,等级制就更适合文科及工科课程的考核。考试结果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利于促进考试目的、考试内容的转变,而且要有利于鼓励教师对考试方式、方法作积极的探索,更应有利于激发学生不断提高创新素质的积极性。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真正实现了以上转变,才能与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相适应,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2]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4]全国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关键词 高职职校特色英语教学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然而,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一味向本科院校靠拢,在英语教学中沿袭本科教学模式,而没有挖掘职业院校的特色,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面临很大的就业困难。
一、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特征是重技能、重实用,有很强职业岗位针对性,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关注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侧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讲究实用化、特长化和专门化,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从业中能够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涉外场合进行熟练的语言交际,比如加入商务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工业英语等方面的内容,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真正适应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融合
现行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无论是教材选择,还是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英语课程,过分关注了英语的学术性,而忽视了英语的职业性。高职英语承载着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高效、优质就业的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处理好普通高等教育重视基础理论和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关系,不应过分强调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其他一些理论知识即可,把传统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内容上来,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诸项能力中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侧重培养,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采用实用的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行业文化为本,自觉将行业文化或地方文化吸收到英语教学内容中,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上,更多地具有实用价值。教师可以根据社会调研、毕业生反馈、企事业专家的建议等途径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在课堂上补充适当的内容。比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专业的景点介绍用语,日常的交际用语,然后通过模拟旅游活动,开展旅游景点的情境训练,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导游讲解比赛或者景点推介活动等。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补充专业术语,选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材料以及语言情景,播放影视片段,让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出口公司的管理及操作有了更形象的认识。
四、重视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以及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高职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也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尤其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应该利用Powerpoint,Flash制作课件,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口语帮助学生开展交际活动,鼓励学生多使用所掌握的英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恰当地传授一些文化知识,比如英美国家的风俗、文化特点,中外交际语言的区别等等,让学生在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让人际交往能力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挖掘英语教学资源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及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高职教师应该自发地收集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具备较强的处理住处资源的能力,积极挖掘英语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上的内容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为教学所用的资源,比如行业动态、社会新闻、生活快讯等等,把所需材料下载、打印出来散发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通过E-mail,聊天室等方式与英美国家的母语者进行对话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熟悉西方惯用的日常会话,英语掌握会话规则。
六、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面向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培养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在高职英语教学,只有坚持职业特色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施良芳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