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

第1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

G633.6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强调初中教育需要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中学生为目标,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领略时代的变革信息,更好的掌握最新的学术知识。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中的应用为这种高目标的教育计划提供了可能,各种依托网络资源而发展起来的教学软件和教学模式便是这一信息技术得以运用的典型代表,现如今,网络多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生活方式,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加强数学教研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数学思维的过程中,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基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图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难以有效掌握其中的数学思维,并且无法有效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网络多媒体教学所呈现的情境创设多样化、数学教学资源丰富化、数学图形呈现形象化等特点使得初中数学教育更具有效果,对于综合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大有裨益。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初中数学教研与网络多媒体的有效结合提供借鉴参考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研现状

现如今我国最典型的初中数学教研工作是确定一个教学课题,由课题主讲教师进行授课演示,其余教师听课学习参考,然后进行总结探讨的过程,从这个教学研究流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供改善的空间。初中数学教研工作需要紧紧围绕学校教研工作的要求与目标,深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总的来说,现如今的我国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举办的目标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设计,提高学生运用初中数学知识的能力,让数学知识从书本上的理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现实意义上的收获;其次是通过教学研讨来提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能力的调控,更好的控制课堂教学节奏;同时教研活动也是拓展与丰富教学模式的新途径,比如举办各种数学比赛,笛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教研平台,而在教研活动中通过运用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方向的发展。而正是这种初中数学教研现状为网络多媒体的植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二、网络多媒体下的初中数学教研优势分析

(一)教研工作有效化

我国的初中数学教研工作不仅仅有对教学教案的开发,同时也需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探索出更适合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过程中,网络多媒体所具有的交互能够有效的促进调查工作的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二维码进行问卷调查,不管是初中数学教师,还是初中学生,均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以完成所设定的问卷调查内容,而调研者也可以根据二维码所反映出的数据进行更加快速的分析,以发现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样也可以设置问题反馈专线,任何个人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有意见均可通过网络专线在无记名的情况下进行反馈,有利于最基层的教学问题得到反馈,这样更加有利于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展开。

(二)教学情境创设多样化

初中数学教研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开展数学教改实验工作,而网络多媒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与课本理论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使初中数学教改实验变得更加多样化,结合网络多媒体上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可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切换教学中所需要展示的教学内容,在讲授数学知识故事时,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更细致的传达数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更重要的是在讲授几何图形知识时,网络多媒体可以自由变化图形的形状,有利于学生立体感觉的强化。或者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系数,对其图象抛物线的影响,可以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值,让学生观察图象抛物线的变化,通过大量的演示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系数的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这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更逼真、更具形象化、更充实和更具吸引力,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丰富教学模式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初中数学学习变得有乐趣,在网络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中的数学知识。

(三)数学教研资源丰富化

同时,网络多媒体上的数学教研资源非常丰富,教研工作者在借鉴网络上的教研资料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多媒体的帮助下更好的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比如初中数学教学比赛、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等,在初中数学课件研究设计中可以多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在多媒体上的演示来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完书本上“正数和负数”知识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出许多箱梨子的重量,虽然重量不等但都接近某个值,这些相似数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去掌握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些数值进行排序对比,使学生们更容易找出其中的关系,从而进行更加直接的正负数相加,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教研组的考量,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数学实践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提高了初中学生尝试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数学引领更加直接化

初中数学教研员也需要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很好的引领与指导,既需要有效的传达上级教育工作者的指令,也需要从下级教育工作者中得到最基层的信息反馈,这个信息传达的过程在网络多媒体的帮助下会更加直接。比如在宣传、执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的工作方略时,移动网络的快速信息传播功能可以让这些方略得到提前传播,使传达对象在正式文件下达之前有更好的准备,以完善信息方略传播体系;同样,在制定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计划,或者在计划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网络既可以使计划内容得到更加快速的传播与响应,从而对计划进行更及时的完善;而对组织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及时的反馈。甚至在对初中数学教学成果进行总结与推广的过程中,网络多媒体的推广会更加直接,比如建立初中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教研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分布需要传达教研内容,这样对教研成果的接收更加直接。

(五)数学教育管理更加立体化

在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托于网络多媒体的信息交互功能,可以建立健全以校本研究为基础的区域教研网络,对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教育实施全程监控,这既可以监督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可以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六)教研交流r值化

在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中,通过网络多媒体进行教研活动具有极大的价值,不仅依托于网络的特色功能,更重要的是使得初中数学教育活动的范围得到了扩大,比如在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网络多媒体可以是使教研活动从很小的研究范围内,开展比较单一的交流途径中提升到网络教研与教学同步进行的大教研活动,成为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进行追根寻底思考的全新的教研活动,这对于传统教研活动来说是一个补充,能有效的扩大教研价值。同时网络多媒体的广泛参与度,使得初中数学教研从少数人的教研扩展到更多人员的参与、更多人受益的教研活动,改变以往教学研究的简单性和局限性,使教研成为真正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活动。在网络多媒体上,教师的教研可以细致到课堂微观方面,研究教学细节的技术和方法。教师们在其中能发现大家对课程的不同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对同一问题广大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网络教研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

三、网络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应用的劣势分析

网络多媒体能有效的补充初中数学教研模式,丰富教研内容,但也需要教研工作者能有效的运用网络资源,并且,网络教学并不能有效的呈现教研的重点和难点,使得基层教师或者学生无所适从,而网络教研在突破时间限制的同时,也可能使得部分老师认为只要是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要求,造成了网络多媒体的滥用,这对于初中学生对数学的知识掌握与理解反而是不利的。移动互联网在网络上拉近教研工作者与上级行政领导或者基层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在正面疏远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不管是教育领导,还是基层老师,这些都是教研工作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过分的依托于网络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有可能不利于双方关系的融洽发展,这对研究更加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活动来说是不利的。

四、总结

网络多媒体的普及在优化我国初中数学教研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研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研工作者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研究有足够的认识,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以结合初中数学教研现状进行网络多媒体的融入,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课堂设计、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发展,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以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志东.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10):22-23

[2]金胜花.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探究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

[3]班良志.初中数学文化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29) :77-78

第2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一、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

在以前编制初中数学大纲的时候,都是用“平面几何”的叫法来代替“空间与图形”,并且其相关的课时占据初中的数学课时中的大部分,因此老师也十分重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有很深远的教学意义:它既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的严密;还能够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同时,学生在对“空间与图形”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地加强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还可以为今后自己对数学的其他内容以及除数学以外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因此,对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质量应该加以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将会有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包括升学、就业。这也就是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所在。

二、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

上文已经综合阐述了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意义。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初中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对数学教学的负面影响。从当前的几何教学来看,平面几何的学习着重划分在了初中阶段,因此在每一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初中学生要对平面几何内容进行学习。

其中因为几何学习起来较难而产生较大心理压力的学生占有多数,他们在日常面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常常会不敢面对作业和测验中的几何习题,并且在考试中也会因为害怕而放弃平面几何题。久而久之,使得初中学生在对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普遍都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的几何学习基础较差,害怕几何中遇到的难题,有时甚至连相对简单的也会选择逃避,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注重学生几何学习的基础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空间与图形”命名原由以及蕴含的教育价值

几何可谓是中学教育课程中的经典。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几何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变革过程中突破了原来几何教学的局限,打破了以往几何的教育体系,使其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专家们本着严谨的态度去对“平面与空间”进行划分,将原有的具有公理化模式的几何进行转变,并逐渐通过直观的方式以“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展现给了学生。因此,课程标准为了顺应这种变革,将“平面几何”以“空间与图形”命名。

关于“空间与图形”,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这些知识不仅需要初中生理解,还需要他们去探究和学习。“空间与图形”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三点,分别是:第一点,能够有助于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熟悉,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二点,增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点,“空间与图形”所涉及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四、新课标视角的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

新推出的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摒弃了以前的毫无新意的内容,在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中,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相应的知识点更加直观,更迎合了初中学生的“学习胃口”,符合了初中学生的认知理念和认知倾向。《图形认识初步》所采用的文字描述不仅生动形象,还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为该章节的内容作了总结和归纳,并突出了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经过课程改革,人教版的几何教学添加了创新的元素,并与其他知识点做了对比和总结,且在人教版教材中通过采用许多能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的图片来为教学添加更多的趣味。例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选了一些造型奇特的建筑、表情丰富的动物等,获取初中生更多地关注,让初中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在生活中乐于探索。

新课标视角下的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严格遵循了“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并根据教学层次存在的差异,运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运用。人教版最早由七年级教材上册就着重于培训、练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推理能力。在正式接触几何证明时是在初中八年级学习上册的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在那个时候,几何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几何证明也相对简单,大部分遇到的习题是初级的几何论证题。由此可以看出变革后的人教版教材并非借助单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的相关能力。

第3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阶梯循环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简单化,使学生掌握初步进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涉及了很多几何和方程式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这几个章节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教育者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该章节内容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面对教育者与家长的管束和教育出现不耐烦和暴躁的情绪变化。教育者使用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发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育者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使用阶梯循环式教学方法能够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能够循环的进行学习,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知识,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阶梯循环教学能够实现数学教学知识的串联,将教学重点为基础,使用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循环教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点同时结合原先学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循环学习和体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养成一种温故知新的习惯。阶梯循环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原先的知识点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基础和导向,学生通过不断复习原先学过的教学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能够提高对所有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用于改善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学习新章节的知识内容时,教育者可以先课程导入,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立方根”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学习重点,使学生找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最后,总结平方根的指数为2,立方根的指数为3;平方根的结果除了0以外,还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结果,而立方根只有一个等等。将原先学过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更快的了解新知识点,掌握学习该部分内容的技巧。阶梯循环教学的价值在于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教育者在引导和促进之后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不断的掌握和积累会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很大的优势。教育者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将死板的教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视频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不同为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阶梯能力,在实现短期学习目标的时候为自己制订长远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在阶梯循环教学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二)加强学生数学能力训练。在阶梯循环教学中将习题练习与内容学习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阶段性的加强学生学与练的联系,利用各种题型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做数学练习题的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勾股定理学习中可以结合图形,使用猜想的方式逐步完成课堂教学,导出定理,练习和巩固新知识,为学生留课外作业,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学习数学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做题多思考,在遇到难题和做错了题时,可以明白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再回过头去学习,重新克服了学习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减少了教学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具有针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和检查纠错能力。阶梯循环教学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展现形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目标,实现学生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最佳学习方案,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保证学生学到的教学内容没有与经济发展趋势脱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阶梯循环式教学方法能够渐进式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制订每一个阶段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学生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中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胡祥泽.阶梯循环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6):50-51.

[2]别群益,杨雯靖.探索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模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7):120-121,124.

第4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研 问题

一、开展数学校本教研的意义

(一)数学校本教研针对问题开展研究。数学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要解决学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还要解决适应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选择作为数学校本教研活动中研究的问题,一般是直接与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那些问题。数学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务实求新。

(二)数学校本教研有利于教研组建设。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研组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数学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推动数学教研组建设。

(三)数学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保证,建设教师队伍、培养青年教师也是数学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有业务专长、教学特色、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值得努力探索和认真总结的。

二、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

(一)开展“说”的活动。(1)说课程标准。胸中有“标”,教学不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献,内容翔实,内涵丰富。仅靠个人的研读,未必能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通过开展说课标活动,使教研组内人人研课标、个个说课标,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标的理解。(2)说教材内容。首先,在大范围内即就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说教材。课标对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编排体系也有较大的改变。其次,在小范围内即就每个学段、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说教材,这也是一个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控制难度与要求,哪些内容需要作适当拓展,哪些内容在教学前必须补充预备性知识(或知识的产生背景),哪些内容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知识发生的逻辑关系等等。(3)说课堂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有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至关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又依据教学内容而确立,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学校通过有针对性地说教法、议教法、评教法,使大家认识到:教材有教材的内在规律,学生有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选择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

(二)实施集体备课,教师交流备课体会。数学“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它的优势:(1)要定内容。数学“集体备课”内容的选定要克服随意性,增强目的性。在学期初,就要让各年级组确定好“集体备课”的内容,不宜过多,最多不能超过整册教材内容的一半。一般来说,所选“集体备课”的内容应是教师们共同认为在教法上较难处理的、别人研究过但又上不出新意的、他人从未研究过或是目前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实践内容等。当然,集体备课内容的选定最好能兼顾数学学科中的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 (2)要定主题。数学“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形式之一,既然是教学研讨,就需要有一定的主题。只有主题明确,教师才不会在研讨活动中为备课而备课,才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学会主题式的思考。(3)要定时间。只有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教师间的相互研讨才能有保障,否则必将流于形式。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要在教师的8小时工作时间内,切不可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由于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内开展这一活动,而且这样的活动有主题、见实效,所以教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均能畅所欲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4)要定形式。有了主题、内容和时间,还要有一定的形式为之服务。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线性式”集体备课研讨形式;第二种是“循环式”集体备课研讨形式。“线性式”集体备课的流程为:某位教师根据“主题”要求独立备一节课或一小章节的内容主备教师进行说课(说理念、说思路),教研(年级)组内的教师们畅谈各自的意见和想法主备教师修改教案并上一节研究课组内教师再次集中学理论,并联系实际进行评课。

(三)教师撰写教学日记。撰写教学日记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体现自己的教学理性、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一种研究性活动。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涉及课前备课、课上实践、课后反馈等诸多环节,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感想有待进一步去总结。然而,不少教师虽很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工作,使很多好的经验滑掉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溜走了,这就限制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5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策略探究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初中数学也独具自己的特色,有别于其他阶段的数学,而初中的数学教师当然也是与众不同,除了对初中生进行必要的数学知识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科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做出了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就农产品的收成与温度的关系引出温度的表示;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时,结合销售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制订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需要,尝试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新课标体现很突出的也不很多,大多数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原因是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还没有从理论上转过弯来.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标准还学习得不够.许多教师仅仅是进行了粗略的新课程学习,之后就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一部分教师确实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新课标中的方法.所以,应该加强学习,当然应以学校组织学习为主,教师个人也要加强学习,要落实检查,才有可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评价教学策略的好坏应该是教师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一个好的导学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学习好了很多知识,课后需要及时地复习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轻松发挥,游刃有余,坐在下面的学生反应迅速.在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要求,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努力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平台.针对新课程的要求,基于导学案的策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四种数学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设置情境,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知识讲的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规律,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局限于教材,教师要根据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安排,比如,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选择学生了解的实物为案例,给教学活动设置接近实际的情境.教师把所要学的知识变抽象为具体,所学知识更加容易记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加高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通过课堂实例实验表明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已经接触过的事物,而且学习起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的习题中,有的题目使得学生感觉题干很复杂,内容无法理解,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整合题型进行题干的分解,简言之,即是将习题中无关的文字内容摒弃,让学生明晰题干中真正的问题所在,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非抽象化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解答.如,布料商要选择购买不同L、T款式的布料,而销售一件L款式和T款式的布料可分别获利18元、30元,依据需求要购买L布料的数量比T布料数量的2倍还多4件,而L布料根据需求最多只能购进28件.问这两种布料根市场需求进行销售后总获利多于699元,那么购货商应当如何进货呢?该例题和实际生活很接近,学生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就好比在解决生活中的采购问题.这么长的题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解题条件,帮助学生进行题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这是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必须在确立不等式关系的前提下进行解题.首先,假设T布料购买数量为x件,L布料则为(2x+4)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公式的表达:18(2x+4)+30x>699.解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前面所设的x是整数,则L布料为24件、26件或28件.

(二)以创新与发展为教学目的

教师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去探究、去创新,所以,创造和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中的“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教师除了给学生讲解勾股定理的要点外,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展新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特殊直角三角形后向学生提问:“我们现在来看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边的腰为2 dm,斜边为4 dm,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式就是提供给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机会.针对这个问题不难发现,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不存在的三角形,教师在学生思考过后仍没有发现问题时,不妨再次引导他们:“你们可以画图探究一下.”当学生作图后,便能清楚地发现这个三角形是画不出来的,这便是勾股定理的问题所在,学生在完成题目时常常忘记检测“三角形的性质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种简单而细小的问题常常是学生遗漏的问题.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他们创造性的思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对于教学发展来说也起着积极作用.

(三)重在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在教会学生某些知识点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所有学校和不同阶段的学校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利用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明显的特点,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都有着和其他阶段不同的特点,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细心观察、因材施教,让这些各具特色的学生学得懂、学得会、学得透彻.学法指导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自己就要做好示范工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是传授知识解答学习疑难问题的人,如果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要耐心地指导,把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简易明了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合理地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在传授教法的过程中要掌握好一定的度,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方法,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异,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可能让教师觉得很无奈,无法回复,学生也许就是只言片语,表达不清,也许会浅显幼稚,这时候教师决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循序渐进,引导为主,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质疑和提问的要领.

(四)积极激励,给予赞扬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教学法一直都是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性格叛逆期,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恰当的评价与激励,这样使得学生得到积极的信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教师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言语激励、眼神肯定、物质奖励等.例如,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把学生分为不同的数学小组,给出同样的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答对的越多积分越多,得分多的数学小组可以被评为优秀数学小组等.

三、结 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既可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能够参与到具体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灵活调动数学课堂氛围,并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在基于导学案基础上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导学案的特点来安排适当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的重点内容,只有将导学案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任务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成效,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措施

数学是高中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自从国家对高中的招生政策放宽后,高中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越来越薄弱,生源质量越来越低。而数学作为高中基础文化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对学生综合文化水平要求较高,要求他们具有较好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推理性等。事实证明,如今的数学教学存在问题颇多。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薄弱

如今的学生,初中文化知识掌握不牢固,这对于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带来了一些困难。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由于一些学生初中数学知识掌握较差,所以他们学习数学就会非常吃力。

(二)数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

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数学教学的进度与专业课内容不协调,严重影响与阻碍了专业课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能体现高中教育的特色,忽略了高中教育的功能。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学生的自尊心被漠视

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变得成熟起来,变得理性起来。众所周知,自尊,是指一个人自己尊重自己,不允许被他人轻视,并希望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心理品质。自尊心要求一个人有自己成熟的理念,并能坚持,同时也要求别人能尊重自己的想法、赞同自己的想法。这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漠视学生的自尊心,那么我们就很难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憾

一直以来,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教学模式似乎都是一样的:教师在课堂大讲特讲,学生默默地做笔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也没有逃脱这一模式。数学体系非常严格而又精密,它是严格按照这门学科发展的体系展开的,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条理清晰的教学结构。

(三)学生缺乏参与和实践的意识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一次成功的授课应该是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的过程。新课程把课堂教学看成师生互动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更要认识到这一点,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课堂气氛不活跃

今天,我们总是强调教改,但是仅仅局限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不易改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课堂气氛的活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逐渐失去最可珍贵的好奇心、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由于,数学课很难引入生活中的生动活泼的例子,也难以采用一些幽默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一上数学课就想睡觉。数学课堂气氛不活跃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探析

(一)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

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所以必须搞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使之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让学生从初中数学很好地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完美衔接。这直接影响高中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专业发展。

(二)根据专业需求,设置不同的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的改革首先是教材的改革,教材中必须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数学教学内容对各专业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老师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保证主体内容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使调整后的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做到同步。

(三)改革数学教学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彻底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至为关键的因素,具体说来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去探求知识,他们才能尝到学习与创新的乐趣。

2.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打破以往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让学生自编自做,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熟练地应用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点评,学生不但对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而且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探究精神。

(四)加强课外辅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当然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必须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7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乐于与老师交流,使教学达到乐思乐学的境地.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 具体策略为:

1.1 真心投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老师的歧视、漠视,极易让敏感而脆弱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而拒绝学习. 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学生,真诚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师爱”. 在课堂上,老师只要用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心中泛起一股爱的暖流,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从而能“信其道”.

1.3 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初中学生数学底子薄、基础差,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特别要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即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

【案例2】 在讲授“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其定义,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 复习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让学生列函数关系式(课本P37-38页例子)

3.让学生分析所列出的函数关系式与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异同.

4.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关系式的结构特点,并用语言描述.

5. 设计对应的练习

通过以上的环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式过程,了解新知识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激发兴趣,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2.1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致使数学教育工作者仅仅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打天下很难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往往会感到教学语言的苍白无力,最终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 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3】 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的定价为每天180元时,房间全部住满,当每房间每天定价增加10元时,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 如果游客居住房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每天支出20元的各种费用,房价定为多少时,宾馆利润最大?

其实,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挖掘生活素材资源,耐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2 利用多媒体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 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案例4】 在讲圆锥侧面积时,要学生理解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关键是要学生理解圆锥侧面积就是侧面展开图形的扇形的面积,扇形弧长就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母线长就是扇形半径. 如果光靠教师的嘴巴说,学生不好理解,让学生动手画,但由于画图不准确,导致得不到要得到的关系. 有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演示圆锥与其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形状,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清晰地得出扇形弧长与底面圆周长、扇形半径与母线长的关系,这使学生观察的重点得以突出,难点也加迎刃而解,变抽象为具体.

2.3 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初中数学的内容和初中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趣味性高、参与性强的游戏导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三、构建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同时,在构建教学模式过程中,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可以为教学建立和提供一种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完整的教法和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经验和个体感觉的束缚,更加规范地施教和导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它的主要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学论教”. 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认为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不失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可行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情为主导、教师为助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测反馈等基本环节,在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同时,既融合了学生情感的互换、友谊的深化,展现了团队作战的精神与力量,做到“导”得最实用,“学”得最高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精心设计课堂小测,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随堂小测又名课堂小测或当堂检测或训练等,顾名思义是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测试,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 而练习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一定要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高效.

在设计课堂小测时应注意:

4.1 要注重实效性

课堂小测主要是用几个经典小题:可以是几个易错的知识点,可以对比、归纳,可以是课本例题的变形,可以是中考题型的加工演变,等等.

4.2 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强的指导,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都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非智力因素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4.3 难度要适中,有一定梯度

设计课堂小测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由简到难,有一定的梯度. 同时还应注意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结构性,当堂所学的知识点内容要覆盖全面.

4.4 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

尽量当堂批改,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答题内容及演算中看到学生思路的错误之处. 帮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及时指点迷津,帮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并形成自我激励,产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情感体验,从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5 要注重使用的连续性

第8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信息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    学习兴趣   创新精神

    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得是由环境的刺激引发人的行为上的反映,就是说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当代的建构主义特别是社会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合作,就是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构意义时是相互的,学生是主动自愿去建构学习。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能够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优势。就数学教育教学来说: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因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链状结构性,以及在学生思维训练所独具特色的逻辑性,科学性,有它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发挥人机交互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点名或者学生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  “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学生尝试三次都失败了,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发挥综合功能作用,使学生持久保持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听得着,还能用手操作,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人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无形为有形。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

    2.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

    3.化静止为运动。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

    4.化繁琐为简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发挥丰富的资源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9篇: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优势;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核心,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生活中任何物体,如照片、数字、建筑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充分展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形成更加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老师解决疑难问题,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解决学习中难以突破的重难点,让老师轻松教学,学生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教学知识。这样老师会爱上多媒体技术,从而增加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次数。

二、有效地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1.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有着生动有趣的图片,并伴随有声音和独具特色的图形,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通过多媒体设计情境模式,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有助于老师顺利进行教学,取得佳绩。

2.数学模型是解决数学难题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和了解问题的基石

初中数学的起步是极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一定要给学生打好基础,为其以后铺下更坚实的道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的建模能力,首先教师要教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辅助学生动手,再次是配合学生操作、探索并归纳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动画支撑下使两种数量关系成为模型,最后再进一步沟通二者的内在逻辑联系。

3.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黑板的板书,很难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现代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动画、短片等代替了传统的“黑底白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散,创新的欲望也比较强烈。

4.利用多媒体,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有时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比如课程中的三角形的旋转,绕某个顶点旋转某个角度,然后三角形呈现怎样的姿态?这个问题如果让学生在脑中自己想象,估计大部分同学都很难做到。如果通过多媒体设计动画,这样就可以将这个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学生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一箭双雕。

5.应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目标

一堂课是否成功,主要看教师课前指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见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就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完成,而且是更优秀、更有效率地完成。比如初中数学中的图形旋转,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相应的动画之外,还应该设置问题,使学生成为课件的主体,注重课件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6.认真处理学生学习和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最具课堂效果的方法或特征,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要通过手段,提高其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帮助,如此,应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较大地提高。

三、总结

数学课程和多媒体技术的相辅相成应该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能作为教学目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需要用真确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用恰当的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发挥多媒体真正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欣.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