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叶老师语】
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比较常见的疾病,长期从事易于使腰部疲劳的工作以及腰部受伤、腰椎功能退变、遗传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腰椎间盘突出。除了一些人由于搬重物摔倒等外伤引起以外,多数人是由于慢性劳损引起。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会伴有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和疼痛等。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应该尽量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避免进行激烈活动和强烈旋转等可能造成椎间盘进一步损伤的活动,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除了椎间盘脱出比较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外,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是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这里提供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通用的康复训练方法,供戴俊梅及同类患者参考:
一、顶天立地: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双手扶着固定物,双目微闭,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稍用意想着脐腹部。然后逐步使身体越站越直,头向上顶,双脚踏地如树生根,整个机体越站越有劲,同时脚掌踏地渐紧、牙渐咬紧、会稍向内提紧,并用身心去体会头顶青天、脚踏大地的感受(平坐练习时,努力使身体越坐越直,头向上顶;仰卧练习时,努力使身体越躺越直,头和脚向两端越拉越直,使头部、颈椎、脊椎和双腿都绷直成一条直线)。本节动作练习时间以身体感到有一些累为宜。然后,全身开始逐渐放松。在放松的时候,双目微闭或闭合,呼吸自然,用心体验轻轻呼吸的时候整个身体静逸舒适的感觉,放松的时间不限。(注:戴俊梅读者以站立和仰卧二种姿势训练为主。)
经过我们仔细诊查,发现石阿姨得了帕金森病,她具有典型的帕金森病疼痛症状――“帕痛”。
“帕痛”,是帕金森病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的慢性疼痛可以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高达2/3的患者在出现肢体震颤、僵硬、运动缓慢、平衡不稳等典型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就已经有“帕痛”的症状,而在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中,有60%~85%的患者存在各种类型的躯体疼痛表现。
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痛域比正常人要低,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所以更加怕痛,而那些较早出现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异动症、开关现象)的患者更容易存在“帕痛”表现。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身体上出现的慢性疼痛,警惕是不是“帕痛”。
“帕痛”的类型
“帕痛”的症状和表现复杂多样,可以分为骨骼肌性疼痛、痉挛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中枢性疼痛、静坐不能等。
骨骼肌性疼痛 最为常见,表现为不同部位的酸痛、抽筋、关节疼,最常见于下肢,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肩部及手臂的疼痛常被误诊为肩关节滑囊炎、肩周炎、颈椎病等。这些酸胀不适感,可能与肌张力增高导致局部乳酸堆积有关,也可能与肌张力增高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减少继而出现关节面、韧带的慢性炎症有关。腰部酸胀僵硬出现比较早,也是患者最常抱怨的疼痛之一,往往出现在站立行走一段时间以后。这种疼痛常常是躯干肌肉的肌张力增高后患者长时间驼背,腰椎弓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导致肌肉、韧带、骨骼发生慢性炎症和结构重构引起的。这些类型的疼痛在发病早期,可以在服用帕金森病药物后得到缓解,因此也是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副产品”。但是等到病程久了,身体的肌肉、关节、韧带、关节囊会出现结构性改变,比如关节挛缩、骨刺、韧带纤维化等,这时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效果就逐渐不明显了。
痉挛性疼痛 这是第二类常见的疼痛,表现为关节的扭曲、变形。患者会出现脚趾痉挛样疼痛,如大脚趾的上翘、小脚趾的蜷缩都会引起肌肉抽筋样的剧烈疼痛,属于肌张力障碍性疼痛,疼痛有时也会累及手臂。这种肌张力障碍性疼痛有时是在服用帕金森病药物起效时(开期)出现,有时是药物失效时(关期)出现,有着“突来突止”的特点。患者应密切观察疼痛症状出现与服药、运动的关系,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根据个体特点调整药物的用法、用量。
神经根性疼痛 较少见。患者常描述为双腿后面有一条“筋”被拉住的感觉,不能弯腰、伸直双腿。
中枢性疼痛 较少见。患者会出现与肌肉僵硬、抽筋、震颤等运动症状无关的疼痛,比如肢体感觉有刀割、火烧、蚂蚁咬等感觉,这种疼痛与帕金森病累及的外周或中枢的疼痛神经环路有关。
静坐不能 较少见。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感觉双腿有一种说不出的酸胀、不舒服的感觉,需要起来行走一下方可缓解,是患者夜间难以入眠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
“帕痛”的综合治疗
“帕痛”来势汹汹,症状复杂,我们制服它的“武器”主要有药物治疗(包括左旋多巴类制剂、止痛药、抗抑郁药物、肉毒素注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类制剂包括多种左旋多巴复方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美多芭、息宁、森福罗、泰舒达等。如果左旋多巴类制剂止痛效果不佳,则可以选择非阿片类药物止痛,如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仍不能有效止痛,还可以选择阿片类止痛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吗啡等,但要注意这类止痛药物有成瘾性。度洛西汀是抗抑郁类药物,在缓解中枢性疼痛方面有一定效果,对于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局部肌肉注射肉毒素可以短期内降低肌张力,改善疼痛的症状。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是一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或导航技术开展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将带有4个触点的电极植入特定的脑深部核团中,通过延伸导线,将颅内电极与植入在胸部的脉冲发生器相连。脉冲发生器发放电刺激信号,刺激触点周围区域内的神经细胞或传导束,达到调控神经电信号传导的作用,可以治疗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疗效已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可。
丘脑底核的脑深部电刺激术,可以减少患者的震颤、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从而改善很多肌肉骨骼肌性的疼痛。此外,该疗法在治疗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可通过减少患者感觉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痛域,使87%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几乎所有的痉挛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92%的中枢性疼痛患者有所缓解,60%左右的肌肉骨骼性疼痛患者有所缓解,腰背痛的患者症状缓解的较少,大约在10%~15%。虽然这种手术的治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其止痛效果是长期有效的。
康复训练 慢走、拉伸训练等康复锻炼,可以使10%左右的患者腰痛、腿痛、肩痛方面的症状得到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往往需要持续进行,很多患者在坚持康复训练4~6个月以上才能体会到疼痛改善的效果。
虽然没有明确的医学证据显示维生素药物、中医推拿、针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很多患者认为这些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疼痛,因此有“帕痛”的患者不妨试试。
(胡小吾教授每周四全天有专家门诊)
学海无涯②
透视引导下穿刺构建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影像和病理变化
模拟腰部推拿手法建立“腰-盆-髋”有限元模型
CRTER杂志对名词术语应用的规范要求
腰椎间盘膨出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RTER)杂志2012年各专题组稿重点
基于Mimics软件虚拟人膝关节三维图像融合实验
SCI收录的计算机辅助外科类期刊介绍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本体感觉训练前后步行参数变化的计算机辅助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
外国专家修饰的医学英语句型:重物压迫脊髓损伤模型
仿真环境下医学器官的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
计算机辅助种植导航手术在上颌前磨牙区的应用
Mesh词表词汇实用例句:视觉假体-Visualprosthesis
功能梯度牙种植体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
Mesh词表主题词扩展:义齿-dentalprosthesis
不同加载方式压低上前牙时初始应力在牙体、牙周膜及牙槽骨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英文)
动态三维CT处理软件OsiriX在颌面部骨折个性化重建中的应用
中国人腰椎间盘结构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相关的参数测量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同一机构53例随访
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腰椎弓根标准轴位引导置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钛合金精密铸造的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体
基于反向动力学的人体肌肉力预测平台
力反馈远程康复训练虚拟驾驶系统的软件设计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小夹板外固定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比较的Meta分析
腰椎间盘置换与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Meta分析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界膜中的溶骨因子
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耻骨板断裂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颌骨缺损钛重建板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
减阻牵张成骨快速移动尖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参数化人上颌中切牙桩冠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中桩核冠直径和长度变量的生物力学优化
有限元法分析举重运动员预备提铃动作过程中腰椎节段的受力变化
踝关节位置觉和肌肉力觉的重测信度
2010-08/2011-08《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RTER)杂志执行编委名单
不同条件髋部骨骼的短期精密度差异: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CRTER杂志“硬组织工程研究”栏目关于“数字化影像图像技术与关节外科”的组稿内容
下颈椎弓根CT图像的指标测量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硫唑嘌呤和霉酚酸酯对应用环孢素A肾移植患者血脂的影响
肾移植术后服药前和服药后2小时新山地明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比较
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胆汁酸代谢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老年供体肺保存的干预
罗格列酮对伴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预防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状窦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药物洗脱与普通支架的比较
阴股沟移植皮瓣的应用显微解剖学基础
带血供溃变神经游离移植后肌电图及组织学变化
老年人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水平综合干预后的效果比较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
三氧化二砷对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
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与黄芩苷的影响
硝酸甘油与克罗卡林合用抗大鼠心肌缺血的药理性预适应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家兔慢性冬眠心肌模型的建立
脂蛋白脂酶HindⅢ酶切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冠心病的关系
【关键词】自我管理;截瘫患者;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13-01
截瘫多是由于各种外伤引起的脊髓损伤后,受伤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的障碍,大小便失禁、及等障碍,继之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心理上、社交上、生活上及职业上诸多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截瘫病人因康复时间长、效果慢,因此,住院治疗和护理是短暂的,而出院后的康复和护理是长期的。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患者的独立能力,使患者能回归社会,进行创造性生活。而自我管理才是增强截瘫患者独立能力、生活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的有效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3岁,平均39.72岁。
1.2受伤原因:从高处坠落6例,车祸受伤7例,重物砸伤12例。
1.3受伤部位:椎体骨折中,颈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9例。其中完全性截瘫4例,不完全性截瘫21例。
2方法
对截瘫患者的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截瘫病人的管理需要病人的主动参与,其最终目的是使病人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2.1截瘫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措施
2.1.1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2.1.1.1提高功能锻炼的行为: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技术,康复治疗方案应在患者参加下制定,并且在治疗医师的指导下由患者主动来完成的。在康复过程中与患者交流、讨论与教育,向患者提供医学康复知识与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康复治疗方案,使患者积极主动实施康复训练,达到康复目标。
2.1.1.2提高认知行为能力:对症状进行有效管理,截瘫患者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参与者,不仅能主动提出存在的问题,也能与医生护士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截瘫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症状的监测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让病人学会怎样制定目标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其完成某项活动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改善和情绪控制,进行自我效能训练,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和健康结果,最终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防止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2.1.1.3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应详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情况等,制定教育计划及内容。根据其文化程度分别以书面、语言和示范等方法进行教育。如合并症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①压疮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的机制、压疮的好发部位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知识,使患者了解预防压疮的重要性,主动配合翻身、更换。指导家属掌握翻身的要求、方法和棉垫分置减压的方法。无感觉部位禁用冷、热等措施,防止冻伤和烫伤[2]。
②泌尿系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截瘫患者脊髓损伤出现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排尿障碍,尿潴留需要留置导尿。因插导尿管、尿液反流、引流不畅或膀胱中有残余尿等原因,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所以,集尿袋不要高过膀胱的位置。受伤2周内,保持尿管持续开放,以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膀胱壁受损伤的机会。2周后,改为间歇性开放[3]。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制定开放导尿管的时间表,3~4h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冲洗膀胱2次。要鼓励患者多饮水。用按压法训练反射性排尿。指导家属参与留置导尿管的管理及排尿功能的训练。
③肺部感染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患者因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而引起肺内感染。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指导其禁烟。翻身时,叩击背部,有助痰液排出。教会家属叩击背部的方法和要求,以减少肺内并发症。
④肌肉萎缩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家属每日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按摩,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上肢和做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工作,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1.1.4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与掌握如何在残疾的状态下生活、学习有关截瘫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如何在自己现实的家庭和社区的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首先学会在家中自行监测病情变化,熟悉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学会截瘫的自我管理方法。以利于病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制定行动计划去解决它。更有利于患者长期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
2.1.1.5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压力:截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较长且辛苦的,因而 在康复进程中我们要充满爱心地去关心和鼓励患者,为他们在康复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苦恼要耐心讲解、鼓励,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开展的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由于我们采取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长期跟踪及管理,教育,培训,改善了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90%以上病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除四肢瘫痪者外,22.5%能拄拐行走,20%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45%建立了自主膀胱,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家庭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4讨论
截瘫病人病程长、恢复慢,康复出院后仍处于生活受限状态。因此我们在出院前教会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训练患者及其家属继续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出院后与其保持联系,随时督促病人继续坚持功能训练以及进一步康复等自我管理的方法。为脊髓的恢复提供了条件,成为截瘫病人康复的关键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以代偿丧失的部分功能,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勇气。而为了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就成了截瘫患者康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难开展的一项工作,是一项新课题。我院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信息,教会病人监测身体状态,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反应。自我管理是截瘫病人的康复、病人今后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 研究截瘫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的水平,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永禧,王宁华,周谋望.康复护理学,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91
[2]贾春风,娄和秀,陈秋光.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26(1):59
关键词: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小针刀疗法既能在局部松解粘连,舒缓筋骨,又能调整软组织的整体协调水平,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还具有微创的方法。该方法见效快、简单经济、痛苦等优点。但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做好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2013年收治78例患者,男48例 女30例 年龄35~70岁病程5~10年。其中腰痛、腿痛伴双下肢麻木10例,单纯顽固性腰痛25例,腰痛伴腿痛20例,腰痛伴双下肢疼痛10例,伴右下肢疼痛5例,伴左下肢疼痛8例。影像学表现:L3-L4突出26例,L4-L5突出28例,L4-S1突出24例,由于严格掌握了适应症和禁忌症再加上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疗效显著。
2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①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肩胛提肌损伤等。②外伤后遗症,术后综合症如颈椎术后综合症、腰椎术后综合症等。③各种肌腱炎、筋膜炎、滑膜炎。④骨关节增生性疾病,退行性病变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骨骨刺等。⑤骨关节缺血性疾病如股骨头坏死等。⑥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⑦各种神经痛如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禁忌症:①全身感染发热性疾病。②凝血机制不全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③施术部位有红、肿、热、痛或有深部脓肿。④严重心、脑、肾疾患者。⑤传染性疾病,如骨结核、梅毒等。⑥体内恶性病变,如骨癌、淋巴瘤等。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护士协助医生,把握水针刀适应证、禁忌症,做好术前的辅助检查。
3.1.2术前洗澡 检查手术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红肿。
3.1.3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要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水针刀微创术像针灸一样治疗,无痛苦,术中应注意什么,会有什么正常感觉,鼓励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
3.1.4手术日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
3.1.5询问病史首先排除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手术部位皮肤感染等情况,这些疾病不宜行小针刀治疗。
3.2术中护理
3.2.1给予患者安慰,进行语言交流,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3.2.2将蘸紫药水的棉棒递给医生,医生定点后,将手术野常规消毒。按顺序将无菌手套、无菌水针刀、无菌纱布递给医生。
3.2.3术中根据医生操作要求,迅速送所需型号的水针刀筋骨针具与手术器械。
3.2.4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心跳加快、欲吐出冷汗等晕针发生时,立即给予症状处理,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手术。
3.3术后护理
3.3.1术后以乙醇棉球或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再用干纱布擦干,以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针孔,并压迫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3.3.2治疗后搬回病房的过程中,按照脊柱骨折患者的搬运方法,将患者平放于硬板床上,根据病情绝对卧床3~7 d,并遵医嘱给予牵引、理疗、手法等辅助治疗。对卧床患者应定时为其做按摩或热敷,有褥疮的患者要按时翻身上药。
3.3.3密切观察微创术治疗效果,如出现尿潴留,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根据病情留置导尿管3~4 d,注意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行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感染。
3.3.4 合理的饮食可提高治疗效果,饮食以清淡、禁油腻、生冷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多注意进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致腹压增大髓核突出的现象。
3.3.5红外线理疗 红外线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加速血液物质循环,增加新陈代谢,减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产生按摩效果等红外线主要是由于从不同水平调动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疗疾病。
3.3.6腰围起支架的作用,可稳定脊柱,选择腰围的规格应与患者的体型相适应,一般上至下肋弓,下至髂嵴下,后侧不宜过高,前方也不宜束扎过紧,应使腰保持良好的生理曲度。一般需要佩戴腰围1~2个月。
3.3.7有效的腰背肌锻炼可增强腰背肌的支架作用,提高腰围的内在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
4出院指导
4.1饮食 日常饮食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类、虾皮、海带、坚果等,必要时服用含钙的药物,根据中医辨证使用腰椎间盘突出症药膳的常用中药。
4.1.1疏风散寒,行气散结,活络舒筋类桂枝、海风藤、牛膝等。
4.1.2健骨强筋,补腰肾类五加皮、威灵仙、白花蛇、杜仲等。
4.1.3通络活血止痛类,当归、桃仁、三七等。
4.1.4对于肾阳虚的还可用桑寄生、熟地、肉苁蓉等;对于肾阴虚的还可用枸杞子、女贞子、黄精等;对于血瘀者还可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
4.2睡眠 回家必睡硬板床,每日起床时必戴腰围。
4.3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着凉。
4.4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腰部的伸屈,屈曲训练以增肌腰背肌的力量,改善腰腿功能。①锻炼方法先用飞燕式,然后用五点支撑法,1 w后改为3点支撑法,锻炼要循序渐进,开始锻炼3~4次/d,以后逐渐增加次数,指导的同时进行循经按摩和热敷。②直腿抬高训练:术后第2 d开始,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脚上举,鼓励其主动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幅度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6.
[2]吴汉卿.脊柱相关病水针刀微创针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65.
[3]周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急症,2008,4(4):575.
【关键词】家庭康复护理;截瘫;生活质量;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92-01
截瘫患者的康复过程非常漫长,因此,如何能够协助其在康复过程中降低并发症发生,逐步改善生活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家庭护理中的重点。本研究通过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其护理体会和临床意义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38例外伤性截瘫的患者,男有22例,女有16例,年龄在23-70岁,中位年龄为45.6±2.2岁,按照受伤原因分为高处坠落伤有11例,重物压伤有7例,车祸伤有20例。受伤部位分为腰椎12例,胸椎22例,颈椎4例,住院时间为31-46d,平均住院时间为35±2.4d,其中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1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9例,观察对比两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部位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护理,在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1次家庭访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自第二周起每周给予发放1次病情追踪卡。具体包括:①基础性护理:嘱咐患者需要每天保持头发、口腔、手足、脸、皮肤及室内、床单等清洁,保持空气清新,适当1周采取1次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并注意勤换洗内衣裤和棉被,预防继发感染。②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多参与患者间的交流活动,保持患者间的良好交流、沟通,并嘱咐家属多给予关怀、支持、安慰与鼓励,为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③并发症预防:保持被褥清洁、干燥,在骨突受压的位置给予气垫或者进行局部按摩,缓解局部压迫;嘱咐患者要勤翻身,每隔2h翻身1次,防止发生压疮;另外需要指导家属妥善管理患者的导尿管,注意引流的装置不可放置在耻骨平面以上的位置,并注意及时更换导尿管,一般为1周1次,同时指导家属学会如何正确进行膀胱冲洗,保持患者尿道口的清洁,并对会进行,每晚擦洗1次,预防发生泌尿系统并发症[1]。④生活能力指导:对患者的日常轮椅转移、坐起、更衣、进餐、梳洗等进行指导和训练。⑤功能康复训练:双下肢被动功能锻炼如下:肢体保持功能位,卧床时将下肢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放置沙袋或软枕在外侧,预防髋外展或者外旋;在膝关节下垫毛巾卷,踝关节在90度和促使膝微屈;在中间位,放置一个软枕在足下和床架间,预防足下垂;并全面改善关节的活动度,以防止发生关节畸形、挛缩和僵直。双上肢的主动运动如下:依据各关节功能的特点,给予旋转或者屈伸运动锻炼,以活动范围从小到大的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对每个关节平均活动3-5次,每天2-3次;并给予患肢按摩以防止发生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学会床上翻身和训练起坐;学会在床与轮椅间转移和扶车行走、扶架站立,逐步过渡至拄拐行走。⑥饮食指导:以高纤、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水果蔬菜,鱼虾等酸性食物,少食碱性或高脂的食物,防止尿路结石与长骨脱钙发生。
关键词:骨科护理;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38-01
1 骨科护理的发展现状
1.1 常见病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骨科患者的主要对象为建筑工程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受伤病人。这些患者中粉碎性骨折和多处骨折比较常见,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伴随有脑肾心肺等脏器的问题。这些现状都要求骨科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水平,首先必须具备熟练的基本护理操作能力, 果断的处事能力,敏捷的思维;其次,必须掌握相关科室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处理骨科的各种并发症,其中主要应该掌握泌尿科、脑外科、胸外科等高度相关科室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2 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已经成我我国人口结构不可逆转的趋势。伴随而来的就是老年病的增加,如包括腰椎退行性疾病、颈锥病、关节炎等老年多发疾病。保守牵行治疗是早起老年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以关节置换、手术内固定等手段为主。现代骨科护理工作的新难点主要是:高龄老人(80岁以上老人)在术后的并发症相对要更多,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老年患者的护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定期向病人和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并做健康宣教,这些工作有助于提高家属的看护能力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骨科病患的诊疗手段的发展与进步:骨科医生在进行诊疗时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 新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 单纯的诊疗手法已经被淘汰,当前骨科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及时手术取得固定疗养。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到外固定再发展到髓内钉阶段;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发展到多侧肢体, 关节置换从股骨头到全髋和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和颈椎,手术方式从后路到前路,骨科病患的诊疗手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诊疗手段的变化对工作人员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病人的护理要求逐渐提高:病人对术后的护理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高。截瘫病人大部分要求及时进行手术,以达到恢复肌力的目的,甚至自立活动;骨折病人希望早日摆脱束缚尽早离床自由行动;关节重建病人要求术后肢体活动功能基本恢复,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骨肿瘤病人要求保肢性治疗等。每一个患者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好医生的治疗,使用最佳的手术方案,获得最满意最优质的护理工作。针对患者的需求, 医院首先必须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然后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并处理好医患关系,定时定期对病人进行问询,了解病人的需要,提供最好的医护服务,使家属放心,让病人满意, 有效降低医疗纠纷。
1.5 病人多选择家庭康复:骨科疾病具有活动不便的特殊性,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活动受限,恢复时间长,且并发症高发,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家庭康复。我国的家庭社区的护理能力和医疗护理制度发展比较缓慢,远远比不上医院护理。但是随着家庭康复患者的增多,必须克服这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对病人家属进行科学指导,教授一些日常的康复措施,增加电话回访的次数,使病人在家也能随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好指导。
2 骨科护理发展前景
2.1 护理工作日益重要:在发达国家,护士基本承担了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的一切护理措施,包括社会及生活护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21世纪护理改革的方向为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技术的革新,新设备的使用,这些都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护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护理工作人员的准入标准,素质要求以及继续教育问题都将受到重视。
2.2 针对个体差异性,循证护理将进一步实现:骨科治疗具有病种复杂多变,治疗方法多样,患者活动能力差,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骨科整体护理必须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病人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都必须具有针对性。
2.3 远程医疗的应用: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远程医疗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和广泛的发展。在骨科的康复训练中,将远程医疗和虚拟现实结合起来,进行远程虚拟康复已经不再那么神秘。远程医疗的应用将更加方便地为家庭病人作康复训练指导。
3 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护理专业的专科性和综合性逐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骨科护士要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不断进取,才能适应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燕. 浅谈骨科患者的康复护理[J]. 甘肃中医, 2010,(04)
[2] 代玉枝. 浅析康复护理的重要性[J]. 青海医药杂志, 2011, (07)
[3] 康复护理学[J]. 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 2010,(03)
脊柱脊髓损伤,往往发生于意外灾害、交通事故与工地事故中,由于受到强烈外力冲击而致使脊柱脊髓以及有关功能结构受到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往往具有严重复杂的病情,并伴有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还是一种具有很高致残率的外伤科疾病[1]。及时地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效的使损伤对脊髓产生的压迫得以接除,则有利于患者脊柱脊髓功能的有效恢复。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专业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心理干预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本研究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有效护理,并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治疗的4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2例,其年龄为16~70岁,平均为(38.2±3.16)岁。出现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工地坠落事故13例,交通事故26例,其他一些激烈碰撞事故9例。所有患者中,包括了3例脊髓损伤兼并截瘫患者,31例腰椎损伤患者,5例颈椎损伤患者,2例尾椎损伤患者,12例胸椎损伤患者。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基础护理
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以此使脊柱保持平直,避免进一步出现损伤,而颈髓损伤者,需要保持头颈平直位或者中立位;其中行头颅牵引的患者,需要使其维持头高较低的状态;而胸腰段出现脊髓损伤的患者,需要在其腰下垫不超过5厘米的薄枕,从而对脊柱的生理弧度进行保持,避免出现畸形[2]。
1.2.2心理护理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普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痛折磨,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较低,医护人员需要充分的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进行重视,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时的对心理干预手段进行调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励患者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在进行护理时,始终保持语言亲切,且态度和蔼,并耐心的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有效的宣教,从而构建出良好医患关系[3]。
1.2.3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术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与康复护理,则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并使患者脊柱脊髓康复效果得到提升。早期康复训练一般都是在病床上实施,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患者脊柱的实际损失程度,引导患者进行变换,呼吸肌训练以及膀胱功能训练等,从而使患者的脊柱脊髓损失得到有效的恢复。
1.3护理效果观察指标
显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没有明显的加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的降低;
有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加重情况有所变化,但不产生影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的降低;
无效: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其脊柱脊髓损伤明显的加重,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没有明显的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且计算患者康复情况的百分比,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康复护理,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患者获得显著恢复效果,6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效果,总有效率为95.8%,显效率为83.3%。如表1:
脊柱脊髓损失患者普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痛折磨,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多较低。如果医护人员不能有效的对脊柱脊髓损失患者实施护理,患者非常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与泌尿系统的并发症,严重的话还会使脊柱脊髓损伤加重,使患者身心更加痛苦[4]。
医护人员需要充分的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存在的特殊心理状态进行重视,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沟通,并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想法,及时的对心理干预手段进行调整,采用不同形式的手段鼓励患者采取乐观放松的心态来面对手术以及恢复情况。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专业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心理干预具备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关键词】 颈椎间盘; 椎间孔; 胶原酶; 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病的常见原因,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1]。突出的颈椎间盘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可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危害[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和工作环境的改变,本病的发病人群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3]。胶原酶化学溶盘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无出血、患者痛苦少、见效快、住院时间短和费用低等诸多优点,且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开展[4]。目前国内外报道均为经黄韧带入路穿刺。笔者所在科自2011年10月开始采用行经椎间孔入路颈椎硬膜外侧前间隙穿刺法,对2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胶原酶溶盘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8~61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8年。诊断标准:有头昏,眩晕,颈项枕部单或双侧肩臂疼痛反复发作等临床表现,并有相应体征,CT或MRI示颈椎间盘突出且与临床表现相符。病例选择与禁忌证均参照周义成PCD标准[5]。
1.2 操作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GE OEC-980C型臂X线机引导。
1.2.1 患者仰卧于DSA检查台,于颈椎欲穿刺侧横突尖端做金属标记。
1.2.2 DSA定位 先扫描侧位定位片,根据定位片于欲穿刺节段作轴位扫描,扫描层面应包括整个椎间孔,根据轴位图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此最佳层面位于椎间孔上部,横突后结节后方与关节突之间存在一间隙,经此间隙水平进针可达颈椎硬膜外前侧间隙。
1.2.3 根据扫描选定的层面及体表标志物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后穿刺点局麻,自穿刺点水平进针达颈椎硬膜外前侧间隙。
1.2.4 推注少许非离子造影剂或过滤空气后,见造影剂位于硬膜外间隙,未进入蛛网膜下腔,证实位置无误。
1.2.5 注入2 ml 2%利多卡因加入5 mg地塞米松的混合液,观察20 min,若穿刺侧疼痛减轻,上肢有温热、麻木感,无全脊髓麻醉表现,即可注入溶于2~3 ml生理盐水的胶原酶液1200 U。注药后俯卧休息4 h。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改良的Odom标准评定疗效,优:无颈神经受压症状,恢复原工作;良:仍遗留少许症状,不影响工作;可:症状明显改善,但临床检查活动仍有限制;差:术后症状与术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6例患者分别随访6个月~1年,主要随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列为常规。根据改良的Odom标准,优1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3%,所有病例均于术后第2天症状开始减轻,其中8例患者在2周内症状稍有反复,后渐减轻。本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首先护士要仪表端庄、整洁,操作技术熟练,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必要条件。由于颈椎病病程长、对多种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又易复发,往往经多方打听展转路程,希望不冒任何风险的解除痛苦,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是新的微创技术,患者对此了解甚少,对其治疗方法的可靠性心存疑虑,担心手术效果,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和要求,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态度和蔼,热情大方,使患者获得亲切感和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方法、过程、安全性与必要性,使其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积极勇敢地配合手术治疗。
3.2 术前准备 术前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消除患者的紧张陌生感,介绍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颈部CT或MRI等,准备的目的,手术的大致过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做过敏试验,准备好术中用的物品、药品,一切急救装置处于备用状态,术前半小时静脉点滴抗生素。
3.3 术中配合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耐心说明手术的目的,详细介绍手术经过、手术医生、使患者真正了解手术的重要性,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坚定手术信心。协助患者仰卧在导管床上,摆好较舒适的,同时操作器戒尽量避免暴露在患者眼前,当患者出现恶心等不适时,瞩做深呼吸,用关心、亲切的语言鼓励患者,使其注意力分散,关心安慰患者,解除心理负担,达到身心安静的目的,配合医生操作,观察医生的手术步骤,随时递送各种手术用物,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3.4 术后护理 患者俯卧休息4~6 h[6]后方可改变,使药物集中在椎间盘,易于溶解,向患者解释术后卧床是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便取得配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骨擦音、骨擦感,颈部活动情况,有无头昏、恶心、呕吐、颈部肌肉紧张,眼球活动度,瞳孔对光反射,眼睑有无下垂,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深浅感觉,跟膝试验,轮替试验,膝腱反射,极少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流泪等。
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术后感染是颈椎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因多次使用C臂X线机定位,增加污染机会,所以手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用双层无菌布套覆盖在球管上,严密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化学性脑脊髓炎是最严重并发症,为胶原酶误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致严重神经损害甚至死亡,早期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
3.5 康复指导 注意休息,嘱患者1周内尽可能卧床休息,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劳累受凉,3个月以后逐步恢复体力劳动。室内温度适中,过低引起颈部肌肉僵硬,尤其是风寒湿证,更应注意室温与保温。正确的睡姿,一般以仰卧、侧卧为宜,俯卧位时颈部呈紧张状态,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合适的枕头,枕头的形状、质地软硬对头颈部健康关系很大枕头应柔软,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 cm,高度以压缩稍高于自己的拳高,枕头的位置要放在颈的后方衬托颈曲,以免颈部肌肉疲劳,颈屈变直和反张,造成椎间关节劳损后错位加速颈椎退行性变。纠正不良的姿势和习惯,防止持久的单一姿势,避免肌肉疲劳,座位时腰部轻靠椅背,前臂放于桌上,可满足伏案工作的需要,超过1h要做一些活动,可用双手按、推、揉、点颈部软组织,重点松解颈后肌群。正确的功能锻炼,运动可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增加关节弹性和灵活性。调节好饮食,增加钙的摄入,生活规律,精神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咽喉部反复感染。术后康复训练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
4 讨论
4.1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颈椎间盘的机理 胶原酶是胶原纤维蛋白特异性熔解酶,通过直接接触椎间盘髓核中的胶原纤维蛋白,使其溶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所吸收,使突出的髓核缩小变软或回缩,消除突出间盘对神经根、硬膜囊的压迫和刺激,达到治疗目的[7]。
4.2 穿刺入路及安全性的探讨 颈部结构复杂,穿刺难度大,风险高,故其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国内多为疼痛科开展,偶有误入蛛网膜下腔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笔者所在医院采用DSA引导操作,提高了安全性,但患者须较长时间俯卧于检查台,有一定痛苦,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故笔者设计了仰卧位自侧方进针,经椎间孔穿刺硬膜外侧前间隙的方法。经复习解剖及颈部CT扫描研究发现,颈椎间孔上部,横突后结节与关节突之间存在一安全间隙,针尖水平方向进针,正好避开椎动脉及脊神经达椎体后缘、硬膜囊前方椎间盘突出处,不会伤及硬膜囊。相对后方入路穿刺黄韧带的方法,本入路患者舒适,无须专用穿刺针,仅用普通穿刺针直接刺入椎间盘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即所谓“靶点注射”[8]CT及C臂X线机导向下定位安全性均较高。
本组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体征恢复情况,采用Odom标准评定疗效,有效率92.3%,初步显示本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术后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防病意识,是治疗颈椎病、避免复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祝国华,卢靖,赵采花.经皮穿刺等离子髓核消融术与粘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16-2718.
[2]白国强,吴云松,程智.颈椎前外侧入路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91-92.
[3]尹立刚,唐炳魁.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3):56-57.
[4]姚勇,谭必勇,黄爱军,等.介入法侧隐窝胶原酶融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6-117.
[5]洪澄,周义成,王成缘,等.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放射学实践,1999,14(2):67-69.
[6]屈兰一,张秀萍,罗华,等.盘内三氧盘外胶原酶联合溶盘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4):252-253.
[7]胡丽敏,近晓峰,刘礼锋.经皮激光汽化联合胶原酶融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6):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