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逻辑学的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互联网所构成的网络世界,己经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虚拟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重视研究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诸如:网络社会学、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服务科学、网络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交叉纵横,取长补短,为计算机网络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对未来网络的健康发展,虚拟社会的建构,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计旅机网络心理举概述
网络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网络心理学则指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自组织性、非线性的观点对于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如社会网络分析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目前来看,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互联网使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一般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心理特征的一般影响;互联网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2计茸机网络心理攀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迅速普及,互联网蓬勃发展,它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我们正经历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互联网给人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诸多学科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崭新的领域。其中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快捷的沟通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多种行为方式,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心理学也开始介入网络研究,互联网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2. 1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众多的心理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1.网络心理的研究方法尚未成熟
我国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是比较成熟的,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题调查法、心理测验法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并己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初步的应用。网络心理研究主要对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和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网下纸、笔测验使网络使用者根据自己平时上网时的心理行为来对测验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增加了更多的干扰因素。
(1)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较古老。对于网络心理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方法,只是将这些方法从实践中的应用转换到了网络空间里。但是,对于网络心理的一些实验性研究没能有效地运用到互联网中。此外,网络心理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上都有了新的变化。
(2)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从事网络心理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②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适应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③网络心理行为受到比现实中更多更复杂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当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否则将会是事倍功半。
2. 2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比较分散和片面
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极不规范,缺乏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对于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忽视了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研究,导致研究比较片面。例如,青少年网络行为、网络心理状态、网络影响及对策等都是心理学家针对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研究项目。
2.缺乏对网络心理行为演变过程的研究。网络心理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及其表现,容易造成网络心理研究只关注到各个点,但却看不见各个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所发生的变化。
3.网络心理研究比较粗浅。目前的网络心理研究经验描述过多,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层面,局限于简单的经验数据解说,缺乏实际的操作,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在空洞说教,甚至很多时候难以自圆其说。这主要是网络心理研究者的知识技能积累匾乏,同时也和现代社会追求实际利益和短期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3计耳机网络心理研究的目的及义
3. 1网络心理研究的目的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背景下,人们有着形形的网络心态,从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探求人们的网络心理,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
1研究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
网络的实现,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很多人还没有完全适应网络社会就己经被网络的潮水淹没了。尤其让人们感受颇深的莫过于信息的收集与传播速度之快以及网络资源的浩瀚。同时,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空前广泛的交流空间,人们的交往模式、交往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的隐秘性、虚拟性都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多了几分复杂与神秘。
2.研究不同的网络应用所对应的多种心理需求
探寻人们对不同网络应用的各种人性化需求,为改革现有网络应用的弊端以及为各种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依据。现有的网络应用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网络安全、网络隐私保护等问题。这就需要从研究用户不同的网络应用心理出发,从分析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着手,找出网络应用的弊端,为设计与开发更符合人的心理、行为等的网络应用提供依据。
3.研究由于网络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困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尤为突出。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并且引领陷入网络困境的人们走出困境是网络心理研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让网络发挥其正面的作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网络,也是当前堕需解决的问题。
3. 2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意义
1从网络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地探知网络环境下人们的内心状态,为更好的研究人们的网络心理提供依据。
2.通过研究不同网络应用中所涉及的心理与现实对应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差异,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规范,网络道德提供参照。
[关键词] 符号学;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76-1
一、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希腊时期的符号学。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自认为自己比他人更为智慧,由于他自知自己对概念语义之确定性的无知,这种自知自己无知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人类对永恒意义不断思索的动机,从而为研究意指关系欠明确现象的符号学分析提供了必要性。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扩展为探讨人类生存意义问题的辩证法,该扩展引出对一般概念的探寻,标志理性化的增强,也标志了体现理性化的话语模式和思维方式的逻各斯观念的出现。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逻辑的探讨胜过语义的探寻,该方式虽具不明显的符号学性质。他在《解释篇》中涉及了语言的符号性质: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在亚里士多德之后,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首次较为明确的提出符号理论和语义学,从而使得符号和意义问题成为专门研究课题。斯多葛学派对语义学的研究比亚里士多德的语义问题研究更趋精密,他们对符号之意义问题的探讨也比前人更为深入。与斯多葛学派同时期的伊壁鸿鲁学派的符号思想具有认识论特点,该派在符号思想史上由于广泛运用符号和符号推论概念而成为狭义符号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希腊时代哲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均开启了罗马时代的符号思想。
(二)实用化的罗马时期符号思想。与希腊时代相比,罗马时期的符号思想趋于实用化。该时代对符号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修辞学方面,并在此范围内关涉语言、逻辑和哲学。西塞罗提出必然符号和或然符号以及事实符号和神意符号等问题,并对符号分类学进行了研究。奥古斯丁不仅将人的内在精神和神的世界作为符号思考的主要所指者范围,而且在其内向思考中还对心理对象和价值对象意义关系、直接与间接的意义、思维内界的符号、所指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符号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他说: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由此可知,符号既是物质对象,也表现为一种心理效应。奥古斯丁的符号之思直接影响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
(三)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末期以前的符号学发展。在经院哲学时代,学者们围绕唯名论和唯实论展开了争论,语词符号问题便成为两派关注的焦点之一。经院哲学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奥卡姆被认为是经院哲学家中最富于符号思想者。他将有意义的言语分为三大类:书写言语、口头言语和心理言语。前两类以视听途径被世俗接收,具有约定性,后者富于自然性,不可直接传达。奥卡姆倡导的唯名论与托马斯等倡导的共相实在之争,标志着经院哲学时期向近代科学时期的过渡。
中世纪末期以前,符号学思想主要依附于哲学活动。到了近代,符号学思想主要由近代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中诸符号理论综合而成,符号学获得实质性进展。培根、洛克、霍布斯、贝克莱、莱布尼兹等人都曾论及符号,其中洛克和莱布尼兹的符号理论较为突出。洛克在霍布斯符号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其近代心理学符号学。他在《人类理解论》中将知识分为以下几类,即自然学、伦理学和符号学,提出以符号学取代过时的形而上学主张,并强调符号与观念之联系,认为观念是事物的符号,正如词是观念的符号。继洛克之后,莱布尼兹在其《人类理智新论》中对洛克的符号理论进行反驳,并试图构建一种比自然语言更精确的通论语词,进而促使语言符号与实在的存在对应,该通用语言符号被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直接继承并运用于人类文化领域,建立其独特的人类文化符号体系。
二、符号学发展现状
现代符号学主要来自于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和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意指与交流,认知与思维使他们对于人类符号活动所涵盖的两个方面,这位符号写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索绪尔在其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曾说道: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
总之现代符号学的来源,深受现代哲学和现代语言学地影响,然后在20世纪在对语言学的深化研究以后渐渐渗透到现代人文科学之中。它不仅是一门专门学问也是一个解决皆是文化现象的方法论。
三、符号学与社会象征
黑格尔曾经指出:象征首先是一张符号。借助于符号与象征人类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化,文化必然是象征文化,语言、哲学、宗教、艺术皆由此而来。皮尔斯认为借助某种规约与自身的对象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定义为符号,尤其卡希尔认为人是符号象征的动物。在现代生活中是符号活动使人与文化可以紧密相连,把文化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所有物,而你是人成为文化人,成为文化的主人,人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司文会.符号学・文学・文化――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2011,(09):185-192.
[2]张德禄.适用性社会符号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5):5-10.
[3]赵小波.广告符号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D].成都:四川大学,2003.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体会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认识或看待发展问题,并指导发展实践。2004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精辟阐述: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难知道,以人为本是根本,全面、协调是前提,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只有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等一系重大举措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思聪乡近几年的工作,同样可以感受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指导作用,可以说思聪的发展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体现。
首先是坚持了以人为本。从机关干部管理到村组干部待遇的改善,从改制引进创办企业到“抓大扶小”的税收管理措施,从综治计生工作到群文及工会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对老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情愫,人性化管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与认可。以干部管理为例,尽管也制定了不少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因素,从未体现处罚,完全寄希望于干部的自觉。此外在众多的重点工程建设中,从未加重群众负担,完全由财政负担,特别是数十万元教育债务的化解,都是发展惠及民众的真实体现。
其次是全面协调。近几年,思聪乡从改制企业入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屡掀企业创办,工业企业的掘起,促进了财政税收的高速增长,四年时间从不足300万元连翻三番达到2361万元,成为茶陵县第一个财政税收过2000万元的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为抓经济而抓经济,注重了全面协调发展,一年一个主题,加快了公益建设步伐,从2004年开始,累计使用财政资金近600万元,相继完成了中学、中心校、敬老院等公共设施的扩建改造工程;与此同时,道路、水利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民政、老龄、文化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狠抓了计生综治工作,维护了人口的低生育水平,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摘 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参与确保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政策制定程序上确保社会公平与公正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公众参与是综合决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综合决策;公众参与;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4-0079-03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应当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的预期目标与效果统一,必须健全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机制,强化决策责任。
一、综合决策和执行机制: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参与确保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
综合决策是一种通过政府、专家和公众参与决策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政策手段。强调政府、专家和公众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和政府发展政策对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其实质是通过政府对于增长方式和和谐社会内容规定、标准制定和执行要求的提出,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社会和谐的受益者和需求者,公众参与有利于政府政策更有的放矢,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关系。把转变增长方式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公共政策的核心是纠正市场的失灵。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协调的核心是:不能因为社会政策纠正市场失灵,而影响市场效率;同时也不能因为经济行为任意随市场波动,放任自流,导致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破坏以及环境的破坏。在每一个社会中,市场方法并不能帮助解决每一个问题。只有把政府法规、社会参与、技术与市场结合起来才可能形成综合的控制力量,这需要把市场因素、社会参与、技术因素和法规因素结合起来。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统一。从决策目标来看,就是如何在社会目标、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从决策行为来说就是如何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所以,综合决策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
二、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在政策制定程序上确保社会公平与公正,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评价已经纳入法规体系,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落实,而关键还是坚持综合决策制度,坚持部门之间的综合决策。
我们在这里着重谈谈社会影响评估。政府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社会影响评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其评估来及时了解某一行业或地区或整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可能趋势,并对可能对某一行业、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预警,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会减轻对社会可能的负面影响,保证社会公平与公正。将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纳入社会视野,进行总体的“社会评估”,按目前一般的解释,是分析其所波及的人群、区域、文化等“社会因素”,以求从“社会”的视角来论证,提高操作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的社会风险。从实践来看,对全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进行评估恐怕是不现实的,应该有选择地将社会影响评估纳入其法定程序中。譬如超过一定规模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应该开展社会评估。在当前开展社会评估,内容应该是有选择的、战略性的,以关键性问题入手。特别是项目所波及的就业容量、收入分配、社会和谐等,恰恰是我国现阶段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共同性的问题,是宏观政策在微观项目上的体现,可以作为社会评估的重点。一般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就某个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使用具体社会目标给予限定,但是政府可以采用必要的税收和金融手段限制和鼓励企业关注社会目标。
三、公众参与是综合决策的重要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包含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相互冲突与协调。这种冲突与协调决不是可以简单通过科学的研究就解决的,不管我们采用的科学手段多么综合和多学科。我们必须关注人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判断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的重要地位。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对于决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参与决策的所有过程并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公众和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综合决策将更加现实――对于事实的了解更深入广泛,也会为更多的人了解,因此也更容易贯彻执行。推行综合决策制度和培育人们的科学发展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手段。通过政府的立法和各部门的综合决策来协调市场难以调节的各种利益群体冲突并使各冲突群体的利益目标在科学发展的框架中得到统一,同时通过政府和民间的运作使科学发展意识深入民众心里,并变为他们潜移默化的行为和素养,在中国,这将是两个全新的行动领域。
公众的介入和参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参与的成功。不少国家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日益承认公众的参与和公众的利益,并通过法律承认公众的作用。公众参与的含义包括有权独立要求索赔和允许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估的审议,并发表意见。
公众应当参与有关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从各种目标的定义到政策、方案、工程项目的全面审查――可以统称为“科学发展的文化”。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推行综合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特别考虑社区人民的态度和社区自身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每一个社区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按照其文化背景能综合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实施综合决策战略,意味着更多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知识和文化,这要在法律和制度中逐步形成标准,需要承认社区人民的综合权利。公众参与意味着对于特定社区实施的政策和工程项目必须由当地的人民参与和表决。事实上,许多少数民族社会能够与其生存的环境保持长期的持续关系。这其中已经包含了科学发展的选择,可以从中挖掘出若干有意义的方法。我们不能以现代化的名义来破坏他们的选择,人们是可以从他们的科学发展传统中,了解到哪些方式是可以保留并带入21世纪,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若干科学发展的知识。
在社区人民参与的过程中,前提是承认社区人民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利。但是,必须了解这种权利如何与科学发展观发生冲突。 要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必须提高公民科学发展意识。我国公民的科学发展意识近年来虽然有所增强,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吸收公民参与科学发展决策。
通常公众参与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从自己负责的部门做起,从自己管辖的地区做起,开展科学发展活动;第二,公众对于环境质量和社会问题的监督,公众对于一切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对于一切不公正和不公平的现象都有权进行监督、干涉和制止;第三,公众有权参与涉及到他们自身利益的发展问题的讨论和审议,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所说的公众参与主要是后者。
在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方法。通常,在缺乏参与的方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可以把非正式的和个别的参与方式结合起来用于综合决策的过程。例如,可以通过建立专门委员会和圆桌会议的结合方式来讨论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或跨部门的问题。目前,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参与方式。一般来说,用于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参与调查、资源调查、绿色统计、统一公众意见、规划方法、合作管理、媒体技术和沟通与信息技术等等。所有的这些方法应当为公众了解和掌握。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建立不同的方式方法。必须把公众信息、公众教育和公众沟通纳入到综合决策的过程中,因为它们使公众保持对于综合决策过程的及时了解,它们提供综合决策的一致解释,特别是政策框架,它们帮助综合决策的执行并监督这种执行――通过对于决策目标的广泛了解。关于公众一致性意见的形成,就综合决策而言,公众参与的目的在于形成对于决策的广泛的群众支持和理解。这就需要在目标、原则、问题、优先项目、政策和行动上,在参与者之间形成一致性意见。按照综合决策的原则,在决策的过程中,决策除由专门的委员会提出外,还必须得到公众的认可,虽然,公众的认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很含糊的。公众意见的一致性是指:一般的同意――大部分的参与者可以接受的条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参与者对决策怀有极大的热情。一致性也不是意味着全身心地同意或毫无疑义,其中可以存在不同的判断、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分析方式。一致性也不是少数人的意见,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意见必须得到充分的考虑。
当一个综合决策被几个不同的部门和实体执行时,综合决策的政策和计划必须由参加的所有部门和实体共同协商和合作制定。在这样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必须一道工作,形成一致的意见。一致性必须成为合作与协商的基础,因为任何参与者都不能被多数票压倒。所有的参与者都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照顾每个参与者的利益――或者是妥协,在协商与合作、妥协中形成一致,对于难以马上形成一致性的问题可以留到以后解决。协商的目标是科学发展中固有的问题,实现政策制定、目标确定或责任划分中的妥协。就整个战略水平而言,特别是对于中心目标而言,协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网络学习; 学习共同1体; 教师专业发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69-002
一、引言
教育变革促进了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打破了当前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如何采取有效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层面进行审视、剖析,提出了很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它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学习目标,以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助为基础,通过不断的交流、探讨、反思等活动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共同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一个理想的空间,教师借助网络进行互助、研究、探讨等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实现共同发展。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Community)来源于社会学领域,将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就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团体成员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最终促进成员个体的成长。[1]德国的瑞尼古德(Rheingold,1993)针对网络上出现的社会集合体提出网络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2]网络学习共同体也称为“虚拟学习共同体”或“在线学习共同体”。众多网络学习者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虚拟社会中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等方式进行学习,就形成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在网络空间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人际关系网,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交流和他们在真实生活中一样。[3]
如果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是教师,那么就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拥有共同发展愿望的教师个体借助网络工具形成的一个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教师个体彼此尊重、相互帮助,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在有机、和谐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建构新知识,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师共同发展。
三、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网络学习共同体借助网络工具,将教师聚集在一起,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群体里,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工具平等互助,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学习,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促进教师资源共享、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有利于发挥教师主体性
教师的主体性是指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和学习活动,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使不同地理区域的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个体,他们通过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来融入教师群体中,与其他教师互帮互助,进行思想和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这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机,使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和自觉的进行专业学习。[4]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资源共享
每个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独到之处就是宝贵的教师资源,也是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的资源。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教师资源共享,教师间进行资源共享和经验互传,使集体知识和个体知识相互转化,通过对集体知识的补充和个体知识的扩展,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5]
(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直以来,由于空间限制,各地域的教师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这使得各地域的教师不能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借助网络工具建立了教师自己的学习共同体,使各地域的教师能够联系起来,提高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频率,让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学习活动获得新知识和新思想,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路
目前国内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有“培训班式”和“专家讲座式”两种。运用这两种培训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但是不能发挥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不能实现教师专业长期而稳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多地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而获得,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终生的过程。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培训思路,希望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构建支撑平台、积累教师人脉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活动、及时评价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一)构建支撑平台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支撑平台,这个支撑平台至关重要,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基地,它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分享、互动交流等全方位的资源和软件服务。支撑平台的可以借用现有服务平台(如:QQ、微信等)构建,也可以自主开发一个专门的服务平台,具体如何构建由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发展目标决定。如果学习共同体规模较小,由一些有共同愿景的教师自发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资源和相互交流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那么可以借用现有的服务平台,这最经济。如果学习共同体的规模很大,由教育机构组织,通过为教师提供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创建互动交流来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那么可以自主开发一个专门的服务平台,这样适用性最好。
(二)积累教师人脉形成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积累教师人脉形成的,这个积累过程是动态的,学习共同体的规模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发展壮大学习共同体的规模至关重要,因为学习共同体的规模与学习共同体成员发展有关,学习共同体的规模越大,学习共同体成员发展越好。教师自愿组建的学习共同体积累人脉的方式为:学习共同体发起者,邀请专家和其他教师,然后专家和其他教师再邀请专家和其他教师,以此不断壮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规模,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教育机构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积累人脉的方式为:通过提供优质培训和资源服务来吸引教师参与。
(三)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活动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活动。基于网络学习共同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主要有专业培训、资源分享、展示交流、协作交流和专题讨论。教师是能动的个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才能在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共同体的各类活动,才能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四)及时评价
评价是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及时评价不仅可以保证网络学习共同体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和提高。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下的评价是依据教师的发展目标对教师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师专业发展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另外,评价的方式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反思型评价。
五、结束语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命题,是教师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过程。在信息时代,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探索,提出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路,符合时代潮流,具有现实意义。但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构建有机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还需要做很多努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我们应该在学习参考现有成熟模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勇于探索,创造出新颖、有效的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2]邱相彬.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06)
[3]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5(01)
论文摘要:通过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的构建的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此相应,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渐渐由事后判断的总结性评价向注重过程积累的形成性评价转变。对教师的评价也倾向于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是评价活动成功的保障,教师自我评价是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教师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教学档案袋评价的出现。教学档案是师生教学状况的原始记录,是收集、整理和反思教学历程的基础信息资源。近年来,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教学档案袋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师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也由原来的书面测验、课堂听课发展到教学档案袋的建立与完善。教学档案袋既是教师教学实际信息的汇集,也是某一时期内有关师生工作状态信息的汇总。它通过反思而构建,通过积累得以丰富,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教学档案袋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成为教师通过反思评价本人教学的过程。教学档案袋评价较充分地考虑了教师自身的需要,因此,被认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信息综合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种较好模式。、
构建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的可行性与意义。发展性评价极有可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主流方向。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一种形式,教师档案袋评价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流行;同时,国内高校中以检查、监督、评价等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趋于完善,并日渐强化。因此,借鉴教学档案袋评价模式,探索一套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开展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有了必要的条件与基础,也完全有可能引进消化,探索研究。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需要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地记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我评价、反思、互动交流,进而加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外部推动力,以缓冲乃至消除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排斥情绪的体系,或者说推行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可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不断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或者说,使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能有效地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真正发挥对教师成长的促动作用。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能够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超越课堂,有助于解决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疑虑。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教学质量监控的外部推动柔合在一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多元化互动式的发展平台。
二、以网络为平台。构建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
随着高校校园网技术的日益稳定与成熟,网络对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评教”是网络技术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成功应用的一个典型。“网络评教”的兴起,初步显示了网络技术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潜在能量。在网络评教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把开展发展性评价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可以说,构建以网络为平台,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学生、教学主管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是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全校性的教师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体系应当包括三个子系统与一个中心,它们分别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系统;反馈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信息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外部推动作用的监控激励系统;教师交流信息与展现风采的交流展示中心。三个系统、一个中心均以网络为纽带,形成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系统。首先在校园网上创建一个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系统,该系统由教师与教师本人撰写的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为主要构成元素。所谓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与通常作为历史记载的教学质量档案的区别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档案是已形成的,总结性的,而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却是动态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操作模块,即统一模块与个体模块。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统一模块的基本框架设置,可在该模块内设立“成长目标”“教学实录”“互动点评”“反思园地”等栏目;个体模块则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所长,自行设计栏目内容。为便于管理与操作,可将教师的工号作为系统登录帐户和初始密码。教师通过工号登录系统,自我汇集、筛选、分析来自各个渠道、各个层面的教学质量信息,反思现阶段教学状况,探索改进途径,并制定自己专业发展的远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系统是教师专业成长历程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教学全貌与所思所得。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的构建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全面、准确的外部信息对教师制作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开展自我评价,确定专业发展规划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为畅通信息渠道,应在校园网上创建一个由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管部门、专业教研室、班级教学信息员和教师等为共同组成体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内容可以由几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评教信息;二是专家、领导以及同行等对教师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班级教学信息员提供的课堂教学动态信息;另外,还可包含学生座谈、教学专访等外部教学信息。系统的终端可设在校级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当其他相关部门和成员在各分点完成信息的采集、传送任务后,教学质量监管部门将信息素材加以分类、汇总,通过信息反馈系统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目前课堂教学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改革,扬长避短,为制作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提供信息保障。
监控激励系统。在教学质量档案制作过程中,为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与操作的疲惫,需要建立一个监控激励系统,以外部的约束与推动激发教师内在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监控激励系统可由教学主管部门、教学名师、相关学科和课程资深优秀教师等共同参与。教学主管部门既要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政策上的帮助指导,同时又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以及通过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载体从外部加以过程监控,使教师的行为反思真正落在实际的教学行动之中。教学专家则要起到导师的作用,引导教师正确制定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规则,为教师制作符合要求的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教学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手段,在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的制作过程中经常性地开展各项评比活动,以激发教师的进取心。
交流展示中心。为了使教师在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的制作过程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共享制作过程中的成果,同时解决制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还应创建展示教师风采、促进教师相互交流、推动师生互动的交流展示中心。设立交流展示中心的主要目的,一是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二是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流互动;三是充分展示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四是提供专家在线指导帮助。在交流展示中心,可以设立“名师风采”“教研园地”“教学相长”“优秀教案”“自我展示”“重现精彩”等栏目来达到以上目的。在交流展示中心教师可随时上传课堂精彩片断,展现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发现与体会;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在发展性教学质量档案制作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向在线专家即时咨询,由在线专家给予点评指导,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可由相关课程、学科专家共同会诊后提出解决方案;教师也可以把问题向同行请它只要占用硬件很少的一些资源,就可以把程序从微机下载到芯片的闪存(FlashMemory),Atmel公司的网站上还提供了相应的在系统编程软件(AEC ISP.ExE),只要按照其说明书上的介绍,花上二三十元钱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开发板。学生有了这么一个开发平台,就可以先从简单的硬件做起,一步一步地走向复杂,随心所欲地去发挥聪明才智了。市场上也有售价一二百元的具有ISP功能的实验板,上面已经有了数码管、按钮、发光二极管、继电器、蜂鸣器等常用的外围部件,可以直接在上面编程去驱动硬件,这样就可以调试自己的程序,直观地看到单片机执行后的效果,只是少了设计制作硬件的经验。
摘 要:职工培训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生产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利用网络教学授课形式,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互联网参加多种培训课程,轻松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浏览。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职教工作 煤矿培训 计算机技术
职工培训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生产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传统的煤矿职教工作,依据国家安监总局规定,是组织煤矿相关教材,对学员进行授课教学。面临新经济形势的挑战,现有的教学形式不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职工继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因此,在煤矿职教工作中将网络教学进行普及推广迫在眉睫。应用网络教学在煤矿职教工作中进行推广,既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是煤矿职教工作更好地向前推进的必经之路,
一、煤矿职教现状与网络教学形式
当今煤矿企业职教工作状况不容乐观。传统职教培训,多以灌输教育为主,照本宣科,更有甚者摆姿态、走形式,背离了满足企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目的。加之,培训对象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培训任务繁重,难以适应当今发展的经济形势,致使全方位、大面积普及职工教育亟待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教育形式层出不穷,但真正付诸煤矿职教培训的却不多见。网络教学具备组织简单、时间自由、多感知、容量大等优势,这恰巧可以弥补煤矿职教工作的不足。将煤矿职教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创新驱动发展,可以方便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简化培训组织形式、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二、网络教学技术在煤矿企业职教工作中的应用
依托网络教学技术辅助煤矿企业职教工作,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应用环节需充分结合教学培训计划与内容,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传输反馈教学内容与效果,实时掌控教学动向与教学质量。
1.资源装备
网络教学技术的实施,需要准备一定的软硬件条件。硬件方面,需在具备web的网络环境下,装配用于网站部署的网络服务器、防火墙、磁盘阵列等,以满足信息存储、部署、传输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购置至少一间多媒体教室,配置计算机、摄像头、音响、话筒、投影机等多媒体设施。软件方面,为满足教师备课、音视频录制、网络教学管理等要求,需建设网络教学管理平台、音视频录制工具软件、音视频集成系统、网络平台、教学考核系统等教学软件。
2.网络教学课程规划与实施
具备条件后,依据教学目的,需制定详尽的网络教学课程规划,包括制作网络教学实施计划、编写培训规范及参照标准、制定试题库标准、规划网络教学课程界面等。在实施过程中,可参照以下几种培训形式:
(1)分班或分组教学,集中培训教学,通过录像或直播进行学习,对于课程疑难点可集中予以解决,此种方式便于管理与考核,能够即时收集反馈信息,进行答疑解惑。
(2)开放学习,将授课内容上传于网站,职工可按需选择学习。此种方式以学员学习为中心,学员在学习或自我测验方面灵活方便。
(3)资料共享与交流反馈,可按各工种培训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将国家标准、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与所需设备使用说明、操作规程以及图纸等信息归类上传,便于学员查阅。同时开辟交流反馈途径,方便技术文化共享,能够积极引导职工互相交流学习。
三、煤矿应用网络教学技术较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
与单纯依靠传统教学形式相比,网络教学形式辅助下的职教工作优势突出。
(1)开放性更强,拓展了传统教育单纯依靠教室、黑板的空间,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链接、信息检索的功能,向受训者提供了一种虚拟宽泛的网络教学环境,创新了教学形式。
(2)高效性更加明显,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保持了交流探讨,还能不受时间、场地、师资条件等影响,降低了培训成本、扩大了培训范围。
(3)自主与监督并存,学员可依据自身学习能力适时调整学习进度,同时公开了教与学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及时接受各方监督,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无形动力。
四、网络教学技术在煤矿职教工作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Peirce;科学家;逻辑学家;科学;指号学;化学概念
CharlesSandersPeirce(1839-1914),其一生曾作为“一个美国人的悲剧”〔1〕,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也是美国至今产生的最有创造性、最具多才多艺的伟大思想家。他广博的研究涉及非常不同的知识领域:天文学、物理学、度量衡学、测地学、数学、逻辑学、哲学、科学理论和科学史、指号学、语言学、经济计量学和实验心理学等等。而且这里的许多领域,Peirce在不同程度上被视为倡导者、先驱甚至是“鼻祖”。Russell早就做出评价:“毫无疑问,他是十九世纪末叶最有创见的伟人之一,当然是美国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思想家。”〔2〕而当代在世哲学家H.Putnam称他为“所有美国哲学家中高耸的巨人”〔3〕。
虽然Peirce的思想具有极为广阔的视野,但当今学者所公认、Peirce本人也承认的他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却是科学和逻辑学。科学和逻辑学是Peirce毕生付出精力最多的两个领域,也是他在大学毕业后决定他一生将做什么时曾犹豫不决的两种选择。但在其学术兴趣上它们是他的孪生子,二者在理论联系上常常是融为一体,成为Peirce最倾心关注的焦点。而且,作为科学家和逻辑学家的经验是Peirce整个哲学系统构建的基础与出发点,是贯穿他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际上,科学和逻辑学的共同追求正是Peirce为自己所界定的生活目标。把握他的这一显著特征,我们可考察作为科学家的Peirce与作为逻辑学家的Peirce之间的某些联系。
1科学家职业、逻辑学家志向
从实际从事职业来看,Peirce是位科学家,包括化学家、大地测量员、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实验心理学家等等;同时这也是他谋生的门路,是他最早获得学术名声的领域。
成为一名科学家,Peirce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同时这也是他的亲戚朋友尤其是父亲所期望的。Peirce出生于具有良好科学氛围的家庭,特别是其父亲BenjaminPeirce是哈佛大学天文学和数学Perkins教授,也是当时美国最有影响的数学家。Peirce从小由其父亲教授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学科;其聪颖智慧深得父亲欣赏。而Peirce本人也深受父亲影响,尤其是在父亲1880年去世之后,他极想遵照父亲遗愿而继承父亲的事业,从此专注于科学研究。
在Peirce十几岁时,他已经在家中建立了私人化学实验室,并写出了《化学史》;其叔叔去世后,他又继承了他叔叔的化学和医学图书馆。1859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父亲安排他在美国海岸测量局(后来改名为海岸和地质测量局)野地考察队作为临时助手学习锻炼了一年;而同时他私下跟随哈佛动物学家LouisAgassiz学习分类学方法。1862年进入哈佛的Lawrence科学研究所,并于1863年毕业获得化学理学士。其间于1861年他再次进入海岸测量局,但这次是作为长期助手;1884年10月至1885年2月主管度量衡办公室;1867年父亲成为海岸地质测量局的第三任主管,Peirce于同年7月1日由助手(Aide)提为副手(Assistant),职位仅次于主管;他的这一职位上一直持续到1891年12月31日,时间达24年半之久。从1872年11月开始,他又负责钟摆实验;在1873—1886年间他在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的站点进行钟摆实验。晚年(1896年直到1902年)主要为圣劳伦斯能量公司做顾问化学工程师。
同时,Peirce在1867年被安排在气象台从事观测工作,并于1869年被任命为副手。他曾是一次日环食和两次日全食现象的观测者,还负责使用气象台新获得的天体光度计。1871年其父亲获得国会授权进行横跨大陆的地质测量,Peirce由此又成了职业的大地测量员和度量衡学家。
Peirce生前虽只出版过一本科学方面的书(《光测研究》(1878)),为《theNation》杂志撰写的短评、书评现多收集在由Ketner和Cook编辑出版的《ContributionstotheNation》中;但他在海岸地测局和哈佛气象台的诸多贡献已经为他(也为这两机构)在很年轻时就赢得了国际(特别是在欧洲)声誉(Peirce1870年、1875年、1877年、1880年和1883年先后五次接受测量局任务到欧洲考察,同欧洲的许多科学家建立了联系,并极力主张扩大科学界的国际联系)。Peirce于1867年成为美国文理学院的常驻会员,1877被选为国家科学院的成员,1880年被选为伦敦数学学会成员,1881年被选进入美国科学进步协会。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现在Peirce已被认为是采用光波长来测定米制长的先驱。
然而,尽管他原本可以很好地专职于科学职业,并有广阔的前景;并且事实上,他也是由化学进入了各种各样的科学部门,并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精力,成为美国当时杰出的科学家。但与逻辑学相比,它们只是他生命的第二焦点。
从理想志向来看,Peirce视逻辑学为其天职。早年在父亲指导下学习《纯粹理性批判》时就认为康德的失败主要在于其“平庸的逻辑”,要超越康德体系,必须发展一种崭新的逻辑。他声称在12岁时已经除了逻辑别无其他追求;甚至在生活潦倒、疾病缠身的困境中他依然坚持这一工作。他建有自己的私人逻辑史图书馆,他是近代以来少有的精通古代和中世纪逻辑的一位逻辑学家。他自己说,他是自中世纪以来唯一全身心贡献于逻辑学的人,并声称他是终生的逻辑推理学习者。1906年他在美国《WHO’SWHO》中把自己命名为一名逻辑学家,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晚年在Milford的Arisbe,他形容自己为田园逻辑学家、逻辑学隐士。与具有美好前程的科学职业相比,Peirce之所以热中于当时不可能成为谋生手段的逻辑学,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既定学术目标的追求:要发展一种有前途的逻辑。他对于逻辑的执著和热情,使得他在逻辑学上的贡献并不亚于科学。
年仅二十几岁时,Peirce就开始在哈佛和Lowell学院作关于逻辑学的演讲;从1879年直到1884年,在保持海岸地质测量局职位的同时,他作为JohnsHopkins大学(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研究生学院)的兼职逻辑学讲师(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获得的大学职位),并在这期间出版了他第二本书(也是最后一本)《逻辑研究》(1883年,Pei
rce主编)。这本书在当时的美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较大影响。在1901年,他为Baldwin的《哲学心理学辞典》撰写了大部分的逻辑学词条。
虽然Peirce只有短暂的学院生活来传播他的逻辑理论,但在他那个时代,Peirce已经是一位国际性人物。在五次访问欧洲期间,虽然他是作为科学家去考察,但不仅碰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也会见了当时知名的数学家与逻辑学家,包括DeMorgan、McColl、Jevons、Clifford、Spencer等,还与Cantor、Kempe、Jourdain、Victoria夫人等保持着通信关系。1877年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W.K.Clifford评价“CharlesPeirce...是最伟大的在世逻辑学家,是自Aristotle以来已经为这一学科增加实质内容的第二个人,那另一个是GeorgeBoole,《思维规律》的作者。”〔4〕
而在今天,Peirce学者不断发掘出的Peirce的逻辑尤其是现代逻辑贡献更是值得重视。一般认为,他早期主要是作为一名布尔主义者(Boolean)从事代数逻辑方面的研究,而晚年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图表逻辑方面,主要包括存在图表系统和价分析法。1870年Peirce的“描述一种关系逻辑记法,源于对Boole逻辑演算的扩充”是现代逻辑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为它第一次试图把Boole逻辑代数扩充到关系逻辑,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引入(比Frege的Begriffschrift早两年)多元关系逻辑的句法。在1883年之前他已经发展了量化逻辑的完全的句法,与直到1910年才出现的标准的Russell-Whitehed句法仅仅在特殊符号上有点不同。
在对于数理逻辑贡献的广泛性和独创性方面,Peirce几乎是无与伦比。与逻辑主义学派的Frege相比,Peirce的特殊贡献不在定理证明方面上,而更多的是在新颖的逻辑句法系统和基本逻辑概念的精制化发展上。他创造了十多个包括二维句法系统在内的不同逻辑句法系统。把实质条件句算子(在他那里的形式为“—<”)引入了逻辑学,比Shaffer早40年发展了Shaffer竖并仅仅基于这一算子发展了一完全的逻辑系统。还独立地系统采用了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过早地意识到Skolem前束范式的技术。在JohnsHopkins大学教书期间,Peirce开始研究四色图猜想并发展了逻辑和拓扑学特别是拓扑图论之间的广泛联系。
我们看到,Peirce不仅是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逻辑学家。然而在二者关系上,首要的一点是:他承认自己热爱科学,但坦言对于科学的研究只是为了他的逻辑;因为逻辑的研究需要从各种特殊科学(还有数学)的实际推理方法中概括出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而决不是仅仅从逻辑书籍或讲课中背诵、记忆和解题;多样化的科学研究正是为了逻辑之全面概括,由它们获得的材料形成了逻辑学的基础和工具。实际上,这种前后的“从属关系”最突出地表现在他晚年常常是以作为科学家的收入来维持从事逻辑学研究的时间。
2逻辑学作为科学
虽然上文表明逻辑学家Peirce与科学家Peirce之间有近乎目的与手段间的主从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它们还有更为深刻的一层关系,那就是:逻辑学也是科学。很显然,这是Peirce长期的实验室经历已经使得他以科学的方法处理所有问题(他有时的确称自己为“实验室哲学家”)包括逻辑学了。
我们首先看,科学在Peirce那里意味着什么?Peirce看到大多数人包括科学界之外的人都习惯于把科学视为特殊种类的(主要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而他更愿意像古希腊人那样把科学作为认知的方法,但他强调这种方法一定要是科学探究(inquiry)的方法。知识开始于怀疑,为了寻求确定的信念我们必须要解决(settle)怀疑,一般解决怀疑的方法主要有情感方法(求助于自己的感觉倾向)、信忠团体的方法(选择那些最适合其社会团体的那一信念)和尊重的方法(求助于自己对于某特别个人或机构的尊重之感情)等;但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的非客观的方法,它们往往只通过怀疑者自己的行为、意愿来选择信念,缺乏足够的证据。而真正客观的方法只有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指引之下,探究者从经验出发基于科学共同体(community)的合作去寻求真理(TRUTH)或实在(Reality),这也正是科学活动;最终的真理性认识可能并不是由某一实际的探究者所发现,但只要是遵循这种方法、运用先前的结果,最后都必定会一致达到真理的。这正是Peirce在《通俗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两篇经典性论文《信念的确定》和《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中所阐述的实用主义(与后来James版本的实用主义有很大不同)方法相一致的,事实上如Peirce所指出的,实用主义不是什么世界观,本质上是一种方法,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Peirce把逻辑学视为设计研究方法的艺术,是方法之方法,它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才能形成一个实验计划;逻辑就是对于解决怀疑的客观方法的研究,是对于达到真理之方式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成为“科学人”。现代科学之优于古代之处也正在于一个好的逻辑,健全的逻辑理论在实践上能缩短我们获知真理的等待时间,使得预定结果加速到来。
但是我们发现,他在思想更为成熟的阶段是把逻辑学的科学属性放置于指号学(Semiotics或更多的是Semieotics)的语境中来考察的,虽然这种处理与以上把逻辑学视为科学方法之研究存在着根本上的一致性。
Peirce不止一次指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的逻辑学就是指号学或关于指号的理论,仅仅是指号学的另一个名字。〔5〕它包括三个部门:批判逻辑学(CriticalLogic),或狭义上的逻辑学,是指号指称其对象的一般条件的理论,也即我们一般所谓逻辑学;理论语法(SpeculativeGrammar),是指号具有有意义特征的一般条件的学说;理论修辞(SpeculativeRhetoric),又叫方法论(methodeutic),是指号指称其解释项的一般条件的学说。〔6〕这种划分可能受中世纪大学三学科:语法、辩证法(或逻辑学)和修辞的课程设置的影响,指号学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对于中世纪后期所理解的逻辑的现代化版本。而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是,Peirce把指号学视为经验科学、观察科学。推理就是对于指号的操作,观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号学同其它经验科学的不同在于它们实验操作对象不一样,在于其它科学的目的仅仅是发现“实际上是什么”而逻辑科学要探明“必定是什么”。但既然是经验科学,根据经验学习的科学人进行逻辑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就是可错的即准必然的(事实上,任何逻辑必然都只是相对于特定
推理前提而产生必然的特定结论)。
更进一步,Peirce把狭义上的逻辑学(logicexact)分成假设逻辑(abductivelogic)、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三部分。显然这比传统逻辑上演绎(必然的)、归纳(可能的)二分的做法多出了内容。Peirce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对于Aristotle三段论基本格研究的结果,他认为Barbara集中表现了演绎推理的本质,而作为特殊的演绎三段论Baroco(把Barbara中结论的否定作前提、小前提的否定作结论)和Bocardo(把Barbara中的结论的否定作前提、大前提的否定作结论),如果把它们的结论考虑为或然性的,则分别相应于假设推理(abductivereasoning)和归纳推理。但更重要的是,Peirce在此显示出了逻辑学与科学的最合理的紧密联系。在他看来,演绎逻辑也即数学的逻辑,而假设逻辑和归纳逻辑主要就是科学的逻辑。在演绎逻辑已经得到普遍承认的情况下,他终生的愿望就是要把归纳和假设(Abduction)同演绎一起坚固地和永久地确立在逻辑概念之中。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假设、演绎和归纳先后组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科学方法,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科学探究能自我修正。
Peirce把假设放在首位,作为科学探究程序的第一步,目的在于发现和形成假说。假设是为解释违反规律(或习惯)的意外事实而产生假说的过程,它能产生新信息,Peirce把它视为所有科学研究甚至是所有普通人的活动的中心。但这种假设并没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结论,假说必须要经过检验。于是,还需要演绎来解释(explicate)和演示(demonstrate)假说即得出预言;再后由归纳回归到经验,旨在通过观察被演绎出的结果是否成立来证实或否证那些假说,即决定假说的可信赖度。在这连续的三种推理形式中,假设是从意外事实(surprisingfacts)推到对事实的可能性解释,演绎是从假说前提推到相应结论,归纳则是从实例到一般化概括。经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我们在科学共同体中将能不断接近真理。
3逻辑学中的化学概念移植
为更具体地论述Peirce的科学研究与逻辑学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在此可谈到Peirce对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向逻辑学研究的成功应用,这突出表现在化学上。因为化学是Peirce的大学专业,也是他进入整个经验科学的入口。
逻辑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领域,事实上从近代以来,就从数学(包括代数和几何)理论那里找到了非常有力的发展动力和理论技术。我们在此谈到的化学概念应用作为整个自然科学概念推广中的一例其实也是Peirce为发展逻辑学而提出的。
首先,Peirce晚年极为倾心的存在图表逻辑构想正是基于化学图表原理(可能还有拓扑学方法的启发)。存在图表是Peirce在其指号学背景下对Euler图和Venn图的重大发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在自然、直观、易操作上要远胜于代数方法(包括标准的Peano-Russell记法),因为我们心灵的思想过程被同构地展现在推理者面前,对于图表的操作代替了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对于实物的操作。化学家把这样的实验描述为向自然(Nature)的质疑,而现在逻辑学家对于图表的实验就是向所关涉逻辑关系之本性(Nature)的置疑。〔7〕
第二个例子,现代逻辑(可能从《数学原理》开始)中的一对基本概念:命题和命题函项(或有时称为闭语句和开语句)原本就是来自化学中的“饱和”(Saturation或Gesättigkeit)和“未饱和”概念。Peirce用黑点或短线来代替语句中的“指示代词”(即逻辑中的自变元),得到形如“——大于——”、“A大于——”这样的形式,它们分别被称为关系述位(relativerhema)(区别于像系词一样的关系词项)和非关系述位,也即他那里的谓词(谓词是几元的取决于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去分析命题)。他指出,述位不是命题,并坦言“述位在某种程度上与带有未饱和键(unsaturatedbonds)的化学原子或化学基极为相似。”〔8〕然而不无意外,我们发现同时期欧洲大陆的Frege也正在独立地从化学概念得到逻辑研究的灵感。他把诸如“……的父亲”的函项记号称为“未饱和的”或“不完全的”表达式,以与专有名词相区别。〔9〕
另外一个例子是Peirce提出的价分析(ValencyAnalysis)法。正如名字所显示出的,它同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密切相关,Peirce所使用的词语Valency直接源于化学中的术语Valence即化合价。价分析是Peirce在图表化逻辑思想指引下于存在图表(ExistentialGraphs)之外创设的另一种二维表现法。其中,显然他是把思想中概念的组合与“化学离子”的组合相比拟,如他采用类似“——”这样的结构表示带有“开放端(looseend)”(即黑点后面的横线)的实体,即谓词;这就是化学中离子结构的简单变形。由于它们的开放端导致的“不稳定”(正像离子本身不稳定一样),开放端之间就可能连接起来形成共同“键”(bond)。如“——”同“——”可形成“——”样式的新结构〔10〕。正是利用这样的离子组键技术,Peirce成功证明了其著名的化归论题,即对于三元以上关系都可化归到三元和三元以下的关系,但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却不能化归。这一论题是他哲学思想体系中所坚持的三分法原则的逻辑证明。
综观Peirce的科学家经历和逻辑学家志向,Peirce把逻辑学视为对于各种科学推理方法的概括,同时又把逻辑学理论指导、应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二者紧密相连,互为作用。而更为突出的,他的逻辑贡献大都可追溯到其多样化的科学研究,他的逻辑独创往往也是其科学研究经验的启发性建议。笔者以为,研究Peirce的这些方面,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启示:逻辑学应从数学和科学推理实践中概括推理的一般本质;逻辑学家应尽可能学习、掌握科学(传统逻辑就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失败,科学家非逻辑学家或逻辑学家非科学家都不能胜任于对科学推理的分析工作),因为拓宽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必将能加强逻辑学家对于逻辑科学的贡献能力;同时科学家要想更为一般地把握住推理方法也应了解逻辑学,但是前者在当前学术界值得特别注意。当前处于被冷落地位的逻辑学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加快发展自己;而经验科学(不再仅仅是数学)必能使得逻辑学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这已经是被现代逻辑的发展史(特别是初创时期)所证实的。
参考文献:
〔1〕库克.现代数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61.
〔2〕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76.
〔3〕HilaryPutnam.PeircetheLogician〔J〕.HistoriaMathematica,9(1982).292.
〔4〕MaxFisch.TheDecisiveYearandItsEarlyConsequences〔M〕.WritingsofCharlesS.Peirce:aChronologicalEdition(Vol.2).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4.Introduction.
〔5〕〔6〕〔7〕〔8〕CharlesSandersPeirce.CollectedPapersofC.S.Peirce(Vol.1-8)〔C〕.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1-58.2.227,2.93,4.530,3.421.(按照Peirce文献的通常标注法,这里如“2.227”的记法,小圆点前面的数字为卷数,后面的数字为节数)
〔9〕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624.
〔10〕RobertBurch.ValentalAspectsofPeirceanAlgebraicLogic〔J〕,ComputersMath.Applic,Vol.23,No.6-9,1992.665-677.
Peirce:TheScientistandLogician
【关键词】逻辑/广义与狭义/一元论/多元论/工具主义
【正文】
一、广义的逻辑与狭义的逻辑
什么是逻辑?要清楚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要将各种各样冠以“逻辑”的学科都统一在一个明确清晰的“逻辑”的定义之下,这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妨先对逻辑发展史作一简单考察。
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集其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了逻辑巨著《工具论》(由亚氏的六部著作编排而成:《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辨谬篇》)。虽然在亚氏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确地使用“逻辑”这一名称,也没有明确地以“逻辑”这一术语命名其学说,但是,历史事实是,亚氏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亚氏之后,亚里士多德学派即逍遥学派和斯多葛学派都以不同形式发展了亚氏的形式逻辑理论——逍遥学派的德奥弗拉斯特和欧德慕给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推理形式增补了一些新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命题逻辑问题,斯多葛学派克里西普斯等人则构造了一个与亚里士多德词项逻辑不同的命题逻辑理论。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归纳法的基础上,在批判了经院逻辑和亚里士多德逻辑之后,以其古典归纳逻辑名著《新工具》为标志,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对人类思维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另一种新的思辩逻辑——辩证逻辑。
与此同时,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形式逻辑在发展与变化中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数理逻辑阶段。数理逻辑也称符号逻辑,或谓狭义的现代逻辑,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他主张建立“表意的、普遍的语言”来研究思维问题,使推理的有效性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莱布尼兹的这些设想虽然在许多方面并未实现,但他提出的“把逻辑加以数学化”的伟大构想,对逻辑学发展的贡献却是意义深远的,正如逻辑史家肖尔兹所说,“人们提起莱布尼兹的名字就好象在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这种新生的逻辑在今天的最完美的表现就是采作逻辑斯蒂形式的现代精确逻辑。”(注:肖尔兹著,张家龙译:《简明逻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页。)莱氏之后,经过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哈米尔顿、德摩根的研究,英国数学家布尔于1847年建立了逻辑代数,这是第一个成功的数理逻辑系统。1879年,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这部88页的著作中发表了历史上第一个初步自足的、包括命题演算在内的谓词演算公理系统,从而创建了现代数理逻辑。之后,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于1910年发表了三大卷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带等词的一阶谓词系统,从而使得数理逻辑成熟与发展起来。
上述数理逻辑,以两个演算——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作为核心,被称之为现代形式逻辑或狭义的现代逻辑。在当代,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将现代逻辑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而出现了广义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
从以上对古代、近代、现当代逻辑学说发展的简单考察可以看出,逻辑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至少包括了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演绎逻辑、以数理逻辑为核心及基础的现代逻辑及其分支、归纳逻辑、辩证逻辑等等,而这些逻辑相互之间的特性又是十分不同甚至十分对立的。所以,要用一个明确的定义把这些历史上所谓的逻辑都包含进去,确实是很难的。事实上,“逻辑”一词是可以有不同的涵义的,逻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英国逻辑学家哈克在谈到逻辑的范围时,认为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
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异常的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注:S.Haack:Philosophy oflog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221-231.)
在这里,哈克所谓的“扩展的逻辑”,是指在经典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中增加一些相应的公理、规则及其新的逻辑算子,使其形式系统扩展到一些原为非形式的推演,由此而形成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现代逻辑分支;至于“异常的逻辑”,则是指其形成过程一方面使用与经典逻辑相同的词汇,但另一方面,这些系统又对经典逻辑的公理与规则进行了限制甚至根本性的修改,从而使之脱离了经典逻辑的轨道的那些现代逻辑分支。“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统称为“非经典逻辑”。
以哈克的上述分类为基础,从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逻辑是有不同的涵义的,因此,逻辑的范围是有宽有窄的:首先,逻辑指经典逻辑,即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不严格地,也可以叫数理逻辑,这是最“标准”、最“正统”的逻辑,也是最狭义的逻辑;其次,逻辑还包括现代非经典逻辑,不严格地,也可以叫哲学逻辑,即哈克所讲的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再次,逻辑还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它是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关于非模态的直言命题及其演绎推理的直观理论,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词项(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特别是三段论等。此外,逻辑还可以包括归纳逻辑(包括现代归纳逻辑与传统归纳法)、辩证逻辑。将逻辑局限于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这就是狭义的逻辑,而将逻辑包括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则是广义的逻辑。以这一取向为标准,狭义的逻辑基本上可以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即如何将有效的推理形式从无效的推理形式中区分开来的科学”这一定义,而广义的逻辑则可以基本上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这一定义。
由此可见,逻辑学的发展是多层面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考察逻辑学的不同层面及不同涵义:
(1)从现代逻辑的视野看,逻辑学的发展从古到今的过程是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过程。这一点上面已有论述,此不多说。
(2)从逻辑学兼具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角度,可以确切地把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两大层面。可以说,纯逻辑制定出一系列完全抽象的机械性装置(例如公理与推导规则),它们只展示推理论证的结构而不与某一具体领域或学科挂钩,是“通论”性的,而应用逻辑则是将纯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从而将这一具体主题与纯逻辑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定的逻辑系统,它相当于逻辑的某一“分论”。在纯逻辑这一层面,还可以分成理论逻辑与元逻辑,所谓元逻辑,是以逻辑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理论,是刻划、研究逻辑系统形式面貌与形式性质的逻辑学科,它研究诸如逻辑系统的一致性、可满足性、完全性等等。不言而喻,元逻辑之外的纯逻辑部分,统称为理论逻辑。以这种分法为基础,如果说纯逻辑是狭义的逻辑的话,则应用逻辑就是广义的逻辑。
(3)从逻辑学对表达式意义的不同研究层次,可以把逻辑分成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对语言表达式(词或句子)意义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表达式的外延上,认为表达式的外延就是其意义(如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句子的意义就是其真值),因此,它们是外延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其外延上,认为不仅要研究表达式的外延,也要研究表达式的内涵,这样的逻辑就是内涵逻辑。可以看出,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语形或语义层面,而实际上,表达式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使用的,因此,逻辑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研究还可以也应该深入到语言表达式的具体的使用中去,对其进行语用研究,这一考虑,就促成了所谓的自然语言逻辑或语言逻辑的研究。所谓自然语言逻辑,按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分析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科学。因此,如果说狭义的逻辑是一种语形或语义逻辑、它们只研究语形或语义推理的话,则广义的逻辑则是一种语用逻辑,它还要研究语用推理。
二、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论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当代,现代逻辑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态势,逻辑学正在从单一学科逐步形成为由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诸多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的逻辑科学。现代逻辑发展的这一趋势,就使得一方面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各种各样的逻辑系统不断涌现,比如,既有作为经典逻辑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也有作为对经典逻辑的扩展或背离的非经典逻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逻辑或经典逻辑所具有的直观性,非经典逻辑系统越来越远离直观甚至在某些意义上与直观相背。在这种背景下,逻辑学家就必然面临如下需要回答的问题:
(1)逻辑系统有无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说一个逻辑系统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是什么意思?
(2)是否一定要期望一个逻辑系统成为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或者说,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即在一个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吗?
(3)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其中的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否是相互对立的?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区分出了关于逻辑的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主义。
不管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认为逻辑系统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逻辑系统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对于系统本身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与“系统外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是否一致。如果某一逻辑系统中的有效的形式论证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有效的非形式论证相一致,并且那些在某一系统中逻辑地真的合式公式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也逻辑地真的陈述相一致,则该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为不正确的。以这一认识为基础,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唯一地在此意义下正确的逻辑系统,而多元论则认为存在多个如此的逻辑系统。
工具主义则认为,谈论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正确或不正确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所谓正确或不正确的逻辑系统,“正确的”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就工具主义来说,他们只允许这样一个“内部”问题: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是“完善的”(Sound)?即是说,逻辑系统的定理或语法地有效的论证是否全部地并且唯一地是在该系统内逻辑地真或有效的?(注:S.Haack:Philosophy oflog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221-231.)
多元论又可以分为总体多元论与局部多元论。局部多元论认为,不同的逻辑系统是由于应用于讨论的不同领域而形成的,因此,局部多元论把系统外的有效性和逻辑真理从而也把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看作是讨论的一个特定领域,认为一个论证并不是无条件地有效的,而是在讨论中有效的,所以,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的,即在某一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而总体多元论则持有与一元论相同的假定:逻辑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主题,因此,一个逻辑系统应该是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
就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元论者强迫人们在经典系统与异常系统中二者择一,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扩展的逻辑都是正确的。因此,一元论者断言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在是否正确地代表了系统外的有效论证或逻辑真理的形式上是相互对立的,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两者在某一或其他途径下的对立只是表面的。
就逻辑科学发展的现实而言,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道路,也是逻辑科学特别是逻辑系统发展由比较单一走向丰富多样的过程。以传统逻辑来说,它来自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推理的实际,可以说是对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传统逻辑的内容是比较直观的,与现实也是比较吻合的。而经典逻辑是传统逻辑的现展阶段,是以形式化的方法对传统逻辑理论特别是推理理论的新的研究,因此,与传统逻辑一样,经典逻辑的内容仍是具有直观基础的——经典逻辑的公理与定理大都可以在日常思维中找到相对应的思维与推理的实例予以佐证,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与解释也不会感到与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过于异常。所以,在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层面,用“系统内的有效性”与“系统外的有效性”的一致来说明一个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合适的,这种说明的实质就是要求逻辑系统这种“主观”的产物与思维的客观实际相一致。
相对而言,在经典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非经典逻辑,它的直观性、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就大大不如经典逻辑,甚至与经典逻辑背道而驰。以模态命题系统为例(应该说,相对而言,模态命题逻辑在非经典逻辑中是较为直观的),如果说系统T满足对模态逻辑系统的直观要求,它所断定的是没有争论的一些结论的话,则系统S4、S5就难以说具有直观性以及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了:在系统S4和S5中都出现了模态算子的重叠,因而象pp、pp这样的公式大量出现,而这些公式几乎没有什么直观性。至于非经典逻辑中的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它们离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更远,更显得“反常”。同时,同一个领域比如模态逻辑或时态逻辑,由于方法和着眼点不同,可以构造出各种不同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作出逻辑系统无正确性可言、逻辑系统纯粹只是人们思考的工具的工具主义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应该说,工具主义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它看到了逻辑系统特别是各种非经典逻辑系统远离日常思维与推理和作为“纯思维产物”的高度抽象性,看到了逻辑学家在建构各种逻辑系统时的高度的创造性或“主观能动性”。但是,另一方面,从本质来看,工具主义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它完全抹杀了逻辑系统建构的客观基础,否定了逻辑系统最终是人们特别是逻辑学家的主观对思维实际、推理实际的反映。这种观点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逻辑无用论,最终取消逻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科学发展的实际和逻辑科学的学科性质的。
而一元论对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理解过于狭窄,也过于严厉,这种观点难以解释在今天各种不同的逻辑系统之间相互并存、互为补充的现实。从本质上讲,尽管任何逻辑系统都是逻辑学家构造出来的,但是,它们是有客观基础的——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否则,它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最终难以存在下去),所以,逻辑系统是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的——正确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一点是一元论与多元论都可以同意的,但是,在承认这一说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正确地反映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是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层次的: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普遍、一般的(比如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也可以是比较特殊、具体的(比如某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它所反映的就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的特定的思维与推理);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直观、与日常较为吻合的,也可以是相对来说较为抽象、远离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多样的,不可绝对化和唯一化。所以,我认为,一元论坚持“只有一个正确的、唯一的逻辑”是不妥的,相反,多元论的观点则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按哈克的分析把非经典逻辑分成“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的话,那么,很显然,扩展的逻辑是以经典逻辑为基础,将经典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学科而形成的对经典逻辑的扩充,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互斥、对立的情况,它们都可以是“正确的”。至于“异常的逻辑”,它的某些性质与特征确实可能与经典逻辑不同甚至相矛盾(例如在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中排中律的失效等等),因此,它们有“对立”的地方,但就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相比而言,它们的对立或不一致只是在某些方面,而从整个系统的性质来看,它们的互通之处更多,因此,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之间的所谓“对立”之处,恰恰是该异常逻辑分支的独特之处,也是它对某一问题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处理和解决之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经典逻辑的意义不在于“否定”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定理或规则,而在于对经典逻辑忽略了的或无法处理的地方进行了自己的独特的处理。所以,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之间的“对立”是表面上的,其实质是它们之间的互补。
【参考文献】
[1]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冯棉,等.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桂起权.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哲学入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5] 江天骥,等.西方逻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