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阅读教学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

第1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大部分高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能力较差,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为此,加强对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也就有着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有效策略,探讨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为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然而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而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目前我国高中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比较死板,毫无创新性,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第二,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有些学生习惯性地用手指、笔和尺子等学习工具进行阅读,这些不良阅读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第三,贫乏的语文阅读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是建立在语文阅读背景知识基础上的,语文老师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语文阅读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语文阅读出现问题。

二、高中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观念,形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死板,毫无创新性,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中语文老师的培训与教导,转变教师的观念,构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阅读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对学生阅读方式方法方面的培训,帮助保护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方式,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二)建立健全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形式,一般情况下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课文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记录课文笔记,这种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毫无生机。学校应该建立健全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对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评价,提高老师语文阅读教学的责任心。同时,鼓励学生、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对语文老师的检查力度,保证老师在多人的监督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师语文阅读教学的力度和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阅读教学联系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以服务于实践和生活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高中语文老师在对语文阅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使语文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语文阅读理论学习服务于生活与实践,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语文阅读学习的真正意义。另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充分地运用现代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声音、画面和文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进行语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激情。多媒体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要恰当、合理,合理的运用好多媒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语文阅读学习效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老师在充当领导者的同时,也是引导者和交流者,对学生进行阅读内容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积极、开放的平台中提高阅读能力。对阅读教学环节合理的设计,包括文本内容的解析和阅读结果的预设等,这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必然过程。我国在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高中语文教研人员应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为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06-0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实现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当前在初中阅读课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上,老师不询问学生的阅读兴趣,只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阅读资料发放给学生,没有照顾到学生真正的阅读需要,造成学生对于阅读课的参与感较低;(2)内容单一。许多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讲述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外延伸读物,教学内容单一,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3)教学手段单一。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被引入了许多课堂,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一些老师认为阅读教学没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要老师将主要思想传递给学生就好,所以还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解决方案:(1)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老师不应该将学生的视角固定在课本上,这样会严重削弱学生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所以,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知识面;(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应该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参考,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阅读读物,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3)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设施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老师可以依据阅读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视频或者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老师要对于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剖析,进而找出正确的解决策略,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思维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真正需要的阅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3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阅读交流

阅读能力是判定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能得以提高,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职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

1. 在社会方面,人们对职校生有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在相当层面上,人们把职高学校看成是“三差生”的“集中营”,职高生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挫伤。

2. 学校方面,生源“量”减“质”降,语文教学水平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普通高中不断扩招以及职高教育自身的发展局限,职高生生源较之普高一少再少。为了多招生,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不得不将录取分数降之又降,甚至出现无条件录取的情况,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职校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等“病症”,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而语文课则更是首当其“难”:课堂纪律越来越乱、语文阅读越来越形式化,语文成绩越来越差。而以培养适应就业岗位,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过份地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将包括语文在内的基础课程置于无足轻重的境地,进而形成了重“专”轻“语”的教学状况,不仅对语文的阅读教学造成很大的的影响,也影响到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消化理解,使“职业素养”的培养根基不牢。

3.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因无“乐队总指挥”,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弦,凭着感觉走司空见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得各类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泛,而中等职业学校的阅读教学仍以单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作为“保留节目",实难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提高阅读兴趣。”老师急得满堂灌,学生懒得不愿听,吵吵闹闹一节课,考试测验送答案"成了职高语文教学中的“通病”;“应付学习、胡学乱蒙、考试抄袭、学不致用”成为职高生语文课的“主旋律”。有些学校为了凸显“信息化教学手段”,语文课盲目运用多媒体,一堂课上下来,除了课件播放的精美的图画,动听的旋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创造思维几乎看不到,这样的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接轨”实在提升不了“教学品味”

二、提高职高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阅读能为终身学习、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有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蓝领阶层――大多数职高生毕业后即进入工作岗位和工作状态,团队的沟通交流、岗位培训和职后教育都将接踵而至;有一部分学生还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第二专业、自学考试、成人大专等学习,语文基础、语文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未来的世界,知识的较量、科技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职高学校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进一步“通过适量而必需的语言积累与训练,促使学生规范用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职高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初探

1.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主体客体易位的创新教学法。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读到得意处,自然悟真谛。通过反复诵读,仔细体会,才能领悟到语言的美妙以及遗词造句的技巧。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角色的转换,又要设计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某些感受、理解、体验的“碰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对作品的感悟。为此,构建互动课堂,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就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互动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能体现教师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在教学当中因势利导,有计划地选取课文和课外的优美的诗歌和散文,组织了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配乐诗歌散文朗诵,让他们充当课堂的主角,朗诵的形式有个人独立朗诵、男女学生双人分段朗诵、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朗诵,不仅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丰富课堂提问,展现提问的新天地。

提问要提倡全面性,如运用比较提问、逆向提问、想象力提问。同时,提问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提问、联系生活提问。

第4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逻辑思维

一、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部分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我国长期以来所提倡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度较高。但是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阅读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价值体系没有做到充分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通常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所展开的阅读活动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导致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会有条理不清、逻辑思维过于混乱等多种教学现象的出现。虽然部分老师在新课改教学指导的要求与引导下,逐渐意识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其活动所蕴含的知识与价值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教学方法中的使用方法不当,教学方法主要使用的依旧是传统思想观念,老师根据文章结构脉络作为学生阅读教育的实施根据与发展方向,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讲解顺序,对文章展开适当的阅读理解,在此种情况下,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所展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有效性较低,同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较大的作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要素

以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为基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过程较为缓慢,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心与信心。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常规性,学生在学习中会极易受到外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对学习成绩的提升造成影响。对于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重视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中心价值,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同时为营造课堂氛围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之后通过阅读能力的增强,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经过适当的引导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只有通过思维的有效运用、加强对文章阅读中的规律掌握,通过解疑答惑等方式促进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逻辑思维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与成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具有连续性的作用,教师要保持信心与耐心,不要急于求成,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类型与内容逐渐增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等个人体系的养成与树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提高学生正确价值的认知,需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正确的习惯与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的养成。通过多种阅读活动的展开,强化学生的更好应用,促进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为其所养成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逻辑思维的培养水平

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老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要点和中心思想,并对文章的大概内容进行解。只有这样不断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判断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其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也各不相同,在理解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不同的阅读资料,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真实有效的东西,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看不懂或者没有阅读兴趣的问题。在阅读之前,老师可以先针对文章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不会漫无目的,而是认认真真,带着探索的心理去进行阅读。经过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阅读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的养成力度

在语文阅读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语文阅读中,学生在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以及所掌握的阅读技巧,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通过阅读所获取的更多的语文相关知识,在学习中所掌握的人生哲理、所理解的情感价值、所培养的思维观念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有所运用,通过对遇到的各种难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更好的个人情操。为此,在阅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找出与所看内容相关的知识,并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相联系,通过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操作,提高知识的累积和总结,强化思维逻辑的培养力度。

第5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自2010年起,上海师范大学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集中培训示范性项目,本着“高起点、高水平,打造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具有特色的培训品牌”的努力方向,我们创制了“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交相辉映的研修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我们与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承办“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名师脱产异地研修项目(小学语文)”,具体负责上海段的研修任务。

吸取三年“国培”实施的经验,我们为重庆异地脱产研修的学员量身打造,编制并实施30天的研修计划。培训课程安排“教育基本理论”“学科教学知识”“课题研究”三个理论性板块,“小学阅读教学”“小学写作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三个实践性板块,并组织名校“实地观摩”“网络自主研修”。

重庆异地脱产研修班上海段的课程学习,大师云集,名师荟萃。

“教育基本理论”相对集中,开设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李海林教授《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轨迹》、谢利民《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教授《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科学视角》等。

“课题研究”既有专家指点,又有一线教师的经验分享,分别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惠闵教授、上海市教科院王洁研究员,上海市教研室薛峰老师、上海黄浦区教研员吴佩珍老师等。

“学科教学知识”分布在相应的实践性板块。如王荣生教授《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要点》《阅读教学环节设计的要点》,吴忠豪教授《现代语境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梅子涵教授《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吴立岗教授《小学写作教学研究》,倪文锦教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写什么与怎么写》等,分别安插在“小学阅读教学”“小学写作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板块中,起着“主题学习工作坊”的专业引领作用。

实践性板块的主要形式,是“共同备课”和“名师课堂”。

“共同备课”着重于交流、讨论、反思。学员分6个小组,每组安排1~2位专家,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课文,就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讨,在研讨中反思并分享同伴的经验。

在“共同备课”基础上,邀请著名特级教师进行这篇课文的示范教学,如特级教师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散文)、特级教师薛法根《雾淞》(实用文)、特级教师贾志敏《普罗米修斯》(故事)、特级教师周益民《大海啊,故乡》(诗歌)。

“名师课堂”还邀请了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的名师,为学员们现身说法,如亲自执教小学生写作课的大学教授李白坚,儿童文学整本书阅读著名推广人徐冬梅(扬州),小学低段教学名师岳乃红(扬州)、茹莉莉(杭州)、陈琴(杭州)、周美英(深圳)、邓玉琳(深圳)等。

第6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策略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是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讲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并形成各自的想法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以师生共同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为前提的,而走进文本的基本途径则是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因此,教师不仅自己要钻研好教材,反复朗读文本,读出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努力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课文,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基本前提是研读课标、吃透教材

近年来“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师专业化培训,力求从“教学设计与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学预设与促成教学生成的水平和能力,都突出教师“教材分析”能力的培训。这是因为,教师教材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师生共同“走进文本”的程度,关系着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从教师角度讲,钻研好教材一是读,二是想。读,是指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想,就是要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只有教师掌握课标要求、吃透教材,才能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课文 ,通过熟读课文形成个性化的感悟和见解,也才能使文本解读向深层次发展,“教学对话”。

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要走出模式化解读的泥沼

熟悉理解课文是成功“走进文本”进行讨论交流的前提。但走进文本绝不是熟悉理解课文的简单重复。由于笔者过去对熟悉理解课文与走进文本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陷入程式化的泥沼,长期习惯于采用“五大块教学法”,即不论什么文体都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本解读“五大块教学法”的根本弊端在于:只重视师生对课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在个性化的、创造性的阅读中获得语文能力的实践。从新教学观的角度看,要切实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应该多探索和实践“少教多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需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细节

(一)重视和固化预习环节

目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预习被轻视、被边缘化的倾向。笔者的实践证明,恰恰是这个环节的固化,让课堂成就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可以说,充分预习是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举足轻重的环节。有人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高效课堂中学生应该有备而来。什么是有备而来,那就是交流展示前的充分预习。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做好各自的准备。预习中,优等生更多精力在于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扩充题目,而后进生则努力寻找答案,查找不足,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对他们而言,“知不足而后能学”。

(二)注重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反思目前的阅读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实践操作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到位。比如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尽管教可以“隐身”,但是,却必须“在线”。不少老师喜欢以目标代指导,以流程代指导,以要求代指导,就是没有具体的方法作指导。“怎么学”,“怎么指导学生学”,是当下具有空白意义的挑战。当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遭遇沟沟坎坎的时候,教师得为学生搭建“桥梁”。

(三)示范和点拨得法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文本对话和教学对话的生成过程。如何引导?需要教师的示范和点拨。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新的挑战。一是点拨得法,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二是示范得法。示范是一种素养,一种责任,一种人格。放弃示范就是放弃修炼,放弃责任,放弃影响。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

(四)和谐的交流和展示

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地与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这种“对话”的本质,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其成功的策略和方法还很多。笔者的实践和思考是粗浅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文本、解读文本,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第7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的要求

关于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即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则这样具体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中心环节,文本原本是多义的,学生的反应也应是多元的。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停留在静态的阅读客体(文本)的分析层面上,单纯着眼于文本的内容、关系、结构、写作特点分析以及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的归纳等等,具体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问题之二: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另一个根深蒂固的弊端,即:“相信课文是外在于读者(教师与学生)的阅读客体。

问题之三:封闭、单一的评价把阅读教学导入应试的误区,学生的个性也就得不到发展。

问题之四:教师权威和其自身知识、理论储备和教育素养的缺乏。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不容置疑的主宰者,学生是绝对的服从者,二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堂是阅读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师生共同创设科学而又民主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在课堂上要遵循“四个开放”,即:学生心理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思维空间的开放、教学结果的开放。学生在心理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拥有一个开放、自由的心态,是其进行个性化思维的根本。教学内容既不能拘泥于教材,也不应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它应是开放的、动态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个性化阅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重点,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其基本课堂程序为:充分阅读,感悟文本――以情激情,创设氛围――咀嚼欣赏,领悟意蕴――讨论质疑,激活思维――浮想联翩,拓展延伸。

(一)充分阅读,感悟文本

俗话说得好“一熟三分巧”“一事全知胜于万事半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达到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许多语文老师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读为先、教为次,不让学生读好课文就实施教学,往往会出现许多吐字不清、读不流畅的情况,学生复述课文因读得不多,竟说不出一个大概。请学生回答问题,因读得少,思得浅,因而不能说出所以然来,如此现状是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就实施教学的结果。没有充分的阅读文本就实施教学实际上是不尊重学生,是无视学生存在,是“一言堂”。

(二)以情激情,创设氛围

语文教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一个语文老师光靠呆板的冷冰冰的说教是难以成功的。魏书生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钱梦龙艺术的教学手段,于漪教学上的声情并茂,这些优秀大师们阅读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的情感投入,以情激情,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因此.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全身心投入,激起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寓意。阅读教学是一个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碰撞的过程,只有情深才能感人,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咀嚼欣赏,领悟意蕴

咀嚼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把握作品形象、领悟作品意蕴所进行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新语文教材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课文,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创作作品形象到作品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咀嚼欣赏。也只有通过咀嚼欣赏,学生才能获得情绪上的激动,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阅读中的咀嚼,是把文本内容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应循循善诱,让学生以多种阅读方式,调动多种感官细心咀嚼文本。

第8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新媒体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各种新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说来,应该做好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对幻灯设备、学习软件等进行共享,同时利用多种新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朱熹《观书有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多种资源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个这样的画面: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比如蓝天白云、清澈的池塘等,并且配上优美舒缓的音乐,结合具体的内容,让学生好像融入到这样的环境中,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在新媒体资源的配置和整合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以及自身的条件和个性,对新媒体资源进行有选择性的利用,从教师的特长下手,从而不断提高新媒体资源的应用水平。

二、通过网络资源,开展阅读技巧训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训。比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背景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养成记阅读笔记的习惯。学生不能呆板地进行阅读训练,应该掌握更多的小技巧,才能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开展学生阅读技巧培训时,可以利用阅读提升软件在大屏幕上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强化。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的“集中一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比平常呼吸更细长、更缓慢的节奏调息,集中凝视一点。对象可以从窗内看见的外面景色中挑选,例如窗外树枝上的绿叶,在房间内或书中选一字也可。尽量选小的物体,不移动视点。目不转睛地看一分钟,直到对象变大、变清晰,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其次利用“一目三行法”,循序移动视点由各行的头一个字到末一个字。一开始,不理解书的内容也可以,只要求尽可能地移动视点,到插页最后一行为止再返回原来的一行,照旧循序移动视点。最后利用“掌握大意法”,选择简单的学习小册子或尚未阅读过的书一册,以每页0.5秒,插页1秒的速度飞快地看。认为重要的地方即使念出声也没关系,但是坚持1秒钟翻一页。阅读1分钟后写出大概内容,一开始即使不准确或不按顺序也没关系,继续写出能想起来的内容,哪怕是单词或画图也是好的。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同样需要各种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各种基础知识的训练是保证阅读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对词语基础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整篇文章理解能力的训练。对于各种基础知识的训练,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在课后进行各种词语的累积。对于学生的课后学习,教师要加强监督和引导。比如当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平台,传统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的作用也不可以忽略。教师要加强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内容,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写出阅读之后的感受,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也是提高自己的词汇掌握能力以及语言理解能力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往往比单纯地听教师讲解效果更好。

四、利用新媒体,加强阅读学习

第9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一、提升教学理论水平,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学习,我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等方面在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对语文课的性质、要求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得到了更新,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这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方向。

语文教师要吃透课标要求,研究好教材,才能充分的利用教材。我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课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颇。发挥它的工具性来实现它的人文性,二者缺一不可。

二、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研修模块中就有课堂教学设计和磨课小结、课堂观察。“三备两磨”实践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备-磨-上”的科学性,提高的教师备课上课的理念,只有精心备课,才能有序上课。

语文课堂设计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即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课堂设计一定要渗透新课程精神,即整合、选择、开放;第三,必须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领悟阅读教学秘笈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是个性化行为,我们教师就要少干涉,更不要指手画脚的粗涉。看了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教学实例实说,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多少年来探索素质教育,真正做到的何其少哉!他的绿色文言教学、绿色诗歌鉴赏,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触,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教学,其最终的目标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深化学生的精神、情感体验。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阅读时产生的独特感受与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阅读教学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只有让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进入阅读状态,只有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了阅读,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才会有精神、情感的真正体验,最后达到文化素养的提高。当然倡导个性化,并不是不要引导和指导,就如游泳虽然要自己下水练习,但教练的指导作用也不可低估。我们教师也要不断阅读,让阅读成为自己一种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唯有如此,才能锤炼出内功。

四、尝试破解作文“老大难”,让学生会写乐写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真实的写作之中,这就是注重生活体验。学生只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有深刻而独特的感受、体验,才会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作文。这次学习中,我看了袁xx的有效作文教学视频,袁老师的《无畏》作文教学案例,看后我真的有些无畏感,原来作文有规律可循,也可以像理科那样先按公式做,教方法练方法,然后变通求异,最后破茧而出,写自己的东西。他很重视学生的思想,即作文构思,我们扪心自问,学生不会作文或写不好作文,其瓶颈就是在构思这一环节,而恰恰这一环节又时常被我们忽略,构思的体现形式就是列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如有了骨架,然后补上肌肉,作文不就达到了有血有肉的要求吗?

五、就事说事说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