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科学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研究

第1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2006年12月22日,省委召开重大课题调研动员会。省委决定,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围绕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确定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开展调查研究。

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目的是着眼长远发展,深刻认识省情,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切实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展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举,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是筹划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基础工作,是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现实需要。要通过调查研究,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智慧和精力集中到推进科学发展上来,不断谱写我省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杜青林强调,这次重大课题调研,要着眼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突出调研重点。既研究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问题,又要研究关系根本、关系长远的问题;既要搞好经验的总结,又要进行问题的探索;既要反映实际情况,又要提出对策建议。

怎样搞好这次重大课题调研?杜青林要求:一要明确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指导原则,做到了解实情有方向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思想方法,做到分析实质有原则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调研的检验标准,做到提出决策有科学性。二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勇于突破观念陈规,冲破思想桎梏,敏锐地发现新事物,勇于接受新观点,科学总结新经验;要敢于坚持求实精神,了解现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提出务实建议;要敢于拓展观察的新视野,挖掘思维的新深度,实现认识的新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四要注重把握规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注重把握带规律性的东西,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总结和研究各地创造的体现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五要讲究调研方法。可根据调研课题,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对比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并注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杜青林强调,此次调查形成的报告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制订计划,组织精干的力量,派出得力的人员,集中精力抓紧抓好调研,保证按期保质完成任务。

第2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零售业;零售业态

中图分类号:F724.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从原有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完善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零售业也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型产业,零售业作为流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50年的路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历程

1、从改革开放初到1989年底,传统百货商店在零售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1990~1992年底,超级市场开始涌现,动摇了百货商店的市场基础。

3、1993~1995年底,各种新型零售组织崭露头角,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4、1996~1999年底,跨国零售商进入,加速了我国零售业现代化进程。

5、2000年以后,我国零售竞争日益加剧,连锁经营趋势增强。到目前,网络技术孵化出的系列零售业态开始并影响了我们的市场与生活。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我国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并正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零售市场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底,我国批发业、零售业法人单位达88.36万个,其中批发业53.08万个,零售业35.28万个;批发业、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120.26万个,其中批发业64.51万个,零售业55.74万个。到2005年底,全国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68万个。

2、零售市场商品零售额的快速增长,零售业景气的上升,推动了我国零售业投资的高增长,零售业的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个新热点。2004~2006年我国城镇批发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1.3%、37.1%和23%。零售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的零售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3、我国零售业态多样。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到今,已经从单一的业态发展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政、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现状

1、零售传统业态――百货公司已失去了第一业态的位置。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百货公司销售业绩大幅下滑,从经营业态看,2004年末百货商店产业活动单位数在综合零售业中的比重仅为29.4%。百货店独霸我国零售市场的局面已不存在。

2、以连锁方式发展的超市业态成为主力业态。近十年来,超市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发展。如国际上的“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连锁企业以及国内的上海“华联”、“联华”和河南的“丹尼斯”、“双汇”超市集团企业,其所实现的销售额与营利额都是其他业态企业所无法相比的。2004年超级市场产业活动单位1.7万个,占综合零售的17.1%;从业人数79.1万人,占33.7%;销售额2,621亿元,占40.3%。

3、便利店、折扣店在我国有较大发展空间。便利店是以满足青少年、上班族、单身家庭等消费为主的零售业态,便利店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主要经营便利性食品,如面包、方便面、报纸、流行杂志等,辐射面300~500米。据中国连锁协会统计,2004年零售连锁企业30强中,便利店的销售额和店铺数比上年增长41.6%和18.2%。2009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通过对特许经营的42个行业和业态的发展走势进行调查与预测,并的行业景气报告显示,便利店的前景辉煌。

折扣店是以廉价或折价销售生活用品、服装及其他工业用品并采取自我服务的方式的零售业态。

这两种业态可以迎合我国消费者的便捷和节俭消费心理,“适合我国的消费水平”的同时又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少花钱买名牌的消费习惯,是与我国市场状况恰当衔接的业态。

4、大型购物中心与大卖场的出现意味着零售业态已出现综合化、组合化发展趋势。大型购物中心是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社交与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体,是一种区域商业中心。在我国,这种业态已经出现并发展。

5、无店铺零售模式已悄然进入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无店铺零售业态是指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我国当前的无店铺零售业态主要为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和电话购物等5种。当前无店铺零售模式已具有一定的挑战传统商业模式的能力。

(二)我国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零售企业选择业态具有盲目性。有很大一部分零售企业“跟风跑”,看到一种业态赚钱,就立即转变为这种业态,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更没有考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致使换了业态不但不盈利还亏了本。

2、零售企业不能科学地把握自身的发展策略。由于现在“信息技术孵化了全球零售业态的第四次变革”,于是一部分零售企业就不顾“本土化”理念,不顾我国的消费群体与区域发展,盲目地应用“网络商厦”、“网络电子购物”等。

3、零售企业对商品零售方式创新力度不够。不能准确地满足企业目标市场的需要;零售企业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重点与特色。

4、没有很好地把握消费走向、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业态结构。部分零售企业对自己所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动态没弄清楚;对市场的经济结构系列问题没有思索;对零售业态的结构及现展趋势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企业“顺其发展”,当企业遇到危机时才“恍然大悟”,但已经晚了。

5、我国零售业态发展中不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人才、资金、组织程度化及电子信息技术“孵化”等问题。

三、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分析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对策

当今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拼土地、拼廉价劳动力、拼资源、拼环境,靠贴牌、靠加工、靠低价,已经被证明是难以持续的。因此,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回答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问题。

(一)零售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眼光选择业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当今的零售业在市场中面对的是最终消费者,以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满意的服务获取消费者的忠诚。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其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如人们对各业态购物选择的要求,如购物重要的物品选择大百货、购物中心、大卖场,一般的物品关注购物的便利性。

零售商全线出击已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零售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战略眼光选择业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成功的零售企业应是选择有效的突破方向,即以某一目标消费群作为服务对象,以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其需求。零售企业应具有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的信誉,以创商业企业品牌来带动商品销售,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增强对目标顾客的吸引力。

(二)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看待自身的发展。目前,零售企业发展应由城市商业中心向城市社区或郊区转移,由大城市一级市场向中小城市的二三级市场转移。随着大城市商业中心零售业态竞争激烈化和饱和化,市场机会已逐步减少,而城市社区或郊区及中小城市仍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机会。为获取更合理的利润,零售企业应加快新市场的开拓,选择不同业态由城市商业中心向社区转移,由大城市一级市场向中小城市二三级市场转移。

(三)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加大对商品零售方式的创新力度

1、调整商品结构,形成商品经营特色,确立主营商品,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如超市经营重点已发生变化,诸如“双汇冷鲜肉”超市、“海鲜”超市、“速冻食品”超市、“绿色乳品”超市等出现。

2、现代零售业应具有高科技的特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改善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和外部的联系,便于管理各项指标的计算,敏感地发现市场变化,提高零售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拓展能力。

(四)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促使其营利模式的转变。零售企业要积极转变营利模式,由先前的“向厂家要利润”转变为“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品牌、加大增值效用来赚取溢价”。

随着零售企业由一级市场向二三级市场扩张,由区域向全国发展,全球化的采购,建立完善的高水平、高效率的配送体系,物流成本的控制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零售企业应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和配送模式,如自建、采用与供应链上游企业或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建设配送中心、租用第三方的物流配送设施,或干脆将企业所有的配送业务外包给战略性合作伙伴等,在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之间优化库存在时间、空间、品种结构上的分布,加快和迅速抢占物流环节的制高点,将是零售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转换营利模式的关键。

(五)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把握市场消费走向、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业态结构

1、科学地把握市场消费走向。我国的消费走向应该是以“网上小康型社会的商品结构”为主题,兼顾“温饱型社会商品”需要,积极创造条件,转变观念,开拓高端的消费市场。所以,零售企业必须明确这个消费走向,针对我们的小康社会的商品结构是否完善、货物领域是否充分开拓来做“文章”。

2、市场的经济结构问题。我国的零售业应该是以国有商业资本为主导,以民营为基础,适当引进外资为补充,允许大量个体商户进入这样的结构;外资只能起先导、示范、补充性作用,主体还是中国企业。

3、我国零售业态的基本模式应该以百货店为主导,以超市为主体,积极发展专门店,形成多层次的消费结构。百货店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引导市场的新潮流,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作为城市的窗口、品牌,它永远带领零售业的发展。但基础是超市,“开门七件事”尽在超市中,超市提供人们的基本生活用品。特定的地方设立专门店、专业店,补充发展结构。因为专门店是品牌,起着促进市场有序竞争的作用,也突出了品牌的特点,突出了专门店的优势。城市商业结构应该是,以市中心为主导,社区商业为主体,积极发展商业街和小商品市场以及批发市场,形成城市商业规模。物流也是这样,要把握发展趋势。

(六)零售企业要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积极应对管理、人才、资金、组织程度化及电子信息技术“孵化”等问题

1、要积极地向西方“主导型与科技型”零售企业学习其现代化管理技术。建议我国的零售企业家们主动走出国门,到西方先进的零售企业实地学习,亲身体会;不断地引导自己的科学思路;同时,要注重“本土化”策略。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以人才的培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内部提拔”,积极发现本企业中德才兼备的人才,激励其到国外实地学习先进业态技术;二是“零点创新”,主动和相关院校联合培养“零基”人才,使得大学生一毕业就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利用企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和电子信息技术在零售业态中的孵化、变革;三是“科学空降”,一定要注重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级人才”配备,使其所学能在中国特色的零售业态中发挥积极效用。

3、积极运用这次国家“四万亿”拉动内需的机遇,提高本企业及零售行业资本的投入力度和投入效用。

4、积极运作“组织效用”。一定要有大的战略型眼光,把我国的零售业做大做强,使其在相应的区域内产生“聚集效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相应的零售业态,以增强我国零售业的“凝聚力”。

5、根据我国的相应环境,在零售业中进行电子信息技术“孵化”。对于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的地方,可以率先运用“网络零售”、“网上购物”、“网络商店”;在基础设施不太健全的地方,要考虑在传统零售业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零售业态的运作能力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积极促进我国零售业态健康发展。2009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329.6亿元,同比增长13.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013.6亿元,增长16.7%。所以,我们有信心在“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继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来促使我国零售业态新发展、新变革,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以起到扩大内需、促进我国GDP增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济海.世界零售业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J].商业研究,2003.11.

[2]邓冬梅.我国零售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1.

[3][美]菲利普・科特勒.俞利军译.国家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第3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

一、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产业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而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相关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近年来美国体育产业产值已超过石化、汽车工业产值成为了一大支柱产业;在日本,体育产业已位居10大支柱产业的第六位;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超过汽车、烟草工业产值,逐步成为经济的支柱行业;在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已跻身于意大利国民经济10大部门的行列,其商业活动领域已远远超过其他娱乐行业。举办体育赛事已成为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也表明,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现状分析

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以及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2010年3月,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出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使体育产业在国内日益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主要由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和体育用品市场构成的产业体系。体育产业的人才具有稀缺性、专业性、增值性的特点。并且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和影响力、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是体育产业难以替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体育系统人才调研数据手册统计,我国体育系统1/3以上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集中在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少的酒店餐饮业上,而对体育专业技能要求强的体育场(馆)运营、体育用品、体育技能培训等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比例却明显偏少。而这部分既懂体育专业技能,又懂管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三、加强体育产业人才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机制。首先,高校可以选择在体育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体育专业的教师到第一线去了解企业动态,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充实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上节奏,才能保证向学生传授出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体育产业专业的学生亲自去体育企业熟悉具体的运作过程,亲自感受实际的工作气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高校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力量为企业进行定制培训员工。使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最后,学校可以考虑聘请体育企业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工作。

2.实施多元化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方式。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系的副主任泰勒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从规模、法律规范等方面来看都不成熟。体育人才培养市场更是如此,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成熟。”体育产业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跨学科的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体育管理学”等体育相关课程的讲授和传播,也要注意其它如外语、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掌握了解一些有关国家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特点以及国内外的体育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如可以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企业,让学生去参与一些体育赛事、体育相关企业、体育俱乐部的策划、组织、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体育文化,从而既检验理论学习的效果。

3.树立长短期相结合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国家培养出懂市场、懂体育、懂专业、通国际的多元化复合型产业人才。但是,任何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随着国际国内体育产业大环境的变化,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在不断的增加和累积。因此,对于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既要做到长远又要做到具体,要将长期培养目标与短期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冯蕴中,宋琰,张志刚.关于我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养的研究[J].职业时空.2008(2)

第4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县域科学发展评价的背景与意义

县域是中国社会的微观运行基础,处于行政管理和政策落实的前沿,是城乡各种矛盾交汇之处,是中国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县域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党执政为民宗旨的实现,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

我国县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要加快发展步伐,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以一套科学、权威、公允的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准确量化和评价县域科学发展综合竞争力,对于全面了解和比较县域之间的差异,促进县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当前,我国县域经济起步低、基础差,经济活动单位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在这一状况下,建立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各地区科学评价本地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县域官员从过度关注经济发展渐进式转向关注全面发展,将科学、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内化为其行政价值观。第三,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县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为中央制定政策促进县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第四,有助于发掘县域发展中的先进事例和示范典型,总结经验,并在全国推广。第五,通过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可以充分了解一个县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为投资者了解县域的经济状况、政策制度等提供良好参考。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分析和比较县域科学发展水平,应当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尽可能准确、全面、科学地利用模型测度县域科学发展水平。设计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又要统筹县域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全面性和针对性原则。县域科学发展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政治公平、党建水平、群众满意度等多个领域,指标体系既要全面反映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又要通过城乡比较和对重点指标的监测,着重反映县域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县域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敏感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造,要突出各个指标的敏感性,强化指标的鉴别力、解释力,注意避免指标的重复;要使用较少的指标最大限度地反映统筹县域科学发展的信息特征。

可比性原则。国内外虽然没有县域科学发展的说法,但有许多评价社会发展状况的类似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在指标体系、目标值、指标权数、计算方法上保持可比性。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在设置上要力求简明实用,所需数据要尽可能与国家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相结合,接近现有统计口径,接近现实情况;所需数据和资料要易于搜集和整理。

动态性原则。统筹县域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系统,指标体系也必然要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指标设置要充分体现动态趋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指标体系的构成

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党建、居民满意度七个方面对县域科学发展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对三级指标分别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从不同维度来衡量县域发展的成就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表1 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表2 中国县域科学发展水平指标

表3 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能力指标

表4 中国县域科学发展潜力指标

发展水平指的是整体或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规模、速度或结构等,是一个衡量已取得成就的指标,是判断政绩的重要根据。发展能力指的是有利于发展,且能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的因素,它体现了将发展潜力转化为成果的能力,主要评价县域主体为改善本县综合发展状况所作出的努力。发展潜力指的是有利于发展,但不能或很难通过人的行动改变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禀赋、人口构成等因素,可以评价一个县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

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将所有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数,以便对县域科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水平作出综合评价。综合指数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各项指标目标值(满意值和不允许值)。根据县域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目标,参照对相关指标的预测数据,确定各项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第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按照评价的综合性、敏感性、独立性和可信度,一是采用专家调研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通过匿名方式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二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分别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第三,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相对化处理法和函数化处理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单位数值。

第四,计算各项指标的评价分值。将每项指标的单位数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如果某项指标的实际值超过满意值,则该项指标的评分值即为权重系数,也就是说,每项指标的评分值最高不得超过该指标的权重系数,以避免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

第五,计算整个评价体系的综合得分。对各项指标分值处理后得出整个评价体系的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来判断县域的发展水平。综合评分值达85分以上,表明多数指标已达到目标值,表示已进入县域科学发展的全面融合阶段;综合得分在70分~85分之间,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仍有一定的差距,正处在县域科学发展的基本统筹阶段;综合评分在70分以下,表明多数指标与目标值存在较大的差距,仍处于初步统筹阶段。

结语

第5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十余年来,连续五届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构建了一个融汇教育教学、教育装备的理论研讨园地和广泛的实践交流平台,开阔了行业视野,拓展了思维,促进了实践创新,对装备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装备应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教育装备理论研究是教育装备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发展又不断充实、丰富着理论研究内容和体系,决定着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过来又积极作用于装备实践活动,使人们能够更为深入、系统地发现探索装备事业的自身内部发展规律及其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推动教育装备事业科学健康发展。同样,教育装备的理论研究也必须紧密联系装备工作实际,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丰富、充实、修正和总结,才能正确地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就这个意义而言,教育装备理论研究活动既是教育装备实践发展推动的产物,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教育装备是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保障条件。教育装备建设与应用管理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对教育装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教育装备投入不断增加,大量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不断涌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生物技术、卫星遥感遥测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为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均大量进入学校,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数字化实验数据采集、数字星球教学资源、虚拟仪器等信息化实验教学手段功能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升;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互动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应用。上述变化深刻反映了教育装备的形态、内容、功能正在发生着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教育装备的复合性、交叉性、专业化特征日益凸显。新的变化、趋势不仅对教育装备建设、管理、教学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装备理论与实践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回答并解决好新变化带来的新的实践问题,把握教育装备发展规律和趋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装备投入的巨大效益,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践之树长青。教育装备具有的突出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教育装备的理论研究要注重贴近实践,深入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推动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要历史地、客观地总结过去,科学地规划未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转变观念,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实践,改革创新,扎实地做好装备工作,适应教育装备发展需要。

教育装备的理论研究不仅是装备战线本身的任务,更需要处于应用一线的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欣喜地看到,本届论坛大多数征文均来自广大一线教师和装备管理工作者,这些研究论述深入具体反映了教育装备具体应用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变化和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力的措施、建议和解决方案,表明了装备理论研究已从专业部门走向实践基层一线,正在蔚成风气。中国教育装备论坛的实践证明以往“装备无理论”是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的认识,大量的理论研究活动正在实践发展中显现出其活跃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第6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从破解首都教育难题,促进首都高中教育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角度,北京市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的成立可以说是恰逢其时。高中教育研究分会作为市级专门的高中教育学术团体对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扩大首都高中教育的影响力,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普及,共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设与发展。

    1.坚持研究分会工作的正确导向和科学引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希望研究分会的工作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和北京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围绕首都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咨询建议,使教育政策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的发展。

    2.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学术研究和研讨活动

    高中拥有大批有思想、有影响力的校长和名师。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的成员构成有在北京乃至全国,甚至国际上都非常有影响力的优秀校长;有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基层经验丰富、领导执行力强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的同仁;有专业水平高、视野广阔、有影响力的首都高校专家学者;有市级教育支撑部门领导组成的顾问组。希望研究分会抓住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制约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要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北京市高中教育同质化倾向问题,破解难题。

    3.注重提炼具有首都特色的高中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

    北京市高中教育领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有许多优秀的校长和教师,研究会要注意搭建平台,促进其教育思想与经验的交流和宣传;要通过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途径,提炼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本土化教育思想和理论;扩大北京市高中教育和校长、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切实提升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研究分会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促进高中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人文关怀,关注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幸福感。

第7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本文从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入手,研究和思考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把握,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Abstract:The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at China sh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aning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the five coordinate developments,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think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which are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一、发展评价的理论

对发展水平与进程进行评价既是对过去发展成就、发展的得失的总结,也是对当前发展道路、发展起点的选择与判断。关于发展阶段的评价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以结构差异为依据的发展阶段评价,二是从要素贡献角度分析的发展阶段评价。前者以钱纳里为代表,后者以库兹涅茨和丹尼森为代表。钱纳里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1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分析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上的一般变化规律,以人均GD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1]。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后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二是在这些国家的总产值不断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的变动趋向如何。丹尼森在1960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测算,发现在美国国民产出相当多的部分无法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来解释,丹尼森的解释是规模经济、资源配置和知识进步[2]。

通过发展成就来评价发展水平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通过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体面的生活水平的平均成就反映一国的发展水平,这是目前为止衡量发展水平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指数之一;世界发展指标是世行每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包括世界概览、人口、环境、经济、政府和市场及全球联系6大类,近千项指标[2]。中科院现代化指标体系由中科院何传启在《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中提出,其现代化评价模型的基础是英格尔斯现代化10项指标,再加上三类文明发展指标(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分别衡量一个国家知识生产能力、国家知识和信息普及程度以及测试知识应用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何传启评价模型为评价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方法[3]。

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合作开发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与发展评价相关的又一项广为人知的评价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兴未艾,各国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评价研究也倍受关注,基本形成了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尽管各类评价方法仍处在探索阶段,但是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具体关系和联系、指标的权重、指标的阈值、综合评价方法一直是评价的核心和难点[2]。

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理念达成共识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一直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有:

1.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的体系。典型代表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联合国统计局(UNSTAT)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联合国可持续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等四大系统”的概念模型和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SR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1世纪议程》的内容设计而成,体系由25个子系统、142个指标构成,是目前较有影响且得到广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工具[4]。UNCSD的体系比较适合于环境受到压力和环境退化之间的关系描述,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其指标数目也过多,层次、粗细分解不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之间差异模糊,指标权属的不确定性明显[5,6]。

联合国统计局(UNSTAT)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FISD遵循“压力-状态”体系的思路建立,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应于“压力”,影响、效果与存量及背景条件对应于“状态”,影响与响应对应于“响应”。该体系共31个指标,与CSD指标体系不同的是,FISD指标不是依环境因素或将环境成分作为划分依据,而是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章节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指标进行分类。该体系的缺陷是选择的指标数目多于前者,在分类或指标属性上表现得较为混乱[4,5,7]。

2.综合指数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针对CSD和FISD两种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一套高度合并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共25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无量纲化和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该体系根据指标的当前值和今后可持续发展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给予各自的权重,即对于那些当前值和可持续目标值差距较大的指标给予较大的权重,这就需要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意见上的一致为前提。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存在着差异,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易于认识和掌握,但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4,5]。

3.以价值核算为前提的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典型代表有基于净财富流量的指标体系如绿色GNP、基于财富存量指标体系即“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等。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提出的绿色GNP体系,其思路是就资源、环境对原GNP指标(也包括GDP和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进行修正。基本做法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世界银行提出的“新国家财富”指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以“收入”为中心的做法,而以“财富”作为出发点,从考察实际财富以及可持续能力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一宗旨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指标分为四个要素,即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首次将无形资本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要素之内。该体系的优点是赋予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内涵,并利用“储蓄率”的概念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动态的表达。该类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理论上是否一切资源环境要素都可以价值化尚有争议;二是即使可以对资源环境进行价值量化,在技术上也很复杂和困难[4,5]。

4.基于“能值”理论的指标体系(ESIISDI)。能值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分别用能值产出率((EYR)环境负载率((ELR)、能值交换率((EER)来衡量系统产出效率、系统过程的环境影响、系统的交换效益。能值分析将能量分析方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丰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997年美国生态学家Brown M.T.和意大利生态学家Ulgiati S.首次提出了能值可持续指标ESI,初步填补了能值理论中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评价指标的空缺,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学者陆宏芳等人针对ESI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能流、物流和货币流进行综合分析,将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作为分子、环境压力作为分母拓展构建了与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成正比的新的综合指标((SDI)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SDI值越高,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越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越好[4,8]。

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文发展指标体系(HDI)、道夫尼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AI),Daly-Cobb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指标(WMDS),Cobb等的真实发展指标(GPI)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Dal和Cobb 1998年提出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Prescott-Allen 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性的晴雨表模型、荷兰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HUE)提出的城市可持续评价模型均为可持续定量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4,5,8]。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跟踪国际相关研究的动向,1985年马世骏院士参与了世界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宣言书《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起草,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就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牛文元于1993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度(DSD)指标体系,采用资源丰度、经济强度、社会稳定性、环境忍耐性和决策合理性等5个指标来衡量可持续发展[10]。赵景柱于1995年综合考虑世代的连续性、重叠性以及人类的生育年龄和工作年龄等因素,构造了时间跨度为30年的世代持续发展评价指标[11]。1996年毛汉英以山东省为例设计出4个系统层共计90个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层面评价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水平[12]。国家科委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和42个指标层。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1997年按照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4个领域分别列举了重点指标,从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13]。1998年郝晓辉提出了由社会(含23个指标)、经济(含18个指标)、资源(含6个指标)、环境(含20个指标)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4]。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1998)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总体结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成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6个子系统,共计83个指标。王铮等2004年提出了一个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思想是按照资源、环境、增长、社会公平四维展开,每一维的测度都与新经济增长模型联系起来[1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有些具有先见的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产生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评价体系。朱庆芳2005年曾用38个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度[16]。胡学锋2004年用科学发展观对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36项指标)[17]。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年提出了5大综合指标来衡量干部的政绩[18]。《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也推出了与科学发展观相应的政绩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19]。

三、发展评价方法

根据指标权重赋权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分为两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1.基于主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夏水春提出用AHP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状况,来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情况[20];姚天祥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了评价[21];刘建翠(2005)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22];刘亚臣等(2008)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几个典型省份的城镇化进行评价[23]。此类研究人为影响因素大,说服力不强。

2.基于客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王大虎等将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对河北省11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24];王艳平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的经济状况[25];陈玉娟等将熵值法应用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中,并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6];杜心灵等(2007)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小康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27]。朱顺全(2004)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城镇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8]。闫文周(2005)应用熵权方法对我国的小康发展水平进行评价[29]。此类研究对结果成因和评价过程的经济学解释说服力不强,其确定的指标权重也可能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产生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思路

1.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补充和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国家进步指数、国民幸福指数等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改变现有研究指标残缺不全的现状,完善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指标集。第二,进行科学的指标筛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正交旋转,对海选后的指标进行筛选,筛选出反映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第三,利用统计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的分层。采用Fisher聚类分析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逻辑分层,构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利用地区差异系数,保证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应用Topsis、距离函数确定绿色GDP、人均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地区差异系数,量化不同地区在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区域差异。解决以往在不同地区的评价中忽略地域性差异而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

3.采用循环修正的思路,构建评价方法体系。第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用模糊聚类、AHP、灰色评估、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二,一致性检验。利用Spe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上述方法得到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评价结果的循环修正。利用平均值法、Boarda法、Compeland法等方法对通过一致性检验的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合理的评价结果,解决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问题,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主成分分析斜交旋转法对已获取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弥补现有研究判定评价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量化分析的缺陷,提高判定主要影响因素的精确度,有利于评价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5.根据不同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分析不同指标的特征,选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可解决现有研究忽视评价指标个体差异所导致的综合评价结果失真问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6.构建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相对应的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找出评价对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管理和完善。

五、结论

建立一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一是可以比较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年份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年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年份所采用的措施及方法,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同时找出导致发展比较差的年份的原因,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针对性建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是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例如,比较深圳、大连、西安等副省级城市或某一个省的各地级市某一年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地区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归纳出发展最好地区所采用的经验、措施及方法,同时找出导致地区发展较差的原因,并将评价结果及改进措施抄送给有关政府部门,为城市的宏观决策提供思路及针对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美)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奎.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204-230.

[2] (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34-152.

[3]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8-132.

[4] 张林英,周永章,杨国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简评[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5):50-62.

[5]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3):34-46.

[6] UN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 Methodologies,New York:UN,1996(6):56-74.

[7]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30-248.

[8] H.T. Odum,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nergy and E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M].NewYork:Wilev,1996:48-56.

[9] Wackernagel M,Rees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28-36.

[10]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46-154.

[11]赵景柱.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J].生态学报,1995(3):50-62.

[12]毛汉英.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论[J].地理研究,1996(4):38-46.

[13]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J].统计研究,1999(2):18-24.

[14]郝晓辉.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讨[J].科技导报,1998(2):74-78.

[15]王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指标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地理教育,2005(3):64-70.

[16]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2005(8):32-38.

[17]胡学锋.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J].南方经济,2004(7):54-62.

[18]张法一.政府绩效评估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理论新探,2005(5):38-44.

[19]田藏.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22-30.

[20]夏水春,夏世斌,王芳.基于AHP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J].商场现代化,2006(16):301-302.

[21]姚天祥.汽车运输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

[22]刘建翠.全面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与国际比较[J].中国青年科技,2005(1):48-52.

[23]刘亚臣,常春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24(1):132-136.

[24]王大虎,李建磊,金浩.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721-725.

[25]王艳平.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陕西省的经济状况[J].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2):299-300.

[26]陈玉娟,查奇芬,黎晓兰.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88-92.

[27]杜心灵,赵彦云.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12):61-64.

第9篇:科学发展研究范文

承担者,在人与工作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因此,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梁,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责任。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爱岗敬业是一种承诺,是一种义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只有珍惜岗位,才能敬岗爱业。

工作岗位是我们展示自我价值的天地,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作为单位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单位主人翁的姿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出色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组织上把你、我安排到这个岗位,我们就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无论什么岗位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为单位、为国家做贡献,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每位职工最起码的要求。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熟练掌握本职岗位业务技能,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自己锻炼成胜任这个岗位的复合人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干出更多的工作业绩,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要团结同志,尊重同事,服从组织领导;要经受得住表扬,不骄傲自满;承受得起委曲和批评,不自暴自弃;还要树立大局观念,处处关心单位,处处热爱单位,对单位有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全力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和整体形象。

无论是普通职工,还是股室负责人,都要有一种业务能力竞争意识,你今天不努力学习,明天就会落后于别人,你就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你就会发现每天都很快乐,并有一种心情舒坦的感觉,还会体会到人生的精髓在于专心工作,人生的真谛在于快乐的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