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设计开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

第1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1 Introduc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

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

The case taken in this thesis is the Chinese classic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Two English versions translated respectively by Yang Hsien-yi and David Hawks are compared and observations are made in regard to their translation approaches.

In this regard, my observations are limited to several aspects, I hope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explanation will done in light of DTS.

2 Outline

2.1 Development and major concepts of DTS

In this part I will describe Holms’ basic map of D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I will als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pseudo-translation, multipl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ese, norm etc.

2.2 Methodolgy

I will in this part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DTS before I apply the same to the case study in this thesis with emphasis to be placed on semiotic approach and the concept norm.

2.3 DTS in contrast to other theories

A contrast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here with the objectiv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of DTS from other theories such as equivalence theory and the Chinese Xin Da Ya criteria. Some advantage will possibly be shown in this study.

2.4 Case study

In this part, translation of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also translated a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will be under investigation in light of DTS. Translation samples to be quoted here will be selected at random.

2.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of DTS and the case study, possible conclusion will be on the advantage of DTS in specific study of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 efforts will be made also.

第2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三维参数化设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机械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学生首次综合运用所学的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公差与测量技术等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训练[3],也是对学生的设计能力锻炼和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以强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1.1 课程设计题目单一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是设计固定的一种或几种机械传动装置,传动系统的方案和设计参数均由指导教师给定,学生按照设计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设计。由于是固定的题目,学生缺乏新鲜感,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同的设计题目也给了部分同学抄袭别的同学设计结果的可能。

1.2 时间紧任务重

通常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集中在2~3周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为了保证设计结果的可靠与完整性,设计题目及设计过程不太可能变化,必须按部就班地完成。所以设计题目往往相对固定,设计形式相对单一,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3 缺乏团队合作的训练

由于设计题目的固化,学生往往是参考设计指导书上的设计实例,按照固定套路各自埋头苦干,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与合作。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团队合作训练。

1.4 缺乏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由指导老师给定设计题目、机械系统方案和设计参数,学生按照固定套路进行传动、联接等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再手工或采用二维CAD软件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过程枯燥乏味,缺乏直观立体的感觉,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这种设计模式没有传统的设计方法与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也不利于学生将来很好地适应企业对现代产品设计制造的技术需求。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

2.1 创新的设计选题

为了改变以往课程设计中由于固定的设计题目导致的设计缺乏创新性,学生没有兴趣的现象,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大胆地把选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调研,自己拟定设计题目和设计对象,指导老师通过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来审核其题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M行把关。这种选题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以往的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抄袭现象。现在改变设计课程选题形式之后,学生因为大多是自己构思的新题目和设计方案,不会也不太可能去抄袭别人的设计了。这既是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一次挑战和锻炼,也极大的鼓舞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2 分散的时间布置

现在的设计选题变革后,面对全新的设计对象,设计进度往往难以把控,短时间内很难确保顺利完成。基于此,我们把设计分散到一个学期中,采用每周两节课集中指导,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的形式,这样学生的设计时间就比较宽裕了,他们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来完成自己的设计课题。

2.3 分组的设计模式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课题的复杂程度,各自的兴趣特长自由分组进行设计。小组一般2到4人,在开题报告中明确各人分工,由每组组长来统筹课题进度安排。这种分组设计的模式,避免了学生以往单兵作战的状态,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做着自己擅长的事情,同时集合团队的力量,这样的方式肯定能设计出更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2.4 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主流技术手段[4]。基于此,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十分必要 ,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手工作图或用CAD软件进行二维绘图的做法,要求学生应用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软件如 Solidworks、Pro-E、CATIA等进行机械系统的设计、建模及仿真分析。这些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灵活、易学易用,基于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他们很快就能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而三维参数化的设计直观易操作,又便于修改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水平和效率,同时也符合现代产品设计趋势。借助三维参数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把枯燥的设计理论转换为直观形象的设计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设计水平和能力也得到极大地锻炼和提高。而且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掌握,在他们参加创新活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设计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课程设计作品,都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设计作品一:螺旋式硬币包装机

设计作品二:辅助画线装置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研,确定设计的题目,再根据要设计机器的功能原理,进行机械系统方案的设计,方案拟定的阶段也是设计中最能发挥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阶段,在对拟定的若干方案进行优选之后再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分析,检验其是否能实现机器预期的功能。

几年下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新创意、新作品层出不穷,彻底改变了过往机械课程设计题目老旧雷同、设计结果基本相同的的局面。教师和学生都对全新的设计对象充满兴趣,设计过程非常投入。

2.5 成绩的评定方法

课程设计考察的是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和论述能力。因此,学生的成绩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水平给出。

学生的学习态度根据其出勤情况,设计过程中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来评定。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可以从其开题报告、设计报告、设计的作品等情况判定。能力水平则反映在其创新思维能力、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设计结束时各小组要进行15分钟左右的答辩,小组组长介绍设计课题的总体情况,小组成员分别对各自负责部分的工作进行答辩,指导教师根据题目的复杂程度、创新性、任务完成情况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分别进行评分。这样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也有效避免了个别学生偷懒,自己不做完全依别人的现象,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而设计题目的各不相同也限制了学生互相抄袭的可能,所以指导老师给分就有了公平的基础。这样的成绩评分方法还是相对公平和客观的,也得了到学生的认可。

3 结语

针对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课程设计的选题、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大胆地变革和探索,目的是改变课程设计的陈旧面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的实践结果也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在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一系列的创新大赛活动中以及毕业设计都有显著体现,并将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学习带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沈景凤,石云霞. 机械设计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

[2] 王新华,沈景凤,石云霞. 高等机械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3

[3] 李学艺,丁淑辉,魏军英.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78-180.

[4] 任云,李伟. SolidWorks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制造业信息化,2015 (7):20-21.

第3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首先在教师选题方面,要同时具备结合实际选题、结合综合性选题以及结合工程实际这几方面的条件。毕业设计具有很强实践性,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根据实际选题,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而且,综合性教学实验能开阔学生视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学生选题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毕业工作去向,使毕业设计与以后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后要提高文献检索质量,文献检索的能力是学生学术素养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检索最新的且与设计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设计思想,为提高设计质量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根据毕业设计各个环节提出相应措施

我校的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过程检查日志、中英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环节。指导教师根据设计课题给学生下任务书,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方法并且确定初步方案。让学生对课题有一个初步了解,进而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以达到具体化和可操作的目的。根据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任务书进行分析,以我校机械制造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材料、标准件选取、零部件及整体装备的设计,校核和归纳整理,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行开题报告。读书笔记是以书面的形式来表达设计成果,是对工程设计的系统总结和记录。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方法、文字表达、结构形式等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其能够简洁明了的表达出设计成果。

从学校和学院的角度加强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监控,毕业设计的督导与检查,包括初期、前期、中期和最终检查,院级、系级和教研室检查要做好记录,参加检查的人员要签字,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学院并在下次检查中要重点复查。整个体系协调起来,程序化运行。以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毕业设计工作是由设计动员、选题、设计指导、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总结及信息反馈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因此,整个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各自的监控职责,强化指导教师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结语

第4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设计主题定位的过程大致分为选择和确立主题、社会调查及收集资料、构思设计方案、实施与制作、作品展示答辩5个大的环节。对于高职学生的毕业设计应该尽量以做出实物为主,尽可能避免写研究型论文,只有开展有实战性的工作项目,才能全面体现毕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指导老师在拟写和帮助学生选择课题时,应体现教学与生产、科研、文化、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课题范围不宜过宽。指导老师可帮助学生从实习单位入手寻找课题,根据岗位工作需求进行设备改造或控制系统设计;也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现代企业生产状态,拟出与企业生产结合紧密的课题。通过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设计作品)。只有让设计蓝图变为产品,毕业设计才有价值和意义。一个课题就是一个工程项目,可大可小,大的课题可以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但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完成的任务,工作量要适当,分工要明确,这也考验课题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关于设计方案的确定

确定设计方案之前,要求学生要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调研,学生接触的事物越多,看到的资料越多,其设计能力就越强,设计者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分析消费对象,迎合消费需求,设计才有存在的价值。指导老师应推荐一些主要书目、参考资料以及一些企业工作人员做为咨询对象,并对学生的开题报告给予合适的意见和建议。开始的时候需要学生对要研究的课题做调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研究的课题有什么效果以及意义。然后才让学生对课题目前的发展形势和未来的发展的走向进行调研。最后协助学生理顺方案的原理以及声明做该课题的具备的条件,并大概的理出做好该方案的关键性步骤,以便在这里面选取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预则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告知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方案,拟定出阶段性计划,明确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应达到的目标及主要负责人。合理分配时间也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时间资源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关于设计内容的分配

设计内容的实施与制作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

3.1硬件材料的准备和设计

硬件设备的构造和平台的搭建非常重要。对于机电控制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硬件平台的搭建能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充分研究课题,明确被控对象和明确控制要求。要求学生向有关工艺、机械设计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详细了解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被控对象机械、电气、液压传动之间的配合关系,确定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从而设计出硬件设备结构,或搭建出硬件工作平台。其次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的输入设备的数量及种类,明确输入信号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输入模块。根据负载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输出模块。确定输入/输出信号的点数。同时还要考虑用户存储器的容量、通信功能是否能达到要求以及系列化、售后服务等因素。从而确定控制器类型及规格(如PLC选型)及相关电气设备的选择。硬件的搭建和设备材料的选择很重要,指导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更细致的帮助,以使采购清单尽可能详细和全面,使采买工作提高效率。搭建系统平台就是搭建整个设计的框架,要有设计图纸并经可行性审定,按照系统结构图进行系统硬件的加工、安装,组建出系统框架。然后再按照技术指标进行电路设计和安装接线。硬件设计这部分工作量比较大,需要细致耐心,考虑周全,指导老师应给予更细致的指导和更具体的建议,必要时还需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和考勤。

3.2系统工艺流程和软件设计

对确定的设计对象,要明确划分设计系统的各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阶段之间的联系,归纳出各阶段应产生的结果,画出系统流程图。系统软件程序是系统的灵魂,只有软件程序能让硬件系统按照工艺要求动起来。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机电系统的控制特点和工艺流程,绘制工作流程循环图,并编写相关软件程序,如状态转移图、梯形图、指令表等。

3.3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包括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联机调试,首先连接电气设备,不带负载,检查各输出设备的工作情况,待各部分调试正常后,再带上负载进行调试。通常调试过程也验证了学生的设计过程,都需要指导老师关注和引导。毕业设计是个人与团队合作的结晶,同时也包括设计过程中导师和同学的智慧,是师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设计内容的实施与制作是未来工作的实战演练,通过设计内容的实施与制作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将来对工作岗位的态度和工作方式。从而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就业做更充足的准备。

4关于设计工作的整理与总结

经过不懈的努力,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将自己的产品介绍给消费者认识并推销出去,这样对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也是一次挑战。

4.1毕业设计产品说明

要求学生记录和总结毕业设计过程,撰写毕业设计产品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产品说明书主要包括:系统方案简述(包括工艺流程图、控制流程图、功能模块、关键技术等)、系统设备的选型、系统硬件设计(硬件设计、电路设计)、系统软件设计、运行调试、以及结论(结果与讨论、经济及社会效益说明、工程应用评价)、参考文献等。

4.2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的总结

高职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材料的选用能力、硬件的设计能力、软件的设计能力、故障的排除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信息传达能力、创新改造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等综合能力。所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做为学生以后工作的经验,如做开题报告时方案的确立方法、硬件系统设计时材料型号规格的选择方法、材料的加工方法,以及系统软、硬件的调试方法等,都应让学生认真整理和总结。总结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得与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5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企业情境;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与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以企业信息化培养为主线的基础理论教学决定了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知识应用为主的实验教学开设的相关实验项目,并通过零散的实践环节来实施,导致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弱。通过“企业情境”的创设来试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1 结合制造业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方向

深入了解市场发展需求,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是本科教育的依据,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这样学生所学专业才能更对口,更好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实现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为此,学院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调研目前的岗位和专业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与短长期规划对专业进行设置与调整,结合省级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政策和目标,设置并培养专业。

通过不断的调研、论证及探索,制造业信息化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团队精神、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初步养成工程意识,能适应制造业产品设计制造信息化需求,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二次开发工作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

学院专业培养方向为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实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工作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深专家入校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机械专业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深入融合,并能熟练掌握行业应用软件。

2.2 依托国家教育发展方略与政策

“企业情境”的创设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略进行,并依托国家给予高校的扶持政策和办学方针进行。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把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制造业信息化专业成功申报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继续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6年的教学教改实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顺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2.3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江苏省软件类“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求,学院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2个培养阶段,校内阶段学习3年,企业阶段学习1年。

校内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此时的培养方式按照“企业情境”来完成,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教师团队均按照企业模型进行,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

企业阶段学习一年即预就业毕业实践,是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后,在四年级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一年。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同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3 制造业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有“企业情境”的教学改革,可以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从而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模块。学生在校除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外,为了达到能力需求培养的目标和情境教学,在专业必修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改革,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与企业积极合作,在培养方案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专业为强化机械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和能力所设置的校内选修课;合作企业所增设的针对性的培养;顶岗实践所要完成的企业实训任务;“真刀真枪”的企业毕业设计。图1所示为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

4 具有实战项目的实践课程及企业体验环节

4.1 “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

信息化技术本身要求的专业综合性、实践操作性非常强,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所学基本知识难以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系统讲述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完成实践项目的教学。

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培养体系。具有“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实践、综合实践教学和企业毕业设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主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通过操作项目案例,根据具体问题要求分析并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教学是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多门课程的综合理解与应用,完成较大项目的实训。综合实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锻炼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毕业设计,学生基于参与信息化项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主学习实践岗位所需的新知识,观察、思考,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图2总结了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

4.2 企业体验环节的创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体现校企共建的特点,在企业提供相对完备的实践条件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领域的特长,与企业共同对实践场所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共同开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适应教学规律的企业实训体验项目,使之充分适应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目前开设主要的体验环节包括:

企业体验环节:由企业介绍企业的发展策略、市场定位、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平台战略思路等;到企业学习1年的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指导教师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使学生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体验环节:由企业领导、有关部门主管人员作为主讲人,向预备工程师宣讲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

轮岗环节:学生在企业各主要岗位的体验式学习,包括:在企业的各部门,即项目策划部、市场营销部、技术研发部、生产管理部、生产部、质检部、行政管理部之间进行轮岗体验与学习,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熟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定岗环节:根据轮岗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意愿、企业需求与评价,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学习。学习的岗位将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部门。

5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联系并吸引企业专业工程师和领域专家来校开展实践讲座,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制造实践项目,同时制定并鼓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校内教学任务,提升企业人员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分批安排专任老师下企业锻炼,采取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岗位置换,教师到企业顶岗,以“一师双岗”模式,使得专任教师持续达到双师素质。积极倡导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到企业兼职,采取项目咨询、技术支持、作为骨干参与项目开发,使教师保持与生产过程的紧密接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与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团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1)学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活跃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情境”模式的相关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的融合。

(2)企业实践教师的培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和校内教学法的培训工作,由我院资深教授为其专门开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及时掌握国内外最近教育理念的动向及教育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工程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另外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各种高级别教学研讨会,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

(3)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不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通过现场实践教学观摩活动激发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热情。实行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等制度,坚持长期相互听课。学院骨干教师长期坚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并定期听课,负责对青年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通过工程实践及互相听课,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4)基地内部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践教师共享其丰富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有益的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更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6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保障措施

创设具有“企业情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工作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要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安全、报酬、奖惩等权益问题。首先,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遵守劳动法的规定,避免出现劳动纠纷等事件。其次,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的职责与权力。主要包括:学校、企业各方的职责与权力;学生在企业的理论学习与毕设设计环节;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企业文化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学生安全保障;企业导师的激励政策;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生活补贴等。第三,对在企业的实习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实践学生的评价,设立校企共同评价制度,企业应定期向学院反馈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信息,及时与学院商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

7 总结

6年来,学院在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和精神指导下,以“企业情境”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对面向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知识结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14-119.

[2]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江苏高教,2005(3):74-76.

[3]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第6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基于上述原因,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亟待进一步理顺该专业与原来的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

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内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教育部1998年通过专业调整后増设的新专业,涵盖了调整前的“塑性成型工艺与设备专业”“铸造专业”(部分)“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部分)“热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部分)。在培养目标上,要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热加工的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所涵盖的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是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些专业适应了当时各个行业生产的全国计划性、所需技术人才的计划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计划性,以及工业企业产品品种和型号的单一和多年稳定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就业领域宽化,科学与技术正呈现加速发展及综合化态势,工业企业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原来按行业、加工工序和产品设置的专业,其专业面过窄,适应性较差。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多样性,宽口径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运而生。从专业内涵上看,新的宽口径专业不应该是原来老专业的简单重复、合并和叠加,但新专业应该赋予什么内涵,新专业如何办,也是当时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1999年,原华中理工大学曾邀请了国内26所高校的代表与会,专门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新专业比过去较单一的老专业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更合理,面更宽,适应性更强。

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确立以来,国内已先后有一百多所高校建立了该专业。由于各高校原来的基础不尽相同,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许多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老专业的框框,而只是在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由于这种调整和修改往往缺乏对专业内涵及发展前瞻性的准确把握,尽管表面上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实际上却是一种低层次、不完善的临时措施,与原来的老专业对比,有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这种情况是由于专业内涵不够明晰造成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具有天然的联系,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是办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老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日益突出。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需要较单一的技术人才转变为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产业部门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型人才。从现行的中国工业格局来看,庞大的机械、冶金、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是国家的重点支柱产业,而上述行业的现代企业已经从原来需要铸、锻、焊等单一专业的技术人才转变为更迫切的需要从事材料加工、成型工艺、成型设备、自动控制及具备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认清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与铸、锻、焊等相关老专业的联系与区别,对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真正含义,对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坚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宽口径培养目标

中原工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设立于1999年,是在原“热加工工艺与设备”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99年,学校批准立项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综合改革与实践”的教育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作为研究成果,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对原铸、锻、焊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较大幅度整合,加大了课程的整合力度,提高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在实践环节上,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单独开设出38个学时的设计综合性实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动手设计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以増强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上述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确立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具有材料加工学科典型特征,同时还具有浓厚机械学科色彩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这极大地推动了专业的课程建设,加强了学生主动性、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了专业教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认识。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于众多企业仍沿用原铸、锻、焊专业招聘毕业生,以及学校自身的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一度设置了几个并行的专业方向。这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上难以取舍,二是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分散给教学组织带来了难于克服的困难。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教育,更多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素质,培养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探索的能力。科学技术更新的节奏加快,也使得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不再单纯追求掌握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意识的学习。在厚基础的教育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比例増大,专业课的比例则相对压缩,对于面面俱到的专业知识,对于加速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实际上依据原来老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模式,依靠在校的专业学习也是学不过来的。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培养也应适应这种变化形势:着重基础,拓宽口径。

三、注重特色培养,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在社会需求这一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其人才定位自然应满足这种要求。然而,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万能人才既不现实,也难以达到。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其专业设置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发展具有其特殊性。根据行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各院校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选准专业的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办出自身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中原工学院地处河南。河南有色金属、轻金属新材料的开发和轻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拓宽相关知识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认真探索,反复论证,依据现有条件和师资,并考虑长远发展趋势,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逐步确立了“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要求为根本,以金属液态成型为主线,以连接成型技术为重点,以黑色金属加工成型拓宽至有色金属成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成型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以材料为加工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材料科学也是本专业的基础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本专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地依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及现代化管理等各门学科及其最新成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应具有材料科学、机械自动化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涉及范围比较宽广。因此,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强化基本理论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可以适应各类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学有专精。为解决好这两方面的矛盾,需要统筹考虑。为此,先后收集了国内十多所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并对这些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确定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即通用原则、先进原则和特色原则。所谓通用原则,即学生的知识结构应满足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基本要求;所谓先进原则,即专业课程设置应反映本学科的前沿;所谓特色原则,即充分体现学校专业特色建设。经过反复研究、实践,针对原专业限选课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内容,由原涵盖铸、锻、焊3部分内容,调整为仅涉及铸、焊,并进一步加强。在专业基础课中,保持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求与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本一致,且学生的机械学基础在专业课程设计及后来的专业任选课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逐步由黑色金属基础向有色金属加工成型技术拓宽,实行“横向变窄、纵向加宽”。

在学校1999年立项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改研究中,对于专业实验教学已提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实验不再将其视为理论教学课的附属,单独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这是在专业教学体系上的一次飞跃。但在专业培养上尚未摆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的开设等方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借鉴国外高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模式。在专业低年级开设材料基础实验课程,通过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材料基础实验、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保持了实验教学不断线。由于基础实验在这些课程中已经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的实验课从内容上就必须是高层次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毕业设计是工科教育中综合能力训练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毕业生的人才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本专业的服务和面向,结合专业特色建设,提出了“侧重连接技术,突出有色金属,综合训练,有所创新”的毕业设计指导方针,并积极实践3项工作。第一,提高认识,尽早安排。结合低年级专业导师制,使学生早期介入科研课题。第二,选题侧重专业特色建设。选题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选题将决定毕业设计的方向和目标,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在选题上提出侧重专业特色建设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相结合,并且要求尽量减少“纯软件类”“纯综述性”和“纯理论性”题目。第三,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遵照学校毕业设计指导的相关规定外,对于选做相近方向课题的学生定期召开题目进展报告会,督促进度,广泛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科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尽管不可能不包括专业教育,但其内涵比专业教育更深刻,外延比专业教育更宽泛。此外,还应当区别本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本质区别。虽然不可能把本科教育与职业需要之间的联系割断,本科教育可以也应当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一定的准备,但这不是其主要使命。其主要使命是为学生奠定发展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有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本科教育应当淡化职业倾向性,在实验实践内容安排上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四、结语

第7篇: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信息学科;创新;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12-04

1信息类学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信息类学科知识更新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新软件、新算法不断涌现,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出现很多问题。如对专业和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面较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论文选题陈旧,如计算机专业的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类似的题目占相当比例,且每年都在重复使用,没有发展,毫无创新性可言;避硬件就软件,即使是硬件方面的课题,也仅是停留在设计原理结构层面上,缺乏实验调试,与实际情况对接不上;课题脱离社会实践,所使用的技术有些已是淘汰的技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课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虚拟课题,并没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做毕业设计的同时,也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很多大学生无法安下心来做设计、写论文;即使找到工作,又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同样,考研复试、部分学生需要完成重修考试等也因类似的原因占用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很难完全到位。有些学生毕业设计的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加之有些指导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学校的监控措施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甚至从网上直接抄袭论文。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不用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拓宽毕业设计的途径,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毕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措施

2.1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目前,高校毕业设计基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但有效设计时间仅有3~4个月左右。要想在此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显然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毕业设计的目标,可以放宽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在不改变和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尽早提前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中。

例如,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作为教师的科研助手,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并熟悉科研的一般规律,从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做起,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好奇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研究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我院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充分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装备制造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等,结合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吸收部分学生参加实验室科研活动并且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我院2006届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人数为67名,2007届为92人,分别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8%和25%。

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科研工作通常在具体的领域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前沿性。教师的科研实验室通常具备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宽松的实验环境,足以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科研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思考和工作,既能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研,形成科研的基本概念,又能使科研与学习相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实际科研项目融入毕业设计之中,真题真做,深入工程实际,抓住设计指导重点,教授工程设计方法,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升华。将这种过程持续到毕业设计过程结束,通过一年多甚至两年的研究,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高于仅用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取得专利。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将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这同时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和新的工作岗位,为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具备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能很快投入到硕士课题的研究工作。

2.2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科竞赛现在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及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国际以及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例如大学生“挑战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网页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一般可以从大学三年级做起,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多学科综合组建团队,通过赛前的积极备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刻苦钻研的品质,培育团队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顽强拚搏、不屈不挠的毅力。有一部分学生可结合已参与的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方面的题目,不断延展科技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继续发挥创造性,提出新观点,创新内容,把课题做大、做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院每年都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等专业选取80名左右的学生,还有个别来自于机械学院等其他学院的学生,每组3~5人,组成20余个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以参加各种竞赛为载体,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展示其取得的成果。这些学生都能非常投入,连“五一”、“十一”等长假也不休息,而平常工作到后半夜凌晨1、2点钟则更是常事,从中锻炼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成为这些学生毕业就业的一个很重要资本,用他们的话讲,这是他们大学四年来所做的最有意义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2005届自动化专业学生王刚、冯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金峰、张义鑫组成的一个创新团队,通过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设计完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学校举办的CAI课件大赛上获一等奖;研制完成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获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对竞赛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作为毕业设计核心研究课题,并基于此研究撰写的2篇论文“基于Visual C++的广义形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基于SPCE061单片机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设计”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仪器仪表用户》杂志上;其中2人的毕业设计(论文)分别获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毕业后分别就职于东软集团、中国移动沈阳公司等,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2.3校企合作联合指导

我院的每个专业已经建立起2~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接收部分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实战演练,这既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前几年一些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就业形式愈显严峻,就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人才招聘的时间随之前移,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前提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到单位实习进行试工以便考察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学生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也往往希望在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一个对学校、对用人单位、对学生都有利的做法就是允许学生到用人单位做毕业设计,这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便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当然,这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学生在企业所做的内容必须与本专业有关,二是企业也要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并与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是学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其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进行毕业设计评定时,应对学生设计的创新之处或与生产实际关联紧密的研究课题进行鼓励并在成绩评定时给予体现。这样也可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力求创新。这样不仅做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例如,2007届信息安全专业王欢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一直在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实际课题“基于XML企业网络信息交互系统实现”的研发工作,设计出一个适合企业Web应用的Java通用架构,通过XML自身的安全性诠释XML在Web应用服务中的运用,开发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其设计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毕业设计(论文)也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于设计期间的突出表现,福建、上海、沈阳的多家公司希望聘用他,最终该生选择了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在网络安全事业部工作。近几年来,我院每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已经占到毕业生的15%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市场的变化,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及具体实践过程、步骤,还需不断加以改进和调整。

2.4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一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网上检索能力,了解本课题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增强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知识的能力,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去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出高质量的、有创见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校园网为依托开通的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JI)光盘镜像站点上进行中文期刊检索,利用篇名、作者、刊名、关键词、中文摘要等途径,输入检索词、检索范围、检索时间段,得到所需课题的检索结果;通过因特网在中国专利数据库、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欧洲专利数据库上进行检索;通过“世界科技期刊网”(WorldSciNet)、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进行外文期刊检索。

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与学校甚至指导教师之间往往保持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系。我们通过学院网站的建设,专门开辟毕业设计专栏,将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规定、要求、通知、选题情况、结题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答辩要求、答辩安排、公开评优原则等公布在网上,搭建学生与指导教师、学院、学校之间联系的平台,及时沟通有关信息,进行在线交流与研讨,反馈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即可以有效克服学校要求的每周与学生见面次数的限制,又可以克服有些学生在外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而不能及时与校方指导教师沟通的弊端,使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2.5毕业设计实行结题验收

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同时使学生切实重视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按课题对待与管理。一般来讲,在毕业答辩前2周内,学生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修改工作,以及答辩的准备工作,涉及毕业设计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已基本结束。因此,可以答辩小组组成验收小组,在毕业答辩前2周对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在实验室或设计现场进行,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实际演示与操作,成果根据专业与课题的性质,可以是设计出来的实物,也可以是开发的软件等。对于结题验收效果突出者,在评定院、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结题验收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需跟随下一届学生重做毕业设计。这一做法,一方面对设计突出、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特别是提前介入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参加过学科竞赛,以及在企业完成实际项目的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另一方面,可有效杜绝有些未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答辩时随意夸大自己的毕业设计以及虚构结果等现象。我院2006届和2007届由于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分别有16人和11人,经过整改仍未通过的有7人和4人。结题验收的实施,对端正学生的毕业设计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结束语

上述思路与措施的综合应用,在我院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我院2006届和2007届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为6项和7项,位列各学院之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查中,获辽宁省同类专业评比第1名。自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3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学院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公开30篇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稳步提高。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如选题、开题报告、答辩、评优、过程监控等方面,只要我们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保证必要的经费,同时积极探索拓宽毕业设计途径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会使毕业设计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 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3):84-85.

[2] 吴盘龙,李星秀. 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104-105.

[3] 王晓勇,俞松坤.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