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近年来,地方性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时,所展现的理论基础,资料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经济学逻辑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指导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不无关系,以单向性“传道、授业、解惑”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对学生经济学思维与分析能力的训练,偏重于以卷面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在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下,促使教学方式向研究性教学的转变势在必行。
区域经济学是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它以经济地理学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开展经济活动空间规律及资源的空间有效配置研究。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区域经济学教科书中用太多具有不同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事例来解释或实证某一理论,难免会使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应用产生脱离现实的影响[1]。因此,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与能力。通过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区域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
2.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2.1理论体系庞杂,教学内容繁多。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尚未达成共识,教材的编写者基于个人的理论偏好及研究热点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始于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微观分析,区域经济学不断拓展它的研究领域,使得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为了能让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全貌的认识,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往往倾向于将区域经济学所涉及全部理论甚至研究方法纳入其中。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采用单向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方式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分析工具多样,教学难度增加。
现代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2]。区域经济学由于缺少明确的参照系,分析工具显得五花八门,克保罗・克鲁格曼教授称之为成了其他学科的“工具收集箱”。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学的许多分析工具涉及计量模型甚至GIS等空间分析软件,这些分析工具不仅需要占用教学时间进行介绍与演练,而且只有不断地反复强化训练,才能让学生实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灵活运用的目标。因此,教学难度较一般课程要高,传统教学方式难a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2.3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
区域经济学是分析经济活动空间规律及资源空间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以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任课教师一般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时间的约束条件下,教师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与学之间缺少应有的互动,学生仅仅满足于记忆和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很少关注这些基本原理的运用及实践结果。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研究方法训练,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以及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导致其对布置的课程论文无从下手。
2.4考核模式固定,方式单一陈旧。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依然延续“背结论、考结论”的闭卷考试这一考核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已有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忽视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相关路径与方法的能力。在这种考核方式的导向下,学生的目标就比较倾向于在平时背理论,考试时将理论要点默写在试卷上,达到合格成绩并获取相应的学分,这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研究性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3.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理论认识的储备状况及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搜集与整理文献,处理与分析数据,以及互动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识,实现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以课题或研究性问题等形式为载体,通过探索与研究,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而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学相长和互动交流为特征,区别于以往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设置研究性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选择并发现新知识,然后通过研讨交流的方式服务于教学活动。
最后,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融合了教师的研究性讲授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且体现了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立足教材讲授基本理论与超越教材广泛阅读相结合,以及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特点,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2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学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科阶段一般安排在高年级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初步形成了经济学思维。同时,学生学习了数学、统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接受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此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出现,为区域经济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更重要的是,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定位要求教师既要完成相应地教学任务,又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区域经济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会围绕基本理论与所在区域的热点问题展开相应的科学研究,并形成相应的学术研究方向。教师对区域经济学的相关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便于将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服务于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教学团队依照比较优势原则,围绕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型产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财政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个方向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形成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并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以案例的形式纳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研读案例的过程中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路径。
3.3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研究性教学在不同院校和不同课程的实践是有差异的。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先后被确定为青海省的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紧跟教学改革前沿,积极探索和应用研究性教学,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一是研究讨论型。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安排若干研究主题,学生则依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在学期内或者约定的时间内,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研究主题范畴内的某一具体问题研究,并提交小组的研究过程记录材料和研究报告。在课程结束之前,任课教师组织汇报与交流会议,并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老师担任评委与点评嘉宾,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报告的思路、内容、方法和结论,以及研究的心得体会,在围绕研究报告展开质疑与辩论的基础上,评委老师和点评嘉宾对研究小组的工作与研究报告作出评价。这种类型的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研究和比较中学习,既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学术研究规范,又在交流与比较中发现了差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素养。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了区域经济论坛,学生以生源地组成学习研究小组,以自己的家乡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城镇化,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等主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并在课程论坛上展示研究成果,与老师、同学交流心得体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热情,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是自主研究型。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源于理论的推演或者现实生活中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提出相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然后围绕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查询文献、搜集数据、应用软件分析与处理数据,最终完成课题报告的撰写。在青海大学区域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非常有兴趣用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研究活动,在取得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此同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承担的各项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立完成由课题分解的子项目研究。这些都让学生完整地体验了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接触了学科前沿动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性教学的保障措施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日益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研究性教学要想取得预期效果,还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步跟进。
4.1树立和普及研究性教学理念。
不仅任课教师要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而且教学管理部门要普及研究性教学理念,营造研究性教学氛围,为区域经济学课程探索研究性教学创造条件和制度供给。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知识的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4.2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当前的许多教学管理制度构成了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约束条件,因此,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成功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改革评教制度,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尝试、课程内容开发,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引入评教范畴,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评教过程转变为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学效果的过程;二是改革作业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学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安排文献阅读与述评、课程论文、读书报告、社会调查,以及口试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三是改革课程考试制度,突出平时考核,强调过程评价,增强考试的灵活性和综合性,探索闭卷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3借助教学科研团队推动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每一位教师均有自己的研究偏好与学术专长,同时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因此,应组建区域经济学教学科研团队,体现术业有专攻的学术合作,充分挖掘区域经济学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此外,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只有科研经验丰富和能力强的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和思考,进而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
[2]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3]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25-28.
[4]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1-83.
[5]别敦荣.研究性教学及其实施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2(8):10-12.
关键词:会计内控;乡镇;财务管理;基建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镇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项基金的使用效益。从专项资金使用的外部性来看,其效益集中反映在改善当地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等实效性方面。因此,针对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与问题,建立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模式,则成为当下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
严格来讲,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部控制模式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难点,难点却在于具体实践中规范性方面。做到“规范性”不仅需要会计人员遵循财务制度的岗位意识,更要求乡镇部门各人员的经济行为具有真实、合理性。惟有两者具备,才能借助一系列的会计数据有效展开内部控制。由此,这便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本文首先总结出目前会计内控中所存在的挑战;然后,针对挑战进行现状反思;最后,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来。
一、乡镇财务管理会计内控存在的挑战
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乡镇,其处于县域政府与村民自治机构的中间,该层级使得乡镇承担着农村具体的经济发展任务。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经费及乡镇水利项目资金等,都归口由乡财政统筹安排。从而,这也为财务管理的会计内控带来了诸多挑战,具体可归纳如下:
(一)项目资金预算存在的挑战。在财政资金统筹安排的背景下,针对已审批的基建项目必然面临着资金预算。资金预算的准确性不仅关系到乡镇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否,还关系到一个经济年度内乡镇资金在其它领域的使用状况。然而,因会计人员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和造价状况不甚了解,从而在资金预算方面存在着偏离实际需要的挑战。
(二)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的挑战。针对具体的项目必然存在着先期的物资采购和人工费用的决算。此时,会计内控便面临着对资金使用中的监管挑战。挑战的形成,主要根源于团队作业模式下的成本控制因素,因成本控制不利将产生追加预算的要求。这本身就导致了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控缺失。实践表明,追加预算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
(三)项目资金落实存在的挑战。在以工代赈的背景下,乡镇范围内的许多项目建设都依靠农村劳动力。对于乡镇财务管理而言,支付给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成为了一种人工成本。但在支付这一成本时,有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目标。因此,如何有效监管项目资金在这个方面的落实情况也成为了需要面对的挑战。
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尽管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当下却是具有代表性的。
二、针对挑战的反思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针对乡镇财务管理中会计内控并不存在理论空白,那么为何在制度约束下还存在着以上挑战呢。笔者认为,其仍需要从财务管理的组织和人员方面寻找原因。
由此,围绕着组织和人员两个方面的反思可概括如下:
(一)针对财务管理组织的反思。我国大部分乡镇面临着基础设施的建设或重建任务,这就因项目建设的专业性而使得仅靠财务部门的力量而难以应对。难以应对具体表现在,项目功能定位、项目土木工程结构等环节。正因如此,其所实施的资金预算便天然存在着不确定性和误差。实践表明,目前经常出现村长中途跑经费的事情,这在很多时候就源于此。
(二)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反思。财务管理中的内控不能只是对各级账户中的资金数量进行监控,而需要确认资金流向背后经济时间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与否。真实性要求该经济实践确实发生过;合理性则要求该经济实践应与具体项目建设需要相匹配。正由于缺乏上述确认活动,便难以规避追加预算资金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在现有条件约束下应首先对项目建设的会计成本进行控制,这也成为提升会计内控效果的关键问题。
当然,乡镇财政资金还涉及到其它用途的配置,但其中所遵循的原则要求仍同以上两个方面的核心思想相一致。
三、反思基础上的内控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基础上,乡镇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内控模式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会计人员岗位意识的提升。已知乡镇专项基金拨款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从而首先应提升会计人员的岗位意识。这里的岗位意识,更加突出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营造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这样一来,便能为资金预算提供专业知识支撑。
(二)会计内控组织建设的完善。信息经济学指出,因现实世界处处存在着信息不完美现象,并受个体因素制约而以有限理性为特征,因此需要强化会计内控团队组织建设,来规避信息不完美和有限理性缺陷。具体而言,就是将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到团队中,从而为会计人员提供项目的专业信息,从而增强项目资金预算的准确性。
(三)成本风险控制方法的优化。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两种。因此,优化成本风险的防范模式主要针对系统性风险而言的。对于不确定性风险来说,在资金预算阶段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预留适当的资金数额。而系统性风险则是可以控制的,包括利用权变思想给予项目过程控制,防止工期延迟;同时,还可以通过中期结算的形式,来考察项目建设过程的成本控制状况,根据状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等。这里需要强调,应对结算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新解读,特别是途中结算将很好的起到成本过程控制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最后,感谢笔者所在部门领导在论文思路上的指导,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周全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浅谈[J].财经界,2012(02).
[2]李晓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04).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
(三)激发效益,必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四)扩大效益,必须面向社会,善“借东风”。
正文
在不少单位,经常听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来,各级电信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在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当前,江西电信正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效益,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槪念,后来运用到其它学科。经济工作要讲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讲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应的物质成果的产出,也必须遵守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和效益这一原则。如果效益不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和价值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认为应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旧、空、杂”的现象。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有的脱离本单位实际,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数,人数,次数上,敷衍了事,空洞说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的受形式主义的影响,把政治部门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教育,推广了多少经验等,也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内容,误入“自我服务、自我衡量”的谜途。凡此种种,与员工求新、求实、求精的要求极不合拍,离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规范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封闭,员工的社会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亲友之间,一般来说员工的思想问题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员工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內容不断扩大,与社会交往的渠道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员工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强,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过去时间、空间的传统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会议精神传达方式,本来新闻媒体已作了宣传,但单位还要重复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一贯采取上课、笔记、作业“三步曲”的传统做法,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那种“我教你听,我打你动”的“灌输式”、“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然而,企业在确定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时明显的脱离实际。一方面在强调目标要求先进性的同时,往往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目标缺乏关照,有时甚至超越社会现实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分层次,不看对象,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要求,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直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检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把完成时间、内容的多与少、教案有没有、心得体会写没写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基层往往采用背题目、应付考试、抄写心得体会等办法应付,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效益。为什么同一件事,同样一个道理,有些人讲出来,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却被任为是“唱高调”?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异。我们一些单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样不仅在员工中降低形象,丧失威信,还会使人反感。“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经济效益可以运用公式来计算,通过货币来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总感到“看不见,摸不着”、“效益高低,全凭领导一张嘴,秀才一支笔”。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虚无缥缈,随意评说”,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特殊性罢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们首先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普通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能够象经济工作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劳动量和成果量化为各项比例、数据,对于反映、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简单明了。但实践证明,仅以我们目前一些单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标,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控制论专家查理所创立模糊集合论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属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现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员工,可是在评价这一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就不能说某单位“四有”员工已达到百分之多少,因为这样说反而不精确。我们只能分析员工与“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四有”教育的效果,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违法违纪有多少人次,某个时期先进人物出现了多少,这一人数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现出精确性。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那么其投入产出的过程要比经济效益复杂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又受周围环境的制约。还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会象工人将铁丝送进制钉机就能造出钉子那样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带有很大的潜在性和渐进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说(作报告、讲课、对话、谈心)、做(具体的组织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动),投入即灌输到受教育对象的脑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劳动是否有效还很难说。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劳动成果进行鉴别、吸收、消化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内容,不是全部可以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外在表现。这个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潜在性。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类是表现一贯很好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好比“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较快地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这部分员工身上,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当然,如果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放松对这部分员工的教育与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可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便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令人们“大吃一惊”。分析上述两部分员工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突变性。稳定性和突变性,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变化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交叉出现,如同物理现象那样,稳定的输入会带来稳定的输出,一旦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就会带来突然的变化。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一般地说,经济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与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时限、影响,涉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体,变得无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进的员工,会使许多人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挽救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一场好的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体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效益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样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有的人却毫无反应,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长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时有所触动,过后仍如往常,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既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经济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恰当地把握这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断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经。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根据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点,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图现实”,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打牢思想基础与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灌输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好大道理,帮助员工不断丰富“思想库”,把思想基础打牢,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利益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切实摸清员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积极跟踪热点,关注焦点,诠释疑点,解决难点,努力创造条件,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细微处,把满意送到家门口,促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发挥出来。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必须明确,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最基本的标志就是看员工的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否激发,对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之前,必须对此项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估量,如同经济工作中的“可行性论证”那样。在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结束之后,必须对此项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无论是效益估量还是效益评价,都必须根据精确性和模糊性并存的特点,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性评估,能定量的定量,不能定量的就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关键词:炫耀性消费;有闲阶级论;高价; 阶层; 收入水平
据研究表明,商品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个人收入水平。利用收入优势,通过高价消费这种方式,高层次者常常能够有效地把自己与低层次者分开。而古董恰好属于高价消费这一类商品,有钱人通过收藏高价古董从而有效地将自己与低收入者区分开来,既表明了购买者上层社会的地位,又衬托了购买者的艺术品位,潜意识的起到了炫耀的作用。2014年5月,据华夏收藏网报道,天津的张先生用自己收藏和搜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古董建成了一座总价值高达98亿元的瓷房子。像建造瓷房子这种现象在经济社会学领域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一、“炫耀性消费”理论
“炫耀性消费”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指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购买超出他人能力范围的商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享受这种消费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从当代中国的消费社会来看,人们的消费已经从实体商品上升到概念层面,从功能属性上升到符号意义层面,财富、成功、文化等虚拟的意义或概念对消费者的“驯化”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与其说人们是对商品进行消费,不如说是对商品的符号意义进行消费,消费者通过炫耀性消费行为来获取以上的符号意义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1]
凡勃伦认为,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靠财富或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2]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炫耀性消费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被认同成一种符号消费,符号表征着文化的意义,文化是各种符号的凝聚和积淀,以符号消费为标志的当代消费文化代表着一种“地位符号”“社会分层符号”。[3]消费社会中的人们使用和消费商品是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差别,以构筑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人们为了找寻和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就要界定自我、发现差异,差异成为消费社会中人们追求的目的。[4]建造瓷房子的张先生就是已经达到了富裕的高阶层,通过收藏高额古董,显示了自己的高层地位,炫耀了自己的财力物力。这所瓷房子在目前的中国看来是少之又少的,再加上构成房子的高额古董的装饰,在当今看来更是稀有的。所以,这种方式直接了当地向我们炫耀了他所拥有的财富与地位。
二、“炫耀性消费”的动机与目的
现在的人们趋之若鹜地追逐着高价消费,达到一种炫耀性的效果,这样的动机在凡勃伦看来是荣誉准则、竞争本能在发挥着作用。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在这个消费社会中,奢华和高档商品及其形象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所以,在奢华消费中,人们追求的核心价值已不是商品的实际使用效用,而是炫耀性消费效用。[5]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有两种动机:一是歧视性对比,指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通过炫耀性消费来力争区别于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二是金钱竞赛,指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力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效仿财富水平较高的阶层以期被认为是其中的一员。[6]
从凡勃伦提出的消费动机来看,中国人炫耀性消费,第一有进行歧视性对比的动机。作为富人,他们能买得起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能买得起,这样富人就有了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会将他们与低层展示性明显的区分开来。据报道,郑州市惠济区耗资7亿元,修建了酷似“白宫”的超豪华新办公楼群。修建“美国白宫”式政府办公大楼是普通个人和组织无法轻易获得的稀缺资源。政府就是要做给别人看,越是高于必须的水准,越是形成明显的浪费,炫耀行为才越能获得关注和博取声誉。就是为了突显自己政府官员的高地位,由宏伟的建筑承托出自己的权威。第二,有进行金钱竞赛的动机,现在有些人日常的收入消费不起奢侈品,但是会尝试各种方法购买奢侈品,从而达到一种效仿高收入水平人群的消费目的。[7]在当今的奢侈品消费中,很多白领或者是普通劳动者都会想要购买奢侈品。因为当他人炫耀自己的高档物品的时候,低层的人有的会羡慕,有的会嫉妒,有的会不屑一顾。选择羡慕的人,就会想要拥有高档物品,不管是哪一种具体的物品,只要是高档的就会觉得自己有了炫耀的资本。因此,会有这种潜在的金钱竞赛,平时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有的会省吃俭用,有的会多加班或者多找几份工作,就是为了能买一件奢侈品。最后通过各种方式而买到的高档物品,既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又能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购买能力与地位。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合适也不合适。合适方面在于低收入者买到奢侈品的手段和途径如果是正当的,那么再辛苦也是他人的劳动成果所得。这一类人会出于犒劳自己的目的,因为多年的辛苦工作,需要其他物品来慰劳自己辛苦劳累的身心,会想要买一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奢侈品作为辛苦工作的奖励。不合适的方面在于,本来这群人自身出于低层次,就应该有底层次的生活标准与生活习惯,为了能购买一件奢侈品,而打乱本来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剧身心的劳累,这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不值得的一件事情。
三、 结语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视“面子”的社会,这种炫耀性消费恰恰满足了中国人的这种面子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要分析了中国当今的一些炫耀性消费的社会现象。单纯从消费来讲,每一种消费其实都会带有炫耀性成分,而炫耀性消费的本质是社会分层和社会区隔的反映。这种消费具有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张力,但是它毕竟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物质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成了难以避免的社会悖论。[8]炫耀性消费的悖论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发展的悖论,也是“消费社会”的时代悖论。就其位置而言,炫耀性消费只是更为敏感地感知并体验着这个悖论,更为紧张地处于这一悖论交织的旋涡中心而已,而要超越这个现实,只依靠消费者的改变来消除这种消费的社会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国的经济社会中,我们应该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倡导理性的消费模式,不能以社会资源甚至是自然资源的高消耗换取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结合各方面的特点,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美]托尔斯坦・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彭华民.炫耀消费探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1)
[4]杜保丽.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学解读及其意义.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第24卷
[5]邓晓辉,戴俐秋.炫耀性消费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6]朱晓辉.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42-48.
一、用信念燃放激情,使队伍鼓足斗志。中心抓住管教民警这个关键,针对成立初期部分民警工作信心不足、畏难情绪较重等情况,中心科学确立了“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方针,强化“践行使命、求实创新、矫治育人、打造和谐,追求卓越”核心理念,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员,只有不称职的教官”,“进来一个,变好一个,成功一个”雄心壮志,凝聚民警士气,激励队伍斗志。教育管教队伍做到“三心三真”,即对学员谈心教育耐心,观察学员思想变化细心,解决学员问题有爱心;帮助学员掏真心、动真情、下真功,激励队伍将自己的满腔真情和爱心转化为学员教育转变的催化剂,自觉消除思想上的误区和杂念,广泛形成不做“功亏一篑,贻误人生”之人,愿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的良好风气。
二、用温情融化心结,帮学员找回自尊。为解决问题少年普遍自尊心受损、心结难以解开的心理难题,一是做到“三对待四知道”。要求教官们对学员像父母对待子女,像医生对待病人,像老师对待学生;知道学员基本情况,知道学员主要违法犯罪事实,知道学员社会关系,知道学员文秘杂烩网现实表现,用真情抚慰学员心理伤痛。二是搭设了两座“心桥”。中心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在学员和社会之间搭起了“连心桥”和“爱心桥”。4月以来,通过省电视台、南国都市报和南海网公开征集20多人爱心志愿者走进中心开展帮扶;1名没有监护人的学员得到爱心人士的亲情认领和安抚;市司法局和市检察院7名女干警、农垦社区4名退休女职工组成“爱心妈妈”帮教组,坚持每月2次到中心进行帮教,帮学员消除心理阴影。三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推行学员称民警为教官、辅导员,减少了抵触情绪,拉近了心灵距离;统一免费配发了服装、被褥等全套生活用具;定期安排家长和监护人与学员吃亲情餐;组织教官为学员缝补衣服;组织医护人员每天定期对学员进行巡诊;教官每晚巡房为学员添衣掖被,不断增进学员亲情感、认同感和归宿感。
三、用文化孕育心智,教学员学会自强。为培育学员心智,树立自强理念,一是普及文化教育。成立了文化教育组,对学员开展扫盲教育,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二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邀请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的8名老师每周1天连续两个月组织学习《弟子规》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熏陶学员。三是开展“六个三”活动。通过开展写三封信、唱三首歌(《生命之河》、《感恩一切》)、《跪羊图》、读三本书、写三篇感想、做三件好事、写三本日记六项活动,每个学员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的悔过书,有6名学员积极提供线索并配合公安部门破获案件15宗。四是创办特色学习教育园地。定期出版《阳光地带》教育报刊,建立集心得体会、电视知识等于一体的学习宣传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五是开展兴趣培养。作家原上草自愿到中心帮教,重点对爱好写作的学员进行引导培养。六是动员全社会提供学习教育保障。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我为挽救未成年人捐一本书”活动共捐书2380册;市教育局免费提供了100套课桌椅和100套校服;市劳教所从有限行政经费中预借了20万元管理教育经费;省综治办林捷主任、市政府刘庆声副市长等领导分别亲自向中心捐款1000元,市司法局组织全局干部开展“为挽救失足少年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20000多元,积极为学员创造和改善学习教育环境条件。
四、用法理矫正行为,促学员守法自律。为解决学员守法自律意识普遍不强的难题,一是实施一守则两规范教育。让学员熟知中心的各类规范性制度要求,增强自我约束意识。二是实施法纪教育。组织学员有重点的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禁毒法》等电视法规知识,强化电视意识。三是开展以案析理现身说教。结合学员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开展思想互动交流,组织曾经是失足少年的爱心人士朱先生进行现身说教,使学员在寓教于乐中明辨是非,认错悔过。四是实施心理矫治。与海口经济学院心理学康乔、李丽慧教授共同研究制定了一套问题少年心理矫治方案,逐个建立个体心理档案,结合问题少年心理特点,每周安排3个课时,连续8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邀请心理辅导专家传中、王海玲等老师每周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并与省团委办的“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挂钩,为问题少年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省营养家协会共同组织“心理破冰”拓展训练,使学员通过亲身体验,重塑自我,全方位矫正不良行为。
五、用劳动锻造良习,让学员成长自立。为激励学员热爱劳动,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生存能力,一是培育自理能力。按照准电视化的要求安排每周一天的队列训练,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和执行意识;从教叠被子、洗衣服、整理个人内务做起,坚持每日做到内务管理四个统一,四个定位,从行为举止上培养学员好的养成。二是组织习艺劳动。从海南艺源工艺品有限公司引进了制作手链的习艺技术,每周安排学员进行一定时间的习艺劳动,让他们学习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用劳动创造价值意识,摒弃好逸恶劳、坐享其成等恶习,塑造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培育生存技能。海南花仙子美容学校爱心人士孙女士,专门指派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美容美发师,到中心向学员免费传授美容美发技术,并承诺可为优秀学员提供就业岗位。省企业家协会也派人到中心为学员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努力让学员各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意义
(一)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十二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着重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提高该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人力资源几大模块,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参加相应的实践环节,通过亲身经历、亲身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虽然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但也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进入企业无法马上开展工作,还需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用于新员工的技能培训。而矛盾的根源则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操作能力的实训课程开设太少,导致学生普遍就业能力不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加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书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三)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作为专业教师,也应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技能,投身于专业性实践教学环节。具体而言,首先,需改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对于专业、学校、学生的重要意义。其次,需结合专业和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增加视频教学、案例讨论分析、小组讨论、文件筐游戏、角色扮演等。最后,专业教师还需走出校园,下到企业参观实习、实践锻炼,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善
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致使在制定或修改教学大纲时,设置课时和课程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出发点。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部分学校甚至削减到5%左右,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美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同时,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材也非常缺乏,模拟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沙盘模拟等都没有科学系统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也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检查监督机制,如学生校外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二)师资力量不雄厚
首先,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不外乎有两种来源:其一是由过去的行政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或是社会保障等专业转型而来,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其二是学历较高的年轻老师,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企业的挂职锻炼,没有进行诸如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绩效考核和薪酬设计等实务操作。其次,由于许多高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训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师资力量不雄厚影响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三)经费投入不充裕
部分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把更多的经费投入理工科实验室,对于文科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相对较少,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提供一定的图书资料和上课场所即可,使得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前都没有见识和学习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事测评软件、沙盘模拟软件、绩效考核软件等,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
1.修订教学大纲,凸显实践地位。
各高校在修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大纲时,要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尽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实验。
2.规范实践项目,整合实践学习。
在大学四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应根据不同学期设置不同的教学实践项目。(1)大一学年。管理实习:参观一两个典型企业,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认知实习:调研人才市场,并进行人才模拟招聘,熟悉员工招聘流程和原则等。(2)大二学年。专业软件学习:熟悉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和操作。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实践,认知社会和适应社会。职业技能考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培训师资格证、职业生涯规划师等。(3)大三学年。专业实习:进入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几大模块的实务操作。沙盘模拟实验:每组模拟一个企业,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专业技能训练:模拟招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处理、绩效反馈面谈、角色扮演、薪酬调查、模拟加薪等。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不同企业面临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参与技能大赛:参加各种社会大赛(如模拟招聘大赛、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激励自我。(4)大四学年。毕业实习:找到一个具体的企业去实习,理论联系实际。
3.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效果。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注重对实践教学参与过程的考核。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客观的评价,为具有创造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专业教师来说也是督促其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4.重视实践教学,开发实践教材。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材数量少、针对性不强等特点,高校应结合市场需求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教师自编实践教材和讲义,以便适合实践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提高实践性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迫在眉睫。一般来说,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亲身体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和活动,总结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便用于日常教学和学生实践指导,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请进来”是指可以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或是知名高校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到校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专家讲座、实习指导、公开论文答辩、技能大赛评委等。
(三)增加实践性教学经费
一是艺术创意产业与城镇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大多数创意人群更喜欢将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郊区作为生活和工作环境。成都平原一些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城镇就为艺术创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氛围和创作环境,这与柯布西耶“阳光、空间、绿化”三位一体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二是艺术创意产业与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作为反映某些历史时期风土人情、地方特色和形态风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体验氛围,有助于古镇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艺术创意产业可以在城镇文脉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风貌,促进艺术展示与交流、商业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开展。
2艺术创意产业园的建筑边界空间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提到:“务必把建筑边缘看作一件‘实物’,一个‘空间’,一个有体量的区域,而不是没有厚度的一条线。”作为一种具体形式的空间类型,建筑边界空间属于外部空间,起始于建筑界面,向周边环境延伸拓展。其构成包含竖向界面(墙面、屋顶等)和水平界面(场地、景观等)要素,人们可以根据视觉、知觉、触觉等主观感受识别此类空间的存在。就像罗伯特•文丘里所说:“建筑就产生于室内功能和室外环境之间的交界处”。产业园建筑边界空间的范围涵盖建筑群体与周边环境的边界,以及园区内部建筑自身的边界,前者与城镇环境息息相关,后者则影响空间场所和环境氛围的营造,空间尺度等级由大到小。艺术创意产业园的建筑边界空间承载着多元价值,包括:延伸城镇空间肌理,传承城镇历史文化,融合城镇自然生态,表现艺术创意氛围,注入活力空间场所,提升城镇文化品质和促进“产城”一体等。
3两个案例的解析
3.1蓝顶艺术中心3号坡地(二期)
3.1.1项目概述
蓝顶艺术中心3号坡地位于新兴镇庙山村,园区占地80亩,由数十栋艺术家工作室、蓝顶美术馆新馆、开放式的画廊和艺术商业街构成。目前,园区聚集了何多苓、周春芽、罗中立、方力钧和刘家琨等一批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创意和设计机构,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形成了“北有宋庄、798,南有蓝顶艺术”的格局。
3.1.2建筑边界空间的解析
1)理性介入———自然本底与人工环境的共生蓝顶的场地构成简单而纯粹,开阔的农田和零星分布的农宅成为边界物化的线索。作为回应,蓝顶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乡村环境,其采用了成都平原特有的林盘聚落形态———“林”字形容场地基底被田地和植被所覆盖,“盘”字突出了整个聚落形态的集中性和水平张力。园区建筑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空间形态为有缺口的不规则几何形,农田、竹林和树木融为一件生态的外衣,萦绕于建筑并渗透到园区内部。林盘状的边界形态清晰明确,保持了连续的空间秩序,并借整体之势锚固于乡村环境。人工环境超越了其自身价值并与自然本底共生相融,现代艺术聚落存在的意义得以升华。2)场所构建———建筑边界空间的活力营造蓝顶艺术中心的美术馆、画廊、艺术街等建筑的边界空间体现出鲜明的公共性和参与性。美术馆化整为零,建筑体量自由组合,转折多变的边界限定出尺度不同的院落空间,松弛的环境状态、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使边界成为人们休憩交流、开展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画廊和艺术街区域,建筑顺应场地高差线性排布,边界空间以街道的形式出现。通透的界面使人们自由出入其中,原本通过式的路径空间因为行为活动的随机性和选择性成为人们漫游体验的趣味空间。同时,建筑的展示功能自然延伸至室外,形态各异的装置和雕塑等艺术品如点状触媒渲染了艺术氛围,吸引人们驻足观看,人们完成着对艺术创意的潜意识认知,这样的融入行为,使建筑边界的内涵丰富、多元而深刻。3)“公私”过渡———建筑边界空间的矛盾消解外向型的美术馆、展览馆等建筑和内向型的艺术家工作室存在着“公与私”的对立,建筑边界空间将这一矛盾进行了消解和转化。首先,靠近艺术家工作室的展示建筑界面较为封闭并有乔木围合,以办公、辅助功能为主的内部空间降低了建筑边界公共活动发生的概率,而工作室也通过绿篱和隔栅进行限定,两者共同规避了“公私”之间的矛盾。其次,美术馆、画廊等建筑界面出挑的露台和走廊建立起画廊与工作室之间的视线联系和对话的可能,两者化对立为交流,而外墙悬挂的楼梯为艺术创意工作者提供了便捷出入展馆的快速通道。以上这些空间处理方式既保证了公共建筑和艺术家工作室相对独立,同时又搭建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4)物以类聚———建筑边界空间的内部交往艺术家工作室是蓝顶园区构成的主体,对艺术创意阶层而言,满足个人创作和生活需求的同时,圈内人士的横向交流同样重要,工作室这类建筑的边界为这些“群居”的艺术家创造了交往的可能。连续布局的工作室入口界面紧邻街道,边界的功能直接了当———水平联系和出入建筑,艺术家之间可以便捷来往。工作室背立面呈现出另一番场景,后院和露台使建筑边界成为人们欣赏田园景色、交流心得体会的空间场所。5)情景重现———建筑边界空间的地域表达蓝顶作为当代艺术的聚集区,在其建筑意象的塑造中,与周边乡村场景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是静态的场景,尺度宜人且相近的不同建筑有机组成“同一族群”。建筑界面的表达融入了乡村建筑界面的手法和语汇,如民间常见的素水泥砂浆墙面和灰色面砖作为主要材质,抹灰勾缝被保留成为界面肌理,在此基础上,吊灯、广播喇叭和水泥柱等当代乡村元素点缀其中,提示着此时此地的建造状态。除此之外,动态的场景同样发生在建筑边界,村民在田间地头劳动耕作,真实的田园生活自然发生,形成情景交融的边界场所。游走于建筑边界,既是人们构建新的记忆的过程,又是同时唤起曾经记忆的过程,当代性与本土性相结合,形成建筑边界的文脉空间。
3.2中国艺库
3.2.1项目概述
中国艺库位于洛带古镇下街端头南侧,是依托古镇文化开发的艺术创意聚集区,产业定位“非民俗、艺术化、创新性、高端化、产业化”。至今已有张修竹、邱光平、新摄影平台等一批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入驻。园区功能涵盖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艺术品展馆、艺术会所、创意工坊和艺术街区等,同时还是西南地区17所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创意孵化园。
3.2.2建筑边界空间的解析
1)模糊化的建筑边界与古镇本底相融从整体上看,中国艺库是以街区的形态融入洛带古镇。园区建筑边界延续了古镇肌理,既有可以穿越的路径空间———街与巷,又有可以驻足停留的活动场所———广场与庭院,点线结合的建筑边界并成为古镇原有“一街七巷”空间结构的有机拓展,使园区与古镇有机融为一体,人们在古镇游览参观时,不知不觉进入中国艺库,开启艺术之旅。形态和行为上的关联形成模糊化的建筑边界,制造一种弥合的状态,正如埃德蒙•N•培根所说:介入倾向于溶解内部与外部的明显界限。2)多元的建筑功能激发边界效应与蓝顶相比,以古镇旅游相结合的中国艺库在功能配置及空间组合上更加丰富灵活,与艺术相关的创作与展示交流、演艺娱乐、商业休闲和餐饮服务等功能提升了外部空间吸引力,使园区从整体到局部保持了对外的开放性。建筑内与外的界定被弱化,人与人、人与建筑和人与艺术的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建筑边界空间以更加开放自由的态度面向艺术人群和四方游客。3)建筑边界空间体现洛带古镇风貌特征对古镇风貌特征的挖掘与表达让中国艺库得以锚固于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竖向上,建筑界面可以见到青砖砌筑的风火山墙,小青瓦铺设的坡屋顶和起翘的屋檐,有意强调的穿斗结构,按传统比例尺度划分的木质门窗和装饰构件等;水平方向上,青石板路面、建筑入口的古井和石柱等,以上这些具有传统特征的形态、材质、色彩和小品等要素传递着历史的真实与客观存在,利用“还原与转化、变形与重构”的手法保持中国艺库与古镇风貌一脉相承。4)新肌体的植入为建筑边界带来新的空间效果新肌体意味着相对新的材料、形式、造型和技术,园区的艺术粮仓和一些传统川西风格建筑中,融入了幕墙、玻璃盒子、金属构架、金属百叶和大型LED屏幕等新的元素,这些新肌体打破了传统的局限,反映了当代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在“新”与“旧”的融合中,两者互相衬托,产生了灵活多变的视觉效果,提示着中国艺库处于一个时空连续的动态系统中。
4成都平原城镇艺术创意产业园的建筑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4.1城市设计层面上的建筑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4.1.1产业与城镇发展相适应
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艺术创意产业应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和资源互补等因素。无论城市近郊还是远郊城镇,艺术创意产业园可以丰富城镇风貌,激发城镇活力,拓展城镇功能,促进居民就业,因此,园区则应根据其文化内涵的表达、产业链和产业群的构建进行布局和建设,这些因素是影响艺术创意产业园物质空间包括建筑边界空间等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4.1.2建筑边界空间与自然生态要素相融合
艺术创意产业园作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形成次生环境与原生环境构成的复合体系。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边界空间应以“生长”的状态呈现,通过建筑形态、空间布局等方式,与地形、地貌、气候、农业和水系等自然要素相融,例如成都平原特有的林盘聚落,其边界与自然环境呈现出交织共生的状态。
4.1.3建筑边界空间与历史文化脉络相融合
历史文脉是指环境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的文化语境意义,它是一种主观的感知,基于某种记忆形成连续的形象,需要通过环境的整体结构和个体特征来体现。成都平原不乏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镇,随着古镇文化与艺术创意产业结合发展的态势不断升温,艺术创意产业园建筑边界空间可以通过形态风貌的关联和空间肌理的延续与城镇的历史文脉相融合。
4.2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建筑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4.2.1建筑边界空间模糊化设计
模糊化的建筑边界空间表现出具有渗透性的空间界定、多义性的空间功能和含蓄性的空间感受,艺术创意产业园建筑边界空间的模糊化设计可以通过起承转合、延伸扩张的边界线、边庭和边廊等形式的边界体以及模糊的地面与屋顶来构建。
4.2.2建筑边界空间复合化设计
复合化的建筑边界空间融入了新的物质形态,能够为艺术创意产业园带来丰富的空间形态和风貌,以及更多元的使用功能,这些内容会激发边界活力,构建园区建筑与外部空间深层次的融合。复合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形态复合化和功能复合化两方面,前者从复合化的造型与界面来塑造具有识别性和环境吸引力的建筑边界空间,后者通过吸引创意阶层和公众参与活动的开展,提高空间的使用价值。
4.2.3建筑边界空间活力化设计
活力化的建筑边界空间主要体现在促进活动的尺度和激发活力的材质及色彩两方面。尺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感受,宜人的尺度比例是空间富有生气的基本条件,而张弛有序的尺度节奏可以打破连续边界的单一乏味之感,使其变的生动。同时,建筑材质和色彩的搭配也是营造活力的重要因素,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丰富建筑表情,调动人们的心理情绪,进一步影响行为活动。
4.2.4建筑边界空间轮廓线多样化设计
具有美学特征的天际线作为第一轮廓线,是展示园区建筑边界特征和塑造空间意象的重要手段,应注重连续性和层次性。而标识物和广告牌等则是第二轮廓线,应在与园区主题、建筑风格统一协调的前提下,通过现代或传统材质、夸张或简约的造型和鲜艳醒目的色彩体现一定的个性和创意特征,营造丰富的视觉吸引力和良好的活动场所氛围。
4.3环境设计层面上的建筑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4.3.1艺术创意语汇的多元表达
利用多元化的艺术创意语汇是表达建筑边界空间环境氛围的有效方式,这些语汇提供了环境的设计灵感,并重新定义了园区建筑边界空间的艺术价值和创意内涵。装置艺术、涂鸦艺术、极简艺术和大地艺术等是常见的艺术语汇,这些元素涵盖了传统、现代、后现代、超现实主义和结构主义等艺术形式和思潮,既可以激发艺术家的创意灵感,又能够拓展大众参与者的艺术视野。
4.3.2空间环境氛围的细节表达
艺术创意产业园建筑边界空间中细节的表达必不可少,它可以增加环境氛围的可读性和耐看性。艺术气质、地域元素、创意精神和人性关怀等都是出色的细部设计反映出的内容,作为整体构思的延续,建筑边界空间的细节处理对空间的体验有重要影响。在具体设计中,可以从地面铺装、地域元素符号、公共服务设施和光影等方面增加边界空间趣味性,丰富视觉和空间体验。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