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农村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当中,乡村振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发展限制。所以,分析农村地区的金融领域发展现状,结合其存在的不足和困境对应的提升措施,为后续乡村振兴道路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也可以为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1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对乡村地区经济振兴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也是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变化,就要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实现产业创新和整体竞争力。目前虽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但整体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种植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相对滞后,收入较低,不管是在农业科研设备补充还是产业融合等方面都缺少外来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1]。其次,农村金融支持也是实现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和谐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种植过程当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环境的原材料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作物产量,严重时会导致水土和耕地面积流失,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肆意排放农村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产生的污染,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来科学处理污染源[2]。再次,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是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淳朴的乡风是实现农村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现在农村地区依然有盲目攀比、大肆操办红白喜事的现象,同时文化建设水平落后于城市地区,有限的文娱设施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保护传统文化、修复历史遗产以及宣传和引导道德风貌都需要引入资金,保证工作顺利实施[3]。
2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首先,农村金融是支持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础。金融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要以重视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为基础,以引入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和完善管理经验为目标,以此来调整现有的农产品结构,创新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实现粮食、农林、牧业的统筹结合以及种植养殖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4]。其次,要强化涉农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手段来培育创新型农业主体的作用,实现农村产业的多角度融合以及农村地区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确保多个产业结构可以实现互动补充,以此来促进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再次,农村金融要以扶持绿色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从传统的追求高产转变为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应的金融导向也呈现出新的变化。涉农金融机构要在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当中引入绿色导向,以绿色信贷业务来支持农业绿色循环的低碳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是要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使依靠自然资源消耗为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重视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过程中引入节本增效的创新技术,强调推广畜禽养殖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农村金融支持可以依托农村地区现有的绿色资源,发展并扶持休闲、旅游以及健康产业,推动农林牧渔等产业和教育、文化、养老等实现有效融合[5]。最后,农村金融支持要重视发展普惠金融,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发展较为失衡,地区金融配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想要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振兴发展就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缺陷。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当中,通过拓展和延伸农村地区的服务链,形成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强化乡村地区发展的前提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普惠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提高金融服务的运用能力,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6]。
3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
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是以推动农村地区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资金融通可以确保各项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但受外界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缺乏资金对农村各项事业的融通支持以及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支持,同时具体的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差别会导致相关工作受阻。
3.1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环境相对较弱,难以与城市地区相匹配。大部分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慢,金融供给的主体相对单一,市场发展空间较小,商业和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工作会过度关注个体利益,不能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细节。一些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有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因为结构单一而影响融资功能,直接限制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其次,现有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受市场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不对应问题的影响,金融监管体系对市场的约束性和管理性相对较低,直接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细化和完善,失去对地区经营结构的约束。
3.2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金融产品单一
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能充分展现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可知,丰富的金融产品能从多个角度满足农村地区金融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以此来为农村经济主体的项目建设提供基本支撑。分析目前的建设成果可知,农村金融产品的类别和形式还不够全面,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整体要求,也不能实现外界环境和内部政策对经营的促进作用,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导致资金的运营和使用受到较大的约束。
3.3贷款额度有限,贷款困难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所发展的业务当中,大部分为小额贷款,款项相对分散,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会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甚至会阻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地区,农民对小额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一般会以相应的担保抵押为条件申请贷款,但因为农村地区的抵押物资较少,且大部分农民的个体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所以农村金融发展会受到一定约束,制约了农村经营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7]。
3.4农村金融保险不完善
农村金融保险对于乡村振兴产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后续的风险防控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保险在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农村金融保险存在发展滞后以及缺乏担保的情况,在当前社会环境当中,商业保险不断发展,而农村金融保险相对落后,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限制了对保险的可承担风险。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现有网点数量较少,在开展涉农业务时需投入大量资金,降低了贷款的收益率,导致资金流入到非农产业中。假如农村金融保险不能降低农业融资风险,就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8]。
4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
4.1构建合理的金融服务政策和体系
首先,分析目前农村金融环境的发展情况可知,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较大不足,要从农村金融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并落实对应的金融服务政策,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其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现状科学规划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以多样化的途径引导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确保该类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区域实现经济和文化水平双重发展,满足农村地区在各个领域建设工作的资金需求,另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效应,合理布局农村金融的业务网点,为完善和发展后续经济体系打下基础。再次,要细化现有的监管机制,规避各类风险,构建完整、科学、优良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保相应的金融服务制度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9]。
4.2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首先,要引入新型技术手段完善金融服务。在过去银行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信息不对称对农业金融发展的阻碍较大,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银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新型农业主体的个体需求,结合现代化的智能手段创新并整合业务模式,提高服务的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完善业务审批过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其次,涉农信贷增信途径和方法有待丰富,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来提高涉农信贷期限的时间和额度。例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农业主体出现。农业金融应以此为契机发放农村土地经营和农房抵押贷款,在农业设施设备抵押和生产订单等方面加强融资,以此来提高贷款的额度并延长相应期限,针对农户、地方产业、农村合作社以及电商产业链等渠道增加贷款,并丰富融资模式,以此来满足在土地流转和服务过程当中涌现出的新经营模式。再次,要结合农村地区现有的产业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农业规模的共同发展,农村产业链经营主体的基本资金需求从小额化向规模化转变,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农业金融机构要以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后续流通和营销渠道当中的融资需求为切入点,打造出符合农业金融产业差别的新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完善定价细则,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满足不同农户的基本需求。
4.3保证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高
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想要实现农村金融对“三农”工作的良好服务,就要完善和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明确其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具体职能。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思维,强化金融服务模式,依照农村地区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实现金融服务和农业种植生产等活动的有效融合。结合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多元化农村经济为主体的金融服务,确保现代农业生产活动得到更科学有效的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工作当中的资金难题[10]。
4.4大力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服务
首先,要重视农村金融对绿色产业的引导、约束和杠杆作用。农业金融机构要依照农业发展基础强调其实现绿色低碳化的转型方向,结合有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呈现更高效、高质量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转变为重视生态节约环保的绿色经营,在此过程中要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重视对农业种植养殖以及深加工产业的金融支持。其次,要细化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制度,通过制定差异化信贷策略,创新现有的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生产和经营特点,探索农产品商标质押贷款的新型贷款模式,结合分类化的客户管理渠道,对现有的信贷项目库当中所涉及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分级授信,提高其授信额度。构建以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示范基地,开拓绿色贷款通道,实现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11]。再次,要强化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支持,结合现有的政策标准和金融发展制度,落实农村绿色金融的相关要求和政策体系,构建并完善能和其相对应的、以服务于农村地区金融需求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投入充足的资金,调动涉农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以绿色金融服务为基础的绿色小微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4.5加大对农村农业贷款的管理力度
想要实现农村地区金融结构的稳定发展,就要完善利率定价机制,高利率会增加农民的贷款负担,阻碍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要以规范市场运营模式为主,合理调控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各项业务有序进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结合科学的利率机制优化现有利率,确保农民主体得到金融优惠,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建设。要以小额信贷为主导,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信贷需求构建与实际利率相符合的金融制度,在强化融资效率的同时实现对金融机构运营工作的科学引导,确保金融服务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
4.6拓宽信贷渠道,提高农村农业贷款额度
发展农村信贷领域要拓宽农村信贷渠道,提高农村信贷的利用效率,强化监管水平。通过机构担保以及补贴政策,推进农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信贷渠道,发展不同的资金渠道,实现多个渠道资金抵押,保证农村地区经营主体拓展融资渠道。另外要加大农村金融对金融贷款的投入力度,从地方经济的发展角度入手确定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依照民间借贷的实际情况规范并引导市场环境有序发展。
4.7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风险
首先,要由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业风险补偿基金来补贴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贷投入,并适当补偿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完善并推广农业保险制度。要丰富并完善农村信贷的担保体系,优化现有的金融环境,确保各类金融机构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农村金融服务当中,有序推动城乡文化和经济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制度,构建农业金融信贷的对应风险。其次,要扩大政策性保险费用的补贴范围,吸引更多创新型农业主体,结合政策性保险对策预防风险。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引导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确保对应的保险服务能满足农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新型的农业主体提供更可靠有效的保险基础。再次,可以推出盈利涉农保险产品,确保农业经营主体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能得到启动资金补偿。最后,通过引入风险共担及补偿制度来构建政府机构、农户和经济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联保模式,充分落实集中担保、分散使用的灵活模式,采用综合化的保险措施来防范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金融风险,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完全应用到农村地区建设当中,促进农村地区各个领域的整体发展[12]。
5结束语
农村金融工作的发展和完善直接推动解决了“三农”问题,目前在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村金融发展受环境及制度的影响存在诸多困难,对应的保障制度也不能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发展,从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影响了乡村的发展。因此要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为基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实现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华,杨玉琪,程露.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41-50,257-258.
[2]李茂,王晨阳.金融创新如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衔接[J].河北学刊,2021,41(6):204-209.
[3]邵晓翀,杜尔玏.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0):76-80.
[4]袁文.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立法的困境与破解路径[J].农业经济,2021(10):94-95.
[5]王兴国,吴梵,刘韬.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10):84-91.
[6]李昱呈.开发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5):41-48.
[7]马天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金融,2021(15):26-27.
[8]林暹亮.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0.
[9]李自强,陈佑成,叶伟娇,等.网点布局视角下农信社信贷服务感知质量影响机制分析与展望———基于商誉评价的调节效应分析[J].农业展望,2019,15(11):27-34.
[10]陈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19(6):67-70.
[11]丁竹君.创新农村金融工具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0(1):117-119.
一、2019年产业发展情况
1、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情况
我县主导产业主要有大蒜,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67.5万吨,辣椒15万亩,年产量3.75万吨,棉花33万亩,总产3.3万吨,肉鸭养殖宰杀,日宰杀量16万只,林木加工业,现有各类加工企业30多家。特色产业主要有甲鱼养殖,番鸭养殖,樱桃种植等。
2、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
2019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亿元、利税7.8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4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1家。***食品有限公司肉鸭第二条日宰杀量5万只的生产线正在建设,项目投产后日宰杀能力可以达到10万只,可增加劳动力就业400多人。**果蔬有限公司积极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大蒜深加工技术合同,计划投资1700万元建设大蒜深加工生产车间和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大蒜素60余吨,大蒜多糖1200余吨,蒜粉6000吨。**面粉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新上日处理500吨的全自动面粉生产线,采用国内先进中粮面粉生产设备,可日加工挂面240吨.预计年产值3亿元.**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建设肉鸭熟食制品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不但延长了肉鸭加工产业链,而且可增加就业200余人。****面粉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日产500吨面粉生产线正在建设。
3、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龙头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县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棉纺加工等各类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共带动各类生产基地80余万亩,带动农户20余万户。涌现了一批产业基础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的镇和村。**镇的大蒜和辣椒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镇被评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地瓜、**村苦瓜、**村番鸭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此外,还有14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示范村。我县的**食品有限公司、巨**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与我县及周边县市100余养殖户签订回收合同,确定最低回收价,保证了养殖户的收益。**镇的**家私有限公司规模快速膨胀,产品在国内展览并多次获奖,有力带动了我县的林业的发展。
4、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趋于紧密
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我们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股金分红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通过改造传统模式,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的联结机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果蔬有限公司领办创办农民种植合作社联合社,涉及5个镇12家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效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给家庭困难的农民提供担保贷款,并负责产品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种难和卖难的问题。联合社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肯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主体。
5、农产品品牌意识逐步提高
**食品有限公司肉鸭冷冻分割系列产品获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山东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级新六产示范企业,公司董事长张**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市第二届菏泽十大新农人。此外,我县新获得省级新六产示范主体3家。**镇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主要表现在粗加工多,精加工少;初级产品多,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加工中运用一般技术的多,高新技术较少。
2、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一是产地初加工水平低。二是综合利用不足,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的60%没有得到循环利用。三是布局比较分散,产业聚集度低,资源不能共享。四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多、创新少,引进多、自创少,单打独斗多、联合创新少,多数企业缺乏品牌宣传推介资金。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机构少,针对性不够强,难于与企业有效沟通与对接。
3、知名品牌产品少,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粗放,营销人才匮乏,市场开拓不足。加之检验检测体系还不够健全,手段落后。因此,全县优质农产品加工的比重偏低,知名品牌产品较少,影响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科技投入少,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业领域经费投入偏少,加工技术力量支撑缺乏,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居多,小、散、弱、差情况突出,难以做大做强。
5、资金困难。由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因投入较大造成了资金上的负担。同时银行贷款难,资金周转不开,有的经营出现困难。
6、对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助推力。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少、力度小,营商环境有待优化,职能部门对企业索取多,支持少,有些优惠政策落实难。
三、对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1、把握乡村产业振兴重点,着重扶持优势产业。坚持规划先行,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有序推进。充分立足我市实际,尽快编制我市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规划,重点扶持主导产业,明确工作任务,设定完成时限,并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覆盖。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包括产、供、销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正常运行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的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议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围绕不同阶段的生产需求,提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有效连接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农民,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家庭经营为“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家庭经营,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此外,要加强对农业经济形势、气象、病虫害等信息的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3、延伸乡村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储运、批发,打通农业生产全过程,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坚持特色发展,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环境整治与发展特色民宿经济、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建设运行高效的乡村产业链。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推动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促进科技升级。积极搭建平台,促成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农业技术研究所及生产实验基地,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推广模式。加大“引资引智”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产业招商力度,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来菏发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农业专家热线、农业咨询机构、农业技术服务团等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取得实效。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率,统筹安排各类功能互补、用途衔接的涉农资金,实现财政支出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化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协同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深化“政银担”合作,探索建立面向“三农”的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下沉。建立健全适合乡村产业特点的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开展投资、保险等涉农综合业务。设立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扩大农业农村政策性保险面,探索农业综合保险试点,拓宽设施果蔬、特种水产、休闲农旅等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业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和打算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内部设立政策协调组、运行监测组、金融服务组和五个行业小组。粮油、畜禽、果蔬、纺织、林木加工五个行业小组分别负责各行业发展情况的调度、调研和政策研究。二是明确任务目标。各行业下达年度任务目标,出台考核办法。三是加强运行监测。由县统计局对产业发展重要指标、企业运行等情况一月一分析,形成运行监测报告。
2、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培育
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培育30家重点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十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十大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意见》,对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加工园区、原料基地建设。
3、统筹推进农副产品品牌建设
一是提高质量,争创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省级标准化基地2个,其他标准化基地15个,面积 24万亩;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监测,组织农资打假、农药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培育主体创建品牌。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
4、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进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县大蒜、辣椒、棉花、小麦等主导优势产业,进行科技攻关,积极与科研院所对接,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特色名拍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品。鼓励龙头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改变我县农产品初加工、低附加值的现状。不断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9亿元收入任务
认真研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解落实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研究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考核措施,狠抓财政收入进度管理,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依法强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种的征管措施,严厉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认真清理到期减免税优惠政策,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完善罚没收入、政府捐赠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二、落实财政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认真落实东向发展战略,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扶持机制,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全县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促进“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县信用担保公司作用,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行动”。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一些体制性的遗留问题,在财力分配上研究解决办法,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乡镇为民服务全程办(代)理改革,扩大乡镇服务中心建设。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的范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庄规划整治建设,推进中心镇建设,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改水改厕和农村沼气建设力度,积极支持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试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监管。积极支持农村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开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试点,积极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新农村的经济。
五、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巩固财政体制改革成果
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改革及各项政策措施,健全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扩大对县级财政预算审查范围,强化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逐步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县乡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增财力适当向困难乡镇倾斜。抓紧落实县乡财政振兴工程的具体措施,对县经济开发区继续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认真总结近年来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县经验,积极研究化解旧债、控制新债的政策措施。
六、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逐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实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做好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工作。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将所有补贴资金纳入统一管理和集中发放的渠道,规范和简化发放程序,方便农民群众,保障补贴对象利益。严格“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支出管理,全面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各项财政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七、加强依法理财行政,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等财经法规,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的财务监管。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扶贫、再就业、中小学危房改造、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进行跟踪问效。继续清理财政规章、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理财,自觉接受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审查。开展“五五”财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理财。深化会计管理政革,认真做好新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及实施准备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狠抓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2021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一年,今年以来,在县农业局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实行县局及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深入开展活动,全面推进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发展农业生产,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全镇农业生产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主要工作总结及成效
上半年来,认真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政策,做好新技术的推广与试验、示范、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走群众路线指导思想为指南,认真贯彻落实以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工作重心,抓好产地检疫、非洲猪瘟排查及牛结节性皮肤传染病常态化工作,开展田螺示范基地建设,肉牛、生猪标准化建设等生产项目为技术服务对象,深入村屯开展牛人工品种改良,兽医治疗等技术服务;为广大农户办理生猪、肉牛保险等其他窗口咨询服务等,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
农业方面:
1.完成土地确权最后一次纠错补漏以及证书发放工作.
2.完成上半年农产品检测工作.
3.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目标的布置分配工作,落实早稻200亩种植目标数任务;完成农牧渔业生产进度目标任务数的统计。
4.落实2021年三江县耕地保护补贴政策并布置乡镇方案,并完成全镇户,亩的审核申报。
5.完成撂荒地的治理工作布置以及统计
6.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收尾工作。
7.积极做好成片茶园的栽培技术管理,宣传和引导茶农绿色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新植茶叶面积稳步推进,品种有老茶树、金观音、安吉白茶、福云6号等。
畜牧方面
1.水产畜牧业统计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生猪存栏1500头,其中能繁母猪130头,大牲畜存栏1300头(匹、只),其中牛存栏1200头,马100匹,羊存栏500只;家禽存栏30050只(羽),其中鸡存栏17380羽,鸭存栏12500只,鹅存栏170只;出栏肉猪880头,出栏供宰杀的肉用牛330头,出售和自宰肉羊75只,出售和自宰的家禽5523(只、羽),其中鸡羽2135;肉类总产量9.5万公斤。
2.产地检疫完成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共完成产地检疫250头,其中完成生猪产地检疫200头,牛50头。
3.黄牛品改完成情况
截止6月10日,全镇共完成黄牛品种改良人工冻配80头。
4.接受群众技术咨询服务3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为农户治疗畜禽病例5人次。
5.做好无害化上报、疫情监控、入户排查等。
下半年工作计划
农业方面:
(一)、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
1、做好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联系科技示范户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我镇茶叶示范户5个,每年计划分布在不同村、屯,示范面积近25亩,通过指导员、示范户的共同努力,做到了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村、屯的一些农户,起到了很好的轰动效应与效果。
3.独峒镇唐朝村和林略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创新改变传统的种田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
4.扩大发展稻田养螺示范基地,种养结合增加田块的实用性,促进增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响应脱贫攻坚的精神号召。
(二)、 积极做好耕地补贴、稻谷补贴、厕改申报工作
农业补贴是支农惠农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积极配合财政所对接好全镇1.6万亩耕地力补贴,兑现这项惠农资金的核实,做到登记、录入、核实、上报等工作。做好稻谷补贴和厕改的申报、验收等工作。
(三)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农产品检测是一项复杂又严肃的工作,每个月检测任务近60个。
(四)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工作,;完成农牧渔业生产进度目标任务数的统计
(四)、配合县土肥站做好稻谷采样釆集工作
15个村共釆作物样59个,积极完成水稻、茶叶、蔬菜定点釆样任务。
(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一年来,结合县植保站预测预报:水稻完成3期,茶叶完成3期预测预报。号召农户及时防冶病虫害,选用对口的高效、低毒农药。
(六)、加强技术培训
积极利用县科技局贫困村特派员身份,一年来,分别在具盘村具河屯、岜团村、平流村、八协村、干冲村、独峒村举办了水稻、茶叶等培训班,参加学员200多人,印发资料进500份, 落实培训资金近20000元,取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七)科技发展
1、 进一步做好全镇的农业发展规划,想方设法提高全镇人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农技宝信息等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等形式,加大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做好试验、示范点,抓好示范户的作用,尽力完成上级部门年头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2、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宣传,增加水稻和茶叶培训期数,做好本单位部门、农技干部业务宗旨。
3、 争取发展茶叶基地创建500亩(创建乡镇级核心示范区);争取在平流、八协、岜团、具河等村、屯发展中稻再生稻2000亩;创建发展具河屯150亩“优质稻+再生稻+稻鱼”高产示范基地工作。力争做4个不同海拔高度再生稻试验、示范,带动全镇再生稻的发展。
畜牧方面
1、是切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县局主管部门的工作布置和要求,对照落实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为2022年工作打好基础。
2、抓好秋季重大疫病防控工作: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核心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点预防以禽流感(H5N7亚型)、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做好疫情监测报告:严格要求每个行政村的村级动物疫情报告员做好本村疫情监测工作。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信息跟踪收集和统计,并按照市、县规定的时间做好零报告、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等,有疫情报疫情,无疫情报平安,做到重大动物疫情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和不谎报。
4、加大市场监管:坚持采取“以报检为主”、定点补检为补,建立台账簿,做好跟踪管理服务;对兽药店,饲料店,家禽活宰点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加大市场监督工作,安排专人对牛圩交易市场管理,防范贵州、湖南跨省肉牛交易出现疫情漏洞。
5、坚持抓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主要抓好我镇20个小规模较大养殖大户列为服务管理对象,严防口蹄疫、猪瘟病在我镇境内蔓延,特别是患病母猪坚决不能上市,发现1例处理1例,并进行全场消毒。
6、是配合镇人民政府抓紧并落实独峒镇稻田生态养鱼整镇推进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完成种稻养鱼田基改造项目建设补助发放,打造“两茶一鱼”美丽独峒新目标。
7、2020年县农业农村局已经在独峒镇具盘村具河屯、林略村、平流村、唐朝村、八协村成立田螺养殖示范基地,争取把稻田鱼与田螺一起抓。
8、2021年畜牧业计划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我镇将大力引导我乡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山羊和生猪向规模经营事业方向发展,明年将在玉马、岜团、独峒、平流等村新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个,养殖规模达100头以上,在林略村新建山羊规模化养殖场2个,高定新建山羊规模化养殖场一个,每个场的规模达到100只山羊以上,在独峒村、里盘村、平流各成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能繁母猪规模达100头以上,在干冲新建林下规模养殖1个,实现独峒土鸡年出栏量达到20000只以上。
9、业务培训和乡村兽医服务工作
争取全年共举办水产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8期,其中水产养殖技术培训4期,畜牧养殖4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册(份)接受培训人数400人次,接受群众技术咨询服200人次,平均每月下村为农户治疗畜禽病例10人次。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熵值法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迅速[1]。我国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科技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2]。然而,仍有多种因素制约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受这些因素影响很大,故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2文献综述
2.1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向仕容、罗华伟分析研究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在其运行机制中构建博弈矩阵[4]。李博等研究发现,推广主体不同,所运行的推广机制也会有所不同[5]。周娟指出,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更适合以最接近农村和农民的基层政府为主导,以农村社区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整合、引导和支持作用,发挥农村社区的组织作用,发挥农民拥有地方性知识和实践的优势、作为主体的参与监督的作用,以及自我吸收和改进的积极性,实现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权利自主性[6]。2.2国外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经过梳理各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发现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独具特色,历时200a多,主要采取的是“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7,8]。整体来说,西方的农业技术推广早已走向产业化模式和合作化模式的道路,其中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售,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当作是一项系统的农村教育工程[9]。
3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构建原则
3.1.1针对性原则各区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条件各不相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专业化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符合针对性原则。3.1.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采用数据获取方便、来源可靠的项作为指标,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同时要检验指标是否存在交叉重复,不能量化的因素也要尽可能的兼顾到[10]。3.1.3可比性原则农业技术推广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空间环境的差异性。为了区别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性,需要建立定量化评价指标[11]。
3.2指标设计
根据以上原则,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众多的农业推广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后,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实证分析
4.1评价方法与步骤
为使论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更具专业性和合理性,采用以下方法把原始数据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正项型指标: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子对农业技术推广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见表1。设有m个评价项目,n个评价指标,xij是第i个评价项的第j个指标值(1≤i≤m1≤j≤n)。建立原始矩阵[15]:将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矩阵:为了使问卷可信有效,笔者在收集问卷数据后,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用科伦巴赫(Cronbach'sα)一致性系数来进行效度检验,根据α系数的检验标准可知,α值越高,表明问卷设计可靠性越大。问卷信度系数为0.777,大于0.7,各个维度的α系数也均大于0.7,说明研究数据总体与维度信度较好,基于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将得到具有可靠性的结果。效度分析中KMO值为0.738,表明数据亦具有较高效度[13]。使用熵值法对推广能力等总共4项进行权重计算,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推广能力、推广效果、推广满意度、推广创新度4项,其权重值分别是0.252、0.216、0.294、0.238。各项指标的权重都在0.250附近,分布比较均匀。综合得出,在重要性程度方面,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推广满意度、推广能力、推广创新度、推广效果。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各维度二级指标的权重值,综合得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表,见表4[15]。
4.2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绩效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结合平度市农技推广实际情况,得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评价得分汇总表,如表5所示。笔者认为平度市农业技术推广在推广能力、推广方式方面应重点关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保障情况、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设施条件、技术推广信息化水平。
5改进建议
从国家层面来看,“三农”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平度市应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人才的契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平度基层工作;近年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平度市应建立完善相应的推广机制。
6结论与展望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副主任于文波、吴晓光,驻委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峻岩,副主任刘丰艳、柳涛,副巡视员郭俊英、吴国良,主任助理孙邦群,白城市副市长包维国,九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主要领导出席会议。省农委各机关处(室)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参加会议。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会议精神。九市(州)农委和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主要领导分别在会上作了工作汇报。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任克军主任首先全面总结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7.6万亩,比上年增加323.1万亩;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围绕棚膜蔬菜、人参、林蛙、食用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园艺特产品精深加工。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棚室3.1万亩,占全年建设任务的60%以上;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到6月末,全省猪、牛、羊、禽发展到1680.7万头、587.5万头、407.4万只和2.4亿只,同比增长8.4%、2.4%、5.5%和3.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8.4万吨、25.5万吨和21.9万吨,同比增长7.1%、3.3%和5.1%;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21.3%;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227元,同比增长24.7%,比全国同期水平(3706元)高出2521元,增幅比全国同期水平(20.4%)高出4.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结合全国增产千亿斤商品粮规划的实施,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协调地方资金配套,加快推进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建设。农业六项工程和两个示范区共落实资金17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工作继续加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新完成14项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筹建吉林省农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11个,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示范推广工作;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动全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农业保险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农垦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得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已批复完毕,万名村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对今年包保责任进行分工。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上半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0亿元,同比增长18%;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性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全省农业系统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在谈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时,任克军主任指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形势不容乐观,任务更加繁重。
一是复杂的宏观环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压力加大。二是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压力加大。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加大。四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压力加大。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压力加大。六是融资难贷款难的压力加大。
在谈到下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安排时,任克军主任强调,下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主题,牢牢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年初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安排,在抓统筹、抓重点、抓薄弱、抓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继续推进粮食增产工程和项目建设,落实增产措施和责任,确保粮食和农业获得好收成,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实现600亿斤的历史最好水平。一是抓好田间管理。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适时应用促生长发育和促早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早生快发,确保安全成熟。二是抓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三是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四是注意灾害性天气预防。
二要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力争全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增长19%以上。一是深入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搞好组织发动和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新建棚室5万亩任务目标。突出抓好棚膜蔬菜园区和省级标准园建设,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提高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二是加快实施人参振兴工程。推进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人参产业标准化体系,制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标准,做好长春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全国农交会、韩国及海南“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活动等筹备工作。三是启动“特产之乡”评选认定活动。突出蔬菜、人参、食用菌、鹿、林蛙等重点项目,率先在蔬菜产业进行试点。
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增长18%以上。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以年初确定的182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为重点,帮助加工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扶持政策,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积极搞好与省外重点龙头企业对接活动。三是认真抓好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把握投放重点,有效破解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大型强势龙头企业。
四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一是开展好专项整治。围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取得实效。二是推进标准化工作。完善充实省级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省级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抓好世行项目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工作。三是全面完成年度监测抽检工作。重点抓好例行监测、秋菜抽检,筹建常态化监测点,在全省开展重点、优势农产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工作。四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
五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一是组织召开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省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研究制定我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编制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明确和落实好今后10年推进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四是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推进方案,成立推进工作协调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负责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组织拟定重大政策措施。
六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剩余债务化解工作。做好各地化债方案的审核批复,加强调度、督导和检查验收,确保各地足额落实偿债资金,按时完成化债任务,为国家验收做好各项准备。二是加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动力度。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确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进一步做好九台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的协调和跟踪工作,争取尽快获批。四是做好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基础工作,组织各地对2008年审计锁定的乡村公益性债务重新进行清理分类,为明年开展此项工作打好基础。
七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搞好规划布局。完善28个县(市)镇村体系规划和1000个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个村按照生产、生活、商贸、休闲等功能分区,规范建设节约土地、设施配套、座落有序的农民新区。二是提升示范村建设标准。每个县(市、区)集中打造3~5个样板村,每个市(州)集中培育2~3个标准较高、相对集中的样板区。三是办好农村民生实事。抓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社区服务中心、户用沼气池、电力设施、村屯美化、合作医疗、最低保障、文化设施、义务教育、养老保险、扶贫开发等十三件民生实事。四是加大工作推动力度。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好省市县三级千名领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工作督查调度、衔接落实和检查考评,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要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坚持以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建功“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狠抓“五个建设、提高五种能力”,即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性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着力提高落实能力、监管能力、执法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自身建设,提高指导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凝聚强大合力。
【关键词】现代果业;现状;制约因素;问题;对策
1 发展现状
果业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十一五”期间,陕西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达2140000hm2,其中陕西省占601333hm2,占全国面积的28.19%;全国苹果产量3326万吨,其中陕西就有856万吨,占全国总产的25.74%。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产区。2010年,全省果业仅第一产业增加值就达到196亿元,果业收入已成为果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基地县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0%。
在现代果业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与国外先进苹果生产国家相比,我们在苹果栽植、科学管理、机械化耕作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仅就出口率来讲,世界平均出口率在10%左右,发达国家如新西兰为61%、智利为55%、法国为35%、意大利为33%,而我国苹果的出口率仅占总产量的2.5%左右,出口率较低,这说明我国苹果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2 制约因素
2.1 人才问题
2.1.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年龄结构老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事果业科研的技术人员数量较少,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现有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思想较为保守,果业发展急需生力军。
2.1.2 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缺乏,技术骨干偏少
接受、掌握新技术能力较强的县乡一级技术推广人员缺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果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基础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偏少,多数技术推广人员年龄结构偏老,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创新能力低。
2.2 劳动力问题
2.2.1 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果农年龄结构老化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低,且果农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果农家里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
2.2.2 果农和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低
据调查,在农村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文盲、半文盲大有人在,他们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缺乏了解、果园管理水平低,导致技术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实用新型技术得不到有效地推广和普及。
2.3 产业化经营问题
2.3.1 龙头企业太少,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目前,我国苹果优势区域内贮藏、加工企业有2200多家,年处理量仅占苹果总产量的15%,苹果浓缩汁年出口量115万吨,实际消耗苹果1000万吨左右,真正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很少。
2.3.2 农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且专业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农户少,专业化程度低,缺少资金和技术,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2.3.3 农村市场营销网络亟待完善
农村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营销人才缺乏,一体化协作化程度低,销售渠道单一。大多数果农在家坐等客商上门收购,对市场行情不了解,没有自主定价权。
2.3.4 实用技术少,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近年来,我国在果业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真正实用的能普遍推广的少,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2.3.5 “产―学―研”协作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低
科研院所、企业与农户三者之间缺乏有效协作与配合,没有形成产业链,创新能力低。
2.4 品牌建设问题
2.4.1 品牌意识薄弱,果品主要品牌不突出
许多市县在发展果业时只注重数量和规模,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品牌建设,品牌意识薄弱,没有品牌或主要品牌不突出;没有专业的品牌建设规划和人才,市场知名度低。
2.4.2 果品包装没有产地标识
果品在销售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原产地标识,往往借助其他地区的包装标识。
2.4.3 优质果品缺乏规模和产量
由于缺乏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生产技术,优质果品的规模和产量相对较少。
3 对策与建议
3.1 人才方面
(1)积极实施果业技术人才振兴工程,通过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倾斜,大力发展果业科研院校,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支持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一大批新型果业专业技术人才。
(2)重点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打造出能力强、素质高的基层技术推广队伍。
3.2 劳动力方面
(1)积极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回归农村投身农业,在政策、资金方面重点倾斜,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果业发展后劲。
(2)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农民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整体水平,提高果品贮藏、产后处理和果实深加工水平,最终形成市、县、乡三级长效培训机制。
(3)扶植培育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农村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为农村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3.3 产业化经营方面
(1)加快扶持、培育果业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果农(基地)”经营模式。培养有技术、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在融资、税收方面予以优惠,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建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企业,使之发挥辐射带头作用。逐步实现以龙头企业带动果农的产业化格局,从而带动果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使合作社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鼓励和扶持先进典型,引导农民走联合经营之路。
(3)建立与健全营销网络,培养新型网络营销人才。
(4)减少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广一批新型实用技术。
(5)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加强科技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大气候,深入农村、服务农业,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向联合,进行科技创新,建立与健全产学研协作体系,全面提高产供销一体化水平,增强市场进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6)建立果业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技术、体制和理念创新,制定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创新性人才,提高果业的产业化创新能力。
3.4 品牌建设方面
(1)完善果品体系。①制订果品系列标准。要制定果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业务部门要指导果农按照标准管理果园。②健全完善技术服务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果技术服务网络,培训技术骨干和果农,使每个果树主产乡都有林果技术员,实现村有村级技术员、户有技术能手。③积极推广国家标准园技术。全面推广整形修剪、壁蜂授粉、果实套袋、配方施肥、果园生草、果园覆盖、果实增色、果实提质、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先进而实用的技术。④加速水果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推广产业化经营。一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二是扶持基础好的果品加工企业,使加工的产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三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贸易市场升级改造,建立以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⑤健全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成立专门的果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2)组建果品品牌建设机构。
(3)制定产业优惠政策,每年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基地建设。
(4)加强果园各项基本建设,完善道路、排灌、防风、防雹、防霜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果园的机械化水平,引进机械作业,包括挖沟施肥机、高效弥雾机、割草机、分选机等。
(5)树立品牌良好形象,突出原产地标识。
(6)扩大品牌果品的知名度,相关部门要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在有影响力的媒体上进行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民主等.苹果安全优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因素;对策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思想的改变,现代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改善。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如下:
1、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1) 年龄结构。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比例可占到总量的70%。另外,50岁以上的占到五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劳动人口仅仅占到3%。因此可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较合理,可以说在我国农村存在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结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60%的农村劳动力中为初中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的约占到30%,而高中、大学及以上的仅仅占到不足10%。这组数据充分表明,相比于城市,农村劳动力仍然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教育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3)就业分布结构。分析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就业走向,可以看出,主要停留在所在村的周边县城工作的农民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60%,而能走出外市打工就业的农民仅仅占到40%。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等一些较发达、且就业岗位充足的地区。(4)就业方向结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的发展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农民比例约为3:7,其中,在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中,主要以建筑行业、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为主,各自约占到40%、20%和30%。
2、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
分析以上的数据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主要可以概括为:
(1)劳动力数量巨大。相比与城市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产生,但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水平跟不上,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这样一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被闲置,成为剩余劳动力,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转移就更加成为难题。(2)每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就业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导致城市对新劳动力的接受程度下降,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3)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其文化程度、劳动技能、整体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相比于城市劳动力差距都很大,而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方向。(4)户籍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二元城乡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无法享受到相同的福利待遇,因此大多数农民工缺乏长期居于城市就业的信心,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也同样不健全,因此土地便成了农民的唯一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于是便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较大。数据显示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农民工数量仅占到总数量的40%。
二、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中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都是影响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虽然有一些新兴工厂的建立能够吸纳一些农民工就业人群,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布局不合理,导致这部分人群就业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再一次的失业出现。另外,土地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造成在农村的农业、非农业的就业环境都不够理想、不够稳定,因此就业问题也得不到长久改善。
另外,经济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之上,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地区,农民进城打工的促成因素以及其从事的行业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例如,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所拥有的可经营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有所下降,并且进城之后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为较复杂的体力劳动;而在我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进城就业的促成因素则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过多造成家庭人均收入过低、家庭剩余劳动力过多以及教育医疗等因素的制约,而其进城之后从从事的工作也集中为较为简单的劳动,并且依然在收入方面没有大的改善。
2、政策因素
在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样的政策环境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量每年都在以庞大的数字在增加,而城市化的进程却脚步缓慢,因此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之间的转换仍然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巨大屏障。
封闭的地方政策是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最大屏障。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和地方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京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快速进步带动了这些地区的高端就业岗位的人才缺失,而这些地区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针对地段就业岗位的政策,如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限制、农民工从事行业领域的限制等。
3、中小型企业发展
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尽管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恰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由于其数量众多、分布广的特点,造成中小企业较为分散,并且由于不同地区差异性的存在,加之地方政府不同的管理特点,造成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地区分布分散、发展模式分散的特点,因此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量中小企业就将被淘汰,进而产生更多的失业,这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力扶持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因素,只有解决了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才能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4、农村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仅仅占到15%左右,而城市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占到城市总人口的80%以上。除了教育水平问题,农村劳动力所接受的专业技术培训也十分欠缺,因此,文化水平低下以及相关领域技术培训的匮乏使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则导致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都滞留在了农村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只有那些少部分的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除此之外,劳动者素质还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如果转移的劳动力是高素质群体,则会减少城市人口对于转移人口的抵触情绪,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的适应城市工作生活,以降低管理成本。
三、增加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乡村经济,拓宽就业空间
首先,发展乡村经济一直都是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只有从源头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带动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发展乡村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乡镇政府应该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分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推动乡村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乡村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分配更加合理。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通过建设绿色农村来拉动需求,以带动就业,同时为劳动力提供更好的就业生活环境。第三,推动乡镇企业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完善集体经济,实现规模经济,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
2、政策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于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外出务工还是进入乡镇企业自主创业,都是基本的条件,因此,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实时的社会环境推出不同的政策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例如在我国目前的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农村劳动力的农转非问题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适当调整农转非政策,制定有利于农村户口城市化的政策,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对于失去土地或者不拥有土地的农民,提高社保福利,减少劳动力对于集体经济的压力,同时引导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归乡镇企业创业,努力挖掘新农村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新方式,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3、推进制度创新,改进就业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仍然主要以政府为主。因此,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制度创新,应该将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向依靠市场方向引导,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使市场成为支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首先,要实行社区股份制改革,本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原则,将集体资产落到个人,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同时对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加强完善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次,完善就业机制、推进就业制度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首先可以在用工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变以往农村劳动力依靠组织找工作的依赖性,转为凭自身能力和努力竞争上岗的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加自觉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
4、将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技术水平来看,大中型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难度仍然存在。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造成一部分的下岗无业人员,这部分人口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又会形成新增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已经为城市人口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相较城市人口,就更加难以就业。而在我国小城镇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国有企业数量较为少,因此若将小城镇发展和中小企业的振兴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业务结构通常较为简单,因此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对其所需技能的培训也较为容易,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为小城镇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一种用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受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制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业。支持商贸企业及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业,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居住方式变化,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6、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1)给予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一定的财政支持,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希望小学,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并给予过度贫困的家庭一定的生活补助、给予直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人群一定的教育补助。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会农村的新生劳动力一些直接实用的技能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2)要发挥乡村周边城镇、以及中心城市各大高校的影响作用,形成高校、职业教育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城乡之间的教育联系,将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人群直接引向这些教育机构,并且在学校中建立志愿者组织,下派到各个乡镇进行义务性的支教活动,派送教育资料等等,真正形成一条城乡教育链条,带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3)在技能方面,对于那部分想要直接掌握实用技能的劳动群体,设立劳动技能培训机构,并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一体化,每年直接向城市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并给予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仅可以直接向城市提供一些用人单位所需的技能对口的专业性人才,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同时相比于高等教育投资大大的减少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元明,刘远.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江海学刊,2011.06.
[2] 周天勇.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财经问题研究,1999.11.
[3] 张建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5.
[4] 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1.
[5] 钟甫宁.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农业经济问题,1995.09.
[6] 刘志成.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主要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4.
[7] 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24.
[8] 杨舟.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2006.4.
[9] 陈曦.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11] 蔡防.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皈社,2002.
[12] Scott Rozelle,Li Guo,M inggao Shen, AmeliaHughart,JohnGiles. Leaving China's Farms: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m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1999,June:367-393.
[13] Taylor,J.E.,&Martin,P.L.(2001).Human capital:Migration and rural population change.In G.Rausser,&B.Gardner(Eds.),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ew York: Elsevier.
关键词:云南;城镇化;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近年来,云南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加强,城乡统筹取得明显进步,但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也明显落后于周边省区和国家平均水平。从城市化率的角度看,云南与全国一直相差15个百分点,跟西部周边的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比较还落后一大截,而且这种差距没有明显缩小,还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在云南省内部,各州市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滇中地区与滇西(东)北,差距可高达约30个百分点左右。农村人口作为城市化的主力军,但在云南城乡统筹任务还十分艰巨,2011年,云南城乡收入比差距为3.93,首次小于4倍,但绝对收入差距却扩大到了13854元,同时,由于相关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农村人口进城却在很多方面还不能享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如何走出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基于此,文章拟从外省和国外典型地区的城镇(市)化发展的正反经验中寻找答案,以期待为云南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前车之鉴。
一、外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成渝地区城镇化模式
1.重庆市方面
(1)对农民转户进城设计了“335”政策体系,3年过渡、3项保留和5项纳入。这一政策体系设计保证了退可守、进可攻,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其中,3年过渡,即农民转户后,对承包地、宅基地的处理设定了3年的过渡期,他们可在转户后最长3年内继续享有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3项保留:一是转户后继续保留林地的使用权;二是五年内保留原来计划生育政策;三是在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之前农村各项补贴继续保留;5项纳入,即转户农民与现有的城镇居民同享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待遇。
(2)以两类群体的转户为重点。一是优秀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含在主城区务工经商五年以上、在远郊区县城务工经商三年以上的农民工、农村籍的大中专学生和新增退役的农村士兵。二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包含改革开放年以来全市已用地未转户人员、大中型工程建设失地未转户人员、城中村未转户人员及农村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等。
(3)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是配套政策体系的创新上有突破,重庆市的户改涵盖了土地、教育、社保、医疗等十几方面的相关工作,实现了城乡之间在制度上的有效衔接。二是在准入条件上遵循“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宽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户籍”的思路。三是在宅基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的制度设计上建立退出补偿机制。
2.成都市方面
(1)以“全域成都”为理念。该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城乡规划的“全域覆盖”。将全市区域规划一体化,并建立了统筹发展的市、县、乡三级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和规划监督机制,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满覆盖,城乡规划编制一盘棋,各项规划高度衔接。二是城乡交通的“全域畅通”。成都市以交通路政设施建设作为联接城乡的纽带为重点,实现整个成都市域内,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三是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全域均衡”。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和有效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共卫生政策、就业政策与就业服务体系等。
(2)以“三大集中、四大工程”推进城镇化发展。“三大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加快现代新型工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拉动城市消费,带动产业和城镇发展,同时也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推进工业集中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奠定了基础。
“四大工程”,即成都市围绕改变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而提出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四大基础工程建设,经过开展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明确法律法规赋予农民土地、房屋等要素的权益,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并结合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农村承包地到农户、到地块的实测工作,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
(二)珠三角城镇化发展模式
珠三角,面积占广东全省23.6%,作为我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下游,临近港澳地区,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相当便利。1978年后,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地区,首先与我国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发生紧密的联系,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区域全球化的生产分工,不断提高自身在地区中的经济地位,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城镇化率从世纪初约70%发展到现阶段大于80%的水平,而且近十年,珠三角的城镇化水平平均要比广东省高出16个百分点,其城镇化独特的发展模式概括如下:
1.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珠三角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其地方企业工业化发展并驾齐驱、紧密相联,这首先是中央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出台一系列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制度,加强对广东省的各方面扶持以促进加强与港澳台和东南亚的密切联系分不开的。与此同时,中央对广东省的“放权”密不可分,让广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条件在四个现代化中先行一步。随后,在广东的“放权”从省到村层层展开,乡镇一级政府成为地方经济的主要推动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是珠三角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重要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尤其是制定了优惠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快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港澳台等地区新一轮制造业向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步伐。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约80%的香港厂商已经在珠三角设厂,台湾的IT行业也通过香港进入珠三角,逐渐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区域一体化格局,这对推动吸引本地和外来农村人口加快转移和带来城市人口聚集提供条件。
2.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率先成为外资涌入的对象,从而珠三角借助外资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同时也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些类型企业的入驻,改变和打破了珠三角农村社会的生产格局,使农村逐步摆脱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进入到城镇生活体系之中。乡镇、民营企业的日益发展,规模不断增大,逐渐形成了以产业街,工业区为特点的产业集聚,同时也伴随着人口的大量集中、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膨胀,这在客观上加快了各种诸如城市规划、以交通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职能与之配套,从而使得珠三角农村城市化体系不断形成。
二、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市)化发展路径
(一)韩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韩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
在二战后的60年代,韩国推行优先发展工业化的不平衡发展政策,在短短30年间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创下了“汉江奇迹”,但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矛盾凸显,在这种背景下,推进了“新农村运动”,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其发展可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和奠定基础阶段(1970―1973年)。1970年4月,总统朴正熙提出了以农民、相关机构、指导员之间的合作为前提的“农村自助劳作振兴”方案。于同年l0月到次年5月,把改善农村基本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作为重点,打造新农村试点事业,将农村依次分为基础、自助、自立三个等级。此外,为了推进“新村运动”,提升新村建设质量,1972年3月,建立了“新农村运动中央协议会”作为负责新村运动的最高行政机构。这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实施,使得大量农民,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使得韩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也培养了村民“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为新村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第二阶段:拓展、扩散阶段(1974―1976年)。该阶段政府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第二次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事业”,委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新村教育,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以此来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产学相结合,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同时,给予农村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广开生产经营门路。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韩国的畜牧业、渔业、林业获得了十足的发展,从1967到1976年十年间,农民的收入增幅达774%,基本上接近城市工人的工资水平。
第三阶段: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1977年是韩国政府推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增加收入,综合开发事业”的规划。政府在克服新村项目规模过小、加强区域合作、密切城乡工农关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鼓励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筹建农业与制造业产业园区等,使得韩国农村企业从1978年的384个增加到1980年790个,在1978年底韩国的基础村也基本消失,约67%的村上升到自立村;从1978年3月开始,狠抓农村住房改良工作,促进小城镇发展;同时在各级行政单位相继设立了农村住宅改良事业推行机构,有70000栋农村住宅得到改良;1979年2月,政府正式设定了新村运动的十大核心事业,推动农村物质文化事业发展。
第四个阶段:自主化阶段(1981年至今)。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给农村带来巨大改善、农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从80年代起,政府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新农村运动民间组织,使这些民间组织承担新村运动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而政府着重制定宏观发展规划、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等,来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鼓励农民继续稳步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的生活、文化环境,着力发展农村金融及流通业等。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运动”也具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特征。
2.韩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成绩
韩国通过各个阶段的“新农村运动”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同时也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就其收入水平而言,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的比例如下:1970年为75%;1980年为95.8%;1990年为97.4%;2000年为83.6%。同期,其城市化率分别为55.3%、71.6%、84.4%、90.2%。农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为49.5%、32.4%、17.1%、l0.2%,2003己降为8.5%。与此同时,农业人口的也大量减少:1970年其农业就业人数超过整个就业人数的一半;到1997年已下降到11%,同期农业就业人数的绝对量由485万人减少到232万人,农业人口从1440万人减少到450万人,少于总人口的10%;到2001年,农业人口的比重已降到7.7%。
(二)“拉美陷阱”:拉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1.呈现的主要特点
(1)短时间内,农村人口以爆炸性速度流入城市,导致城市混乱。上世纪30到70年代为拉美国家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同时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拉美地区用了30年时间,使城市化率由1920年的22%快速的上升到1950年的41.8%。1950到1980年该地区总人口增长了1倍,但城市人口却增加了4倍,在当时,拉美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980年拉美城市化率为64%,到了1997年,这一数据约达78%。欧洲的城市化从40%到60%,经过了50年,而拉美国家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在拉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首都或少数几个城市的现象。有关报告表明,拉美在全球25个“超大”城市中占据了1/5,而拉美城市人口增长中,有2/5来自农村,由于缺乏对这部分人群的关注,使得城市没有能力为迅速增加的外来人口解决住房和基本公共服务,造成了城市化过程的混乱局面。
(2)出现大量的贫民窟。由于许多农村人口的自身能力有限、素质较低,很难获得较好的工作和实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低下,得不到住房信贷和合法的住宅,使得许多移民会通过侵占这种非法手段在城郊闲置土地上自行建住房,而被视为非法住宅,而其中有许多住房是由破木板、旧轮胎、瓦棱铁板等材料建成的。同时,这些住宅并不在城市规划之中,使得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以至于这些非正规的住宅区逐渐发展成贫困阶层居住的大片贫民窟。贫民区的许多居民的就业都被排斥在正规部门外,以至于没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享受不到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从而抢劫、绑架、吸毒、等各种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3)城市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由于过度超前的城市化,诱发住房和交通的拥挤、加之本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城市生产生活垃圾没有合理处理,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痢疾、呼吸道传染、肺结核等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墨西哥城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墨西哥城的污染严重危害儿童发育,贫民窟的孩子在5岁前死亡率大约为富裕地区的50倍,1988年拉美地区有8千万余人受到大气污染的侵害,其中每年就有约2.9%的儿童因为空气污染患上慢性呼吸道疾病。
2.产生的主要原因
(1)工业化与城市化没实现协调发展。在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中,工业化是先于城市化的,它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之一,同时两者又相辅相成、协同推进。从世界范围来看,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比值可以发现,在城市化加速期,发达国家的这一比值一般在1.0以下,而拉美的比值在1980年达到1.64,1999年为2.5,到2005年,这个比值高达2.7,而这些数字远远高于其合理的水平值。
(2)忽视了对农业的健康发展。拉美地区的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农业现代化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模式,使得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太过激进,不注重农业结构的合理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落,最终导致了大量农民流失于城市,诱发拉美城市化超前发展。
(3)忽视了对城市的规划、管理。城市化的发展与政府的职能角色定位有很大关系,“拉美陷阱”的出现,与拉美政府在城市宏观管理的失策有一定关系,一方面,没有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没有制定好约束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和实施机制,使得人口在短期内爆炸式的涌入城市。
三、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注重对城镇化的宏观调控
无论是我国成渝地区、珠三角的城镇化发展还是韩国的“新村运动”以及拉美的城市化问题,都告诉我们,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推动城镇化健康合理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加强对城镇化的宏观调控力度,为其健康、快速地推进增添力量。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增强制度供给水平,为推进城镇化做好制度保障、政策引导;(2)编制和制定城镇化发展计划与规划,监督规划及计划的落实;(3)加强对城镇的管理,减少和预防各种“城市病”的发生;(4)监督和督促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二)注重城乡统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成渝地区,是我国城城乡统筹的改革试验区,其成果有目共睹;韩国在其“三农”很凸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展开“新村运动”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拉美国家不注重农村发展和激进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威胁,大量农村人口流失于城市,诱发“城市病”,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政府在推动城市各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提高农民收入,保证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愿意留在农村;并且要大力鼓励有能力、想入城的农民进城。
(三)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拉美陷阱”告诉我们,城市化水平过度超越工业化发展水平,势必带来“城市病”。工业化水平体现的是一种能提供和满足城市居民就业的能力,城市化率必须要和这种能力必须相匹配,与此相反,如果城市化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也将势必影响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最终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就目前而言,云南的城镇化水平要低于工业化水平,我们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两者协调发展,而绝不能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上操之过急,绝不可以重蹈拉美城市化的覆辙。
(四)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聚集
在云南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借鉴成渝地区和广东珠三角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整合地区内各项资源,鼓励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聚集,减少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费用,同时,要把握市场经济脉搏,因势利导采取各种优惠的财政、税收、金融、货币收政策,吸引外资、民营企业进园投资,当前正面临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借助云南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廉价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不失时机地承接东部地区及周边临近国家的产业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发展。
(五)合理布局经济板块,推动城市群建设
由于资源要素禀赋不同,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也就各异,广东省和成渝地区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将其分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与成都都市区、重庆都市区、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和三峡生态经济区,分成不同的经济板块区域,有利于形成在政府引导下的良性竞争,不断发展的局面。云南处于我国西南边陲,与重庆、四川、贵州、相连由于南亚、东南亚国家接壤,而且目前云南的城市为点状发展态势,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特征、面临的市场环境各不相同,因此要基于这些特点,合理划分促进省域内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板块,从而带动城市群的发展。
(六)尊重现实,分阶段、有计划地稳步推进